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5 17:39:52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普通高校职业教育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实践育人;模式;实践教学;财会类专业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8-0112-03
一、从最近几年的高考录取情况看“实践育人”的必要性
1977年全国高考录取27万人,录取率为4.8%;2011年全国高考录取675万人,录取率为72%;2012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报名总数为915万名,录取了687万人,录取率为75%。山东省2012年高考录取了48.866万人,录取率达88.7%,录取分数线连续两年划定到了180分(满分750分)。如果说,1997年前全国每年高考录取总人数都没超过100万,录取率没超过40%,还属于精英教育的话;那么,随着1999年大规模扩招,当年高考录取总人数都超过了160万人,2001年录取了260万人,录取率超过50%,以后的高等教育就变成了大众教育了。截止到2012年5月,全国共有844所统招本科院校,加上298所独立学院,共计1142所普通地方本科高校,除了112所部属院校、“211”学校、“985”学校等重点高校,还有1030所普通地方本科高校;山东省有50所统招本科院校,加上12所独立学院,共计62所普通地方本科高校,除了山东大学、中国石油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三所重点高校外,还有59所统招地方本科院校。我们认为,在大众教育背景下,除了部属院校、“211”学校、“985”学校等重点高校之外的统招地方本科院校都应该定位为应用型普通高校。应用型普通高校要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实践育人”不仅必要,而且可行。
二、“实践育人”的主要精神
2012年1月10日,教育部等七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教思政[2012]1号),主要提出以下三个方面的意见。
1.充分认识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重要性。
2.统筹推进“实践育人”各项工作。
3.切实加强对“实践育人”工作的组织领导。其中,对于统筹推进“实践育人”各项工作的意见中,着重提出了八个方面的要求:①要加强做好“实践育人”工作的总体规划,并提出“实践育人”工作可以采用实践教学、军事训练、社会实践活动等多种形式。②强化教学环节中的实践内容。意见中强调,实践教学是学生获取、掌握知识的重要途径,是深化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应该作为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要求为:在保证学时学分数量的前提下,同时要确保实践教学环节的质量,加强实践教学管理,全面落实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保证并提高实验、实习、实践和毕业设计(论文)质量,防止实践教学流于形式。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的形式可以多样。③深化实践教学方法改革。在高校专业建设方面,应将实践教学方法改革作为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深化实践教学方法改革。④认真组织军事训练。组织学生进行军事训练,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⑤系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是“实践育人”的有效载体,其形式可以灵活多样,同时,充分利用重大活动、重大事件、重要节庆日等契机和寒暑假,围绕一个主题,开展具有鲜明特色的主题实践活动。⑥着力加强“实践育人”队伍建设。积极组织相关教师参加社会实践、挂职锻炼、学习考察等活动。⑦积极发挥学生主动性。建立和完善合理的考核激励机制,加大表彰力度,提高学生参与实践的自觉性和积极性。⑧加强“实践育人”基地建设。学校可利用校所合作、校企联合、学校引进等方式,依托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大学科技园或其他园区等,进行实践教学基地、科技创业实习基地、社会实践活动基地的建设,力争使每个学校、每个院系、每个专业都有相对固定的基地。
三、“实践育人”指令下应用型普通高校财会类专业实践教学制度安排的思考
1.实践教学的框架体系。基于“实践育人”的要求,结合目前高校的实际,我们认为,应用型普通高校财会类专业(财计类专业包括“会计学专业”、“会计电算化专业”、“会统核算专业”、“财务管理专业”、“审计学专业”、“注册会计师专业”等;包括本科和专科两个层次)培养模式,本科可选择“3+1”、专科可选择“2+1”模式。模式中的“+1”是指在学期间最后一年用于实习;模式中的“3”或“2”是指本科前三年六个学期或专科前两年四个学期的理论课,将2/3时间进行课堂授课,1/3时间用于课程实践。①探讨本科“3+1”、专科“2+1”培养模式中的“1”的内涵、实施方案、具体措施和相关保障的机制与规范。②制定出理论课1/3时间用于课程实践的教学内容与规范。③探讨应用型普通高校财会类专业嫁接双证教育的路径选择和培养方案与规范(引进了物流管理、采购与供应管理、销售管理、营销师、物流师、理财规划师、物业管理、ERP应用师等职业证书教育和自学考试独立本科学历教育)。④探讨学生课程见习、顶岗实习和技能大赛的路径、机制和规范。⑤制定应用型普通高校财会类专业业务模拟实训(如会计手工实训和会计电算化实训)流程和规范。⑥建立大中专毕业生素质评价体系和推荐平台。⑦制订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年度计划;⑧加强“实践育人”队伍建设。⑨加强“实践育人”基地建设,建立校、企、学生三赢的实习基地。⑩深化实践教学方法改革,培养学生研究性的学习方法,完善综合性实践科目的设计,并通过应用达到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目的。
2.关于理论课教学选修课的几点思考。理论课教学计划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其中,选修课规定为10学分。为了考虑学生的不同需求,同时又要不增加学生在学期间的学习负担,我们作了如下思考:①对于专升本的学生,联系专升本培训机构开设专升本的四门课(外语、计算机、高等数学、会计学),费用由学生承担(学生自愿选择,费用要低于社会上的培训机构收费),但在课程名称上需要动些脑筋(如外语改为“商务英语”或“会计专业英语”、计算机改为“电子商务”或“会计应用软件”、高数改为“经管定量分析”或“经济数学方法”、会计学改为“高级会计”或“会计制度设计”),他们的专升本成绩作为其选修课成绩。②对于要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学生,联系相关培训机构(如山东省物流与采购考试认证管理中心),开设相关课程,费用由学生承担(学生自愿选择,费用要低于社会上的培训机构收费),其考证成绩作为其选修课成绩。③对于要取得自学考试本科的学生,可参加笔者所在学校的实践课程考核自考本科,其自考成绩作为其选修课成绩。或者联系相关自考培训机构(如山东光华燕园管理科学研究院),参加职业技能证书与独立本科段嫁接的自考专业(如电子商务专业和物流专业,这两个专业的最大特点是没有高等数学(二),英语还可以通过三门专业课顶上,职业技能证书与独立本科段嫁接)。费用由学生承担(学生自愿选择,费用要低于社会上的培训机构收费)。④对于其他类学生,可以在全校公选课中选够10学分即可。
3.关于社会实践课的时间、地点选择与安排的思考。①充分利用寒暑假期,结合社会热点或某一个主题、集中一个时段,开展特色鲜明的主题实践活动。②利用“五一”和“十一”小长假到实习基地顶岗实践。③每周由五天工作制改为六天工作制,每周节约一天,每学期可有20天作为社会实践课的时间安排,地点可选择学生的家乡。这样做不仅满足了社会实践课的时间要求,同时也能节约学校的运行成本。
4.老师工作量的计算办法。①指导社会实践课,仿照带毕业实习的办法计算老师的工作量。②理论课中的1/3时间用于课程实践,按照实际课时计算。例如,《基础会计》课,原计划周课时4课时,其中:课堂授周课时3课时,课程实践周课时1课时,按18周计算的话,则该老师的工作量原课时就为72(54+18)课时。③指导技能大赛,仿照带毕业实习的办法计算老师的工作量。④课程见习,仿照带毕业实习的办法计算老师的工作量。
参考文献:
[1]刘永华,池国华.中国会计教育改革30年评价:成就、问题与对策[J].会计研究,2008,(8).
[2]万晓文.美国会计教育研究的回顾及启示_兼论我国会计教育改革[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9,(2).
