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大学生养成教育自我

大学生养成教育自我赏析八篇

时间:2022-07-30 22:09:03

大学生养成教育自我

大学生养成教育自我第1篇

论文摘要:加强大学生养成教育是高校育人的重要手段。大学生的养成教育既是塑造大学生健康主体人格的重要途径,又是大学生道德素质的生长点。相对于传统的社会本位教育、精英教育,在现代的大众化教育时代.大学生的养成教育有其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加强大学生养成教育需要注重器物浸润教育、制度规范教育,强化道德认知、情感、意志、行为教育,需要形成家庭、学校、社会、自我“四位一体”的全方位、全过程育人的良性互动格局.以形成多维度、多方式的融教模式。

养成教育对大学生来讲,可以起到明是非、识良莠、辨善恶、知荣辱、修德行、定心志的功效,促进大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使道德得以内化,使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政治观、生存发展观,进而促进大学生的终极关怀。养成教育最终目的以求达到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修养、自我完善的育化功效,使当代大学生成为自觉、自律、自立、自强的新型大学生。养成教育意义重大,一方面,从学生个人角度讲,可促进大学生身心的“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另一方面,从整个民族的视角来看,可促使精神文明同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社会文明协调发展。

一、大学生养成教育的基本内涵

所谓“养成”不是指单纯追求绝对化的知识及其讲授上、片面追求学科知识逻辑的简单的“线性教育”,而是在生活中、与人交往中、社会实践中对知识的的咀嚼、消化、融汇、升华.自觉地修养自己的德性,使道德成为直觉的意识、自然的习惯、自动的行为,使个体成为道德自律、内外兼修、品行高尚之人。所谓“养成教育”,狭义上单指人良好道德品行和规范行为习惯的养成;从广义上讲,其指人的基本思想素质、道德素质、心理素质,涉及知识结构、思维方法、生存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和教育.其着眼于人的基本素质,通过外在教育的教化和自我内化,经过“外育”和“内修”形成内外结合完善的系统的教育。

养成教育是使“自然人”到“社会人”的教育,是个体由“自在”到“自为”的过程性教育,是实践性、实效性强的持续教育。大学生的养成教育即指以高校为主体,在社会、家庭、自我的配合下。根据大学生身心形成和发展规律。运用各种途径和方式对大学生施加系统的影响,使大学生具备生存发展的基本素质和生存发展技能的教育.以使其更好地适应社会,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人”。

相对于传统的社会本位教育、精英教育,大学生养成教育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一方面是人本主义价值导向更加明晰,更加突出强调提升人的内在价值.促进个体全面发展,另一方面养成教育的目标追求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即从知识性、原则性向能动性、实践性迈进,从道德规范教育、道德知识教育向品德培养和行为训练方面转化。诚然,大学生养成教育的内容也随时代的变化而有所变化,文明的行为习惯和适应社会的能力以及促进自我和谐的养成教育不仅包括孝敬父母、勤俭节约、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勤奋学习、谦虚礼让、诚实守信、热爱祖国、乐于奉献,而且包括实事求是、依法办事、善于合作、公平竞争、开拓创新、自立自强、善于交往、发展个性、保护环境、恪守生态文明、信诺网络伦理道德等内容。

二、大学生养成教育的必要性

(一)加强大学生养成教育是践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教育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大学生是祖国的栋梁、民族的希望,是主流政治思想的能动接受者、积极传播者、模范实践者。但是,在物欲横流的今天。实用主义、个人主义、利己主义、小团体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腐朽的价值观和不端正的政治立场通过各种形式滋生。再者,由于大学生思想活跃、鉴别力差、自我约束能力弱,在众多的价值观面前眼花缭乱、无所适从,易受各种思想的侵扰,部分大学生表现出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错位和倾斜.实际行动与价值认知不相一致的情形。

因此,我们应加强大学生的养成教育,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注重对大学生个人良好履行习惯的培养,从“教”和“养”两个维度来磨合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默契,引导大学生坚持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荣辱观,从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世界观和方法论来正确认知社会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本质,坚持不懈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引导大学生深化对我国历史和国情的认识,对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翻天覆地的变化认识,对建国六十周年以来伟大功绩的认识.充分认识和体会我国成功举办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即将举办上海世博会的大国格局、大国心态,增强大学生的爱国情怀。引导大学生弘扬抗震救灾的精神,以及学习“长江大学10·24英雄群体舍己救人”的精神.强化大学生见义勇为、以他人和集体利益为重的价值取向。引导大学生深入学习航天精神,学习和坚持科学发展观.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作灵感、创造兴趣。

(二)加强大学生的养成教育是塑造大学生健全人格,促进个人健康成长的必要手段。

大学生人格魅力的塑造源自于养成教育中人文素质的积淀,审美情趣的提高,高尚思想品德的确立,健康心理状态与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当下,为数不少的大学生表现为时代感强,文化品位低;认同感强,践行能力弱;从众速度快,辨别能力差;主体意识强,集体意识薄;接受速度快,自理能力差;个性特征强,承受能力弱,缺乏个性精神、创新精神。更有甚者,部分大学生出现道德素质低下、人格不健康、行为能力偏弱等综合性危机。时下,新问题也日益凸显:第一,不遵守网络道德规范、不遵守信息法律法规,沉溺于不良游戏、不良的信息的泥淖之中,以致滑人网络犯罪的深渊。第二,环保意识淡薄,对“生态文明”置若周闻,生态行为不良。第三,大学生心理问题日益突出,出现心理障碍、心理疾病的学生的态势有增无减。针对这些现状,加强大学生的养成教育势在必行。

大学时期是培养青年人才的关键性阶段。一般来说,绝大多数的大学生已经具备了成年人应有的基本素质和生存能力。这群特殊的“成人”呈现出体质增强、心理机能活跃等特点,但是,这种“初熟”更多地表现为人的“自然属性”,要促进大学生由“成人”走向“成熟”并迈向“成才”,必须加强对大学生的养成教育,尤其是强化大学生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的综合教育,使其在社会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情商,成为具有健康人格的大学生。

(三)加强大学生的养成教育是培养健康合格的现代公民,促进社会进步的有效载体。

促进大学生个人成长,促进社会进步是大学生养成教育的主导脉络。胡锦涛曾指出:“一个有远见的民族,总是把目光投向青年;一个有远见的政党,总是把青年看作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大学生是青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大学生是宝贵的人力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在全新的知识经济时代更需要具有素质全面、道德高尚、行为习惯良好、社会适应能力强的现代公民。大学生作为年轻的一代,是一个相对的高素质群体,符合社会的所求和所需。

大学生从校园走向社会,从事各种经济、社会活动,一切行为直接影响个人、集体、国家、社会的进步发展,欲实现中国特设社会主义的“大目标”,确保国家复兴后继有人,把大学生培养成合格的接班人和建设者是最明智之举。加强大学生养成教育,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三、大学生养成教育的途径

大学生的养成教育是一项根植于现实生活世界的系统工程。我们应通过显性的器物浸润教育、制度规范教育,根据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对复杂事物的能动接受的逻辑规律,对其进行“知、情、意、行”过程性教育,同时建立起以家庭教育为起点,以学校教育为主导,以社会教育为辅助,以自我教育为纽带的教育网络,只有发挥各自优势的合力,才能建立起立体的、科学实用的教育模式。

