首页 优秀范文 心理学与社会学的关系

心理学与社会学的关系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4-02-24 15:10:12

心理学与社会学的关系

心理学与社会学的关系第1篇

心理教育,或称心理素质教育,是学校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施以直接或间接影响、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从而促进其德、智、体、美、劳全面和谐发展的过程。知识经济社会对大学生的素质要求十分广泛,但长期以来,高校片面注重对大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即专业素质教育,以提高学生的“智商”水平;而与之密切相关的心理素质即“情商”教育却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当代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进而影响他们的学习、生活、人际交往、适应社会等诸方面的社会实践活动。

从社会大背景来看,知识经济已初见端倪,经济转型和社会生活的剧烈变化及由此而导致人们在心理上的动荡、矛盾、不适应等现象正日趋加重。大学生正面临着对这些变化的心理适应、心理控制和心理调节等问题,但由于他们的社会阅历浅、身心变化大、学习负担重及受西方文化强烈的冲击等原因,使他们存在不少心理问题。如对社会生活的变化缺乏必要的适应心理准备,因而对一些社会问题的认识较为片面,甚至引发社会逆反心理;在对待挫折问题上,不少学生挫折容忍力差,一点小小的意外即可使他们伤心落泪、沮丧颓唐;在人际交往中,不少人利己主义严重,心胸狭隘,缺乏谅解,自私妒忌,从而使人际关系僵化;还有不少大学生存在程度不同的心理疾患。这些都说明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欠佳,必需进行心理教育,正因如此,高校心理咨询应运而生并蓬勃发展起来。

社会角色的转换是一个与周围环境由不和谐到和谐的适应过程,这一过程中出现的心理问题,导致心理咨询方法的产生。

社会适应是指人们对一定社会环境的熟悉、顺应和掌握。社会适应的过程,也是人们对新的社会环境的认识和心理上的接受并与之融合的过程。

对于大学生来说,第一个需要解决的人生课题就是社会适应问题,其他课题的解决也都离不开最初的社会适应。大学生的每一次社会适应,都是自身在社会生活方面的一次跨越,也可以说是人生旅途中的一次跨越。这样,在社会适应过程中,也就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心理上的波动。因此,从本质上讲,我们可以把大学生的社会适应看作是心理上的适应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首先出现的一种心态就是陌生感。青年学生由中学进入大学,社会角色发生了转移,一切都是新的,除了一点兴奋,其他一切都会感到陌生。一般来说,陌生感不会长久下去,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逐步消失。当然,原来的心理模式也要相应地变化,具体说,就是要调整原来的心理结构,使自己尽快地熟悉新的社会环境、工作环境、生活环境、人际环境和学习环境,使自己的心理状态与现实的环境协调起来。只有这样,才能缩短陌生感延续的时间,使自己尽快地融和在新的环境当中。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并不是所有的大学生都能尽快适应环境,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心理融合程度不强。

在现实的生活当中,具体到某一个集体,个体会感觉到人们之间的联系始终受着一种内在的力量制约,这种力量就是心理的融合性,每个人都有,但是每个人心理上的融合程度并不完全一致。对于现代许多独生子女大学生来说,心理上的断奶并未真正结束,与他人和睦相处的能力是很有限的。当他们作为一个新的成员加入到一个新集体的时候,如果不能尽快顺应集体实现心理融合,就会出现一种很不稳定的现象,产生许多心理问题。

二、增强学生社会认知水平是心理咨询模式的内在要求

青年大学生在步入一个新环境之前,由于社会的影响,一般都有自己的抱负和比较高的期望,当抱负和期望与现实环境的可能性相差甚远的时候,有些人便心灰意冷,这便是期望的跌落,与之相联系的是挫折感。他们思想上苦闷,心理上困惑,一时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产生种种心理障碍。

正是因为社会适应过程中夹杂着许多心理问题,而使解决这些问题成为必要,由此心理咨询成为一种需要,其产生也就带着必然性。

心理咨询不能仅仅停留在解决心理健康的层次上,还须引导广大学生建立和谐人格,并在更高层次上给学生指出努力的方向,这是新时期高校心理咨询模式的内在要求。现代社会健康的概念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健康,不仅是指身体没有疾病,还要有和谐的生理、心理状态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世界精神卫生学会关于健康有四项标志:“第一,身体、智力、情绪十分调和;第二,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第三,有幸福感;第四,对待工作和职业,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着有效率的生活。”根据这一标准,当代大学生中的一部分人要归入心理不健康者的行列。这些学生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等行为方面不同程度上受到心理疾患的影响,严重者可导致学业退步,甚至诱发轻生和犯罪。

当前高校的心理咨询可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心理障碍的预防,着重于指导学生科学地学习、生活,讲究心理卫生,保持良好的心态;第二层,轻度心理疾病的矫治,如神经衰弱等,咨询者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分析疾病的起因,制定适宜的矫治与心理训练计划,帮助学生消除病患。通过这两个层次的引导,可以使大学生逐步克服自身人格上的某些弱点,从而建立良好的人格定式,以适应知识经济社会的需要。但是,如果心理咨询仅仅停留在这两个阶段上,不能在更高层次上给学生以引导,指明其努力的方向,那么它所起的效果就只能是暂时的。众所周知,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道德责任感,对一个人的心理品质起着导向作用,并可以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因此,在心理咨询过程中,在帮助学生解决实际的心理问题、和谐人格的同时,特别要进一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认知客观世界水平,心理咨询就一定会收到较好的效果,甚至可以使学生终生受益。所以,心理咨询的最终目的应当是为了塑造学生完美和谐的高尚人格,使之成为适应于社会、服务于社会的合格人才。

三、新时期高校心理咨询模式与大学生认识社会的关系

从广义的教育学角度来说,把心理咨询作为大学生认识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是心理咨询模式的必然归宿。大学生正处在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过渡时期,这个过程称为社会适应过程。其有的心理发展上的不平衡,常常使他们处在种种矛盾和困惑之中。他们敏感、好胜,但心理承受能力较弱,些微的心理刺激都会引起心灵的振荡。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知识经济的巨大冲击,就业岗位的强大压力,更加重了他们的心理负担,使其心理处于一种起伏跌宕的状态。这些情况如不能得到及时的调适和引导,就会影响大学生的成长和成才。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方面的教育和引导被忽视了,更多地强调了政治素质、思想素质以及道德素质的培养和训练。客观形势迫使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进行改革,开辟新渠道,创造新局面。正是适应这种需要,心理咨询便应运而生了。

对于绝大多数高校来说,心理咨询一开始就是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二起跑线”。作为“第二起跑线”,心理咨询的重要意义在于有助于学生认知水平的提高。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第一,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和谐发展打下健康的心理基础;

第二,调整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心理偏差,沟通与学生的感情联系,从而保证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灌输和反馈,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的实现,增强思想教育的实际效果。

心理学与社会学的关系第2篇

【关键词】 社会支持;精神卫生;学生;贫困

【中图分类号】 R 161 R 179 R 395.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9)07-0650-02

近年来,高校教育规模的扩大以及收费制度的实施等一系列改革举措,使得贫困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日益凸现,成为目前倍受社会关注的焦点和热点。针对此群体的研究也呈日趋繁荣之势,综观既往文献,大多数研究主要集中在有关贫困大学生的人格特征、心理健康[1]、援助体系的构建、心理贫困[2]等方面。大量的研究发现,在面临困境时,贫困大学生自身具有应对压力、增进心理健康和幸福的力量,能够使自己从困境中回复过来,表现出积极的心理倾向[3-4]。随着20世纪80年代后积极心理学的兴起,在探讨压力问题的时候,学术界关注的焦点开始从引发问题的危机因子转向个体健康保护机制的建构[3]。在此类研究中,心理复原力(resilience)受到了研究者的极大关注[5-7],被认为是“个体面对内外压力困境时,激发内在潜在认知、能力或心理特质,运用内外资源积极修补、调适机制的过程,以获取朝向正向目标的能力、历程或结果”。

社会支持作为一种重要弹性资源,与个体的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关系。领悟社会支持作为社会支持的一个结构成分,是个体对社会支持的期望和评价,是对可能获得的社会支持的信念,许多研究者认为它比个体实际获得的支持更可能表现出个体心理健康的增益。基于以上认识,本研究假设,领悟社会支持是贫困大学生心理复原力的重要保护因子,复原力良好的个体具有较好的领悟社会支持。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随机抽取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文理学院、西南交通大学516名贫困大学生进行施测,收回有效问卷437份,其中男生209名,女生228名;文科学生231名,理科学生206名。

1.2 测量工具

1.2.1 心理复原力量表 该量表是根据Wagnild(1993)等编制的心理复原力量表(RS)[8]和心理复原力特质量表(TRS)[9]编写而成,包括个人能力、对自我以及生活的接纳、自我管理和心理社会支持4个维度。由43个项目组成,采用Likert的5点记分方式,数字1~5分别代表 “非常不同意”到“非常同意”。得分越高,表示心理复原力水平越好。

