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产妇心理护理

产妇心理护理赏析八篇

时间:2023-08-14 17:08:00

产妇心理护理

产妇心理护理第1篇

l妇产科正常分娩孕产妇常见的心理反应

分娩前,由于缺乏对分娩的正确认识,使得孕妇容易产生恐惧、紧张等消极情绪,这样不仅会对孕妇的正常心理活动造成消极影响,也会影响产妇的产后恢复;容易导致失眠、食欲下降、体力下降等情况的出现,甚至会造成宫缩乏力,使孕妇在分娩过程中出现难产情况。分娩后,产妇的主要心理反应是烦躁和焦虑,这主要是因为她们担心自己没有充足的奶水喂养婴儿,或者担心产后无法迅速恢复身材,或者因为产后的伤口疼痛等,这些不良的心理反应不仅会影响产妇产后的心理状态,也会容易导致产后并发症,影响产后产妇的恢复效果。因此,护理人员要对孕产妇的心理状态加以重视,及时了解孕产妇的心理状态,对于存在不良心理反应的孕产妇,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心理护理,以确保孕产妇可以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以促进分娩的顺利进行和产后恢复。

2心理护理措施

2.1对妊娠期孕妇的心理护理措施

孕妇住院后,护理人员要用饱满的热情、和蔼可亲的态度去接待每一位孕妇。要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耐心地向孕妇介绍住院环境、主管医师和护理人员的情况,帮助孕妇尽快熟悉周围的环境。对于未婚先孕的孕妇,护理人员要对其表示尊重,不能表现出轻蔑的态度,要对她们的情绪、表情等加以注意,不要对她们说一些敏感的话。要给予她们更多的关心和爱护,帮助她们稳定情绪,使她们形成平和的心理状态,以应对正常分娩,确保其顺利进行。此外,护理人员要耐心地解答她们提出的任何问题,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各项检查、注意事项等内容向她们详细解释清楚,告知她们分娩是一个正常的生理过程,只要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操作,就可以顺利分娩,消除孕妇的焦虑、恐惧心理。同时,护理人员多抽出时间和她们进行沟通交流,对她们的思想动态进行及时的了解,针对其实际情况,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对她们进行情感抚慰,获得孕妇的信任,对其进行心理暗示疗法,帮助孕妇形成顺利分娩的信念。

2.2对分娩期产妇的心理护理措施

护理人员要耐心地引导产妇调整呼吸,嘱咐产妇要保持松弛的精神状态,采用鼓励性、正能量的语言对产妇进行激励,引导产妇将所有注意力集中在分娩上,转移其在分娩疼痛上的注意力。如果产妇的耐受性不够理想,护理人员要给其更多的鼓励、安慰和信任,增强产妇分娩的信心。同时,提醒产妇要将自己的不适及时地反映出来,将产妇分娩的积极信息及时告知产妇,增强产妇继续分娩的信心。有需要的时候,护理人员要采用适当的肢体语言,帮助产妇稳定情绪,使其形成最佳的心理状态,促进产程的顺利进行。

2.3对产褥期产妇的心理护理措施

产妇心理护理第2篇

1 高龄产妇的心理分析

2006~2009年在我院住院分娩的产妇共3120例,其中高龄产妇共102例,占分娩总数的3.27%。其中高龄初产妇34例,占高龄产妇的33.3%,占分娩总数的1.09%;高龄经产妇68例,占高龄产妇的66.7%,占分娩总数的2.18%。观察102例高龄产妇的心理反应,总结分析如下。

1.1 高龄初产妇,由于初次分娩,心理特别紧张,对分娩的来临感到害怕,对分娩知识不了解,不知怎样配合医护人员完成分娩。

1.2 100%的高龄初产妇普遍存在的心理负担是担心自己年纪大,生怕产程异常而造成难产。

1.3 一部分高龄产妇担心自己年纪大,胎儿出现异常

1.4 有些高龄产妇重男轻女,生怕自己生女孩而产生担忧和抑郁的心情。针对以上这些心理反应,我们分别对高龄产妇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

2 产前的心理护理

由于以上这些不正常的心理状态,对高龄产妇很为不利,它可引起产妇在分娩过程中出现不正确的行动,影响产程的进展,甚至有损母婴健康。所以对高龄产妇从产前检查直至入院分娩,均应进行心理护理。我们首先通过各种途径对她们进行重点宣教。产检时宣传优生优育知识,消除重男轻女心态,介绍孕妇营养和母乳喂养知识,对她们宣传临产的征象和产程的正常生理过程,使她们对待产及分娩过程中所出现的情况有一定的心理准备,以便于在分娩过程中能主动配合助产人员;对她们宣传高龄产妇中很大一部分都是能够顺产的,而且产后也完全有精力和能力,并且有足够的乳汁喂哺自己的婴儿,如需要行剖宫产术也很安全,术后也完全不影响母乳喂养,不要因为自己年纪稍大而产生不必要的忧虑。另外,我们助产人员以热情和蔼的态度为产妇做好各项检查及治疗工作,动作娴熟轻巧,使产妇对我们的工作有信心,可信赖;并随时回答产妇提出的询问,指导产妇如何解决待产及分娩过程中出现的情况;对经产妇宣传少生优生的道理;对过分重视婴儿性别的,我们着重对产妇做好思想工作,树立正确的生育观。通过以上的宣教工作,增加了助产人员和产妇之间的情感,提高了高龄产妇的产前心理承受力,增加了她们对分娩的信心。

