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新古典金融学

新古典金融学赏析八篇

时间:2023-08-25 16:54:10

新古典金融学

新古典金融学第1篇

第三届“上海财经大学全球EMBA圆桌财经对话”举办

近期,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家俱乐部五周年庆典主题论坛—“文化与新领导力”系列活动暨第三届“上财全球EMBA圆桌财经对话”在外滩源壹号举办。此次活动主题为:“观势·破局:致十字路口的中国经济”。上海财经大学副校长、商学院院长孙铮教授致辞。中国银监会前主席、中国企业家论坛名誉主席刘明康做了题为“重定位—论改革新时期政府与市场的角色及关系”的主旨演讲,上海财经大学还了《2013江浙沪城商行竞争力排行榜》。

中国国际古典家具展览会开通微信服务

“中国国际古典家具展览会”开通微信服务,为广大古典家具爱好者和投资者提供了一条了解行业资讯的通道。“中国国际古典家具展览会”是以明清红木古典家具、西方古董家具、中国古玩收藏品、沉香艺术品为主题的投资收藏类展览会,自2000年在全国首度创立以来,已经成功举办了12年,是国内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知名度最高的行业盛会。

中国俱乐部新经济发展联盟成立仪式举行

近期,有着“俱乐部引跑者”之称的帕拉迪俱乐部发起了中国俱乐部新经济发展联盟,在上海举办了以《联合与未来》为主题的联盟成立大会。该成立大会吸引了来自北京、上海、广州、港澳台以及海内外的五百多名各界人士和企业家。帕拉迪俱乐部CEO韩卫东先生做了《中国俱乐部新经济发展联盟的创新发展的核心价值》的精彩演讲。

《亚洲1000大品牌》报告

亚太传媒界的领军品牌Campaign? Asia-Pacific在上海《亚洲1000大品牌》报告,这已经是Campaign?AsiaPacific第10年《亚洲1000大品牌》报告。该报告为不同类别、不同地区的顶级品牌进行排名,由Campaign?Asia-Pacific及全球市场资讯和洞察公司—尼尔森公司共同进行广泛的消费者调研而得出。?以“国际品牌本土化和本土品牌国际化”为主题的讨论同期展开。与会嘉宾就“在竞争中提升品牌地位的策略,以及影响中外品牌赢得国内外消费者忠诚度的趋势”等议题展开讨论,揭示了品牌制胜的核心策略与方法以及趋势对品牌相关计划的影响。

新古典金融学第2篇

1 近现代西方经济思想的起源及其继承变化关系概况

 

西方经济思想的起源可谓是由来已久,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但真正意义上的近现代西方经济思想却是在15世纪-18世纪早期盛行的重商主义思想的基础上形成的,重商主义思想认为货币即金银是财富的唯一表现形式,第一次提出了国家对于经济的干预政策的根本目的在于政府采取有利于本国经济发展积累财富的关税保护政策,重商主义关于国家干预经济的思想反映了原始积累时期资本主义制度发展的客观要求。18世纪中晚期,随着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初步发展,以亚当·斯密为代表的古典政治经济学派主张自由放任的经济主张,价格是市场调节的看不见的手。19世纪70年代,经济思潮中出现了以“边际革命”理论为代表的新古典经济学,该学派运用边际分析法研究了市场经济中价格如何使资源达到最优化的问题,进一步证明了自由放任的合理性和正确性。目前全球金融危机和后金融危机的背景下,西方国家许多人士都在反思西方现存的经济制度、经济理论和经济政策,并构想未来的经济制度、经济理论和经济政策,提出了新资本主义的众多构想和方案。

 

2 近现代西方经济经济思想流派的变迁、原因及其主要观点

 

从以上的分析中,近现代意义上的西方经济思想和流派的演变主要经历了6个主要阶段,即以亚当·斯密为代表的古典政治经济学,以主观效用价值论和边际分析方法为主要内容的新古典经济学,以国家通过货币和财政政策对经济生活进行干预和调节为内容的凯恩斯主义,以货币政策为核心和主要内容的货币学派,以生产价格为核心和主要内容的生产价格理论以及基于理性人假设的理性预期学派,目前受金融危机和后金融危机的影响,经济思潮发生了重大变化,基本趋势是对传统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理论的反思或者对未来进行重新的规划和构想。

 

古典政治经济学产生的时代背景是17世纪中叶至18世纪中叶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发展,英国的国际贸易迅速扩大,确立了海上霸权的地位,商品经济得到了充分发展,价值规律在更为广泛的领域发挥了作用,自由竞争成为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反映到经济思想领域,就必然要求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取代国家干预而成为主导思想。1776年亚当·斯密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文中批判了当时居于统治地位的重商主义思想和其政策主张,从而开辟了一个崭新的经济理论和思想时代。

 

新古典经济体系和思想的提出是源于在对古典政治经济学中劳动价值论和费用价值论批判继承基础上之上的,从理论体系上看,它是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深入和发展,但其某些提法已经超出了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内容和研究范畴。19世纪70年代初,英国的威廉·斯坦利·杰文斯、瑞士的莱昂·瓦尔拉斯和奥地利的卡尔·门格尔,几乎同时在不同的国家、各自独立地提出了主观效用价值论和边际分析方法,对古典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和费用价值论提出了质疑和否定。“边际革命”的影响一直持续到20世纪初期英国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马歇尔的经济学体系,最终形成了“新古典经济学体系”。居于支配地位,这也为现代微观经济学奠定了理论基础。

 

凯恩斯主义的提出其基本背景是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空前大危机,这次危机所造成的大量工人失业和其他相关经济社会问题使得传统经济学理论遭遇了一次严重危机。面对经济危机,各国政府都抛弃了自由放任的信条,运用行政、经济和其他各种手段来直接干预经济。以国家干预为中心的凯恩斯主义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和出现的,并取代了传统自由放任的思潮。1936年英国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出版了《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对传统的新古典经济学进行了变革,使西方经济学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导致了现代宏观经济学的产生。这也正是“凯恩斯革命”的主要影响所在。

 

由于凯恩斯主义的国家干预经济生活手段和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造成战后凯恩斯主义的施行在经济生活和其他领域引起了严重的问题,从而引起了人们对于凯恩斯主义的重新反思和对于传统自由市场经济的重新回味,凯恩斯主义的有效运行是建立在国家财政支出大量增加以刺激总需求增长基础上的,而国家财政支出增加会引起财政赤字,为刺激投资而降低利率又会导致通货膨胀。基于这种反思,经济思想界出现了几种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思潮和观点,即货币学派、生产价格理论以及理性预期学派。20世纪50-60年代以美国米尔顿·弗里德曼为代表的现代货币主义者发起了对“凯恩斯革命”的反革命。弗里德曼的理论体系认为,经济体系的不稳定,主要是因为货币因素的扰动造成的,经济学理论中最重要的就是货币问题;1960年英国皮罗·斯拉法《用商品生产商品》一书,在理论学术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和震动。该书篇幅不长,但思想深刻,在复兴古典政治经济学思想路线的基础上,提出了生产价格理论;在20世纪70 年代,理性预期学派在批评凯恩斯主义理论体系的过程中,着重强调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问题。他们认为,人们都是理性的“经济人”,都具有最大化自己利益的行为和理性预期。因此,对于任何宏观经济政策,他们都会有相应的对策来避免或化解对自己的不利,从而会造成宏观经济政策的无效。

 

3 近现代西方经济思想演变特征及新形势下发展趋势分析

 

从上面对于近现代西方各主要经济思想的演变及其原因分析来看,其经济思想和主张有种环状循环和回归的特征,即大体遵循着一个由自由放任到国家干预再到自由放任这样一个回归循环过程,同时也有螺旋上升的趋势和特征,即无论在单纯经济理论研究还是在国家经济政策手段的实践上也越来越侧重于市场和计划两种手段的融合和综合使用。经济思想理论和及其实践的这种演化导致新古典综合经济理论和混合经济的出现,特别是2008年以来的金融危机背景和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大背景下,西方经济思想界对于其传统经济的理论、政策以及社会经济制度等层面上都进行了深度的思考和反思。

 

新古典综合经济理论认为,经济健康有序运行不但需要市场机制的自由放任特点,也需要计划机制的宏观统筹,因而新古典综合经济理论简单的说就是一种既重视市场机制调节,又重视国家对经济生活进行干预的一种理论。

 

基于新古典综合理论的混合经济模式的代表国家是美国,战后美国的经济既不同于以前完全的市场经济,又不同于计划经济,它是一种基于新古典综合理论的典型的混合经济模式。这种经济模式的特点是,一方面,经济中的基本问题即生产什么、生产多少、为谁生产和如何生产的问题仍然依靠市场机制那只看不见得手即价格杠杆来解决;另一方面,政府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和加强,政府广泛地采取各种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以及其他必要的手段越来越频繁地对经济的运行施加影响来纠正经济运行的中的缺点和不足,以宏观政策的调控来实现经济总量的平衡和结构性调整,从而保持经济长期稳定持续发展,在此基础上来实现国民福利待遇的提高。这种混合经济的基础是以价格调节为中心的市场经济,但不同于19世纪的古典市场经济行为。

