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可再生资源的优缺点

可再生资源的优缺点赏析八篇

时间:2024-01-04 15:14:38

可再生资源的优缺点

可再生资源的优缺点第1篇

【关键词】 资源再生产业 发展模式 市场化道路

资源短缺是我国新世纪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最大约束条件。研究表明,世界上80%以上的可开采金属矿产资源已变成各类产品和废物,每年生产的产品有70%进入废旧物资行列。据测算,每回收利用1万吨废钢铁,可出钢8500吨,节约成品铁矿石2万吨,节能0.4万吨标准煤,少产生1.2万吨矿渣;每利用1万吨废纸,可生产纸浆8000吨,节约木材3万立方米,节约能源1.0万吨标准煤,节水100万立方米,节电600万千瓦时。由此可见,发展资源再生产业对缓解资源短缺、维护可持续发展的国家资源安全战略体系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首先,发展资源再生产业是缓解我国资源危机的根本出路,是保障国家资源安全的重要措施;其次,积极推进资源再生产业既能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又能取得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最后,资源再生也是治理污染、改善环境的必然要求。

在当前全球金融危机的形势下,要充分发挥资源再生产业的巨大潜力,缓解资源约束矛盾,就必须探索一个切实可行的模式。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积极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有效机制,为资源再生产业打造一个产业化、市场化的平台,是资源再生产业得以良性发展的有效途径。因此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构建有中国特色的资源再生产业发展模式就应该成为我国发展资源再生产业的当务之急。

一、国际产业动态

一直以来,西方发达国家都相继进行了卓有成效的资源再生产业的实践,取得了可观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如瑞士每年回收废罐头盒1.2万吨,废电池的回收率为64%;德国每年回收包装材料599万吨,废物利用率达到50%,年产值达到400亿欧元。

1、资源再生产业发展的关键是政府的政策导向

西方国家一直以来就非常重视资源再生问题,政府不但在政策上对资源再生给予正确引导,制定鼓励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而且在财政上也给予直接支持。

2、资源再生产业发展的平台是产业化政策和配套产业布局

西方国家资源再生产业的发展得益于政府的产业化政策及相应的产业布局调整。政府运用税收优惠和补贴政策、产业配套设施建设等市场化手段,构建产业化发展体系,形成产业聚集效应和规模效益,为资源再生产业发展提供了有效的市场空间。

3、资源再生产业发展的保障是健全的法律规范

西方国家资源再生的相关法律、规范比较完善,已经形成标准化和系列化,同时辅以必要的量化措施,可操作性非常强。

二、西方国家的资源再生体系的实践

根据大量的资料分析与总结,西方国家的资源再生体系主要由以下5个体系构成 。

1、制造商一体化体系

制造商控制公司内部市场,收集大量的可用材料,减轻制造商对原生材料的依赖,其也是废弃物转运体系、处理―加工商体系、零售―批发商体系和临时性体系的买方。

2、废弃物转运体系

通过和政府合作,优先获得规模、稳定的物资来源,保证持续获取大量稳定的可回收利用废弃物,为制造商一体化体系和处理―加工商体系提供货源。

3、处理―加工商体系

拥有专业的处理、加工、运输设备,对废弃物进行收集、分解、加工,使之达到工业标准的要求,这个体系同时也是废弃物转运商、零售―批发商以及临时性体系的买主。

4、零售―批发商体系

该体系是“强制押金”法规的产物,其职能是完成分销任务,消费者在这样的体系中发挥着积极作用,他们把“产品”带给渠道成员后换回押金。

5、临时性体系

临时性的垃圾回收组织不定期地收集可回收利用物资,卖给永久性的渠道成员。这些组织的活动具有间断性,是消费者和买方的中介。

从这个产业模式可以看出,各个体系是把可回收利用的废弃物资与最终市场的物资需求联结起来的纽带,体现了市场的整合与调节。这些体系能否正常运行,不仅取决于该体系自身的功能和作用,还取决于再生物资的市场供给与需求的有效性,即再生物资的回收利用必须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及市场化的有效渠道。

事实上,资源再生过程是一个循环流动的渠道体系,上述体系从对再生资源进行初步收集、分解和分类开始,到与工业企业进行市场交易并为工业企业重新利用,其本质就是市场体系的运作,其运转必须满足四个基本条件:具备回收物资的高效处理技术;有可利用的物资或产品存在;有产品收购商和制造商;有最终产品的市场需求。因此,建立资源再生体系,必须从市场的角度出发,从资源需求的层面考虑目标市场的性质、分销物资的类型及相应的处理要求、渠道成员作用及整个企业的赢利能力。

三、中国资源再生产业的实践

我国自建国以来就比较重视再生资源的利用工作。近年来随着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等政策的出台,我国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行业受到极大的重视。

1、我国再生体系的构成

当前,我国资源再生体系主要由回收网络、市场集散交易和综合利用处理三个重要环节组成。回收网络:由社区回收点和街道回收站组成,负责回收居民交售的可再生资源并进行简单分类、整理,以便企业利用或进入集散交易中心。集散交易中心网络(区域性的集散地和交易市场):接收街道回收站及工厂、企事业单位回收的再生资源,按照分类标准进行分拣、整理、加工,通过市场实现资源合理配置,方便资源利用企业进场采购。综合利用处理网络:以一定规模和加工能力的企业作为再生资源综合利用的终端,利用高新技术对再生资源进行开发利用,形成再生资源产业群,使再生资源行业产业化。

2、我国资源再生产业存在的不足

上述资源再生利用体系的实践在我国已经取得初步成效,形成了一批典型企业,建立了一些大型废旧物资配送交易中心和省级再生资源加工园,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国的资源约束矛盾。但是,我国的资源再生产业还存在明显的不足,制约了我国资源再生产业的良性发展。

(1)缺乏健全的管理法规和行业标准。虽然我国近年来相继出台了《再生资源回收管理办法》和《循环经济促进法》,确立了产业基本规范和法律框架。但比较西方国家,我们的法律法规体系仍不甚完善,还缺乏必要的操作层面的制度、办法,致使回收网点无序发展,再生资源市场秩序混乱。

(2)资源回收企业规模小,资源流失严重。我国资源回收利用企业规模普遍较小,不足50人的小型企业占相当比例。由于企业规模小、技术水平有限,再生资源流失严重,既浪费了资源,又污染了环境。

