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风电市场研究

风电市场研究赏析八篇

时间:2023-09-26 09:25:12

风电市场研究

风电市场研究第1篇

关键词:物联网;新能源;监控

1引言

随着能源危机的日益严重,风力发电及光伏发电将成为新能源应用的主要形式-。所谓“三电”是风力发电供电、光伏发电供电以及市电供电。在风光发电应用系统中,风力及光伏发电受环境及气候影响很大,影响供电的稳定性及质量。采用“三电”合一的供电方式,可以避免风力及光伏发电不能满足供电要求时,能自动切入市电供电,从而保证用电负载的正常工作。

2系统组成方案

物联网是新兴智能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物联网就是基于互联网的物与物之间相连接。本套系统是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对“三电”的实时监控和远程控制,提高系统的可靠性。整套系统的结构模型,如图l所示。

整个供电系统中需要采集一些参数,其中包括电压、电流等,此外还要考虑光照强度及温湿度对光伏及风力发电的影响。这些数据正常与否是供电运行是否良好的重要反映。对重要的运行数据进行实时监控,就可以及时了解供电设备的运行状态,在运行数据异常时能够及时发现这些故障隐患,特别是早期发现,及早采取相应的措施,可以减少维修成本,缩短停电时间,保障供电稳定及安全,有很多经济及社会意义。

3主要内容

设计一套具有控制结点自组网功能的监控系统,控制结点能够自动采集各项环境参数、电参数,通过自组网络将数据实时传送系统后台,控制结点可以通过数据共享实现自动控制相关供配电设备,也可借助后台实时反控相关供配电设备。本套监控系统数据的传送采用短距离、低功耗的ZigBee无线网络通信技术,配套使用专用传感器对供电环境中的温湿度、光照、电压等关键数据进行采集和传输,并且能够进行智能的控制。系统的控制结点按照功能有:终端结点、路由结点、协调结点,所有结点核心芯片采用TI公司生产的CC2530,这款芯片是基于IEEE 802.15.4标准协议的2.4GHz的片上系统。系统结构按照终端结点、路由结点、协调结点顺序链接,结构如图1。完成数据采集、数据传送、数据显示以及智能控制相应设备的一系列功能。

用户可以在ZigBee无线网络中的每个终端(路由)结点上根据需求选择配置对应的传感器,例如:温湿度传感器、光照传感器、交流电压传感器。在每个终端(路由)结点上还预留了一些用来日后方便扩展的接口,用户可以更换各种传感器以适应各种实际需求,使用普通的电池供电(5号/7号电池),终端(路由)结点将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进行转换成相应的数据通信格式通过无线网络发送。

路由结点在网络中主要承当数据传递的功能。路由结点可以将终端结点的数据接力式地传递给协调结点。

协调结点是整个网络的核心,它承担着初始化网络和建立网络的责任。同时协调结点还需要向PC端上传终端(路由)结点采集到的数据和向终端(路由)结点发送相应的控制信号。本系统协调器选择了串口转USB接口与PC机连接,PC机上装有CH340的驱动程序进行识别。协调结点提供两个串口,其中一个串口连接Pc机,一个串口用于下载调试。

4显示模块

本系统显示包含了两部分:底层的LCD显示和PC上的显示。“三电”供电监控、管理系统的终端(路由)传感结点采集数据后,通过ZigBee无线网络将数据出传输至协调结点上,并在LCD显示,给调试带来了方便,因此,在设计时,电源底板上预留单排7孔排座,用来接插LCD模块。在LCD显示中,因为每个结点都配备有LCD模块,终端结点在显示检测数据的同时直接用英文显示当前用户用的接入状态为哪一种。

风电市场研究第2篇

关键词:风电设备制造产业;现状;技术创新能力

在日本核泄漏事故发生后,核电发展问题逐渐受到社会的高度重视,世界各国开始重新审视核电发展政策。核电在全球的发展速度逐渐放缓,风电等可再生能源的应用范围明显扩大。就当前我国风电设备制造产业发展情况来看,基于成本优势,我国在国际市场中具有一定竞争优势。当前我国风电设备制造业技术创新模式中,主要包含合作创新、模仿创新以及自主创新,但在未来发展中应当以自主创新为根本,全面提高风电设备制造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以推进产业发展进步。

1 我国风电设备制造产业的发展现状

一是风电设备制造产业的主体日益多元化。现代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不断发展进步,风电设备市场需求也不断扩大,众多企业也加入到风电设备制造产业中,相关统计资料显示,近五年来,整机制造企业数量呈倍增长。在风电设备制造企业数量不断递增的同时,风电设备制造产业的主体也日趋多元化,在传统模式下,风电设备制造产业以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为主体,而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结构优化调整,风电设备制造产业的主体逐渐转变为国有企业、外资企业与民营企业共存的形态。

二是风电整机市场集中度维持在高水平,但有所下降。就当前市场发展情况来看,风电设备制造产业具有一定特殊性,近年来整机市场的市场集中度趋势呈现出一定的下降态势,但整体仍保持较高水平。

