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从众心理的感想

从众心理的感想赏析八篇

时间:2024-01-03 14:40:43

从众心理的感想

从众心理的感想第1篇

关键词:现代平面设计;心理学元素;可视化

平面设计是一种发展迅速、与时代紧密相关的艺术,它与绘画和美术紧密相关,像服装设计、工业设计等工艺都以平面设计为基础,因此,平面设计在艺术设计中占据着独特的地位。而设计心理学以心理学为依据,在平面设计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由于受众心理需求的多样化,使得设计者在设计实践中对心理学元素的把握不够灵活。在平面设计的可视化领域中,设计者一般从色彩、图形、结构、材料出发,尽可能合理地设计出可视化的艺术作品。随着社会的发展,这四种元素也发生了变化,逐渐由分散走向整合,展现出了整合力,每一种元素都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设计者在设计时要以人为本,研究人的需要,依据科学的设计规则设计,以增进艺术设计和受众的心理互动,提高作品的艺术价值。

一关于设计心理学和平面设计

1.设计心理学概述。从19世纪90年代开始,“设计心理学”这一名词开始出现,它以心理学为基础,在设计中充分考虑人的心理状态和需求,是一种心理意识在设计中得到反应的一种理论,在网页设计、环境艺术设计等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设计心理学的命名来源于“科学心理学”,是一种典型的两种学科的交叉,其目的是将心理学的原理应用于设计,并通过设计影响人们的心理。设计心理学一方面用已经成型的艺术作品研究人的心理行为,另一方面运用心理学对设计进行合理的预测。随着设计行业的不断成熟,设计者只有满足受众的心理需要,才能满足受众心理需求,然而人的心理活动是极其微妙的,受众对设计的美和丑,高雅和低俗有着巨大的差异。可见,设计心理学的综合性较高,随着设计层次的不断提高,其作用也将得到重视,设计者必须修好设计心理学,设计出美观和富有内涵的艺术品,展示出作品强大的心理感染力。

2.平面设计概述。平面设计以美术学为基础,随处可见的平面设计使得其成为现代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设计师需要有丰富的想象力和美术基础、心理学基础以及其他的知识才能设计出有艺术价值和宣传价值的作品。平面设计随处可见,设计者通过各种视觉元素把预先设计好的信息传达给受众。设计者在设计中要转变为受众者,从受众的心理出发,因此,平面设计不仅仅是装饰,而是像一本富有内涵的书一样,需要读者能够有共鸣。这对设计者是一种极大的挑战,设计者要从细节出发,把握每一个元素,通过科学的设计使它们能够有机组合,发挥应有的作用。在分类方面,平面设计包含广告设计、包装设计等,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平面设计逐渐探索出了其他视觉表现手段,延伸了设计者的设计空间,提高了设计的艺术效果。

二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心理学元素

1.色彩。从表面上来说,色彩是万物的标志,每一样物体都有自己独特的色彩,人们在时刻关注和运用着色彩,可见色彩的魅力。色彩对人的心理影响是一种潜在的,对人们的情绪有着莫大的影响,通过直接和间接的方式影响人们的感官和心理,这对设计者无疑是一种启示。在平面设计中,对色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心理错觉、颜色象征等方面。据国内外心理学研究者的实验表明,红色、蓝色环境对人们的精神影响是直接的,它们能够对人的大脑电波起到不同的刺激作用,红色使大脑电波感到紧张,蓝色使大脑电波感到冷静。因此,色彩是平面设计中要充分利用的心理学元素之一。首先,在冷暖色上,色彩本身并没有本质的区别,产生心理差异的是人们的主观感受,是一种心理的错觉。据此,人们把色彩分为冷色和暖色。冷色主要有紫色、蓝色、绿色,暖色有红色、黄色、橙色。这些冷暖色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例如,红色的车给人们以速度和激情的感觉;球场上球员的红色队衣,让球迷热血沸腾;冷饮上的绿色包装让夏季的人们感到凉爽等。这些错觉并不是一种真正的温度变化,而是人们根据联想和想象,联想到曾经真实刺激到心理的物质。设计者的高明之处就是善于运用再创造使色彩发挥额外的心理踧踖作用,满足设计的需要。另外,色彩除了温度上的刺激外,还给了人以重量上的错觉。例如,暖色的物质让人感觉在下沉,而冷色则有上升的感觉;冷色让人觉得遥远,暖色让人觉得亲近。其次,色彩的明亮度和纯度也会对人的心理造成错觉。一般情况下,亮度高的色彩让人感觉在上升,亮度低的色彩让人感觉在下沉;纯度高的色彩有轻柔的感觉,纯度底的色彩有僵硬的感觉。另外,人们看到一个色彩时,通常会联想到它的载体,例如,红色让人联想到红旗、血,白色让人联想到雪和白纸等。由此可见,色彩本身并无感情,而是人的视觉和经历与之产生互动后得到的一种心理反应,并储存在人的大脑中,当再次看见某一色彩时会产生相应的反应。在治疗跌打扭伤的药盒上通常使用红色,这样的设计是为了充分让红色刺激肌肉的机能,增强血液的流动,但是在不同的色彩背景下的红色给人的感受也不同,例如,在蓝色背景中的红色让人感觉舒适、清新,但与明度相近的颜色一起搭配时让人感觉火热;与红色相比,蓝色让人联想到大海、蓝天,让人感觉纯净、浩瀚,蓝色是自然界最多的颜色,是永恒的颜色;紫色是蓝色和红色的混合色,根据比例的不同调出来的颜色也不同,因此给人一种神秘感和不确定性;黑白色是两种极端的颜色,黑色代表凝重、空无和死亡,白色活跃、富有生机、无限性,因此,在平面设计中黑色和白色是永恒。虽然色彩带给人的心理反应是独特的,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由于受众者差异使得色彩带来的反应也发生了变化。当人们的情感在受到色彩的强烈刺激后,会形成一种深刻的影响,使得色彩有了独特的意义,例如经历过火灾的人,对红色有一种极大的恐惧感。另外,在中西文化里,相同的颜色有着不同的意义,例如,在中国黑红搭配很常见,如对联,但在西方红色象征暴力和血腥,如果与黑色搭配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恶魔;在中国黄色代表富贵,而在西方黄色则是一种下等颜色,因为叛徒犹大的衣服是黄色的。对设计者来说,在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受众的文化背景和,以提高受众的心理反应。

2.图形。图形实际上是一种符号,它包含了某种思想和观念。在平面设计中,图形往往不是单一的点、线组成的,而是多个要素相互作用。第一种,点。在一些图形里,我们会经常看到杂乱的实点,这些点看起来很凌乱,让人感觉烦躁或自由;有的实点和整齐,让人感觉呆板。另外,与实点相比,虚点很难让人感觉到点的存在,有一种空灵感。在图形设计时,点的作用不容忽视,它是设计的中心,是力的中心,但不能太大,太大就成了圆,点越小,存在感就越强。第二种,线。点动成线,而且还有方向感,在平面设计中,线有位置和方向以及宽窄之分。线可分为直线、曲线、折线以及圆。直线给人的感觉是理性、直爽,在平面设计中水平线、垂直线和对角线,水平线容易想到地面,能够承载物体;垂直线上扬;对角线给人以动态感,上扬或下降。折线是两条直线的交叉,所呈现的角度表现了不同的情绪,直角显得冷漠和稳定,给人以理性的启发;锐角显得紧张,好似即将倒下的人;钝角逐渐趋于缓和,显得安逸、慵懒。曲线是直线偏离原来轨道而形成的,有一定的封闭性,当成为圆时,给人以含蓄感和圆满,使得曲线在女性设计时运用较多,例如,女性洗浴用品的设计很少中规中矩,大多采用曲线设计,为女性带来了优雅感。第三种,面。面是点和线的集合。面包括三角形、圆形、矩形,其他的都是这三种的派生。平面中都有一种“力”的承载,如果上的作用较强,整个图形显得轻松,反之则显得束缚。例如,向上生长的花朵显得生命力强,而向下延伸的根系富有厚重感。另外,左右力量的差异也会使图像产生动感,左强右弱有一种冒险感,反之则有一种回家的感觉。在所有的面中,三角形最为稳定,表现力极强,正三角的稳定性最大,如果倒置则有一种危机感。圆很复杂,也很简单,圆对中华民族来说有一种独特的情感,表达了圆满,同时也展示了一种中庸的态度。

