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急诊科年度总结

急诊科年度总结赏析八篇

时间:2022-02-15 00:34:43

急诊科年度总结

急诊科年度总结第1篇

【论文摘要】目的调查成都市三甲医院急诊科不同人口学特征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现状,为护理管理者制定相关管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进行横断面调查。对纳入研究的10家医院急诊科全体护理人员的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急诊护理人员总体满意度比较高。不同人口特征的护理人员在工作满意度不同维度上存在差异。结论提高急诊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应该关注不同人口学特征的影响。维持并促进急诊护理人员不同维度工作满意度仍应是护理管理者关心的重要问题。

【论文关键词】工作满意度;急诊科;护理人员;调查

工作满意度(jobsatisfaction)一直是组织管理者及员工共同关心的一个重要话题,同时也是组织行为学长期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以往大量针对医院整体护理人员的研究表明:护理人员的工作满意度与患者的满意度及护理人员自身的心理健康有明显的相关性¨,而且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也影响着临床工作质量。近些年虽有很多人针对不同的工作科室进行了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的调查研究,但针对急诊科护理人员的还相对很少。作为医疗机构的特殊科室,急诊科护理人员长期面临各种突发事件,身心持续处于应激状态,各种不良因素都会影响她们的工作满意度。因此,了解急诊科护理人员的工作满意度现状及相关的某些影响因素,对于医院管理者制定相应管理措施,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满意度,继而保证患者及护理人员的身心安全都具有重要意义。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成都市三级甲等医院急诊科工作的护理人员。纳人标准:急诊科抢救室及分诊台工作的在职人员;持有护理人员执业执照;三级甲等医院。排除标准:急诊科护士长;急诊进修人员;未取得执业执照的新进人员;急诊科的转科人员;急诊观察室、监护室人员。

1.2研究工具:采用调查量表进行横断面抽样调查,该量表包括两部分:护理人员一般特征量表及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量表。护理人员一般特征包括:性别、年龄、工龄、职称、编制、学历等方面情况。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量表系参照吴静吉、廖素华(1978年)根据“明尼苏达满意问卷”短题本翻译编修的l9题量表修改而来,分为3个维度共25题,分别是:领导能力满意度(9个)、工作成就满意度(10个)、社会性满意度(6个)。采用Likert5点计分法:“非常满意”计1分,“满意”计2分,“一般”计3分,“不满意”计4分,“非常不满意”计5分,总分是125分,得分越低表示满意度越高。总分25~38分表示“总体非常满意”,38—63分表示“总体满意”,63~88分表示“总体满意度一般”,88—113分表示“总体不满意”,113—125表示“总体非常不满意”。

1.3研究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从成都市14家三甲医院中抽取10所医院,将其急诊科符合研究标准的护理人员全部纳入,发放问卷之前与急诊科护士长进行沟通,讲解研究的纳入与排除标准,并详细介绍问卷的填写方法。采用现场发放当场回收的方法,共发放调查问卷236份,回收问卷212份,回收率89.8%。剔除不合格问卷后获得合格问卷203份,合格率95.8%。

1.4统计学方法:采用双人双输,并采用SPSS13.0的Frequency、Explore过程对所输人数据进行检测,然后采用均数、标准差、中位数、构成比等描述数据特征,用t检验、方差分析等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2.1 203例护理人员人口学特征:性别:男16例(7.9%),女187例(9Zl%);婚姻状况:已婚l11例(7%),未婚92例(45.3%);年龄:45岁16例(7.9%),缺失1例(0.5%);32龄:21年27例(13.3%),缺失1例(0.5%);教育程度:高中以下2例(1.0%),高中或中专21)例(9.9%),大专133例(65.5%),本科43例(21.2%),硕士及以上3例(1.5%),缺失2例(1%);职称:护士96例(47.3%);护师61例(30%),主管护师45(2%),副主任及以上1例(O.5%);编制:正式编制112例(55.2%),非正式编制9l例(8%)。

2.2不同婚姻状况的急诊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见表1。

2.3不同编制急诊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见表2。

2.4不同工龄急诊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见表3。

2.5不同职称状况急诊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见表4。

3讨论

3.1急诊护理人员一般特征分析:调查结果显示,成都市三甲医院急诊科护理人员女性占总体的92.1%;年龄以25—35岁为主(占总体的41.9%),

3.2急诊护理人员总体满意度分析:急诊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总体得分在25—63分之间者占总体的65.5%,说明成都市区三甲医院急诊科护理人员的工作满意度总体处于满意的水平。得分在88~125分之间的护理人员仅6人,说明对于急诊工作总体不满意的护理人员数目相当少。

