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经济责任审计的概念

经济责任审计的概念赏析八篇

时间:2023-09-11 17:26:48

经济责任审计的概念

经济责任审计的概念第1篇

【关键词】社会责任 社会责任审计

一、社会责任概念

“企业社会责任”这一概念最早是1924年美国的谢尔顿提出的,之后各国学者也提出过不同的定义。但总体来说,对于企业社会责任学术界还没给出一个普遍认可的统一的意见。笔者认为企业社会责任就是企业在进行正常的日常生产活动中,在运用社会资源和自然资源时,为保护自然和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所应当承担的责任,这些责任包括职工的安全和福利,对自然界的保护,对自身产品质量的监督,对消费者的负责等。

二、实施社会责任审计的必要性

根据西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张正勇老师统计的数据:2006年3月国家电网了我国第一份独立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掀起了国内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披露的高潮。2007年有47家上市公司独立的社会责任报告, 2008年达到132家, 2009年增加到465家, 是2008年的2.8倍还多,呈现“井喷式”增长状态。可是,国内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普遍缺乏第三方的审核, 2009年的465份社会责任报告中只有28份聘请独立的第三方对报告进行了审核,只占总体的6%。所以,无论是从提高我国自身社会责任报告的质量还是同国际接轨上都迫切的要求我国开展社会责任审计。

三、社会责任审计的概念

社会责任审计这一概念大概到20世纪80年代才引入我国,较有代表性的是韩健春、阳秋林和李东生对于社会责任审计的说明,他们认为社会责任审计是以维持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为目的,由专业的审计机构积极、主动的接受政府、社团和社会个人的委托,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和手段面对企业所履行的各种社会责任进行审计、审查和监督以便企业更好地履行应该履行的社会责任。笔者认为,社会责任审计简单地讲就是专门的审计机构根据企业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运用科学的方法对企业履行社会的情况进行审核和监督并核实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真实性,并将审计结果向社会公众披露的过程。

四、如何实施社会责任审计

进行社会责任审计首先就是要确定社会责任审计的准则。准则的制定要充分考虑到社会责任审计的特殊性,在参考国外的研究成果的同时要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具体实施。

关于企业社会责任审计的目标,笔者认为,其最终目标是迫使企业更好的履行社会责任并真实报告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让相关信息更透明更公开,便于社会大众的日常监督,对表现好的企业更好的鼓励,对表现不好的企业呼吁社会公众进行监督并在适当的时间进行举报,从而有效地防止不良行为的发生。

企业社会责任审计的主体在已有的研究中大概有三种观点,一是让政府审计机构承担,二是让企业内部审计部门承担,三是让会计师事务所承担。笔者认为,企业社会责任审计是一项比较复杂的项目,涵盖的范围非常广泛,对审计人员的知识要求很高,在社会责任审计开展初期应该由政府部门承担,而在社会责任审计相当成熟和普遍的时候让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同时企业的社会责任是在企业实际运行的每一天每一时刻都在履行着的,而且不同行业有不同的特点,这样也就要求在审计过程中企业内部审计部门要发挥重要的作用。

在理论工作准备就绪后就要试图开展社会责任审计工作了。在审计程序方面可以借鉴财务审计的经验,先熟悉审计环境,考察企业的主要业务,然后制定审计计划,进入实施审计阶段,关于审计的内容王春兰和陈筠曾提出社会责任审计范围表(见表1),然后按照表里提出的依据进行审计对比来考察企业的社会责任履行情况。

审计结束并听取企业董事会、行政管理人员和内部审计机构的意见后就可以向社会公众披露社会责任审计报告了。

总之,在我国社会和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企业越来越重视社会责任的披露,但只有披露还不足以满足社会的需要,现在亟需出台相关的社会责任审计政策以满足社会对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情况监督的需要。进行社会责任审计是实践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迫切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姜虹.国外企业社会责任审计研究述评与启示.审计研究, 2009年第3期.

[2]王春兰,陈筠.实施社会责任审计的构想.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7年第11期

[3]阳秋林,李冬生.建立中国社会责任审计的构想.审计与经济研究,2004年第6期.

[4]余玉苗.论西方国家的企业社会责任审计.审计与经济研究,1996年第1期.

[5]卢丽,马梓,企业社会责任审计理论结构框架研究.经济研究导刊,2010年第32期

经济责任审计的概念第2篇

1.1、会计责任概念

会计是一个管理活动。这一点,可以从管理的定义以及会计职能的发展来证实。发展至现代会计,职能伴随着管理形式的发展不断拓宽,涉及到预测、计划、决策、监督、控制、激励等各领域,致使会计不是被动地适应各方面对会计信息的需要,而是通过提供会计信息,能动的影响决策的行为。所以,对会计责任的研究从会计产生之初的会计本质上升到了会计目标的研究。会计行使其职能,是为了达到以下目标:①满足宏观经济管理的需要;②为企业外部各有关方面了解其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提供信息;③为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提供信息。

从企业角度出发,会计责任就是在统计先关数据时,能够分析且预测出将影响企业经济的事例,保障公司的资源能够得到有效的利用,稀缺资源得到合理的分配。可以说会计责任是会计工作从事着应该要承担的责任。现今,在审计过程中,被审单位的会计责任主要针对会计目标展开:①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保证企业有效运营;②向企业外部各方提供真实、公允的会计信息;③保证资产的安全、完整,承担起对企业资产保值增值监督的责任。

1.2、审计责任的概念

审计的内容和目标是根据当前经济发展的现状而制定的,与当前经济发展的产物之一,他会随着当前社会的生产水平和相关制度,经济的发展而改变其自身的内容。例如在审计这项概念刚产生时期,审计的主要内容目标主要是差错防弊,通过对公司会计科目的详细审计来评价受托经济的完成情况。审计的外部关系人主要是股东;再接下来审计的目标变成判断信用状况。在审计方法上,引入抽样审计,对企业资产负债表进行审计,其外部关系人也发展为股东、债权人,接着变为对报表的可信性发表意见,要求不仅对资产负债表,而且要对利润表进行审计。

就现今的发展现状来看,审计的责任主要是针对注册会计师这个职位而言,其负责的主要内容就是审计报告,该会计师自身的依照相关的法律条规为出具的具有真实性和合法性的审计报告,要保障该设计报告真实有效,合法,同时还要公布审计的单位的会计核算和会计报表是否能够反映当前的财务状况,是否能够正确的反应该公司现在的经营状况,在审计完成后,出具专业的审计报告表,且注明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办事,合法且真实。

2、供电企业会计责任及审计责任的现状

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讲会计责任和审计责任混淆,根据相关调查,也分析了存在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如下:1)会计人员、审计人员的业务能力不强,专业素质不高,还存在因为相关工作人员的道德素质不高,受不了诱惑,然后为了能够满足自身的利益,在面临“肚子”与“面子”的激烈冲突与矛盾时,选择了肚子,放弃了面子,当然,还存在一些客观原因,例如:环境、法律法规,在法律方面的责任标注不明确,也是导致混淆的原因,有大环境下的资本市场、经济政治和法律的走向、公众的认识度,也有小环境下的公司治理机制与管理层的有效管理。

3、供电企业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要点

3.1、对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明确规定。首先要明确相关领导在供电企业相关活动的责任和义务,了解其职权范围,了解其资产收益和损失的具体情况,这样在审计的时候可以根据领导的任职范围,再结合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判断该领导在做出重大决策的适合是否合法,且符合当前供电企业的发展运营现状,是否符合供电企业企业内部的规章制度,这样在审计时就能够准备的区分出该事件的合法性,决策在执行的时候是否被人执行到位,在一定程度上确定好责任,也能起到监督作用。

3.2、要控制供电企业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质量。供电企业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是关系到对供电企业领导干部和部门的工作评价,所以供电企业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工作需要做到公正和真实地反映供电企业领导干部和各个部门在经济工作中的经济责任,可以说是重中之重,所以经济审计工作也就需要一个完善和正确的审计程序来确保审计质量。供电企业任期经济责任审计一般程序审前、审计方案、审计内容以及审计取证、审计报告等各环节的工作,这些工作都需要审计工作者认真负责地去完成,这样才能够确保审计质量。

3.3、注意提高供电企业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效率。在供电企业任期经济责任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要提高审计的效率,要在领导干部离职程序结束之前完成审计,让领导干部能够在规定的时候离职。所以供电企业任期经济责任审计人员要不断学习国家和供电企业各类法规,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改进供电企业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方式,通过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来保证供电企业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质量和速度。

4、供电企业任期经济审计工作方法

4.1、供电企业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前的准备.在开始供电企业任期经济责任审计之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需要审计工作人员制订好审计方案,成立审计专案组,选派合适的审计人员,确定需要完成的审计任务,还有需要听取被审计的领导干部在其任职期间的工作自述,对供电企业内部的工作计划、

总结和会计报表等其他一系列资料进行查阅,审计工作者要在审计开始之前详细了解需要进行审计的供电企业的单位的基本情况、业务的范围和财务收支状况。审计工作者要事先找好审计工作的切入点,对每一个参加审计工作的人员进行明确的工作分配和对审计工作的日程进行安排,确定最后完成的期限。 4.2、供电企业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实施.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通过审核、观察、监盘、询问、函证、计算和分析性复核等方法去获得可靠和真实审计证据,同时要做好对审计工作的过程的记录工作,每一个审计工作报告都需要留有底稿,这样可以在需要的时候与被审计的部门和领导交换相互的建议。审计过程中要保证整个审计工作的独立性,不能因为出现各种突况就取消或者延迟整个审计工作,同时要对被审计的部门和领导干部进行客观和真实的评价,不能带有私人的。

4.3、供电企业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总结.供电企业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总结主要是需要向供电企业的最高管理层提交一份审计工作报告,让管理层能够正确了解被评价的领导干部和部门,这样就为以后电力企业在管理人事活动过程中提供了可靠的参考,所以总结报告需要审计人员真实地将审计的结果反映出来。

