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赏析八篇

时间:2023-12-19 11:24:05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第1篇

关键词: 大力推进; 生态文明; 努力建设; 美丽西安

中图分类号: X3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2)09-0001-03

前言

党的十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首次以独立篇章系统地提出了今后五年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更加突出的战略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的全过程。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新阶段,体现了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新境界。

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如此突出、如此重要的地位加以阐述、强调、谋划,这在党的历史上是第一次,具有特别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它揭示了党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规律、对当今世界和我国发展大势有着深刻把握和自觉认知。努力建设美丽中国,这是我们党新时期执政理念的提升,它是随着生态文明理论的诞生应运而生的一个新观念。它是我国发展进入新阶段的迫切需要,为提升发展质量提供了新的战略指导,是我们党深刻把握可持续发展时代潮流和当今世界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新趋向,作出的战略抉择,是对人民群众新期待的回应,标志着我们党执政理念的重大提升。它的核心是按照生态文明的要求,通过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来达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这样一种目标。

当前,我们要深刻领会,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以生态文明为发展导向,切实负起时代和历史的责任,把祖国、把西安建设的更加美丽、更富强,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一、充分认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理念、道路和模式的重大进步。从广义角度来看,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后的新型文明标志。从狭义角度来看,生态文明是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并列的文明形式之一,着重强调人类在处理与自然关系时所要遵循的基本行为准测以及所达到的文明程度。不论广义还是狭义角度,生态文明都离不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生态文明,是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以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方式和健康管理的消费方式以及和睦、和谐的人际关系为内涵,引导人们走上持续和谐发展道路的文明新形态。生态文明强调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强调以人为本和以生态为本的统一,强调“天人合一”,强调人类发展要服从生态规律,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而工业文明“人统治自然”的价值观认为,只有人是主体,其他生命和自然界是人的对象,只有人有价值,其他的生命和自然界没有价值。因此,只能对人讲道德,无需对其他的生命和自然界讲道德。它强调人对自然的征服,以“利润最大化”为发展动力,推崇物质享受主义,最终导致对自然资源的肆意开发。新形势下,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而且对维护全球生态安全、推动人类文明进步都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要矛盾的现实需要

中国近代的经济发展走的是一条传统老路。虽然我们在短短几十年时间内,工业化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是为此也付出了惨重的环境代价。污染造成的水危机步步紧逼,水土流失造成的土地荒漠化迅速蔓延,大气污染造成的气候异常现象频频登场,近年来,秋冬季我国一些发达城市出现较为频繁的灰霾天气对大众的生产、生活和身体健康造成了危害,作为引发灰霾天气的元凶,一个原来有些生僻的未有名词PM2.5成为人们热议的焦点。它体积很小,直径达不到头发丝的1/20,但是却事关重大,因为它影响着人体健康……尤其是在西方工业化已经给全球带来巨大环境压力的背景下,中国工业化进程对生存环境的负面影响更加凸显。生态文明是我们党在深刻反思工业文明迅速发展导致生态环境恶化、发展难以为继的惨痛教训基础上,继承和发展工业文明,形成的一种遵循自然、经济、社会、生态等整体运行规律,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与环境双赢的人类文明发展新形态。生态文明的实践将缓和目前经济与生态环境的突出矛盾,帮助我们走出困境,实现工业化与环境友好型的和谐社会。生态文明是中国唯一的出路,是中国工业化的“救赎”之道。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实践证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对于我国破解日趋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保障和改善民生,必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一方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然要求促进微观经济领域的绿色化,通过淘汰落后产能和工艺,推动技术创新,促进绿色企业和绿色产业发展。另一方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更要求促进宏观经济领域的绿色化,通过积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逐步降低资源消耗多,环境污染重的传统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提高绿色经济的比重。同时,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也将更有力地促进生活和消费领域的绿色化,通过积极倡导绿色生活观念,推动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生活方式和绿色消费模式。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生产力得到进一步解放,国民经济进入高速发展轨道,人均GDP超过5000美元,城乡居民生活实现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历史性的跨越。但与此同时,我们国家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化,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依然存在。特别是随着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所面临的人口、生态、环境、资源等重大矛盾日益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从区域性、局部性向全国性、整体性演变,正成为制约发展的中心问题和主要障碍。

近年来发生的血铅事件、重金属污染事件、四川什邡和江苏启东都发生了由环境问题引发的等警示我们: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现阶段社会主要矛盾已越来越多地表现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化需要同落后的生产方式、即牺牲环境求发展之间的矛盾。如果不能正视这一重大国情,在认识和行动上反应迟缓,那么环境问题就会演变成环境危机。从这个意义上讲,解决现阶段社会主要矛盾,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全社会的共同心愿和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

社会发展的理论告诉我们,人们在满足对食物、水和住房等基本需求之后,关于安全环境的需求必然上升。生态环境既事关基本需求,又关系安全、发展、环境等高层次的需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长期保持高速发展,但是也付出了较大的代价,尤其是生态环境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以及由此导致的自然灾害的发生。全社会深切地感受到资源枯竭、能源危机、水土流失、食品安全和水气声渣污染的环境恶化之痛。人们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载体是生态环境,生态环境质量与人的健康状况息息相关。当前环境污染已成为公众最关心的热点问题之一,优良的、宜居的生态环境越来越成为城乡居民的普遍追求,形成节约资源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发展方式、消费模式的理念已成为全社会的共同心愿。

环境容量就是发展空间、资源禀赋决定发展路径。我国资源禀赋和环境容量的客观限制,决定了建设小康社会,如果不十分珍惜资源,保护环境,坚持走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发展道路,经济建设的成就就会大打折扣,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就难以真正提高。我们党只有顺应人民群众提高生活质量的新期待,着力解决水、空气、土壤污染等损害人民身体健康、影响群众生产、生活的突出环境问题,让广大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上新鲜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在优美的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才能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真正落到实处、取得成效。

(三)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可持续发展等多个方面。生态文明和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共同构成建设小康社会的追求理念。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离不开社会主义的生态文明。生态文明是经济增长、和谐稳定、民生改善的汇聚点。没有良好的生态条件,人类就不可能有高度的物质享受,更不可能有高度的精神享受和政治享受。没有生态安全,人类自身就会陷入深刻的生存危机。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必然要求社会经济与自然生态的平衡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包含着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精神追求;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内在地包含着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安排和政策法规。从这个意义上说,生态文明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基础和前提,也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具体体现。

二、生态文明建设在西安的实践探索

近几年来,西安市委、市政府坚持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全局性、战略性的大事来抓,做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特别是党的十七大和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在中央和省委的正确领导下,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人民,以建设人文西安、活力西安、和谐西安为目标,坚持科学发展、率先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综合经济实力实现新跨越;坚持塑造城市特色,突现城市价值,城乡环境面貌发生历史性变化,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创新体制机制,发展活力竞相迸发;坚持以人为本,大力解决群众切身利益问题,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坚持发扬民主和推进依法治市,充分调动各方的积极性,形成了政通人和的良好局面;坚持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全面提升。市十一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是我市进一步改革开放,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建设人民满意城市取得辉煌成就的五年。五年来,最大的成就是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最大的亮点是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最显著的变化是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全市上下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主要举措,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大力推进“两型”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生态环境质量不断优化

近年来,全市上下迎难而上,攻坚克难,以节能减排为重点,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推进“创模六大工程”,使大气环境和水环境得到看明显改善。

1.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加速转变发展方式。近年来,西安市关闭、拆除造纸企业45家,淘汰落后产能71.85吨/年;关闭小火电机组14台,总装机容量32.3万千瓦;拆除落后水泥生产线30条,淘汰落后产能259.3万吨;淘汰落后印染产能3450万米;关闭小型轧钢企业17家,淘汰落后产能9万吨;关闭焦化产能20万吨/年;关闭128家电镀企业并引导20家企业入驻户县表面精饰工业园,实行集中监管,有利推进了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

