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整体护理论文

整体护理论文赏析八篇

时间:2022-04-01 11:09:45

整体护理论文

整体护理论文第1篇

1.1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2年2月~2013年3月收治的60例患者为对照组,男38例,女22例,年龄25~58岁,平均年龄(41.5±5.6)岁,发病至就诊时间3~74h,平均时间(21.5±3.6)h。2013年4月~2014年5月收治的60例患者为观察组,男36例,女24例,年龄22~56岁,平均年龄(40.6±5.9)岁。发病至就诊时间2~78h,平均就诊时间(17.6±5.6)h。纳入标准:18~60岁者;语言交流无障碍者;理解能力正常者;排除标准:昏迷者;存在严重生命安全者;精神病患者;严重器官衰竭者。两组患者性别及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观察组实施一般急诊护理措施,观察组实施整体护理,具体措施如下。

1.2.1排班制度

排班时需要与APN班、白班、弹性班结合。白班为8:00~18:00,A班是早上7:30~13:00;P班15:30~22:00;N班为22:00~8:00。治疗护士与办公室护士等均为白天上班,两种班次更换1次。

1.2.2工作制度

责任组长主要负责护理质量安全、专业技术及病房管理,对护士进行治疗,作护理质量的监督及考核,及时予以质量改革及反馈,从而促使护理工作质量不断提升;建立责任护士制度后,需要责任护士每日查房,加强与医患双方进行交流,促使责任护士能够更加了解患者病情,并掌握护理相关重点,及时了解病情变化,促进医患配合。考核方式:临床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的考核结果,与评职称及晋升有关,为有效调动护士积极性,将考核成绩与绩效挂钩,采取多劳多得的制度,从而调动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

1.3评价标准

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对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价。问卷总分为100分,主要有5个模块,主要内容为病区管理、健康教育、工作能力、关爱及沟通、主动性、服务态度等方面。护理质量是主要经过急救药品器材、病区管理及分级护理、护理文件等方面进行评价。总分为100分。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护理满意度评分

观察组住院患者满意度为(49.35±5.60)分,出院患者满意度(22.54±2.65)分、健康教育实施评分(25.65±1.84)分;对照组住院患者满意度为(38.35±3.25)分,出院患者满意度(18.56±1.65)分、健康教育实施评分(18.42±1.63)分。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护理质量分析

观察组病区管理(97.82±5.32)分,分级管理(97.54±5.14)分,消毒隔离(96.85±4.65)分,急救药品器材(97.41±5.11)分;护理文件(96.81±5.21)分;对照组病区管理(90.11±4.15)分,分级管理(89.18±4.26)分,消毒隔离(88.75±4.12)分,急救药品器材(90.48±3.11)分;护理文件(86.47±4.36)分。观察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在整体护理中实施责任制方式,可以实现分层级作排班模式调节,责任护士进行分管患者,开展心理护理、生活护理及健康教育等护理措施,能够使护士获得患者的信任,有利于增强护患关系,从而更加细致的观察患者病情,有效实施护理制度。经本组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文献报道结果无明显差异。针对急诊特点,实施整体四化一体的护理模式,责任护士通过随医查房,与住院医师加强沟通,深入了解患者病情,并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有利于加强医护配合,从而促进护理质量提升。通过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工作,能够有效增强护理操作的整体能力。实施考核制度,也是提高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的关键。经本组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4结语

整体护理论文第2篇

当前,我国护理界从学术上对整体护理进行了多方探讨,对转变护理模式的必要性已取得共识。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在全国部分医院经过试点逐步得到推广,我们针对医院开展整体护理面临的问题及对策讨论如下。

一、开展整体护理面临的问题

(一)对整体护理的内涵认识不足:由于受持续已久的功能制护理和实施10余年的责任制护理制度的影响,部分护理人员存在着陈旧观念,主要表现在:

1.等待观望思想:认为整体护理和责任制护理没什么大的区别,责任制护理没有坚持下去,对整体护理能否深入持久的开展下去持怀疑态度。

2.随大流思想:认为目前不少医院建立了整体护理模式病房,随潮流开展个试点病房就算完成任务,没有认真探讨如何结合实际把护理制度改革搞好,而是处于应付状态。

(二)护理管理干部有畏难情绪:整体护理作为对传统功能制护理的一次改革,在实施过程中会暴露出一些明显影响改革的问题:

1.人员不足。军队医院受编制的限制床护之比差距太大,加之军官休假制、护士流动性大等特点,按整体护理排班方式完成各项任务确有困难。

2.后勤保障支持系统不得力。护理人员除去正常的工作以外,还要承担非专业、非技术性的常规工作,占用了护士长、护士的有效工作时间,不能把时间用到病人身上。

3.医院领导重视不够:新形势下,医院注重经济效益,部分领导有重医轻护思想,总认为护理工作对医院全面建设影响不大,护士执行医嘱完成任务就行了,对护理制度改革有片面认识。以上种种原因增加了护理模式转变的困难,从而使护理管理干部有畏难情绪,实际工作中按传统的功能制护理模式惯性运转,影响了改革的力度。

(三)护理队伍的整体水平不适应护理制度改革:护理领域的演变和服务功能的扩展,护士被赋予多元化的角色,对职业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而当前护理人员综合知识缺乏。由于教育层次和知识结构的限制,护理人员在实际工作中表现出综合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知识的缺乏使护士在完成基本操作后难以担当多元化角色功能和为病人提供系统的身心整体护理。由于护士人力不足,招聘护士增加。医院每年招聘的合同护士已占全院护士的40%左右,虽然暂时缓解了人员紧缺的矛盾,但文化层次素质水平参差不齐,流动性大,这种用人的短期行为影响了护理队伍的整体水平。由于受社会不良风气和旧护理制度的影响,部分护理人员缺乏敬业精神,有的不安心护士工作,表现在工作标准不高只限于完成一般的治疗任务,有的存有懒惰思想、对书写护理病历有厌烦情绪。