 

后金融危机背景下,经济理论界和其他人士对新自由主义和新国家干预主义进行了新的反思和构想,从而推动了西方经济思想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发生了并正在发生着深刻而巨大的变革,无论从内容主张到具体方法措施,还是其在国家经济管理措施的层面上,这种新的反思和构想都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在这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的海啸中,西方众多经济界学者都严厉地批评了新自由主义或市场原教旨主义,把放任无度的自由市场资本主义当成是这次危机的罪魁祸首,从而提出在经济的发展政策中把自由市场言论作为政策指导是错误的和危险的,另外,对于经济全球化以及各国贸易政策和市场一体化的反思中认为经济全球化和市场一体化进程中存在的危险和风险的相关防范机制等的研究,并提出了对于未来经济新秩序的构想,同时,也使经济思想理论界对于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经济运行和发展规律的论断给予了重新的关注,也使得经济理论研究领域对于传统数学模型的崇拜和迷信中走了出来,更多地从体制和政策等宏观层面上研究经济领域的重大问题。

 

4 总结

 

自亚当·斯密从西方传统的重商主义中脱离出来开创了古典政治经济学以来的近三百年的时间里,近现代西方经济思想几经变迁,发展到了目前最新的理性预期学派,其中的过程和主张也有回归的现象,但总体看来,近现代西方经济思想大致经历了一个从主张自由经济到主张国家计划和调整作用的发挥再到手段和方法的改进这样一个螺旋形上升的过程。本文就近现代西方经济思想演变史上的几个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和流派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其产生的背景、原因、主张及其政治经济影响,试图找出人类经济思想演变的规律和背后驱动因素及其对于社会经济的影响程度等规律性的东西,接着对于西方经济思想的未来演变趋势及其影响进行了合乎推理逻辑的预测,认为西方经济思想的演变在宏观上从重视物质财富的个体自由积累到重视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在国家政治经济制度上的应用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在微观上从贸易保护主义等刺激经济发展的手段和方法上的应用到对经济主体的市场行为和心理行为以及相关理论的研究与应用等细节问题上的考究。

新古典金融学第3篇

北京开元天兴拍卖公司艺术品部总经理许志刚先生谈当前拍卖市场

金融危机下的艺术品萧条

当前最让人印象深刻的一个词应该是“金融危机”了。金融危机给我们的方方面面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在艺术品市场,它的影响也正在逐渐显现,各大拍卖公司2008年秋拍总成交额几乎全线缩水。如果将2007、2008年拍卖总成交额做一个对比,那么最明显的将是成交量的下滑。

与此同时,随着金融危机让富豪们的腰包大幅缩水,艺术品市场不景气状态越来越明显,艺术品的拍卖形势不容乐观。如俄罗斯著名印象派画家阿列克谢・彼得罗维奇・博戈尔鲁多夫的名作《圣彼得堡的风景》原本估计在纽约秋季艺术品拍卖会上能以300万美元的价格拍出,但结果却是流标。

苏富比秋季艺术品拍卖会也遭冷遇。尽管拍卖会上不乏名家名作,但只拍出45件作品,没拍出的作品数量高达25件。

一切都在说明,金融危机下的艺术品萧条已经来临。这次金融危机带给艺术品市场的冲击,让人触目惊心。

危机中更易入手精品

虽然现在艺术品市场呈现萧条状态,让很多新进买家望而却步,但对于资深买家来讲,并没有太大影响,反倒是这次金融危机让许多投机的资金逐步退出了艺术品市场,艺术品市场将迎来一次难得的洗牌机会。有实力的买家,可以用更少的资金,买到更好的藏品,艺术品市场将迎来一个理性收藏的良机。

投机资金是导致前一阶段艺术品泡沫的主颐原因之一,投机资金对艺术品市场的追捧,加大了藏家购买精品的难度,一件精品,在投机资金的干扰下,可能会让藏家付出更多的金钱,甚至与心仪的宝贝失之交臂。

投机资金的逐步退出,可以有效减少这种状况的发生,这对于真正懂收藏、喜欢收藏的藏家减轻费用负担,颇有益处。

目前情况下更易人手精品的原因有三点:

首先,投机资金逐步退出,藏家购买心仪宝贝的干扰会被减小到最低。同一件拍品,10个理性的竞买者竞价跟10个投机性竞买者竞价,最终的成交价格必然完全不1司,少了投机性竞买者的干扰,理性竞买者更能够以合适价格入手。

其次,受会融危机的影响,部分藏有精品的藏家将会遇到资金短缺的困扰。这个时候将藏品出手,将成为他们不得不做出的选择,这就会让市场上有更多的精品出现。

最后,为了应对艺术品市场的萧条,众多拍卖公司为保证自身的生存,将逐步提供更能让藏家满意的特色服务。同时,他们也将会力求以较低的价格征集到更为珍贵和稀有的经典艺术品,这对于资金没有问题,懂收藏、爱收藏的藏家来说,绝对是一个良机。

推出特色服务的拍卖公司,也将凭借自身的优势,向竞争对手施加竞争压力,从而迫使其他公司采取相应服务应对,这对藏家来说,将享受到更好的服务,入手精品的机会随之大增。

在艺术品市场内,危机蕴藏着机会,可以起到降低成本的作用,给藏家带来更多的实惠。

开元天兴拍卖的应对

北京开元天兴拍卖公司是北京市政府批准,北京市商务局、工商局核准注册的综合性大型拍卖企业。开元天兴将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和诚实守信的操守,以“至真、至诚、唯精、唯美”的原则和服务目标,努力为各界人士提供优质、专业化的服务。

开元天兴拍卖艺术品部专业从事古代字画、近现代名家书画、瓷器、玉石器、木器、金属器、古籍文献等文物艺术品的鉴定与拍卖,拥有一批经验丰富、海内外著名的专家顾问、鉴定师、评估师、拍卖师及其他相关专业人员。

公司拥有一整套规范的鉴定制度,旨在将客户利益扩大到最大化、为客户化解鉴别藏品真伪的麻烦和顾虑。

我们认为,拍卖公司应该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高超的专业技能,能够帮助和指导买卖双方把握时机,对市场和拍品做出正确的判断与选择。更应该在鉴别真伪的基础上,选择具有收藏价值和市场前景的精美作品推荐给客户。

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开元天兴将不断努力创新,根据当前市场情况,减少估价明显偏高和市场需求较少的拍品。精心筛选拍品数量,去普取精,合理把握价格,将多的精品推向市场,为藏界人士提供更好的服务。

用特色服务藏家

自2009年开始,开元天兴拍卖下属的由众多故宫、首博等文博单位资深专家组成的文物鉴定组,面向社会进行文物古玩的鉴定,藏家可与鉴定专家而对面交流。除开展藏品鉴定外,还将定期举办讲座,开办收藏爱好者学习班,学员可与古董艺术品精品零距离接触。

北京开元天兴拍卖有限公司,视诚信为立身之本,坚决摒弃行业内常见的种种非诚信的操作行为,竭诚为客户提供最优质的服务,努力将公司建设成为买家信赖、卖家依赖的典范企业。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开元天兴的努力下,将为藏家带来更多的惊喜!

“鉴宝以丽会友”大型交流会暨岩末答谢会现场爆棚典派盛世(北京)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全程服务锦上添花

娟 娟

伴随着2009新年钟声的敲响,1月4日,由北京华夏典藏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鉴宝联谊会主办,北京古玩书画城、典派盛世(北京)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协办,为期两天的“鉴宝以藏会友”大型交流会暨岁末答谢会在北京古玩书画城圆满落幕。

本次活动最让广大收藏朋友欣喜的是鉴宝联谊会特别邀请了CCTV-2《鉴宝》栏目专家组的陶瓷专家黄秀纯、玉器专家赵永魁、书画专家李元茂、杂项专家刘静亲临活动现场,为广大藏友的藏品逐件进行辨别真伪、断定年代、评估价值,帮助来到现场的收藏爱好者们释疑解惑。藏家报名踊跃,活动现场爆棚。

藏家最关心的是自己收藏的宝贝怎么能快速变现。作为这次活动主办方的北京华夏典藏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鉴宝联谊会,为了给广大藏友搭建藏品展示、交流、交易、交友的高端平台,特邀艺术品拍卖界新锐典派盛世(北京)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提供全程服务。该公司委派业务精英走进活动现场,就如何把握金融风暴下的艺术品收藏投资,藏品有何途径可以快速变现,如何参加艺术品拍卖等问题做了详尽讲解,吸引了众多藏友参与。

活动最后由典派盛世(北京)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对评选出的部分获奖藏品进行了现场拍卖,气氛热烈,更是把活动推向高潮,成为本次活动的又一亮点。