(3)行业技术进步缓慢,与国外同行业差距较大。由于缺乏资金和技术投入,我国资源再生行业技术普遍落后,大多数企业仍以手工劳动为主,工艺流程落后,缺乏深加工能力,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低。同时由于科技投入低,科技人员比重远远低于其他行业,企业发展潜力不足。

(4)市场化程度严重不足,资源整合能力弱,资源再生产业的潜力难以充分发挥。第一,我国目前尚未出台一个相对具体的资源再生产业的发展规划,因此产业发展缺乏实质性的产业化政策以及相应的配套产业布局。直接影响资源再生企业的规模化,行业集中度低,难以形成产业聚集效应和规模效应,无法发挥行业整合优势,难以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第二,行业管理缺乏市场化手段,无法发挥市场的潜力。我国在市场定价、企业融资、企业资格认定、税收政策等方面还缺乏必要的市场化手段,导致资源再生企业鱼龙混杂、群雄割据、各自为战,甚至为争夺资源或市场恶性竞争;企业缺乏必要的优惠政策,缺乏融资渠道,企业规模难以扩张,行业技术进展缓慢。第三,由于缺乏市场机制,资源调控和优化配置难以顺利实现,再生资源产业调整经营结构、资产结构、人员结构和发展战略都缺乏必要的基础,产业的发展潜力受到极大限制。

四、资源再生产业市场化发展模式的构想

有关统计表明全世界再生资源产业的产值可以达到每年6000亿美元,其中美国达到1100亿美元,日本350亿美元,而我国仅为200亿美元。与此同时,每年可以回收利用但是没有回收利用的再生资源价值达350―400亿美元,如何将这些庞大的资源迅速转化为市场需求的资源,为其构筑一条高效的转化渠道是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这既反映了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也显示出我国资源再生产业发展的巨大空间。

因此,为了更加有效地发挥资源再生产业的潜力,缓解我国当前的资源约束矛盾,就必须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市场化发展道路。

首先,要着重开展对资源再生产业发展的模式研究。对比发达国家资源再生产业的现状,分析我国发展资源再生产业的比较优势,找到资源再生产业发展的关键要素,从制度建设、社会观念和技术角度确定适合我国当前和未来经济发展的、可持续的资源再生产业发展的市场化模式。

其次,从产业经济的角度出发,以市场结构、规模经济、行业集中度、配套产业为切入点,研究我国资源再生产业的市场化发展方式,分析其产业辐射与带动能力,确立我国发展资源再生产业的市场化发展道路,为决策提供数学、经济学等方面的理论支持。

最后,对比发达国家资源再生产业的实践,结合我国资源安全状况和产业结构状况,依照市场化的发展模式,从产业布局、运行模式、产业技术、成本效益、产业链条、配套设施等方面入手,研究市场化手段和方法,提出市场化对策,明确提出保障资源再生产业发展的产业化政策。

【参考文献】

[1] Lindhqvlst,T.,Extended Producer Responsibility in Cleaner Production [D].Lund University,Sweden,PhD,Dissertation,2000.

[2] 王干:论我国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的完善[J].中国法学,2006(7).

可再生资源的优缺点第2篇

关键词:节能减排;税收制度;税收政策

中图分类号:F810.42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20-0069-02

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也付出了巨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趋尖锐,节能减排这个关系国计民生的问题已经受到中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十一五”规划纲要把节能减排和结构调整作为重要任务,提出了“十一五”期间单位GDP能耗降低20%、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的约束性指标。目前,我国节能减排目标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导致国际国内经济形势急剧变化,也给节能减排任务的完成提出了巨大挑战。

一、税收促进节能减排的理论依据

(一)外部性与税收

外部性是指私人成本或收益与社会成本或收益的不一致,从而导致资源不能有效配置。简而言之,某些个人或企业的经济行为影响了其他人或企业,却没有承担与之相应的成本或取得相应的报酬,就产生了外部性问题。外部性分为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由于市场机制存在外部性的时候失灵,此时可以通过税收手段对市场缺陷进行弥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一方面,可以通过财政补贴或税式支出的方式鼓励有正外部效应的生产或行为,如节能减排项目投资、节能减排技术研究开发、资源综合利用等;另一方面,对于资源浪费、环境破坏等具有负外部效应的生产或行为,可以通过征收“庇古税”,使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趋于一致,从而有效抑制具有负外部效应的生产或行为。

(二)个人、企业行为与税收

税收政策引导微观经济主体行为主要是通过价格机制实现的。从需求角度来看,税收政策通过改变不同资源能源、环保产品的相对价格,影响企业中间投入以及个人消费的需求结构。例如,通过提高资源使用成本,促使企业使用可再生资源、加大科研投入或是寻找替代资源。通过税收优惠政策改变生产设备的购买使用成本,鼓励企业加大对节能环保设备的投资。另外,通过使不同的消费品承担不同的税负,改变不同消费品的比较价格,引导绿色消费,进而影响消费品的供给。从供给角度来看,通过加速折旧、投资抵免等多种税收优惠方式降低投资者以及生产投资者的资本使用成本,影响不同产业、不同产品的比较收益率,从而影响资本对不同产业及产品的偏好,引导投资流向节能减排产业和项目。此外,也可以通过制定一些限制、约束型的税收政策,利用税收收入效应,限制个人以及企业行为。

二、我国现行节能减排税收政策基本分析

(一)税收调节面过窄,力度不够

首先,资源税征税范围较窄,税率偏低。资源税是以自然资源为课税对象征收的一种税。目前,我国仅对包括原油、天然气、煤炭、其他非金属矿原矿、黑色金属矿原矿、有色金属矿原矿在内的6种矿产品以及盐征收资源税,而水资源、森林资源、草场资源等严重破坏或短缺的资源还没有纳入资源税的征税范围。征税范围较窄以及较低的税率使得很多资源被廉价甚至是无偿使用,导致资源的过度浪费以及使用的低效。其次,现行消费税没有将不符合节能减排技术标准的高能耗产品、高污染产品全部纳入征税范围,如对环境有害的镍镉电池、煤炭等。再次,增值税、所得税在促进资源综合利用上的优惠力度不够。目前,仅对可再生能源中的垃圾发电、风力发电、水力发电、变性乙醇燃料等予以支持,对国家鼓励发展的太阳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和节能、环保技术设备的开发推广缺乏必要的税收政策支持。