3.结构。在平面设计中,结构也是一种重要的可视化的心理学元素。例如,有的平面设计为了吸引受众者,通常采取立体化的造型。一方面,结构的设计需要赋予特殊的情感性,另一方面,是结构中的破坏力,这两种力的相互作用使得人们获得情感体验。在设计中,有一些固定的设计法则,例如黄金分割、对称等,这些都是以受众的心理体验为标准,但这些法则也不是不变的,需要设计者大胆创新,寻求突破。另外,有的心理学家认为物体内部有一股突破力,试图打破图形的束缚,给图形带来了运动感,对受众起到了一种心理暗示。

4.材质。材料是设计的基础,设计者在设计时需要对材料有详细的了解,准确地传达信息。从材料的形态看,主要有点、线和面、块,点材的跳跃感强,线材有方向感,面材有空间感,块材有立体感。因此,在设计时,要依据设计目的,选择相应的材料形态。另外,点、线和面并不是孤立的,在通过一定的运动后可产生对应的形态,例如,点动成面。从材料的质地来看,不同的材料给予受众的视觉效果和心理感受也不同,例如,金属让人感觉到冰冷,玻璃显得易碎,木板显得舒适,这些微妙的心理变化是设计者应该敏锐把握的。随着科技的进步,很多新的材料也随之出现,对设计也造成了重要的影响,因此设计者要合理运用新材料,推动设计水平的提高,满足受众的心理需要。

三现代平面设计中心理学元素的可视化的设计方法

1.要掌握受众的心理和生理需要。受众在无时无刻地感受外部世界,通过外部的刺激使大脑获得信息,在分析后逐渐形成心理和生理反应。对设计者来说,平面设计是一种主观和客观相结合的活动,从心理学角度来说,设计者需要掌握受众的心理需要,在设计时注意设计实践对受众心理的影响。因此,掌握受众的生理和心理需要可以提高设计的质量,扩大影响力。人们在观察一件平面艺术品时,通常会有直觉、感悟等方面的反应,即在观察作品后会调动自身的经历、感觉对其作出评判,可见平面设计的直接表达对受众有重要的影响。在平面设计中,设计者不仅利用单一的感官,而是利用视觉、味觉等,例如,在音乐海报上,设计者通常会把动态的音乐化作可视化的线条;在食品包装上,把味觉化作红色,提高受众品味欲望,这些通感的设计使产品更加生动,吸引力也更强。但是传统的审美观念认为心理和生理需要是相互排斥的,如果单纯地从受众的生理需要出发,设计出来的作品必定与艺术的要求有一定差距,导致人类审美力的下降,这种审美冲突使得设计者在设计时更加注重受众的心理体验,这样不仅提高了作品的艺术价值,同时也促进了人类文化的持续发展。心理学认为人们的感觉是对特殊事物的反应,从物体的形态、气味等可以判断出事物的属性,这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不自觉地积累起来的经验。例如,通过橙汁饮料的外观设计,人们可以很轻松地判断出这瓶饮料是橙汁,从而准确地建立了受众和产品的认同关系。

2.避免单一的感官刺激。在平面设计时,要避免单一的感官刺激,要使设计充分刺激受众的眼、耳等感官,提高刺激效果。实际上,在大多艺术创作中,各种感官并不是独立的,而是互通的,例如,一件作品的基调低沉,画面阴暗,模模糊糊有一双眼睛,看到这样的画面,人们心里会感到恐惧、落寞,这就是视觉带来的心理体验,提醒着平面设计者要充分刺激受众的感官。色彩刺激是一种常见的感官刺激手段,不同色彩设计可以进行不同的色彩诱导,例如医院和歌厅的色彩设计截然相反。另外,一些设计会调动受众的生活经验,产生独特的心理体验,即每个人心中都有独特的“哈姆雷特”。在现代平面设计中,优秀的作品通常对受众的心理影响较大,正如NIKE的球鞋设计,不仅能够满足受众的生理需求,同时也能满足受众的名牌体验,让顾客获得了良好的生理和心理体验。再如,在烧烤主题店里,以烤猪手为主,烧烤师傅的装扮是猪八戒造型,不仅造型有趣而且味道鲜美,吸引了顾客的品尝欲望,获得了较好的推广效果。

3.要与受众者角色互换。与受众互换角色可以让设计者更加深刻地了解受众的心理需求。角色互换就是要站在受众的角度,为消费者着想。一方面,设计者可以通过统计数据获得准确的受众心理需求,另一方面,设计者可以进行角色体验,自己评价自己的作品;另外,在设计公司里,设计小组通常会对产品的受众对象进行研究,以提高设计的针对性。角色互换实际上是一种与受众的交流沟通,以此使双方达到一种默契。在一些设计中,设计者为产品增加了很多功能,但有些功能超越了受众的接受能力,例如,现在的智能手机功能越来越多,但有些功能消费者根本用不上;月饼的豪华礼品盒其实是一种过渡包装,超越了设计的意义,造成了资源浪费。因此,对于设计者来说,必须准确地把握受众的心理需要,适当扩大设计的附加功能,使设计更加和谐。另外,在设计过程中,设计者需要摒弃无益于受众的设计,从长远利益出发,准确把握角色的心理需求。

4.创新设计思维。设计者通常将事物概念固定化,按照思维惯性快速推断,但这极大地限制了创新。虽然惯性思维能够提高设计效率,但容易阻碍创新。创新是设计者保持优势的重要措施,通常是意料之外的事。因此,设计者要从身边的小事物入手,发散思维,保持好奇心,保持创新;要经常与他人沟通,虚心听取别人意见,多角度地思考问题,时刻保持新的设计思维。例如,人们越来越爱用手机自拍,自拍杆的设计使自拍爱好者能够更加便利自拍,为顾客提供了良好的心理感受。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受众可能不接受设计者的设计,觉得受众挑剔,其实是设计者的设计问题,从专业的角度看,受众很难读懂设计者的设计。因此,设计者必须充分了解受众的社会背景,深入了解受众的想法,以创新促进平面设计水平的提高。

四结语

人们追求艺术的脚步从未停止,对平面设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平面设计者不仅要从视觉效果出发进行设计,同时更要注重心理学元素在设计时的运用。本文从平面设计中的可视化的心理学元素出发,即色彩、图形、材质、结构,研究了这些元素对受众的心理影响,以此为基础提出了现代平面设计中心理学元素可视化的设计方法,期望在心理学的指导下能够提高平面设计的水平,触动受众的心灵,帮助受众接受优秀的作品,促进现代平面设计的发展。

作者:金卓 单位:亳州学院

参考文献:

从众心理的感想第2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工作 坚持 群众路线

党的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思想政治工作是宣传、教育、引导、提高群众的有效方法和措施,如何深刻认识二者关系,进而充分发挥群众路线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重大作用,是新时期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关键。