典派盛世(北京)国际拍卖有限公司王经理就本场活动表示,以后将继续加大和北京华夏典藏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鉴宝联谊会的合作,对本场活动的优秀藏品、获奖藏品和拍卖中流标的拍品,公司将全部推荐参加本公司举行的典派盛世2009首届春季艺术品拍卖会,为藏家提供畅通的艺术品变现渠道。

典派盛世艺术品投资理财试水《国际金融海啸之浙商应对》专题沙龙

玉 坤

由典派盛世(北京)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协办,浙江大学企业家经理人同学会杭州分 会、浙江大学企业家经理人同学会公共关系与法律事物部主办,《赢时代》、《浙商信息参考》、《浙江经济》、浙江传媒学院提供支持的《国际金融海啸之浙商应对》专题沙龙及《爱的宣言》主题晚会,于2008年12月13日在杭州市黄龙饭店隆重举行。近200名浙江知名企业家(均为浙江大学企业家经理人同学会校友)参加了会议。

沙龙上浙大校友代表、典派盛世(北京)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总经理朱钢先生就《国际金融海啸笼罩中国艺术品市场,艺术品投资理财金融化带动投资重组》做了主题发吉。

《爱的宣言》主题晚会伴随着浙大校歌拉开序幕,由浙江传媒学院学生主持演出。浙江大学企业家经理人同学会校友30人捐款3万余元,帮助贫困学生度过难关顺利完成学业。典派盛世(北京)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总经理朱钢在捐助贫困学子的活动上演讲,期望这些优秀大学生不能因为家境贫困而中断学业,应当发奋图强,早日成材,报效祖国。接受捐款的浙江传媒学院学生代表发表了感人肺腑的讲话,浙江传媒学院老师代表贫困学生给浙江大学企业家经理人同学会赠送了“爱心助学”锦旗。

典派盛世(北京)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朱钢提供的一些艺术品投资建议,推介的艺术品投资保值融资理财项目,引起现场企业家的强烈兴趣。让有一定实力的企业及企业家同学介入艺术品收藏领域,去弘扬民族文化,保护中华遗产,并借此提升企业及企业家的文化品位,彰显企业雄厚的经济实力。

中拍国际2008秋季拍卖会落下帷幕

中拍国际2008秋季拍卖会于12月20日北京落槌。本次拍卖会总成交率为55.6%,成交总金额为5971.4万元。

金银器瓷玉杂项专场中的323件拍品以4488.3万元的总成交额相对完美收场,成交率达到65.33%,创中拍国际拍卖史成交率新高。在金融风暴寒气逼人的情势下,能取得如此业绩着实出人意料。

22件金银器成交18件,成交率高达81.8%。古代金银器价格自去年开始悄然走高,并且升值幅度很大,这已经成为很多人注意到的事实,金银器已经成为收藏领域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门类。但是,由于金银器本身货源有限,又受多种因素的限制,国内很少举办金银器的专场拍卖会,拍卖数量寥寥无几。有鉴于此,中拍国际潜心为广大藏家特设的金银器精品专场,荟萃了金银器精华拍品22件,以唐辽时期金银器为主,汇集了北周至清乾隆时期的精品器物。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树德堂稷山成足银”款錾刻麒麟凤缠枝牡丹纹双龙耳簋式炉以12万元成交,唐代银鎏金錾刻凤纹象耳四羊首尊(觯)以28万元成交,体现中西文明交汇融合结晶成果的银鎏金“封猴拜象”(封侯拜相)粟特人物纹盘以45万元成交,唐代银鎏金西番莲纹龙柄胡瓶以78万元成交,辽代摩羯戏珠纹金花银盘以25万元成交,繁复华丽的辽代统和年间的皇家金砚以78万元成交……金银器拍卖业绩斐然。

佛像拍品49尊成交近9成,银累丝镶宝石无量寿佛坐像是藏传佛造像中罕见的珍品,嵌满红绿宝石、珊瑚及绿松石等装饰,做工极为考究,以60万元的高价成交。清代天铁五福坛城以58万元的成交价格紧追其后,辽代铜鎏金莲座菩萨亦以48万元落槌。竹木牙雕系列拍品中,清道光年间的一件黑漆地戗金祝寿诗意人物图屏风不负众望,引起了买家的兴趣,终以190万元落槌。另一件宋代金银平脱山石花鸟瑞兽纹漆芭蕉扇拍出了14万元的高价。汉代的松烟墨流传至今者实属凤毛麟角,一开拍便引来四方竞价,最后以高于起拍价数倍的13万元的价格成交。在紫玉金砂,品茗佳器系列拍品中,精选的20把紫砂壶备受青睐,成交18件,成交总额达117.8万元。

玉器系列共计43件,囊括了从新石器时代到清代的珍品。玉器中高古玉业绩显赫,独占鳌头,这也是中拍公司一直以来的业务强项。商代的古蜀三星堆文化玉虎以古蜀巧匠娴熟的圆雕技艺和高超的造型能力引起了场上激烈的竞价,终以280万的价格被国内一藏家收入囊中。夏商时期的古蜀三星堆文化大玉璋,以190万元的成交价格收入买家囊中。此外,商代古蜀三星堆文化出领璧以75万元落槌。还有一件商代的古蜀三星堆文化凤鸟纹玉璋,器身以古蜀琢玉独有的点钻琢接阴线刻法琢饰凤鸟纹,以67万元成交。

此次拍卖中,30件设计独特的精美翡翠饰品拍出了22件,得益于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在拍卖场上买珠宝要从比商场购买更便宜,另具有三大优势。一是精品珠宝才会上拍;二是参与竞投的买家拥有最终决定权,买方的权利有保障,辨别真伪的事情都不用操心,统统交由拍卖行完成;三是拍卖公司会照顾不同的阶层,对于普通的顾客也会有一些特色的珠宝可供选择。

新古典金融学第4篇

凡尔赛玫瑰

法式家具的风格按时间顺序主要分为四类:巴洛克式、洛可可式、新古典注义和帝政式。在优雅浪漫的主基调下又各有特点。总的来说巴洛克式宏壮华丽;洛可可式秀丽巧柔;新古典主义精美雅致;帝政式刚健雄伟。

凡尔赛玫瑰家具在色彩上以素净、单纯与质朴见长。爱浪漫的法国人偏爱明亮色系,以米黄、白、原色为最多。所以,有人称凡尔赛玫瑰家具为“感性家具”。而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国家,最重要的是在各区域中保持并发展其富于民族传统和特征的精品。如中国的明清实木家具,几百年来就一直为人们所喜爱。法国的古王朝家具也以其精湛的做工,古典优雅的风格,深受世界各国爱好者所赏识。

洛可可风格仍然是法式里最具代表的一种风格,以流畅的线条和唯美的造型著称,受到广泛的认可和推崇。洛可可风格带有女性的柔美,最明显的特点就是以芭蕾舞为原型的椅子腿,可以感受到那种秀气和高雅,,那种融于家具当中的韵律美。它注意体现曲线特色。靠背、扶手、椅腿与画框大都采用细致典雅的雕花、椅背的顶梁都有玲珑起伏的“C”形和“S”形的涡卷纹的精巧结合,椅腿采用弧弯式并配有兽爪抓球时的椅脚,椅背顶梁和画框的前梁上都有贝壳纹雕花。复杂的设计和精工细作使得法式家具价格不菲。但是法式家具依然有着许多拥趸,因为从法式家具可以感知到法国悠久而芬芳的文化历史。

华莎驰

华莎驰(VERSACE)在国外享有盛誉,由于广达与意大利合作设厂,“华莎驰”系列家具在汕头生产,选材优质环保,欧洲进品布饰、配件,加上技师精工雕琢,出品不凡,而价位却让喜爱欧式高档家具的人感到惊喜。新古典主义和大罗马艺术完美结合的华莎驰整体家具家饰系列,包括客厅、餐厅、起居厅、卧室、书房及灯饰、餐具、油画、装饰毯等系列配套,极具人性化的设计造型,采用优质、环保材料,运用精美纯铜24K镀金饰件,由世界级工艺大师精心打造,每一件“华莎驰”作品的独特个性都能唤起人们对艺术的遐想。精美的华莎驰作品再融汇名贵家居摆设珍品,为人们缔造具王者风范的梦幻皇室家居。来自意大利、西班牙原装进品的“斯历”、“飞雅”、“歌迪”品牌和中意合作生产的“华莎驰”家具以及“华莎驰”顶级饰品,使人感受到另类个性化欧式新古典的韵味。

华莎驰家具都采用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最细致的细节处理,无论是手工贴金箔、手工彩绘还是手工上漆,都显示着精致的技艺。据介绍,每一款家具都要经过实木框架、附上型材、模具倒模、手工雕花、人工上漆到打蜡、表面细节处理等复杂工序,每一道工序都精致而严谨,制造一件家具至少需要耗时100天,不做成精品誓不罢休。以金色、黄色、褐色为主色调,在突出浮雕般立体质感的同时,追求优美的弧形及弧度,力求在线条、比例及设计上充分展现丰富的艺术气息,使整个家居设计大气奢华,彰显帝王风范。