3 产程中的心理护理

规律性宫缩的出现,也即是产程的开始,产妇的自我感觉便是阵痛的发生。对宫缩痛的忍受程度有很大的个体差异,不同的职业、性格和气质的产妇反应也有不同,所以助产人员应根据不同反应的产妇而施行不同的心理护理。对经产妇及一些耐受能力较强的产妇,就鼓励她们及时反映自己的不适,同时加强观察,以避免意外情况的产生;对一些情绪紧张的高龄产妇,则耐心地对待她们,对她们做好解释工作,并耐心倾听她们的倾诉,为她们做一些生活护理,多抽点时间陪在产妇身边,用手以轻柔的动作为产妇按摩子宫,以达到缓解宫缩和使高龄产妇的依赖、保护情绪得到满足,使其情绪安定放松。同时可谈其他话题分散产妇的注意力,如鼓励她们想象自己的婴儿趴在胸前吸吮她的感觉,增强她们对做母亲的向往,并让她们明白分娩是否顺利和产妇本身的精神和体力状态有很大关系,紧张的情绪会使精神疲乏,宫缩无力而影响分娩。对她们的一些要求如渴望亲人陪伴在身边等尽量满足,让她们感到我们助产人员就像自己的亲人一样,避免大声斥责及表现出厌烦情绪而增加高龄产妇的孤独感和恐惧感。在第二产程中,宫缩痛加剧,有些产妇甚至会出现腿部肌肉痉挛。高龄产妇的恐惧、急躁心情尤为突出,她们迫切希望有医务人员留在身边及尽早结束分娩。我们助产人员在她们身边给予支持和鼓励,指导屏气的方法;对出汗多的以毛巾擦拭,解除不适,并在宫缩间歇时协助饮入流质食物以保持体力。在接生过程中,助产人员工作做到有条不紊、冷静、镇定地进行各项操作,避免出现杂乱无章的场面而增加产妇的心理负担。

4 产后的心理护理

产妇心理护理第3篇

关键词:心理护理正常分娩满意率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1)11-0246-02

在整个妊娠过程中,分娩是关键一步,在分娩时产妇难免会出理心理情绪上的波动,如何改善产妇产前焦虑的心理状态,以达到缩短产程,减少产时出血,改善分娩质量,促进产妇、婴儿产后恢复、发育的目的。心理护理是其的重要环节,通过心理护理调动产妇的主观能动性,改善产妇接受护理操作所需的心理状态,以期获得护理操作顺利。

1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

2010年1月~2010年12月在我院产科住院产妇289例,既往无不良妊娠和流产史,无慢性身体疾病,无精神障碍。其中初产妇220例,经产妇69例。年龄20~40岁,身高150~175厘米,体重55~90公斤。将产妇分为观察组140例,对照组149例。两组孕妇的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具体数据见表1

1.2 方法

对照组149例孕产妇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149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向孕产妇讲解分娩的自然规则及注意事项,满足其被尊重的心理需要,从而减轻产妇的紧张恐惧等负性心理,良好的心态配合分娩,以达到顺利分娩并缩短产程的目的。

第一产程:每隔4~6小时测量血压1次,潜伏期每隔1~2小时听胎心1次,活跃期每隔15~30分钟听胎心1次,初产妇每隔4小时查1次胎头下降情况。每隔2~4小时排尿一次,观察羊水颜色、性状流出量。第二产程:每隔5~10分钟听胎心1次,指导产妇正确运用腹压,擦洗外阴,做好接产准备。第三产程:胎盘娩出前,了解子宫收缩强度,频率,阴道出血的颜色、量;新生儿清理呼吸道,进行Apgar评分、处理脐带;协助胎盘娩出,检查胎盘及软产道;产后在产房观察2小时,观察子宫收缩情况、宫底高度、膀胱是否充盈、阴道出血量等

1.3 观察项目

通过对两组孕产妇采取不同的护理方法比较,自定的调查表,调查本院的孕产妇通过实行心理护理后自然分娩和以剖宫产结束分娩的人数,及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度和满意率,记录两组数据并进行比较。

2结果

通过对两组的比较,观察组的正常分娩率为71%,满意率为99.29%,对照组的正常分娩率为62%,满意率为99.29%。经心理护理的孕产妇正常分娩率明显增高。具体数据见表2、表3。

表1两组孕产妇的一般资料比较

分组 例数 初产妇/经产妇 平均年龄(岁) 平均体重(kg) 平均身高(m)

观察组 140105/35 29.3+1.669+2.61.63+0.16

对照组149112/37 28.9+1.967+2.8 1.62+0.14

表2两组孕产妇以正常产或剖宫产结束分娩比较

组别 例数 正常分娩 剖宫产

观察组 14071 (50.71) 69 (49.29)