三是市场主流机型以兆瓦级风电机组为主。在2005年以前我国风电场新装兆瓦级风电机组容量较小,进展当年新增装机容量的五分之一左右,并且我国企业并未掌握750kW以上的风电机组研发技术,市场流通设备均引进自国外。而在2005年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国内部分企业逐渐掌握了兆瓦级风电机组的研发技术,并且市场流通设备的装机容量也不断发生改变,逐渐过渡到兆瓦和兆瓦以上。到2009年,兆瓦级机组的市场份额不断升高,占据新增装机容量的80%以上,以1.5MW级机组作为珠粒机组,其占据装机容量的67%左右。

四是企业盈利能力下降,生存压力剧增一面是风电设备产能的迅猛扩张;另一面是风电场装机受制于并网瓶颈而速度减慢,风电市场供需关系的变化,引发制造商与开发商之间利益关系的调整。在渐渐失去定价话语权的情况下,风电整机及零部件价格还在逐年递减,企业盈利能力迅速下降。同时,风电设备价格的降低,并非主要源自于企业自身技术进步等内因所导致的成本降低,更多的是风电设备招标“低价者中标”规则等外部因素强加所致。

2 我国风电设备制造产业的技术创新模式

当前我国风电设备制造产业发展过程中,技术创新在战略原则以及创新过程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性,基于不同的属性和特征,可以将风电设备制造产业的技术创新模式分为三种,分别是模仿创新模式、合作创新模式以及自主创新模式,以下开展具体分析。

2.1 模仿创新模式

所谓模仿创新,是指创新主体通过对率先创新者的方法进行学习模仿,购买或引进先进的技术,并在此基础上加以改进,从而实现创新。风电设备制造产业中的测绘仿制技术和购买生产许可证属于比较典型的模仿创新技术,测绘仿制技术是指在破译竞争者产品的基础上对现代科学技术进行合理利用以实现生产研发,而购买生产许可证是指购买已有创新成果的生产许可证加以生产研发,从而实现技术创新。就当前风电设备制造产业的运行实际来看,购买生产许可证是一种简单且常用的模仿创新方式,风电设备制造产业发展初期均以此种方式来实现技术创新,比如东方汽轮机、上海电气以及浙江运达等企业。

在模仿创新模式下,能够有效缩短风电设备制造产业的研制时间,从而在短时间内占领市场,但长期采用此种方式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企业的创新能力发展,对于企业的综合发展也会产生一定不利影响。

2.2 合作创新模式

合作创新模式是指企业之间或企业与科研机构之间有效联合来对技术或产品进行研发,从而实现创新。当前我国风电设备制造产业中,合作创新主要包含两种形式,一是联合设置,是指国内企业与研发机构之间、国内企业与国外企业之间通过联合,来实现技术或产品的研发制造。二是合资企业,通过中外双方在合资企业中的合作研发来促进产品和技术的研发与创新。当前我国风电设备制造产业中的合资企业数量有限,比较典型的是西安维德、南通航天万源安讯能以及湘电风能等。通过对风电设备合资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观察分析可知,通过与国外风电企业合作进行联合设计的方式,在增强技术创新能力上要明显优于购买生产许可证和建立合资企业等创新形式,促使风电设备制造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的不断优化,从而推进风电设备制造产业的不断发展进步。在联合设计方式下,风电设备制造产业的创新研发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

2.3 自主创新模式

所谓自主创新,是指风电设备制造产业基于自身能力不断加以探索研究,从而实现技术创新研发,并未后续各项创新打下良好的基础。自主研发是指依靠自身努力和探索突破技术难关,是自主创新模式中的重要内容,属于一种有价值的研发活动。当前我国采用自主创新模式的企业数量较少,以沈阳华创风能有限公司、沈阳远大机电设备有限公司等作为典型代表。

以沈阳远大机电设备有限公司为例,其以1.5MW双馈型风电机组为主要研发产品,其1.5MW直驱式永磁风电机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通过研究可知,沈阳华创风能有限公司是自主创新与研发技术能力较强的企业,在市场运行过程中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在风电整机新增市场中排名靠前。该企业成立于2006年,沈阳工业大学风能技术研究所为该企业的自主研发与创新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该企业以1.5MW变速恒频双馈风电机组和1.5MW直驱风电机组为主要研发产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3.0MW变速恒频双馈风电机组也研制成功。沈阳华创的成功与其深厚的风电研发基础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自1983年开始,沈阳工业大学风能研究所就投入到风电研究中,有着专业的研究队伍,数年来积累了丰富的风电设备研发经验,为沈阳华创的成功奠定了可靠的基础。

3 我国风电设备制造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分析

我国风电设备制造业主要的技术创新路径是从模仿创新到合作创新再到自主创新,部分企业已具备自主创新能力。购买生产许可证进行模仿创新是进入风电设备制造业常用方式。合资的方式不利于中方企业提高技术创新能力。联合设计有助于国内设备商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并购有助于获得被并购方核心技术和开拓国际市场。

结束语

现代社会经济发展形势下,风电产业不断发展进步,生产规模不断扩张,此种方式下,产能过剩问题严重,风电设备制造产业面临着严峻的生存压力,传统技术创新方式已经无法满足风电设备制造产业的发展需求,只有在自主创新的基础上全面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对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产品进行研发,才能够仅仅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从而推进我国风电设备制造产业的稳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唯.风电设备制造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