[3]徐伟航,王积田.中外高校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研究[J].商业经济,2011,(15).
[4]教思政[2012]1号.教育部等七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Z].
[5]姚正海.财务管理专业与会计学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
[6]章新蓉,曾林.会计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
[7]盛明泉.高等会计教育改革:探索与创新[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
[8]邵瑞庆.会计教育改革与发展[M].立信会计出版社,2008.
关键词:高职院校 体育教学 运动训练
1 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的概念及特点
1.1 体育教学的概念和特点。①体育教学的概念。体育教学是指为了实现体育教学的目的和体育教学的任务,以采取和运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通过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教师指导学生,使学生掌握体育教学中的基本的运动技能和技术,卫生保健常识、加强学生体质,以培养终身体育能力以及良好的思想道德品德的有组织、纪律的教育过程。②体育教学的特点。体育教学的特点包括系统性、统一性、教育性。系统性是指在高职院校中体育教学的对象是大学生,其在成长过程中身体器官、身体形态发展是有序的,肌肉的线条,骨骼的生长发育,身体器官和内脏的健全,运动的协调,这些都是有先后顺序的,在体育教学中,增强学生体质不仅是近期任务,而且在今后的生活中,具有奠定身体素质的终身性的特点,长远看,还能增强国民素质,所以说体育教学是系统性的。统一性表现在身心的统一,不仅仅表现在身体结构和生理的机能的统一,体育教学既要注重身体的发展,又要注重心理的健康。通过体育教学,让参与者感受到积极的情感体验,重过程并积极参与,学会创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在完成体育教学过程的同时,感受协调、流畅、默契的成功带来的愉悦和欢喜,让学生的活动更自由、更充分,从而达到内外兼修的目标。教育性是指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每种活动都是有目标、有任务、有组织、有原则、有规则,并且这些规律和规则都是通过多次的实践摸索,总结出来的,也是在不断改进的,参与者需要克服自身生理的和心理的困难,掌握相应的技术和动作,所以说体育教学是具有教育性的。
1.2 运动训练的概念和特点。①运动训练的概念。运动训练是指在教练员的指导下,全面发展运动员的身体和提高专项运动技术水平的过程。②运动训练的特点。运动训练的特点是:为了创造更好的更优异的专项运动的成绩而总结和制定出来的内容和方法;参与训练的专项运动员要担负剧烈的运动量并且不断提高自身的身体机能和技能技术达到专项运动的最大负荷;要根据不同项目结合不同运动员的自身特点,具有发挥专项运动员的长处和潜力分别对待的特点,其中包括很突出的个人训练;训练是为了比赛取得优异成绩,所以训练和比赛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
2 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的相同之处
首先,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都具有教育性,二者的教育性体现在:在体育教学或运动训练中每项教学内容或每个专项运动训练均有一定的目的任务、规则要求、组织原则、需要学习、掌握动作技术、以及克服困难等,运动训练作为一门科学,主要研究的内容与很多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要了解和掌握并且运用多种学科的相关知识。从社会科学上涉及运动社会学、教育学、运动心理学、运动美学、运动医学等学科。从身体机能上要涉及运动生理学和运动解剖学的知识;这些知识,作为专项运动员都应该学习和掌握。在体育教学环节中,同样也需要让学生学习这些构成体育环境的基本要素。同时,体育教学还需要教师使用配套教材、在合理的教学环境下、有目的的选择教学条件、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是学生掌握体育教学的教学目的和任务。其次,二者都具有培养目标对象积极向上的情操。在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中,加强学生与专项运动员的思想感情和作风的培养,培养他们团结、热爱集体,培养友爱、互助合作、关心他人的思想和意识,培养竞争意识、胜不骄、败不馁,坚忍不拔、机智果断、勇敢顽强的优良意志品质,开朗和活泼的性格。
3 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的差异化分析
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有相同之处,但是二者不能互换,因为二者特点上有很多不同之处。体育教学的主体对象是学生,它是通过体育教学的过程,来达到使学生学习和锻炼的目的,它体现在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体和健康的发育发展、不光是身体,也包括心理健康、卫生常识、使学生在德、智、体、美、毅力等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并且能成长为国家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运动训练的主体对象是专项运动员,它的最终目的是在于使运动员在竞技场上得到优异成绩,在训练过程中将其积累的竞技能力和运动成绩发挥到赛场。运动训练直接的目的,是为了不断的提高运动员运动的技术水平,创造出优异成绩。
4 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互补的研究
根据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特点以及异同分析,得出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借鉴运动训练的手段,而在运动训练过程中要吸取体育教学的经验,使二者的各自目标对象的需求得到满足,加强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的互补。
4.1 体育教学要借鉴运动训练中的手段,来发展目标对象的身体素质。体育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通过体育教学,使学生能够达到锻炼身体、增强体质、能够承受一般的运动及工作负荷,作为社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能有一个强壮的体魄和健康的心理。学生要做到上述内容,在锻炼的过程中,要尽可能的加强运动负荷,学习专项运动员在运动训练中的意志品质、采取运动训练的手段,积极加强身体训练,从体格、体力、体能上塑造,只有这样,才能拥有健康的体魄,强健的体质。
4.2 运动训练的专项运动也要教学化、教材化,学习体育教学的方法。运动训练高强度的体能,如果忽略了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学,有吸引力、有趣味的学,很难对目标对象产生兴趣和吸引力,竞技性的项目如果纯粹的为了锻炼,机械化的运动,强制性的不科学的训练,不借助其他学科知识,会使专项运动员产生心理上的压力,不得排遣。换个角度说,体育教学中如果采用运动训练的强制体能大量消耗模式,例如力量训练、体能测试等项目如果只是纯粹的按照健身锻炼的要求,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也不会对体育教学产生兴趣。被动的接受不会提高体育素养。所以,运动训练学习体育教学中的教材化、教学化,两者互学所长。
根据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两者各自特点进行异同分析,研究他们相互之间的关系和互补的内容及各自优势,进行高职体育教学,才能顺利的展开体育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
[1]靖桥,王晓强,张贵婷.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初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25).
[2]叶宋忠.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现状分析与改革设想[J].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03).