(二)促进节能减排的税收优惠政策形式单一

目前,我国促进节能减排的税收优惠大多采取低税率、减免税等直接优惠方式,而对投资抵免、加速折旧、延期纳税等间接优惠方式采用较少。虽然直接优惠方式简单明了,但与纳税人经营活动关联度小,容易使纳税人借虚假名义骗取税收优惠,引导企业节能减排的效果有限。另外,我国现行的税收政策主要采取“正向激励”方式,即对采用先进技术、符合投资导向的企业予以税收支持,但对技术水平低、污染量大的企业没有进行有效的约束。因此,税收优惠应坚持以直接减免为主转向以间接引导为主的原则,着重增加投资抵免、再投资退税等方面的规定,针对具体的科技开发活动或高新技术项目来适用优惠政策,而不是针对某一个企业或某一类产业。同时,坚持税收激励支持与约束限制相结合,对能耗高、污染大的行业企业和产品实行惩罚性的税收政策。

(三)鼓励节能减排的税收优惠政策过于零散,缺乏系统化

当前,税收政策促进节能减排的支持重点主要在以下四个方面: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能源节约、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环境保护[1],税种主要集中在增值税、消费税、资源税、企业所得税等几个税种。我国现行促进节能减排的税收政策过于零散,相互之间的协调配合作用难以充分发挥,且缺乏环保税、碳税等专门针对节能减排的税种,绿色税制亟待完善。目前,我国在废弃物处置阶段还没有相应的税收,而是采取征收排污费的方式对排污者进行约束。另外,对节能减排技术创新与科技进步的优惠不足,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自主创新的积极性,制约了我国节能减排技术和设备的研发和推广,不利于节能减排税收政策的实施效果。

三、促进节能减排的税收政策建议

(一)完善现行税收制度

1.完善资源税制度。第一,扩大资源税的征税范围,将那些亟需保护开发和利用的资源纳入资源税的征税范围。比如,不可再生资源或再生周期长、难度大的资源,包括耕地资源、滩涂资源、地热资源等;我国较为稀缺或是供给不足、不宜大量消耗的资源,如水资源、森林资源、草场资源等[2]。第二,改进资源税的计征方式,将现行的以销售量或自用数量为计税依据改为按产量计税,促进资源利用率的提高。第三,提高资源税的税率水平。依据不同的资源类型和现行的税收征管水平,采取不同的税率。对于原油、天然气、煤炭等较为稀缺,且开采、使用过程中污染较大的资源应大幅度提高其税率;对于盐应将其划分为工业用盐和普通食用盐,工业用盐从高适用税率,普通食用盐则应该适当调低其税率;对于新增的资源应税品中,耕地资源、滩涂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草场资源等再生周期长或是稀缺的资源应适用较高税率;而对于可再生资源和国家鼓励的新型绿色资源则可以实行低税率,如地热资源。最后,税率高低与回采率以及该地区环境质量指标相结合,促进资源合理开采。从长远看,可考虑将现行其他资源性税收如耕地占用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等并入资源税,同时,将各类资源性收费也并入资源税,如矿产资源管理费、林业补偿费、水资源费等。

2.完善消费税制度。第一,进一步扩大消费税的征税范围,将资源消耗量大、环境污染严重的消费品或消费行为纳入消费税的征收范围,如煤炭、天然气、电力等能源产品以及镍镉电池等。第二,发挥消费税的双向调节作用,一方面对高污染、高能耗消费品以及不可再生或稀缺的资源性消费品适用高税率,另一方面,对低污染产品或符合一定节能减排标准的产品实行减税或者免税优惠,如混合动力型车辆等。

3.调整车辆购置税和车船使用税政策。现行车辆购置税和车船使用税侧重于数量吨位和固定税额征收,而与其使用强度无关,不利于引导节能减排。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调整:一是改革车船使用税的计税标准,对于不同能耗水平的车船规定不同的征税额度,实行差别征收;二是调整车辆购置税的税率结构,引导消费者购买低能耗、低污染汽车。对于以清洁能源为动力、符合节能减排标准的车辆,可实行按适当比例减征车辆购置税的优惠。

(二)完善其他税收优惠政策

1.增值税。2009年1月1日起增值税转型改革全面推行,对于鼓励企业购置清洁生产设备、加大环保设备的投资力度有着积极的作用。增值税作为一种中性税收,其环环相扣的特点决定其不宜采用过多的税收优惠政策,促进节能减排的政策效果有限。借鉴国外支持资源综合利用的税收政策,对关键性的、节能效果异常显著且价格等因素制约其推广的重大节能设备和产品,国家在一定期限内实行一定的增值税减免优惠;对个别节能效果非常显著的产品,在一定期限内,可以实行增值税即征即退措施[3]。如对企业生产包括太阳能产品在内的节能、环保产品实行增值税减免优惠等。

2.企业所得税。一是对于如太阳能、风能、氢氧能等可再生能源、替代能源开发活动以及节能减排产品的研发费用,可以提高其税前列支比例;二是对于企业用于节能减排、高科技研发等方面的固定资产、机器设备,允许实行加速折旧;三是对于利用上年利润进行节能减排再投资的企业,允许退还或部分退还这部分利润所缴纳的所得税;四是对为生产节能减排产品服务的技术转让承包、技术咨询等技术收入给予所得税减免优惠。

(三)适时开征新税

目前,我国治理环境污染主要是采取对水污染收费,对超标排放污染物的企业征收排污费和生态环境污染费等。由于排污费的征收标准过低,且缺乏税收的刚性和稳定性,对企业排污行为的约束不足。现阶段我国开征独立环境税种的条件尚未成熟,可以先从现有的排污费征收范围入手,将排污费中的污水、废气以及工业固体废物收费改为征收水污染税、空气污染税以及垃圾税,之后再逐步扩大征收范围,提高征收标准。通过排污费改税,增强企业污染付费的刚性,提高征收效率和管理的规范性,有利于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从长远来看,应建立起控制污染物排放的税收制度,开征一些新的税种,如环境保护税、碳税等。

税收政策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经济杠杆,对于促进节能减排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仅靠税收政策显然是不够的,还需要其他经济手段以及法律、行政手段相配合。比如,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和政府采购制度,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给予适当的补助;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出台《节约能源法》(修订)和《循环经济法》;建立并实施科学统一的节能减排统计指标体系、监测体系和考核体系等。

参考文献:

[1]史耀斌.鼓励节能减排的税政改革大思路[J].中国投资,2007,(7).

