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孔子的素质教育思想

孔子的素质教育思想赏析八篇

时间:2023-09-01 16:48:39

孔子的素质教育思想

孔子的素质教育思想第1篇

关键词:孔子;教育思想;语文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2-0233-02

孔子这位伟大的教育家在从教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套教育理论体系,对当代的我国教育改革仍然有十分重要的启示作用和现实指导意义。

一、孔子的教育思想

(一)教育指导思想

1.有教无类

在以严格等级制为社会基本政治结构的封建社会里,提出并实行这样一种教育原则具有革命性意义。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私人办学、学费低廉、开门招生的教育家。孔子认为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每个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不应该因为贫富地位等差异而在教育上就有什么差别。孔子提出并忠实地实践了“有教无类”的思想。他以私人身份在民间创办了学校,孔子弟子的出身,五花八门,其国籍也不限于鲁国。

2.全面发展的个性教育

孔子所追求的教育目标是人的全面发展。他的目的是将学生培养成完整的人,既育人又育才。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篇》)还有“子以四教: 文、行、忠、信”(述而篇)。孔子认为一个人要先学会一些基本的道德礼仪,之后有余力再去学习一些文化知识。在追求人的全面发展的同时,孔子同样很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每个学生都有着不同的个性与特点,子路冲动,颜回沉稳好学,子贡善于言辞等等,所以孔子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孔子很了解自己弟子的特点和差异,进行因人而异的教育。例如,子路问:“闻斯行诸?” 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 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论语・先进》)同样一个问题,孔子对两个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回答,这是根据学生的特点来对其进行指导。孔子认为,教学中要看学生的智力条件因人而教。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论语・雍也》)。意思是中等智力以上的人,可以对他讲高深的学问,中等智力以下的人,就不可以了。

3.“乐学”的教育思想

孔子认为,对学习充满兴趣,才是学习的最高境界。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知之者是被动接受知识,好之者才是主动追求知识,只有把学习当作乐趣,痴迷于学习,才能取得最好的学习成效。

4.“教学相长”的教学理念

在教学上,孔子还提倡师生之间相互切磋,共同讨论,互相启发,以收到教学相长的良好效果。一部《论语》,实际上就是记载他们师生间互相问对、讨论的情况。孔子与学生的教学互动往往能够相互提高。

(二)教育内容

1.德育的培养

孔子的教育思想把学生的品德人格培养放在首位。孔子教育思想的核心是仁爱。孔子特别注重对学生君子性格的培养,认为君子要有坦荡的胸怀,即“君子坦荡荡。” 君子必须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即“言必信行必果”。总之,君子的标准就是“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2.技艺的培养

德育居教育的首位,是教育的主要内容,但不是教育的全部内容。孔子安排的教育内容是文武兼备,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孔子在他四十多年的教学生涯中,注重传播古代文化遗产,加强了教材建设。他把所收集到的文化材料、精神加以整理,编著成教学用书,被后世奉为儒家经典。他向学生讲授“六经”,传授“ 六艺”,在德育的基础上发展智育也是很重要的。

(三)教学方法

1.学思行相结合

孔子是第一个将学思结合、知行统一的观点纳入教学过程的教育家。孔子很好地概括了学与思的关系,提出在学习中要学思结合,“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学与思是相辅相成的,只学不思就不能深刻理解,只能认识到知识的表面现象,就会对深层的内容感到迷惑不解;只思而不学的人思路会变得狭窄,以至钻牛角尖,思无所成。而学、思最终的目的是行,即付诸实践。这种学、思、行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因其先进性贯穿了整个中国教育发展的历史。

2.启发式诱导、举一反三的教学方法

孔子是真正的启发式教学法的创始人,他早于苏格拉底几十年提出了启发诱导的教学方法,“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在有问题时,孔子是先由学生自己去思考,等到学生处于“愤”的心理状态,教师才去点拨一下。然后又让学生自己继续去认真思考,等到学生进入“悱”的心理状态,教师又再点拨一下,从而使学生柳暗花明,豁然开朗。而且要教会学生举一反三,灵活的来运用学到的知识。由此可见,孔子在当时就注意到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始至终处于主动地位,教师只是从旁边加以点拨,起指导和促进作用。

3.因材施教

孔子是我国历史上因材施教的第一人。正因为孔子深知自己的每个弟子个性不同,才能不同,所以他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教法。正是孔子有着全面发展的个性教育的理念,所以因材施教是实践这种教育理念的必要的教育方法。例如在《论语・颜渊》中记载,樊迟、司马牛、仲弓和颜渊均曾向孔子问仁,孔子作出了四种不同回答。孔子对每一位学生的才能特点、性格特征都心中有数,他根据每个学生基础和造诣的不同,对相同的问题作出了四种深浅不同的回答,既切合每个学生的思想实际,又都符合仁的基本概念。孔子是在关注学生个性差异基础上培养学生的良好个性,做到了教育的以人为本。

4.发挥教师的示范性作用

孔子被后世尊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他将毕生精力贡献于后一代的教育工作,敏而好学,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重视道德修养,是一位尽职的好老师。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学生们树立了如“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以身作则”、“爱护学生”、“温故知新”等典范。孔子曾率领弟子周游列国,与学生共患难,师生结成了亲密的关系。他对学生真诚相待,把全部知识毫无保留地教给学生。他给学生们起到了很好的示范性作用,学生在潜移默化地受到了他的影响。

5.创造良好和谐的教学环境

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情境是学生乐学的保证。孔子善于利用情感教学的手段,给学生上课时经常是“弦歌之声不绝于耳”,使学生陶醉于愉悦的情境里不知不觉地接受礼仪道德和文化知识的陶冶,这就是现在提倡的情境教学。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也是创造良好和谐的教学环境的一个重要保障。孔子与学生在一起时, 从不摆老师的架子, 而是平等待人、教学相长。他与学生的交流是非常自由的,学生经常向他提问请教,他都认真给予回答,《论语》主要就是孔子与其弟子就仁、政、礼、义、孝、道、德、学、中庸、言行、耻、信、志、直、勇、修养、君子、富贵、生死、鬼神、天命、苦乐等问题以师生问答的形式展开讨论。整个的学习探讨的氛围是非常和谐的,有助于思想的交流与开拓。

二、孔子的教育思想对现代语文素质教育的启示

孔子的教育思想对现代语文素质教育有着许多启示。

(一)因材施教,注重个性教育

现代的社会是个性化的社会,鼓励个性也是鼓励创新,这种个性不是标新立异,而是做一个特别的自己。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特别是在语文教育上,就比如作文,想法不同,个性不同,写出的文章内容和风格等方面就有所不同,老师也要结合学生个体的特点来进行指导,引导学生学会正确的方法来表达自己的主张。

(二)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用启发式的教学法让学生自主学习

孔子教育学生最常用的方法就是问答式,讨论式,通常是学生提问孔子才回答,这样就使得学生要自己去学习去思考,没有自己的实践与思考就不可能提出问题,也没有办法进行指导。而且必须给予及时的反馈,让学生知道老师是对自己的观点是什么看法。在现代的语文素质教育中也是同样道理,学生是主体,要用启发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去思考问题,这样才是有效的教育。

(三)充分发挥教师的示范性作用

在学习生活中,教师与学生朝夕相处,老师的一举一动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学生。教师实际上也是一门隐性课程,虽然不在正规的课程计划之内,但是实际上却对学生有很大的影响。作为一名语文老师,自身要有比较高的语文素养,有渊博的知识、开阔的视野才能将知识传递给学生,并用自己的风格影响学生。还有就是必须有良好的治学精神,孔子就是以“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以身作则”、“温故知新”、“不耻下问”等精神品质,用实际行动使自己的学生受到感染,起到了模范作用。学生在这样一个隐形的环境中也会不知不觉地去追求知识,去积累,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语文素质的提高。

(四)创造和谐的教学环境,利用情境教学的方法来进行语文素质教育

语文素质教育,环境很重要。在孔子的课堂上时常有音乐伴奏,学生可以弹琴赋诗,这也是一种情景教学,非常具有诗情画意的一种氛围。在这样诗意的氛围下,学生也会不自觉地受到熏陶,毕竟想要教会学生一种感受或是某种知识,让学生自己去实践去体会,然后得到的感受才是最深刻的,这样的教学效果也才最好。

(五)注重实践,回归生活

孔子重视社会实践。孔子带领学生走出课堂,风尘仆仆,周游列国,游说诸侯。社会成了他们的讲堂。学生通过社会实践,获得各种能力。现代的语文教育也应该回归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语文的素材,发现生活中的美,把所学的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从而更深刻地体会一些作品的内容,更易于积累语文知识,提高语文素质。

在教师因材施教和有效的指导下,学生自身还必须长期努力和积累语文知识,注重生活中的一点一滴,才能慢慢提高语文素质。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9.