一、党的群众路线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保证

1.依靠群众是根本。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坚持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是我们党的三大优良传统之一。群众利益是长远利益,为群众谋利益是坚持群众路线的根本目的,是我们党的宗旨。思想政治工作的最终目的就是启发、引导人民群众,认识并实现自己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在党的领导下,团结起来、组织起来,为实现和发展自己的利益而奋斗。因此,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紧紧依靠群众,密切联系群众,随时听取群众呼声,了解群众情绪,代表群众利益,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发动和吸引群众广泛参与,启发群众自我教育、自我提高,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为。脱离人民群众,思想政治工作将失去工作对象和工作目标,最终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2.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坚持以人为本的群众路线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前提。思想政治工作是以人为对象的,必然要求以人生存和发展得更好为前提,全面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人民群众中蕴藏的巨大热情和创造活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践反复证明,现代文明社会离开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政治工作将一事无成。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思想政治工作才会方向更明,效果更明显,更能充分调动起人的积极性。在革命战争年代,我们党坚持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确保了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相连、休戚与共的亲密关系,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思想政治工作坚持体现党的意志与反映群众心声相结合,坚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相统一,加强人文关怀,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多层次多样性的精神文化需求。实践证明,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才能真正解决为了谁、依靠谁这一根本问题,才能使思想政治工作发挥强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获得广泛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

3.以情感人就是要做群众的第一知情人、第一知心人,以诚待人,以情感人,用带有“人情味”的思想政治工作去感化、分析、说理,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创造一种“情到深处意自浓”的思想政治工作氛围。例如,在解决形势变化和政策调整时反映出的思想问题要倾注“实情”,要用心熟悉基本情况,留心观察细微变化,潜心探索内在规律,真正把握思想脉搏,坚持不懈地做好说服教育、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化解矛盾的工作;在解决群众个人和家庭实际困难引起的思想问题时要融入“真情”,下功夫把解决思想认识问题同解决工作、生活上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立足于现有条件,发挥组织优势,千方百计为对方排忧解难;在解决个人理想前途出现的思想问题时,要充满“感情”要从感情上及时给予接近、体贴和帮助,将心比心地想着对方,开诚布公地引导对方,真正从感情上唤起和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解决道德纪律方面出现的问题要坚持原则,破除“私情”,原则性问题不能用私情来迁就,必须从讲政治、讲正气的高度予以揭露、批评,及时抓住苗头,加强道德、纪律和法律教育,做到有错必纠,弘扬正气。

总之,只有密切联系群众,增强亲人意识,深化亲人感情,才能与群众以心相见,心心相印,真正解决群众的思想疙瘩。

二、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全过程贯彻党的群众路线

既然群众路线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保证,这就需要思想政治工作者自始至终坚持群众路线,带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去做思想政治工作,增进与群众的感情,聚集推动社会发展的正能量。

1.坚持群众观点。群众是生产力中最基本、最活跃的因素,只有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思想政治工作才能深入而富有成效。坚持群众路线,首先要坚持“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树立一切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人民群众利益的关系,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深入基层了解群众的疾苦,做到“同住同吃同劳动”。其次要坚持“问需于民、取信于民”,信任和依靠辟众,和群众“结亲戚”,与他们共同去克服困难,战胜困难。当然,相信群众并不等于群众要怎么办就怎么办,对群众的诉求和意见加以分析应做到合情合理合法,做到公正公开透明,既要反对超越群众觉悟程度的急躁冒进、强迫命令的作风,也要反对低估群众觉悟程度、消极等待群众觉悟的尾巴主义作风。再次要坚持“问政于民、问计于民”,放下架子、放低姿态、端正态度,谦虚谨慎,虚心向群众请教,这样才能深入地了解群众,把党的主张与人民群众的意志结合起来,使党的工作不断取得新的成效。

2.增进群众感情。在河北调研指导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指出:“感情是一个非常本质的东西,不带着感情去做接地气的动作,就是‘作秀’了。有感情的同志下基层做工作,看得见、摸得着、体会得到,那是一种温度。”这段话深刻阐明了感情在群众路线中的重要性。要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带着感情面对群众、了解群众、关心群众,维护好群众的切身利益。增进同群众的感情,首先,要多为群众多办实事多做好事。特别是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要使自己的决策充分反映群众的利益和意愿,必须把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的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的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努力使各项政策更加符合实际,反映民意,体现民利。同时,对群众的感情不能停留在口头上,必须体现在关注民生、善解民忧、谋求民利的实际工作中。要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思想,善于从小处、从细微之处入手,紧紧围绕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多办实事,多解难事,多做好事。其次,必须带领群众把其根本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这是对群众深厚感情的集中体现。党员干部要真正树立人民利益高于一切、造福百姓重于一切、实现人民愿望先于一切的思想,紧紧咬住发展这个总目标不放松,组织带领群众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把对人民群众满腔的热爱倾注到实现快速发展、维护群众利益的伟大实践中去。

从众心理的感想第3篇

【关键词】从众心理;微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微博,常被网民昵称为“围脖”,是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从诞生以来,迅速风靡,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影响。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狂热追捧,认为是一种新潮的交流与沟通的方式。国家热议、生活琐事,微博的传播速度和范围都是无比强大的。这也就反映出了大学生的从众心理,究竟这是利是弊,如何积极有效的利用这一新媒体来引导大学生,合理地运用微博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值得密切关注和研究的问题。

一、微博时代大学生从众心理的表现

从众指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1] 通常情况下,多数人的意见往往是对的。从众服从多数,一般是不错的。但缺乏分析,没有自己的想法,不由分说就随大流走,则是不可取的。随着新媒体的迅速发展, 微博对高校学生的思想意识、价值取向、行为举止等方面产生了广泛而的影响, 也使大学生的从众心理表现出新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注册微博的从众心理

在微博上,只要注册的用户可以用几个字,或者是几个表情,就可以通过手机、电脑等工具,信息,实现所想要的即时分享。

2、关注微博热点事件的从众心理

微博的强大力量,使得大量的热点事件纷纷登上了微博的舞台。一个用户的发出可以引起数百,甚至是成千上万条的转发。

3、关注微博名人的从众心理

微博有个特别的地方,明星也都在上微薄。抒发真实地感受,记录私下的真实生活。于是大学生看到有关注度比较高的名人,无论认识还是不了解,便纷纷关注,随波逐流。

4、 微博应用从众心理

微博社区中有许多不同种类的应用程序,例如“微博达人”、“微博勋章”、“微公益”、“微活动”、“微音乐”等等。

5、微博语言从众心理

微博的特殊性使得形成了大量的微博词汇,微博用户也拥有着自己的交流语言。

二、微博从众心理对大学生身心发展的影响

微博是新媒介发展进步的产物,大家都玩微博便成为从众心理最好的理由, 必然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也包括思想。

1、微博反映从众心理的积极方面

首先,微博丰富了大学生知识。高速发展的互联网使得人们获取信息更便捷、时效,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社交的途径。因为随着微博的发展,政府企业、学校、公益机构,现在社会上存在的,只要注册的,都可以信息,这样使得媒体和社会的信息交融在一起。其次,微博能够满足大学生情感发展的需要,宣泄心理有助于身心健康。一些在老师、同学面前不能抒发的情绪,都可以在微博的隐蔽性和虚拟性下,变成尽情宣泄的最好渠道。最后,微博能够满足大学生人际发展的需要。

2、微博反映从众心理的消极方面

首先,大家知道网络行为本身就是很难控制的,从众心理的影响增加了把握的难度。从大事到小事,只要有感触,大家总爱聚在微博上说几句。说的事情有真假难分,也无从考证。因此,在微博上各种的“口水战”和“人肉战”,也就成了家常便饭。例如:在天津卫视求职节目《非你莫属》中,求职者郭杰被质疑学历造假后当场晕倒,引起轩然大波。事情的原委到底是什么,许多人并不确切的知道,但是大学生对于这一事件的反映和态度,一定层面上反映出来微博从众心理的消极影响。其次,大学生网民的从众心理会逐渐影响到日常社会生活。微博存在,就是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大学生网民也是社会的一部分,所以说微博这种新媒介是社会生活的一个延伸。

