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学好地理的方法

学好地理的方法赏析八篇

时间:2023-10-19 10:40:37

学好地理的方法

学好地理的方法第1篇

空间性是地理学最基本的特性,是地理学区别于其他学科最突出的特征。在地理学习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经常运用地图、剖面图、景观图、和模式图等,学生则要经常借助图形在脑海中构建或操作相关的“心像”。所谓“心像”是指学生积累在头脑中的大量地理表象,因为情感的激发而被充分调动和活跃起来,并且在理性的梳理和想象的作用下,重新进行组合,从而逐渐形成一个愈来愈明晰、完整的新形象。这种在地理学习中构建和操作“心像”的能力,可视为空间能力。地图是学习地理的灵魂,只要掌握了正确的读图方法,培养良好用图习惯,形成基本的地理技能,就已经掌握了学习地理科的最重要的工具。

首先,养成良好的读图、用图习惯。地理知识不仅存在于课本的文字当中,也蕴含于地图之中。在地理学习中,我们要做到左图右书,注意随时运用地图,查阅地图,善于从地图中发现地理知识,寻找地理规律。长期坚持下去,就能够做到眼中有字,心中有图,文字和图象有机结合在一起,形成正确的空间想象。其次,要掌握正确的读图方法。读图要注意先后顺序,先看图名、图例、比例尺和方向,知道该图表现的主要内容、范围等,再观察图的具体内容。观察要仔细全面,不要漏掉每一个信息,学会看图、记图,甚至画图。

二、抓住地理事物的特征进行对比

气候知识一直都是学生学习的难点,需要理解,又容易混淆。例如,下面几种气候的特征:地中海式气候的主要特征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温带季风气候的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三种气候进行对比,找出相似和不同的地方,其中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气温的差异,重要区别是前者冬季低于0℃,后者高于0℃。还有地中海式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的主要特征的差异是降水的季节不同,前者是冬季多雨,后者是夏季多雨。气候的特征基本上是从气温、降水等气候因素来概括。在学习中只有抓住了地理事物的特征,才能从根本上区分和掌握不同性质的地理事物。

三、分析地理现象的成因

地理知识只有理解了才能记得快,记得牢。比如,气温和降水的时间、空间分布规律,为什么世界气温的分布会从赤道向两级递减,这要从地球公转,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进行讲解。还有,为什么赤道地区降水多,两级地区降水少,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要从气温高低,气流升降等方面去讲解。只有理解了地理现象的成因,学生才能更快、更好地掌握地理知识。总之,理解是记忆最好的老师。

四、巧用记忆的方法

地理知识内容多,中国有34个省级行政区,它们的名称、简称、行政中心、位置、轮廓图都需要我们掌握,其难度不在于“深”而在于“多”。那么我在教学中就引用一些诗歌来帮助学生记忆,比如,用下面的诗歌记住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名称:两湖两广两河山,五江云贵福吉安,四西二宁甘陕,内重台海北上天,港澳特别行政区,一国两制已实现。用下面的诗歌记住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简称诗歌:京津沪渝直辖市(四个直辖市),蒙宁新藏桂自治 (五个自治区), 一国两制台港澳(两个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 东北三省黑吉辽,冀晋鲁归华北, 苏浙皖赣在华东,湘鄂豫归华中, 华南还有粤闽琼 , 川滇黔归西南,西北还有陕甘青。还有,用一些简单的口诀帮助学生进行记忆,比如,“横纬竖经”区分中低纬度的经纬线;“脊低谷高”判断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山脊和山谷;“南顺北逆”认识分别从北极和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的方向;“汉-英-西-俄-阿-法”记住联合国大会正式使用的六种语言文字;“中-法-俄-英-美”记住安全理事会的五个常任理事国,等等,都可以让学生很轻松地就把一些难区分、难记忆的知识记牢。

学好地理的方法第2篇

【关键词】地理教学方法

作为教师,除了必须有比较宽广深厚的文化科学知识之外,还需要学习教育理论,懂得教育规律,掌握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完成教学任务的必要条件。不解决方法问题,任务就要落空。同志论教育工作时曾指出:“我们不但要提出任务,而且还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者没有船就不能通过,不解决桥或者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不解决方法问题,任务也是瞎说一顿。”这是对工作方法,也是对教学方法最重要、最生动的说明。