二、开展整体护理的对策

护理制度的改革是护理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护理人员应当认清形势、更新观念,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在影响开展整体护理诸多因素中抓住关键,下大力气、解决难点,使护理制度改革不断深入持久的开展下去,针对开展整体护理的难点,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以成功的经验促进思维观念的转变:在没有见到实际的效果之前,空泛的理论很难让久已形成的惯性思维发生改变。以模式病房成功的经验来转变领导、护理人员的观念是深入搞经护理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而领导的支持和庞大的后勤支持系统的形成作为“内援”是护理模式改革成功的重要保证。1997年初我们选择了护理队伍力量较强的空军重点专科开展了模式病房。试点工作的好坏与护士的参与态度和积极行为密切相关。因此我们把试点科室护士长、护士分别送出培训、参观学习,接受新观念、理解整体护理的内涵,模式病房取得了满意效果。

如何利用成功的经验转变领导以及全院人员的观念,我们采取了积极措施。多次召开整体护理座谈会、休养员座谈会、现场观摩会、教学查房等,并分别请院领导、机关干部,科主任、医生、护士长、护理骨干参加,组织全院护士分期分批到试点病房观摩,同时在全院组织了整体护理基础理论培训。形势多样的宣传,护士、病人的亲身体会,真正转变了全院人员的观念,以病人为中心的管理思想达成共识,院党委将整体护理全面推广纳入医院发展规划的总体目标,把开展整体护理作为开展优质服务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院领导组织召开后勤保障会议,为临床解决下收下送,减轻临床科护士负担。院领导、后勤机关的大力支持激发了护理人员搞好护理改革的热情,护士长、护士主动到护理部要求开展整体护理,现我院50%的科室开展了整体护理,并取得明显成效。(二)提高人员素质,确保整体护理的有效开展:高素质的护理群体是确保整体护理有效开展的基础,在转变观念的基础上,加强整体素质培训是关键。我们对整体素质培训制定了训练计划。为保证学习效果,采取了学分制管理的方法。

在整体素质培训中分为4步:一是整体护理理论培训,内容:护理诊断、标准护理计划、护理PIO记录等,熟悉掌握了护理病历的书写方法。二是自身素质训练:先进行爱岗敬业教育,使护士忠诚于护理事业,树立一种奉献精神。同时以护士的行为标准为训练内容,从护士的行、走、坐、立到与病人语言沟通,礼仪服务专题培训。三是分层次的专业训练:根据不同的年资不同职称进行训练,低年资护士以基本理论和基本功训练为主,高年资以专科知识新业务新技术为主,并注重培养教学管理和综合分析的能力。对招聘护士以基本技能训练为主,提高他们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技术水平。四是选送护理人员学习深造,培养高层次的护理人员。通过多途径选送临床护士参加脱产、自学、夜大、函授学习,目前在职护理人员中大专以上学历已达50%,其中护理管理干部100%。通过多种形势的培养提高了全院护士的整体素质,拓宽了护士思路,提高了护士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了知识的价值,实现从病人入院到出院以及出院后的康复这一连续的全程优质服务的护理目标。1997年以来每月住院病人民意测验调查显示,对护理工作满意率持续保持在95%以上。

(三)合理安排人员,简化表格,提高工作质量:我们结合实际,深刻领会整体护理的内涵,在现有人员不变的情况下,简化表格,保证整体护理在现有条件下顺利开展。

整体护理论文第3篇

整体护理是促进护理质量提高的一种有效管理模式,本文介绍了在手术室开展整体护理模式的经验和体会。通过对择期手术病人开展术前宣教、术中护理及术后随访的整体护理工作模式,我们认为在手术室开展整体护理能为手术病人提供最安全、最有效的护理措施,使手术室的服务质量明显提高,服务满意度达98%以上。我院手术室共设手术床19张,配备护士40名,日均手术量40例。为使病人得到安全、有效的护理,自2002年5月,我们对择期手术(大、中手术)的病人开展了包括术前宣教、术中护理、术后随访的整体护理,赢得广大患者的信任和主动配合,收到满意效果。现将我们的做法和体会总结如下。

1手术室开展术前宣教的模式

1.1人员的组织分工将护理人员分为2个责任小组。一个小组由2名护士(洗手、巡回护士)负责,采取谁配合手术,谁负责术前宣教及术中护理。另一小组由器械室及敷料室人员或其他人员负责对手术后病人进行术后随访。

1.2术前宣教的内容

1.2.1书面宣教资料采用图片和文字并用的形式,向病人展示手术室的布局、设备、工作程序、麻醉、手术及工作人员情况,让病人对手术室工作和手术过程有初步的了解。资料应尽量简单明了,具直观性和吸引力,便于病人接受。

1.2.2术前宣教的主要内容及表格制作

1.2.2.1眉栏(1)病人一般情况;(2)术前诊断;(3)拟行手术名称;(4)麻醉方式;(5)宣教护士,洗手/巡回护士;(6)手术日期。

1.2.2.2术前宣教内容(1)介绍配合护士及手术室的环境设备。(2)介绍入室、麻醉、手术开始的大约时间。(3)说明病人入室前要求(如禁食、禁水、去掉首饰、假牙;勿将现金、手表等贵重物品带入手术室;着医院配备的衣裤)。(4)介绍手术及麻醉的及要求,术中输液的部位。(5)指导病人术中出现特殊情况的自我护理(如恶心、呕吐时做深呼吸等)。(6)给病人进行心理疏导,解除病人对手术的恐惧心理,鼓励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1.2.2.3病人情况的了解(1)健康史(如体质、体型、有无过敏史、传染病史及手术史);(2)身心状况(主要症状、体征、肢体活动及血管情况);(3)辅助检查结果(如肝功、血型、心电图等);(4)检查术前准备情况(如药物过敏试验、皮肤准备、配血等)。