2.以工程建设为重点,加快环境治理步伐。全市新建污水处理厂12座,新增污水处理能力94.65吨/日,较“十五”末增长了4.5倍,全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0.94%,较“十五”末提高51个百分点。新建污水管网737.72公里,污水管网总长度达到1054.83公里。完成了1827家餐饮企业废水整治。116家二级以上医疗机构的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18所大学的污水处理站和再生水回用工程建设,累计拆改城区4蒸吨以下燃煤锅炉近6000台,90%的火电发电机组建成了烟气脱硫装置,64.29%的集中供热锅炉完成了工程脱硫。

3.实施“引大济河湖”、“引岱济荆”、“引沣进城”等工程。将秦岭北履大峪水库、岱峪水库、沣河地表水引入西安城区,解决了生态用水问题。全市共造成各类水面4.5万亩,再现了“山水之城”的面貌。

4.以生态建设为推力,全面改善生态环境面貌。开展了声势浩大的“绿满西安、花映古城,3年植绿大行动”。经过市、区两级共同努力,城区共栽植大规格乔木10.13万株、8公分以上乔木136万株、花灌木471.7万株、灌木22465万株,新增绿地面积1666万平方米。全市公园达到63个,街头小绿地广场334个,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达11442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40.43%,绿地率为31.99%,人均公共绿地面积9.5平方米,古城逐步彰显出绿色韵味。

5.以保障世园为目标,着力改善环境质量。自2008年以来全市环境空气量二级以上优良天数连续4年稳定在300天以上。西安市城区降尘量下降26.5%,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年均值分别下降4.5%和18.2%,渭河干流综合污染指数下降60.4%。入渭主要支流水质明显好转,其中污染严重的新河、太平河和皂河化学需氧量年均浓度值分别下降了92%、78%和71%。渭河干流出境水质持续好转,化学需氧量年均浓度值下降54%。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连年为100%。通过持续开展噪声污染治理行动,全市交通噪声年均值和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均达到了国家标准。2010年西安市荣获陕西省省级环保模范城市称号。

6.以生态治理为突破,积极完善世园会基础设施建设。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的举办地——西安浐灞生态区,昔日曾经污水横流、杂草丛生,是西安市有名的“垃圾场”。为有效提升区域整体环境品质和形象,浐灞生态区以完善城市生态功能、提升示范价值为目标,按照“河流治理带动区域发展,新区开发支撑生态建设”的总体思路,从治理环境入手,成为中西部率先开展国家生态区建设工作的地区之一。6年投资超过220亿元,浐灞生态区通过走生态环境效益化治理之路,实施污水资源化战略,以往沙坑变成了湿地,用建筑垃圾修建起河堤,形成“大水大绿,大疏大密、大开大合”的绿地景观体系,累计形成水域湿地1.5万余亩,湿地覆盖率达13.2%,完成林地及绿地7000余亩,林地覆盖率达15.2%,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从5.6平方米提高到13.63平方米,区域生态用地比例达到24.6%。新建3座污水处理厂及配套污水、中水管网200余公里,区域污水日处理能力从零提升到37.5万吨,年会用中水近1000万吨。建设项目太阳能、地热等可再生能源使用率达到7.73%,天然气等情节能源使用率达到98.34%,集中供热率达到95%,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率达到84.36%,浐灞河重现清澈,再现了灞柳含茵,芦荡惊鸿的自然盛景。

2011年7月1日,国家环境保护部授予西安浐灞生态区“国家生态区”称号,成为中西部首批部级生态区之一,也是目前全国唯一获此殊荣的开发区。浐灞生态区完成了从生态重灾区向生态补偿区的转变,实现了开发区从片面注重产业发展向环境建设优化产业发展的转型,其良好的景观环境和绿色形象为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的成功举办奠定了基础。

(二)生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方面着力打造世界一流的科技园区,打造中国西部先进制造业基地、出口加工基地,打造中国航空高技术研发中心,国际航空产品制造中心;中国最大的民用航天产业基地,中国首家商用卫星应用产业基地;打造中国最大的国际内陆港、建设黄河中上游地区最大的商贸物流集散中心,打造“都市型生态区、生态化商务城”、宜居宜创业的第三代新城;建设部级文化产业示范区;建成生态优美、国际化特征突出、以低碳环保为生活方式的宜居新城;建设历史文化新区、现代商贸中心;建设世界著名旅游胜地;建设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建设西北重要的物资集散地、西北机电产品基地、新型的商务贸易区和文化旅游绿区;建设商用汽车、电力电子、通讯产业园、国际软件园,先进制造产业园、生物医药产业园、食品科技生产基地,另一方着力打造部级生态示范园,打造绿色农副产品基地,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初步形成了区域化布局、规划生产、产业化经营的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格局。同时着力打造生态文化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大力发展生态文化旅游,先后命名一批生态旅游示范景区。

(三)坚持人大监督、政协支持、部门联动

市人大持续开展环保世纪行等环保监督活动,市政协领导定期调研生态环保建设工作、节能减排工作和创模工作;建立完善了环保、发改、监察、工商、电力等部门联合执法机制;环保、纪检、公安、司法部门联合建立了环境违法违纪案件查处、环境刑事犯罪案件移送、环境违法案件强制执行等工作机制,对生态环境违法违纪行为进行严厉打击。

(四)坚持企事业单位履责、公众参与、舆论推进

全民环保行动全面启动。设立市级环境保护政府奖项,对在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奖励。通过环境宣教和舆论引导,不断强化全民生态文明的道德意识和自律意识,生态文明理念成为全社会的共识,绿色创建、绿色销售、绿色消费活动和环保志愿者行动蔚然成风。公众广泛参与开创了我市全社会共同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局面。

三、进一步开创生态文明建设和建设美丽西安新局面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即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也是涉及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根本性变革的战略任务,更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党的十报告为我们进一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正确方向。我们必须认真贯彻落实好党的十精神。在党的十精神指引下,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环保生产力,以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完善的制度,坚持不懈的把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原则、目标等深刻融入和贯彻到西安市全市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那么,如何实现美丽西安?党的十报告也给出了答案:就是着力推进我市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全市人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

(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是中国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生态物质文明的关键。我们应当选择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结合起来,在生态环境可承载范围之内发展。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全力推动经济转型和产业革命。以最小的资源消耗及环境代价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那么,我们怎么实现这种转变呢?

1.制定城市发展与环境质量相协调的城市规划

优化区域发展布局,按照国家主体功能区划的要求,以生态功能区划为基础,依据环境容量和生态承载力,明确主体功能区的发展定位和方向,合理确定发展方式和发展规模,细化环境分类管理。

2.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是通过“资源——产品——消费——再生资源”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和资源的不断循环使用,来带动经济的效益型增长和发展,以消除自然资源过度开发的危害,力求达到污染物的低排放甚至“零排放”,最终使经济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循环经济是一种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他对资源的利用表达为“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其经济特征是遵循“3R”原则,即“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因此,在抓好国家循环经济试点的基础上,加快建设或改造一批生态工业园区和再生资源基地,完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不断延伸产业链,实现资源、能源和废弃物的合理有效利用。

3.走低碳经济之路

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低碳经济,虽然与循环经济的侧重点和衡量指标有所不同,但是二者具有相同的理念和价值观。低碳经济设计经济发展方式、能源消费方式、人类生活方式等多方面因素,它将引领我们超越建立在传统化石能源基础上的工业文明转向生态文明。低碳经济已成为全球共识。低碳经济的实质是能源高利用、高效率和能源结构洁净化、合理化,因而是我们解决资源和环境问题的一剂“良药”。低碳经济是一个“技术——制度”综合体,为加快推行,需要在工艺技术改革创新和经济社会制度改革创新两个方面同时并进,力求我市在“十二五”期间有一个新起色。

4.大力倡导清洁生产

清洁生产是循环经济社会理念的实践基础,在一个企业或一个小范围内推行清洁生产,从原料到最终产品产出的全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能源。这与循环经济遵循的“3R”原则完全一致。与传统生产方式相比,清洁生产注重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和统一。不仅在生产过程中要节约原材料、能源并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同时也要最大限度地减少整个生产周期对人的健康和自然生态的损害。“十一五”期间推行清洁生产的实践已经证明,实施清洁生产是企业实现由末端治理转向生产全过程防控的必由之路。也是推进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推手,是工业污染防治的重要抓手、是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重要手段。因此,副总理在第七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积极推行清洁生产,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做出贡献”。因此,“十二五”期间,各级环保部门应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全面推进“双超双有”企业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促进主要污染物减排和工业污染物防治,为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作出积极贡献。