对照组 14962 (41.61) 87 (62.14)

表3两组孕产妇对护理人员的满意率比较

组别 例数 满意不满意

观察组 140 139 (99.29)1 (0.71)

对照组 149135 (90.60)14 (9.40)

3讨论

在分娩期大部分产妇都没有分娩经验,常害怕产痛,害怕阴道分娩后改剖宫产,担心阴道分娩对胎儿会不会有影响。其分娩过程顺利与否,同产妇的精神状态和能否与医护人员密切配合有很大关系。实施良好的心理护理能降低剖宫产率,减少产科干预率,缩短产程,减少围生儿病率及产科病率等。

3.1 对观察室产妇的心理护理

产妇入院,首先在观察室检查,心理难免紧张,希望得到了解和欢迎。要热情接待注意听她陈述,不随便打断她说的话,细心检查,尽量解答。详细告诉她应如何去做,这样产妇会觉得你认真负责,产生信任安全感。向产妇讲解分娩过程,耐心回答孕产妇提出的问题,对分娩注意事项给予解说,争取孕产妇的理解与配合,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1]。

临床中,常看到,一些神经类型较易兴奋的产妇,往往产程延长,产前精神已高度紧张,发生不规则的宫缩,感到难以忍受,吃不下饭,睡不好觉,当真正进入产程时已精神疲乏,宫缩无力,产程图显示先露下降及宫口张开两条线均为直线,对于这样的产妇应多鼓励安慰,不厌其烦地对她讲解分娩发生的特征。反复强调规则宫缩的特点,劝其安静,防止滞产。

3.2 第一产程的心理护理

产妇感觉阵痛发生,疼痛的程度和表现有很大的个体的差异。临床中常看到有的感觉轻,宫缩时仅觉得腹部紧张有轻痛,能自控,宫缩时低声,而有的产妇则难以忍受,宫缩时大喊大叫,捶胸顿足,甚至不让人摸腹部。因此,要尽量了解每个产妇的职业,性格,气质,分别作出不同的心理护理。如自制力强的产妇,多鼓励,肯定她的长处,劝其及时反映不适,以免忽视意外发生。对自控力较差的多巡视多安慰,不厌烦她,使她感到时刻关心她。对孕产妇加强心理护理,于产前告知孕产妇分娩时的阵痛是自然现象,与受伤、疾病的疼痛有本质上的区别,人感受到的痛是大脑皮层中枢神经的作用,帮助其消除对分娩的恐惧不安,保持平静的心情[2]。潜伏期的特点是宫缩间歇长,持续短,但总的时间较长。一般产妇能忍受,但产生焦急,盼快生。这时应向产妇讲解,宫口开大时需要一定的过程,必须能吃能睡,耐心等待。给予必要的肯定和鼓励,教她宫缩时做深呼吸,同时手摸下脚,腰痛按摩腰骶部,提醒她小便,以免阻碍胎头下降。活跃期所需时间较短,宫缩较前强而密,产妇会大声喊叫,产生各种恐惧心理,不少产妇常说痛得厉害,是否难产,盼见亲人,望医务人员守候床边。这期间要注意保护性医疗制度,切忌大声训斥,不得说伤害产妇的语言,用温和和话语给予安慰,抽时间留在产妇身边,使她感到你就是亲人,也可放些舒缓的音乐,稳定她的情绪。分散产妇对痛的注意力,讲些儿童可爱的故事,告诉产妇分娩是女人一生中最崇高、并渴望完成的一件大事,是任何人也无法替代的事情,引起产妇对将要做母亲的幸福感。让其保持心情平静,全身放松,让她明白,能否顺产一定程度取决于产妇的精神与体力,如果心情平静,全身放松,按照助产士的指导去用力,宫口就会开得快,产程就会缩短,分娩时的疼痛感就会减轻。一些各方面条件都好的产妇,就因为精神疲乏,宫缩无力,导致手术产而结束分娩,而另一些条件差的产妇,则因本人情绪好,体力充沛,宫缩强有力,最终顺利分娩。

3.3 第二、三产程的心理护理

产妇宫口开全,护士要在身边陪伴,教会产妇掌握正确的憋气用力方法,并且不断鼓励产妇,增加信心,宫缩间歇时给她擦汗,喂开水、食品,呕吐者清除呕吐物。新生儿出生后以喜悦的语气恭喜产妇,并称她的勇敢坚强,增强产妇的幸福感,使产妇有良好的情绪,减少产后出血。第二、三产程各种异常情况易发生,应认真工作,一旦发生切勿忙乱,分秒必争,迅速处理,同时安慰产妇休息。不必回答她有关病情的话,以免因心理因素造成病情恶化。在临床上,当胎儿娩出时,评估产妇的情绪状态,对新生儿性别、健康及外形是否满意,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开导产妇,协助胎盘娩出,避免产后大出血,这样符合心理护理的要求。临床观察证明,恐惧、焦虑、疲惫、缺乏自信及周围环境的不良刺激均可降低产妇的痛阈,也可导致不协调子宫收缩,使产程延长,甚至出现宫缩乏力,使难产率和产后子宫出血量均增加。