修订后的心理复原力量表内部一致性信系数为0.851。在结构效度方面,使用验证性因素分析,KMO系数为0.903,Bartlett’s球形检验达到0.000显著水平(X2=4 939.037,df=903),各项目的负荷在0.45~0.76之间。表明修订后的心理复原力量表在信、效度上达到了心理测验的要求。

1.2.2 领悟社会支持量表 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scale,PSSS)是由Zimet等编制[10]。该量表强调个体自我理解和自我感受的社会支持,分别测定个体领悟到的来自各种社会支持源(如家庭、朋友和其他人)的支持程度,同时,以总分反映了个体感受到的社会支持总程度。该量表由12个项目组成,包括家庭支持、朋友支持和其他人支持3个维度。

本研究中根据研究的需要将量表题项中的“领导、同事”改为“学校、亲戚、同学”,采用Likert的5点记分方式,即从“非常不同意”到“非常同意”,相应按1~5赋值。修订后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15,分半系数为0.785。结构效度方面,KMO系数为0.841,Bartlett’s球形检验达到0.000显著水平(X2=1 304.151,df=66),该量表共解释总变异量的54.50%;项目负荷在0.512~0.697之间。这表明修订后的领悟社会支持量表达到心理测验的要求。

1.3 统计分析 所有数据采用SPSS 12.0进行统计处理。

2 结果

2.1 不同性别、文理学科贫困大学生心理复原力比较 结果显示,男、女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复原力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文、理科贫困大学生在个人能力和自我调控2个因子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文科学生的得分高于理科学生。见表1。

2.2 贫困大学生心理复原力与领悟社会支持的相关分析 结果显示,心理复原力量表及其各维度与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及其各维度之间呈显著正相关(P值均

2.3 贫困大学生心理复原力与领悟社会支持的回归分析 将数据进一步回归分析,以心理复原力为因变量,领悟社会支持及其各维度为自变量,考察它们对贫困大学生心理复原力的预测作用。结果显示,领悟社会支持的总分进入回归方程(B=0.34,P

3 讨论

社会支持被看作是决定心理应激与健康关系的重要中介因素之一。社会支持作为一种重要的弹性资源和保护性的因子,是通过个体大量的社会网络而获得的。对个体社会支持的考察大致分为2类:一是客观的、实际的或可见的支持,包括物质上的直接援助和社会网络;另一类是主观体验到的支持,是个体感到在社会中被尊重、被支持、被理解的情绪体验或满意程度。许多研究强调,社会支持的效果与被感知到的支持程度一致,而作为社会支持结构成分之一的领悟社会支持是个体对社会支持的期望和评价,是对可能获得的社会支持的信念[11-12]。相对于实际社会支持,领悟社会支持对于了解和预测个体的心理健康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因为它更可能表现出对个体心理健康的增益,这一点已经得到了许多研究的支持[13]。本研究发现,贫困大学生感受到的来自家庭、学校、同伴的社会支持与心理复原力存在显著正相关,说明领悟社会支持能够影响到个体的复原力水平。进一步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贫困大学生感受到的社会支持能够有效预测其心理复原力水平,表明来自家庭、学校、同伴的社会支持有助于促发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复原力。

研究结果表明,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复原力水平良好,在心理复原力的影响因素中,领悟社会支持作为外在保护因子有助于促发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复原力。很多研究者已经指出,贫困生一方面在客观上需要得到支持,另一方面他们主观上对所获得支持的评价却是消极的。因此,社会及高校除了增加外界为低支持者提供更多支持外,还应提高他们对社会支持的主观感知,增强他们的心理复原力水平。

4 参考文献

[1] 谢桂阳,程刚.高校贫困生的个性特征及心理健康状况.心理科学,2002,25(5):627-632.

[2] 邓志军.当前贫困大学生心理贫困的现状、成因及教育对策.教育探索,2004,12:92-94.

[3] RUTTER M . Psychosocial resilience and protective mechanisms. Am J Orthopsychi,1987,57(3):313-316.

[4] 韩春伶,曾练武.当代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工作对策.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8(5):189-190.

[5] HOWARD DE.Searching for resilience among African-American youth exposed to community violence: theoretical issues. J Adolesc Health,1996:18(4):254-262.

[6] MASTEN AS,HUBBARD JJ,GEST SD,et petence in the context of adversity: Pathways to resilience and maladaptation from childhood to late adolescence. Devtal Psychopathol,1999,11(1): 143-169.

[7] D' IMPERIO RL.Factors related to resilience for adolescents facing chronic adversity in an urban setting. Michigen:UMI,1996.

[8] WAGNILD GM,YOUNG HM.Development and Psychometric evaluation of the Resilience Scale. J Nurs Meas,1993,1(2):165-178.

[9] CHOK,HIEW C,RESILIENCE,et al. 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University of New Brunswick Canada.China:ICP,2004.

[10]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131.

[11]BARRERA M.Distinctions between social support concepts ,measures and models. Am J Comm Psychol,1986,14:413-445.

[12]DUNKEL-SCHETTER C,BENNETT TL.Differentiating the cognitive and behavioral aspects of social support//SARASON IG,SARASON GR,PIERCE GR. Social support : An interactional view. New York:Wiley,1990:267-296.

心理学与社会学的关系第3篇

【关键词】社会关系网络;大学生就业;心理学探索

1、引言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持续扩大和大学生就业机制的转变,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为人们所关注,在心理学界,社会支持作为重要的中介变量之一,对大学生的就业的影响已经有了大量的研究(林海等,2004;杨雪丽,2006),却鲜有研究关注社会支持的载体——社会关系网络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目前,社会关系网络作为影响大学生就业的重要社会因素,已引起国内外的社会学家的广泛关注并取得大量的研究成果,这些研究成果对于心理学界从更为微观的角度来研究社会关系网络变量对大学生就业影响具有启示作用。

2、社会关系网络的概念

社会网研究是西方社会学一个重要的分支领域,是一种关于社会结构的观点,20世纪70年代美国社会学家格兰诺维特(Granovetter)社会关系网络定义为“人与人、组织与组织之间由于交流和接触而实际存在的一种联系”。(Granovetter,1973)法国学者布迪厄(Bourdieu)认为:社会关系网络指人们之间相互了解和认同所构成的或多或少近乎制度化的联系。米切尔(Michell)从社会关系的角度出发,将社会关系网络界定为“某一群体中个人之间特定的联系关系,其整体的结构,可以称之为该群体中个人的社会行动”(Michell,1969)。巴里·韦尔曼(Wellman,B.)从社会结构的角度出发,把社会关系网络界定为:“将社会行动者连结在一起的关系模式”,它强调的是社会行动者之间既定的社会结构(Wellman,1993)。我国学者刘军认为,“‘社会网络’指的是社会行动者(social actor)及其间的关系的集合。也可以说,一个社会网络是由多个点(社会行动者)和个点之间的连线(行动者之间的关系)组成的集合。”SNA 关注的是“个体之间关系”,是从“关系”角度来揭示社会情境与个体的心理和行为的互动影响, 即个体可以能动地构造他们的关系网络(选择效应, selection effect)。同时,这些关系又反过来影响个体的心理与行为(影响效应, influence effect),如形塑个体的人格、行为的强化与改变等。

以上定义都认为,社会关系网络是个人与他人、组织与组织以及组织与个人之间互动所形成的整体结构。社会关系网络是由连接这些点的关系组成的,其具体关系包括朋友、亲戚关系,也可以是交流渠道、商业交换或贸易往来关系。这些关系网络是社会资源流动的渠道和载体,社会关系网络产生了以获取稀缺资源为目的的集体行为和竞争行为。

3、社会关系网络在大学生就业方面的研究

国外有关社会资本与求职的相关研究主要有两种:一是“地位结构观”,其代表者布劳和邓肯在《美国职业结构》一书中提出了地位获得模型,分析了先赋地位和自致地位对个人职业地位获得的影响,指出自致地位相对于先赋地位在个体地位获得中所起的作用更大。二是“网络结构观”,认为社会资本对于主体地位获得的作用在于提供信息(information)和影响(influence)。

美国社会学家格兰诺维特依据四个指标(互动频率、情感密度、熟识或相互信任的程度和互惠交换频率)把关系强度划分为“强关系”和“弱关系”。(Granovetter,1973:1974)。

弱关系是指存在于不同群体、组织之间,为不同群体和组织建立纽带关系。学校的就业信息”、“网络”、“招聘会”、“媒体”都属于弱关系的范畴。

强关系是指在血缘与地缘基础上形成的,它以家庭为中心逐渐向外推移。化成日常生活中的具体表现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关系”、“人情”、“后门”、“面子”等。大学生在走向社会之前,社会关系网络是比较窄的。因此,父母亲戚为代表的强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大学生社会关系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强关系是基于信任与义务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信任度。