5.加快发展生态农业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广“种、养、加”相结合的循环农业模式,实现现代化大农业内部的产业对接。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提升农村污水和生活垃圾污染防治水平。

(二)加大生态建设力度,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奠定基础

一是构建人、水和谐的水生态系统,推进“八水润西安”工程。滋润古城,惠泽市民。要加大工业企业重点污染源治理力度,严格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确保城乡居民饮水安全。二是构建功能完备的森林生态系统。加快秦岭北麓生态环境建设。把占西安国土面积的57.9%,涉及五个景区,东西长约164公里的绿色屏障保护好、建设好,让秦岭常绿、八水长流。大力推进其它林业重点工程建设,抓好天然林、重要生态公益林保护和退耕还林、沿渭河西安段防护林建设以及石漠化治理。建设好西安绿色生态屏障。三是构造生态宜居的城市环境。加快实现西安城市定位,全召增强城市竞争力,以创建国家园林城市、森林城市、卫生城市、文明城市和环保模范城市为戴体,切实加强城市综合管理,全面提升城市建设水平;大力抓好生态建设重点工程,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继续实施气净工程,努力实现“天更蓝”。实施清水工程,努力实现“水更清”。实施大绿工程努力实现“地更绿”。四是构建优美整洁的农村环境。充分发挥广大农民群众作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作用,建设清洁家园、清洁水源、清洁田园。五是构建防控结合的生态安全保障体系。建立完善的生态环境监测与安全评估技术和标准体系,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的生态环境监控网络,分级建立环境监测应急中心,强化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核与辐射污染等环境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应急处理,切实维护生态安全。

(三)加强宣传和引导,提升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

一是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生态道德驱动着人们的生态意识和行为的自觉性、自律性的责任心。运用多种形式和手段,深入开展生态文明立体教育和知识普及活动,加强生态文化建设,促进全市社会公众树立生态价值意识、生态忧患意识、生态责任意识。二是大力推行生态文明生活方式。在全社会积极倡导理性消费,引导绿色消费,自觉减少过度消费对自然环境保护产生的污染,养成节约资源与保护环境的生活习惯,建立低碳健康的消费模式。三是广泛开展生态文明创建活动。全面推进生态区(县)环境优美乡镇、生态村创建工作。

(四)改革创新、加快形成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长效机制

建设生态文明社会制度的核心,是把“生态优先”的原则纳入各项制度建设中。一是加强生态文明法规体系建设。按照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制订和全面清理和修订法律和我市各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建立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法规体系。二是完善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经济政策。采取各种经济和行政手段,激励政府、企业、民众保护生态环境,形成人人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制度环境。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各级政府公共财政支出的重点予以倾斜。完善排污权交易制度。全面推行主要污染物排污权交易。制定并实施生态补偿政策。加大对生态补偿的财政投入,探索转移支付、对口支援、专项补贴、生态移民、异地开发等多样化的生态补偿方式,逐步在饮用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重要生态功能区、矿产资源开发和流域水环境保护领域实行生态补偿。三是进一步完善生态文明考核评价体系,实行生态文明建设的工作目标责任制。特别是把生态文明建设的绩效纳入各级党委、政府及领导干部的政策考核评价体系,建立健全监督制约机制。落实工作责任强化工作考评,通过考核评价确保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共同部署、共同推进。

四、结论

1.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西安就要从战略层面,按照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搞好顶层设计;

2.从再生产的全过程,即生产、流通、分配、消费全过程来进行谋划;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第2篇

面对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资源约束、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党的十报告提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是我们党准确把握世界发展大势,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深入研究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在研究新情况和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总结出来的科学论断,是用科学发展观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又一成功范例,是一个伟大的理论创新,符合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符合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

我们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布局去部署工作、推动工作。

经济建设能够为整个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奠定雄厚的物质基础,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政治建设能够为实现最广泛的人民民主确立正确方向和制度保障,我们一定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使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展现出更加旺盛的生命力;文化建设能够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我们一定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社会建设能够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推进社会和谐发展,我们要从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高度,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对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意义重大,是其他建设科学健康发展的重要标志,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我们一定要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努力开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新时代。

二、 中原经济区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体现

党的十刚刚闭幕,国务院就于11月17日正式批复了《中原经济区规划(2012—2020年)》,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重视和支持。

我们应该十分明确,在中原经济区建设过程中,必须全方位地贯彻落实十精神,尤其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从内涵方面加以认真思考,我们会发现:中原经济区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体现。

首先,要做到“两不牺牲”,既确保国家的粮食安全,又确保生态平衡、完整、美好,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这正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要求。

其次,必须走“三化”协调发展的路径。“三化”协调发展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充分体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精神。

三、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保障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高品位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河南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加快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关键时期。我们要乘势而上,把学习贯彻十精神与全面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的生动实践结合起来,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作出更加显著的成效,努力把中原经济区建设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示范区。

在领导观念和领导方式方面,要始终不渝地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准确把握“五位一体”的总布局,更加自觉地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

在立法实践方面,应结合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实际和河南省情,适时做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提升中原经济区建设品位”的重大决定,使其成为全省人民的共同意志。

在政府工作方面,各部门要依据分工要求和工作实际,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把资源消耗、环境保护、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切实可行的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

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要不断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严格控制开发强度,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有效解决损害人民健康的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问题。

在经济发展方面,强力推进科技创新,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尽快摆脱传统生产方式的束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知识经济,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实现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和清洁化,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第3篇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成效;对策

1引言

宿迁市地处长三角地区,是淮海经济圈、沿海经济带、沿江经济带交叉辐射区,也是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互动的重要节点。建市以来,宿迁市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始终坚持“生态立市”的发展战略,突出生态富民,加快转型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特别是立足自身独特的生态优势,全面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思想,加快生态经济示范区建设,积极探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努力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生态资源转化为富民资源。

2宿迁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效

2.1坚持生态优先,着力凝聚思想共识

生态优势是宿迁的最大优势,宿迁始终坚持把生态立市作为第一战略,按照省委、省政府对宿迁发展指出的“建设生态大公园”大方向,加强生态保护治理,加快发展生态经济,推动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互利共赢。在规划引领上,制定出台《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印发宿迁市生态文明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和《关于试行开展绿色发展评估工作的意见》等文件,形成独具特色的“1+1+N”生态文明建设推进机制。注重从根本上转变干部群众的思想观念,进一步提高公众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激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热情。在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百姓满意度调查中,宿迁生态文明建设满意率和政府重视程度评价值均位列全省第二。

2.2补齐生态短板,着力抓好环境治理

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效果导向,深入开展“两减六治三提升”专项行动,全面推进污水治理、洪水防范、涝水外排、供水安全、节水管理“五水共治”,控制水土流失、防治土壤污染、防控土壤退化、治理地力透支、控制面源污染“五土整治”,燃煤烟气、车船尾气、工业废气、扬尘灰气、餐饮排气“五气治理”,坚决消除各种环境风险隐患,不断提升宿迁生态环境质量。在中央环保督察组督察江苏期间,累计交办宿迁市48件环境件,案件数量全省最少,占比不足2%,全部按时办结。在召开的督察情况反馈会上,宿迁市是2个未被点名通报的设区市之一。去年,按照“彻底禁、禁彻底”的要求,全面开展耿车片区废旧物资回收加工综合整治,全市6978户废旧物资回收加工户全部整改到位,清理废旧物资60余万t,清运填埋垃圾14.4万t,用3个月时间,彻底解决了被国家环保部挂号、困扰城区30年、涵盖气水土多要素污染的历史顽疾,耿车片区的“耿车味”已经变成了“耿车蓝”,“垃圾镇”转型成了“淘宝镇”,整治成果被《新华日报》头版头条、中国环境报专版进行报道。