可再生资源的优缺点第3篇

[关键词]优质教育资源 特征 稀缺性

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我国已逐步走向教育大国,据2007年统计,我国拥有66万所学校,学生数为3.2187亿,教职工数达到1675万,教育人口比重为25.8%。面对如此庞大的教育规模,政府正在思考如何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 《为制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供的六十条建议》中提到要使人人受高质量的教育,让城市支援农村,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辐射面等建议,这些建议无疑对促进区域教育公平和提高教育质量具有指导意义。但是,我国教育发展的现状是:义务教育全覆盖还没有完全达到,我们所达到的教育公平程度还只是低层次的,提升教育质量、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辐射面还需经历很长时间。因此,要真正成为教育强国,必须在保证教育资源总量需求得到满足的基础上,创造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首先必须认识优质教育资源的本质及特征。

一、优质教育资源的主体构成

教育资源作为社会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社会资源有着辩证统一的关系。作为精英部分的优质教育资源是一般教育资源的提升与超越,与其他资源一样,都是由一定的要素构成,一般是指作为组织机构的优质学校,作为个体的优秀教师,以及作为媒介的各种高质量的教学设施、教材等。

二、优质教育资源的特征

作为教育资源的一部分,优质教育资源既具有一般教育资源的普遍特征,又超越其母体具有自身的个别特征。

(一)优质教育资源的时代性

时代性和前瞻性作为教育的两个重要特征,直接决定了教育资源要成为优质必须与时展密切联系起来。优质教育资源的时代性表明优质教育资源不是亘古不变的,它随着各种占主导地位的社会因素、教育内部评价标准的发展而改变。通常,我们评定教育资源是否优质之前,需要参照社会发展程度和需求来制定一个评价标准,只有当教育资源在符合此标准以后才可能成为优质教育资源。例如。在应试教育时期,我们倾向于结果取向的评价模式,评价优质学校的主要标准是升学率和考试分数,评价优秀教师的标准也是注重教师学历和学生成绩。因此,在社会学视野下,只要符合这两个标准的要求,它们就是优质的。如今,我们推进素质教育,相应的评价标准及取向也开始转变,升学率、考试分数不再是唯一评价指标,我们更多的是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随着社会对教育需求多样化的增加,优质学校和优秀教师的评价标准也不断走向复杂,教育资源要走向优质、已成为优质教育资源要继续保持其优势地位,必须紧跟时代的发展要求。时代性作为优质教育资源的首要特性和教育资源的一般特征决定了其他的诸特征。换言之,正是因为其时代性,才使得优质教育资源具有了发展的空间,才具有研究的意义。

(二)优质教育资源的稀缺性

优质教育资源的稀缺性是指优质教育资源的数量是有限的,它不能满足所有受教育者的需求,只有少部分优势群体能够享有它。分析我国教育资源的分布状况,总体上是呈正态的,即优质和劣质教育资源占少数,一般教育资源占大多数,而且,这种正态分布的特征是恒定的。虽然政府一直加大教育投入创建了更多的教育资源,并通过适当政策鼓励发展优质教育资源,但是,无论在理论还是实践层面上,我们只能改变其峰度,使正态分布曲线趋向扁平化,缩小优质教育资源和一般教育资源的差距,而不能消除这种差距使曲线变成直线。造成这种分布特点的关键因素是教师发展的差异,在我国1675万教职工中,成为优秀教师的数量只占少数。据统计,我国普通高中专任教师1443104人中具有中学高级职称的人数是306953,占21.2%;普通初中专任教师3464296人中,中学高级职称人数为305047,占8.8%;小学专任教师5612563中,中学高级职称人数为34001,小学高级职称人数为2671043,比例分别为0.6%、47.5%。这些优秀教师一般分布在城市或重点学校,优质教育资源的集中性使得大部分农村受教育者更加感觉到其稀缺的特性。优质教育资源的稀缺性既源于外部因素(如政府投入),又是由其内部构成要素决定的。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智商和能力是呈正态分布的。因此,作为教师群体,必然存在着正态分布的特征,即优秀教师和不合格教师占少数,普通教师占大多数。优秀教师数量在很大程度上又抑制了优质学校的数量,从而决定了优质教育资源的稀缺性。更进一步说,教育资源因为其自身内在限度也成为优质教育资源不能普及的重要因素。教育不可能把每一个学生培养成最优秀的没有差异的个体,然而,我们在评价受教育个体时,总是以一种标准来衡量学生,从而,学生被分成了三六九等,相应的教师、学校也被内隐地划分出相应的等级。稀缺性作为优质教育资源基本属性之一,我们不应该考虑如何消除它,而是在承认稀缺性的基础上采取多元评价标准,重点支持一般教育资源的成长,从客观上来缩小教育资源之间的差距。

(三)优质教育资源生成的长时性

任何一种社会资源都是生成性的,而且在生成的时间长短、过程简繁等方面存在差异。优质教育资源生成的长时性是因为:教育资源从产生走向优质首先是一个创造的过程,其次是优化的过程,再则是接受检验评价从而最后成为优质的过程。毋庸置疑,优质教育资源的产生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缓慢过程。正如一位优秀教师的成长,从新手型教师成长为熟手型教师再变成专家型教师,在理想状态中,至少需要10年时间,我国普通初中专任教师群体中具备中学高级职称教师的年龄结构情况也证明了这一点。

作为个体的教师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不仅需要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反思教学实践,而且需要以培养出社会认可的优秀学生或取得同行认同的优质教学成果来实现。然而,这一切都不是一朝一夕的工作,必须依靠长时间的积累。作为一所优质学校,发展历程同样是漫长的。因此,优质教育资源的生成不仅是―创造的过程,更多的是―个接受社会检验和评价的过程。教育自身的滞后性也决定了区分和创造优质教育资源的时间不是短暂的。由此我们知道,正是因为优质教育资源生成的长时性,我们才倍感其稀缺的特征。优质教育资源生成的长时性启示我们在教育规划中,要注重前瞻性,合理制定投人计划,切实把教育作为优先发展的社会事业。

(四)优质教育资源的非独立性

优质教育资源的非独立性是就教育资源和其他社会资源的关系而言,优质教育资源的产生需要获得其他资源的支援。一所普通学校要发展成为优质学校,必须依赖于所在区域的经济资源、人力资源