(一)注重构建物质文化,优化育人环境。

美国著名的“新文化地理”学家詹姆斯·邓肯曾把文化景观肯定为人类储存知识和传播知识的三大文本之一。校园物质环境是整个校园文明的载体,“大学的环境景观,通常是作为学生真实的生活环境而成为学生认知和学习的最初起点。引导学生对环境景观进行认知和观察,对生活环境进行体验和反思,对于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培养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具有重要的作用”。文明、健康的校园物质环境对大学生的养成教育有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

校园物质环境要遵循思想性、艺术性、整体性、实效性的原则。建筑、广场、植被还有雕塑等构成整体后,对大学生的养成教育才有深刻的浸润意蕴;建筑要求空间丰富、风貌典雅、格调和谐、亲和力强,广场要求简单而不单调、宽广而不宽泛;植被要以“绿色·人文”为目标,雕塑要有特定的文化底蕴;卫生环境、展览橱窗、板报海报、标语横幅等均要以高标准、严要求形成良好的学习知识和陶冶情操的氛围,使学生在优良的校园文化环境中,心灵得到润泽、文明意识得以内化,使大学生把隐含的客体精神转化成自我情趣和自我感受,以求达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隐性育化功效。

(二)加强制度规范教育,莫定大学生养成教育的基础。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人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制度中,必定联系到社会政治法律制度、纪律规范、伦理道德规范。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加强管理,把道德规范软约束硬化,督促大学生学习掌握制度的内容,使规定的内容成为大学生反复践履的行为,循序渐进,使道德在大学生的养成教育中形成无意识的存在。

制度规范教育要具有科学性、针对性、时效性、可操作性的原则,将制度赋予一定的文化符号,将“他者”的制度文化转化为学生“自在”的内在律令和外显行为。制度建设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扬民主,听取学生的意见,使学生成为制度的制定者之一,这样有利于制度得到真正的落实。在制度的执行上,养成教育要与思想教育工作相联系,做到晓之以情、动之以礼。

(三)遵循大学生行为形成规律,强化过程性教育。

从行为学的角度讲,人的任何社会性行为不是凭空产生,而是有一定规律的。个体社会性行为的最终形成,一般要经历对事物的认知、情感、意志到行为的均衡发展。加强大学生养成教育,即使道德认知得以形成,道德情感得以升华,道德意志得以锤炼延伸至持久道德行为履行。一般情况下,知、情、意、行不是各自的单步迈进的简单“量化”,而是在水平上由平衡到不平衡,再由不平衡到平衡的矛盾的对立统一过程的“质化”。

道德认知是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认识前提。对以思想品德为内核的养成教育不仅要知之深,还要知之切,使大学生明确“是什么”“为什么”,逐步培养大学生明是非、辨善恶、知荣辱的认知能力。

道德情感是对相应的思想道德品德规范产生的情感体验。道德情感是道德意志强化的道德行为的催化剂。大学生情感教育有很大的可塑性,需要正确的引导、指向与督促。

道德意志是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的最终豁合物,是形成良好思想品德的关键所在,没有稳固的信念难以产生持续的思想品德行为。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让学生在实践中磨练自己,形成顽强的意志、坚定的信念、持之以恒的精神和克服困难的勇气。

道德行为的训导是大学生养成教育的最终落脚点,是养成教育最“实”的部分,是个体包括品德修养、审美情趣、价值导向和主体社会化的的综合体现。

(四)坚持以学生为本,充分激发大学生自我教育的内在驱动力。

所谓自我教育,是启发和引导大学生认识自我、了解自我,充分发挥大学生主观能动性,将道德教育转化成学生个体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强化大学生“自律修身”“内省”“慎独”品行的培养,从而达到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规范、自我塑造、自我完善的目的。

教育学家叶圣陶曾说过:“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达到不教育。”这里的“不教育”即指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自我教育模式。自我教育在一定意义上讲是教育的最终结果。当然,自我教育不是“自由教育”而是以道德内化和行为示范为方向的有控影响。

自我教育要确实转变学生角色,即从“受教育者”转化为“教育者”,有效启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其真正的认识到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正确的行为习惯是发展自我、完善自我的必然诉求,从而进一步激发大学生自身潜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五)整合统筹各种教育资源,发挥家庭、学校、社会的合力教育作用。

家庭、学校、社会以不同的时间和空间占据大学生的整个生活。就大学生社会属性而言,大学生处于家庭、学校、“社会”的三重社会之中。这三者以不同的社会学特征构成了学生养成教育的“亚社会”。在养成教育的过程中,要重视个体性和社会性教育的双重教育的意义。

家庭教育在大学生养成教育中占据重要地位。父母要身体力行,根据大学生所处年龄段的特殊性,加强对子女的个体教育,引导养成正确的行为习惯和自觉践行道德规范。

大学生养成教育自我第2篇

【论文摘要】本文回顾了养成教育的发展历史,分析了高校大学生养成教育的特点,认为对大学生进行养成教育的内容应包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法制和校规校纪教育、社会公共道德教育等七个方面的教育,并进一步论述了大学生应坚持的指导思想、原则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养成教育溯源

养成教育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经历了一个从"养"到"养成",再到"养成教育"的一个漫长过程。

"养"的出现,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起点。人类形成之初,面对的一切都是野"的--野生植物、野生动物等等,人类自身也属于野的状态。到了原始社会末期,人们逐步认识了野生植物的生长规律和野生动物的习性,产生了驯养动物、种养植物,并取得了成功,开始了从野到养的历史新时期,开创了人类文明进步的起源。这一养"的过程,就是"驯、育、培"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经过了无数次的反复、比较、选择,摒弃了种种恶习,继承和发展优良的东西。当某种优良行为规范一旦适应社会各种关系,成为协调社会发展的优良习惯,它便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就成为人们言行的准则,于是又出现了养成"的发展过程。

所谓"养成",就是培养而形成。人们按其公认的准则或规范,通过家庭、学校、社会等思想教育途径,要求社会公民去遵守大家公认的准则或规范。现代社会,有优良的习惯,也有不良的习惯。我们提倡的是荞成优良的习惯,反对和摒弃不良的习惯,这就需要我们去培养和教育,于是便产生养成教育。

养成教育通过严格管理、规范行为、长期践行、外在培养与自我内化等多种教育手段,是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一种重要途径,它侧重于行为教育,与认知教育相对应,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知、情、意、行等素质,使之形成良好的符合社会道德规范要求及发展方向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二、高校大学生的养成教育的特点

当代大学生,同样需要养成教育。养成教育与高等教育相结合后,便从较高层次和较完备的意义上获得了新的内涵。高等学校的养成教育,由高校的培养目标、培养手段和育入环境所决定,是教育者为使受教育者具有良好的素质、能力及行为习惯,而对受教育者反复和长期进行的教育、疏导、训练及培养的过程,它是经过受教育者的自觉体验和实践而逐步完成的。

大学生养成教育的过程具有显著的特点,1、与学科教学活动相联系,具有高层次性;2、贴近学生思想实际和人际关系实际,具有实践性;3、溶入管理教育、思想政治工作和校园文化活动中,具有渗透性;4、集德育、美育、体育及心理健康教育为一体,具有综合性;5、作为日常的大量的菲程序化的特殊教育活动,具有随机性;6、作为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活动,具有群众性。这些特点决定了养成教育在高等学校的存在和发展中,不仅是必然的,而且是必需的。

三、加强大学生养成教育的主要内容

本文所指养成教育是指对大学生进行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的培养,以大学生的基础文明道德和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为主要内容。

