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各个地区的传统文化

各个地区的传统文化赏析八篇

时间:2023-08-29 16:36:08

各个地区的传统文化

各个地区的传统文化第1篇

关键词:中小学;传统文化;少数民族

中图分类号:G03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

由于少数民族地区多数地处偏僻,自然环境恶劣,改革开放之前那里交通极为不发达,经济相对滞后,教育上存在很多问题。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对于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只有不断发展少数民族教育事业,提高人民素质,使少数民族适应当今社会的需要,才能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强国。如今,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们过上了小康生活,正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国家、社会、企业单位等为少数民主地区的教育投入了很多精力,少数民族的教育已经基本步入正轨,但对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视却不够,为了全面弘扬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提高我们全民道德素质,在少数名族地区的中小学教育中开设传统文化教育的课程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

中小学教育是中国启蒙教育和基础教育的一个重要阶段,这时期的受教育者人数众多,而且思想都是一张白纸,是奠定一个人的人生观、世界观的重要时期。在这个阶段,孩子不仅要接受科学知识、人文知识,还要接触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这对他们能否在未来的道路上成功做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当前,在我国的中小学校中普遍重视的是科学知识的传授和相应技能的培训,相对忽视了人文精神的培育,有的学校甚至成了纯粹追求升学率的场所。许多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知之甚少,这主要表现在学生的古代文学知识的欠缺和文学功底的匮乏。

中国多数地区的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已经得到了相关部门的重视,但是由于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事业才刚刚发展起来,硬件设施、师资力量等才好转,所以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还没有怎么重视起来,存在巨大的空白和真空区。

二、加强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

青少年是我们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而如今青少年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大多又是独生子女,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竞争压力的增大,特别是当前社会快速发展,发展与成长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日趋复杂,身心健康发展受到的负面影响越来越大,致使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较以前更显著和突出。

中国传统文化的弘扬与发展必须把重点放在新成长起来的青少年一代,使他们通过对中传统文化的学习,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丰富有关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的知识,弘扬与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使他们成为社会主义新一代的知识与道德并重的全面发展的人。

任何时候,一个民族的文化的振兴与发展都离不开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没有民族特色的文化就像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要实现整个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教育,少数民族地区是至关重要的一块,而中小学生就如同刚发芽的树苗,只有他们茁壮成长,才有未来的一片深林,以少数民族地区的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值得所有教育人士的重视。

三、如何加强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任何民族在任何时展文化,必须重视弘扬本民族的传统文化,离开了传统文化,就丢掉了文化之魂,失去了发展的方向,也就淡化了民族特色,并将沦为外国文化的附庸。

对于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提出如下建议:

一、开设形式多样的课程

在中、小学普遍开设传统文化教育课,课堂形式可以丰富多彩,上课的重点不在于他们能记住多少,而是让他们对传统文化有所接触,使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历史,学习传统文化知识。

二、加强培养教师队伍

传统文化教育质量取决于教师水平。目前少数民族地区的师资力量有所提高,但是达到比较好的水平还需要一些时间。我们可以集合社会、高校等资源,通过培养训练,形成一支熟悉中国传统文化历史,熟悉传统文化教材,熟悉教学方法,有独立教学能力的中小学教师队伍,使其投身于我们的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的事业中去。

三、加强科学教育教科书的建设和教学资料开发

各地区要结合本地域特点编写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教材,并不断加工修改、提高教材质量,逐步将全国传统文化课教学引向健康发展轨道。

四、建立少数民族地区中国传统文化园

借鉴全国各地青少年教育基地的建设经验,利用博物馆、展览馆、公园和现有各类教育基地等场所,为广大青少年建立中国传统文化设施和活动,展示富有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的传统文化园,使其成为学生的校外课堂和群众接受传统文化教育的公益性文化活动中心。

五、创造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节目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要有良好的平台。中小学学生比较热衷于动画片,所以国家、社会、企业可以投资创造更多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少儿节目、宣传片,以此为平台,使中小学生能够在无形之中接触到我们的传统文化。

四、结束语

十中提到要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投入到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的同时也要加强各民族整体的传统文化教育,我国是一个少数民族较多的国家,不同的少数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无论是思维方式,还是行为习惯都有很大的差别,但不论是哪个民族,都有着共同的理想,那就是繁荣稳定。各民族地区的繁荣稳定才能保障我们国家的昌盛,而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前提就是各民族团结互助、相亲相敬,为此,除了要保留本民族优秀的思想文化传统,还要学习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取长补短,从小开始吸收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培养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最终成为可以为家乡,为国家的建设奉献一份力量的人。

参考文献

[1]赵德忠.促进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发展.《中国教育报》,2007年6月27日第1版.

[2]张岱年、方客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各个地区的传统文化第2篇

关键词:景区;传统文化;英文导游;传播

中图分类号:F59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3)04028703

1引言

近年来,随着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影响力的日益增强,海外对中国文化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了解中国的需求越来越紧迫。而作为中华旅游资源和语言文化的传播使者,在景点讲解之上,涉外导游们更肩负着传播中国文化的职责与使命。一方面他们满足了大众对认识中国的渴望,另一方面也让更多人对中国文化具有感性认识。高素质的涉外导游应该具有很高的文化层次,把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翻译出去,让外国游客知道中国文化的伟大、古老和精深。

目前,全国旅游职业院校中的导游专业、旅行社经营管理专业、旅游管理等专业均开设《导游英语》课程。这些专业在导游英语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方法使用、考试考核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值得我们认真学习,但大部分专业的导游英语课程从导游业务、景点讲解入手设计课程,组织教学,而基于文化传播的英语导游视角研究并不多见。在全球化的浪潮下,外文导游过程中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问题值得学者们加以研究。

2相关概念界定

2.1景区传统文化

英国人类学家泰勒1871年将文化定义为“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惯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获得的任何其他才能和习性的复合体”[1]。文化既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一种历史现象,同时又具有民族特征。对于一个景区而言,景区的传统文化包含着这个景区内部的物质生活、各种社会行为规范、当地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以礼俗、民俗、风俗等形态表现出来的行为模式,以及人类在社会意识活动中孕育出来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主观因素,即这个景区内部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游客在一个游览景区的过程中见到的当地的民居、饮食、交通、民俗节庆活动、生活设施、人情往来等方面都是属于景区传统文化的内容。对于民俗旅游景区来说,传统文化是游客前来游览体验的重点。

2.2英文导游

我国的导游按照语言,可以分为中文导游和外文导游。其中,外文导游中占大部分的是英文导游员。本文研究景区传统文化在涉外导游中的传播促进措施,选择占主要地位的英文导游为主要讨论对象。另外,按照职能来分,具有导游职能的人员包括全程陪同导游、地方陪同导游及景区讲解员三者。全程陪同的导游(简称“全陪”)指受组团旅行社委派、作为组团社的代表,在地陪的配合下实施接待计划,为旅游者提供全程陪同服务的工作人员。地方陪同导游是指受接待旅行社委派,代表接待社实施接待计划,为旅游者提供当地旅游活动安排、讲解、翻译等服务的工作人员。景点景区导游亦称为讲解员,是指旅游景区景点为游客进行导游讲解的工作人员[2]。

全陪虽是组团社的代表,但由于其主要工作是带团外出,在传递景区传统文化的工作中作用并不明显。而地陪和景区内部的导游讲解员在游客景区游览的过程中,是作为景区传统文化的直接传播人员,所以在本研究中,笔者重点围绕担任景区游览过程中讲解的地陪和景区导游讲解员进行讨论。

3目前景区传统文化的传播现状

3.1景区传统文化传播的内容

3.1.1物质文化

物质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种种物质文明,包括交通工具、服饰、民居、饮食、日常用品等,是一种可见的显性文化。导游在引导游客游览景区时,物质文化是游客感受最为直接、接触范围最广的内容。

3.1.2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

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分别指生活制度、 家庭制度、 社会制度以及思维方式、、审美情趣,它们属于不可见的隐性文化,包括文学、哲学、政治等方面内容,如少数民族的山歌、史诗、传说故事、民间工艺等内容。

3.1.3行为文化

行为文化是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以礼俗、民俗、风俗等形态表现出来的行为模式。这类文化见之于日常起居动作之中,具有鲜明的民族、地域特色,如婚丧习俗、迎宾习俗、生活禁忌、民俗节庆活动,等等。

3.2景区传统文化的传播途径

围绕着景区传统文化的内容,导游人员在传播各项景区文化时主要有以下几种传播途径:对于物质文化和部分行为文化,主要采取讲解相应的文化物品、设施和习俗;对于一些互动性、参与性较高的行为文化,如迎宾习俗、民俗节庆等活动,主要采取引导游客观看、参与表演等活动;对于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则主要采用与游客交流与互动,以及解答问题等方式。