风电市场研究第3篇

关键词:建筑风能,风环境,风能利用

中图分类号: TK8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建筑风能利用优势及城市风环境的特点

1.1 建筑环境中风能利用优势

随着传统能源逐渐消耗殆尽、生活环境日益恶化等问题的出现,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作为一种清洁而无污染的可再生能源,风能因其开发利用便捷,成本低廉受到了广泛关注。在我国,目前风电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但风电机组多安装于旷野、沙漠或近海等偏远区域,输送过程中电力损耗大、费用高。若利用城市中建筑环境的风能发电并直接用于建筑本身,则可降低电能在输送上的投资和损耗,同时缓解城市电力紧张的问题,是一种一举两得的选择。而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群在城市中出现,这为建筑风能的利用创造了条件。空气在流动过程中与建筑物相互作用,形成了独特的建筑风场分布,寻找合适的方法将这些风能加以充分利用,有利于发展绿色建筑和低能耗建筑,实现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建筑环境中的风能利用具有较大的优势,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成为能源开发利用的热点。

1.2 城市风环境的特点

高层建筑群是现代城市的主要组成,它们高度、规模不等而布局集中,对城市风环境影响很大。由于建筑物的存在,空气流动时的阻力增加,所以相比郊区和偏远地区,城市风能具有风速较小,紊流大等特点。但城市也能在局部产生出较大的风力,例如,当建筑群高度较大时,空气流动受到高楼的阻挡,大部分气流从建筑上部和两侧流过,还有一部分沿建筑向下被带到地面,并分向左右两侧,这样建筑顶部的气流沿建筑被引到地面上来,加大了建筑周围的风速。同时城市街区类似地形复杂的山区,街道及建筑物之间就会像山中的风口,流线较密,风速加大,从而在无风的情况下制造出局部大风[1]。如果两栋建筑物之间的距离不合理,风通过中间的巷道时,由于受到两栋楼之间的通道挤压,会形成强大的风,产生“夹道效应”。这种空间风量较集中,能量较大。若建筑物的迎风面有开洞,则由于迎风面与背风面压差的存在,会形成明显的穿堂风。

2城市建筑风能利用的研究

根据前面分析,城市建筑环境中的气流具有湍流增强和风速减缓的特点。为提高建筑风能的利用效率,需要构建风能利用建筑的风场,再以此为基础进行建筑外形优化,从而使风力得到强化和集中。

2.1 建筑风环境的研究方法

为构建风能利用建筑的风场,首先需进行建筑风环境研究,目前建筑风环境的研究方法主要有三种:现场实测、风洞试验以及计算机仿真模拟。现场实测法无疑是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但此方法存在严重的缺陷,一是在建筑建成之前,其无法为设计者提供参考;二是对于高层建筑,其测量的成本非常昂贵;所以现场实测法多作为验证手段进行。风洞试验法首先按一定比例制作实际建筑物的模型,然后将其放置在风洞中,并利用相似准则在风洞中产生类似于实际建筑周围的风场,并将测试仪器放置在模型外表及其附近测得风速、风压等实验数据,分析建筑对风环境的影响;计算机仿真模拟法,又称为数值风洞实验方法,是利用数值手段对建筑风环境进行再现模拟的方法,其具有模拟真实和理想条件的能力,可以构建建筑原型的计算模型,并模拟实际的建筑风环境,弥补了风洞试验只能进行缩小模型实验的不足,而且具有成本低、周期短等优点;存在的缺点是需要风洞试验或现场实测的实验数据进行验证。

目前,关于建筑风环境的研究主要是通过计算机仿真模拟来分析模拟建筑环境中的空气流动及相关的流体动力学问题,并结合风洞试验数据研究建筑周围的风场。

2.2 风力集中器研究

高效利用建筑风能的关键是找出安装风力机的合适位置。由于建筑物存在,城市风环境具有紊流加剧、局部风速增强的特点,可通过将建筑外形设计成风力集中器的方法得到最佳气流组织。国内外学者已经对各种建筑对风能的聚集效果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多种可使风能强化和集聚的模型,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Sander.Mertens根据建筑中风力机的安装位置提出的三种基本集中器模型[2]:扩散体(Diffuser)型、平板(Plate)型、非流线体(Bluff Body)型。其中,扩散体风力集中器是利用建筑间的风道聚集风能,并安装风力机进行发电;平板型风力集中器是利用平板型建筑物中间的空洞聚集加强风,驱动风力机发电;非流线体风力集中器是利用建筑顶部较大的风速,将风力机放置在建筑物顶部,进行风力发电;基于这三种基本模型可以从不同方面研究建筑风能的利用,分析不同的建筑外形的空气流动的情况。

3 存在问题[3]

国内外学者对风能利用的研究正在逐步深入,但目前城市中的风能利用情况并不是很理想。尚存在如下问题:目前的风力集中器多是三种基本型式形状,很少有研究在此基础上进行完善,这样的集风建筑往往有较大局限性;另外针对建筑环境中风特点而提出的风力集中器,在良好的条件时确实能起到风能强化和集结的效果。但城市中的风紊流性强,具有随机性和间歇性,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尽量多的收集风能还需深入研究;在利用建筑物增强风能以提高发电效率时,也遇到了一些问题,例如风速越大风能的利用效率显然越高,但建筑物结构有一定的抗风要求,在两者矛盾的情况下,如何平衡才能使总体效率达到最优;风力机叶轮转动一定会存在噪音及一些安全隐患,与在野外环境风力发电相比,建筑环境中的风能利用对人们工作生活的影响更大,怎样在保证人们安全、舒适的基础上合理开发建筑风能也是有待解决的问题;建筑的朝向对城市环境的风能利用有很大影响,也对采光遮有决定性作用,如何在满足采光、遮阳要求的前提下,充分发展建筑风力发电技术。以上这些问题都是在城市风能利用时需要考虑的因素。逐步解决以上这些问题,可使建筑风能得到广泛充分利用,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潘雷, 陈宝明, 王奎之. 城市楼群风及其风能利用的探讨.山东暖通空调,2007, 2:608-613

