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经济发展新格局

经济发展新格局赏析八篇

时间:2023-09-14 17:29:09

经济发展新格局

经济发展新格局第1篇

关键词: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主体功能区;区际互动机制;省内区域协调发展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892(2008)03-0005-09

2007年,我国GDP增长11.4%,国民生产总值突破24万亿元;伴随着经济总量的快速扩张,地区与城乡结构、产业结构、技术结构和社会结构,已经并将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立足新的历史起点,勾画了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的宏伟蓝图。《报告》在肯定近五年我国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协调发展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强调了今后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任务仍然艰巨,再次将“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优化国土开发格局”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作为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大举措,突出强调了要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简要地说即“一个标志、三大要件”。一个标志,是根据区域协调发展的科学内涵,结合当前发展阶段的具体条件提出的衡量区域协调发展的标准。三大要件:一是国民经济和区域发展的总体战略布局;二是相应的政策导向和区域政策体系;三是构建、完善区际协调互动的发展机制。

一、区域协调发展的内涵和标志

区域经济是从空间侧面考察的国民经济子系统,整个国民经济正是由众多区域经济有机耦合而成,各子系统间的协调性,是国民经济大系统稳定高效运行的前提。

区域发展的协调性,通常可从下述两方面进行检测:

1 地区发展水平、收入水平和公共产品享用水平。由于各地区人口、面积数量不等,地区生产总值等地区经济和社会总量指标不具备直接可比性。通常采用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人均收入和公共产品享用水平等指标。这三类指标密切相关,但其内涵、制约因素和实现途径与实现的难易程度终究有别。

(1)从共同发展的愿望出发,希望以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等指标标识的地区发展水平尽可能接近为好。但受各地区要素禀赋差异等的影响,地区发展水平的差距是难以完全消除的。特别是在受自然条件影响、生产成本和发展成本很高的地区,对维护国家生态环境安全负有重要使命的地区(如大江大河源头区等),如难以通过扩大经济总量缩小发展差距,就要考虑向区外移民的路径,使实际人口密度与地区人口承载力趋近。

(2)地区居民收入水平。这是城乡居民感受更直接的指标,它除受本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就业机会等影响外,还受地区劳动力异地就业务工的影响。以贵州为例,每年约有178万人在外务工,每年务工总收入在130亿~170亿元之间,大体相当于同期贵州省农业增加值的44%~57%。对于土地承载力处于超负荷状态、发展条件难以尽快改观、当地就业岗位近期难以大幅度增加的地区,组织异地就业,提高到外地务工的劳动力的素质,不失为重要的举措。

(3)地区公共产品享用水平。居民生活水平除取决于收入水平外,还与所在地区各种“公共产品”、特别是最基本的公共产品――如能履行卫生保健职能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体系,能对居住区生产生活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的设施,能承担九年义务教育与成人教育的文教组织与设施等等――提供能力有关。上述各种公共产品的服务能力与水平,既反映了公民生存权与发展权的实现程度,又从源头上决定了地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是不发达地区缩小与发达地区多方面差距中需优先着力缩小的根源性差距。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逐步使各类地区在义务教育、卫生防疫、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的享有方面实现均等化,本是“全面小康”的应有之义。

2 各类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人口规模与本地区资源环境的承载力相适应,保证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根据各地区不同的要素禀赋和发展所处阶段,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通过“和而不同”的分工协作、良性互动,兼收协调、高效之利,提高国家经济总体竞争力,实现国民经济总体效益最大化。

二、总体战略布局、空间区划架构和区域政策

我国疆域广袤,各地区自然条件、资源禀赋、社会人文和文化积淀、经济社会发展的现有基础与发展潜力差异很大。根据一定时期国民经济发展的目标与任务,从空间侧面,对经济社会发展合理布局,是经济发展战略和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亦是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纲”。

对于幅员辽阔的大国,为拟定总体战略布局,通常需要借助显示区域差异和关联的“区域划分” (简称“区划”)。我国疆域广袤和区划不同的目的与功能,决定了空间区划架构的多类型与多层次。以国家地带性划分而言,我国经历了“2334”的变化: (1)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采用的是沿海、内地的“两分法”。“论十大关系”的报告中有关当时国民经济的空间布局,就是以沿海与内地的关系为纲。 (2)到上世纪六十年代中后期至七十年代中期,鉴于当时的国际形势。经济布局是按三线、二线、一线的“三分法”部署(“三线”指战略大后方, “一线”是国防前沿,两者之间的地区为“二线”)。(3)改革开放以后,《六五计划(1981-1985)》中的“地区经济发展计划”,除继续按沿海、内陆地区部署外,补充了对“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安排的专门章节,并启动了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和以山西为中心的煤炭重化工基地经济区的规划,规划内容既包括经济发展,亦包含国土开发整治。从《七五计划》开始,改按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的“三分法”。东部地带包括辽宁、河北、北京、天津、山东、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和广西11个省(市、区);西部包括四川、云南、贵州、、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和新疆9个省(区);中部地带包括黑龙江、吉林、内蒙古、山西、河南、湖北、湖南、安徽与江西9个省(区)。上述“三分法”一直延续到《十五计划》。 (4)时至世纪之交,党中央提出了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党的十六大提出了“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加快调整和改造”,随后又作出了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决策,到编制《十一五规划》时,业已形成了“四大板块”的

区划格局,即:西部地区12省(市、区) (重庆、四川、云南、贵州、广西、、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和内蒙古);东北3省(辽宁、吉林、黑龙江);中部地区6省(山西、河南、湖北、湖南、安徽、江西);东部地区10省(市) (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上海、福建、广东、海南)。依托“四大板块”的空间架构,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 “坚持实施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健全区域互动机制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一)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

“十五”期间,实施大开发战略,西部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6%,“十一五”开局之年,增长13.1%,2006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88万亿元,2007年四川省GDP达到10505亿元,成为西部地区第一个GDP破万亿元的经济大省。在新的起点上,今后将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加强重点水利设施和农村中小型水利设施建设,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抓好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着力于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经济优势的转化,培育包括煤炭、电力、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与加工、煤化工、可再生能源(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有色金属和稀土的开采与加工、钾磷开采、钾肥磷肥和磷化工,以及一系列特色农、畜、果产品加工的特色优势产业;进一步振兴和提升西部大中城市的装备制造业(如成渝、德阳、西安的电力装备,柳州、天水、宝鸡、包头的重型工程机械装备等)和高技术产业;充分利用西部的自然景观、多彩的民族风情、深厚的文化积淀,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培育旅游品牌。在开发的空间布局上,重点关注成渝经济区、关中天水经济区、环北部湾经济区和各省会(自治区首府)城市、地区中心城市及其周边、重要资源富集区与大型水能开发区、重点口岸城镇;及时推广重庆、成都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统筹城乡发展的经验,普遍提升县域经济和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就近的支持;推进基本口粮田建设和商品粮基地建设,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利用西部特有的自然条件,在棉花、糖料、茶叶、烟草、花卉、果蔬、天然橡胶、林纸和各种畜禽领域,壮大重点区域,培育特色品牌,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通过市场化、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推进西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化。东西联动是推进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举措,据不完全统计,2006年以来东部地区到西部投资经营的企业新增了10万多家,投资总额超过7000亿元,连同前五年东部到西部的投资,总额接近15000亿元;西南、西北还将分别利用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和上海合作组织的架构与机遇,扩大对外开放,吸引东中部的优强企业,共同建设边境口岸城镇,推进与毗邻国家的商贸往来和经济技术合作。加快新疆经济社会发展,在西部大开发中受到特别的关注。蕴藏丰富的油、气资源,已使新疆原油和天然气的产量在2006年分别跃居全国各省(区)的第三和第一位(2474万吨、164亿立方米),原油、天然气除就地加工外,还通过鄯善一兰州原油管道和、“西气东输”一线支援内地,今后新疆还将成为我国从中亚地区进口能源和其它紧缺资源的国际大通道;除已建成的中哈原油管道外,中哈天然气管道、第二条中哈输油管道、进口天然气和西气东输二线、乌鲁木齐一精河铁路二线、吐鲁番一库尔勒铁路二线、奎屯一北屯铁路,都已开工建设或在规划中。

(二)全面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东北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工业建设的重点,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为国家的发展及安全作出过历史性重大贡献,同时亦是计划经济历史积淀最深的地区。路径依赖的消极影响,体制和结构双重老化导致的国有经济比重偏高、经济市场化程度低,企业设备、技术老化,结构调整缓慢,企业办社会等历史包袱沉重,矿竭城衰问题突出,下岗职工多,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大,使东北地区经济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大势中相形见拙。为及时扭转一度出现的相对衰退的“东北现象”,2003年10月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从政策、资金和项目上,给予了有针对性的支持。2007年8月公布的《东北地区振兴规划》,更具体地勾勒了包括东三省和内蒙古东部三市二盟(呼伦贝尔市、通辽市、赤峰市、兴安盟、锡林郭勒盟)145万平方公里广袤地域,通过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实现全面振兴的路径。

1 将工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国有企业改革改组改造相结合;改善国企股本结构,实现投资主体和产权多元化,构建有效的公司法人法理结构;营造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鼓励外资和民营资本以并购、参股等形式参与国企改制和不良资产处置,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围绕重型机械、冶金、发电、石化、煤化工大型成套设备和输变电、船舶、轨道交通设备等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加快高技术产业的发展,优化发展能源工业,提升基础原材料工业。

2 合理配置水、土资源,保护、利用好珍贵的黑土地资源,推进农业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和产业化经营;提升东北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国家商品粮基地的地位;发展精品畜牧业、养殖业和农畜禽副产品的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

3 积极发展现代物流、金融服务、信息服务和商务服务等生产业,规范提升传统服务业,充分利用冰雪、森林、草原……等自然景观,开发特色旅游产品,壮大旅游业。

4 从优化东北蒙东区域开发总格局出发,东部、西部和西北部长白山与大、小兴安岭地区,宜坚持生态优化,在维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科学开发;优化开发和重点开发的地区摆在松辽平原、松嫩平原和辽宁沿海地区,具体来说,以哈尔滨大连经济带和东起丹东大东港、西迄锦州湾的沿海经济带为一级轴线、同时培育若干二级轴线,形成“三纵五横”,以线串点、以点带面,统筹区域城乡协调发展的空间新格局;积极扶持资源枯竭城市培育接续替代产品、实现可持续发展。争取通过10到15年的努力,使东北和蒙东成为我国重要经济增长区域,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装备制造业基地、新型原材料基地和能源基地、重要商品粮和农牧业生产基地、重要的技术研发与创新基地和国家生态安全的可靠屏障。

(三)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

中部六省面积占全国的10.7%,人口占全国的28%,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近20%,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相当于全国平均值的80%,不足东部发达地区的一半。中部六省在区位、资源、产业和人才方面均具相当优势:晋、豫、皖三省是国家的煤炭基地,特别是山西省煤产量与调出量居各省之冠,其余5省都属农业大省,粮食占全国总产量的近30%,油料、棉花产量占全国近40%,是重要的粮棉油基地;矿产资源丰

富,是国家原材料、水能的重要生产与输出基地;地处全国水陆运输网的中枢,具有承东启西、连南接北、吸引四面、辐射八方的区位优势;人口多、人口密度高、经济总量达到相当规模,但人均水平低,6省城镇居民和农民的人均收入都低于全国平均值。中部6省地处腹心地带,具有国脉汇聚的战略地位,其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有利于提高国家粮食和能源的保障能力,缓解资源约束;有利于扩大内需,保持经济持续增长,事关国家发展的全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2006年4月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提出了中部崛起的总体要求和战略定位,即努力把中部地区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现代装备制造与高新技术产业基地、连接东西纵贯南北的综合交通运输枢纽。

作为工业有相当基础、结构调整任务繁重的农业大省、人口大省,要发展为农业强省、工业强省、经济强省,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需做到下述一系列“两个兼顾”:

1 坚持立足现有基础,注重增量和提高存量相结合,特别要重视依靠科技与体制、机制创新,激活存量资产,用好国家给予中部地区26个地级以上城市比照执行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政策,抓紧企业的技术改造与升级。

2 产业结构调整,既坚持产业升级,提高增长质量,又充分考虑新增就业岗位,实行从高技术、重化工、装备制造业、农产品加工和其它劳动密集型产业、各类服务业和文化创意产业的“广谱式”发展。作为农业大省,要特别重视以食品工业为核心的农产品加工工业,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引领农业走向市场化、现代化的功效,使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河南省2006年、2007年粮食总产量连续两年突破千亿斤(1011亿斤、1039亿斤,均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十分之一),在抓紧粮食增产的同时,狠抓粮、畜、禽产品的加工转化,依托“公司+基地+农户”等产销一体化模式,延伸、扩展产业链。现在河南生产的火腿肠、速冻水饺的产量已占全国产量的一半,方便面占全国产量的十分之一强……这既使农产品加工增值、农民增收,同时也促进了基地化、规模化现代农业经营模式的推广。现在漯河的生猪基地、信阳的水禽基地、安阳和鹤壁的肉禽基地等已是中原大地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显眼亮点。2007年河南省GDP达到15000亿元成为中部地区第一个破万亿元的经济大省。