关键词:学校体育;高校在职体育教师;体育教师专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G81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09)07-0072-03
近年来,随着教学理论的不断发展,教师发展模式出现了多元的格局,教师专业发展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的概念,广义上来说,它主要体现教师个人在职业生涯中的成长,具体是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有意识地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研究、反思和探索从而拓宽学科知识,丰富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创新思维和自我发展能力的过程。它与以前的在职教育和教师培训不同之处,首先在于它以教师个人经验为基础,教师从具体教学活动中通过观察、反思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来获得发展;其次,它强调教师发展的持续性,反映的是教师作为实践个体的自我成长过程。教师的发展空间是无限的,发展的内涵是多层面的,不仅包括教学知识和技能,也包括个人价值和情感的升华。教师专业发展以人本主义和建构主义为依托,摒弃了注重模仿的行为主义,在教育事业快速发展的今天,已经成为培养高素质教师,实现教育改革和教学质量提高的关键因素。
那么我国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状况如何?国内在这方面的实证研究还是比较缺乏的,大多数论著多集中于体育教师专业心理,如专业道德、专业认同、专业倦怠以及继续教育等方面的研究。鉴于此,本研究通过对湖南省3所高校(中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科技大学)的在职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状况进行问卷调查,发放问卷120份,回收有效问卷112份(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57人、讲师50人),旨在了解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目的、途径,分析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优势与不足,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1 教师对专业发展的态度
调查可知,在职体育教师93.8%都能意识到专业发展的重要性,其中64.3%的人认为很重要,只有6.2%的教师抱着消极的态度,认为不重要的只占1.7%。
虽然大多数体育教师充分意识到专业发展的重要性,那他们对自己的发展能力是否满意呢?调查显示,仅有9.8%教师对自己的专业发展能力充满自信,而有52.7%教师认为自己的专业发展能力一般和不太强。教师能够意识到自身发展的不足,恰恰反映了他们对自身专业发展的急切需求,反过来可以成为他们提高和发展自我的良好动机。那么教师们认为他们急需提高哪些方面的能力呢?从调查中我们可以看出,训练水平占13.0%、学历资历占19.6%、教学实践能力的占8.6%、现代信息技术能力占10.7%、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占8.6%。选科研能力的最多,达到50%,这体现了教师新时期自身角色的改变。因为最新的教学改革中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标志就是:教师的角色已经从纯粹的知识的传输者转换成研究者,教师对教学进行科学的研究,反过来促进教学的科学化,最终使教学工作得到发展。
2 教师专业发展的目的
调查表明,教师专业发展的目的是多重性的,在专业发展目的调查中57.1%的体育教师选择了“为了与本领域发展保持同步,避免教学技能退化”,可见社会的快速发展使教师们感受到了压力,使他们有了一种危机感。同时有55.4%教师是为了晋升职称,显示出了明显的功利性趋向。这一现象主要是和近年来,许多高校把科研成果作为评价教师、晋升职称的重要指标,将教师科研的水平与教师的实际利益挂钩有关。由此可见,大部分教师寻求专业发展都受到了晋升职称的约束。另外也有较多的体育教师渴望通过教好学生获取成功的(48.2%),实现自己人生的价值,这也反映出教师专业发展不仅仅是受外在推力的影响,更是满足精神上的需求,是教师内在对职业的热爱和追求的体现。
3 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对体育教师专业发展途径的调查,分为个人途径和群体途径两方面。结果表明:(1)“阅读教学方面的书刊”是教师专业发展最普遍的一种方式,占64.3%;其次是“自我观察,尝试反思性教学”(58.9%),这表明多数教师重视对教学工作总结与分析,意识到教师的个人反思在教学中的重要性。(2)选择“撰写论文”的教师有36.6%,34.8%的教师选择“编写教学文件或教材”,反映出教师对科研工作不重视,不善于把积累的教学经验和对学生的了解进行总结分析。(3)在群体专业能力发展途径中,多数教师是通过“参加学术会议和相关的培训”(77.7%)进行的,而“相互听课”和“合作上课”教师之间最直接交流与合作方式采用得还不够多(41.1%和44.6%1,高校教师在专业能力发展方面的合作意识还有待加强。在访谈中也有老师提到了高校教师由于工作时间长和居住地比较分散等原因,在专业发展方面合作性不够强,相互之间信息交流十分缺乏。
53.6%的教师平均每天用于专业发展的时间在1~2h,13.4%的教师为2-3h,仅有6.2%的教师用时在3 h以上,部分教师甚至不到1h,访谈中发现,由于大学体育公共课程许多都是重复课,他们往往同一套教学计划和教案使用好几年,这样是不利于教师专业发展的。
4 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因素
调查结果可见,61.6%的教师认为影响专业发展的个人因素是由于不同年龄阶段对专业发展的认识和需要不同,这一点在青年讲师和老年副教授之中表现尤为突出,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不同年龄、职业阶段的教师对专业发展的理解、观念和动机差异造成的。这也使我们意识到应该针对处于不同职业阶段的教师制定不I司的发展计划,如帮助新教师迅速适应教学环境,帮助职业中期教师平衡工作与家庭责任,帮助已经获得高级职称的教师确立新的学术目标等。其次,“事务太多,没有时间进行专业发展”(40.2%)成为了影响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第二大个人因素。高校的公共体育课面向的是全校学生,近几年各高校忙于扩招,体育教师的工作量也随之猛增,绝大多数体育教师是超负荷量工作的。再者,体育教师的工作性质决定了他们以室外活动为主,非常耗费精力,这同样可以解释为什么有25%的老师选择“生理条件的压力”的原因,出人意料的是选择最少的是“专业基础差”(8.9%),究其原因,有可能是因为高校体育教师在近年来素质
在不断提高,如越来越多的有着良好专业基础的硕士生,甚至是博士生进入高校从事体育教师职业。还有19.6%对自己专业没兴趣。除了个人因素,从环境因素调查结果中我们可以发现,学校对体育教师缺乏激励性机制是制约教师发展的重要原因(66%),如在对教师的访谈中我们就了解到体育教师在校级科研课题申请上名额往往要少于其他的学科,科研经费也严重不足。作为一个连续、持久的过程,教师专业发展如果缺乏合理的激励机制,教师就会缺少发展的动力和积极性。55.4%的体育教师把社会支持作为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另一主要环境因素。体育教师在社会上不受重视、待遇低、专业前景暗淡,将直接影响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信心,使教师丧失专业发展的兴趣和信心,甚至出现职业倦怠心理。其他的环境影响因素还包括“资源的缺乏”(43.8%),和“科研活动的缺乏”(32.1%),这些客观上反映了学校在为体育教师提供发展机会和软硬件支持方面还很欠缺,不够重视,而教师的发展既需要发挥教师主体的作用,也很大程度上依靠外部良好环境的有力支持。
5 建议
1)体育教师应该提高学习自主性,注重自我成长,坚持终身学习理念。教师本身应该积极、主动地汲取新鲜知识营养,可以根据自身条件、专业基础和所处环境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自己的专业发展目标和计划,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方法,并借鉴国内外体育教师专业发展中的成功经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升发展的质量,完善和加速自身专业发展,其次,由于教师发展的过程就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学习、反思、探索和实践的过程,作为教师应立足于课堂教学工作,组织多种形式的教学研讨和交流活动,如组成教师研究小组,进行课程编写,参与研究项目,互相听课观摩,交流教学课件等等,从实践中获取一手素材,反思自己的教学,着手与教学密切相关的各种研究,并通过研究来指导教学,解决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