风电市场研究第4篇

郑建明在资本市场上的“传说”由来已久。他在国美电器(00493.HK)控制权争夺期间大手笔购入2.5亿股时,就被称为“中资神秘大户”。

早在1998年,郑建明便已进军低迷的香港楼市,2000年抢进上海滩快速扩张,2003年又转战海南囤地。每一次都成功抄底,赚得盆满钵满。

这一次,郑建明选择了历经寒冬的光伏产业。从2012年开始,郑建明先后通过参股顺风光电、赛维LDK(NYSE:LDK),与海润光伏(600401.SH)合作等运作,构建光伏全产业链布局。直至此番斥资30亿元,突然杀入无锡尚德争夺战。

尽管郑建明光伏产业运营的成效还有待时间检验,但其在二级市场已备受资金追捧。顺风光电的股价,已从郑建明收购时的0.3港元/股涨至11月6日收盘价6.45港元/股。郑建明持股11个月,已获数10亿港元浮盈。

对于顺风光电接盘无锡尚德,业界仍有争议。无锡尚德破产重整时确认有107亿元的高额债务,而顺风光电自身半年报亦显示,报告期内税前亏损高达6.7亿元。在多次收购中,顺风光电的巨量资金来源都是市场关注的焦点。

申银万国分析师周旭辉对顺风光电表示乐观:电站开发模式本身与资本紧密连接,需要从二级市场融资,因此,会出现“电站开发-释放业绩-拉高股价-融资-电站开发”的正向循环,这种模式一旦激活,会形成巨大滚雪球效应。

正如周旭辉所说,顺风光电在收购利好带动股价之时,顺势展开融资活动。2013年6月,发行本金为9.305亿元的可转债。2013年9月,又宣布将配售最多4亿股,集资净额约9.84亿元至11.02亿元。

“顺风的重整方案不是将107亿元的负债包袱一股脑甩给政府,而是一系列股权融资、债权打折、资产处置组合的资本运作解决之道。其方案看似复杂,其实,这是一个资本玩家应有的常规思维和做法。”中国能源经济研究院光伏研究中心首席光伏产业研究员红炜认为。

顺风光电在公告中承诺,除30亿元收购金外,还担保在接盘无锡尚德完成后3个月内向托管方无锡国联缴付2500万美元,以及在重整计划获准后两年内,根据无锡尚德的业务发展情况向其提供资金,提升固定资产及营运资金水平。

除二级市场融资之外,2013年9月顺风光电获得国开行2亿元贷款,随后又与香港银行达成协议,香港银行已同意向其提供最多9.8亿港元的贷款额度。

关于郑建明的传闻一直在资本市场流传,但极为低调的郑建明鲜在公开场合露面。

外界最近可见的公开照片,来自其2013年5月21日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考察时与兵团党委副书记刘新齐见面。

一份由华杰资信评级有限公司2010年出具的《钱江实业集团评级报告》显示,郑建明曾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际技术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海南特区时报》副社长。

1993年,郑建明开始进军上海房地产市场,开发了位于浦东新区的“自由西村”、“澳门公寓”等项目,但整体规模并不大。

到1997年房地产低迷之际,郑建明开始进入香港市场,为后续发展进行资金积淀。2000年,郑建明进入快速扩张期,其下属的钱江集团与明申集团先后开发了“明申中心大厦”、“钱江商务广场”等项目。

风电市场研究第5篇

5MW永磁直驱海上风力发电机攻克了海上风力发电机组整机集成技术、专有单主轴承同步永磁发电机设计技术、海上风力发电机组冷却系统及防腐防潮设计技术、大功率高叶尖线速度的复合材料叶片等等难关,与欧洲已在试运行的几种同功率等级的风电比较,具有结构简单、运行可靠、单位功率对应质量最轻、便于维护等显著特点。公司计划在今年年底前,分别在中国和欧洲市场各安装一台,2011年开始批量供应国内外市场。

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公司就承担了当时国家计委、科委的“九五”科技攻关重点项目“300KW、600KW双绕组双速异步风力发电机的科研任务,获得中国机械工业技术进步奖。公司受风力机械标准化委员会委托主持编写了《国家标准并网型风力异步发电机条件和试验方法》,成为我国风电制造企业的领头羊。湘电风能公司、湘电新能源公司先后成立,树起了进军新能源产业的大旗。