3 在企业结构上,既重视培育大型企业集团,包括跨省(区)、跨国(境)经营的大企业集团,更要支持中、小企业广泛发展,形成群众性的良好创业氛围。

4 在资金筹措上,既充分利用本地社会资本,又重视从省(市)外、境外、国外引资。河南省2006年引入省外资金1004亿元,占同年全省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21%。充分发挥地缘优势,承接珠三角、长三角加工贸易的转移,发展相关配套产业。为加快中部地区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换的步伐,发挥国家粮食基地的重要作用,各级财政要大幅增加对“三农”的投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加强农业科技推广和农村劳动力培训,完善农业支撑体系,实施优质良种、畜禽良种和动植物保护、防疫等工程,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农畜土特产品的加工基地,用好243个县(市、区)比照执行西部大开发的有关政策,大力提升县域经济。2007年12月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正式被批准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对中部地区转变发展方式,在可持续发展新路中实现崛起,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四)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

东部十省(市)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到2007年GDP超万亿元的已有粤、鲁、苏、浙、沪、冀6省(市),其中广东省GDP已超过3万亿元。十省(市)面积不足全国十分之一,人口占全国三分之一,却提供了一半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参见表1)。在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同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相对缓慢。粗放式发展的负面效应亦正逐步显现。以“十五”为例,东部工业增加值占全国的份额由2000年的59.74%提高到2005年61.84%,表明东部工业增长率快于全国平均值,而东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占全国同类指标的份额,却从2000年的64.07%下降到2005年的44.08%,表明东部工业在快速扩张的同时,按工业增加值计算的利润率不升反降。多年来的高投入、高消耗、重污染使东部地区一些城市与地区的土地、水……等资源和环境容量已难负其重,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就成为东部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继续发挥引领国家经济发展引擎作用的必然选择。从国家战略看,东部地区经济的率先发展,一定要以“三个率先” (率先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率先实现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率先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前提与动力。东部10省(市)结合各自的省(市)情,落实科学发展观,从以下方面调整了今后发展的思路和发展方式:

1 立足结构优化升级推动发展。由过去主要依靠工业数量扩张带动,向三次产业协调发展、提高产业层次转变,优先发展先进制造业、高技术产业和服务业,着力发展精加工和高端产品。北京市2007年前三季度统计数据呈现“4个70%”,即第三产业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超过七成(71.7%),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市从业人员的比重达到70%,服务业增加值新增量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新增量的70%,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市服务业增加值比重接近70%,充分表明北京服务经济主导的结构已经形成。上海市围绕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四中心的目标定位,按照逐步向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格局转换,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加快淘汰劣势产业。广东省围绕“三个转变”提高产业素质:一是经济发展由粗放型向集约型、循环型转变;二是产业结构由轻型化向高级化、重型化转变,充分发挥广东良港众多,利用进口原油、矿石等资源,建设大型石化、钢铁等基地;三是发展战略由以外源型经济为主,向内源型经济和外源型经济协调发展转变,继续发展加工贸易,着力提高产业层次与加工深度。广东在GDP突破3亿万元的同时,发展方式开始出现了由以往“四高一低”(高投入、高增长、高能耗与物耗、高排污、低效益)向“两高三低” (高增长、较高的效益、较低的投入、较低的能耗与物耗、较低的排污)转变。

2 立足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动发展。由过去主要依靠资金、物质的高投入支持发展,转向依靠科技进步,提升人力资本、提高资源利用率,保持持续快速发展。北京市以中关村科技园区为核心,打造中国知识创新高地、技术创新源泉和连接全球创新网络的重要节点。国庆57周年前夕,北京承担的集成电路制造的两项核心装备――100纳米刻蚀机与离子注入机――通过验收,在“十一五”开局之年,结下了首都创新

战略的首批硕果。上海从增强原始创新能力、构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营造创新环境人手,逐步形成以知识创新为基础、技术创新为重点、体制创新为保障、中介服务为纽带的城市创新体系。广东以广州、深圳两个创新城市为龙头,构建重点产业为支撑、骨干企业引领、名牌产品带动的区域创新格局,支撑广东工业从过去以加工装配为主,向上游研发设计与下游品牌营销延伸,从贴牌代工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和自主品牌转变。

3 立足统筹协调与竞合推动发展。首先,通过东部与中西部的多种联动机制,使东部的产业升级与东部的“万商西进、万企西移”紧密结合,实现东部率先发展和东部带动中西部发展相结合。其次,扭转改革开放以来东部沿海地区“南快北慢”的局面,实现沿海各地区的协调发展;推进天津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使其成为继深圳经济特区、浦东新区以后,又一带动区域发展的新增长极。2006年滨海新区依托电子通信、石油开采、汽车制造、现代冶金等既有支柱产业,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960亿元(占天津市GDP的45%);利用滨海新区丰富的土地与自然资源和相当完善的服务功能,使年产1250万吨的炼油厂、100万吨的乙烯、2×100万千瓦火力发电、空客A320总装线、新一代运载火箭基本型工程研制基地和中联芯片等重大项目先后落户滨海新区;以首都钢铁公司(生产环节)外迁曹妃甸港区为契机,推进河北省沿海大型重化工基地和现代物流体系的发展,并与天津滨海新区、山东半岛一起,成为环渤海地区经济的新增长极;在两岸经济技术交流合作规模与日俱增的推动下,以福建为主体,连同周边地区的海峡西岸经济区,正在过去长三角与珠三角之间的“凹地”上迅速崛起;厦门一深圳和向塘一莆田两条铁路的兴建,将使福建和珠三角、长三角及内陆各省(区)的联系更加便捷,为福建与两岸合作,拓展了更广阔的空间;北起丹东(大东港)的辽宁“五点一线”、河北沿海隆起带、山东环渤海经济带和苏北连云港的崛起、大丰港的兴建。南迄环北部湾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湛江的大开发,标志着连绵万余公里的产业带、城镇带将如巨龙涌现于太平洋西岸。再次,分别以京津、上海、广东与深圳为核心的京津冀、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城市群,正进一步通过完善合作协调机制,逐步深化相互间的分工协作,实现体制相融、交通紧连、市场畅通、资源共享、产业链接、互惠共赢的新格局。

(五)八类重点支持区域

区域政策贵在地区针对性,上述四大广域政策覆盖区的面积,大的数百万平方公里,小的亦近百万平方公里,这对政策的针对性与力度不能不带来影响,使其更多地转到发挥宏观导向的功能。针对经济社会发展问题集中与突出的“空间”,《纲要》提出了八类重点支持区域,即限制开发区域、禁止开发区域、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三峡库区和资源枯竭型城市;把对上述区域的支持纳入中央和地方政府公共财政预算安排的优先领域。我国六百多座城市中,近五分之一为以矿产、森林等自然资源采(伐)、加工为主导产业的资源型城市,在资源型城市中又约有四分之一由于长期高强度采(伐),资源已经或接近枯竭,产业结构单一,发展缺乏后劲,环境生态破坏严重,下岗失业和贫困人口多、比例高。为落实十七大报告中“帮助资源枯竭地区实现经济转型”的决策,将设立针对资源枯竭城市的财力性转移支付,调整资源税负水平,增加资源开采地的财政收入;鼓励金融机构,设立可持续发展专项贷款,对资源型城市和企业提供金融支持;安排国债资金和中央预算内基本建设资金,集中扶持建设一批接续替代产业;落实就业再就业扶持政策,开发公益性工作岗位,从政策上鼓励自主创新和企业接纳就业,完善社会保险和社会救助制度,加快采矿沉陷区治理和棚户区改造,从多方面解决困难群众的生活问题,以解燃眉之急。为预防其它资源性城市再陷窘境,将通过资源价格改革,把资源采(伐)带来的环境整治、安全设施投入和采(伐)企业退出转产费用列入资源产品的成本构成,通过矿(林)产品完全成本化改革,建立规模的资源开发补偿和衰退产业援助机制。对集中连片的贫困地区,首先区分两类:一是具备生存条件的,采取定点帮扶、整村推进,从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开辟增收渠道入手;另一类是“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生存条件恶劣地区,实行易地扶贫。对民族地区,国务院颁布了《贯彻实施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问题的规定》,将逐步加大民族自治地方财政转移支付力度、设立多种专项资金、扶助民族自治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针对22个人口在十万人以下的民族,国务院专门制定了《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对地处陆地边境的108个县(旗)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一些团(场),继续实施“兴边富民工程”。

(六)四类主体功能区

为使各地区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了“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这是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尊重自然规模,在国土开发利用保护与建设上,因地制宜,保证可持续利用的一项带根本性的制度建设,是优化空间开发结构、规范空间秩序的根本性举措。

我国的老工业区、特大城市、大城市以至部分中等城市的老城区,经过半个多世纪特别是开放近三十年高强度的开发,经济密度和人口密度较高,有的已超越本地的环境容量,有的地方甚至重污染企业与民居和其它设施犬牙交错,杂乱配置……只有通过“腾笼换鸟”、“退二进三”等途径进行根本性的结构调整和“优化开发”,才有可能继续保持、提升经济竞争的活力和市民的宜居环境;继续发挥引领国家经济发展“龙头”地区和我国参与全球市场竞争、合作主体地区的作用,这些地区大多划人优化开发区。

在上述“优化开发区”外缘或与其毗邻又有方便交通通讯设施相连,既有开发强度低,有充裕的可供新建项目摆布的土地和环境容量,适于承载新产业、新项目,属“重点开发区”,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河北曹妃甸、西南的成渝地区、西北的关中一天水地区等都属于这一类型;另一类重点开发区则源于重要资源的开发,或大型电站、综合交通枢纽、港口群兴起等契机,吸引来众多产业的空间集聚,陕北、内蒙古鄂尔多斯一乌海和宁夏东,大型煤田、石油、天然气的开发,带来了发电、化工、冶金、石化等衍生产业的发展;新疆天山北坡和南疆库尔勒、阿克苏地区,亦大体类似;再如环北部湾地区,由于拥有众多深水良港,为进口原油、矿石发展炼油、石化、冶金和精品钢材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都将成为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开发区。

在国土疆域中,有些地区环境生态本底较差,承载力弱,过度和其它不合理开发,已造成生态功能严重退行性演变,且在更大范围的地理空间内承担生态屏障功能,关系较大区域范围的生态安全(如大江大

河上游和河流水源涵养补给区,生物多样性丰富地区,生态脆弱区、环境敏感区等),属于限制开发区;坚持保护优先,限制有碍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的各种经济活动,适当发展资源环境可承载的产业,人口超载的实施有序转移。根据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和西部大开发“十一五”规划,全国22个限制开发区,17.5个在西部(大小兴安岭森林生态功能区跨西部和东北两个地区),大体有如下几种类型:一是森林生态功能区,如大兴安岭、川滇接壤地区、秦巴山区、藏东南高原边缘地区、新疆阿尔泰地区;二是河流源头与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如青海三江源、甘南地区;三是荒漠生态功能区,如塔里木河流域、阿尔金草原、羌塘高原;四是沙漠化和石漠化防治区,如呼伦贝尔、科尔沁、浑善达克、毛乌素和桂黔滇石漠化防治区;五是水土流失防治地区,如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川滇干热河谷生态功能区;六是高原湿地生态功能区,如四川若尔盖。

禁止开发区是指各级政府依法设立的自然保护区、世界文化自然遗产、重点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等,均需依法实行强制性保护,严禁与其主体功能相悖的开发活动。部级自然保护区,全国243个,127个在西部;世界文化自然遗产,全国31处,11处在西部;重点风景名胜区,全国565个,223个在西部;国家森林公园,全国187个,65个在西部;国家地质公园,全国138个,52个在西部。

