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助力经济社会

助力经济社会赏析八篇

时间:2023-09-28 09:19:57

助力经济社会

助力经济社会第1篇

关键词:县级政协 特色优势 服务 县域发展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7)06-0096-01

一、县级政协组织的特色和优势

县级政协组织身处基层,融于基层,与国家、省、市级政协组织相比,在委员构成特点上更“接地气”,在促进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其表现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委员具有来自基层的特色和熟悉基层工作的优势。萝北县政协现有委员160余名,其中90%以上来自乡镇和政府部门或基层单位,熟悉农业、农村、农民的实际情况,同时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和任务还很熟悉,有助于其结合本地实际开展履职。二是委员具有实践型人才较多的特色和履职针对性强的优势。萝北县政协委员中在党群部门工作的人数占比约为10%,其余均为乡镇、政府部门干部或企事业单位的骨干和带头人。这些委员长期工作在某一领域,在工农业生产,科技文卫、招商引资和私营经济等方面具有较多实践经验,其提交的提案、建议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三是委员具有行政层级少的特色和行业覆盖面广的优势。在萝北县,政协委员虽无法全部以界别为单位进行选配,但可以在“面”上更具灵活性,可以将相同层次、不同人群的代表吸纳进来,从而形成深入了解当地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领域情况的综合网络,更加便于协调关系,理清情绪,起到即使化解和消除各种社会矛盾的作用。四是具有精英密集的特色和渠道畅通的优势。萝北县政协委员中,绝大多数是各行各业的杰出代表或致富能人,对各行各业发展多具有独到的见解。通过他们,既可以将促进各行各业发展的真知灼见提供给县委县政府用于决策参考,也可以将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传送给基层群众,有助于最大限度地团结社会各界,共同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凝心聚力。

二、发挥县级政协特色优势路径的思考

县级政协组织与其他层级政协组织一样,其特色和优势必须依照相应的原则,采取有效的方法,方能得到更好地发挥。经过对以往履职实践的总结和思考,形成如下原则和路径。

一是必须紧紧围绕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开展履职。萝北县级政协坚持找准自身定位,始终将自身发展与促进县区发展融为一体,积极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和人民群众关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多元化地组织开展各类履职活动。近两年来,重点围绕教育事业创新、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旅游产业提档升级、生态环境保护、加快城乡建设、扩大招商引资、创建和谐乡村等方面工作,组织开展调研视察。政协委员依据所见所思,以及从周围群众中了解到的医院,提出的80余条意见建议,大都得到了县委县政府的采纳,有些已经在发展实践中得到落实。

二是必须不断完善履职形式。再好的委员资源也必须依靠有效的履职形式得以发挥作用。近两年来,萝北县政协通过召开例会、通报会,开展调研视察,组织专题学习和协商活动等履职形式,实现了内容和效能的统一。首先,从加强学习入手,认真学习党中央关于协商民主建设的相关文件,深入了解和掌握“将政协重心放在打造新型多元化协商平台,促进职能形式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的“三化一平台”工作指导思想,使政协委员和机关工作人员的履职能力得到提升。同时,在每年政协协商计划制定前,都组织召开情况通报会,帮助委员知情参政、知情议政,极大地提高了政协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此外,还采取先看实情,再听介绍的方式,对调研视察方法进行创新,增强了政协委员对所研究相关问题的思考,促进了履职质量的提升,提高了助力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实效。

三是必须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政协委员和政协机关干部的整体素质,是决定政协履职成效的关键因素。2015年以来,萝北县政协围绕党的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组织召开各级各类学习会议和培训活动20余次,在深化认识、统一思想的基础上,实现了政协委员和机关干部两支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同时,萝北县政协还通过举办“三争一创”活动,对政协委员的履职状况进行考量和评估,对履职成绩突出的委员给予个人表彰奖励,对于提案办理优秀单位给予集体表彰奖励,从根本上解决了以往委员和提案承办单位“干多干少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的错误认识,使一批履职优秀的政协委员和认真负责的提案办理单位脱颖而出,有效地激发了政协委员和相关单位参与政协工作的积极性。在此基础上,2016年,萝北县政协根据萝北县关于加强政协工作的意见,从内容,形式和结构上进一步完善了民主监管制度,建立了以20名委员为基础的随机成立的行风评议小组,在广泛收集社情民意的情况下,对政府部门的工作进行评议,推动了全县各部门工作作风的转变,有效地促进了党和政府在群众中形象的提升。

Y语

总而言之,县级政协是人民政协的基层组织,虽各地政协委员组成情况各有不同,但基本特点大抵相同,都具有县级政协组织的特色和优势。笔者作为县政协委员结合对黑龙江省萝北县政协近年来的履职工作实践的总结和思考,归纳和概括出了发挥县级政协组织特色优势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路径,希望有助于各地县级政协组织履职成效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陈广喜.凸现县级政协特色 提高参政议政水平[J].江苏政协,2014,(45):178-180.

助力经济社会第2篇

关键词:现代交通,发展 , 科学规划

Abstract: the traffic is a complex comprehensive system, need to advance planning, scientific planning.

Keywords: modern traffic, development, scientific planning

中图分类号: U471.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2008年6月,江苏沿海发展战略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这对于拥有近600公里海岸线,市域面达到1.7万平方公里的盐城来说,这是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俗话讲,要致富,先修路。更何况盐城沿海地区交通基础十分薄弱,因此要深入推进国家开发战略,就必须把交通事业的发展摆上更加重要的位置,作为头等大事来推进,以现代化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推动沿海地区的大发展、大建设。通过在交通系统实地调研,笔者觉得,改革开放30年来,盐城交通建设上虽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建设总量、规模、质量、运输能力等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已初步形成了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综合运输网络,迈上了现代交通发展的新格局,有效推动了我市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但与发达地区相比较,发展水平还严重滞后,我们必须按照国家战略规划的要求,进一步加大交通建设力度,推进市域经济积极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主动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不断加强同兄弟省份的横向经济联合与协作,为盐城的经济插上腾飞的翅膀。

一、完善规划体系,引领交通先行。

交通是一个复杂的综合系统,需要超前规划、科学规划。交通建设一定要以规划为龙头、为指导。交通规划上的失误,会增加一个地区的发展成本,影响一个地区、一个城市的长远发展。随着江苏沿海发展和长三角一体化两大国家战略的实施,对我市交通规划建设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我们要强化机遇意识,首先要从完善规划做起,加强全市交通规划与国家战略规划的对接,与省交通规划的对接,为更高起点、更高水平推进交通建设打下基础。一方面,要进行战略谋划。国家战略对盐城的发展定位是建设一个200万人口规模的沿海特大城市。按照这一定位,必须要大幅提高交通建设规模,同时还要进一步优化交通的结构。要围绕打造东部沿海地区重要经济增长极这一目标,去谋划盐城交通的战略定位,为盐城实现更大的大开放和更快的大发展提供交通保障。我们要按照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成果,迅速对城市综合交通规划进行调整完善,发挥交通建设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引领和支撑作用。我们要强化盐城中心城区在市域交通体系构建中的核心作用,加强中心城市和长三角范围内主要城市以及和市域内各县市城区的快速交通联系,增强交通辐射力,提升中心城市功能。另一方面,要突破重点工程。盐城“十二五”交通规划的主要目标是建成三大通达工程,即“211时速通道”工程,实现从盐城2小时抵达南京、上海,1小时抵达各个县城,进入市区快速路系统后1刻钟以内抵达市区任何一点;“三有”全覆盖工程,就是实现县县有高速、有铁路、有100公里以上一级公路,基本实现交通现代化。要实现这个目标,就需要进一步深化细化规划,找准突破的重点,明确具体的目标,咬定重大的工程,一年接着一年干,推动交通发展再上新台阶。

二、打造综合交通,推进沿海开发。

实施沿海发展战略是我们面临的最大最好机遇,也是我们推进盐城经济发展的一件最重要、最紧迫的事情。全市交通建设就要围绕沿海发展这一国家战略来实施、来建设。沿海县(市)抢抓沿海发展的机遇,第一件事、最重要的事,就是要把得天独厚的、人家不具备的岸线资源利用好,加快推进港口和码头建设,推进沿海集疏运体系建设。在港口建设方面,大丰港要确保建成三期工程4个泊位、升级改造4个生产性泊位。滨海港要开工建设中电投煤炭码头和5万吨级液体化工码头和10万吨散杂货码头。射阳港要确保完成航道整治一期工程和码头一期工程,实现港口万吨级航道通航。在公路建设方面,加快临海高等级公路、阜建高速、盐徐高速大丰段等重点项目建设,不断优化沿海路网结构、提升通达能力。在航道建设方面,基本完成刘大线整治工程,启动连申线东台南端整治工作,尽快实现通江达海。