诺曼尼斯

这是以生产沙发在中国家具行业著名的东莞富宝(沙发)制造有限公司旗下的一个沙发品牌——诺曼尼斯(Romanes)。该系列沙发是木、纺织品结合的欧美式。沙发款式、色调古朴典雅,以深红、紫红、深褐色等复色为主色调,卖场中配有较古典的饰品和灯饰。目前,富宝公司有“富兰帝斯”、“宝格菲特”和“诺曼尼斯”等品牌。

Frandiss诺曼尼斯经典家具将华贵与文化完美融合。文化不因奢华而庸俗,奢华不因文化而孤傲。两者结合给人以恢宏大气、优雅舒适之感。Frandiss的经典家居,大到全套家具,小到饰品,都承载着一段历史故事,延续时代遗韵,包含丰富的文化底蕴,是尊贵身份的代表。

今年新推出的Frandiss品牌X系列是经过升级的新古典主义风格。开放、创新的设计理念传递出传统历史痕迹与浑厚文化底蕴;同时又摒弃了过于复杂的肌理和装饰,简化了线条,颇受高端家居消费者喜爱。精雕细琢,镶花刻金,细致的打磨,考究的涂装,完美的配饰……Frandiss人用精益求精的执着,通过对细节的完美表现,让新古典家具绽放异彩!此外,X系列继承了Frandiss 品牌的高贵血统,其富有品味的原创设计以及考究精良的做工工艺, 将开创高端家居消费新潮流,为精英阶层打造尊荣、富有品味的生活空间。

威廉姆斯

昆山市维罗那家具有限公司是一家国内仿古家具行业前驱企业,在维罗那企业品牌统领下,拥有“英国威廉姆斯家具”品牌。英国威廉姆斯家具于1965年由英国皇家艺术大师Alan Williams 在英格兰创办。Alan Williams毕业于英国伦敦皇家艺术学院,国际知名设计艺术大师。伦敦皇家艺术学院是专门为英国皇室培养艺术大师的艺术殿堂。Alan Williams 曾为不少英国皇室和美国许多高级酒店和上层名流做过设计和顾问。威廉姆斯家具沿袭英国贵族家具的传统做法,采用顶级桃花心木,美国红樱桃,胡桃楸等名贵实木和高品质的木皮手工拼花精雕细琢而成。传统的手工喷涂工艺透出天然美丽的木纹。整体家具风格渗透出高贵典雅的贵族精神和绅士风度。如齐本特系列,巴洛克系列,安妮皇后系列等,产品设计优雅大方而不庸俗,易于搭配不同风格的家居氛围。

新古典金融学第5篇

关键词:投资理论;凯恩斯主义;新古典主义

投资理论大致经历了五个多世纪的发展,也就是投资理论的萌芽、形成、发展、繁荣四阶段。逐渐形成了今天完整的投资理论体系。

一、16-17世纪末――投资理论的思想萌芽时期

在经济学史上这一时期也被称为前古典经济学时期,特别是16世纪以前和16世纪以后至17世纪末这两个阶段。16世纪以前,西方还是简单的自给自足的资本经济结构的时候,投资的“产出大于投入”的基本思想就被一些先哲以“前科学的”眼光“模糊地”觉察到了,如互惠的交换、价值的增量比较等。16世纪初开始,西欧重商主义盛行特别是英国和法国,重商主义者都强调生产和贸易出口,使本国始终保持贸易顺差,动用国家力量利用本国资源,使本国获得尽可能多的财富,这实际上是国家的投入和产出问题,体现的是国家的投资理念和投资行为。17世纪中期早期古典政治经济学产生,代表人物是W.配第,著名格言“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体现了对生产投入基本要素的早期而深刻的认识。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主要贡献是奠定了劳动价值论的基础。

二、18世纪投资理论体系的初步形成

18世纪中叶重农主义盛行,主要代表人物是魁奈.F,在其代表作《经济表》中第一次将研究重心从流通领域转向生产领域,对投资理论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重农主义者的“生产意味着创造剩余、生产行业在生产过程中生产了比其所消耗资源更多的产品”的观点,仍符合现资准则。

在重农主义学派的基础上1776年亚当・斯密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的问世,标志着古典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形成。随后托马斯・罗伯特・马尔萨斯和大卫・李嘉图对古典经济学理论进行了批判性继承并使古典理论逐渐完善。古典经济理论着重研究经济的是总量问题,这还涉及到经济增长、国际贸易、货币经济、财政问题等。其主要贡献是:强调自由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和自由的投资环境制度;按照统一效率标准,提出“经济人”假设,将私人和一些组织设定为投资主体;提出的比较优势理论和绝对优势理论解释了投资选择的原则;认识到资本积累和劳动分工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利润是投资的持续动力;所有这些都是对投资问题进行系统性的阐述。

三、19世纪投资理论的发展

19世纪70年代初,边际学派同时出现了在西欧国家,掀起了一场边际革命,其奠基者是几乎同时独立提出主观的价值理论的三位经济学家:奥地利的门格尔、英国的杰文斯和法国的瓦尔拉斯是公认的三位理论大师。在他们的基础上分别形成了奥地利学派、剑桥学派、一般均衡学派,以及美国和瑞典的新古典主义。其中新古典主义取代古典主义成为主流。新古典主义学派深化了古典学派的投资理论,其贡献在于:新古典学派将边际原则和数理方法引入投资分析,投资分析运用数学函数和机械均衡原理量化了边际成本、边际收益、机会成本等概念。

四、20世纪投资理论的繁荣

在整个20世纪里投资理论得到了空前繁荣,一方面是凯恩斯主义投资理论的不断完善和新古典主义投资理论的不断修正,另一方面是投资从实物投资理论转向实务和金融投资理论,从国内投资理论转向国际投资理论。

(一)凯恩斯投资理论的修正和新古典投资理论模型

1917年克拉克最早探讨过加速原理,卡恩和凯恩斯提出了乘数原理。艾文・费雪1930年在《利息理论》一书系统阐述了投资理论。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促使人们对当时处于主流地位的新古典主义进行了反思和修正,另外,许多学者也进行了创新,其中熊彼特以“创新”理论为轴心,提出了自己独具特色的投资理论。

1936年凯恩斯发表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标志着凯恩斯投资理论的产生,他在书中提出了投资变化和收入变化关系的乘数论,乘数论认为,总投资增加时,收入的增量将是投资增量的n倍。这个n就是投资乘数。如果以ΔI表示投资增量,以ΔY表示国民收入增量,则投资乘数n=ΔY/ΔI,国民收入增量n倍于投资的增量。同时乘数的作用是双向,亦即投资的减少会引起收入n倍减少,表明投资对经济的影响会逐渐放大。

加速数原理首先是由Clark(1917)提出,在其基础上哈罗德于1939年提出了简单的加速数模型―哈罗德模型:K=v.Y

其投资函数It=Kt-Kt-1=v.(Yt-Yt-1)

K代表资本存量,Y代表产量水平,v代表资本―产量比率即加速数。该模型假设v不变和资本存量可以调整到最优。正是该假设构成了该理论的缺陷:在现实情况下,计划的投资量与实际的投资量是有差异的,资本大部分情况下不会得到充分发挥;在现实的生产过程中,资本和劳动力之间可以相互替代,不是一成不变的。为克服该理论的缺陷,考伊克提出了资本调整原理的投资理论,克服了加速原理的第一个缺陷。该理论假设以往各期的产出水平对当期资本存量的影响呈现几何级数递减:

Kt=v(1-λ)∑λi.Yt-i(0

Kt-1=v(1-λ)∑λi.Yt-i-1(0

其投资函数为:

It=Kt-Kt-1=(1-λ).v.Yt-(1-λ).Kt-1③

该式表明:t期的投资量取决于本期的产出水平、上期的资本存量以及v、λ值的大小。

基于加速原理和乘数原理,1939年萨缪尔森综合了两者的相互作用原理提出了乘数-加速数模型:

Yt=Ct+It+Gt④

Ct=b.Yt-1,0

It=V.(Ct-Ct-1),V>0⑥

其中Yt和Yt-1分别表示t期和t-1期的收入,Ct和Ct-1分别表示t期和t-1期的消费,It、Gt分别表示t期的投资和政府购买,b为边际消费倾向,V为加速数。该模型试图把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结合一起对经济周期作解释,同时特别强调投资变动的因素。同时该模型证明了收入的变化取决于边际消费倾向和加速系数的变化。边际消费倾向决定乘数,加速系数是由于收入的变化导致的投资支出的变化。该模型还表明了投资的增长会引发多种结果,包括收入的持续与非持续增长。