3.2.1导游人员讲解景区文化设施

景区内部的各项传统交通工具、生活设施、传统民居、饮食和服饰等物质文化是游客在游览过程中最直接接触到的内容,也是游客可以用视觉、触觉等感观加以体验的内容。这些文化内容的特色、涵义一般是通过导游人员循循引导的讲解,帮助游客了解和加深体验效果的。而诸如生活禁忌的行为文化,更是在景区导游人员边游边提醒的讲解中向游客传递的。游客在观赏中了解到景区当地人的习惯,文化传播的过程和效果也就实现了。

3.2.2导游人员引导游客观看、参与民俗表演等活动

具备传统文化特色的景区都会将当地独具一番特色的民俗活动作为景区内部的游览娱乐项目供游客观看和参与。诸如苗族景区的对歌、抛绣球等活动,都是具有民族特色,参与性和娱乐性极强的活动。导游人员引导游客在景区内体验当地传统文化时,此类文化活动项目是游客乐于参与且体验性极高的活动。导游人员需要正确、有序地引导游客参与这些活动,使得游客不仅能理解这些活动的文化涵义,而且在这些有特色的民俗活动中达到最大程度的参与。

3.2.3导游人员与游客的交流与互动

游客至某一传统文化景区游览,游览时间是相当有限的,对于当地的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不能够直接地体验到。这些方面的文化内容,只有导游人员通过设计提问与回答等互动环节将这些文化信息传播给游客,从而实现游客对景区文化更为全面的理解和体验。

3.3导游景区传统文化传播中存在的问题

3.3.1导游专业知识不足

目前的英文导游人员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学历层次不一,语言水平和知识面也相对有限。对于传统文化内容不能以专业的翻译将信息准确地传递给游客;外国游客想要了解文化相关的问题时,导游员也经常不能给予全面准确的回答,从而导致传统文化传播过程受阻,外国游客得不到满意的体验。

在传播技巧上,英文导游员主要习惯于惯常的讲解套路,按照一定的景点讲解顺序将设计好的景点导游词一一陈述。对于其中的传说故事等,并不注重信息的可靠性;在讲解过程中也不注重设计互动环节,从而使得与外国游客的交流难免存在不顺畅的问题。

3.3.2导游道德素质有所欠缺

导游员的敬业意识是游客特别看重的素质。对于外国游客而言,除了体验当地文化的具体内容外,导游人员的服务态度和服务水平亦是他们旅途别看重的体验内容。有些导游为了赶行程,随意地增加游览项目、改变行程,游览起来不能将具体文化内容传播到位,游客体验也就不能达到满意了。另外,在引导游客消费方面,导游也存在着为了多拿“回扣”而不正当地诱导外国游客多消费的行为[2]。

4影响英语导游过程中景区传统文化传

播的因素4.1游客本身的游览性质

外国游客对景区当地文化的了解程度和理解能力、对景区文化内容的偏好以及游客的性格等方面的因素都影响导游人员对景区文化进行传播的过程,并最终影响到传播效果。

4.2景区传统文化氛围的营造

景区内诸如交通工具、生产农具、服饰、饮食等各样物质文化内容的陈设与展示,诸如民歌、史诗、宗族观念等各样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展现,以及诸如生活禁忌、婚丧礼仪等各样行为文化的呈现,这些方面综合起来,通过多方面的互相作用,营造出了整个景区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在浓厚的文化氛围中,外国游客随处可见、可闻、可品当地实实在在的文化内容。在导游人员的正确引导下,这类景区比之文化氛围一般的景区而言,传统文化在外国游客当中传播的效果要好得多。

4.3景区内当地居民的态度

不少具备传统文化的景区仍有当地的居民居住。这些居民除了在景区内生活之外,还会多多少少地参与到游客的旅游活动中,如销售当地的特色旅游商品,参与景区内民俗表演,甚至他们的生活情态也会成为游客游览的重要内容之一。当景区内的居民对外国游客持欢迎态度时,他们会对前来景区旅游的外国游客示以好意,并尽心尽意地为他们提供旅游服务。从而,在当地居民的配合下,导游人员能将更多具有当地特色的文化内容更为顺利地传递给外国游客。进而,景区的传统文化亦能较好地传递给外国游客。反之,若当地居民对外国游客持排斥的态度时,景区传统文化的传播则不能顺利地通过导游活动传播开来。

4.4导游人员的职业素质

导游人员是外国游客游览景区时的“窗口”,他们的服务质量决定着游客旅游过程体验的质量。导游人员对景区的了解程度、讲解能力、沟通技巧以及他们的服务态度等方面构成的专业素质是影响景区传统文化传播的最直接因素。

5英语导游过程中景区传统文化传播促

进途径针对上述列出的影响英语导游过程中景区传统文化传播的各项因素,笔者认为可以相应地采取如下促进景区传统文化传播过程的途径。

5.1景区对外加强宣传工作

旅游开始前,游客对该景区文化信息的多方面接触不仅有助于游客对景区了解的加深,而且可以促进游客前往当地进行旅游的活动付诸实践,并在游览过程中得到更真切的体验。对于外国游客而言,他们也通常会在出游前尽可能多地了解景区的宣传资料。这样,景区需要通过网络、旅游书、旅游杂志等多种媒介向外界尽可能多地传递景区当地的传统文化信息,使得文化传播在旅游活动开始前就有良好的开端。

5.2景区对内加强传统文化氛围的营造

既然景区内部的文化氛围直接地影响到英语导游人员进行文化传播的环境以及游客的体验环境,那么,景区对内部的文化氛围进行着力营造的意义就显而易见了。景区需通过各种合适的方式将景区内富含传统文化内涵的物质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等文化内容展示出来,供游客游览,也方便导游更直接地将景区的传统文化传播给外国游客。

5.3景区加强社区参与工作的推进

针对景区内居民对游客的接受态度问题,景区需要做的工作就是加强社区参与工作的推进,使得居民们在景区发展旅游这一活动中随着景区的发展而受益。居民们除了需要分享到景区发展旅游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外,还需要在生活方面得到保障,如有自己独立的生活空间,旅游者不可随意侵入;又如周边的生活环境有所保证,不会因为发展旅游导致生活质量下降,等等。景区内各项旅游发展决策都需要纳入居民的意见,景区亦需要设立相应的渠道供居民反映意见。这样,在景区管理处和居民的共同参与下,积极友好的旅游环境便有助于游客在其中更好地体验景区的文化内容,从而促进景区传统文化在导游引导下的传播。

5.4导游人员专业素质的提升

导游人员的服务贯穿在外国游客游览景区的整个过程,结合上述的分析,英文导游人员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提升专业素质:英语水平、景区文化知识、沟通技能和服务态度等。这些方面能力的提升,将有助于英语导游更好地为外国游客进行文化设施的讲解,引导他们参与各项旅游活动,更好地与游客进行交流互动。保证了这几项景区传统文化的传播途径能达到有效的文化传播效果,则实现整体上导游人员文化传播效用的提升也就没有难度了。这方面的工作,除了导游人员自身加以努力之外,政府和旅游部门加强导游人员的培训和管理与规范旅游市场使之合理化,也是非常必要的促进途径。

6结语

在全球化的浪潮下,文化的传播成了民族交流中所需重点研究的话题。对于旅游景区来说,如何使得景区的传统文化在外文导游的导引下更好地传递给外国游客,从而实现传统文化更有效的传播便成为一个值得商讨的问题。如图1所示,本文着重选取了英文导游作为讨论对象,分析了目前景区传统文化的传播现状与英语导游过程中景区传统文化传播的影响因素,进而提出了促进英语导游过程中景区传统文化传播的几种途径:景区对外加强宣传工作、景区对内加强传统文化氛围的营造、景区加强社区参与工作的推进以及推动导游人员专业素质的提升。唯有通过政府、景区和导游服务人员的共同参与和努力,才能更有效地推进景区传统文化在外国游客中的有效传播。

参考文献:

各个地区的传统文化第3篇

关键词:土家族;传统体育;SWOT分析

中图分类号:G812.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35-0034-02

SWOT是由安德鲁斯教授在20世纪70年代根据企业战略发展要求提出来的,主要包括优势(S)、劣势(W)、机遇(O)、挑战(T)四个要素,将组织内部自身优势(S)、劣势(W)和外部环境的机遇(O)、威胁(T)四个方面的内容和条件进行综合分析,从而确定组织的发展方向和资源分配。随着管理不断完善,SWOT法在社会经济管理、企业管理等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把SWOT分析法引入湘西地区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创意开发,是一种全新的尝试,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一、湘西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创意开发优势析