经济责任审计的概念第3篇

【关键词】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 职业谨慎; 职业怀疑态度; 审计责任

所谓审计应有的职业谨慎,是指有理性的审计人员在为客户提供服务时,应秉着独立、客观、公正的态度去实施合理的审核检查,以质疑的思维方式评价所获取证据的有效性,并得出不偏不倚结论时所应具有的职业关注。因此,又称审计应有的关注或职业怀疑。莫茨教授和夏拉夫博士在《审计理论结构》中对相关概念作了经典论述:“所谓应有的审计关注,指的是谨慎的实务家在计划和实施审计业务时,必须保持的关注”,这一经典论述至今仍被人们所引用。不可否认,随着审计行业的发展和审计环境的变化,在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背景下,或许是实务家们没有始终如一地坚持这一原则,抑或是该定义已不再适应审计实务的发展,这一表述在接连发生的会计丑闻面前,愈加显得单薄无力。正如两位学者所坦言:“在这里提出的有关谨慎实务家的若干特征在目前只不过是试探性的”,“我们也许永远得不到一个完美的概念”。但无疑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在考虑到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背景后,考查对这一概念进行阶段性界定所应考虑的因素,将会有所裨益。

一、风险导向审计背景介绍

审计在经历了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40年代的账项基础审计、20世纪40―70年代的制度基础审计之后,于20世纪80年代,步入了风险基础审计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的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企业间竞争更加激烈,审计风险上升。制度基础审计固有的缺陷(如它缺乏全面风险的视角,过度依赖企业内部控制;对高层串通舞弊无可奈何等)愈加突出。审计职业界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开发出审计风险模型:审计风险=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检查风险。注册会计师可以通过了解企业环境及评价内部控制对前两者作出评价,在此基础上确定检查风险,以将审计风险控制在会计师事务所确定的水平。以该风险模型为基础进行的审计,通常被称为传统风险导向审计方法。面对日益增长的审计风险,审计人员的职业谨慎态度逐渐引起重视。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经济的发展,企业与急剧变化的内外部环境之间的联系日益增强,内外部经营风险必然会转化为财务报表错报的风险。这种环境的快速变化使注册会计师逐渐认识到必须首先理解企业发展所依存的内外部环境,以及基于这些环境而制定的发展战略及风险控制措施,才能了解内外部战略风险对会计报表认定的影响。另外,从审计技术的可操作性来看,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都受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影响,两者之间也相互影响,在实践中很难作出区分。因此,不断有会计师事务所在20世纪90年代对传统风险导向审计方法进行改进。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也与国际趋同,采用现代风险导向审计。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具有如下特点①:

1.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与传统风险导向审计的根本区别是审计理念不同。新的审计风险模型被定义为“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据此可以看出,新定义的审计风险更注重结果而非程序,强调风险控制到位而非程序执行到位,其导向是识别、评估和应对财务报表的重大错报风险。

2.责任前移,重心前移。现代公司的治理缺陷以及管理层舞弊是审计风险的主要来源,这使得以固有风险为主要内容的重大错报风险在短时间内成为审计人员的关注焦点。

3.风险评估分析工具多样化。如果说传统风险导向审计主要是财务信息分析,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则扩展到对非财务信息的分析,如战略分析、绩效分析等。

二、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环境下职业谨慎的重要性

在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环境下,审计职业谨慎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出来。其理由如下:

(一)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本身的特点要求加强职业谨慎

1.相对于传统风险导向审计,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无论是区分财务报表层和认定层风险还是在源头上发现财务报表存在的重大错报,都需要审计人员进行主观性较强的职业判断,这就要求审计人员抱以高度谨慎的态度对有关信息作出职业判断。

2.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引入了“重大错报风险”的概念,使得了解被审计单位内外部环境,并对重大错报风险进行评估,成为了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首要和核心程序。了解被审计单位的环境是一个不断收集、分析信息的过程。无论是了解行业状况、监管环境,了解被审计单位的性质、目标及其会计政策的选择和运用,还是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都要求审计人员持有高度的职业谨慎,作出适当的职业判断。

3.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风险评估分析工具多样化,在利用这些分析工具时必然会要求审计人员根据自身经验作出适当的职业判断,在此过程中高度的职业谨慎必不可少。

4.传统风险导向审计采用标准化的审计程序,不同的被审计单位其审计程序都相同。而现代风险导向审计要求审计人员将评估及识别的审计风险与实施的审计程序相结合,针对不同客户以及客户不同的风险领域实施个性化的审计程序。这使得审计人员有了更多临场发挥的空间,也对审计人员的专业知识和职业谨慎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独立审计准则》可能滞后于审计实务的发展

在实务中,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如果严格按照《独立审计准则》的要求来开展审计业务,就可以避免承担不必要的法律责任。但由于现行的审计准则往往滞后于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实务的发展,就会导致在审计实践中出现以下现象:审计人员可能由于根据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理念作出错误判断,进而出具错误的审计报告。在此情况下,审计人员无法根据审计准则为自己辩护。这就导致审计人员格外关注职业谨慎。

(三)其他因素对职业谨慎的诉求

现代会计环境直接影响了会计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披露等行为,从而间接影响了审计职能的履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衍生金融工具、电子商务等新型交易的广泛运用,增加了现代会计环境的复杂性,也加大了审计人员对会计判断进行再判断的难度。在这样的背景下,审计人员的职业判断应当更加谨慎。

1.衍生金融工具和无形资产交易。衍生金融工具的性质特殊,高风险性是其主要特征,其潜在损失足以引起对被审计单位持续经营能力的重大疑虑;而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无形资产在企业经营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其价值确认、折旧或摊销等问题都使得会计人员的判断变得更加具有主观性,从而对审计人员的谨慎态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注册会计师应当本着高度谨慎的态度,对审计风险提高警惕,作出适当的职业判断。

2.电子商务环境的复杂性。电子商务的应用加大了审计环境的不确定性。在计算机软件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很多公司向软件开发公司定制财务信息系统以外的其他信息管理系统软件,审计人员在对这些公司的审计过程中,也只能做到对这些系统产生的数据进行合理分析而不能对其程序的正确性进行核查。这样,便会出现公司利用信息系统软件作弊的可能性。这便要求注册会计师应当具备高度的职业谨慎态度和适当水平的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知识,必要时应该请求专家协助。

3.《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中多次提到“职业怀疑”这一概念,并在《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01号――注册会计师的总体目标和审计工作的基本要求》中明确指出“在计划和实施审计工作时,注册会计师应当保持职业怀疑,认识到可能存在导致财务报表发生重大错报的情形。”可见,保持职业谨慎的态度也是遵守审计准则的需要。

三、根据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界定职业谨慎的意义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职业谨慎在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中的作用是极为重要的,从审计责任的角度看,它将会促使审计市场更加规范;从审计期望的角度看,促使审计人员以积极的心态缩小审计期望差,在减少审计风险的同时提高审计质量。

1.站在审计责任的角度。一般认为,审计师的法律责任包括过失责任、违约责任和欺诈责任――后两者易于辨别,而过失责任的判定则存在很大的主观性。审计失败案发生后,当发生过失或存在欺诈行为的审计人员与受损害的利益相关者“对簿公堂”时,审计人员为减轻经济责任总会将审计准则中模糊的职业谨慎概念作为“挡箭牌”。但很多时候法庭的判决并没有将“天平”倾向于审计人员一方。由此看来,一个明确的职业谨慎概念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它将会使审计人员的不公正行为减少、审计失败案件的发生率降低、被审计单位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得到保障。总之,一个明确的职业谨慎概念会使审计市场更加规范。

2.站在审计期望差的角度。审计期望差的形成有诸多原因,其中之一是社会公众和法律界对审计的谨慎要求与审计人员在具体工作中的谨慎态度之间的差距。一个能被各方面接受的职业谨慎概念应该能够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审计人员在这一概念的指导下从事审计工作(比如估计重要性水平时坚持宁低勿高的原则),以更加积极的姿态来缩小审计期望差,既可以减少审计风险,又能够提高审计质量。

四、界定审计职业谨慎应考虑的因素

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永恒的;静止是相对的、暂时的。审计环境是不断变化发展的,但同时也应当看到,在这种变化发展的特定阶段中,又存在着相对的静止,这使得在当前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环境下,在充分考虑各种影响因素后对职业谨慎的概念作一个较为明确的界定成为可能。

1.一个为社会各界所接受的职业谨慎的概念应以特定的术语规定审计人员在审计工作中应遵循的原则和应承担的责任,不仅要保证审计人员工作质量的提高,也要为审计人员提供有效的保护。它一方面约束审计人员的执业行为;另一方面也应向社会各界昭示审计质量应达到的基本要求。

2.谨慎和疏忽从原则上说区别是明显的,但在实务中,特别是在当前复杂的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环境下的实务中,很难有一条明确的界限。审计人员在实务过程中面临的不再是简单的定性或定量问题,而是一系列涉及诸多职业和非职业判断的问题。例如,在计算机软件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职业谨慎性的概念中是否应包括审计人员相关知识和能力的提高?再如,审计人员在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信息之外的信息系统进行审计时,可能会利用相关专家的工作,如何对专家工作的谨慎性进行规定,以及如何保证它得到实际执行也就成为了摆在审计实务界和理论界面前的一个问题。这些都是在对职业谨慎的概念进行界定时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3.依据系统论的观点,任何系统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系统中各要素之间相互关联,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要素是整体中的要素,如果将要素从系统整体中割离出来,它将失去要素的作用。可见要对职业谨慎概念进行一个客观、有效的界定(所谓客观是指概念能够反映职业谨慎在审计中的作用和地位;所谓有效是指这一概念能够成为审计人员的行为指导,能够为社会各界所接受),就不能把这一概念独立出来讨论,而应当同时考虑到与其相关的各项因素的运行情况以及它所处的审计系统大环境。因此,职业谨慎概念的界定一定要结合审计责任、审计职业判断、审计风险、独立性等概念和审计外部环境因素(如公众、政府、投资者以及法律界对审计人员应达到的职业谨慎程度的期望)进行分析。

如前所述,要对一个为社会各界所接受的审计职业谨慎概念作出界定,审计理论界和实务界之间以及二者与社会各界之间的有效沟通是必不可少的。可能这一概念不能做到“尽如人意”,但一定要做到“无愧于心”,也就是说审计人员要在能力可及的范围内坚持最高程度的职业谨慎。这需要审计理论界与实务界以及审计人员与不具备专业知识和经验的社会各界做好沟通,冲破狭隘的个体利益观念的束缚,以达成谅解和共识。

【参考文献】

[1] 唐建华.新审计准则体系与风险导向审计思想[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0(12).