2009年,公司沉着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及时调整生产经营策略,加快推进产品结构转型升级,逆势而上,成功收购欧洲风电研发前沿企业――荷兰达尔文公司。如今,公司以欧洲湘电达尔文公司、国家能源风力发电机研发(实验)中心、海上风力发电技术与检测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研发中心和省风电技术工程中心为创新平台,以承担的国家及省、市科技重大专项为依托,成功研发了我国最先进的2MW、2.5MW、3MW、3.6MW、5MW直驱型风力发电机组以及5kW、10kW、20kW、30kW、50kW、100kW的小型直驱型风力发电机组,在我国沿海及内陆地区大批量装机,风机运行稳定,得到用户高度评价。

目前,公司抓住国家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机遇,把握以新能源引领的第四次产业革命脉搏,大力发展大型风力发电机、太阳能热发电成套装备、核能成套装、城轨交通电机电控与轻轨整车、新能源汽车、大型电动轮自卸车、大中型高效节能电机等产品,为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实现领军中国电工装备制造业的目标不懈努力。

2010年10月21日,“海上风力发电技术与检测国家重点实验室”挂牌成立。

当前,大型风电装备正由陆地向海上发展。公司依托74年研发制造海上机电装备的历史,建立起了较为完备的海洋装备技术研发人才队伍和技术验证平台;发挥在欧洲拥有海上风电技术研发中心的优势,瞄准世界风力发电装备技术的前沿阵地,建立重点实验室,今年5月,经过科技部组织的专家论证,通过了建设计划任务书。

海上风力发电技术与检测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充分发挥公司在大型风力发电装备领域的领先优势,瞄准前沿技术,重点研究解决风力发电共性关键技术难题,推进基础成果的转化和科研成果的产业化步伐;同时,加强风电创新技术体系、人才队伍与实验条件等创新能力建设,最终建设成为风电装备领域研究解决共性关键技术、增强技术辐射能力、推动产学研相结合的重要平台,从而极大提高我国风力发电装备的技术水平,推动和促进我国民族装备工业的发展,满足国家大型风电发电场开发建设的需要。

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是,适合于陆地风场大型风力发电机组关键技术研究;适合于海上及近海风场的大型风力发电机组关键技术研究;大型直驱永磁风力发电机关键技术研究;大型双馈风力发电机关键技术研究;机组控制、变流、并网关键技术研究等。主要研究内容是,兆瓦级直驱型永磁风力发电机研究;兆瓦级双馈型风力发电机研究;风力发电机国家(行业)标准的制定;风电场的技术研究;整机系统集成技术及机组控制系统;变流器及其控制系统的研制;风电场安全运行技术研究;高性能复合材料叶片研制等。

长期以来,公司立足于自主创新,坚持实现重大装备技术国产化,发展新能源产业。“十一五”期间,公司的直驱式永磁风力发电机、双馈式风力发电机产品及技术发展势头强劲,迅速打开了市场,风电产品订货合同达130亿元规模,公司成功跻身我国风电装备制造行业的第一梯队。5兆瓦永磁直驱海上风力发电机成功下线,标志着公司大功率风力发电机的设计和制造水平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为下一步研制更大功率的陆上、海上风电设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风电市场研究第6篇

[关键词]建设项目 风电 环境影响 经济效益

中图分类号:F426.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8-0184-01

1.前言

我国幅员辽阔,风能资源丰富。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平均风功率密度为100W/m2,拥有约32.26亿KW风能资源储量,陆地可开发储量约2.53亿KW。近年来我国风电项目增速巨大,所以单工程考核与评估标准逐年上升[1]。风电项目中经济效益与环境影响是评价一个项目是否成功的依据。本文就经济效益与环境影响两方面做具体分析,为行业发展提供有效参考。

2.风电建设项目经济效益评价与环境影响分析的作用

项目经济效益评价指在项目决策前的可行性研究和预算中,采用管理学知识与数学预测性经济分析。对拟建项目计算期(包括建设期和生产期)内投入产出等全部经济要素进行调查、预测、研究、计算和论证,择优选择出最佳方案系统性分析过程。它是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投资决策的重要内容,其评价结果是决策项目的重要参考,意义重大[2]。

经济效益评价作用与特点如下:

1、在充分考虑长运行周期条件下的动态拟合分析,评价工作可根据需要进行分阶段,分深度的进行。项目静态指标可对其产生辅帮助,但不能决定动态分析结果的变化。

2、具备微观主体成本与宏观主体效益相结合的评价思维,全方位评价考量市场缺乏长效竞争力的现实和未来风电产业利润下滑速度与国家政策扶持力度。并根据国民经济增长情况进行有效预测[3]。

3、对于按期投产与施工进度受影响的项目进行生存能力预测。设定市场行情上下限,充分模拟项目是抵御风险程度与资金运转情况。

环境影响分析作用与特点如下:

1、风能为清洁可再生能源,对社会节能减排与可持续发展具有着重要意义。所以环境影响分析一定要在充分发挥社会效益的角度下进行。

2、风电项目的选址要考虑到水文地质与环境地质的影响,在规避地质灾害的同时充分保护地下水资源与自然环境资源[4]。

3、环境影响分析有着生态平衡的考量,地球是一个大型的循环生态圈。而风力也是循环再生的,所以保护生态平衡是保持风电持久高效运行的基础。

3.风电建设项目经济效益评价与分析

风电已经成为我国能源结构中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前景巨大。但我国风电产业发展还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其中弃风限电现象较为严重,尤其是在“三北”地区,笔者认为解决弃风限电现象的根本在于有效解决风电消纳问题,这也是经济效益评价与分析要素之一。

