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赏析八篇

时间:2023-09-21 17:42:02

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第1篇

关键词:人力资本;大学生;健康投资;健康资本

中图分类号:F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3)16009002

高等教育日趋大众化,大学生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后备力量,其人力资本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健康是人力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知识技能的获取和发挥。层出不穷的大学生自杀及犯罪事件使大学生健康投资问题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现代人力资本之父舒尔茨认为:健康投资是指卫生保健设施和服务的投资,包括影响人的预期寿命、体力和耐力、精力和活力的全部开支。良好的健康状况可以提高个人的劳动生产率,提高各国的经济增长率。

1大学生健康投资问题研究现状

近年来,经济学家对全球化背景下的人力资本健康问题作了许多研究,内容主要涉及健康人力资本研究、健康资本理论研究等方面。关于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健康问题的研究也很多,但主要集中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

国外有关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学生活动过度、注意分散、焦虑、抑郁、攻击、退缩等大量具体的心理问题,揭示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和流行率,建立诊断其心理问题的标准与评估工具。探讨个体自身与家庭因素对学生心理问题形成及变化的影响,并发展了许多心理行为问题矫正技术。目前,国际上有关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研究的主要发展趋势是:重视探讨学生心理健康与其所处家庭、学校、同伴、团体、社区等社会环境的互动关系,强调从个体、家庭、学校等多方面入手,采用综合干预来矫正学生心理问题。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学者对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对学生学业成绩、信心、情绪、智力、焦虑、抑郁等领域,主要揭示我国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普遍问题,表明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行研究和教育的迫切性。在学生心理健康成因和影响机制方面,研究者考察了家庭、同伴等对学生焦虑、抑郁、恐惧等内向型心理及对攻击型、违规、适应不良等外向型心理问题的影响。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健康不光包括心理健康,还包括生理健康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即健康的人际关系。以往针对大学生生理健康,尤其是健康人际关系的研究较少,而从人力资本角度对大学生的健康投资问题进行研究的则更少,大学生的人力资本数量和质量对国家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进行此研究非常必要。

2大学生健康投资中出现的问题

2.1健康投资问题缺乏关注

大学生远离家人在外求学,学费带给大部分家庭较大的经济压力,距离和经济原因导致家庭对大学生的健康投资问题缺少关注。尤其是一些贫困家庭,父母本身的健康观念意识薄弱,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和人际关系健康缺乏教育,对学校的依赖性高。而大部分高校虽设有心理咨询室等机构,但效果很差。除了体育课以外,其他的身体健康投资很少,尤其是公办院校的学生,平时基本属于放羊式管理,学生熬夜游戏,生物钟混乱现象普遍,学校缺乏必要的监督。同时,当代大学生基本属于90后,认为自己还年轻,拥有大量的健康资本可以任意支配,自控能力差,对自身身体和心理健康问题关注程度很低,这也是导致近几年大学生健康问题频发的重要原因。

2.2健康投资主体不明确

大学阶段是大学生结束少年生活离开父母迈向成人生活跨进社会的过渡时期,以往的研究表明社会、家庭、学校和个人对大学生的健康问题均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家庭是生育期、婴儿期、儿童期和青少年时期健康投资的主体,这些时期的投资属于健康存量投资。大学生已是成年人,学校是其成长生活的主要场所,成年以后的健康投资属于健康流量投资,成年人在体力和智力等方面的健康状况已经定型,对他们的投资只是改变某一时段的健康水平的作用。这个时期的健康投资收益期较短,收益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从经济学角度而言,只有当收益≥成本时,才认为这项投资是可行的,加上许多高校主要承担了教学的职责,而忽视了育人的重要性,导致学校并没有承担起相应的责任。而学生尚未进入社会,社会对大学生健康投资的作用有限,刚高中毕业的大学生本人,还没有形成自身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对自身的认识不足,对健康投资的重视程度也不够,这就导致大学生健康投资的主体不明确。

2.3健康投资形式单一,系统性不强

在传统教育背景下,大学生健康教育工作的形式过于单一,常把健康教育工作区别于学校教育的其他工作,使之游离于学校的其他工作之外,采取的途径与方法不外乎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心理咨询、开设讲座等,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系统性的教育形式。很多高校都开设了心理健康咨询机构,并为学生开设大学生心理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课程,但相比广大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真实需求,这些课程的设置远远不够。并且,大部分学校在课程的定位和授课的过程中将心理健康教育简单的与思政教育混为一谈,把心理咨询机构置于思政教育机构中,将心理健康问题笼统归为德育问题看待,效果非常不理想。

2.4弱势群体健康投资不足,关注少

贫困生是大学生中的弱势群体之一,大量研究表明贫困大学生与不贫困大学生相比存比较严重的心理健康障碍。城乡的差别、不公平的社会收入和社会文化等社会因素,学校教育中忽视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等学校因素,家庭教育的不利和家庭经济困难等家庭因素以及贫困大学生主观上存在的某些问题是造成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民办高校的学生囿于社会给他们打上的标签和社会舆论对他们的不公,在大学生群体中也处于弱势地位,比一般高校的大学生更容易产生健康问题。这些弱势群体大多不被重视、人际关系敏感、情感脆弱等,人们对他们的健康问题关注很少,反而对那些富二代和官二代、211和985等公办高校的大学生关注热情很高。

3解决大学生健康投资问题的对策

3.1重视大学生健康资本的提升,树立正确的健康投资观念

健康资本对于人们生产健康时间,从而获得各类市场和非市场活动的回报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大学生是巨大的潜在劳动力资源,其健康资本的提升对经济发展和全民素质提高至关重要。首先,当代大学生的自我意识、个人价值意识、个性意识等比较强烈,他们完全掌握对自身人力资本的形成、积累、开发、配置、流动、利用或闲置的控制权,其他任何个人或组织对人力资本的生产、形成、支配和使用并从中获取收益,都必须获得大学生个体的认同。因此,大学生自身要树立正确的健康投资观念,重视自身的健康问题;其次,教育是获得人力资本提升的重要方式,学校在教学的同时必须认识到育人的重要性,重视大学生群体身心健康和良好人际关系能力的培养;再次,家庭要继续承担大学生健康投资的责任,学会用成人的方式与大学生沟通交流,促使其健康成长;最后,社会对大学生健康问题要引起重视,加大对大学生群体健康问题的关注和投资力度。