教学工作不仅是一种科学事业,而且也是一种艺术事业,方法好坏至关重要。方法好的教学能够产生一种艺术魅力,可以给学生一种艺术感受。

中学地理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在地理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根据各种教学方法的特点、地位、职能、作用、运用范围和实施方法合理地选择,以便充分发挥各种教学方法的不同效能,更好地完成地理教学任务。

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的要求,中学地理课堂教学常用的教学方法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讲授法

地理教学的一切形式和方法都是伴随着教师的语言,运用语言传授地理知识、培养地理能力和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讲授法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讲授法在地理课堂中如果运用得当,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获得地理知识,也能发展学生智能。这种方法又可分为讲述法、讲解法和朗读法。

讲述法适用于描述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的特征。课堂教学时教师运用具体、清晰和结构严谨或者形象生动的语言进行讲述,能使学生犹如身临其境,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讲解法是运用论证性语言讲解各种地理特征、地理概念、地理规律和地理成因的方法。讲解法在运用时要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只有这样才能既注重使学生获得理性知识,又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

朗读法是在课堂教学中某些地理事物和现象用教师的语言难以表述时,教师事先从课本、参考书、杂志、报刊、网络上搜集材料以朗读的方式进行教学的方法。适当运用朗读法,便于证实和说明教学内容,有助于增加知识讲授的生动性和可信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和扩展学生对所学问题的认识。

2.引导法

“引导法”也叫“启发法”,就是教师讲授某一地理课题时,首先创设问题情景,并把问题呈现给学生,引导学生思考,进而独立探究获得新知的教学方法。

引导法是在教师引导和控制下进行的。这种方法既可以使学生获得地理知识,还有利于发展学生智能和科学思维方法。地理课堂教学中常用的引导法可分为:“问题引导法”、“研究式引导法”、“辅导式引导法”、“读讲练式引导法”、“例证式引导法”等。教师可以根据地理教学课题的不同和教学实践的体会,合理运用,充分发挥其多功能的教学价值。

3.直观教学法

由于地理教学内容的复杂性和综合性,直观教学法是地理教学中重要的辅助教学方法。它是运用各种地理直观教具(如地图、地球仪、地理模型、地理标本、地理教学版画、地理图片、音视频等)和直观手段进行地理教学的方法体系。在地理教学中运用直观教学可以变枯燥为生动,变抽象为形象,化繁为简,化难为易,使学生直观感知,准确、深刻地理解知识,从而大大提高教学效果。因此,在地理教学中要尽可能加强直观教学的运用。

4.逻辑方法

在地理直观教学方法基础上,通过各种逻辑思维活动,培养学生地理抽象思维的方法。这种方法对学生掌握地理特征、地理概念、地理规律和地理成因等知识,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发展学生智力,都有重要作用。例如:在讲“黄河上、中、下游各段水文特征”时,启发学生从河流与地形、气候、植被等的联系进行逻辑思维,进而得出“上游特点是多峡谷、河水落差大、含沙量小;中游特征是水土流失严重、含沙量大;下游为地上河”等结论。这种思维方法的运用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接受新知识,同时也锻炼了思维。

5.练习法

这种方法是通过“问答练习”、“作业练习”、“实践操作练习”等来辅助教学的一种方法。地理课堂教学中恰当运用练习法,能有效地培养学生地理技能和智能。

练习法是一种重要的地理教学方法,是地理教学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学生在课本上获得的地理基础知识与能力,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一系列的练习才能巩固。练习能加深理解地理教材内容,扩大知识领域,也可以培养地理技能和技巧,还能使新旧地理知识结合起来,联成系统,并为以后学习新知识与技能创造有利条件。

6.复习法

这种方法是实现阶段性巩固地理知识和能力的重要方法。教师在教学中分阶段采取:“提问法”、“总结法”、“串讲法”等复习法是十分必要的。

复习不仅是为了避免遗忘,而且在复习过程中能够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并使过去学习的知识系统化。例如:复习“中国气候”时,可以把前面学习的“中国位置”、“疆域”、“地形”等特征的知识联系起来,这样学生对我国气候特征、形成原因和分布规律等知识就获得了比较全面、系统的认识,同时对我国的位置、疆域、地形等一系列地理基础知识也得到一个深化认知的机会。

7.检测考核法

利用口头考核或者书面考核的方式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的一种教学方法,它的基本目的是检查学生对地理知识和能力的理解、记忆和实践情况。

教学过程中适时进行考核还可以达到以下目的:

(1)检查教师的教学效果,使教师更好地分析自己在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以便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了解学生对地理教材掌握的程度,以便今后结合学生的知识水平,贯彻教改精神。