1.3术前宣教的实施方法

1.3.1阅读病历了解病人的一般情况,健康史、检查诊断有无合并症及传染病等,做到心中有数。为下一步的术中护理提供依据。

1.3.2与病房责任护士进行交流了解病人目前身心状况,有无特殊的心理问题,病人及亲属对疾病的认识程度,为与病人交谈做好准备。必要时参加术前讨论。

1.3.3访视病人(1)向病人做自我介绍,讲解宣教的目的,取得病人的信任。(2)根据宣教单的内容逐项进行,并在相应的项目栏内打钩。(3)耐心讲解手术中各种操作的目的、要求和配合要点。(4)向病人及亲属展示书面宣教资料并详细讲解。(5)注意倾听病人的提问,分析病人的心理活动,针对病人不同的心理状况,应用交流技巧,对病人进行耐心、细致的疏导工作,并将病人存在问题及应采取的护理措施记录在术前宣教单上。

2术中护理实施

2.1术中护理纪录的主要内容及表格制做

2.1.1眉栏(1)病人一般情况;(2)术前诊断;(3)手术名称;(4)麻醉方式;(5)术者/麻醉师,洗手/巡回护士;(6)手术日期;灭菌物品监测结果。

2.1.2手术物品清点单

2.1.3术中护理记录单(1)病人入室/出室时间;(2)麻醉开始/结束时间;(3)手术开始/结束时间;(4)手术类别(Ⅰ、Ⅱ、Ⅲ);(5)病人入室情况:神志(清醒、浅昏迷、昏迷、烦躁、休克),有无呼吸困难(程度),皮肤(完整、破损部位及大小);(6)术中护理操作(平卧位、伏卧位、侧卧位、坐位、颈过伸位、膀胱截石位、甲状腺),止血带使用部位/压力及时间,高频电刀使用(输出量的大小),负极板放置位置(大腿、小腿、臀部),导尿/输液、输血操作者,使用特殊仪器的名称及方法;(8)术中情况(生命体征平稳或变化),出入量(出血量及尿量);(9)手术后病人交接:皮肤(完整、破损、红肿、水泡、水肿),输液部位情况,病人精神状态,各种导管固定情况及携带物品等。

2.2术中护理措施病人从病区入手术室后,手术室的护士应根据前一日的术前宣教,访视结果,核对并检查准备情况,对病人的身心状况进行正确评估,作出护理诊断,制定护理措施,以确保病人手术安全。

2.2.1心理疏导(1)巡回护士主动进行自我介绍,询问病人的需求,避免病人身体不必要的暴露。(2)提供安全、舒适温馨的手术环境。(3)告知病人手术前的一切准备工作已就序,请放心。(4)对心理紧张的病人应安抚,可握住病人的手和让病人做深呼吸;对哭闹的病儿,可拥抱、抚触及鼓励,使病人精神上放松,从而安全顺利的渡过手术期。

2.2.2娴熟的技术操作打开灭菌包时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进行静脉穿刺及导尿操作时应一次成功,减少疼痛。放置手术应稳、准、轻、快,避免推、拉、拖,以免造成皮肤损伤;充分暴露手术野,避免肢体神经、肌肉受压,呼吸及循环功能受限,保证病人的舒适安全。

2.2.3充足的器械、物品供应器械性能不良或数量不足会延误手术时间,影响手术抢救。如在处理心脏大血管时松脱或割裂组织而引起大出血,造成意外。所以,除平时认真检验器械外,还应注意保护和维修。同时应有充足的储备量及完善的术前准备。

2.2.4防止病人发生意外损伤接送病人时,注意保护病人的头部及肢体;在麻醉诱导及手术结束时,应有人照顾并用约束带固定病人。使用高频电刀时,电极板位置要正确,粘贴应牢固,肢体及身体不能接触手术床、托盘架等,防止电灼伤。麻醉病人手术过程中眼睛可涂眼药膏,并用粘贴膜使眼睑闭合,防止角膜擦伤,或暴露干燥。若使用热水袋(水温不可高于50℃)或冰袋,要严格记录、交班,勿使皮肤直接接触,应用布套包裹。

2.2.5防止异物存留伤口内手术室护士必须严格执行“三数四清点”制度,“三数”即手术前数、关闭伤口前数及关闭伤口后数;“四清点”指清点器械、纱布、纱垫及棉片、缝针等。做到“三清楚”即洗手护士、第二助手、巡回护士均清楚,要准确、及时、完整地记录器械清点单,若手术切口内放置引流物必须妥善固定。伤口填塞油纱的数目应准确记录在术中护理记录单上。

2.2.6防止弄错或遗失标本弄错或遗失手术标本可造成诊断困难或错误,给病人带来严重后果,必须严格防止。较小标本应用盐水纱布包裹,放于标本盘内;大标本放于盆内保存,术后亲自交给主管医生,由主管医生填写病理单,专人送检,与病理科人员进行严格查对交接,并登记签名,确保标本准确无误。

2.2.7防止交叉感染安排手术时应先做无菌手术,后做污染手术;施行感染手术时,要严格执行隔离技术,一切用品均需经灭菌处理,室内空气亦应进行消毒,参加手术的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3术后随访

3.1术后随访的主要内容及表格制作

3.1.1眉栏(1)病人一般情况;(2)已行手术名称;(3)麻醉方式;(4)随访日期;(5)术后第几天;(6)随访护士。

3.1.2随访的内容(1)病人对手术室接送员的速度、态度;(2)入室时护理人员接待、核对是否态度良好;(3)手术室的环境、温度。(4)对病人术前宣教及心理护理效果评价;(5)伤口愈合情况;(6)术中有无意外损伤及术后并发症;(7)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包括患者、家属及手术医生)。(8)手术医师及病人的建议。

3.2术后随访的方法术后随访是对手术期护理措施的效果评价。是由随访组护士到病区去查看术后病程记录,回访手术后病人,了解和掌握病人术后恢复情况,对术前及术中护理措施进行客观评价。