[2]司马迁.史记・仲尼弟子列传[M].北京:中华书局,1959.

[3]张玉霞.从《论语》探析孔子素质教育思想的现论价值[J].管子学刊,2007,(1).

孔子的素质教育思想第2篇

一、孔子的教育思想与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人的全面发展,是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科学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四方面的辨证统一和协调发展。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表述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全面的能力,包括:学习能力、为人处世能力、行为习惯能力等,这与孔子的教育思想相一致。

(一)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论语?公冶长第五》中说道:“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孔子期望他的其他弟子能像颜回那样,举一反三,有自主的思考,活学活用。这印证了我们素质教育中“发挥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的思想。

(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不耻下问”是一种学习习惯与态度,这也是孔子治学一贯应用的方法。

孔子对学习方法、习惯与态度的阐述,在《论语》中还有很多,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等,都对我们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提供了可借鉴的维度。

(三)尊重学生的个性特长

《论语?八佾》中子曰:“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清晰地表明了孔子尊重学生的个性特长,因人施教的理念,也为素质教育遵循学生发展规律,尊重学生个性差异,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提供了理念支撑。

(四)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孔子的教育思想中,循着《论语》的足迹,我们可以感受出孔子与学生之间是一种平等、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充分展示了孔子与学生之间平等的对话、和谐的师生关系,他和学生谈论问题时明确表示:不要因为自己的年纪比弟子们大,弟子们就不敢发表意见了,弟子们在孔子的启发诱导下,依次谈了自己的看法。从中我们看出孔子教育的思想是对学生的尊重,对每个学生的看法孔子并没有肯定或批评,只是说“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来打消学生的顾虑。因此,孔子的教育思想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同样有着不可或缺的影响与地位。

二、孔子的教育思想与立德树人

“做人”与“做学问”二者之间关系的处理决定了教育最根本的任务与使命是什么的问题,也就是我们要让学生学会什么。孔子在《学而篇》中就曾提到这个问题:“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我们不难看出,孔子要求弟子首先要致力于孝道:在家孝顺父母,出外顺从师长,做事谨言慎行,为人爱众亲仁,如果还有闲暇的余力和时间,则可以学习古典知识,增长文化水平。从中可以看出,孔子教育学生是以道德教育为核心的,把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高尚的道德行为放在教育的第一位,而对于书本上的知识是放在第二位的。

教育之道――教书育人,这里的人即是学生。学生是活生生存在于世间的个体生命,所以教育必然以育人为本,关乎一个生命个体成长的德行必然成为教育的首要任务。

我国古代诸多著作、仁师都把“立德”作为“三不朽”之一。《左传》载“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同样也表明立德在首位、寻求知识在末位。“立德树人”也就成为历代教育家共同遵循的教育理念。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也强调指出,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成为有思想、有内涵、有德行的人是当今时代的需要,是教育的需要。教育最根本的任务与使命是立德树人的问题,我们要让学生学会做人,做一个适应社会未来发展的人。

三、仁德思想对学生成长的意义

“仁德”思想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通读《论语》,通过对于“仁”“德”阐述的理解,我觉得“仁”指的是外在行为的规范和准则,“德”指的是内心的情感和信念。孔子的“仁德”思想强调内省、立志、改过、力行,他教育学生立足于现在,确定志向,将树立人生的目的和理想作为个人努力方向。这些对于学生的成长意义是十分巨大的。

(一)内省

《论语》中这样几段话:“吾日三省吾身”“内省不疚,夫何忧何俱?”“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见别人好的道德品质,虚心学习,向他看齐;见别人不好的品德表现,就要联系自己,反省检查,引以为戒。学生内省自身,有利于其成长发展。

(二)立志

学生要成长就要制定自己的志向,《论语》中曾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立志是一个学生成长发展的关键。学生只有确立了志向之后,才有了学习目标、前进的方向和动力。

(三)改过

《论语?学而》中说“过则无惮改”,认为改过是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一种态度。学生成长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过错,需要不断地改正这些过错,把自身的素养提升到完美的境界。

孔子的素质教育思想第3篇

关键词: 孔子 启发式 教学思想 启示

孔子是我国古代的一位教育圣贤,在教育教学上始终提倡启发式教学法,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教师适时适度启发,通过教师启发学生进行再思再学,完美结合学生学的过程和教师教的过程,体现以学论教的辩证思想。启发式教学不仅对既往的教育理论和实践有重要影响,而且对当今的教育变革与发展同样具有重要启示。

一、启发式教学思想的内涵

孔子的启发式教学思想就是“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即当学生主动进行思维思考时,教师根据学生的精神状态、需求情况进行诱导、引发,帮助学生深入了解知识,明确思维方向,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可以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八个字完整地阐述了孔子的启发式教学思想。

孔子启发式教学思想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视学生为学习的主人,强调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孔子十分重视对学生主人翁精神的培养,他认为学生应该具备自觉追求真理的态度、主动求知探索的精神。

第二,注意把握学习机制,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孔子首先十分重视把握教学时机:要求学生形成“愤、启、徘、发”这样的心理状态;其次孔子注重启发的目的:以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时检验启发是否得当。

第三,启发思考,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自求、自省、自得的过程,教师把握时机恰当给学生提供启发帮助,使学生的认知达到质的提升,进一步深刻理解所学知识,能够自如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达到融会贯通。

第四,相互启发,教学相长。一方面,孔子十分注重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另一方面,孔子要求教师要虚心向学生学习,通过教师的教学实现教学相长。

二、现今启发式教学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当今的教育,长期以来一直受到应试教育传统思想的影响,在贯彻启发性原则时,人们的认识与做法并不一致,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是不少教师认为启发性原则很重要,但在教学中难以运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到适时启发,这对教师素质具有很高的要求,即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特点,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思考。要做到这些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就要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而很多教师无法做到这一点,仍然采用一讲到底的方式进行教学。

二是虽然很多教师运用启发式教学原则,但在运用这一原则时却存在认知误区。误把对“学”的过程的启发当成对“教”的过程的启发,在课堂先由教师讲授,然后以提问设疑的手段,对学生进行启发。显然,在启发的着眼点上不符合孔子启发式的原旨。

三、如何进行启发式教学

1.运用启发式教育,首先要创造一个轻松愉悦、和谐融洽的教学情景。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在充满自由、愉悦的精神状态下,最能集中注意力,最能激活思维,最能迸发创造力,从而也最能提高学习效率。在教育实践中,孔子十分注重教学情景营造。孔子采用座谈会的形式组织教学,他让四名弟子围绕圆桌促膝谈心,以这样的形式使学生自由自主地学习、交流,尊重学生的人格。同时,孔子作为座谈的主导者参与座谈,用平等友好的话语消除师生间的隔阂。

2.运用启发式教育,要了解学生的个性特长,才能志趣。孔子对自己弟子的实际情况的了解非常透彻,所以在各种不同场合都能熟练灵活地运用启发式教育。教师要学习借鉴孔子的这种精神,做到深入了解自己的学生情况,能够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启发。

3.运用启发式教育的核心是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教师首先要分析了解限制学生主动性、积极性发挥的一些因素,然后有针对性地采用教学方法,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的学习活动由被动变为主动。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孔子总是不告诉学生现成的答案,而是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总之,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学习,化被动为主动,做到“自求自得”。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不要太多地干预学生的学习过程,而是要在适当的时机进行启发,达到提高学生认识能力的目的。当今教育日益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继承和发展孔子的启发式教育思想,对于当今的教育仍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潘林飞.透析孔子启发式教育思想[J].教育文学,2007,6.

[2]蓝利萍.论孔子的教学思想对当代素质教育的启发[J].教育与职业,2006,5.

[3]左昌伦.孔子的教学思想和实践对新课程改革的启示[J].当代教育论坛,2006,2.