对发展定位、主体功能各异的地区,国家实施分类管理的区域政策。如对西部地区,建立长期稳定的开发资金渠道,进一步扩大财政转移支付和金融服务支持的力度,支持西部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和环境生态建设、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特别是提高财力性转移支付的比重和规模,以提高西部地区基层政府公共服务的能力,加快西部、特别是西部农村科教文卫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提供的优惠贷款和技术援助资金,继续向西部地区倾斜。针对东北地区体制与结构的双重老化,中央财政提供补助,做实基本保险个人账户、支持国有企业剥离社会职能与主辅分离,增值税由生产型转消费型率先在东北地区试点,利用国债资金和专项基金支持企业技改,推进东北装备工业的振兴。而对中部地区,特别是区内的粮食主产区,则加大财政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和种粮农户的补贴,以巩固、提升中部作为国家粮食基地的重要地位。在整个区域政策体系中前述八类重点支持地区受到特殊的关注。按照十七大报告指明的“围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完善公共财政体系”的改革方向,加大财力性转移支付与财政性投资的力度,支持其改善基础设施条件,保护好环境生态,完善义务教育、卫生防疫、文化体育等各种公共服务,使这些地区的居民能逐步享受到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除财政政策、投资政策外,在产业政策、土地政策、人口管理政策和政绩考评上,亦都将体现因地制宜、分类管理的原则。

三、区际互动机制的构建

区域协调发展,除依靠科学布局、制度建设、政策支持外,还有赖于区际良性互动机制的健全,最主要的是市场机制、合作机制、互助机制和扶持机制。

不同地区要素供需平衡差异导致地区要素价格和投资回报率差异,以及预期市场潜力的空间差别,导致要素的区际流动和产业转移。清除行政壁垒,打破地区封锁与行政性垄断,突破行政区域的囿限,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引导要素流动的作用,有利于经济发达、开发密度高地区的资本、技术和产业向欠发达、低密度地区顺势转移,推动产业布局优化和区域协调发展。

合作机制是指基于互惠互利原则的区际经济技术协作和人才、技术交流等。其中既包括像9+2泛珠三角协作(9指广东和广西、云南、四川、贵州、湖南、江西、福建、海南;2指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这样横跨东、中、西三大地带和港澳的广域性区域联盟,亦有数省毗邻地、市自愿组成的经济区(如淮海经济区、中原经济区等),更多的是在同一城市群(带)内,各市、地、县自愿结合而成的城市联盟。区域(城市)联盟,凭借地方政府联手搭建的合作平台,企业等各类市场主体广泛参与,按照政府引导、企业对接、市场运作的方式,通过协议分工、长短互补、要素聚合、集成优势,实现联动发展,互利共赢。

互助机制是在上级政府指导协调下,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中央单位和国有大型企业集团公司与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结成对口帮扶组合,本质上属道义性援助,特别适合于人才培训、社会事业与公共服务领域的各类公司性项目。

扶持机制是上级政府对经济欠发达和承担重要生态功能地区的下级政府,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等方式,使其人均财政支出,足以支撑当地居民逐步享有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2006年中央财政用于对地方的转移支付达到9571亿元,其中面向中西部地区的转移支付占全部转移支付额的86.1%。

对各类矿产资源开发、电站建设造成的环境生态影响如何补偿,对江河上中下游地区之间的生态补偿(横向转移支付)如何构建并逐步制度化,都是进一步健全区际良性互动机制亟待研究的课题。

四、省(市、区)内的区域协调发展

我国内地31个省(市、区),除4个直辖市和海南、宁夏两省(区),面积都超过十万平方公里,面积最大的三个自治区(新疆、、内蒙古)则超过百万平方公里,省(市、区)域内部发展条件地区差别大,现有发展状况差异和发展水平、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特别是基本公共服务享有水平的差距亦很显著,按照共建共享的原则,推进省(市、区)域内部区域协调发展,同样是重要而艰巨的任务,在各省(市、区)的“十一五规划纲要”中都受到高度关注,都有明确的安排,概而言之,有如下五个要点:

(一)根据发展的条件与潜力。划分若干空间单元,因地制宜区别定位,“和而不同”各展所长、良性互动、动态协调

例如广东省将全省划分为:珠江三角洲、东翼、西翼和北部山区四大区域,明确珠三角的战略定位是加快体制创新和技术创新,提升整体竞争力,大力发展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重点着力于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对东、西两翼明确以发展临港工业为突破口,分别培育石化、钢铁、能源等支柱产业,相应发展区域物流业等。对北部山区则强调保护、发挥生态优势,相应发展新兴制造业、农产品加工和旅游休闲产业等。辽宁省将省域划分为以沈阳为中心的辽中城市群经济区、以大连为龙头的辽东半岛沿海经济区和以锦州、盘锦、葫芦岛为骨干的辽西沿海经济区。安徽省划分为三大片:一是以合肥为中心的省会经济圈;二是包括马鞍山、芜湖、铜陵和安庆等沿江城市的皖江工业密集带;三是在蚌埠、淮南、淮北等煤炭资源丰富的地区建设沿淮工业密集带。青海省划分为四大片,明确重点发展以西宁为中心的东部地区和柴达木地区,对“环青海湖地区”实行确保湿地生态安全前提下的适度开发,对“三江源地区”则以保护、

治理生态环境和保护生物多样性为主,点、线、网、面构成区域经济和经济布局的基本要素。一些省(区)经济的空间布局,在区块划分的同时,还提出了发展的主要轴线。如江苏省在划分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区域的同时,强调“四沿”的产业布局指向,即“提高沪宁沿线产业层次”、 “发展沿长江产业带”、“建设东陇海沿线产业带”和“开发沿海产业带”。

(二)优化壮大核心地区,鼓励率先发展,发挥引领全省(市、区)发展的龙头作用

以省会(自治区首府)为中心,包括周边地区的省会城市圈(城市群、经济区)作为核心地区,成为各省(区)普遍的选择,除前述辽宁省以沈阳为中心的辽中经济区(1+6),安徽省以合肥为中心的省会经济圈(1+2),⑤河南省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1+8),湖北省的武汉城市圈(1+8),新疆的乌(鲁木齐)昌(吉)经济区等。省会城市群(圈),通过体制创新,不同程度地做到了以特大城市为依托,以大带小,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协调发展,各城市和城乡间的规划同谋、交通(通信)同网、市场同体、生态共建、环境同治、产业成链,深化了城市间的分工协作、功能互补,既推进了省会(首府)城市向服务经济主导的转型,提升了中心城市的带动、辐射功能,又通过产业向周边扩散,以及“总部、营销在省会,生产基地在周边”、“总装在首府,零部件、元器件制造在周边”等模式,加快了周边中小城市和农村工业化的步伐,提高了整体竞争力。

(三)优化开发潜力大、资源环境承载力强的地区,支持其跨越发展,培育省(区)域内的新兴增长区

省会(首府)等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开发密度多数已经较高,有的已趋近资源环境承载力的上限,除优化提升这些城市自身的结构,还要选择开发潜力大、具备开发条件的地区,培育新增长极,成为各省(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瞻性战略布局。

辽宁省以“五点一线”为突破口,沿黄渤海之滨,培育新经济带,通过沿海、腹地和海陆互动,为提升全省对外开放和“海上辽宁”建设水平,奠定了坚实基础。江苏、安徽沿(长)江产业带的发展、黑龙江省哈(尔滨)大(庆)齐(齐哈尔)工业走廊的建设、新疆南疆石油天然气化工带(库尔勒、轮台、库车、阿克苏等)的建设、广西环北部湾经济区的建设,都具有同样的功效。

(四)对欠发达和制约条件较多的地区,采取有针对性的扶持措施。促进加快发展

以江苏为例,在苏南人均GDP已超过6000美元的同时。苏北地区人均GDP还不足2000美元,低于全国平均值。加速苏北振兴,成为江苏实现“两个率先”的关键一环。外力帮扶和创业富民相结合,开辟了苏北振兴之路。前者通过“牵手结对”,南京、无锡、常州、苏州、镇江分别与苏北地区的淮安、徐州、盐城、宿迁、连云港结对,实现“南北挂钩共建”,推进产业、财政、科技、人才的“四项转移”,特别是导致南北共建工业园区,使苏北的“筑巢引凤”和苏南、苏中的产业升级“腾笼换鸟”的双方需求有效结合,实现了互利共赢,合作常青不衰。与此同时,苏北大力弘扬创业文化,倡导“百姓创家业、能人创企业、干部创事业”,数以千计的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投资总额超百亿元,外援和内生增长双轮驱动已初见成效,苏北的主要经济指标近年的增长幅度,有的已超过全省平均值。

(五)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形成

统筹城乡发展,是改变同一区域城乡两付面孔的根本路径。2007年6月,重庆市、成都市被同时批准为全国统筹城市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重庆市现有3100多万总人口中,农村户籍人口占80%以上,城乡居民收入比为4:1,城乡生活和公共服务享有水平实际差距远远超出4倍。为填平长期城乡二元发展形成的鸿沟,重庆市正拟通过六项制度改革,即城乡统一的行政管理体制、统筹城乡的一体规划与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统筹城乡的土地管理、公共财政、金融服务和社会服务体制,拆除横亘在城乡间的“高墙”,力争从以下三方面突破:一是发展经济,增加非农产业就业岗位;二是扶持有条件的农民工转化为市民,以农村宅基地置换城市住房、以承包地置换城市社保;三是扩大留乡农民土地经营规模,实现规模经营、集约经营。推进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使农村居民、进城务工人员及家属逐步和城市居民享有均等化的公共服务。

经济发展新格局第2篇

近年来,虽然××县推进高质量发展有了新成效,但“经济实力不强、发展质量不高”的主要矛盾没有根本解决。如何贯彻落实好总书记指示要求和党的五中全会精神,找到××高质量发展的突破点,有效破解“经济实力不强、发展质量不高”的问题,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高质量发展,围绕这一调研课题,进行了调查研究、深入思考。

一、客观对比,充分认清XX“经济实力不强、发展质量不高”的现状

指出:问题是实践的起点、创新的起点,抓住问题就能抓住经济社会发展的“牛鼻子”。解决×ד经济实力不强、发展质量不高”主要矛盾,既要看清现象,也要看清本质,既要纵向看,也要横向比,这样,推进高质量发展才会有方向、有抓手。

首先,从我县与周边××市(县级市)、××县对比看:2020年我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分别为××亿元、××亿元;××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亿元,分别相差××亿元、××亿元。回想5年前,我县经济实力与××市相差无几。与××县相比,其地区生产总值为××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亿元,相差分别为××亿元、××亿元,虽然差距不大,但5年前,我们与××县也处在同一水平。与全市实力最强的××县相比,其地区生产总值为××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亿元,不在一个档次,差距更大。从主要指标全市排位看,2018、2019、2020三年,我县地区生产总值排名分别为××位、××位和××位;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排名分别为××位、××位和××位,两项主要指标均在全市下游水平。

其次,从实施项目个数、投资体量看:我县与××市、××县县情相同、县力相近、发展相似,以2020年为例,我县共实施重点项目××个,总投资××亿元,其中投资亿元以上项目××个,10亿元以上项目 ××个,最大体量的项目为××产业园,仅投资17亿元。××市共实施重点项目××个,总投资××亿元,其中投资10亿元以上项目××个,100亿元以上项目××个。××县实施重点项目××个,总投资××亿元,其中投资亿元以上项目××个,10亿元以上项目××个。我县项目个数虽然占优势,但是体量很小,没有支撑性大项目,投资总量也只有两个市县的一半,投资拉动和增长后劲明显不足。

第三,从群众期盼分析看:走访调研了解到,广大干部群众对医疗、教育、就业、社保、乡村振兴、生态环保、项目建设非常关心、关注,征求意见建议时,共梳理出对常委班子意见建议××条,其中涉及民生发展的××条,占总数的××%。在召开的座谈会上,参加会议的××个乡镇和县直单位主要领导都把加快经济发展作为首条意见建议反馈;另外,也听到干部群众反映综合收入不高、福利待遇相对较低的声音;特别是××和××两家钢铁企业退城搬迁,群众对未来就业、收入也很忧虑和担心。

第四,从历史发展看:一是有建县晚的原因。我县于××年始建,后经过多次变更,××年恢复县建置。由于建县较晚,底子薄、起点低,积累少、发展慢,在起跑线上就处于落后位置。二是有错失发展机遇的原因。早在××年,我县被批准为首批沿海对外开放县,乡镇企业一度红红火火,经济发展出现短暂“井喷”,经济实力全市排位靠前,但小富即安、小进即满束缚了发展的脚步,后续转型升级、二次创业中做足新文章、实现蝶变升级方面不够,错失了由农业向工业转型的大好机遇。三是有保护生态环境的原因。我们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为加强××湿地保护,我们主动放弃开发区规划占地××万亩的化工园区,一大批化工项目被取消;服从全市沿海港口统一规划建设,2个港池建设被迫停滞,失去加快沿海开发的良好机遇。

二、深刻剖析,精准把握“经济实力不强、发展质量不高”的根源

强调:抓住主要矛盾带动全局工作,是唯物辩证法的内在要求,也是我们党一贯倡导和坚持的方法论。解析××的主要矛盾,必须通过现象看本质,透过表面看深层,“经济实力不强、发展质量不高”真正根源,还是“人”的问题。