2)学校应该改善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条件和环境。教师专业发展概念的出发点是教师是一个具体个人,是生活在环境中并在与环境相互作用中生存和发展的,因此,我们不能脱离教师所处的具体社会和学校环境来研究其发展。教师所联系最紧密的环境当然就是学校了。要推动高校体育教师发展,首先学校需要改变对体育教学长期忽视的状况,建立有活力的激励机制,提高体育教师对工作的兴趣和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鼓励教师进行科研和学术出版活动,奖励在教学上有突出业绩的教师,充分调动教师进行自身专业发展的积极性。同时在科研资助上拓宽经费来源,为体育教师发展提供资金上的保障,除了单一的,数目较少的院校拨款之外,可以学习西方国家的先进经验,如建立教师基金或寻求协会、政府多方面的支持,资助教师进行学习、学术交流活动,同时作为个人的专业成长,教师的专业发展不可避免地是和他们的生活状态密切相关的,学校应该积极转变职能,从管理转向服务,营造良好的氛围,改善教师的生活条件和待遇,提高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自信心。
3)提高全民对学生健康的关注,树立强身健体的良好社会风尚,重视体育的氛围,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学生是社会的希望,是社会的未来。体育教师肩负着科学、有效地增强学生体质的艰巨任务,而社会必须意识到这一任务的重要性,使体育教师专业得到全社会的认可和尊重,同时提高体育教师待遇和社会福利保障,以利于体育教师专业的积极发展。
参考文献:
[1]孙芳明,教师需要与教师专业发展[J],当代教育科学,2003(20):22-24,30。
[2]叶澜,白益民,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关键词:钢琴视奏 教学 意义 实训
一、钢琴视奏课程的介绍与现状
钢琴视奏,意即拿到一首作品后经过短暂的乐谱浏览或不经过浏览而直接在钢琴上将作品弹奏出来的一种形式,这种弹奏要求准确地表达作品的速度、风格、音乐形象、音乐内容等。钢琴视奏是任何一名普通高校音乐专业学生必备的技能,拥有过硬的视奏能力,学习者就能迅速地把握音乐作品的整体结构,并提高学习的效率,同时也有助于用最短的时间去浏览大量的作品,丰富音乐语汇。
国外的专业音乐学院、专业音乐工作者以及专业音乐教师在钢琴视奏上已经进行了一些行之有效地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在前苏联,高校学生的视奏训练是从第一学期开始的,并贯穿了整个学琴的过程,有系统地、循序渐进地进行着。美国在钢琴的视奏训练上也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美国哥伦比亚大学音乐教育系钢琴主任教授RobertPace编著的钢琴教材中,明确地指出:“视奏训练应从儿童的识谱知识同时开始”。美国茱莉亚音乐学院为钢琴系的学生开设了视奏训练课,从提高学生的快速准确识谱能力来促进视奏能力得到提高。
中国的钢琴教学,相当一部分教师沿用了前苏联的钢琴教学模式与体系,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对钢琴教学中的钢琴视奏环节也有着很好的训练。一些教师与专业工作者在钢琴视奏方面做出了有益的探索研究,诸如:《高等师范教育钢琴视奏能力的培养》(海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马兰副教授)、《阅谱眼动研究在钢琴视奏能力培养中的作用》(陕西延安大学鲁迅艺术学院徐爱霞老师)、《“四位一体化”钢琴视奏模式初探》(安阳师范学院杨相勇副教授)等等。国内外的这些研究和探索,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为本课程的开设与推广提出了良好的基础和平台。
二、钢琴视奏课程开设的意义
识谱是视奏的重要前提,也是视奏总体中的核心部分。由于钢琴本身所具有的音域宽广、声部复杂和织体丰富的特点,钢琴弹奏的识谱,几乎比任何乐器的识谱都显得更为复杂与困难。因此,快速而准确的识谱不仅是高校音乐专业学生的基本功,也是钢琴视奏必须逾越的一道重要门坎。
(一)本课程开设的理论意义表现在:
1.钢琴视奏课程从钢琴视奏中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基础工程——识谱为切入点进行研究,意在强调识谱的正确与否、识谱的快慢与否,能够决定钢琴视奏的准确性与迅速性。识谱中准确、快速地提取谱面信息是非常重要的,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视奏能力的差异。
2.通过对识谱的程序、过程以及行之有效地快速识谱的方法研究,能够给各位从事普通高校音乐专业钢琴教学的教师以及钢琴学习的学生以理论上的帮助、理论上的依据以及理论上的参考。
(二)本课程开设的实践意义表现在:
在钢琴视奏中,最为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快速识谱,并将谱面的信息传递给双手,然后在钢琴上将乐谱内容进行准确的弹奏,形成“眼”、“脑”、“手”三位一体的协作与配合,而“眼”在这其中是第一位的。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视奏能力,能够更快、更准确地掌握、把握好每一首作品,提高钢琴练习的效率,提高学生的音乐综合素质。由于各个高校的生源质量各有不同,每一个学生都有其个体的差异,如何通过课程开设的内容进行实际的应用,让学生在一段时间的训练、练习后,达到提高识谱能力、视奏能力的明显改善与提高,是本课程开设的最终意义与目的。
三、钢琴视奏课程的实际训练过程
本课程的实际训练将以教育学、音乐学、运动学、心理学和文化学理论为依据,对视奏的认知过程进行感知,针对每一个层次的认知特点,对钢琴视奏中快速识谱的发展时期和训练方法做出相对应的训练方法。根据钢琴视奏中快速识谱的特点与规律,其基本规律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即习惯培养期、技能训练期和实践体验期:
(一)习惯培养期(初级钢琴学习阶段):
在钢琴入门的教学阶段,通过对学生的初级识谱教学、音符种类的辨认等方式,能够让学生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练习,在拿到一个简单的乐谱后能够准确快速地识别并演唱乐谱上的音符、节奏以及必要的音乐表现,然后在钢琴上将乐谱的旋律进行弹奏,让学习者逐步掌握基本的快速识谱能力和钢琴视奏能力。
(二)技能训练期(掌握快速识谱方法并将其运用到钢琴视奏中):
在高校音乐专业钢琴学生的教学中,他们通过了基本钢琴弹奏技法、视唱练耳、乐理、和声等课程的学习,而且日后的工作大部分都在中小学从事音乐课程的教学。虽然他们的钢琴弹奏水平不能与钢琴专业学生以及职业演奏者相比,但已经能够胜任今后工作的需要了。对他们的要求主要是通过理论的讲解与运用,能够快速地将一些歌曲钢琴伴奏谱中的和声进行准确的分析、辨认,准确地在键盘上进行和弦连接的弹奏,通过对和声的熟练以及伴奏谱上伴奏节奏型的形状以及音高分布等,从而将伴奏谱准确、完整的弹奏出来。
(三)实践体验期(能够熟悉掌握快速识谱的方法与技巧,并学以致用):
有些学生有较高的钢琴弹奏能力以及熟练的键盘应用能力,因此对他们要求主要是:
1.对各种升、降号较多的复杂调式、音域跨度较大、音群比较密集等的乐谱,能够准确快速地识别其音准并准确把握作品的风格。
2.对于节奏较为复杂、左右手节奏较难对位的乐谱,能够快速准确地掌握和把握好。
3.对于声部较多的多声部作品,能够准确快速的识别作品的每一个声部及其分段、呼吸、旋律线条等更加细化的内容。以此达到更加准确、到位地表达作品的内涵、音乐形象等。
四、钢琴视奏课程的实际训练目标
钢琴视奏中快速识谱的训练方法将以音乐学、教育学、运动学、心理学为基础,根据钢琴视奏的特点,为达到快速识谱之目的,采取科学、系统的四种训练方法:即形体训练法、心理训练法、持能训练法和实践(或仿真)训练法。具体来说,即将快速识谱能力的训练作为钢琴视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纳入日常教学工作中,以学生为主体,从其认知结构的特点和生理、心理、乐理出发提出有针对性的训练策略,从形体姿态(如:正确姿势、手、脑、眼一体化等)、心理因素、技能把握(快速识别音程:留意不同形状的音程组;注意左手常用的声织体)、实践训练等多层次、全方位进行训练,从而使我们的快速识谱训练及视奏训练科学化、系统化,以期有效地帮助学生提高快速识谱能力与视奏能力,真正解决钢琴视奏中快速识谱的问题。
(一)生理、心理、乐理三者有机结合的钢琴视奏快速识谱训练方法:
1.培养学生良好的内心的和声、调式调性感觉以及掌握好调式中和声的基本布局以及基本走向,如何培养良好的听觉习惯以及良好的内心音乐感受。
2.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较为灵敏地大脑反应能力、判断能力以及“眼”“脑”“手”的综合协调能力等。
(二)“眼”、“脑”、“手”三者综合协调的钢琴视奏快速识谱能力培养:
1.如何更加熟练地识别单行五线谱、大谱表上的任何一个音高位置(包括五线谱五线、四间以及上加线间、下加线间)以及在键盘上的具置。
2.当出现音程、和弦时,如何通过其在五线谱上的线、间位置准确地、一看即会地识别其具体的音高位置以及在键盘上的具置。