3.2建立以学校为主体,国家、家庭和个人共同作用的投资体系

教育对健康有着直接的显著的正向作用。大学生求学阶段主要依赖学校提供的资源生活和学习,而健康的大学生群体也会减轻学校的管理压力,提升教学效果。另外,重视健康投资也会使学生对学校产生强烈的情感,吸引优秀人才进入学校学习,提升学校品牌影响力,给学校带来持续竞争力。因此,建立以学校为主体的投资体系更能起到实际作用。从社会、政治责任上看,国家有责任、有义务提升国民的健康水平,干预大学生健康状态是职责所在,应通过加大教育投资来促进大学生健康资本的提升。父母是大学生的法定监护人,个人是健康投资的直接收益获得者,建立以学校为主体,国家、家庭和个人共同作用的投资体系是保证大学生健康投资收益率的必然选择。

3.3运用多渠道、全方位的投资形式

健康投资由学校、国家、家庭和个人共同作用。首先,学校作为投资主体,必须根据大学生健康需求,有针对性的开展健康投资活动。建立一支正规化的高水平心理辅导师资队伍,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同时,建立完善的心理咨询机构,定期与学生进行沟通,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问题;开展各种形式的体育文化活动,促进大学生身体健康水平的提升;重视除文化知识以外的综合素质教育,营造良好的学校氛围。其次,国家一方面要继续加强体育课的考核力度,促其增强体质;另一方面要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政治的教育和制定适当的考核方式,提升他们心理、精神健康水平及适应社会的能力。再次,家庭和学校建立畅通的沟通渠道,共同关注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最后,大学生要重视自我教育,学会正确地自我认识,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时学会自我调节,正确地面对现实,发挥自身的能动性。

3.4关注弱势群体,落实投资措施

学校和社会要重视弱势群体的健康问题,尤其是贫困大学生和民办高校学生,以学生未来发展为导向,针对来自不同层次家庭、不同院校学生的特点进行健康教育,并且要将具体措施落到实处,提升健康投资的实际作用。应十分注意加强班级和宿舍的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的作用,积极开展心理互助活动,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从而消除弱势群体心理上的压力。校园文化建设要体现人文关怀,营造团结互助的校园氛围,积极建立相应的大学生社团。摈弃社会对211、958等公办高校的特殊偏爱,消除学历歧视,降低金钱、政治因素在大学生就业中的影响,公平公正的对待来自不同院校、不同层次家庭的学生,减少给他们心理带来的不良影响。加大对贫困生和民办高校学生的健康投资力度,合理分配投资资源。

大学生健康投资收益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健康的人力资本又具有显著的时效性,因此,要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健康素质,就要把握好有效的方法,抓住时机,了解不同层次大学生在不同阶段的实际需求,把握侧重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将健康投资落到实处,切实提升大学生的健康资本。

参考文献

[1]符晓航,符晓峰.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综述[J].学理论,2010,(20).

[2]彭银春,张卫宇.论思想状态、健康资本与大学生人力资本投资收益之关系[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7,(10).

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第2篇

【关键词】生态学 中小学心理健康 教育模式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053-01

引言

就现在而言,越来越多的国际上心理学研究表明从生态学视角看待人的发展和教育问题备受人们的关注。这种研究方法认为仅仅靠医学上的心理治疗方法来对中小学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行保护是不够的,还应该立足于生态学的视角去分析心理健康教育问题,这样可以避免脱离实际的不足和机械化的教育的缺点,更加适应当今的发展模式。

1.生态学的概念

生态学(Ecology),是德国生物学家恩斯特・海克尔于1866年定义的一个概念: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体与其周围环境(包括非生物环境和生物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目前已经发展为“研究生物与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1]。

不管中小学生处于何种阶段,其所在的环境的变化对于中小学生都是一种新的挑战。如果我国的中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能以生态学理论为基础,这对我国展开多样化的心理教育模式以及学生的健康积极成长至关重要。

2.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现状

目前,我国中小学心理教育模式主要是以“四结合”心理教育模式为主,教育辅导式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为辅。所谓的“四结合”是学校结合学生现有的状况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服务;学校结合对学生和家长的心理咨询来描述学生的心理发展;结合对学生的心理辅导和矫正来开展教育训练内容;班主任将心理健康教育结合到日常工作中。然而,教育辅导式的学校心理教育模式是以学生本身为原则,为学生提供发挥潜能创造才能的环境,时时刻刻关注学生的生存环境,注重心理健康教育的全面渗透,在灌输相关知识时本能的教育学生心理建设,使得学生不仅仅实在知识方面得到充实,还为学生的心理建设提供了很好的便利。

可是,我国的中小学普遍都存在着这些问题:一是学校只注重形式,上级提供一个大纲,学校为了响应上级的要求,模式化的对学生进行教育,对学生的需求并不关心;二是将“四结合”抛在脑后,直接以教育辅导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为主,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门学科,让学生对其书本上的知识死记硬背,使得学生根本没有得到完善的心理健康建设;三是城乡差异显著,心理健康教育在不同地区发展极度不平衡,表现为在一线、二线城市发展较好,而在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区,对心理建设重视不够。

3.构建以生态模式为基础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以我国中小学的实际情况出发,在生态学视野下进行分析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结合中小学所在的环境即“家庭、学校和社会”,将中小学的心理健康建设有序的展开。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生态化”是指将心理健康教育放入一个大的环境中,以生态学理论为基础,通过环境内部的作用以及外部环境即家庭和社会环境对内部环境的冲击和改变来全方位的培养学生的优良思想品质,并且针对中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制定一个适合中小学生的方案[2]。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生态型”的教育模式,即家庭、学校、社会同心圆平衡稳定发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全方位展开是指不仅仅限于学校的教育,需要将教育扩展到家庭和社会,这是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责任。首先,学校不能仅仅只注重心理健康的形式发展,还要注重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发展,关注学生的需求,毕竟学生才是主体,学生才是心理健康建设最关键的人物;其次,不能将心理健康局限到书本上,心理健康建设是一种实践性的学科,单纯的靠书本上的教育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小学生的心理问题,应该开展对中小学生的心理咨询,让学生积极的关注自身的心理,使得学生清楚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最后,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地域性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国家应该高度重视,推广在贫困地区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活动,对贫困地区给予相应的补助[3]。

综上所述,从生态学的视角来展开对中小学心理教育是一条漫长而坎坷的道路,学校、家庭、社会都不能有任何懈怠。

4.结语

由于人类的活动范围的扩大和多样化,人类和环境之间的关系矛盾日益突出。通过PPCT模型我们可以知道个体的存在周围包括着微系统、中间系统、外系统以及宏系统。对于中小学生的心理发展,应当以中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为基准,通过对生态学的理解制定一份适合中小学生心理教育的方案。

参考文献:

[1]申继亮.当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困境与出路[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 12(4):88-89.