一是思想不够解放。××历史较为闭塞,思想观念较为陈旧,考虑问题、办事情总是通常观念,按老习惯、老规矩、老套路。指出: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首要是解放思想;思想解放的深度,决定着发展的高度。与先进地区相比,我们表面是量不如人家多、质不如人家高、速度不如人家快,实质上是观念不如人家新、思路不如人家宽、胆子不如人家大。先进地区的共同特点,就是敢闯敢试、敢干敢办,对新情况、新问题,只要政策法规没有明文规定,不说不能办,只说怎么办。思想的开放度、思维的灵活度,与我们大相径庭、天壤之别。思想不解放,就很难找准突破方向和着力点,很难拿出改革举措。

二是创新动力不足。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注重解决发展动力的问题。与先进地区比,最大的差别就在于创新。比如,××高开区国家健康科技产业基地,建立起涵盖研发、中试、检验检测、金融资本、孵化加速等全过程产业创新体系,成为国内领先、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健康产业综合园区,支撑起高质量的半边天;把人才作为第一创新资源,每年每个创新团队奖励高达××千万元,形成强大的“磁石”效应,带来强力的人才支持。我们虽然一直在尝试,但与先进地区相比,我们不善于用创新思维解决发展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不善于以改革创新之法破解桎梏、瓶颈。

三是干事创业激情不够。强调:为政之要、惟在得人;育才造士、为国之本;领导干部必须有强烈的担当精神,要有一副“有担当的宽肩膀”;要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激发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工作中,我们的党员干部还缺乏攻坚克难、事争一流的勇气和魄力,满足于常规性完成、低水平落实;对项目建设、审批中遇到的难题,墨守成规,你推我躲,缺少大刀阔斧、主动担当精神;在重大任务面前畏缩不前、患得患失,怕出问题、不敢较真碰硬,在强手如林、拼搏竞争中缺乏“保三争二冲一”的劲头儿,等等。这与推进高质量发展对人的要求、工作作风的要求、精神状态的要求,都有很大差距,必须打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四是营商环境不优。指出: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是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也是坚定推进新一轮改革开放,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关键一环。在全市打造“四最”营商环境浓厚氛围中,我们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中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有很多不足和短板,比如,审批事项过多,办理时间过长,企业跑办过于繁琐等问题仍十分突出;个别部门“门好进、但事难办”,办手续推诿扯皮、墨守成规,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还时有发生。这些问题,表面上看是工作问题,其实都是思想问题、作风问题、人的问题。解决××高质量发展,必须按照总书记要求,坚持新发展理念,着力解决好思想问题、作风问题、状态问题,找准问题根源,切实解决好人的问题。

 三、进位图强,坚定不移走出具有XX特色的高质量发展新路

强调: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干部;发展必须是科学的,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我们要抢抓增强经济实力“加快赶”、提升发展质量“加快超”的黄金期,牢记总书记教诲,实干担当、大有作为,加快××创新发展、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

第一,要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做大做强上找到突破点、打开突破口。指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把重点放在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上,把实体经济做实做强做优。钢铁、造纸、热电、焦化四大支柱性企业和钢锹、手套、纺纱、食品加工四大产业集群,是我县传统产业全部“家当”,转型升级、做大做强迫在眉睫。比如,××焦化再不改造升级,就会被关停淘汰;××等钢铁企业因空气污染需退城搬迁。可以说,有的传统产业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造纸、热电和钢锹、手套、食品加工通过二次创业、技改升级不断前行,特别是钢锹、手套一直占居量的优势,甚至融入了全球产业供应链。要着眼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改进工艺、提升档次、培育品牌,推动传统产业走向“高精尖”。造纸产业要加快××万吨高档包装纸扩建项目达产进度,尽快形成效益、增强经济支撑。手套产业要着眼占领国际、覆盖国内两个市场,聚焦医疗、航空等高端领域,依托龙头企业开发高科技、高附加新产品,推动手套产业集群、绿色发展。食品产业要坚持走高端路线,推进奶牛、生猪、肉鸡、水产和农产品生态化、绿色化、有机化发展。特别是突出抓好奶业振兴计划,扩大高端奶、低温奶生产提升企业竞争力,高效处理畜禽粪便和建设高标准工厂实现绿色循环发展,打造奶业全产业链条。

第二,要在培育主导产业上找到突破点、打开突破口。我县企业规模小,没有立县性、支撑性大企业,产业分布较散,主导产业不明朗。2019年以来,我县新增规上企业数量较少,排名靠后。推进高质量发展,我们必须从××产业特点出发,增总量、强存量、优质量,在培育主导产业上有突破、有收获。要坚持扩大开放、招商引资不动摇,瞄准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重点区域,大力开展上门招商、以商招商,积极引进支撑性大项目、好项目,进一步做足增量。要围绕打造××循环经济示范园区,与××公司加强沟通,谋划矿业经济发展,完善编制规划,加快手续办理和开掘进度,力争早日投产见效,形成实力支撑;依托××建材生产项目,积极引进矿山机械维修、电气设备修造等上下游项目和配套服务产业,形成完整矿业产业体系。同时,积极推进钢铁产业向装备制造业迈进,引导××等企业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国际物流等新型业态,进一步提升价值链。围绕打造临港物流产业,进一步提升××园区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提升承载、吸附能力,增强临港产业实力。

经济发展新格局第3篇

一、坚持示范带动,着力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

一是加强四大基地建设,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以西北部川区和浑河流域为重点建设区域,加快推进奶牛规模化牧场小区建设步伐。以肉羊养殖和生猪养殖为重点,狠抓羔羊育肥、肉羊品种改良和生猪科学饲养工作,着力提高养殖效益。以推进马铃薯基地化、产业化为目标,加快以马铃薯组培室为重点的种薯繁育体系建设,继续抓好马铃薯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惠民工程。以蒙草抗旱、和盛育林的技术支撑为依托,大力发展林草业,打造绿色生态基地;以国家“振兴奶业苜蓿发展行动”为契机,不断扩大优质苜蓿集中连片种植面积。

二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水利方面,抓好国家重要支流(浑河)河道治理、小流域综合治理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扩大节水灌溉面积,加大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力度。交通方面,完成乡间公路建设任务,积极支持配合过境铁路、公路建设,加快形成连接内外、覆盖城乡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生态建设方面,抓好禁牧、森林草原防火和打击非法占用林地等重点工作,继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努力建设“两型”社会。大力实施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盛乐镇、巧什营乡2万亩高标准农田。加大蔬菜保护地建设力度,力争把和林县打造成呼市地区蔬菜生产基地。

三是加强科技园区建设,着力发展示范和观光农业。全力推进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争取尽快通过验收。扩大小农户科技园建设规模,力争建成500个小农户科技园,促使全县小农户科技园建设实现量的突破和质的提升。加快小甲赖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步伐,努力打造自治区新农村建设的示范工程、亮点工程。同时,按照田园牧歌式、休闲度假型、集餐饮住宿为一体的特色旅游小村镇建设要求,扩大休闲观光农业示范区建设规模,建设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载体。

二、依托三大园区,着力提升新型工业化水平

一是注重产业延伸,做优食品加工业。以经济开发区为载体,继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增强园区的集聚发展能力。在扶持蒙牛、可口可乐等现有企业做大做强的同时,加快推进康师傅饮品、新特瑞饲料等项目建设进度,推动台湾统一食品、中亚包装等项目尽快开工。围绕乳制品、肉制品、饮品加工和包装等,积极引进一批加工企业和配套企业,延伸产业链条,构筑产业集群。

二是坚持规划先行,做大电力产业。进一步完善电力园区规划,为承接配套项目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全力支持和林电厂尽早核准,加快电厂建设进度。支持丰华热电联产项目、蒙牛沼气发电厂和龙源风电达产达效。力促京能盛乐热电项目立项开工。全面落实北京意科发电、中电投风光互补发电等一批新能源项目,全力打造电力产业集群。

三是立足资源优势,做强石材建材业。继续加大石材建材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拉大园区框架,做大园区规模。力促石材物流交易中心建成使用,加快浙江石材、联发气孔砖等项目建设进度,推动金旺建材、创伟建材等项目尽快开工。按照“注重质量、招大引强”的招商思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年内力争引进5家以上投资额在3000万元以上的石材企业。

三、培育现代服务业,着力提升新兴产业发展水平

一是按照打造“中国云谷”、建设全国最大最重要云计算产业园的发展定位,进一步完善盛乐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总体规划,做好信息产业园、大型数据园、公共IT服务智能园区等园中园专项规划;稳步推进道路管网、供水供电、绿化美化等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抓好项目的跟踪服务,促使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完成年度建设任务,完成集聚区企业总部基地后续建设工程;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招引一批云计算产业、配套产业及下游产业,确保国家云计算研发中心、百度、阿里巴巴、“西湖公园”、人民数字城市产业园、国投大型物流基地等项目落地开工。

二是加快建设大红城现代物流园南区二期工程,开工建设北区基础设施。规划建设重载高速两侧6平方公里控制区域,力争建成全市最重要的以煤炭储运为主的现代综合物流园区。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年内至少引进2―3家大型物流公司。加快建设新店子煤炭物流园区。

三是以建设“首府南花园、塞外休闲城”为目标,按照“四区一带”规划要求,进一步加大大南山生态文化旅游园区的投入力度。启动东山书法艺术园二期建设工程。扩大芍药种植面积,打造“中国北方芍药之乡”。依托蒙牛乳业、蒙草抗旱以及师大新校区等一批企业、院校和单位,着力建设首府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发盛乐镇盛林农业观光区以及大红城、羊群沟白音陶海生态旅游区等乡村旅游资源。积极推进蒙牛工业游向国家5A级景区、盛乐博物馆向国家3A级景区迈进。

四、打造首府卫星城,着力提升城镇化水平

一是加强城乡规划工作。充分发挥城乡建设规划管理委员会的作用,进一步加大城乡规划的编制和管理力度,以科学规划引领城镇发展。对城市主要街道重点部位以及未改造区域进行街景规划和特色主题设计,建设一批体现现代城镇特点的标志性建筑,打造一批彰显和林特色的亮点景观,提高城镇建设的文化内涵和建筑品位。

二是加快城镇扩容步伐。按照“小而特、小而美、小而强”的建设要求,因地制宜,建设美丽宜居卫星城。依托“两水(石咀子水库、宝贝河)三山(大南山、北山和卧牛山)”,加快城关镇改造建设步伐。加快旧城区拆迁改造及住宅小区建设步伐,拓展旧城区发展空间。加大经济开发区“北进、南扩”力度,加快与市核心区和城关镇的对接步伐。根据各乡镇的总体规划,加快推进小集镇建设。

三是完善城镇基础设施。立足改善人居环境,高标准设计建设城关四条道路两侧景观,不断完善城镇基础设施。立足营造良好投资环境,加大经济开发区道路交通、天然气、自来水管网及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为招商引资和项目推进创造条件。

四是加大城镇管理力度。启动城镇综合执法管理,重点抓好以市容市貌、交通秩序、环境卫生等为主要内容的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为居民创造一个干净卫生、舒适宜居、和谐平安的生活环境。严格管理全县各类用地,加大城镇土地收储和管理力度,坚决杜绝乱批乱建。加大社区网格化管理力度,完善社区功能,不断巩固“全国文明县城”创建成果。

五、注重改善民生,着力提升和谐社会建设水平

一是大力发展社会事业。继续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实施标准化学校和薄弱学校建设工程,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努力创办人民满意教育。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大力推进县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加快城乡医疗机构标准化建设,完成公共卫生服务大楼建设、董家营卫生院新建和大红城卫生院改扩建工程;继续巩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成果,建立重特大疾病保障和救助机制。加强文化建设,积极争取走西口博物馆、剪纸博物馆、图书馆等项目立项,加快推进土城子遗址公园建设,健全完善县乡村三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文体事业发展和文化产业培育,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二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建立健全促进就业长效机制,统筹解决失地农民、返乡农民、城镇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问题,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就业。坚持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着力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解决好中低收入家庭和困难群众的住房问题,全面做好廉租房建设、分配和后期管理工作,完成农村危房改造300户,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经济发展新格局第4篇

[关键词] 世界经济;世界经济格局;国际货币格局

[中图分类号]F8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3-0461(2011)09-0077-07