3.常用的6升6降的大调及其平行小调中每一个调的升、降音位置;常用的一些基本节奏型及其符干、符尾的组合形状以及时值要求;常用的休止符的形状及其时值要求;常用的节拍的基本规律及其强拍、次强拍、弱拍的固定位置。
五、结语
关键词:主导产业;普通高校;科类;专业结构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3)05-0001-02
一、主导产业调整对高等教育科类专业结构
调整的要求
黑龙江省是国家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在“十二五”期间重点建设的十大产业中的交通运输装备产业、新能源装备制造业、新型农业装备产业都属于装备制造业。黑龙江省又是国家主要的商品粮基地,粮食总产量、商品粮调出量和可供开发的土地资源均居全国首位,负有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任。
建国后经过六十多年的建设,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已有相当规模,工科和农科是黑龙江省高校中实力较强的两个学科。“十二五”期间,黑龙江省高等教育要进行科类与专业的调整,各省属普通高校应根据装备制造业和现代农业等主导产业的调整,对相关学科专业进行调整,其基本任务如下。
第一,进一步推进产学研合作。要围绕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和现代农业的要求,形成一批工程技术中心和研发中心,特别是省属重点学校,要围绕学校的优势,着重提高为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和现代农业发展服务的科研开发能力、科研成果推广能力和科研成果应用能力。
第二,要重点扶持直接为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和现代农业服务的学科与专业,既包括直接为装备制造业与现代农业输送人才、输出科研成果和提供科技服务的学科与专业,又要扶植和壮大那些与装备制造业、现代农业紧密相关的学科和专业。要提高这些学科专业的办学水平,为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和现代农业提供高水平的合格人才。
第三,实现高等教育资源空间合理配置,在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集中的地区和黑龙江省农业主产区,要重点发展本科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充分发挥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功能,提升所在省市的核心竞争力。
二、围绕主导产业发展调整高校科类专业结
构所需解决的问题
通过调研和相关数据的分析,我们认为黑龙江省高校在围绕装备制造业和现代农业的发展及结构调整方面,科类专业结构存在着以下主要问题。
(一)黑龙江省省属普通高校工科和农科在校生的比例逐年下降
1.省属院校本科在校生中工科、农科学生的比例下降。黑龙江省2001年工科学生占本科在校生比例为30.47%,2004年为32.86%,2007年下降为30%,2011年下降为29.39%;农科学生占本科在校生的比例2001年为2.59%,2004年为2.23%,2007年下降为1.81%,2011年下降为1.62%。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省属院校工科具有较强的实力,农科为黑龙江省的农业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黑龙江省多数省属普通高校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但近十年来,工科和农科在校生的比例逐年下降,应引起重视。黑龙江省处于高寒地区,自然条件比较艰苦,工资收入不高,外省本科毕业生到黑龙江省就业的比例很低,黑龙江省需求量较大的工科和农科招生比例下降的趋势如不遏制,势必影响黑龙江省主导产业人才供给的数量与质量。
2.黑龙江省高等职业教育在校生中农林牧渔大类
学生比例下降。2007年我国实行新的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07年黑龙江省高等职业教育中农林牧渔类在校生人数为10521人,占高等职业教育在校生的比例为4.51%;2011年黑龙江省高等职业教育中农林牧渔类在校生人数为8588人,占高等职业教育在校生的比例为3.97%。黑龙江省是农业大省,需要大批农林牧渔类的应用型人才,高等职业教育中农林牧渔类学生人数少、比例低,远远不能适应黑龙江省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
3.黑龙江省省属院校研究生中工科、农科在校生比例下降。2007年省属普通高校硕士研究生在校生中,工科学生所占比例为25.04%,2011年下降为23.23%;农科学生在2007年所占比例为8.16%,2011年下降为5.87%。2007年省属普通高校博士研究生中,工学学生所占比例为25.81%,2011年下降为25.55%;农科学生2007年所占比例为12.08%,2011年下降为10.50%。研究生教育负有培养高层次人才的任务,研究生培养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影响黑龙江省主导产业的创新能力、研发能力、推广能力,对黑龙江省能否打造一支高水平的主导产业科技队伍具有基础性和战略性的作用。工科、农科在学研究生比例的下降,对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现代农业高层次人才培养的负面影响不可低估。
(二)黑龙江省省属普通高校与装备制造业和农业相关的本科专业比例在逐年下降
1.与装备制造业和农业相关的本科专业在校生比
例下降。在工科的各专业中,材料类专业、机械类专业、仪器仪表类专业、能源动力类专业、电气信息类专业、交通运输类专业、农业工程类专业与装备制造业关系密切,以上专业2001年在校生数占黑龙江省普通本科在校生数的比重为22.39%,2004年为23.6%,2007年为19.74%,2011年为19.23%。以上专业比例下降,说明这些专业的增长速度低于全省省属普通高校专业的平均增长速度,其中重要原因是省属各高校新设置了许多专业,因而降低了与装备制造业相关专业的比例。
从2001年到2011年,在普通本科农学学科各专业中,植物生长类专业、动物生长类专业、动物医学类专业在校生比例都在下降,其中,2001年植物生长类专业占全省在校生的比例为1.15%,2011年下降到0.5%。在农学学科各专业中,只有环境生态类专业的比例有所上升。
2.与装备制造业和农业相关的研究生专业在校生
比例下降。在研究生工科学科门类中,与装备制造业关系密切的一级学科有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技术、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农业工程,以上各专业研究生2007年占硕士研究生的比例为12.01%,2011年下降为7.99%,下降了4.02个百分点。
农科专业的作物学、园艺学、农业资源利用、植物保护、畜牧学、兽医学等专业的比例都在下降,比例下降幅度最大的作物学由占硕士研究生比例的1.77%降为0.49%,畜牧学由1.92%下降到0.53%,兽医学由2.59%下降到1.0%。
省属普通高校博士研究生专业结构受多方面因素影响,所占比例并非由各高校决定,黑龙江省省属普通高校在与装备制造业相关的博士专业中具有较强的实力,2007年比例为12.6%,2011年上升为14.22%。
农科博士研究生在校生所占比例有所变化,除园艺学比例上升外,其他各专业的比例都有所下降。
(三)省属普通高校中与装备制造业、农业相关的省部共建实验室需要大力扶植
黑龙江省省属普通高校现有9个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4个省部共建农业部重点实验室,在与教育部共建的9个实验室中,与装备制造业相关的重点实验室1个,与农业相关的重点实验室1个。黑龙江省今后要重点建设与装备制造业和农业相关的重点实验室,集中力量重点建设几个能够解决黑龙江省农业与装备制造业重大技术问题的省部共建实验室。
三、对于黑龙江省普通高校科类专业调整的建议
1.各省属普通高校科学地进行学校定位,确定学校科类专业发展的主导方向。黑龙江省普通高校在20世纪末进入规模迅速扩充时期后,为了扩大学校规模,新设了许多专业,冲淡了原来的办学特色,学科专业设置大而全,新设专业小而弱或大而弱,各校新设专业雷同现象严重。在学科专业调整中要围绕黑龙江省主导产业的调整,果断地进行科类专业结构的调整。应下决心撤销或合并一批社会需求量小,对黑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没有作用或作用较小的学科专业,重点发展本校办学历史长、综合实力强、对黑龙江省主要产业和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大的学科专业。重视培养特色学科和特色专业。
2.重视高等职业教育,大力发展主导产业需要的相关专业的发展。如前所述,在黑龙江省高职院校中制造大类、农林牧副渔大类,在校生数量相对较少,比例较低。目前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和现代化农业需要两种类型的人才,一是实践操作熟练程度非常高的工人,二是研发能力比较强的研发人员。高等职业教育担负着前一类人员的培养。从未来的发展需求看,黑龙江省对于第一类型人才的要求数量越来越多,质量越来越高。有条件的高等职业学校要重点发展制造大类与农林牧渔大类的专业,扩大招生规模,重视学生操作技能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以质量求高职院校科类的发展,以专业的优质发展推动专业的调整。