(一)独特的自然环境

湘西地区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创意开发主要依托旅游业的发展,这里山同脉,水同源,民俗文化丰富。湘西州包括“不二门”、“难华山”两个部级森林公园;溪州铜柱、老司城、里耶战国古成遗址三个部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德夯等五个省级风景名胜区、“小溪”自然保护区、“凤凰”历史文化名城等景区。美丽的自然风光和生态环境为游客展现了大湘西自然生态的瑰丽与奇特,促进了当地文化资源的传播发展,使大湘西成为了全国文明的旅游胜地,使湘西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有了展示的平台。

(二)丰富的土家传统体育文化资源

土家族传统体育项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具有观赏性、健身性、娱乐性、竞技性等特征,有很强的开发价值和传承价值[2]。其中,土家摆手舞、茅古斯舞、土家摔跤、打飞棒、舞龙、武术等竞赛项目和一系列渗入土家民族传统体育元素的项目已经成为了大型表演的特色和优势,土家族祭祀、祈福活动、傩戏、八宝铜铃舞等民族体育项目从不同角度展现了土家族人民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具有很高的观赏性和娱乐性,丰富了现代体育的内容。

二、湘西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创意开发劣势

(一)传统文化资源挖掘深度不够,品牌效应不强

长期以来,湘西土家族人民在生产和劳动中创造了属于本民族生活和娱乐的传统文化,如鼓舞、西兰卡织锦、傩戏等。但从整体发展趋势来看,湘西地区在自身品牌的构建上文化元素挖掘深度不够,能占据整个旅游市场的旅游产品及体育商品屈指可数,没有突出地方特色。纵观各旅游区,除了首饰、着装、小吃,很少有代表当地特色文化的纪念品。因此,如何把湘西地区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创意开发推向深入,充分发挥自然环境、民俗文化两大资源优势,创立自己的品牌,已成为当务之急。

(二)市场开发资金不足,融资能力有限

据市场调查,湘西地区每年投入旅游产业的开发资金中只有不到 18.6%的扶持资金,外部资金流入量只有总投入的4%,因此,很难对整个大湘西地区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进行大规模、大面积的有效开发。仅仅依靠当地政府的有限扶持已经不能适应当前文化产业发展的迅猛之势,只有创新体制,拓宽融资渠道,吸收国家、政府、民企、外资等渠道的资金,采取信贷、直接投资、参股等多种形式,才能为湘西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金融环境。

三、湘西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创意开发机遇

(一)国家、省级、地方“三效合一”政策支持

近年来,根据中国的基本国情和各民族实际,国家对民族地区推行了一系列帮扶政策,《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发展纲要》将文化创意产业提升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把发展体育文化创意产业列为重要目标。湘西作为湖南少数民族聚居区,文化底蕴丰富,对体育文化资源进行创意开发,为促进传统体育文化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2011年10月,国务院批复《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年)》[3],明确行政区域范围为湘鄂渝黔4个省市的71个县(区、市),其中大湘西37个县(区、市)被纳入规划。2011年12月28日,《2011―2020年大湘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旅游发展总规划》通过专家评审,湖南将投资2 000亿元着力打造湘西国际知名生态文化旅游基地。国家、省级、地方一系列方针政策的出台,对民族体育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必将促进湘西地区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发展实现质的飞跃。

(二)文化旅游产业的迅猛发展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物质文化的追求不断提高,文化旅游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随着文化创意产业的飞速发展,我国体育文化创意产业已经引起了国家和各级政府的重视。在国家政策和地方政府的帮扶下,湘西地区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旅游开发取得了显著成效,例如:被评为中国最美古城“凤凰”,通过有效利用当地资源,打造了“烟雨凤凰”大型舞台剧,依据当地特色文化举行各种民俗体育活动表演,吸引了大量旅客的驻留。更让人流连忘返的是上过央视春节联欢晚会的“魅力湘西”,以一台舞台剧,通过声光、荧屏和现场实景的融合,将土家族鼓舞、茅古斯舞等民间文化汇聚一堂,让国人享受一顿湘西少数民族的“文化大餐”。

四、湘西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创意开发挑战分析

(一)现代娱乐方式、生活习惯及现代体育的冲击

随着现代娱乐方式的渐增,人民的生活习惯已不仅仅局限在祖先传承下来的娱乐休闲方式,不管是老人还是小孩都喜欢挑战新事物,如韩剧、流行歌曲、竞技体育、现代舞蹈等一系列现代娱乐方式不断冲击传统体育。面对日新月异的世界,人们逐渐失去了传承和保护本民族传统文化的信心,认为陈旧的东西就应该被革除,就应该被遗弃,认为只有接受新事物、新思想才能跟得上社会的发展,从而导致传统体育文化离人民的生活越来越远,以至渐渐被人们遗忘,甚至消亡。

(二)与其他民族项目间的市场竞争不断加剧

随着各民族旅游商品层出不穷,使得各少数民族之间的市场竞争也不断的加剧,大湘西地区主要聚居的少数民族为土家族和苗族,两族人们借着广袤的地域资源不断发展本民族的相关产业。例如,在大湘西的旅游区等市场上我们随处可见苗族体育器具(打鼓时所用的鼓、射弩时所用的弓箭、跳鼓舞的卡通人偶等)在市场上销售,而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中所能看到的是少之又少,除了雕刻出的傩面具,仅能看见的也是属于印染类的西兰卡之类。各种现象显示土家族在市场中处于不利地位,直接或者间接影响了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和商品的发展。

五、湘西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创意开发对策与建议

(一)加大政府保护和宣传力度

湘西地区土家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丰富、种类繁多、分布零散,必须在全区范围内组织专门人员对民俗民间文化进行一次全面的清理、摸底,掌握详细的信息,认真梳理,分门别类地归案建档,建立地方性民俗民间文化资料库,加大对本区民俗民间文化的宣传、讲授工作,强调“保护先行,抢救第一,合理开发”十二字方针政策,坚持 “政府主导,群众参与,统筹规划,明确职责”十六字原则,将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经费纳入本区财政预算。各区文化部门承担文化保护的主要职责,旅游区、学校、发改委、政府、文化管理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能,履行保护与宣传职责。

(二)加大市场开发扶持资金投入

经济落后是制约湘西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上:第一,表现在政府资金的投资上,第二,表现在融资渠道上,只有不断加强政府投资文化发展的大产业和大市场,提高第三产业的市场化程度,扩大旅游消费市场;抓住品牌形象建设大湘西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增强与外企、民营企业的合作,把文化产业做大做强,通过各种不同的传播途径宣传推广大湘西地区旅游精品,打造旅游品牌。

(三)加强传承人保护和相关专业人才培养

民俗民间传统文化是社会文化发展的积淀。随着一些技艺精湛的老艺人相继离去,留下的也已经年事已高,大多都不愿意再去冒险进行这些技艺的传承(如土家族的上刀梯、下火海等危险体育项目);而大多数年轻人向往大都市的繁华,不愿意再回贫瘠的山里拜师学艺。鉴于这种情况,政府和相关体育文化局应加大对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代表性传承人的资金补助,对掌握不同技艺的传承人颁发荣誉称号,解决他们的衣食住行,鼓励他们开展传习活动;同时,也要及时对传承人进行定期的资格认定审查和培训,加快形成一批民族民间文化演艺集团,加强演出网络建设,扩建演艺中心,把相关体育项目引进运动会、与学校体教相结合,促进演艺主体多元化发展。

(四)挖掘地方特色,走差异化发展道路

组织专业人士,集中财力和智力加大体育文化资源的创意开发,深入了解土家族体育文化的内涵和精髓,挖掘出最具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体育项目和文化元素,在整体的发展规划上,做好充分的准备,走差异化发展道路,避免重复发展,避免相同体育文化创意项目的撞车,避免相互无序竞争和恶性竞争。

(五)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

在整个体育文化创意开发过程中,必须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走全区旅游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最大限度地避免过度开发所带来的危害,高度重视自然环境和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开发,在保证文化资源原真性的基础上,有效开发当地文化旅游资源。积极开展旅游项目开发的环境效应评估。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 汪友波.西南山区土家族土家族传统体育现状探析[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9,(4).