等,没有政府的财政投人,缺乏优秀教师的支撑,完全依靠学校自身的发展,很难成为优质学校。同样,教师的专业发展缺乏外部的指导,只依靠自身的不断探索,其成长历程也是缓慢的。因此,优质教育资源的生成需要依靠其他资源的增长,特别是经济资源的影响。我国优质教育资源分布状况,不仅城乡差距显著,经济发达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之间的差距也在不断地扩大,就很说明问题。总体而言,优质教育资源的生成不仅需要优化内部结构,更需要依靠社会各种资源的支持,缺少了任何一种资源,都不能和谐地发展。伴随着信息化时代、全球化时代的到来,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到要创造更多优质教育资源必须在优化自身结构的同时争取更多社会资源的资助。

(五)优质教育资源的流动性

优质教育资源的流动性主要是指优质教育资源在空间上不是总聚集在一个地方,而是动态变化的,这一特征主要体现在教师层面上。在我国,教师流动的趋势大致为农村的优秀教师往城市学校流动,城镇学校的优秀教师流向优质学校或大中型城市,这种单向流动与其说是受外部诱惑所影响,不如说是人的先天本质决定的。随着优秀教师的流动,优质学校也开始逐步向城镇和大中城市转移。本来优质教育资源的流动性对于教育均衡的发展是有益的,但是这种单向的流动性不但促进不了教育均衡发展,反而造成了教育资源之间差距的拉大。学校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在于教师队伍的质量,农村优秀教师的流失对农村学校的发展是致命的,由于得不到新的优秀教师的补充,学校竞争力急剧下降,直接造成生源质量和数量显著降低,从而,导致农村学校的发展进入不良循环的怪圈。然而,获得优秀教师的学校却走人良性循环,逐步走向优质的顶端。如今,我们强调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建立优秀教师流动机制,正是为了转变优质教育资源单向流动的状况。

三、优质教育资源特征之间的关系

可再生资源的优缺点第4篇

现在复合肥企业肯定是分为大型企业、中型企业、小型企业。

大型企业一般是占有上游资源优势,或都拥有先进的产品技术,粗略一看,前十位的企业六家以上是资源型企业。可以得出结论:得资源者得天下。未来大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一定是拥有复合肥的上游资源。

再者排名靠前的企业拥有领先的产品技术,比如行业标准制定者、生产技术最先使用者。因此也可以断言:未来不进行技术革新的企业必将被淘汰。

当然也不乏以营销、广告超前而获胜者。复合肥的今天正在快速步入品牌营销时代,哪个企业不进行革命性的营销变革,只会用十年前卖化肥的想法来操作市场的也会被动挨打。

大型企业还有一个优势是资本优势,哪个企业快速进入资本市场,运用资本的魔棒收购、兼并、新建工厂,尽快实现全国布局,哪个企业将在三五年内快速成长。复合肥的服务、运输半径将可能是未来大型企业鲨鱼和鲨鱼竞争时的最有力武器。

目前大型企业都在寻求营销模式的突破和创新,从前几年的傍洋名牌到现在的多品牌开发,再到终端亮化、密集分销、连锁加盟、免费播肥等等,但截止到现在还没形成农资行业真正被普遍认可的超前模式,仍处在摸索和探讨阶段。可以预见,谁取得了营销模式的真正突破,谁将成为此行业真正的标杆企业。

中型企业只能盘距在某个局部市场,在规模优势、价格优势、品牌优势都欠缺的情况下,可能比小企业死的更快。初步估算,复合肥行业规模年销量不能达到60-70万吨的生存压力都比较大。

如何办?中型企业路在何方?个人感觉,从小做起,在局域市场也能做到规模扩张。比如,现在各地的五万吨到十万吨的小厂可以收编到一起,利用测土配方肥等政策引导,在小范围内快速扩张。形成当地的铁桶式根据地,一旦销量剧增后,再实施资本运作和全国布局,唯一的出路是突围进入第一阵营,做中型企业的时间越短越好。现在各县的小厂都是最好的资源,未来的经营高手是资源整合专家。

小型企业举步维艰,唯一生存的办法是随行就市打打投机,再不行就偷点含量,每天要背负着品牌没有、职能部门骚扰的重担。小企业和中型企业的前途一样,要么快速度过此阶段,要么坐等别人收购。小企业最开始做市场,立足根据地,强化营销服务,力争在局域市场做成NO.1,多结合政府资源,多利用当地人脉,按农村包围城市的土八路做法,“土或实”做为工作作风,未必不是一条康庄大道。

不管是大、中、小企业想发展都面临着几个瓶颈问题:人才、产品、模式。

企业发展越快,人才缺口越大,有句话叫合适的才是最好的。找一帮只会指点江山的,必定激起民愤,找一帮只会拉车不抬头看路的,发展将受影响。所以一个企业发展要拥有核心的做战队伍,小企业时以哥们义气、江湖道义就可以组成铁军团队,把未来前景描绘好,有肉大家吃,所有人全是做战员,没有领导只有分工。再大点时,人才的急缺是要有领军的大将,一个高手带着一群土八路一样可以夺取政权。当企业做大了,综合型人才缺,专业化的人才更缺。比如需外贸职业经理,也缺经营管理型人才,缺资本运作高手,更缺技术型、实战型作战指挥员。

可再生资源的优缺点第5篇

关键词:风电融资

一、风电发展的现状与前景

能源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是人类生产和生活必需的基本物质保障。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能源的需求也越来越高。长期以来,我国电力供应主要依赖火电。“十五”期间,我国提出了能源结构调整战略,积极推进核电、风电等清洁能源供应,改变过渡依赖煤炭能源的局面。风能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风电与火电相比,不仅节能节水无污染,而且对保护生态环境大有好处。2005年我国通过《可再生能源法》后,我国风电产业迎来了加速发展期。2008年我国风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215.3万千瓦,2009年容量达到2200万千瓦,按照目前的发展速度,2010年风电装机容量有望达到3000万千瓦,跃居世界第2位。到2020年我国风电装机容量将达到1亿千瓦。届时,风电将成为火电、水电以外的中国第三大电力来源,而中国也将成为全球风能开发第一大国。

二、风电项目目前融资方式及存在问题

(一)风电融资成本偏高

风电的融资成本主要是贷款利息。由于风电的固定资产投入比例较大,资金运转周期较长,一般为6-10年,造成风电项目建成后财务费用居高不下,形成的贷款利息较高,为企业的经营发展带来沉重的债务负担。