一、引 言

世界经济格局是随着世界经济的产生而逐渐形成的,世界各国在世界经济中所处的地位与作用,以及由此形成的相对稳定关系构成一定时期的世界经济格局,其核心内容是大国或国家集团之间的经济力量对比关系和支配别国经济乃至世界经济的权力配置情况,包括经济发展、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三个方面的力量对比关系。自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地理大发现”以来,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特别是以科技革命为契机,几个欧美强国经济的发展主导了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英国、美国先后确立了其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霸主地位,法国、德国、日本也在其中占有一席之地,20世纪以来随着世界经济多极化的发展趋势,越来越多的新兴市场国家、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格局中开始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势必会影响国际货币格局,国际货币格局是指在经济发展的一定阶段,一定时期之内,依托母国经济、政治、金融、军事等实力,通过成为主要计价货币、结算货币、储备货币等形式,基于力量对比而形成的一种稳定状态,包括货币力量对比、货币间运行机制等内容。由此可见国际货币格局是世界经济格局的主要内容之一,其调整变化必然是基于国际经济格局演变基础之上的,是国际经济格局变化的一种反映。顺应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轨迹,先后出现了英镑、美元称霸国际货币格局的局面,以及后来以美元为主导,欧元、日元、英镑和特别提款权等储备货币多元化的格局。

世界经济发展史也同样验证了这一现象,每一次世界经济格局的改变终将引起国际货币格局的相应调整,在世界经济格局中居主导地位的国家,其货币往往也会在国际货币格局中居于主导地位,而随着该国在世界经济格局中地位的变化,其货币在国际货币格局中的地位也会随之发生变化。

二、英国经济兴衰与英镑霸权起落

(一)英国的兴盛与英镑霸权确立

在国际货币格局中最早确立霸权的是英镑,英镑的地位基于英国经济的飞跃发展,以及英国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领先地位。宗教改革、圈地运动、殖民贸易(特别是奴隶贸易)和海盗活动为英国的工业革命提供了劳动力、土地和资本原始积累,1733年,约翰・凯伊发明了飞梭,宣告了英国工业革命的开端。这一棉纺织新技术的出现,带动了织布、冶铁、机器制造和运输工具的一系列创新,使英国建成了以纺织业、采矿冶金、机器制造和交通运输为核心的产业结构,生产力实现了巨大的飞跃,成为18世纪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它的领先地位一直保持到19世纪70年代,在工业、贸易和金融方面也远远超过其他资本主义国家。

英国1870年在世界工业生产中占32%,美国占23%,法国占13%(见表1)。1870年英国的采煤量占世界采煤量的51.5%,生铁产量占50%,棉花消费量占49.2%;贸易额占世界贸易总额的25%,几乎相当于法国、美国和德国贸易额的总和;商船吨位超过荷兰、法国、美国、德国和俄国商船吨位的总和;伦敦是世界金融中心;英国还是世界上最大的资本输出国和拥有殖民地最多的国家,号称“日不落帝国”[2]。与英国地位相适应的是,1870年以后,英镑逐渐成为一种国际货币,英镑等同于黄金,甚至在某些方面比黄金更好。英国的强大最终将英镑推上了国际货币格局的主导地位,最早在英国确立的金本位制扩散至世界范围,并最终确立了国际金本位制,英镑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远远胜过黄金,英镑可以得到利息,而黄金则需要运输成本,因此在国际结算中英镑充当主要角色,可以说20世纪之前的国际金本位制实际上是以伦敦为基础的英镑本位制。

(二)英国的衰落与英镑霸权消失

在英国产业革命的推动下,欧美一些先进国家也先后在本国开展了产业革命,特别是19世纪70年代以后,德国和美国等国家进行了新一轮的技术革命,其中最重要的是电的发明和电力的应用。与此同时,炼钢法的改进、内燃机的发明以及化工技术的进步使钢铁工业、汽车工业、化学工业迅速发展起来。第二次科技革命的重要结果之一是使美国和德国的经济得到了跳跃性的发展,使落后的日本和俄国在19世纪90年代后也迅速发展起来,使奥地利和意大利进入二流强国的行列,也使发展最早的英国和法国的经济受到了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挑战,世界上呈现出群雄崛起的局面。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经济中心开始从英国转向美国和德国,1870年~1913年,美、德、法、英的工业分别增长了8.1倍、4.6倍、1.9倍和1.3倍,英国在此期间的工业地位在持续下降[3]。英国的工业总产值在1870年居世界第一位,后先是被美国超过,又被德国超过,20世纪初降为世界第三位。美、德、英、法在当时世界工业中所占的比重分别为16%、15.7%、14%和6%[3]。然而英国在商品销售市场和产业竞争力的下降并不表明英国绝对落后,在世界贸易方面,英国仍然占据霸主地位。1911年英国及英属殖民地拥有的了商船吨位占世界总吨位的39.1%,大大超过德国的8.7%、美国的2.5%。1912年英国商船运送了世界贸易价额52%的货物,运送了英国本国与英帝国内各国之间贸易价额的94%的货物,运送了各国与英国之间贸易价额63%的货物以及各外国相互贸易价额的30%的货物[2]。凭借强大的贸易地位,当时的国际货币格局仍以英镑为主导,然而英镑的霸主地位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经济危机的爆发受到削弱,并最终消失。战争改变了资本主义各国原本的力量对比,曾在战争中暂时终止的国际金本位制在战后一度得到恢复,然而恢复的金汇兑本位制在一定程度上其实是对金本位制①的削弱。金汇兑本位制一直持续到了大危机之后,大危机给资本主义各国造成巨大损失,出于保护本国经济的需要,资本主义各国相继宣布货币贬值,金本位制最终解体。而各国为应对危机开展的关税战、倾销战和货币战最终演化为集团对抗的局面,英联邦集团、美元集团、金集团、德国集团、日元集团等逐步形成。国际货币格局从英镑称霸过渡到了多个货币集团林立的局面。

三、美国经济兴衰与美元霸权调整

(一)美国的强大与美元霸权确立

二战后美国的经济霸权再次主导了国际货币格局,美元成为惟一与黄金挂钩的货币,其它国家的货币必须与美元挂钩,并有义务维持美元与黄金的官价。第二次世界大战成就了美国超级经济大国的地位,受战争的影响,英、法两国更加削弱,德日两国一败涂地,只有美国极度扩充了经济实力(如表2)。

如果说英镑霸权的确立是国际货币格局从无序到有序的过渡,那么美元霸权的确立则开创了有管理的货币时代。1944年7月,美国以联合国的名义在布雷顿森林召开了“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了美元与黄金的官价② ,各国政府可用美元按官价向美国兑换黄金;其他国家政府规定各自货币的含金量,通过含金量的比例确定同美元的汇率,而各国货币对美元的汇率一般只能在法定汇率上下各1%的幅度内波动,否则各国政府有义务在外汇市场上进行干预,以维持汇率的稳定。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确立使美元拥有了等同于黄金的特权,并成为各国货币定值的标准,树立了美元在国际货币格局中绝对优势的特殊地位,此外还成立了两个受美国利益影响的国际机构,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二)美元霸权的衰落与多元化储备货币格局发展

二战后美国的霸权地位受到崛起的日本和欧洲的挑战,美国独步天下的局面被一超多强的时代所取代,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牙买加体系开创了新的国际货币格局。日本通过战后的恢复与改革,1955年进入经济高速发展期,1953年~1973年日本经济的实际年平均增长率达到10%,1968年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先后超过英国、法国和德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1967年以法国和联邦德国为首组成欧洲经济共同体,成员国包括法国、联邦德国、比利时、荷兰、卢森堡、意大利、英国、丹麦、爱尔兰等,欧洲经济作为一个整体,成为一个可以与美、日并立的力量。虽然美、日、欧三方均势逐渐形成,但是美国的综合实力不容置疑,美国仍是世界上惟一的超级大国,美元在国际货币格局中仍居主导地位。布雷顿森林体系在二战后一度运行良好,对世界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然而其本身固有的缺陷最终使该体系陷入困境。随着全球贸易的增长,美元必须增加供给,这样美国的国际收支逆差必将扩大,其结果不但会使美元与黄金固定比价难以维持,还会产生美元贬值的压力,导致美元与其他货币固定比价难以长期维持,最终动摇现有货币格局的基础,虽然曾以建立“黄金总库”③ 和设立“特别提款权”④ 的方式来缓解美元国际清偿能力不足的问题,然而“特里芬两难”的缺陷最终是无法解决的,只要由单一货币充当国际储备货币,都会遇到同样的问题。巨大的贸易逆差最终使美国无法面对巨额国际收支逆差和各国中央银行要求兑换黄金的压力,1971年8月15日,尼克松宣布停止美元对外兑换黄金的义务,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此后关于构建新的国际货币格局的努力一直没有间断,1976年1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货币制度临时委员会”在牙买加首都金斯敦召开会议,就汇率制度、黄金作用、扩大基金组织对发展中国家资金融通,以及增加成员国在基金组织的份额等问题达成协议。牙买加体系开创了新的国际货币格局,美元不再是惟一的国际储备货币,但仍是最主要的国际货币(见表3),德国马克、日元以及特别提款权的国际地位日益加强;以浮动汇率为主的混合汇率替代了固定汇率,国际收支调节的手段也逐渐多样化,“无体系的体系”成为当前货币格局的主要特征。

表3 官方储备中的主要货币所占份额(%)

(1973年~1997年)[4]

三、经济全球化格局下的国际货币格局发展趋势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格局发生着重大变化,经济全球化是这一时期世界经济格局的鲜明特点,世界绝大多数国家采用了市场经济体制,经济规则逐步趋于一致和统一,产品和生产要素的流动障碍逐渐消除。经济区域化、集团化的步伐也大大加快,其中欧盟的建立最具代表性,此外还有亚太经济组织、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南方共同市场等等。世界经济格局的新变化,也引起了国际货币格局相应调整。欧元的启动、日元的国际化以及新兴市场国家的崛起都对美元在国际货币格局中的地位发起挑战(见图1)。

数据显示,2000年以来美元在官方外汇储备中的比重份额持续下降,从2000年的71.1%下降到2010年的61.54%;与此相对,欧元在官方外汇储备中的比重不断上涨,从2000年的18.3%上升到2010年的27.19%,英镑总体而言在官方外汇储备中比重缓慢上升,日元比重则呈下降趋势,但二者比在官方外汇储备中的比重很小。虽然2008年发端于美国的金融危机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美元的国际地位,但总体而言美元在国际储备中还是居主导地位,但也不可否认的是美元的地位受到来自欧元和新兴经济体的挑战。

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多极化格局发生了新的变化,以“金砖四国”(中国、印度、巴西、俄罗斯)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经济有了较快和稳定的增长,经济实力明显增强,从而改变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力量对比。以购买力平价测算,2001年~2008年仅中国和印度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已超过了40%;全球经济增长的50%来自中国、印度和俄罗斯,整个新兴市场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已超过60%[5]。据中国社会科学院2011年的《新兴经济体蓝皮书》称以中国、印度、巴西、俄罗斯和南非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在2001年~2010年整体平均增长率超过8%,高于发达国家的2.6%,也高于4.1%左右的全球平均增长率。新兴市场国家成为拉动世界经济走出低迷的排头兵。据蓝皮书预测,2015年金砖四国的GDP总量将占世界份额的22%,这个数字意味着四国经济总量将超过美国,同时四国的GDP增量也将占世界增量的1/3。其中印度经济总量将在2020年~2040年接近或超过美国,而中国经济总量在2020年即有可能超过美国[6]。中国经济连续多年快速增长,已经引起发达国家对中国和新兴经济体的关注和重视,新兴经济体已经成为世界多级格局中不可忽视的一级。新兴经济体的崛起必然会导致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进而引起世界格局的调整,从深层次说,现行的世界经济机制、规则、理念是发达国家主导的,没有考虑到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利益,这种现状与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崛起是不相吻合的,新兴经济体的利益诉求必将在世界经济秩序中得以体现,G20峰会的正式创立,从本质上说明,以G7为核心的发达国家主导的国际金融处理机制不能满足国际金融治理的需要,包括新兴市场经济体在内的G20机制才更加适应当前的世界经济格局。新兴经济体在世界经济事务、乃至国际货币格局中的话语权也必将随着其经济实力的增强而逐步实现。

四、国际货币格局调整的特点

纵观上述国际货币格局调整的历史过程,可以得出在世界经济格局演变中国际货币格局调整的三个主要特征:第一,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与国际货币格局的调整具有一致性,一定时期的世界经济格局决定了国际货币格局调整的方向,但二者在时间上却不同步,国际货币格局的调整往往滞后于世界经济格局的改变;第二,每一次国际货币格局调整后的具体内容均有所不同,这恰恰反映了世界经济格局主导下的国际货币格局的多样性特征;第三,一国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地位与其货币在国际货币格局中的地位往往也不对称。