随着国内外的研究者在这领域不断深入探讨,产生了不少研究成果。最有影响力的分析是格兰诺维特的弱关系假设和边燕杰的弱关系假设。

3.1弱关系假设

格兰诺维特的弱关系假设认为人们经常使用弱关系而非强关系寻找工作,弱关系对求职的巨大作用在于“为人们提供了接近、超越其所属社会圈子可以利用的信息和资源的通道(信息桥)”,弱关系可以创造社会流动机会,如工作变动。(Granovetter,1973:1974) 此后,林南对弱关系假设进行了扩展和修正,提出了自己的社会资源理论,认为通过弱关系不仅能帮助获取有效信息,更可以获取不同资源。这是对社会结构分析的一大突破因为它改变了以前认为资源只能为占有者所用的观点。(林南,2003)

3.2强关系假设

边燕杰从中国的经验资料中得到了相反的假设——强关系力量假设(边燕杰,1997)。他指出: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工作分配体制中,个人网络主要用于获得分配决策人的信息和影响,而不是用来收集就业信息,是强关系而非弱关系在充当无联系的个人间的网络桥梁。

此外,唐咏(2007)发现,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求职者更多的运用社会关系网络从分配工作者手中获取影响,“强关系”假设可以运用在解释非市场经济体制下求职者获取影响。唐桂明(2005)在研究中发现,毕业生对自己所占有的社会资源的调动是影响求职者就业的主要因素,就业过程中的社会资源调动主要以强关系为基础。

然而,还有研究者通过实证研究,验证了随着社会转型的不断发展,社会公平性、公正性越强,弱关系的对外开放性和流动性特征使得其在现代社会里更加适用,有更好的发挥空间。因此,通过父母亲戚朋友等社会关系找到工作依然是重要的就业途径,但是明显趋于弱化。(张淑萍,2007)

3.3“网络结构观”的发展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进行,研究者们开始发现到弱关系与强关系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的条件下,对大学生就业状况产生不同的影响。

有研究者将劳动力市场划分为体制内劳动力市场与体制外劳动力市场,并发现强弱社会关系对大学生求职的影响与空间相关:在体制外劳动力市场,弱关系更有助于获得就业信息,弱关系比强关系更“强”;但在体制内劳动力市场,强关系比弱关系更“强”。强弱关系对大学生求职的影响也与时间相关:在求职进行阶段,强关系更有助于就业机会获得,强关系比弱关系更“强”。但不管是强关系,还是弱关系,对大学生起薪水平均没有“强”影响,强弱关系对大学生起薪水平的影响与空间及时间都无关。(钟云华,2012)

4、心理学中关于社会关系网络对大学生就业心理的探索

心理学中对于大学生就业心理的研究有很多,如伍明辉发现,从性别维度上,男女大学生存在显著差异,女生的得分高于男生;在专业维度上,文科生得分高于工科生;任过系(学院)或校级学生干部的毕业生的得分最高,担任过班级学生干部的毕业生次之,没有担任过学生干部的毕业生得分最低。在就业社会支持总分上,来自城镇毕业生的就业社会支持得分显著高于来自农村的毕业生;家庭状况好的高于家庭条件差的。

范莉的研究也表明了女生的社会支持高于男生,具体在社会支持利用度上明显高于男生。年级在社会支持上总体差异不显著,在客观支持与利用度上有一定的差异,一年级学生最高而二年级学生较低。

彭志越的研究表明,各个专业学生的社会支持水平在总体上表现出显著差异性;其中,文科和理科、工科专业的学生社会支持水平之间存在程度较大的差异。

个体掌握的有价值资源越多,个人的安全感与自信程度就越高,特别是稀缺资源,可以用束进行社会交换。社会资本就是这样一种资源,个人可以动用嵌入于社会关系网络中的资源以实现特定的功利目标。张淑萍通过个案访谈,在就业过程中心理状态如果是放松、踌躇满志、自信、没有压力的学生大部分都拥有一定量的社会资本。而家庭经济状况好通常就意昧着在其他资源方面也很有优势,在就业过程中心理状态也就会相应地处于优势状态。(张淑萍,2007)

由于国内外心理学界对于社会关系网络分析的关注才刚刚起步,因此在这一领域中关于大学生就业心理中的研究目前还是空白。然而,因为中国历来拥有关系本位的传统,再加上社会关系网络本是社会支持系统的载体。所以,研究者从上述的研究结果中推论出社会关系网络对于大学生就业心理的重要影响。

5、研究展望

社会关系网络同时关注个体的属性特征和其所嵌入的网络结构,因而既可研究个体属性如何影响他周围的网络结构, 又可研究在不同层次的网络结构上对个体心理与行为的影响,这就为考察微观行为和宏观现象之间构建了一座桥梁。(罗家德,2005)

然而,由于社会学是从社会整体出发,通过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来研究社会的结构、功能、发生、发展规律的综合性学科。所以,在研究社会网络对大学生就业心理的影响时,该领域的研究者普遍都是宏观地表述现象,鲜少有从微观角度去分析与探索。

因此,心理学的研究者们可以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个体的情绪、认知和行为的角度来探索社会网络对大学生就业心理的影响。在情绪方面,可以探讨大学生求职者的社会关系网络对其情绪状态的影响,如焦虑、压力、羞耻等。在认知方面,则可以考虑大学生求职者的社会关系网络对其就业期待、求职风险决策、职业观念等方面的影响。在行为方面,则可以探讨大学生求职者在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选择等方面受到社会关系网络的影响。

我国历来重视人际关系,人际关系对于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影响也被众多研究所证实。相信随着社会关系网络在大学生求职心理研究的深入,研究者能够以更生态化的角度揭示大学生求职者的心理与行为,有利于个体与社会对其进行预测、控制与干预。从而有利于发展社会关系对大学生就业的积极影响,规避其负面作用。

【参考文献】

[1]边燕杰,张文宏.经济体制、社会网络与职业流动[J].中国社会科学,2001(2):77-89.

[2]答会明.高师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社会支持的相关研究[J].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2):54-58.

[3]范莉.大学生校园压力、社会支持与负性情绪关系研究[D].苏州大学,2008.

[4]林海,杜宁,余红.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与社会支持的作用[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4(12):82-83.

[5]林聚任.社会网络分析理论、方法与应用[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6]林南.社会阿络与地位获得[J].社会学月刊,2003(8).

[7]刘军.社会网络分析导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8]唐咏.社会网络与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研究[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1(7).

[9]唐桂明.研究生就业的社会网络分析[D].南开大学,2005.

[10]郑晓涛,石金涛,郑兴山等.大学生社会网络对其应激水平的影响[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7,7(21):469-472.

[11]B.Wellman.An egocentric network tale.Social Networks.1993,15(4):423-436.

[12]Bian Y J . Bringing Strong Ties Back In:Indirect Connection,Bridges,and Job search in China [J] .American SocioIogicaI Review,1997,62: 266-285 .

[13]Granovetter M S . Getting a Job:A Study of Contacts and Careers[M]. Cambridge, 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4.

[14]Granovetter M S .“Afterword”in Getting a Job[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5 .

[15]Granovetter.Mark.(1973).The Strength of Weak Ties.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心理学与社会学的关系第4篇

中国不断快速发展的经济,加剧了社会竞争,使得中国国民人口结构也发生了改变。社会竞争带来的巨大压力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节奏及生活习惯,社会中精神及心理疾病数量日益增多,严重影响了人们身心的健康。然而,当今较少有专业人员致力于改善、提高临床心理学相关的教学与研究等工作,且能够熟练掌握临床心理学相关知识、方法与技术的优秀人才也十分匮乏。临床心理学人才培养的质量与素质关系到社会积极、健康、稳定的发展,培养我国优秀的临床心理学人才成为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关于人才培养创新的研究大多都集中于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制造业技能人才与建筑安全管理人才等方面。李海宗等[1]对于参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三个主体在各要素中的作用进行研究,并分析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保障;徐涵等[2]通过在研究有关中国特色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基础上探索出了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王英红[3]分析了建筑安全管理人才应具有的能力素质和知识结构,提出了我国建筑安全管理人才培养模式。针对临床心理学人才培养的问题,相关研究还不多,且现有的文献多集中于在研究国内外培养模式的基础上,对培养模式进行演进及展望以及对临床心理学人才发展进行战略思考等。杨文登等[4]分析了美国临床心理学在不同时期培养模式的特点及发展规律,对我国临床心理学人才培养的课程设置、技能方面的关系进行研究;LucianoL’Abate[5]强调临床心理学对国家精神文明及卫生需求发展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一种基于层次结构的临床心理学人才培养方法。综上所述,以上的研究为本文构建人才培养创新模式提供了思路,但鲜有文献系统性、综合性的对我国临床心理学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创新研究。再加之,社会发展对临床心理学人才的需要,因此,迫切需要对我国临床心理学人才培养模式的进行创新,加强临床心理学人才的培养,从而丰富人才培养创新的理论体系,并对推动社会主义经济,对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1我国临床心理学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社会的现实,中国的国情,使得我国临床心理学人才培养受到众多因素的牵绊,本文选用“优略势分析方法(SWOT)”,分析影响临床心理学人才发展的相关优势与劣势、机会与威胁因素[6]。根据我国临床心理学人才内部的竞争优势与威胁、外部的竞争劣势与机会等各种类型的因素分析而得,我国对于临床心理学人才培养与发展应采取积极主动推进的态度,提高相关主体部位对临床心理学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视程度,增加临床心理学相关资源的投入,进一步完善精神、心理健康教育的法律法规与道德规范,抓住机遇,加大对临床心理学人才培养的力度等。SWOT分析如表1所示。