总之,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护理的作用日益得到重视,临床分娩过程中,做好心理护理,是保证质量护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必须将心理护理贯穿到临床护理全过程,全心全意、服务周到,加强自身的文化修养,和品质修养,掌握提高交流技巧,做好心理疏导,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技能,积极影响产妇的心理状态,更有效地帮助产妇完成顺利分娩。

参考文献

产妇心理护理第4篇

[关键词]妇产科,医院;心理疗法;治疗结果

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确立,妇产科患者的心理护理越来越受到重视。妇产科患者由于妊娠、分娩、恶性肿瘤或其他疾患,使其容易处于强烈的应激状态,造成躯体和精神的双重压力。因此妇产科患者恐惧、紧张、焦虑、抑郁的发生率逐渐升高。正确引导患者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给予其心理支持是必要的。我院对就诊患者采用个体化心理护理与支持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7年4月-2009年8月在妇产科就诊的43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年龄25~67岁,平均年龄(34±20)岁。入选患者根据入选时间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418例。干预组年龄(33±21)孕产妇例,孕周(36±2)周;子宫肌瘤56例,宫颈癌4例,子宫癌4例,病程2个月-2年。对照组年龄(35±19)岁,孕产妇例,孕周(35±3)周;子宫肌瘤57例,宫颈癌3例,子宫癌4例,病程3个月~2年。两组患者年龄、患病情况、病程间有均衡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一般常规护理。

1.2.2 干预组 采取心理干预措施。

1.2.2.1 孕产妇 (1)入院后宣讲教育,产妇入院后,给予产妇讲解必要的分娩知识,并让其熟悉周围环境。使产妇对分娩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增强其信心。尽可能满足产妇的合理需要,以赢得产妇对医护人员的信任。(2)第一产程心理干预,专人陪护,严密观察产程的进展。规律性宫缩疼痛是机体对刺激的一种心理反应,产妇会有不同程度的紧张、焦虑和烦躁,易产生疼痛一恐惧紧张综合征。此时护理人员应做好产妇思想工作,使其掌握好放松的技巧,呼吸控制的技巧和注意力转移的技巧,有效地缓解产程过程中的不适。(3)第二产程心理干预,护理人员要不断给予产妇精神上的安慰和鼓励,给产妇安全感,并采取行之有效的助产操作。随着宫缩频率和强度的增加临产妇躯体的不适感更加明显,给临产妇带来的疼痛、紧张、虑心理因素更加严重,可采用深呼吸一屏气的方法、触摸放松法和意念放松法强化其自信心,以达到一种身心平静的状态,帮助产妇正常分娩。(4)第三产程心理干预,胎儿娩出后,立即告知婴儿已安全降生,让产妇和婴儿见面,并接触,这是对产妇最好的心理安慰和精神支持。

1.2.2.2 恶性肿瘤患者 (1)否认愤怒型,当患者得知自己患有恶性肿瘤时不承认自己患了绝症,经常无缘无故地摔东西,抱怨人们对他照顾不够,对医护人员的治疗和护理百般挑剔,甚至无端地指责或辱骂别人。对于此类患者,护理人员应认真地倾听患者的倾诉,允许其以合理的方式宣泄其内心的不满、恐惧,同时应注意预防意外事件发生。(2)求治心切型,患者为了尽量延长生命,希望有好的治疗方法,并会做出许多承诺作为延长生命的交换条件。对此类患者操作动作轻柔,尽量减少其恐惧心理,说明手术及各种治疗的重要意义。加强患者治疗的信心和勇气,取得患者的配合。(3)抑郁型。随着病情的恶化,患者对治疗产生怀疑,消极等待生命结束。此时护理人员应多给予患者同情和照顾,鼓励和支持,使其增强信心,尽量让家属陪伴,同时应预防其自杀倾向。(4)悲观绝望型,随着病情恶化和癌症疼痛折磨,以患者常认为生命即将结束,表现为轻者沉默少言,不愿与人接触。拒绝治疗,甚至有轻生的念头。对此类患者护理时要及时给予心理支持,使患者镇静,跟患者交流时要语言简单明了,处理问题时要谨慎,鼓励其极积战胜疾病的信心,化验结果有好转时及时告诉患者,肯定疗效,使之转为充满信心的心理状态。

1.2.3 观察项目

1.2.3.1 对孕产妇采用疼痛分级进行比较 0级:无痛,安静合作。I级:轻微疼痛,易忍受,可合作。Ⅱ级:中度疼痛,难忍受,不安,合作欠佳。Ⅲ级:重度疼痛,不能忍受,大喊大叫,不能合作。

1.2.3.2 对恶性肿瘤患者采用生活事件量表(LES)进行评定。

2 结果

干预组孕产妇疼痛分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恶性肿瘤患者生活时间量表评分中家庭社交、正性事件、负性事件和生活时间总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产妇心理护理第5篇