孔子的素质教育思想第4篇

关键词:孔子;音乐思想;音乐教育;启示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7-0247-02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影响最为深远的是以孔子思想为核心的儒家文化。探索孔子音乐思想的深刻内涵,对于更加准确和全面地理解孔子思想的整个体系,传承优秀中华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和文化认同感,构建当代青年人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深化音乐教育在当代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孔子的音乐思想

(一)“礼乐”思想

“礼乐”思想在孔子音乐思想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其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孔子并不是最早提出“礼乐”思想的人,《礼记・明堂位》中记载:“周公践天子位,以治天下。六年,朝诸侯于明堂,制礼作乐,颁度量,而天下大服。七年,致政于成王。”《史记・周本纪》中记载周公“兴正礼乐,度制于是改,而民和睦,颂声兴。”周公“制礼作乐”,制定了一系列“礼乐”的规章制度,明确规定了不同仪式的音乐和使用乐器的数量。而周代的“礼乐”又不是横空出世、独立产生的,是延续了夏禹、殷商两代的典礼规范和音乐传统。《论语・为政》中记载“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因而孔子的“礼乐”思想是在夏商音乐传统和周公“制礼作乐”的基础上发展而来。“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论语・颜渊》)认为礼的深层含义是表达敬意,“礼者,敬人也”。而表达敬意的方式,是把外在制度的约束转变成自我约束和道德约束。

(二)“正乐”主张

孔子晚年由于施展政治抱负的理想没能成功,在离开卫国回到自己的家乡鲁国后,便开始了人生中的另一项重要的内容:整理《诗经》。《论语・子罕篇》中这样记载,子曰:“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风》、《雅》、《颂》各得其所”。经过孔子对《诗经》“风”、“雅”、“颂”三个部分的整理,将不符合“礼教”的“靡靡之音”删减去,取而代之以高雅、中正的音乐,使其欣赏起来更符合孔子对音乐美的定义――“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他把《诗经》“可施于礼义”的部分,都配以曲调。因而诗经绝大多数都可以歌唱的,使鲁国的“乐音”纯正了起来,礼乐制度也得到了维护和保存。雅乐的正统和主导地位得到了确定和巩固,为大众树立了一种中正典雅的音乐典范和主流趋势。其中“雅乐”修正“俗乐”的意义更在于打造了高尚的精神追求,纯净了内心,至今对音乐教育体系仍然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音乐内容和表现中的“美与善”

对于音乐,孔子在内容和表现形式上都有着自己的见解和诠释,他对音乐最高的评价是“尽善尽美”。在观赏过《韶》后,(《论语・八x》)“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并称其“尽美矣,又尽善矣”。孔子认为这部乐舞不但体现了艺术上美的要求,更表现了高尚的道德追求。孔子看到乐舞《大武》时认为歌舞音乐的艺术水平是高的,但美中不足的是表现的内容是武力取得天下,而不是像尧、舜、禹那样禅让和平地取得政权。因而评价为“尽美矣,未尽善也。”孔子的音乐思想中,把“美”和“善”作为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最完善的音乐应该是表现形式上体现着“美”,表达的内容的上体现出“善”。既可以带给人以美感愉悦心灵,又可以陶冶性情,传递人间正道。

(四)音乐思想中的“节制”

在孔子的思想里,“度”的把握和“节制”的思想无处不在。体现在愤怒、恐惧、忧愁等情感世界里。表达在饮食、娱乐、审美等生活和思想领域中。同时更为生动、鲜明地体现在他的音乐思想范畴中。孔子认为,人的情感表达不可以尽情发泄,音乐的表达也不可以没有克制,需要用理性的思想加以约束,用恰当的手法和方式进行表达,以求得“中正典雅”的审美效果。所谓“发乎情,止乎礼”,表现的形式要“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反对郑卫“靡靡之音”之音。可见,孔子“过犹不及”的处事哲学和其在音乐情感中“节制”的观点如出一辙。

二、孔子的音乐思想在教育中的应用及意义

(一)孔子音乐思想的美育功效有利于学生心灵的净化

“乐也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故先王著其教”(《乐记》)。孔子认为音乐的形式要体现“美”,内容要体现“善”和“仁”,形式上要符合“礼”。在当代素质教育中“美育”教育已经成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思想美、行为美,是美育教育要达到的目标之一。与孔子追求的音乐表达的标准互为统一。孔子认为,音乐的感受是源于人的思想感情受到外界事物的触动产生的心灵体验。美好的音乐形式、仁善的音乐内容会给听者以美的精神碰撞和思想感染,进而达到美化思想、净化心灵的功效。因而,美育融入音乐教学中,二者互为结合应是音乐教育发展的方向。

(二)孔子的礼乐思想与学生的养成教育

“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仲尼燕居》:“达于礼而不达于乐,谓之素;达于乐而不达于礼,谓之偏”。孔子的礼乐思想就是要求人人都能够具有一种合乎礼乐规范的自觉行为,具有自我警醒、自我完善的内在修养。孔子认为“礼”能够约束和规范人的行为,“乐”更形象的诠释着“礼”的内涵,二者相须为用。礼乐思想,是对人思想和行为的一种约束,运用恰当对当代青年人的行为养成具有指导意义。用音乐来传达仁善美好,来表达礼仪兼备,来表现长幼有序、尊卑有别,用严谨、有序、规范的音乐形式,美好仁善的音乐内容来完善个体的人格,建立心理感受上的审美愉悦之情,使欣赏者能从中领悟到面对自然、生活、人际交往、待人处事中的“礼”和高尚的“行为美”,不失为音乐教育可探索的一个重要方向。

四、孔子音乐思想与当代教育的探究与思考

(一)音乐教育应贯穿于教育的始终

音乐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环节,受到教育工作者们的广泛关注。不论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还是社会教育都涉及到音乐教育的内容。学生们从音乐的学习中汲取的营养与能量越来越多,是素质教育全面深入的结果,是国民素质整体提升和教育质量普遍提高的产物。但仍然可以看到,地区间音乐教育的差异性,阶段性音乐教育的缺失,音乐教育的层次和内容还不够深入,给教育带来的滞后。教育设施、教育的层次和内容分布的不均衡,导致城乡间学生的音乐素养水平差距明显。应试教育、成绩决定一切的教育体系,在高中学习任务重的这一阶段,音乐素养教育一直处于一种为应试课程让路的尴尬处境。音乐教育的内容仅停留在泛泛地欣赏、表演、教习,还是更为深入地感受音乐内涵,碰撞思想产生共鸣,进而延伸到对生命的感悟和对高尚价值理念的理解和追求,体现出音乐教育的层次,值得思考。

(二)音乐教育与“德育”、“美育”的有机结合

孔子的音乐思想中始终不忽视音乐的“教化作用”,音乐对人思想的启迪,对人生观、价值观的导向有着重要意义,因而当代音乐教育不应仅仅停留在技巧的掌握和音乐的本身,而应和“德育”、“美育”的内容有机结合起来,成为素质教育重要的途径和载体。通过研究音乐表现形式,辅以精神上的引导与思索,去展现人的高尚品德。在音乐教育的过程中,能够达到“是故情见而义立,乐终而德尊”(《乐象》)的教育效果。

(三)音乐教育应抵制当代不良音乐的影响

孔子的素质教育思想第5篇

(一)孔子教育目的的核心

孔子认为,教育的核心价值应该指向人的发展,即着眼于培养人、完善人,促进人自身的全面发展。主要实践是从培养处理人与自身、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出发。在处理人与自身的关系上,孔子一再强调“克己复礼为仁”[1]。他说:“以约失之者,鲜矣[1],”必须要用“礼”的要求来约束自己的言行,做到“敏于事而慎于言”[1],达到具有君子品德。在处理人与人的关系上,孔子认为,首先是从处理好与家人的关系建立起来的。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孔子教育的精妙之处,是从人类最一般的家庭关系入手,讲求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并把这种外在的行为规范转化为内在的道德伦理意识的自觉追求,进而以家国同构的原则将其推广开来”[2]。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孔子要求学生知天命,就是懂得把握自然规律,认识客观世界的发展规律,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孔子说:“四时行焉,百物生焉,”(《论语•阳货》)是在告诉人们自然规律是客观存在的,不能肆意践踏和违背,他说:“获罪于天,无所祷也。”(《论语•八佾》)人要好好的生存下去,就要掌握客观规律,遵循客观规律,要知天命而畏之。孔子认为,君子知天命而畏之,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3]。孔子教人处理上述三方面的关系,目的就是教人怎样生存,最终把人培养成为一个适合社会需求的君子,使国家和谐,实现大同社会。人要改造自然、改造社会,最重要的是从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开始。