三、如何利用微博从众心理进一步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1、合理利用舆论导向,充分发挥微博的积极作用,提高大学生认知水平。

舆论导向既是心理现象,又是一种合理有效的调节机制。大学生是一个特殊、敏感的群体,大学生关注的往往都是热点,而且都是处于意气风发的年纪,不成熟的表现在所难免。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合理利用正确的舆论导向,积极开展有效的宣传,有效的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

2、充分利用微博这一新方式,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课堂是的灌输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应该积极合理的运用微博信息快、范围广的特殊性,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2]另外,利用微博,将工作和生活的感悟、看法发表在微博上,这样学生可以参与讨论,同时也可以从中感悟人生、体会价值。

3、合理管理微博平台,加强从众心理健康教育。

归根结底,大学生微博从众心理还是网络心理问题,处理当否,尤为重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重视引导大学生加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学习,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提高他们认识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增强他们思想上的免疫力。培养他们独立而稳定的意志品质和心理特征,增强自信心。只有密切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及时解决,积极引导,从而减少盲目的从众,使其行为更有自觉性。

参考文献:

[1] 宋元林,陈春萍.网络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

[2] 尹晓敏.微博兴起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与应对[J].思想教育研究,2011(2).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 张耀灿.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从众心理的感想第4篇

关键词:受众;电视节目;主持人

随着新时代的发展,主持人的个性魅力与人格素养都有所提升,而想要成为一个合格的主持人到底需要哪些条件?最直接的评判标准就要看观众的满意度。本文通过对受众心理的分析来谈主持人在电视节目中的形象、语言和情感把握这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受众的定义

受众,最初是指演讲的听众,后来观看戏剧、体育竞技的观众也被纳入其范围之内。1456年,德国人古登堡在羊皮纸上印刷了《圣经》,使受众的意义得到实质性扩张。信息通过机械复制,受众的数量大大增加,受众也不再需要和传播者处于同一时空内。现在意义上的“受众”,是大众传播信息接受者的总称。

在大众传播中,受众指的是报刊、杂志等书籍的读者,广播的听众,电视、电影的观众等。很明显,受众是与社会传播尤其是大众传播产生特定信息联系的社会群众。可以说离开了受众,主持人便失去了意义,换句话说,就像鱼与水的关系一样,主持人就像一条鱼,如果失去了所必需的水,将无法生存,这个简单的道理便可清楚地诠释两者的关系。

近些年来,不少的电视台都将收视率定为一档节目是否生存的重要标准,根据收视率推行末位淘汰制,所以受众与主持人息息相关,要摆正和受众的关系,做到平等相处,坦承对待,从而赢得观众的信任和爱戴。

二、受众的心理特点

电视节目的受众有人数众多、地域广阔、需求差异明显等特点,受众个体千差万别,但是把受众看成一个整体是有共性的,要使电视节目传播的方式和信息被受众认可和接受,就需要了解受众并把握其共性特征。

在当今世界各国的电视行业中,收视率成为生死攸关的大事。为了追求高收视率,电视节目从内容到时间安排,无处不体现着“尽最大的可能来满足最多的受众需要、符合最大多数的受众口味”的原则,这样,研究受众的心理就显得十分必要。比如中央电视台在回答著名节目主持人崔永元是否会离开实话实说栏目时,是这样回答:“崔永元的去留不仅仅是崔永元和央视领导的事,全国观众的意见和态度将成为左右这一问题的关键性因素。”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受众对于一个节目主持人来说无比的重要。没有了受众,主持人便失去了根基,所以对受众心理的研究应该成为电视节目主持人工作的起点。

(一)受众的求新心理与主持人形象塑造

求新心理是受众对大众传媒的基本要求。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越新鲜、奇特和富于刺激的东西越能引起人们心里的愉快与兴奋,促成人的注意力集中、感知的兴奋和理解的自觉。追求新鲜感是所有受众的共同愿望。打开电视,节目的新版面、新颖的节目形式、独特的节目内容等,都会引起受众的注意、激起他们锁定节目的欲望。这种心理同样作用于主持人身上,就外部形象来看,主持人新的面孔、新的发型、新的服饰都会刺激受众的感官,可以激起受众收看节目的兴趣。所以主持人的形象是和受众评价相联系的,是主持人的表现与风格在公众心目中的印象和反映。

主持人形象的成功塑造取决于三个因素:第一,主持人自身形象的素质,这是基础。第二,对节目形象的自我理解和把握程度,这是关键。主持人自身形象与节目形象有着密切的关系,主持人自身形象取决于节目形象,同时主持人自身形象又反作用于节目形象。主持人虽然是以个体的身份出现在节目中,但在整个节目进程中所体现出的是与节目风格相一致的特征。有些主持人过分强调自身形象的塑造,甚至将自身形象凌驾于节目形象之上而脱离节目形象本身,这样的主持人形象自然会大打折扣。第三,受众的主观感受。其中,受众的主观是重要的也是最终目的。当今媒体的竞争就是争取受众的竞争。因而得到受众的认同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受众又是最终的检验者,因此,可以说受众认同是主持人形象塑造的最终目的和归宿。

(二)受众的求同心理与主持人的语言运用

受众的求同心理就是受众在对视听对象的具体感受的基础上,进而深深地被视听对象所感动、所吸引,从而在受众与视听对象之间,从情感、意志到思想达到契合一致。这时受众与主持人才能达到“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共鸣。这就要求主持人需要用恰当的语言和语气来达到这种效果。正如鲁迅先生说的:“是弹琴人心么,别人心上也须有弦索,才会出声,是发声器么,别人也须有发声器,才会共鸣。”通过合适的语言、适当的语气来寻找与受众发生交流的共鸣点,真正让受众受到感染。如果是语气生硬的训导、虚声嗲气的亲昵、冷漠苍白的叙说或有气无力的讲述又怎能体现出内心的真挚呢?受众所期待的是充满热情的声音,可以表达出人们之所想、人们之所急、人们之所爱以及人们之所恨。他们愿意听到掷地有声的肺腑之言,他们愿意接受直入人心的真实情感。所以根据不同节目的要求,主持人用不同的基调、语气和富于变化的声音来迎合节目需要,发出最强有力的时代声音。

(三)受众的求情心理和主持人的情感把握

要想使传播取得最大的成效,必须缩短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心理距离。受众对媒介的要求不再限于信息传递与宣传教育等表层感受,而更深入到内心的情感交流,主持人不仅应有理性分析的一面,还应有感性的一面,情感需求则成为受众心理逐渐成熟的一种体现。因此,主持人应当在节目中适当地发挥自己的情感表现力,拉近与受众之间的距离。同时,受众情感的理解与尊重也可以表现出主持人可亲可近的形象。央视著名主持人白岩松认为主持人有三个层次:入眼、入脑、入心。想要做到“入眼”不难,很多主持人都可以做到这个层面,部分主持人通过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达到“入脑”的层次,但是要想成为优秀的主持人最重要的是要做到最后一个层面“入心”,这也是最难的。所以只有通过了解受众心理,进而感染受众,最后融入受众,真正走到受众的心灵深处,才能达到“入心”的境界,才能使自己更加富有亲和力、感染力和说服力,将电视节目所要传播的心理准确的表达出来并让受众接受,这样才是一名优秀主持人所要达到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张颂著.播音主持艺术论,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年1月