[2] 张志恒,任富强.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在经济责任审计中的应用[J].会计之友,2012(1).

[3] 徐颖.风险导向审计在经济责任审计中的运用[J].财会研究,2011(17).

[4] 吴群.现代风险导向下审计风险研究[J].财会通讯,2010(21).

[5] 于波,韩佳美.浅谈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及其在我国的运用[J].中国总会计师,2010(5).

[6] 陈毓圭.关于风险导向审计方法由来与发展的认识[J].中国注册会计师,2004(4).

[7] 史爱中,陈征.民间审计职业谨慎概念及其运用[J].现代财经,1996(1).

[8] 霍志彬.基于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职业判断研究[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9] 刘明辉.高级审计理论与实务[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10] 胡春元.风险基础审计[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11] 罗伯特・K.莫茨,侯赛因・A.夏拉夫.审计理论结构[M].文硕,译.中国商业出版社,1990.

[12] 中国注册会计师鉴证业务基本准则[S].2007.

经济责任审计的概念第4篇

关键词:管理审计 制约因素 受托责任

一、引言

理解管理审计首先要明白受托责任的含义。杨时展(1992)教授认为:受托责任是委托人将资财的经营管理权授予受托人或人,受托人或人接受托付后应承担的所托付责任。既是一种普遍的经济关系,又是一种动态的社会关系,更是一种支配着审计产生与发展的思想。王光远教授 (2004)认为,一般受托责任关系涉及两个当事人。一个是委托人(Principal或the accountee);另一个是受托人 (The accountor)或人(Agent)。委托人将资财的经营管理权授予受托人,受托人接受托付后即应承但所托付的责任,这种责任就是受托责任。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随着民智的开发和民主制度的完善,由于财产的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导致了受托的财务责任及受托管理责任等经济责任关系的出现。管理审计就是对受托管理责任进行审计和鉴证。管理审计是审计体系中的重要子系统,在美国管理协会对管理审计实质和管理审计师职责所作的明确规定中将其定义为“一种系统地检查、分析和评价整体管理业绩的程序和方法,是相对于财务审计的新型的审计模式,是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内部审计的主要发展方向和发展模式”。从1932年英国管理专家、工业顾问罗斯(T.G.Ross)关于管理审计第一部著作《管理审计》(The Management Audit )问世以来,特别是政府审计、内部审计和民间审计等职业力量参与推动以来,该学科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形成了以委托责任为出发点的起点理论体系,也形成了以阿伦·塞尔(Allan J.Sayle)、多姆布劳尔(D.Dombrower)、贾纳斯·桑托基(Janusz Santocki)、巴克利(J.W.Buckley)等为代表的内向型管理审计理论体系、以杰克逊·马丁德尔(Jckson Martindll)、约翰·伯顿利奥·赫伯特、科琳·诺加德(Corine T.Norgaard)、查尔斯·史密斯(Charles H. Smith)、拉尼尔(R. W. Lanier)为代表的外向型管理审计和以罗伯特·霍华德·法勒(Rober Howard Farrart)、友杉方正、池口庆一、仓桥宏、久保田晃、松田修一等为代表的综合审计等三大理论派别。由于发展历史较短,而且受以降低成本为宗旨的传统审计概念的束缚,到目前为止,管理审计还没有完全完成从艺术到技术的转换过程,学科体系尚未形成,甚至于相应的理论概念框架尚未构建完善。学科的研究目标、研究对象、审计与评价标准、审计方法等理论体系尚未建立,审计方法体系的构建更为欠缺。从委托关系下的企业组织管理者角度看,伴随着社会与经济环境和经营模式、经营观念的不断改变,管理者所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做出正确的决策。而决策所涉及的要素有:实施判断、决定正确决策的过程、从诸多的方案中进行选择,然后评价成功的可能性。被视为最高管理行动的决策,实际上就是要决定组织的整个过程。其中获得可信赖的信息是实施科学决策的第一要求。因此,对组织发挥作用的方式进行了解和掌握是必要的。不断适应形势变化并以效率最大化为目标,管理者就会找到降低成本核算和增加价值的方法。而判断与诊断企业管理效率的高低、或管理效果好坏的手段就是管理审计,因此,管理审计已正在变成为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内在需要,研究新经济形势下的管理审计理论体系、完善管理审计内容和方法体系,正好对应于新经济形势下的审计创新。在新的形势下我国“内部审计的工作目标已变成为提高管理水平和提高经济效益”、内部审计的定位已由原来的监督变成为“管理+效益”。从国家审计的角度看,特别是我国这样行政型的国家审计模式来讲,经济效益的审计和评价是不可或缺的内容,但由于“在这方面的理论研究少,实践较薄弱,迫切需要理论的指导”。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管理审计自20世纪30年代出现以来,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20世纪30年代至60年代的起步探索阶段,60年代以后的发展完善阶段。由于其发展历程短,学科体系构架不完善、理论体系不成熟,管理审计诸多方面的研究一直在进行。这些研究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学术界和职业界对管理审计概念的认识分歧较大。管理审计的概念有三种定义方式:对管理的审计(Audit of management);管理进而审计(Audit for management);双重目的审计(Dual purpose audit)。北美卡莱纳大学工商管理研究生院教授理查德·莱文博士(Richard I.Levin)、约翰·凯里、阿瑟·威特等将其视为为管理进行的审计。而马丁德尔、邱吉尔博士和西尔特博士则认为:在管理的过程中,要对组织的信息系统、管理程序实施独立的检查,著名的会计大师科勒(E.L.Kohler)在其撰写的《会计师词典》中认可这一观点,指出“管理审计系统指导由外部人员对管理业绩所作出的评估”。如何将上述两种观点合二为一形成一种综合的管理审计,是学术界近年来探讨的问题。法勒将此称为“综合管理审计”(Integrated management audit)。除此之外,还有人认为:管理审计不是一种独立的审计类型,而是一种态度——一种探索、分析和思维的方法。到目前为止,具体为管理审计界定的概念有:业务审计(Operational audit)、业绩审计(Performance audit)、经济业绩审计(Economic performance audit)等20余种。(2)管理审计的发展推动力研究。美国的戴尔·弗莱德(Dale L. Flesher)和斯图尔特·西沃特(Stewart Siewert)教授认为,推动管理审计理论和实务发展有三股力量:政府审计、管理职业界和内部审计,就美国而言,这三股力量是:科尔曼·安德鲁斯(T. Coleman Andrews)领导下的政府审计总署(GAO);杰克逊·马丁德尔(Jckson Martindll)领导下的美国管理协会(AMA);J.B舍斯顿(John B.Thurston)领导下的内部审计师协会(IIA)。日本的松田修一教授认为,推动管理审计理论与实务发展的力量有三股:内部审计、政府审计和宴请委员会。总的来说,强调四个方面的推动力:管理职业界、政府审计、内部审计和民间审计。(3)管理审计理论的发展研究。管理审计根源在于受托经济责任,按照审计与受托责任的关系,管理审计的研究对象是受托管理责任或结果性受托责任。同时,依据审计主体的不同,管理审计被划分为内向型管理审计、外向型管理审计和综合审计。威廉·伦纳德、威廉·坎普菲尔德、阿伦·塞尔、贾纳斯·桑托基等人认为,内向型管理审计是帮助管理当局更好地履行管理责任为目的的审计,其职能是咨询性、建设性的而不是执行性的,并且是一个系统的调查、分析和评价的过程。外向型管理审计的主张者杰克逊·马丁德尔(Jckson Martindll)、尼尔·邱吉尔德、西尔特、会计大师约翰·伯顿等学者则认为管理审计应由外部的注册会计师执行、以维护股东、债权人的利益为目的而进行独立管理鉴证审计、独立管理评价审计、管理陈述审计、管理业绩审计的代名词。其审计对象在于管理业绩,职能首先是鉴证、其次是建设;审计的主体是独立的第三者CPA。综合审计中的综合包括了两重含义:审计主体的综合性,既可以是组织外部的CPA,又可以是组织内部的审计人员;审计内容的综合性,既应鉴证与受托相关的财务信息,又应鉴证与管理相关的业务信息。(4)管理审计的内容框架研究。内向型审计学派认为管理审计是协助受托人更好地完成受托管理责任的工作,其审计内容的构建形成了三种观点:一是内向型管理审计是对企业管理内部控制制度的恰当性和有效性的评价;二是审查组织业务活动的恰当性和有效性;第三个观点综合以上两种观点,认为管理审计的内容既包括对组织控制制度的审计又包括对业务活动的审计,即以审查各职能部门和业务活动的恰当性及有效性为重点。内向型管理审计的内容包括:评价组织机构的有效性;评价管理当局确定的组织目标和方针的过程与程序;评价计划与控制方面管理制度的适当性;评价管理技术、评价员工的技术能力、根据一体化的沟通系统要求,评价管理计划和控制系统信息输出的有效性。外向管理审计者认为管理审计的宗旨是就受托人对受托管理责任的履行情况进行鉴证。内容体系构建上存在两种观点:一是对公司的管理业绩和管理活动发表意见;二是对公司年报中的管理陈述发表意见。主要的审计内容应包括:组织管理的经济功能分析、企业结构的分析和评价、企业收益真实性的综合分析、为股东进行的专题调查项目、对企业研究和发展的分析、提供董事会的有关分析资料、检查财务政策落实情况、分析研究企业生产效益、进行销售趋势分析、对企业进行总体分析。综合审计(Comprehensive Audit)认为:管理审计一方面进行财务检查(Financial Review)、一方面检查组织定业务的经济性和效率性(Economy and Efficiency Review),即“2E”审计(埃尔斯沃思·莫尔斯(Ellesworth Morse))。70年代,“2E”审计发展为“3E”审计,即经济性、效率性和项目效果性的审计(Economy,Efficiency and Effectiveness Review)。到1989年,加拿大的丹尼斯·普瑞斯波尔指出,在综合审计中,除了“3E”以外,还应进行企业的环保性审计(Environment Audit)和政府的公平性审计(Equity Audits),从此,管理审计变成为“5E”审计。(6)管理审计的制约因素分析研究。贾纳斯·桑托基1982年通过调查,发现制约内向管理审计开展的八个因素为(按程度排序):未能清楚地定义和理解管理审计的范围、缺乏客观公认的计量标准来评价管理业绩、管理审计范围不包括在财务会计系统之内、缺乏称职的审计师来履行和报告这种审计、担心履行管理审计会抑制管理积极性、缺乏公认的管理审计准则和管理审计程序、担心扩大企业组织的决策责任和控制责任、现存管理控制制度和决策工作运行良好,因而管理审计是不必要的创新。(7)管理审计方法研究。管理审计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是审计准则、审计和审计方法的研究严重滞后。除早期管理审计的鼻祖罗斯建议的“访谈式调查表”(Interview type of questionnaires)、“访谈式证据”(Interview evidence)、“业务控制检查”、一体化审计法(Integrated audit approach)、早期CPA使用的宏观法(Macro approach)、后来的事前审计(Proactive auditing)等CPA审计方法外,也有一些学者利用少量计量经济模型进行管理审计方法的探讨,如瑞典国家审计局(NAB)的审计准则中使用了“效果性”审计,其中采用三种系统审计方法:广泛的“结构分析方法(Broad-range Agency analyses)、职能导向审计分析(Function—oriented analyses)、系统导向分析(System- oriented analyses);英国特许公营财务会计协会(CIPFA)在《公共政府中的成本减低》公告中,提出了类似于业绩审计、货币价值审计的新词---成本减低,分析方法有两种:实用法(Pragmatic approach),即建立一个能消除和降低耗费的自动化系统、系统法(Systematic approach),即将预算和预算控制引进目标制定过程的系统方法。McConnell,John H 在《Auditing your human resources department : a step-by-step guide》(2001)中,探讨了人力资源管理审计中的计算杠杆系数法。目前管理审计的标准与方法探讨很少,特别是现代经济环境下企业新经营模式的管理审计方法几乎没有。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学者和审计职业界对管理审计的研究仅有十几年的时间,研究成果不多,大多数的探讨还仅仅停留在管理审计必要性的探讨阶段。除此之外,少量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建立管理审计的概念、构架管理审计的基本理论、建立管理审计的标准等方面。娄尔行主编的教科书《审计学概论》中认为:审计的发展包括三个层次:第一层为财务审计;第二层为作业审计;第三层为管理审计。李天民认为:“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初期,审计相应出现了许多新概念,如管理审计”。归润章、王文彬、羡绪门及杨树芝等均写过专门的文章,对管理审计的概念和内容等基本理论要素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和探讨。王光远(1996)在《管理审计理论》中系统全面地分析研究了管理审计的发展沿革和理论构架,是关于管理审计全面发展历史的展现。同时,作者还在多种学术期刊上发表了关于管理审计研究的学术论文,探讨了外向型、内向型管理审计的特征,管理审计产生的根本动因—受托责任由财务责任向管理责任转移的结果,管理审计与公司治理的关系等各种理论问题,对我国的管理审计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没灭的贡献。邵贤弟(1997)在《论管理审计在中国的发展契机》中阐述了市场经济环境的建立,为管理审计在中国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同时,该作者还在其它学术期刊上发表了关于管理审计相关理论探讨文章。贺松泉、陈作习、宋常、石德胜等学者在各种学术期刊上,探讨管理审计与公司治理结构的关系、管理审计在企业集团的发展、管理审计在我国的发展模式、管理审计是企业管理目标评价的主要标准等多个方面的理论问题。近年来,特别多的讨论了管理审计对公司治理的影响,以及管理审计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的关系等命题。程新生(1998)在《管理审计目标评价》文中探讨了管理审计的目标演变,提出管理审计的具体目标应为:有效性、合理性、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公平性和环保性。郑石桥(2001)研究包括:企业管理审计的研究对象,管理审计评价标准体系结构及建立模式,战略管理、治理结构、企业组织形式、财务与非财务模式等企业整体管理业绩评价标准;生产管理、设备管理、质量管理、供应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系统管理等系统管理责任评价标准;岗位责任评价标准等的制定与评价内容。祁怀锦(2001年)指出受托责任的发展是内向型管理审计产生的根本原因,公司治理的目的在于有效评价受托责任,有效制衡委托人(所有人)与受托人(经营人)的利益,管理审计是公司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刘实(2002)探讨了审计理论中的分支理论——企业内部审计基本理论框架体系的构建。其主要内容包括企业内部审计的概念体系、假设体系、目标体系、控制体系等。时现(2003)提出:现代企业制度下,公司治理是企业管理的最高境界,因此,内部审计应该是以针对公司治理的命题。从公司治理审计的角度分析和研究了内部审计,并进行了两者的融合性探讨,进行了内部治理审计的概念定义。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公司治理审计的理论框架、功能及逻辑路线分析,并以案例的方式分别讨论了公司治理审计中的各项主要内容。朱荣恩 (2003)指出,内向型管理审计以改善企业的管理素质和提高管理水平为目的,审查企业在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决策等管理职能上的表现。蔡春 (2004)还指出了国有企业内部管理审计的重点,对国有企业管理当局的公共受托经济责任进行全面有效的监督和审查,不仅要求公共资金依法使用,而且要求具有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徐华光、李兰翔(2007年)指出了我国企业内部审计越来越向服务管理的方向发展,国际内部审计发展趋势是我国内部审计发展的风向标。并从管理的传统职能角度出发、构建了企业内向型符理审计的内容体系,与管理的职能相对应,包括战略、决策、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环节。徐华光、李兰翔(2007年)指出了我国企业内部审计越来越向服务管理的方向发展,国际内部审计发展趋势是我国内部审计发展的风向标。并从管理的传统职能角度出发、构建了企业内向型管理审计的内容体系,与管理的职能相对应,包括战略、决策、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环节。耿建新、续芹、李跃然(2006年),廖洪、邹冉(2006年)则是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调查了目前我国内部审计的开展概况,上市公司内部审计部门的设置及隶属情况对开展管理审计的影响。都新英(2006年),汪福生、焦健(2007年),李惠蓉(2008年)主要分析了我国内向型管理审计存在的问题、实施内向型管理审计的制约因素、风险的形成以及内向型管理审计的发展机制和对策等。