3.2.1随访时间手术后的3~5天,由护士根据随访单逐项进行打勾,填写。

3.2.2查看术后病程记录了解掌握伤口愈合情况,有无意外损伤及术后并发症。

整体护理论文第4篇

【摘要】骨折是骨的完整性或连续性中断的一类疾病,卧床时间长,担心预后,患者不但承受着肉体上的痛苦,还承受着精神压力,若护理不当,不但会给患者造成躯体的疼痛,影响骨折愈合,甚至发生一系列的并发症。现将骨折患者的中医整体护理介绍如下。

1情志护理

骨折后患者常有紧张、焦虑、悲观、痛苦等多种情志变化,从而引起人体的阴阳失调,气血失和,导致病情加重,并引起并发症。护士应根据不同的骨折患者进行观察和分析,耐心做出合适的解释,如告知此病通过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和患者本人的积极配合是完全可以治愈的,从而解除患者心理上的负担。必要时介绍同种疾病治愈出院的病例,以此树立其战胜疾病的信心,使其情志舒畅的接受治疗。对于伤肢肿胀,经过反复的手法复位效果不佳者,或对骨牵引治疗疑心重重,担心伤肢残废的患者,护士的心理护理显得更为重要,护士应详细说明小夹板或石膏固定及骨牵引的重要性,告知过分的心理紧张和情绪不佳都会影响骨折的愈合。

2病情观察

骨折的患者由于脉络受损,气血运行不畅,会出现患肢肿胀疼痛,此时应抬高患肢,以利静脉回流,以减轻和避免肢体肿胀,严密观察肢体远端血液循环情况,同时还应注意观察皮肤色泽、温度、感觉、活动度等情况,随时调整外固定的松紧度。如肿胀明显,可用中药外洗,以达到活血化瘀的功效;如出现肢端剧痛,发绀或苍白,皮温下降,感觉减退,肌肉无力,不能主动活动或被动活动等情况,都视为缺血的表现,应报告医生及时处理。

3皮肤护理

骨折的患者,患肢制动而长期卧床,局部受压部位血液循环受阻,易发生褥疮。应保持床整、清洁、干燥,定时检查受压部位,观察皮肤颜色及血运情况,每2h按摩受压部位1次,并擦红花酒精或用红外线照射,每次5~10min,在骶尾部或足跟部垫气圈或气垫。

4饮食护理

骨折的患者,由于失血耗气,中焦运化处于滞化状态,故应禁食生冷辛辣之品,饮食宜高热量、高维生素、高蛋白易消化饮食。骨折早期,骨断筋伤,气滞血瘀,瘀血内停,肿胀疼痛,体温偏高,此时不可急于服用营养品,应食蔬菜、水果、牛奶、米粥、面食等,忌食酸辣、油腻及刺激性食物。待病情稳定,二便通畅,舌苔脉象正常后,应给予续筋接骨、调和营养的食物,如鸡蛋、排骨汤、鱼类、动物肝肾、胡萝卜、瘦肉、豆制品等含钙高的食物,以补益肝肾,强筋壮骨,促进骨折愈合。

5预防并发症

骨折患者需长期卧床,可致肺气宣肃无力而痰阻气道,容易发生坠积性肺炎。应定时拍背,嘱患者深呼吸,有效咳嗽,必要时雾化吸入以助排痰。保持病室空气清新,温度适宜,避风寒,预防感冒。嘱患者多饮水,保持会清洁干燥,防止泌尿系感染。骨折早期,患者易发生便秘,饮食应增加含纤维素较多的水果与蔬菜,如白菜、芹菜、韭菜、萝卜、香蕉等,适当多食杂粮,可饮蜂蜜水以达到润肠通便的作用。

整体护理论文第5篇

【关键词】 中医护理;整体观;辩证施护;临床应用

【中图分类号】R2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49(2013)06-173-02

近年来,随着群众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伴随着而来的诱发疾病因素也相应的增多,这在时刻威胁着人们身心健康的同时,也间接强化了人们养生保健意识。在医疗保健上,虽然目前有着多种护理方案可供选择,不过中医护理保健在我国人们群众中拥有极高的认识度,事实上中医护理以其独特的优势能够发挥意想不到的效果,而且中医护理也作为一种传统文化体现,在大众中具有天然的接受性。然而,中医护理在实际应用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为更好地了解现代中医护理特点及其在临床中的价值,发现存在的制约因素并加以解决,笔者以其所在的县级中医药为平台进行了研究分析。

1 中医护理的特点

中医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历史绵远、内涵丰富,围绕中医延伸而来的中医护理,就是遵循中医药理论体系,体现中医辩证施护特点的护理理论和护理技术[2]。随着中医护理的发展,中医护理逐渐朝着整体护理的方向发展,现代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和社会得到有效运用。国家《中医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明确提出了中医护理发展的目标和任务,即以提高中医护理技术,发挥中医护理特色和优势为主线,注重中医药技术在护理工作中的作用[2]。

与西医不同,中医护理充分渗透了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其典型特点就是强调整体观念,运用辩证施护思想与方法,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以脏腑学说为基础,融入了经络学,借助刺激相关部位以调节气血,激发重要器官功能来达到护理的目的[3]。具体来说,整体观就是认为人是一个以脏腑、经络、气血为内在联系的有机整体,同时突出了人体与自然界、社会的关系,迥异于西医理念。所谓的辩证施护就是运用四诊法、中医八纲辨证法制定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的护理方案。

1.1 整体观: 中国哲学强调“牵一发而动全身”、“天人合一”,以此为基础衍生而出的整体观对中医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医护理继承和发展了整体观念,使整体观思维很好地融入了实际应用。简单而言,整体观就是追求统一性,讲究完整性,这里的“一体观”反映到人上,就是人体自身统一性、完整性及其与自然界的和谐一体(天人合一体现)。中医认为,人体本就是一个不可割裂的整体,人体各个组成部分间在构架上是不可分隔开来的,各个功能互为己用、互相协调,同样在病理上也是互相影响的。在扩延到人与外界自然上,人与自然换就也是一体的,互相影响的,人体机能变化受自然界影响,自然界变迁亦会潜移默化地渗入人的生理病理变化中去,人必须与自然界保持平衡,即人内外环境的统一,实现人与自然大的整体性,这一整体观思维深深地渗入在生理、病理、辨证和护理等各个方面[4]。

