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赏析八篇

时间:2023-07-27 16:14:00

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第1篇

根据可持续发展的原理,构建以人为本的经济发展,需要将人作为资源实施的主体,发挥人的主管能动性,从而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力资源开发是以人为本的资源开发方式,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手段,但是人的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对于社会经济发展而言,人力资源是社会经济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力资源开发与社会经济发展具有相互作用,人力资源的再生产能够推动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将物质资料再生产与人力资源开发相结合,能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而推动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做好人才和劳动市场一方面有利于劳动力的合理流动。随着粗放型经济向集约型经济转变,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都将发生巨大变化,社会劳动力必然会在各地区、各生产部门、各企业之间流动。要做到劳动力的合理流动,除国家宏观指导之外,还要有劳动力市场来提供劳动力的供求信息,并使劳动力供需双方直接见面,缔结劳动契约。另一方面有利于劳动力与生产资料按有效的比例实行结合。如果仅有生产资料由市场调节,而劳动力不由市场调节,就难以实现二者的一定技术构成比例,结果不是生产资料浪费,就是劳动力浪费。第三,可促使劳动力素质得到提高。通过劳动力市场,让劳动者了解劳动力的供求状况,可推动劳动者不断学习知识和技艺,提高自身素质,适应市场对劳动力的需要。科学发展观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理论,根据科学发展观来看,社会经济的发展既依赖于人的发展,又需要以人的发展为目的,人力资源能够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资源基础,同时也是经济发展的目的之一。在社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能够体现社会经济发展的目标,从而满足人类对于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需求,体现了人的发展的需求,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目标相适应。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强调人的主管能动性,将人的发展作为社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基础,与唯物史观相适应,我国的发展历程是以群众为基础的社会生产方式。将人力资源作为第一资源,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能够促进我国社会转型,将以农业工业发展为主的发展方式进行升级,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从而推动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2人力资源开发对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作用

2.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前提之一

对于经济发展而言,人力资源开发能够解放生产力,提升人类的主观能动性,提升人力资源的开发力度,能够对人的要素进行有效利用,合理配置资源利用效率。当前正处于知识经济的时代,人力资本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全球化的发展要求将人力资源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最大限度的开发资源,形成人力资源的开发动力,能够提升资源等生产要素的日意递增,从而推动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为了提升人力资源的开发力度,需要采用以下的方式进行人力资源开发利用:①培养员工的自我开发意识,增强员工的职业素养与职业技能是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内容,为了提升人力资源开发力度,需要将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企业的战略目标相结合,从而促进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②培养管理者对人力资源开发动力,并且形成习惯,通过对人力资源进行可持续开发利用,能够推动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化建设与发展。

2.2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动因

为了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化发展,转变经济发展理念与模式,将自然、社会、人类发展等因素纳入到经济发展之中,从而促进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提升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人力资源开发能够提升人员素质,通过教育、培训进行人力资源开发管理,能够聚集人才、提升劳动者素质,从而发挥人才资源的能动性,对于社会经济转变带来效益。人力资源开发能够对社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提供动力,提升社会经济发展效益。

2.3合理收入分配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促进作用

目前,我国居民收入的主要问题是收入差距过大。国际上通常用基尼系数来反映个人收入差距,合理区间为0.3-0.4。0.4-0.5表示收入差距过大,0.5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据国家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基尼系数已达到0.5,达到了非常危险的境地。收入差距的不合理对经济的发展产生极大的不利影响,首先,收入差距过大影响社会的稳定,产生“仇富”心理,从而会影响社会的稳定,影响经济的发展。其次,收入差距过大影响需求结构,进而影响经济增长。居民收入水平决定其消费水平,财富过度集中,会造成大部分低收入的居民消费水平低下,国内有效需求不足,使得国内需求对于经济增长点贡献率下降,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和大部分发展中国家,这进一步制约了经济的增长。

2.4转变社会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保证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为了提升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推动产业升级,对于人力资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需要转变人力资源开发方式,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持,从而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人力资源的开发力度与社会经发展具有紧密的关联性,全球化人才与综合性人才能够提升企业的资源效益,从而优化经济结构。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当前产业结构不合理,为了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提升产业结构转型,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因此需要优化人才结构,加快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结构,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力度,从而为社会经济的转变提供保证。

3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人力资源的影响

3.1对人员素质的影响

经济转变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经阶段,经济转变能够提升资源的利用效率,从而推动从业升级,促进社会经济科学合理的发展。经济转变对于人力资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需要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力度,将人力资源开发理念与社会经济转变结合,使社会经济的发展更加和谐。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强调人自身发展的持续性,人是社会经济的主体,人类的消费水平、生活方式对于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提升社会经济的价值,需要从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向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从资源消耗、环境破坏等向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方向进行转变,实现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经济转变过程对于人员流动、结构调整与人员转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需要提升人力开发力度。