(二)风电生产缺乏优惠信贷政策支持,融资相对较难

虽然风电属国家鼓励发展的新兴产业,但目前仍执行一般竞争性领域固定资产投资贷款利率,贷期相对较短,而且缺乏优惠信贷政策支持,金融机构对风电项目的贷款要求必须有第三方进行连带责任担保,使风电企业融资更加困难。

(三)风电融资方式单一,融资风险高

风电项目目前至少80%资金靠债务融资,资本金仅20%。大规模的债务融资不仅导致风电企业资产负债率居高不下,贷款过度集中,资金链非常脆弱,增加企业的财务风险,而且影响企业再筹资能力,降低企业资金周转速度,增加了企业的经营成本。因此,融资方式的优化、融资渠道的拓宽已经势在必行。

三、风电项目融资方式的优化

(一)采用BOT项目融资模式

BOT即英文Build(建设)、Operate(经营)、Transfer(移交)的缩写,代表着一个完整的项目融资概念。项目融资是上世纪70年代兴起的用于基础设施、能源、公用设施、石油和矿产开采等大中型项目的一种重要筹资手段。它不是以项目业主的信用或者项目有形资产的价值作为担保获得贷款,而是依赖项目本身良好的经营状况和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后的现金流量作为偿还债务的资金来源。它将项目的资产而不是业主的其他资产作为借入资金的抵押。项目融资是“通过项目融资”,而非“为了项目而融资”。

1.BOT项目融资模式特点。BOT项目融资与传统意义上的贷款相比,有以下两个特点:一是项目融资中的项目主办人一般都是专为项目而成立的专设公司,只投入自己的部分资产,并将项目资产与其他财产分开,项目公司是一个独立的经济公司。贷款人(债权者)仅着眼于该项目的收益向项目公司贷款,而不是向项目主办人贷款。二是项目融资中的贷款人仅依赖于项目投产后所取得的收益及项目资产作为还款来源,即使项目的日后收益不足以还清贷款,项目主办人也不承担从其所有资产及收益中偿还全部贷款的义务。总之,项目融资的最重要特点,就是项目主办人将原来应承担的还债义务,部分转移到该项目身上,即将原来由借款人承担的风险部分地转移。

2.BOT项目融资模式的优缺点。优点:一是扩大借债能力。项目主建人的偿还能力不作为项目贷款的主要考虑因素,是否发放贷款根据项目的预期收益来决定。借进的款项不在主建人的资产负债表上反映,主借人的资信不会受到影响。二是降低建设成本,保证项目的经济效益。三是充分利用项目财务收益状况的弹性,减少资本金支出,实现“小投入做大项目”或“借鸡下蛋”。四是拓宽项目资金来源,减轻借款方的债务负担,转移特定的风险给放贷方(有限追索权),极小化项目发起人的财务风险。缺点:对项目发起人而言,基础设施融资成本较高,投资额大,融资期长、收益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合同文件繁多、复杂,有时融资杠杆能力不足,母公司仍需承担部分风险(有限追索权)。

(二)ABS资产证券化融资

ABS(Asset-BackedSecuritization,意为资产证券化)是项目融资的新方式。ABS融资是原始权益人将其特定资产产生的、未来一段时间内稳定的可预期收入转让给特殊用途公司(SPV),由SPV将这部分可预期收入证券化后,在国际国内证券市场上融资,给投资者带来预期收益的一种新型项目融资方式。

1.ABS资产证券化融资的特点。ABS资产证券化融资有两个特点:一是ABS融资方式实质上是“公司负债型融资”。由于ABS能够以企业本身较低的信用级别换得高信用级别,与银行贷款相比,不仅节省融资成本,且能使非上市公司寻求到资本市场融资渠道。二是ABS发起人出售的是资产的预期收入,而不是增加新的负债,因此既获得了资金,又没有增加负债率,也不改变原股东结构。

2.ABS资产证券化融资的优缺点。优点:一是门槛较低。企业只要拥有产权清晰的资产,该资产又能够产生可预测的稳定现金流,现金流历史记录完整,就可以以该资产为支撑发行资产支持证券。二是效率较高。通过破产隔离,资产证券化变成资产信用融资,即资产支持证券的信用级别与发起人或是SPV本身的信用没有关系,只与相对独立的这部分资产有关。投资者只需根据这部分资产状况来决定投资与否,避免了对一个庞大企业全面的经营、财务分析,投资决策更加简便,市场运行效率得到提高。三是内容灵活。资产证券化可以做相对灵活的设计:融资的期限可以根据需要设定;利率也可以有较多选择,甚至可以在发行时给出票面利率区间,与投资者协商而定。四是成本较低。资产证券化的资金成本包括资金占用费(票面利率)和筹资费用(根据现行标准测算,年成本约1%)两个方面。只要达到一定规模,这些成本要显著低于股票和贷款融资,也略低于债券融资。五是时间更短。资产证券化受国家支持,只需证监会审批,时间仅需要两个月到半年;而债券发行需向发改委审批额度,证监会批准,审批时间长达9个月到一年。六是资金用途不受限制。资产证券化融入的资金,在法律上没有用途限制,可用于偿还利率较高的银行贷款。这一点和债券融资也有很大区别。七是不改变资产所有权。目前资产证券化模式下,企业出售未来一定时间的现金收益权,但实物资产所有权不改变。八是能改善资本结构。资产证券化是一种表外融资方式,融入的资金不是公司负债而是收入,能降低资产负债率,提高资信评级。缺点:由于我国信用评级的不完善和我国法律环境存在的缺陷,可能会加大资产证券化的融资成本。

(三)采用PPP融资模式

PPP融资模式,即“public-privatepartnership(公共民营合伙制模式)”,是政府、营利性企业和非营利性企业基于某个项目而形成的相互合作关系的形式。通过这种合作形式,合作各方可以达到比预期单独行动更有利的结果。合作各方参与某个项目时,政府并不是把项目的责任全部转移给私人企业,而是项目的监督者和合作者,它强调的是优势互补、风险分担和利益共享。

1.PPP融资模式的特点。PPP融资模式不仅意味着从私人部门融资,最主要的目的是为纳税人实现“货币的价值”,或者说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PPP融资模式主要有5个特点。一是私人部门在设计、建设、运营和维护一个项目时通常更有效率,能够按时按质完成,并且更容易创新;二是伙伴关系能够使私人部门和公共部门各司所长;三是私人部门合作者通常会关联到经济中的相关项目,从而实现规模经济效应;四是能够使项目准确地为公众提供其真正所需要的服务;五是由于投入了资金,私人参与者保证项目在经济上的有效性,而政府则为保证公众利益而服务。