各个地区的传统文化第4篇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 发展 影响因素 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9C-0150-02

民族传统体育是民族传统文化和民族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认真研究和整理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继承和发展民族传统体育,对于我国整个体育事业的发展,对于贯彻执行党的民族政策,提高少数民族人民的健康水平,促进各民族间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和社会稳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何提升民族传统体育的地位和作用,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朝着先进文化的方向发展,以进一步推动民族经济和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为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作出贡献,已成为广大民族体育工作者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影响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因素

多方位、多层次地综合研究影响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民族体育事业的发展必须根植于现实经济基础之上,与其所处的经济环境相协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族地区的教育、经济等各个领域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整体经济实力在不断增强,但经济发展水平仍是制约我国民族体育事业发展的主要因素。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低,因而每年投入到体育事业中的经费较少。体育场地、体育器材等开展群众体育活动和学校体育教育工作所必需的物质条件无法保障。挖掘、整理、研发民族传统体育的科研工作,也因经费问题而停滞不前。体育器材的严重不达标,也导致了人们体育意识不强,无法有效进行国家标准的体育锻炼。

(二)体育人才严重缺乏。体育人才严重缺乏的现实状况,成为阻碍民族传统体育传承和发展的重要原因。从民族地区体育教育来看,许多体育教师不是正规体育专业毕业,缺乏应有的体育专业理论知识和运动技能,体育教学观念不正确,教学内容和方法的选择不当,课堂教学能力差。有些边远地区根本无法配备专职的体育教师,而是由其他课程的老师轮流代上。从群众体育来看,群众体育活动的广泛开展,依赖于既具有较强组织管理能力,又具有广博体育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的策划、组织、管理才能得以进行。民族地区各级体育组织管理机构设置不全,工作人员配备少,现有人员能力不够。挖掘、整理民族传统体育的体育科研机构和人员配置严重不足。

(三)民族各级各类学校体育课程设置不合理。民族地区的各级各类学校在体育课程的设置上存在问题,缺乏本民族传统体育内容,成为影响民族传统体育继承和发展的关键因素。

当前我国学校体育从小学入学到高中毕业,12年的基础教育中,民族地区体育课程受国家统一的体育课程的影响,从教学内容的选择到教学方法的使用,都体现了全国教育方向主导的一致性。这样的体育课程设置,使得民族地区学校体育教学中很少见到民族传统体育的影子,这对民族传统体育的继承和发展十分不利。例如,通过对刚入学的某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调查和观察发现,他们最喜欢的体育运动项目是足球,其次是篮球、羽毛球。他们在基础教育阶段的体育教学中接触的主要是这些项目。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内容很丰富,一些项目具有很高的健身价值和广泛的社会功能,是我们必须传承的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但不少本民族大学生都不会本民族优秀的传统体育项目。

民族体育专业院系教学大纲、教科书、教程安排都采用国家统一编排的册子。我国民族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课程标准和汉族学生基本相同,体现不出民族特色。这就使得民族地区的体育工作者也没有得到本民族传统体育的熏陶,缺乏应有的传统体育知识与技能,无法承担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任务和科研工作。

(四)西方体育文化的侵入对民族传统体育带来巨大冲击。从20世纪初办洋学堂学习“体操”开始,到我国日益强大的今天,西方体育文化模式已成为我国体育文化的主流。我国现在体育文化领域的大部分内容是从西方体育文化中学来的。也正是由于西方体育文化的侵入,我们的民族体育在我国体育文化中失去了应有的中心地位,一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面临失传,或已经失传。例如,通过对陕西境内10所有体育专业的院校调查发现,在我国高校体育专业4年教育中,在普修内容中仅有的传统体育项目武术仅占68个学时。如果不选武术专项,4年体育专业学习,2800学时,我们的民族传统体育仅占总学时的2.43%。可见,民族传统体育的处境十分危险。西方体育文化对民族传统体育同样具有巨大的冲击,有不少体育项目面临失传,或已经消失。调查研究发现不少民族已经模糊了本民族传统体育的概念,甚至将它等同于各种现代体育项目。

二、发展民族传统体育的策略

在传承和发展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过程中,我们既要继承民族传统体育的优秀文化特色,保持民族性,又要遵循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敢于创新。在具体工作中,对代表了民族文化特性的优秀项目进行科学研究,大力挖掘整理,积极弘扬;对于一些落后的,不符合体育科学原理的,甚至与社会主义现代文明相悖的,带有迷信色彩的项目应坚决摒弃;对于一些具有历史价值,但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目前正在萎缩或消失的项目,我们可以采取录像、文字、实物等方式进行保留,作为历史文化的证据。

(一)提高对发展民族传统体育重要性的认识。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从思想上对发展民族传统体育运动有了科学的认识,才能因地制宜,较准确地找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切入点。

1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加速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和文化教育建设,不仅对实现民族繁荣、推动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对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民族关系,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传承和发展民族传统体育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内容。

2 民族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民族智慧的结晶和民族心理的反映,是该民族存在及其质性特征的重要体现。民族传统体育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文化中具有显著外显特征的内容,所以更能体现一个民族的特征。民族要认识到传承本民族文化的重要性,通过传承本民族传统体育来传承和发展本民族的文化,促进本民族自身的生存和发展。

3 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需要。由于西方体育文化的进入对我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影响,我们的民族传统体育逐渐被边缘化,在我国体育文化中失去了应有的中心地位。中华民族在世界民族之林的再度崛起,必然伴随着我们民族文化的伟大复兴,民族传统体育也理所当然要得到巨大的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是我们传统体育的有机构件,其中有许多优秀的内容是我们必须传承的。

(二)加大对民族地区体育事业的支持力度。面对民族传统体育传承面临危机的实际,应对症下药,多方面对其进行大力支持。

1 加大经济支持力度。经济因素是制约我国民族体育事业发展的主要因素。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低或对体育重要性认识不够,民族地区每年投入到体育事业中的经费较少。鉴于此,国家和地方政府应加大对民族地区体育事业的资金投入,切实解决民族地区体育经费严重不足问题。

2 加大人力支持力度。民族地区尤其缺乏高水平体育专业人才,国家可以通过调派发达地区的体育骨干和体育专家,去民族地区工作3—5年,支持民族地区的体育建设。这些人能给民族地区带来先进的技术和经验,促成民族地区体育事业的跨越式发展。

3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国家和地方政府应制定一些有助于民族地区体育事业发展,和有助于民族传统体育传承的政策,以保护和促进民族地区体育事业的发展和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

4 增大舆论宣传支持力度。通过不同规模和层次级别的民族传统体育赛事的广泛开展,以及对其大量的宣传报道,营造浓郁的体育活动氛围,吸引更多的群众参与民族传统体育运动,激励更多的人为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和发展作贡献。

(三)发展民族传统体育要注重体育人才培养。各类体育人才是民族体育事业发展中最活跃的因素。发展民族传统体育,要培养既熟悉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又具有管理、经济、产业等方面知识,精通市场经营之道的综合性体育管理人才;要培养既熟练掌握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知识和技能,又具有生理、生化、心理等方面知识的体育应用人才;要培养具有体育理论和教育理论,熟悉民族传统体育运动规则和裁判法的体育骨干;选拔、训练高水平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员。可以将各个民族高校作为民族传统体育人才的培养基地,充分发挥高等院校学科门类全、人员素质高、科研力量雄厚的优势,以不同形式培养民族体育运动和管理人才;以民族地区各中小学为民族传统体育后备人才的基地,选拔培养优秀民族传统体育苗子,做好民族体育人才储备工作。创造条件吸引一些专业知识较扎实的体育人才,能够积极主动的投入到民族体育事业发展的浪潮中,为民族地区的体育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各个地区的传统文化第5篇

[中图分类号]G6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808(2010)01―0045-02

一、“国家课程”与乡土教材、地方性知识之间的关系

国家公立学校教学体系的运行,是现代民族国家对公民进行政治、经济、文化和认同整合的主要手段,国家正是通过编写教材的内容和组织教学来开展本国的“民族构建”,推行以国家为单元的新型“民族认同”。作为国家的成员和未来公民,中国各族学生无疑需要了解全国整体性系统的历史、地理、自然知识。由于教材容量和授课时间的限制,通常国家课程教材中对这方面知识主要介绍的是中原地区的自然地理风貌和中原皇朝的历史,但汉族学生需要了解各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历史、地理、自然知识,少数民族学生也需要了解汉族地区和其他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历史、地理、自然知识。因此,我们的国家课程必须包含与各边疆地区、边疆少数民族相关的基础性知识。从这个角度看,国家教材的内容必须包括一定程度的关于各地区和各民族的乡土知识。

各地编写的乡土教材的内容也需要注意避免过于狭隘的“本土性”,应当在地域和族别方面具有更宽的涵盖面。如果只包含本地(本省、本自治区甚至本自治州、自治县)的历史、地理、传统文化等,学生们的“乡土知识”将只局限于本地,如果的藏族学生在乡土教材中只了解了,江苏的学生只了解江苏,“乡土教材”设计思路上的这种地理区隔将使学生对家乡地区以外的“乡土知识”知之甚少,这对他们建立有关“整体的中华民族”的“乡土知识”是不利的。