3.3急诊护理人员领导能力满意度情况分析:首先,表1、2的结果表明不同婚姻状况、不同编制的急诊护理人员的领导能力满意度不同,并且已婚人员领导能力满意度低于未婚人员,非正式编制护理人员领导能力满意度高于正式编制护理人员。已婚人员领导能力满意度低于未婚人员是因为已婚人员除了每天面对繁重的工作之外,还要负担起照顾家庭的重担,工作与家庭生活发生冲突的时候更多。未婚人员一般没有家庭负担,工作家庭干扰相对较少,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并争取和珍惜工作所带来的挑战和晋升、进修机会,对领导的各种安排及工作能力的认可也就更高。非正式编制急诊护理人员的领导能力满意度高于正式编制人员是因为非正式人员相对于正式人员面临着更严峻的就业压力,她们更珍惜自己的工作机会。三甲医院工作条件、工资待遇等相对较好,是很多人择业时优先考虑的单位。在这些单位工作的非正式人员更希望能通过努力工作而稳定自己的工作岗位,对其它方面的考虑相对较少。其次,表3的结果表明不同工龄的护理人员的领导能力满意度不同。通过进一步的SNK检验发现:工龄21年者在领导能力满意度上存在差异(与前者相比P=0.O04,与后者比P=O.001),而且前者高于后者,这与国内的调查结果相同而与国外的研究结果不同。工龄12年)在较长时期的工作中对科室管理者的工作作风,工作能力都已经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能更清楚的发现她们在工作中的问题,这也可能影响工龄长护理人员对领导能力的满意度。再次,表4的结果表明不同职称护理人员在领导能力满意度这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急诊科年度总结第2篇

关键词:急诊科;护理工作;护理质量

急诊科是各医院接受危、急、重、难、复杂患者的首要场所,患者入院时病情变化快,转归不明确,随之而来的患者家属也精神紧张、情绪激动,一旦受到一点激惹,就容易情绪失控,在这种情况下,急诊科医护人员工作压力大、风险高,同时工作伴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作的进展和质量[1]。那么在工作中如何克服这些困难,提高急诊科护理工作质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2月在急诊科就诊的患者,共计19231例,其中患者就诊科室涉及内、外、妇、儿科、重症监护病房等,回顾分析患者就诊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对医护人员的意见和建议,重点关注投诉的内容,并加以归纳整理,总结出影响护士工作的几个方面,然后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总结,发现影响护理工作质量的主要因素:①家属关心患者生命安全,情绪不稳,对于刺激容易被激惹;②对疾病不了解,不能很好理解医护人员的建议和意见;③医护人员解释不细致或态度冷淡,患者不满意;④对环境陌生,缺少安全感。

2 结果

在发现总结问题之后,护理人员立即采取对策,改进工作方法,确保做到让就诊的急诊患者达到100%满意。具体措施如下。

加强培训,提升护士专业技术水平。急诊科患者病情重,变化快,作为急诊科护士,只有掌握了过硬的专业技术,才能面对各种急症,做到忙而不乱,应对自如[2]。护士长应该定期考察每位护士包扎、固定、止血、搬运、CPR、电击除颤、气管插管等急诊科七大抢救技术,并且对呼吸机、心电仪、气管插管镜、静点泵、静推泵等各种仪器的使用、保养做到人人熟练掌握;而且定期对护士进行理论考核,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全面提高护士的专业水平。

加强护士和患者之间的沟通交流,让护士的工作得到患者的理解和支持。患者到达急诊科以后,护士要为患者进行各项操作和处置,虽然抢救处置对患者来说最重要,但是护士也要同时和家属做好沟通工作,并及时告知下一步将要进行的检查或处置,让患者心中有数,自愿配合护士的工作。在沟通中护士态度要和蔼、镇定、尽量使用文明用语,不要激惹患者、以免引起纠纷。

增强护士的法律意识,做到工作有法可依,有法可循,保护患者,也保护护士的合法权益。在急诊工作中,凡是涉及到患者隐私和权利的检查和处置,一定要按照程序征求患者和家属的意见,并签字为证,然后再进行下一步的工作,这样就能保证双方的合法权益。同时也能防止患者和家属反悔对护士的权益进行侵害,造成护士的精神损失和经济损失。

在急诊科增加各种标识,让患者就诊时少走弯路、明确就诊路线。来医院就诊的患者中很大部分是外地患者或第一次来医院就诊的患者,他们对医院的环境不熟悉,对于急诊患者这种要求时间、速度的情况更是一头雾水,因此,在急诊科地上或墙角、明显处增加指示标识,如去往药房、影像检查室、收款处、住院处等,让患者在最快时间内完成各项检查和处置,去往合适的科室。

增加人性化设施,如提供免费热水、报纸、电视等、并在各个就诊科室门前或者室内放置绿植等,让患者到医院感觉如同到家,降低患者的陌生感。现代化的医院不光是患者就诊的场所,同时也是一个城市人文水平的具体体现,在医院增加这些设施以后,患者在就诊的过程中更能感受到医院的文化底蕴,同时对医院和医院的工作人员增加一种敬重之情。