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第3篇

关键词:职业学校;学生心理问题;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6)12C-0009-04

一、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价值观越来越多元化,社会人际关系也日渐紧密与复杂,机遇与压力同时存在,导致人们的内心矛盾冲突愈演愈烈,心理问题日益加剧。因此,人们在关注自身生理健康的同时,心理健康问题也得到了普遍关注。

在学校教育方面,心理健康的问题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1994年《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首次明确提出:“应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心理健康指导和教育,促进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完善的心理素质,较强的挫折承受力和环境适应能力。”这也预示着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进入到一个全新的阶段。

近些年,我国部分在校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健康发展。据相关调查研究发现,精神疾病是青年人较为常见的患病类型,而青年学生则是患精神疾病的高发人群。此外,受到心理障碍困扰的大学生人数也逐年上升。在心理障碍和精神疾病的高发状态下,大学生因心理问题频频发生伤己伤人事件,不仅给个人发展造成了严重阻碍,也影响了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健康发展。由此可见,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心理健康教育必须得到足够的关注和重视。

我国职业院校的学生属于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是大学生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具有群体特殊性,职业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也日益加剧。因此,根据我国职业院校学生的心理特点,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保持心理健康的意识,提高心理素质,面对日益复杂的社会关系能够正确应对和合理处理,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和建设,已然成为我国职业学校高度关注和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二、概念界定

(一)职业学校

为进一步促进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健康快速发展,提高劳动就业率,职业教育承担着重要使命。在我国,职业教育主要分为初等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各职业院校是系统实施职业教育的主要场所,学生毕业后取得相应学历。职业院校的招生对象主要是初中毕业生、高中毕业生或有初中、高中同等学历的人员,三年学制。职业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在贯彻义务教育的基础上为社会和国家培养具有专业技术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培养目标不仅停留在文化知识的提高上,还要求对学生的职业技能和专业技术进行培养。

(二)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的概念最先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比尔斯提出的,而近年来对于心理健康这一名词许多研究者都给予了不同的定义。《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提出,心理健康主要是指人们的心理活动在一定环境条件下所具备的最优状态。

1946年联合国卫生组织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健康标准和理念,认为:“健康,不仅是涉及身体上没有缺陷或疾病,也同时包括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能力方面的健全。”由此可以看出,心理健康是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

著名心理学家张厚粲教授认为,心理健康主要涉及内在心理状态与外界环境具有同一性、个体心理过程的协调完整性、心理特征相对稳定性。还有研究者指出,个体的心理健康就是指人们能够很好地适应各种外界环境,保持相对稳定的心理状态,通^意志努力来调整自己心理状态,从而达到与外界环境的平衡协调状态。

综合已有研究者对心理健康这一概念的界定,本文将心理健康定义为个体内部心理状态与外部环境能够协调统一,通过一定的意志努力,调整内部状态,从而能够很好地与外界环境和谐相处,保持相对稳定的内部心理状态。

(三)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指以心理健康为中心,有目的地开展相关的教育活动,主要涉及心理健康基本常识的普及、心理健康意识的树立和培养、心理自我调节的基本方法、异常心理现象的识别等。本文的研究对象主要是职业学校的学生,因此采用狭义的心理健康教育概念,即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以相关心理学理论为基础,有目的地、系统地向学生讲授心理健康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保持心理健康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完善。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青年学生心理健康研究现状

在西方发达国家关于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已被广泛推广和接受,并得到普遍的关注和重视,基本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通过已有研究发现,目前国外有关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主要包括学生心理健康知识,心理问题预防、诊断和评估,心理咨询,心理档案建立,学习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等。主要的教育途径涉及传统教学形式,课堂讨论,角色扮演和自评估等形式,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树立保持心理健康的意识,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二)国内青年学生心理健康研究现状

我国有关于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研究相较于西方国家起步较晚,始于20世纪30年代左右。而多数的研究也是从引进西方国家的相关著作开始的。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现代教育的高度重视,我国对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心理健康状态的关注也逐渐加强,成为发展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纵观已有研究,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对职业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研究还比较欠缺。而职业院校学生自身的特点决定了他们容易产生一些问题心理或问题行为,属于心理问题的高发群体。因此,深入探讨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四、我国职业学校学生主要心理问题

(一)自我认知偏差

衡量一个人心理健康、人格完整的重要标准之一就是自我认知是否正确。自我认知即是自己对自身状态的感知和认识。自我意识主要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监控三个方面。正确的自我认知和自我意识包含适当的自我认识、真实准确的自我体验和良好的自我监控。由于职业学校学生自身心理特点和个体心理特征的独特性,存在自我认知偏差的心理问题,对自身的评价存在不准确性和非真实性。

1.自我中心感强烈。自我中心感强的人常常忽略他人的想法,很难站在他人的角度上考虑问题,往往将注意力集中在自己身上和自己的观点上。职业院校的学生独立性很强,自我观念也较强烈,渴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依照自己的意愿能够顺利完成某些事情,从而提高自己的价值感和存在感。他们大多数处于青少年向青年过渡的年龄阶段,在家庭中受到父母和长辈的溺爱,容易以自我为中心考虑问题,不善于考虑他人的感受,甚至在关心和尊重他人方面有所欠缺。当他们在学校里失去了自我中心的位置,则会容易导致心理的失衡,从而采取一些不恰当的行为引起他人注意,获得满足感。

2.自卑。职业学校的学生通常缺乏正确的自我意识,自我评价较低,对自己的品质、能力甚至未来都做出了不切实际的评价,认为自己什么都不会,也将一事无成,总是低人一等。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过程中,他们较多受到老师的忽视和家长的指责,从而形成了恶性循环,“我不行”的观念更是深入他们的内心。对于通过一定努力能够完成的任务他们始终回避和畏惧,不愿意去学习新技能,更不愿意去适应社会。

(二)适应不良问题

个体从熟悉的环境过渡到一个全新的陌生环境都会出现适应不良的现象。职业院校的学生在进入新的校园环境,接触到新的老师和新的同学,以及新的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等过程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适应不良问题。适应能力相对较差的学生可能在很长一段时间都处于熟悉和适应的阶段,在这一过程中就容易出现焦虑、恐惧、孤独、自卑,甚至敌对等心理现象,严重影响他们的正常生活和学习。