(二)孔子的教育对象与人才标准

孔子认为教育与人口、经济一起,共同构成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三大基本要素,《论语•子路》记载:“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福之’。曰:‘既福之,又何加焉’?曰:‘教之’。意思就是:当国家人口发展了,安定了,富有了,就应该加强教育来完善。“教育要实现社会需要,无论是生产需要,还是生活需要,或者是文化需要,都要在人的培养规格上体现出来,而且最终要通过人的培养来实现为社会服务的目的”[2]。因此,教育绝对不能忽视人的发展的需要问题。教育只有实现了对人的全面发展,才能够实现教育对社会发展的功能。孔子说的“教之”,“之”指代的是社会公民。孔子说的“教”,就是培育人们有效地参与国家和社会公共生活、培养明达公民的各种教育手段的综合体;简单的说就是让公民养成参与国家或社会公共生活的意识。即,要公民做到明德、亲民、止于至善。这就是孔子一再强调的为政,最终使天下平,与近代提出的公民教育基本上是吻合的。孔子的人才标准是理想的人格典范,称之为“君子”。教育产生于人类的社会活动,教育的对象是人———社会公民,教育的目的就是完善人格,教人如何幸福的生存,实现社会和谐。

(三)君子的修身之道与人格魅力

孔子把培养目标定位在“君子”的培养上,对人才的要求就是符合“君子”品德。孔子对“君子”的为政素质要求,一是“修己”、“正身”,二是“安人”、“安百姓”。孔子认为,要想改变别人首先要从改变自己开始,因此,“修己”是“安人”的基础,“正身”是“安百姓”的前提。在孔子的人才标准的指标体系中,君子的个人道德品格素质是基础,最终培养学生具备安人、安百姓的远大抱负才是培养的最终目标。从孔子的教育思想出发,我们可以总结出君子的人格魅力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君子是道德高尚的人。主要表现:一方面要学会宽容,“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一方面要懂得谦让,“君子无所争”(《论语•八佾》);一方面要讲仁义,“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君子的思考是修身、齐家、治国、使天下平,小人思考无时无刻不在追求个人利益得失”[4]。第二,君子是具备多方面能力的人。孔子说:“君子不器”,“不器”就是不成为某一个定型的人,君子有能够处理好上述三方面关系的能力。第三,君子是勤勉自律的人。首先,君子为人稳重、忠诚、讲信用、向好榜样学习、知错就改,“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论语•学而》);再者,君子严于律己,“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卫灵公》);再者,君子合群,“君子以文会友,以友铺仁”(《论语•颜渊》);再者,君子安守节操,“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论语•卫灵公》)。第四,君子综合素质高。在《论语》的《子张》、《尧曰》、《季氏》等篇目里面,孔子谈到了君子分别有三戒、三度、四重、五美与九思,孔子从不同的方面归纳总结了君子的人格魅力。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孔子的教育目的思想,对人才的培养目标主要是实现道德准则、人格、人文素养三方面的培养。孔子的君子人格与当前创造性人格的定义是吻合的。“创造性人格,是指主体在后天学习活动中逐步养成,在创造活动中表现和发展起来,对促进人的成才和促进创造成果的产生起导向和决定作用的优良的道德、人格、信念、意志、情绪、理想等非智力素质的总和”[3]。

二、孔子教育思想在当前基础教育中的缺失

2005年总理在看望著名物理学家钱学森时,钱老曾发出这样的感慨:回过头来看,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笔者要问:当前我国教育到底缺少什么,导致了不能培养出大师来?笔者以为,当前最主要的原因是当前教育从基础教育开始,就一直缺乏培养学生具备大师人格的土壤,学生在基础教育时期应该具备的人的道德准则、创造性人格、人文素养等方面所得到的培养太少,这样,到最后能够达到“人不知而不愠”[1],静下心来全心全意搞学术、科研的人才就十分稀有,最终导致不能够培养出大师来。

(一)品德和价值观培养的缺失

当前我国教育最大的缺失,在于从基础教育开始,不是为人,而是为己;要求学生主修的不是道德,而是知识和技能,教书和育人完全分离开来,甚至可以说只重视教书不进行育人。这样的教育是简单的复制粘贴式教育,是造成应试教育以及造成学生价值观迷茫的主要原因。孔子把德育视为一切教育的根本,形成了一套完美的德育系统,其作用主要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巩固和发展人的先天素质,指个人先天具备的生理特质得到巩固和发展。二是培养和完善人的后天素质,指人后天经过受教育获得基本品行。南怀瑾先生认为孔子一辈子都在进行德育,他说:“孔子看到,即使一个安定的社会,文化教育没有完成,是不能够解决其他问题的。基本上解决问题的是要靠思想的纯真,亦即是所谓之‘德性’。因此孔子一生宁可穷苦,从事教育”[5]。只有把“德育”放在教育工作的首位,一个人一旦立志,就不怕寂寞,不怕凄凉,有了这个精神,这个态度,才可以谈做学问,才可以成为大师,为社会培养大师。当前社会不和谐,与教育中品德和价值观培养的缺失关系很大。教育舍本求末,社会岂有不乱的道理。教育先乱了目的、内容;后乱了学校章法、师道;然后乱了教师、学生;所带来的最后结果就是导致全社会的道德大滑坡,学生价值观迷茫,使社会乱了。诸如毒食品、毒文化、毒环境等等,如此恶性循环,中华文化,中华民族势必如古印度、古巴比伦、古罗马一样,在历史的长河中淘汰。

(二)创造性人格培养的缺失

创造性人格包括的基本素质是多方面的,当前家庭和学校对创造性人格培养的缺失,主要有以下四点:一是没有加强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培养。家长和教师重视儿童和青少年的良好心理品质的培养是创造性人格形成的基础,当前我国基础教育在这方面的培养是贫弱的。比如,近年来我国中小学生自杀事件频繁发生,说明我国心理健康教育亟待加强。二是没有正确引导个体的个性和特点的发展。具有高创造性的个体往往具有鲜明突出的个性特点,然而,当前我国学生不是缺少个性,还是个性太过张扬。最近的一份有关高中生自信心的国际调查表明,49%的日本高中生表现自信;80%的美国中学生有较强的自信心;而90%的中国学生对自己充满自信。[6]这个调查结果令我们不得不进行深刻反思:中国学生凭什么如此自信,中国学生这么快从原先的近乎自卑走向极度自信正常吗?三是没有坚持正确运用评价机制。评价是教育活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具有很强的导向性。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教师的评价与学生的自我评价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对学生的人格形成有着重要影响。四是没有营造创造性人格教学的氛围。教育的四大条件之一便是环境,学校是以教师为主轴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人格品质的场所,营造有利于培养创造性人格的教学氛围是十分必要的。要想培养创造性的人才,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必须勇于创新,当前教育由于教育功利化,教师缺少创新,缺失对学生创造性人格的培养。

(三)人文关怀与人文素质培养的缺失

人文是指,重视人的社会属性之文化的养成。孔子教育的显著特点就是尊重人性、教化人性、聚焦于人的人文素质的培养。人文素质是指,在人文方面所具备的综合品质及其发展程度。当前我国基础教育,对人文素质培养的最大缺失是,没有将人类优秀文化(特别是中华几千年的优秀文化)成果通过知识的传授、环境熏陶以及社会实践,内化为学生人格、气质、修养,成为学生相对稳定的内在品德,使学生真正懂得做人,最终能够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关系。学生阅读经典可以感知真、善、美,可以使思想素质、知识素质、审美素质等得到全面发展。当前基础教育阶段,要求学生对经典的阅读量太少了,特别是对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太少。据笔者见习时期了解,现在某些城市中小学要求学生阅读课外书,成为中小学生的家庭作业,这样自觉阅读的兴趣转化为了逼迫阅读的任务,根本就没有起到阅读经典的作用。

