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成瘾行为的心理学分析

成瘾行为的心理学分析赏析八篇

时间:2023-09-28 09:19:57

成瘾行为的心理学分析

成瘾行为的心理学分析第1篇

【关键词】大学生 网络成瘾 成因 干预

随着互联网在人群中的普及,互联网络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生活与学习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是我们也可以看到,由于当代大学生对于互联网络不正确的认识与使用,导致了许多的网络成瘾问题的出现,从而影响到了他们的生活与学习。因此,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现在,我们需要对大学生的网络成瘾症引起足够的重视。通过有效的措施对大学生网络成瘾进行有效的干预,从而帮助他们治疗网瘾成瘾症,回归到正确的使用网络的途径上来。

一、网络成瘾成因分析模型

对于网络成瘾的原因的分析需要从系统的角度去分析,才能有助我们更加准确认识到成瘾个体网络成瘾的真正原因,才能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结合众多专家学者的研究的成果,笔者建立了如下的网络成瘾成因分析模型:

在该模型中,影响大学生网络成瘾的主要因素分为了5个方面,分别是个人因素,网络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以及关系群体因素,通过研究分析,并结合现实中网络成瘾的个案的分析,网络成瘾个体的网络成瘾的问题的出现大部分不是由上面一种或者两种因素所导致的,可能是综合了以上各种因素而形成的,因此在进行大学生网络成瘾成因个体分析中,我们需要从比较系统从各个的角度去分析,从更加全面了解个体的情况,从而采取有效的措施。

二、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干预对策

基于上文中关于大学生网络成瘾成因的分析,作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对网络成瘾大学生的干预与引导:

1、加强学生思想引导,实现大学生的自我认知和目标引导。

正面积极的思想的引导有助于大学生在大学阶段树立正确的目标,从而在大学阶段一种积极的状态去面对大学里面的各种挑战。在思想引导方面,我们可以采用的载体主要有:年级大会、新生素质教育课程、班会、经验交流会、一对一的指导、网络、校园文化宣传等等;同时在学生思想引导方面除了学生直接管理者辅导员之外,我们还可以借助其他各方面的资源如:优秀的学长,优秀的校友、党员教师、导生等,从而帮助大学生在大一阶段更好地完成从高中生到大学生的过渡,明确目标,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学习习惯。

2、做好网络成瘾个体的心理疏导与帮扶。

正如上文的分析显示,在网络成瘾学生群体中,网络成瘾个体的性格、心理方面与普通学生都具有一定的差异,表现为性格内向、自闭、不自信或者脾气暴躁等各方面的性格。针对这样的网络成瘾群体,一方面,需要通过专业的心理辅导机构对其进行心理咨询和疏导,帮助他们晚上自我认知和重树自信;另一方面,从成瘾个体的群体关系出发,动员其身边的同学、朋友、家人与其进行沟通和帮扶,帮助其健全身边的人际关系,满足他们的社交需求。

3、加强学生的日常管理与监督,做好学生电脑使用的正确引导。

在监督管理方面,建立健全严格的学校管理制度,有效约束学生的日常行为,严格学生课堂出勤的考核,健全考核结果的反馈机制,能够帮助管理者们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转变工作方式,加强上课期间寝室情况的跟踪,由于绝大部分高校的学生宿舍已经实现了网络的全覆盖,学生上网的主要阵地已经逐渐从网吧转移到宿舍,因此加强对宿舍情况的跟踪,更加有助于管理者了解学生的实际使用电脑的情况。在电脑使用引导上面,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加强教育引导,帮助学生合理使用网络资源,一方面是对网络信息认知的引导,培养他们自觉抵制有害信息的能力和健康科学的上网行为,另一方面是电脑的使用上的引导,通过举办多种形式的计算机应用技术讲座、计算机技能竞赛等将学生的电脑使用引导到提升网络和电脑技能的方向去。

4、通过打造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满足大学生社交需求和被尊重的需求。

通过开展丰富学生交流活动,文体比赛等相关活动,一方面可以让同学们将学习上多余的精力投入到活动中,从而减少网络的时间,另一方面,在活动参与过程中,同学们可以接触到更多的群体,同时通过努力取得一定的成绩,这样就能够使他们的社交需求和被尊重的需求得到满足。

5、做好与学生家长的沟通,全面促进网络成瘾学生教育与引导。

正如上面的分析,家庭教育和成长的环境对于学生的性格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影响,因此需要学校从学生培养的角度与网络成瘾个体的家庭进行深入了解与沟通,争取到家庭成员的支持,更好的做好网络成瘾个体的疏导工作。

6、做好寝室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生活和学习氛围。

现在,学生寝室已经成为学生生活和学习的重要场所,因此从学校和学院层面来打造良好的寝室文化氛围。一方面,可以通过寝室走廊布置、寝室卫生管理、寝室学习和文化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的生活;另一方面,加强网络成瘾聚集寝室的同学的管理,加强学生网络行为的监督,进行正面行为的引导,帮助他们慢慢解除掉网瘾。

对于以后的研究,作者认为可以进一步对网络成瘾模型进行深入的探讨,对网络成瘾的成因得到比较系统的分析,除此之外,通过层次分析法,可以建立网络成瘾因素的具体评价指标,并建立各个指标与网络成瘾的关系模型,从而从科学、可量化的角度去分析各个指标对于网络成瘾的影响,从而帮助管理者明确导致个体网络成瘾的主要影响因素,从而采取正对性的措施。

参考文献

第31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的统计报告.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 2013

成瘾行为的心理学分析第2篇

DOI:10.16842/j.cnki.issn2095-5588.2016.08.0051引言

网络成瘾(Internet Addiction,IA),或称病理性网络使用(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PIU),当前已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问题。截止至2014年12月,中国网民数量达649亿,其中有531%的网民认为自身依赖互联网,并且学历程度越高的网民对互联网的依赖比例越大,大学本科及以上的网民中有639%的人比较或非常依赖互联网(CNNIC,2015)。网络成瘾主要是指个体无法控制自己对网络的使用,使用网络已对个体的心理、社交、学业或工作造成负面影响(Cao,Su, Liu, & Gao,2007)。网络成瘾是一种多维度的综合征,包括认知和行为的多种症状表现(雷雳,2010)。大量研究表明,网络成瘾会导致诸如社会退缩、抑郁、孤独等社会性和健康等方面的消极后果(Caplan,2005;Davis,2001)。基于大学生使用网络的普遍性和网络成瘾的严重性,探讨网络成瘾的影响因素已非常必要。

大学生网络成瘾影响因素可分为三类:一是社会因素,包括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和人际关系(葛秀春,葛玲,赵婧,2011;侯友,钟建军,李杰,2010;王立皓,童辉杰,2003);二是家庭因素,包括父母教养方式、亲子关系、家庭结构和家庭功能模式等(高巍,黄碧斋,2006;李涛,张兰君,2004;徐夫真,张文新,2011);三是个体因素,包括人格特质、孤独感、应对方式和自我同一性等(陈亮亮,葛韬韬,郑爱明,2011;罗天玉,丁道群,2006;王滨,2006;王娟,游越,黄俊,陈瑞颖,庄红平,2012)。依据生态系统理论,人与人生活的环境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过程,个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是个体发展的推动力。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个体具有适应、甚至创造自己发展的生态环境的能力(Bronfenbrenner & Morris,2006)。因此,个体应对压力或挫折的能力可能对网络成瘾有负向预测作用,而这种能力可以被心理韧性这一概念诠释。

心理韧性(resilience),也称心理弹性或复原力,是指个体在遭受重大压力或危险时能成功应对、积极复原的现象(Tugade & Fredrickson,2004)。除非面临重大生活事件,心理韧性在一段时期内可被视为一种稳定的人格特质(Block & Block,1980;Luthar,Gcchetti, & Becker,2000)。研究表明心理韧性与网络成瘾关系密切,大学生心理韧性可以预测网络成瘾情况。孙荣山和马先明(2013)对中学生的网络成瘾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网络成瘾倾向者在心理韧性量表上的得分显著低于非网络成瘾倾向者;中学生网络成瘾与生活事件显著正相关,与心理韧性显著负相关,心理韧性在生活事件对网络成瘾的预测上具有显著的部分中介效应。王娟娟,王祥和李林英(2014)的研究发现大学生心理韧性与网络成瘾存在显著负相关,心理韧性中的家庭支持、人际协助和情绪控制三个因子对网络成瘾具有显著负向预测作用。Li,Shi,Wang,Shi,Yang和Yang(2010)以348名职业技术学院学生为研究对象,发现心理韧性可以显著负向预测网络成瘾。孙亚蜀,任俊和吴超(2012)的研究发现城镇初中生心理韧性与网络成瘾总分和其中的突显性、耐受性、强迫性上网、社交抚慰和消极后果因子均呈显著负相关。