(三)学习心理问题

无论是普通高校还是职业院校的学生,他们在学校主要的任务和活动都是学习。然而相较于普通高校,职业院校的学生自我监控能力较差,学习行为习惯存在一定的偏差,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如学习方法适应问题、学习动力不足问题、学习兴趣低下问题。

(四)人际交往问题

人际交往关系主要包括与父母关系、师生关系、同往关系、异往关系以及网络交往关系等。人际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职业学校的学生处于青少年向青年过渡的阶段,心理趋于成熟却不完全成熟,仍处于叛逆心理时期。在与长辈交往过程中,可能会受到长辈的批评、指责,甚至是忽视和冷落,在遭遇这些时容易产生逆反和抵触心理,导致人际关系破裂。在与同辈人交往过程中也容易出现不良的心理问题,如同性之间的相互盲目攀比,拉帮结派,异往中的不良心理和行为等。

(五)情绪情感问题

良好的、积极的情绪能够促使人开拓思维,提高记忆力,同时能增强人际关系,使人保持身心健康。消极的、负面的情绪则会阻碍人的思维和行为,影响个体的工作学习效率和人际关系等。持续的消极情绪体验容易导致抑郁、焦虑等神经症。据相关调查研究显示,职业学校的学生情绪情感问题较为明显,主要表现为焦虑、恐惧、紧张和抑郁等。

(六)不良人格问题

我国职业院校的学生常见的不良人格问题主要包括:(1)冲动暴躁。有些学生往往因为一句话、一个小动作而情绪异常激动,易与他人发生口角,甚至拳打脚踢,引发恶性的打架斗殴事件。在职业院校中学生打架斗殴现象频现,严重者甚至出现生命危机。(2)嫉妒。青少年情绪体验强烈,年轻气盛,总希望在团体中能够超越他人。一些学生为了维护自己所谓的“自尊”,进而可能采取一些不恰当的方式诽谤、贬低他人,甚至通过一些过激的行为报复他人。(3)孤僻。职业学校的学生多数受过中考、高考失败的打击,导致一些学生出现认知偏差,特别是性格内向的学生,认为自己一事无成,更加孤僻和无助,丧失自信心,不愿意与人交往,厌烦周围的人、事和物,产生空虚、孤独的心理。

五、提高我国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的策略

(一)社会层面的心理健康教育对策

人是社会的人,职业学校的学生也同样处于大社会环境之中,而社会环境是影响个体心理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学生保持心理健康的良好状态。

1.社会积极参与职业学校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社会应当明确社会环境对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成长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为学生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和心理环境,积极参与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个体成员大部分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方式都与整个社会大环境相类似,那么社会成员在社会环境中则容易获得社会支持,产生归属感和安全感,促进健康心理状态的形成和发展。因此,社会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职业学校的学生,正视他们的优点,也要接纳他们的不足,并通过一定的方法促进他们不断完善自我,形成健康的心理和完整的人格。

2.社会媒体的正确舆论导向。社会媒介应该充分利用自身的势和资源,关注职业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为他们提供相关的信息,优化舆论环境,营造科学、和谐、积极向上的社会舆论环境,鼓励学生树立保持心理健康的意识,不断完善自我,发挥自己的个体优势和群体特点,帮助他们成长成才,同时也要通过正面的宣传和正确的舆论消除社会对职业学校学生的歧视和偏见。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全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习惯。

(二)学校层面的心理健康教育对策

学校是学生进行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学校承担着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责任,是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和主要渠道。

1.深化教育改革,转变教育思想,加大心理健康教育力度。学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应该逐渐转变教育理念,应以素质教育为终极目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应正确认识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素质教育质量的重要部分和主要内容。帮助学生拟定系统、科学的心理健康课程,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并且学校加大资金支持,提高教师专业素养,使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规范化、科学化。

2.合理安排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学校开设具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的重要途径,是学生接受系统心理健康教育,树立保持心理健康意识,形成良好的心理素养,提高自身心理健康水平的主要手段和渠道。因此,学校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开设相关课程。如可以根据学生年龄阶段的群体差异,在不同的年级开设不同的课程。如针对刚入学的新生开展适应新环境、新学习和新职业的校园生活的辅导;针对二年级的学生,可以将教学的重点放在人际关系和人际交往、沟通方面的辅导,帮助他们认识如何正确处理师生关系、同性关系、异性关系等,并且关注他们的情绪情感问题;三年级的学生则更多关注他们的就业择业问题,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普及相关情绪管理和压力管理的技巧,增强学生的抗挫和抗压的能力。

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第4篇

目前,导致中学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主要有四点。第一,学习竞争的不断加大是造成中学生心理压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尤其是处于初三、高三阶段的学生,学习压力大,心情随着月考成绩跌宕起伏,成绩进步了,可以高兴几天,成绩退步了,各种恐惧、焦虑的情绪随之而来。第二,随着教学任务的加重,学校对学生的心理教育辅导的课程不断减少。学校的教学任务和压力增大,把心理健康教育课改成文化课,使得学生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的机会减少。第三,绝大多数家长对孩子关爱的重点放在身体健康和学习成绩上,而对心理健康方面关注甚少。家长也不注重了解心理健康的知识,当小孩出现心理问题时,家长不能正确对待,导致学生的心理问题加剧。第四,在互联网不断发展的大背景下,网络信息传播速度快,影响面广,一些低俗的网络信息极易影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使得中学生的自我认识出现偏差,极易产生心理方面的问题。

中学是学生青春期的重要阶段,是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的重要时期。但是现今,中学生面临着升学的巨大压力,学业的压力往往让更多的中学生承载了沉重的心理压力,故进行正确的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学校和家长关注的重点,同时对中学生进行自我的心理教育也是一门必修课。针对中学生出现心理疾病的原因,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地发展。

从学校的层面来说,一方面,学校可以多举办亲子互动活动,通过各种心理测试等小游戏,让家长多了解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同时拉近学生与家长之间的距离。另一方面,针对各个年级的学生,学校可以成立心理咨询专业小组,为学生及时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服务,让学生的心理压力有地方可以缓解,有人可以倾诉,有人可以理解。

从家庭层面来说,家长有时可以放下家长的架子,以朋友身份与子女进行心灵上的沟通,多了解孩子内心的真实想法,鼓励并陪同子女多参加社会活动,以言传身教和激励的方式帮孩子健康度过青春期。同时,家长应多了解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形成对中学生心理问题正确的认识。