【关键词】 孕产妇;心理护理;循证护理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2-0860-01

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我们发现,很多孕产妇在孕产期出现了心理问题,表现出紧张、焦虑的症状,甚至表情、语言都发生了变化,这些心理问题如不及时得到纠正,不仅会影响到分娩,而且会影响到母婴的身心健康。因此,护理人员要针对孕产妇在孕产期的心理变化制定相应的心理辅导方案,有效运用循证护理措施,积极协助孕产妇以平常心态面对这一特殊阶段。

1 临床上循证护理的应用

近些年,循证护理已经在临床护理实践中得到应用。循证护理作为一种新型护理方式,是指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审慎地、明确地将科研结论与临床经验、患者愿望相结合,获取证据,作为临床护理决策依据的过程。护理人员在循证护理的过程中,要对研究证据进行慎重、准确的运用,同时积极分析病人的主观愿望和实际情况,制定出合理的护理措施。循证护理结合了科研、临床等多种护理技术,并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作为临床分析的依据,改变了过去护理人员以“纯经验”为主的护理方式,因此现代临床护理形式多以循证护理为主。

2 循证护理在孕产妇心理护理中的优势

2.1 循证护理有利于孕产妇待产环境的优化 很多孕产妇在进入产程后心理上会产生微妙的变化,这些变化主要来自担心、怀疑和压力,包括对产程痛苦的担心、对难产的担心、对手术安全性的担心、对产后后遗症的担心、对医院技术能力的怀疑、对家庭重男轻女思想的压力等。面对孕产妇在分娩期间心理活动多变的情况,循证护理要求护理人员加强对孕产妇进行生产过程的介绍,加强对医院的医疗能力的说明,使孕妇知道在她的生产过程中有最专业的助产士、医生陪伴,有先进的医疗设备对她和胎儿进行检测。这等于为孕妇吃下了一颗“定心丸”。同时,循证护理要求避免孕产妇在待产期间受到心理刺激,一旦受到心理刺激,护理人员要积极对孕产妇进行有效安慰,以缓解其症状。循证护理的一个根本特点是医患的良性互动。这种医患间的良性互动,有利于孕产妇待产环境的优化,为安全分娩打下良好的基础。

2.2 循证护理有利于孕产妇个性心理护理 人对外界刺激的强度、造成后果的严重程度以及个人的应对能力,都受到个性的影响。由于孕产妇的文化程度、生活环境等因素的不同,对临产分娩所面临的产痛及一些应激性问题的应对态度表现不一。循证护理要求护理人员针对不同个性的孕产妇,采取不同的心理谈话方式。比如对于文化素质较高者,可以运用一些专业知识详尽地进行产程讲解,使其正确面对分娩过程,顺利分娩;对于文化素质较低者,可以通过已经顺利分娩的产妇进行现身说教,使其积极应对,顺利渡过分娩关。这种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方式,有利于孕产妇的个性心理护理。

2.3 循证护理有利于提升孕产妇心理护理的效用 循证护理的一个重要内容是要把患者的实际情况作为护理决策的依据。临床中,每位孕产妇所表现出的心理问题都不尽相同,有的是担心,有的是焦虑,有的是急躁,有的是怀疑,有的是烦恼。因此,循证护理要求护理人员必须甄别患者心理问题的类型并找出产生的原因,提高对孕产妇心理问题的认知程度,然后有的放矢、对症下药。这种以患者实际情况为依据的护理方式,大大提升了孕产妇心理护理的效用。

3 在孕产妇心理护理中运用循证护理应采取的措施

运用循证护理对孕产妇进行人性化心理护理,是消除孕产妇的心理障碍重要的护理方式。为了发挥循证护理在孕产妇心理护理中的优势,护理人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最大限度地缓解孕产妇的心理障碍。

3.1 加强对孕产妇的心理辅导 很多孕产妇在生产过程中心理变化非常大,这主要是由于她们对分娩过程缺少认知造成的。因此,护理人员要积极做好心理特征监控,加强对孕产妇的心理辅导,通过积极向孕产妇讲解分娩知识,来引导孕产妇的心理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通过科学有效的论据来减轻孕产妇的心理负担。

3.2 增强孕产妇家属对孕产妇心理护理的作用 孕产妇家属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孕产妇最重要的护理人员,因为他们与孕产妇相处时间最长,最能了解孕产妇的心理。因此,要加强对孕产妇家属基本孕产知识的普及,积极提高孕产妇家属对孕产妇的心理护理质量,同时宣传生男生女都一样的思想,严厉批评重男轻女的传统观念,这对缓解孕产妇心理压力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3.3 提高孕产妇产前和产后的休息质量 在生产前要对孕产妇的身体情况和生产要点进行告知,使孕产妇明白健康生产的关键在于孕产妇心理活动和体力。所以在孕产妇预产期的前几天必须保证休息。但是孕产妇在产程上差别很大,有的孕产妇产程是白天,有的孕产妇产程是晚上,所以要采用合理的方法避免孕产妇出现“逆时差”生产。如果孕产妇在夜晚进入产程,就要视宫口打开程度来决定,如果宫口开口在5厘米以下就要尽量使孕产妇入睡,并且同时配合物理治疗为孕产妇减轻疼痛,可以对下腹部进行指压,同时配合音乐和谈话的方法来分散孕产妇的注意力,减轻疼痛。