[2]陈虹著.节目主持人传播,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6月

从众心理的感想第5篇

微电影通过对受众集体潜意识的挖掘,使影片营造出与受众心理能产生极大共鸣的影片氛围,从而促使微电影取得成功。在人类心理积淀中,爱也许是最古老、最伟大、最具永恒魅力的人类共性。佳能拍摄的微电影《Leaveme》,讲述的是一个刚经历丧妻之痛的丈夫在收拾妻子遗物时发生的故事。男主人公的妻子是一名摄影师,在外出拍摄时死于事故中,相机也在事故中摔坏,但当男主人公的父亲重新拿起相机时,相机却是好的,男主人公父亲本想拿着相机给儿子拍照,不想却使男主人公进入到相机中相片的场景里。之后,随着父亲一张张翻动相机中的相片,男主人公一次次地回到过去曾与妻子一起去过的不同场景,男主人公沉浸在过去的美好回忆中,当男主人公回过神明白发生什么时便拼命示意父亲将照片翻到妻子所在的最后一张。当他到达最后一张照片里的场景时,妻子向他微笑,他愣了一下,在手掌上写了两个字给父亲—Leaveme!他选择了与妻子留在过去拍的相片之中。这部2009年出品的微电影,在感动了无数人的同时也震惊了无数人,独具创意的微电影广告概念里充满着让人感动的浓浓爱意。关于爱,还有一部不得不提的微电影,那就是由姜文指导的改编于德国漫画家埃•奥•卜劳恩《父与子》的《看球记》,影片讲述一位离异多年的父亲带其难得一见的儿子去看球,出门前为了和儿子穿一样的衣服,脱掉了装有球票的外套,把外套扔在了家,进场时才发现自己忘带了球票,后因急着带儿子看球赛被骗子用大型吊车升到空中,最后不得已父亲驮着儿子在赛场外看球赛的故事。影片触动了观众内心最柔软的部分,引得无数观众感动回味。无论是《Leaveme》还是《看球记》,最大成功之处在于他们通过对受众集体潜意识的把握,呼唤起受众心灵深处对爱的渴望,使影片与观众在情感上形成了强烈的共鸣点,给观众带来心理震撼,激起了人的情感,进而使微电影赚了大多数人的眼泪,获得成功。

二、微电影传播过程中受众的审美心理

(一)微电影受众的审美认知

审美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特殊感觉与认识过程,即美感的产生和体验的过程。在审美过程中存在着复杂的相互联系的的心理因素,进而形成了从感性层面到理性层面以及二者相互交融的心理反应机制,它主要包括人的知觉情感意识以及个性倾向规律。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对眼前事物的判别总是与过去或将来产生联系。简单地说就是人们的主观审美态度与其客观的审美经验往往呈紧密的相关性。在微电影中受众的审美经验可以分为三个层面:审美愉悦、审美判断和审美感悟。在审美愉悦过程中,受众通过欣赏微电影,使自己暂时摆脱各种生活压力的纠缠,让自己稍稍放松,达到一种愉悦状态。在这一过程中,人们更多关注的是自身的感觉。当影片内容与受众所处的环境相类似时,影片就会获得受众的审美认可。例如微电影《老男孩》,该片通过剧情表达出80后曾经的梦想,随着时间的流逝和现实的抨击,大多人年轻时的梦想都早已被抛弃,如今每天都在为生存奔波忙碌,影片主题与当下80后的生活现状吻合,获得80后受众的审美肯定,从而引起80后对该片狂热的追捧。在审美判断过程中,受众在欣赏微电影时会不自觉地参与到电影所表述的情境中去,并通过以往的审美经验对微电影表现出的风格、思想、主题等方面做出自己的审美判断和评价。在这一过程中,受众更多地关注微电影是否有自己的思想和风格。当影片传达的思想有意义、有价值,受众对于该片的主管审美态度就会持肯定态度。如微电影《父亲之父女》,影片传达的父女之爱亲切感人,影片主题思想上有意义有价值,进而引起大多数受众的感悟反思。这在审美感悟过程中,受众通过微电影感悟到全新的经验方式,拓宽视野,并超过现实对自身的存在价值加以反思。如影片《你还可爱么?》系列,这是由12位香港导演以独有的社会触觉和电影风格,诉说十二个关于关爱长辈,跨代共融、开心社会、关怀社区、积极抗病、家庭和睦、环境保护、公德守礼、助人为乐、寻找理想、急促生活以及人际关系的香港故事。受众在观赏这些微电影时会进行自我反思和对影片传达出的精神观念以及正能量进行肯定。

(二)微电影受众的审美移情

审美移情认为受众的审美心理过程是移情或外射。从心理学上看,受众在审美或欣赏时,会不自觉地把自己的主观情感转移或外射到审美对象身上,然后再进行欣赏和体验。也就是说,移情是受众在审美过程中的一种积极主动的投射活动。根据审美移情理论,在微电影的制作过程中,导演也常常把审美者即观众的人格和情趣投射到影像上,从而使影像中的人格和情趣与受众相共鸣,这就使得受众在欣赏过程中能进行审美移情,从而获得心理上的。如台湾大众银行根据真实故事改编了一个感人至深的微电影《母亲的勇气之蔡莺妹的旅程》,讲述的是一位从来没有乘过飞机的63岁老母亲,为了给远在委内瑞拉刚生育的女儿补身子,带着中草药,不会英文的她一个人只身上路,独自飞行三天,三个国家,三万两千公里......大多数受众在观看这部微电影时都将母亲对自己的深切感情投射到电影人物中,在情感上对影片产生强烈的共鸣,这正是导演利用了受众审美移情理论的结果。

三、微电影传播过程中受众的自我实现

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别加以定义分类为五个层次: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尊重的需要、爱的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当满足低级需要后,人类就会产生一种超越生存的满足和来自内心深处的一种自我实现的心理。简单地说,自我实现需要就是人要实现全部潜力。在现在生活中最深层次的问题常常来源于个人在各种压力之下以及各种生活方式面前仍要保持个人的独立和个性的要求。对于现代的都市人,繁忙的工作,沉重的生活压力使人们面对时间越来越焦虑。人们渴望放松,渴望有自己的时间去做自己爱好的事。于是随着越来越多的网络视频众以及摄像设备的普及,让更多爱好电影的普通大众参与到微电影的制作和传播中来,对他们来说,自己的微电影自己可以主宰一切。这些草根阶层突破以往的常规,挖掘普通人的内心情感世界,同时借助新媒体的形式,将这种情感因素放大到极致,在互联网的世界里发出个人的声音,获得表达自我,表达内心,满足自我实现心理。如草根导演们的微电影《小心我爱你》、《天堂午餐》以及《老男孩》,这三部微电影分别诠释了当下年轻人的爱情、亲情、成长观,影片有着他们独特的思考方式和价值信仰。大众化的微电影体现了多感觉的体验,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年轻受众的好奇心,年轻受众在接触媒介的过程中会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不同的信息,去满足各自不同的心理需要。媒介的使用过程满足了受众的部分心理需要。这部分年轻人通过自己加入到微电影的制作中来,获得了在影片中自己主宰一切的,满足了自我实现心理。

四、微电影传播中受众的仿效性学习

在影视心理学中,对于受众而言,影视传播是他们社会性学习的重要渠道,而传播的直观性特征更加深了这种学习的可观察性和仿效性。在当今微电影的传播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受众对于影片内容进行了积极的模仿,如佳能的《Leaveme》使Leaveme成为情侣间告白的常用语;《老男孩》使迈克尔•杰克逊的太空漫步再一次风靡全国。在这其中以榜样性为内容的微电影被效仿的最多,如《雷锋侠》中的雷锋帽、巨大的防风眼镜、鲜艳的红色披风等,都成为了微电影受众竞相模仿的对象。微电影对受众仿效性学习的把握是其成功的因素之一。在榜样性树立过程中,微电影兼顾到了受众的认知水平和情感需求,塑造榜样或宣传某种精神时,注重视听语言表达的大众性,利于受众理解所要表现的人物,情境或情节。榜样性的内容获得受众的认可和理解,微电影在情感上与受众共鸣,是微电影获得受众的肯定。