1、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

坚持不懈地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引导大学生深化对我国历史和国情的认识,深化对改革开放30年伟大功绩的认识。深入进行弘扬抗震救灾精神和成功举办北京29届奥运会所焕发出的民族精神教育,深入开展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和中国革命传统教育,培养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蒙感,增强坚持走中国特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要重视引导青年学生正确表达爱国情怀,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教育和引导大学生把爱国热情转化为刻苦学习的实际行动,时刻心系民族命运、国家发展。

2、法制和校规校纪教育

做好进一步法律法规、校纪校规和安全常识的宣传教育工作,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通过开展安全普法和校规校纪宣传教育,传播遵纪守法理念,增强大学生的法律意识,使大学生群体具备基本的自我防范意识,保护自身的生命及财产安全,特别是在紧急情况下能采取适当措施,保护个人及国家、集体的利益不受伤害;同时要加强纪律意识教育和使用计算机行为规定的宣传教育,帮助学生增强纪律观念,减少和杜绝迟到、旷课等不良现象,养成自觉遵纪守学校规章制度的良好习惯。

3、社会公共道德教育

社会公共道德教育要以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同时充分考虑当代大学生的自身特点和现实生活中少数学生道德方面的缺失,着重对公共场所随地吐痰、乱丢垃圾、损坏公物、打饭插队、休息时间大声喧哗、课桌上乱刻乱画、不尊敬老师等公共场所各种不文明现象进行深入教育,要引导大学生自觉的履行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遵纪守法等道德规范。积极开展道德实践活动,把道德实践活动融入大学生学习生活之中。引导大学生从身边事做起, 从具体的事情做起,着力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

4、公民意识教育

公民的意识主要包括平等意识、参与意识、监督意识、责任意识、法制意识、规则意识等内容。当代大学生主体具有先进的公民意识,但也有个别学生公民意识淡薄,重公民权利,轻公民义务,法制意识和规则意识不强、功德意识缺失,见利忘义、不讲信用、极端自私自利行为时有发生。应该运用多种途径,把大学生的公民意识教育与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建设结合起来,理论与实践活动结合起来,教育与日常生活结合起来,对大学生开展卓有成效的公民意识教育。

5、日常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教育

进一步加强对大学生的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教育,是学校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要坚持由大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入手,教育大家在日常起居、饮食娱乐、待人接物等方面进一步加强修养,逐渐荞成效率、节俭的个人生活习惯,创造一种宽松和谐、与人为善的公共生活环境。同时要在学生中加强对有关大学生行为规范的宣传和教育,使他们能够真正理解规范的内容、要求和意义,能依据规范来对照自己的行为,明理而知耻,见贤而思齐,将规范的要求变为他们的自主行为。

6、社交礼仪教育

社会交往中的礼貌和礼仪是个人修养最直接的外现形式,也是促进人际交往的重要媒介。大学生做到言谈举止彬彬有礼,是赢得别人尊重的前提,也是成功社会交往的重要基础。加强对大学生的礼貌和礼仪教育,要从大学生的仪表、举止、谈吐、待人接物、文明交往等方面入手,塑造学生良好的形象、培养学生高雅的气质、文明的举止,以提升学生的社会竞争力;同时引导学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深入体会克己、慎重、适度得体、表里如一、诚实信用等人际交往原则真正理解和掌握好礼仪自身的规律及核心理念。

7、环保意识教育

环保意识不仅是与大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重要素质,也是建设和谐社会、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的现代文明理念,也从侧面反映出一个人的道德素质和人文修养。加强环境保护意识教育,要充分结合建设和谐社会、实现科学发展教育、道德教育、公民意识教育、生活习惯和行文规范教育,把讲究卫生、爱护环境的观念真正融入同学们的心里,化为大学生群体自觉、自然的良好行为习惯。

四、高校大学生养成教育的指导思想及原则

高校大学生养成教育的指导思想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以《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为要求,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大力开展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道德教育、公民意识教育、法制及校规校纪教育、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教育、礼貌礼仪教育、环保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道德观,从身边事做起,从具体的事情做起,着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规范,自觉地遵守校规校纪,营造文明守纪、宽松和谐、健康向上的校园氛围,有效地发挥大学生群体在基础文明方面的社会榜样作用,引导、促进相关社区和谐文化氛围的形成。

加强大学生基础文明教育的基本原则是,教育引导与管理服务相结合的原则、科学素质与人文精神相结合的原则、环境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原则、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长期性与阶段性相结合的原则。

五、大学生养成教育中应注意的问题

l、全校师生共同参与,做好大学生养成教育的培养

养成教育是一个长期积累和沉淀的渐进过程,需要高校师生员工的公共参与,自觉将基础文明教育活动融入到日常教育教学、管理服务和科学研究等各项工作之中,为大学生基础文明教育活动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要把加强大学生基础文明教育作为促进大学生个人成长成才的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充分发挥、调动各级学生管理人员和学生的积极性,群策群力,创新工作思路,做好周密的工作计划,制定切实可行的有效措施,把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2、学校学生管理部门加强大学生养成教育的指导和服务工作

学校学生管理部门要按照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总体要求,制定整体的实施意见,明确分工,建立相应的考评体系及检查监督体制,加强对各教学单位大学生基础文明教育活动的指导,加强与各相关部门的协调与配合,共同促进大学生基础文明教育活动的全面发展。

3、各教学单位是大学生养成教育的主战场

加强大学生养成教育,是促进大学生个人成长成才、进一步提升毕业生社会竞争力的重要措施。各教学单位应结合本单位学生实际情况,制定本单位加强大学生基础文明教育活动的实施方案,完善工作领导机制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坚持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分阶段、分层次,由浅入深,富有特色、扎扎实实开展各种大学生养成教育活动,促进本单位各专业大学生的基础文明素质不断稳定提高。

要把握全面发展人才培养目标,提高对大学生基础文明教育活动的认识、把握重点、注重实效。根据不同的专业、不同的年级、不同学期的群体和阶段的特点,分别选择若干项工作内容作为重点,有计划、有目标、按步骤地有序开展基础文明教育活动。

4、充分发挥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功能,将养成教育内化为学生的自我行为

充分发挥学生会、学生社团等学生组织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功能和作用,充分发挥学生党团员、学生干部的骨干和模范带头作用,促进学生基础文明教育的深入开展。各级团学组织、学生会、学生社团要组织广大学生开展丰富多彩囱校园文化活动,为基础文明教育活动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同时要绸织广大同学广泛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注重在实践中学习、巩固、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和行为方式,同时积极引导、带动高校辐射社区的基础文明的不断提高。

大学生养成教育自我第3篇

论文摘要:针对大学生文明道德的现状,提出了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自我教育三个方面对大学生进行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教育。

重视和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是当前和未来相当长时间内大学思想政治工作的重心。养成教育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径。在新形势下推进对大学生的养成教育,能有效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

所谓养成教育,是指着眼于做人的基本素质,并以社会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为主要内容,通过系统完善的的教育过程与环境使一个人在长期的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思维模式的一种教育活动。具体地讲,养成教育是一种使自然人成为社会人的教育,是使青少年具备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素质和基础技能的教育,它通过教育者长期培养、反复训练,受教育者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而形成的一种不需要任何外力监督就能自然表现出来的健康的思想素质、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和生存能力。养成教育是一种实践性、体验性极强的过程教育,只有当某种行为方式成为个体性格中稳定的、长期的需要和倾向时,才可以说养成教育是成功的。

l 大学生道德行为方面存在的问题

1.1学习习惯不良,学习自觉性差

具体表现为:学习目的不明确,思想不集中,缺乏自信心;体现在学习过程中表现为:学习缺乏主动性、刻苦精神、钻研精神,学习纪律涣散;体现在教学过程中表现为:学习基础差,学习没兴趣,上课迟到、缺课、逃课,对课程学习缺乏热情,考试作弊。学习习惯差表现为:缺乏自主学习意识,上课看闲书,说闲话,玩手机短信,课后玩电脑游戏、通宵达旦上网等。