三、结论及展望

管理审计作为一个新创建学科,未来至少可以从以下方面值得关注和努力:(1)我国企业界对管理审计的认知程度、接受程度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会、访谈等形式和方法,对我国企业进行调查,了解和收集我国企业界对管理审计的认知程度和接受程度,以及管理审计在企业中的执行主体和运作模式的研究。本部分的研究成果将作为项目后续研究的支撑和准备。(2)我国企业管理审计基本理论构架研究。根据管理审计学科体系尚未形成的特点,进行管理审计(特别是企业管理审计)的基本理论构架研究。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结合新经济形势下企业的经营活动特点,利用理论分析方法,进行企业管理审计的研究对象、基本假设、基本原则、基本准则体系、和评价标准体系等基本理论构架研究。(3)我国企业管理审计的基本内容构架研究。根据现代经济贸易全球化、国际化、社会资源共享化、经营组织虚拟化等新的企业运作环境和模式,运用理论分析法、AHP法、聚类分析和神经网络现代数理方法进行企业管理审计内容体系构架研究。(4)公司治理结构的管理审计评价手段研究。运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利用上市公司伯公开披露信息进行数理统计分析,构建计量经济模型,进行我国上市公司(企业)的公司的管理审计评价模式探讨。(5)企业管理审计方法体系探讨。在众多的企业管理审计内容体系中,本项目以公司治理结构、企业的组织构架、企业发展战略、企业的虚拟运作模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等方面的内容作为出发点,进行企业管理审计的方法体系研究。

参考文献:

[1]祁怀锦:《论国有企业管理审计》,《审计研究》2001年第2期。

[2]程新生:《管理审计目标评析》,《南开管理评论》1998年第1期。

[3]宋常:《管理审计及其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审计研究》2002年第6期。

[4]张立民:《审计制建设的理论依据——从”受托经济责任论”到契约经济学》,《审计研究》2002年第5期。

[5]郑石桥:《管理审计评价标准研究》,《上海财经大学博士论文》(2001年)。

经济责任审计的概念第5篇

审计实践的发展对审计基本概念的影响

论我国高等学校教育成本的补偿与分担

机构投资者持股、内部控制与审计质量

海洋资源环境审计:一个概念框架

环境治理领域机会主义行为的识别与治理

公共受托责任、政府审计与中央部门预算调整问责

公共政策审计基本逻辑:理论框架和例证分析

经济责任审计对地方政府治理的促进效果研究

法家思想影响下的国家审计及路径选择

政府审计对于上市中央企业的治理效应研究

大数据背景下的审计监督体系平台构建研究

会计准则模式、会计专业能力与盈余管理行为

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相关财务会计问题研究

从公司治理看国家治理:政府审计独立性视角

基于“一带一路”战略的基础设施项目审计问题研究

国家审计项目的审计质量评价研究

经济责任审计若干重大问题

管理层盈利预测、信息披露质量与审计验证

美国政府财务报告审计的特点、成效及对我国的启示

Benford定律在财务审计中的实证研究

探讨影响审计质量的因素及提高对策

军队审计的国际比较与经验借鉴

内部控制视角下货币政策与债务融资成本关系研究

我国上市企业更换会计师事务所的动机及特征分析

国家审计促进提高金融监管绩效与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研究

审计委员会信息权与内部控制缺陷研究

董事会特征、股权结构与营运资本管理效率

国家审计促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基于系统论的理论框架和案例分析

审计整改问责机制构建:路径与实施安排

基于改进熵值法的我国各省份工业财务环境绩效评估研究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合同治理与审计监督