2.3强化生态优势,着力提升环境质量

深入实施“生态文明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加快沿大运河、沿古黄河、环洪泽湖、环骆马湖和环中心城市等“五大生态走廊”建设,大力推进沿河、沿湖、沿路和农田林网建设,积极实施林相改造和树种更新,加快构建布局合理、林种多样、景观优美的绿色生态屏障,全市林木覆盖率达31%,居全国平原城市前列。集中禁止洪泽湖和骆马湖采砂,整治716条非法采砂船,非法采砂得到全面控制。加大退渔还湿还湖和渔民上岸工程推进力度,新增受保护自然湿地10万亩,湿地总面积达到256万亩。围绕林荫、彩色、花园、海绵“四个城市”建设目标,着力推进景观、生态、休憩相融合的复合型绿化,城市绿化覆盖率达42.6%;大力整治镇村环境,创成部级生态乡镇16个、省级生态乡镇46个。优化生态红线,全市生态红线区域面积占国土面积的30.73%,位居全省第二,为发展生态经济留足了生态资产。

2.4发展生态经济,着力加快绿色转型

坚持把发展生态经济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积极探索经济生态化、生态经济化的发展新路,加快推进生态经济示范区建设,实现产业竞争力和生态竞争力“双提升”。科学编制《生态经济示范区发展规划》,以生态为基因,把生态经济示范区建设与转变生产方式结合起来,大力推进“生态+”,推动生态与工业、农业、旅游、养生、文化等进行跨界融合,创造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实现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坚持以生态经济示范镇建设为突破口,在扶贫重点片区选取8个乡镇进行试点,推动人口向镇区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建设生态宜居新家园、生态环保创业园、生态农业示范园,加快农民向股东转变、务农向务工转变、打工向创业转变。近期,正在推进沿大运河、古黄河“两河”生态富民先行带建设,实施建设百万亩生态成片林、百万亩生态湿地、百万亩生态高效农业、百条生态河道、百个风情旅游景点、百项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等“六百”工程。

3宿迁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更是一项长期任务。虽然宿迁市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受政策、资金等诸多因素制约,生态文明建设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3.1个别地方落实责任不够主动

个别地方对环境污染问题仍采取遮遮掩掩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态度和方式来处理,或有案不查、有罪不究,或降格处理、以罚代刑。重地方发展、轻环境保护,对待环保问题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说起来重要、喊起来响亮、做起来挂空挡”的现象,不能真正做到“两手抓、两手硬”。尤其是少数基层党委政府履行“党政同责、一岗双责”不力;相关职能部门对自己承担的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认识不到位。

3.2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进度滞后

一是农业结构不够优化,与其他地区相比,养殖数量大,但产出效益低,且粪污收集、处理和利用设施缺乏有效投入,导致农业面源污染问题比较突出。二是产业发展配套设施不够健全,比如:产业链式集聚需要配套的金属表面处理中心、纺织印染服务中心等公共处理平台尚未建设到位,其他产业链式集聚需要的公共处理设施也较为缺乏。三是城市集中供热覆盖范围不大,城市集中供热尚未实现全覆盖,工业园区供热管网覆盖率为80%,整体供热能力不足,供热缺口较大。四是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不到位,乡镇污水处理覆盖范围不足50%,村居不足25%。中心城区污水处理厂管网密度仅达到8.7km/km2,与10km/km2的合理密度仍有一定差距。五是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及终端处理设施规划与建设相对滞后,乡镇中转站垃圾渗滤液未处理,餐厨垃圾处置场等设施建设也比较滞后。

3.3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任重道远

大气污染防治形势严峻。2016年宿迁市PM2.5浓度减降率和空气质量达标率均达到省级考核要求,但秋冬季节受不良气象条件和北方集中采暖燃煤影响,加之市区工业企业布局不合理、燃煤较多、机动车增长较快、道路和工地扬尘管控难度大等因素,导致宿迁容易产生污染天气,持续减降的目标任务十分艰巨。水环境质量提升空间较大。列入省考的26个断面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虽好于省考要求,但没有Ⅱ类水体,且劣Ⅴ类水质比例高。局部地区土壤污染问题不容忽视。

3.4经济发展绿色水平需要提升

目前,宿迁依靠资源消耗支撑经济发展的方式还未彻底转变,资源利用效率较低,集约节约化发展水平不高,扩大增量、盘活存量、增大绿量压力很大。单位GDP能耗下降率未完成省下达的目标,2016年生态文明建设工程主要目标要求达到0.524t标准煤/万元,而宿迁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为0.368t标准煤/万元。三产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仍然较低,服务业发展的层次和品质也需要提升。

4加强宿迁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

4.1加快生态经济示范区建设

建市以来,宿迁一直秉持生态立市战略,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宿迁得天独厚的优势。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积极探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宿迁在江苏省率先建设生态经济示范区,加快发展生态经济,走出一条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发展新路。利用3-5年时间在全市开展生态经济示范区建设,到2020年,力争建成5个生态富民片区、8个生态经济示范乡镇、5个生态特色产业园,50个生态农业示范园、50个生态经济示范企业、50个生态养殖示范项目、5个生态旅游示范景区、5大生态走廊、25个美丽乡村,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系列创建,全面治理大气、水、土壤和异味等突出环境问题,在生态环境、创新能力、生态产业、绿色发展等领域力争取得重大进展。

4.2推进重点生态治理工程建设

按时序进度推进尾水导流工程建设,做好马陵河水环境治理工程扫尾工作、马陵河水生态系统构建、马陵河沿线智慧系统构建等。加快推进市区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项目建设,尽快完成可研编制、项目立项、实施方案编制等工作。督促骆马湖宿迁大控制三角区退田还湖生态建设工程尽快开工。加快大运河、古黄河、环洪泽湖、环骆马湖和环中心城市“五大生态廊道”建设,落实各项生态保护单项规划编制工作,依据规划细化方案,推进五大廊道重点生态保护项目建设。

4.3提升“四大能力”水平

环境承载力是影响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对于宿迁来讲,必须加大生态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通过加强“四个能力”建设,增强生态环境承载力。(1)提升污染物收集能力。加强污水收集,加快城市雨污分流和老旧污水管网改造,推进镇村污水管网建设;加强污物收集,着眼垃圾分类和收运,构建城乡一体大环卫格局。(2)提升污染物处置能力。强化生活污染处置,大力推进污水处理厂建设;着眼污染物处置,加快餐厨废弃物处置终端和建筑垃圾处理中心、垃圾焚烧处理工程、危废焚烧处置项目等建设;强化生产污染处置,开展畜禽养殖场提标改造建设,从源头上控制农村面源污染。(3)提升清洁能源供应能力。推行集中供热,加强供气设施建设,提高供气能力;严格使用合格煤、优质煤,全面提高煤质和燃用效率。(4)提升碳汇能力。全面构建生态保护林网,大力推进碳汇造林项目,切实提高碳汇水平。实施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积极推进100万亩生态经济林、100万亩生态湿地建设。

4.4建设重点绿色生态屏障

重点围绕洪泽湖、骆马湖周边,古黄河、京杭大运河、新沂河等流域性河流两侧,高速公路、国省干道、城乡道路两侧等“三沿”区域,以及沭阳县新河、庙头、颜集、扎下、潼阳等西南花木产业林片区,泗阳县卢集、高渡、裴圩、城厢等成子湖林果苗木片区,泗洪县峰山、天岗湖、双沟西南岗经济林果片区“三大”片区生态林建设目标,全面排查确认林木种类面积,掌握并确定好规划的任务数据,按计划推进秋冬绿化造林工作,为打造特色生态林区、推进生态经济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周文华.北京市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效、问题及对策[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15,13(3).

[2]程杨.宿迁市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研究[J].科技展望,2016(35).