3 讨论

要想提高医院的护理工作质量,要做的工作还有许多方面,比如可以在医院急诊科增加风险管理意识,让护士在患者一入院的时侯就能根据病情预见患者可能出现的情况,事先加以防范,规避风险;或者根据急诊科患者流量变化情况合理排班,做到合理配备人力资源,既能减轻护士的工作强度,又能最大限度满足患者的就诊需求;还可以通过激励政策,对每年工作无差错,得到表扬或者院里表彰的护士给予物质奖励,鼓励每个护士认真工作,提高其工作积极性,为医院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

总之,在临床实践工作中,只有认真总结经验,改进工作方法,才能让患者感到满意,同时也能让护士在工作中体验到救死扶伤的伟大,增加护士工作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4 参考文献

急诊科年度总结第3篇

20xx年在医院领导的大力支持和正确领导下,我科护士始终保持着良好的精神风貌,坚守在工作岗位上,肩负着出诊院前急救、转运、院内急救的任务,以快捷、高效、优质的急救医疗服务,我科基本完成了今年的工作计划。

全科人员基本上都能够遵守医院规章制度,对待工作积极,认真。严格执行医疗护理核心制度、交接班制度和查对制度。在没有上级护师的指导下,成功开展了颈静脉穿刺技术,使抢救危重病人赢得了最佳时机。危重病人的抢救已能做到明确分工,紧密合作,每周五坚持让医护人员主持业务知识学习,和开展有关于急诊技术操作演练。20xx年已经过去,我科一年工作基本情况如下所述:

一、全科营造团结和谐的气氛

在20xx年度,急诊科全体护理人员认真学习各种医疗法律法规,自觉遵守医院和科室的各项规章制度,在工作中互相支持,互相理解,人员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团结务实、和谐相处、顺利圆满的完成了医院的各项工作任务。

二、加强业务技术培训,提高应急抢救能力

急诊科护士以医疗护理核心制度为重点,认真执行了各项操作规程和抢救工作流程,严防差错、医患纠纷等医疗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按照医院及科室制度的培训和考核计划,定期对急救队员进行业务学习及急救技术的培训,在科室形成了良好的学习风气,认真钻研业务,互相交流、互相促进,从而使科室人员熟练掌握各种抢救仪器和抢救技术,如心肺复苏术、电动洗胃术、心电监护等操作技术,进一步提高了急救队员的急救能力,严格医疗护理文书书写规范,做到防医疗差错、防医疗事故于未然,杜绝医疗行为过程中的麻痹大意思想。我们坚决服从医院领导的调度,做到随时出诊、迅速出车、准备及时到达急救现场。始终做到急救药品,物品完好率100%,抢救设备处于应急备用功能状态,经常定期保养,保证抢救设备在院前急救及院内急救抢救过程中保持零故障。成功开展了颈外静脉穿刺技术,充分提高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

三、加强科室护理管理,做好急诊工作中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在急诊抢救工作中,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

染,提高医疗护理质量,保证护理安全。落实医院感染管理规章制度和工作规范,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和工作标准,防止传染病的传播,做好自身防护、消毒隔离、医疗废物管理,严格院内交叉感染。

四、20xx年度工作反思

我们虽取得一定的成绩,但同时也意识到在急诊工作中存在着一些缺陷和不足。小结如下:

1、急诊科医护人员应急急救经验不足,急救技能有待提到,要注意对抢救室仪器设备的熟练掌握,还需要加强专科培训、以提高整体抢救水平。

2、急诊急救工作中缺乏灵活性,要时刻注意和患者、家属进行医患沟通,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情绪、发病原因,有利于改善医患关系,保障医疗安全,今后需加强沟通交流技巧的培训。

3、要熟练掌握急诊危重症的监护和抢救流程,如急腹症、昏迷、休克、中毒等,对昏迷患者,第一时间开放气道、吸氧,在实施紧急救护的同时,及时通知医生抢救,注意血糖、瞳孔及对光反射、是否颈项强直等,有的放矢,避免手忙脚乱。

4、掌握常用急诊抢救药品的用法和用量,严格执行抢救过程中的口头医嘱制度,注意患者过敏史、血糖、心肺功能等,注意用药安全。

5、注意动态观察患者病情,具备整体观和全局观,在急诊患者病情尚未稳定前,一定要加强巡视和沟通,尽量把患者安排在自己实力范围内,以便及时观察和急救。

急诊科年度总结第4篇

【关键词】 急诊护理;风险因素;风险管理

急诊护理风险是指患者在接受急诊护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切不安全事件。急诊科接受的都是危重症患者,具有时间紧、情况紧急、对患者情况了解甚少、患者及家属焦虑等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护理过程中必然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风险,尤其是在急诊科的护理活动中,存在着更大的风险[1]。急诊科是每所医院里重症患者最为集中、病种也最多、急救及管理任务最重的科室。急诊科是所有急诊患者入院治疗所必经的科室。该科室的工作质量是全院总体抢救、护理质量的一个综合反映。也是最易发生医疗事故及纠纷的科室。我们分析急诊护理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并针对这些风险因素总结急诊护理风险管理对策,是为提高整个医院的抢救水平及护理质量提供参考。