3.2对人力资源开发力度的影响

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对于人力资源开发力度具有重要的影响,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需要加强人力资源的开发力度,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经济转变需要科技进步与产业机构的转变,因此需要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力度,充分利用人力资源,提升人才素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需要将经济发展目标与人力资源开发相结合,采用多种方式提升人力资源,通过教育、培训等方式进行最低层次的人力资源开发。通过教育与培训进行生产性资源的开发,能够使企业员工等人力进行培训与管理,能够提升职员对企业的生产相关知识的认识;加强农民对农业工业化的认识,能够提升农民对工业化的认识。结合生产性资源的开发,通过引导与社会再分配消费性资源,将人作为人力资源的开发主体,通过生产与消费的均衡发展,从而推动消费性资源的开发,促进经济发展需求结构的转变。做好文化教育与政策规范,推动人的主观能动性。对于社会经济发展而言,人的全面发展能够调动人的积极性、自觉性与能动性,因此采用文化教育与政策规范全面发展人力资源,从而促进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对于人力资源开发而言,三个层次的研究开发是人力资源与社会经济相互作用的过程,通过不断深化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能够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人的创造性,保障人力资源的个体和集体素质和能力的开发的实施力度。

3.3充分就业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促进作用

充分就业,是指包含劳动在内的一切生产要素都能以愿意接受的价格参与生产活动的状态。凯恩斯于1936年提出充分就业时认为,如果“非自愿失业”已消除,失业仅限于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和自愿失业的话,就是实现了充分就业。如果以数值来衡量,经济学家们普遍认为,当失业率为4%~6%时,社会经济就处于充分就业状态。充分就业是经济增长的目的和基础,其作为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内生因素,对经济增长具有支撑作用,存在着主动性影响。这可以从生产、消费等方面进行分析:从生产角度来看,充分就业促进经济增长是由就业主体———劳动力这种特殊商品具有独特的使用价值决定的。劳动力能够提供劳动,从而能够创造价值,从而成为社会财富的源泉和经济增长的支撑力量。从消费角度来看,充分就业促进经济增长是由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决定的。充分就业可以增加劳动者的收入,提高社会购买力,刺激消费需求,加快商品流通速度;而消费可以创造出新的生产需要,促进投资增加,为生产提供动力和目的,从而拉动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经济结构和内涵都发生了质的飞跃,在转变过程中势必会造成结构性失业和摩擦性失业,同时对于我们这样劳动力大国来说,集约型经济的形成,高科技手段的大范围使用,会使就业矛盾凸现。这就要求在经济转变过程中,要注重充分就业的政策的制定,同时充分就业政策的制定,应以政府为主导。

3.4对人力资源利用效率的影响

经济转变能够提升就业机会,转变就业方式,从而提升人力资源利用效率。经济转变过程中,先进科学技术的应用,大大提升自动化程度,对于高新技术行业的人员需求越来越多。同时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能够促进专业分工的细化与产业聚集,为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拓展空间,从而提升人力资源的利用效率。

4结语

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第2篇

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呼唤科学的发展观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生产力发展十分迅速,经济效益显著提高,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2003年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1万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000美元。但必须看到,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着一些困难、矛盾和问题,概而言之有五个方面:

经济增长与社会事业发展相对失衡。经济增长与社会事业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的一个突出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加大了对科教文卫等社会事业的整体投入,原创:使各项社会事业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有些地方在经济增长的同时,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社会事业的发展。公共教育体系、公共卫生体系、科技创新体系、文化事业体系以及社会救助体系、社会保障体系、社会危机处理体系等各项社会事业体系没有相应建立和发展,有的甚至相当滞后。这些问题的存在,大大增加了经济增长的社会成本,影响和制约着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相对失衡。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分配差距持续拉大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的一个重要问题。经济增长一定要与社会公正、公平相协调,这是保持社会稳定的基本要求。改革开放以来,一方面,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打破了平均主义大锅饭,调动了人们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又出现了部分社会成员社会差别开始拉大的新问题,这集中表现为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突出表现为城镇和农村居民收入差距扩大:1978年为2.57∶1,而到2003年扩大为3.23∶1.如果考虑到福利、生产成本支出、物价等因素,实际差距可能更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核心问题是农民增收难、收入低。从1997年到2003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连续7年没有一年超过5%,2002年最高增4.8%。收入差距拉大还表现为:城镇居民之间、农村居民之间、不同地区居民之间、不同职业居民之间收入差距扩大,这就有可能导致社会鸿沟的出现,进而影响社会稳定。

经济增长与扩大就业相对失衡。就业不充分是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的一个紧迫问题。党和国家对扩大就业工作高度重视,但由于我国人口多,就业形势十分严峻:一是就业压力增大。我国近13亿人口,年龄为15岁到64岁的劳动力有8.9亿,比发达国家总和还要多,劳动力总供给远远大于总需求。“十五”期间,我国每年有1000万新增劳动力,还有1000多万下岗失业人员。农村转向城镇的富余劳动力,城市下岗职工,是主要的新增就业压力。二是失业问题比较严重,2003年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3%。三是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困难。2002年,全国农村劳动力4.9亿,农村种植业、养殖业仅容纳1亿左右劳动力,乡镇企业从业人员1.33亿人,外出务工9900万人,农村剩余劳动力近1.5亿需要逐步转移。四是就业困难人数不断增加。