1.2 辩证施护理念: 中医诊断“望、闻、问、切”渗透着辨证哲学思想,沿着这种思维和方法论,中医护理区别于西医护理的重要一点就是要观察患者自觉症状和临床表现来分析、辨别、认识疾病的症候。中医作为的辨证,就是将四诊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本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及邪正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侯。施护就是依据辨证而来的结论来制定相应的护理方案。由此可以看出,辩证施护理念,辨证是基础和参考,依照扶正祛邪、标本缓急、同病异护、异病同护、正护反护、因人、因时、因人制宜等手段和方法来实施对症护理,而施护效果则可用以检验辨证的正确与否。

2 中医护理特点在临床中的应用

2.1 整体观在临床中医护理中的应用: 常言道,“三分治,七分养”,强调的就是一方面对症治疗,另一方面同时还要有稳定舒畅的情志、情绪和情感,合理安排饮食并加强适量的功能训练,以达到整体治疗的效果。中医护理整体观念核心是保证患者得到全面、系统的护理。中医护理整体观与辨证观融合发展出了整体辨证施护理念,形成了因人而异、因地制宜、同病异护、异病同护的整体辨证施护特色,如以发热为例,外感发热邪气仅在卫分,治疗上采取解表,护理上需避风保暖,服药后加盏衣被,取微汗降温;而中暑引起的发热邪气已入气营,高热、口渴等症状突出,此时护理上应以及时降温为主,解暑消热。因此亦可看出,整体辩证施护将整体观和辨证思维融入到护理中,有助于增强护理针对性和效果。

2.2 辨证在临床中医护理中的应用: 由于目前人类疾病的多因素、多种类等特点,在中医的护理中仅仅采取整体性还远不行,结合辩证观施护十分必要。辩证观在中医护理中应用价值突出,如对惯性胃痛患者,临床上的中医护理是会根据具体的病因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法,对寒性刺激引起的胃痛,中医护理上一般会采取局部温热给患者驱寒止痛;若系情绪不稳、情志不舒所致胃痛,中医护理中应该采取移情、疏导等心理干预疗法来消除患者的精神压力,减轻疼痛。

综上所述,中医护理中的整体观和辨证思维是中医护理的典型特点,中医护理临床应用围绕整体观和辨证观来开展。随着中医护理技术的深入发展,朝着现代化和综合化方向发展,在丰富了临床护理方法的同时,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在实际运用中善于发现缺陷并加以完善,不断推动中医护理技术与时俱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万淑荣,谭燕.浅谈中医护理的特点[J].中国护理管理,2010,13(07):65-67

[2]黑莲芝,李琛,张慧静,等.论整体护理与中医理论的内涵统一性[J].实用护理杂志,2010,18(1):53-55

整体护理论文第6篇

关键词 中医;护理;高职;观念

中图分类号 G63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316-(2014)06-0093-1

随着国家高等教育实施的大众化战略,近些年来,各地高等职业院校应运而生,高职教育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机会。从学科教育而言,高职院校的中医学与整体护理在理论和实践中日益融合,中医护理学成为护理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在转型为高职院校之前,中医护理学的教学对象一直是中专和五年一贯制护生,这些学生均从初中毕业入学;自把高中生纳入招生对象后,中医护理学的学习对象、教材和课程标准均发生了变化,因此,教师应适应学院发展的需要,转换故有中医护理学教学观念,将中医理论技术同现代整体护理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有专业特色的实用型护理人才。

1 与现代护理相结合,突出中医护理特色

三年制高职护生经历过高中三年的文化基础教育,相对以往学生而言,具备一定的古文化基础,且年龄相对成熟,因此在中医护理学教学过程中,理解能力相对较强,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酌情增加知识的深度和广度。

1.1 整体观念贯穿护理过程

整体观念是中医学最基本的特点之一,整体观念强调人体自身是一个有机整体,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相统一,无论从诊断、治疗、护理、养生、保健,均起着指导作用,藏象学说、经络学说和病因学说都是这种整体观的直接体现。整体护理的基本观念是病人是一个完整的人,患者局部变化可以反映其整体功能状态,与生活作息、饮食起居、精神调摄、情志变化、劳逸节制、意外伤害等致病因素密切相关。只治病不治人只会从疾病出发而没有从完整意义上的人出发,不能达到护理的最终目的,因而患者依然不能摆脱疾病和致病因素的困扰。在中医整体观念指导下,护理的整个过程应该是全方位、全身心、系统化的为患者服务的过程。

1.2 辨证施护彰显护理个性化

辨证施护是中医护理的第二特色,是中医学对疾病的一种特殊的研究和护理方法。“病”与“证”有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差别,具体到某一个病人要综合认识其病因、病位、病性及邪正关系,针对其个体特点予以治疗、护理,所以辨证是护理的主要依据。学习过程中,应指导学生根据患者的起居劳作、药性饮食凉热、情志相胜、兴趣爱好、运动方式、生活态度等方面提供多方式的护理指导和服务,做到护理因证而异、因人而异。这种针对疾病发展过程中不同性质的矛盾采用不同的护理措施,就是辩证施护的精神实质。

2 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中医护理学是一门实践医学,其理论体系来源于源源不断的生活实践和临床观察。正是在几千年的生活体验、医疗实践过程中,中医学才发展成至今为世界瞩目的独特医学理论。整体护理的宗旨是让病人受益,为患者服务,护理工作者只有直接服务于病人,更好地与病人沟通交流,得到病人的第一手资料,才能为治疗、护理及时提供可靠的依据。因此,在三年制护生教学过程中,以此理念为宗旨,从教学到实践均积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2.1 结合案例教学,从课堂上联系实际