(一)世界经济格局演变与国际货币格局调整时间错位

世界经济史上国际货币格局的调整往往滞后于世界经济格局的改变,二者变化的步伐并非协调一致。也就是说,当世界经济格局已经发生变化,世界各国力量对比及其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已经有所改变的前提下,国际货币格局在一段时间内仍维持原来的状态,一段时间之后才会做出相应的调整,甚至世界各国还会通过谈判、协调力图保持国际货币格局的稳定。18世纪是英国经济实力迅速跃升的时期,1700年~1820年,英国的经济总量占全球的份额从2.9%上升到5.2%。1780年,英国的商船总吨位已经达到约10万吨,超过荷兰,居世界第一。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英国的经济实力已是世界领先,但其货币在国际货币格局中的地位并不特别突出,

1870年前后,待英国经济实力已经连续几十年稳居世界首位之后,英镑才成为最主要的国际贸易结算货币,英国成为世界金融中心,英镑霸权的国际货币格局才正式形成。美元的情况也类似,1870年以后,美国的经济很快超过英国,进入20世纪美国经济总量已居世界首位,然而在1870年~1913年期间,国际货币格局仍以英镑为主导,美元的地位并不显著。直到1944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才确立了美元在资本主义世界中的货币霸权地位。虽然后来世界经济格局从战后的美苏“两极争霸”演变到美、欧、日的“一超多强”格局,美元一直居于国际货币格局中的重要地位。目前虽然世界经济格局进一步演变,新兴市场经济体迅速崛起,各区域经济合作已成为世界经济格局的发展趋势,但美元仍然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计价货币、结算货币和国际储备货币,短进期内美元的货币霸权难以被其它货币所取代。

(二)世界经济格局主导下的国际货币格局的异质性

在世界经济发展史上,英国和美国先后取得霸权,其货币也先后主导了当时的国际货币格局,这看似相似的历史,却绝非简单的重复。由于不同历史时期的世界经济格局,基于世界市场范围、国际分工水平、生产力发展程度、金融市场完善程度以及国际协调能力的不同,其对国际货币格局的影响也不尽相同。

英镑在国际货币格局中霸权的确立是世界经济发展的自然结果。早在1819年英国就确立了金本位制,而当时世界上绝大多数资本主义国家仍坚持复本位制,英国的货币制度并未得到世界范围的认可。产业革命的开展成就英镑的霸权,19世纪后期产业革命基本完成,英国不但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和生产力,而且是世界上经济实力最强大的国家,伦敦亦成为全球金融、贸易结算中心。以伦敦和英镑为中心的国际贸易和支付网络覆盖全球,英镑凭借英国在国际贸易和金融方面的霸权地位成为国际间最主要的结算手段,甚至成为某些国家的储备货币。鉴于英国经济上的成功和与英国进行贸易的需要,金本位在世界范围内得以扩散。在当时的国际货币格局中,英镑与其他国家的货币一样,均可自由兑换黄金,在这方面英镑没有特权,只是由于当时英国位于国际垂直分工的最顶端,英国的工业品在国际贸易中具有绝对的竞争力,加之英国倡导的自由贸易原则在国际上的认可,以及英国经济实力的雄厚,在国际结算中,英镑自然而然的取得了与黄金等价的地位,人们认为英镑的稳定性是无与伦比的,甚至比黄金更优越。在这一时期,英镑霸权的具体内容可以简单地概括为:黄金是法定储备货币;英镑与其他国家货币均可自由兑换黄金,英镑成为现实中国际结算的主要货币;国际收支调节以黄金的自由流动和固定汇率为基础,进行自发调节。

然而美元在国际货币格局的中霸权地位则是经过国际协商后的结果。二战后关于重建国际货币秩序的竞争曾在英国和美国之间展开,然而最终由于美英经济实力的差距,“凯恩斯计划”让位于“怀特计划”,在“怀特计划”基础之上经过双方的多轮谈判,最终确立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基本原则,并得到其他国家的认可,从而确立的美元在国际货币格局中的霸权地位。但美元霸权与英镑霸权在具体内容上有很大不同:黄金和美元同为储备货币;美元是唯一可兑换货币,其他国家货币只有兑换成美元后,才能与黄金兑换(美元俨然成为一种特权货币);国际收支调节以可调整的固定汇率为基础,各国政府有义务进行干预。所以说美元的霸权开创了有管理的货币体系时代。

(三)国际经济地位与国际货币地位的不对

称性

将全球经济总量进行量化,每一个国家的经济总量总会在其中占有一定份额,但在国际货币格局中,并不是每个国家的货币都占有一席之地,就当前国际货币格局而言,自欧元启动以来,美元、日元、英磅、欧元和瑞士法郎在官方外汇储备中的份额高98%左右,而其他国家货币在外汇储备中的份额极小,如韩国、印度、巴西、墨西哥等国在世界经济总量中都有相当的地位,但其货币却没有国际地位,或者说在国际货币中的份额为零(见表4)。此外,即使同为国际储备货币,其母国的经济地位与该货币在国际货币格局中的地位也不对称。如表2所示:美元、欧元、英镑、日元、瑞土法郎2007年在国际储备中所占份额分别为64.2%、26.1%、4.5%、3.1%、0.2%,而同年美国、欧元区、英国、日本、瑞士的GDP在世界GDP总量中的份额分别为25.4%、22.3%、5%、8.1%、0.8%[7]。从数值上可以看出,美元与欧元在国际储备中所占份额分别大大高于其在世界经济总量中所占份额,而英镑、日元和瑞士法郎在国际储备中所占份额则远远低于于其在全球GDP中所占份额,这也是国际货币格局所独有的特征。

五、结论与启示

综上所述,国际货币格局是世界经济格局的组成部分,随着世界经济格局的动态演变,国际货币格局也会随之进行调整,调整后的国际货币格局必然会体现这一时期世界经济格局的态势和特点,这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2007年~2009年,发端于美国的次贷危机很快蔓延率先波及发达国家的金融危机,并进而发展为危及全球实体经济的经济危机,严重暴露出当前以美元为主的国际货币格局的缺陷,当前国际货币格局亟待改革,由于近年来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中国国际地位的上升,人民币国际化成为改革方案之一。然而人民币国际化时机是否成熟?应该采取何种国际化路线?国际货币格局的调整的方向是什么?根据前文对世界经济格局演变中的国际货币格局调整的论述,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和启示。

(一)人民币国际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诚如前所述,世界经济格局演变与国际货币格局调整存在着时间错位。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英国的经济实力已居世界领先地位,但其货币在国际货币格局中的地位并不特别突出,英镑在1870年以后才逐成为世界货币,前后相差近百年;美元也是一样,20世纪初美国经济实力已经超过英国,居世界第一,但美元在国际货币格局中的霸权是随着1944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而确立起来的,前后也相差了几十年。不仅如此,这些大国货币的国际化均是在其国力明显优于世界其他国家的背景下发生的。而中国经济虽然发展迅速,经济实力大大增强,但也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2010年中国总量达58,786亿美元,超过日本的54,742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人均GDP只有日本的1/10,排名世界中等偏下,经济实力与发达国家实力的差距,使得中国在短期内还难以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可靠的支撑。即便中国跨入富裕国家的行列,实现货币国际化还是需要一段时间。此外,货币国际化还伴随着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而人民币目前在资本市场上还没有实现自由兑换,中国也远未形成像伦敦和纽约那样的国际金融中心。所以人民币国际化还有漫长的路要走。

(二)人民币国际化要与当前世界经济格局的发展趋势适应

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主导地位短期内不会动摇,美元主导的国际货币格局短期内也不会有根本性调整。目前世界4/5以上的外汇交易、60%以上的国际贸易用美元结算[5],虽然欧元占世界外汇储备的比重从1999年成立时的17.9%增加到2010年的27.19%,同时美元的比重从2002年开始下降,但相对于欧元、英镑和日元来讲,美元仍占有62%的比重,作为世界是最重要的国际储备与清算货币的地位仍然不可动摇。不仅如此,对发展中国家来讲,对拥有巨额美元储备的国家来讲,短期内并不希望美元的国际地位发生变化,如果美元贬值,那么巨额的外汇储备就会缩水。当前许多战略性初级产品与资源以美元标价,美元贬值则意味着这些产品价格上升,对于像中国这样使用能源和其他资源性产品较多的发展中大国而言,如果这些产品价格不涨,则会使本国出品产品成本上升,不利于目前出口导向战略的实施。因此人民币国际化还要与当前世界经济格局的发展趋势适应,在继续增强经济实力的同时,渐进的扩大区域货币合作的范围,如成立亚洲货币合作基金和股票市场,加强与亚洲各国的货币互换,扩大亚洲货币合作基础的规模[5],建立区域共同储备等,通过推动区域货币一体化而实现人民币国际化的目标。

(三)国际货币格局调整的前景存在多种可

能性

英国和美国称霸的世界格局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未来的国际货币格局也不会是某一国家的货币独霸的局面,但创立超货币,人民币单独国际化取得国际储备货币地位,或是以区域货币为主体形成“金融稳定三岛”格局等都有可能是未来国际货币格局调整的方向。首先创立超货币困难重重。虽然在1970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创设了带有超货币性质的“特别提款权(SDR)”作为国际储备资产,但其使用范围和分配结构存在明显局限。特别提款权只能用于官方机构,不能用于非官方的商品或金融的市场交易;从创立之初,特别提款权只分配了两次,总计金额214亿多单位,仅占国际储备总额的5%,远不适应庞大的国际资金流动,而且发达国家拥有SDR的2/3,发展中国家只有1/3[8],不合理的分配结构不能满足发展中国家对SDR的需求。抛开SDR创立新的超货币,则面临着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发行主体缺失,发行量无法确定以及美国对超货币创立的阻挠等困境。其次人民币单独国际化取得国际储备地位,如前所述这一时机还远未成熟,人民币国际化要着眼于中国和崛起的发展战略,当前提高综合国力才是人民币国际化的根本保障。第三,以区域为主体形成“金融稳定三岛”格局,目前看来很有可能是未来国际货币格局调整的方向。自欧元诞生以来,其在国际储备中的份额逐渐上升,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元的第二大国际储备资产,“三岛”中缺失的是亚洲区域性货币。然而亚洲区域性货币的诞生又存在诸多的不确定性,亚洲各国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有较大的差异性,不像欧盟各国在各方面存在高度的统一性,此外亚洲各国利益错综杂,中国和日本尚不具备明确的政治互信和协调机制,因此日元和人民币难以在货币统一过程中发挥轴心货币作用,因此亚洲区域性货币何时形成,还是一个未知数。

[注 释]

① 金本位制分为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通常意义上的金本位制是指金币本位制,也称经典金本位制。这里指的是金币本位制。

② 每一美元含金量为0.888671克黄金,35美元兑换一盎司黄金。

③ 1960年美国对外短期债务已超过其黄金储备,美国联合英国、瑞士、法国、西德、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八个国家于1961年10月建立了黄金总库,八国央行共拿出2.7亿美元的黄金,由英格兰银行为黄金总库的机关,负责维持伦敦黄金价格,在伦敦黄金市场上买卖黄金,以便将金价维持在35.20美元1盎司的水平上,并采取各种手段阻止外国政府持美元外汇向美国兑换黄金。

④ 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创设的一种储备资产和记账单位,亦称“纸黄金”。它是基金组织分配给会员国的一种使用资金的权利。会员国在发生国际收支逆差时,可用它向基金组织指定的其他会员国换取外汇,以偿付国际收支逆差或偿还基金组织的贷款,还可与黄金、自由兑换货币一样充当国际储备。由于其只是一种记账单位,使用时必须先换成其他货币,不能直接用于贸易或非贸易的支付。因为它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原有的普通提款权以外的一种补充,所以称为特别提款权。

[参考文献]

[1] 谷源祥,林水源. 世界经济概论(上) [M].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38.

[2] 高德步,王 珏. 世界经济通史(中卷)[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43.

[3] 池元吉. 世界经济概论[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34.

[4] 柳剑平. 当代国际经济关系政治化问题研究[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218.

[5] 袁志刚,邵 挺. 重构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在力量来自何处[J]. 世界经济研究,2010(5):14-20.

[6] 新兴经济体蓝皮书预测2020年中国GDP成世界第一[N/OL]. http://news. sina. com. cn/c/2011-04-07/162122252140. shtml.

[7] 世界银行2008年7月1日报告[N].

[8] 董彦岭,陈 琳,等. 超货币:理论演进与实践发展[J]. 国际金融研究,2010(4):4-11.