(3)指出学生学习和掌握地理知识存在的长处和不足,以便进一步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成绩。

学好地理的方法第3篇

关键词:指导思想;教育因素;理论知识;适度性

随着新课改工作的不断推进,科学的教育方法在高中物理新课改的教学工作中越来越重要,社会的发展和各行业的需求,需要高中物理教师克服重知识轻方法、重结果轻过程的传统教育方式。但许多教师还是为了应付升学考试而教,只注重对学生知识的灌输,忽视了学生科学方法的教育渗透,而且现在高中学生的基础文化水平、知识结构层次、身体心理发展因素已有很大变化。因此,在现阶段高中物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如何将教材、教学方法与授课对象更好地紧密联系在一起进行更加科学高效的课程教学,仍然是高中物理教学工作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渗透物理科学方法教育的指导思想不明确

从事任何一样工作,都要讲究方法和技巧,特别是教师从事的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神圣的职业,教书育人,育造人类灵魂,更需要有明确的方法作指导。由于新课改工作刚刚开始,许多任课教师对新课改工作中的指导思想、科学教育方式的理解还不够全面、不够透彻,还不能够真正地理解和认识科学合理的教学教育方式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因此,教师在高中物理的教学工作中,要深入研究并不断创新利用科学的教学思想,明确渗透科学方法教育的指导思想,只有这样才能够帮助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系统的理解与学习,从而确保将所学的知识串联起来,形成整体思维方式。

(二)教师对教材中的科学方法教育因素不明确

教师采取的教学手段主要为灌输式,渗透的方法和技巧过于机械、单一且不能持之以恒。在高中物理的教学过程中,不管是运用鼓励学生自我创新的探索性W习,还是传统的接受型的教学方式,都可以很好地开展科学方法教育渗透。通过在教学实践中很好地结合科学方法教育,能够不断增强学生创新性思维的能力,因此任课教师在教学方案的设计过程中应该善于运用科学的教育方法去进行相关的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教学。方法与知识相伴生,相互联系,共同发展。只有通过一些相关的应用实例的讲解、概念的形成、模型的建立,才能够使广大高中学生受到用科学方法研究问题的熏陶,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接受科学的教育方式,从中体会到使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的简洁性和快捷性,为自己以后在学习、成长中更好地利用科学方法教育方式提供支持。

(三)有些教师理论知识基础薄弱

教师不能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进行因材施教,且渗透方法和方式过于随意。目前,还有许多教师认为自己的知识层次和认知水平教授现在的高中学生绰绰有余,不想再“充电”,进行知识的补充和结构的更新,导致许多教师不能有意识地分析、理解教材,归纳总结出好的物理方法并教授给学生。同时,教师只注重课本知识的教学,忽视了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的指导,只能照本宣科地讲授课本上的物理概念、规律,而不能发散思维多角度多方法加以引导,有目的地在培养正确的科学方法教育上下工夫。“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也是强调教育的任务是“传道”,而“道”正是指方法。还有一些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教育的引导过程中,没有深入分析,充分挖掘出其中的科学方法,并结合学生的实际再进行科学方法教育,从而导致科学方法教育很难得到真正的实施,往往有很多的偶然性和随意性。

(四)教学中渗透科学方法教育要注意适度性。

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如果过分地渗透科学方法教育不仅影响了教学任务的完成,而且不能突出本节教学的重点,使学生不能完成物理知识的学习,实现三维的教学目标。

另外,高中物理的教学还是应以学生学习前人总结的显性知识为主,不能让科学方法的教学影响到学生对基本的、具体的物理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否则,这种“喧宾夺主”的教学必将会遭到惨败的下场。

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基础,综合考虑教学时间、教学任务等因素,把握一定的“度”来进行课堂教学,使科学方法的渗透教学恰到好处。

总之,科学方法教育要循序渐进、层层深入,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能力发展规律,只有对这些方法不断了解、积累和熟练,才能尽快地获取知识,并通过一定的网络结构深刻体会和掌握知识,从而帮助学生逐步树立起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学习态度,掌握先进的科学方法,使科学思想扎根头脑之中,这也是物理教学和物理教师的希望所在。

学好地理的方法第4篇

关键字:论述高中地理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现状与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633.55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现代社会要求学生不仅可以很好的学习知识,而且还要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概念图就可以很好的帮助学生建立起知识网络,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其中的内涵,进而不断的去创新,去发现更好的知识,促进社会的快速发展。本文就从高中地理教学出发,对概念图在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及其教学效果进行了研究,希望可以更好的让概念图在教学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一、概念图的概念