助力经济社会第3篇

[文章编号]1009-2234(2007)06-0031-03

一、引言

福利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如何增进社会福利的西方经济学分支,主要研究如何进行资源配置以提高效率、如何进行收入分配以实现公平以及如何进行集体选择以增进社会福利。社会救助是指公民因各种原因导致难以维持最低生活水平时,由国家和社会按照法定的程序给予款物接济和服务,以使其生活得到基本保障的制度。一个真正具有生命力的制度不仅仅是一个技术设计完美无缺的制度,更重要的是把握住它的思想来源和精神基础。社会救助制度的设计与实施,从福利经济学的角度来说,就是要在公平和效益的博弈中最大程度地改善穷人福利的问题。在福利经济学的历史演进中,我们要汲取思想营养,为社会救助制度的设计提供理论指导,并在实践中对社会救助的实施提供价值规范。

二、福利经济学历史演进中的主要思想

传统经济学对福利经济学的思想都追溯到边沁的功利主义上,而真正意义上将福利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来看待,并首次建立了福利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是庇古在1920年出版的《福利经济学》。二战结束后,一大批福利经济学家的出现和大量的福利经济学文献的出版,极大地拓宽了福利经济学的研究领域与内容。因此,经济学界一般将福利经济学的发展分为新旧两派。旧派以英国庇古为代表,新派导源于意大利著名经济学家帕累托,为英国的卡尔多、希克斯与美国的勒纳、萨缪尔森等所倡导。

1.庇古及其边际效用价值论

庇古以边沁的功利主义哲学及马歇尔的基数效用论和局部均衡论为理论基础,以完全竞争为前提,系统地论述了福利概念及其政策应用。庇古认为个人的福利可以用他所享受的物的效用来表示,整个社会的福利应该是所有个人效用的简单加总。在此基础上,庇古论述了社会福利与国民收入之间的关系:国民收入水平越高,社会福利就越大;国民收入分配越平均,社会福利越大。进而针对如何衡量和增进社会经济福利问题得出“收入均等化”的观点,针对如何才能实现生产资源最优配置的问题得出了政府应当干预经济的结论。社会福利之所以会因收入分配均等化而增大,其依据是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他认为,同一英磅的收入对穷人和富人的效用是不相同的,穷人一英磅收入的效用大于富人一英磅收入的效用。因此,将富人的一部分收入转移给穷人会使社会总效用增大。

2.帕累托及其最优理论

新福利经济学采用序数效用论和无差异曲线作为分析工具,否认个人间效用的可比性,排除旧福利经济学的收入均等化理论,消费者追求的并非最大满足的总量或最大效用的总量,而是最高的满足水平,即最高的无差异曲线。对于资源配置的评价以帕累托最优为标准。帕累托最优的概念是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提出,指的是这样一种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不可能通过资源的重新配置,在其他人的效用水平至少不下降的情况下,使任何个别人的效用水平有所提高。

3.补偿原理

西方福利经济学家们认为帕累托标准太苛刻,在现实生活中很难达到,应予以改进与修补。卡尔多首先提出虚拟补偿原理,为在一项社会变革中,如果受益者在补偿受损者后仍有剩余则这种变革应该肯定,应认为其提高了社会福利。希克斯对卡尔多的评判标准又进行了补充和发挥,提出了假定补偿原理,认为判断社会福利的标准应该从长期来观察,只要政府的一项经济政策从长期看能够提高全社会的生产效率,所有人的境况都会由于社会生产率的提高而“自然而然”地获得补偿。西托夫斯基对上述两种补偿原理的标准均不满意,认为这两种标准只进行了顺向检验,不能作出社会福利是否改善的结论,而要同时进行逆向检验。也就是说,只有当某项变革能增加福利,而再回到变革前不能增加福利或较少增加福利时,此项变革才可取。

4.社会福利函数理论

伯格森认为补偿原理将效率与公平对立起来是错误的,萨缪尔森等人对此进行了进一步的阐述,形成了社会福利函数理论。萨缪尔森等人认为应从个人的主观感受出发,应该把福利最大化放在最适度条件的选择上,应将所有分配方面及其他支配福利的因素一并列入,编制一种“社会福利函数”,当这个函数取最大值时,社会福利就达到了最大。他们认为在一定的收入分配条件下,社会福利的最大化在于个人对各种不同配给的选择,个人的自由选择是决定个人福利最大化的重要条件,而社会福利又总是随着个人福利的上升而上升。

5.阿马蒂亚?森与福利经济学的新发展

阿马蒂亚?森认为传统福利经济学理论过分强调经济的一面,认为财富的增长可以解决社会中出现的贫困、不公平等问题。而实际上经济增长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为增长本身,而是因为增长过程中所带来的相关利益。因此,经济学不应只研究总产出、总收入,而应关注人的权利和能力的提高。阿马蒂亚?森的能力福利理论试图把贫困与能力结合到福利经济学的框架中来,认为创造福利的不是商品本身,而是它所带来的那些机会和活动,而这些机会和活动是建立在个人能力的基础上,要形成达到最低可接受的基本生活水平的能力,可能需要有不同的最低充足收入来适应。

三、社会救助制度的福利经济学解释

从福利经济学的发展历史来看,新旧福利经济学的差别不在于结论而在于分析工具的不同,旧福利经济学即是以基数效用论为分析工具,而新福利经济学则是以序数效用论作为分析工具,两派一直都是以追求福利的最大化为目标、围绕着公平和效率两大主题展开论战。福利经济学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些基本精神,如社会中的贫困者需要救助、公民的生存与发展该有所保障、社会的潜在危险应该排除、由于非自我原因的损坏应该得到补偿等,不仅为人们普遍认可,也为社会救助制度的存在及不断完善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可操作的建议,并且在实践中对社会救助政策的实施提供了“以人为本”价值规范。

1.旧福利经济学思想与社会救助

庇古的福利经济学采用了边际效用分析法,在理论上论证了社会救助在增进一国福利方面的作用,其收入均等化、国家干预论等观点及转移支付主张,对世界各国以社会公平为出发点,实行有利于穷人的社会救助政策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在现代社会中,尤其是在经济、社会转型的变革时期,从总体上看,造成贫困的原因中社会因素大于个人因素,所以,对于国家和社会来说,社会救助是其不容推卸的社会责任,社会救助制度通常被视为纯粹的政府行为,是一种完全由政府运作的最基本的再分配或转移支付制度。因此,社会救助是每个公民应该享有的受法律保护的基本权利,受助者不应该受到任何歧视和惩罚。此外,庇古还对穷人享受富人转移的福利提出了一些原则要求,他认为,不论是直接转移收入还是间接转移收入措施,都要防止懒惰和浪费,以便做到投资于福利事业的收益大于投资于机器的收益。庇古反对对穷人实行无条件的补贴,认为最好的补贴是那种“能够激励工作和储蓄”的补贴,在实行补贴时应有以下条件,即先确定受补者自己挣得生活费用的能力,再给予补贴。否则,那就会使某些有工作能力的人完全依靠救济。这些原则也是各国在设计社会救助制度和对传统社会救济措施进行改革时所追求的目标,为了防止养懒汉,社会救助制度提供的仅仅是满足最低生活需要的资金和实物,采用 “需经家庭经济调查”的资格审查手段,审核申请救助的公民及其家庭的经济收入是否低于贫困线,使真正有需要的公民得到政府的救助,将有限的资源用到最需要的人身上而不被滥用。

2.新福利经济学思想与社会救助

虽然新福利经济学更多的是关于效率问题的研究,但它与强调公平分配的社会救助不仅不矛盾,而且新福利经济学能从更为宏观的角度为社会救助提供了理论支撑。以效率为目标,从宏观经济稳定和经济增长的角度来研究社会救助问题,进一步揭示了社会救助政策的经济意义。由于价值规律的作用及资源的稀缺性,在市场经济进程中及社会转型变革时期产生了收入分配不公、贫富的两极分化、贫穷等社会现象,并且市场在资源配置上强调物资资源的配置,而忽视了人力资源的配置,社会救助作为一种补救模式与手段是对帕累托无优状态的一种改进,可以弥补市场分配的缺陷,提供安全稳定的保障机制,对摆脱贫穷进行帮助,同时社会救助对提高经济效率起独特的作用,“是从人力资本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来保障对经济发展必要的要素投入,是更宏观的意义上促进人力资源的有效配置”〔1〕。因此,社会救助制度不仅有助于实现收入再分配中的公平问题,而且还有助于提高经济发展中的效率问题。

另外,新福利经济学同样支持社会救助制度的设立应防止“养懒汉”和国家应当承担社会救助责任的思想。根据序数效用论,救助对象是否愿意退出社会救助,取决于救助对象对退出社会救助前后所能得到福利的比较,如果救助对象参加就业后并不能增加其福利或只能增加很少的福利,就会大大挫伤他们参加工作的积极性。因此,社会救助制度的设计应能防止受助者形成长期福利依赖的思想,鼓励受助者自立。补偿原理认为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会出现一方得利、一方受损的现象,因而国家应通过赋税政策来予以调节,从受益者那里取走一部分补偿受损者。社会福利函数理论也认为,要使社会福利最大化,政府应当保证个人的自由选择进入“合理的”收入分配。因此,补偿原理和社会福利函数理论均为国家通过经济干预措施来获得社会救助的资金提供了理论依据。