2我国临床心理学人才培养需求分析

随着我国现阶段经济和社会的迅速发展,精神、心理问题已经成为严重影响广大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的疾病,当前条件下的临床心理学人才已不能满足国家的需要,因此,临床心理学人才培养成为了一种必然。

2.1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当今中国的经济结构正处于由传统社会急速向现代社会转型时期,国家明确指出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路。新型的社会发展观念与发展模式对相应的科学人才与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目标。其中,人的心理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社会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层次[7]。然而,当今我国大约拥有1亿以上人存在各类精神和心理问题,且我国精神及心理疾病患者带来的各种类型事故的比率大约占了10%,为国家及社会带来严重危害与困扰[8]。高发的精神及心理疾病及其造成的社会危害和经济负担已影响到我国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社会的进程。心理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我国社会的现实迫切需要加强临床心理学人才的培养,从而保证广大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的和谐发展。因此,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临床心理学人才培养提出相应的要求。

2.2临床心理学人才自身发展需求

临床心理学人才是我国高等人才教育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我国高等人才教育的不断深入与发展,许多有关人才数量、人才质量、人才就业等问题不断显露,解决以上问题最直接且最有效的途径即是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创新[9]。另一方面,近年来我国患有精神及心理疾病的相关人群不断扩大,且其在相关医院的确诊率也一直呈现较高状态。由于没有得到及时专业的治疗,有10%-15%的患者最终有可能死于自杀,且全国50%-70%的自杀者存在精神问题。现实的实际对临床心理学人才的发展提出了客观要求。

3我国临床心理学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基于对我国临床心理学人才培养的现状及需求分析,迫切需要解决当前临床心理学人才面临的发展问题。因此,对我国临床心理学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创新研究,建立多元制人才培养模式,针对影响心理疾病因素的研究与分析,构建中国临床心理学多元制人才培养创新模式[10]。

3.1临床心理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内容

构建临床心理学多元制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培养顺应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发展、满足我国社会发展需要,具备扎实的理论与专业基础知识,且有能力改善、提高人们心理健康疾病的专门人才。整体来看,临床心理学人才培养的内容包括重要理念构建,教学体系构建以及教学方式构建三个方面。第一,重要理念构建。在临床心理学人才培养过程中,要向被培养者构建“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临床心理学认为心理疾病患者的相关状态、性格、兴趣与观念是影响其心理疾病的重要方面。因此,构建心理学人才培养理念应着重强调心理疾病患者相关方面对治疗过程造成的影响,包括其具有的不同知识、文化、能力、性别、个性、背景、信仰以及等级等,实现临床心理学人才培养者与心理疾病患者相互协调与沟通,从而使其共同达成一致的疾病治愈方案[11]。另一方面,秉着使心理疾病患者充分了解与认识心理疾病治疗的过程与方法及可能带来的结果的理念,从而使其积极、主动地配合疾病的治疗。第二,教学体系构建。构建系统且完整的人才培养教学体系,需要打破孤立且割裂的课程状况。首先,临床心理学研究需要割离出一般性研究中,着重培养与临床心理学相关的研究技能,并以此学习为基础,研究并创新临床心理学方法,从而为治疗者提供更有价值且可直接使用的论断;其次,针对有关临床心理学相关课程的多个方面:人格、变态心理学、临床心理学、心理治疗、行为矫正、研究设计以及临床评估等,建立具有多层次、多模块的教学体系。其中,多层次、多模块的教学体系包括基本知识导论课程、专业教育理论课程、相关领域选修课程以及深入拓展研究课程共四个方面构成,且四个方面的课程设置内在与外在相互联系,横向与纵向相互互补,形成了以培养人才为目标的系统性且多阶段的高质量教学体系。第三,教学方式构建。创建教学方式要强调我国临床心理学人才培养教学的实践与应用价值,要重点研究与解决现实中所涉及的相关心理问题,从而实现临床心理学人才培养的基本目标,改变当今“只重视知识的灌输而忽略能力的培养,只强调理论教育而轻视实践教育”的现状[12]。从教学内容入手,加大课程内容的实践价值;从教学过程入手,强调理论与现实的紧密结合;从课程设置方面入手,开设课外实践环节,并增加实践活动的课时,将实践课程与理论课程交替进行,突出课外实践的操作价值与技术价值。

3.2临床心理学人才培养模式运行框架

临床心理学多元制人才培养创新模式运行的主要框架由一个目标、二个主体、四个系统共同组成。首先,一个目标。临床心理学人才培养的目标是指培养在医疗卫生与教育等领域从事心理咨询与治疗心理疾病等工作的专门人才,并利用所学的心理学及医学知识对社会或组织的行为干预。其次,二个主体。主体是指实现临床心理学多元制人才培养模式目标的主要载体,包括学校及私人诊所、医院、企业等两方面。当前中国临床心理学技术人才培养模式已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其中,一方面是学校没有顺应社会的变化对授课的方式、授课内容、授课模式以及教师结构等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创新,因此,学校需要加大力度培养出具有雄厚的医学基础、心理学基础知识且思想敏锐、逻辑思维清晰、创新能力强的临床心理学人才;另一方面,私人诊所、医院、企业等相关单位的参与不足造成信息不对称,对于临床心理学人才培养需要从专业知识、观察能力、操作能力等方面入手,且需要不断拓宽培养者的临床医学视野、丰富其相应的临床心理学专业素养。因此,为了保障中国临床心理学多元制人才培养模式的价值实现,必须在充分发挥学校和私人诊所、医院、企业等两方面主体的基础之上,从科研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心理调节能力、心理评估技能及心理干预技能等方面入手,培养临床心理学人才的综合素质。再次,四个系统。临床心理学人才培养模式的首要系统称为保护系统,主要是指对人才培养的相关主体组织机构建设并明确其责任分工,并在必要的情况下成立新的主体组织机构,从而实现培养系统更高的价值;其次,是主体系统,称为操控系统,主要是指相关机构,包括学校、私人诊所、医院以及企业等依据政府政策引导及社会文化导向,为实现培养目标从而展开一系列具体操作的过程;第三个系统指监管系统,主要在人才培养模式运行中适时地对相关主体各方及模式运行过程和结果进行控制,起到预警管理的作用,该系统包括信息反馈和过程评估反馈两个部分;最后,是支撑系统,该系统是通过分析现实的管理要求及客观的理论与实践需要,制定出能实现临床心理学多元制人才培养模式最大价值的相关政策、制度、规定与要求。因此,临床心理学多元制人才培养模式结构如图1所示。

4结论

心理学与社会学的关系第5篇

1. 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的研究方法与研究路径

研究对象的清晰并形成严格的理论界定是某一研究领域发展为学科的必然要求,且在形成过程中遵守着学科发展的逻辑规律。目前,在寻求学科研究对象的研究方法上缺少成熟的研究范式,通过文献资料法选择了三条研究路径对体育社会心理学学科的研究对象进行了探讨:一是对已有的关于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的观点进行阐释;二是对体育社会心理学主要专着类文献、学术会议文献的相关研究主题内容进行归类分析;三是对母学科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的梳理借鉴。在三条研究路径的基础上依据帕森斯的社会学理论、班杜拉的社会认知理论,运用归纳演绎法,通过逻辑分析指出了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和内容的逻辑框架,界定出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这一基本问题。

1.1研究路径一:已有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的观点分析

国际关于体育社会心理学的表述如下:SophiaJowett在《《SocialPsychologyinSport》(2007年)一书中做了如下描述:以社会心理学理论与方法研究运动中的关系,教练领导能力与群体动力、动机气氛、运动中重要的社会认知过程,以及运动环境中的运动员3。在AAASP网站上指出:体育社会心理学是研究在运动与锻炼情境中个体和群体的互动过程及其理论,探求关于运动参与者、教练、团体以及观众的社会心理因素。

英国Essex大学心理系开设的TheSocialPsychologyofExercise、HealthandSport的课程中说明如下:提供了深度的社会心理学方法来理解运动、锻炼与健康等行为,包含了两个显着的领域:SocialPsychologyofSport领域是运用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对运动行为、成就动机、焦虑与唤醒、人格、群体凝聚力、社会助长、侵犯、内部动机以及心理技能训练进行研究;SocialPsychologyofExerciseandHealth领域是集中在社会心理学研究怎样为提高或维持经常的运动参与者的健康利益方面,以及锻炼坚持性的社会认知过程和途径(自尊、自我效能理论、自我决策理论、成就目标理论、阶段变化模式、锻炼中的社会的及同辈群体压力),锻炼与心理健康、饮食失调与锻炼成瘾、动机调查、锻炼与青少年健康。