应对方式作为应激与健康的中介机制,可以预测个体的适应性发展情况。应对方式是指个体面对压力时所采取的认知和行为方式,是个体稳定特质和情景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Compas, ConnorSmin,Saltzman, Thomsen,& Wadsworth,2001)。应对方式主要分为两种:一是注重解决问题的积极应对,如问题解决和求助;二是着力减轻痛苦情绪的消极应对,如幻想、退避和合理化。Herman-Stabl, Stemmler和Petersen(1995)发现采用消极应对方式的青少年更有可能出现心理病症。对于癌症幸存者的研究发现积极的应对方式可以减少心理困扰,而消极的应对方式则会增加心理困扰(David,Montgomery, & Bovbjerg,2006;Roesch et al.,2005)。先前的应对方式经验可能会决定潜在威胁是否会对个体造成创伤(Maier & Watkins,2010)。已有研究表明,网络成瘾者比非网络成瘾者更多采用自责、幻想、回避、合理化等应对方式,而更少采用问题解决的应对方式,但是网络成瘾者和非网络成瘾者在求助因子上无显著差异(李宏利,雷雳,2005;唐晓霞,于立群,2012;周爱保,康诚,2007)。也有研究发现网络成瘾者和非网络成瘾者在问题解决和求助因子上差异都不显著(陈亮亮,葛韬韬,郑爱明,2011;阎楠,孙月吉,马芳,耿玲,魏晓鹏,林嫒和宁树娥,2008;姚斌,王延松,李望舒,2008)。然而,上述探讨应对方式和网络成瘾关系的研究主要是针对网络成瘾者和非网络成瘾者进行平均数差异的比较,而缺少对于两者关系以及心理机制的探讨。

心理技术与应用4卷

8期张碧碧张彦彦: 大学生心理韧性与网络成瘾:应对方式的中介作用

心理韧性和应对方式是两个紧密联系的概念,二者存在复杂的、相互建构的关系。一方面,应对方式作为心理韧性的保护性因素之一,可以预测个体的心理韧性状况(EarvolinoRamirez,2007;Coyne & Gottlieb,1996;CampbellSills, Cohan, & Stein, 2006;Terry,1991)。另一方面,当把心理韧性作为一种人格特质时,心理韧性也可以预测个体的应对方式。心理韧性高的个体在面对逆境时更能表现出良好的适应行为,他们会更多地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Sexton, Byrd, & Von Kluge,2010)。Major, Richards, Cooper, Cozzarelli和Zubek(1998)的研究发现有更高心理韧性的女性在堕胎后表现出更好的适应性(较少的心理困扰、较高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决策满意度),并且这种影响受到认知评价和应对方式的中介作用。Lim, Shon和Paek(2014)以癌症幸存者为研究对象,发现心理韧性不仅可以显著负向预测他们的心理困扰,而且在应对方式和心理困扰中起中介作用。Yu, Peng, Chen, Long, He, Li和Wang(2014)的研究则发现积极的应对方式在心理韧性和创伤后成长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根据Davis(2001)的网络成瘾认知-行为模型,心理失调是引发网络成瘾的必要条件,而非适应性的认知风格则是推进网络成瘾过程的充分条件,并且前者在网络成瘾形成过程中处于远端位置,而后者处于近端位置。其中的认知因素包括自我怀疑、低自我效能、负面自我评价和沉思型认知风格等,这些认知因素在网络成瘾中起着发展和维持的作用,认知扭曲和强化的恶性循环会不断加重网络成瘾的症状。KaliszewskaCzeremska(2011)对Davis的认知-行为模型进行改进,发现网络成瘾的个体本身具有产生这种问题行为的倾向,那些人格失调或不成熟的个体更有可能染上网络成瘾。因此,本研究假设心理韧性和应对方式可预测网络成瘾,并且应对方式在心理韧性预测网络成瘾中起中介作用。鉴于以往研究主要是对上述三个变量作两两关系的探讨,本研究将尝试使用结构方程模型(SEM)作整体分析,建立三者关系的理论模型。

2研究方法

21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了390名长春高校在校生完成问卷调查,剔除49份没有完整填写或填答不认真的问卷,最终获得351份有效问卷,问卷有效率为900%。在有效问卷中,男性189名(538%),女性162名(462%);本科生305名(869%),研究生46名(131%);被试年龄介于17到26岁之间(M=2024;SD=190);被试网龄从1到16年不等(M=695;SD=312)。

22研究工具

221网络成瘾

采用陈淑惠, 翁丽祯, 苏逸人, 吴和懋和杨品凤(2003)编制的中文网络成瘾量表进行施测。该量表共26题,包括强迫性上网、戒断反应、耐受性、人际与健康和时间管理5个维度,采用4点计分,1表示极不符合,4表示非常符合。被试得分越高,说明网络成瘾越严重。本研究中各维度的Cronbachs α系数在068到082之间,总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93。222心理韧性

采用由Connor和Davidson编制、于肖楠和张建新(2007)修订的中国版心理韧性量表(CDRISC)进行施测。该量表共25题,包括坚韧、力量和乐观3个维度,采用5点计分,0表示“完全不是”,4表示“几乎总是”。被试得分越高,说明心理韧性越强。本研究中各维度的Cronbachs α系数介于061至089之间,总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93。

223应对方式

采用肖计划和许秀峰(1996)编制的应对方式问卷进行施测。该量表共62题,包括解决问题、自责、求助、幻想、退避和合理化6个维度,采用2点计分。本研究中各维度的Cronbachs α系数介于043至074之间。

23数据处理

采用SPSS160和AMOS210进行数据管理和统计分析。

3结果与分析

31心理韧性、应对方式与网络成瘾的关系

首先对心理韧性、应对方式与网络成瘾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心理韧性各维度与网络成瘾各维度呈负相关,心理韧性中的坚韧和力量与网络成瘾各维度相关显著,即大学生越坚韧、越有力量,其网络成瘾的可能性越低。应对方式中的解决问题和求助与网络成瘾各维度呈负相关,其中解决问题与网络成瘾各维度相关显著;应对方式中的自责、幻想、退避和合理化与网络成瘾各维度呈显著正相关。另外,心理韧性各维度与应对方式中的解决问题呈显著正相关,与自责、幻想和退避呈显著负相关;心理韧性中的坚韧、乐观与求助呈显著正相关,坚韧和力量与合理化成显著负相关(见表1)。

其次,采用分层回归分析的方法检验心理韧性和应对方式各维度对网络成瘾的预测作用。第一步,将人口学变量作为控制变量纳入回归方程;第二步,采用强迫进入法将心理韧性纳入回归方程;第三步,采用逐步多元回归分析法将应对方式六个维度纳入回归方程。结果显示,心理韧性能显著负向预测大学生的网络成瘾(β=-019,t=-353,p

心理韧性对网络成瘾的直接效果值为-010(p>005),应对方式中的合理化、幻想和自责对网络成瘾的直接效果值分别为014(p

41大学生心理韧性对网络成瘾的影响

本研究发现大学生心理韧性与网络成瘾成负相关,这与以往的研究结果一致(王娟娟,王祥,李林英,2014;Li et al.,2010)。其中,心理韧性中的坚韧、力量与网络成瘾各维度相关显著。这说明个体在面临困境和挑战时控制力越强、在经历创伤后越能积极复原甚至变得更有力量,就越不容易陷入网络成瘾。相关分析反映出心理韧性与网络成瘾之间存在共同特征,即强调个体对自身行为的控制,只是前者突出个体遭受逆境的条件,后者突出这种控制是针对网络使用行为。回归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心理韧性对网络成瘾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但是当模型引入应对方式后,心理韧性对网络成瘾的直接预测作用的绝对值由025降到010,之前的直接作用变得不再显著。

42应对方式在大学生心理韧性影响网络成瘾中的中介作用中介作用模型分析的结果显示,心理韧性对应对方式中的自责、幻想和合理化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而这三种应对方式对网络成瘾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即大学生心理韧性通过自责、幻想和合理化的中介作用来预测网络成瘾。进一步分析发现自责、幻想和合理化在心理韧性影响网络成瘾的关系中起完全中介作用。

在心理韧性与应对方式方面,相关分析结果同以往的研究结果基本保持一致(CampbellSills,Cohan, & Stein,2006;Jaser & White,2010;Major et al.,1998),即心理韧性与积极的应对方式(解决问题、求助)成正相关,与消极的应对方式(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成负相关。心理韧性被视为个体面对逆境时的有效应对和适应(Tugade & Fredrickson,2004)。已有研究发现心理韧性的内在保护性因素包括问题解决能力、自尊、情绪管理能力、自我效能、人际交往能力等(马伟娜,桑标,洪灵敏,2008)。这些都说明心理韧性高的个体可能拥有更多的心理资源,因而他们较少表现出自我防御,更多地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