20世纪60年代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乔根森采用边际分析方法,以市场完全竞争、生产要素相互替代可能为前提,带有很多古典特征,提出了旨在研究以长期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厂商最优投资行为的新古典投资理论。乔根森把分析的重点放在企业行为主体上,以达到最优化投资决策,其模型中包含了利率、价格、产出、资本使用成本等许多经济因素。克服了加速数原理的资本存量固定的缺陷,是个相对动态的模型。后来又经过卢卡斯、古尔德、特雷德尔、宇泽弘文分别对其修正,形成了投资的调整费用模型,并且逐渐成为新古典投资理论的核心内容。

(二)金融投资理论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经济学家的眼界不仅仅是停留在经济如何能长期增长的理论,更多的是关注虚拟的金融投资和对外投资方面的理论。这时期金融方面的投资理论成果尤其引人注目,而且对以后乃至现代的经济、金融、国际投资理论和实践的影响是深远的。二战后美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的楷模,其经济的持续增长离不了强大和完善的金融市场体系的支撑。20世纪50年代金融市场的运作规律也引起了当时经济理论者的关注和兴趣,就在那时真正意义的现资理论开始产生,其最重要的基础有:马克维茨的现代资产组合理论(MPT:ModernPortfolioTheory)、法马的有效市场假说(EMH:EfficientMarketHypothesis)和莫顿・米勒与弗兰克・莫迪利安尼的MM理论。

马克维茨的现代资产组合理论以方差代表资产风险,阐述了寻找资产组合有效边界的方法。即在给定风险水平下如何确定所有收益最高的资产组合或在给定收益水平下如何确定风险最小的资产组合;后来经夏普、林特纳和莫辛将马可维茨的均值-方差分析扩展到了竞争性经济中,发展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在风险测度方面采用的方法,大大简化了资产风险价格的计算;出于对CAPM经验检验的验证,罗斯提出了替代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套利定价理简称APT;APT模型以无套利定义均衡,建立了资本资产的均衡价格与诸多决定因素之间线性相关的关系。

1973年Schole和Black联合提出了Black-Scholes(B-S)期权定价公式,奠定了衍生证券定价理论的基础。随后Merton、Ross、Cox和Rubinstein等人对该公式进行了进一步简化与拓展,使期权定价公式更适应现实需要。

(三)国际投资理论

20世纪60年代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特别是跨国公司成为世界贸易的投资主体,国际投资成为国际贸易的主要形式,国际投资理论主要从资源配置方面去解释投资的原因、时机和特征,其主要理论有海默的垄断优势理论、弗农的生命周期理论、小岛清的比较优势投资理论、巴克利和卡森的内部化理论、邓宁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等。上述理论各自产生的前提不同,他们分别从不同角度出发解释了投资产生的原因。以上五种投资理论关系密切。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是对垄断优势理论的又一发展。一国企业技术、管理、规模、资金等垄断优势是一国企业依据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进行国际直接投资的必要条件;比较优势投资论是继这两个理论后对FDI理论的一个补充。国际生产折衷理论没有否定垄断优势理论和内部化理论,而是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吸收了这两个理论的主要论点,并且引进了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区位理论来解释跨国公司从事国际生产的能力和意愿。

参考文献:

1、(英)凯恩斯著;徐毓译.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M].商务印书馆,1983.

2、AvinashDixit&RobertS.Pindyckinv-

estmentUnderUncertainty[M].PrincetonUniversityPress,NewJersey,1994.

3、Lucas.Optimalinvestmentpolicyand-

theflexibleaccelerator[J]. InternationalEco-

nomicReview,1967(2).

4、JamesTobin.AGeneralEquilibrium-

ApproachtoMonetaryTheory[J].JournalofMoney,CreditandBanking,1969(1).

5、H.J.ArrowandMordecaiKurz,Opti-

malGrowthwithIrreversibleInvestmentina-

RamseyModel[J].Econometrica,1970(2).

6、A.B.Abel.Optimalinvestmentunder-

uncertainty[J]. AmericanEconomicReview,

1983(73).

7、(美)兹维.博迪, (美)亚历克斯.凯恩, (美)艾伦.J.马科斯等著;马勇,胡波译.投资学精要[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8、朱宝宪.投资学[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新古典金融学第6篇

1929-1932年出现全球性经济大萧条之前,以马歇尔为代表的古典主义学说占统治地位,观点是市场自由放任论。凯恩斯主义(因为产生在经济大萧条背景下被称之为“萧条经济学”)认为自由放任的市场调节不能自发实现平衡,用有效需求不足理论说明必须依赖财政刺激,3%左右的温和通胀水平对经济增长是有利的。直到1974-1975年出现最奇特的滞胀危机,古典主义卷土重来,认为滞胀是凯恩斯主义财政刺激的恶果。在批评凯恩斯主义基础上,货币主义、理性预期学派和供给学派兴起,相互之间论战相互进行理论修补。在新(后)凯恩斯主义、现代货币主义、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理性预期学派)、供给学派等模型中,以及实验经济学、演化经济学和行为宏观经济学等前沿研究中,都可以寻找到宏观经济理论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的争议。

1930年代大萧条出现后,费雪的“债务-紧缩理论”,或明斯基“信用-紧缩理论”认为,大萧条经济危机出现是由于繁荣时期过度负债(信用)的存在,走出“大萧条”解决通货(信用)紧缩的对策或是自由放任,企业破产后的强制恢复,或是增加货币供给,利用通货膨胀的方式助其恢复。现代货币主义对1970年代的滞涨进行研究认为,由于私人经济具有天然不稳定性,中央银行应奉行与实际经济增长率相适应的“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无效。但是1980年代初发生通货紧缩的衰退(因降低货币增长率),1990年代初发生衰退(货币是稳定的),在上述理论中找不到答案。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理性预期学派)研究认为,货币在长期是中性的,货币在短期也是中性的,因而提出公开宣布的稳定的货币政策主张。1970年代真实经济周期模型(RBC)认为,全要素生产率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都由一个变量的变动来解释,货币冲击是真实冲击之外的一个变量。在此基础上扩展研究而来的随机动态一般均衡(SDGE)模型,包含了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和物价水平等货币因子。阿尔克洛夫(2005)认为,自然率假说与现实相悖,古典主义对于货币中性的判断是错误的,实际经济活动中存在低水平货币幻觉。小规模滞后调价或工资黏性会导致货币数量改变,从而影响到宏观经济均衡的显著变化。阿尔克洛夫等在行为宏观经济学框架下通过实证研究认为,需要构建一个稳定化的低通胀目标而不是零通胀目标的宏观政策框架,宏观经济学在偏离完全竞争时才有意义。

(二)微观基础是一种泡沫长期可持续的货币冲击吸收机制

大多数研究者认为泡沫具有反稳定的负面效应。另外一些学者研究表明泡沫具有积极效应,特别是经济面临金融抑制、实体经济和需求约束时,在经济趋于动态无效的情况下积极效应就会变得显著。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Shefrin和Statement(1994)的“行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Behavioralcapitalassetpricingmodel,BCAPT)研究了市场有效性的微观基础—泡沫市场中交易者行为。行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修正了资产定价理论的理性预期假定前提,分析了市场中存在噪音交易者(Noisetrade)与信息交易者(Informationtrade)时的泡沫如何形成。行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推导了价格效率的必要与充分条件,分析了噪音交易者对价格效率、波动率、报酬率异象和交易量的影响,认为在价格有效市场中,价格效率均衡都可以有效地进行重新构造。借鉴1980年代以来美国、日本和欧洲通过泡沫化机制刺激经济,及其经济泡沫治理的教训,我国迫切需要通过金融部门变革来建立强大开放的金融市场和高度发达的金融体系,在金融制度上建立有助于设置防范泡沫和泡沫破裂的货币冲击吸收机制。金融部门变革与创新,金融深化与实体经济结构调整互相促进,泡沫可能具有长期可持续性;当资本市场可以维持较高的平均信心值水平并维持较高回报率时,泡沫的长期持续有可能提高经济的动态效率。

新古典金融学第7篇

一、1900年前后西方货币金融理论研究的基本状况

在回顾20世纪西方货币金融理论所取得的重要进展之前,对该领域在历史上的发展及上一个世纪之交西方学者在这一领域的研究状况作以简要概括,应该是逻辑的起点。

(一)货币金融理论逐步发展为相对独立的学科体系

从历史发展的进程看,对货币金融问题的研究,应该说在古代先贤哲人那里便已开始了,但在政治经济学(或经济学)作为独立的学科诞生之前,这方面的研究主要是与哲学、伦理学、政治学等学科融合在一起,体现在思想家内容丰富的着作中。如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Platon,前427-前347年)在他的《理想国》和《法律论》两部着作中,就曾对货币和高利贷问题进行过专门的论述;古希腊另一位伟大的思想家亚里士多德(Aristoteles,前384-前322年)在他的《政治论》和《伦理学》着作中也曾多次讨论过货币和高利贷问题,并对货币流通、价值形式和信用的基本原理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古代思想家对货币、信用问题的分析在货币金融思想史中具有开端的意义。