概念图是一种框架式的思维呈现。概念图可以直观的反映出概念相互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吸引学生的眼球,让学生更好的去学习。建立概念图的方法是:先确立内容的中心思想与主题,确定概念之间的相互联系,把它们划分为不同的级别,把级别高的放在最上面,依次向下,建立概念D网络。不同的层次之间用线连接起来,最后再进行修饰,完善概念图,使得它能够被很好的理解和应用。

二、高中地理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现状及其教学效果

(一)概念图教学法符合新时代的需求

新课程改革需要教学不断的进行创新,寻找出有效的学习方法,学生要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的去学习,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与人格。概念图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注重对于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更好的去学习。

(二)概念图可以帮助学生很好的表达地理知识

概念图教学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可以辅助学生整理地理知识与概念,能够清晰的展现出概念间的相互关系,帮助学生梳理自己的知识网络。学生在收集和整理资料的过程中,可以使用概念图将零碎的知识点集合在一起,从而帮助学生从繁多的知识中找到信息之间的联系,进而很好的表达地理知识。

(三)概念图教学法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概念图教学法因其自身的直观、形象等特点,开始被广泛到应用到教学中去。教师一定要丰富自己的知识和技能,很好的掌握概念图的建立方法,要合理的利用概念图进行教学,帮助学生掌握这种教学方法,进而实现很好的学习教学效果。学生之间可以针对在建立概念图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讨论,从而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三、在高中地理教学中使用概念图进行教学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地理学习本身是枯燥又难懂的,一直都是学生学习中的难学学科。在高中地理教学中使用概念图进行教学,就可以改变这种现在,让学生喜欢上地理学习,从而主动的去学习地理。概念图可以使得一些零散的知识点系统的展示出来,学生利用概念图可以分析一些比较复杂的知识体系。这种直观,形象,又生动的概念图教学法,就可以自然而然的吸引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喜欢上学习,进而取得很好的学习效果。

(二)有利于教师很好的去进行教学

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既没有兴趣去听课,老师也没有精力去讲课。概念图教学法就可以很好的改变这种教学现状,让学生喜欢上学习,这样老师也有动力和热情去进行教学。与此同时,概念图教学法还可以提升教师的地理专业素养,让教师学会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教师使用概念图,可以更加方便的完成教学任务,快捷的整理好自己的教学思绪,最后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四、高中地理教学中有效使用概念图进行教学的措施

(一)要注意概念图教学法要与教学目标紧密结合

概念图教学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与教学目标的紧密结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一味地去使用概念图进行教学,而是要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要尽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既学习到知识,又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二)要培养学生的概念图思维,多进行概念图技能的训练

概念图教学法可以有效的提高教学效果,教师一定要多进行概念图技能的训练,让学生都能掌握有效的概念图建立方法,从而更好的把概念图思维运用到平常的学习中去,帮助自己很好的去了解学习内容,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

(三)要注意培养学生对于概念图的反思

概念图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师要培养学生建立这种教学方法的思维,引导学生去进行反思,分析自己概念图的不足,不断的完善和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多进行交流,要让学生不断的吸取他人的优点,对自己的概念图体系进行完善,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对高中地理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现状及其教学效果进行了研究,得出了: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合理的使用概念图进行教学,可以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地理哲学理念,有利于让学生建立起层次化的学习体系,有利于改善人们对于传统地理教学难的看法,真正让学生喜欢上地理学习,促进教师提高自身的地理知识素养,促进教育教学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徐薇雯;概念图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0年第53期

学好地理的方法第5篇

理论只有在实践中得到良好应用才能体现其强大的生命力,所以法学教育不能仅是象牙塔里的说教,更应站在社会的高度,紧跟时代的步伐,培养社会需要的法律专业人才。地方高校的法学教育应本着服务地方的理念,结合地方特色,培养政治思想好、理论素养高、动手能力强的专业人才,以适应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并更好地为地方法治文明建设做贡献。作为高校教师,也应积极转变教育思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升服务社会的能力。地方法治文明建设为高校法学教育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地方法治文明的不断发展,既催生了社会对法律人才的需求,又为法律教育事业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只有在一个法治文明相对发达的地方,才有良好的法律氛围,法律人才才能得到应有的尊重,从而找到合适的平台服务地方法治建设。