4 结束语

通过本文分析,循证护理在孕产妇生产过程中可以发挥积极的作用,护理人员在帮助孕产妇顺利生产的同时要注意心理上的辅导,这就要求护理人员掌握医学、心理学、护理学等多门知识,在不断充实和学习的过程中增强理论基础和健康教育的相关技能,使循证护理技术能够更加适应现代孕产妇心理护理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王艳,成翼娟.循证护理学[J].护士进修杂志,2003年01期.

[2] 韩莹,肖凌凤,安丽,尹立云,刘业惠.循证护理支持应对患儿家长不配合型行为的探讨[A].全国儿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3] 张红,杨建强.循证护理――护理教育面临的新课题[J].护士进修杂志,2002年12期.

产妇心理护理第6篇

【关键词】产妇;分娩期;心理特征;护理

1 临产前心理护理

40周的妊娠期对每一位孕妇来说都是一段艰难的历程,临近分娩期她将更渴望新生命的降生,与此同时也产生焦虑、紧张和种种顾虑。产妇的心理特征大致分为三种类型:(1)紧张、恐惧不安型;(2)忧虑型;(3)悲观型。在临产前护理中要根据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护理。

1.1 紧张、恐惧不安型 这类产妇多为年轻初产妇,有些没有做过产前检查,对生育知识缺乏了解。预感分娩将是很痛苦的过程,可能会发生难产而需要手术,手术的安全性及效果如何?特别对胎儿的安全性考虑更多。一但有产兆就会惊慌失措到医院待产,加之对医院环境、人员、制度的陌生以及分娩时阵痛可使产妇的心理由不安发展到恐惧,因而不能自我控制。因此,对紧张、恐惧不安者,入院时,医护人员热情耐心接待产妇,认真做好检查,用科学的方法给她们讲解有关分娩的知识,耐心细致地告知她们产时的要点,使产妇对分娩过程有所了解,对宫缩的疼痛有心理准备,为了下一代的健康,应尽量克服生理上的暂时痛苦;同时,护理人员应尽可能多陪伴产妇,增加她们的自信心和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安全感,消除孤独、紧张、恐惧的心理,积极与医护人员配合,顺利完成分娩。

1.2 忧虑型 这类产妇多是有重男轻女思想,唯恐新生儿性别不合意,担心遭到丈夫或公婆、旁人的冷待。对于忧虑型产妇,分娩前应做好宣教及母乳喂养知识宣教工作,做好疏导和安慰,转变她们的不良心态,同时耐心地向其家属宣传社会公德,讲解卫生科学知识,消除重男轻女、传宗接代的旧思想,使产妇得到心灵上的安慰,以愉快的心情与医护人员配合,顺利完成分娩。

1.3 悲观型 这类产妇多是怀孕多胎未成活的产妇,害怕、紧张婴儿发生意外,对分娩失去信心,对医护人员产生不信任和不安全感。对于悲观型的产妇,由于早产、多胎未成活的生产失败阴影一直印在脑海里,所以特别敏感。针对这种情况,我们首先对她们的不幸表示同情,然后用美好的语言和行动去关心、体贴、安慰她们,与她们探讨前次失败的原因以及这次分娩时应采取的措施,使她们消除顾虑心理,以良好的心理状态去迎接分娩时刻的到来。

2 产程心理护理

2.1 第一产程心理护理

从规律子宫收缩到宫口开全为第一产程,历时较长且产妇体力消耗较大。如果产妇缺乏医学知识,就会因宫缩痛产生恐惧心理而影响饮食、休息,易导致宫缩乏力,宫颈扩张缓慢,产程延长。产程延长可引起胎儿宫内窘迫。因此,应在产程开始即向产妇介绍分娩的基本知识,让产妇了解自己的产程进展情况,以消除顾虑,增强信心,同时应向产妇讲解子宫收缩在产程中的作用,消除宫缩疼痛的恐惧,在宫缩间歇期尽量休息,利于宫缩有效地促进产程进展。另一方面,鼓励产妇进高热量易消化的饮食,以储备热量,增强体力,注意睡眠。对体质弱、宫缩乏力、产程进展缓慢的产妇,除用上述方法使其增加体力和减少消耗外,还应通过安慰和鼓励的语言,使其增强信心。

2.2 第二产程心理护理

从宫口开全到胎儿娩出称第二产程。此期历时较短,但宫缩持续时间长,间歇时间短,此时应做好精神鼓励和技术指导,嘱其摆好,在宫缩时正确应用腹压,并指导产妇用屏气的方法加腹压,而在宫缩间歇期抓紧时间休息,恢复体力。在头先露娩出胎头时应嘱产妇以呼吸深浅来调整腹压强度,避免因胎头娩出过快造成会阴严重裂伤。对于第二产程中由于产妇体力的消耗、体质弱或宫缩持续时间短、强度不够等原因所致腹压不足,除应用药物加强宫缩外,还应安慰产妇,使其增强信心,消除顾虑,恢复体力,与医护人员配合,正确使用腹压,娩出胎儿。