3.阿马蒂亚?森的福利经济思想与社会救助

根据阿马蒂亚?森对新福利经济学发展,我们不仅可以分析出传统社会救助的缺陷,且能为社会救助制度的改革提出新的原则。森认为传统的贫困指数(以一国处于贫困线以下的人口份额作为衡量指标)仅仅反映了多数人生活状态的平均数,忽视了贫穷群体内部的不同贫困程度和福利分配的状态,难以科学地反映许多人仍然一贫如洗的事实。根据森的见解,传统的社会救助制度是“使一定的资源就象经过漏斗一样进行分配”的制度〔2〕,既没有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也没有遵循福利最大化的分配原则。因为,这种制度针对的是所有的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穷人,但是最贫穷的穷人却无法从中收益。导致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是福利扩散了,而对最悲惨的特殊群体的救助却远远不足,因而,应该实行具有“选择性”和“瞄准性”的救助政策,对贫困进行更为直接的打击。由于消除贫困是社会救助的根本目标,而贫困的显著表现是收入的缺乏,因此以往消除贫困的社会救助政策也主要体现为各种形式的现金收入再分配,这种做法仅仅保障了救助对象的生存。现实中,贫困者的问题不仅仅是收入低下,他们还可能面临“许多其它的问题:一定程度上失去了决策自由,丧失了其他人可以享受的一些机会,包括经济和参与社会活动的机会;由于长期脱离工作造成技术生疏和信心低下;体弱多病甚至死亡;丧失积极性;人际关系及家庭生活损失;社会价值与责任感下降;等等”〔3〕。而社会参与能力的下降实际构成了社会排斥,并有可能陷入长久的恶性循环。现金收入再分配只能维持现状,而不能打破贫穷的循环。因而十分有必要区别收入贫困与能力贫困的差异,将社会救助的目标从克服收入贫困上升到消除能力贫困,救助与发展相结合,提升救助对象的社会参与能力,协助他们自立、自强,最终消除社会排斥,实现社会整合。

四、结论与启示

助力经济社会第4篇

作者简介:王中对,温州大学学生处助学解困中心主任,助理研究员。(浙江温州/325035)

*本文系浙江省教育厅科研项目“教育收费改革背景下贫困研究生资助体系重构研究”(Y201327574)的研究成果之一。

摘 要:本文立足于研究生教育收费改革的背景,基于劳动价值学说、劳动力再生产、人力资本理论等教育经济学核心理论以及当前硕士生资助体系存在的问题,从完善保障性资助方式、创新发展性资助方式、健全人文关怀性资助方式等方面,探讨资助体系重构的着力点,以及要处理好资助公平与资助效率、科研能力培养与文化自觉意识培养、经济帮扶与精神帮扶三方面的关系,以期家庭经济困难硕士生“进得来”、“读得下”、“放得了”、“学得好”。

关键词:教育经济学;经济困难硕士生;资助体系;重构 从2014年秋季学期起,所有纳入国家招生计划的新入学研究生都须缴纳学费,这无形中抬高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接受研究生教育的门槛,在他们中引起了不小的震撼。于是,研究生资助成了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理论界学者和实务工作者们认为,研究生资助体系的改革与创新迫在眉睫,纷纷从理论、实践两个层面展开研究。笔者从教育经济学的视角,探讨硕士生资助体系重构的策略,以期对改革与创新硕士生资助体系有所裨益。

教育经济学是介于教育学与经济学两门社会学科之间的新兴交叉学科。它从教育学与经济学这两门社会科学中分化出来,又在具体内容上把教育学的知识与经济学的知识予以综合,分化与综合并进,相互交叉,从而形成新兴的边缘学科,以教育与经济相互作用、教育领域内经济现象和规律为研究对象。[1]该学科的劳动价值学说、劳动力再生产、人力资本理论等核心理论的观点,对硕士生资助体系的改革与创新具有重要的启示价值,并为其指明了重构的方向。

一、硕士生资助体系重构的理论依据

1.劳动价值学说:教育收费无可非议,家庭经济困难硕士生资助义不容辞

马克思在论述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力作用时说:“这个商品具有一种独特的特性:它是创造价值的力量,是价值的源泉,并且在适当使用的时候,是比自己具有的价值更多的价值的源泉。”[2]恩格斯认为,劳动力价值中除了成长的维持生活费用、养育子女的生活费用外,还需花费一定数量的价值,以发展自己的劳动力和获得一定的技能。[3]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教育费用在劳动力总价值中的地位,将越来越重要,越来越提高;衡量劳动力的价值,主要看教育和训练费用所占的比重大小。[4]复杂的劳动需要劳动者经过一定的专门的教育和训练,具有一定的劳动技能和知识才能完成,因此复杂的劳动自然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从事复杂劳动的劳动者也就可以获得较高的报酬。可见,只有劳动力才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力,而且劳动力创造社会物质财富,是与劳动力所接受的教育程度密切相关的。在一般情况下,劳动力创造的社会物质财富多少,是与劳动力的教育程度成正比例的。[5]因此,不管是国家、社会、家庭还是个人,投资硕士生教育以形成复杂劳动力较高的经济价值,都是明智的选择。

2.劳动力再生产:硕士生教育作为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接受教育的机会理应均等

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再生产理论阐明:社会再生产是物质资料的再生产,同时也是劳动力的再生产。只有当劳动力再生产与物质资料再生产在数量、质量上相适应时,社会物质再生产才能得以良性发展。可见,社会物质资料再生产离不开劳动力再生产。研究生教育作为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它不仅可以再生产人的劳动能力,还可以改变人的劳动能力的性质和形态。 研究生教育收费改革后,如果保障性资助方式不完备,这无疑将迫使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因筹集不到学费,而放弃接受研究生教育的机会。那么,这部分劳动力的智力、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水平等将得不到科学发展,其劳动力的性质和形态将得不到有效改变。长此以往,贫富的代际传递势必难以打破,教育方面的差异势必越拉越大,教育公平势必大打折扣,社会分层势必受到影响,甚至会引起社会的安全与稳定问题。可见,研究生教育收费改革的成功与否,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家庭经济困难硕士生保障性资助方式完备与否。只有设置了完备的保障性资助方式,家庭经济困难硕士生的“教育机会均等”才得以实现。

3.人力资本理论:人类的前途和命运将由人类的才智进化来决定,硕士生资助要注重效率

在一个国家的人力资源中,创新人才被看成是最富活力和创造性的因素,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代表,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否培养和造就出一大批创新人才,特别是高科技创新人才,事关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前途。[6]人类的未来,不是由空间、能源和耕地所决定的,而是由人类的知识的发展来决定。[7]人力资本理论产生以后,它对社会实践与现实的改变带来了极其深刻的影响,它促进了世界上许多国家把人力资源开发纳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以及经济发展规划或计划;它使人们认识到物力资本与人力资本的高度互补性;同时,它也有力地促进了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加强了对科学研究的投入。[8]可见,硕士生资助应该服务于科研能力的提升,着眼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因此,硕士生资助要凸显激励与导向功能,注重资助成效,提高教育经济效率。教育经济效率一般指教育资源利用效率。所谓教育资源利用效率,一般指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为取得同样的教育成果,教育资源占用和消耗的程度。[9]那么,硕士生资助的效率,可以理解为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为取得同样数量和质量的研究生教育成果,资助经费消耗的程度。而作为一种潜在的教育投资效率的硕士生的发展潜力,即硕士生在未来的实际工作中发挥较大的作用和做出较大贡献的可能性,一般在硕士生毕业后时间越久,这种资助效率也将反映得越明显。追求卓越、提高绩效也是当代教育思潮的焦点。[10]

二、硕士生资助体系重构的着力点

1.完善保障性资助方式,确保研究生教育机会均等

由于就业压力、渴望深造等原因,近几年来硕士生报考人数逐年呈递增趋势,递增人数都在10万人以上。调查显示,高校家庭经济困难硕士生的比率普遍在10-20%之间,部分地方院校甚至超过30%。因此,研究生教育收费改革后,构建的硕士生资助体系必须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接受研究生教育的门槛问题。为此,首先要提高国家助学贷款额度,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得来”。实行研究生教育收费后,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教科文司、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财务司、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制订的《高等学校学生资助政策简介》中同样适用于研究生的有关国家助学贷款规定,“原则上每人每学年最高不超过6000元”,已经无法满足家庭经济困难硕士生的学费贷款需求,更别提生活费贷款了。因此,要切实提高贷款额度,保障家庭经济困难硕士生能够通过国家助学贷款解决学费和住宿费问题。其次,要加大助学金与勤工俭学岗位津贴的资助力度,保障家庭经济困难硕士生“读得下”。自2014年秋季学期起,研究生普通奖学金调整为研究生国家助学金。虽然硕士生国家助学金的资助标准不低于每生每年6000元,但这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而言还是杯水车薪,高校还得设置相应的助学金予以补充。此外,高校还要强化“三助”工作,拓展助研、助教、助管岗位,适当提高岗位津贴,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硕士生解决部分生活费问题。