高校法律资源服务地方法治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高校法学研究与地方法治建设脱节现象严重(1)法学研究的地方特色不够鲜明。理论产生于实践,又反过来指导实践。科学研究的最终目的都在于为实践提供科学的指导,法学研究也不例外。不同地区的人文风情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法治环境不同,区域性法律问题也呈现多样化的特点。法学研究应该扬长避短,着眼于地方特色,从区域问题出发,把学科自身的发展同地方法治建设中的实际问题紧密结合起来,从而更好地为地方法治文明建设服务。以宜昌地区为例,作为水电之都、国家著名旅游城市、环保模范城市,研究的视角应关注地方发展过程中的热点问题和疑难问题。只有这样,才能立足地方,发挥特长,也才能更好地为地方社会发展提供法律服务。(2)法学研究成果转化率不高。据统计,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仅为8%,虽然高等学校科研成果数量增长迅速,但科研成果转化率不高,大量科技成果不能有效地转化为产品或生产力。[1]此类问题同样出现于法学研究领域。毫无疑问,高校应当担当科技创新的重要使命,但目前的做法是,主要以论文的多寡、课题的绝对数量来衡量高校教师科研能力的高低,却很少考量成果对社会的创新性贡献,导致一些研究成果被束之高阁。在法学研究领域,导致了如下尴尬的局面:一方面,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离不开法制的保障和支持,需要适合地方特色的理论研究来指导地方的法治实践;而另一方面,法学研究与地方发展严重脱节,无法搭建起科研与应用之间互通的桥梁,造成资源的浪费。2.高校法学教育结构与地方法治文明建设协调程度不够(1)法学教育培养的法律人才知识结构单一,无法适应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随着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推进,专业呈现不断细化的趋势,这固然有利于高等教育培养高精尖人才,然而也带来知识结构单一的弊端。法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一门与人打交道的科学,更应该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而由于各种因素的限制,目前高校的法学课程多半仅集中于法学学科体系本身,缺乏其它专业知识的拓展,复合型人才极度缺乏。(2)高校法学教育往往注重理论灌输,而缺乏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职业化能力培养缺失。许多高校为了提高学校的声誉,便把考研通过率和司考通过率作为教育教学的主要目标,而忽略了一个合格法律人才所应具备的法律素质的培养,导致很多学生虽然具备很高的法学理论水平或者通过了司法资格考试,但实际运用操作法律的能力非常低。法治文明建设不仅要求法律工作者具有很高的法学理论水平,还要求其具有相当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依据法律理论处理法律问题,解决法律纠纷,从而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地方和谐。3.高校法律资源服务地方法治建设的程度不高(1)高校法律资源服务地方的平台尚未完全搭建起来。高校是理论人才的集聚地,信息资源丰富,理应为地方建设服务,但往往由于缺乏合适的平台,一些专家学者通常将精力一心放在教书育人上,而忽视了作为高校教师服务社会的职能。在大力建设政治文明,推进法治进程的浪潮中,政府的决策需要法治精神的指导,以体现其合法性、民主性和科学性;公务人员也需要以法律知识武装自己,在法治的框架内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推动地方法治文明建设。(2)在服务地方社会发展,宣传法制思想方面力度不够。法制宣传的深入开展无疑会提高公民的法制意识,从而树立法律至上的理念和信心。就现状而言,许多法制宣传流于形式,没有真正深入人民群众。组织高校学生参与法制宣传活动,既能锻炼他们的社会交流能力,也可以发挥他们的特长,为提高公民法律意识贡献力量。

学好地理的方法第6篇

关键词:高中物理;适教;习惯;学法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0-0285-01

和初中物理比,高中物理的内容多,抽象性、理论性强,因此不少同学进入高中之后很不适应。有许多学生,从初中升到高中时物理成绩非常好,但是过了一段时间,或者说到了高考时物理成绩却不是很好,穷苦原因有两点:一是与学生的理解程度有关,与学生的努力程度有关;二是与学生的学习方法有关。根据我这几年的教学实践认为:学生的学习方法不够科学是主要原因。 在此结合高中物理内容的特点,谈一下高中物理学习方法。