在应对方式与网络成瘾方面,解决问题与网络成瘾各维度成显著负相关,自责、幻想、退避和合理化与网络成瘾各维度成显著正相关。这与以往对网络成瘾者和非网络成瘾者的应对方式进行平均数差异检验的研究结果相似(李宏利,雷雳,2005;唐晓霞,于立群,2012;周爱保,康诚,2007)。采用积极应对方式的个体可能拥有更多的社会支持,更致力于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而不易于卷入网络成瘾(于肖楠,张建新,2005)。回归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发现,应对方式中的自责、幻想和合理化对大学生网络成瘾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这说明个体的应对方式越不成熟,越容易放纵自己到互联网上逃避或发泄。另外,六种应对方式之间(除了求助与幻想、求助与合理化)显著相关,可能是造成只有自责、幻想和合理化进入回归方程的原因。

本研究发现心理韧性仅通过影响自责、幻想和合理化的应对方式进而间接地影响大学生的网络成瘾。究其原因,主要可能是因为心理韧性影响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因素是情绪控制和自强,即个体面对困境时表现出的控制力和逆流而上的力量(Yu & Zhang,2007)。这种情绪控制和自强的外在表现就是应对方式。心理韧性越差的个体情绪控制能力越弱,也越缺少于逆境中顽强拼搏的力量,他们在生活中更易于采用自责、幻想和合理化的消极应对方式,从而更容易卷入病理性网络使用。这些研究结果说明未来做网络成瘾的干预研究时应考虑心理韧性和应对方式的作用。

43本研究的局限

本研究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一是取样问题。本研究的样本均来自于长春市某高校,考虑到校际间的差异,将该结果推广到全体大学生时需要谨慎。另外,样本量在各个年龄、学历(本科在读、硕士在读)上的分布不是很均衡。二是应对方式问卷的信度问题,应对方式中的幻想、退避和合理化分量表的信度较低。三是未对网络成瘾类型进行区分,网络游戏、网络关系、网络色情、信息收集和网络购物等不同类型成瘾背后的机制可能不同。已有研究发现使用网络来进行社交的个体比使用网络来进行娱乐和查看新闻的个体更容易陷入网络成瘾四是研究方法上的局限,本研究无法确认各个变量在网络成瘾发展阶段中的顺序,未来可考虑通过纵向研究讨论变量间的先后作用顺序。此外,未来研究也可以探讨网络特性、情境因素以及人格特质等因素对于网络成瘾的影响。

5结论

成瘾行为的心理学分析第3篇

中图分类号: C913.5、B84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6729(2008)004-0295-02

随着校园网络的普及,大学生上网成瘾现象越来越多。网络成瘾对大学生造成的危害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从不同方面对大学生网络成瘾的成因及其防治进行了探讨,但有关网络成瘾与气质类型关系方面的研究少见。本文探讨大学生上网成瘾与其气质类型的关系,为预防和早期干预大学生网络成瘾提供借鉴。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在某重点大学的文学院、新闻学院、管理学院、法学院、外语学院、生命科学学院、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数学系、物理系、化学系、地质系11个院系的二年级和三年级中随机各抽取一个班共计22个班47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发放问卷470份,收回有效问卷457份。其中男生218人,女生239人;平均年龄20±1岁。网络成瘾量表[1]筛查结果:无网络成瘾者236人,轻度网络成瘾者199人,中度网络成瘾者22人。艾森克人格问卷[3]评定结果:457名大学生气质类型分布比例为抑郁质104人(占22.76%),胆汁质91人(占19.91%),黏液质89人(占19.48%),多血质144人(占31.51%),混合型29人(占6.34%)。

1.2 工具

1.2.1网络成瘾量表(Internet Addiction Impairment Index, IAII)[1] 该量表由20个项目组成,每个项目按0~5级记分,满分为100分。0~30分为无网络成瘾者,31~49分为轻度网络成瘾者,50~79分为中度网络成瘾者,80~100分为严重网络成瘾者。该量表总的内部一致性系数α为0.9264,各项目与量表的相关在0.32~0.88之间[2]。

1.2.2艾森克人格问卷(EPQ)( 成人式)[3] 该问卷包括内外向(E) 、神经质(N) 、精神质(P) 、掩饰性(L)等四个分量表共85个项目,每个项目均为二级回答(是、否)。E量表的重测信度为0.87~0.92,N量表的重测信度为0.88~0.92。本研究采用EPQ中的E量表和N量表对大学生性格内外向和情绪稳定性进行测定,以E为x轴,N为Y轴,0为坐标原点建立坐标系,根据被测者E、N坐标点所在象限判断其气质类型:第Ⅰ象限属胆汁质,第Ⅱ象限属抑郁质,第Ⅲ象限属黏液质,第Ⅳ象限属多血质,其他情况归入混合型[4] 。

1.3 统计方法 进行χ2检验、Fisher确切检验和相关分析。

2 结果

2.1 不同网络成瘾程度大学生的气质类型比较

表1显示,随着网络成瘾程度的加重,抑郁质和胆汁质者所占比例上升,而黏液质和多血质者所占比例下降,混合型者比例也出现缓慢上升。

2.2网络成瘾症状与气质类型的相关分析

将多血质、黏液质、胆汁质、抑郁质依次计1、2、3、4分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网络成瘾量表总分与气质类型之间呈中度相关(r=0.52,P0.001)。网络成瘾症状与不同气质类型之间的相关见表2。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抑郁质和胆汁质的大学生易于形成网络成瘾,而黏液质和多血质的大学生不容易形成较严重的网络成瘾;严重的网络成瘾者主要发生在抑郁质和胆汁质的大学生群体中。抑郁质和胆汁质与网络成瘾关系密切,特别是抑郁质与网络成瘾的关系密切,即抑郁质心理特征越突出者形成网络成瘾症状的程度越严重;而黏液质和多血质则与无网络成瘾的关系密切,特别是多血质与无网络成瘾的关系密切,即多血质心理特征越突出者越不容易形成网络成瘾。

根据艾森克气质类型模型[4]可知,抑郁质和胆汁质都是属于神经质表现较为突出的气质类型,黏液质和多血质都是属于神经质表现不突出的气质类型。有关神经质与网络成瘾的相关研究显示,神经质与网络依赖行为成正相关 [5,6],神经质表现越突出者越容易产生网络成瘾问题和各种心理行为问题[7,8] 。神经质的这一研究结果从另一个角度支持了本研究抑郁质和胆汁质容易出现网络成瘾的结论。

参考文献

1 [美]金伯利.S. 扬.著.毛英明, 毛巧明. 译. 网虫综合征-网瘾的症状与康复策略.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0.

2 林伟,黄子杰,林大熙. 医学生网络使用情况及其与情绪状态的相关分析.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18(7):501-503.

3 陈仲庚.艾森克人格问卷的项目分析.心理学报,1983,15(2):211-218.

4 彭聃龄. 普通心理学.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586-589.

5 刘本荣. 大学生网络依赖和艾森克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 科技信息(学术版),2006,(8):41-42.

6 罗天玉,丁道群.人格特质、网络使用动机与网络成瘾倾向的关系.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6,14(4):365-367.

7 毕玉,苏文亮,孙雅峰,等. 大学生网络成瘾者心理行为特点的在线研究.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5,13(2):170-172.

成瘾行为的心理学分析第4篇

【论文关键词】健康心理学;心理测量学研究;大学生;网络成瘾;人格

近年来.大学生逐渐成为网络成瘾障碍(IntemetAdditionDisorder。IAD)的高发人群。以网络游戏成瘾和网络社交成瘾两种亚型最为常见.1AD成为损害大学生心身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因素。以往研究表明.大学生的IAD个体常表现出广泛的心身症状和社会功能损害。包括焦虑、抑郁:社会适应能力下降:现实人际关系淡漠和生理功能障碍如睡眠障碍、食欲下降和体重减轻等。由于上网聊天的主要目的是无目的地打发时间和回避现实中的人际交往。因而网络社交成瘾者可能会体验到更多的心身症状和现实人际关系受损。而网络游戏高手可通过自己娴熟的操作技巧来获得同伴的尊重.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缓解游戏成瘾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值得关注的是.在大学生群体中.不同的网络成瘾内容可能导致个体沉迷或过度卷入程度存在差异,从而对成瘾者的心理健康水平产生不同影响。然而,关于不同亚型IAD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差异国内尚未见有研究涉及。

对大学生IAD成因的探讨主要集中在个体的易感素质、认知方式和情感激活程度等内因方面,其中以人格特质的作用最受重视。相关研究表明,人格特质与大学生IAD的形成有密切关系,情绪不稳定、高神经质倾向的个体接触网络后更易发展成为IAD=61。IAD个体常表现出某些适应不良的人格和心理特征如爱幻想、低自尊、社交恐怖、抑郁、焦虑、缺乏自信和更具好奇心等。由于大学生群体中存在不同的IAD亚型,可以假设,不同IAD亚型的促发因素以及人格特质在不同IAD亚型的预测作用可能存在差异。然而,国内外关于上述问题的研究却相对缺乏。