中医护理学通过与实践相联系,才能够让学生加强对理论知识的认识理解。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身边的资源进行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案例教学是最常用的一种有效方法。例如在讲述肝脏时,可以把身边肝郁不疏的学生作为案例进行讲解,从症状到体征一一介绍给学生,也可以联系生活现象,加深学生对肝脏的理解。在讲述望闻问切的观察方法时,还可以让学生彼此观察体会舌苔、脉象等,从而使理论知识形象化。

2.2 结合见习带教,注重临床实践

在三年制护生教学中,为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在校期间可安排到附属医院临床见习。通过见习,可以让学生初步体会患者的疾苦,护理工作的重要、艰辛和医护工作者肩负的责任及使命,从而建立护理工作落实于生活的服务意识,养成善于理性观察的职业素质,培养尊重患者、关心爱护患者的职业道德。

3 适应社会需求,强调养生保健

中医学素来注重养生、预防和保健,注重对人体正气的培护,即增强人体自身的防御抗病能力。在当今社会,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不再满足于吃饱穿暖,而是更加关注怎样才能吃得更健康、生活的更健康。因此中医养生保健成为时下大众养生保健的一个重要方面。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结合教材内容,有选择地介绍摄生调养方法,以适应社会需求,同时也为学生将来择业提供思路。

4 掌握一定护理技能

整体护理论文第7篇

【摘要】目的:探讨用护理理论指导优质护理服务的方法与效果。方法:针对我科特点用护理理论指导优质护理,制定护理服务的计划,改革排班模式,改进护理模式,优化工作流程,人性化管理等举措。结果:提高了护理质量,提高了护理综合查房的达标率,提高了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5) 。结论:用护理理论指导优质护理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关键词】护理理论;优质护理;患者满意度

Nursing theory to guide the quality care to improvepatient satisfaction

Sun Bo(Department of Endocrine, The People’s Hospital ofSihong , Jiangsu ,2239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nursing theory to guide the high quality nursing service method and effect. Methods: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 of nursing theory to guide our department with high quality of nursing care, nursing services reform plan,scheduling model, improving nursing mode, optimize workflow, humanized management measures. Results: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are, improve the comprehensive nursing ward round the standard rate, improve patient and family satisfaction with nurs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 P

【Key words 】nursing theory; quality of care; patient satisfaction

护理理论是护理实践中产生,并指导护理实践不断发展、丰富和完善,用运护理理论指导优质护理,使我们在护理工作中有理可依,能更好为患者提供安全、温馨、细致、专业的护理服务[1],2011年我科实行用护理理论指导优质护理以来,护理服务满意度显著提高,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我科由内分泌、血液、消化科组成的综合性科室,共有床位35张各级各类护理人员13人,床护比1:0.37,年龄20~39,工作年限1~20年;学历:本科1人,大专10人,中专2人;职称:副主任护师1人,主管护师2人,护师4人,护士6人。

2方法

2.1 针对我科特点制定护理理论指导优质护理服务计划

我科是一个综合性科室,病种多,病情复杂,所需要的护理服务跨度大,护士必须掌握丰富的专科理论知识及专科操作技能。内分泌科老年病人较多,病人记性较差,并发症多,慢性病,病程长,专科知识缺乏,遵医行为差;而消化科急危重病人多,如急性胰腺炎、上消化道出血等;血液科病人由于化疗、置管、三系减少,预感性悲哀等,必须做好消毒隔离、安全护理、心理支持等特点。我们采用了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的护理理论指导,对不同病种,不同病情的病人制定了按需护理的护理服务计划,并且要求病区每位护士了解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内容,病房实行责任包干制整体护理模式,从病区环境、分工方式及排班模式的改进、职责制度完善、工作流程优化、人性化管理、基础护理及专科护理改进等各方面列出详细护理计划[2],每日护士长检查护理措施实施情况,每周总结护理理论指导优质护理实施效果,并每月组织讨论优质护理进展及存在问题改进措施,交流经验取长补短。

2.2 改革排班模式

我科结合病人特点改革了排班模式,根据工作量高峰时段及病人的病情等因素,做到新老搭配、强弱搭配、甚至个性搭配,优势互补,午间及夜间采取双人值班确保患者安全[3]。在护理理论的指导下采取了按需排班,方法如下:①采取了小组责任包干制整体护理模式,每组组长需工作五年以上,工作经验丰富,专科理论及专科技能过硬,善于交流沟通。②小组内成员新老搭配,层级分明,扁平化排班,由组长及高年资护士负责危重病人,低年资护士负责轻病人,并由高年资护士监督、指导低年资护士的护理工作。③我科实行APN班及部分功能制排班(轮流上办公班及治疗班)。④实行弹性排班,在早晚繁忙时段增加一名帮班。⑤同时兼顾人文关怀,对护士也实行按需排班,病区设立排班意见本,大家有要求及特殊情况,提前记在排班本上,护士长根据情况及时调整。

通过改革排班模式,为患者提供连续、全程的护理服务,确保各项护理措施落实到位,实行24小时无缝隙护理,提高患者满意度。

2.3 改变护理模式

用运美国护理学家莉迪亚・海尔的责任制护理学说及罗杰斯的整体人护理学说指导我们优质护理,采用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并用运纽曼的系统模式指导,把病人看成一个开放的、动态的有机整体[4],随着病情的不断变化,护理服务体系也不断改进,我们要用运各种护理理论指导我们进行护理实践。

责任制整体护理要求护士必须8小时在班24小时全面负责,从病人入院到出院由一位护士担任整体护理全责,护士主动向病人提供整体性、连续性、协调性、个体性护理服务,让患者感受到家的温暖,但是由于护士班次较多,不可能日夜守护着所负责的病人,因此要求我科护士必须做到以下几点:①责任护士必须在思想上加强负责精神,只要值班必须与所管的病人交流沟通,发现病人的问题及时解决,如本班次解决不了的向下班交接清楚,让病人感觉到有人管,有依靠,有安全感。②责任护士负责收集病人九知道等病情资料及制定护理计划,形成文字资料在科室备案,以便值班护士对病人病情的了解,节省班班查阅病历的时间,并根据病情变化及异常检查结果及时修改病人备案资料。③责任护士及时检查护理计划执行情况,除本人8小时值班以外,其她值班护士有无及时完成护理措施。④责任护士在其它班次中也应了解本组病人情况,通过交接班及备案资料修改,还要与病人交流沟通,了解其连续过程,掌握和评价护理计划。落实责任制整体护使护士的专业价值得到提升。