五、微电影传播过程中受众心理的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

人们在欣赏微电影时常常会把首因效应带进观赏过程,如果影片刚开始能够吸引受众,受众就会接着看。反之,则会觉得无聊从而放弃观看影片。所以对于微电影来说,如果想要观众持续观看就必须要在影片开头几分钟甚至是几秒内,有效地突出内容上的新意,抓住观众的眼球。传统电影中在这方面做得比较成功的是悬疑惊悚片。闻名世界擅长于拍摄惊悚悬疑片的艺术大师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曾经给悬念留下过一个著名的定义:“如果你要表现一群人围着一张桌子玩牌,然后突然一声爆炸,那么你便只能拍到一个十分呆板的炸后一惊的场面。另一方面,虽然你是表现着同一场面,但是在打牌开始之前,先表现桌子下面的定时炸弹,那么你就造成了悬念并牵动了观众。在这方面微电影有所借鉴。微电影《小心我爱你》,一部时长仅3分钟的微电影随着“抓贼啊,有人偷手机”一声尖叫的女声中拉开序幕,然后便是一串男子狼狈逃窜的长镜头,身后一众见义勇为者紧追不舍。正是开头这样突然抛出的悬念打开了每个人心中的那个好奇的潘多拉魔盒,使得这部片在几分钟内就抓住了观众的眼球,驱使观众继续看下去。该微电影对首因效应的运用促使了它的成功。施拉姆曾说过,“提出的论点在引起注意上是有利的,而最后提出的论点在记住上是有利的。”这个观点在体现首因效应的同时也肯定了近因效应。在心理学中,近因效应是指当人们识记一系列事物时,对末尾部分项目的记忆效果优于中间部分项目的现象。前后信息间隔时间越长,近因效应越明显。原因在于前面的信息在记忆中逐渐模糊,从而使近期信息在短时记忆中更为突出。微电影常常在影片末尾加上赞助商的LOGO、广告标语或者一句能够总结影片内容的台词,这样的举动正是运用了受众心理上的近因效应。

六、结语

从众心理的感想第6篇

关键词 从众心理 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The Role of Herd Mentality i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DING Shaohui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Qingdao, Shandong 266100)

Abstract Herd mentality is an important type of group psychology; it has brought a great impact on university students' learning and life. Based on the study of the psychological impact of herd college students both positive and negative aspects of herd mentality perspectiv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made a reasonable proposal.

Key words herd mentality;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ollege students

1 从众心理概述

从众心理是指人们在受到压力和群体影响的情况下,采取与其他人一致而放弃个人意见的心理状态,即在信仰、判断、知觉以及行为上体现出的与群体中较多数人群一致的现象,俗称“随大流”。

2 从众心理的成因及表现

2.1 大学生从众心理的成因

2.1.1 内部因素

(1)自信心不足。当自信心充足时,不仅会有自己独立的想法,敢于表达意见,而且不会盲从别人的观点,因此受到所在群体的影响也相对较小;当自信心不足时,不仅会出现意志不坚定、优柔寡断等思想上的特点,而且行动上也会出现迟疑、缓慢,甚至是放弃自己想法而盲目趋从他人意见。(2)安全心理作怪。曾有研究表明,从众的优点是:因为“法不责众”,所以会使个人产生奇怪的心理满足感和安全感,认为这样可以逃避责任。因此,某些个体就会作出毫无个人想法、失去理性,以及错误的批判,甚至会做出不自主的、不具有理性的行为。(3)害怕被孤立。个体产生从众的心理和行为的一个相当重要的原因就是对被群体成员孤立的害怕。特别是某些个体所在的群体有着极其严格的纪律和行为规范,当个体与群体在一些问题的价值取向和观念思想上存在着冲突时,群体会对个体产生更加强烈的影响,个体产生从众心理的可能性愈强。

2.1.2 外部因素

(1)生活空间的狭窄和封闭。在我国,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的空间都相对狭窄,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封闭性,基本限于教学楼、宿舍楼、食堂、图书馆这几个范围。正因为如此,大学生更加注重群体对自身接受和认可的程度。出于自卑心理,某些学生不敢表达自己的观点,甚至害怕承担相应的责任而主动放弃自身想法。当然,也会有学生采取与自己所在群体相一致的言行,为“融入”群体而被迫放弃自己的主观意志。(2)群体规范的约束。学校制定的各种相关管理和规定,只有内化为每个大学生的个人意识,在无形中起着作用,使他们在无意识中作出了相同的评价,表现出了一致的看法,否则将起到消极的作用,如拉帮结派。

2.2 大学生从众心理的表现

(1)消费从众。大学校园中,盛行盲目攀比、请客之风,消费从众的例子数不胜数,比如电脑、手机要买名牌,衣服鞋帽一定要买比别人贵还且还要美观,崇尚流行时尚,过生日不顾自己经济情况和别人一样大宴宾客,这些不良消费风气的从众对于那些经济基础不好的大学生来说更是不堪重负。(2)学习从众。学习上的从众可分为积极的学习从众和消极学习的从众两种。有些学生在入校后,相互之间互相鼓励、共同学习,善于利用多平台锻炼自己的能力,就形成了一些积极向上的学习群体。同样,还有一种消极的学习从众,平时不学习、不上进,甚至有些沉迷于网络游戏之中不能自拔,考试前靠突击背答案或作弊来应付,这就形成了一些消极的堕落的群体。(3)恋爱的从众。一些大学生受西方“性解放、性自由”思潮的的影响,认为“大学没谈恋爱等于白来”,特别是当看到身边的同学纷纷开始恋爱,就不禁开始效仿。在这种恋爱观仍然不够成熟的条件下,效仿他人,盲目追求爱情,致使不少大学生变得感情麻木,浪费了自己的大好青春。(4)择业从众。目前,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在择业问题上不顾自身实际情况,效仿别人的选择,宁愿挤在无立锥之地的大城市,也不愿到偏远地区和中小城市工作。一些大学生甚至不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没有自己的人生目标和职业规划,一股脑跟风考研究生和公务员,致使其丧失了很多实现人生理想和自我价值的机会。

3 大学生从众心理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从众效应”一般可分为正面效应与负面效应。正面效应就是一种积极的、健康的、向上的从众,能够增强处于群体生活中的每个个体的归属感与心理安全感。负效应是一种消极的从众,会导致个体形成思维惰性,甚至引起群体盲动,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从众心理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3.1 积极的影响

(1)可以使健康思想的内化和外化并培养大学生成为习惯。在目前我国主流媒体的宣传以及大众的舆论压力下,绝大部分人还是能认可积极向上、主流健康的思想,并且也可以将其内化到心中,并按照它来为人处世,外化为自身行为。在当前的大学校园内,所谓的“宿舍文化”中,无论是在学习方法、交流方式上,还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上,群体都对其中包含的每位成员有着或多或少的同化作用。(2)有利于良好行为的发扬和传播。一是有助于共同目标的实现。从众心理通常是具有强势凝聚力的群体的向心力所引发的,个体会增加对这个群体的认可与信任,从而有助于群体更好更早地实现其预期目标。二是有利于良好作风与习惯的培养。可以利用大学生中的正面典型来感染与调动周围的人,在大学校园中形成一种好的学习气氛。好的气氛不断被人接受,久而久之就可以在群体中形成一种良好的风气。

可见积极的从众心理有助于强化个体的社会化追求,有利于大学生个体的健康成长;利用从众心理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能够产生的“群体效应”,有助于隐性道德教育的开展。