政治经济学或经济学在西方形成为相对独立的学科大致是在15-16世纪,也就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开始确立的时期。在此之前,由其社会性质和经济发展水平所决定,经济学还不可能成为独立的学科。15-16世纪,西欧的封建制度开始解体,资本主义制度快速成长,小商人和手工业者开始独立出来,自然经济迅速向商品经济转变,资本的原始积累以各种方式在加速,社会生活中经济力量的主导地位日益明显。与此同时,学术研究中对经济问题给予了前所未有的关注,政治经济学或经济学开始从哲学、伦理学、政治学等学科中相对独立出来。

在政治经济学或经济学开始走向相对独立的过程中,最初的也是最有影响的是被称为重商主义的经济学。重商主义对经济问题的研究已不是像前人那样主要放在哲学和政治学着作中,而是把经济问题作为一个单独的范畴来研究。1615年,盂列克钦写作了《献给国王和王后的政治经济学》一书,这是历史上第一次使用"政治经济学"这一概念。托马斯·孟于1664年出版了《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该书被称为"重商主义的圣经"。

虽然重商主义者开始把经济问题作为相对独立的范畴来研究,但真正确立经济学作为独立学科地位的则是古典经济学的兴起。古典经济学兴盛的时期是从17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中期,其代表人物在英国是从威廉·配第开始到李嘉图;在法国是从布阿吉尔贝尔到西斯蒙第。最着名的着作有威廉·配第1662年发表的《赋税论》、布阿吉尔贝尔1695年的《法兰西详情》、大卫·休谟1752年的《政治论丛》、亚当·斯密1776年的《国民财富的性质与原因的研究》、李嘉图1817年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西斯蒙第1819年的《政治经济学原理》等。威廉·配第被视为古典经济学的创始人,李嘉图则被称为古典政治经济学的集大成者,亚当·斯密既被视为古典经济学的大师,又因创立了比较完备的政治经济学体系而被看作现代经济学的开创者。古典经济学兴盛的时期,也是资本主义制度确立的时期,经济自由主义是经济理论的主导思想。在资本主义快速发展的过程中,货币、信用、资本的积聚和集中成为经济生活中的重要内容,新式银行的出现,银行券的发行与流通使金融在经济中的地位日益突出,因此,在古典经济学体系中,对货币、信用、利息、银行等问题的研究成为最重要的内容之一。

19世纪70年代,以法国的瓦尔拉斯、英国的杰文斯和奥地利的门格尔为代表的经济学家建立了从各个市场分析供求的微观分析方法,也称均衡分析方法,他们提出了边际需求的概念,认为边际需求决定要素价格,要素价格决定市场均衡。马歇尔1890年出版了《经济学原理》一书,被认为是这一时期边际主义理论发展的集大成者,该书的广泛使用使微观分析成为主流。该书也是第一次放弃使用"政治经济学"而采用"经济学"这一概念,这也标志着西方经济学的完全独立。

在边际主义兴起(有些学者称为西方经济学的第二次革命)之后,货币、资本市场开始成为经济学学科体系中的重要内容,货币金融理论便在经济学科体系中快速发展起来,并随着金融在经济生活中地位的上升而逐渐成为经济学科体系中最重要的支柱之一。在20世纪初期信用货币广泛流通和货币金融关系与经济生活日益紧密地融合在一起之后,货币金融理论在经济学体系中的地位上升的同时,也逐渐形成自己相对独立的学科体系并在这个体系中得到更快的发展。

(二)20世纪初西方货币金融理论研究的基本状况

如前所述,对货币金融问题的研究,在古代先贤哲人那里即已开始,其思想体现在他们的哲学、政治学等着作中,所表达的主要是货币、信用问题的社会性和政治性等方面。从涉及的内容看,主要包括货币、信用、银行等方面。其中,在货币理论方面,研究的主要范畴有:货币的起源、币材、价值形式,货币的性质与职能,铸币与可兑换银行券,货币发行权、货币流通与货币制度,货币与财富的关系,货币数量与商品价格的关系等;在信用理论方面,有信用的起源、信用形式,利息的本质、利息率的决定以及高利贷问题;在银行方面,有银行的产生、职能,银行在经济中的作用,银行与货币兑换业和银钱业的关系,银行信用与商业信用的关系等;在国际经济关系方面,有汇率的决定、国际收支的平衡等。这些内容就现在看来,有些已属于货币史、信用史、银行史的范畴,理论分析多有大致可以接受的结论,后来未有大的发展。有些则成为后来研究的起点,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断扩展丰富起来。

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的社会经济体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走向垄断,产业革命后生产力获得了极大的发展,科学、技术条件极大改善,经济空前繁荣。与此同时,货币制度与货币体系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信用货币广泛流通,经济的货币化趋势日益明显,货币金融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突出出来。在这一时期,对货币金融问题的研究有两个特点极为突出:一方面,对历史发展中形成的货币金融基本理论问题有了重新认识和发展;另一方面,开辟了许多新的研究领域,采用了新的研究方法特别是微观分析法,形成了新的研究体系,研究内容大大扩展。关于前者,最突出地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关于货币

的本质与货币的职能

对货币的本质和职能的认识,是货币金融理论中最基本的问题。早期的思想家研究经济和货币金融问题,大都是从此开始的。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历史上大致有两种观点,即"货币金属观"和"货币名目观"。货币金属观认为货币的本质是财富,必须具有实质价值,货币天然是贵金融,货币的职能便是储藏财富,交换的目的便是增加财富的储藏。货币名目观认为,货币是一种价值符号,只是名目上的存在,其流通是由国家的权威规定的,由此货币的职能是充当交换手段。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学者已不是这样简单的看待货币了。一方面,他们认识到生产的扩大和经济发展需要更多的货币,而货币不必限于具有实体价值的贵金属,于是有了银行券和纸币的流通;另一方面,学者们也认识到,银行券和纸币的流通也不能是无限制的,要有一定的价值储备作基础。由此,对货币职能的看法也扩展到流通手段、计价手段和财富储藏这几个方面。

2.关于银行券和货币发行制度

19世纪末20世纪初,银行券已广泛流通,铸币流通已日益减少,并已呈现出纸币取代铸币流通的发展趋势。因此,这一时期,对银行券流通和货币发行制度的研究已相当深入。在此之前,银行券的发行已逐步统一到中央银行,对发行准备问题的看法也基本上取得一致,即根据经济发展需要提供货币,根据兑换需求保留一定比例的准备金。此时对银行券和货币发行问题认识的一大突破是淡化银行券和纸币之间的区别,把二者和铸币统一起来考虑,这便为后来货币理论的研究开辟了新的研究思路。

3.关于货币数量与物价的关系

货币数量与物价之间的关系,在完全的金属货币流通体制下也是一个研究的焦点,早期的"货币数量说"便是很有影响的一种观点。生产和商品流通规模变化不大而新的金银矿的发现使金银在短时间内的突然增加,货币数量的相对稳定而农作物的歉收等,都曾导致物价的波动,给货币数量说提供了支持。19世纪末20世纪初,信用货币已广泛流通,货币数量与物价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更加明显,因此对这个问题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取得很大进展。20世纪货币供求理论的发展基本建立在对这个问题的研究之上。

4.关于信用和利息理论

信用是一个古老的范畴,信用理论是货币金融理论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对信用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学者们大都给予充分的肯定。斯密认为,信用的作用主要有两条,一是节约资本家所必须保有的准备金和金银货币,二是可以把节约下来的准备金和社会流通的金银货币转化为生产资本,用于扩大再生产。李嘉图认为,信用还可以通过资本的再分配,促进利润率的平均化。约翰·穆勒认为信用能为有才干的人提供条件。在银行发展起来之后,对银行信用的认识更加深化。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对于信用与货币量之间的关系、信用与物价之间的关系等都已有深刻的认识,并提出了调节控制信用量的必要性。对银行提供信用的态度,历史上有两种学说即"信用媒介说"和"信用创造说"影响很大,前者主张银行应在接受存款的基础上提供放款,放款的数量决定于存款的数量,银行只是充当媒介的角色。后者主张银行的放款可以超过存款,且能用放款的办法创造存款,银行提供信用的限制在于社会的真实需求。到19世纪末,"银行创造论"的观点占据主导地位,理论界对于信用创造货币的机制已有相当深入的研究。

利息与信用是相并存在的古老范畴。历史上对利息问题的研究一般是与信用结合在一起进行的。最初的研究焦点在于利息的合理性及其界限问题,在资本主义制度确立以后,对利息的研究转移到利息率的决定上来。19世纪末20世纪初新古典学派从资本的供给和需求两方面来分析利息率的形成和决定,提出了"均衡利息论",成为20世纪利息理论发展的新起点。