1 资料和方法

统计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所发生的急诊护理风险事件,按照事件发生的原因进行分类统计。

2 结果

两年时间内共发生急诊护理风险事件48起,其中1例事件导致了较为严重的医疗质量事故。给药错误7例,占比为:14.58%,护理文书书写不规范15起,占比为:31.25%;患者家属和医护人员沟通误解事件8起,占比为16.67%;急救过程中设备出现故障6起,占比为:12.5%,疾病本身云因致风险事件4起,占比为8.33%。见表1

3 讨论

根据我院最近两年的急诊护理风险事件的统计情况,我们分析急诊护理风险因素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

3.1 患者心态所致的风险:实施急诊的患者一般都希望能得到及时、高效、专业的救治护理,这种心态易导致患者对护理人员有超过实际的要求易致沟通误解 [2]。

3.2 疾病及患者因素所致的风险:急诊患者大多属于危重症患者,大大增加了护理的风险。

3.3 医院条件欠缺所致的风险:包括设备设施不足或者维护保养不佳、护理人员数量及质量欠缺等导致救治风险的增大 [3]。

3.4 管理方面所致的风险:各种规章制度落实不到位或者管理措施欠缺。

3.5 护理人员的因素:护患沟通出现误差、护理人员专业素养欠缺、护理文书书写不规范、护士责任心欠缺、护士服务态度欠佳等也是造成急诊护理风险增大的原因。

4 管理对策

针对上述急诊护理中存在的风险,我们总结急诊护理的风险管理对策如下:

4.1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教育:急救过程中要及时、准确的做好各种原始记录,同时尽量保留相关处置所用的医疗用品或者药品包装等,以备发生问题时追溯。

4.2加强急救人员应急能力的培训:对重大险情、突发车祸、群伤、中毒等突发事件熟练掌握各种急救技能,加强急诊护理队伍的建设,提升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培养、选拔高素质的急诊护理人员是防范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的基础保证。4.3增强急救人员的急救意识:治病救人是医护人员的天职,急诊科患者的救治具有时间紧、情况危急的特点,医护人员要有强烈的职业道德,增强工作效率,提高患者的救护效率。

4.4护理文件的书写与管理:护理文件是一份完整病例资料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护方举证的重要资料。真实、及时、准确、完整、规范的书写护理文件、完整动态的记录患者从到达医院到接受抢救、护理、治疗措施及病情发展的全过程。强化管理,护士长明天检查危重病人的护理记录,抢救记录,出诊记录等,及时发现问题,及时修改。

4.5严格执行查对制度,避免出现差错事故。护士在执行医生口头医嘱时必须复述一遍,医师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并尽量保留抢救过程中所使用的安瓿,经两人查对后方可弃去。

4.6保证合理的人力配置:确保护理人员有良好的精神状态,保证工作质量。

4.7严格落实各项管理制度:医院要定期组织人员检查急诊绿色通道制度存在的问题并进行解决,从系统内部有效运转上提高护理质量,减少差错和医疗事故,强化抢救设备仪器的配备(重要的急救设备需要有备用)、保养维护,保证急救设备、药品、器材齐全完好。

参考文献

[1]张玲,桂莉,安锦慈,等.急诊科护士急救知识和技能的现状及学习需求[J].中华护理杂志,2004,4(39):295-297.

急诊科年度总结第5篇

【关键词】暴力事件;急诊科;护理人员

暴力事件是指护理人员在工作场所内遭受患者及家属威胁、辱骂、攻击,影响护理人员身心健康的事件。急诊科作为医院的窗口科室,以急危重症患者居多,具有病情严重、进展快等特征,加上患者家属求医心切,情绪波动过大,暴力事件发生率较高,而护理人员工作在临床第一线,与患者接触最为密切,更易遭受暴力袭击[1]。目前,各个医院急诊护理人员在工作期间遭受暴力行为的情况已普遍存在,但仍未引起权威部门重视。因此,如何构建一个相对高效的急诊暴力事件控制预防及应对工作模式来保证护理人员工作环境安全,是当前各个医疗机构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在此背景下,本研究采用田野调查法对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室护理人员进行调查,总结引发暴力因素的原因,并提出相对应的干预措施。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26名遭受工作场所暴力事件的护理人员。均为女性;年龄21~45岁,平均(3148±399)岁;文化程度为中专5名,大专10名,本科及以上11名;工龄2~20a,平均(1105±436)a;4名主管护师,14名护士,8名护师。护理人员均自愿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调查方法

①将急诊科作为田野调查点,了解急诊科护理人员文化程度、工龄、年龄等信息,收集国内外类似文献,提出问题,撰写详细的调查提纲;②以调查提纲为标准,对遭受工作场所暴力事件的护理人员进行访谈,了解引发暴力事件的原因,并结合急诊科其他护理人员、患者及家属的意见,确保暴力事件引发的原因真实可靠;③待田野调查结束后评估调查结果,结合急诊科护理人员、患者及家属的意见调整调查内容。