3.2 消极的影响

(1)学术上从众,人云亦云。不少的大学生对于高深的理论研究缺乏自信心和主动性,不求甚解,不进行深入的研究,盲目听信别人的观点。甚至有些大学生抄袭他人的论文和研究成果,导致高校的学术氛围不断下滑,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也日益下降。(2)易造成不良思想、行为从众。大学生头脑活跃、思维灵敏、善于学习和模仿,但是也存在着对不良思想的从众,这也是高校学风建设上的一大难题。伴随着改革开放和思想的解放,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等一系列不良的思想也在大学生中广泛地流行开来。这些不良思想上的从众很不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思想道德的健康发展,也大大阻碍了优良学风的建设。(3)不利于个人社会道德责任感的培养。当大学生所处的群体的道德水平比较低时,大学生的从众会带来十分消极的影响,其表现出来的盲从心理可能会造成一些无法挽回的损失。而盲从这些消极思想的大学生,势必会对大学的道德社会化产生十分恶劣的负面影响。(4)抑制个性的发展。盲目的从众心理对于大学生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例如,在经济上比较贫困的大学生因为害怕丢面子而被迫向经济条件好的同学看齐,从而形成好面子,讲阔气的恶习。这样盲目从众的心理和行为,会对大学生个性的发展产生消极的影响。(5)不利于创新思维的培养。大学生在学术上的盲目从众,扼杀了大学生的创新思维,致使学术氛围死气沉沉。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科技的创新和生产力的提高。

4 发挥从众心理的积极作用,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作为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充分发掘从众心理对大学生的积极影响,努力消解大学生消极从众心理的消极方面,形成一个良性的发展模式,从而促进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

(1)大力发展积极、阳光、向上的校园文化,加强对大学生的积极影响和熏陶。大多数大学生的思想是积极向上的,但其中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也不容低估,高校可以通过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丰富大学生的课余生活,使他们的生活充满快乐和阳光,为大学生健康成长营造和谐的人文环境。(2)重视大学生宿舍和班级管理,营造优良的班级和宿舍文化。宿舍和班级大学生主要的生活、学习场所,舍友和班级同学对大学生的从众行为产生的影响最为重要,无论消费从众、学习从众还是恋爱从众,宿舍舍友和班级同学的影响都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加强对宿舍和班级管理,可以起到事半功倍作用。(3)重视高年级同学的帮助、引导和榜样作用。高年级的学长老乡是新生学习的对象,因此我们可以选拔一批各方面都比较优秀的高年级学生,加强对大学新生学习和生活的帮助和引导,多向新生传递正能量的东西,使大学新生产生积极的从众行为,实现大学生自我管理和教育,进而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序稳定发展。(4)充分发挥学生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的作用,激发积极从众行为的产生。我们首先要加强对班级的管理,创新班级管理理念、完善班级管理制度,给大学生营造一个具有凝聚力向心力的集体,铸塑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学校要更加注重学生会等其它社团组织的建设,引导组织健康阳光、积极向上的社团活动,广泛开辟第二课堂,促进健康向上思想的传播,引导大学生积极从众行为的发生,有效地助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向前发展。

非正式群体成员在管理上有一定难度,这是由成员不受规章制度制约决定的,这就会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很多障碍,因此必须对非正式群体进行积极有效的引导。因此,我们要充分发挥各非正式群体的“领袖”的积极作用,引导他们为大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促使大学生往更好的方向发展。

总之,从众心理是大部分普通个体都会具有的心理现象,也必然会是处于成长时期的大学生普遍遇到的心理问题。通过对高校大学生从众心理的把握和研究,我们可以更加客观、全面地了解大学生这个群体的心理状况,掌握大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也有利于我们更加有效地了解大学生思想的发展变化,帮助大学生健康成长,更好地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参考文献

从众心理的感想第7篇

一、移情的内涵及作用

(一)移情的内涵

除了作为重要的电影表演原则以外,移情还可广泛应用于修辞学、心理学、教育学、美学、翻译学等领域。

移情对应的英语表达为“empathy”,也可称作“感情移人”,是指主体在对待外界客体时,将无生命的物体看成是有生命、有感觉、有思想甚至是有感情的事物,而主体本身也受到这种错觉的影响,与客体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它以客体的审美特征同主体的思想、情感相互契合为客观前提,以主体情感的想象力、创造力为主观条件,是对客体行为的拟人化与主体情感的客体化的统一,是审美认同与情感共鸣的心理基础。总之,移情作用是将主体的情感转移到客体上,感觉客体也具有与主体相同的感情, 如当主体快乐时,所见之客体好像都在微笑;而当主体悲伤时,客体也仿佛在哀叹。女性细腻的情感使她们往往更加关注人的内心情感以及行为方式,因此女性观众在欣赏动画影片时,则更容易受到移情作用的影响,她们将更多的注意力于动画形象的外貌、衣着及心理行为上,同时也会更多地关注动画人物的情感世界。一旦她们发现人物角色的情感经历与自身极为相似时,这种无意识中所获得的情感契合往往促成移情心理的产生。[1]移情可以说是动画电影创作的灵魂,它赋予整部影片生命力和感染力,适当地运用移情可以使电影观众的内心得到震撼,从而引发他们的情感共鸣,使他们久久难以忘怀。此外,移情还关注于电影观众心理功能的体验,将影片受众的情感提高到审美客体的地位,揭示了审美体验中包括电影观众心理错觉等的审美心理规律。

(二)移情在动画电影中的作用

动画电影凭借出色的人物刻画获得观众的认同,当电影观众与影片中的人物角色有着相似的情感经历时,这种情感上的契合能够促使观众主动将感情外射到人物角色的身上,进而对其感同身受,产生心理移情。在此过程中,电影观众将动画人物视作在情感上能够彼此相通的同类,并将随着影片情节的推进经历某种审美体验,而享受审美体验正是电影观众欣赏影片的原始动力,因此移情在电影观众整个“审美体验”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至关重要。

1. 增加场景活力。一旦将场景构建起来,就需要故事情节以及人物角色为其提供强大的支持,因此电影情节的推进以及人物角色的对话和动作等都可以使场景变得丰富多彩,以达到烘托气氛、吸引观众并令他们移情的目的。而且能够使电影观众移情则意味着影片要善于利用与观众之间的情感互动,从而使影片更具生命力,更富感染力,使建立起来的场景更具实际意义,所以缺少与观众心灵沟通的影片通常不会取得预期的观众效应。

2. 增强艺术效果。艺术感染力主要是指一种能够引发艺术欣赏者产生心理共鸣的艺术力量。黑格尔认为一切情感的激发以及心灵对每种生活内容的体验,都会通过一种外在对象来引起内在的激动。[2]比如艺术家塑造艺术形象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在表达内心情感的过程,所以艺术作品通常凝聚着艺术家浓厚的真挚情感。因此,动画设计师也应将“真情实意”融入角色形象、场景设计、对话动作等的艺术创作中,并且借助多种表现手段使影片更具艺术感染力,最终与影片观众产生心灵的碰撞。

二、 移情在动画电影中的应用解读

美国著名动画表演大师埃德?霍克斯在其动画表演理论著作Acting in Animation:A Look at 12 Films中,以个人的专业视角向读者阐释了动画表演原则在深受观众欢迎的动画影片中的具体应用。霍克斯谈到在为影片中的人物角色赋予情感时,制片人和导演都不约而同地使用了“同情”一词,但“同情”并非“移情”,两者具有很大差别。他还在书中多次强调“同情”(意为施予情感)与“移情”(意为移入情感)的区别,同情是指对其他的人或事物所持有的感情;而移情则意为将感情转移到其他的人或事物上。[3]因此,动画电影创作者应力图使观众产生心理移情,而并非仅仅是同情。比如动画影片通常利用人物角色的身体动作来表现其求生的意志,所以当动画人物努力地做出求生的动作时,那种对生命的渴望足以令观众产生心理移情;相反,当观众看到人物角色停止动作而不再具有求生的愿望时,这种消极的行为会使观众在情感上与他们变得疏远而不是拉近了彼此的距离。本文基于霍克斯在原著及其汉译本中对动画影片主要情节应用移情的分析基础上,认为能够使观众有效地移情可以通过丰富人物身体动作和凸显角色内心情感的方式来实现,因此下文将对能够令观众产生移情的这两种途径进行详细说明。