综上所述,本研究拟考察大学生中网络游戏成瘾者和网络社交成瘾者的分布情况,比较两种IAD亚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人格特质的差异,并进一步分析人格在不同亚型IAD中的预测作用,以期为针对性干预策略的实施和有效性评估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选择中山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和广东商学院三所高校的大学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发放问卷800份,回收有效问卷654份。其中男性297人,女性357人,平均年龄20.29+_1.39岁。大一176人(26.91%),大二195人f28.82%),大三119人f18.20%),大四164人(25.08%)。各年级男女比例和专业基本匹配。

1.2工具

1.2.1一般病理性网络使用量表(GeneralizedPathol-ogicalIntemetUseScale.GPIUS)中文版GPIUS由Caplan编制,李欢欢等修订,量表共27个条目,包括6个维度:过度使用、网络渴求、社交认知和收益、功能损害、心境转换和网络社交。量表采用利克特五点评分。“1”表示“完全不符合”,“5”表示“完全符合”。量表得分>73,表明个体存在网络社交成瘾倾向,分数越高,成瘾倾向越明显。

1.2.2大学生网络游戏认知一成瘾量表(Internet GameCognition—additionScale,IGCAS)为自编量表I,条目来源于网络成瘾的临床表现、DSM一1V的病理性和物质滥用诊断标准,以及参考CaplantTl编制的一般性网络成瘾量表(GeneralizedPathologicalIntemetUseScale,GPIUS)中关于网络功能的认知条目。量表包括13个条目。采用利克特五点评分。“1”表示“完全不符合”,“5”表示“完全符合”。本研究中,该量表在654名大学生样本中使用获得比较满意的信效度,各分量表和总量表的d系数在0.90~0.94。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量表包括2个维度:游戏非适应认知和成瘾行为,可解释方差61.63%。量表得分>32,表明个体存在网络游戏成瘾倾向,分数越高,成瘾倾向越明显。

1.2.3症状自评量表(SeIfratingChecklist,SCL-90)由Derogatis编制,王征宇等修订。量表共包括90个条目,涉及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低对、恐怖和精神病性等9个方面的心理和生理症状描述。

1.2.4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EysenckPersonalityQuesitonnaire,EPQ)由钱铭怡等修订。问卷包括48个条目,划分为神经质、精神质、外向性和掩饰性4个维度。

1.2.5 Young成瘾量表(中文版)共包括8个条目:突显性、过度使用、戒断反应、控制失败、情绪调节、分心、隐瞒和忽视社交生活。当被试对8题中的5题回答“是”,且能够排除其他精神疾病所导致,则被诊断为IAD。

1.3施测程序和数据处理

本研究以班级为单位进行集体施测,主试为有经验的教师和经过系统培训的研究生。数据处理使用SPSS13.0软件包。

2结果

2.1大学生两种IAD亚型的发生率

以Young量表分>5,GPIUS得分>73,IGCAS得分5。GPIUS得分32为网络游戏成瘾的人组标准。以Young量表分

2.2网络社交成瘾组、网络游戏成瘾组与对照组大学生的SCL一90得分差异比较

在非成瘾组大学生489人中随机选取89人,作为对照组。通过One—WayANOVA,考察网络社交成瘾组、网络游戏成瘾组和对照组之间的SCL一90得分差异,并采用Seheffe进行事后比较。结果显示:三组的SCL一90各因子分和总分的总体比较差异显著(P

2.3网络社交成瘾组、网络游戏成瘾组与对照组大学生的EPQ得分差异比较

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三组在精神质得分上的总体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

2.4大学生IAD倾向、人格特质和心理症状的关系

相关分析结果显示,GPIUS量表分与SCL一90各因子和总分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值为0.21~0.32,有统计学显著性fP

2.5大学生的两种IAD亚型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为进一步了解大学生网络社交成瘾和网络游戏成瘾的影响因素,以及人格特质在两种亚型IAD中是否具有预测作用。以性别、年龄、专业、每周上网时间、精神质、神经质和外向性作为自变量,以GPIUS量表分和ICGAS量表分作为因变量,进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是网络游戏成瘾的危险因素。而每周上网时间、精神质和外向性对网络社交成瘾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详见表3和表4。

3讨论

3.1大学生中网络社交成瘾和网络游戏成瘾的分布特征

国外早期有研究报道大学生IAD发生率为6—15%,国内朱克京等的研究则报道为9.9%。但是,并未见研究报道不同IAD亚型在大学生中的分布情况。本研究发现,大学生的网络社交成瘾和游戏成瘾发生率分别为13.6%,为11.6%.略高于朱克京等的研究数据。提示随着网络逐渐步入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大学生IAD的发生率可能存在增高的趋势,而网络社交成瘾和游戏成瘾已成为大学生群体中IAD的主要亚型。进一步分析发现.网络社交成瘾的分布无性别差异,表明男生和女生在使用互联网非特定的社交服务功能包括网络聊天.BBS和BLOG时,均存在发展成为网络社交成瘾者的危险性。而在游戏成瘾者中,男生所占比例显著高于女生。可能的原因是,当前的网络游戏主要包括动作类,格斗类,赛车类,角色扮演类(MMRPG),即时战略类,回合式战略类,模拟类和体育游戏类等,游戏的内容和挑战性对于男生具有更大的吸引力.网络游戏更易成为男生获得同伴或社会赞许,满足好奇心和冒险渴望的虚拟载体,继而导致其成瘾行为的产生。提示性别是游戏成瘾的危险因素,男生发展成为游戏成瘾者的危险性要高于女生。

3.2大学生网络社交成瘾者和网络游戏成瘾者的心理健康水平与人格特质差异

本研究发现,与对照组大学生相比,网络游戏成瘾者的社交恐怖因子分显著增高.而网络社交成瘾者的SCL一90各因子分均显著增高,表明网络社交成瘾者和网络游戏成瘾者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情绪、行为和生理症状,两种亚型的IAD大学生均存在心理健康状况不良,与国内外相关研究结果一致。

值得注意的是,除恐怖和偏执因子外,网络社交成瘾者的SCL一90其余因子分也显著高于游戏成瘾者。GPIUS得分与SCL一90各因子分和总分呈显著正相关,而IGCAS得分仅与强迫和恐怖因子得分呈显著正相关。提示在大学生群体中,网络社交成瘾者所表现的心理症状更为广泛,网络社交成瘾对个体心理健康的损害程度较网络游戏成瘾严重。此外,行为缺乏控制、害怕或回避社交、敌对和易紧张为两种亚型IAD者共同的心理行为症状。表明今后干预策略的实施应更关注网络社交成瘾的大学生人群,而指导IAD大学生学会适当的处理人际关系、降低负性情绪水平和加强行为控制能力是普适性的干预策略。

已有大量研究探讨人格与IAD的关系.如罗天玉等的研究发现:成瘾者在大五人格问卷中的开放性和宜人性维度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而神经质、外向性和严谨性得分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雷雳等的研究则发现,神经质、外向性和宜人性对网络成瘾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未进行网络成瘾亚型的划分,使得不同研究中的网络成瘾样本有明显的异质性.可能是导致这些研究结果不一致的重要原因。本研究在亚型划分的基础上,考察了不同IAD亚型大学生人格特质的差异。结果发现,网络社交成瘾者的精神质得分要显著高于游戏成瘾组和对照组.而网络游戏成瘾组在精神质、神经质和外向性得分上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表明两种亚型IAD的人格易感因素存在差异,精神质得分高的个体通常表现出孤独、难以适应外部环境、与他人不友好和喜欢寻衅滋事等行为特征,存在现实人际关系不良。对于此类型的大学生来说,网络提供了他们一个与现实环境有很大差异的社交平台.网络聊天成为他们回避现实的人际交往以及由此产生的焦虑和不适的主要方式。此外,由于网络聊天的匿名性特点.个体不需要对自己网络上的言论承担责任,网络聊天甚至成为他们进行言语攻击和发泄不满情绪的虚拟载体,并因此获得满足感,使得他们更愿意投入到网络的社交功能服务当中.从而更易发展成为网络社交成瘾。而本研究未发现网络游戏成瘾大学生存在明显的人格易感因素,提示大学生在接触网络到发展为游戏成瘾的过程中,可能存在除人格因素以外的其他中介变量。此外,本研究发现,GPIUS总分、精神质与SCL一90各因子分和总分存在显著正相关,表明精神质的个性特征是导致网路社交成瘾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低于网络游戏成瘾大学生的重要原因。

成瘾行为的心理学分析第5篇

【关键词】 网络成瘾;生活事件;大学生;横断面研究

中图分类号:C913.5、B84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6729(2008)003-0206-04

Life Events and Adjustment ofCollege Students with Internet Addiction

MEI SongLi1,2, GE LuJia2,KOU ChangGui1,et al

1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Jilin University, Changchun 130021