[3]张琥.以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效造福于民[N].宿迁日报,2015-12-22.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第4篇

关键词:国家治理;现代化;生态文明

党的十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列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布局之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要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作为党的十以来的最新理论成果,两者具有内在联系。

一、两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

(一)实践基础的统一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实践来源和检验标准。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面临贫富分化、生态失衡等诸多挑战,迫切需要理论创新以指导实践。国家治理现代化和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应运而生,共同服务于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保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顺利完成。

(二)理论基础的同一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践相结合,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其为理论指南的国家治理现代化与生态文明建设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三)奋斗目标的合一

以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为基本内涵的中国梦,为国家治理现代化与生态文明建设注入了新内涵,是两者共同的奋斗目标。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和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中国梦的现实途径。

(四)地理空间的一致

一定的土地、人口构成的特定地域范围,是国家治理的基本对象。国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国土状况及其开发程度决定了一个国家和社会发展的深度和广度。在国家治理现代化和生态文明建设中确立政治地理空间思维,是一个不容回避和必须理性面对的重大问题[1]。

二、生态文明建设在国家治理现代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目标

生态文明是中国共产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最新认识成果。随着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深入推进,资源环境逐渐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生态文明建设逐步被纳入现代化战略目标。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党的十八报告首次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布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客观条件

国家治理现代化是涵盖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和党建等领域的系统性工程。推进和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有赖于良好的社会环境。“生态文明解决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而人类社会内部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等都是在人与自然关系的框架中进行的。”[2]因此,在“五位一体”总布局中,生态文明建设起着基础性作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减少社会生态事件、缓解社会矛盾、提高政府公信力。从该意义上说,生态文明建设是顺利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前提和保障。

(三)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衡量标准

作为新文明形态的生态文明是衡量社会进步和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尺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能够产生巨大的社会公共利益。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首要标志在于实现“善治”,即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因此,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离不开生态文明建设。从世界现代化的进程看,第一次现代化在创造巨大生产力的同时造成了史无前例的生态危机。在反思第一次现代化的基础上,“生态现代化理论与实践应运而生,生态化成为第二次现代化的重大特征”[3] 。生态文明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和特征,影响和制约着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深度和广度。

三、国家治理现代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指南

(一)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以“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4]。这充分揭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紧迫性。当前,我国现代化建设正处于中期阶段,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加速推进,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日渐凸显。西方国家几百年工业化过程中分期出现的生态问题在我国几十年内集中爆发,致使我国环境形势日益严峻,甚至成为阻碍实现现代化战略目标的“拦路虎”。为顺利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必须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解决现代化道路上的“拦路虎”。

(二)国家治理现代化揭示了当代生态危机的根源

一是认识根源。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类要与自然和谐共存。将“治理”纳入现代化建设具有深刻的生态意蕴。它主张以平等的视角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二是制度根源。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在追逐资本利润最大化的本性驱使下,在全球范围内大肆掠夺自然资源,造成了史无前例的生态危机。只有遵循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建立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制度,才能实现经济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三是技术根源。科技是提升生态治理能力的重要手段,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必须辩证地看待科技的生态作用,树立正确的科技观,避免现代科技带来的负面效应。四是实践根源。“生态危机是由人的实践活动造成的,其实质是实践中自然的反人化。”[5] 因此,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必须在实践的基础上重塑社会关系,加强各生态主体的平等对话,形成共建生态文明的合力。

(三)国家治理现代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出路

现代化与生态化的有机结合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突出特点之一。要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整个现代化建设之中,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通过转型发展,实现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保护生态共赢[6]。我国的基本国情和生态文明本身所具有的集中性、整体性、全局性特点,决定了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7]。由此可见,国家治理现代化为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出路。

四、国家治理现代化视角下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

(一)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观

“生态价值观,就是人们对生态环境在人类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所处地位和所起作用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8]有什么样的生态价值观,就有什么样的生态行为和生态实践。在利用和改造自然过程中,应反对和克服“人定胜天”的人类中心主义和极端生态主义;在肯定和尊重自然界内在价值、考虑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承载力的基础上,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肯定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7],确立人与自然平等和谐的生态文明意识,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协调发展;加强面向社会、面向学校、面向企业的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形成珍爱自然、重视生态的伦理观念和行为规范,促使“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实现生态意识的人格化,使人们把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转化为自觉行动。

(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我国生态环境恶化、资源枯竭的主要原因在于生态环境的产权、监管等制度建设严重滞后。为此,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完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度,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4]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按照顶层设计的思路,体现生态文明制度的整体性、协调性、连贯性,革除不合时宜的生态文明体制机制,构建系统协调、切实可行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三)建立多元主体共治模式

政府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制定者和执行者,是生态道德意识的倡导者和培育者,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组织者和监督管理者,发挥着主导作用[8]。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正确对待和处理市场与生态的关系是实现生态文明的重要举措之一。随着公民社会的日益成熟和绿色运动的兴起,非政府组织、社会民众逐渐成为一支不容忽视的力量。作为全社会的共同事业,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民众的广泛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加强政府、市场和社会等主体的协调合作,建立起政府、市场与社会“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多元主体共治模式,形成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合力。

(四)加强生态技术创新与应用

生态科技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关键。顺应生态科技的时代潮流,必须加强与国际社会在生态技术方面的交流合作,重点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经济,用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淘汰落后产能,实现以生态技术为基础的绿色发展,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强力的技术保障。同时要加强生态技术的推广,让先进的生态技术广泛应用于生产、销售和消费等各环节和领域,从源头和末端上减少污染源和污染物的排放。

(五)优化国土治理空间

随着现代化建设的加速推进,我国国土空间既需满足人口增长、经济发展的需求,又要应对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生态问题。这就需要站在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高度,根据各地资源禀赋和自然属性,考虑各地人口、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制定国土空间开发战略,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划,“最终建立健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和运行机制,从单纯的重开发空间走向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并重的‘三位一体’空间格局”[9]。

参考文献:

[1] 周平.国家治理须有政治地理空间思维[J].探索与争鸣,2013(8):11-16.

[2] 孙文营.生态文明建设在"五位一体"总布局中的地位和作用[J].山东社会科学,2013(8):12-17.

[3] 杜明娥.试论生态文明与现代化的耦合关系[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2(1):181-186.

[4]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3-11-16(1).

[5] 陶庭马.生态危机根源论[D]. 苏州:苏州大学,2011:83.

[6] .努力建设一个生态文明的现代化中国[N].人民日报,2012-12-13(1).

[7] .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J].求是,2012(22):3-25.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第5篇

探索建设有浙江特色 生态文明的理论依据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一种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更为高级的文明形态。在建设生态文明中,努力形成不同区域的发展特点,走出不同区域的特色发展之路,既有理论基础,也有客观可能。

从科学发展理论看,追求不同发展特色、不同文化特点构成的和谐发展,是更高层次的发展。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基于各地的人文背景、区域文化、经济基础和资源条件等的不同,各地在发展中必须扬长避短,形成区域发展的比较优势,建立自己的发展特色,这种由不同区域发展的比较优势与发展特色构成的发展均衡,是一种社会和谐的均衡,是一种我们在贯彻科学发展观中所要追求的和谐发展的更高境界。

从生态文明的自身要求看,生态文明是继工业文明之后的一种崭新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建设,对发展路径、发展层次和发展水平都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建设生态文明将是一项长期的历史性的重大任务。生态文明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因此,各地在建设发展生态文明,由于工业发展基础、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和发展组织推进能力的差异,必然导致生态文明建设发展上的差异。因而,在生态文明建设中,不能追求一刀切的发展,只能在承认工业化发展差距的前提下,鼓励追求特色发展,以特色发展和比较优势,弥补区域发展的差距,实现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和谐推进。

从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看,各地实践有先后,认识有差异。进程有快慢。从我省多年来的实践看,在现有实践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建设有浙江特色的生态文明,走出有浙江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之路,实现浙江生态文明的率先发展。是非常有价值的,也是十分必要的。我们认为,从浙江的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自然资源环境等省情特点出发,努力建设有浙江特色的生态文明,是推进我省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实现发展转型升级的目标任务,也是再创我省新一轮发展优势的重要保障。