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第5篇

一、组织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

由于受当前教育考评机制的制约,青海农村学校领导对心理健康教育普遍不够重视,缺乏系统规划,心理健康教育被等同于“副科”的现象普遍存在,多是被班主任或政治老师作为做学生思想工作的一种辅助手段,通过班会课、活动课加以实施。

一些条件较好的镇中心学校虽有相对固定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从事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但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缺乏有效的评价机制,缺乏具有可操作性的管理机制,心理健康教育被当作装点门面的学科。

针对上述问题,我认为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1.加强宣传和普及活动,消除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种种误解;以点带面,促进心理健康教育事业的繁荣。

2.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评价机制。由专兼职人员组成专家小组,依照一定的参照标准,定期和不定期地对农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机构与队伍建设、教育教学工作中全面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开设、日常心理咨询与辅导、心理辅导室的建设与资金投入、心理健康教育的科研工作等方面进行评价。

二、师资队伍建设的问题与对策

心理健康教育在农村学校毕竟属于新兴学科,缺乏相关专业教师,一些心理健康教育意识相当强的农村学校领导,即使到高校招聘了相关专业的教师,也因这些应届毕业生缺乏经验而使心理健康教育很难落到实处;而其他农村学校大部分没有专业老师,甚至让政治教师担任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并且,在农村,很多家长乃至部分教师还不知道有这么一个学科,因此教师和家长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性没有调动起来,业余和兼职的心理教师匮乏。

针对上述问题,我认为可以采取如下策略。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针对农村学校缺乏专业心理教师的现状,要逐步建立在校长领导下,以班主任和专兼职心理辅导教师为骨干、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制;地方教育部门应当把心理健康教育课列入课标进行考核,并要求每个学校都按规定配备专兼职心理教师;切实提高心理教师的地位,解决好各种津贴待遇。

2.充分挖掘社区、家庭、学校、自身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让社会各界都来支持、配合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增强业余和专业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力量。

三、心理健康教育方式的问题与对策

由于目前农村地区教育行政部门大多没有硬性推进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因此农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推进随意性很大,主要根据各校领导的意愿和师资条件开设。农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缺乏,又导致农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科学化和专业化水平低下,教育方式多以学科化方式进行,重在照本宣科地灌输概念。这种教育方式不仅与新课改精神不符,而且大大降低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一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因教育方式不当造成对学生的伤害。

针对以上的问题,可以采取下列措施。

1.加强对外交流,积极吸收他人的经验和研究成果,注重心理健康教育的本土化,拓宽农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路。

2.针对学校教学展开心理健康教育。以学习心理研究为突破口,在学科教学、各项教育活动、班主任工作中,都应注重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渗透教育,这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

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第6篇

\[关键词\]高职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社会适应;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5)05-0015-03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2013年度立项一般课题(2013LSZ065),广西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13年度一般资助项目(SK13YB155),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2014年立项一般项目A类(2014JGA328)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王立高(1978―),男,山东费县人,硕士,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讲师。

一、研究的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

(一)积极心理学的兴起

自美国心理学家马丁・塞里格曼(Seligman)开创了积极心理学这一新的心理学研究取向以来,其核心观点就得到了大多心理学学者的认同。积极心理学认为,心理学应关注人具有的潜在力量和积极品质,关注人自身的积极因素,激发人自身潜在的积极品质和力量,使每个人最终都能获得自己的幸福。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一是主观层面上的积极体验,即过去的幸福感和满足感、现在的快乐和幸福、对未来的希望和乐观态度;二是个人层面上爱的能力、勇气、工作的能力、对美的感受力、宽容、毅力、创造性、对未来的关注、灵性等积极人格;三是在社会层面上的积极的社会组织,涉及公民美德、利他主义、宽容、责任感、礼貌、有职业道德的公民制度等。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学研究的新视角,它通过关注并构建人自身积极的力量,有效地维护并促进心理健康,主张通过开发和应用人自身的积极力量,发掘其在维护心理健康方面的积极作用,促进人的幸福和发展。

(二)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消极模式

自20世纪80年代初在我国高校开展以来,心理健康教育得到了较好、较快的发展。尤其是近年来各高校都加强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力度,并且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为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缓解、各种负面事件的预防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但是,我们也发现,大学生群体的整体心理健康水平并未得到显著提高,仍然出现了很多社会影响比较大的事件,如硫酸泼熊事件、马加爵杀人案件、研究生虐猫事件、药家鑫事件,等等,还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厌学,沉溺网络虚拟世界,热衷电脑游戏,学生无心读书、缺课逃课的现象也极为普遍。因此,需要对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进行创新。然而目前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多是以传统的、关注人的消极方面的消极心理学理论为指导的,基于这种理论的心理健康教育关注的是有问题的学生和学生的消极面,因此我们忽略了大多数健康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在研究上,消极的心理健康教育关注的问题往往是大学生各种心理疾病的表现、原因及矫正措施,对有自杀倾向等严重心理问题个体的危机干预也很重视。相应的,学校对于大学生积极、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的关注,以及对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培养都存在一定程度的缺失。

(三)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突出优势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是促进个体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活动,它运用积极的内容、方法和手段,以人的积极品质为着眼点,根据个体的身心发展特点,从正面培养个体,防治各种心理问题。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理念是由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孟万金教授创立的,该理念针对传统病理式、问题式心理健康教育的不足,在整合和继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以积极心理学、积极心理健康、积极心理治疗、积极教育等理论与实践为依据,采用更加积极的内容与方式来培养积极心理品质,开发人的潜能,塑造个体积极、健康、向上的心态,并为其终生幸福奠定基础。每个人都有积极的心理潜能和向上的自我成长能力,这是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因此,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关注的是人的积极方面,重点放在培养人内在的积极心理品质和开发人的心理潜能上,还包括积极习惯的养成,积极的思维品质、积极人格的塑造,积极的情绪情感体验,积极心态的调整,积极认知方式的形成,积极意志品质的磨练,积极组织与积极关系的建立等方面的内容。更为重要的是,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提倡构建积极氛围的立体网络,也就是通过全过程、全方位、全员参与和全面渗透的途径,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参与的、正向的积极氛围。同时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强调情景性、互动性、参与性和体验性,更加注重学生的体验。