1.2缺乏文明的生活习惯,生活自理能力不强

具体表现为:宿舍卫生差,动手能力差;就寝时间随意性强;饮食习惯不好,随意花钱现象严重,某些学生吸烟酗酒现象严重。在现代生活消费意识熏陶下,加上当代的大学生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的优越条件,我们的大学生大都缺乏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生活理念。相当比例的大学生有追求安逸享乐、新潮刺激、高档化生活的倾向。

1.3自我认知、情绪调节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弱化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观念的深人人心,整个社会价值观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学生的竞争意识也不断加强,从基本知识的学习到全面能力养成都形成了你追我赶、相互竞争的氛围。这对于不断提升人才的智能水平有着相当积极的作用,但是面对激烈的竞争,学生的压力却越来越重,心理承受能力日渐脆弱,争强好胜、急功近利,希望获得成功的动机感太强,再加上当代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家境较好,从小娇生惯养,更是无法面对失败和挫折,一些大学生在挫折与失败面前,往往表现得很脆弱,甚至跳楼、服毒、投湖。

1.4社会责任意识不强

有些大学生往往以自我价值的实现为核心,强调个人本位,社会、集体次之,社会责任感意识淡化,敬业意识薄弱,理想追求淡化,缺乏远大理想和目标。很大部分学生拼命学习,参加高考、研究生考试、努力争取跨出国门,只是“为生存而学习”,为了将来找一份好工作,为了自己更好的发展。在他们看来,活着就是为了自己,至于他人、民族、国家均可置后。“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成为绝大部分的大学生的座右铭。

1.5在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方面存在选择相悖的问题

大学生大多自我意识很强,可是自我辨析力尚弱,自我控制力较差。由于长期的中国传统文化熏陶,以及从小就开始的灌输式教育,使得中国的大学生对集体主义、乐于助人、孝敬父母、艰苦朴素、积极进取等基本道德要求都可以娓娓道来。尽管他们能在嘴上说得条条是道,却无法体现在各自的行动中,在实际生活中,常常会出现生活行为失范等现象:向楼下泼脏水、公共教室无人擦黑板、教室卫生无人打扫、在图书馆里撕书、随地吐痰、侍强凌弱。

2 加强大学生养成教育的途径

大学生的养成教育,应该立足于社会主义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结合大学生的身心特点,注意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遵循心理学原则,服从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从教育和自我教育两个着眼点出发,采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方法进行教育,有层次性,有个别性地正确运用教育手段,引导大学生在思想道德、行为习惯以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进行理性的选择,养成良好的、符合社会需要的行为和习惯。

2.1切实加强高校教育者和管理者的师德建设,发挥示范效应

高校教育者和管理者的道德素养是大学生道德行为养成的直接参照系。“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发挥教师言传身教的作用,这是养成教育的重要途径。江泽民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教师是学生增长知识和进步的导师,他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一定要在思想政治上、道德品质上、学识学风上全面以身作则,自觉率先垂范,这样才能真正为人师表。”苏联教育家家里宁也说过:“教师的世界观、品行、生活,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这样或那样的影响着全体学生。”教师的师德素养不仅关系到教师自身品格的完善,而且具有强烈的示范性,成为学生最直接的道德榜样,对学生有着直接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但目前有些教师,对其言行的道德示范作用认识不足,在课堂上散布与德育目标不符的观点和言论,发泄个人的不满情绪,还有的把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和自身的坏习惯带到课堂上来。有的教师教学方法简单,教学态度不认真,备课不下功夫;有些教师衣着随便,语言粗俗,批评学生不注重场合;有的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素质不高,服务意识不强,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简单粗暴。这些都给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带来负面影响。教师的职业道德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是教师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方面,一个师德高尚、业务上有成就、学术上有造诣的教师,往往成为学生争先效仿的楷模。教师只有自觉遵守职业道德,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努力做到用崇高的政治信仰和道德观念去点燃学生的理想之火,用高超的教学艺术去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用良好的自身修养去做学生的行为楷模。这样,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学其理,信其行”,达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境界。

2.2把养成教育内容与学生发展实际相结合,激发学生的主动认知欲望与潜能

高校养成教育应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大学生发展并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总是与他们特定的专业、学业、就业和创业等生活发展实际问题联系在一起的。因此,对大学生进行养成教育,必须坚持做到共性与个性的统一,把养成教育内容渗透、贯穿在他们各自的专业、学业、就业和创业等生命历程中。

研究认为,个体的意识倾向会影响个体道德判断与行为的发展,个体的个性心理特征也制约着道德行为的表现。认为不同年龄、学制阶段的大学生各有个性,学生的能力、气质、性格等特征各有不同。实现德育养成过程的个性化,依据个性实施教育,注重德育与“心育”统一,我们得进行教育策略上的调整。合理安排教育内容或任务的难度,作为教育者既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估计学生的个性发展水平,关注大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并据此安排恰当的教育主题,找到大学生养成教育最佳切入点和突破口,协调他们的主体认知,强化其迫切求变意识,使其在心灵深处感悟到养成教育对自己人生发展的重大意义。把道德问题与心理问题、意念问题,尤其是个性发展的阶段性联系在一起,从而激发大学生在养成教育中主动认同、自觉践履意识与能力。

2.3重视并发挥家庭教育在大学牛群成教育中的重要的作用

大学生道德行为的养成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密切配合。有学者对小学生养成教育过程中的“5+2=0”现象进行了研究,即“学校辛辛苦苦地教育一周,难以抵挡家庭消极教育两天”。这种现象在大学生身上也不同程度的存在。因此,学校教育如何达到与家庭教育的完美配合与协调,是大学生养成教育过程中值得研究的课题。作为教育的主导力量,学校有义务有责任担当起指导家庭教育的职责,以避免教育过程中的“5+2=0”现象。学校要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家长采用的科学的教育方法,形成良好的家庭氛围,以帮助其子女形成正确的道德品质。要使每个家庭不仅重视学生的学业,更注重培养他们良好的品行。体现“生活教育”的理念,融教育哲理于生活中。

针对大学生家庭与院校距离过远,可以利用大学院校网络平台,建立学校与家庭联系的绿色通道,并开办网上家长培训课程或学校。建立家长联系数据库,根据学生的表现状况,适时且及时与家长联系,让家长对学生进行适时的监督与管理。从而寻求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目标的一体化,争取最大的合力,强化大学生文明道德行为的养成。

2.4通过大学生社团组织,实现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激发大学生养成教育的内在动力

所谓自我教育,就是启发和引导学生了解自我,认识自我,在自我意识基础上进行自觉的思想转化和行为控制的方法。自我教育并非放任自流,也非降低标准,而是在教育者的启发下沿着教育目的的方向进行的,因而是一种新型的有控影响。

养成教育是一种通过自我教育来完成的规则教育。适时开展“自我教育”的经验交流,宣传推广“自我教育”成效好的学生的先进经验。提供一定的宣传阵地,都不失为学生自我教育的好方法。