经济效益评价中风电消纳问题是评价单体风电项目重要指标,关乎风电项目发展全局。

解决措施如下:

1、优化风电发展布局。弃风限电现象严重地区,尤其是经济相对落后的“三北”地区放缓风电建设的步伐,而经济发达地区或对风电需求大的地区加快风电建设。并纳入经济效益评价办法。此外,积极稳妥推进海上风电项目建设,努力实现累计并网容量500万千瓦以上。

2、风电项目发展集中与分散并重。在“三北”地区等风资源丰富地区建设集中式风电项目,实现跨区域并网输送。在中东部风资源匮乏地区可发展分布式风电项目,实现低压并网就地消纳。

3、加快电网建设。积极应构建东西部同步电网,加快全国一张网布局。并加快特高压电网建设,促进风电消纳严重地区大范围消纳,例如建设400万千瓦快送电网建设。

4、增强电网调峰能力,风电具有随机性、波动性的特点,需要加快建设抽水蓄能、燃气发电等调峰电源。同时加强对风电的监测分析,促进风电与调峰电源协调发展。

风电建设项目经济效益评价与分析就是对项目费用与效益的量化和考评,最后进行比较得出,费用与效益在不同情况下是不同的,所以应从在不同角度进行分析,综合衡量各种可能情况下项目的费用和效益。所以项目经济效益评价与分析应具备以下特性:

1、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与国民经济效益挂钩并作为项目投资决策的依据;

2、充分必须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利率),不同的项目或方案应具有可比性且项目及的评定指标、计算指标必须一致;

3、 价格与经济参数的时间可比性上应一致; 且要做好风险因素的分析,以保证项目适应企业生产经营范畴并有一定抵御国内外市场变化风险的能力。

4.风电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

超大规模风电场对所在地特别是平原地区温度具有提升作用。且夜间和冬季尤为明显。气象学分析得出:平原地区夜间的近地面层大气较稳定,暖层在冷层之上。而风机叶片旋转会产生空气扰动,造成暖空气下行,冷空气上行,最终导致近地面夜间温度升高。但小规模或者山^零散型风电场对气候的影响有限。假定风机轮毂高为80米,那么风电场对风速和湍流的影响在2公里或者更小的范围内就可以被本地化消除。在2公里以外,自然因素引发的气候变化远大于风电场的作用。所以影响有限[5]。

通过数值模拟研究表明,如果全球建立大量超大型风电场,假定全球使用风能占总能源10%以上,或者世界陆地的30%-40%和所有海洋浅水区均建成风电场,那么大规模风电场的运行将导致大规模空气扰动,足以造成全球变暖和风速减小。甚至生态系统紊乱。但由于当前试验与研究不足,所以尚存在不确定性,风电场究竟对全球气候有何种影响,还需要进一步探讨

除此之外风电项目还存在鸟类安全、植被破坏、电磁辐射、噪声污染、视觉景观等环境方面影响,在此因为篇幅原因不展开讨论。

5.结论

风能是极具代表性的清洁可再生能源且储量丰富。风力发电对环境是较为友好的,对空气和水零污染影响,环保效益显著。从经济效益方面看,解决风电消纳问题是当务之急。其根本途径是遵循中国能源发展的根本规律,加快制定包括科学规划、合理定价、电网建设、交易制度建立等在内的一条龙政策,引入市场交易机制,注入资本市场活力,以市场为机制促进风电消纳。同时,还可与互联网发展相结合,通过建设智能电网等手段,动态优化能源的需求和供应,实现“横向多源互补,纵向“源―网―荷―储”协调优化”,促进风电项目经济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禹英杰.风电建设项目经济效益评价与环境影响分析[J].东方企业文化, 2015(4).

[2]李长盛.乌力吉风电场二期项目资源条件分析及效益评价[D].华北电力大学(保定),华北电力大学,2009.

[3]刘笛,潘洁晨.风电节能减排环境经济效益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5(32).

风电市场研究第7篇

【关键词】风电项目,风险分析,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14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多年来,政府对风电工业开展极为重视,并进入快速开展的期间,尽管我国风电商场有着好的商机,但也应看到,风电项目建造全生命周期中存在许多风险,应对风电项目风险做深入剖析,并提出可行性解决对策。

二、风电项目风险管理研究现状分析

风电项目风险评价属于项目复杂系统风险管理研究范畴,复杂系统风险管理研究近年来取得了重要进展。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

1、建立规范流程框架和风险管理标准

目前,主流的风险管理框架是由美国项目管理学会提出的,包括风险管理计划、风险识别、风险定性分析、风险定量分析、风险应对计划、风险监控6个部分。

2、建立相应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在处理项目风险管理中各种不确定性的方法研究方面,例如通过利用模糊集理论研究风险因素之间不确定关系的影响,建立相应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来评估项目风险程度,以及结合系统辨识理论建立偏差和项目风险之间的数学关系,对风险识别的准确度和可信度进行研究等。将各种不确定分析的数理方法广泛应用于项目风险管理的各个过程,丰富了项目风险管理的识别技术、量化技术、决策技术和监控技术,提升了处理这一项目复杂系统风险管理核心问题的水平和能力。