经济增长与人的全面发展相对失衡。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我们对人的全面发展问题有了进一步认识和重视,但是一些地方还是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人的全面发展。例如,对人的心理、身体健康素质的提高,人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升,人的安全稳定有序的社会环境的维护,人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保护和改善等方面,重视和落实不够。特别是有些企业,置员工的生命安全于不顾,必要的劳动保护措施不到位,甚至违章生产,致使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频频发生,严重危害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有些地方只重视物质文明建设,轻视或忽视精神文明建设,人的思想道德和精神状况与经济增长不相称等等。

经济增长与体制创新相对失衡。体制改革给我国发展带来历史性进步,但体制创新与快速经济增长仍不相适应,这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的一个基础性问题。除了计划经济体制遗留下来的深层次经济体制性问题以外,在政治体制方面,也存在一些不适应的地方: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客观要求相一致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法律体系尚不完善;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亟待加强;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尚需进一步改革和完善,一些基层党组织比较涣散,战斗力较差;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政府职能和行政体制尚需转变和改革;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人才成长制度、体制和机制尚不健全;政府宏观调控管理能力特别是处理社会危机的能力亟须提高;干部人事制度尚要加大改革的力度;党风廉政建设、权力监督机制尚需加强;相对经济体制改革而言,目前的文化体制改革也相对滞后,影响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等。

从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的高度,深刻理解和把握好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不同的发展观,对经济社会发展会产生不同的导向作用。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出现的不协调问题,有些是我国发展的现阶段难以完全避免的,有些则与我们领导干部头脑中的片面发展观直接相关。比如,有些领导干部把“发展也是硬道理”曲解为“只有经济增长才是硬道理”;把“发展是执政兴国第一要务”曲解为“经济增长是唯一要务”;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曲解为“以gdp为中心”;把发展的最终目的曲解为追求单一的经济目标、物质目标;把发展曲解为一时的经济增长。之所以出现这些片面的发展观念,一定程度上是因为有些领导干部没有牢固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发展观。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观察和解决一切问题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哲学依据。只有站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才能对经济社会发展问题有一个科学的认识和正确的把握。

第一,一定要树立辩证的思维方式,解决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关系。唯物辩证法认为,一切事物都是运动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发展是事物的一种运动状态,但又不是事物的一般的运动状态,而是特指事物向前和向上的,由低级向高级进步的,不断推陈出新的运动。运用辩证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就要认识到社会是在经济、政治、文化的矛盾运动中,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在各类社会矛盾的运动中发展的。辩证的发展应当是全面的、协调的、保持内在各要素相对均衡的发展,而不是片面的、畸形的、单一要素突进的发展。社会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兼顾社会发展系统的各个组成要素。只有经济、政治、文化各构成要素全面发展,社会整体才能进步。

第二,一定要树立唯物史观,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有科学的认识和把握。唯物史观是我们观察历史的基本方法。历史发展是有规律的。一方面,社会发展的最终力量就是物质资料的生产、物质的生产力,也就是说,归根结底,是生产力、经济、物质的因素起决定性作用。因此,把握社会发展首要的就是发展生产力,发展经济,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另一方面,又不能仅仅把生产力、经济、物质归结为社会发展的唯一因素,要讲人的作用,也要讲自然、法律、政治、文化、思想等各种社会因素的作用。因此,马克思主义阐述经济社会发展总是既强调社会发展的重点方面,又强调其他方面;既强调物质、经济、生产力的最终决定作用,又强调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的反作用,强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社会各个因素、各个领域、各个方面的和谐发展。

第三,一定要坚持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按照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办事。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很大程度上与我们一些人脱离实际,主观臆断,盲目追求所谓“政绩”,不按客观规律办事有关系。客观规律和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关系是哲学上的一个重要问题。人的主观能动性是受客观规律制约的,人只有在一定的客观条件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才能创造历史,当然人又不是客观存在的被动的消极的接受者,而是具有一定的主观能动性。否认客观规律作用,认为人可以为所欲为地创造历史,是“唯意志论”;认为人在客观存在面前毫无作为,没有主观创造性,是宿命论。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在于尊重和把握规律,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去实现合理的发展目标。

第四,一定要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澄清关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模糊认识。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与中国现代化发展的伟大实践相结合,形成了科学的发展观,提出了坚持经济增长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相一致、相协调的基本要求,澄清了关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些模糊认识。没有经济增长不行,没有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也不行。在发展理论的术语中,增长和发展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发展所包含的内容要比增长丰富得多、复杂得多。增长只是gdp的增长、物质财富的增加,发展则是包括经济增长在内的,教育、科技、文化、政治等多种因素的经济社会的综合进步。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历了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过程,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我们必须吸取他们的教训。统筹经济社会发展,既要反对忽视和否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倾向,又要反对用经济增长替代社会其他方面发展的倾向。

统筹兼顾,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和“五个统筹”的指导方针,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是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的思想保证。我们一定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统筹兼顾,积极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科学发展观是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是解决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诸多矛盾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是我们实现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统筹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首先要解决好领导干部的发展观问题。一定要从只注重经济增长,单纯追求gdp指标增长的片面发展观念转到在保持经济增长基础上的注重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追求经济社会综合指标的科学发展观念上来。那种认为经济增长可以解决一切问题,经济增长会自然而然带来其他社会目标实现的发展观念,是错误的、有害的。