大学生养成教育自我第4篇

自我锻炼能力是终身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体育教学必须适应21世纪人才的培养需要,不仅要促进大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增强体质,还要注重大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的培养,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关键词】

体育教学; 自我锻炼能力; 终身体育

一 自我锻炼能力概述

自我锻炼能力是指能够熟练地运用已掌握的科学锻炼身体的知识和方法,充分发挥自身已掌握的运动能力,有规律地自觉地进行身体锻炼的习惯和本领。它包括体育锻炼意识、能力和习惯三方面内容。其基本要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认识能力。即懂得体育锻炼的意义、作用、方法和有关知识、技术。2、运用能力。即运用所学体育知识、技术和方法独立进行体育锻炼的能力;3、调控能力。即在独立锻炼中,为了取得良好效果,对锻炼过程进行自我调控的能力;4、自治能力。即独立从事体育锻炼的自我管理能力。

二 大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的现状与不足

本人现在在教大二学生的体育课,通过观察、走访及参考近年来一些相关文献,得出如下结论:

(一) 目前,学生的体质状况令人担忧,除体育院系的学生外,其它院系大部分学生的体育自我锻炼能力和意识普遍较差,体育教师对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的培养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加上对体育教学管理的不力和缺乏系统、全面科学的评估措施,不少学校将体育课简单地理解为体育达标,导致近年来许多学校体育达标成绩虽然上升,但学生的体育参与意识逐步退化,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下降,与体育有直接关系且对人的一生起重要作用的一些意志品质有所削弱。这从根本上不利于终身体育的形成。

(二) 据文献表明,锻炼内容和手段的单一性严重破坏了学生的锻炼兴趣,并危及到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平时有体育锻炼习惯的学生仅占15%,许多学生一周平均每天体育锻炼时间不到20分钟。43%的学生认为平时锻炼没有必要,80%的学生认为体育课所学的对平时没有用处。

三 大学生自我锻炼能力培养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一)大学生自我锻炼能力培养的可行性。当代心理学认为,遗传和环境是影响能力形成和发展的两大因素。能力是在这两种因素相互作用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能力发展过程中,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作用是无法分离的,两者相互依存、彼此渗透,使能力得到发展,没有环境、遗传的作用无法体现出来;没有遗传作为最初的基础,环境无法产生影响。这就表明,环境在能力的发展中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良好的环境更有利于能力的发展。同样,自我锻炼能力作为一种能力,也会受到后天环境(如学校体育教育等)的影响。通过合理的体育教学,自然可以促进大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的提高。

(二)大学生自我锻炼能力培养的必要性。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自我锻炼能力培养的必要性,从以下三方面加以具体阐述:

1 从高校体育课的设置看,目前除少数条件较好的学校外,绝大多数学校只在一二年级开设体育课,节次较少。其主要目的是使学生掌握体育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同时培养顽强的体育意志品质和良好的体育作风。

2 从目前在校学生体育锻炼的情况看,除了少数有特长的体育爱好者外,能坚持经常锻炼的人并不多。特别是进入大学三四年级以后体育课已结束,学生不受体育成绩的约束,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数明显少于一二年级。这说明在以往的体育教学中尚存在只重知识、技术和技能的传授,而忽视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的培养。因此,恰当地处理好自我锻炼能力与基本知识、技术、技能之间的关系很重要,在自我锻炼能力得到加强和发展的基础上,增进健康,增强体质,促成终身体育的形成。

3 从高校教学任务看,在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实际运用知识的能力是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也是衡量教学质量高低一个重要标志。对于高校体育教学任务来说,除了在校期间有计划地发展身体,增强体质,使学生掌握一定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外,还必须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学会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以及运用所掌握的知识独立进行体育锻炼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能根据自己的身体特点和爱好,进行科学的体育锻炼。

四 大学生自我锻炼能力培养的途径

体育教学是培养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的基本途径,因此,体育教师应将培养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贯穿在教学过程的始终,把常规教学和能力培养结合起来。

(一) 结合理论教学和运动技术掌握,培养大学生的认知能力。通过体育理论课教学,使大学生认识体育及体育运动对人体身心的作用和意义,了解和掌握人体生理变化规律和体育锻炼对人体产生哪些作用和影响,懂得科学锻炼身体的原理、方法和手段,以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树立体育的价值观念。通过运动技术技能的学习和掌握,启发大学生的积极思维,让大学生们在练习过程中不断发现错误并加以纠正,从而培养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其更好的掌握运动技术技能,培养认知能力。

(二) 通过选择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大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培养大学生自我锻炼能力,在实际教学中根据实际情况尽可能选择学生能够接受、通过一段时期的学习能够掌握的教学内容,避免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动摇学习动机;同时,还要改进教学方法,课堂练习方式要多样化,针对不同的学生,要做到区别对待、个别强化,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来自内部的更积极的学习动机,创造机会让学生准备活动,创编活动,教师适时讲解和肯定,以满足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或让学生制定锻炼计划,并实际运用,然后评价修改等等。

(三) 结合常规教学和检查评定,培养大学生的调节与适应能力。通过体育课课堂常规强化教育,使大学生形成自觉遵守课堂常规的习惯和意识,从而培养自律意识和能力。在此基础上,让大学生自我制定计划并付诸锻炼,并随场地及天气等自然客观环境的改变,进行适时的调整,以达到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而进行科学的身体锻炼。

五 结论和建议

(一)结论

目前,大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普遍较差,这方面的工作亟待加强。自我锻炼能力主要包括认识能力、运用能力、调控能力和自治能力等四个方面。培养大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理论教学和运动技术技能相结合,培养大学生的认知能力;通过选择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大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结合常规教学和检查评定,培养大学生的调节与适应能力。

(二)建议

随着以素质教育为目标的高校体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普通高校的体育教学改革呈现出十分活跃的局面。体育教学早已冲破了传统的“三基”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除向学生传授体育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外,已把大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的培养作为体育教学的中心任务。因此,本文建议如何去培养大学生自我锻炼能力,尤其是有关能力培养的方法及其效果评价的研究,将是我们体育教育工作者与科研人员值得探讨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任未多. 身体活动与运动锻炼的心理效应[J].体育科学,1997,17(3):75-80

[2] 涂相仁,朱翠伟. 体育运动的心理效应[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1999,20(3):56-57

大学生养成教育自我第5篇

【关键词】大学生;养成教育

大学生养成教育,一般而言是指大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或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的教育。通过教育者长期培养、反复训练、受教育者自我约束、自我控制形成的一种不需要任何外力监督和内部动机就能自然表现出来的健康的思想素质、道德素质、行为习惯和生存能力。

一、加强大学生养成教育的重要意义

大学生是新世纪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道德素质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前途与发展。随着国际全球化的不断发展,西方文化的不断冲击,加之独生子女养成失位,使得当代高校青年学生行为失位现象严重,心理问题层出不穷,自杀、盲目恋爱、拜金主义等等,都是由于养成教育的长期缺失造成的人格缺失、理想缺失、信仰缺失。特别是目前,“90后”已经成为大学生的主体,他们成长于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容易受到市场经济对文明与道德带来的负面影响,如何加强“90后”大学生的养成教育已成为高校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二、大学生养成教育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一)大学生养成教育现状