三、孔子教育思想对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启示

(一)在思想教育方面要挖掘孔子教育注重德育的优良传统

孔子认为,“孝悌”是做人的根本,德育从培养学生的“孝悌”观念始,达到解放和巩固学生的善性,激发学生的潜能。一个人可以没有文化知识,但是不能够不会基本的为人处事,真正的学问就是那些为人处事的法则,简单的说就是道德规范,这是一个人生存的最基本的前提。基础教育要坚持从德育入手,启迪学生心智,帮助学生获取聪明才智,以促进后天的长足发展。小学生是人性的固本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不需要去理解和应用什么科学,他们需要的是接受对真善美的认知,对周围事物的感知,对科学认知的兴趣以及对记忆力、思维能力和想象力的培养。儒家思想一再强调“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1],从童年开始,坚持德育为先,培养其良好的习惯至关重要。当今社会在商品经济的冲击下,后现代社会里人心浮躁,缺少仁爱之心,中小学生校园暴力、少年犯罪成为了全球的一大顽症,学生有知识少礼义廉耻成为了当今教育的产物,这些祸害与德育的缺失是分不开的。子曰:“仁者爱人”[1],孔子认为“爱人”的最基本前提是懂得礼义廉耻,人与人相亲相爱。笔者以为德育是所谓爱的教育的前提,要在儿童发展的初级阶段培养他们懂得爱自己、爱他人、爱自然才能实现爱的教育。

(二)在知识培养方面要挖掘孔子教育注重学生人格培养的优良传统

孔子对学生人格的培养,主要体现在其教学内容上。总结孔子的教学内容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道德教育;一是知识教育。孔子说:“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徒,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论语•述而》)“在知识教育方面,孔子特别重视在青少年知识培养方面对其人格的培养,在教学中,孔子引导青少年修身践行和端正青少年的思想态度及改正其缺点”[2]。孔子强调,倘若这些教育工作者要是做不到,是一件十分令人担忧的事情,因为“幼不学,老何为”?孔子的教育教学内容是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等六门课程。“礼”,是指约定俗成的处事方法,是人与人之间处事的根本,也是人之所以为人的一个标准,用于维护各种人伦和道德规范。故,子曰:“不学礼,无以立。”(《论语?尧曰》)“乐”是通过音乐、舞蹈、诗歌等艺术手段使学生从情感上接受道德的熏陶,礼、乐互为表里,共同完成德育任务,孔子认为兴礼乐可以维护社会有序的发展,“乐”教相当于现代的美育;“射”是射箭,孔子教学讲究“举一反三”,孔子教学生“射”是为了让学生从射箭比赛中学会相互礼让,培养学生“无所争,礼让而得”的君子品德,故,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论语?八佾》)“御”是指驾驭战车的技术,这两项属军事技能,相当于现代军事体育,从孔子的思想我们可以得到:体育既要达到“强其体魄”的作用,更要达到“文明其精神”的作用;“书”包括识字和自然博物常识,相当于现代的文化科学知识;孔子“数”的教学不仅指一般的数学知识还包括记日、记月、记年的历法。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明白,当今小学的美术课、劳动课、思想品德课、音乐课,这些课程的设置应该是为了陶冶学生的情操,用艺术手段使学生从情感上接受道德的熏陶;自然科技课应该是为了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培养一定的对科学的兴趣;体育课是为了增强学生的体魄之外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体育中懂得谦让。在人生的启蒙阶段,这些课程的设置应该是为了培养学生人格的,甚至要高于语文和数学课的作用。

孔子的素质教育思想第6篇

关键词:必要性;因材施教;现代教育;启示

在目前这样一个快速发展和转型的时代,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一刀切”和盲目教学的现象依然存在,“因材施教”历来为我国教育界所重视,但是目前这一看似简单却也深奥的理论,在现代实际教育中并没有得到完美的贯彻和实施,多数地区和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严重缺乏“因材施教”精神。我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影响深远,儒家思想在我国文化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在自己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摸索总结出自己的教育理论与教育方法,其中“因材施教”的思想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这种教育思想仍然对我国现代教育有着极其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指导意义。

现代教育因材施教的必要性

现代教育需要“因材施教”,是由多方面的因素造成的,这也跟当前我国的实际国情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对于我国现代教育因材施教的必要性,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论述:

首先,“因材施教”是由受教育者的不同特点所决定的。人的智力是有高低之分的,每个人的具体情况都是不一样的。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从自然界中得到了同样的启示:“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1]由此孔子想到人的智力也是如此,总是有高低之分的。因此他说:“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2]他又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应当注意受教育者不同的秉性和性格特点,针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 才能使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获得自身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其次,现代教育需要因材施教,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发展水平所决定。市场经济具有平等性、公平性、竞争性和开放性的特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允许多种所有制存在和发展,是符合我国目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具体国情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这就需要我国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创新性人才,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就必然要求现代教育注重因材施教。

再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体制也要求我国现代教育因材施教。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实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人民民主是我们党始终高扬的光辉旗帜。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总结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正反两方面经验,强调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不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成功开辟和坚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为实现最广泛的人民民主确立了正确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不断发展也必然要求我国现代教育注重实施因材施教,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培养相关人才,并为之奠定坚强的群众基础。

除此之外,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就要求现代教育实施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注重传播和塑造文化。因此,我们无论是在高等教育、中等教育还是初等教育过程中都必须坚持“因材施教”,把这一思想真正地贯彻到实际教育工作之中。

二、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

追溯“因材施教”一词的产生,最早使用是在南宋朱熹在总结孔子的教学经验时,谈到“夫子教人,各因其材”,于是有了孔子“因材施教”的命题,它是儒家重要的教学原则。尽管“因材施教”这一术语是由朱熹概括提出的,但是此思想仍然是孔子首创,他广收门徒,弟子三千,一生实践教育,从学生个体的实际出发,运用启发诱导的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我们对孔子的教育思想进行思考与理解是十分重要的,也是具有实际意义的。

1、因材施教的涵义

对于“因材施教”的涵义,使我们更能清晰地理解的是孔子的《论语・先进篇》中的一段话: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同样是一个问题,不同的学生提出,孔子的回答是不一样的,理由是冉求总是畏缩不前,故鼓励其向前,而子路好勇过人故要约束之。从这个例子中可以看出,孔子十分注重了解学生的不同,针对不同的人采用不同的方法教导之。顾名思义,“因材施教”就是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从实际情况出发,对不同学生进行因势利导,有的放矢的教育,使每个学生得到自由个性的发展。

当前,我国处于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社会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思潮,多元价值观正在影响着现代人,尤其影响着现代的青少年,给我们的教育带来了极大地挑战和冲击。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孔子思想就过时了,并不意味这孔子“因材施教”的思想对现代教育没有一点进步意义。相反,在现代这样特殊的时期,孔子的思想恰恰又能为我们的教育事业点亮前进的明灯并有助于开启新的教育之路。我们要深入了解受教育者的个性特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不同情况和问题,我们要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

2、因材施教的“材”

“因材施教”的含义中,因,根据、因为;施,实施、施加;教,教育、教导。但关键是如何理解“材”,也就是我们想要对教育者实施教育,应该了解他的“材”,在此基础上对教育对象实施不同的教育方法。要真正理解“因材施教”的深层意义,就必须首先了解“材”的深层意义,《论语・先进篇》对此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笔者认为,孔子“因材施教”中的“材”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学生各自的特长和爱好

“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在孔子的这些学生中,孔子清楚的知道,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的德行好;宰我、子贡善于辞令;而冉有、季路则擅长政事;子游、子夏通晓文献知识。这说明孔子对于学生的特长与优势了如指掌。子曰:“由之瑟奚为于丘之门?”门人不敬子路。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孔子说:“仲由弹瑟,为什么在我这里弹呢?”孔子的学生们因此都不尊敬子路。孔子便说:“仲由嘛,他在学习上已经达到升堂的程度了,只是还没有入室罢了。”孔子对学生的态度应该讲是比较客观的,有成绩就表扬,有过错就反对,但还是重视发展学生的特长和爱好,在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的同时,又会为其树立起信心,争取更大的成绩。

第二、学生的品质特点

孔子说:“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 在孔子的学生里,闵子骞很孝顺,大家对父母兄弟称赞他的话都没有异议。“南容三复白圭,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 南容反复诵读“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不玷,不可为也。”的诗句,他懂得白玉被玷污了还可以擦拭,而说错了话是不能改正的。孔子知道南容具有“慎言”的优秀品质,孔子就把侄女嫁给了他。“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 高柴愚直,曾参迟钝,颛孙师偏激,仲由鲁莽。孔子认为,他的这些学生各有所偏,不合中行,对他们的品质和德行必须加以纠正。因此,孔子对学生优秀的品质是加以肯定和赞扬的,而对于学生们的不良品质则是必须要批评改正的,有助于学生们的健康发展。