美国Texas大学教育学院的SocialPsychologyofSportandPhysicalActivity的课程中做如下描述:是社会心理学的理论结构在运动中的应用,重点强调教练员在面对个体运动员和团队时心理上的交互作用过程,包括自我效能与自信、归因理论、成就动机与目标设置、自我表象问题、唤醒与注意、失常表现、社会抑制与社会促进、群体动力与凝聚力、青少年运动、反馈与学习、运动中的侵犯行为、应激与耗竭、运动损伤、锻炼坚持性的社会心理因素。

美国伊利诺斯大学课程中对SocialPsychologyofSport做如下描述:主要探索那些影响运动行为与成绩的社会心理变量,重点是在个体运动生涯中社会对个体社会影响方面,包括成就动机、竞争、焦虑、攻击、个性等。

综观国外的关于体育社会心理学的描述,有如下特征:在解释上从课程的角度出发,主要说明了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并没有严格的研究对象的理论界定。尽管如此,对于课程的描述中必然隐含着学科研究对象。普遍认为该学科是依据社会心理学理论与方法来研究体育中的心理与行为过程;在具体问题层面上来解释该学科的概念,多数是从课程的角度出发,并没有运用严谨的语言来指出学科研究对象问题。值得一提的是在ESSEX大学的课程描述中,把该研究领域分为了运动心理学领域和锻炼与健康领域,从两个不同领域来分别指出该学科研究的具体问题,但是学科研究对象并不能仅仅依靠研究内容的罗列来界定,显然无法明确学科的结构性要素。

1.2研究路径二——体育社会心理学重要研究文献的主题分析

查阅了上世纪70年代以来国内外所出版的比较有影响力的体育社会心理学的专着类文献;同时,追溯了国际运动心理学大会历次会议中有关社会心理学方面的研究主题。对研究主题的分析、归类、提炼是明确研究对象的另一重要途径。对如上研究文献主题进行分类分析,发现主要是从几个方向进行研究:

体育中的个体社会心理方面:体育与人的社会化、运动与人格、归因、人际关系、社会动机、道德发展、侵犯行为等。

体育中群体方面研究:运动团体(凝聚力、构成、动力、团队气氛)、观众团体、运动与不同年龄或性别群体、领导行为,以及在群体中经常发生的一些社会心理效应,如社会促进与抑制等。

在2001年国际运动心理学大会上出现了“文化与体育运动”这样一个研究主题。这一主题出现说明了体育中社会心理学研究有了新关注视角。

以上三个方面的分类总结涵盖了以往的大部分研究主题。但是已有研究主题同其母系学科社会心理学研究相比是比较狭窄的,据此,选择了第三条路径——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的分析,再次进行体育社会心理学学科研究对象问题的探讨。

1.3研究路径三——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观点的梳理

当前社会心理学分为三个不同方向,一是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SociologicalSocialPsychology,简称SSP),二是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PsychologicalSocialPsychology,简称PSP)。三是新近发展起来的文化人类学角度的社会心理学(Cross-CulturalSocialPsychology,简称CCSP)。

SSP方向主要集中在社会情境对人的影响上,还有社会现象在心理上的解释,以及社会群体、社会行为的研究。研究的着力点在社会情境和社会现象等对心理的影响,包括社会文化、社会制度等。多是从社会群体、社会组织、社会结构、社会规范、社会文化等方面入手来理解人类行为。PSP方向的观点普遍认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社会活动中人的心理现象,多数从心理出发来探求人们行为的原因和结果,其中个体、群体以及个体、群体间的相互作用发生心理现象和行为都是研究的内容。这个方向上的研究观点认为社会心理学要从个体心理和个体人格结构中找到对人类行为的解释,从个体心理入手来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变化及种种复杂难解的社会现象。CCSP是新近发展起来的,它主要是自20世纪20年代以后在上述社会学和心理学两大传统的影响下形成的。从文化人类学家半个多世纪的研究来看,文化人类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是从文化因素入手探索有关人类行为的解释的。

三个方向上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的观点,呈现以下特征:首先,都指出要研究人的社会行为。长期以来社会心理学家有关学科对象的争论焦点是在怎样研究社会行为上。心理学家强调个人、团体,社会学家强调社会因素,文化人类学家则强调文化因素。其次,人的行为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对象之一。研究行为的时候通常要解释行为的心理活动过程。社会心理学研究是具有普遍意义的行为,它要研究的是群体共同表现出来的一些行为背后所蕴含的心理规律。

2 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的讨论一三条路径研究的分析整合

“一种理论是一种思想工具,用于向一种大量复杂的现实中引入秩序”。为了剖析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的构成,本文参照了以下两个学术界较为有影响力的理论观点。

帕森斯的理论认为社会由各个系统构成,不同社会科学分别以其中的一个系统为研究对象。例如心理学研究个性系统、人类学研究文化系统、社会学研究社会系统。这种宏观的学科研究对象的解释为分析学科结构性要素提供了一个较为明确的理论基础。班杜拉的社会认知理论中指出了着名的三方互惠决定论。他深入分析研究了人的认知因素及其与行为、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并给出了一个三方面的因果模型(图1)。

    同时,美国文化人类学家拉尔夫?林顿在《人格的文化背景》一书中写道“迄今为止,个人、社会、文化都是分别从各个领域进行探讨的。心理学研究个人,社会学研究社会,文化人类学研究文化。但是,个人、社会、文化紧密联系而不可分割,彼此之间的互动也是持续不断的。任何脱离其他两项,而单项地进行研究,都会行不通的。”体育社会心理学正是试图从这样的三个方向来理解体育中人的思想和行为。

依据以上两个基本理论,根据三条分析路径的研究——对于体育社会心理学家关于研究对象观点的剖析;对国内外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内容进行归纳性的回顾和梳理;对其母系学科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的重新探讨,运用归纳演绎指出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具有三个层次:它是在体育这一领域中从个体的社会心理层次、群体行为层次、社会文化层次来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的活动规律的科学(图1)。

3 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三个层次的界定过程分析3.1三个层次之间的概念和关系分析

个体社会心理是指个体在与社会交互作用中发生的内部心理活动过程和现象。包括个体的社会认知、归因、人际关系等。个体社会心理是群体行为发生的基础。当某一种个体心理所引发的个体行为成为一种普遍存在的时候,在外显的层次上就表现出群体性的行为,就成为了一种社会行为。个体的社会心理必然要经过群体行为的实践过程在社行为的实践得以存在。而在AlbertBandura的《思想和行动的社会基础——社会认知论》这本富于影响力的着作中,早已对此做过深刻的分析,证明了认知过程在心理活动过程中的基础性地位和对行为的决定性影响,所以把个体社会心理的研究作为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的第一个层次。

群体行为是指具有多数个体表现出来的普遍性社会行为,例如体育锻炼行为、偶像崇拜行为、时尚行为、舆论行为等。关于群体,在郑杭生主编的《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中指出“社会群体既是人们生存与生活的基本单位,又是社会的结构要素之一,它在个人与社会之间发挥着重要的桥梁作用。”36在本文中关于群体的理解是相对比较广义的,它不仅仅指那些有组织的,例如家庭、学校、军队等,也包含着那些没有组织的,但是有着某种共性行为特征的人的共同体,例如不同年龄构成的群体、性别群体、犯罪群体等。在本研究中群体既包括了个各种不同的运动员、观众、健身人群,也包括了在体育中具有共性行为的群体,即包括了以各种不同标准划分出来的群体。

关于文化,着名社会学家AnthonyGiddens认为:“社会学家提到文化关心的是人类社会那些通过学习而非遗传获得的方面。这些文化要素只有被社会成员共享、合作和交流才能得以发生。他们形成了社会中的个体赖以生活的基本环境。”37社会学家与人类学家的共同定义是‘‘文化是人类群体或社会的共享成果,这些共有产物不仅仅包括价值观、语言、知识,而且包括物质对象”38。从AnthonyGiddens和DavidPopenoe的理论中关于文化的概念可以看出文化的产生必须要经历成员共享、交流、合作,也就是说必须要经历一个群体行为的过程,是人类群体的共享成果。所以群体行为是社会文化产生的必要条件。没有群体行为作为个体心理和社会文化之间的衔接,社会文化不可能产生。一是社会文化是构成社会的不可或缺的结构性要素之一。文化使社会有了系统的行为规范,文化塑造了社会的人。二是在社会对人的影响因素中,除了人际之间、群体对人的影响,文化是对人的行为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是研究人的社会心理和行为必须要关注的。