大学生养成教育的总体现象是健康的,但还是存在很多不容乐观的情况,往往陷入“讲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困境,大学校园内偷盗诈骗、打架斗殴、打牌、上网成瘾、乱扔垃圾、破坏公物、损人利己、铺张浪费、厌学逃学等不良现象层出不穷。在价值观念上也存在许多误区,如用物质追求取代精神追求,用竞争取代协作,用等价交换取代奉献精神,用个人主义取代集体主义等等。

(二)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

一是部分高校对大学生养成教育工作的认识不到位。养成教育工作往往只是停留在开会、布置工作等形式上,而没有真正使养成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学生管理的全过程。二是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不断增大。随着大学毕业生数量不断增加,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等原因,容易引发一些心理和社会问题,这也为养成教育的实施加大了难度。三是大学生养成教育的整合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一方面高校内部的养成教育资源缺乏整合,各高校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和全程育人的工作机制还有待于健全。

三、加强大学生养成教育应采取的措施及途径

作为直接为社会培养和提供人才的摇篮的高校,它向社会输出的必须是德才兼备的人才。因此,加强大学生养成教育,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针对目前高校大学生的思想现状,加强大学生养成教育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注重系统培养、自我完善

经常开展大学生养成教育活动,引导他们实事求是地看待社会生活中发生的事情,着眼于社会的发展主流,使大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判断道德问题的能力不断得到提高。一方面要培养学生自尊、自重、自立、自爱、自强不息的精神,提高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体验主人翁的自豪感。这样就能比较有效的促进大学生对人生价值的肯定,对崇高品质和人格的渴求;另一方面,要教育学生通过学习和活动自主寻找自身道德品质的恶源,帮助他们确立有效克服自身缺点的方式和方法,让他们感到自己有能力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不能事事必躬,包办代替。

(二)不断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注重搭建平台、实践培养

校园文化活动是高等学校实施养成教育的重要载体。在校园文化活动中探讨怎样激发学生参与校园文化活动的积极性和浓厚兴趣,并在活动中达到引导、教育学生塑造其高尚品德的目的,这是高等学校实施养成教育需要深入研究和探索的重要课题。要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为大学生创造良好的品德教育环境,激发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可以为大学生认识和了解社会,并从社会中学习提供窗口,为大学生增强实践能力、树立创新意识、养成合作与团队精神提供机会和条件。要组织开展好诸如青年志愿者、社会调查、实验设计或利用假期组织大学生深入基层等社会实践活动,使养成教育课迈出校门,走向社会,让大学生真正同社会、同外界接触,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并不断提高自己的社会实践活动能力。

(三)坚持多渠道教育有机结合,注重整体实施、协同推进

在大学生养成教育中,要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有机结合起来,优化德育养成环境,实现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一体化,有效地进行协调,形成一股合力,把大学生培养成德才兼备、人格健全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作为“三位一体”的连续教育,这是现代德育发展的一种必然,也是养成教育实现的一条重要途径。要通过利用网络技术手段监控入口,净化网络环境,制裁网上非法行为,引导广大学生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校园网络文化活动,把养成教育工作做到实处。

(四)加强养成教育制度建设,注重管理育人、规范养成

通过健全完善大学生养成教育制度建设,约束和规范大学生的道德行为,培养健全的人格和品德认识能力及自我修养能力。目前,大学生队伍中出现的违纪违法,甚至是犯罪的事情,与高校监督管理不力有着直接关系。可见,建立、健全纪律制度是提高大学生道德素质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因此,要建立健全有关的道德纪律制度,把教育和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建立起一整套的教育和管理机制,如教育培养机制、舆论导向机制、奖惩机制、法律强制机制等,形成一个良性教育互动系统,加强对大学生道德生活各个方面的管理,促进大学生道德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邢国忠.把大学生养成教育作为高校育人的重要途径[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8(3).

大学生养成教育自我第6篇

【关键词】大德育养成教育新媒体强化认识因材施教

随着社会的发展,素质教育的内涵逐渐扩大,要求高校重视学生技能培养的同时,更要注意能够使知识和能力得到充分发挥的“素质”教育。国家也越来越重视高等职业教育,要求高等职业教育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基础上,按照培养基础扎实、能力强、知识广、素质高的实用型专门人才的总体要求,逐步建立起一套注重素质教育,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为一体的富有时代特征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大德育”的内涵

大德育是指通过知识的传授、观念的养成、性格的培养等途径来提高受教育者在思想观念、政治意识、行为规范和心理调适等方面的素质,它包括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心理素质教育等内容。本文所指的大德育是从狭义的,即道德教育的内容上讲的。“大德育”主要强调了四个方面的内涵:一是德育覆盖的全面性。大德育观认为在高校生活中,德育应覆盖所有的教学活动和教育管理活动,高校的教学服务、生活服务等服务部门也应倡导道德服务,将德育贯穿于对学生的各种服务中。二是德育的全员参与性。对于高校来讲,师生道德关系是最基本的道德关系,这种良好关系的养成,不但需要校领导大力倡导,而且全校师生及各部门都要广泛参与进来。三是大德育是一个全过程的德育。高校是立德树人的基地,从学生入学到毕业走向社会,都应该坚持系统的道德教育。四是德育方法的全面性。诉诸于人的良心而“内得于己、外施于人”是德育的主要方法,通过各种道德活动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觉悟是高校德育的基本方法。由此可见,我们所谓的“大德育”就是全面覆盖、全员参与、全过程的方法综合的德育。

二、国内外对于养成教育的研究现状

早在古代,我国大教育家孔子和孟子就曾谈及到如何做人,如何培养个人的良好修养。孔子要求自己的学生做讲求仁义的“君子”。孟子认为对于学生,除了要传授其知识外,还要帮助其培养良好的个人修养,即所谓的“养人”。由此可见,先圣们都非常重视个人品德的修养,从不同层面提出要培养学生的“知、情、意、行”等素质。近代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也提出了关于养成教育的理论——“生活即教育,社会及学校”和“教、学、做合一”,他认为青少年应该从小就学习如何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自己的修为。

当代我国也有不少学者对养成教育进行了研究,邢国忠对养成教育进行了定义总结并强调了在养成教育中学校的主体性,同时也强调了家庭的配合,养成教育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柳国强(2005)年认为养成教育的主要内容是思想品德教育,养成教育要通过各种手段进行,应侧重于行为习惯的养成,在“知、情、意、行”等各方面严格管理,使学生形成符合道德要求的良好行为习惯。他的研究重视行为学、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以及哲学等各学科知识的运用及手段的多样化。

三、高职学生的特点

(一)文化基础偏差,自信心不够。高职学生大都经过紧张的高中学习,由于高考成绩不高才进入高职学校的,在这些同学中有相当一部分从小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动力不足,缺乏坚强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念,少数学生还存在自卑感,甚至有一部分学生还对高职教育存在偏见,对所上的学校和所学的专业都缺乏信心。

(二)文明修养程度偏低,自我约束能力偏差。由于自身和社会的各种原因,高职学生对于自我道德的约束能力和自身文明修养的程度都偏低。在道德方面,高职院校的大部分学生虽然已经基本具备了正确的道德认识,但大多未形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知行脱节”的情况。

(三)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模糊。大部分高职学生不爱学习,填报志愿时对专业的选择也具有盲目性,导致以后学习中对所学的专业不感兴趣,也不愿去学习,对于自己的人生缺乏规划,职业准备也不足,片面追求现实效用,缺乏正确的职业观。