第三,学生不同的性格

“闵子侍侧,如也;子路,行行如也;冉有、子贡,侃侃如也。子乐。” “若由也,不得其死然。”闵子骞侍立在孔子身旁,一派和悦而温顺的样子;子路则是一副刚强的样子;冉有、子贡是温和快乐的样子。孔子通过自己的观察了解到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一方面为他的这些学生各有特长而高兴,但另一方面又担心子路,惟恐他不会有好的结果。师之爱生,人之常情。孔子的这种担心,就说明了这一点。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这段话同样也体现了孔子针对学生不同的性格,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冉有性格里畏缩不前的因素,所以鼓励他前进;子路性格刚强,好勇过人,所以加以约束。这也说明了孔子对学生性格的掌握与引导。

第四,学生的志向与理想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这段话清晰的表明了孔子在了解学生各自的理想和和志向,说明孔子关心学生的未来,其实在这里也体现了“教学相长”的思想,他赞同曾皙的思想,并随即表达自己的思想,并进一步与之沟通交流。

第五,学生的不同年龄

“颜渊死,颜路请子之车以为之椁。子曰:“才不才,亦各言其子也。鲤也死,有棺而无椁。吾不徒行以为之椁。以吾从大夫之后,不可徒行也。”颜渊是孔子的得意门生。孔子多次高度称赞颜渊,认为他有很好的品德,又好学上进。颜渊死了,他的父亲颜路请孔子卖掉自己的车子,给颜渊买椁。颜路:颜无繇,字路,颜渊的父亲,也是孔子的学生,由此可见,孔子的学生年龄也是不同的,所以这也是孔子“施教”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

由以上可以看出,孔子在具体的实践教育过程中,特别注意观察学生各自的性格特点、品质德行、爱好和志向等,在这些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有助于发挥学生各自的特长,使学生获得适合自己的成长,不至于走弯路。

3、“因材施教”的关键――融洽的师生关系

“因材施教”能够顺利进行的一个重要因素还在于孔子和学生之间亲密融洽的师生关系。“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在孔子的教育实践过程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孔子说:“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公元前489年,孔子和他的学生从陈国到蔡地去。途中,他们被陈国的人们所包围,绝粮7天,许多学生饿得不能行走。当时跟随他的学生有子路、子贡、颜渊等人。公元前484年,孔子回鲁国以后,子路、子贡等先后离开了他,颜回也死了。所以,孔子时常想念他们。这说明孔子和他的学生们建立了深厚的师生情谊,甚至是亲情。“颜渊死,子哭之恸。从者曰:‘子恸矣。’曰:‘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 颜渊死了,孔子哭得极其悲痛。跟随孔子的人说:“您悲痛过度了!”孔子说:“是太悲伤过度了吗?我不为这个人悲伤过度,又为谁呢?”孔子对待自己的学生有时就像是自己的孩子,也更加重视学生的才气与品质,颜渊的死给孔子带来了沉重的打击。

根据以上的分析,笔者认为“导师”这一称谓更能体现“因材施教”思想的执行者,现代中学教育是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继续和发展,需要的不仅仅是能够“传播知识,教授知识”的教师,而是更多的能够引导学生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的“导师”。这也是孔子教育经验留给我们的宝贵启示,他并不是将知识直接“灌输”给自己的学生,而是在了解学生个性的条件下,运用“启发性”的教学方法,注重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

三、“因材施教”思想对现代教育方法的启示

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中心思想

从哲学角度来讲,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能动的反作用,这要求我们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是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在反对主观主义特别是在反对教条主义的斗争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思想的精髓,是思想的出发点、根本点,是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坚持的思想路线。笔者认为,实事求是也是“因材施教”思想的核心,即要针对不同的学生的不同情况,在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具体问题分析,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并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应的教育计划,以此来指导今后的教育实践,以达到良好的教育目的。因此,现代教育方法应该把“实事求是”思想作为指导思想。

2、现代学校应实行“小班制”教学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座”,孔子虽然有三千弟子,但却不是三千人一起上课,总是三两个临时组为“班级”。“因材施教”的具体实施,需要外在条件的支持,从我国目前的实际国情来说,我国人口众多,基数较大,只依靠国家对教育投入足够资金不大可能,因此想要实现“小班制”还是比较困难的。但是,现代教育应该逐渐适应现代情况,注重创新精神的培养。笔者认为,真正地贯彻实施这一思想,需要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及个人的多方支持,学校应该尽力实行“小班制”。只有这样,“导师”才能真正地有机会有条件对每个学生的基本情况做一具体了解和掌握,有助于将这思想贯彻实施。因此,我国想要进一步实现教育的改革,这就需要多方社会力量的大力支持,可以允许和鼓励私人学校的发展,注重办学质量,同国立学校形成竞争,共同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这也就需要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建立与完善,规范和保护社会、企业及个人对教育事业的投入和支持。这样,多方力量给予极大资金支持,提供更多的教育资源,支持高质量新型学校的创办,培养更多高素质的教育人才,为“小班制”的实现提供必要的实施条件。

3、注重提高“导师”的从业素质

孔子,毋庸置疑,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重要的是一个伟大的教育家。他在实践中摸索出一套适用于学生的教育方法,使每个学生得到自由的发展,这得益于孔子本身高贵的品质及较高的职业技能。而在现代中学教育实施的过程中,“导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者,应该具有较高的职业技能以及较强的业务能力,能够真正胜任“导师”这一职业。因此国家应该培养高素质的教育人才,能够适应新课程教育理念,真正地贯彻实施到实际教育工作中,注重方法的运用,注重了解每一个学生,掌握先进的教学方法并真正贯彻实施,深层次地挖掘每一个学生潜在的能力及能量,真正地做到“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学生”。

4、注重提高“导师”的道德素质,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孔子和弟子之间建立一种深厚的情谊,这是“教学相长”的前提,也是孔子实践“因材施教”思想的重要因素。融洽师生关系的建立对当前我国教育的发展具有极大的积极意义。当前社会出现的“幼师虐童”事件,暴露了目前我国教育实践中的诸多问题,值得国家、社会以及教育部门的深思,也值得我们深刻思考背后的原因。笔者认为,出现此类问题主要是幼师职业道德低下,没有正视师生关系,幼师并没有将学生看成是独立的个体,而是把他们单纯地看成是工作对象,看成是负担,并没有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这样的师生关系缺乏爱,缺乏温馨,缺乏科学性。所以教育者应该真正关注学生的成长,将学生们看成是独立的个体,平等相待,教学相长,真正为学生的未来着想。

5、注重课程设置的科学性与创新性

课程设置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合理性和科学性直接影响到我国现代教育的质量和今后的发展方向。当前我国的课程设置是在之前应试教育的基础上确立并不断完善的,注重学生知识能力的培养。在实事求是思想的指导下,考虑到目前我们开始推行新课程理念教学,课程设置也应该随之改革。而孔子的实践教育活动,更多的关注学生们的个性发展,更多的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意识,并没有过多注重知识的灌输。因此,现代教育应该注意吸收孔子在教育方面的授课内容及方法,我们必须关注并尽力实施这一改革。同时,在课程设置方面,我国应该学习和借鉴国外的经验,并与我国具体国情相结合,可以将实践类的课程逐渐加入我国的课程设置中,更加注重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尽量将课程设置同我国现阶段的发展水平与实际情况接轨,不致使学校教育同当今社会的需要相脱离。

6、注重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与实践能力

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在新课程标准理念的指导下,要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孔子的教育活动中,学生就是主体,注重学生的自我发展,那么在现代教育中,学生应该学会自我管理,学会了解和认知自己,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学习和创造活动,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同时,“实践出真知”,现代教育还要注重学生的实践活动的参与,将实践列入考察范围。学生自身更应该意识到这一点,将自己的兴趣爱好同当今社会需求紧密相连,最终真正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积极与现代社会的发展相适应,为今后自己的发展以及社会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真正地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需要和优秀的人才。

总之,孔子的“因材施教”思想并没有过时,至今仍然对我国教育改革具有极其重要的借鉴意义。孔子积累的教育经验,对于我们现代教育者来说仍然是一笔巨大的财富,我们应该努力吸取精华,并与时代相结合,走出中国特色的教育之路,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人力资源强国而不断奋斗。

参 考 文 献

[1] 张燕婴.论语・子罕[M].北京:中华书局,2006.

[2] 张燕婴.论语・八佾[M].北京:中华书局,2006.

[3] 张燕婴.论语・先进[M].北京:中华书局,2006.

[4] 任爽.儒家教育思想对当代教育之启示[J].教育求索,2012(5):194-196.

[5] 刘彦文,董岩.因材施教思想源流及其现代价值探析[J].教育理论探索,2012(2):3-4.