在黑龙江省高职院校中,由农林类中等专业学校升格为高等职业院校的学校数量较多,实力很强。这些学校应发挥优势,坚定为黑龙江省农业现代化服务的决心,勇于创新,改革办学形式,为黑龙江省现代化农业的发展培养出数以百万计的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实用型人才。
3.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为龙头,调整研究生科类专业结构。黑龙江省省属院校有一批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农业部重点实验室、省重点实验室,应大力资助这些实验室的建设,扶植与建设一批直接为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现代农业服务的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和省重点实验室,并以此为重要依据进行研究生科类学科结构的调整。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在工科研究生培养方面具有巨大的实力,2007年黑龙江省部属高等院校博士研究生工科在校生的比例达80.83%,2011年为78.49%,综合实力居全国前列。黑龙江省应充分利用这一得天独厚的优势,加强省属院校与部属院校的协作,促进省属院校在装备制造业高层次人才的培养能力与水平的提高,为打造领军人物创造条件。
4.合理调整普通高校科类专业的区域布局。近年
[关键词]非正式制度;职业教育;改革;制度重构
2014年,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为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了正式制度规范运作的体制保障,但非正式制度环境对职业教育的负面影响仍然存在,是目前职业教育面临的主要现实困境。
一、完善升学导向及就业机制,解决平等地位认同问题
长期以来,社会上存在对职业教育的非正式制度歧视问题。文化因素、传统人才观、择业观促使职业教育成为高考正式制度下学生和家长的末位无奈选择,又使就业市场化背景下人力资源配置对职教毕业生冷漠排斥。首先,从升学角度看,由于正式制度将高等教育院校依据教育质量、办学规模、专业设置、师资力量、科研水平、文化及学术影响力等指标对其进行了绩效标准化等级划分,造成高校人为的“名、优、中、差”三六九等现状。无论学校还是考生家庭都普遍看重选择高层次院校,首选国外名校(高考制度外),国内名校及“211”“985”院校次之,再次二本,至少三本,紧后才会心不甘情不愿的考虑高职高专或技校等中等职业学校;其次,从就业角度看,顺应传统观念的嵌入式影响,用人单位的人才观产生连锁性扭曲,偏重学历文凭又要求能力水平,尤其强调第一学历是否为“211”“985”院校毕业,二本、三本和专升本学历成为人才市场选人用人的底线,高等院校的专业技术人员聘用标准更是高至要求博士、硕士研究生学历,对海归博士更为青睐。相比之下,职教毕业生鲜有平等竞争就业机遇。由于传统观念、文化影响等非正式制度层面的变革不可能一蹴而就,从根本上改变职业教育的非正式制度歧视,只能从改革完善正式制度设计入手,在制度安排上营造普通高校和职教院校平等地位认同的社会环境。一是深化招生制度改革,适度扩大职业教育院校数量和办学规模。探索普通高校和职业院校招生和考试相对分离、学生在校学习期间通过考试多次选择人生定位和发展坐标、普通高校、高职院校间学分转换、学历互认的运行机制,改变“一考定终身”现状,建立职业院校分类招考或注册入学制度,拓宽终身学习通道。让“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成为社会成员普遍认同的主流意识形态;二是构建普通高校和职业院校毕业生机会均等、竞争公平的就业平台。除专业性较强的技术岗位外,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不应设置学历层次、毕业院校等附加条件,为职校毕业生让渡一定的就业制度空间;同时提高高级技工、高素质劳动者薪酬待遇和社会地位,在正式制度安排上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和技术技能型人才供给不足的结构性矛盾。通过接受职业教育让从事技术技能岗位工作成为人们就业的新追求。
二、强化职教功能,明确市场定位和人才培养规格
伴随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职业教育在办学规模和发展速度上也实现了同步增长,但普遍存在职教功能弱化、单一化和办学质量不高的问题,突出表现为非正式制度作用下的三种异化现象:一是职教功能异化。普通高校扩招衍生了职教院校的生源保障危机,高职高专院校为保证生源,降低录取标准,成为承接大量未能升入普通高校考生的载体,一旦出现生存发展困境,职业院校多会选择联合升本或与普通高校合并等“转型”方案,造成办学定位与市场需求脱节;二是办学形式异化。职教院校仿照普通高校办学形式,在专业设置、课程安排、培养目标等方面缺少办学特色,造成职业教育与学历教育混淆同一化。职教院校为了满足就业导向争相创办热门专业,结构趋同、专业趋同现象普遍存在。三是培养过程异化。由于经费、师资、相关实训基地和设备的限制,造成职教院校对在校学生的专业技能培训缺失及专业化、标准化程度低的现状,客观上形成职校毕业生低分低能低素质的整体社会形象,使学生难以适应经济结构多元化、市场需求多样性的现实需要。改变这种局面需要通过深化改革,创新职业教育体制机制,使之能够克服非正式制度的异化影响,当前应重点解决两个问题:首先,改革职业教育体制,科学界定职业教育的市场定位。在体制转轨、社会转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新形势下,职业教育应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基础,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构建相对独立的职业教育体系。其市场定位是使受教育者获得某种专业职业技能,毕业后能够熟练掌握相应的技术和技艺,成为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更好的服务于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需要。要打破现行的职业教育只有专科教育的单一属性,在学制、专业设置上突出实践性和技术性的鲜明特色,形成专科、本科、研究生教学体制相衔接,学士、硕士、博士学位体制相统一的独立体系,拓宽学生职业生涯选择的宽度和上升渠道,使职业教育的发展坐标更具吸引力、影响力和凝聚力;其次,改革教学内容和手段。职业教育课程设置应突出专业技术技能特色,在具体课程选择上要紧密结合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立足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升级设置专业课,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实行动态调整,改变几十年一贯制的传统做法。在教学手段上更多的应用实践教学、具体操作,在校期间更多的举办专业技能竞赛,并把成绩纳入学分累积和就业指导,提升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适应市场需求能力。
三、培育多元主体,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长期以来,职业教育始终存在办学机制不活、培养模式僵化的问题,国家特定的教育机构是职业教育的单一主体。在现行的高考制度安排下,职业院校接收的都是未能进入本科院校的生源,不分兴趣爱好,只按照学校设置专业统一编班,沿袭理论教学、课堂教学为主的教学方式,造成教学活动与社会实践相割裂,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相脱节;特别是在教育经费来源上主要依赖政府拨款,在办学主体和资金来源单一的双重制约下,僵化的办学机制、滞后的教学内容、传统的教学手段,加之职校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不高,致使职业教育教学效果欠佳,市场活力匮乏。针对这些弊端,应借鉴国外职业教育的先进经验,从三个方面对职业教育的现行办学模式进行制度重构,以规避非正式制度负面冲击下的正式制度设计缺欠:一是通过培育多元办学主体,创新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机制,引入以企业为主导的市场配置职教资源的办学体制,推广校企合作双主体参与办学模式。如参照德国国家立法引导、校企合作联合培养、以企业投入和社会投入为主的办学资金筹措模式。课堂教学和实训基地操作并重,使学生获得相关行业从业的实用性技能。通过实行订单式培养,宽进严出,以学生在校学习成绩和专项技能为依据,推广“对号入座”就业导向,使职业教育和市场化竞争紧密结合,以高质量应用人才满足企业市场需求和社会发展需求;二是拓宽职业院校师资来源渠道,要打破现行的职业教育教师资格、编制的局限性,探索客座教授、企业师傅和“双师型”专职教师三位一体的职教师资构成,其薪酬福利除教师工资外,还可享受企业提供的津贴等,从而确保优质职教师资资源通过市场机制优化配置;三是培育职业教育文化,营造良性非正式制度环境,把职教文化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当前,迫切需要把培育大国工匠精神作为职教办学方向,使精益求精、务实创新成为职教文化的核心理念,让具备职业技能和创新本领的职教学生同样可以实现个人价值的理念深入人心,使职教毕业生能够获得职业尊严、社会认同。