2.健全人文关怀性资助方式,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硕士生降低缺陷感

以浙江省温州市高校部分在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为研究对象,共发放问卷800份,回收790份,回收率为98.75%,有效问卷为766份,有效率为95.75%。调查发现,发生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身上的生活事件位列前茅的是学习压力、人际关系和丧失,这与葛华等人的研究结果相似。[11]以月生活消费400元为一档,比较不同月生活消费学生的生活事件与抑郁,结果发现在学习压力方面,少于400元的组和401-800元的组显著高于801-1200元的组;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而言,来自亲人患疾病、死亡与来自生活拮据的生活事件应激、缺陷感各因子与抑郁指数均呈显著正相关,具体分数如表1所示。表1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事件、抑郁与缺陷感的相关

可见,家庭经济困难硕士生的学习压力相对较大,当他们遇到来自亲人患疾病、死亡与来自生活拮据的生活事件时,对缺陷感的影响较大,甚至会导致抑郁。通过个案研究发现,当家庭经济困难硕士生发生上述生活事件时,及时给予人文关怀性的临时经济困难补助,可以有效降低他们的缺陷感,达到预防抑郁心理的目的。因此,实行研究生教育收费后,要设置完备的硕士生临时性经济困难资助方式,应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生有关生活事件,帮助他们将这些生活事件“放得了”。

3.创新发展性资助方式,助推硕士生科研能力的提升

研究生教育的本质是科研能力培养,它是研究生教育固有的、决定研究生教育性质、面貌和发展的根本属性,是自研究生教育的产生之初便具备的,不随研究生教育的培养层次、培养类型、培养形式变化而变化的稳定属性。[12]无论是从法规、政策层面,还是从培养实践层面,各国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目标,均是为了解决本专科学生科研能力不足与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科研能力高要求的矛盾,将科研能力的培养放在首位,研究生教育的过程也是围绕培养科研能力展开的。[13]可见,创新发展性资助方式,助推硕士生科研能力的提升,是构建科学的学生资助体系,提高资助效率的关键。然而,目前硕士生科学研究资助普遍比较薄弱,存在经费分配不合理、资助力度不够、资助周期短、资助项目少等问题[14],不利于硕士生的培养。因此,高校要切实加强和改进硕士生科研资助工作,既要做好硕士生具体研究项目的资助,更要做好科研能力培养过程的扶持性资助以及科研能力发展状况的奖励性资助,并且大力拓展“助研”岗位,切实提高岗位津贴,将家庭经济困难硕士生的勤工助学与科学研究有机结合,解决他们忙于生计而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进行科学研究的问题,确保家庭经济困难的硕士生“学得好”。

三、硕士生资助体系重构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1.处理好资助公平与资助效率的关系

公平与效率是人类社会具有普适意义的价值追求和价值标准。就硕士生资助体系而言,促进资助公平实现的资助效率才是有价值的资助效率,促进资助效率提高的资助公平才是真正的资助公平。高校硕士生资助,“必须由单一强调‘教育机会均等’的公平诉求,发展至兼而强调‘教育机会均等前提下的教育收益最大化’的效率诉求”[15],明确什么类型的硕士生资助对象采取何种资助方式,科学处理资助公平与资助效率的关系,使得硕士生资助体系更好地服务于人才培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因此,高校要统筹国家助学贷款、助学金等保障性资助与国家奖学金、学业奖学金、科研资助、“三助”(助教、助研、助管)岗位津贴等发展性资助,实现硕士生资助效率优先,兼顾资助公平。

2.处理好科研能力培养与文化自觉意识培养的关系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社会引发了普遍的“西方文明危机感”,认识到通识教育的问题比原子弹更重要,因为原子弹归根结底是要人来掌控的。[16]而人会成为什么样的人,最终是由文化自觉意识所决定的。文化自觉意识,反映出作为文化主体的人的自我觉醒和自我创造,体现出一种广阔的文化境界、深刻的文化反思、充分的人文关怀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17]资助硕士生提升科研能力,是为了造福人类,而不是对人类构成威胁。如果那些掌握高科技的人,能摧毁我们这个世界,能污染我们的地球,能组合成新的基因来生产新的生命形式,但他们只懂得如何画指数曲线,如何使用试管,而其他的一无所知,那将是一个多么可怕的世界![18]因此,高校要创新硕士生资助的方式方法,加强教育引导,协调发展资助对象的科研能力和文化自觉意识,为实施社会主义人才强国战略输送一大批科学研究能力强、又能成为文化自觉急先锋的优秀硕士生。

3.处理好经济帮扶与精神帮扶的关系

调查发现,由于特殊的家庭经济条件和家庭环境,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缺陷感表现得较为普遍,程度上也更为严重。缺陷感体验越强烈,个体的自我效能就越差。[19]实行研究生教育收费后,高校校园内悬殊的贫富差距,将会加剧家庭经济困难硕士生的“贫困”程度,使得他们在人际交往、消费行为、社会心态等方面遭受更大的冲击,他们的缺陷感体验也将更为强烈。缺陷感从本质上讲是一种自尊体验。自尊是人们对自己的价值、长处、重要性总体情感上的评价,是自我概念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成分。[20]已有研究表明自尊对个体心理健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自尊水平越高,孤独感水平越低。[21]缺陷感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消极的情绪体验,这种消极的情绪体验与个体对自我的错误认知有着密切的关联。可以预见,高校家庭经济困难硕士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将面临新的考验和挑战。因此,硕士生资助要经济帮扶与精神帮扶双管齐下。

参考文献:

[1][4][5][8][9]靳希斌.教育经济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6]佘远富,陈景春.试论创新人才培养与研究生教育体系改革[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3(1):7-10.

[7]T·W·舒尔茨.论人力资本投资[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0.

[10]翁福元.教育政策社会学:教育政策与当代社会思潮之对话[M].台北:五南图书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7.

[11]葛华,郑平,刘向阳等.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与非家庭经济困难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09(4):428-431.

[12]周泉兴,王琪.研究生教育的本质:历史、现实和哲学的考察[J].中国高教研究,2009(2):38-40.

[13]薛天祥.研究生教育管理学[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14]管佳,李奇涛.我国研究生科研资助的现状、问题与对策分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2(7):48-52.

[15]桂富强.高校家庭经济困难生发展性资助理念及管理体系研究[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

[16]甘阳,陈来,苏力.中国大学的人文教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

[17]王中对,潘玉驹.文化自觉视野下高等工程教育的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1):112—114.

[18]张晓鹏.美国大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中国大学教学,2006(3):7-11.

[19]刘楚芬,卢宁.高中生归因方式与缺陷感和自我效能感的相关研究[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07(1):42-45

助力经济社会第5篇

[关键词]经济困难生 社交状况 心理问题 成因 对策

[作者简介]刘相明(1966- ),男,山东莒县人,山东科技大学机电工程系党总支副书记,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校学生教育管理;谢清勇(1977- ),男,山东泰安人,山东科技大学机电工程系团总支书记,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山东 泰安 271019)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11-0088-02

据教育部初步统计,2010~2011学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总数约2180万人,其中,家庭经济困难生约436万人,占在校生总数的20%左右,经济特别困难生约152万人,占在校生总数的7%左右,且近几年经济困难生数量在不断增加。虽然在国家、社会及学校的良好政策帮助下,经济困难生的经济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解决,但与非经济困难学生相比,经济困难生需要承受更多的学习、生活、就业等压力,因此他们的心理问题也日益突出,成了“心理困难”。这种心理困难导致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以及为人处世的行为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他们的社会交往、人际关系,反映为“社交困难”。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1.研究对象。调查对象为我国普通高校在校本科生,包含华中科技大学、四川大学、中山大学、山东科技大学、山东建筑大学等10余所高校,共发出调查问卷650份,回收596份,有效问卷586份,其中研究组经济困难生290份,对照组非经济困难生296份,问卷回收有效率为90.15% 。

2.研究方法。采用自编问卷调查为主,围绕学生的消费水平、社交活动、与异往、心理压力、独立能力等影响因素进行问卷调查。这是本研究数据的主要来源。在各高校的协助下,收集统计所有的调查问卷,问卷中各项指标的设定、权重均采用统计学方法完成,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分析。

二、调查数据的结果分析

1.经济困难生的心理需求和社交渴望。统计结果显示,17.90%的经济困难生希望得到资金资助,而非经济困难生占到20.65%;19.46%的经济困难生希望得到心理上的帮助,而非经济困难生只有14.17%;24.91%的经济困难生希望得到交际上的帮助,而非经济困难生有20.09%。从调查数据可以看出,当今经济困难生最需要得到的帮助已经不再是经济上的帮助而是心理上的辅导和社交能力的提升。