建设良好生态是我省 长期不懈的发展追求

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是人们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长期实践中逐渐认识、逐步深化的。从我省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实际看,浙江较早认识到了生态建设的重要性,较早树立起生态发展的理念并进行了积极探索。较鲜明地提出了生态建设的目标要求,较有力地采取了推进生态建设的种种举措。我省长期不懈的实践追求。取得了较好的实效。

一是较早树立起生态发展的理念。改革开放以后,伴随着以农村工业化为主导的经济建设热潮的掀起。我省工业污染问题开始凸显。省委省政府敏锐地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和生态建设的重要性,引导全省上下树立关心生态、重视生态的发展理念。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对当前和长远都是一个严重的祸害”。到80年代中期,省委省政府又提出“发展经济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到90年代中后期,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浙江秀美山川”,要求“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发展生态经济。”进入本世纪以来,省委省政府再次发出“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的强音,提出建设“绿色浙江”的发展理念,强调“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的发展思路。在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推动与影响下。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意识,已在浙江大地深深扎根。

二是较早确立了生态发展的战略。浙江省委省政府一直重视从发展战略决策的高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2002年6月,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建设“绿色浙江”的发展战略。同年12月。省委十一届二次全会又作出了建设生态省的战略决策,制定了生态省建设纲要,明确了生态省建设的奋斗目标、重点任务和政策举措。此前,在浙江省“八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了淘汰消耗高、性能差、污染严重的落后产品,把加强资源的综合利用作为技术改造的重点。浙江省“九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坚持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的三同步方针。要求有效遏制自然生态恶化和环境污染。2003年制定出台的“浙江省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提出建设以循环经济为核心的生态经济体系。战略思路的明确,有力地提升了浙江经济的发展层次,清晰了发展导向。

三是积极采取了多种举措。针对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特点与不同要求,省委省政府注重采取有效举措,推进生态建设。在上世纪80、90年代。我省采取强硬措施推进技术更新改造,淘汰消耗高、性能差、污染严重的落后产品。关停一批污染严重的生产企业。到2002年末全省限期治理了8264个污染源,依法关停污染严重企业2567家,全省2.2万个工业污染源治理达标率为99.8%。同时。在全省全面推行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和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从制度建设上为推进生态省建设提供有力保障。2008年下半年虽然受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省委省政府依然旗帜鲜明地提出:环境保护的“硬杠杠”不能宽,节能减排的“紧箍咒”不能松。规定对选址不符合生态环境功能区划、不符合产业政策等要求的项目,实施禁批制度,从源头上控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我省生态文明建设初步 形成了一些发展特色

在长期锲而不舍的推进生态建设中,浙江人民的努力取得了良好成效。目前全省的森林覆盖率、空气、水质等多项环境指标位居全国前列,经济步入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轨道。抵御市场风浪的能力大大增强。更重要的。是我省在实践中,结合浙江的省情实际,初步探索形成了若干有浙江特点的生态建设方法路径。

抓住浙江山地众多的特点,率先从绿化美化浙江突破。针对浙江国土70%是山地。一些地方植被破坏与水土流失严重,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下降的实际,早在上世纪80年代,省委省政府就提出了“五年消灭荒山、十年绿化浙江”的要求,组织动员全省上下大规模开展人工造林、封山育林的绿化美化浙江活动。至1994年,全省实现了消灭荒山目标。从1989年至2009年的20年中,我省森林覆盖率由42.6%上升到57.4%(按国家统一口径,不计灌木林),全省有43个市县区获得部级生态示范区的命名。累计创建

部级环境优美乡镇138个,省级生态乡镇648个,建成省级以上森林公园103个,其中部级森林公园35个。跃居全国前列。

抓住浙江缺少资源能源的特点,率先培育发展节能环保经济。针对我省工业经济发展的能源资源主要依赖于省外、且工业用能占了全部能源消耗75%的实际,省委省政府一直强调,要坚持在节能降耗中加快经济发展。截止2009年底,我省单位GDP能耗比2005年降低17.3%,相当于少排放二氧化碳7540万吨。我省万元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为1.11吨标准煤,远低于全国2.05吨的平均水平。同时,我省一直高度重视生态环保产业的发展。自1997年以来。我省环保产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长22%,,比全国同期高出8个百分点,目前全省环保产业拥有单位1500多家,环保产业收入总额位居全国第二。

抓住浙江发展空间不足的特点,率先推进集约集群发展。针对我省人多地少、基本农田保护率高、可供建设用地资源十分有限的实际,省委省政府在推进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十分重视集聚集约发展,注意引导块状产业园区化、集群化发展。通过共同构筑技术创新平台,促进产业集群技术进步、产品升级、产业创新与产业融合。通过共同建设基础设施,加强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目前,在全省超过10亿元产值的312个块状产业中,已有一批通过集中整治实现了结构调整与产业转型升级。如长兴县的蓄电池产业。经过集中调整,产品升级为附加值较高的高档产品,企业数量减少2/3,去年产值达到103亿元。占据了全国同类产品的半壁江山。又如上虞市的杭州湾精细化工园,通过整体改造提升。去年工业产值比2005年增加了1.5倍,而COD排放强度则比2005年下降了63.6%。

抓住生态建设需要锲而不舍长期努力的特点,率先推进治标与治本结合。针对我省不同阶段、不同地区的一些突出矛盾,采取出重手进行突击整治的同时,我省较早地抓住了生态建设的突出环节,采取多项综合配套改革措施,注重生态建设的整体协调推进。2004年起,我省开展了一场历时3年的针对全省水系、11个重点区域的“811”环境污染系统整治行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近年来,我省进一步加大生态建设工作力度。在继续推进生态省建设、扎实推进第二轮“811”行动的同时,着手推进循环经济试点省建设。通过全省上下坚持不懈的努力。浙江环境质量得以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指数进入全国先进行列。

以上的实践探索,为今后建设有浙江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之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进一步构筑有浙江 特色的生态文明之路

省委提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省要把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重大战略任务来抓”。进一步建设有浙江特色的生态文明,构筑有浙江特色的生态文明之路,是确保浙江在未来继续保持率先发展优势,确立在全国领先发展地位的关键。

明确我省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路要求。在未来浙江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路上,既要充分体现以发展生态经济为中心,以建设优美生态环境为基础,以推进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加强生态文化为支撑,努力开辟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和谐发展的共性要求,又要努力凸显具有浙江的浓厚地域特点、丰富省情特色和鲜明文化特征。充分体现浙江人民基于本省资源禀赋、产业基础、文化传统走出来的富民强省之路的发展优势,努力建设有浙江特点的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培育形成有浙江特色的生态文化。要把以创业创新为核心的“浙江精神”,与追求人、社会、自然和谐协调发展的生态文化密切结合起来,进一步拓展浙江精神的丰富内涵,提升浙江精神的文化品位,形成推动浙江进一步发展的强大价值取向,构筑有浙江特色的生态文化。通过加强浸入浙江精神的生态文化建设,进一步增强浙江文化软实力,为浙江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不竭的动力源泉。

突出浙江生态经济的结构优化。加快发展壮大生态经济,是建设生态文明的中心任务。结合省情实际,优化生态经济结构,是建设有浙江特色生态文明的重要环节。要针对我省三大产业中服务业比重偏低的实际。加快发展旅游、金融、商贸、物流、创意、文化等“低碳”产业,大力发展低碳经济;要针对我省能源资源消耗主要集中于工业经济领域的实际,加快发展环保、节能、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等产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要针对我省国土绿化好、海域面积大的优势,加快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型服务业和海洋产业,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和蓝色经济。通过若干年的努力,使我省从目前的以高能耗、高污染和高工业经济比重为主的经济结构,转向以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绿色经济和蓝色经济相结合的生态型经济结构,努力形成附加值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生态经济发展格局。

做强浙江生态文明的区域特色。在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高速发展中,我省各地已经逐步拉开了发展步伐,形成了具有本地特点的区域发展特色。在今后建设生态文明的进程中,各地也要依据本地的经济基础、资源禀赋、人文环境,进一步选择适合本地实际的发展路子。从全省大局考虑,生态文明建设要注重统筹兼顾、分类指导。在生态文明的区域功能定位上,要研究确定不同地区的区域功能重点,明确区域经济发展方向;在生态产业的规划布局上,要研究制定区域产业导向政策,培育发展区域特色产业:在统筹城乡发展上,要注重研究各地的结构特点,努力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特色。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第6篇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测绘地理;信息服务;作用