[6] 于洁.尊重差别_因人而异_孔子因材施教教学思想浅析[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0,24(5):40-43.

[7] 燕良轼.我国古代因材施教的基本理论与实践[J].黑河学刊,1991(2):60-64.

[8] 张亮.孔子_因材施教_教育思想对高校德育工作的启示[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24(7):34-36.

第一作者:曲佳文,男, 1983年4月7日出生,籍贯:山东省威海市,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100029,

孔子的素质教育思想第7篇

儒家的人文教育思想

我国的传统教育主体上是以培养人的人文素养为首要目的的。纵观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史,“人文”这一概念可谓历史悠久。《易・贲・彖辞》中说:“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可见,我国历史文化中的“人文”,是与天文相对而言的,其意义在于将人区别于自然界和动物界,一切人以外的境界。人文之所以被提倡,在于其能够产生与人的活动有关的文明而化成天下的作用,并最终依此而建立一个和谐美好,人伦有序的理想世界。由此,古代先贤们的人文教化思想则可见一斑,强调人文的实质就是要依此教化苍生以达成理想天下。而在儒家看来,苍生欲实现理想,必要先“修身”,于是便有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修身,是完善个人的人文素养的过程,因为个人人文素养的高低,直接决定了该人是否具有治国、平天下的能力。因而,注重人文素养教育成为了我国传统教育中的必修课。

儒家的人文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仁和礼两个方面。儒家教导弟子要仁爱,只有将仁与人结合起来的人才是合格的人,才是能够立足社会的人。《中庸》说:“仁者人也。”《孟子》也说:“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可见,为人之道在于仁,只有具有拥有仁爱之心的人,才能符合人之为人的道理。因而儒家强烈要求教育具有仁爱之心的人,也唯有这样的人才能够博爱众生,使社会趋向和谐。于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成为了儒家先哲力行仁爱素养的行动指南。礼,是儒家教育思想的又一人文素养要求。在儒家文化教育史上,仁和礼是不可分割,有着密切联系的两个概念,它们共同构筑了儒家文化的思想内涵。礼既是仁的外在表现,也是儒家人文素养的基本要求。《荀子・非相》中说:“人道莫不有辨,辨莫大于分,分莫大于礼。”《礼记・乐记》中说:“礼者,殊事合敬者也。”可见,人之所以为人,不仅要拥有一颗仁爱之心,更应在行动上注重礼敬,懂得敬重其他人,才能够被其他人敬重。因此,儒家认为仁爱之外,时时都对他人存在礼敬之心,应成为为人最基本的人文素养。由此可知,儒家的教育思想内涵在于仁和礼的发扬。

孔子的人文思想

孔子是我国古代教育的开创者。孔子的思想体系中,教育思想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而重视人文素养教育是其教育思想的重要方面。孔子的教育思想主要记载在《论语》中,《论语》中大部分内容都是孔子与弟子的对话,从中可以看到许多具有启发性的观点,这对我们今天研究教育现实,提升教育内涵,推动当代教育的发展都将有着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孔子对人的生存发展有着无限的关怀,他的仁学,在探讨人的本质、人性、人的价值、人的理想以及人的生死和自由等问题的同时,形成了其具有特色的关注现实人生的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孔子思想中体现了深刻的“仁”“礼”观念,并在《论语》的字里行间透出以人为本的光芒。孔子对人的本质的最早阐述在于“仁者,人也”。他肯定了每一个人存在的价值,揭示了人存在的社会意义。他认为,所有人都应该具有仁德,不具有一定仁德的人也就不具备做人的资格。同时,孔子也明确的把仁的基本内涵深化为爱人,将儒家文化对人的关怀发挥到了极致。当樊迟问孔子什么是仁时,他即回答“爱人”。他说“泛爱众,而亲仁”。对于立足社会的仁德之人来说,它更应当具有一颗广博的仁爱之心,应该体恤劳苦大众,由此而去热爱大众。同时,孔子也提出“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体现了孔子强烈的以民为本,以人为主旨的仁爱观。

孔子也是十分推崇“礼”的,并且明确表明了“仁”为“礼”之基础的观点,他认为,“礼”是因人的本性与情感而发展出来的行为,而那种发自内心的真挚情感,是为仁,仁既是礼之所生的内在依据,也是人们自觉守礼的内在动力。认为没有了“仁”的存在,“礼”则没有了依附之地,就没有了实际存在的价值。只有仁德理念发自于内心,则其行动能合乎礼仪,“人而不仁,如礼何。”“所以治爱人,礼为大。”可见,“仁”是孔子的中心思想,是一种高尚的理想,由“礼”而体现“仁”治,“仁”由“礼”而得以展示,因此,孔子要求弟子要“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以达成其对弟子的人文素养要求。

孔子的教育思想

1.孔子提倡因材施教,尊重差异

孔子非常重视人的差异,他认为:“若藏武仲之智,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他认为,人各有异,作为教育者,在教育实践中应充分认识到个性差异的事实,充分注意到受教育者的兴趣爱好的差异,充分鼓励其发挥自己特长,并在学习的过程中根据其学习程度进行相应的指导,充分培养其智力发展,在教学过程中,不可抹灭受教育者的个性。“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知者动,仁者静”即是这一理念的鲜明体现。

2.孔子提倡以身作则,身体力行

在提及统治者的影响和示范作用时,孔子指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认为作为首长,就应当身先士卒,以身作则,做下属百姓们的榜样和模范,以自身的行动来影响、感召和带动他们。他把首长的品德比喻成“风”,把下属的反应比喻成“草”,认为:“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深刻的揭示了作为首长的思想作风和道德品质对下属所产生的心理效应。引申至教育,则告诉我们,师长的一举一动对学生产生的上行下效的心理作用是不可低估的,作为为学生所瞩目的师长,其身体力行的品德是极为重要的,它不仅具有深远的影响力,而且具有鲜明的师范和导向作用。

3.孔子提倡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对于孔子的教育实践而言,“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是其教育思想的精华,深刻体现了教学双方的辩证立场。对于受教育者和教育者而言,“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是二者不同角色分工下的不同历史任务,同时也充分体现了孔子的人文教育观。对于受教育者来说,学而不厌,是其本职工作,这是由历史决定的;对于教育者来说,则要诲人不倦,也是由其历史分工决定的,传道、授业、解惑的历史职责要求教育者积极教育,使受教育者认识和掌握客观事物的规律,增长知识和才干,进而体现其人生价值。

4.孔子提倡德智结合,全面发展

大多数人都会认为德智体全面发展是现代人的专利,其实不然。《论语》中讲“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志于道,据于德,依于行,游于艺。”孔子在教学中主张知识、能力、德育几者并行。同时深刻指出了德与智共同发展的辩证关系。认为在教与学的问题上,德起统帅作用,用以解决运用智力过程中的方向问题,只有道德高尚的人,才能够明眼识真人,炼真金,进而保证智力发展的方向符合客观规律的发展。同时,也只有具有崇高品德和智慧的人,才能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坚持德字先行,以义取利。孔子的这一主张在当今义利混淆的思潮中,有着深远的意义。

5.孔子提倡循循善诱,学以致用

《论语・述而》中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说明教育者应当在受教育者不明白、有困难的时候去帮助他,在受教育者想讲又讲不明白的时候去开导他,同时要求学生具有举一反三的能力。这是明显的儒家教育方式,既循循善诱,又针对了学习个体。对于受教育者来说,他也要求受教育者“博学笃行”,学以致用,认为学习要有毅力。在《论语・子路》中,孔子说“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可见,孔子的教育思想中很重视启发诱导,重视学以致用,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这种思想在当代也是很值得借鉴的。

可见,在孔子的教育思想中,处处以人为本,处处透出人文色彩的光芒。他强调因材施教,无论是强调以身作则,还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无论是德智结合,还是循循善诱,都是要求教育者以受教育者为对象,变通的种种教育方式教育理念,笔者认为这是孔子对于儒家思想的一种继承和发展。一般认为儒家思想作为一个思想体系,倾向于保守、复旧,但是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所产生的教育思想有的还是值得我们当代教育者加以学习的,尤其是孔子教育思想中的的人文观,是值得我们加以借鉴的。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他积累的诸多教育经验,创造了卓有成效的教学方法,总结倡导的宝贵教育主张和原则,形成的比较完整的教育思想体系,是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宝贵遗产,对当代教育实践也具有相当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蒋文学,袁彬.儒家人文素养思想[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2008(2).