基于国家治理视角下的国家审计制度创新探讨

国家审计推动完善国家治理的路径分析

政府审计反腐败效果研究——来自地方审计机关的经验证据

审计标准选择和审计成果应用:以经济责任审计为例

公共物品、信息公开与政府审计报告改革

中国概念股诚信危机与跨境审计监管合作机制设计策略

基于国家治理的我国国家审计与专业经济监督形式的协调

美国政策绩效审计特征与借鉴——以联邦矿工尘肺福利项目审计为例

公共经济组织绩效审计评价模式研究——基于公共受托责任的理论框架

我国经济责任审计研究:现状与展望——基于图书、期刊等文献视角

薪酬委员会组成对董事薪酬适当性之影响:电子产业之实证结果

跟踪审计效果的制度性抑制因素研究:理论框架和实验检验

国有控股、薪酬激励与公司业绩——来自中国股票市场的经验证据

公共支出、支出效率与经济增长——基于252个城市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会计准则国际化对资本市场的影响研究——基于分析师盈利预测的视角

公共权力控制模式和国家治理现代化:系统论视角的理论框架和例证分析

经济责任审计的概念第6篇

【关键词】 财务负责人; 经济责任审计; 评价

我国国有企业领导人任期经济责任审计,自199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领导人员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暂行规定》以来,逐步趋于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企业管理的不断加强,对企业领导人经济责任审计提出了新的要求。

企业财务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是企业领导人经济责任审计的延伸与深化。2008年,山西省电力公司审计部紧紧抓住对企业领导人管理监督这个重要环节,开展了“山西省电力公司财务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研究”这一课题。课题在科学界定财务负责人涵义的基础上,就开展对供电企业财务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的有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一、财务负责人的涵义

对于什么是财务负责人,我国法规中并未直接界定。我国《总会计师条例》(1990年12月)第五条规定:“总会计师组织领导本单位的财务管理、成本管理、预算管理、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等方面的工作,参与本单位重要经济问题的分析和决策”。《中央企业总会计师工作职责管理暂行办法》(2006年4月)第三条规定:“本办法所称总会计师是指具有相应专业技术资格和工作经验,在企业领导班子成员中分工负责企业会计基础管理、财务管理与监督、财会内控机制建设、重大财务事项监管等工作,并按照干部管理权限通过一定程序被任命(或者聘任)为总会计师的高级管理人员。”可见,法规中规定单位的总会计师属于单位的财务负责人。以此类推,则在企业领导班子成员中分工负责财务工作的人员,就应当属于财务负责人。这是财务负责人的狭义概念的一般理解。

如果从广义的概念来看,财务负责人应该包括企业领导人、财务副经理(总会计师)和财务部门负责人。从经济责任的角度看,企业领导人为单位首要财务负责人,其经济责任可以细分为财务责任、经营责任、管理责任、社会经济责任、财经法纪责任等。出于各种原因,企业领导人需要对所拥有的财务权利逐层向下分割,形成了拥有财务权利的第二责任主体,即财务副经理(总会计师)和财务部门负责人。因此,财务负责人属于一个群体概念,而不是个体概念。将财务负责人界定为一个群体概念,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尤其是在对财务负责人进行经济责任审计时,更有利于保证审计的全面性和合理界定不同层次财务负责人的经济责任。

二、财务负责人经济责任的涵义

对于什么是经济责任,传统的理解是,经济责任是当事人应承担或履行的与经济相关的职责或义务;或者认为,经济责任是当事人对其行为应承担的经济后果。但具体到经济责任审计中的“经济责任”,理论界对其有多种理解,尚无统一概念。有的观点认为,经济责任是当事人基于特定的职务而应承担或履行的与经济相关的职责、义务;有的观点认为,经济责任是当事人对其与经济责任相关的职务行为应承担的法律后果;甚至有人认为,经济责任即一切责任。但在实务中,最具有权威性的也是人们最常用的、用于指导审计实践的,当属于国家相关审计法规中的概念了。

199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县级以下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暂行规定》第三条明确规定:“本规定所称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是指领导干部任职期间对其所在部门、单位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以及有关经济活动应当负有的责任。”《国有企业及国有控股企业领导人员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暂行规定》(1999)第三条也提出,“本规定所称任期经济责任,是指企业领导人员任职期间对所在企业资产、负债、损益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以及有关经济活动应当负有的责任。”可以看出,以上定义侧重于规定经济责任的内容。至于经济责任的本质,从该定义中并没得到体现。

笔者认为,经济责任是在财产权利分割的基础上,各财产权利主体之间所形成的关系。这种关系具有如下特征:一是这种关系是以财产权利分割为基础而产生的。没有财产就不可能产生经济责任;同样,有了财产,如果所有的权利都由某一个主体所享有,没有财产权利的分割,则也不可能产生经济责任。二是财产权利主体之间对财产权利的分割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实现,如合同、组织章程、规章制度、法律、惯例或习惯等。所以,财产权利在各个财产权利主体之间的分割是多种多样的,没有一个统一的分割模式或方法。三是财产权利的分割是基于财产的最优使用而发生的。如果分割以后的使用效果不高于分割以前,则这种财产权利的分割就不需产生。正因为如此,财产权利的分割程度和分割方法是由特定的环境因素所决定的,因而也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可以说,经济责任是一种优化资源使用的社会机制。

由于经济责任是逐层分割的,因此“三层次”财务负责人所应负的经济责任在范围上也是逐层递减的,即企业领导人经济责任的范围最大,财务部门负责人的最小。至于所承担经济责任的大小,与所分割权利的大小、多少有直接关系。而财务负责人的经济责任,是企业领导人将其所拥有的财务权利向下分割所形成的各层次的财务负责人的经济责任,因此有必要对企业领导人的财务权限予以分析。

一般而言,企业领导人所拥有的财务权利,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一是财务制度(办法、细则)制定权,即企业领导人在任职期间,为了加强本单位财务管理工作而制定相关财务措施(包括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权利。二是财务事项决策权,即对单位有关财务事项“拍板定案”的权利。三是财务管理权,是企业领导人财务活动中内容最广泛的一项权利,具体可分解为管理内容、管理效果、管理手段。四是财经政策法规执行权,即遵守国家有关财经政策法规的权利。五是除上述权利外的其他财务权利。

对于企业领导人所拥有的上述财务权限,出于国家相关法规的要求、分工授权的要求、管理的需要、工作精力及工作能力等原因,企业领导人需要将部分财务权限“下放”,即向下分割。比如对次要的财务事项决策权,直接授权给财务部门负责人,而对于重大的财务事项决策权,则由自己掌握。

综上所述,所谓财务负责人的经济责任,即企业领导人、财务副经理(总会计师)和财务部门负责人在任职期间,对其所拥有的与财务权限相匹配的经济责任(财务责任)。该经济责任又可分为主管责任和直接责任。

三、财务负责人经济责任的审计内容

根据财务负责人所拥有的财务权限及其应负有的经济责任,笔者将其审计内容确定如下。

(一)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十二条,对会计信息真实性的描述是:企业应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

保障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是财务负责人的主要职责之一。《会计法》(1999年修订)第四条中明确规定:企业领导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这里的责任应该属于“领导责任”。财务副经理(总会计师)作为财务工作的分管领导,以及财务部门负责人作为财务信息的具体提供人,在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方面也负有一定的管理责任或直接责任。

(二)财务指标的完成情况

财务指标,是指财务负责人按照目标责任制的要求,完成的资产负债率、净资产收益率等指标。财务指标是否完成,是财务负责人是否履行其财务责任的直接反映。

鉴于企业的财务指标较多,为方便审计,此处的财务指标仅涉及省公司对所属单位业绩考核的财务指标(比如资产负债率、净资产收益率、流动资产周转率等)。

(三)重大财务决策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一般来说,重大经营决策是指企业领导人在任职期间作出的对企业当前乃至今后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深远影响的决策,包括企业重大投资、筹资、担保、捐赠、出借资金、大额采购合同、重大资产处置、企业改制重组(收购、兼并、出售、拍卖)等经营决策行为。由于这些重大经营决策的结果大多会在财务方面得到体现,因此重大经营决策中与财务相关性较大的决策也可称之为重大财务决策。

重大财务决策是否科学、合理,属于企业领导人的审计内容。但因为财务副经理(总会计师)在单位重大财务决策方面拥有一定的决策权、监管权或建议权(比如《中央企业总会计师工作职责管理暂行办法》中规定,总会计师的主要职责包括重大财务事项监管),财务部门负责人也拥有一定的重大财务决策的建议权,因此重大财务决策也属于财务负责人的审计内容。

重大财务决策包括投资决策、筹资决策、资金出借、资产租入、资产租出、对外担保、兼并收购等。审计内容包括:决策程序的合理性;决策过程的民主性;决策的科学性、有效性,即决策是否失误,有没有造成重大损失和资产流失等;决策风险控制情况等。

(四)财务内控制度的建立情况

我国《总会计师条例》(1990年)规定,总会计师负责组织建立、健全经济核算制度,利用财务会计资料进行经济活动分析。《中央企业总会计师工作职责管理暂行办法》规定财会内控机制建设属于总会计师的职责。可见,建立适合企业的财务内控制度,财务副经理(总会计师)责无旁贷,具有“组织建立”的职责,而财务部门负责人在总会计师的领导下,在建立财务内控制度方面负有具体的参与责任,至于企业领导人,则在财务内控制度建设方面,负有全面的领导责任。

企业重要的财务内控制度一般包括:预算管理制度、成本费用的开支与审批制度、大额支出联签制度、货币资金管理制度、存货管理制度、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成本费用管理制度、应收账款管理制度等。

财务内控制度审计内容包括:财务内控制度是否健全;建立的财务内控制度是否合理;财务内控制度的执行是否有效。

(五)会计基础工作管理情况

加强会计基础工作,对于建立规范的会计工作秩序,提高会计水平有重要的意义。我国《会计基础工作规范》(1996年)第四条规定,单位领导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基础工作负有领导责任。总会计师、财务部门负责人在单位会计基础工作规范方面也应负有相应的责任。