2 Psychology Department , Jilin University, Changchun 130012

【Abstract】 Objective:Explore life events sort order and its effect on internet addiction of undergraduates. Methods: 433 college students were chosen randomly and surveyed with the Questionnaire on IAD, Chinese College Student Psychological Stress Scale (CCSPSS) and Chinese College Student Adjustment Scale (CCSAS) and selfdesigned questionnaires. Results: There were 4.6% Internet Addictors in college students. Failure in test, indulged in internet, bad habits, great changes of selfappraisal, make up were mainly life events different from no internet addiction students. Significant maladjustment differences were found in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study, campus life between addict and non addict usage(3.1±0.7/3.4±0.7、2.8±0.6/3.2±0.6、2.8±0.5/3.3±0.7,P

【Key words】 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IAD);life events ; college students; crosssectional study

网络成瘾(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IAD)是指在无成瘾物质作用下的上网行为冲动失控,表现为由于过度使用互联网而导致个体明显的社会、心理功能损害[1]。网络成瘾作为一种危害大学生学习生活的社会问题越来越引起众多学者的关注,目前研究多集中于网络成瘾者人格、动机、认知改变等方面[2-6]。但对导致大学生网络成瘾的生活事件的研究尚不多见,生活事件作为一种心理社会应激源,对心身健康有很大的影响,了解网络成瘾与大学生生活事件的关系,并对其适应性进行评估,对大学生的社会性发展及引导学校家庭生活正常化十分必要。本文探讨影响大学生网络成瘾的生活事件及对其社会适应的影响,为大学生网络成瘾的防治和干预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在吉林省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部某院以年级为群,对一至四年级本科生发放问卷,共发放问卷455份,收回有效问卷433份。其中男性240人,女性193人;汉族394人,少数民族39人;年龄17-25岁,平均年龄21±2岁。

1.2工具

1.2.1自制一般情况调查表 包括年级、来自农村或城市、是否独生子女、家庭经济状况、父母受教育程度、父母婚姻状况。

1.2.2网络成瘾诊断问卷[7] 该问卷共有8个题目,各题目以是、否作答,答“是”计1分,答“否”计0分,得分≥5分为成瘾者。在本研究中的Cronbach α系数为0.822,各条目与量表的相关在0.46~0.63之间。

1.2.3 中国大学生心理应激量表(Chinese College Student Psychological Stress Scale ,CCSPSS)[8] 共有85个项目,主要以可能发生于大学生身上的生活事件为项目,分为学习(如学习环境改变、考试失败、学习内容加深,等)、生活(如生活习惯改变、失窃、宿舍内有干扰、开始自理生活等)、社交(如被迫参加高消费的聚会、没有知心的朋友、被人误解或错怪等)、发展(如参加党组织、个人就业困难、价值观发生冲突、单相思、性的困扰、结婚等)、家庭(如亲密的家庭成员死亡、父母下岗或失业、家庭不和睦等)5个维度,依据这些生活事件各自所造成的心理影响的强度和持续的时间,综合评定其对心理影响的大小。按1-7级评分,分数越高对心理的影响也就越大。该量表的Cronbach α系数为0.96[8]。

1.2.4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Chinese College Student Adjustment Scale ,CCSAS)[9] 共有60个项目,分为人际关系适应、学习适应、校园生活适应、择业适应、情绪适应、自我适应和满意度7个分量表。每个项目采用1-5级评分,分数越高说明适应状况越好。该量表的 Cronbach α系数为0.929[9]。

所有调查员经过统一培训,实行分区负责。以无记名的方式填写调查问卷,所有调查表当场回收。

1.3统计方法 t检验、秩和检验和χ2检验。

2 结果

2.1网络成瘾检出率在本次调查的433人中,符合IAD诊断条件的有20人,占4.6%。其中男生17人,占7.1%,女生3人,占1.6%(χ2=7.423,P=0.006)。在年级、生源地、是否独生子女、家庭经济状况、父母受教育程度、父母婚姻状况上网络成瘾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网络成瘾大学生与非成瘾大学生心理应激量表评分差异比较 网络成瘾大学生与非成瘾大学生心理应激源各维度得分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见表1)。将影响网络成瘾大学生与非成瘾大学生心理的前10个生活事件进行排序,发现对网络成瘾大学生产生重要心理影响的更多的是考试失败、迷恋上网、形成不良习惯、自我评价发生较大变化、重修或重考等一些负性生活事件(见表2)。

表3显示网络成瘾大学生在人际关系、学习、校园生活上得分低于非成瘾大学生。

2.4大学生网络成瘾与适应量表各维度及生活事件的相关回归分析

将网络成瘾诊断问卷总分与适应性量表各个维度得分及生活事件得分进行相关分析,发现网络成瘾总分与适应性量表各个维度得分呈负相关,并达统计学显著性(r=-0.249~-0.304,P0.05);另外,社交生活事件与人际关系、情绪适应、自我适应之间呈负相关(r=-0.235、-0.226、-0.158,P0.05)。

以网络成瘾诊断问卷总分为因变量,以性别、年龄、专业、生活事件各维度、适应性量表各维度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见表4),结果发现进入回归方程的变量共有4个,多元相关系数为0.451,其联合解释变异量为0.209,即这4个变量能够联合解释大学生网络成瘾20.9%的变异量。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网络成瘾检出率为4.6%,与已有研究网络成瘾检出率约为5%~9%的结论相接近[7] ,但略偏低,可能原因是本研究被试为医学院学生,业余时间相对较少。另外通过对一些学生的访谈发现,一些严重沉湎于网络的学生根本不愿参加问卷调查,他们把几乎所有的业余时间花在上网上了。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可以考虑结合在线调查形式,以吸引上瘾程度高者,使被试分布更全面,研究推论更有广泛性。大学生网络成瘾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男生成瘾者显著多于女生,这与已有研究结论一致[6]。可能是因为男性更喜欢逻辑、理性的思维,更愿意追求刺激与冒险,而女性则更多倾向于感性的思维。

网络成瘾组与非成瘾组的生活事件均分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与林雪美的研究结论一致[10]。也许是生活事件同一维度中同时存在正性和负性事件,对区分网络成瘾缺乏特异性。当对具体的生活事件进行排序时,发现对网络成瘾大学生产生重要心理影响的更多的是一些负性生活事件,如考试失败、迷恋上网、形成不良习惯、自我评价发生较大变化、重修或重考等成为影响网络成瘾大学生心理区别于非成瘾大学生的主要生活事件。网络成瘾大学生在学习方面也表现出适应不良。分析其原因可能是网络成瘾者在学业上普遍处于中等或中下水平,他们在学习上遭受挫折,没有自信心,在学业上他们体验不到成功的喜悦,经常出现考试失败或补考,得不到同学老师的尊重或敬重。但是其个性中又有对于自我实现和成就感的强烈渴望,为了获得成就感,于是他们就在游戏上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形成恶性循环。

网络成瘾大学生在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上表现出在人际关系、学习、校园生活上得分低于非成瘾大学生。网络成瘾组与非成瘾组网络成瘾与适应性的各个维度之间均存在负相关,但是与生活事件的相关不显著,社交生活事件与人际关系、情绪适应、自我适应之间呈负相关。在回归分析中,生活事件同样也没有进入回归方程,这可能是样本偏少的原因。总的解释量相对比较低,考虑到网络成瘾的影响因素可能与人格、社会支持、动机、态度等方面相关[3,4],而这些变量并未纳入本研究。网络成瘾贡献比较大的是人际关系适应、自我适应、性别和学习适应等方面。网络成瘾大学生人际适应差的原因通常是不能主动与周围的人交往,特别是没有知心朋友,难以获得别人的认可,或者缺乏人际交往的技巧。出现人际关系适应不良和自我适应不良的情况时,只有上网获得交流与沟通[11]。因此,高校教育机构应该从社会心理因素等方面关注大学生心理变化,及时给予心理疏导与教育,使大学生有效面对压力与挫折,减少沉溺网络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1 叶新东.网络成瘾研究概述.心理科学,2004,27(6):1446-1448.

2 Whang LS,Lee S, Chang G. Internet over-users psychological profiles: a behavior sampling analysis on internet addiction. Cyberpsychol Behav,2003,6 (2):143-150.

3 江楠楠,顾海根.大学生上网行为、态度和人格特征的研究.心理科学,2005,28(1):49-51.

4 谭文芳.大学生网络使用动机、人格特征与网络成瘾之关系研究.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6, 14(3):245-247.

5 张翠红,刘国伟,谢正,等.大学生网络成瘾与人格特征及心理健康状况分析.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6,(11):761.

6 梅松丽,冯晓黎,李兆良.大学生网络成瘾与心理特征关系.中国公共卫生,2006,22(06): 663-664.

7 林绚晖,阎巩固.大学生上网行为及网络成瘾探讨.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1, (4):281-284.

8 梁宝勇,郝志红.《中国大学生心理应激量表》的编制. 心理与行为研究,2005,3(2):81-87.

9 方晓义,沃建中,蔺秀云.《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的编制. 心理与行为研究,2005,3(2):95-101.

10 林雪美.大学生网络成瘾与生活事件的相关研究.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7,11(2):55-58.