1.3观察指标

统计急诊科暴力事件发生原因、发生时间及方式。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定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珋x±s)表示;定性资料以率(%)表示。

2结果

2.1暴力事件发生原因

经田野调查法调查,急诊科发生暴力事件共80起,发生原因以患方疾病知识匮乏(1250%),患方耐心不足(1000%),护理人员经验不足(1250%)和工作负荷过重(1000%)为主。

2.2暴力事件发生方式

暴力事件发生方式依次为肢体暴力威胁28起(3500%),辱骂20起(2500%),故意损坏财物18起(2250%),肢体暴力14起(1750%)。

2.3暴力事件发生时间

暴力事件发生时间依次为中午23起(2875%),上半夜17起(2125%),下半夜14起(1750%),上午10起(1250%),下午10起(1250%),凌晨6起(750%)。

急诊科年度总结第6篇

【关键词】护理干预;急诊护理;风险管理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5.468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5-2766-02急诊是医院救治患者的第一线,患者病情一般较为危重[1]。因此,为了防止医患之间的各种护理纠纷,降低护理时存在的风险,总结我院2012年2月――2013年1月期间急诊科收治的73例患者,将护理风险管理运用到急诊护理中,有效降低了不良事件的发生几率,获得较好的护理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总结我院2012年2月――2013年1月期间急诊科收治的73例患者,运用随机分组的形式分成观察组37例患者和对照组36例患者。男性患者为41例,年龄为17.9-64.2岁,平均年龄为(37.23±4.04)岁;女性患者为32例,年龄为18.5-67.8岁,平均年龄为(38.51±6.13)岁。73例患者中心血管疾病患者为27例、中毒昏迷患者为16例、外伤疾患者为12例、妊娠期并发症患者为18例。所有患者的病情均符合急诊科治疗标准,就诊原因、性别等对比,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对照组患者实行基本常规护理,来院后对不同病症的患者及时进行急救护理,配合医师进行后续救治。观察组患者从加强护理风险意识、强化专业技能、完善急诊细节护理等方面,实行急诊护理干预,具体干预方法如下。

1.2.1加强护理风险意识存在部分护理人员对风险急救意识比较缺乏,不能准确预测护理中风险发生几率,懒散的态度,不能在急诊中发挥应有的作用。而急诊科的疾病具有特殊性、复杂性,对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技能、心理素质与团队合作等各方面进行着考验。缺乏经验的护理人员很难在急诊科这样嘈杂环境中保持头脑冷静,更增加护理风险的产生。因此,应加强护理人员风险意识的培养,明确自己护理工作的法律义务与责任。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指导经验较少的护理人员,并定期召开经验交流探讨会,增进学术交流,增加护理风险意识。

1.2.2强化专业技能急救科内医疗器具较为繁多,护理人员对这些器械不能很好的掌握,在急救时耽误对患者的抢救时间,增加护理风险。因此,应定期组织技能培训和考核,有条件时可对急救场景进行模拟训练,培养护理人员的实践经验。同时也要对护理人员的心理素质进行培训,保持心胸豁达,尽量去理解和尊重患者。通过强化专业技能查找出工作时应注意的事项与比较薄弱的方面,增加患者满意率,降低护理风险。稳定患者情绪后,做好病情的讲解工作,在护理中避免出现神色慌张的表情。拉近与患者之间的关系,增加护理的依从性。

1.2.3细节护理将急诊护理从细节方面进行管理,增加患者的舒适度与人文关怀,是提高患者满意率,减少护理风险的关键。在急诊大厅内设置专门的引导人员,对独自前来就诊的老年或病情较重的患者,给予挂号、化验等各方面的协助,一直陪伴到住院,以免患者在就诊期间出现意外情况。将主动、贴心服务的理念贯彻到全程护理中,运用熟练的护理技能和心理辅导,最大程度上安抚患者及其家属不安紧张的情绪。

1.2.4规范患者资料在急诊科医疗护理的资料是记录患者病情和具体护理措施的重要文件,承担着法律的责任。为医师的抢救工作提供确切依据,所以护理人员应及时准确的将患者就诊时间,病情变化,具体护理方法等进行记录。避免因记录出错导致的医疗纠纷。

1.3统计学分析对本文所得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14.0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所得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所得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2结果

两组患者经不同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急救中的完整率、护理满意程度、护理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

3讨论

在急诊科接诊、救治患者的过程中,医护人员专业水平的高低与过硬的心理素质,直接影响着患者的生命,若出现一丝意外,就可引起医疗纠纷[2]。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在急救完整度、满意率、护理质量等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表明,在加强护理风险意识、强化专业技能、完善急诊细节等护理后,同时提高了护理风险与防范意识,也提高了该科室护理的整体水平,降低护理风险,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3]。

综上所述,将护理干预应用于急诊科的护理风险管理中,不仅为患者带去舒适周到的护理服务,也极大程度上降低护理事故,减少医疗纠纷。

参考文献

[1]曾桂英,刘国英.风险管理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民康医学,2011,22(10):134-135.