3.2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的界定

根据从理论上的演绎——对于体育社会心理学家关于研究对象观点的剖析;又根据对体育社会心理学已有研究主题内容的归纳阐述对国内外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内容进行的归纳性回顾和梳理,参照对其母系学科——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的重新探讨。以帕森斯、班杜拉两人的理论观点为理论基础,指出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包含以下几个层次:体育中个体的社会心理层次(个体社会化,社会角色,社会认知,人际关系,态度,归因等);体育中群体行为层次(团体研究:团体构成、特征、凝聚力、领导行为,竞争与合作:社会促进社会惰化,侵犯与利他行为,从众与独立行为,规范行为和失范行为,信任行为等);体育中社会文化层次(民族、宗教、道德、政治、经济、法律、舆论、习俗等)。

4.结论与建议

一门学科研究对象的探讨可以采用如下基本研究范式,一是已有的学科研究内容主题的归类分析,二是已有的关于学科研究对象的观点分析,三是较成熟的相关母系学科研究对象的分析,四是对前三项研究加以归纳演绎并寻求一定的理论基础,得出发展中新学科的研究对象,这样一个研究范式为研究其他学科的研究对象提供了明确的研究范式。

心理学与社会学的关系第6篇

【关键词】社会心理应激 心身疾病 健康

心理社会因素起重要作用的具有持久的躯体病理形态变化的一类疾病就是心身疾病。综合医院患者中有四分之一多患者属于心身疾病患者。心身疾病患者一般约占医学心理咨询门诊患者的2%-4%,这种疾病的发生、发展以及转归,心理社会因素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临床上,同时具有躯体症状与心理症状。

一、心理社会因素与心身疾病的关系概述

医学科学的发展,医学工作者临床中逐渐意识到,人体很多疾病的发生与发展,与人的心理社会因素有很大的关系。如果能够从心理与社会支持两个方面对这些疾病进行治疗,心身疾病有助于预防、缓解与康复。心理社会因素在人体中,具有重要作用使躯体病理形态发生变化的一种疾病就是心身疾病,以躯体症状为主。这种疾病,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诊断、防治和转归等方面起主导作用。社会心理应激因素中有个体的应激状态、情绪、人格特征、心理防御机制和社会支持系统等内容,对心身疾病影响也较大。构成人体心身疾病的易感素质就是其中的个体的不良人格特征。心身疾病的诱发因素是生活事件导致的负性情绪与应激状态。心身疾病会受到社会支持系统的缓冲作用。心身疾病与心理健康损害之间关系密切。心理损害能够引发心身疾病,心身疾病同时又会使心理损害加重,这样就会形成恶性循环,导致病情难以治愈。

二、社会心理应激与心身疾病关系分析

生理因素形成的心身疾病医学界已经非常重视。社会心理应激因素形成的心身疾病,在国内外逐渐受到重视。社会心理应激因素涉及的内容与范围非常广泛,不仅有个人家庭及工作单位的影响,而且还有社会结构各个方面的影响。所有年龄阶段、职业群体、社会阶层以及社会职能与地位的人,都可以感受到相应的社会心理应激因素的影响。诸如个人的际遇不同、社会位置的差异;家庭关系的影响;工作过程中与同事之间的关系以及个人对工作的喜爱;学生学习的压力等等,都会让人感受到不同的社会心理应激。社会心理应激对人的健康有积极的影响与消极的影响的区别。

(一)应激与心身疾病的联系

应激是个体面临或察觉(认知、评价)到,环境变化(应激源)对机体有威肋、或挑战时,作出的适应和应对。这个过程会促使身体中的神经内分泌系统释放如儿茶酚胺、可的松等多种应激激素,以适应急剧变化的环境刺激。然而,如果个体面临过强或者过长时间的应激,就可能会过度消耗能量,形成激素分泌紊乱,进而使身心健康受到影响。根据环境变化可以分为应激性生活事件、日常生活中的困扰、工作相关应激源以及环境应激源。任何一种应激源长时间或过强的对人体形成刺激,人体又不能进行自我调节时就会导致心身疾病。

1、情绪与心身疾病的关系分析

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就是情绪。它可以分为正性情绪与负性情绪。正性情绪能够使身体内的分泌达到适度平衡,协调身体的各种机能。长时间的负性情绪就会使人的大脑皮质对下丘脑内分泌系统及植自主经系统受到很大的影响,使人的体液、激素与酶严重失常,进而使身体的内环境不稳定,机体的各种活动就受到影响,心身疾病或原有的病情就会加重,同时,又造成负性情绪加重,形成恶性循环。

2、性格与心身疾病的关系分析

人对现实的态度以及与之相应的习惯行为方式就是一个人性格的表现。性格不仅决定了这个人对现实的认识态度、情感反应以及处理问题的方式,而且也决定了这个人对生活事件的易患性差异。具有健全性格的人,对生活的易患性较低,即使较重大的事件对其心身也不会有大的影响。而没有健全性格的人,对生活的易患性就高,较轻的生活事件就有可能导致心身疾病。

3、心理防御机制与心身疾病的关系分析

人面临困难或者心理压力时,采用的一种潜意识的心理适应性应对策略就是心理防御机制。对机体的内部调节有很大的影响。同时,个体的感知与认知评价与防御方式有很大关系。根据防御机制的性质,可以分为成熟型、不成熟型与中间型三种类型。个体的心理防御机制属于不成熟型的,就会可能导致严重的病理生理症状,与心身疾病有密切的关系。大多数心身疾病患者经常使用中间型和不成熟防御机制,同时,对内在情感思维也过度掩饰。

4、社会支持系统与心身疾病的关系分析

社会支持系统指一个人通过社会关系和社会组织获得他人在精神上的帮助与支持,从而增强自我心理防卫功能,消除或减轻应激所带来的精神紧张状态。一种社会支持系统是客观的、实际的或是可见的支持;另一种是主观的、能够体验到的或者是情绪上的支持。人类重要的心理特征是社会性,人不能脱离社会而独立存在。客观的、和谐的社会适应性标注是人际关系。最大的病因学要素就是来自社会的信息以及应激源。各种社会关系以及社会组织构成的支持系统,对重要的矛盾心理冲突具有很好的缓冲作用。

5、结语

人体生物与心理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导致了心身疾病。 心身疾病的生理基础是生物躯体因素,易感物质是个体的人格特征。心身疾病的诱发因素是生活事件中负性情绪以及应激状态。对心身疾病有重要缓冲作用的是社会支持系统。同时,心身疾病与心理健康之间是相互影响的,心身疾病就会导致心理健康受到损害,心身健康受到损害又会引发心身疾病。这样,就会形成恶性循环,导致心身疾病难以治愈。这就需要心身疾病患者,实施药物治疗的同时,应进行一些心理治疗。对心身疾病患者予以一定的解释,让其明白心理因素对疾病造成的影响,从而减轻其对心身的影响,促进康复。很多心身疾病的发生与发展,与心理社会因素关系密切,运用心理与社会支持的双重办法对这些疾病的预防、缓解以及康复有重要的帮助。

【参考文献】

[1]刘云波.青年军人心理应激及其管理干预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1.

心理学与社会学的关系第7篇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4-0544(2011)11-0027-04

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召开以前,就有不少学者从制度社会主义与价值社会主义辩证统一的视角,对社会主义的“元”问题进行研究,认为社会主义不仅有制度的规定性,更有价值的内核。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首次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重要范畴,并将其基本内容提炼概括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以下简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研究深入。理论界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研究视角、基本内容、基本特征、重要意义等方面对其进行了积极探讨,现将学术界的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一、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研究视角

研究视角是解释、观察、分析问题的特定角度。目前,学术界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四种视角。

1,从唯物史观的角度阐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现实物质世界实质上是一个价值世界。社会主义作为现实社会形态首先是一个价值范畴。社会主义无论从社会理想、社会运动还是社会制度来说。都表征着一种与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自由解放息息相关的价值诉求,有着自己独特的核心价值与基本价值追求。马克思、恩格斯虽然没有直接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与社会主义基本价值的概念,但是他们在批判资本主义的过程中却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和基本价值的内涵。

2,从价值哲学的角度进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研究。李德顺教授从区别价值与价值观两个概念人手,指出价值现象的主体性决定了它是多元的,但要处理好多元的价值观和一元的主导价值观之间的关系。进而指出一元的价值观体系必须要有自己的核心,社会主义最核心的价值就是平等。孙武安教授区分了价值(一般价值)和核心价值的概念,认为实现人的真正意义上的彻底解放、发展和自由,是社会主义一般的永恒的核心价值,而实现中国人民的共同富裕是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具体的核心价值。

3,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与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相互关系的视角来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处于不同的理论维度,内容不完全一样。高放教授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是从价值的客观性或客观性角度出发,强调的是社会主义这个“客体”自身应该具有的功能、作用和对人们、对民族和国家的意义。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从价值的主体性或主观性角度提出的,强调的是符合社会主义性质要求,由社会主义社会形态所决定的价值观念体系。郑国玺教授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是从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的角度讲的,而是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角度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系。对此,廖曰文教授提出了不同观点,他认为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体语境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词组中的定语部分视为客观的,就有悖于常识。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语境中,就主客观方面而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等概念,它们之间没有什么质的差别。