四、职业教育立法应考量非正式制度因素
欧美职业教育发达国家都建立了一整套比较完备的职业教育法律法规,在办学投资、学校管理、就业导向等方面作出明确规定,以法律的强制性约束各项职教措施贯彻落实。国外职业教育成功实践表明,完善的立法是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从我国实践看,职业教育立法制度设计方面仅有一部笼统《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1996年9月实施),针对性、操作性不强,尽管此后在正式制度安排上陆续出台了一些政府规章及地方性政策,但缺乏系统性和制度衔接的严谨性,而且政府规章和地方性政策并不具备法律约束力,致使一些政策出台后束之高阁,形同虚设。特别是在职教投资渠道、管理机制、就业指导方面,由于缺少法律规范,使职业教育游离于高等教育体系之外,整体发展能力和潜力远落后于普通高等教育,职教毕业生成为不受待见的求职者、打工族。在相关法制缺失的背景下,职业教育行政化人治结构特征明显,亟需用依法治国理念促进职业教育制度重构。完善职业教育立法,应立足职业教育的市场定位,着眼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提升国民整体素质,促进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培养技术型、应用性人才,突出实效性、针对性和职业教育行业整体发展的规范性。由于现行体制受非正式制度环境的负面影响较多,在立法层面对职业教育进行正式制度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量消除非正式制度因素惯性作用的影响。通过建立国家扶持性法规条款,对参与、支持职教事业发展的企业、社会组织给予褒奖,优化职业教育发展的社会环境,形成支撑其发展的法律结构和长效化激励引导机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支持非营利性行业组织发展,发挥其沟通衔接政府、企业和职业院校的中介桥梁作用;保障职业教育投资稳定增长、鼓励引导社会资本进入职教领域,培育多元办学主体;推进职教领域去行政化,细化依法治校、依法治学法律法规;增强教学环节专业技能性、实践性、开放性;加强职教文化建设,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促进社会人才观的转变和认知提升;建立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互融机制,拓展职教毕业生就业渠道和上升空间。制定便于操作者执行、管理者考评和社会公众监督的法规条款的同时,依据不同地区和不同类别职业院校的发展特点,还应出台适用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具体实施细则。
参考文献:
[1]邢晖,李玉珠.职业教育法重要问题修订意见的调查[J].教育与职业,2014(19):76-78.
[2]豆晓红.从比较法角度谈我国《职业教育法》之完善[J].当代职业教育,2013(2):94-96.
[3]欧阳恩剑.试论我国职业教育法的基本原则[J].职业技术教育,2013(16):68-71.
[4]琳达•克拉克.职业教育:国际策略、发展与制度[M].翟海魂,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1-224.
[5]王义智,李大卫.中外职业技术教育[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11:1-1329.
[6]王湘蓉.发达国家职业技术教育管理特点及启示[J].现代企业,2014(1):58-59.
世纪之交前,在“积极发展民办教育”的口号下,国家开始允许民办院校举办本科教育。民办黄河科技学院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升为本科普通高校,成为我国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所由民办专科高校升格而成的民办本科院校。2005年是民办高校“升本”的高峰期,一年内增加了17所民办本科院校;2007年,三所独立建制的中外合作办学的本科层次高校列入教育部公布的全国民办普通高校名单中;随后,按照教育部26号令,从2008年4月l日起,挂靠公办高校而采取民办机制的独立学院要在5年内按照规定进行调整,经教育部组织考察验收合格的继续发展转为民办普通本科高校。民办高等教育队伍结构日渐呈现复杂性。
民办高校升格为本科院校以后,进入到了一个新的发展平台,基于原专科或高职教育而形成的办学基础和教育优势必然需要重整,层次结构的提升本身又预示了转型过程的到来。目前,处于民办本科大潮中的高校绝大多数将学校发展方向定位于应用型本科教育。
“应用型本科”,是高等教育在功能上的拓展,与我们传统意义上的本科教育有本质区别。严格说来,应用型本科教育属于职业教育体系。
传统意义上的职业教育体系包括初等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应用型本科是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体系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教育层次的升级。普通本科和应用型本科是我国广义的本科教育的两种类型,它们并行发展。从应用型本科教育的专业设置、人才培养过程和师资队伍建设来看,它具有实践性与职业性特征,其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也体现出应用性特征。民办高职专科院校提升办学层次,开办应用型本科教育,是职业教育自身发展规律使然。
应当看到,国内的很多公办普通高校本科教育不同程度地面临人才培养困境,也在尝试着采纳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先进理念。应用型本科教育模式不是民办教育的专利。在此情况下,新升民办本科院校能否在新一轮的转型发展中与普通公办高校博弈并凸显特色,实现从专科教育向合格的本科教育的顺利转变至关重要。中国的教育体制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新升民办本科院校都是一些原有办学基础较好,拥有相对优质的教育资源和文化积淀的院校,转型道路上存在成功的可行性。
首先,应用型本科教育与专科或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存在某些共性,新升民办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与原有模式较易衔接和转变。
在国外,应用型本科的功能与我国的高职教育基本一致,但国外对这类教育授予本科学历。所谓应用型本科教育就是介于普通本科的学术研究型教育和高职高专的一种高等教育类别,这种人才的最大特点是具有较强的技术思维能力,擅长技术的应用,能够解决生产实际中的具体技术问题。这样说来,我国的应用型本科教育与民办院校原专科、高职层次的职业技能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上有一定的类同点,如强调应用能力的培养。但人才的职责与分工有很大不同,决定了教学模式、内涵定位、管理制度甚至课程安排等各方面的重大区别。在智能结构方面,应用型本科要比高职高专的专业培养更加深化,讲究知识面的全面拓展。实施应用型本科教育更加符合当今国际科技发展的走向。
其次,应用型本科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概念,在国际上特别是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其发展已经具备了相当规模。在美国高等教育的办学实践中,技术教育的大学和技术学院、社区学院、工程教育构成了应用型本科教育的主要模式。保持与国民经济发展的高度一致性、满足市场的需要是美国应用型本科教育在实践中的基本特征。在我国,应用型本科教育还属于一种新兴事物,但它一出现就紧跟时代潮流,参照外国先进的教育制度经验,培养地方经济急需的应用型高级人才。
前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曾指出:“新建本科院校是我国本科教育的新生力量,没有新建本科院校的发展,很难说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得好”,这是对新升本科院校的肯定和鼓励。但是,我们能够清晰地认识到,新升民办本科院校在定位、资金、师资、内部管理及自身的协调发展上存在着诸多问题,还需要国家给予切实的政策上的倾斜和保障。
关键词:高职教育 滞后 原因 对策