2.3第三产程心理护理

胎儿娩出后至胎盘娩出称第三产程。当胎儿娩出后多数产妇已精疲力尽,此时可嘱产妇休息,同时注意产妇血压、脉搏、阴道出血量及软产道裂伤情况。如果新生儿有异情况应及时处理,但要避开产妇,以免增加其精神负担。一般在胎儿娩出后15min胎盘即可娩出。如果因宫缩乏力,软产道损伤或胎盘滞留而出血较多,应根据原因做好相应的处理,并安慰产妇以减少其顾虑。分娩是正常生理过程。临床实践证明,妊娠期良好的情绪和良好的心理状态,对正常分娩及婴儿发育有重要影响,因而应当重视妊娠和分娩期的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加强产时的心理护理,医护人员的积极态度、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正确的心理护理,可促使产妇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积极地与医护人员密切配合,明显缩短产程,减少难产发生。

产妇心理护理第7篇

关键词:高龄 初产妇 护理干预

高龄初产妇是指年龄超过35岁的初产妇,属于高危妊娠产妇,在生理上要比正常产龄的孕妇担负更大生产风险,所以在心理上也会承受着更大的压力[1]。所以,既要重视高龄初产妇生理因素,又要注重其心理因素,使她们保持身心健康。我院2010年8月- 2012年 8月对住 院的83例高龄初产妇实施对症的心理护理,取得效果非常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我院2010年8月- 2012年 8月住院的83例高龄初产妇,年龄在 36-41岁之间,平均年龄(35.6±2.7)岁;怀孕(38-43)周,平均为时间(38.5±2.3)周。受教育程度:研究生以上学历25例,大专以上46例,其他学历12例。排除所有妊娠并发症与合并症,排除精神病史和其他严重疾病。随机性将83例高龄初产妇分为试验组42例和参照组41例,实验组产妇年龄36-41岁,平均年龄 (37.2±2.5)岁,对照组产妇年龄37-41岁,平均 (37.4±2.1)岁,两组 初产妇在职业、受教育程度等方面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P>0.05)。

1.2方法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所有高龄初产妇的住院时和临产前心理状态进行综合评定[2]。对参照组孕妇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孕妇在实施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通过与孕妇交谈、观察她们的心理特征和心理需求,然后进行对应的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围产期护理等护理,对高龄初产妇主要的心理干预包括:针对孕妇产前的心理状态和心理需求,实施对症心理疏导;在安静且舒适的环境中让孕妇进行松弛训练,降低或缓解紧张、焦虑和恐惧情绪;动员家属共同参与,正确对待分娩,促进产妇焦虑和抑郁程度减轻[3]。并记录两组孕妇的妊娠合并症、产科并发症、产程、新生儿评分等。

1.3 统计学方法

Excel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进行χ2检验。等级计量资料,采用非参数检验(Z检验)。P < 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心理护理后,两组产妇的焦虑、抑郁情绪都有不同程度降低,试验组较参照组降低幅度大,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试验组正常分娩率为61.90%,宫产率38.10%,新生儿Apgae评分为(9.6±0.8)分,试验组产妇在正常分娩率、宫产率和新生儿Apgae评分三方面的数据均优于参照组,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高龄初产妇会因为社会、家庭和个人等诸多方面因素,常常会出现产前心理焦虑、抑郁和恐惧等心理情绪,而且会给孕产妇、胎儿和新生儿带来危险[4]。所以及时了解高龄初产妇生产前的心理状态,进行对症产前心理护理措施能够改善和提高分娩质量,同时也可以使母婴健康得到。

本研究中,试验组产妇的焦虑、抑郁情绪较参照组降低幅度大,而且试验组产妇在正常分娩率、宫产率和新生儿Apgae评分三方面的数据均优于参照组。经过总结,对高龄初产妇心理护理得出以下体会:以保障母婴安全作为出发点,详细了解产妇的个人和家庭情况,灵活选用沟通技巧,有针对性地对高龄初产妇实施心理辅导,做好产前健康知识宣教,以亲切的态度和柔和的语言进行健康知识宣教;要认真仔细讲解产前检查的所有项目,并解释且让产妇认识到产前检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应用配合宣传资料、宣传图片或者幻灯、录像等形式演示分娩程序和孕妇的配合工作;让孕妇轻松了解宫产中她们应该注意事项和手术前应准备的工作;还要让孕妇和家属了解分娩时和产后要使用的物品和注意事项[5];对孕妇所提出有关生产的问题,应该给予科学、准确和合理的解释,及时满足孕妇心理需求,并集合孕妇的个人情况介绍两种分娩方式的利与弊、

麻醉的方法和后果、分娩和宫产的各自特点和安全性,让高龄初产妇明白产程、手术等每个环节大致轻快,以减轻她的心理压力和精神负担[6];与孕妇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使孕妇对医护人员产生信任感和安全感,有效的消除或者缓解高龄初产妇产前的焦虑、紧张和恐惧心理情绪,以平稳 、轻松的心理状态配合生产各个环节的工作。

综上所述,多数高龄初产妇存在对母婴生命安全的担忧和生产方式产生焦虑和恐惧,对其做好心理护理有利于高龄初产妇身心健康,有理于其配合生产工作,并利于产后恢复。

参考文献:

[1]林惠碧. 针对高龄产妇的护理体会[J]. 健康必读杂志,2011,11(11):26.