——用统筹兼顾的方法,解决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的突出问题。统筹兼顾,就是要讲全局、讲引导、讲调整、讲平衡、讲协调。一是要兼顾到方方面面的关系,协调好方方面面的关系;二是要兼顾到方方面面的利益,解决好方方面面的利益矛盾。同志曾经把统筹兼顾作为处理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法。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统筹兼顾,要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协调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我们一定要运用这一方法解决好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的突出问题:要按照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纲领,解决好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的问题,加强教、科、文、卫等社会事业的发展,这是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问题。要按照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积极推进分配制度的改革,理顺分配关系,加大分配调节力度,创立较为完善与合理的二次分配体制,切实解决好分配差距过大的问题。一次分配考虑效率,二次分配兼顾公平,在完成一次分配的基础上,通过二次分配来保障公平公正。采取切实措施,让低收入中的一部分人达到中等富裕程度,逐步形成稳定的中等收入阶层。要通过深化改革、发展生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尽快增加社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逐步消除城市贫困。要集中力量解决“三农”问题,原创:推进农村经济发展,解决农民增收难,提高农民收入,逐步消除农村贫困。要解决好就业问题,通过扩大生产,让社会全体人民都能享受到社会发展所带来的好处,从而消灭贫困,保持社会的公平和稳定。

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第3篇

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建立在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基础之上。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有丰富和强大的经济基础作为支撑,没有物质的文明,单靠强权政治、高压政策、手段,即使赢得了暂时的表面的“和谐”,也注定是短命的,是持久不了的。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在贫穷落后的国度里是不可能有社会的和谐。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也明白地告诉我们,发展是硬道理,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是互为条件、相互促进、互相支撑、共为目的。只有经济发展,才有可能实现社会和谐,而社会和谐,又反作用于经济的更快、更持续的发展,两者互为因果。纵观历史,面对现状,任何社会不和谐的种种表现,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的交织,其重要原因就是经济的落后,导致民族积弱,国家蒙难。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在领导人民迈向小康的道路上艰难探索,不断前进,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使国家不断走向强盛,人民幸福安康,从而使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就是明证。社会主义的最大优势就是充分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使之不断提高物质文明程度,壮大社会物质财富,消除积弱贫困。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要走科学发展的道路,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自觉主动地、科学合理地调节经济发展中产生的资源配置、利益分配、自然环境保护等各种矛盾,强和谐社会之音,创科学发展之路,使日益强大的经济基础惠及民族的发展,造福全体人民。

二、大力发展经济,必须不断完善利益分配机制,有效防止两极分化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更是发展经济的重要手段。劳动者创造世界,劳动者创造财富,他们通过勤实劳动,获得应有的社会回报,日益改善自己的生存环境,不断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这是天经地义的,也只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调动劳动者的工作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为经济的更快发展服务,并使其在经济不断发展中得到更加多的实惠,形成良性循环。因此,在现阶段就是要在坚持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基础上,合理确定按劳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比例,鼓励人们通过合法经营、诚实劳动,获取社会给予的应有回报,改善自己的物质条件。坚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决不是提倡平均主义,也不是均贫富,更不能“吃大户”。在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必然有先富后富和富裕程度上的差异,这是客观的,我们的政策应该是在鼓励和支持一部分人和一些地区先富裕起来的同时,关注弱势群体,扶持尚未富裕起来的群体,使他们尽快的富裕起来,脱离贫困,缩小贫富“剪刀差”。同时倡导和鼓励先富帮后富,实现共同富裕。要通过不同途径,建立完善和规范社会主义的分配机制,合理调节社会利益的再分配,大力鼓励和倡导先富起来的一部分人和地区回报社会,惠及尚处贫困的弱势群体和地区。对剩余价值部分可以在予取得当的前提下,适当提高社会扣除的比例,使分配更趋合理。要时刻注意由于利益分配上的悬殊而导致人们的心理失衡、矛盾激化等不安定因素,影响经济的发展,甚至危及社会的和谐。要运用政策的杠杆作用,把分配差距和贫富程度控制在人们能够承受的范围内。防止和打击那些通过不法途径暴富、走歪门邪道致富的行为。切实加强社会调控,改善社会利益再分配机制,为暂时还未富裕起来的人们和地区提供致富的条件和机会,不断改善他们的生存环境和创造各种发展条件,以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社会保障水平,使全社会成员都能分享改革开放的成果,使之普惠众人,使经济的发展步入积极奋发、规范有序、心平气顺的健康轨道。

三、大力发展经济,必须加强法制建设,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创建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和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