(一)《夏洛特的网》(Charlottes Web)中的移情解读

《夏洛特的网》是美国早期的一部深受儿童观众喜爱的动画影片,这部影片在当时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同时该影片所创造出的小猪威尔伯 (Wilber) 的动画形象也早已深入人心,毫无疑问地成为孩子们童话故事里的主人公。那么移情在这部动画影片中是如何应用的呢?霍克斯在其著作中就这部影片的主要情节对移情做了如下分析:

1.动作移情。《夏洛特的网》创作之初,制作团队所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如何使电影观众对畜棚里的动物移情,他们特别关注的是如何让观众对威尔伯产生移情,结果动画制作人员采用巧妙的手段成功地解决了这一难题。影片首先从人类的角度介绍动物,然后突然将视角转移到动物的身上,让观众从动物的角度来观察人类。而且动物们除了拥有人类的肢体动作以外,还能够开口说话。而一旦能够听到动物们在交谈,观众就会完全沉浸在动物的世界中,幻想自己也是其中一员,不知不觉中便产生了移情。[3]

2.情感移情。在六周大的时候,威尔伯被卖给了弗恩(Fern)的叔叔,因此威尔伯与弗恩不得不面临着被迫分离的故事场景令人动容,使观众立刻对他们产生移情。尤其当观众看到威尔伯像囚犯一样被关在笼子里时,这只小猪的孤独无助和内心恐惧更加速了观众情感的迸发,使他们对威尔伯深感怜惜,甚至联想到自身的遭遇,心绪长久难以平静。作为一个充满幻想的女孩,费恩能够听懂动物间的谈话。当她的父母担心她独自在畜棚里待得太久时,她反驳道:“我一点儿都不孤单,这里有我最好的朋友!”因为大多数孩子都拥有非凡的想象力,所以能够和动物们交流对他们来说是件普通无奇的事情,而观众会因为场景中所蕴涵的情感而产生移情。[3]

(二)《木偶奇遇记》(Pinocchio)中的移情解读

匹诺曹是美国著名动画电影《木偶奇遇记》中的主人公,这个特征极其鲜明的动画人物形象可谓家喻户晓,深深地吸引着大批的观众。作为小男孩形象的典型代表,匹诺曹已经成为无数观众少年时代心目中那个永远无法超越的动画形象,他甚至还会勾起许多观众对那段天真岁月的美好回忆。对于这部影片主要情节中最能令观众产生移情的关键时刻,霍克斯做了如下讲解:

1.动作移情。当影片中的动画人物莱姆匹克(Lampick)变成公驴时,匹诺曹因为内心的恐惧而表现出痛苦不堪的神情,这一令人毛骨悚然的场景不但表演得恰到好处,而且还充满着人类的原始情感。霍克斯认为莱姆匹克变成公驴的过程就是从生存到死亡的转变过程,因此莱姆匹克拒绝变成公驴的表演证明了人物角色通过做出动作来表现其生存的意志,所以当他奋力反抗时所表现出来的对生存的迫切心情有助于使观众产生移情。[3]

2.情感移情。当匹诺曹感到兴奋时,他会变得非常激动;而当他感到害怕时,他则表现得非常恐惧。他就像一个鲁莽的小男孩,大多数时候都冲动行事,因为匹诺曹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由丰富的感情所驱使的,所以观众很容易对他产生移情。此外,匹诺曹在得知自己能够上学后而兴奋地跳了起来,而且他是跳跃着而并非走着或跑着去上学,通过跳跃的动作观众能够轻易地捕捉到匹诺曹内心的激动和喜悦,因此很容易对他产生移情。[3]

(三)《萤火虫之墓》(Grave of the Fireflies)中的移情解读

风靡世界的日本动画电影《萤火虫之墓》凭借其强大的艺术感染力向观众讲述了一个在二战中失去父母的两名孤儿努力生存却走向死亡的悲惨故事。这部影片不但赢得了观众对这两位主人公的极大同情,而且成为能够将心理移情演绎得最为出色的动画影片,值得每位观众仔细地观赏和品味。鉴于该影片拥有超强的心理震撼力,霍克斯对其主要情节中所体现的移情做了如下评述:

1.动作移情。在影片结尾,当最后一点儿生命迹象开始从节子(Setsuko)的身体里消失时,她仍然顽强地用尽全身的力气将最后的微笑留给了这个给她带来欢乐与苦难的世界。因为人们在临死前所做的最后一件事情就是尽最大的努力生存下去,所以在本场景的表演中,当观众看到节子所表现出来的那种求生愿望时,就再也抑制不住对人类那种最原始的生存向往的理解与同情,进而从内心深处产生强烈的移情,并由衷地感叹现实之残酷,生命之脆弱。[3]

2.情感移情。当清太(Seita)在医院里看到伤势严重的妈妈时,影片随即出现了对清太面部的特写。清太盯着远处的废墟和仍在熊熊燃烧的大火,尽管他没有做出任何动作,但观众还是立刻对他产生移情。因为观众可以从清太的脸上敏锐地洞察到他内心的巨大悲伤,也能够窥探到一个小男孩迅速蜕变成男人的情感经历。当清太告诉阿姨他的母亲已经去世时,清太得到的并不是温柔的安慰而是残酷的指责,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此刻充满他内心的只有深深的绝望和无助。由此,观众不但可以深切地体会到清太此时是多么的需要抚慰和关怀,同时也会对他内心极度的失落与哀伤产生移情。[3]

三、结语

从众心理的感想第8篇

“以心换心”工作直接面对形形的群众利益诉求,矛盾突出、情况复杂。如何处理好与群众的关系,取得群众的理解和信任,达到理顺情绪、化解矛盾的目的,既是对我们群众观念的考验,也是群众工作本领的磨炼。我认为“将心比心、以心换心”,板凳调个头是做好群众工作的前提和关键。

将心比心。首先要在思想上、立场上切实摆正与群众的关系。百姓是我们的衣食父母,老百姓的事就是我们的事,是“公事”、更是“私事”,我们要把“办私事、办家事”的劲头用来解决群众的问题。不管是群众还是我们干部都是人民群众中的一员,我们之间的关系不是对立的是统一的,群众提出的合理诉求我们要积极回应、主动解决,把回应群众诉求、解决群众困难、维护群众利益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大量事实表明,当前基层出现的问题很多都是因为没有重视群众工作,在思想上、感情上严重脱离群众造成的。群众在我们心中有多重,我们在群众的心中就有多重。只有心里装着群众,才能在思想上尊重群众、在感情上贴近群众、在行动上深入群众、在工作上依靠群众。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都要把群众的关切和要求作为出发点和归宿。遇到与群众意见不一致的时候,多从自身找原因,看看我们的政策是不是合理,方法是不是得当。

以心换心。“所有的人民内部矛盾都是可以解决的,办法总比困难多,但只要用心去调,就有解!”,这是授予的“时代楷模”,重庆市江北区观音桥街道首席调解员马善祥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也是他从事群众调解工作26年来的不变信条。马善祥“只要用心去调,就有解”的信心,出于他对人民群众利益的极端负责,源于对人民群众的高度热忱和爱。群众是最讲感情的,而且这种感情最淳朴。做群众工作要以情动人,带着真情到群众中去,诚心诚意与群众沟通交流,将心比心,以心换心,这样群众一定会被感动。很多时候,群众要个说法就是希望在心理上、感情上契合他们。反之,如果缺乏真情,即使你嘴上说得再动听,但群众心里总有隔阂,或许当面不说,敬而远之是肯定的。从实践看,与群众拉家常是一种很好的途径和方法,可以与群众建立良性的互动,打开群众心扉,消除矛盾和隔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