所以,我们在看待“国家课程”与乡土教材、地方性知识之间关系时,应把两者看成一个辩证统一的关系,而不是看作是彼此割裂与分离的关系,不能把这一分野看成是截然不同的两个部分并以各自在全部课程中所占比例的多少来简单地判断哪部分“过度”或哪部分“不足”。地方性知识是国家课程的组成部分,国家课程中也应当包含一定的乡土――地方性知识的内容。各地区的乡土教材可以对局部地区和当地民族的地方性知识给予更多的介绍,但是其主脉和基本精神必须与国家课程相协调。这是一个“整体”和“局部”之间的关系。国家课程必须涵盖“局部”,由于整体容量的限制,有关“局部”部分的脉络可以是粗线条。同时,乡土教材必须彰显出“局部”与整体之间的关系。中国的乡土教材应当在“中华民族”整体框架下叙述介绍本地区和当地民族的地方性知识。

二、乡土知识与传统文化知识之间的关系。少数民族地区国家课程与汉族文化知识之间的关系

在提到“乡土知识”时,人们有时认为“乡土知识”就是一个地区或当地土著族群在历史上形成的“传统文化知识”。这是一种多少有些偏狭的认识。其实,一个地区的乡土知识,除了包括当地的传统文化知识(地区历史、民族史、古代文物、传统民间习俗、传统民居建筑等)之外,也应当包括该地区在现代化进程中建设起来的经济和社会体系,如新式灌溉系统、交通体系、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地、文化设施(博物馆、展览馆、图书馆等)、特色产业(新开发的地方食品、手工艺等)等。这些系统在其发展与运行中带有相当的“地方性”,是该地区社会―经济一文化体系的特色与组成部分。所以,在“乡土知识”和“传统文化知识”之间不能简单地划个等号。“乡土知识”应当比“传统文化知识”更为丰富,因为它包括了新创造出来的具有地方性特色的知识内容。

人们谈论少数民族地区的国家课程和“乡土课程”时,有时有意或无意地把“国家课程”看作是中国主流群体(汉族)的文化知识体系,而把“乡土课程”看作是各地少数族群的文化知识体系,所以发展“乡土课程”似乎就是要发展当地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知识体系,以与“国家课程”之间达成某种平衡。其实,这种理解也是有问题的。首先,什么是“汉族文化”?有人认为少数民族学生改穿“汉装”即标志着民族传统文化的丧失。其实,现在汉族民众穿的服装无论是正式的西装皮鞋还是休闲的夹克体恤衫,都是来自西方国家并被世界各国普遍接受了的“国际服装”款式……

现在“国家课程”中的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自然、地理、外语等整套知识体系和教学程序虽然是用汉语文在讲授,但内容都是自清末民初废除科举制后从外国学来的,是西方的知识文化体系。由于沿海汉人社会对外开放早一些,对这套知识体系的教学经验多一些。中国传统的算学(如珠算)、地理(如阴阳五行,风水堪舆)、植物学(如《本草纲目》)等并没有系统进入“国家课程”。来自西方国家的这套知识体系已经成为全世界各国(包括日本、中国、印度、非洲国家) “国家课程”的核心部分,少数民族学生学习这些知识是在学习全球化的现代知识体系,而不是在学习“汉人知识体系”。

三、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教学与乡土教材之间的关系

学习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是宪法规定的各少数民族的权利。因此政府在―些地区建立以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为主要教学语言的学校体系,在这个民语教学体系中把汉语普通话作为一门语言课程学习。

各个地区的传统文化第6篇

一、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内涵

我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各民族共同推动了祖国的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共同创造了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是塑造民族性格、维系民族共同体的重要支柱,是民族共同体的血脉和精神家园。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在时空和内容上始终处于不断交流、交融和认同中,长期以来形成了特色鲜明、丰富多彩的多元文化类型,民族性和地域性特征异常突出,如藏族文化、蒙古族文化、维吾尔族文化、哈萨克族文化、撒拉族文化、裕固族文化、土族文化等。由此可见,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是以中华文化为源头、各少数民族共同创造、交融和发展所积淀的适合本民族生产生活并具有本民族特点的文化,是各少数民族共同培育、创造、传承并赖以生存的一切文明成果,是不断丰富和发展的优秀文化的总和。数千年来各少数民族文化和谐共生,构成了世界上少有的多族群、多文化交错并立的共生地带。历史证明,一个民族所创造的文化成果,不仅丰富了本民族的文化宝库、为本民族所享用,也为其他民族所共享。“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成为各民族传统文化的特点,正因如此,中华民族文化才形成了“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多元一体文化格局。

二、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思想价值资源

我国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各具特色、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如语言、饮食、文学、艺术、哲学、宗教等,这些都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共有精神财富,在生活规范、道德行为和价值追求等方面蕴含着丰富的与社会主流价值观相一致的思想价值资源。就礼仪文化而言,傣族中流传下来的《爷爷教育子孙的训条》规定“坐位要分清尊卑,不要乱坐长辈和长官的位子。”表现出群体乃至社会认同的行为准则和思想价值理念。就道德文化看,我国各少数民族倡导遵纪守法、重礼讲义、诚实守信、廉洁奉公、扶弱济贫。如吐蕃王朝“重兵死,以累世战役为甲门。败死者垂尾于首以示辱。”彰显了藏族人民普遍认同的崇尚勇敢顽强的道德价值观念。从生态文化看,主张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如古代蒙古族在习惯法中规定“禁止向水中溺尿”、“春夏两季人们不可以白昼入水,或者在河中洗手,或者用金银器皿汲水。”体现了蒙古族崇尚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态文化思想。从伦理文化方面,倡导三从四德思想,等等。可以说,中国各少数民族把文明和谐、公平正义、互助友爱等内在的思想道德观念深深融入日常生活中,成为几千年人们的价值理念和道德遵循。

三、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传承面临的困境及存在的问题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纵深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历了前所未有的现代化进程,使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社会制度和政治文化等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同时也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一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冲突日益加剧;二是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冲击逐渐明显,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在结构、制度、形式、观念和价值、心理等方面均存在着较大冲突,尤其是流行文化、都市文化进入民族地区,淡化了青年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使得民族地区思想意识、价值体系等受到较大冲击;三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传承的政策法规和战略规划缺失,缺乏传承发展的生态环境,致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面临着危机。四是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价值理念的弘扬和传承重视不够,严重影响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民族地区的根植、培育和践行。因此,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完善相应的体制机制和政策法规,加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显得尤为重要而迫切。

四、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思想价值传承之对策

指出,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所以,在新常态下,无论是国家层面还是民族地区都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为统领,以落实“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为契机,积极探索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思想价值传承之途径。

(一)增强少数民族高度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推进少数民族文化繁荣发展的思想基础和前提。欲实现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每个民族都应增强文化自觉性,充分认识各民族文化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主动担当发展民族文化的历史重任。同时,要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充分肯定自身文化对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重要价值,坚定民族文化持久发展的信念。民族学家费孝通讲到:“生活在既定文化中的人对自己的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的发展趋势,并对文化转型具有自主能力,以取得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我国少数民族文化历史悠久,民族文学、艺术、医学、建筑等都成为一个个瑰宝、一颗颗明珠、一朵朵奇葩闪耀四方,惠及各个民族和世界,成为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促进了中华民族的繁荣与强盛。所以,各少数民族都应坚信自己的文化,立足本土,吸纳外来,传承创新,坚信“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深入挖掘提炼有益的思想文化价值,大力繁荣发展具有民族特色、中国气派的优秀文化,使民族文化永葆旺盛的生命力。

(二)把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纳入国民教育体系

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民族精神和价值理念,要弘扬和发展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具有民族文化特质的人,就必须将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纳入国民教育体系。首先,加强国家顶层设计,深化教育改革,制定传统文化教育大纲,大纲中设有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章节,使之贯穿于小学、初中、高中、本专科、研究生等学段(包括职业院校)。其次,明确各学段教育功能和定位,理顺各学段的育人目标,使其依次递进、有序过渡。第三,使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进教材,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把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分年级、分层次、有计划地融入教学之中。第四,完善社会实践体系,加强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和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将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寓于青少年实践中,通过学校、社会、家庭等多种渠道,创造性地开展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工作,使学生能够认同自己的文化根基和特殊功能,增强对民族和传统文化的认同,主动传承民族文明。