[2]林月法. 围产期心理干预对高龄初产妇分娩的影响[J].海南医学,2010,21(18): 155-156.

[3]刘中兰. 护理干预在高龄初产妇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J]. 齐鲁护理杂志,2011,17(20): 47-48.

[4]吴命坤,马香蕊,黄丽霞,等. 高龄初产妇住院待产时的心理状态及其护理[J]. 护理研究,2012,26(5): 1183-1185.

[5]苏 静. 高龄初产妇围产期的心理护理[J].现代预防医学,2012,2(12): 154-155.

[6]赵金荣,李金凤,李玉芳,等. 高龄初产妇分娩前后的心理状态与护理[J]. 临床合理用药,2012,5(2B):18.

产妇心理护理第8篇

关键词:无痛分娩;初产妇;产后抑郁;心理护理

无痛分娩是指确保初产妇和胎儿安全的前提下,采用合理的药物,不影响子宫规律性收缩但可阻断分娩时的痛觉神经末梢传递,达到避免或减轻分娩痛苦的目的[1]。初产妇由于紧张、焦虑、身体不适等情况及易出现产后抑郁,产后抑郁常伴有一系列的症状,如孤独、失眠、悲观、厌食、情绪严重低落等等,给产妇身心健康和婚姻、家庭都带来严重的影响和危害[2]。本研究围绕心理护理对初产妇产后抑郁的影响进行了讨论,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5年5月~2016年2月我院妇产科收录的96例初产妇抑郁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其中观察组22~36岁,平均(28.33±2.10)岁,对照组23~35岁,平均年龄为(28.01±1.99)岁。两组初产妇年龄、孕周等方面没有统计学差异(P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法,即及时跟踪评估出现产后抑郁状况产妇的情况,加强与产妇的交流;为产妇提供安静、舒适的环境,减少外界刺激,警惕自杀现象的发生;给予正确的饮食指导,观察厌食情况,加强营养摄入。观察组在传统护理基础上同时进行心理护理,①重视产前护理,对产妇及家属进行产前保健和教育,告知正常孕期的心理变化、分娩过程,减少产妇心理负担,利用多媒体等形式向产妇和家属讲解新生儿哺乳、换尿布、洗澡等技能,在初产妇思想上做好准备;②加强产时护理,可由家人进行产时陪护,并播放产妇喜欢的音乐,调节生产时的气氛,协助产妇饮水、擦汗等,指导产妇正确运用腹压,积极鼓励产妇,在情感上、生理上和心理上给予支持;③强调产后护理,观察产妇睡眠情况,给产妇创造一个良好的休养环境,对出现产后抑郁的产妇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减轻心理负担,增强自信心,同时告知产妇和家属产妇及婴儿的保健知识,鼓励产妇倾诉,密切与家属的沟通,及时了解产妇状况并采取相应措施。

1.3评价标准 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护理满意程度和孕妇抑郁自评量表评分。

1.4观察指标 护理满意度:分为满意、一般、不满意,并计算满意度,满意度=(满意+一般)的例数/总例数;进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

1.5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所涉及的数据均通过SPSS18.0 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

2结果

2.1对照组和观察组护理满意度的比较 观察组护理满意为满意34例,一般10例,不满意2例;对照组护理满意为满意22例,一般15例,不满意11例。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8%,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7.0%,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且两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

2.2对照组和观察组抑郁评估 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见表1。住院时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产后六天两组的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下降的水平低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具有统计差异(P

3讨论

近年来产后抑郁的发生率成上升趋势,不仅影响了产妇的身心健康、夫妻关系,同时对新生儿的身心发育及行为能力产生负面影响[3],影响家庭稳定和社会和谐。严重的产后抑郁甚至可能发生自杀及杀害婴儿的想法和行为[4]。由于角色的转变、社会、经济的压力和对分娩未知的恐惧等,初产妇的产后抑郁情况尤为严重,本研究选取的我院收录的96例初产妇的抑郁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两种护理方式,对照组为传统护理,观察组在传统护理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方式,对比了护理满意度和SDS评分。对初产妇的心理护理从产前心理指导着手,在产前、产时和产后随时观察产妇的情绪变化,及时进行心理疏通。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密且两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陈丽君,沈艳萍.无痛分娩120 例的观察及护理[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6(26):3895-3896.

[2]王颖.产后抑郁症的原因分析及护理现状[J].内蒙古中医药,2014(2):119-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