审计内容主要包括:会计凭证、账簿、报表的填制、编制、管理的规范性,会计监督的规范性,会计管理的规范性等。

(六)财务机构及财务人员管理情况

规定会计组织内部各岗位财务人员的职责与权限,是内部控制的要求,也是会计组织高效、有序运行的要求。会计组织内部分组及岗位设置有利于划分职责、提高工作效率、强化内部控制。另外,加强对企业财务人员的管理,有利于保证财务工作的统一性,以更好地发挥会计的核算、监督作用。

审计内容主要包括:会计岗位设置的科学性、合理性,会计人员招聘、培训、离职、考核等的合理性与充分性。

(七)全面预算管理情况

如何使企业有效地营运,是管理者面临的主要任务。随着环境的日趋复杂、多变,规模的不断膨胀,企业越来越难以控制。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管理者利用各种有效的方法与技术,加以规划、控制,以达到组织既定的目标。实践中,企业多使用预算来进行规划与控制。可见,预算制度是组织营运中的一种有效的管理工具与技术。

单位的预算管理委员会主任,一般都由企业领导人兼任;在《总会计师条例》中,规定了总会计师负责领导单位的预算管理工作;单位的预算管理办公室,一般设在财务部门,则财务部门负责人在财务预算管理方面也具有一定的权限与责任。因此,全面预算管理审计应属于财务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的范畴。

全面预算管理审计内容包括:预算编制、预算执行与控制、预算分析、预算调整(变更)、预算考评。

(八)财务风险防范机制建立情况

财务风险,是指在企业的各项财务活动中,因企业内外环境及各种难以预计或无法控制的因素影响,在一定时期内,企业的实际财务结果与预期财务结果发生偏离,从而蒙受损失的可能性。我国《企业财务通则》(2006)第十条规定:“企业应当建立财务风险管理制度,明确经营者、投资者及其他相关人员的管理权限和责任,按照风险与收益均衡、不相容职务分离等原则,控制财务风险”。财务风险贯穿于企业各个财务环节,是各种风险因素在企业财务上的体现。按照财务风险的来源,财务风险一般包括筹资风险、投资风险、现金流量风险、利率风险等。因此财务风险审计内容,即审核企业是否建立了有效的财务风险防范机制,确保企业在实现经营目标过程中,及时确认、识别存在的财务风险,减少风险损失。

(九)财务能力变化情况

财务能力,即企业的各种能力在财务上的体现。财务能力包括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资产管理能力、生产能力等。企业保持良好的财务能力,并促进财务能力提升,是财务负责人的职责。评价财务负责人任职前后单位财务能力的变化情况,能够客观评价财务负责人的职责。财务能力变化审计包括偿债能力指标、盈利能力指标、资产管理能力指标、生产能力指标等财务指标变化情况的审计。

(十)对内、对外财务关系管理情况

企业财务,是企业财务活动和企业财务关系的统一。财务活动表明了企业财务的内容和形式特征,财务关系揭示了企业财务的实质。财务并非简单的资金收付活动,其实质是企业财务关系的体现。对企业财务关系予以审计与评价,有利于促进“和谐企业”的构建,也符合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

财务关系,即企业的财务活动具有社会性,体现着各种经济利益的关系。企业财务关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与投资者之间的财务关系,即投资者向企业注入资本,企业向投资者分配利润所形成的经济关系,体现着资本收益分配关系。

2.企业与债权人之间的财务关系,即企业向债权人借入资金,并按借款合同的规定按时支付利息和归还本金所形成的经济关系,体现着债权、债务关系。

3.企业与政府之间的财务关系,即政府作为社会管理者,强制和无偿参与企业分配,同时对企业承担社会道义、实施各项财政经济政策所形成的经济关系,体现着国民收入分配与再分配所形成的特定分配关系。

4.企业与客户之间的财务关系,即企业与客户互相提品、劳务所形成的经济关系,体现着社会成员之间的分工协作关系。

5.企业内部各单位之间的财务关系,即企业各单位之间在生产经营各环节中相互提品或劳务所形成的经济关系,体现着在企业总部统一管理下的分工协作关系。

6.企业与职工之间的财务关系,即企业接受职工的劳动,并向职工支付劳动报酬过程中所形成的经济关系,体现着职工和企业之间在劳动成果上的分配关系。

上述财务关系错综复杂,如何协调好财务关系,属于财务负责人的重要职责。对内、对外财务关系管理审计内容为:企业能否处理好各方面的财务关系,与各方面利益相关者和谐相处,共同发展。

(十一)单位遵守财经法纪情况

使单位遵守财经法纪,是财务负责人的法定职责。对企业遵守财经法纪情况的审计,既是综合性的审计,也是查清责任的审计,主要对单位严重违反国家现金管理、结算制度、信贷制度、成本费用开支范围、税利上交规定等所进行的审计。重点在于审查和揭露各种舞弊及侵占国家、单位资财的事项,审查和揭露使国家和集体资产造成重大损失浪费的各种事项。

(十二)本人遵守财经法纪情况

严格来讲,被审计人员遵守财经法纪,并不属于其财务责任,而是其应当遵循的道德规范。因此本研究认为,对本人财经法纪的遵循情况,虽然应和上述内容同时审计,但应作为抵减项,对本人违反财经法纪的情况,作为其履行经济责任的减项来看待。

对财务负责人遵守财经法纪情况的审计,主要是在查明企业遵守财经法纪情况的基础上,对财务负责人在任职期间个人有无侵占国家资产,违反财经纪律和其他违法违纪的行为进行审计,以及使国家和集体资产造成重大损失浪费的各种失职、渎职行为。

(十三)其他情况

指上述审计内容未包括,但又需要审计的其他事项,包括:

1.内、外部审计意见中的财务问题整改情况。对外部审计(政府审计、社会审计)意见和内部审计意见中所涉及的财务问题的积极整改,体现了财务负责人对审计成果应用的态度。对财务问题整改的审计,主要审计对涉及问题是否整改,以及整改是否彻底和有效。

2.前任遗留财务问题处理情况。审计财务负责人在任期间,对于前任财务负责人遗留的财务问题是否处理、解决,以及处理得是否彻底、到位。审计前任遗留财务问题的处理,有利于分清前任与现任责任,对“新官不理旧事”现象能够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

3.审计人员认为其他需要审计的事项。

四、具体内容的审计与评价

对于上述审计内容,确定了具体的要求。对于财务能力变化的审计,取得被审计人员任职前与离任时的会计资料,填写表1。

审计人员根据上述指标变化情况,计算财务能力变动比例,并确定被审计单位财务能力变动情况:财务能力变动比例=(评价得分合计-18)÷18×100%(结果见表2)。

五、财务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评价

(一)财务负责人经济责任总体评价分值设置

根据不同层次财务负责人的职责与权限,列出表3。

(二)根据上述权重,对企业领导人、财务副经理(总会计师)经济责任(财务责任)进行评价

比如对财务副经理(总会计师)的评价如表4。

根据评价得分,进行评价表述,表5。

经济责任审计的概念第7篇

【关键词】 缺陷行为; 违规行为; 瑕疵行为; 行为审计本质; 经管责任

中图分类号:F239.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937(2016)08-0115-04

一、引言

行为审计是以行为作为主题的审计,其历史源远流长,古埃及的法老委任监督官负责对全国各机构和官员是否忠实地履行职责进行检查[1],西周时期的宰夫检查百官执掌的财政财务收支[2]。这里的履行职责、财政财务收支都属于行为,这些检查都属于行为审计。当代中国审计非常关注行为是否合规,从本质上来说,都是以行为为主题的审计。然而,行为审计的理论研究却非常缺乏,严重滞后于行为审计实践。

目前,关于审计本质的观点很多,有些观点缺乏科学的方法论,有些观点是从特定的审计主体角度来概括审计本质,都未揭示行为审计本质。本文认为,认识论是以方法论为基础的,科学的认识论要以科学的方法论为基础,对于审计本质的探究如果缺乏科学的方法论,可能无法得到科学的结论。本文以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为基础,探究行为审计本质。

本文随后的内容安排如下:首先是一个简要的文献综述,梳理行为审计本质研究相关文献;其次,阐述认识审计本质的方法论;然后,分析审计一般的本质及其与行为审计本质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分析行为审计本质;最后是结论和讨论。

二、文献综述

根据本文的研究主题,相关的文献包括两方面,一是审计一般的本质研究文献,二是行为审计本质研究文献。

关于审计一般的本质有许多研究,主要观点有查账论、系统过程论、控制论、经济监督论和国家治理免疫系统论。查账论认为审计就是查账,是对会计资料及财务报表的检查[3-5]。系统过程论认为审计是客观收集和评价与经济活动及事项有关的认定证据,以确定其认定与既定标准的相符程度,并将结果传递给利益关系人的系统过程[6]。控制论认为审计是为确保受托责任履行的一种社会控制机制[7]。经济监督论认为,审计是由专职机构和人员,依法对被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的独立监督[8-9]。国家治理免疫系统论由刘家义提出,它包括两方面的要义,首先审计是治理的组成部分,其次审计在治理构造中主要发挥免疫系统的作用[10-13]。

关于行为审计本质,相关的研究很少。国外的代表性人物是日本的鸟羽至英,他将审计主题区分为行为主题和信息主题,并在此基础上,将审计区分为行为审计和信息审计,认为行为审计研究要关注的一些特定问题包括:审计标准需要达成共识;审计人通常被授予较大权限;审计命题往往不清晰;审计意见主要是以有限保证方式提供;审计人受伦理道德的影响较大[14]。国内文献,谢少敏介绍了鸟羽至英教授的研究,尚未有文献专门研究行为审计理论框架[15]。

综上所述,现有文献对行为审计本质的研究有一定的启发,但是,关于行为审计本质还缺乏直接研究。本文以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为基础,探究行为审计本质。

三、认识审计本质的方法论

目前,对于审计本质有许多不同的观点,观点分歧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方法论。从哲学观点来看,方法论决定认识论,在不同的方法论指导下,得出的认识结论可能会有重大差异。根据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和形式逻辑的“概念”理论,审计本质的认识过程大致如图1所示。