2.经济困难生经常参加的社交活动和社交目的。统计结果显示,39.00%的经济困难生主要的社交方式为在线游戏、微博、QQ群聊,而非经济困难生只有28.14%;31.56%的经济困难生会经常参加学生会、班级及社团活动,而非经济困难生则有38.65%;46.13%的经济困难生希望认识新朋友和交流学术,而非经济困难生只有38.72%;34.10%的经济困难生期望寻找新鲜感和兴趣爱好,而非经济困难生则有38.72%。从调查数据可以看出,经济困难生社交活动以虚拟的网络为主,而参与学生会、大学生社团等活动的却比较少;相比之下,经济困难生参加社交活动的期望主要是认识新朋友和交流学术,非经济困难生更偏好于寻找乐趣、消磨时间。可见,经济困难生虽然生活一般比较充实,较少有无所事事消磨时间的时候,但大多不太善于交流,较少参加集体活动。

3.经济困难生的社交心理表现。从问卷项目“当一位衣着华丽的陌生人向你问路时你会怎样表现”的统计结果看,8.21%的经济困难生选择低头回答,而非经济困难生只有2.68%;从问卷项目“在机遇合适的情况下,你会不会没有负担地和一个比你家境条件好很多的同学成为好朋友”的统计结果看,有30%左右的经济困难生在与比自己家庭条件好很多的同学交往时会产生心理负担。从调查数据可以看出,经济困难生往往不愿意去直视自己的经济困难,不愿意面对家境较好的其他同学,体现了其自卑心理的存在性,未能真正从精神上“脱贫”。

4.经济困难生与异往方面的状况。统计结果显示,20.76%的经济困难生会尽量少接触异性同学,即便是喜欢接触也大都选择与自己家境相当的异性接触,而非经济困难生只有7.62%。由此可以看出,经济困难生大多不太会主动地与异流,甚至有一部分同学尽量避免接触异性同学,体现了他们在与异往方面表现得十分羞涩和被动,相反,非经济困难生在与异往方面反倒主动许多。

5.经济困难生的消费状况。从“大学生在校期间平均月消费用于社交的数额”统计结果看,每月消费1~5元的,经济困难生占36.51%,而非经济困难生只有16.35%;每月消费10~30元的,经济困难生占17.46%,而非经济困难生则有33.01%。可以看出,周围同学的消费水平对经济困难生的影响比较大,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引发经济困难生的自卑心理或攀比心理,可能会加剧其内心深处的不公平感。由此可见,经济困难生的经济实力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并且限制了其社交活动,并且对经济困难生的社交心理也有或多或少的影响。

6.经济困难生对生活的满意度。从统计结果看,35.71%的经济困难生在大学里时有郁闷的感觉,而非经济困难生只有25.64%;33.11%的经济困难生面对生活困难时埋怨自己的出身,认为社会不公平,而非经济困难生只有12.39%。由此可见,相比非经济困难生而言,经济困难生迫于生活压力和学习压力,大学生活过得并不十分快乐,有的感到很郁闷甚至痛苦,因此,经济困难生患心理障碍的几率会远远高于非经济困难生。

三、经济困难学生心理问题成因分析

1.个人认知态度与认知方式。一是自卑封闭心理。经济困难生由于其特殊的经历和阅历的影响,经常把自身经济上的困难视为一种挫折与耻辱,认为自己是个可怜的被施舍者。正因为有了这种心态,经济困难生或深或浅地具有自卑心理,往往比其他同学更为敏感,同学间不经意的一句笑话或某个行为有可能会深深地刺伤他们的心灵。他们总感到自己低人一等,担心别人看不起自己,一般不愿意主动与教师和学生交往,因此相当一部分经济困难生在人际交往中明显呈现出自我封闭、自卑心理严重的心理特征。二是消极生活态度。相当一部分经济困难生认为自己的先天性家庭因素导致了自己后天生活的种种失败,因此常常沉浸在自己完全否定的态度中,导致遇到挫折时也无法用积极主动的态度去战胜困难,而是消极地认为这是无法改变的,以自身经济困难为由失去为生活奋斗的信心。三是感情没有归属感。在现实生活中,经济困难生的确存在一些被他人排斥的现实,虽然他们在心理上强烈的渴望亲密,但由于自我的封闭而不愿主动与他人甚至是亲人分享自己的心情,使他们总觉得无论自己如何努力,都无法真正融入身边的这个群体,使自己的内心感到孤独无助,没有归属感。

2.学校环境的影响。一是经济困难生的大学教育环境适应力差。部分经济困难生是来自生活环境和教育条件相对落后的农村,且部分高校缺乏适时的适应能力教育。面对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经济困难生因自身能力的限制,为避免自尊心受挫,不敢在精彩纷呈的校园文化活动中锻炼和表现自己。另外,他们在大学教学方法和自学方法上的不适应也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学习压力和自卑心理。二是学校奖助办法不完善。由于经济困难与非经济困难界限划分很难做到公平、公开和准确,导致奖助学金分配会出现不均衡现象,造成有限的助学帮困资源并未完全落实到真正困难的学生头上,从而得不到应有的经济困难救助,进而导致经济困难与心理障碍的恶性循环。而且在物质资助的过程中学校往往容易忽略诚信教育、自强教育、感恩教育,缺乏对经济困难生情感的培育。三是学校对经济困难生心理健康关注不够。多年来,经济困难生这个特殊群体已受到全社会和学校的关注。但这种关注主要体现在经济资助方面,而对经济困难生的心理状况、思想状况关注得较少,助困与育人相脱节,工作中缺乏针对性和系统性。有的高校至今还没有设立心理咨询机构,对大学生的许多心理问题仍被混同于一般的思想问题,施以不科学的教导。

四、解决对策与建议

由于引发经济困难生心理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所以,解决这一问题需要社会、学校、家庭、个人的共同努力。

1.进一步完善经济困难生多元化资助体系。我国高校已经建立了以奖助学金、学生贷款、勤工助学基金、特别困难学生补助和学费减免(简称“奖、贷、助、补、减”)以及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体的多元化资助经济困难生的资助体系。但是,政府和学校的力量是有限的,我们要积极呼吁社会力量参与助学,借助社会力量建立经济困难生资助基金和各类企业奖学金。高校也要发挥自身优势,与社会上的企业、外商、地方政府建立密切联系与合作,实行校企结合的方式使高校、企业、学生三方都受益,各得其所。

2.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体系。高校要重视心理教育,积极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教育工作,让经济困难生了解心理卫生的基本知识、心理健康的标准,定期对经济困难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与评估,建立一种教育与发展为主导、咨询与干预为辅的心理健康目标模式,提高经济困难生自身心理健康意识,使其树立自指向的健康新概念,这是解决其心理问题的重要举措。具体来说,可通过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教学活动之中,同时通过建立心理咨询室或心理健康中心等方式对存在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个别心理辅导等。

3.积极构建家校教育模式。人格心理学家认为,家庭教化对孩子的“本体安全感”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家庭经济困难生的父母,应该在关心子女物质生活的同时,更多地关心其心理的需要,转变教育方式,多与学校沟通,了解子女在校表现情况。同时,多与子女沟通,建立和谐融洽的家庭氛围,给子女在心理上提供一个稳固的精神寄托,保障其人格的健康发展。

4.全面拓展大学生自身综合素质。经济困难生最主要的心理问题是焦虑、抑郁、强迫等。除了外部因素影响外,我们应该引导经济困难生学会自我心理调适。首先,帮助他们确立适合自己的新的奋斗目标,使其心理指向集中于一处,削弱心理问题对身心健康的影响。同时,强烈的内在驱动力可以促使他们更为积极向上,有利于克服各种心理问题和疾病。其次,引导经济困难生应勇敢面对学习、生活与就业所带来的压力。再次,鼓励经济困难生积极参与班级、学校及社会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展示自己,树立自信,体会温暖,学会感恩,懂得回报,这是解决心理问题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徐嘉嵘,魏迪.中部地方高校经济困难大学生人际交往分析[J].教育长廊,2009(8).

[2]陈敏燕,史慧颖.经济困难大学生内隐自尊状况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9(3).

[3]陈灿芬.高校贫困大学生现状研究[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

[4]戴王磊.社交技能与自信心训练[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5]甘剑锋.和谐社会构建中高校贫困生问题研究[M].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10.

[6]王健,罗玉晶,王天崇.对贫困大学生的研究及教育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2007(9).

[7]姜晓梅.浅论解决贫困生心理问题的途径[J].教育与职业,2009(2).