2.4 流程管理

流程管理包含了三个方面内容:规范流程、优化流程、再造流程,总结以往经验教训,不难发现很多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是护士没有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及严谨的工作作风,更没有把病人的需要贯穿于流程中。在流程的规范、优化、再造的过程中,我们用运韩德森的护理本质学说指导:围绕整体人的十四项基本需求和护理对象的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精神和发展的相关现象[4],把患者的需求贯穿于流程的始终,体现了卓越的护理内涵和个性化、具有专科特点的流程设计。合理规范、优化护理流程令患者得到深层次专业化服务,保证工作质量和患者安全,考核有了依据,病区秩序井然,提升了患者及家属满意度。

2.5 人性化管理

2.5.1 人性化管理表现在对病人方面,我们用运佩普劳的人际关系理论指导:护士要努力发展护患关系,在这个过程中护士扮演着多种角色:教师、资源提供者、代言人、领导者和顾问,护士对患者采取人性化护理通过四个阶段确定人际关系:①定位阶段 患者认识自己的责任护士,护士通过与患者的交流确定患者存在的问题,需要哪些帮助。②确定阶段 根据病情患者选择与护士之间的关系,依赖(生活不能自理)互相依赖(生活部分自理)独立性(生活完全自理)。③利用阶段 患者从护士为其提供的帮助中,根据自己的利益和需求选择可利用的服务,如护士为患者提供基础护理,患者由于爱与归属感的需求除了接受口腔护理外,拒绝接受洗脸、洗脚及会护理,他认为家人来做更能体现对他的关爱,那么我们要尊重患者的选择。④解决阶段 患者的需求得到满足,他会产生新的需求,或者问题解决,康复出院,我们继续为其提供复诊、访视、持续健康教育的需求,如糖尿病人教育,从院内发展到院外,发展到社区、家庭。通过这一系列人性化管理,密切了护患关系,如血液科2岁的小白血病人,从见到我们:“哭闹”到见到我们“要抱”,充分体现了人性化护理的重要性。

2.5.2 人性化管理同时也表现在对护理人员管理方面,琼・华生超越个体人的护理理论指导护士必须尊重、关爱、照护自己,然后才能够尊重、关爱和照护他人,并有尊严地为他们治疗[4]。我科自开展优质护理以来,从排班模式、护理模式、优化流程等无不体现人文关怀护理部对于本科的复合式排班予以支持,绩效激励机制也倾向于优质病区,人员配备上更是给予大力支持,同时加大了后勤支持力度:药房送药至病区,供应室下收下送,科室配备微波炉等物品,食堂供应免费午餐等,护理部及各质控组查房模式改变,以现场督导为主,使护士上班心情放松,再不见一见检查四处躲避的现象。

2.6 夯实基础护理,加强专科护理

在夯实基础护理,加强专科护理上我科采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及奥瑞姆的自护理论[4]指导优质护理落实,评估病人到底需要我们护士提供什么样的护理,如:昏迷病人所要提供的为基础护理(生理需要,安全的需要)及相应的专科护理;神智清醒但生活不能自理的病人所要提供的为基础护理(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心理护理(爱与归属感需要、尊重的需要);生活部分自理的病人需要协助基础护理((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心理护理(爱与归属感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奥瑞姆的部分补偿系统);生活完全自理的病人需要提供的护理是支持教育系统(奥瑞姆自护理论)。由此可见任何护理实践都离不开护理理论的指导,护理理论为我们优质护理服务指明了护理方向。

3 结果

3.1 提高了护理质量及护理综合查房的达标

用运护理理论指导优质护理,提高了护理质量,提高了科室护理综合查房的达标率。2010年1-7月份查房37次,达标32次,达标率达86.47%,2011年1-7月份查房50次,达标49次,达标率达98.00%,同期相比结果如下(见表1)

3.2 提高了患者满意度(见表2)

对300例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其中开展护理理论指导优质护理前160例,满意的152例,不满意8例,满意度95%,开展后调查了140例,不满意仅1例,满意度达99.21%。开展前后满意度比较如下(表2)

4讨论

用运护理理论指导优质护理,让护士能够按需护理,从病人的角度看问题,强化了护士服务理念,强化了护士主动服务意识,从“要我服务”转变到“我要服务”,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1]。主动与患者沟通,帮助患者解决一些实际困难,使患者在住院期间处于接受治疗护理的最佳状态。处理护患关系中遵循“有错在我”的原则,把“对”让给病人,不与病人论高低。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的开展,加强了护士对患者的责任心,护士与病人交流沟通多了,护患关系融洽,患者成了护士的朋友,护士成了患者的亲人。通过排班模式的改革,优化护理流程,夯实基础护理,加强专科护理及人性化护理等工作开展有效的提高了护理质量,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护理理论是我们护理实践道路上的一盏明灯,随时随地检验着我们护理工作是否偏离了轨道,更是“优质护理示范工程”中不可或缺的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 王芳,杨艳萍,蒋莉莉,等.军队疗养院优质护理品牌的创建与实施[J].护理管理杂志杂志,2011,11(6):404-406.

[2] 吴丽芬,张焕梅.儿科病房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实践与探索[J] 护理管理杂志杂志,2011,11(6):411-413.

[3] 陈月英,李坤梅.护理排班对护理人力资源管理影响的探讨[J].中外健康文摘,2009,19:258.