成瘾行为的心理学分析第6篇

【关键词】  自我图式 自动思维 应付方式 青少年 网络成瘾

网络正以人们无法想象的力量和深度改变着青少年的学习、生活乃至思维方式,对青少年的心理发展和心理健康产生深远的影响。目前我国近245万未成年人存在网络成瘾,年龄在24岁以下的占63.44%[1]。网络成瘾致使学生学习成绩下降、逃学、辍学、人际关系问题等现象日趋严重。造成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原因多且复杂。自我图式[2]是有关自我的认知概括,反应个体的内在心理特征,应对方式是指个体的应对挫折或困难的行为方式,自动思维则是二者的中间途径。本文分析自我图式、自动思维及应对方式三个方面对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影响,为预防和治疗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来自于宁夏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心理门诊网络成瘾就诊者、医科大学心理咨询中心“青少年网络成瘾防治热线电话”求助者及宁夏银川地区两所中学、一所大学、两所网吧有成瘾倾向的青少年289 例。经陈淑惠等人编制的中文网络成瘾量表(CIAS)筛查,以量表得分大于46分并通过诊断性面谈符合网络成瘾标准的51例成瘾青少年作为研究组,另外 54例非成瘾青少年作为对照组,研究组与对照组青少年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工具

1.2.1  CIAS[3]  该量表包含如下5个因素:①强迫性上网行为;②戒断行为与退瘾反应;③网络成瘾耐受性;④时间管理问题;⑤人际及健康问题。共26个题项。CIAS得分越高提示网络成瘾倾向越大。全量表内部一致性系数Cronbachα为0.93[4]。

1.2.2  自我图式问卷(SQ)  该问卷由美国心理学家Young编制,共126条题目,包括9个分量表,分别是回避性、依赖性、被动攻击性、强迫性、反社会性、自恋性、戏剧性、精神病性、妄想性。

1.2.3  自动思维问卷(ATQ)[5]  由Hollon和Kendall编制。问卷用于评价消极思想自动出现的频度。涉及个体适应不良及对改变的渴求、自信不足、无助以及消极的自我概念和消极的期望等方面的内容,包括30个条目,五级评分,分数越高表示负性自动思维程度越严重。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是0.98。

1.2.4  应付方式问卷[5]  采用肖计划等人编制的应对方式量表。该量表用于了解被试者对不愉快事件即应激源的应对方式,问卷共包括62个条目,六个维度,即解决问题、自责、求助、幻想、退避、合理化。六个应付因子重测相关系数分别为0.72、0.62、0.69、0.72、0.67、0.72,各题的因素负荷值均在0.35以上,表明量表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2  结果

2.1  两组对象自我图式及自动思维评分比较

表1  研究组与对照组的自我图式的比较(略)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P<0.01

   

由表1可见,研究组自我图式因子中回避性、依赖性、强迫性和自动思维的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

2.2  两组对象应付方式评分的比较

表2  研究组与对照组应付方式各因子比较(略)

与对照组比较**P<0.01

表2显示,研究组与对照组青少年在自责、幻想、退避三种应对方式上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

2.3  自我图式、自动思维及应付方式对网络成瘾的多元回归分析

  

为分析网络成瘾与自我图式、自动思维及应对方式的关系,以网络成瘾量表的因子总分为应变量,以自我图式因子总分、自动思维总分、应对方式分量表得分为自变量进行逐步多元回归分析。首先以应对方式的各因子为自变量,进行逐步回归分析,建立回归方程。结果发现,自责、退避、解决问题进人回归方程,对已形成的回归模型进行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有统计学意义。三个变量的多元相关系数为0.500,联合解释变异量为25.0%,其单独解释量分别为15.0%、 14.7%和4.6%;依据标准化的回归系数可知,进入回归方程的三个变量对应变量影响作用依次为自责、退避、解决问题。在此回归模型的基础上引入自动思维和自我图式两变量,结果两者均未进入回归方程。再以网络成瘾量表的各因子总分为应变量,分别以自我图式、自动思维为自变量,进行一元回归分析,建立回归方程,相关系数分别为0.298和0.321,方差分析均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

表3  自我图式、自动思维及应付方式对网络成瘾的多元回归分析(略)

3  讨论

  

由回归分析可知,自我图式、自动思维与网络成瘾存在直线相关关系。也就是说青少年的网络成瘾与自我的非适应性图式有关;研究组自我图式因子中回避性、依赖性和强迫性的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表明网络成瘾青少年比非成瘾青少年表现出更多的回避性、依赖性和强迫性的自我图式。这些结果与网络成瘾青少年易于回避现实困难,而依赖于网络满足自我在现实中无法实现的需求的事实相符合,能够解释成瘾者容易产生被网络控制不能自拔的症状等现象,因为不适应的自我图式一旦建立并经过相当的重复经验后,便形成非常稳定持久的自我认知,进而引发具有强迫性的非适应性行为。自我图式总分未进入多元回归方程,可能是因为自我图式是通过中间变量如自动思维影响应对方式而对网络成瘾起作用,而不是直接导致成瘾的原因。

  

本文结果显示,网络成瘾青少年出现自动思维的频度比非成瘾青少年高,表明成瘾青少年出现负性情绪与负性自动思维的频率高于非成瘾青少年。负性自动思维之所以有害是因为它使得人对事件的看法与实际不一致。自动思维是外在事件与个体对事件情绪反应的中介,也就是说成瘾青少年在上网之前常出现与此行为相关的负性自动思维。如果在自动思维出现后不去上网就可能出现负性情绪反应,耐受性及戒断反应等网络成瘾症状就是自动思维持续影响的结果。因为自动思维的出现是自动的、不随意的、持续的,因此造成耐受性及戒断反应等成瘾症状迁延不易纠正。本研究自动思维没有进入多元回归方程可能是因为自动思维通过影响应对方式对青少年网络成瘾起作用。

  

研究表明[6-7],消极的应对方式是造成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原因之一,本研究也证实网络成瘾青少年相对于非成瘾青少年较多采用自责、幻想、退避等不成熟的应对方式,反映了这类青少年学习、生活中更容易产生挫败感,同时他(她)们又渴望他人认同和获得成就感,当在现实无法实现这些愿望时便采用退避和幻想的方式以满足内心的需求,网络可以使他们这一方式发挥的淋漓尽致,因此有自责、幻想、退避等应对方式的青少年容易网络成瘾。多元回归分析发现解决问题、退避、自责与青少年网络成瘾具有预测作用,预测力依次为自责、退避、解决问题。因此可以依据这些因子判断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倾向性。

【参考文献】

 

[1] 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2007年中国青少年网瘾数据报告区产[OC/DC].2008-01-18.2008-06-15.http://campus.chinaren.com/20080118/n254748895.shtml.

[2] 廖明英,陈旭.自我图式与心理健康[J].中国临床康复,2006,30(10):150-152.

[3] 陈淑惠,翁俪祯,苏逸人,等.中文网络成瘾量表之编制与心理计量特性研究[J].中华心理学刊,2003,45(3):279-294.

[4] 杨珍.初中生生活事件与电子游戏成瘾的相关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5,13(2):192-193.

[5] 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增刊):215-217.

成瘾行为的心理学分析第7篇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互联网正日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不可缺少的工具。它能满足人们的各种需求,人们对它的依赖程度与日俱增。当代的大学生可以说是互联网最普及的人群,互联网为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各种便利。但有一个问题也不容忽视——有部分大学生沉迷于网络,不能自拔,对其学业和身心健康产生了严重的影响。本次调查将大学生中网络成瘾者的行为及心理特征呈现出来,为大学生合理利用网络提供依据,使大学生正确和积极地利用网络。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选择某高校不同专业年级学生400人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400份,回收376份,回收率为94.0%,有效问卷为365份,有效率为97.1%。其中男 237例,女 128例。

1.2 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大学生网络行为与心理调查问卷进行调查,数据采用计算机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处理。

1.3 网络成瘾量表 网络成瘾量表是由美国匹兹堡大学K·S·Young参照《美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手册》(DSM-Ⅳ)中成瘾鉴别标准,并结合网络成瘾的在线调查和临床实践编制而成。该量表由8个项目组成,要求以“是”或“否”作答,每个肯定答案计1分,得分≥5的调查对象可诊断为网络成瘾(IAD)[1]。

2 调查结果

网络成瘾是指由于过度使用互联网从而导致明显的社会、心理损害的现象。随着网络使用的逐步普及和网络成瘾危害的日益凸现,网络成瘾的研究成为心理学研究的新领域。探讨网络成瘾的原因是网络成瘾研究的一个重要的方面。

2.1 网络成瘾情况调查 通过调查发现,男生网络成瘾者比例高于女生,分别为6.75%和1.56%。新生网络成瘾者比例低于老生,分别为2.88%和5.54%,因此高校应加强网络知识的教育。