回顾20世纪初期西方货币金融理论研究的基本状况,除了上述在货币金融基本理论问题方面有了重新认识外,更重要的是,这一时期还开辟了许多新的研究领域和新的研究方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货币的研究不再局限于金银铸币,而是扩大到存款、商业票据等形式

历史上对货币问题的研究主要是指金属货币,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央银行发行的银行券和国家发行的纸币已广泛流通,由于转账结算体系的建立,银行存款明显起着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商业票据的使用也节约了金属货币的流通。学者们已看到银行存款、商业票据等与金属货币的联系,已把存款纳入了货币金融理论的研究范围,开始把存款看作货币。20世纪货币金融理论的发展便是沿着这一思路展开的,并且随着货币形式的不断增加,对货币的研究开始分层次进行。

2.把货币供给与需求放在统一的框架内进行分析

在金属货币流通体制下,学术界对货币供求的分析基本上是分别单独考察的。从货币需求方面看,主要是分析商品流通对货币的客观需要量;从货币供给方面看,重点考察的是货币是否足值以及从物价的角度判断货币是多还是少。新古典学派兴盛之后,引入了边际分析方法,建立了市场均衡分析模型,把供给和需求纳入了统一的分析框架。由此,对货币供求的分析也开始联系在一起,此时的研究重点则仍然集中在宏观方面,即统一框架内的总量分析。

3.对资本市场和证券交易的研究开始引起广泛关注

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经济在经过几百年的发展之后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在这个过程中,资本市场和证券交易起了重要作用。相应地,对资本市场和证券交易的研究也取得了重要进展。当时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资本市场的作用、证券交易的组织与运作原理等方面,也看到了资本市场与货币供求之间存在的内在联系,奠定了20世纪资本市场理论发展的重要基础。

4.国际货币体系成为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

19世纪末20世纪初,金本位货币制度虽然仍然是占主导的货币制度,但此时信用货币已呈现出即将取代金属货币成为主要货币的发展趋势。经济的发展和生产与流通的扩大,使金本位制度面临极大的挑战,新的国际经济关系需要建立新的国际货币体系。很明显,信用货币体制下的国际货币体系要比金属货币制度体制下的国际货币关系复杂的多。因此在上个世纪之交,理论界已对国际货币体系进行了集中探讨,并使国际货币体系成为货币金融理论研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总之,20世纪初期的西方货币金融理论,在经过此前数百年的发展之后,在许多方面已达到一个相当高的认识深度,并建立了货币金融学科体系最初的研究框架。

二、20世纪西方货币金融理论发展的主要脉络

20世纪,世界各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都取得了伟大的成就。马克思、恩格斯曾在一系列着作中对西方产业革命以来特别是19世纪社会生产力发展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做出高度评价,而20世纪世界经济领域的成果又远远超过了19世纪和以往任何时代。在新的世纪之交,美国经济学家拉迪·多恩布什应德国《明镜》杂志之邀,写作了《伟大的繁荣》一文,对人类社会在20世纪取得的经济成就作了充分的评价,他写到:"这个世纪比以往任何一个世纪都要好。尽管有大萧条,尽管有两次世界大战,今天人类在经济上所取得的成就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多。从生物学到国际互联网,革新的种子发育出即使是最大胆的梦想也无法想象的福利","无论是汽车、电视机的人均占有量,电话通讯成本的下降,还是电子计算机容量爆炸性地增长都体现了这种进步。根据这个标准,站在今天的水平上进行比较,1900年简直就是石器时代"。同样,对货币金融理论的研究来说,20世纪所取得的巨大进展,也是20世纪初所远远不能想象的。

理论的发展永远都是由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决定的。20世纪货币金融理论也是遵照这一规律发展的。根据20世纪社会经济发展的进程,西方货币金融理论的发展大致可分为几个阶段,其主要脉络可以简要概括如下:

(一)20世纪初至20 年代末

在20世纪最初的十几年里,西方各国的经济都达到了空前繁荣的程度,就货币金融领域来看,银行券的流通补充了经济发展对金属货币的需要;比较完善的金本位制使国际经济关系比较顺畅。但1914-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断了经济发展的进程,许多国家经济与金融发生了剧烈的波动,生产急速下降,银行券普遍停止兑现,物价普遍上涨。战争结束后,面对混乱的经济秩序和严重的通货膨胀,各国开始从多方面致力于恢复经济,主要措施包括:努力使财政收支平衡,控制通货膨胀,健全中央银行制度,执行稳定的金融政策,共同维持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等等。由此决定了货币金融领域研究的重点开始向现实政策转移,这也是货币金融理论研究史上的重大转变。货币金融理论研究更加服务于现实这一特点基本上贯穿于整个20世纪。

这一时期,货币金融领域研究的重点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对通货膨胀形成的原因以及在国际间传递的主要途径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分析。其中,对通货膨胀原因的分析主要是从商品的供求和银行券的过量发行以及政府赤字方面进行考察,对通货膨胀的国际传递主要从贸易和货币制度方面进行分析。(2)对国际收支和汇率制度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深入探讨,在理论上取得了很大进展。在具体研究上,把新古典学派的均衡分析方法运用到国际贸易领域,提出了进出口需求弹性的重要概念,马歇尔--勒纳条件、古斯塔夫和卡塞尔的购买力平价理论、凯恩斯的远期利率决定于利差的利率平价论等即是在这一时期提出的。(3)对金属货币和信用货币同时流通条件下国际货币体系的重建进行了研究,并结合"一战"前后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政策建议。(4)对中央银行制度在稳定经济中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总结了初期中央银行制度运行的经验,加快了各国建立中央银行制度的步伐。(5)货币供求和均衡分析大大扩展,货币数量与物价水平之间关系的分析引入了数学这一工具并取得很大进展。甘末尔的交易方程式、费雪的交易方程式、马歇尔的现金余额方程式、庇古的"剑桥方程式"等都是在这一时期提出的。对上述问题及其他相关问题的研究,有些直接推动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如中央银行制度的普遍建立,物价水平的稳定,财政赤字的降低,国际货币体系的重建,等等;有些研究则推动了货币金融理论走向深入,如通货膨胀传递机制分析,国际收支理论分析,货币供求的数量模型分析等,使货币金融理论走向一个新的高度。

(二)1929-1933年的大危机至"二战"结束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西方主要国家经过几年的恢复发展和政策调整,经济很快恢复到战前的水平。1922-1928年,西方各国出现了一次经济发展的高潮,但1929-1933年发生的大危机再次使经济发展的进程中断。这次发源于美国的经济危机,迅即扩展到西方世界。美国的GDP在1929-1934年间下降了24%,大批企业和银行倒闭,工人失业,生产凋敝,物价剧烈波动,货币金融制度受到极大的冲击。这次危机使生产力水平倒退了20年,1934年西方世界的工业生产只相当于1908年的水平。在危机发生过程中及危机结束后,产业界、理论界和政界都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对危机进行认真的反思和总结,就经济理论来说,导致了西方经济学的"第三次革命",即凯恩斯主义的兴起。1936年,凯恩斯出版了《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在这部后来被奉为经济学经典的着作中,他依据对大危机发生原因的深刻分析,系统批判了古典和新古典经济学理论,开创了经济学全新的理论框架、思维范式和政策方向。凯恩斯否定了市场经济能够自动配置资源从而实现充分就业状态的自然均衡理论,提出了"有效需求"这一新范畴,分析了国家干预经济的必要性,并开出了具体的政策药方。在他的政策药方中,最重要的便是赤字财政政策和低利率及增加货币数量的"廉价货币政策"。

凯恩斯主义的兴起改变了西方经济学的发展方向,国家干预理论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同时,货币金融理论迅速成为经济学研究体系中的重要支柱,因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国家干预经济的两大基本手段。尽管凯恩斯强调财政政策是第一位的,但他同时指出财政政策必须与货币政策相配合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因此,"凯恩斯革命"对货币金融理论研究的直接影响是对货币理论和货币政策研究的无比关注。事实上,凯恩斯本人理论体系的形成除了他对经济现实的认真观察和慎密思考外,对货币理论的研究正是他建立新的理论大厦的基石。在《通论》发表以前,他即于1923年发表了《货币改革论》,1930年发表了《货币论》,并多次就货币问题发表讲演。他认为从中短期的宏观经济分析,货币是非中性的,货币数量会对经济总量产生影响。《通论》发表以后,更是引起学术界对货币金融问题研究的高潮,货币理论成为新的宏观经济分析中的重要内容。对储蓄、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分析、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和效果衡量、货币供求与通货膨胀、利率的决定与信贷的作用机理,成为这一时期货币金融理论的研究重点。

与此同时,根据大危机发生前几年信用过快增长和证券价格大幅度上涨的现实,货币金融学家还从实证的角度分析了信用膨胀与危机发生的内在联系,资产虚拟性和资本(证券)价格的变动也成为研究的另一个重点,产生了最初的股票定价模型,推动了信用理论和金融市场理论的发展。