经济的发展,必须建立在规范有序的轨道之中,而经济秩序的规范有序,必须有强大的法律基础为其支撑,否则,经济的发展就受阻,即使赢得了一时的表面的繁荣,也会很快轰然倒下,要坚持以人为本,为劳动者提供劳动保险、安全生产等一系列的规范的社会保障。注重社会和谐,及时化解各种可能危及社会稳定的矛盾和问题,严厉打击经济犯罪活动,坚决维护经济安全。对危及经济安全、扰乱经济秩序的诸如欺诈、坑蒙拐骗、盗取经济情报、盗用冒用他人商标、合约等行为,要有从防范、制止到打击的系统的行为程序,使经济的发展有强有力的法律支撑。对违反商业道德、制造假冒伪劣产品及掺杂使假、短斤缺量行为,一经发现,严厉打击,决不姑息,以保护人民的正常生产、生活和社会、经济秩序。要在企业中加强法制教育,提高法律的普及率和覆盖面。各级司法行政部门和经济管理部门,要强化法律意识,依法行政,执法为民。坚持教育在先、防范为主、及时化解、主动打击,从源头上控制和减少各种经济矛盾和纠纷的发生。使经济的发展有一个和谐的社会环境和规范有序的法律环境。

四、大力发展经济,必须营造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经济运动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第4篇

本文主要阐述了知识经济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知识经济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原因以及为促进知识经济发展我国应采取的措施,以期我国抓住机遇,从实际国情出发,大力发展知识经济,推动我国生产力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

知识经济;生产力发展;推动作用

知识经济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产物,而且它对生产力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我国要采取有效举措,促进知识经济持续、健康、稳步发展。

一、知识经济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一)知识经济的含义。

人类发明和发现的所有统称为“知识”,知识经济指的则是人们通过对各种知识的利用,对事物所进行的使用、分配以及生产之上的经济。自从人类社会形成之日起,知识在人类的生活生产中就发挥着巨大作用,它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对客观世界认识的反映,也是人类总结和积累出的生存生产的经验。在人类社会发展中,人类先后经历了游牧经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等经济形态。在这些经济形态中知识都发挥着巨大作用,比如在农业经济社会,人类发展农业需要适时播种,只有掌握了充足的有关节气的知识,才能实现适时播种农作物,这样才有利于农产品的丰收,假如农业生产缺乏知识的支撑,那么轻则减产,重则颗粒无收。再比如工业经济社会,它对知识的需求更加迫切,电动机、纺纱机以及蒸汽机的出现使得人们的体力得到充分的解放和延伸,是当时社会中人类知识的结晶。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社会经济形态层次与知识量是一个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它们在社会发展当中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从哲学理论角度来说,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知识会逐渐发挥出比其他任何生产要素更为重要的作用,进而知识经济就应运而生了。

(二)知识经济与生产力之间的关系。

一般而言,无论任何形式生产力的发展都要经历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进程,人类社会的生产力先后经历了游牧经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知识经济则是当今电子信息时代生产力发展的产物,是社会生产力高度智能化的充分体现。人类社会从游牧经济到知识经济,大体上共经历了两个阶段,一是“自然的人化”阶段,这一阶段,人类通过对自身智慧的不断开发和利用,主观改变着自然中的一切事物,并从中获取到了自己所需的一切物质,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就是这一阶段的重要体现;二是“人的自然化”阶段,它主要是指人类在长期的生活生产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并对自然变化的既定规律有了一定的掌握,从而将这些认识和经验性的内容通过内化,变为自身所拥有的知识,使自己在社会生活生产中依据这些知识按照自己的目的去利用和改造自然。知识经济就是这一阶段的重要体现,此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对资源、资本、土地的依赖性越来越小,知识和技术成为了物质财富增长的重要生产资料,因此,社会生产力的高度智能化发展就是当今知识经济的本质所在。

二、知识经济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原因

在近代科技发展史上,很多工业生产企业采用科学技术强化了自身的制造工具,在当时社会成为了最主要的生产部门,产业结构也由原来的以农业为中心转变为以工业为主。而就当今社会来讲,产业结构正逐渐由工业转变为信息和服务业,知识经济作为一种高级化的经济形态,它对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推动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一)社会生产力系统在现代科技发展得到了“软化”。

在工业社会,人们在生产中为了高效率利用自然资源,在工业社会时代,人们为了实现对资源的充分利用,在提升劳动生产率的基础上增加产品产量,开始在工业生产中推行机械化,这就需要充足的能源、材料以及交通运输设施来保障其顺利进行。因此,工业社会体现出了一种较为“硬化”的生产力系统。在当代社会,随着互联网和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所使用的生产工具也由较为笨重和需要人工操作的普通机器,发展为了精密化的人工智能机器;生产对象也由单纯的自然资源变为了人工合成材料和优质的新能源;劳动力类型也由密集的体力劳动者变为了科技型的高尖端人才;产业生产管理也由以往的靠经验,粗犷式的管理变为了集合了自动化、数字化和虚拟化的全方位立体化的科学管理。社会生产力系统的各个要素都在科技的发展下逐渐向“软”的方面发展,这就促使了社会生产力系统的“软化”。

(二)科技的进步缔造了新型的生产力系统。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社会新兴了一批以知识型软产品为代表的计算机和软件企业,如微软、iphone、联想等,它们逐渐成为其所在国的支柱产业。在现代学科技术的发展下,知识型软产品所占比重越来越大,技术与知识的竞争已成为当今国际竞争的主要方向,若要取得强大的竞争优势,就必须开发出最先进的高科技产品。因此,信息产业和服务业已成为知识经济下新型的生产力系统。