(四)思维活跃,接受新事物能力强,动手能力强。高职学生部分来自中专院校,三年的职业教育使他们已经具备了较强的实动操能力,高职阶段的学习使他们的专业技能得到进一步提高。另外,高职学生思维比较活跃,对于新事物接受的更快。他们在创新能力、专业技能及文体活动中特长突出。

四、对高职学校养成教育的几点建议

(一)确立目标,强化认识,正确引导。思想是行动的先导,高职院校领导必须正确意识到养成教育的必要性及重要性,将养成教育贯穿于始终,在教育过程中做到以人为本,德育为先,才能切实引导学生重视道德养成,真正营造良好的养成教育氛围。

(二)因人施教,循序渐进,推行学生的“自育”教育。养成教育是通过培养内在思想品质从而外化为良好行为习惯的一个过程,是对行为的教育同时也是对思想的教育。养成教育是一种需要在日常的实践活动中不断内化的教育,并随时跟踪,实时指导,才能帮助学生培养出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觉参与。学生是养成教育的对象和参与者,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对养成教育会发生事半功倍的效果。高职学生已基本上具备了大学生应有的行为规范和社会认知,学校可以借助专业讲解、企业参观、顶岗实习等机会让学生增加一些行业认知,了解社会和企业对于合格劳动者的要求,另外要充分发挥学生组织自身的作用,通过学生会、团总支和社团组织开展多种活动,以主题教育、社会活动、讲座、报告会等载体,促进学生自我管理和良好修养的养成。

(四)重视新媒体在当今养成教育中的应用。网络已成为当今大学生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因此,高职院校的养成教育也要紧跟时代步伐,充分利用各种新媒体工具,如校园广播、论坛、微信、微博、QQ等,积极地介入学生的网络生活,合理地引导学生,实现文明习惯的养成。

五、小结

大学生养成教育自我第7篇

(一)学位点建设起步晚、力量不足、分布不均

首先,我国成人教育学专业学位点建设起步较晚。华东师范大学作为我国第一个成人教育学专业硕士点是1993年被批准设立的③,至今也才有22年的历史,这就造成了我国成人教育学专业硕士培养“无经验可借”,与其它学科相比是“年轻”的学科。其次,我国成人教育学专业学位点较少。据统计,目前我国现有30多家拥有成人教育学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数量有限成为限制成人教育学学位点健康发展的另一重要因素。第三,我国成人教育学专业学位点分布不均。我国成人教育学专业学位点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天津、福建、浙江等经济发达省份,而在西部地区分布较少,有些省份(诸如、内蒙古、新疆等省份)甚至一个成人教育学专业学位点也没有,这就使得拥有较广阔成人教育市场的西部关于成人教育的研究跟不上,严重制约了成人教育实践的健康发展。

(二)师资力量薄弱,专业背景欠缺

由于成人教育学专业学位点建设历史较短,各培养单位的研究生指导教师具有成人教育学或教育学专业背景的人数不多,很多硕士生导师都是从其它学科转过来的。这一情况,一方面使得成人教育学师资队伍具有多学科的优势,来自不同学科的老师可从自身背景出发进行交叉学科研究,进而丰富了成人教育学的研究方向;但是另一方面,由于大多数的硕士生导师缺乏系统的教育学科知识,这就使得其在成人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进程中显得力不从心,这成为制约成人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阻碍。因此作为指导教师,在坚持自身学科优势的同时需要不断地更新补充成人教育学或教育学知识结构,提高自己成人教育学或教育学的学术水平和教学水平。

(三)报考生源多元化

报考生源的多元化成为制约我国成人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又一个重大问题,与其它学科不同,中国在本科教育阶段没有设置成人教育学专业,这就使得报考成人教育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大多为跨专业学员。很多报考研究生的学员之前对成人教育学了解较少,具有教育学或成人教育学的学科基础的人更是少之又少。如何对具有不同学科背景的学习者进行有效培养,使得研究生培养既能达到成人教育学专业培养目标的基本要求又能够满足个人多样化学习需求和发展的需要,这是各培养单位必须面临的挑战。

(四)研究方向与课程设置各有侧重,理论体系构建不足

在我国现有的成人教育学专业培养体系中,由于成人教育学硕士点设于不同类型大学中的不同院所,有的设置在学校的继续教育(成人教育)学院,有的设置在成人教育研究所,有的设置在高等教育研究院(所),这就造成了这样一种现状,即:各院校成人教育硕士点所设研究方向、所开课程各有侧重。这一现状一方面丰富了我国成人教育学研究的研究取向,拓宽了学科的研究领域,有助于促进学科的发展;但是另一方面,这又使得我国成人教育理论研究过于分散,理论体系构建不足,从而又制约了成人教育研究与实践的发展。

二、建设成人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联盟的意义

面临当前成人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培养的诸多困境,在借鉴其它学科培养联盟经验的基础上,“成人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联盟”具有丰富的现实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有利于实现研究生培养资源的优化整合

我国现有的成人教育学研究生培养资源整体上呈现出起步晚、力量不足、分布不均的特点,建设成人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联盟有利于实现各研究生培养单位资源的优化整合。在成人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联盟体系中,各培养单位充分发挥优势,相互借鉴、相互促进,有利于实现研究生培养条件、路径、机制的优化整合,进而推动整个成人教育学研究生培养体系的健康发展。

(二)有利于培养全面发展的研究生

由于我国成人教育学专业研究生的来源多样化,他们整体上呈现出缺乏教育学理论知识、学习兴趣不高、研究方向不明确的特点。建设成人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联盟,一方面有利于帮助不同学科背景的学习者实现交流,拓展各自的研究视野;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充分利用优势资源帮助来自不同学科背景的学习者加深对成人教育学科的了解,明确自身的研究方向,进而提高成人教育学专业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培养全面发展的研究生。

(三)有利于促进成人教育学学科建设

现阶段,我国成人教育学各培养单位所开课程各不相同、研究方向各有侧重,这使得我国成人教育研究力量较为分散、理论体系建构不足,严重制约了成人教育学学科建设的科学发展。建设成人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联盟,有助于帮助各培养单位加深联系,优势互补,实现研究联动,进而推动整个成人教育学的学科建设。

(四)有利于研究生培养从“封闭自主型”到“开放合作型”的转变

目前我国成人教育学专业由于受各培养单位自身的学科背景影响,形成了具有极强的自主性、区域性、封闭性的特征,学科间的交流合作不够通畅,而成人教育学科的发展同经济与社会发展联系密切,许多研究领域属交叉学科研究范畴,这就需要成人教育学科研究全方位、多视角、多领域展开。当前成人教育学科发展面临许多重大的理论与现实问题,亟需开展校际合作交流共同探寻解决之路,以便加强学科交叉、互相促进、开放合作、共同提高成人教育学科的培养水平。

三、建设成人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联盟的策略探究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知道,一方面由于我国成人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培养面临着诸多困境,建设成人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联盟具有迫切性;另一方面建设成人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联盟有着丰富的现实意义,具有可行性。因此,我们应积极探索建设成人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联盟的途径,要构建研究生培养联盟,必须着力解决以下问题。

(一)建立统筹高效的运行机制

建设成人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联盟首先应制定联盟章程,在章程中应对联盟的宗旨、组织架构、成员的权利与义务等作出明确规定,并根据实践不断丰富和完善相关章程。其次搭建联盟,筹建班子,各成人教育学研究生培养单位按“自愿申请、联盟大会批准”的原则组建联盟,形成有效的运行机构。第三开发联盟的网络工作网站,该网站应包含学生交流的信息、课程信息、招生培养信息、就业指导信息、评估信息、优秀论文信息等多方面的内容。通过各培养单位共同努力,构建机制灵活、共建共享、协同发展的高效运行体制。