1.要养成良好的物理学习习惯,及时了解、掌握常用的物理思想和方法

良好的物理学习习惯包括听讲、阅读、探究、作业。听讲应抓住听课中的主要矛盾和问题,尽可能与老师的讲解同步思考,必要时做好笔记。每堂课结束以后应深思一下进行归纳,做到一课一得。在每一节课时,让学生结合老师提出的问题去看教科书,直到学生看懂所需讲的内容,让学生体会到怎样看教科书,怎样解决物理问题,通过对学习内容的学法指导,学生就能学会怎样阅读教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1 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预习,是学生学习的起点,是提高学习效率和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预习,首先让学生对教材有一个感性认识,明确这一节学什么。其次要了解教材的重点、难点以及自己对这一节的疑点,从而把握听课的主动权,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听课。另外,通过预习让学生发现与本节内容有关联的旧知识,提前做好复习准备。久而久之,学生就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又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1.2 学生课堂学习的方法。课堂学习是学生获取新知识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主阵地。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强调学生:"掌握知识网络,巩固基础知识,注重通解通法,训练基本技能。"这里的知识、技能、方法绝大多数是在教师的课堂教学中得到的,可见听课十分重要,认真听课尤为关键。但有些学生认为:教师在课堂上所讲的内容基本上是课本上有的,很简单,无须认真去听。有这种想法的学生是愚蠢的,殊不知教师所强调的正是学生平时易出错的地方,因此,尽管有些问题学生通过看书可以自行解决,但并不见得学生就完全懂了,而教师所讲的大多是通解通法,是基本的解题思路,是规范的解题格式,这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听课时要听得十分认真、十分清楚,当然,在教学过程中更强调学生应积极、主动地去配合教师讲课,勤于思考,勤做笔记,从而更好地掌握物理知识。

1.3 教给学生重要的物理思想方法。物理思想方法是物理的精髓,它蕴涵在物理知识发生、发展、应用的全过程。对它的灵活运用,是物理能力的集中体现,与高中物理有关的思想方法主要有四类:函数方程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和等价转化思想。物理方法相对比较多,大体上有:配方法、换元法、分析法、反证法、结合法、根的判别式法、物理归纳法、解析法、待定系数法、定义法等等。对于每种物理思想和物理方法的掌握要求学生最好能结合一些典型例题,通过例题去体会其中蕴涵的思想和方法。只有这样,物理解题能力才会提高,当然,在加强解题思想和方法的同时,我们也培养学生在解题思维过程中的整体意识、换元意识等等。

1.4 做好学生课后复习指导工作。课后复习是学生系统地掌握知识,使知识真正内化的正确途径。因此在搞好课堂教学的同时,注重做好学生课后复习指导工作,侧重归纳总结的指导方法,引导学生高效地学习:

1.4.1 重视课后习题 。学习物理,一定量的习题是必不可少的,否则基础知识掌握不了、基本技能不能形成,更谈不上熟练应用了,因此,平时的课后练习,我们要求学生应不折不扣地去完成,另外,尽可能提倡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校阅览室读一些杂志、学习报及参考书等,从中获取更多的信息,从而加大学生自身的知识面,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

1.4.2 整理错题集,注重错因分析 。高中学生以前已经历了数不清的测试,总有这样的体会:试题拿倒手,"一看就会,一做就错,"为什么总是这样的呢?事实上学生没有及时去归纳、整理,从而导致每次测试都会犯同样的错误。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分析学生存在的问题,其主要表现在: (1)基础知识不扎实; (2)基本的解题方法没有掌握; (3)审题不仔细:条件看错; (4)计算上的失误; (5)粗心大意:如选择题知道A却笔误选了B等。 因此,学生在平时学习物理的过程中,我们要求每个学生都搞一本错题集,把平时的典型错误集中在一起,认真分析错因,尽量避免往后犯同样的错误,从而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物理知识。

2.针对自己的学习情况,采取一些具体的措施

①记物理笔记,特别是对概念理解的不同侧面和物理规律,教师在课堂中拓展的课外知识。记录下来本章你觉得最有价值的思想方法和例题,以及你还存在的未解决的问题,以便今后将其补上。②建立物理纠错本。把平时容易出错的知识或推理记录下来,以防再犯。争取做到找错、析错、改错、防错,达到:能从反面入手深入理解正确东西;能由果索因把错误原因弄个水落石出,以便对症下药;解答问题完整,推理严密。③熟记物理规律和物理小结论,使自己平时的运算技能达到自动化和半自动化的熟练程度。经常对知识结构进行梳理,形成板块结构,实行"整体集装",如表格化,使知识结构一目了然;经常对知识进行类化,由一例到一类,由一类到多类,由多类到统一,使集合问题归纳为同一知识方法。

3.勤实验,会操作,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

学好地理的方法第7篇

关键词:地理比较法;高中地理教学;实践运用

现代教育以素质教育为主,以往高中地理教学方法较为落后,以知识灌输为主要方式,不仅会降低学生学习效率,还会影响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因此,在教育改革的今天,地理比较法被提倡并应用到高中地理教学中,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一、地理比较法