急诊科年度总结第7篇

关键词:重大交通事故;院前急救;急诊分诊;护理体会

陕西省合阳县人民医院急诊科既承担着急诊科的抢救、分诊、留观等任务,同时也肩负着“120”急救中心的院前急救职责。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外出打工、旅游等乘车机会越来越多,可随之而来的交通事故也频频发生。从2005年成立“120”急救中心以来,共抢救重大交通事故13起。对院前急救与急诊分诊之护理体会进行总结,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从2005年我院成立“120”急救中心以来,共抢救重大突发性交通事故13起,共计177例,最少一起6例,最多一起21例,平均每起事故约14例,其中男96例,女81例,年龄10~58岁,平均41岁。我们按损伤程度分类共分为四种情况:①轻伤伤员:指皮肤及一定组织的损伤,短骨干、手指及脚趾骨折,关节脱位等;②重症伤员:指严重大面积撕脱伤、长骨干骨折、骨盆骨折、内脏破裂、内出血等;③危重伤员:多处复合伤等随时有生命危险的患者;④死亡伤员:现场已诊断死亡,无希望生还者。经统计:这13起重大交通事故轻伤伤员97例,重症伤员46例,危重伤员9例,现场死亡25例。

2 院前急救与护理

“120”急救中心接到这类公共突发性事件接诊指令,立即启动急诊抢救预案,“120”急救中心主任带领足够多的车辆、医生和护士出诊。院内急救小组的专家,医生和护士接到急救消息迅速到急诊科待命,做好一切急救准备工作。院外抢救小组到达现场,首先是快速评估病情,重大交通事故往往有大批伤员需要救治。急救人员到达现场后,不是去急于处理某个危重伤员,而应首先迅速评估所有伤员,发现更多的生命受到威胁的伤员,如呼吸道阻塞、活动性大出血等。尤其要注意那些不呼叫、无反应能力的伤员[1]。按轻伤伤员、重症伤员、危重伤员和死亡伤员进行分检分类,同时给这些伤员按轻、重症,危重和死亡分别用绿色、黄色、红色和黑色这四种颜色的标卡分别置于伤员腕带上。院前急救和转运护理的程序是:首先红色标卡伤员,其次黄色标卡伤员,再次绿色标卡伤员,最后是黑色标卡伤员。在此还要强调一点是末次离开现场的救护车医生和护士必须仔仔细细地将事故现场检查一遍(因为其中有两起事故发生于夜间,出事车是从悬崖翻下,伤员之间相距分散)。清点完毕,科主任立即将现场情况反馈给急诊科总指挥处。这样我们就能在最短时间内知道伤员人员,初步了解个别和整体的伤情,同时也给交警事故科、上级领导以及新闻媒体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

3 急诊科抢救分诊与护理

一般我们抢救这类公共突发性事件,总指挥都是由院长或当日总值担任,总指挥根据现场反馈信息,等患者到达急诊科后,由急诊科护士长登记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地址及初步外伤情况,再根据伤员腕带上的颜色按红色,黄色,绿色的顺序逐个指定一名或多名医生和护士(根据伤情而定)分管伤员的急救、检查、会诊、治疗和护理,责任到人,直至住院、进ICU,即使是轻伤员也要体检后在急诊科留观。在检查治疗护理过程中,发现紧急情况如需要急诊手术的内出血等,立即报总指挥处,总指挥会安排相关科室准备手术。

4 小结

这13起重大交通事故从院前急救到院内抢救和急诊分诊等护理,我们之所以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及时给各位患者抢救、检查、手术、治疗和护理。抢救成功率达到98.8%。受到了患者和家属及社会各界的赞扬。笔者体会很深,总结如下:①每当接到这类公共突发性事件的急救指令,我们都能迅速启动急诊抢救预案;②每次抢救,我们在院领导的科学部署下,大家分工协作,各负其责,各执其事,配合默契,有组织、有程序地进行,忙而不乱;③每一次抢救完毕,我们都要做一次认真的总结,大家各抒己见,不断完善我们的急诊抢救预案;④每年至少举行两次急诊演练活动使急救小组人员熟悉急诊抢救程序以提高急救人员的应急水平。总之,我们面对各式各样的急诊患者我们急救人员心中始终保持“病情急如火,心智静似水”。我们的目的是及时减轻患者的伤痛,挽救患者的生命,努力降低急、危、重患者死亡率和致残率。

5 参考文献

急诊科年度总结第8篇

关于急诊护士工作总结范文   一年已经过去了,在一年里,我在院领导和护士长的关心与直接领导下及同事们的关心与帮助下,本着一切以病人为中心,一切为病人的服务宗旨,努力提高理论知识和熟练地掌握了各项临床操作技能。较好的完成了各级院领导布置的各项护理工作,现总结如下:

  一、加强自我廉洁自律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

  是否廉洁自律和职业道德的高低、思想品德的好坏直接影响护士的素质和形象,因此,在一年中的各次廉政教育和技能培训后,我理解了要坚持廉洁自律、严格执法、热情服务的方针,把人民群众满意作为做好工作的根本出发点,通过深入开展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教育、职业道德教育、思想品德教育,做到始终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牢固树立爱民为民的思想,在人民群众心目中树立白衣天使形象。发挥护士的主动精神,在自己内心深处用职业道德标准反省、告诫和激励自己,以便真正培养自己的道德品质。

  二、注意护士职业形象

  在平时工作中注意文明礼貌服务,坚持文明用语,工作时仪表端庄、着装整洁、发不过肩、不浓妆艳抺、不穿高跟鞋、响底鞋、礼貌待患、态度和蔼、语言规范。认真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其法律法规,积极参于医院组织的学习活动,丰富了法律知识,增强了安全保护意识。在护士长积极认真指导下,我在很多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和提高,平时坚持参加科室每月一次的业务学习,每周二的晨会,坚持危重病人护理查房,护理人员三基训练,在护理部组织的每次技术操做考试中,均取得优异的成绩。在一年的工作中,能始终坚持爱岗敬业,贯彻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服务理念,提高了自身素质及应急能力。

  三、努力工作,按时完成工作任务

  过去的一年,我为了搞好工作,服从领导安排,不怕麻烦,向老师请教、向同事学习、自己摸索实践,提高了工作能力,在具体的工作中形成了一个清晰的工作思路,能够顺利的开展工作并熟练圆满地完成本职工作。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能够正确认真的对待每一项工作,工作投入,热心为大家服务,认真遵守劳动纪律,保证按时出勤,出勤率高,全年没有请假现象,有效利用工作时间,坚守岗位,需要加班完成工作按时加班加点,保证工作能按时完成。

  当然,我身上还存在一些不足有待改进。比如,在学习上,有时仍有浮躁的情绪,感觉要学的东西太多,心浮气躁,尤其是在遇到挫折时,不能冷静处理。

  在工作上,有时存在着标准不高的现象,虽然基本上能履行自己的职责和义务,但是在主动性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这都是我今后需要改进和提高的地方。在已经过去的一年里,要再次感谢院领导、护士长的教育、指导、批评和帮助,感谢同事们给予的关心和支持。回顾过去,有许多进步和提高,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展望未来,应当发扬自身的优点与长处,克服不足。为了医院的美好明天而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关于急诊护士工作总结范文

  在院领导和科室主任的支持下,在各科室互相配合支持下,使我顺利完成本年度的护理任务,现将总结如下:

  一、为病人护理提供优质护理服务

  坚持了以病人为中心,以病人的满意为核心,以病人的要求为目标。首先要给病人以人文关怀,一切从病人的需要去思考问题,建立关心人,尊重人的理念。其次,以热情、亲切、温暖的`话语、理解、同情病人的痛苦,使病人感到亲切、自然,加强与病人的沟通,通俗易懂地解释疾病的发生、发展,详细介绍各种检查的目的,医嘱用药的注意事项,仔细观察病情变化,配合医生抢救急危病人。

  掌握病人的心理状态,制定人性化、个性化的护理措施,即使评估护理效果,让病人参与到治疗、护理中,消除紧张焦虑情绪,使病人产生一种安全感、满意感。只要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病人的满意为核心,以病人的需要为目标,提供优质的个性服务,以患者满意是医院工作的核心,病人满意度的提高,实质上病人与医院的诚信关系,只要病人满意才能使病人成为医院的忠诚顾客。

  二、保证护理安全

  1、加强制度与职责教育

  重申各级护理人员职责,明确岗位责任制和护理工作制度,各位护士尽其职责,杜绝了病人自换吊瓶,自拔针的不良现象等。

  2、加强学习安全管理

  组织科室姐妹们进行法律意识教育,提高她们的抗风险意识及能力,同时指定有临床经验、责任心强、具有护师资格的护士做带教老师,培养她们的沟通技巧、临床操作技能等。

  3、完善护理风险预案

  平时工作中注意培养护士的应急能力;完善护理紧急风险预案,对每项应急工作都要做回顾性评价,从中吸取经验教训,以提高护士对突发事件的反应能力。

  三、加强护理质控

  1、重新指定了切实可行的检查与考核质控细则,定期或不定期进行重点质量检查,对查出的问题进行不定期抽查,向护理部质量检查反馈信息,并进行综合分析,查找原因,不足之处进行原因分析并及时整改,并检查整改落实情况,以加强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质量意识。

  2、不断修改完善各种护理质量标准,按标准实施各项护理工作。

  四、存在问题

  1、对病房管理尚不尽人意,新护士多,经验不足。

  2、由于护理人员较少,基础护理部到位,如一级护理病人未能得到一级护士的服务,仅次于日常工作。

  一年来的护理工作得到院领导的重视、支持和帮助,职业道德建设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定的缺点,在以后的工作中有待进一步改善。