可再生资源的优缺点第6篇

资源型城市的发展建设与资源有着密切的联系,如矿产、森林、金属、石油等产业一般是资源型城市的支柱性产业,可是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资源的消耗量越来越大。资源型城市结构过于单一,其发展过于依赖自然资源,由于很多资源逐渐枯竭,资源型城市的发展面临巨大的挑战。把资源型城市作为一种特殊的城市类型,实现可持续发展是资源型城市发展建设的必然需求。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科学规划资源型城市的发展,建立完善的法规体系和专门的组织机构。吸引外来投资改善投资环境,大力深化制度改革和改变产业结构;制定优惠政策,发展中小企业,形成企业网络;政府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宏观调控能力,扶持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 

1 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 

资源型城市转型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人类追求的发展必须是可持续的。传统的发展模式使发展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性增强,增加投入、增加消耗,自然资源具有不可再生性,因此传统的发展模式无法持续下去。资源型城市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城市,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容和迫切需要。只有发展城市转型才能使资源型城市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城市竞争力的关键是主导产业的竞争力,资源型城市依赖发展的资源型产业的竞争力弱,附加价值低,波动性较大,具有边际收益递减的特点,不是持续产业。我国的国情也决定了资源型城市必须转型。我国的资源型城市的人口规模普遍较大,其衰退会给社会带来巨大的压力。需就地安置这些人员,实现资源型城市的产业转型。 

2 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产业结构僵化单一 

资源型城市是依靠资源形成的,其结构逐渐被某种资源占据,经济结构不合理。资源型城市在发展建设过程中会以资源作为突出优势进行发展,導致第二产业是产业结构中的主体,多呈超重型。在资源日益短缺的今天,资源型城市因为资源开发而兴建的,对资源开发的依赖性较大,加工转化深度不够,原材料工业与配套产业成为产业体系的主导产业,高科技产业和第三产业发育不良。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这种产业结构显得更加脆弱,影响城市的持续发展。 

2.2 城市环境的破坏严重,资源消耗量大,城市资源短缺 

资源型城市是依靠不可再生资源进行发展建设的,资源是资源型城市发展的物质基础,但是对资源的无限制开采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环境的破坏。由于资源型城市对资源的依赖性比较强,再加上不可再生资源,一旦出现枯竭将不可能逆转,资源短缺是资源型城市发展的最大问题。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后备资源的储存严重小于消耗量,导致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带来了资源耗竭的生态压力,危及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2.3 城市形成比较突然,产业关联度低, 科技人才缺乏,产业技术结构水平不高 

城市产业之间发展脱节,由于国家产业政策对资源型工业过分倚重,对于地方工业关联带动作用微弱。造成国有企业实力强大,当地中小企业落后。人才结构单一,高级人才及高级产业人才缺乏。高级人才流失较多,技术创新人才匮乏,偏远地区在吸引人才方面不具有优势,导致经济社会发展困难加大。大多数资源型城市的主导产业技术装备趋于老化,不利于城市发展建设的统筹规划,产业结构聚合质量难以提高。 

3 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对策 

3.1 优化城市的产业结构,深化产权制度改革 

不断优化城市的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升级。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进行合理配置。同时制度创新,制定中长期的发展计划。依据各自资源型城市产业现状,打破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建立资源型产业的统一管理机构,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明晰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权力关系,为经济发展提供软硬环境,协调内外关系,重点发展下游产业,增加下游产业以及相关的配套产业。 

3.2 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树立战略性发展理念 

针对我国资源型城市的实际情况,政府应对资源型城市采取适度的产业倾斜优惠政策。优先安排能够发挥资源优势的重大项目。政府应给予适当的财政税收倾斜政策,建立专项基金,专项管理,合理利用有限资金。注重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加强对资源型城市人才的培养。需要树立战略性的发展理念,必须树立长远发展的眼光,做好长远规划。 

3.3 强化城市环境的治理,实现资源的节约、循环利用 

环境是人类进行生产发展的重要内容,因此必须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对城市环境的保护。尤其是不可再生的资源一定要做好资源的节约、循环利用。转变传统经济发展依靠破坏环境的方式,积极创新技术,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降低企业发展中资源、能源的消耗,解决经济发展与资源利用之间的矛盾,促进经济发展。 

4 结 语 

综上所述,资源型城市是依托不可再生资源而建立的城市,对资源不合理的开发直接导致资源枯竭的状况,使当前资源型城市的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随着社会的发展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探讨了当前条件下资源型城市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研究资源型城市持续发展的出路,首先应该根据当前存在的这些挑战做出科学的对策,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树立战略性的发展理念,促进资源型城市实现健康、持续的发展,为资源型城市转型与可持续发展提供切实可行的对策,建立合理机制并适时的完成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 

主要参考文献 

可再生资源的优缺点第7篇

关键词 污水再生 NPR工艺

中图分类号:X703 文献标识码:A

1 NPR工艺介绍

NPR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污水再生技术。它将目前传统的A2O工艺和BAF工艺技术有机结合、使两种水处理技术优势互补,缺点互避,并且产生协同作用

极大提高了污水的处理效率。出水水质可以达到再生水回用的水平。可以用于工业生产用水、城市杂用水、农业灌溉等方面。该工艺必将为我国污水再生利用处理技术提供一种新途径。

2 NPR工艺原理

NPR工艺可分为两个主体生物段,第一主体生物段设置有厌氧段、缺氧段和好氧段共三部分,与A2O 基本相似但实质上又不相同。污水在厌氧段释放磷、部分有机物进行降解,在缺氧段进行反硝化脱氮,同时去除大部分有机物。好氧段为氧保持段,主要进行聚磷菌过度摄磷以及部分有机物降解。不以 NH4- N 硝化反应为主;好氧段出水经二沉池沉降处理后,进入第二主体生物段( BAF) 。在 BAF 池中主要对对污水中残留的有机物以及水中悬浮物质进一步处理,同时进行硝化反应,将氨氮经硝化反应转变成硝态氮。BAF 池出水部分回流到前端缺氧池进行反硝化脱氮,另一部分排放。二沉池产生的污泥一部分回流到厌氧段,另一部分作为剩余污泥排出系统。NPR 工艺流程图见图1,各反应池功能见表1。