高职教育即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10年来,我国高职教育得到了大力推进和快速发展,已成为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但相对于迅猛发展的经济建设,高职教育的发展则显得滞后。在北京、上海、广东等经济发达地区,高职教育的滞后已经给当地的经济建设带来了较大的负面影响,成为当地经济建设发展的瓶颈。本文着重探讨高职教育滞后原因及对策。
一、高职教育发展滞后的表现
高职教育是直接培养经济生产第一线技术工人的,它的作用就体现在为经济建设提供适宜的高级技术人才。高职教育发展滞后也体现在培养的人才与经济建设的不适应上,具体表现为两大方面:
1. 首先从培养人才的数量上看,我国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才远不能满足经济建设对人才数量的需求。全国技术工人供不应求的局面普遍存在,尤其是高技能人才严重短缺,已经不能满足经济发展需要,供求之间存在较大差距。技师和高级技师也严重短缺。在制造业发达的地区,技术工人尤其是高级技能人才的短缺状况更加严重。从发展的趋势看,我国对技能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呈现出日益强劲的势头。据测算,到“十五”末,我国技能劳动者需求总量将增长20%-25%,其中,高级以上技能劳动者所占比例预计增长15-20个百分点,特别是技师、高级技师的需求将翻一番。近几年的高职扩招,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一些紧缺,但仍然赶不上技工缺口的数量。
2. 其次从培养人才的质量上看,高职教育发展更是滞后于经济建设的发展。近几年的高职扩招,从数量上缓解了一些地区技工荒的程度。但高职院校的办学条件未能及时跟上规模超常扩张的需要,导致办学质量下降,高职毕业生素质不高,整体上仍然没有满足经济建设的需要,不能适应企业的用人要求,一些专业的毕业生在实习期间就因不适用而被退回,造成一方面企业用人单位惊呼“技工荒”,另一方面高职毕业生却陷入工作难找的无奈境地。
二、高职教育发展滞后的原因分析
1. 定位偏差。在对高职教育的层次定位上,我国把高职教育定位为专科高职,而且多由原来的大专转型或由中专升级而形成,这使得高职教育一开始就先天不足,是由各路散兵组成而非正规军;在对高职教育的学费定位上,又把高职教育定位为高学费教育,比一般本科院校学费高很多,国家财政支持少。这种低层次而高收费的定位偏差注定了高职生源的整体素质较差。
2. 观念滞后。由于对高职教育的定位偏差和传统观念的影响,社会上存在着对高职教育的误区与偏见。不少人认为上高职就没前途、没出息。加上高职教育又是近几年的新生事物,起步晚,理论与实践经验不足,没有形成系统科学的高职人才观和成才观。因而人们常常片面地认为高职院校是最末流的高校,高职学生是素质最差的大学生,使高职教育没有相应的“名份”。这样,学生及其家长就不情愿选择这类学校,生源质量得不到保障,用人单位也看低高职毕业生。
3. 国家财力投入不足
高职教育的特点是培养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它除了要与各行各业密切联系与合作之外,还要拥有各行各业的机器设备和最新技术及各种实习实训基地,这些设备和技术还要经常更新。这就需要大量的场地和巨额资金,其投入不比普通高校的实验室投资小,甚至还要更大。许多高职院校还要面临新校区建设的巨额费用。而国家教育资金投入严重不足。近两年国家已认识到这点,开始划拨巨额资金,采取相应措施发展高职教育,这是英明之举,对我国高职教育将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4. 高职院校本身的原因
我国高职教育起步晚,理论与实践经验不足,在办学方向、办学条件和办学水平上还存在许多问题,是高职教育发展滞后的主要也是重要的原因。
(1)高职院校办学方向与办学条件不适应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
许多高职院校在办学的模式上与社会需求有所脱节,没有把握好以培养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的办学方向,重理论,轻实践,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普遍较差;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还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才市场变化的需求,与高职的培养目标脱节,使高职学生毕业后没有掌握基本的专业技能,丧失了自身应有的优势和特色,没有了竞争力。
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图书设备、教学仪器设备、实训基地等办学条件均达不到标准要求。现有的实践实训条件陈旧,学生的实践实训环节跟不上,学生的实践技能跟不上现代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要。
高职院校师资队伍水平与高等职业教育的要求也有较大距离。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要求教师不仅要精通专业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具有十分熟练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即成为“双师型”教师。而许多高职院校的现任教师,绝大多数是从普通高校转型而来或是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从学校到学校,缺乏实践能力的培养和锻炼,对高职教育的特点认识不足,拥有的只是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缺乏专业实践和操作技能,难以完全胜任高等职业教育对技能培训的要求。
(2)重招生,轻就业,就业指导和跟踪调查工作不到位
高职院校只重视招生而忽略了就业。没有建立起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稳定的信息交流平台,又缺乏对毕业生的跟踪调研,对于毕业生在工作当中得到的哪些知识重要、哪些知识更有用的体会无从了解,使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与课程结构的改革失去了一个有效的依据。
(3)教学方法及考核方式不适应高职教育发展的需要
高职教育的特点和规律决定了它在教学方法及考核方式上有别于普通高校,但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还是沿用普通高校的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缺乏高职特色。教学方法仍然是以讲授为主,一些多媒体也只是黑板粉笔的替代品,学生听的多,动手操作的少。在考核与评价方面,基本上是本科理论教学的考核方式,缺乏应用性、灵活性、创新性和实践性。
三、促进高职教育发展的策略
高职教育是我国经济建设飞速发展不可短缺的一条腿,是实现我国城乡小康社会的保证因素,一定要促进高职教育的发展。针对以上存在问题的原因,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首先,国家要把对高职教育的重视落到实处。一方面要大力倡导高职教育,进行高职教育的宣传,消除社会与企业对高职教育的偏见,另一方面要加大对高职教育的投资力度,扶助高职教育走上正规。
其次,要开展高职教育的理论研究和法规建设。我国目前还没有一门《高职教育学》,对高职教育的目的、内容、过程、方法、途径及考核评价作系统的论述,高职教育缺乏理论指导;又没有一部《高职教育法》对其行为进行规范。目前,各个高职院校全凭自己理解,摸着石头过河,只能是跟在经济建设发展的后头赶路,要真正高效地发挥高职教育对经济建设的促进作用,除了实践探索外,还需要进行理论探讨与提升。
再次,是进行高职院校内部的教学和管理改革。建立灵活机动的办学机制,密切联系企业用人单位,适时改革专业结构和课程设置,改革教材内容和教学方法,改进对学生的考核考试方法。改革招生与就业机制,建立与企业单位的长效联系,建立与社会密切联系的、稳定的、反应灵敏的信息渠道,解决高职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以吸纳优质生源进入高职院校。切实提高教师素质,开展双师型教师培训,改进教师评估,提高教师待遇,吸引并留住优秀教师。
最后,要把高职教育纳入我国正常的学制系统之中。从学制上看,我国小学和初中为基础义务教育,到高中开始分成并列的普通高中教育和职业高中教育,即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两条腿走路,到了高等教育阶段,普通高等教育为本科,还有研究生、博士生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却变成了专科,远远低于普通高等教育,高等教育变成了一条腿长一条腿短不完整的教育,这不能说是一种正常现象。我国的高等教育包括普通高等教育和成人高等教育,普通高等教育又应该包括普通高校和高职院校,给高职教育一个名正言顺的位置,还要发展本科和研究生高职教育,使高职教育和普通高校一样并列发展,并驾齐驱,成为我国教育发展强劲的两条腿。
参考文献:
[1]邱雅.技工荒与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滞后探讨[J].企业技术进步(京),2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