4,从社会主义研究深化进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强调的是社会主义自身的价值取向和价值追求。周治滨教授认为马克思、恩格斯认识社会主义有三个视角:一个是生产力,用来论证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一个是生产关系和制度特征,用来划分不同社会形态;最后一个是人的解放程度,用来探讨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从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联系和共同点来看,它们都属于现代社会,是在否定传统社会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现代社会与传统社会的区别表现在价值秩序上,传统社会主张善优先于正义,现代社会主张正义优先于善。社会主义作为对资本主义的扬弃,其核心价值或首要价值是平等。这是由社会主义的价值主体和社会主义的生产资料所有制所决定的。核心价值理念和社会主义本质毕竟是存在差异的。作为目标的核心价值理念并不对制度模式作出具体的限定,理念只对制度构建提供一种原则和标准。

二、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基本内容

学术界对于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方法各有侧重、关注的理论维度各有差异,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内容的认识并不一致,主要形成了“单一核心说”和“多元核心说”两大类基本观点。

一类持“单一核心说”的观点。持这类观点的学者们多是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和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中,探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终极之维。孙武安教授认为,“共同富裕是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朱天奎教授认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王占阳教授认为,“社会主义的终极价值就是公民的普遍幸福”。高国希教授认为,“马克思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亦即以人为本的价值观,是社会主义这一新的社会形态的核心价值取向。”许华教授认为,“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公正平等、自由民主、共同富裕等则是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核心价值与基本价值具有辩证的关系。”此外,还有“社会公正、”“社会公平、”“平等与效率、”“以人为本”,等不同学术观点。

另一类持“多元核心说”的观点。持这类观点的学者们多是立于社会主义的制度属性以及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不同层面的生动实践,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进行凝练。李忠杰教授从社会主义的共性、中国的个性和时代性出发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应该包括发展、富裕、民主、文明等范畴。此外,还包括公平、正义、友爱、互助、安定、和谐等等。”严书翰教授从价值、制度与本质三个层面相统一的角度,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概括为“民主、平等、集体主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韩庆祥教授认为,“利益、能力、理性、自立是当代中国发展的四大‘核心价值’”。林尚立教授从人类社会核心价值、马克思主义核心价值与中国社会文化基本价值的有机统一角度出发认为,“以人为本、以和为贵、以法为基、以公为善、以劳为美、以家为安”当代中国的核心价值。包心鉴教授

则从社会主义性质和本质层面以及政治关系和社会关系的变革层面界定“以人为本,民主公正”为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范明英教授则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个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归纳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李银安教授则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概括提炼为“人民民主、勤劳共富、真善美健、公正和谐”。

此外学者还提出“国强、民富、人发展”,“公正、友爱、发展、和谐”,“人本、富裕、公正、民主、和谐、自由”,“自由、民主、富强、文明、和谐”,“自由平等、民主法治、共同富裕、公平正义、和谐互助、全面发展”等不同学术观点。

三、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基本特征

学术界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特征进行了深入探讨,形成了一些代表性的观点。

1,科学性。人类历史上虽出现过许多社会主义思想流派,但科学社会主义只有一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之所以在实践中得以彰显,首当其冲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具有科学性,即它是科学性与价值性的统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之所以秉承了科学性,就在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出现是科学理论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2,引导性。人类的需求是多方面的,既有物质层面,又有精神层面,这些需求的实现只能诉求社会实践。而人的社会实践也存在盲目性,再加上经济全球化又促使市场交易互惠理念极端化,使正常的人际交往也蒙上了利益最大化的畸形色彩,社会道德与伦理逐渐淡漠起来,这一切与社会主义的发展取向是背道而驰的,要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明示中加强引导。“社会核心价值理念思想深刻精辟,内容丰富凝练,能激励和引导人民大众为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而奋斗。

3,阶级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由中国共产党所倡导的,集中反映工人阶级和全体人民的愿望、意志和利益的主流价值观念体系,这就是核心价值体系的阶级性。因此,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高度抽象和凝练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必须凸显社会主义最本质的永恒的精神要素和中国共产党最先进的文化和执政理念。

4,普世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应必然体现和反映着数千年来人类文明史积淀的共同价值追求,这样才能在同形形的价值理念的比较中彰显自身的特点和优势,才不会因与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文化或价值观差异过大而发生排异反应。

5,民族性。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浓厚文化底蕴的文明古国,在五千多年的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这一民族精神博大精深,根深蒂固,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血脉,也是新时期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竭源泉。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一定要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血脉和价值传统之中,体现出强烈的民族特色。

四、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研究的重要意义

唯物史观认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类活动都是在一定价值追求驱使下社会性的实践活动,整个社会结构都需要价值秩序的维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对深化理论认识,提高执政能力,规范社会行为,维系社会秩序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

1,有助于深化对科学社会主义思想的认识。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主义思想是根据欧美等发达国家的情况推断出来的。和现实中的社会主义毕竟有较大差别,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应当为它确立哪些价值原则,则要根据社会主义运动的现实情况来回答。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也只能由现实的状况来判断。而这个判断无疑对科学社会主义思想有深化意义。没有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就没有社会主义,因而也就没有科学社会主义。所谓社会主义的终极价值,首先应当是各种社会主义所共同追求的最高价值,是使各种社会主义有别于各种非社会主义的共同的最高价值,因而也就是使社会主义之所以为社会主义的那种最高价值。社会主义的终极价值,同时也正是统领和规定社会主义全部价值的最高价值。在不同的时代和环境条件下,社会主义其他价值会有一定的变化和发展,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大体是恒定的,抓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就抓住了认识和理解社会主义的关键。

2,有助于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和主导,离开核心价值的最本质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相关内容则会流于空谈,甚至会走偏方向。价值体系是一个多层次多领域和不断发展的价值系统,要认识这样一个庞大复杂的价值体系,确立核心价值是关键。在我们这个比较缺乏现代社会主义价值文化传统的国度里,我们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探究社会主义的终极价值,明确社会主义的终极关怀之所在,确立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逻辑起点,从而使一种比较容易为人们所理解和接受的富于人文精神、理性主义和可操作性的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得以有效地建构起来。

3,有助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确立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这对于我们党判断和掌握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制订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着重要的探索意义,特别是对我们党如何科学执政建立了一个平台。能否解决好转型时期的矛盾与冲突,促成社会和谐,构建起和谐社会,是衡量我们党的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准。

4,有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所有价值观中,为所有社会成员所共有的价值观即核心价值观是最重要的,因为核心价值观在制约共同体的价值体系中对个人的行为起主要的引导和制约作用,使个人的行为和活动能在共同体生活所需的秩序中进行,使社会保持和谐和稳定。社会发展史表明,一定社会的核心价值及其价值体系,在推动社会变革与发展进步中具有不可取代的重要社会功能。它是推动社会进步的精神力量、维系社会成员的思想纽带、规范社会行为的价值向导,也是判断社会是非的价值尺度,更是惩恶扬善的锐利思想武器。

五、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研究的思考

目前,学术界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研究层次不断提高、研究视角趋于多样,但整体看来仍存在较大不足,有待进一步深入。从研究的内容来看,学术界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范畴分歧较大,仍需科学凝练;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相关理论仍需进一步挖掘:社会主义基本价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不同理论维度的概念之间的关系仍需进一步厘定。从研究的规范来看,对一些基本概念的认识存在内涵不清、外延不明、论述不充分的情况,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社会主义终极价值等概念运用混乱。从研究的领域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研究普遍集中在科学社会主义和价值哲学两大领域,应进一步整合学科资源,充分运用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中共党史等不同学科的研究视角,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科学凝练并深化拓展。从研究的意义看,应该认识到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对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具有根本性的指导作用,它不仅能稳固社

会主义的思想根基、深化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丰富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内涵,而且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其次,进一步拓展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方法和路径。目前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研究重点集中在四个方面:一是侧重关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不同领域实践中的价值诉求。二是凸显民族性的价值理念和人类文明史的价值积淀。三是注重体现当下和谐社会构建中的价值实践。四是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四个有机组成部分进行概括和抽象。以上研究各有所长,但还应注重以下几点:第一,必须对社会主义思想史上存在过的价值流派进行系统梳理、区分、鉴别,厘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形成的历史逻辑。第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必须有层次性和可操作性,既要凸显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又要凸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实践;既要有理性信念的支撑又要凸显个体的价值体验,避免虚幻化。第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范畴必须言简意赅、高度抽象,具备完全统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能力,可以从社会主义发展史、人类社会文明史、特别是当下世界将长期处于“一球两制”的客观现实中找到具备包容力的最大公约数。正如李德顺教授所指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概括和阐述,应该是“五宜五不宜”,“主体宜显不宜隐、理论层次宜高不宜低、思想内容宜实不宜虚、形式宜简不宜繁、用语宜熟不宜生”。

参考文献:

[1][14]许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与基本价值――马克思恩格斯社会主义价值理论探究[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7,(6),

[2]李德顺,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几个问题[J],上海党史与党建,2007,(7).