(四)积极社会适应的需要

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积极适应指个体对社会现状有清晰和正确的认知,并能适应和主动改造现实环境,处事态度积极乐观,能够顺利应对困难与挫折,心理行为顺应社会进步和发展的趋势。积极的社会适应包括认知上的灵活性与创造性、对现实生活的主观幸福感、应对挫折和困难的心理弹性。目前有关个体社会适应的研究多以病态心理为切入点,但没有心理疾病或心理问题并不意味着适应良好,因此与积极适应相关的认知创造性、主观幸福感及心理弹性成为研究的热点。职教学生的心理问题有其特殊性,尤其是高职生,由于面临的学习、就业、环境压力和社会偏见带来的压力剧增,茫然和不适应现象都会出现,严重的会导致心理障碍,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学习。因此,为培养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实施积极的高职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培养高职生的积极品质、积极情绪体验和积极人格,以及积极的社会适应,显得非常有必要。

二、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生社会适应的相关研究

(一)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现状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在2002年提出,2009年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批准的“中国学校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实验与推广”,标志着其获得了国家层面的认可。同年孟万金教授申报的财政部资助科研公益金重大立项课题“中小学积极心理品质调查及数据库建设”也得以立项。袁振国教授、孙时进教授等专家学者,都高度肯定了这一教育理念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国际领先性。至此,全国揭开了推广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序幕。全国首个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地级市实验区是山东省淄博市,北京市第十九中学也成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重点实验学校,中小学积极心理品质调查与数据库建设在全国15个实验区近300所学校展开。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取得突破,近期,项目组将逐步完成中小学积极心理品质调查,建设10万中小学生数据库,并建立全国常模,还将在全国15个首批实验区开展积极心理品质测评,为实验校提供咨询报告和个别化教育方案。同时开发与各个学段相适应的实验与推广指南、系列教学及参考用书。但是,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势还没有充分延伸到高校当中,在职业教育中的扩展更是少之又少。高职院校很有必要实施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结合高职生的身心特点,促进学生的心理发展和人格健全,并展开相应的研究,从而实现教研相长。

(二)大学生社会适应研究现状

近年在国外,积极社会适应逐步成为积极心理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研究者开始关注积极社会适应的内涵、作用及其产生机制。大学阶段是学生从青年期向成人期过渡的重要准备阶段,是从以学习为主的状态到以工作为主的状态的过渡时期。社会适应能力是大学生必备的一种能力,个体对大学适应的情况,不仅影响其大学阶段的学习和生活,还会影响其步入社会后的工作和发展。鉴于其重要性,研究人员对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综合已有成果发现,大学生在社会适应能力方面明显存在不足,如认知能力较差、实践能力弱、人际交往存在障碍,等等。我们应从学校教育和学生的自我教育入手来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因此,对大学生实施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其必要。教育内容主要包括:提高大学生的认知能力、独立生活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学习能力、应变能力、应对挫折能力,等等,不断提高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为大学生走出校门适应新的社会角色作准备,促进其职业发展和终身发展。

三、高职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社会适应研究的思考

(一)研究目的

在积极心理学的理论基础上,通过质性研究和定性研究,建构合理有效的高职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建设高职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平台,制订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团体辅导培训方案,并在此基础上通过一系列的现场实验、实验室实验和行为干预对高职学生实施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探讨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对个体的认知、情感和行为的影响,进一步考查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对个体心理健康和良好社会适应的促进效应。

(二)研究内容

采用聚合交叉设计,探讨高职生的心理发展特征和开展高职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及具体的方式方法。建设高职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

与辅导的网络平台,制订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辅导技能团体辅导培训方案。通过心理测量的方法,探讨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与高职生社会适应间的预测关系。考查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是否能够增进个体的心理弹性、主观幸福感,促进个体的积极适应。同时运用多层线性模型技术,分离其他变量在这种关系中的变异,建立相关影响因素与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和社会适应间关系的因果模型。运用社会心理学现场实验的方法探讨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对人际接纳与拒绝的影响。在诱发的人际接纳、人际拒绝和中性条件下,让被试判断友谊、人际信任、人际支持的水平,分析比较不同实验条件下个体的友谊、人际信任与支持的差异。运用认知实验的方法探讨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对相关因素的增进效应,并探讨对认知创造性和问题解决的水平的增进效应及其内在机制。运用结构方程建模技术,探讨相关因素与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和社会适应间的复杂关系模型,建立有关影响因素(个体人格、家庭功能)与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和社会适应的内在影响机制的因果模型。

(三)研究意义

研究试图通过心理测量、行为实验和干预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系统地探讨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对社会适应的影响及其内部机制,具有一定的开创性。在理论层面上,可以检验、丰富和发展高职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在实践层面上,可以建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和实施方案,为高职院校心理健康工作开辟新的途径。实施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为高职生的成长成才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孟万金.积极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

\[2\]王新波.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回顾与展望――孟万金教授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进程述评\[J\].中国特殊教育,2009(10).

\[3\]宋志英.积极心理学理念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策略\[J\].江苏高教,2009(7).

\[4\]孟万金.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J\].教育研究,2008(5).

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第7篇

[关键词] 生命健康教育;大学生;课程

根据对江西省大学生生命健康教育及行为实践现状的比较分析和研究,结果显示:在大学开设生命健康教育课程,借助校外活动、班级活动、社团活动等平台举办生命健康教育的专题讲座及相关训练,可以明显提高大学生生命健康意识,达到尊重生命、爱惜生命的育人目的。本研究的成果如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校本教材,可运用于生命健康教育教学活动中,对各高校开展生命健康教育、引领大学生关注生命健康教育具有一定的意义。

一、课题实施步骤

在课题实施之前,将总目标进行如下几方面的分解,即:生命健康教育的内涵及目标界定,生命健康教育课程的主要范围及实践框架的形成,生命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怎样具体实施生命健康教育。分解目标的目的,在于使研究目标与课题实施起来有方向、有计划、有步骤。

(一)生命健康教育的情报研究

国内外开展生命健康教育的现状、国外开展生命健康教育的做法和全国其他地区开展生命教育的实践对我省大学实施生命健康教育的启发。

(二)生命健康教育的理论研究

包括生命健康教育的内涵及目标,生命健康教育课程的主要范围、教学目标、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生命健康教育的实践框架。

(三)生命健康教育的实施途径与方法研究

在大学一年级开设生命健康教育专项课程,在其他学科教学中渗透生命健康教育的实践性研究。建设校园文化,开展生命健康教育社团活动,将生命健康教育与创造教育及研究性学习结合起来,开展校外生命健康教育主题活动,拓展校外生命健康教育资源。