Adjustment of International Monetary Pattern

in the Global Economy Evolution

Dong Jun1,2

(1. Sichuan University ,Chengdu 610065,China;2. Inner Mongolia Financial and Economics College,Huhhot 010070,China)

经济发展新格局第5篇

内容摘要: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经历了以下五个阶段的演化:“点状”分布格局—沿海“带状”分布格局—“弓”状分布格局—“井”状分布格局—“棋盘”状分布格局。中国的区域发展模式的演进是中央政府政策、各地区位优势等多方面因素共同催化的结果。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概况

(一)点状分布格局

从“一五计划”到“三线建设”期间,中国的发展重点主要集中在东北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数个大城市,如东北地区的沈阳、长春、哈尔滨,中部地区的唐山、太原、洛阳、武汉,西部地区的兰州、西安等大中城市。这段时期,中央政府主要从行政化的角度去考察中国工业化布局,使中国区域发展格局呈现出若干个大城市异常发达,而其他非“一五计划”支持的地区异常贫困的区域发展局面。此时的中国区域发展格局呈现出典型的非均匀的点状分布状态。

从“三线建设”到改革开放,中国的区域发展格局依然没有摆脱非均匀的点状发展格局,但点状的区位却有了变化:通过三线建设使整个西南地区成为中国重工业集中地之一,重庆、成都等西南部城市成为国家发展的重点。

总之,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中国的经济发展重点集中在一些重工业城市,中国的区域发展格局是典型的点状分布图。

(二)带状分布格局

改革开放后,中央政府的区域发展政策逐步从政治导向转为经济效益导向,发展的重点也逐渐从内地转向沿海。这一时期的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利用中央所出台的一系列的政策优势和所处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使东部沿海地区成为中国最活跃的经济地带。从北到南依次出现大连、青岛、烟台、连云港、上海、宁波、温州、厦门、深圳、珠洲等沿海经济发达城市,这些大城市连结起来像一条玉带镶嵌在东部沿海,成为中国最为活跃、经济实力最强的发展区域。

(三)弓状分布格局

1985年,上海、南京、武汉、重庆四市在国家有关部委的支持下率先成立了长江沿岸中心城市发展协调会,由此国家拉开了长江经济开发的序幕。长江作为我国航运的“黄金水道”,以及南京、武汉、重庆等大型工业城市的存在,使得开发长江流域成为国家重点考虑的战略问题,也使得长江流域成为沿海开发后的第二个国家重点发展区域。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国家在实施“沿海发展”和“沿江发展”战略的同时,又重点实施了“京广线开发”。“京广沿线”开发虽没有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但由于其穿越城市的特殊性使得京广沿线成为中国区域发展中的重要一环。

此时的中国区域发展格局呈现出“弓状”:即沿海地区是弓背,京广线是弓弦,长江开发带是箭头。

(四)井状分布格局

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我国著名经济学家马洪、童大林就提出国家应实施以陇海-兰新线铁路为枢纽,以沿线中心城市为骨干的新欧亚大陆桥发展战略。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和发展,陇海—兰新经济带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在东端的黄淮海经济区以连云港、徐州为中心在机械、盐化工、水产等方面形成了产业集聚优势;在中端形成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经济区;黄河干流形成了关中经济区和以兰州为中心的化工产业区;在西端以乌鲁木齐为中心的天山北坡经济区也已显露雏形。

此时的中国经济发展形成了陇海—兰新地带、沿江地区、京广线地带、沿海地区的四大经济带,如果放到中国地图上我们可以看到这四大经济发展带恰好组成“井”字状。

(五)棋盘状发展格局

进入新世纪我国先后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部崛起和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区域发展政策,并相继批复了多个经济发展改革实验区。特别是2009年至今国家批复了13个区域发展规划。中央的这些经济发展举措使中国逐步形成了棋盘状的发展格局:以大中城市为区域发展带动的增长点,以铁路、城际铁路、高铁、高速公路等交通干道为骨干,形成大中小城市、城乡互动的发展模式。在这种区域格局中大中城市好比棋盘上的棋子、交通干线好比棋盘,呈现出“棋盘发展模式”。

结论

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在改革开放以前的30年中央政府总体上实行的是扶持性的发展策略,旨在平衡区域之间的差距,但发展的结果却是区域间普遍的贫穷;自1978年改革开放20多年来(1978至1999),中央政府坚持“效率第一,兼顾公平”的原则实施了非均衡发展策略,这一发展策略极大地促进了区域发展但造成了区域间极大的发展不平衡,区域差距问题较为严重;新世纪以来,基于区域协调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目的,国家先后提出了多个区域发展战略,这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经济基础。

区域经济的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区位优势、国家政策、地方自然资源、地方人文特征等因素都有可能给区域发展带来机遇,其中国家政策因素的影响尤为突出。新中国成立60多年以来我国的区域发展模式在中央政府、地方区位优势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呈现出了不同的发展模式,展现出了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特色。

参考文献:

1.陈秀山.中国区域经济问题研究[M].商务印书馆,2005

经济发展新格局第6篇

贵州贵安新区管理委员会经济发展局为贵安新区管委会内设机构,主要承担新区粮食与物资储备、能源资源、通信业、信息化、工业化、固定资产投资、投资促进、经贸活动、重大项目、经济运行、社会发展、交通运输日常管理等工作的组织领导及综合协调等职能职责。为进一步充实人员队伍,根据工作需要,经贵安新区党工委政治部同意,现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一批工作人员(合同制聘用人员),特制定如下招聘方案:

一、招聘名额

本次计划招聘工作人员9名,招聘职位条件详见附件《贵安新区经济发展局2018年第一次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职位一览表》。

二、报名条件

(一)基本条件: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2.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

3.具备良好的品行和职业道德;

4.具备岗位所需的专业或技能条件;

5.适应岗位要求的身体条件;

6.年龄在35周岁以下,全日制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

其他资格条件详见《贵安新区经济发展局2018年第一次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职位一览表》。

(二)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得报名:

1.现役军人;

2.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或劳动教养的人员,正在接受纪检监察机关、司法机关立案调查未结案的人员;

3.曾被开除公职或被辞退未满5年的人员;

4.在各级公务员招考和事业单位人员招聘中被认定有舞弊等严重违反考试录用纪律行为未满2年的人员;

5.有法律、法规规定不得聘用的其他情形的人员。

三、招聘程序

本次招聘按如下程序进行:报名资格审查初审面试体检公示招聘结果办理聘用手续。

(一)报名及资格审查

1.报名事宜

应聘人员自行下载《贵安新区经济发展局公开招聘工作人员报名表》(以下简称《报名表》),真实、准确地填写相关信息,用A4纸打印后,在“应聘人员签名”处亲笔签名。《报名表》填写信息不真实、不完整或填写错误,责任自负;由他人代报的,如报名信息出现上述情况,视同应聘人员本人填写,由应聘人员本人承担责任。每名应聘人员只能选择一个岗位报名。

2.报名及资格审查

报名采取现场报名方式与资格审查一并进行。报名人员需登陆贵安新区官方网站(gaxq.gov.cn/)下载,填写方案下方附件(报名表),并准备以下材料:

(1)《贵安新区经济发展局公开招聘工作人员报名表》;

(2)学历学位证书、工作经历证明、专业技术资格证书、职业资格证、执业资格证、任职文件,以及其他需提供的证明本人满足岗位需求的相关材料复印件。(请准备原件用于资格复查);

(3)有效二代居民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1份;

(4)近期同底正面1寸免冠彩色照片1张(请粘贴到报名表相应位置);

(5)有工作单位的应聘人员提供单位、主管部门和当地组织人事部门同意应聘的证明材料;

(6)《方案》及《职位一览表》规定的其他材料;

(7)报名表中体现的任职经历、受奖励情况等其他印证材料。

应聘人员须持有效《居民身份证》(包括临时身份证或居民户口簿,其他身份证明不予认可)和资格审查相关印证材料到现场进行报名和资格审查。

报名及资格审查时间:2018年3月6日-7日,9:00-17:00;

报名及资格审查地点:贵安新区临时行政中心5号楼经济发展局综合部5107办公室(贵安新区百马大道99号,可在贵阳市云岩市北京路博物馆站乘坐701路公交车至贵安新区管委会站下)。

3.初审

初审时间:2018年3月8日-9日

报名结束后,贵安新区经济发展局公开招聘领导小组根据招聘条件及岗位要求,对报名应聘人员的基本信息、所提供的材料、应聘资格和条件等进行初审,按照招聘岗位计划数与进入面试人员不低于1:3的数量择优确定面试人员。通过初审人员名单将在贵安新区官网上进行公布。

资格审查贯穿于招聘工作全过程,如在招聘过程中发现有违纪违规、材料不齐或提供虚假信息或应聘人员条件不符合招聘岗位条件要求等情况的,随时取消应聘资格。

(二)面试

进入面试人员名单及面试时间及地点将在贵安新区官方网站(gaxq.gov.cn/)进行公布。面试采取结构化面试的形式进行,应聘人员须持有效《居民身份证》(包括临时身份证或居民户口簿,其他身份证明不予认可)方能进入考场参加面试。

面试成绩按“四舍五入法”保留小数点后两位数字。同一职位应聘人员面试成绩名次出现末位并列的,采取加试的方式重新确定名次进入下一环节。面试成绩在贵安新区官网公告栏上公示。

(三)体检

面试结束后,按1:1的比例确定体检对象。因参加体检人员体检不合格的,不能进入下一环节,由第二名递补。体检组织在县级及以上医院进行。体检费用由应聘人员自理,体检标准参照贵州省公务员录用体检标准执行。

(四)政审

政审工作由招聘工作领导小组指导和监督下具体负责实施。考察组应当广泛听取意见,做到全面、客观、公正,并据实写出考察材料。考察内容主要包括报考者政治思想、道德品质、能力素质、学习和工作表现、遵纪守法、廉洁自律以及是否需要回避等方面的情况。同时,复查报考资格条件,确认报名时提交的信息和材料是否真实、准确。

在政审中发现不符合招聘条件和资格的,视为不合格,经招聘工作领导小组审定,取消其拟聘用资格,空缺职位不予递补。

(五)公示招聘结果

经面试、体检、政审合格的应聘人员,确定为拟聘用人员,在贵安新区官网上进行公示。

(六)办理聘用手续

公示结果不影响聘用的,按年签订固定期限的聘用合同。与原工作单位有聘用(劳动)关系的,在签订聘用合同前,须与原单位解除或终止聘用(劳动)关系,否则后果自负。

试用期间不遵守纪律、不服从工资安排,不能按时完成规定工作任务或不符合职位需求的,试用期满即解除劳动用工合同。试用期满经考核合格的,按照贵安新区相关待遇标予以计发,另有食宿等其他补贴补助。被聘用人员应在规定时间到经济发展局局报到,不按时报到的,取消聘用资格。

四、有关事项

贵安新区经济发展局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工作由贵安新区经济发展局负责组织实施。招聘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统一公告、组织体检、公示等工作。

如有疑问或需反映有关情况,请电话咨询招聘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联系人:唐松,联系电话:0851-88909700;地址:贵安新区百马大道99号贵安新区临时行政中心经济发展局5107办公室)。

本招聘启事,由贵安新区经济发展局负责解释。

2018年贵安新区经济发展局第一次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职位一览表x.rar

经济发展新格局第7篇

2012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一年,中原经济区建设也进入全面加速推进的新阶段。2012年1月9日召开的河南省十一届人大五次会议第二次大会公布了《河南省建设中原经济区纲要(草案)》(以下简称《纲要(草案)》),阐述了新形势下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重大意义、总体要求、战略布局和战略支撑。

作为河南省在新的起点上全面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兴的纲领性文件,《纲要(草案)》明确提出了“两步走”的宏伟蓝图,即五年彰显优势,十年实现崛起。

第一步:五年彰显优势

到2015年,初步形成发展活力彰显、崛起态势强劲的经济区域。

综合经济实力明显提升。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消耗的基础上,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力争高于中部地区平均水平,人口自然增长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人均生产总值达到3.8万元,财政总收入增速高于生产总值增速,城镇化率达到48%。内陆开放高地基本建成。

“三化”发展协调性明显提升。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的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农业现代化协调推进,以工促农、以城带乡、产城互动的长效机制基本建立,破解“三农”问题取得重大进展,“三化”协调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文化教育科技发展水平明显提升。文化强省建设取得新进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文化产品更加丰富,良好思想道德风尚进一步弘扬。教育质量整体提高,优质教育资源总量不断扩大,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充分发挥。人力资源高地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科技创新成果大量涌现,科技进步贡献率不断上升。

人民生活质量明显提升。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就学、就业、就医、养老、住房等问题得到更好解决。生态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民主法制更加健全,社会管理更加完善,人民权益得到更好保障,社会大局更加和谐稳定。

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支撑作用明显提升。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技术产业基地、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主要经济总量指标领先地位进一步巩固,成为带动中部地区崛起的核心地带,走在中部地区崛起前列。