引言

为全面贯彻党的十、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盘锦市第六次党代会提出“建设生态城市”,对持续加强生态盘锦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市委六届六次、七次、八次、九次、十一次全会先后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滨海新盘锦”。市委六届九次全会审议通过“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市七次党代会提出:“到2020年,建成部级生态文明示范市”。盘锦市成为全省首家在法治化、规范化、制度化层面实施生态文明建设的城市。市测绘地理信息局作为全市测绘地理信息工作主管部门,如何在推进盘锦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在测绘地理信息工作中的优势作用,在推进盘锦创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和生态文明建设中,提供高效优质的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服务,承担完成测绘地理信息工作服务社会进步、服务经济发陈胜、服务生态文明、服务民生保障的重要责任与使命,笔者认为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 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增强服务发展的大局意识

党的十将生态文明建设列为“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党中央、国务院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特别是2015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将测绘地理信息技术相关改革任务纳入“建立空间规划体系制度”“编制空间规划、推进市县'多规合一'、创新市县空间规划编制方法”等改革任务之中,测绘地理信息工作贯穿了提供规划基础、监测规划实施、评估规划结果的全过程。盘锦市在形成《关于加快盘锦市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工作的实施意见》(初稿)中,提出建立完善“多规合一”制度,强调空间规划工作任务,为盘锦地理测绘事业全面发展提供了难得机遇,机遇与挑战并存,要不辱使命,勇挑重担,以服务大局为主旨,积极推进自然资源资产确权及评估、各类空间界线划定、空间规划体系建立、生态环境保护绩效考评、生态价值评估等生态文明各项任务实施,为盘锦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技术服务保障。

2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强化服务发展的责任意识

中共盘锦市第六届九次全会通过《中共盘锦市委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提出“市域空间更加优化。构建起科学合理的城镇化格局、产业发展格局、生态空间格局”目标,明确了优化生活空间布局的工作任务,以优化城镇布局和形态,有序拓展城镇发展空间,增强城镇承载功能,大力推进绿色城镇化,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生态田园城市,形成舒适宜居的生活空间。要突出目标导向、问题导向、需求导向,紧紧围绕国家改革发展大局,贯穿五大发展理念主线。建立形成常态化业务、建立长远合作机制等,积极配合与市生态文明建设牵头部门,建立沟通联系机制,形成工作合力,为生态文明建设和领导科学决策提供地理测绘信息数据支撑。

3 围绕新常态改革发展,促进资源节约的生态意识

充分认识和把握系列讲话精神,特别是“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两山”理论的科学涵义和深刻内涵,树立资源约的意识,做到观念上适应、认识上到位、方法上对路、工作上得力,对新形势新常态下的测绘地理信息发展战略、工作定位、改革思路等进行深入研究和系统谋划,坚持以党的十报告为指引,找准测绘地理信息服务保障盘锦经济社会发展的切入点和结合部,努力推进盘锦测绘地理信息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第7篇

深刻认识提出生态文明建设这个主题的背景,这是在新的起点上把我市发展继续推向深入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五年来,我市积极实施“三市并举”发展战略,推进了丽水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的“双丰收”。回顾这些年的发展实践,我们深切体会到,做好丽水的事情,必须始终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个大局,既要正视欠发达这个最大实际,发奋图强而不妄自菲薄;又要充分发挥生态这个最大优势,有所作为而不盲目盲从。一定要把加快发展作为建设生态文明的首要任务来抓,一定要把充分发挥生态优势作为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举措来抓,一定要把科学保护生态环境作为建设生态文明的关键环节来抓,一定要把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人民群众创业创新的热情作为建设生态文明的强大动力来抓。

我们要科学地分析和把握形势,努力在抢抓机遇中战胜挑战、在破难而进中乘势而上。首先要看到,国家宏观调控对我市加快发展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机遇大于挑战;第二,在“补课”和“赶趟”并举的进程中,必须正确面对既要加快发展、又要加强保护的双重任务;第三,必须正视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促进跨越式发展、保持生态环境领先、构建和谐丽水、既要发展又要和谐的能力“倒逼”的压力加大等薄弱环节和问题。

要明确我市建设生态文明的总目标、总任务、总要求。建设生态文明是党的十七大理论创新的重要成果,体现了我们党对现代化建设规律的深刻把握。就丽水而言,专门就建设生态文明作出战略部署,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及“两创”总战略的必然要求,是“三市并举”发展战略的深化。丽水建设生态文明具有良好的基础,生态资源极为丰富、生态经济初具规模、生态理念深入人心,生态可以说是丽水发展的希望所在,也是优势所在、潜力所在,我们完全有决心、有信心,在建设生态文明的进程中走在全省各市前列。

我市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两创”精神为推动,紧紧围绕与全省同步基本实现全面小康、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发展规划,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深化“三市并举”发展战略,充分发挥丽水的区域经济特色和生态优势,发展生态经济,优化生态环境,弘扬生态文化,促进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促进全市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全面实现建设生态文明、推进跨越发展、惠及全市人民的战略目标。

确保实现建设生态文明、推进跨越发展、惠及全市人民的战略目标,必须着眼长远、立足当前、扎实推进,以“三步走”的形式力争几年上一个台阶。第一阶段:2008—2012年,在与全省同步基本实现全面小康之时,建设生态文明初见成效;第二阶段:2013—2017年,全面实现小康,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第三阶段:2018—2020年,与基本实现现代化同步,基本实现生态文明。为使生态文明建设能够开好局、起好步,务必要扎实做好第一阶段的工作,关键是明确“三大任务”、做好“四篇文章”、实现“五个在丽水”。

明确“三大任务”,一是把发展生态经济作为建设生态文明的基础。要围绕把我市建设成长三角地区重要的绿色农产品基地来发展生态农业,全市要实现农业总产值80亿元以上。围绕把我市建设成长三角地区特色制造业基地来发展生态工业,全市工业总产值要达到或超过1800亿元。围绕把我市建设成长三角地区生态文化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来发展生态旅游业,促进生态旅游业由第三产业的先导产业向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转变,打响“山水古文明、丽水好风光”的旅游品牌,力争旅游总收入突破100亿元、旅游总人数突破1700万人次;二是把优化生态环境作为建设生态文明的保障。在农村环境建设上,要通过“五整治一提高”等举措,促进农村的田园风光、乡土气息和现代文明融为一体。在城市环境建设上,要有序推进旧城改造、城中村改造、城市内河改造,并加强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绿化美化工作。在景区环境建设上,景区环境达标率要达到100%,2/3的旅游区(点)要通过国家质量等级评定;三是把弘扬生态文化作为建设生态文明的支撑。重点要通过深化绿谷文化建设、民间艺术之乡建设,挖掘和发展传统工艺文化、名人名居文化、非物质遗产文化。

做好“四篇文章”,一是做好“保护”的文章,以编制完善主体功能区划为契机,合理划分生态保护区,有效保护生态公益林。建立健全生态保护平台和生态管理秩序,健全各种资源的有偿使用机制和补偿机制,加快形成资源环境价格约束机制和配置机制,做到地不乱占、树不乱砍、矿不乱采、水不乱截,实现青山常绿、碧水长流、生态永存;二是做好“恢复”的文章,通过加快推进“内聚外迁”步伐,大力推进整村搬迁和自然村撤并,大力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在转移农民、减少农民、富裕农民的同时,减轻生态环境的压力,尽快恢复生态脆弱区的良好生态环境;三是做好“优化”的文章,以发展高效生态农业为目标,通过生产基地化、产品标准化、经营产业化,提高产业竞争力。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把旅游开发与资源、环境保护有效结合起来,形成良性循环;四是做好“建设”的文章,坚持生态经济化和经济生态化,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大力推广清洁生产。全力推进“千亿富民强市”工程,确保“十一五”期末完成重大基础设施阶段性建设任务。