3、不确定性因素产生的重大影响

项目风险管理研究取得了众多的理论研究成果,风险管理理论也已初步应用到风力发电项目管理之中,开始考虑经济、技术、时间、人员和环境等因素的不确定性因素对风电项目建设的质量、投资、进度、安全目标以及建成后的安全稳定运行产生的重大影响。此外,通过引用美国项目管理学会PMI项目风险管理理论对我国的风电风险进行研究,提出在风力发电项目实践应用中分为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规划以及风险监控四个流程。

4、缺少规范性、实用性的管理概念

国内关于风电项目风险管理仅停留在定性的论述方面,定量方面的研究还比较少,与国外研究和应用现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差距主要体现在:缺少具备规范性、实用性的风电项目风险管理概念、风险分析框架和成熟的评价体系,对风电项目风险管理中各种不确定性的处理方法比较落后,缺少数理方法的实际应用,具有实际操作指导价值的风电项目风险管理实用技术和工具的研究不多。

三、风电项目中所存在的风险

1、设备技术风险

近年来,国内风电设备设计及制造技术日趋成熟,但在全球风电机组大型化的大趋势下,对风电产业工作原理和技术要求都更为复杂,但风电场大型风电机组的技术有待成熟,且国产风电设备认证体系也有待完善,这也为设备应用埋下安全隐患。

2、安装建设风险

现阶段,虽然我国风电产业有很大发展,但很多风电设备仍依靠进口,风电设备大多为超长、超大和超重的标的,运输路途颇为遥远,存在运输难度,也存在着较大运输风险。除此之外,风电设备安装的时间虽然不长,一般需要三个月到半年的时间,但风电设备安装有近二十道工序,吊装作业要求很高,存在设备安装风险。

3、经营运行风险

风电设备开机运转时存在风险因素,当设备技术存在缺陷却强行运行时,将会出现运行故障或运行失败,当设备关键部件存在老化或受损现象时,极可能造成风电机组运行停滞现象,风电存在间歇性与波动性,这也将降低电网的可靠性,风电场工作有很高技术要求,在缺乏相关技术人员情况下,需要用长时间和高成本恢复受损的设备,

4、自然灾害风险

风电项目建设及运营中自然灾害风险是不可避免的。众所周知,绝大多数的风电设备和部件是暴露在外界的,且所占的面积很大,容易受到各类自然灾害的侵蚀。风电项目建设所在地区不同,其易遭受的自然灾害风险也有所不同,如沿海地区多为雷电、台风、海啸和盐雾等,而北方地区多为雷电、暴风、洪水和沙尘暴等。当前风电项目设计虽注重提升其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但因自然灾害致使风电设备受损的情况还时有发生。

四、市场风险防范对策

1、防范市场风险

对于市场风险的防范,应该从市场的变化状况来加以处理,特别要针对市场上由于火电技术成熟而导致的价格波动的掌握。应该看到,针对这一风险,还集中于项目投资部分中,所以为了保证市场风险的处理在一个能够接受的范围之内,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需要对电价的变动风险加以预算,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达到

一是在当时的政策下,缩短该行业的投资回报时间,保证在短时间内就能够收回成本,第二就是要通过较为保守的方式进行项目预算,通过对收益率的最低值计算来保证风险的控制。

(二)、要保证施工过程和营运过程中对于成本的控制

作为风险控制的重点部分,需要通过对市场情况的掌握来降低风险。其一是需要在工程开始之前做好风险预测和管理工作,二要做到对风电行业成本控制的管理,通过适当的奖惩方式来保证项目成本的成功控制。

2、防范政策风险

(一)、关于政府对风电行业的政策要做到熟悉

应该密切关注政府政策动向,对于政府电价形成机制的变动更是要加强理论研究,因此对于政策的变化要有一定的前瞻性。现阶段针对风电行业的投资环境,主要是由于政策的变化而引起的变动,这就要求风电投资必须要针对市场环境和政策环境做好充分的调研工作,尤其是针对那些政策还不是很明朗的地区,一定不要急于投资。而对于那些已经批准下来的特许经营项目,一定要做到沉着冷静,做好一个项目的同时再考虑下一个项目的兴建。还需要根据风电企业自身的长期发展战略来对可承担的项目进行投标。

(二)、需要密切关注电价变化的情况

对于电价风险的防范要依靠分担策略,把风电行业的发展和效益结合起来,通过风电工作的前期准备工作而精确地把握市场脉搏,从而尽量降低市场风险。同时,对于项目的兴建要根据项目的最低效益额度进行投标,这样可以有效地降低企业风险,使得企业可以更为合理地分配企业资源。

(三)、要对当地政府动态做好及时的掌握,并紧密地联系当地政府,做好企业公关工作,以保证项目的合法性和政策的可行性。同时,还要针对现阶段的主要经济问题加以分析,且对于财政政策的变化一定要敏感。风电工程作为一个复杂的全面性工程,涉及多个部门,对此,最为优秀的风险避免方式就是通过风险分担手段,对于那些可能遭受到的风险问题加以避免,同时也可以通过项目的前期阶段对盈利水平的最低评估来预测整体风险,从而做出正确的选择。

3、加强技术创新,防范技术风险

由于我国风电事业的开展较西方发达国家稍晚,因此我国风力发电行业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这就要求风电行业必须能够拥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并根据中国的特点注重创新和开发,而对于国外引进的先进技术需要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加以融合和吸收,不断地促进技术的本土化。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加强对风电建造项目的危险剖析,能够对风电项目建造潜在的危险进行把握,进而能够提出一些危险防备的对策,如此方可在实践的工程建造中对危险进行掌控,提高风电建造项目的效益。