助力经济社会第6篇

关键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梦想起航人生导航;专业引航;扬帆远航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4-0330-02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已经成为大学生中的一个特殊求学群体,要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工作,不仅要落实国家针对家庭经济困难生施行的“奖、贷、助、补、减”等经济资助政策,更应该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实际需求,构建全方位的助学资助体系。不同年级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所面临的问题和困难有明显的差异:一年级学生主要面临学费压力和入学适应问题,二年级学生对实现自身发展有强烈的需求,三年级学生面临考研、就业方面的艰难选择,四年级学生尤其需要就业方面的指导和帮助。因此,加强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分年级帮扶教育对高校建立资助育人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一、针对大一学生以经济资助和坚定信念为主的梦想起航教育

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来说,大学是一个喜忧参半的梦,一方面他们为大学梦的实现而喜悦,另一方面却为自己和家庭所要面临的经济压力所担忧。因此,经济资助是针对大一新生所做的主要工作[1]。班主任和辅导员要向困难生详细讲解高校的助学政策,尽可能地为家庭经济困难生争取更多的经济资助,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缓解经济压力。

另外,初入大学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脱离原来的生活环境进入一个陌生的学习生活环境,由于他们对外界接触较少,知识储备不够,面对很多新鲜事物常出现紧张、不知所措、羞于张口等自卑心理状态[2]。因此,我们应当从多方面多渠道帮助家庭困难学生走出自卑心理,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坚定求学求知的信心,为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更好地投入到大学的学习生活中。

第一,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肩上承担着改变自身命运和家庭境况的重担,心理压力较大,也更加渴望改变和成功。高等教育首先要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明确做人做事做学问的目的,引导学生将个人理想的实现与国家的发展、社会的需要相结合,帮助其坚定理想信念,正确认识现阶段的社会现象,尤其要避免学生因经济的不平衡而造成的心理不平衡,进而导致极端心理问题的出现。

第二,帮扶要体现人性关怀。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对高校管理者,特别是辅导员和班主任老师的信任度,对经济困难学生的帮扶要充分顾及到学生的自尊心。

第三,发挥学生社团和高年级学生干部的作用。各类学生社团要充分吸纳家庭困难学生,发展他们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在活动的设计上要有意识地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打造施展自我的舞台,使他们在活动和与人交往中获得自我认可。

第四,关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学业。我国目前教育的现状导致城乡差异、区域差异明显,来自偏远地区的经济困难生英语、计算机等课程往往相对较弱,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照顾到偏远地区和经济困难生的学科基础,努力帮助其提高学习兴趣和能力。

二、针对大二学生以励志成才和再塑自我为主的人生导航教育

进入大二学习阶段的家庭经济困难生,对大学学习和生活已经完全适应,也形成了自己的行为处世方式。他们勤恳务实,敢于吃苦的精神和端正的学习态度使得多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够在学业上取得不错的成绩,并因此获得学习奖学金和各类优秀学生奖学金,这进一步缓解了他们的经济压力。另一方面,在与他人的比较中,他们对自己的认识也更加全面,迫切渴望能够获得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各种能力的锻炼。在这一阶段,我们应该加强励志教育从根本上激发他们自强自立的精神,并为他们提供多种锻炼的机会,引导他们再塑自我,向着正确的人生道路前行。

第一,发挥典型模范作用,加强励志成才教育。高校毕业生中不乏优秀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典型,他们的成长故事最能打动同样渴望成长和成功的经济困难学生,也能够为他们成长成才提供一条可参考可借鉴可学习的路子[3]。

第二,通过提供勤工助学岗位,培养家庭经济困难生学生自强自立的能力。在保证学生正常的学习生活地前提下,学校要尽量多地给经济困难生提供勤工助学岗位,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在给予他们经济补助的同时帮助他们提高各方面的能力。在岗位设置和分配过程中要公平合理,维护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利益,学校各部门都应当体现全员育人的教育理念,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获得全面的发展。另外,勤工助学不同于“奖、贷、助、补、减”等单纯给予型的经济资助,它需要学生付出劳动和精力,更能够体现出学生的价值,对培养学生自强自立的能力和精神发挥着重要作用。

第三,强化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的实践育人功能。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和四进社区等志愿活动发挥着重要的实践育人功能。在家庭经济困难生中开展此类活动不仅能够锻炼大学生的能力,体现自身的社会价值,还能够增强他们的感恩回馈意识,使他们体会到帮助他人的乐趣。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自身价值定位和人生意义启迪具有重要意义。

三、针对大三学生以追求真知和明确方向为主的专业引航教育

进入大三学年以后,学生们在专业学习上进入到深化阶段,学习的效果关系到学生今后的事业发展,学生需要一个更加明确的奋斗目标,并对毕业以后的个人事业发展做出详细的规划和充分的准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与其他同学相比有其自身的限制条件,对出国、就业、考研等方面做着艰难的选择,他们自身的梦想和专业追求往往受制于家庭经济情况。为此,班主任和辅导员就应该根据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给予引导和帮助。

第一,鼓励学生坚定追求真知和实现梦想的决心。对具有专业发展潜力,热爱学术研究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要鼓励其继续进行深造,争取在专业方面有所建树。对研究生期间的资助政策要给予分析,并与学生家长做良好的沟通,站在学生和家长的立场,真正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排忧解难。

第二,根据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自身情况打造个性化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方案。尊重学生个性需求,立足学生发展实际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才能够真正帮助学生成长,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要根据特殊情况做特殊分析,尊重学生的实际需求,综合学生自身素质、家庭条件、国家发展战略和社会需求做出准确的发展定位,确定发展目标。

第三,将个人发展规划同国家的发展规划和社会的发展需要相结合。作为青年人,应当自觉将理想融入到国家发展、民族兴旺中,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近年来,针对大学毕业生的西部计划、三支一扶、大学生村官和志愿服务等政策的实施和落实,吸引了众多优秀大学生投入到西部地区的建设发展中来,而家庭经济困难生很多来自西部偏远地区,学成返乡,服务于当地经济的建设和发展,既解决了当地人才匮乏的难题又能够给大学生实现自己理想提供了机遇。

四、针对大四学生以就业指导和成才报国为主的扬帆远航教育

大四学生面临的最主要的压力是求职就业压力,经济困难生人脉和社会资源相对缺乏,又迫切需要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以缓解家庭经济压力。指导和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生更好更快地找到一份理想的职业,引导他们正确面对求职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和困难,缓解他们在求职过程中的心理压力是高校学生工作者所应承担的重要任务。

第一,开展全方位的求职就业指导。学校应针对毕业生开设求职信息搜集、简历制作、面试技巧、职业礼仪等一系列的课程讲座,帮助毕业生尽快地进行角色转变,做好充分准备,以更专业更积极的姿态加入到求职队伍中去。

第二,全方位开辟就业渠道。高校应积极拓展就业渠道,通过校企合作、邀请企业来校进行校园招聘、聘用毕业生信息员提供招聘信息、通过导师推荐就业等方式全方位地开辟就业渠道。积极将校外企业请进来,减少毕业生外出求职就业的成本,呼吁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优先择用贫困大学毕业生,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开辟就业绿色通道。

第三,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帮助毕业生提高心理调适能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求职过程中,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辅导员、班主任要熟悉掌握学生的就业流向和心理健康状况,引导和帮助贫困毕业生应对当前的就业压力,通过学生党员、学生干部及班级心理委员了解毕业生在择业、恋爱、学业等方面产生的心理问题,及时帮助毕业生做好适应社会生活和新环境的心理准备。

第四,加强贫困毕业生的爱国主义教育。通过班会、座谈会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教育引导毕业生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切实把“坚持远大理想,坚持刻苦学习,坚持艰苦奋斗,坚持开拓创新,坚持高尚品行”的要求,转化为贫困毕业生成长成才过程中的自觉行动和追求,强化毕业生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克服困难,务实奉献。

第五,加强贫困毕业生的诚信教育和感恩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大都接受过国家、社会和他人的资助,他们能否顺利成长成才,能否以一颗感恩之心投入到新的工作岗位中来,直接关系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也是对资助育人体系和贫困毕业生素质的检验。只有懂得感恩的人才懂得尊重他人,才能够发现自我价值。贫困大学生更应该懂得“饮水思源,知恩图报”,感恩父母、感恩母校、感恩社会,并将这种感恩之情转化到个人行动中来,履行自己的承诺,维护自己的信用,积极投入到工作中来,并努力帮助社会上需要帮助的人。

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摆脱家庭贫困的窘境,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不仅仅是国家和高校的责任,是需举全社会之力,尤其需要企业、社会团体的支持和参与,需要他们给予贫困大学生更多实习锻炼的机会和就业岗位,帮助贫困大学生走上社会大舞台,用自己的所学和所做去改变自己、家庭的命运,承担起祖国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任。

参考文献:

[1]陈莉.基于满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差异化需求的资助育人体系研究[J].东方企业文化・远见,2011,(3).