(三)借助少数民族传统节日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

少数民族传统节日是关于一个民族精神观念、物质产品、生活方式思想情感的文化集合,凝聚着强大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民族情感,承载着民族的文化血脉,是维系民族团结、边疆巩固、社会和谐的精神纽带。面对全球化下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新形势新任务,要充分运用少数民族传统节日,使其在与现实生活对接中,全面弘扬少数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如藏族的藏历年、林卡节与雪顿节三大传统节日,以及望果节、燃灯节、仙女节等,以喜闻乐见的庆祝形式体现藏族群众的追贤思孝、纯朴善良的美好追求与劳动智慧。以此增强本民族的凝聚力和对民族文化的认同,进而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

(四)以保护挖掘优秀文化遗产为抓手发扬光大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形成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基础。指出,对传统文化中适合于调理社会关系和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内容,我们要“结合时代条件加以继承和发扬,赋予其新的涵义”。各级主管部门要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博采百家众长、兼收八方精义,制定相关规划,全面细致地做好少数民族文化遗产普查工作。要实施少数民族重点文物保护工程,对濒危少数民族文化遗产进行重点抢救和保护。要加大对列入名录的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以及支持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世界和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要探索建立少数民族文化生态区,对文化遗产丰富的区域,进行整体动态保护,使其与发展旅游、繁荣经济相结合,形成文化、经济和人民生活相互促进、一体化的发展局面。

(五)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平台普及宣传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建立覆盖民族地区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实现和保障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普及宣传的必由之路。新常态下,要按照“结构合理、网络健全、运行有效、惠及全民”的原则,以政府为主导,以文化事业单位为骨干,以边疆、基层和农牧区为重点,以公共财政为支撑,以全社会积极参与为保障,加快建设覆盖全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1.加快完善民族地区基础文化设施。

文化设施在整个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居于基础性地位,要加大建设力度,继续实施民族地区广播电视村村通、社区和乡镇综合文化站(室)、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家书屋和农村电影放映等重大文化惠民工程。要积极扶持富有民族特色的重大文化项目和艺术院团。要结合实施兴边富民行动,切实有效地推进边疆和民族地区文化长廊建设,形成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民族团结、边防巩固的和谐局面。

2.提高少数民族公共文化产品供给和服务能力。

这是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核心所在。要大力提高少数民族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事业的繁荣发展力度,加强少数民族语言类广播影视节目的制作和传播,加强少数民族文字类新闻出版物的出版和发行,等等。积极探索适应少数民族群众需要的文化服务方式,把各种健康向上的精神文化产品送到送到农牧区、边远山区,最大程度地满足少数民族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3.广泛开展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宣传普及活动。

首先,将此项活动与公民道德建设和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相结合,不断提高少数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其次,将此项活动与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相结合,促进各民族相互学习、交流和交融,增进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筑牢民族团结的思想文化基础和精神纽带。第三,将此项活动与群众性文化活动相结合,积极组织开展喜闻乐见的群众性文化活动,使优秀民族传统文化融入各族群众的日常生活,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巩固发展和谐的民族关系。

(六)以推动对外交流为举措提高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软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经济全球化下,欲提高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软实力必须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把加强对外文化交流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举措,着力提高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软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1.努力拓展对外文化交流的广度和深度。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要结合国家对外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等总体外交和对外战略的实施,以及“一路一带”政策的启动,充分发挥少数民族文化在对外交流中的特有优势和作用,积极主动地与外国政府和民间文化组织合作,通过在境外举办各类艺术节、展览、演出、博览会等,努力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对外文化交流宣传格局,推动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走向世界。与此同时,积极吸收和借鉴世界一切优秀文化成果,增强中华民族文化的生命力。

2.实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精品战略。

各个地区的传统文化第7篇

社区是社会的基本单元,是人们社会生活的共同体,是容纳千万家庭的基本平台。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人们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重要时期,社区日益成为各种利益关系的交汇点、各种社会矛盾的集聚地,“和谐”成为现代社区建设的最强音。2009年,民发〔2009〕165号文《民政部关于进一步推进和谐社区建设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要进一步繁荣以增强社区凝聚力为宗旨的城乡社区文化,不断提高社区居民的文明素质;充分挖掘社区文化资源,广泛开展各具特色的群众性文化活动,着力丰富居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利用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民族传统节日,广泛开展节日民俗活动和文化娱乐活动,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这里面特别强调了节俗文化在“进一步繁荣以增强社区凝聚力”的社区文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一、节俗文化概述

2011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全会重点研究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等若干重大问题,要求以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为原则,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何谓“教育人民、服务社会”及“民族的”、“大众的”文化?顾名思义,对于满足此种要求的文化形式,它的文化内涵要符合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它的文化空间要有公共性,即全民可共享;再者,它还要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其价值宣教理念与文化传承形式易于被民间社会接受、喜爱并自觉践行传播。在我国有着悠久历史传承的节俗文化,就是这样的一类文化。节俗文化集中体现了传统文化“和”的核心价值理念,它集哲学思想、美学理念与伦理道德教化功能于一身,是人们建立、调节并维系社会关系的重要载体。我国传统节日的源起,大多与农事及祭祀有关,这里面涉及到许多原始的宗教仪式,如除夕夜的桃符爆竹驱“年”怪、端午节的艾蒿粽子祛五毒、中秋节的“秋祀”活动谢土地、庆丰收等。这些传统仪式能够传递给人一种“趋吉避凶”的良好心理暗示,调节、平衡并慰藉人们的心灵,达到人与自我身心内外的和谐。传统节日是一种公共文化,无关富贵卑微,无论官宦草民,人皆共享,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提供了公共的空间和平台,有利于调解社会矛盾,协调人际关系,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同时,传统节日在几千年发展完善的过程中,承载了很多文化事象、历史典故与民间传说,充分体现了中国哲学“天人合一”的思想主张。如清明时节的踏青郊游、端午时节的龙舟竞渡、中秋时节的望月抒怀、重阳时节的登高望远等,都是提倡人们走到户外与日月星辰或草木山水“亲密接触”,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由是观之,节俗文化活动生动地反映了民间社会的文化特征、生活习惯及精神风貌,是民俗历史的记载、大众文化的标本与社会生态的浓缩表述。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节俗文化都担负着文化传承、凝聚民心、道德宣扬及伦理教化的重任,和谐社区的构建离不开节俗文化的参与与支撑。

二、社区软实力建设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转轨加快使大量“单位人”变为“社会人”,我国的社区体制发生了很大变化,社区建设和发展步伐也随之加速。如今,城市社区建设在硬件方面已取得一定成绩,但在软件建设方面,还存在一些短板。1.传统社区的减少与新型社区的骤增,给社区的服务管理增加了双重压力大规模的城中村改造和城镇化运动,使城市传统社区逐渐减少,新建社区日益增加。比较传统老社区,新建社区有如下特点:(1)规模大。以百步亭社区为例,作为武汉市“两型社会”建设的先进典型,它占地3平方公里,入住人口达12万,几乎相当于一个小城镇的常住人口。这对于社区服务和管理工作来说既是挑战,又是机遇。(2)人员结构复杂。传统社区是一个“熟人社会”,居户都是相交几代的老街坊,亲缘与地缘关系单一,相互之间的利益关联度高、群体意识浓厚、矛盾纠纷较少。现在新建社区的入住人员来自各地,文化背景、生活习惯及职业类别等均存在较大差异,人与人之间陌生且疏离,没有认同感,和谐共处相对比较困难。(3)管理和服务工作要求高、难度大。现代社区规模大、人员结构复杂,再加上居民对社区服务工作的要求日益深化、精化,社区管理工作的难度也日渐加大。是建设一个个“钢铁丛林”,还是建设具备一定管理服务水平和文化软实力的和谐社区,这是需要各级政府和社区工作者认真研究的重要课题。2.利益格局的多元与思想观念的裂变,对社区的精神内聚力提出严峻考验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利益格局的调整,利益主体的多元与利益关系的失衡问题变得尤为突出。人们的价值观念出现裂变,“经济人”越来越多,追求现实的经济利益成为他们的首选目标。受此影响,人们的理想信念、社会责任、协作意识、奉献精神等具有内聚力的价值观念明显弱化。同时,非诚实劳动致富、社会分配不公、贫富差距加大、官员贪污腐化等一系列问题,使人们的社会心理承受能力下降,社会矛盾日益加剧。反映到社区里,就是家庭矛盾、邻里矛盾、业主与物业的矛盾越来越多,这些都给社区工作带来困扰。社区建设靠什么来凝聚人心?宣传党的理论和方针政策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则要通过文化建设来重构人们的价值理念。如前文所述,节俗文化便具有这种功能。3.信息传递的快捷与人际交往的缺失,使社区人际生态缺乏亲和力随着现代社会的通讯、传媒等手段不断更新,尤其是手机、计算机等工具的普及,信息传递的快捷度与日俱增。积极地说,它拉近了人与世界的距离,但同时也弱化了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使“人际”交往变成了“人机”交往。反映到新型社区,因为居户之间的利益关联度低、群体意识淡薄,再加上居住模式的改变及一些体制,居民对社区活动的参与热情普遍不高。邻里之间“闭门锁户”、各自为政,看似相安无事,实则因为沟通渠道不畅,潜藏了矛盾且容易激化,为社区建设埋下“不和谐”的隐患。归根结底,信息传递的快捷与人际交往的缺失,使社区居民与社区工作者之间、楼栋与楼栋、居民与居民之间的联系变得简单、机械,缺少人情味。而发扬我国优秀文化传统,以其核心价值理念“和”为主导来开展社区工作,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可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并增强社区成员之间的亲和力。