3 NRPI工艺的创新特点

(1)污水处理与再生利用一体化。通过采用高效生物处理技术,提升了出水水质品质。可在传统的污水二级处理工程投资和运行成本的前提下,使污水经深度处理后达到中水回用的水质标准,从而大幅度节约了工程投资,降低了污水处理成本,适合于我国目前污水资源化利用的市场需求。

(2)该工艺通过两种工艺的结合,集成了活性污泥工艺和生物膜工艺的优点,克服了传统的A2O 工艺脱氮除磷效果差的弱点和 BAF 工艺对进水水质要求高的弱点,使二者的优势互补,明显提高了系统的去除有机污染物、氮、磷以及悬浮物的效果。

(3)NPR 工艺好氧段与 A2O 的好氧段作用完全不同。NPR 工艺中好氧段实质上是溶解氧的保持段,只要溶解维持在一定的水平已经足够,不需要进行NH4- N 的硝化,因此可以大幅度减小池容,缩短水力停留时间和污泥龄,节约了工程投资。

(4)NPR 工艺中由于二沉池分离出的回流污泥中不含硝酸盐和亚硝酸盐,污水流至二沉池中不易发生反硝化,污泥不易上浮,可提高出水水质或提高表面负荷;污泥回流至厌氧段后,无氧的释放过程,从而容易形成厌氧条件,增强了原水中有机磷在厌氧段的释放效果,同时也提高好氧段聚磷菌对磷的摄取率,提高了磷的去除效果。

(5)该工艺工程投资仅相当于普通污水二级处理工程投资,运行成本费运与普通污水二级处理工艺相当,相对于传统的污水深度处理工艺――加药、混凝、沉淀工艺具有投资低、运行成本少的特点。

4 结语

目前水资源危机日益严峻,世界各国都在研究、开发污水再生处理回用技术,NPR新工艺投资成本小,处理效果好,可作为解决城市缺水问题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 籍鹏飞,等.城镇污水处理厂 NPR 工艺低温运行的效能分析[J].四川环境,2010,29(5).

[2] 宋乾武,代晋国,张晓丹.污水再生新工艺 NPR 及其中试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8,31(10).

可再生资源的优缺点第8篇

1.1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经济社会发展受到水资源制约根据《黄河流域水资源综合规划》成果,现状全区缺水量约11亿m3,有100万亩有效灌溉面积得不到灌溉,灌区实灌定额偏低,个别城市及部分乡村供水困难。由于受到水资源总量不足及黄河分水指标限制,本区水资源供需矛盾日趋突出。如鄂尔多斯市提出新增取水申请的项目需水量约5亿m3,水权转换用水指标只能满足部分能源工业项目用水,而另一部分新增能源工业项目由于没有取水指标而无法立项,还有部分工业园区和工业项目由于水量供给不足而迟迟不能发挥效益。本区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受到水资源不足的制约。

1.2水土流失严重,尚未得到有效治理该区水土流失严重,是黄河中游多沙粗沙集中来源区,也是国家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之一。该区水土流失面积大,治理任务艰巨,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日益尖锐,流域内煤炭等矿产资源开采、能源化工基地建设等造成的人为水土流失十分突出。虽然建设项目实施了水土保持方案制度,但治理标准低、监管能力不足,边治理、边破坏现象时有发生。此外,陡坡开荒、毁林开荒、破坏天然植被等人为造成的水土流失也没有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有效遏制。

1.3水资源管理工作亟待加强因本区域水资源紧缺,又由于各省区间缺乏协商机制,造成本区域上下游用水矛盾和争水现象十分突出。目前该区“多龙管水”现象仍存在,水资源统一管理机制亟待建立。各地方政府在制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时,未充分考虑水资源制约条件来确定发展指标。此外,由于水资源费和水价较低,不利于水资源节约,企业自备井较多,地下水无序开采问题较为突出。

2水资源保障对策

2.1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一是强化工业节水。合理调整工业布局和结构,限制高耗水项目,淘汰高耗水工业和高耗水设备;推广先进的节水技术和工艺,重点抓好高用水行业的节水技术改造;加强用水定额管理,提高企业用水和节水管理水平;对废污水排放征收污水处理费,促使企业治理废水、循环用水。二是加强农业节水,实施水权转换。加快以大中型灌区节水工程建设为主的节水型社会建设工程体系建设,以优化工程布局、完善配套设施、渠道防渗、末级渠系改造等措施为重点,优化供水结构,实现地表水、地下水联合调度和优化配置。继续开展水权转换工作,大力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和耕作制度,加大高效节水灌溉新技术推广。根据黄河水资源统一管理与调度原则,对现状用水已超过黄河分水指标的宁夏、内蒙古两自治区,原则上不再审批新增用水指标项目,确需新上用水项目的,必须经水权转换获取取水指标。为此,2004年黄委正式启动了宁夏、内蒙古黄河水权转换试点工作。2020年以前宁夏、内蒙古还应大力开展水权转换工作,实施宁夏和内蒙古水权转换总体规划的二期灌区节水改造工程和水权转换工作,为工业发展提供水源保障。

2.2加大非常规水源利用加大对再生水、矿坑水、咸水和雨水等非常规水源的利用。工业园区和城镇生活集中用水区,要建设污水处理厂和再生水利用工程;加强矿坑水利用,对煤矿等其他资源开发产生的疏干水,除用于开矿本身用水外,剩余水量应纳入常规水源统一管理、统一配置;对马莲河等苦咸水集中区,建设苦咸水淡化工程并加以利用;大力建设集雨节灌工程和人饮水窖工程,解决山区农村人饮安全和脱贫问题。

2.3加强重点水源工程建设随着能源综合开发用水和城市生活用水的大量增加,为保障用水安全,需要建设一批骨干水源工程和骨干调蓄工程,以增加供水能力和供水保证率,促进水资源优化配置。在当地水源条件较好的地区,建设水库调节工程和供水水源工程,以调节当地径流并为能源基地供水。在没有超过黄河分水指标及通过水权转换的地区,可建设引黄供水工程增加能源工业供水量。同时,还要加快黄河黑山峡河段开发及大柳树水利枢纽工程的前期论证工作,争取早日开工建设。大柳树水利枢纽工程的兴建,对改善黄河水沙关系、减轻宁蒙河段淤积、协调水电调度矛盾、优化配置水资源和改善当地用水条件都具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