第二步:十年实现崛起

到2020年,粮食生产优势地位更加稳固,工业化、城镇化达到或接近全国平均水平,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城乡基本公共服务趋于均等化,基本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建设成为城乡经济繁荣、人民生活富裕、生态环境优良、社会和谐文明,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的经济区。

《纲要(草案)》提出,将按照区域自然条件、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经济社会发展基础,与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相衔接,优化中原经济区区域经济发展格局。

落实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总体要求和战略布局,必须强化战略支撑。《纲要(草案)》重点对建设中原经济区的“十大战略支撑体系”进行了谋划表述,分别是:构建统筹城乡的新型城镇化支撑体系,构建竞争力强的新型工业化支撑体系,构建优质高效的新型农业现代化支撑体系,构建功能完善的现代化基础设施支撑体系,构建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开发支撑体系,构建充满活力的创新支撑体系,构建内外互动的开放型经济支撑体系,构建繁荣发展的中原文化支撑体系,构建可持续发展的资源环境支撑体系,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支撑体系。

亮点一:中原经济区总体发展布局

按照核心带动、轴带发展、节点提升、对接周边的原则,努力构建放射状、网络化、板块式发展格局。

推动区域互动联动发展,形成板块优势。增强郑州龙头作用和中心作用,推进郑汴一体化发展,建设郑洛三工业走廊,促进郑州、开封、洛阳、平顶山、新乡、焦作、许昌、漯河、济源融合发展,努力打造中原经济区核心增长板块,提高区域发展的整体带动能力。强化洛阳、三门峡、济源、焦作协同发展,巩固在陕晋豫毗邻地区的领先地位,发挥在关中—天水经济区、太原城市群对接互动中的中坚作用。促进安阳、鹤壁、濮阳联动发展,凸显在晋冀鲁豫毗邻地区的优势,成为与环渤海经济圈衔接联系的前沿。推动商丘、周口、驻马店、信阳、南阳合作发展,增强在豫皖鄂陕毗邻地区和淮海经济协作区中的影响力,发挥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前锋作用和对接沿长江中游经济带的骨干作用。各地要准确定位、主动融入,互动联动、协力推进,形成各自优势充分发挥、板块优势充分彰显的良好局面。

依托重要交通通道,优化空间开发格局。提升郑州交通枢纽、商务、物流、金融等服务功能,推进郑州与周边城市融合发展,增强引领区域发展的核心带动能力。依托亚欧大陆桥通道,壮大沿陇海发展轴;依托京广通道,拓展纵向发展轴;依托东北西南向、东南西北向运输通道,培育新的发展轴,形成重点开发地带。逐步扩大轴带节点城市规模,完善城市功能,推进错位发展,提升辐射能力,形成大中小城市合理布局、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加强对外联系通道建设,促进与毗邻地区融合发展,密切与周边经济区的合作,实现优势互补、联动发展。

亮点二:中原经济区主体功能格局

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形成以中原城市群为重点的城市化战略格局,以粮食生产核心区为重点的农业战略格局,以“四区两带”为重点的生态安全战略格局。

经济发展新格局第8篇

关键词:战略机遇期; 经济格局; 小康目标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3)01-0001-03

党的十报告指出:“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国际局势风云变幻,综合国力竞争空前激烈,我们深化改革开放,加快发展步伐,以加入世贸组织为契机,变压力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坚定不移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1]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离不开深刻变化、风云变幻的世情、国情和党情,党的十六大报告首次提出新世纪头二十年是我们党所面临的战略机遇期,战略机遇期其实是“和平建设发展时期”,它是相对战时而言的,因此,战略机遇期是动态的、变化的。第一个十年已经过去,我们抓住了诸多机遇,实现了大发展、科学发展。在未来十年里,我们还要把握我国所面临的新的战略机遇期,认识其本质和走势,变机遇为现实、变机遇为发展,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前进,以顺利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一、世界经济格局剧变并进入低速期,决定我国把扩大内需作为战略基点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首次提出“世界经济格局发生新变化”,事实的确如此。2003年到2007年,世界经济格局处于“黄金增长期”,据统计,这期间年均增速4.6%。到2008年世界经济格局突变,如党的十报告所说:“2008年以后,国际金融危机使我国发展遇到严重困难。”[2]世界经济格局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剧烈变动,经济发展速度急速下滑,欧洲经济受到致命打击。我国也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和影响,使经济下行。尽管经过一个阶段的努力,世界经济开始出现缓慢复苏、低速增长,但从现在看,经济下行可能呈现一种“长态”,我国经济尽管在世界范围内处于高增长的状态,据最新统计,2012年国内生产总值增幅达到7.8%,但也无法达到前些年的两位数,导致世界各国在国际市场上激烈争夺,对国内市场大力保护,贸易战、保护主义、汇率战全面升级,全球贸易也面临下行的巨大风险,使全球经济格局进入相对低速增长期。

拉动经济发展要靠消费、投资、出口三驾马车的推动。多年来,我国经济主要是由出口拉动的,2004年、2005年我国经济增长达到10.1%和10.4%。2006年和2007年,也保持两位数的高增长。到2008年,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出口推动战略失灵,使我国经济受到极大影响。所以,中央在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通过“主线”来实现“主题”。党的十报告进一步要求,“要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加快建立扩大消费需求长效机制,释放居民消费潜力,保持投资合理增长,扩大国内市场规模”[3]。这是我们党依据世界经济格局新变化做出的战略决策。这完全符合我国的国情和经济发展的实际。

二、世界经济格局进入调整期,决定我国把解决“主题”和“主线”作为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

党的十报告指出:“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4]世界经济发展处于低速期,也是一个经济格局的深度调整期,所以,世界上许多国家特别是大国都抓住这个时期,为争夺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制高点,广泛深入地进行以结构调整、技术创新、管理优化为中心的新一轮竞争,以迎接未来新一轮的经济发展。现在美国和中国是世界第一、第二的经济大国,在发展中结构性的冲突不可避免。但更多的是沟通和经常性的对话,2013年阿富汗问题是一个好的起点,中美两国在稳定中实现各自的发展,为世界经济发展做出各自的贡献。

在世界范围内的经济结构大调整、技术大创新、竞争高度激烈化的条件下,我们必须抓住“主题”、围绕“主线”,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从我国的现实看,我们党多年以前就提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党的十七大报告把经济增长方式改为发展方式,实则并不理想。在金融危机发生后,我们又拿出四万亿元,尽管达到了稳增长的目的,但也造成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滞后。对此,党的十报告明确指出,要适应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势的变化,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要做到“四个着力”、“五个更多”。[5]特别要做到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四化”同步道路。这里重要的是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之路。、同志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多次指出我国未来发展的潜力是城镇化,以城镇化带动经济发展,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以与世界发展大势接轨。

三、全球经济发展进入生态资源约束期,决定我国必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党的十报告首次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独立的章节,并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五位一体”总布局的内容之一。党的十报告指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重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6]这既是对世界经济发展过程及工业化曲折道路的总结,更是对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伴随经济快速增长而出现,并已成为我国基本国情的人均占有资源不足、环境承载能力脆弱等问题的理性总结。我国目前面临严峻的现实,生态资源环境约束的日益深化,内在地要求我国把资源环境压力转化为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的动力,构建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以实现人类社会的文明发展和科学发展。

党的十报告如此强调生态文明建设,具有深刻的战略意义。

其一,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五位一体”总布局的需要。“五位一体”总布局即经济建设、文化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是最新提出和形成的,体现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和理性把握,显示了我们党高超的执政能力。

其二,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需要。发达国家工业化、现代化的道路,大都是走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我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决不能走发达国家的老路。

其三,是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的需要。因此,我们必须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做出贡献,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四、世界大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战略调整期,决定我国必须构建开放型经济体系

党的十报告指出:“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必须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7]这是面对世界大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调整做出的战略抉择。目前,美国大选结束,上一届总统奥巴马获得连任,这使其政策会有更多的连续性,美国现在继续实施以发展高端制造业为核心的“再工业化”战略,同时,还深入推进以“亚太再平衡”为主调的全球战略调整。与此同时,普京再次出任俄罗斯总统,强调俄罗斯到2020年经济总量进入世界五强目标,并积极推进“欧亚联盟”建设。目前,欧盟各国为应对欧债危机,大力推进一体化建设,同时,积极谋划“新工业革命”,制定长远发展战略,以最终战胜金融危机实现经济回暖。

面对这样的大背景,我们要立足国情,应对新一轮更高形态的世界经济竞争,以融进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大平台。我国经济发展与前些年相比,改革开放的传统成本优势不再明显。劳动力成本低廉的优势显著弱化,劳动力无限供给的“人口红利”在减弱,东部沿海发达省市正在发生趋势性转变,加上资源性产品的国际价格进入上升通道,我国经济发展成本大幅度的上升,严重制约了投资效益的提高。对此,林毅夫对我国未来发展做了预测,中国未来保持7%~8%的经济增长势头是可能的。居民收入增长促进消费、投资持续,高储蓄有助于维持较高的增长。未来10年至20年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这两方面我国还有后发优势。为此,党的十报告提出推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以此来拓展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空间,构建新的开放型经济体系。

总之,只要我们靠改革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靠改革进一步激发人民群众就业、创业的活力,调动各种所有制企业生产经营的积极性,进一步发掘和释放“改革红利”,就能在推动“四化”良性互动、同步发展过程中,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不断增强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特别要解决好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实现我国由人口红利向改革红利的转变,利用改革开放的根本发展动力,推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和谐发展、科学发展,实现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五、世界政治格局的新变化,决定我国必须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和平发展道路是由我国的国情和社会性质所决定的,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内容。二战后形成的世界雅尔塔格局,随着剧变而瓦解,使世界政治格局进入了“一超多强”的新阶段。“一超”即美国,“多强”是指中国、日本、欧盟、俄罗斯、印度、巴西等国。这种格局导致世界大战打不起来,但局部的冲突和对抗并没有停止。如,近年来,亚太形势并不乐观,南海争端源于民族主义和资源利益争夺;在日本,右翼分子在复活,并开始左右社会政治发展和走势。

我国要面对这种严峻的现实和世情,抓住有利时机,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对此,党的十报告指出:“和平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要坚持开放的发展、合作的发展、共赢的发展,通过争取和平国际环境发展自己,又以自身发展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扩大同各方利益的汇合点,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8]这是面对世情,特别是由世界“一超”、“多强”的多元化政治格局所决定的,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组织部分。

从历史上看,有些国家往往是逢强必霸、逢大必霸。但也有些是和平崛起的。如一战前的美国、二战后的日本。但有些“戴着有色眼镜”的国家无视客观现实,对我国的大发展、快发展进行打压,采取各种措施进行牵制,出现了新的“焦虑症”,造出了各种各样的“中国”、“中国强硬论”、“中国傲慢论”、“中国必霸论”、“中国责任论”等等,其目的是想阻碍我国的和平发展,以延缓我国现代化的步伐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2013年1月28日,就走和平发展道路做了新的论述,明确指出:“任何外国不要指望我们拿自己的核心利益做交易,不要指望我们会吞下损害我国、安全、发展利益的苦果。”有的人说中国强硬起来,这是中国有理的表现,是一个大国的责任和选择。

其实,对我国所面临的世界新政治格局的新变化,党的十报告对我国的和平发展已做了科学的部署和阐释。在第十一部分明确了今后发展的“五个一”的和平发展道路,其内容是:一种精神,就是“弘扬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精神”;一面旗帜,就是“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一个战略,我国将“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一个布局,就是“在和平发展五项原则基础上全面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合作”;一个关系,就是“拓宽合作领域,妥善处理分歧,推动建立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的新型大国关系”。[9]以此来确保我国走中国特色和平发展之路。

总之,党的十报告对我国面对的新世纪重要战略机遇期及发展演变和内涵,做了科学的阐释和战略性的分析,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战略举措,完全符合历史唯物理论和世界发展大趋势。为此,我们必须认真学习党的十报告,立足当前的世情、国情和党情,密切把握世界发展大局、大势及新变化,冷静深思和研判世界大国经济、文化、科技和政治形势走向与发展趋势,不断提高科学应对能力和执政能力,在变化中保持我们的理性和清醒,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符合世界发展大势。这要求我们党和各级领导干部要善于运用“底线思维”方法、历史唯物论的方法,对已经看清的发展大势和前景,深入研判、早做谋划、超前预测、从容应对,判定我国切实可行的战略和措施选择,对暂时难以看清的问题和走势,密切跟踪、未雨绸缪、灵活应对,以牢牢抓住战略机遇期,掌握战略上的主动、对策上的可行、工作上的超前,把我国的事情办好,把中国梦变为实实在在的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