助力经济社会第7篇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 贫困心理 探析 干预

随着高校招生体制的改革及高校收费制度的施行,加上我国地区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及家庭经济收入差距的扩大,在高校中随之出现了相当数量因家庭经济困难而无力支付或难以支付教育费用的贫困生群体。根据统计,2004年,全国高校贫困生约占学生总数20%,达270万左右,其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人数在60万至20万之间,约占在校生总数的5%~10%。对高校贫困生进行心理健康调查结果表明,贫困生在学校生活中已成为心理弱势群体,存在着普遍的精神问题,主要表现为人际关系人敏感、心理焦虑、抑郁、内向和不稳定、自卑等,即由经济贫困衍生出“贫困心理”。研究发现,单一的经济资助模式在解决贫困生的“贫困心理”问题表现出明显的局限性和低效性,因此,亟待研究和建立更为系统科学的资助模式和资助体系。

一、高校贫困生“贫困心理”现象的主要表现

贫困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不仅经济压力、学业压力大,而且还承受着一定的心理负担。研究表明,贫困生与非贫困生相比较,贫困生有心理问题的比例高于非贫困生,其贫困心理的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

1.人际关系敏感

人际关系状态是个体心理健康程度的体现,由于贫困大学生的自尊心大多较强,遇事不轻易求助,心理上表现为敏感多疑,怕别人看不起和怜悯自己,因此有些贫困生会拒绝别人的真诚帮助。

2.心理焦虑

贫困大学生由于家庭经济困难使其在学习和生活均出现物质上的匮乏,长期处于“思而不得”的心理焦虑和紧张状态。张建卫在研究中发现,家庭贫困往往导致大学生产生焦虑,问卷调查的63种应激事件中,贫困生在17种应激事件上的压力值均显著高于非贫困大学生。

3.抑郁和自卑

贫困大学生与一般普通大学生在经济生活和生活阅历上有着较大的反差,刚进入高校时产生心理上的不适应而导致严重自卑心理,长时间的自卑,容易使一些贫困大学生的心理慢慢转向抑郁。

4.内向和不稳定

贫困大学生对生活的艰辛有着较多的心理体验,容易出现心态漠然而又感情用事,内心往往比较脆弱,有时会表现出反常行为。有研究表明,贫困大学生内向和明显内向,不稳定和明显不稳定,与对照组比较在0.05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

二、高校贫困生“贫困心理”产生的原因

由于社会因素,家庭因素以及遗传因素的差异,经济贫困对贫困生个体的心理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经济贫困因素对大部分贫困生会直接产生心理压力。综合分析,中国高校贫困生“贫困心理”现象是多个社会因素并发的结果,其“贫困心理”产生的原因除了家庭经济贫困因素以外,还与其它的社会因素有关。

1.家庭经济贫困和家庭教育缺陷

社会贫富分化是市场经济的必然结果,而这种社会变化也导致了校园贫富差距加大,给大学生的心理成长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尤其是给那些经济上贫困的大学生带来了心理上的压力,冲击着多年主流教育使他们形成的人生和价值观念。在大学里,贫困大学生必须思考更多的有关学习以外的问题,他们必须省吃简用以维持生活和学业,贫困导致的生活压力对一些贫困大学生的学习造成了不良影响,许多贫困大学生不得不利用课余时间甚至上课时间到社会中打工挣钱以维持学业,因而可能造成学业的荒疏,也就是说,和一般大学生相比,贫困大学生除了面临生活压力以外还有可能接踵而至的学习压力。特别是一些贫困大学生本身由于营养不良,造成身体素质欠佳,易患疾病等导致他们在经济和心理上的进一步贫困化。

家庭教育对经济贫困生的贫困心理的防御能力,也有直接的影响也有直接的影响。由于贫困生的父母大多文化水平较低,有的甚至是几代文盲,在学习上无法帮助自己的子女,对子女的教育方法简单而粗暴,很难使子女养成良好的个性品格。因此,贫困生本身的个性品格水平对于其心理发展也有较强的影响作用。

2.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发展缺陷

贫困生上大学的目的就是要摆脱贫困,改变自己的命运,这些主观因素使他们的学习压力比其他学生更大,付出的努力也比其他人多。但他们遇到的客观问题是,贫困生大多来自老、少、边、穷等落后地区,教育质量,学习条件,文化氛围都相对落后,加上师资缺乏,因此,很多贫困生在学习能力上与一般大学生比较也存在较大差异,加上他们学习资源的缺乏,使他们在学习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提高上要困难一些。更有不少的贫困生边学习边工作,使得学习精力分散,对贫困生的综合素质会产生一些不利的影响。这种综合素质的差异在校内可能并不明显,但在就业过程中则毫无保留的显现出来,因为个人择业更多地取决于他们的综合能力素质。

3.社会病态心理对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影响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繁荣,社会大环境中各种生活现象不断煽动着校园内大学生的消费欲望,从而给囊中羞涩的贫困大学生带来了沉重的心理刺激。尤其是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社会文化在一些人的心目中被演化成一种以金钱为单极目标的亚文化,一些人的人生价值观极度扭曲,“笑贫不笑娼”的病态社会心理和拜金主义的盛行,使社会人际关系变得现实、势利和冷漠,贫困生对金钱的渴望也随之加剧,物质利益的作用在他们的眼中被夸大,经济贫困的折磨和社会病态心理影响,导致贫困生的心理失去平衡。在这种不成熟的社会心理和个人心理条件下,贫困大学生很容易产生自卑感和焦虑感。他们的心理表现为害怕同学笑话自己穿戴不时髦,经济不宽裕等,对社会的一些不良生活观念失去了基本的防御能力。社会文化的不良因素加剧了贫困生的心理困扰,有的贫困生在生活上片面的攀比心理得不到满足时,往往会在不良思想动机的作用下产生不良的行为方式,甚至做出一些违法事情。

三、目前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存在的问题

1.高校扶贫工作缺乏科学系统的研究与管理

目前,政府已在各高校建立起了以“奖、贷、助、补、减”为主体的多元化资助贫困学生的政策扶贫体系,试图从整体上解决贫困大学生问题。但据调查发现,整个贫困生的政策资助体系在施行中确存在不少问题。如对学生的实际困难分析缺乏科学标准,学校和老师等政策执行者很难界定救助范围,造成高校扶贫工作信息不对称,使得政策的施行在很多时候呈现“模糊化操作”,使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效果大打折扣,这直接影响到政策施行效果。再如,高校扶贫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主体不统一,使很多资助政策流于形式。同时,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和评估机制,高校对贫困大学生的资助体系缺少客观上的公平和连续性,使很多贫困生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资助。

2.高校对贫困大学生的资助形式单一,忽略非经济需求

目前,高校对贫困生的资助注重为学生争取物质资源以减轻贫困大学生的经济上的负担,但没有看到贫困对贫困生的成长,特别是心理成长上的影响,缺少对学生的心理状况、思想状况的深入了解和关注。由于经济背景的差别以及特殊的生活阅历,来自贫困地区的贫困生的见识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不如发达地区的学生强,其个性没有得到充分发展,综合素质偏差。同时,由于贫困生因想掩饰自己自卑变得过于敏感,对社会各种资助活动进行无所顾忌的宣传或报道,使一部分贫困生在得到物质资助的同时产生心理挫伤,感受到了自己的弱势地位,使受助学生的自尊心受到了伤害。也就是说,我们的资助体系和模式基本上只注重经济需求而忽略了贫困生情感需求,造成经济贫困解决了,心理贫困越发严重。

3.一些高校在资助工作中忽略了贫困生的隐私权保护

贫困生出现心理贫困,可能部分也缘于高校在进行资助的时候忽视了对贫困生个人隐私的保护。高校在帮助贫困生的时候,为了实现所谓的“阳光操作”,对贫困生的身份和真伪进行多次审核甚至公示,贫困生的家庭成员生活状况与收入水平等情况或不幸遭遇等隐私都成了公开的秘密,结果导致贫困生不愿意被人知道的隐私被广泛传播,其在社交身份自然被打下“贫困”的烙印,被贴上这种“标签”后的贫困生,往往心情沉重并表现自卑,自尊心和自信心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伤,变得更加不合群,不快乐。

四、高校贫困生“贫困心理”干预体系建设

研究认为,仅靠经济扶贫的方法难以有效解决高校贫困生的“心理贫困”问题。事实上,要从根本上解决高校贫困生的心理贫困问题,高校扶贫工作首先应该树立以人为本的资助理念,在资助过程中遵循贫困生的心理发展变化规律,建立一个包含对优化和加强贫困生心理辅导工作的内容、对社会捐助者的资助方式进行科学改进、重视贫困生的情感和人格需求以及树立和宏扬大学生自立自强精神等多管齐下的干预体系,工作的核心目标应该是有效防止“经济贫困生”向“心理贫困生”的转化,才能使高校贫困生问题最终得到科学解决。

1.优化高校贫困生心理辅导工作

目前,在大多数高校,贫困生问题的解决主要是通过经济扶贫的方式来解决,相对而言,对贫困生“心理贫困”问题研究和重视不足,造成高校贫困生工作未能在根本上获得突破。心理贫困对大学生成长造成的人格损害要远胜经济贫困,使贫困大学生在心理上“脱贫致富”,克服“人穷志短”的不正常心态,优化贫困生心理干预和管理方法至关重要。也就是说,贫困生管理工作不能限于经济扶贫,而应重视对他们的心理照应。

对于高校学生管理部门来说,使贫困生建立起成熟型的心理防御机制是有效的心理救助方法。如组织心理学教师和心理咨询中心人员等对学生进行心理防御机制建设的教育,使学生掌握成熟型心理防御机制及相关心理学知识,引导学生解决实际的心理压力。同时,高校的学工人员和心理教师应该加强对贫困生科学心理辅导方法研究与运用,帮助贫困生在相似群体中缓解压力、互相帮助,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从而引导贫困大学生积极成熟的应对心理问题,提高自尊水平,增强自信心和自我价值感。贫困生问题不仅是物质问题,更是精神问题。对于贫困生,通过经济资助可能会解决贫困生求学上的物质需求,但不可能解决解决因贫困产生的其他心理问题。因此,在经济帮助时一定要高度重视对贫困生的进行精神解困,避免贫困生成为经济和思想上的“双困生”。高校应定期为贫困生进行心理测试和观察,作为资助体系实施效果的重要参考。