二、研究方法

(一)文献法

收集国内外有关生命健康教育及其课程研究的文献资料,分析学校已有的关于生命健康教育的研究成果,以此作为制定研究方案和教育规划方案的理论基础。

(二)调查法

调查学生家庭、社区生命健康教育状况,学生生命健康意识和行为现状,之后进行学生生命健康意识和行为实践的比较分析。

(三)经验总结法

在每一研究的阶段均要总结经验,将实践经验上升到理性认识。

(四)对照组研究

选择不同的大学,专业不限,班级随机抽样,对开展生命健康教育课堂教学、实训、生活实践的对照组进行分析研究。

(五)归纳整理法

对材料去伪存真,经历“实践―探索―总结―调整”的过程,获得对生命健康教育规律性的认识。

三、相关理论支撑

(一)人的生命健康理论

世界卫生组织(WHO)关于人的生命健康理论认为:人的全面健康不仅指在身体上没有疾病,而且还包括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完好状态。科学发展观也提出以人为本,实现个体全面、和谐发展。

(二)现代教育课程理论

我国教育改革提出,课程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提供多种学习经历,丰富学生的学习经验,提高学生的身心素质。课程要以德育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积极的情感。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赋予学校合理的课程自。课程不局限于文本型的教材,提倡师生共同开发和建设学校课程。

(三)现代医学心理健康理论

心理学里有四种主流理论,包括精神分析理论、人文主义理论、行为主义理论和认知理论。对“幸福感” “和谐”“生命健康”的研究已经逐渐成为现代心理学的关注点。

幸福感是人的“自我感觉”,也是心理健康的一种很重要的品质。心理健康的另一种重要品质是“和谐”,即内心的和谐。所谓的内心和谐就是指人们对事物的认识,认真分析自己眼前的处境、将来追求的目标、现在所能够做的,使各个方面的事情之间能够达到和谐一致。生命健康教育的研究,就是从人的幸福感以及和谐发展方面来关注生命质量。

四、研究内容

(一)研究背景

生命健康教育,最早源于20 世纪初在西方兴起的死亡学和之后发展起来的死亡教育、生死教育。美国的杰・唐纳・华特士是第一位倡导生命教育的人。国内外开展生命教育的研究和实践较早,大量科学研究显示,学校开设生命健康教育可以有效地减少学生中危害健康行为的流行,如抽烟、酗酒、同性恋、网瘾、暴力等。现代生命健康教育最早是从学校教育中的单项内容开始的,1840年美国部分学校开始设立“急救”课。20世纪90年代,生命教育在港台地区迅速推进,以解决现实问题作为实施的出发点。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关于生命与生存、生命与尊严、生命与价值、生命与发展、生命与社会等问题迫切地摆在了学校教育面前。2002年8月,生命教育被英国政府纳入学校的正规教育,生命教育课程在国家正式课程中占有重要一席。21世纪,西方学者纷纷进行了一系列生命教育的相关研究。近年来我国许多学者也逐步认识到生命教育的重要性,开始关注这一问题。2003 年4 月8 日,湖北省召开了“防止高校学生自杀专题会议”;2004年4月,在杭州召开“教师、课程与人格建构研讨会”,来自北京、上海、南京、杭州、香港、台湾等地的40多位专家、教授呼吁重视校园“生命健康”教育理念;2006年12 月28日,由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主办,教育部、司法部、和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等联合支持,以“优化社会环境与青少年健康成长”为主题的第二届中华青少年生命教育论坛在北京举办,北大、清华、人大在内的67所学校的专家和来自全国的教育人士探讨了生命教育在中国的现状和必要性,以及如何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生命教育体系等问题。

(二)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1.生命健康教育过程中的文化认同性

影响生命健康的文化认同性的因素,涉及学生、教师、家庭和社区的共识性。没有对生命教育的共识,就容易导致理论与实践脱节、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脱节、学校教育与社区舆论冲突等问题,从而影响生命健康教育的实效性。

2.生命健康人格内化过程中的评价问题

生命健康教育中的人格内化是一个高层面的问题,其评价的量化问题极其复杂,教育工作者难以把握评价的过程。鉴于评价是生命教育中十分重要的问题,是促进生命健康教育趋向本真和凸显实践效应的问题,即使存在难度,教育工作者也要勇于实践和探索。

(三)实施过程

课题组成员对国内外大学生命教育的情报资料进行研究之后,确定以开设生命健康教育理论课程和实训课程作为学校实施开展生命教育的突破口。对以必修课、选修课、活动课等形式开展生命健康教育课程的大学展开调查,并对开设专门的生命健康教育课作为学生必修课的大学作重点研究,关注大学中较为系统的生命健康教育训练课程。

通过在江西省多所大学一年级学生中开设生命健康教育课程,把生命健康教育与学校的专业教育教学全面结合。课题组在大学教学课程计划中建设性地开设了生命健康教育课与求生训练实践课程,组织学生进行危险情景下的模拟求生训练。总结学校生命健康教育与相关学科学习有机结合的经验成果,定期进行交流。具体做法有:

在大学开设生命健康教育课程,并通过校外活动、班级活动、社团活动等机会举办生命健康教育专题讲座及相关活动,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教师对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生命健康教育咨询和辅导,建立学生的生命健康档案,实现学校和家庭之间沟通渠道的畅通,优化家庭教育环境,随时关注学生生命健康意识动向。

开展以学校社团、班级等为组织单位的生命健康教育主题游戏活动、求生训练,营造校园生命健康教育文化氛围,利用校园板报、广播、征文比赛、小品演出等对大学生进行生命健康知识普及教育。

学校的教育理念应以健康为首,在开展生命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中,将人文和科学相结合,引导学生掌握生命健康的含义,指导学生将健康融入自己的生活中。讲授健身知识,指导大学生开展健身实践,有效培养学生健身的能力和终身健康的意识;讲解掌握必要的医学知识,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生命健康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增强自我保健能力,不断改善生活质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自身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构建大学生生命健康教育实践创新平台,激活学生探究性学习及个性化发展的潜能,为高校健康教育注入生命力。

五、研究成果及意义

课题的创新点在于确立了“三线一面”生命健康教育课程工作格局,使生命健康教育的课程落实、教育研讨、专题活动三线互为融合,使生命健康教育融入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面向学生群体。