实现“五个在丽水”,一是居住在丽水,要通过提升城市的功能、素质和品位,把丽水建设成为独具魅力、最适宜人居的长三角城市群的功能性城市、个性化城市;二是饮食在丽水,要着力打响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丽水制造”的品牌,积极开发丽水特色餐饮;三是休闲在丽水,要依托“天然氧吧”的生态优势,以休闲养生为主线加大休闲资源的整合开发力度;四是旅游在丽水,要通过加快景区开发和旅游配套设施建设,打造一批在省内外、国内外有较强吸引力的旅游精品景区、线路;五是创业在丽水,要积极探索促进全民创业的有效途径,多渠道、多形式培育创业主体,激发和保护群众的创业热情,使丽水成为想创业者敢创业、会创业者能创业、善创业者创成业的一方热土。

要围绕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任务,把各项工作举措落到实处。首先,要继续解放思想。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也是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的一大法宝。当前,对丽水发展来说,正处于一个需要我们重新拿起解放思想这个法宝,通过“跳出丽水”审视自我、寻找差距、明确新目标的关键时刻。市委决定,把今年作为“创业创新年”,并要结合党的十七大精神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以“加快创业创新、建设生态文明、推进丽水新跨越”为主题的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目的是要以加快创业创新为动力,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生态文明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丽水新跨越的突出问题,用改革创新的思维突破各种瓶颈制约,以思想的大解放推动又好又快发展。重点要把解放思想落实到到项目推进、破解难题、改善民生和优化环境上。在大讨论活动中,重点要“六破六立”:破除僵化教条观念,确立按规律办事的思想;破除因循守旧观念,确立敢为天下先的思想;破除得过且过观念,确立敢于负责的思想;破除浮夸不实的观念,确立以成效成果论英雄的思想;破除重物轻人的观念,确立以人为本的思想;破除重权力轻服务观念,确立环境就是生产力的思想。

要坚持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也是丽水发展活力的源泉。必须深化要素配置、行政管理体制、农村综合改革和投融资体制等“四大领域”的改革,建立健全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必须扩大“引进来”、“走出去”以及区域合作等“三个方面”的开放,发展开放型经济。在深化生态经济文化交流、“山海协作工程”、“华侨要素回流工程”和大力发展“丽水人经济”,以及在互利双赢上实现新突破;要推进“富民强市”。项目是经济工作的核心之举,也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支撑。要着眼于“千亿”目标,进一步深化“项目建设年”活动,着力优化投资结构,突出项目建设重点,加强要素保障供给,确保项目建设进度。要推进项目政策创新、项目服务创新、项目前期创新、项目机制创新;要统筹城乡发展。大力实施农民异地转移工程,推进十万农民大转移。实施新一轮村庄整治建设工程,为农村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扎实推进低收入农户增收工程,进一步改善农村民生。积极实施中心镇培育工程,优化人口和生产力布局;要保护生态环境。确保生态环保指标达标,加强源头生态环境保护,加大城乡环境整治力度,加快环境基础设施建设。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第8篇

关键字:新农村建设 美好乡村 城乡一体化

一、乡村一体化的机制

按照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城乡布局规划,明确县市域中心村中心镇的数量与定点。一是抓住县市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的有利机遇,搞好安徽省村镇布局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有机衔接。这是优化村镇布局和促进人口集聚的有效机制。要把土地整治试点与中心村中心镇培育紧密结合起来,按照“先复垦后使用、增减挂钩、平衡有余”的原则,推进土地综合整治。二是整理复垦后的新增耕地指标优先用于满足农村人口和村庄集聚需要。各地要从实际出发,积极引导农户通过宅基地调整、互换和跨村跨乡镇建房,通过货币补偿、宅基地城镇住房等途径,加快农村人口集聚。三是促进农村人口集聚。以优化农村人口和村庄布局为基本导向,以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建设、农村住房改造建设、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等项目建设为基本载体,着力推进农村人口和村庄向中心村集聚,根据安徽省美好乡村建设的目标,力争在 2013 年全省建设1710个左右中心村。采取农房建设空间管制、宅基地整理置换、村庄整治、农房改造建设、改善道路、供排水基础设施等办法,积极引导农民到中心村中心镇集中建房购房。

二、改善农村规划

提升农村公共服务。以促进农民全面发展为导向,推进中心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建立功能齐全的村务活动、医疗卫生、警务治安、文化娱乐、体育健身、放心购物、幼儿教育等服务场所,增强对农村人口集聚的吸引力。深入推进村庄环境整治,努力彰显村容整洁、环境建设美好乡村首先要打造优美环境。要按照打造“宜居宜业宜游”新农村的要求,以“道路硬化、垃圾处理、污水治理、卫生改厕和村庄绿化”五大项目为重点,在继续推进村庄整治扩面的同时,把力气更多地用在全面提升整治建设水平上。一是全面完成预定目标。第二轮“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实施时,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到 2013 年要使我省绝大部分村庄环境得到较好整治,农村“脏乱差”状况得到全面改观。各地要按照这一部署,切实加大整治推进力度。今年要按照确保建设进度、工程质量、村庄覆盖面、群众受益面“四到位”的要求,最终全面完成村庄“五大项目”的环境综合整治任务。二是着力推进连片整治。按照“统一规划、联合整治,城乡联动、区域一体”的要求,编制区域一体化的村庄整治建设规划,加大串点成线、连线成片的综合整治力度,提高整乡整镇的整治比例,着力打造一批各具特色的美好乡村风景线。三是扎实推进分类整治。按照“重点培育中心村、全面整治保留村、科学保护特色村和合理整治撤并村”的要求,深入推进村庄分类整治。

三、树立美好农村形象

在安徽省这一块要大力开展村庄绿化要把发展农村生态经济与安徽省乡村的整治提升为“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和农房改造建设水平有机结合起来,科学编制农村生态经济发展规划,着力构建高效生态的农村产业体系,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一是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既可以增加市场有效供给,又可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还可以增加农民收入,一举多得。要按照经济生态化、生产园区化、产品标准化的要求,以食功能区和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为抓手,促进土地规模经营和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建设,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农作制度创新,提高农业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科技化、生态化水平。二是大力发展“农家乐”休闲旅游业。要把发展生态旅游业作为推进美好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充分利用农村山水资源、田园景观、休闲旅游业培育成为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生态的大产业。三是大力打造农民创业就业平台。把推进村庄整治建设、农房改造建设与促进农民创业就业有机结合起来,大力推进农民创业就业平台建设和乡镇工业功能区建设,促进来料加工业、家庭工业、社区服务业加快发展和乡镇企业转型升级,让更多农民地就近实现创业就业、增收致富。这里,需要特别强调加快欠发达地区发展、改善欠发达地区群众生活的问题。应当说,目前全省区域发展差距依然明显,特别是一些欠发达县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仍然比较落后,低收入群众增收致富任务依然十分繁重。我们必须动员全省各方面的力量,在保持原有帮扶政策措施不变的基础上,结合“十二五”规划的编制,认真研究新一轮帮扶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的政策措施,进一步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扶持力度。当前,要按照突出重点、分类指导的原则,对若干重点欠发达县实施特别扶持。欠发达地区要抓住机遇,振奋精神,着眼于增加农民收入、提升民生水平、增强内生功能,把省里的帮扶项目与建设美好乡村结合起来,着力推动特色生态经济加快发展、城乡人口布局加快优化、基本公共服务加快改善、绿色城镇和美好乡村加快建设,构建农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不断提升的长效机制。生态是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培育生态文化。要把建设农村生态文化作为建设美好乡村的重要内容,以提高农民的生态文明素养为核心,推进农村生态文化建设,树立农村生态文明新风尚。同时,要提炼特色文化村的生态文化,在推进村庄整治建设、农房改造建设和美好乡村建设中,吸收和弘扬生态文化。三是大力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深入开展文明清洁户示范评选等群众性的生态文明创建活动,倡导农民使用生态产品、发展生态消费。结合农村实际,加强农村生态文化设施建设,提倡健康文明的娱乐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