2.2 网络使用情况调查

2.2.1 初次上网时间 见表1。表1 网络成瘾者与非网络成瘾者初次上网时间比较从表1可见,网络成瘾者与非网络成瘾者初次上网时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网络成瘾者比非网络成瘾者触网早,很多在初中就触网,而非网络成瘾者大多在高中触网,这说明过早触网因为对网络的使用了解不深,容易陷入网络成瘾中。

2.2.2 上网时间和频率 调查发现,约61.1%的网络成瘾者周上网时数>8h,<5h的人数仅占11.2%,而非网络成瘾者分别为14.5%和65.4%。网络成瘾者不仅上网时间长,而且上网频率高,其中62.1%每周上网次数5次以上,而非网络成瘾者仅为18.4%。网络成瘾者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在网络上,必然会影响其学业。我们通过调查发现,50.0%的网络成瘾者每天学习时间小于1h,极少有超过3h的,其他大多在1~2h,而非网络成瘾者分别为18.7%、30.3%和51.0%。调查结果表明在学习成绩上网络成瘾者明显低于非网络成瘾者。

2.2.3 上网目的 见表2。 表2 网络成瘾者与非网络成瘾者上网目的比较 从表2可见,大学生上网的目的主要有学习新知识、阅读新闻、交友、娱乐等。网络成瘾者上网主要是为了娱乐,如游戏、聊天和看电影等,上网目的单一;而非网络成瘾者上网目的更加多元化,下载资料、与熟人沟通联络、看新闻、娱乐等。

2.3 课外活动调查 见表3。表3 网络成瘾者与非网络成瘾者课余生活比较 从表3可见,网络成瘾者课余活动上网比例高于非网络成瘾者,而自习、看书和参与其他课余活动明显少于非网络成瘾者,说明网络成瘾者因为上网时间多,自习看书和参与其他课余活动明显减少,课余生活比较单一,而体育锻炼差异不大。

2.4 个性特征调查 调查发现,网络成瘾者内向性性格比例明显高于非网络成瘾者,分别为44.4%和19.0%,说明内向性的性格更容易迷恋网络。另外,调查结果表明,网络成瘾者与非网络成瘾者与同学融洽关系程度差异有显著性,网络成瘾者与同学关系融洽比例低于非网络成瘾者,分别为38.9%和53.3%,而与同学关系不好比例明显高于非网络成瘾者,分别为27.8%和6.9%。

3 调查分析

网络成瘾对大学生的影响非常大。调查结果显示,网络成瘾者学习成绩明显低于非网络成瘾者。实际情况也是如此,我们周围那些试读、留级或被退学处理的“问题生”中,大部分平时沉溺电脑游戏或上网娱乐不能自拔。调查结果发现,网络成瘾者普遍存在长时间“泡”网的现象。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网络成瘾者形成的原因有如下几方面。

3.1 缺乏沟通交流能力,适应能力弱 进入大学后,大学生迫切地寻求交流的机会,有时缺乏交流沟通能力而在现实的大学生活中没有形成良好的沟通,此时如缺乏有效正确引导,他们可能会在网络中借助QQ 、聊天室等工具在虚拟的网络空间与他人沟通。在与网络空间的互动过程中,形成新的社会认知方式以及对自我社会角色新的定位与现实社会往往不符,长时间下去导致现实人际关系不和谐,转而更多地沉迷于网络中寻求理解与满足,不能自拔。如此反复,这些大学生就对网络产生了依赖。

3.2 不能正确面对失败或挫折,选择逃避 当代社会大学生在学习、就业、恋爱等方面都面临着很多问题,一旦遭受挫折或失败,有些大学生如不迅速调整心态,不能正确面对失败,会选择逃避现实,求助于虚拟的网络空间,在网络世界中实现所谓的“自我”目标,获得“成功”,使受挫心理得到安慰。

3.3 网络的虚拟性、匿名性等满足了好奇心、探险、自我表现等心理 由于网络具有的虚拟性、匿名性、互动性等特点,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当代大学生冲动、好奇、冒险、不负责任等心理。大学生很容易被引入网络虚拟世界,在网络中按自己的意愿,在虚幻的网络世界中塑造一个虚拟的“自我”。由于网络具有自由性,可以使“自我”在网络自由空间得到无限的释放;由于网络具有隐蔽性,大学生们不再担心自己的行为被发现,对满足大学生个人心理需求具有较大诱惑力,如果个人缺乏自控力,很容易陷入网络不可自拔。

3.4 网络成瘾者对周围同学的影响 经常沉迷网络的大学生经常出现“小群体”现象。在某种程度上“从众”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会削弱个体的判断能力及自我意识,使个人行为盲目地顺从群体的行为,导致大学生出现上网一族。

3.5 没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失去了目标 大学生在入学前有明确的升学目标,但一旦进入大学,压力锐减,失去了努力的目标。由于没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无所适从和彷徨中,很容易被网络这样的新奇事物所吸引。

由上述可见,网络成瘾主要是心理上对网络的依赖,因此预防和矫正网络成瘾应该从心理疏导方面加强对大学生的宣传和教育,对大学生加强思想教育,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大学生的鉴别能力、自控能力,培养健全的人格[2]。从新生入学教育、班级班风建设、网络知识使用指导、网络成瘾危害宣传等多渠道解决网络成瘾问题,使大学生科学合理的利用网络,发挥网络独特的信息优势为我们服务。

【参考文献】

成瘾行为的心理学分析第8篇

关键词 大学生 心理需求现实满足 心理需求网络满足 网络控制自我效能 网络成瘾

分类号 B842

1 问题提出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我国网民规模不断扩大。2012年1月的《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5.13亿,互联网普及率攀升至38.3%。虽然网络让人类走进了数字化时代,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是也引发了一些消极影响,其中较为典型的问题就是网络成瘾。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在2009年7月进行的第24次统计报告显示:有16.4%的网民表示一天不上网就感觉难受,也有17.4%的网民觉得与现实社会相比,更愿意待在网上,平均每6个网民里有1个有上网成瘾的倾向。大学生一直是网络使用的主力军,网络成瘾给大学生带来严重危害的事例也屡见不鲜,因此,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

目前,大多数学者关注的是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影响因素,主要从网络自身特点、大学生社会性发展与个体差异以及环境因素研究其成因。这些研究均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对于减少网络成瘾对大学生的危害提供了理论依据。本研究试图通过探讨重要的个体认知因素对网络成瘾的作用机制和过程,来更深入地了解这些因素与网络成瘾的关系。动机心理学认为,心理需求是个体行为最为重要的内驱力,心理需求决定了个体的行动。当心理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时,个体容易出现破坏、学习动机低下、学业成就水平下降、社会关系不良等问题,而心理需求获得满足则会提高个体积极的应对能力,产生积极的行为改变等。

同时,很多研究者也认为自我效能对行为的产生与发展有较大的影响。自我效能(self-efficacy)的概念最早是由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的,是指人们对组织和执行某一行为以达到某种成绩所需要的能力的判断。当个体的自我效能水平越高,他对于完成某一行为的信心也就越高,也就越可能会去执行这一行为。目前在网络使用行为的研究中,研究者关注的是网络使用自我效能,并发现其可以很好地预测个体的网络行为。近来,有研究者进一步将网络特定自我效能分为网络使用自我效能和网络控制自我效能两类,并认为网络控制自我效能可以更好地预测个体的网络成瘾。

但是,纵观已有的研究发现以下不足:(1)大多研究试图从现实心理需求或网络心理需求单方面来阐述心理需求与网络成瘾的关系,综合考察现实和网络心理需求满足的作用机制的研究较少;(2)研究者多在关注网络使用自我效能对网络成瘾行为的影响,很少研究网络控制自我效能的作用;(3)以往研究只分别讨论个体因素(心理需求、自我效能)与网络成瘾的关系,尚无研究系统、综合地探讨心理需求现实满足、心理需求网络满足和网络控制自我效能等重要个体因素对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影响机制。

因此,本研究将心理需求现实满足、心理需求网络满足、网络控制自我效能这些重要的个体因素同时纳入模型,探讨其对网络成瘾行为的影响,以期进一步解释大学生网络成瘾行为背后的动力机制。

2 研究方法

2.1 被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从武汉市五所大学选取大一到大四的学生作为被试。发放问卷1281份,回收后剔除无效问卷,得到有效问卷1183份,问卷有效率为92.35%。被试的年龄范围从16-26岁,平均年龄为20.09±1.40岁,平均网龄为4.41±0.6年。被试的年级、性别、学校类型、专业类型的分布情况见表1。

2.2 研究工具

2.2.1 网络成瘾

采用陈淑惠编制的中文网络成瘾量表(CIAS)。该量表是陈淑惠以大学生为样本,在DSM-Ⅳ、临床研究、焦点访谈的基础上编制而成的。共26题,分为网络成瘾核心症状和成瘾相关问题两个分量表。其中网络成瘾核心症状分量表包括网络成瘾耐受性、强迫性上网行为、网络成瘾戒断反应三个维度,成瘾相关问题分量表包括人际与健康问题、时间管理问题两个维度。问卷为4点计分,从“1很不符合”到“4非常符合”,总分在26-104分之间,得分越高,代表网络成瘾行为越严重。本研究中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α为0.94。