[3][10]孙武安,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J],邓小平理论研究.2006,(6),

[4]高放,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新理解[J],天府新论.2010,(1),

[5]郑国玺,简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几个理论与实践问题[J],理论与改革,2007,(6),

[6]廖曰文,科学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涵[J],浙江社会科学,2010,(1),

[7][39]周治滨,深刻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理想信念[J],思想研究,2007,(6),

[8]刘进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之深层结构.平等与自由的辩证平衡[J].都唐学刊,2010,(4),

[9]王现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及其与制度模式之关系[J],绥化学院学报,2010,(4),

[11][37][41][43]朱天奎,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J],社会主义研究,2006,(1),

[12][38][42]王占阳,社会主义的终极价值[J],科学社会主义,2005,(4),

[13]高国希,马克思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现[J],中州学刊,2006,(6),

[15]周智,社会公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核心[J],齐鲁学刊,2005,(6),

[16]俞可平,社会公平是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之一[J],理论参考,2005,(2),

[17]粱莉,陆卫明,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与制度安排[J],理论导刊,2003,(1),

[18]杨乃初,以人为本,现代化进程中的核心价值理念[J]新疆社会科学,2010,(2).

[19]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访李忠杰教授[J],科学社会主义,2005,(2),

[20]严书翰,对社会主义的再思考――论三个层面上的社会主义[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5,(10).

[21]韩庆祥,利,力,理,立-当代中国发展的四大“核心价值”[J].学与研究,2001,(1),

[22]林尚立,当代中国的核心价值观[N],学习时报,2006-12-18.

[23][40][45]包心鉴,以人为本、民主公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科学涵[J],理论学刊,2011,(1),

[24][31][32]范明英,郑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内涵、特征与彰显路径[J],学术论坛,2007,(10),

[25]李银安,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J],科学社会主义,2009,(5),

[26]盖伯琳,王小路,国强、民富、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追求[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0,(3),

[27][34][35][36]黄岩,陈伟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探微[J],求实,2011,(1),

[28]张昌文,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理念[J],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09,(5),

[29]周治滨,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与社会主义实现形式[J],理论与改革,2009,(2),

[30]姚茂军,张明远,浅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及其体系[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

[33]贵州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中心,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理念[J],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09,(3),

心理学与社会学的关系第8篇

成人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在职社会人员提升学历接受高等教育的职责,是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力量,这就必须构建科学合理的成人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评价体系,才能确保成人教育办学的质量与效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关键词:

成人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评价体系;构建

成人教育即是通过参加全国统一的成人高考录取,取得成人高等教育资格,修完高等教育相应专业层次的所有课程,经考试合格,颁发国家承认学历的成人高等教育毕业证书,这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在职人员提升学历与进一步接受高等教育的重要途径,对他们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不仅必要,而且意义重大。为进一步确保成人高等教育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质量与效果,需要成人高等学校明确培养的目标和合理的原则,构建起科学的成人教育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评价体系,由教育主管部门对成人教育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质量进行评估和考核,以确保成人教育的办学质量与效果,为中国特色社会建设事业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1成人教育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战略意义

成人教育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评价体系构建是我国终身教育的根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1.1有利于贯彻与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成人教育学生是贯彻与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力量。通过对成人教育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与实践,引导成人教育学生更好地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全社会的贯彻落实,确保成人教育正确的政治方向,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更多高素质的优秀人才。

1.2有利于促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是我国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含有非常丰富的和谐社会建设的内容,通过对成人教育学生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与培养,可以真正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成人教育学生中的影响,让更多的人参与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与践行中去,不断提高国民素质,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1.3有利于提高成人教育办学的质量

成人教育的办学目标有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提高成人教育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第二方面是提高成人教育学生的专业素质。这两个方面的内容也是检测成人教育办学质量的标准,通过对成人教育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不断提升成人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与道德修养,引导成人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优秀人才,促进成人教育办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1.4有利于促进国民素质的整体提升

成人教育是我国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终身教育体系的实现关系到我国国民素质的整体提升,成人教育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提升整体国民素质的关键环节,通过对成人教育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与实践,让更多的人领会、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升我国国民的整体素质。

1.5有利于培养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所需的优秀人才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事业需要大批政治立场坚定、思想素质过硬、专业知识丰富的优秀人才。通过对成人教育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不断提升成人教育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理念贯穿于成人教育,让成人教育学生树立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读书的人生目标,从而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确保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兴旺发达。

2成人教育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评价体系构建的目标

成人教育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评价体系构建关系到我国终身教育的质量与方向,评价体系构建的目标如下:

2.1确保成人教育学生正确的价值导向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蕴含非常丰富的人生价值导向理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让他们能以正确的观点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学会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正能量,为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建设作出更多的贡献。所以,成人教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确保成人教育学生正确的价值导向。

2.2引导成人教育学生领会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通过对成人教育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系统教育,让更多的社会各界人士通过理论学习与实践探索,深刻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与精神实质,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战略意义,以自觉的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肩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使命。

2.3确保成人教育办学正确的政治方向

成人教育是我国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人教育的质量,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关系到成人教育的方向,关系到国家教育方针的落实,成人教育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成人教育学生进行系统的理论与实践学习,确保成人教育正确的政治方向,确保成人教育的办学质量,确保成人教育学生的正确人生价值导向,解决了成人高等教育为谁服务的问题。

2.4促进成人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

成人教育办学受到市场竞争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办学功利性强,对成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往往得不到重视。构建成人教育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评价体系,有利于通过明确的考核评价机制提升对该项工作的重视度,真正推动成人教育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落实开展。

3成人教育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评价体系构建的原则

成人教育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评价体系构建需遵循如下原则:

3.1政治性原则

构建成人教育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评价体系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原则。成人教育承担着国家培养人才的重任,是社会主义伟大建设事业的人才培养的摇篮。在构建成人教育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评价体系中就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原则,以更好地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更好地统一思想,让成人教育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更大的贡献。正确的政治方向是构建评价体系的重要原则。

3.2价值性原则

构建成人教育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评价体系要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导向原则。价值导向是成人教育的核心内容,关系到成人教育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关系到培养的学生为谁服务的问题。在成人教育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评价体系构建中,应更加重视正确价值导向的原则,才能确保评价体系的构建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成人续教育中的贯彻与落实。

3.3实效性原则

构建成人教育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评价体系要坚持注重实效的原则。在成人教育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必须杜绝形式主义,避免走过场。评价体系的构建必须重视实际产生的效果,真正使成人教育学生能深刻领会、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检测的标准,即注重实效。

3.4科学性原则

构建成人教育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评价体系要坚持遵循教育规律的科学发展原则。无论是成人教育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还是评价体系的构建,都必须遵循教育规律,按教育规律办事,才能实现评价体系构建的目标,才能使评价体系落到实处并产生效果,评价体系的构建只有与教育规律有效结合才能符合实际并为大众所接受。

3.5创新性原则

构建成人教育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评价体系要坚持务实创新的原则。评价体系既是成人教育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检测指标,又是成人教育办学改革与创新的依据和指挥棒,有关成人教育的执行部门必须以评价体系作为依据,对成人教育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学与实践进行不断地创新与改革,以务实创新的态度推进评价体系的构建。

4成人教育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评价体系构建

任何工作的有效开展都离不开科学的评价体系的构建,构建成人教育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评价体系就是为了促进成人教育办学中落实开展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成人教育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评价体系应紧紧围绕教师的教学考核评价(包括教学内容、教学质量等)、学生的学习效果、社会反响和评价、工作开展的特色与亮点等方面来进行。

4.1评价建议

无论是哪一个等级的评价,评估组必须给出科学合理的建议,评价是为了促进成人教育办学整改与进步。所以,给出的建议必须科学合理,有利于办学单位整改与提高。

4.2评价周期

每一项评价体系都必须跟上时展要求,对于评价周期,建议五年评估一个周期,以更好地促进各单位在成人教育中更好地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培养更多优秀的建设者与接班人。

4.3调查对象

为确保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调查对象的选择面要适度扩大,调查对象应包含老师、学生、办学管理者、社会人员、企业等用人单位等;同时,调查对象的抽选要科学化,要科学使用随机抽选等方式选择调查对象,提升调查的代表性。

4.4评价计算原理

评价结果的计算是依照观测点得分乘以该观测点的权重得出对应二级指标实际分值;二级指标分值之和得出对应一级指标实际分值;五个一级指标分值之和得出成人教育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评价总分。

4.5总体调查与深入调查

以上调在对成人教育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总体评价,因此评价的指标层级相对不多,评价的观测点主要重在反映总体情况。实践中,为了深入掌握和了解成人教育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情况,还可以进一步细化评价指标和评价的观测点,开展深入调查研究。

5小结

总之,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中,成人教育是重要的力量,在成人教育学生中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意义重大,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通过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确保成人高等教育的正确的政治方向与办学质量。

作者:戴春平 单位:河源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许灵红.网络环境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J].继续教育,2015,(01).

[2]林志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成人高等教育的思考[J].科技文汇旬刊,2014,(11).

[3]吴云.关于成人高等学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