首先,存在许多的审计现象是认识审计本质的前提,没有审计现象就没有审计本质。审计现象是审计的外在方面,是表面的、多变的、丰富多彩的;审计本质是审计的内在方面,是深藏的、相对稳定的、比较深刻的、单纯的。审计现象是可以直接认知的,审计本质则只能间接地被认识。审计现象是审计本质的现象,审计本质是审计现象的本质。审计本质只能通过审计现象表现出来,审计现象只能是审计本质的显现,他们之间是表现和被表现的关系。可能出现的问题是,由于人们观察到的审计现象不同,对审计本质的理解会出现差异,甚至将审计现象作为审计本质。

其次,对审计本质的认识经过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两个辩证发展过程。感性认识反映的是审计的现象,对审计的表面有了初步认识,是认识审计的初级阶段,形成了对审计的感觉、知觉和表象。理性认识是以审计的本质规律为认识对象,是对审计内在联系的认识,是认识审计的高级阶段,形成审计的概念、判断、推理。由于认识是一个辩证发展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之间并无明显的分界点,所以,很有可能将感性认识的结论当成理性认识的结论,从而出现将审计现象作为审计本质的问题。

最后,虽然在感性认识过程中也可能形成一定的概念[16],但是,概念的形成主要是在理性认识阶段。审计概念分为具体概念和抽象概念[17],在审计理论研究过程中,常常遇到诸如舞弊审计、财务收支审计、会计报表审计、合规审计、绩效审计、内部控制审计/管理审计、行为审计、信息审计等一系列具体审计概念。但是,可能出现的问题是,混淆审计具体概念和抽象概念的区别,将审计具体概念作为审计抽象概念。

就行为审计本质与现象关系来说,审计本质应该来源于行为审计现象,是行为审计现象的本质,而行为审计现象则是行为审计本质的显现。就行为审计本质形成阶段来说,应该是在感性认识阶段,形成对行为审计的感觉、知觉和表象,在此基础上,上升到理性认识阶段,形成行为审计本质的概念。就行为审计概念来说,相对于审计一般,行为审计是具体概念,但是,行为审计本身还可以再细分,相对于细分的行为审计来说,行为审计本质是抽象概念。

四、审计一般的本质及其与行为审计本质的关系

审计一般是各种审计现象的抽象,笔者认为,从审计一般出发,审计是以系统方法从行为和信息两个角度独立鉴证经管责任中的问题和次优问题并将结果传达给利益相关者的制度安排[18]。

这一概念是高度概括的,核心内容是各种审计的共性,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解析:

1.审计的内容是经管责任中的问题和次优问题。其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审计的内容只涉及经管责任(Accountability),非经管责任一般不作为审计的内容,没有委托关系,就没有经管责任,而审计只是针对经管责任,所以,没有委托关系,就没有审计;二是对于经管责任,审计也只关注其中的问题和次优问题,问题源于人类的自利,次优问题源于人类的有限理性,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次优问题不同于西蒙意义上的次优选择,而是指未能在当前的条件下作出适宜的选择。

2.审计目标是鉴证经管责任中的问题和次优问题。也就是说,审计主要是就经管责任中是否存在问题和次优问题形成结论,并将这个结论传达给利益相关者。

3.审计主题包括行为和信息两个方面。审计主题就是审计人员所要发表审计意见的直接对象,审计过程就是围绕审计主题收集证据并发表审计意见的系统过程。一般来说,审计主题可以分为两类,一是信息,通常所说的认定是其主要形态;二是行为,也就是审计客体的作为或过程。与上述两类主题相对应,审计也区分为信息审计和行为审计。

4.审计是有系统方法的制度安排。审计是一种制度安排,这种制度安排中包含审计自身的系统方法。

5.审计具有独立性。经管责任涉及多方面,审计不参与其鉴证的经管责任之履行,与经管责任本身没有利益关联,具有独立性。也正是由于这种独立性,审计才具有客观性。

对于审计本质的上述界定,可能有些审计现象与它不符,但是,审计一般概括的是各类审计的共性,相当于各类审计的最大公约数,当然有些只属于某类审计个性的属性没有概括进来,审计一般所概括的属性,是各类审计都存在的,行为审计也不例外。

显然,对于审计一般之本质的上述界定会影响对行为审计本质之界定。一方面,行为审计与审计一般之间具有个性与共性的关系,所以,行为审计应该在上述属性的基础上,还要有所扩展,以体现行为审计的独特个性;其次,从概念层级来说,审计一般是抽象概念,而行为审计是具体概念,所以,行为审计应该具有更多的内涵,更少的外延。总体来说,认识行为审计,要以审计一般为基础,然后,扩展行为审计特有的属性和内涵。

五、行为审计本质

尽管审计历史很悠久,但是,到目前为止,真正发展起来的审计业务类型并不多,主要包括:舞弊审计、财务收支审计、会计报表审计、合规审计、绩效审计、内部控制审计/管理审计等,不同类型审计业务的审计主题归纳如表1所示。

根据表1中各类行为审计现象的共性属性,并考虑审计一般之本质和行为审计之本质的关系,对于行为审计的本质,有如下认识:行为审计是以系统方法从行为角度独立鉴证经管责任中的缺陷行为并将结果传达给利益相关者的制度安排。

对于这个概念,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解析:

1.行为审计内容。就审计一般来说,其审计内容是经管责任中的问题和次优问题。对于行为审计来说,其审计内容当然离不开经管责任中的问题和次优问题,但是,其审计内容应该扩展行为审计特有的属性和内涵。根据这个原则,行为审计内容集聚在经管责任中的缺陷行为,包括违规行为和瑕疵行为。违规行为是指明确违反了委托人意愿或相关法律法规的行为,而瑕疵行为是指由于有限理性和自利所导致的次优问题和问题,也就是没有采用最合宜方案的行为或不作为,不作为是指本来可以促进经管责任履行但是没有实施的行为。总体来说,缺陷行为是存在改进潜力的行为,这些行为如果得到改善,经管责任的履行会更好。

2.行为审计目标。就审计一般来说,审计目标是鉴证经管责任中的问题和次优问题。行为审计当然也不例外,其审计目标离不开鉴证经管责任中的问题和次优问题。但是,行为审计需要在审计目标方面扩展其特有的属性和内涵。一方面,将需要鉴证的问题和次优问题聚焦在由违规行为和瑕疵行为组成的缺陷行为;另一方面,在很多情形下,除了鉴证是否存在缺陷行为外,还需要对缺陷行为进行处理处罚,从而出现审计处理处罚;同时,对于发现的缺陷行为,还需要提出审计建议,并推动这些审计建议得到实施,从而出现审计整改。所谓的“坚持批判性,立足建设性”就是对行为审计上述目标扩展的恰当描述。

3.行为审计主题。就审计一般来说,审计主题包括行为和信息两个方面,行为审计当然属于行为主题。但是,行为审计需要在审计主题方面扩展其特有的属性和内涵。就行为主题来说,又分为具体行为和约束具体行为的制度,显然行为审计注意的只是具体行为,约束具体行为的制度是制度审计的主题。行为审计的核心内容就是从众多的具体行为中找出缺陷行为。

4.行为审计方法。就审计一般来说,审计是有系统方法的制度安排。行为审计当然也有系统方法,但是行为审计的系统方法有其特有的属性和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行为审计标准需要达成共识。当判断行为是否合规时,需要就适用的法律法规达成共识;当判断行为是否合理时,需要就合理行为的标准达成共识。在许多情形下,合理行为的标准具有较大的主观性,所以,相关各方要就判断标准达成共识,可能较为困难。第二,行为审计取证具有更多的职业判断,由于大多数的行为并不存在系统的支撑载体,所以审计取证主要适用事实发现型,一般只能就已经发现的事实发表意见。第三,行为审计一般还需要对违规行为进行处理处罚,对缺陷行为要提出审计意见,所以行为审计需要有审计处理处罚和审计整改,信息审计并不一定需要这些审计环节。

5.行为审计独立性。就审计一般来说,要求具有独立性。行为审计当然不会例外。一般认为,独立性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它在实质上包含了正直性、专业水准和客观性[19]。由于行为审计具有更多的职业判断,审计人的主观因素在行为审计过程上更为重要,审计人的伦理道德对正直性、客观性会产生更多的影响,所以行为审计更需要强调审计独立性,从而也需要采取更多的预防性和惩罚性措施来保障独立性。

六、结论和讨论

行为审计是以行为作为主题的审计,本文以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为基础,探究行为审计本质。审计一般之本质的界定会影响对行为审计本质之界定。一方面,行为审计与审计一般之间具有个性与共性的关系,所以行为审计应该在上述属性的基础上还要有所扩展,以体现行为审计的独特个性;另一方面,从概念层级来说,审计一般是抽象概念,而行为审计是具体概念,所以行为审计应该具有更多的内涵,更少的外延。总体来说,认识行为审计,要以审计一般为基础,然后,扩展行为审计特有的属性和内涵。

根据各类行为审计现象的共性属性,并考虑审计一般之本质和行为审计之本质的关系,对于行为审计的本质,有如下认识:行为审计是以系统方法从行为角度独立鉴证经管责任中的缺陷行为并将结果传达给利益相关者的制度安排。

中国当代审计业务是以行为作为主题的审计主题,对于行为审计本质之认识会影响行为审计制度之构建,如果不能认清行为审计与制度审计、信息审计之区别,而是将各类审计混为一谈,则中国特色的审计制度之构建就缺乏适宜的审计理论。目前,需要以当代中国的行为审计实践为基础,并考虑其他国家的行为审计实践,对这些审计实践进行理论概括,形成系统的行为审计理论,唯有如此,才能为行为审计准则之构成奠定理论基础,行为审计才有可能成为系统化的制度安排。

【参考文献】

[1] 文硕.世界审计史[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1998.

[2] 吴泽湘.宰夫详考――论中国审计史研究的一个误区[J].审计研究,2002(2):35-39.