(三)"二战"结束至60年代末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建立是在大危机之后,在由此带来的新经济理论的兴盛和包括财政、货币政策在内的一系列新的措施尚未得到充分实践的情况下,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了。"二战"给所有参战国带来了空前的大灾难,经济再一次受到极大的破坏,只有美国是一个例外。"二战"结束后,美国成为占绝对优势地位的国家,在美国和英国的主导下,国际社会对战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展开了大讨论,成立了联合国以及世界复兴开发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机构,实行了复兴欧洲的"战后计划"等一系列措施。在制定战后恢复经济的措施过程中,很明显地受到凯恩斯理论的影响,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开始真正进入实践,并逐步确立了主流经济学的地位。就货币金融领域来说,在战后的最初几年里,研究的重点首先是重建国际货币体系,最主要的成果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这个体系对世界各国的经济恢复和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直到70年代初该体系的解体。

经过战后几年的努力,到40年代末,新的世界经济秩序得以确立,各国经济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西方世界经济进入了前所未有的"黄金时代"。50-60年代,西方经济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在这一时期,经济理论得到极大发展。现在的西方经济学不论是学科体系、基本架构,还是基本原理、主要内容,大部分都是在这一时期建立的。就货币金融理论来说,50-60年代研究的内容不论是在广度上还是在深度上都获得了极大的扩展。最主要的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计量模型分析方法广泛应用于货币金融理论研究的各个方面;(2)把众多因素引入货币供求分析,货币需求理论和货币供给理论的内容都大大丰富了;(3)利率理论得到极大发展;(4)主流经济学中的货币金融理论全面深化;(5)货币主义学派等迅速崛起,推动了货币金融理论走向更高的层次;(6)金融发展理论和金融 结构分析引起广泛关注;(7)储蓄和投资理论走向成熟;(8)金融市场特别是资本市场理论成为货币金融理论中最主要的内容之一,并奠定了后来发展的基础;(9)银行等金融中介机构理论不断完善;(10)由金融业务发展带来的相关理论研究不断填补着以前的空白点,丰富了整个学科体系。

(四)20世纪70-80年代

西方主要国家的经济在经过50-60年展的黄金时期之后,70年代初期发生了重大转折。这主要表现在经济快速增长的趋势遇到阻碍,增速放缓,失业率上升,物价上涨,被称为"滞胀"的现象出现了。石油危机又使经济发展的困难雪上加霜。人们开始重新认识扩张性政策的利弊得失。在这一背景下,对经济"滞胀"的原因及解救措施的研究成为70年代中前期的一个焦点,就货币金融理论来说,对货币政策和通货膨胀问题的研究再次成为热点,并在理论上取得很大进展。与此同时,"二战"后建立的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美国不再承担按官价兑换黄金的责任,国际货币体系出现重大的困难,由此,对新的国际货币体系的研究又一次成为国际性的大课题,其结果是浮动汇率制度的建立。这一时期的货币金融研究,除了货币政策理论、通货膨胀理论和国际货币体系这三个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之外,还在下述几个方面取得重要成果:(1)金融创新理论得到极大发展。在50-60年代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金融领域的发展很快,进入70年代后,面临新的环境,新一轮的金融创新层出不穷,科技成果在金融领域广泛应用,由此,对金融创新的研究,包括创新的原因分析、创新的成本、创新的效益、创新对金融发展及经济发展的影响等方面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果;(2)金融市场理论又一次深化。在50-60年代建立的金融市场特别是资本市场理论框架基础上,70年代中后期和80年代对资本市场的研究再次掀起一个高潮,各种模型得到充实、完善,特别是对新出现的金融衍生品交易研究很多,丰富了资本市场理论;(3)对资本流动的分析成为新的热点。70-80年代,经济发展的全球化趋势已日益明显,跨国公司纷纷建立,资本流动数额迅速增大,对这个问题的理论分析也成为这一时期研究的一个重点;(4)对外债的分析引起广泛关注。80年代初,拉美国家出现了债务危机,不但对债权国带来很大影响,也影响到世界经济的运行,因此,80年代对债务尤其是外债问题的研究也成为货币金融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5)对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分析形成系统化的理论体系。西方学者对发展中国家金融问题的关注始于50-60年代,到70年代后,更多的学者把研究的重点转到了这个方面。60年代提出的金融压制论和金融深化论影响不断扩大;(6)其他方面的研究也有了极大的扩展。

(五)20世纪的最后十年

新古典金融学第8篇

         一、 中国传统家具的特色

         (一)民族性

         当代家具设计要延续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底蕴,加深对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理解,挖掘中国传统家具潜在的、有意义、有价值的设计要素,并将它们融入到现代家具设计中。

         (二) 艺术性

         中国传统家具极具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特色,尤其以明式家具为代表,明式家具材美工精、典雅简朴,具有特定造型风格。它以合理化的结构与艺术化的造型,充分地展示出简洁、明快、质朴的艺术风貌。它善于将雅俗熔于一炉,雅而致用,俗不伤雅,达到美学、力学、功用三者的完美统一。

         (三)多样性

       中国传统家具历史久远,其价值不仅仅是服务于人的使用价值,同时还凝集着在特定环境下形成的各个时期不同的艺术风格,综合反映了不同历史阶段的生产发展、生活习俗、观念意识、审美情趣以及科学技术和物质的发展水平。

         (四)工艺性

         中国传统家具的工艺性堪称世界一绝,其造型结构采用木构架,不用钉、不用胶,节点设计多用榫,不同的部位运用不同的形式制作。这种以木构架与榫接合的结构特点,不仅使结构牢固,而且也增添了造型的美感。

         二、传统家具风格

         (一)新怀旧主义风格

现在流行的怀旧主义,摒弃单纯的复古,讲究类古而新,在仿古的家具中加入明媚的现代气息。怀旧家具上面往往有刻意留下的生活痕迹,那些黑色、褐色的斑斑点点以及划痕,附着的朴素质感的亚光漆,都有一股说不出的岁月积淀的味道。因而仿古和做旧家具成为市场的销售主流。

         (二)纯古典式

         中国传统家具形体匀整、装饰适度、线条流畅都令人感到无可挑剔。以中国明式家具为例,在装饰手法上和比例结构上,表现出简练、质朴、典雅、大方之美。而西洋古典风格的家具却以典雅尊贵的气质而著称,复杂而优美家具为古典恋腿式、家具门窗漆成白色,家具框的绒条部位饰以金线、金边,墙壁纸、地毯、窗帘、床罩、帷幔的图案以及装饰画或物件为古典式。这种风格的特点是华丽、典雅和高雅。

         (三)新古典式

         相对于纯古典式家具,新古典式家具线条简单,去掉了中国传统古典式家具和西洋古典风格家具中的装饰,成为一种简约的风格,但在细节上追求精益求精,在细部处理上融入人性化的关怀,表现了于不经意间求变化的设计思想,充分考虑了使用者的舒适度,是在现代与古典之间创造出来的一种独特的风格。

        三、 中西结合的风格

  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家具是没有任何国界可分的。中国的现代家具受到西方家具风格的影响,其结构、造型和装饰上多为中西合壁之作。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相碰撞、相融合,是传统家具发展的必由之路。把西式的元素融合于传统的设计中来,使现代家具成为一种中西合壁的产品,既不是纯粹的中国传统家具,又具有西方现代元素。

         四、简约风格的家具

         受西方现代生活方式的影响,人们越来越欣赏造型简单的家具,简约风格的家具成为时尚人们的新宠。简约风格的家具以简单明了的直线条设计和特殊的空间感为特色,表达出自然与简洁的风格,同时又运用几何要素(点、线、面、体等)来对家具进行组合,以现代、动感的形态迎合人们的个性化需要。

         五、现代中式家具设计

         将现代文明和传统文化完美融合,形成一种全新的、既有别于传统文化又不失传统文化的现代家具设计理念。在这种家具设计理念的指导下,现代中式家具的特质应在以下几个方面体现:

         (一)造型

         现代中式家具采用大面积简洁和理性的设计语言,如方直的线条、规则的几何形等,勾勒出简约的现代家具的轮廓。同时在家具形体上的重点表达部位,可运用中国古典的设计元素如回纹、冰裂纹、寿字圈、牙子等做小面积的点缀,舍弃其它繁缛的装饰。

         (二)材料和工艺

         现代家具在材料的选用上应以实木为主,适当的配上一些新材料,如玻璃、不锈钢、金属、皮革、织物等现代材料。不仅使家具因材料的变化而显示出现代感,还因色彩的调和搭配出亮丽的生活,产生新时尚、新效果。 

在工艺上,中国传统家具巧妙的使用榫卯结构是完全值得继承的衣钵。现代高科技为我们带来新工艺与新材料,我们在设计现代家具时,可以使用现代五金件如自动滑道替代传统的木抽屉滑道,使其既具有敦厚的外观却又不影响灵便的使用,使家具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更为密切。

         (三)人性化

优秀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