  关于急诊护士工作总结范文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眼之间,又到了的年终岁尾。,是我在急诊科工作的第五年,也是我们在旧急诊楼里摸爬滚打的最后一年了,明年,我们就要搬到新建的急诊科专属的大楼里,届时,我们的工作环境就会有很好的改善,科室业务工作将得到进一步发展。

  做为一名急诊科护士,我们肩负着“120”院前急救、转运、院内急救的任务,以快捷、高效、优质的急救医疗服务,充分保障了辖区内“120”院前急救及院内急诊急救工作的顺利开展,确保了我院“120”急救站“绿色生命通道”的畅通,保证了门急诊工作的正常进行。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急诊科全年门急诊量、累计收住院人次,急诊抢救与往年同期对照均有显著增长,为医院各病区及辅助检查科室输送了大量病源,有力地促进了医院各科室的“两个效益”的增长,提高了全院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营造团结和谐氛围

  在度,急诊科全体护理人员认真学习各种医疗法律法规,自觉遵守医院和科室的各项规章制度,牢固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不断提高思想道德教育修养,力争文明行医,优质服务,做到小事讲风格,大事讲原则。

  工作中互相支持,互相理解,人员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团结务实、和谐相处、顺利圆满的完成了医院的各项工作任务。

  二、加强业务技术培训,提高应急抢救能力

  急诊科护士始终以“质量管理年标准”、“全国医疗万里行”检查标准为准绳,加强急诊科的医疗护理质量建设,以医疗护理核心制度为重点,认真执行了各项操作规程和抢救工作流程,严防差错、医患纠纷等医疗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按照医院及科室制度的培训和考核计划,定期对急救队员进行业务学习及急救技术的培训,在科室形成了良好的学习风气,认真钻研业务,互相交流、互相促进,从而使科室人员熟练掌握各种抢救仪器和抢救技术,如心肺复苏术、机械通气、气管插管、电除颤、电动洗胃术、心电监护等操作技术,进一步提高了急救队员的急诊急救能力,对科室医疗和护理质量进行检查、质控、培训、考核、督导,严格医疗护理文书书写规范,严格按照国家卫生部制定的相关法律、法规及医疗行为规范开展急诊抢救工作,做到防医疗差错、防医疗事故于未然,杜绝医疗行为过程中的麻痹大意思想。

  在“120”急救工作中,我们坚决服从“120”指挥中心的调度,做到随时出诊、迅速出车、准备及时到达急救现场。始终做到急救药品,物品完好率100%,抢救设备处于应急备用功能状态,在“120”院前急救及院内急救抢救过程中,从病情评估、预检、分诊、分流到安全正确地转运入科。每个环节都能做到无缝衔接,有力地保障了辖区居民的生命安全。

  三、加强科室护理管理,做好急诊工作中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

  在急诊抢救工作中,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高医疗护理质量,保证护理安全。

  落实医院感染管理规章制度和工作规范,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和工作标准,防止传染病的传播,做好自身防护、消毒隔离、医疗废物管理,严防院内交叉感染。

  四、加强科室对外宣传,树立医院窗口形象

  急诊科是医院面向社会的重要窗口,其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直接影响和反映出医院的精神面貌和社会形象。

  “120”是救死扶伤的生命救护者,是保护人民生命健康的“绿色通道”,在日常急救工作和院前急救的时候,做为一名急诊科护士,代表着医院的形象,我们时时刻刻注重树形象、抓内涵,为医院的全面和谐健康发展奉献出了一份光和热。

  五、实践与思考并重,度工作反思

  回顾,我们虽取得一定的成绩,但同时也意识到在急诊工作中存在着一些缺陷和不足。如何在急诊工作中进一步改进,程度地发挥自己的潜力。具体问题和改善思路如下:

  1、急诊科就医环境简陋,布局不合理,卫生条件差,患者满意度低,急待搬迁后加以改善。

  2、急诊科医护人员应急急救经验不足,急救技能有待提高,要注意对抢救室仪器设备的熟练掌握,如呼吸机、除颤仪等,关键时刻及时跟进,还需要加强专科培训、进修学习,以提高整体抢救水平。

  3、急诊急救工作中缺乏灵活性,要时刻注意和患者、家属进行医患沟通,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情绪、发病原因,有利于改善医患关系,保障医疗安全,今后需加强沟通交流技巧的培训。

  4、要熟练掌握急诊危重症的监护和抢救流程,如急腹症、昏迷、休克、中毒等,对昏迷患者,第一时间开放气道、吸氧,在实施紧急救护的同时,及时通知医生抢救,注意血糖、瞳孔及对光反射、是否颈项强直等,抓住重点,有的放矢,避免手忙脚乱。

  5、掌握常用急诊抢救药品的用法和用量,严格执行抢救过程中的口头医嘱制度,注意患者过敏史、血糖、心肺功能等,注意用药安全。

  6、注意动态观察患者病情,具备整体观和全局观,在急诊患者病情尚未稳定前,一定要加强巡视和沟通,尽量把患者安排在自己实力范围内,以便及时观察和急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