(三)科技的进步优化了生产力系统的整体功能。

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往往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和资源作为支撑,且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和物质来保障其基本发展。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更加注重经济增长方式的高效、优质和可持续性,更多的是在经营生产中依靠科学技术,以实现生产效率和效益并重发展。在科学技术的发展下,国民经济增长方式得到了改变,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被处理得更加和谐。

三、发展知识经济促进生产力迅速发展

随着国际间经济竞争的日益激烈,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重视知识经济的发展,新的知识观念、知识生产和知识价值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对国民经济的增长具有重要作用。具体来说,我国发展知识经济必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重视人才在知识经济中的作用。

教育状况和劳动力素质是判断一个国家生产力水平和知识经济水平的重要测量指标。人是应用知识的主体,知识在创造、传播和使用过程中都需要优秀的人力资本来作为支撑。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就现阶段而言,劳动力素质普遍偏低,而且还存在巨大的差距。在现代社会,国家的发展需要大量的优秀人才,但我国企业职工下岗后很难实现再就业,这充分说明我国劳动力的素质难以满足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只有抓紧时间大力发展教育,快速提高我国劳动力素质,才能促进我国知识经济和生产力的发展。我们要从国情出发,在顺应社会发展趋势的前提下,加强我国教育观念和教育体制的转变,建立一套能够提高社会全体成员综合素质的开放式、多渠道的现代教育体系,同时加强对全体社会成员创新精神的培养,促进新知识的创造与应用,这也是发展知识经济所必需的。只有大力发展教育,重视人才的培养,才能使知识经济在促进生产力发展中焕发活力。

(二)提高全民创新意识和国家创新能力。

企业、科研机构、高校和政府是创新的骨干力量,国家在提高全民创新意识过程中要重点培养企业、科研机构、高校和政府的创新能力,并依靠“四个创新”为生产力的发展提供动力。在知识经济时代,国家和全体社会成员只有不断提高创新能力,才能依靠新知识不断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为此,需要把握好三个原则:第一,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企业是一个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经济效益是其发展的命脉,企业通过科技创新可以将最新的技术成果应用到生产之中,促进生产力的提高,同时企业经营生产活动面对的是市场,只有实现科技创新与市场需求的结合,企业才能创造出最大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因此,企业要摆脱与经营生产相脱节的自我封闭式创新,要积极加强与高校、政府、科研机构等部门的合作,建立一套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新技术新产品的创新机制,切实发挥出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作用。第二,投入是科技创新的保障。科技落后是造成经济落后的重要原因,而企业、国家对科技投入较少与科技落后有着直接联系,因此,为切实提高国家、企业乃至全体社会成员的创意能力,国家、企业和相关部门要加强在科技创新上的人力、物力、财力上的投入。第三,人才是科技创新的基础。劳动、资本、土地是重要的生产要素,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又成为了一种全新的生产要素,人作为知识的载体,尤其是人才作为科技创新的基础,国家要加强人才创新,引进和培养知识经济发展所需的高层次人才,依靠创新型人才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三)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发展知识经济不仅要注重知识的创新,更要加强新知识的传播和应用,美国之所以是当今世界上的头号经济强国,不仅仅是在于它具有强大的高新科技研发能力,关键一点在于它能有效地促进知识和信息的传播与应用,各个行业各个领域都能充分附加知识含量。目前,美国的农业劳动力只有3%,而占国民生产总值25%的制造业中的劳动力也不到10%,这充分说明了只有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才能产生不断提高生产效率和生产效益。我国在发展知识经济过程中要做好两方面工作,一是有步骤有重点地进行高新科技的开发;二是将最新科技成果应用到传统产业之中,提高生产效率和效益,让旧的生产力焕发出生机和活力,同时增加了产品的科技附加值,使传统产业能够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因此,若要实现知识经济的全面发展,就必须运用高新技术来改造传统产业,使我国生产力水平总体提升。

(四)建立健全知识产业社会支撑结构。

知识产业的发展需要与其相对应的社会支撑结构,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等组织是科技创新的主要力量,国家要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它们之间的关联,使其形成一个科研生产联合体。科研机构主要负责研究企业在经营生产中所需的新知识,并指导企业将其有效运用到生产之中。生产单位要为科研机构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并满足科研所需的场地、材料等物质条件。生产单位与科研机构只有相互促进,才能共同提高知识水平,为生产力的发展作出贡献。同时,国家还要建立行业性的科研中心或知识经济开发中心,将产业部门、科研机构和高校的联系进一步加强,实现三者之间的联合创新与攻关,形成在“产、学、研”上共同进行新知识的开发与应用,从而推动知识经济的发展,快速将科研成果转化到生产力上。在知识经济时代,我们要抓住机遇,加强对科技开发的重视程度,建立健全知识产业社会支撑体系,促进生产力迅速向前发展。

综上所述,知识经济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我们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从我国实际国情出发,重视人才在知识经济中的作用,提高全民创新意识和国家创新能力,同时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建立健全知识产业社会支撑结构,依靠知识经济的发展推动我国生产力水平的提升。