地理比较法的适用范围十分广泛,这与其自身类型多样化有很大的关系,将地理比较法应用到高中地理教学中不仅可以改变教师教学方法,还可以使教学方法更具针对性与概括性,使学生学习方法不断丰富,增强学生在高中地理中融会贯通的能力。地理比较法涵盖的内容很多,在高中地理中的应用范围也很广,如仅大气相关内容就应用了21次地理比较法,可见地理比较法是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较多的方法。

二、地理比较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常用方法

1.类别比较法

由于对比方式的不同,可以将类别比较法分为两种,一种是同类比较,另一种是异类比较。如,在气象讲解中,教师就要将同一纬度或同一经度上的地区进行比较,让学生掌握它们之间的差异,这样直观的比较方式有助于学生记忆,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地理知识。

2.概念比较法

概念教学一直是高中地理教学的重难点,由于概念本身抽象性强,很容易使学生记混,因此,教师应将相似概念进行比较,让学生找出两者之间的不同点,增强学生的认识。如,在气候知识学习中,教师就可以对比热带与亚热带季风特点,并让学生掌握这些不同点,以此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

3.图表比较法

图表是地理知识学习中必不可少的要素,有助于学生理解知识与记住知识,如,在学习农业区位选择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制作珠三角一带农业区位与东北老工业基地农业区位示意图,为学生展现两个农业区位之间的不同,让学生了解在东北地区每年只能进行一次农业种植,水稻种植面积较为有限,而珠三角一带的农业区位可以每年进行两到三次种植,水稻种植面积十分广阔,这样学生也会了解到导致这种差异出现的因素。

4.专题比较法

在地理实践教学中,需要教师为学生理清知识框架,因此,教师应以某一综合点入手,实现专题教学。教师可以通过专题比较法强化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认识。如,在学习过农业类型以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共同研究水稻种植区与放牧业地区之间的气候差异等,并将这些研究结果通过图表形式展现出来,以便深化学生理解。

三、地理比较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实践运用

将地理比较法应用到高中地理教学中,可以使教学更加丰富,教师可以通过分层分类等方式实现教学,但在应用地理比较法进行教学时,还需要做好课前准备工作。

1.引导学生自觉应用比较法

高中地理教学之所以要应用地理比较法,不仅是为了让学生记住知识,更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学习知识的方法,也就是说让学生学会比较法的同时,让学生正确运用与习惯使用比较法。所以,教师一定要让学生看到比较法对学习所起到的作用,如,在气候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概念比较法了解热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季候之间的差异,并让学生掌握两者之间的差异,这样学生就可以认识到比较法的作用,在日后的知识学习中也可以运用比较法,掌握更多学习技巧。

2.地理比较法与其他教法的结合

课堂教学是综合性教学活动,它能够得到多种教学方法的支持与推动,所以,在利用高中地理教学比较法时,一定要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方法,确保教学顺利进行。如教师可以将小组教学法应用到地理教学中,让学生均匀分成几个小组,通过小组间讨论实现地理教学,通过小组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学会与他人协作,还会通过相互之间的学习,让学生更加清晰学习内容异同点,以使课堂教学更为有效。同时,教师也可以将归纳分析法应用到教学中,如,在学习四大渔场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与探讨四大渔场分布特点,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触类旁通,掌握地理知识。此外,还可以将直观教学法应用到高中地理教学中,现阶段,很多高中都引进了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制作出图像进行教学,如,在洋流流经区域中,教师就可以通过图像来完成,用红蓝两种颜色分别代表暖流与寒流,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看到寒暖流分布情况,减少学生的错误理解。

3.为学生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

高中地理教学主要是为了强化学生地理知识,这就需要教师为学生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因此,教师应明确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掌握情况,并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构建知识体系。如,分析比较各单元主要内容,确定它们的联系与区别,通过横向比较与纵向比较加以区分,整理出各章要点,将这些要点串联在一起,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地理知识,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教学质量,真正体现地理教学意义,凸显高中地理教学价值。

通过以上研究了解到,高中地理教学主要是为强化学生地理知识,让学生更好地运用地理比较法学习知识,经常运用这种方法可以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弱化地理知识难度,这也是高中地理教学的共同期许。本文联系实际提出了地理比较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的方法,希望能为高中地理教师提供参考,进而搞好地理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