三、在和谐社区构建中纳入节俗文化活动的可行性分析

社区管理是社会管理的重心,社区稳定是社会稳定的基础,社区和谐是社会和谐的依托。由此推论,社区建设是社会建设的根基,要构建和谐社会,首先要构建和谐社区。不管是从节俗文化的文化内涵,还是从节俗文化的传播方式与社会功能出发,在和谐社区的构建过程中纳入节俗文化活动都是可行的。1.节俗文化是社区文化认同的载体广义地讲,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集中体现了国家和民族的品格,它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是团结人民、推动发展的精神支撑。从狭义来说,文化是一个社会共同体内在精神的核心驱动,具体到社区,文化凝聚力的强弱、社区居民文化认同度的高低,将直接影响整个社区工作的正常运转。究其实质,文化认同的落脚点在于一些共享的文化符号。新型社区居民没有共享的亲缘、业缘与地缘特征,但节俗文化是一种共享文化,春节的团年饭、端午节的粽子、中秋节的月饼等都是大众共享的节日文化符号,可以唤起社区居民共同的民俗情感,拉近心与心的距离。百步亭社区就在这方面大做文章,以增强居民的文化认同感与归属感。百步亭社区分别在2008年与2011年春节举办了“千家宴”与“万家宴”活动,就是借用“团年饭”这个节俗符号团结民众,凝聚人心;还连续几年围绕“粽子”与“月饼”这样的民俗题材,在端午节与中秋节举办一系列文化活动,把整个社区融合成一个大家庭,让每个社区居民都感受到大家庭的欢乐与温暖。一个共同体到底有多大的凝聚力与向心力,取决于他们到底有多少认同的文化。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对众多新型社区居民而言,节俗文化的号召力是最大的,在一定程度上,节俗文化就是社区文化认同的载体。2.节俗文化为社区公共活动提供时域与场域和谐社区构建的重要任务是构建一种和谐的社区交际生态。普遍认同率高、居民反响热烈的各类节俗文化活动,是社区公共活动的最佳依托。中国是世界上节日文化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从传统的节令、节气,到56个民族异彩纷呈的各种节庆活动,共有500多个节日。如此说来,我们俗称的“一年百节”,可谓名副其实,这为社区公共文化活动提供了充足的时域保证。另外,传统的节俗文化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彩,需要群体的广泛参与、身体力行,这种良好的群众基础,像纽带一样把社区居民联结在一起,增强了彼此之间的亲和力。有了充足的时域保证与场域空间,如能在此基础上再糅合进现代传媒的相关手段,为社区居民的群体活动“摇旗呐喊”,居民的参与度更会大幅提升。在百步亭社区自己的专属网页上,有10个社区热词,其中有4个都是来自群众的声音:“幸福总动员”、“社区QQ群”、“居民议事厅”和“小总理信箱”。由是观之,10余年来,百步亭社区之所以在全国数万个社区中脱颖而出,成为中国社区文明的标杆,获得100余个国际、部级奖项,与社区居民的全力支持息息相关。3.节俗文化有道德宣扬与伦理教化的驱动力在常规道德教化途径显效渐微的今天,通过弘扬传统节俗文化来促进社区的和谐,可谓是一种高效且易于为社区居民所接受的教育方式。百步亭社区的一条重要经验,就是借助节俗文化道德教化的力量来推进社区和谐与精神文明建设。在这个城乡结合部12万人的大社区里,家家祥和,社区安宁,环境优雅,10余年来无一户被盗,无一起刑事案件,无一起交通事故,无一起火灾,使各地慕名来参观的人为之惊叹。据社区管委会主任、党委副书记王波说,10余年来他们以为居民服务为宗旨,不断将公民道德建设的主要任务具体化、规范化,并融入到各种社区文化活动里去,使之成为社区居民普遍认同和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

各个地区的传统文化第8篇

关键词:长江经济带;传媒跨区域发展;顶层设计;交互理论;区域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5)02-0041-03

一、研究本课题的背景及意义

(一)“长江经济带”的背景

长江作为中国的第一长河,贯通东西,众多支流以及交通干道,将全国的经济连为一体,对于我国发展内陆经济起到了巨大的作用。长江经济带,自西向东包含了四川、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7个省以及重庆、上海两个直辖市,横跨我国东中西发达及欠发达地区,各省市区之间联系较为紧密,在区域协调发展的背景下,该区域具有显著的代表性。而“长江经济带”作为我国重要的“脊梁”,对促进中国的区域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不可磨灭的贡献。

“长江经济带”这种区域经济化的产业结构决定着该区域文化的转型以及传媒区域化的发展。但是如何实现传媒区域化发展,如何从宏观的角度指导其发展,以及如何革新结构与管理、制度与思想等一系列问题,都是值得去探究的。

(二)研究的意义

1.研究“长江经济带”视域下区域传媒发展顶层设计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一方面,此课题将充实和丰富整个新闻理论,从而服务新闻界以及整个社会。这些年来,我国区域经济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如长三角经济带、珠三角经济带、株洲经济带等,经济的区域化发展同时推动了媒介的区域化发展。

另一方面,打破以往行政区域划分的藩篱。传媒的区域化,是以中心城市为依托,在一个相对独立的经济区域内自发形成的类型齐全、又具有良性竞争的传媒生态环境。它是相对于传统的传媒区划而言的。自建国以来,按照行政区域的划分,我国媒体被分为中央级媒体、省级媒体、地区级媒体和县级媒体四种媒体类型。而这种媒体的划分形式并不是按照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布局而成,带有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传媒区域化将打破原来的行政区域划分,对其进行新一轮的产业布局及重组。在区域化的发展过程中,各个传媒集团为了适应竞争和发展的需求,必须在采编内容、发行范围、人员配置等多方面突破原有的行政区域划分的限制,按照市场需要和受众需求摆点布摊,以期在市场化、区域化的竞争中分得一杯羹。

2.研究“长江经济带”视域下区域传媒发展顶层设计问题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第一,区域经济一体化决定了区域文化一体化的发展,使传媒区域化发展趋于常态,因此这种新兴的发展模式值得去探究,也需要理论来指导其前进。第二,研究该问题为其他地区的发展提供了借鉴意义和范式作用。现如今,我国除了长江经济带以外,还有珠江三角洲经济带、株洲城市圈经济带等一系列的区域经济带,因此研究长江经济带区域文化的发展,也是为国内其他地区的发展提供了借鉴作用。

二、关键词的概念及内涵

(一)长江经济带

长江经济带,自西向东包含了四川、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7个省以及重庆、上海两个直辖市横跨我国东中西发达及欠发达地区,各省市区之间联系较为紧密,在区域协调发展的背景下该区域具有显著的代表性。根据区域经济理论,长江经济带的发展前景十分广泛,上升空间也十分巨大。

(二)顶层设计

自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更加重视改革发展中的顶层设计”以来,“顶层设计”一词就在中国各行各界流行开来,这个来自于系统工程学的概念,也从一个鲜为人知的专业术语成为了社会的热门词汇,顶层设计问题也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理论焦点。所谓顶层设计,指的就是具有全局性、长远性、根本性和相对稳定性的设计。从这一概念被重视的程度说明了,在新世纪背景下,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更具有复杂性和挑战性,因此其路线方针政策的制定更需要有前瞻性、指导性和系统性。

《五年规划草案》的主要执笔者之一刘鹤解释道:“‘顶层设计’指的是主体结构和主要模式,在过去的发展模式不可持续和面临各种各样新的重大改革议题条件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要经济、社会、政治体制改革稳步协调推进。在这种情况下,必须有一个顶层设计,包括主要目标以及先后顺序。”以此推理,刘鹤所认为的顶层设计,主要指的是其思想具有统领的高度性,重点在于上层设计、下层执行,强调推行改革要自上而下的设计和改革方案的权威性。换一种说法,就是要统筹规划、全面设计。