作者:黄洁 单位:杭州市干部培训中心

【参考文献】

[1]邹春红,尹荣珍.浅谈知识经济促进生产力发展[J].商情(财经研究),2008

[2]王友林,彭波.论知识经济对生产力发展的促进[J].时代经贸,2008

[3]薛丹.知识经济对我国生产力发展的促进作用[J].民营科技,2012,12

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第5篇

科学发展观在2014年的基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1.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12月7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2014年中国经济发展定下基调:在中国经济企稳向好之际,明年经济增长将重点在“促进发展方式转变上下工夫”。

从今年“保增长”为首要任务,到明年“促转变”为发展重点,政策思路的调整凸显中国在应对危机中力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决心。

“国际金融危机使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问题更加凸显出来。综合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刻不容缓。”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做好明年的经济工作,要真正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机统一起来,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

(资料来源:《定调2014年宏观经济政策:从“保增长”到“促转变”》,新华网,2014年12月7日)

2.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六大任务

会议强调,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这场重大考验中,我们既取得了显著经济成果,又积累了在复杂经济环境中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经验。我们必须坚持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不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通过推进改革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必须坚持长期发展目标和短期增长目标有机结合,注意把握好宏观经济政策实施的力度和节奏,增强政策针对性和有效性,着力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必须坚持扩大内需和稳定外需协调发展,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实现内需和外需有效互补;必须坚持改善民生和扩大内需内在统一,更加注重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来谋划发展,把增加居民消费作为扩大内需的重点,通过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增强经济发展拉动力。

会议指出,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国经济回升的基础还不牢固,积极变化和不利影响同时显现,短期问题和长期问题相互交织,国内因素和国际因素相互影响,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难度增大。从外部环境看,世界经济复苏基础并不稳固,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仍然存在,全球性挑战压力增大。从国内环境看,经济回升内在动力仍然不足,结构性矛盾仍很突出,农业基础仍不稳固,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全党全国既要增强必胜信心,又要增强忧患意识,努力在新的起点上把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做得更好。

会议强调,这场国际金融危机使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问题更加凸显出来。综合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刻不容缓。我们要把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标和战略举措,从制度安排入手,以优化经济结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重点,以完善政绩考核评价机制为抓手,增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不断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上取得实质性进展。做好明年经济工作,重点要在促进发展方式转变上下工夫,真正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机统一起来,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

会议强调,2014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做好明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对夺取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全面胜利、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为“十二五”规划启动实施奠定良好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会议提出,明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根据新形势新情况着力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特别是要更加注重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更加注重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更加注重推进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增强经济增长活力和动力,更加注重改善民生、保持社会和谐稳定,更加注重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努力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会议提出了明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

一、提高宏观调控水平,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要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势头。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把握好政策实施的力度、节奏、重点。要突出财政政策实施重点,加大对民生领域和社会事业支持保障力度,增加对“三农”、科技、教育、卫生、文化、社会保障、保障性住房、节能环保等方面和中小企业、居民消费、欠发达地区支持力度,支持重点领域改革。要保持投资适度增长,重点用于完成在建项目,严格控制新上项目。要加强税收征管和非税收入管理,继续从严控制一般性支出。货币政策要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增强针对性和灵活性。要密切跟踪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把握好货币信贷增长速度,加大信贷政策对经济社会薄弱环节、就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转移等方面的支持,有效缓解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保证重点建设项目贷款需要,严格控制对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和产能过剩行业的贷款,着力提高信贷质量和效益。要积极扩大直接融资,引导和规范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二、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要以扩大内需特别是增加居民消费需求为重点,以稳步推进城镇化为依托,优化产业结构,努力使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明显进展。

一是扩大居民消费需求,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要加大国民收入分配调整力度,增强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众消费能力。要保持政策连续性,进一步做好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工作,继续实施家电和汽车以旧换新政策,增加农机购置补贴,增加普通商品住房供给,支持居民自住和改善性购房需求,加大农村危房改造支持力度。要适应群众生活多样性、个性化的需要,引导消费结构升级。

二是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提升城镇发展质量和水平。要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着力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发挥好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壮大县域经济。当前,要把重点放在加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上。要把解决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在城镇就业和落户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任务,放宽中小城市和城镇户籍限制,提高城市规划水平,加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管理,全方位提高城镇化发展水平。

三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产业结构调整。要抓紧研究提出培育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总体思路,强化政策支持,加大财政投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要抓紧落实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落实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大力推进技术改造,加快传统产业优化升级。