(二)建设切实可行的互动模式

切实可行的互动模式是保证成人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联盟健康运行的基础条件,在建设成人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联盟的进程中,应重视对各培养单位之间切实可行的互动模式的构建。各培养单位之间切实可行的互动模式应包括导师互动、学生互动、课程互动等多个方面,其中导师的互动,需要成人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联盟通过组建一支高水平的导师队伍实现导师在不同培养单位的交流,借助巡回讲座的方式实现成人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联盟内部导师的互动;“学生的互动”主要通过各培养单位之间的交换学习来实现;而“课程的互动”一方面可以借助“导师的互动”与“学生的互动”来实现,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构建联盟内部的课程共享平台来实现课程的互动。

(三)借助互联网,开发在线教育课程

互联网的发展推动着教育领域的变革,新技术对教育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教、学、评的工具正在逐渐改变。在这一大背景下,教育活动进入了学习者与教育者互为师生的新时代,学术将迎来开放存取的新景象,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给传统的研究生培养行为带来了巨大变革,其中兴起于2012年的MOOC就是新技术运用到研究生培养领域的突出事例。2012年以来,以美国Coursera公司以及“Udacity”与“edX”等为代表的机构所开发的在线教育使MOOC进入大众的视野。MOOC以其全面开放、方便便捷的特点使得研究生的学习行为变得更为便利,MOOC在共享机制、共享模式、资源共享、共享效果等方面对成人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联盟的建设带来了很多启示,我们应充分借鉴MOOC发展的成功经验,发挥联盟内部优势资源,开发优质在线研究生网络课程,探索课程学分互认机制,充分发挥在线网络课程对于贯穿“以学生为本、能力为先、品格为基”的培养理念的促进作用,实现各培养单位更加深入的交流,促使成人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联盟相互之间协同探索、优势互补、统筹兼顾、共享优质教育资源,进而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四)构建科学公正的评价体系

大学生养成教育自我第8篇

论文摘要:我国近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认为:“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学校是教育的主阵地,作为思想品德教师要根据素质教育的时代要求,以全面提高学生道德素养为目的,加强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要求学生从点滴做起,从小事做起。活动激发兴趣,规范行为,促使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从而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和个人才。

所谓习惯:是指在一定情况下自动地去进行某种动作的需要或特殊的倾向。良好的习惯,对人的成长进步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尤其初中生,随着心理、生理的变化,处于叛逆期年龄阶段,加强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既是使健康人格的形成,又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因此,德育工作更应该注重初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1转变观念,提高对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教育的充分认识

1.1养成良好习惯.是学生健康发展,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中国是一个有着5000年文明史的古国,我国的养成教育可谓源远流长,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提出: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对后世养成教育产生了长远的影响。心理学家乌申斯基指出:“良好的习惯是人类神经系统中存放的不断增值的道德资本。”教育家洛克甚至断言:“事实上一切教育都归根结底为培养儿童的良好的习惯。”我国近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认为:“教育就是培养习惯。”中国的先哲也有“慎始”的教训,一种习惯的养成,莫不由“渐”而来。做人是挺难的,一定要从小减少许多问题。“慎始而善终”,这是必然的结果。由此可见,良好习惯养成教育是管孩子一辈子的教育。培养一代青少年从小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是保证他健康发展、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而且,这对于中华民族素质的提高是一项奠基工程,可谓百年大计。青少年时期是一生的奠基时期,又是培养行为习惯的最佳期。

1.2抓好良好习惯养成教育,是落实素质教育精神的时代要求

在新时期,党的十六、十七大制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新的奋斗目标对学校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就是必须培养出符合时代需要高素质的公民。青少年是整个社会成员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也是成长中的小公民。他们道德素质发展状况是整个社会道德水平的重要标志。从长远看,公民道德素质的培养,必须从小抓起。青少年道德教育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就是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帮助广大青少年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青少年道德教育的基本任务之一,是重中之重。青少年是我们事业的接班人,是处于生长发育中的社会公民,他们的道德素质状况将直接关系到新一代国民的道德水平。青少年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是他们道德养成的重要基础。

1.3抓好良好的习惯养成教育,应从学生实际出发

就现在初中生状况来说,他们的文明道德习惯、学习习惯、卫生健身习惯的现状是不能令人满意的。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家庭社会等外来的不良影响,但更重要的是我们教育自身存在的问题。对我国学生德育工作进行深入的反思,我们不难发现其中一个重要的弊端就是,不从日常生活中的细节开始,忽视基本的良好习惯培养,脱离学生生活实际,不遵循他们身心发展的特点。初中学生正处生理变化阶段,心理要求独立、自作主张,但缺乏把握好自己的能力,小学升到初中又是从严格管教到逐渐向自觉自立管理的过渡阶段。现在农村留守学生增多,租住房屋学生增多,行为习惯差,抓学生养成教育,抓行为习惯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1.4抓好良好习惯养成教育,有利于增强德育的实效性

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就我国目前中学教育的实际看,在德育中又忽视青少年行为习惯的养成,而且这方面的教育也是不规范的。我们常常看到的一个尴尬事实是:我们的大学教育居然还要对学生进行相当程度的行为习惯教育和基本的道德教育,为中小学甚至幼儿园补课。可见,培养青少年的良好行为习惯,既有利于克服我国长期以来在青少年德育中追求“高、大、全”的弊端,又有利于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推进素质教育,推动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另外,从行为习惯的培养人手,来探讨和研究良好行为习惯与健康人格的培养,不仅可以克服长期以来青少年德育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弊端,而且也符合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适应新的时代环境和形势。

2有目的有计划的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主要从两方面做起,一是学校通过各项活动的开展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二是培养学生把良好的行为作为一种习惯。其中活动的开展是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基础,只有坚持不懈的去规范,良好的行为就能够成为习惯,才能称得上有了良好的行为习惯。

2.1组织活动,规范行为,加强良好行为习惯的训练

在每学期开学可以组织学生诵读行为规范诗歌,日常行为规范歌、一日常规歌,组织师生搜集、制作诗歌和诵唱诗歌活动。借助多媒体和校园广播的诵唱,通过此活动进一步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让学生知道良好行为习惯的标准。

良好的行为习惯需要经过反复训练和努力实践才能形成。因此教师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要根据思想品德教学的需要,制定严密的、科学的,切实可行的计划,让学生在锻炼中反复训练。同时教师还要经常督促检查,逐渐形成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2.2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与激发学生对习惯的兴趣相结合

兴趣指的是对某种活动产生的积极情趣,从而逐渐形成习惯。要让学生在整理书包习惯养成中寻找乐趣,教师要学会激发学生兴趣,如:从每节课课前谁最先放好书本,谁能迅速的拿出学习用品的比赛中激发兴趣。并且能体验到良好行为习惯带来成功的愉悦,他们比赛的过程是爱好不断增强的过程,也是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过程。

3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因素

3.1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

学生模仿性强,教师是学生直接效仿的对象之一,对学生能否形成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有着直接影响。因此,教师的言行、举止、服饰,必须具有示范作用。潜移默化的去影响学生,感染学生,并且去加强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指导。让每一个学生在学校的每时每刻都能感受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教育,逐渐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习惯。

3.2培养学生的自觉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