参考文献

[1]谭忠富,吴恩琦,鞠立伟,宋艺航,沈思,张金良.区域间风电投资收益风险对比分析模型[J].电网技术,2013(3)

[2]高兴强,何伟军,柴晓娜.云南风电开发项目的风险分析[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10)

风电市场研究第8篇

[关键词]供电企业,电力服务,服务品牌,一强三优,四个服务,国家电网

作者:原菁

安全、可靠、充足、经济的电力供应,是改善和保障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与保障。保证可靠的电力供应,为经济和生活服务是供电企业义不容辞的责任。文章以横峰县供电公司为例,研究了如何提高电力服务水平,让农民得到更多实惠。文章认为,供电公司应按照国家电网公司“一强三优”的发展战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引,扎实工作,勇于创新,出色做好“四个服务”,不断提升优质服务工作水平,全力打造“国家电网”品牌,为加快建设“一强三优”的现代公司、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更大贡献。作为以投资、建设和运营电网为核心业务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供电企业在发展农电事业、经济快速发展中肩负着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当前电力营销工作的现状

1市场营销管理意识淡薄我们必须高度认识电力营销是电力企业的核心业务,电力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必须服从和服务于市场营销的需求,电力产品销售困难、供电服务质量差、服务体系不健全、不能完全适应电力需求的增加,这些都制约着电力销售,使得电力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形成了电能需求量大但供应不足和电力企业销售困难同时并存的矛盾性电力市场。因此必须完成从生产管理为主到市场营销管理为主的转变,转变到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

2营销管理机制与信息化不相适应信息化的主要特点是方便、快捷、高效,其基本要求是信息处理标准化、统一化。而目前用电业务流程都是在传统用电营销体制下制定的,程序复杂,环节太多,与当前电力营销信息化建设要求不相适应。加之基础管理工作薄弱,现有用电客户的一些营业档案和基础资料不全,直接导致一些业务传票无法正常传递,有关信息也无法得到共享。

3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存在风险与不足目前电力营销信息管理系统存在很大的安全风险:一是技术风险,由于电力营销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上有一定缺陷,造成系统不稳定或不安全漏洞较多,如非法用户或电脑黑客可轻易地入侵系统、电费统计有时会出现重复或遗漏等;二是误操作风险,误操作风险主要指系统维护和操作人员无意识的误操作带来的风险,如电价标准修改时因出错而造成的电费误算;三是违规操作风险,违规操作风险主要指个别系统维护和操作人员可能利用工作之便,采用隐蔽的技术手段,蓄意对某些重要数据进行更改而造成的风险。

二、对电力市场营销管理的思考

确立新的营销观、建立适合当前市场需要的营销体系是电力企业在新的形势下的必然选择。首先,强化全员营销观念的树立、合理设计营销组织体系,保证各项营销策略落到实处。其次,加强对市场需求预测的研究,搞好市场调查和市场预测,提高市场预测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做好市场变化的跟踪分析,开发并形成目标市场分析软件系统。第三、坚持“电网是基础,技术是支撑,服务和管理是保障”的原则,强化电力营销策略的落实。充分利用目前城网、农网改造的大好时机逐步解决供配电网络的“瓶颈”,建立现代化安全可靠的配电网络。并运用先进的通信、网络、计算机技术,为客户提供高效的、全方位的优质服务,以严格规范的管理对各项业务进行监控,才能实现企业的营销目标。

三、加强电力市场营销管理的建议

要做好电力营销管理工作,光有市场营销理念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针对自身存在的薄弱环节,采取积极的应对策略,才能在市场中处于不败之地。具体而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1加强优质供电服务一是加强需求侧管理,深入开展用电市场的调查,了解供电区域内经济发展的走势,准确预测电力供应的需求现状。二是规范用电报装工作流程,强化报装环节时限考核。推行快速方便的“一站式”用电报装服务方式;逐步开放电话报装、网上报装,上门报装,提供多渠道、多层次的优质服务方式。三是大力提倡电费储蓄、银行代收、推广“充值卡”电费缴纳、网上电费支付等缴费方式,缓解“缴费难”问题。四是抓营销队伍建设,提高专业管理人员和基层营销工作人员业务技能水平,打造一流团队。

2完善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开展调查研究,摸清当前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各个环节的状况和存在的问题,集思广益,对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研究和判别,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建立预警机制,提前防范风险,要落实专门的机构和人员,负责对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的安全进行不间断跟踪和监控,以便及时发出风险预警。开展事故演练,提高应变能力,要适时开展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全局性瘫痪、系统全局性出错、电费被挪用划走等突发情况下的事故演练,提高抗风险能力。

3建立新型的营销管理体系尽快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新型营销管理体系,为客户提供安全、可靠、经济的电力和快捷、方便、高效的服务,其职能相应转变到市场策划与开发、需求预测与管理、业务发展与决策、客户服务与支持、电力销售与合理管理、公共关系与用电咨询、抄表收费与电费电价等方面,全面开展电力的售前、售中、售后的一条龙服务,形成以客户服务中心为核心的电力营销管理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