2.2.2 心理需求满足

心理需求满足问卷采用万晶晶等编制的大学生心理需求网络满足问卷。问卷共44道题,被试的回答采用4点计分,1代表“很不符合”,4代表“很符合”,得分越高表示心理需求满足程度越高。分为权力、认同、迎接挑战、人际交往、逃避现实、自主、认知以及成就8个维度。施测时分别让被试评定现实以及网络对心理需求的满足程度。本研究中,心理需求满足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α为0.94,心理需求现实满足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α为0.96,心理需求网络满足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α为0.97。

2.2.3 网络控制自我效能

网络控制自我效能采用罗慧、万晶晶等人编制的问卷。共12题,涉及时间控制、任务控制、目的明确等项目。采用4点计分,从“1=完全不符合”到“4=完全符合”。分数越高,代表网络控制自我效能越高。本研究中,网络控制自我效能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α为0.91。

2.3 研究过程

2.3.1 问卷施测

本研究的主试为经过培训的心理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所有问卷的施测均得到学生的同意。以班级为单位集体施测,施测过程大致需30分钟,当场回收问卷。

2.3.2 数据处理

数据收集后,采用Epidata3.1录入数据,用SPSS11.5以及AMOS17.0进行相关、回归分析及建立结构方程模型。

3 结果

3.1 心理需求满足、网络控制自我效能与网络成瘾的相关

对心理需求现实满足、心理需求网络满足与网络成瘾行为的相关分析发现(结果见表2),心理需求现实满足与心理需求网络满足之间显著正相关;心理需求现实满足与网络成瘾存在显著负相关,与网络成瘾各维度之间的负相关也都显著。心理需求网络满足与总体的网络成瘾行为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各维度与心理需求网络满足均呈现显著的正相关。

3.2 心理需求满足、网络控制自我效能对网络成瘾的预测

为了更明确地指出心理需求满足、网络控制自我效能与大学生网络成瘾之间的关系,以及比较各自变量对网络成瘾的预测作用的大小,本研究对数据进行

分层回归分析,结果见表3。

由表3可知,模型1中心理需求现实满足、心理需求网络满足均显著影响网络成瘾行为(Sig

表4显示了两个模型整体的预测效果,当只有心理需求现实满足、心理需求网络满足这两个变量时,相关系数R为0.26,测定系数R2为0.07,即心理需求现实满足、心理需求网络满足总共可以解释7%的网络成瘾行为。而模型2将网络控制自我效能纳入后,显示相关系数R=0.55,测定系数R2为0.30,也就是说,对于网络成瘾行为的解释力提高到了30%,模型的解释性更好了。

3.3 心理需求满足、网络控制自我效能与网络成瘾的模型构建

为了进一步探求心理需求满足、网络控制自我效能对网络成瘾的直接、间接效应,本研究运用Amos17.0做结构方程模型的分析。首先,将心理需求现实满足、心理需求网络满足与网络成瘾行为纳入模型,结果见图1。

网络成瘾行为的变异被模型中所有变量的解释率为6.5%,图1表明心理需求现实满足对网络成瘾行为(r=-0.28,P

在原有模型的基础上加入网络控制自我效能,考查其是否具有中介作用,结构方程模型结果如图2所示,网络成瘾行为的变异被模型中所有变量的解释率提高到30.2%。模型各项拟合指数也良好:X2=1940,df=205,)X2/df=9.47,NFI=0.90,IFI=0.90,CFI=0.90,RMSEA=0.08。说明该模型好于原有模型。

图2显示网络控制自我效能对网络成瘾行为的直接作用路径系数显著(r=-0.54,p

4 讨论

4.1 心理需求现实满足、心理需求网络满足与网络成瘾的关系

本研究的结果发现,心理需求现实满足与网络成瘾负相关,心理需求网络满足与网络成瘾正相关,两者对于网络成瘾的直接预测作用显著。如果心理需求现实满足了,个体很可能不会网络成瘾;心理需求在现实生活中没有得到满足,而网络满足了个体的心理需求,那么个体很可能网络成瘾。这与先前的研究结果一致,以往关于青少年的研究发现,当网络环境比现实环境更能够满足个体心理需求时,个体就会产生趋向网络的行为。另外,Johnson和Kaye(2003)、才源源(2007)等的相关研究也指出个体是因为现实生活中心理需求未被满足才发生网络行为的,网络能够补偿和满足未得到满足的现实心理需求。

Deci和rtyan提出的动机的自我决定理论提供了对这种行为的一种理论解释:该理论将人们的行为分为自我决定行为和受控行为。如果个体的基本心理需要得到满足,个体就可以健康发展;如果得不到满足,就会形成受控行为,表现出破坏性和病理。根据该理论,网络成瘾是一种典型的受控行为,应该从网络环境中有关满足人们的心理需要方面去理解。网络中丰富的娱乐信息,可控的操作程序、不断更新升级的网络游戏等等可以满足个体的心理需求,而这些需求在现实生活中很难轻易满足。网络的特性决定了其可以满足个体的心理需求,这是很难改变的。所以,在进行干预时,应该从心理需求现实满足人手,使个体的心理需求在现实中尽量得到满足。

另外,“失补偿”假说也提供了另一种视角,“失补偿”假说是基于个体心理发展过程而提出的,该理论认为,个体发展的顺利状态为常态发展,在外因与内因的作用下发展受到影响则为发展受阻状态。在发展受阻阶段,通过建设性补偿可以激活心理自修复过程,恢复常态发展;如采取病理性补偿则不能自修复,最终发展为失补偿,导致发展偏差或中断。如不能改善则最终导致发展中断。按照这个假说,网络成瘾是大学生在心理需求受阻时的“病理性补偿”。因此,在对网络成瘾进行干预时,可以通过发展“建设性补偿”方式来满足其发展受阻的心理需求。

4.2 网络控制自我效能与网络成瘾的关系

研究结果表明,网络控制自我效能与网络成瘾显著负相关,对网络成瘾的直接预测效应显著。即网络控制自我效能水平越高,个体越不可能网络成瘾。这与先前的研究结果也一致。有研究指出,网络控制自我效能与个体的自我控制能力有关,对网络成瘾有抑制作用;Kim和Ku关于自我控制与网络游戏成瘾关系研究中指出自我控制与网络游戏成瘾显著负相关;此外,有研究也发现网络控制自我效能能够负向预测网络使用和网络成瘾。

Muraven和Baurneister的自我控制的心理资源模型认为,任何需要使用自我控制的环境要求都可能耗尽个体自我控制的资源。我们每一个人都只有有限的自我控制的能力,当感受到过分要求的环境的压力时,我们所有的人都可能丧失自我控制。因此,大学生的网络控制自我效能水平越低,大学生越可能失去自我控制而导致网络成瘾。对于网络成瘾大学生,可以通过降低环境压力,同时通过训练提高其自我控制能力方面着手进行干预和辅导。

4.3 网络控制自我效能在心理需求满足与网络成瘾间的中介作用

回归分析的结果发现,大学生网络控制自我效能对网络成瘾的预测作用高于心理需求满足对网络成瘾预测作用。这可能是大学生中使用网络的人很多而成瘾的人却较少的原因之一。心理需求在现实生活中没有得到满足,才导致个体趋向网络的行为,但是如果个体的网络控制自我效能水平较高的话,那么个体成瘾的可能性也不会很高。也就是说,虽然网络满足了个体在现实中未满足的心理需求,可能会提高个体网络成瘾的风险,但如果及时训练大学生网络控制自我效能,那么仍然能够减少网络成瘾。

从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可以看出,网络控制自我效能部分中介了心理需求现实满足对网络成瘾的效应。心理需求现实满足通过网络控制自我效能,对网络成瘾有负向的预测作用。也就是说,大学生的心理需求在现实中满足程度越高,大学生在网络中的投入程度越低,也就减小了网瘾的可能性。同时,心理需求在现实中满足越多越增强其在网络使用时的自我控制的信心,从而进一步减小网络成瘾的可能性。本研究进一步发现了心理需求现实满足的复杂作用:第一,大学生的心理需求在现实中的满足程度越高,则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可能性越小;第二,心理需求在现实中越满足则越能提升大学生控制自己健康上网的信心,从而减少网络成瘾行为;第三,心理需求在现实中越满足,越会增强其在网络中的满足程度,从而提高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可能性。这一结果说明大学生心理需求的现实满足对网络成瘾具有两面性,不过总结其三条作用机制可以看出,心理需求现实满足的积极作用大于消极作用,而且若能进一步增强大学生网络控制自我效能等因素,将显著减少大学生网络成瘾行为。

另外,本研究发现,网络控制自我效能不是心理需求网络满足与大学生网络成瘾的中介因素,说明大学生心理需求在网络上的满足程度并不能影响其网络控制自我效能,却会直接增强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