[3] MAUTZ R K,SHARAF H A.The Philosophy of Auditing[M].American Accounting Association,1961:15.

[4] 番场嘉一郎.会计学大辞典[M].司徒淳,译.湖北省会计学会,1981.

[5] 郭振乾.郭振乾审计长关于研究审计定义的一封信[J].审计研究,1995(1):24.

[6] AAA(American Accounting Association). A Statement of Basic Auditing Concepts[A].1972.

[7] 蔡春.审计理论结构研究[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27-63.

[8] 杨纪琬.关于审计理论的若干问题[J].审计通讯,1983(12):17-23.

[9] 阎金锷.审计定义探讨――兼论审计的性质、职能、对象、任务和作用[J].审计研究,1989(2):7-14.

[10] 刘家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动审计工作全面发展[J].审计研究,2008(3):3-9.

[11] 刘家义.树立科学审计理念,发挥审计监督免疫系统职能[J].求是,2009(10):28-30.

[12] 刘家义.积极探索创新,努力健全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理论体系[J].审计研究,2010(1):3-8.

[13] 刘家义.论国家治理与国家审计[J].中国社会科学,2012(6):60-72.

[14] 鸟羽至英.行为审计理论序说[J].会计,1995,148(6):77-80.

[15] 谢少敏.审计学导论:审计理论入门和研究[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16] 傅小平.论概念的两重面貌和三个发展阶段[J].现代哲学,1992(2):13-16.

[17] 李建华.论抽象概念与具体概念的区分[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1):1-5.

经济责任审计的概念第8篇

关键词:风险管理;经济责任审计;风险导向化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3(2012)11-0139-02

一、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概述

经济责任审计指企业的以及国家行政事业单位的主要领导者、管理者对所负责组织的资产使用情况应当负有的责任,其中主要包括目标组织资产的保值增值、财务报告的客观性与真实性、财务收支状况的合法性与适当性等多内容。

经济责任审计来源自20世纪80年代的厂长(经理)离任审计。1986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厂长工作条例》,规定:“厂长离任前,企业主管机关(或会同干部管理机关)可以提请审计机关对厂长进行经济责任审计评议。”同年12月,审计署印发了《审计署关于开展厂长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几个问题的通知》,明确了厂长(经理)离任经济责任审计的范围、内容、程序和方法。随后,各地有针对性地开展了厂长(经理)离任审计,并在实践层面逐渐扩大为针对各种企事业单位干部的审计行为。2004年,中共中央颁布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明确提出:“对需要进行经济责任审计的考察对象,应当委托审计部门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审计。”据此,简单笼统的厂长(经理)离任审计最终实现了向具体科学的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

转型。

与其他审计工作不同的是,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最大特殊性在于其特殊的审计对象——各级领导干部,根据特定情况确定经济责任,据此重点审查他们主掌特定单位期间的守法、业绩、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情况。俗话说,大海航行靠舵手,各级领导干部对上是国家方针、政策、法规的贯彻执行者,对下是所在单位的决策者和指挥者,实际上就是在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的中流砥柱,也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键因素。基于此,对于他们的审计——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关系着国家发展的命脉,其重要性、必要性非同一般。

二、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困境及风险

在厂长(经理)离任审计向经济责任审计逐渐转型的二十多年间,中国社会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结构、组织类型、经营模式等方面的新事物、新现象层出不穷,不仅给各级领导层履职带来了困境,而且增加了众多前所未有的诱惑。在风险管理日渐普及的境遇下,这些因素为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带来了更多风险隐患,彰显了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

困窘。

(一)困境之一——审计环境不断恶化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结构的多元化,经济活动日趋复杂,社会经济领域出现了很多违纪违法问题,加大了审计人员的取证和发现问题的难度。面对社会的变迁,经济责任审计的法律法规没有及时跟进,目前缺乏统一的评价指标体系,过多依赖审计人员的职业判断和主观分析,增加了因主观随意性而产生审计风险的可能性。

(二)困境之二——取证困难严重

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中,审计人员面对的是社会资源、信息资料等方面均占优势的管理者,双方地位明显不均衡。对此,在审计对象有严重问题的情况下,审计人员的取证工作会收到很大的挑战和阻碍,很难切实全面把握一些隐含的经济活动的真实性握,获得不了恰当的审计证据,极易做出错误的审计结论。

(三)困境之三——经济责任界定困难

审计工作开展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评价标准问题,对于经济责任审计而言则面临着界定问题。由于经济责任审计涉及的人和事都比较复杂,关系到前任与现任、个人和集体、主管和直接责任的划分以及责任的性质、大小、重要性等问题,涉及到政策环境、主观与客观原因、个人决策与集体决策等因素,界定起来特别困难。尤其是在如今标榜集体领导的如今,违纪违规责任往往会演变成踢皮球的游戏,审计人员很难把握,容易滋生评价失误。

(四)困境之四——具体工作的可行性差

经济责任审计庞杂性的重要表现主要有两点:

1.审计对象几乎涵括所有企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数量多,人员流动的频繁更是让审计对象实际上发生几何级的增长,相对单薄的审计队伍在难以应对。

2.具体审计项目审计内容的复杂性。领导干部一般都主管一个地区或部门的全面工作,且任职期限较长,经济活动复杂多样,需要审查的内容同样水涨船高。然而同时,审计资源、审计手段却相对有限,难以彻底完成审计项目。

在如上多种困境作用的情况下,经济责任审计风险层出不尽,集中表现为程序风险及评价风险。

在审计程序方面,基于恶劣的审计环境,很难取得足够的审计证据信息,具体工作也不能保证充分覆盖足够审计范围的情况下,审计人员为了所谓的便利起见,编制的审计实施方案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审计人员凭经验实施审计程序,审到哪里算哪里。这样,经济责任审计往往演变为为完成程序而实施程序的境地,造成“重审计实施、轻方案编制”现象,致使审计方案和实际审计程序几乎成为毫无关系的两张皮,审计程序风险显露无遗。

在审计评价方面。足够的审计证据、恰当的评价标准及充分的审计范围是准确客观审计评价的主要前提。可惜的是,在经济责任审计人员面前,审计证据因和审计对象的地位不均衡而无法充分获得,审计标准因组织运行的复杂性而难以统一,审计内容的庞杂性又注定了审计过程不能全面覆盖原本的审计范围。在如此惨淡的情况下,审计人员很难做出科学客观的评价,审计评价风险难以避免。

三、任期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管控

经济责任审计是一个历史的产物,严格说来是中国的特产,其困境和风险在国内具有普遍性。对此,整体的改观需要持久全面的努力,具体而言应从如下几点着手推进经济责任审计的风险导向化:

(一)营造适当氛围,优化审计环境

环境决定氛围,也影响了具体审计工作的行为惯性,是制约审计风险的重要因素。对此,从宏观方面,国家审计机关应该及时修改和制定与经济责任审计相适应的法律法规,为审计工作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同时,还应该以打假治乱和治理商业贿赂为重点,促进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建立健全财务监督机制和内部控制制度,减少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在微观方面,企业及其上级领导机关的主要管理人员应该身先士卒,明确以实际行动支持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开展,审计部门积极宣传,推动以各级管理者为主体的广大员工对审计工作有一个正确认识,理解和支持审计工作,全力确保审单位和责任人积极配合经济责任审计的有效执行。

(二)强化制度建设,强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制度评估是现代审计的重要环节,是防范风险的关键点之一,更是防范济责任审计对象权力正确运用的有效保证。对于企业等组织而言,应该充分汲取海外内控理念,借鉴业内最佳实务,完善审计见面会制度,健全质量控制体系,构建完善风险预警机制。在日常工作中,按照按照规范的做法对固有风险和控制风、进行分析、判断,在此基础上预计可接受的审计检查风险,以确定实质性测试内容及重点,为实施审计打好基础。

(三)强化风险意识,加强队伍建设

审计人员是审计资源中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是防范审计风险的决定性因素。对于经济责任审计而言,一方面要延续传统的队伍建设路径,加强教育培训、整合人力资源、强化制度建设、增加人员编制,提升个体审计人员及审计团队的胜任能力,更应该在如上过程中强化风险观念的宣贯,推动广大审计人员及时关注IIA网站、中内协网站、权威事务所的相关资料及业内专家对前沿风险管理理念的阐释等动态,推动他们不仅能切实意识到审计目标中的系列关键风险,还应该并善于自觉意识、识别、防范审计行为风险,提高对自身风险的敏感度和免疫力。

(四)紧扣经济责任,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领导干部履行职责涉及到经济建设、社会事业发展、重大决策和廉政建设等方面,不同地区、行业、单位有不同的特点。因此,应该从宏观、微观和未来三方面考虑制定切实可行、便于审计人员实际操作的评价指标体系。宏观方面,由国家审计机关牵头,组织企业内审、社会审计、专业协会、审计职业教育等方面的专家或人员,根据层级、行业、地域等的不同进行简单分类,分别策划出具单类评价指标的大概标准及指导意见;在微观方面,单个企业等类型的组织根据自身经济运行、行业特征、发展阶段等方面情况,与友情或兄弟单位密切沟通,形成在特点范围内切实可行的评价指标;在未来方面,因为经济组织发展变革的迅速和频繁,任何一时适当的评价体系都随时面临着时过境迁的命运,所以应该时刻保持动态性,以动态的变动应对变幻的审计境遇。

四、任期经济责任审计风险导向化推动风险管理的思考

为了克服自身审计风险适应风险管理的历史境遇,任期经济责任审计自身应主动推进风险导向化进程。同时,这种进程也影响了风险管理本身在国内的推进、传播及付诸实践。

(一)经济责任审计作用于管理层,可在宏观推进风险管理决策

任何新理念或海外理念实现由纯碎理念传播到实践推行的转化,关键因素之一是各级管理人员的认同和支持。随着经济责任审计日渐风险导向化,各级管理者在倒逼逻辑中会增强对风险意识及风险管理的认知,这与风险管理助力组织治理的功用一道形成合力,有助于他们彻底汲取、内涵风险管理理念,将其渗入组织的各种决策中,在宏观方面推进风险管理的

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