一是构建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相结合的生命健康教育课程。在大学试点开设了大学生生命健康教育课程,形成了具有特色的生命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和经验,可以说是我省大学生生命健康教育的一个亮点。生命健康教育教材,不仅仅是指生命健康教育的文本教材,还包含了形成系统的生命健康教育课程的要素和生命健康教育课程实施的基础条件。生命健康教育课程的基本要素包括知识、技能、经验、活动、方法等。生命健康教育课程实施的基础条件涉及人力、物力、财力,如教育设施设备(图书馆书籍、实验室、校园网络)、教育媒介、师资队伍、校园文化、社区支持等。这些基本要素和基础条件直接影响着课程实施的状况、水平和质量。

二是在生命教育的基础上,结合健康教育的经验与做法,用生命教育的理念拓展健康教育的内涵,两者和谐融合并相互促进,最终实现了提升学生的生命健康意识,使之形成对生命健康的文化认同并付诸实践的教育目的。通过对大学生进行生命孕育、生命发展等相关知识的讲解,使大学生认识自己,以珍惜和尊重的态度对待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培养了学生对他人尤其是残疾人的爱心,初步实现了学生生命健康意识的升华、对生命健康理念的认同和内化。评估结果显示,大学生生命健康意识大大增强,“爱我,爱生命,爱学习,爱生活”成为研究基地大学的新风尚。

三是构建了生命健康教育课程创新实践课平台,融探索认知、体验与实践为一体,以教师关注生命健康的实际行为带动学生的生命健康实践,激活学生探索性学习和个性化发展的潜能,为高校生命健康教育注入了新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马金娟.论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必要性[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1(3).

[2]叶华松.大学生生命教育[J].教育,2011(23).

[3]蒋强军,梁文慧,林莉,等.高校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现状和途径研究[J].皖西学院学报,2011(3).

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第8篇

关键词: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模式

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社会转型期的到来以及中职院校招生与就业政策的改革,中职学生面临的就业等方面的压力不断增大,心理问题层出不穷。而中职学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不仅对本人、家庭有重要的影响,也关系到我国现代化的发展,所以,通过探讨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模式来促进中职生心理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中职生的生源特点与心理特点

1989年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作了新的定义,即“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是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中职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普遍是被中考淘汰下来的“学困生”,特别是实行中职学生免学费政策以及国家扩大高等院校的招生规模后,对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生源影响巨大。同时,中职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身心发生巨大转变,人际关系敏感,需要克服自卑心理、厌学情绪,面对社会、家庭异样的眼光以及残酷的就业压力。另外,由于他们尚未形成自我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容易受到外界各种因素的影响。在中职学校教育中要提倡的健康概念是重在从整体上把握、强调完整意义上的健康。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也必须依托于中职生的心理特点。

二、中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内容的选择

近年来,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但是通常关注到的只是心理不健康的个体,把注意力集中在心理问题方面。教育家杜威曾经提出关于学校教育与训练的观点:“当重点放在矫正错误行为而不是放在养成积极有用的习惯时,训练就是病态的。”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选择应当是学生实际生活中普遍关心的问题,联系紧密的话题。教师应当深入了解所教授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以及所关心的心理上需要解决的问题。只有充分了解学生才能做到箭不虚发,确定教学目标,有效地开展教学工作。教学内容至少应当包括以下九个方面:(1)适应性教育;(2)自我意识教育;(3)挫折教育;(4)情绪情感教育;(5)青春期生理心理教育;(6)学习心理教育;(7)生命教育;(8)人际交往教育;(9)择业心理教育。

三、增加灵活多样的活动环节,注意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

心理健康教育课不单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心理常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多向互动、动态生成是教学过程的内在展开逻辑,教学活动要发挥其发展学生的功能,就必须借助主体参与这一有效机制。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内容的突出特点是具有较强针对性和实践性,如果教师能灵活运用教育技术手段,增加相应的互动环节,充分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便能使课堂变得生动有活力,增强教学效果。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学会自我调节心理问题,消除负面情绪带来的心理困惑,提高人际交往能力,促进人格的不断完善。心理健康教育课可以运用的活动形式丰富多样,如小品表演、辩论、角色扮演、心理剧、心理测验、自我白描、心理电影欣赏等。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也可以将客观知识与主观体验相结合,从感性上升到理性,印象更加深刻。心理健康教育课也可以采用团体心理辅导的形式。可以针对有相似心理问题的学生,组织人际交往、竞争合作、情绪控制、意志责任、心灵成长等团体心理辅导,促进团队成员的互动交流,帮助个体获得成长和适应。同时,在进行团体辅导时,会发现个别学生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问题。这就需要教师针对这些学生进行单独心理辅导。在灵活多样的课堂教学中,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逐步建立自信、消除自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借助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同时注意各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

四、教学时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心理健康教师应当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与能力,促进人格的完善

提高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质量的首要条件是必须具有素质较高的专业心理健康师资队伍。心理健康教师应该像医生一样,必须经过系统的专业化训练,否则可能导致误诊、误导、误人子弟。心理教师应当不断完善自身人格、保持心理健康,才能更好地做好本职工作。教师要培养自己换位思考的能力,进入学生的精神世界,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看待问题,这样能进一步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拉近与学生的心理距离。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利用自我开放技术,经常使用“我在你们这个年龄段的时候也遇到过这类问题”“我以前也这样想过、做过”“如果我是你,我也许会这样做”等语言。通过这些语言,学生会更愿意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师生进一步建立信任关系,有利于教师对学生思想的引导和教育。与此同时,学生身上存在的焦虑、紧张、自卑、不信任等消极面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改善。

(二)注意营造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氛围,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你可以牵马到河边,但是不可能强迫它喝水。”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只有学生以主体的身份积极加入各种活动与体验时,教学目标才能达到。因此,教师要始终为学生创设轻松、愉快、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不仅有利于传授知识,而且本身也能起到心理健康的教育作用。良好的师生关系和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能让学生保持健康愉悦的心境,主动参与课堂,自觉地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要耐心倾听,当学生不知如何表达时要给予积极引导,充分肯定并欣赏学生,关注学生的点滴进步。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一些不良风气影响了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导致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屡见不鲜。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使他们成为能够适应变化、主宰自己命运的“自由人”,能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幸福和成就感。课程的特殊性决定了心理健康课教师不能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通过对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模式的探索和改进,将进一步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质量,保证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和人格的完善。

作者:程建云 单位:甘肃省高台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参考文献:

[1]付强.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改革之探讨[J].学园,2013(2):86-87.

[2](美)约翰•杜威.赵样用等译.学校与社会[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3]李瑞.案例教学法在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的运用探讨[J].理论创新,201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