孔子的素质教育思想第8篇

关键词:孔子 教育 道德 价值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进入到了一个社会转型期。经济领域方面某些“急功近利”的思想也慢慢地渗透到了教育领域。随着近年来社会教育问题频频出现,如用教育,师生关系恶劣,学生精神危机等,人们开始重新认识到古代教育思想尤其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教育思想的价值。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鲁昌陬邑人。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内涵丰富,以“仁”和“义”为核心,始终贯穿着仁、义、礼、智、信等儒家特有的精神特质。他的教育哲学思想如教育内容、教学方法、道德教育观等都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一、孔子的教育理念

(一)孔子的教育目的和对象

1.孔子的教育目的

春秋时期,礼乐崩坏,孔子在忧国忧民中思考着出路。他提出“为政以德,辟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他认为只有实行仁政、才能挽救国家。所以孔子的教育目的就是培养“仕”和“君子”。

怎么才算是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修己指的是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是“德”,安人指的是你有治理国家和百姓的能力,是“才”,所以君子要德才兼备,以德为主。他还指出君子不仅能修身养性,还应该面对现实,改革时局。

2.孔子的教育对象

有教无类是孔子的教育对象观。它的基本含义是不论贵族与平民,不分国界与华夷,只要有心向学,都可以入学受教。孔子认为教育甚至不能仅仅局限在有潜力有培养价值的人,而应推广至所有国民。所以,他积极推广私学,认为这样可以使任何愿意学习的人获得受教育的机会。子曰: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孔子弟子三千来自鲁、齐、晋、宋、陈、秦、楚等不同国度,这不仅打破了当时的国界,也打破了当时的夷夏之分。孔子弟子有来自贵族阶层的,如南宫敬叔、司马牛、;也有很多的是来自平民家庭,如颜回、曾参等。而平民教育更能体现孔子“有教无类”的精神实质。

(二)孔子的教育内容

孔子在继承了西周教育内容的基础上,加以丰富和改造。据《论语?述而》记载:“子以四教:文、行、忠、信。”按照清朝刘宝楠的解释,“文,谓诗书礼乐,凡博学、审慎、慎思、明辨皆文之教也。行,谓躬行也。忠,尽心曰忠。恒有诸己曰信,人必忠信,而后可致知力行。

“文”相当于我们现在所提出的“智育”。“六经”是孔子教学的主要课程。《诗》《书》《礼》《易》《乐》《春秋》是六经的主要内容,《诗》指的是文学方面的课程;《书》指政治思想方面的课程;《礼》指道德伦理方面的课程;《乐》是音乐艺术的课程;《易》指哲学方面的课程;《春秋》指历史课程。“六经”对中国古代的影响是深刻的:中国是礼仪之邦,中国人守规矩,讲礼节,这是《礼》的影响;中国人是乐观主义的或浪漫主义的,喜欢《诗》、《乐》;中国人关心政治、酷爱历史、追求哲学,是受《书经》、《易经》和《春秋经》的影响的。” “行、忠、信”相当于我们现在提到的“德育”,“仁、义、礼、智、信”是孔子教育的主要内容。其中,仁爱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内容。

孔子的智育和德育是互相促进,互相渗透不可分割的。他主张道德教育、社会实践要和知识的学习统一起来,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提高道德素养,同时道德素养的提高也有利于促进知识的学习。

(3)孔子的教学方法:

孔子独特且多变的教学方法历来被人称道,也一直是我们现代教育学习的典范。总起来说,可以总结为,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思、行结合。

1.因材施教

说到因材施教,我们不免会想起一个经典的例子。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这里说的是子路和冉有都向孔子提出“闻斯行诸”的问题,孔子的答案却相反,他的解释是子路勇于作为,所以我要压压他。冉求平日做事过分谨慎,所以我给他壮胆;“圣人一进之,一退之,所以约之于义理之中,而使之无过不及之患也。 .这正是针对每个学生各有自己的特点,采取了不同的教学方法。

2.启发诱导

在教学方面,孔子反对“填灌式”的教学方法,主张启发学生的思想,让其举一反三。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学生处于“愤”和“悱”的状态下给予启发。

3.学、思、行结合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强调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同时他还认为学习的目的不在于学习本身,而是学以致用。孔子一方面主张“三思而后行”,另一方面又反求诸己,注重反思。

4.孔子的道德教育观

道德德教育是孔子教育的核心内容。他还认为道德观念不是外力强加于人的,所以要靠自己的主观努力,为此,他提出立志有恒、自省自克、身体力行、改过迁善的道德修养方法。

孔子认为人要有远大的人生志向,这是进行道德修养的基础。“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以夺志也。”“志于仁”是孔子最高的道德标准。孔子认为立志还只是一个起点,要实现人生理想,必须经过长期艰苦的磨练。

在道德修养过程中,自省自克是必须的。人只有不断的自我反省,才会有进步。“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多反思自己的不足,少苛求别人。他的学生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段话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自省的内容。

孔子还提倡身体力行,即知行统一。他重视道德实践,他教育学生“言必信,行必果”,考察学生也要“听其言,观其行”。应该做到,“敏于事而慎于言”,“讷于言而敏于行”。

孔子认为道德修养的过程还是一个改过迁善的过程。“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人无完人,谁都可能会犯错,首先要对自己的错误要有一个正确的态度,其次要勇于改正自己的错误。子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二、孔子教育哲学思想的当代价值

孔子的教育哲学思想不仅对我国而且对世界教育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代价值。就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干事泰勒博士说的那样:“如果人们思索一下孔子的思想对当今世界的意义,人们很快便会发现,人类社会的基本需要,在过去的二千五百多年,其变化之小是令人惊奇的。不管我们取得进步也好,或是缺少进步也好,当今一个昌盛、成功的社会,在很大程度上,仍立足于孔子所确立和阐述过的很多价值观念。这些价值观念是超越国界、超越时代的;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属于过去,也会鉴照今天和未来。”

(一)以人为本的教学观

教育进入现代科学年代以后,虽然一方面让我们接触到了很多先进的科学知识,但是另一方面关于人本身的意义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了,人性缺失,心理障碍等人文精神危机的出现也让我们猝不及防。教育本来的意义是让人的主体性得到发挥,而不是机械的接受知识。教育的过程应该充满人文关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如果教育只是机械的传授科学文化知识,那我们的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等都成了空谈。

(二)因材施教和启发诱导等教学方法的影响

由于孔子十分注重学生主动性和主体性的培养,所以他创造了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在变化速度如此之快的今天,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接受能力的高低等进行因材施教的教学显得尤为重要。尤其在基础教育阶段,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性格差异,鼓励和发展学生的特长,为学生的自由发挥提供良好的机会和平台,让学生能够选择自己喜欢的发展方向,成为具有真才实学的人才。

以因材施教为前提,孔子还十分注重对学生进行启发诱导。他善于提出问题来启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今天的课堂虽然很多老师也在学习启发式的教学原则,但是过于片面化、简单化,存在几个误区。一是误以为启发式就是问答式,这只注重了启发式的形式化,而忽视了它的真正内涵。二是误以为传统的讲授式就是注入式教学,所以为了不造成注入式教学,先让学生看书,然后提问题讨论。殊不知,讲授法运用得当同样是启发式,问答法运用不当同样是注入式。当代教师所要学习的是深刻把握启发式的内涵,注意在“氛”和“悱”的时机进行启发,设置问题情境,使学生处于积极思考状态。

(三)重德思想对当今教育的启示

孔子以“仁”为主的仁、礼结合的“仁学”思想体系在他的思想中占据着核心地位。“仁”不仅要求爱亲,而且还要“泛爱众”,就像孟子说的那样:“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孔子“仁”的道德教育内涵还包括“忠、恕、信”的含义,他从仁者爱人的原则出发,提出了“忠恕之道”,并视其为“为仁之方”。孔子的“仁爱”思想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和精华,而且也为我们的教育事业奠定了深厚的根基。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如小悦悦事件等道德教育方面的问题层出不穷,人们的道德素质有待提高。在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今天,“仁”的道德教育思想显得尤为重要。对个人来讲,提高个人的修养和素质,自觉承担个人责任和社会责任,对社会来讲,协调和规范社会准则,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立,因为道德不仅仅是一种约束,还是一种个人的修养,它要在个人和社会之间形成一种适当的关系,在促进个人获得发展的同时,求得社会的和谐进步。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12).

[3]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