学好地理的方法第8篇

[关键词]物理教学;台阶;知识水平;分析方法;学习方法

现行的中学物理教学中,高、初中教材的深难度台阶较大,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转弯过急,相应的学习方法及教学方法差异也很大。因此,高一新生在物理学习中,常常导致学生对物理的学习感到很困惑,不少学生反映上课听得懂,下课做不起题。久而久之,会打击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丧失学习物理的兴趣。特别是我校,招收的通常是三、四类生,相对而言,基础比较薄弱,因此,在学生中把物理列为高中最难学的科目之一,也就不足为奇了。因此搞好高、初中物理教学的衔接,使学生从知识水平上、分析方法上、学习方法上实现逐步过渡,是高一物理教学的重点之一。

首先,在知识水平上,高中物理要求要准确地理解一些基本概念、基本规律,而不再是初中的识记水平。因此,不是要求学生机械地、原原本本地重述书上内容,而要根据自己的理解能用自己的话将概念、规律的含义准确无误地表达出来。相应地,老师在讲解时要抓住内容的精髓,用自己的方式对课本进行处理,不一味地照搬书上的体例。在知识的训授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跟着思路走,边听边动脑思考。对于跳跃较大的知识,要注意循序渐进,启发引导学生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上,切忌硬抬条条款款,否则,学生难以理解,也难以消化。例如:讲解合力及力的合成规律一节时,对于合力概念,可由实际生活中的例子来分析:要搬运一件东西,可以一个人提,也可以两个人抬,其效果一样,自然引出合力及分力概念,并指明合力与分力是“等效代替”的关系,可使学生准确而形象地理解其含义。对于力的合成规律,可利用课后实验

――共点力的合成的演示(或学生动手操作)而引出平行四边形定则,不能生硬地搬出平行四边形定则来,这样,可减小学生学习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台阶,也便于学生准确地理解规律内容。这样才能让学生学习后,能离开课本,自己独立地用自己的语言确切地叙述出规律的内容来,减小学生知识水平上的台阶。

其次,要搞好高、初中物理教学的衔接,还要注意从课堂教学入手,在课堂教学中,重点不仅仅在于要求知识掌握了多少,更要注意一些思考、分析方法的教授。如牛顿第二定律的提出过程,提供了研究多变量的方法;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推理、实验研究等方法,理想模型的构建等,都体现出了物理研究的基本方法,也是思考物理问题的基本方法要求。只有真正地掌握了物理思考的方法,才真正掌握了物理学科的思维特点,才能活跃思维,而不致于导致简单的代公式计算。而要求学生掌握这些方法,由一个普通的初中生转变为一个合格的高中生,其中跨越的难度是显而易见的,学生学习物理的更大难度便在于此,他们常说的“听得懂,做不起”的症结便在于此。那么在教学中如何顺利地实现这一转变呢?课本中虽没有明确地给出方案,但在习题中却有不少提示。因此,针对这一问题,在教学中可明确地给出一些方法上的提示,或将问题分解,把学生一步一步地引导到这种思考方法上来。如现行高一物理课本(人教版,2003年6月第一版,P134;2006年11月第二版,P125)中习题第一题便是最好的例子,它将比较合力的功与总功分解为:a、画出题中所述物理情景的示意图。b、画出木箱的受力示意图。c、写出各力做功的表达式。d、写出各力做功的代数和,即总功的表达式。e、写出合力的表达式。f、写出合力做功的表达式,并与总功的表达式加以比较。共六个步骤,而这六步的顺序恰恰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思考过程,因此,学生一一解答下来,做完这六问,结果也就自然出来了,学生不会感到丝毫困难,而这种思考方法恰恰正是解决物理问题的思维要求。再如在处理力学问题时,当涉及到物体的运动情况,除要求画出必要的受力图外,还要求画出其运动示意图,体现出物理学科的特点――理论与形象紧密结合。因此,平时教学中布置作业时,题量不要多,每节课后有针对性地布置2―3题,但要要求完成的质量,让学生养成不要为直奔答案,急切地寻找公式的习惯。而要读懂全题后,再分步思考解答,并将其思考过程完整地在作业中体现出来,真正做到所见即所思,这样才能看出学生思考中的问题所在,才能搭好高、初中物理思考、分析与解题的台阶,缩小高、初中解题思维上的差距。做到每迈一步都是一小步,但解答完成后又是一次完整的跨越。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质的飞跃。这样,学生每解完一道题后,自己再回过头来比较自己在初中的解题方法,往往自己都会感到吃惊。

优秀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