整体护理论文第8篇

关键词:构建;中国特色护理理念;初探

一、构建中国特色护理理念的合理性

中国传统护理理念实质是中医护理理念。大量的医学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千金方》、《温疫论》等中,多方面强调“三分治,七分养”的天人合一的辩证整体护理的作用。

中国传统护理理念的基本特点首先是整体观。重视人本身的统一性、完整性和内在脏腑器官之间,心理、生理功能活动之间,以及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联系。其次是辨证论治。传统护理根据阴阳、五行、四诊、八纲、脏腑辨证的理论和方法进行针对性的辩证施护。再次是“天人合一”的人文主义色彩。儒道释养生护理理念把人生命看作是天人和谐的社会的、自然的、精神的存在,强调人的重要性和价值。

中国传统护理理念总结了中医学中整体辩证施护的特色,形成中医护理学治疗和护理不分、预防与护理不分、养生与护理不分的特点。中国传统护理把人看成社会的人、道德的(精神存在)人、自然的人、整体的人,强调辩证协调护理,对构建“以人为本”的整体护理理念有着积极的意义。

实质上现代护理理念以整体人为核心,从生理、心理、社会的角度,肯定人的健康在其生命过程中的意义和价值,这与中国传统护理理念中“天人合一”的整体辩证和谐的养生观是相通的。

二、构建中国特色护理理念的必要性

十九世纪中叶,南丁格尔首创了科学的护理专业,掀开了现代护理学的历史。中国现代护理学的形成和发展,在鸦片战争后,很大程度上受到西方护理理念的影响,至今还没有自成体系的先进护理理念。

在生物医学模式统治时期,医学领域内形成了技术至上、技术万能的观念,未能对人的心里、精神和价值、尊严给与充分的关注。

二十世纪60年代受西方人本存在主义思潮的影响,护理工作的重心由“疾病护理”转变为“以服务对象为中心”甚至“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护理。护理活动更注重人的整体性、自主性、权益性及价值意义。目前,现代护理理念的发展趋势是注重护理技术的同时越来越注重整体人的辩证和谐的生命价值。

中国特色护理理念应融合中国传统护理理念中的辩证和谐的人文精神和西方现代护理理念中的人性、人道、人权的人本主义精神,注重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互补,把病人看成是具有生理、心理、社会、文化、信仰等各种需要的整体的人,在维护人的健康权力和人性的完善中构建中国特色的“以人为本”的整体护理模式。

三、构建以人为本的中国特色护理理念

(一)构建中国特色护理理念的人文思想基础

随着生物-心理-社会-环境医学模式的发展,实施“以人为本”的整体护理,要求更加注重对生命的内在质量的关怀和人格尊严的完善,使护理理念中的人性化护理更加突出,“以人为本”的人文思想成为中国特色护理理念的内在动力。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以人为本”的实质是以广大人民群众为本。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坚持在全国人民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关心每个人的利益要求,体现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和人文关怀,满足人们的发展愿望和多样性的需求,尊重和保障人权;就要关注人的价值、权益和自由,关注人的生活质量、发展潜能和幸福指数,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随着人类对自身价值的不断认识和尊重,中国特色护理理念将会更加珍爱和敬畏生命;更加关注人们的身心健康,提供更为人性化的服务;更加注重从伦理学、心理学、美学、法学等人文社会科学角度提高人性化护理服务水平,最终将“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渗透到护理实践的各个领域,推动我国护理事业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构建中国特色护理理念的主要内容

以人为本观。“以人为本”是构建中国特色护理理念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人为本观是一种以人为中心,以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为中心,对人的生存意义、人的价值以及人的自由和发展的珍视和关注的思想。中国特色护理理念发展方向就是要重新认识人的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理解生命的意义,充分体现人文关怀,加强人性化服务。

整体护理观。整体护理观是以人为中心,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以科学护理程序为工作方法,以独立地为服务对象解决健康问题为目标,充分展示护理专业的社会价值和护士自身价值的原则。整体护理的目标是根据人的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精神等多方面的需要,提供适合人的最佳护理。

辩证施护观。辩证施护观是根据每一护理对象的不同情况,予以针对性的不同护理。因人施护是根据病人的年龄、性别、体质、生活习惯、心理和精神状态、文化背景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护理方法;因时制宜护理是根据四时气候,采用不同的护理措施;因地制宜护理是根据环境地域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护理措施。

依法施护观。整体护理是程序护理、规范护理、责任与权利护理,也就是法治护理。依法施护观就是护士依法办事,依法护理,明确护患双方的责、权、利,更好地为病人服务。在保证病人生命和健康权的同时,确保护理人员的利益不受侵犯。

和谐施护观。和谐是对立事物之间在一定的条件下辩证的统一,是不同事物之间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的关系。和谐施护观要求医学、药学、护理学和谐发展;临床、社区、家庭护理和谐发展;传统护理和西方现代护理融合发展;技术护理和人性关怀协调发展;医护患和谐相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人道施护观。人道施护观就是关爱生命、敬畏生命,强调尊重个体的生命本身,尊重和爱护他人,强调人的价值,尊重人的权利,维护人的自由和尊严,关心人的幸福。它是救死扶伤、无私奉献的人道主义护理。人道主义精神应贯穿人生的生老病死四大环节,包括临终关怀护理。

循证施护观。循证护理定义为:“慎重、准确、明智地应用当前所获得的最好研究依据,并根据护理人员的个人技能和经验,考虑病人的价值、愿望和实际情况,将三者完美地结合,制定出完整的护理方案。”它是一种“遵循证据的护理”,将不可避免地取代经验护理,从而有效推进护理专业独立健康发展。

理念创新观。要达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和国际先进护理理念的要求,理念创新的任务较重,必须坚持求真务实之风,弘扬与时俱进精神,大胆吸收、融合和借鉴中西方人文护理理念的合理因素,适时地构建中国特色的护理理念,为护理实践提供科学指导。

实施整体护理是护理改革的根本任务,以人为本是内在动力,辩证施护是科学方法,依法施护是制度保障,和谐施护是必要条件,人道施护是道德要求,循证施护是技术要求,理念创新是先导。

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用中国特色“以人为本”的整体护理理念武装学生头脑,培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人民满意的“白衣天使”。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