在“顶层设计”的大环境下,进行传媒的发展改革需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系统性问题;第二,战略性问题;第三,方向性问题。系统性是改革的基本要求,改革的系统指导离不开战略重点,而有序性是改革系统性、战略性在改革推进方式上的直接要求。只有三者相互结合,相辅相成才能实现改革的顺利完成。

(三)传媒跨区域发展

传媒跨区域发展,又称传媒区域化,是以一个中心城市为依托,在其相对独立的经济区域内自发形成的种类齐全、具有良性竞争的传媒生态环境。这些年来,我国区域经济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如长三角经济带、珠三角经济带、株洲经济带等,经济的区域化发展同时推动了媒介的区域化发展。换一种说法,就是传媒区域化是经济区域化的必然结果。同时传媒的区域化发展也给传媒业带来了许多优势。

三、立足于“长江经济带”,探究区域传媒发展顶层设计的问题

(一)区域传媒发展顶层设计的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传媒业发展迅猛,各项指标也增长较快,但也存在着许多潜在的不安定因素,它既包括制度、政策上的问题,也包括传媒专业人才的教育培养及发展问题,同时还存在着资金、技术等科技方面的问题。某些问题已经成为“瓶颈”,严重制约影响着传媒业的发展。

非协调性发展,就是其中一个十分扎眼的问题。各地区、各媒体间均存在大大小小发展不协调、不均衡的问题:城市与农村、东部与西部、沿海与内地的差距;报纸与期刊、广播与电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也都存在着非协调性发展的问题,而这些正需要通过加强顶层设计、深化改革来加以解决。

(二)区域传媒发展顶层设计的困境

1.从经济方面来看

(1)各省市区域的经济发展不均衡,产业格局不一致。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和所处的地理位置,将长江经济带划分为东、中、西三大地区:东部地区有上海、浙江,中部地区包括江苏,安徽、江西、湖北、湖南,而西部地区则是重庆、四川。据2004年不完全统计,长江经济带东、中、西三大地区的GDP分别为23837亿元、15336亿元、6846亿元。

如表1所示,长三角地区的产业结构优势明显,已基本实现工业化;并且长三角地区集中了我国大批实力雄厚的重点优势企业,拥有众多的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累计了大量的高素质人才,这也决定着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而中下游地区产业结构层次较低,农业等低附加值、低收入的产业仍占据不小的地位,因此其产业结构形式不仅仅落后于长三角地区,甚至还落后于全国总体水平。经济发展水平与产业格局的相异性,必然对传媒产业的区域化发展造成重要影响。

(2)传媒产业的盈利模式各异。随着传媒多元市场化程度的不断加深,报业已不再满足于依靠广告招商来获利的单一方式,而是寻求更加丰富的盈利模式。在这个问题上,《潇湘晨报》董事长刘剑主张,报业未来发展要“异质立体化,同心多元化”,“报纸要紧紧扣住影响力,利用诚信度和品牌做产品,对媒体价值链产品进行深层开发”。据报道,《潇湘晨报》联合其他商家连续几年在长沙举办国际车展,统计显示车展的单次直接会展收入可达3000万,利润超过1500万。它成功地将传统媒体的影响力转化为会展品牌,不仅拓展了集团的收益渠道,又进一步提升了报业的影响力2。

在现代化企业管理思路的引导下,许多报业集团已经从传统的报纸广告、发行、印务的盈利模式中脱离,并逐步向网络、房地产、旅游、文化创意等相关产业进军,谋求报业集团更大的利润与竞争力。

2.从政治方面来看

(1)政府管理制度不统一。众所周知,地方宣传部门在自己所掌管的行政区域内具有决策权和调控权,因此,各地政府都对本地的媒体有着或多或少的不同程度的行政干预。而又由于各地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都存在一定的差异,相关政府管理部门所制定的政策或法律法规均有出入。因此引发了“坏事不出门”的信息封锁、分割市场等一系列问题,这不仅加剧了行业内低水平市场的重复建设,也加剧了传媒区域化进程中的恶性竞争与矛盾冲突。

(2)缺乏一致的发展规划。传媒产业的发展一定与文化产业整体发展共生,要促进传媒相对集中地聚集在某个区域内,带动整个大区域的发展,就不能把眼光仅仅盯在报刊、杂志、广播、电视这些狭义的传媒业,而应当着眼于整个文化传媒行业。

政府管理者或政策设计者,应该综合考虑整个长江经济带的自然、历史、人文、经济等相关情况,并从国内外的发展趋势与国家产业政策做比较分析,同时从产业布局、发展战略高度考虑,明确在这个特定的区域内要形成什么样的产业链条。

在有些区域规划发展,人们看不出产业的布局,看不出促进传媒区域化发展与产业的关系,看不出资源共享。这样的规划能推动形成怎样的产业链,又能实现怎样的传媒区域化大发展,都是顶层设计所面临的困境。

3.从社会发展水平来看

社会发展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不一致,也影响着传媒区域化的发展。上文也提到过这一点,虽然长江经济带这一区域经济发展速度迅猛,但是其社会发展水平远低于其经济发展水平。综合国家统计局的结果以及中国科学院“中国区域发展报告”的研究成果:除上海和湖南外,长江经济带各省市区的社会发展水平均低于其经济发展水平。四川、安徽是全国社会发展水平较低的省份,浙江、江苏等经济发达省份的社会发展水平也低于其经济发展水平的位次。

社会发展水平的缓慢增长,从某一方面说明了该区域的文化传媒产业也发展缓慢,因此为实现传媒的区域化,不仅要注意经济发展水平,也要注意社会发展水平。

4.从地区文化的差异性来看

由于地理位置的差异性和经济开放程度的不同,各地区对于信息的接受程度也有差异。长三角地区在历史上,长期作为租界,遗留下大量的西方思想和文化,并且其位于沿海开放地区,便于接受新鲜的事物和思想,所以当地的受众思想比较开放,信息的接受度和能力较强;而长江中下游地区,地处内陆,山川河流较多,经济较为落后,如四川等省份还是以农业为主,所以地理环境也决定着这里的人民思想较为落后,信息较为闭塞,对于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弱,适应新事物的周期比较强,因此对于信息的接受度也相对较弱。 在传媒区域化发展的大趋势下,如何整合信息资源及传播渠道,如何改变人们的阅读方式以及信息接受程度,如何扩大传媒的影响力,如何建立起有效的传播机制,这些都是值得人们思考的。

(三)区域传媒发展顶层设计的未来发展趋势

2014年8月18日上午,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在会上他从四个方面强调了传媒业发展需要注意的问题:首先促进新旧媒体的融合与发展,必须要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和新兴媒体发展规律,优势互补、一体发展;其次要以先进技术为支撑、内容建设为根本,推动新旧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第三从未来发展道路上讲,要着力打造一批形式多样、技术先进、具有强大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建设几家拥有强大实力和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的新媒体集团,同时要形成立体多样、完整健全的现代传播体系;第四要有现代化企业的管理理念,一手抓融合,一手抓管理,确保融合发展沿着正确方向推进。

马克思主义基本哲学告诉人们,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换句话讲就是政治经济的发展决定了文化的发展。虽然文化的发展离不开经济的支持,但是经济的繁荣也离不开文化的支持。文化与经济是相辅相成的,文化产业便是文化经济化的产物,其对于政治、经济的反作用越深远,即渗透力越强,影响力越大,文化的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也就越突出。因此可以看出文化不仅能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要之外,本身也能创造巨大的经济财富,也就是对于文化工作者来说还能满足其物质文化需求。随着政府对文化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其影响力和渗透力也越来越强,并且文化力与经济力、科技力、政治力、军事力、保障力共同构成了综合国力,而其自身也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只有大力支持文化产业、传媒产业的发展,不断增加我国的软实力,才能更好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参考文献:

[1]罗荣.长江经济带产业协调发展研究[R].上海:上海财经大学财经研究所,2007(2).

[2]虞孝感.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态势分析[R].南京: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1999(9).

[3]葛国耀.改革发展的现实困境与顶层设计的理论反思[J].学习与实践,2013(5).

[4]邓聿文.顶层设计的困境和破解[J].学习时报,2011(15).

[5]聂高民.加强改革顶层设计内涵分析[J].宏观经济管理,2012(8).

[6]赵振祥.传媒的区域化趋势问题及对策[J].新闻记者,2005(1).

[7]余建清.我国区域传媒产业发展研究[D].武汉大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