2.重视社会支持体系的情感援助功能

在许多人看来,贫困生社会支持体系就是“经济扶贫”,这种对扶贫工作的粗浅理解已被证明是不完整的,社会支持在一般人看来就是社会机构对贫困大学生经济救助而已,其实它还包含着丰富的社会理解和社会认同等情感内容。虽然争取捐款和发放救助是贫困生社会支持体系的一项重要内容,但是在工作中必须高度重视和发挥社会支持体系的情感援助功能,使他们在物质上接受经济资助的同时,心理上也同样感觉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和社会各界的关爱,使救助方和被救助方在社会责任和社会感激的互动中实现救助工作。良好的社会支持既可满足个体自尊和爱的需要,有利于提高个体的自我价值感,同时又可以为个体提供有效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情感安慰,降低个体感受压力的严重程度,保持和增进心理健康。

3.强调资助方式的科学化和人性化

目前,有些高校为有效保护贫困学生的隐私和人性需要,一改以前在扶贫工作中的“阳光操作”方法,对贫困生的资助采用润物细无声的人性化方式即“隐性补助”的操作手法,该方法让学校站在学生的立场考虑,让贫困生有尊严地接受经济帮助,体现了对受助者的关怀,维护了受助者的尊严,是一种值得提倡的方式。因此,期待更多的人性化资助方式运用于我们的高校扶贫工作中。

4.加强校园人文环境的建设

贫困生生活和心理上的压力来自于他们生活环境,一个积极健康的校园人文环境既有利于贫困大学生心理和人格的健康发展,也是非贫困生人格健康发展的条件之一。高等学府作为社会先进文化教育的领地,营造一个团结友爱、平等互助的校园气氛是其校园建设的基本要求,只有这样,才能让大学生有效抵制社会不良风气的侵蚀。由于贫困大学生在内心里希望在社会交往过程中能够得到精神上的平等和人格上的尊重,因此,在着力解决高校贫困生的各种困难时,我们还应重视我们的校园文化建设,着力强调人格平等,尊重贫困大学生的人格和尊严。一方面,必须教育和引导贫困大学生在面对困难时,应增强自信心和克服困难的决心,以积极的心态接纳别人关心和支持,明白贫困只是暂时的,自觉抵制以贫为耻的不良思想;另一方面,必须重视对非贫困大学生的人格平等教育,因为人格平等教育对贫困大学生和非贫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都是基本的教育目标。特别是对于那些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的,优越感强,平时又爱吹嘘的学生,要让他们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念,使他们明白健康的人格应该是理解、宽容和平等,使贫困生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感。健康的校园人文环境对帮助贫困生适应大学的学习和生活,树立自信心是非常有益的。

虽然高校贫困大学生的“心理贫困”现象的直接根源是家庭经济贫困引起的,但“心理贫困”的引发却和较多的社会因素有关,因此,在解决高校贫困生心理贫困的工作上,我们必须多管齐下,必须建立一个与经济资助体系相结合的贫困生“贫困心理”干预体系,为贫困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参考文献:

[1]张建卫,刘玉新,李顺.特困大学生的压力源及应对方式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0,(4):261.

[2]孟庆良,马力,全建华.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特征调查分析[J].包头医学院学报,1999,(2):27-28.

[3]曲晶.关注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J].中国集体经济,2007,(3):190.

[4]李翔.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及其成因与对策[J].重庆社会科学,2007,(1):117-121.

[5]林敬平.农村贫困大学生心理障碍成因与对策的社会学分析[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7,17(3):33-36.

[6]刘梦青.论高校“贫困生资助”与隐私权保护[J].滨州职业学院学报,2007,4(3):63-66.

助力经济社会第8篇

[关键词]困难职工 问题 对策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包括职工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因此帮扶困难职工工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解决他们的就业难、就医难、子女上学难、生活难、住房难等实际问题。

一、困难职工的困难原因分析

困难职工群体是指在当前市场经济竞争中不利地位、拥有的经济和社会资源极少,需要社同救助的社会中的一部分成员,是在社会变革、经济转型过程中突现出来的弱势群体。造成困难职工生活贫困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经济和社会体制的转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国有和集体企业改革,城市劳动用工制度由原来的政府统一安排改为市场配置,部分企业因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规律而惨遭淘汰,产生了大量的下岗和失业人员,导致职工收入大幅度减少或下岗,收入来源中断,导致生活困难。

二是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医疗、教育、养老等负担较重。困难职工群体家庭大多是就业人口少,就业者收入不高,抚养子女或赡养的老人多,而当前教育、医疗、养老等费用昂贵,超出普通职工的承受能力,间接导致生活困难。

二、困难职工帮扶制度的概念及内函

1. 困难职工帮扶制度的定义

困难职工帮扶制度是由工会牵头,协调社会各方力量,对因失业、疾病、工伤、子女上学或其它意外灾害等导致个人及家庭暂时性陷入经济生活困境的职工,采取一定经济救助、就业创业帮助和法律援助服务等社会救助帮扶措施规范化的总和。困难职工帮扶制度是工会组织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探索逐步形成的。

2. 困难职工帮扶制度的内函

首先,体现多主体、多渠道和互结合的保障性质与方式。它由工会组织牵头,动员协调社会各方力量,并由工会帮扶中心具体操作,对困难职工实施帮助与扶持。它是对目前以政府为主体的基本社会保障的有益补充。

其次,救急济难是困难职工帮扶制度又一重要特征。一般而言,困难职工帮扶制度只在职工遭遇风险,个人及家庭暂时陷入经济生活困境时,及时给予一定的经济救助,属于救急济困。

再次,经济救助与就业、创业帮助及法律援助服务相结合。在对困难职工实行经济救助的同时,通过提供再就业培训、定期举办再就业洽谈会、积极鼓励下岗失业人员自主创业,并为其无偿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努力帮助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从而帮助困难职工解决困难。

三、社会救助帮扶中存在的问题

1. 我国目前的社会救助法律制度缺乏统一性、完整性和法律效力

虽然一些社会救济措施适合我国国情、确实行之有效,而且得到各级政府、社会各界、广大职工的充分肯定,但是缺少相关直接明确的法律依据,由一些社会慈善组织以及工会等社会中介组织采取的社会救助、帮扶制度等缺少直接明确的法律依据。。因此,必须及时制定综合、统一和全国性的法律法规,强化对社会救助制度的统一管理,并使其内容更加全面、结构更加合理、社会保障关系更加完整。

2. 资金不足

资金是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开展工作的物质基础,但是现在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缺乏持久经济支撑,没有稳定的资金来源渠道。困难职工帮扶要靠资金和物支撑,建立并不断完善帮扶基(资)金筹措使用管理机制是有效实施困难职工帮扶制度的基础与关键。

3. 与其他社会救济体系缺乏有效沟通和衔接

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基本上是工会自己单独运作和管理,与政府相关部门沟通和协调不够,同时与社会其他组织开展的救助活动联系更少,没有有效利用社会其它救助资源。

4. 帮扶力量有限

作为民间团体等非政府组织,无论是在经济上还是政策上、信息上都无法与政府职能部门相比,帮扶的力度不够,不能从根本上给与困难职工扶贫救助。

四、完善困难职工帮扶制度的对策研究

1. 努力扩大社会保险的覆盖面

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积极推进医疗、教育、住房救助制度建设,切实解决困难群众的看病难、子女上学难、住房难等问题。

2. 加快建立和完善综合性的社会救助体系

要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要加快建立以低保救助为主体,以医疗、教育、住房等为补充,基础性救助和专项性救助相结合的综合性社会救助体系。对低保家庭中的失业、子女上学、医疗等特殊困难家庭要实行分类救助。建立就业救助机制,解决职工就业难问题。再就业是困难职工脱困解贫的根本,因此需要采取措施,加大力度,多方位、多层次、多渠道帮助困难职工再就业。建立就学救助机制,通过助学金、奖学金、减免学杂费等方式帮助解决困难职工子女上学难问题。建立医疗救助机制,解决困难职工就医难问题。

3. 提供多层次的扶贫帮困服务

在救助领域,在强调国家承担主体职责,强调政府福利的重要性的同时,要大力培育非政府社会公益组织,包括家庭、社区、社会团体、企业,积极为社会提供福利的,完善社区公共服务网络,提倡开展社会互助,多层次、多途径地解决城市困难群体的生产、生活问题,为困难群体提供更多的关怀和救助。政府要积极支持社会公益组织的发展,为它们的发展壮大提供良好的法律政策环境和资金支持,努力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多主体、多方位、多层次的扶贫帮困救助网络。

优秀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