四是推进节能减排,抑制过剩产能。要强化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加强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建设,坚决管住产能过剩行业新上项目,开展低碳经济试点,努力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加强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五是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引导产业有序转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要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中部地区崛起、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积极扶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加大扶贫开发力度,提高自主发展能力,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让各族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三、夯实“三农”发展基础,扩大内需增长空间。要坚持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完善强农惠农政策,增加涉农补贴规模,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稳步扩大农村需求,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好形势。要巩固农产品保障供给能力、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完善农业补贴和价格支持制度,保持主要农产品价格基本稳定,提高主要粮食品种最低收购价格水平。要搞好主要农产品市场调控,深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加强对农民创业的金融和财税支持,培育农民收入新的增长点。要大力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实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全面完成大中型水库除险加固任务,加强水利特别是中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加快建设高标准农田,推进电网改造、饮水安全、农村道路等建设。要加强农村公共服务能力建设,改进教育培训、医疗卫生、公共文化服务,强化乡村正常运转的财力保障,培育农村新型金融组织,解决好农村融资难问题。要推动农村改革创新,加快健全有利于农业农村发展的制度体系,完善农业经营体制,引导家庭经营向生产集约化方向发展,鼓励农户运用现代科技和物质装备,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培育发展专业化、市场化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四、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增强经济发展动力和活力。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坚定信心、锐意改革,统筹兼顾、综合配套,加强调查研究和战略规划,不失时机地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

一是进一步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建设服务型政府。要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深化资源价格和财税体制改革,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扎实推进综合配套改革试验。

二是进一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增强金融对经济的服务功能。要加强金融监管机制建设,改善境外投资外汇管理和服务,继续推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

三是进一步优化所有制结构,完善市场竞争机制。要推进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推进垄断性行业体制改革。要增强非公有制经济和小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增加就业、发展经济的活力和竞争力,放宽市场准入,保护民间投资合法权益。

五、推动出口稳定增长,促进国际收支平衡。要坚持开拓国际市场和扩大国内市场并举,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健全开放型经济体系。

一是努力促进出口稳步回升,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要保持外需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深入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稳定传统市场,开拓新兴市场,提高出口产品档次、附加值、竞争力,继续严格控制“两高一资”产品出口,努力增加进口,促进贸易平衡。

二是做好利用外资工作,提高引资质量。要发挥利用外资在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坚持以我为主、择优选择,积极稳妥推进服务业开放,促进“引资”与“引智”相结合,引导外资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和增加投资。

三是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拓展经济发展空间。要加强同周边国家的协力共建和优势互补,积极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对外投资,加快完善境外投资促进体系。

六、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全力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我们发展经济的最终目的,也是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和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举措。明年要把改善民生、发展社会事业作为扩大内需、调整经济结构的重点,坚定不移加以推进。要坚持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努力扩大就业。引导和促进劳动密集型企业、中小企业、民营经济、各种服务业加快发展,积极鼓励和支持劳动者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中西部地区、中小企业就业和自主创业;加强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鼓励就地就近就业和返乡创业。各级政府要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和公共就业服务,加强对就业困难人员和零就业家庭的就业援助,鼓励有实力的大企业创造更多智力密集型就业机会。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加大对低收入群众的帮扶救助力度,提高城乡低保标准,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和部分优抚对象待遇水平,抓紧制订实施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法,深入扎实地做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各项工作。加快落实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加强廉租住房等保障性住房建设,支持棚户区改造。要优先发展教育,改善教育办学条件。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健全教育投入保障机制,促进城乡、区域教育均衡发展,提高教育质量,解决好困难家庭子女上学问题。要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把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推进广播影视、新闻出版等领域重大文化建设项目和产品创新,精心组织和办好上海世博会和广州亚运会。

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第6篇

一、和谐社会的经济内涵

从经济的角度考察,和谐社会包含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的和谐。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很难想象,没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和谐,会有经济的发展。

生产力的和谐是指在一定生产力水平上,一定社会需求下面,生产力各要素作用的充分发挥以及各要素之间形成合理的结构配置。生产关系的和谐是指人们之间经济利益关系的和谐。在生产力和谐与生产关系和谐中,我认为集中表现在人们相互关系的合理性上。人的劳动能力作为生产力的第一要素,生产力是否和谐都能也应该从人的劳动能力发挥如何来寻找原因和答案。而人的劳动能力发挥如何,既取决于劳动者的现有的能力水平,也取决于已有能力的发挥状况。这两者在相当大程度上都要取决于生产关系的和谐情况。如果生产关系不和谐,劳动者就不会有学习科技提高技能的积极性,或者有了一定的劳动技能,也不一定正常发挥,甚至以消极的形式产生破坏性的作用。

二、和谐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在构建和谐社会目的就是为了发展经济,有力经济发展才能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更好的推进和谐社会的建设。同时,和谐的社会是经济健康发展的前提条件,它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进而推动经济建设更快更好地发展。

(一)经济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

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的任务就是要不断发展经济建设,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只有在经济高度发展的基础上,才能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我国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强大的物质经济基础。如果没有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在建设和发展上取得的成果,没有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快速发展,就不可能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命题。构建和谐社会既是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也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从经济发展来看,随着经济总量增加,由短缺经济转向相对过剩经济,经济发展从最大限度地增加供给,转向更大程度地满足需求,着力于实现各尽所能、各得其所的和谐发展。

(二)社会和谐是经济健康发展的前提

如果社会不和谐,人们就会感到不公平,就会产生不满情绪,社会就不会安定。从而对社会经济的发展造成巨大的破坏。也只有在社会稳定的基础上,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才可能得到发展。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快速发展的数字指标掩盖了一些不容小视的问题,这些问题正影响着社会发展及和谐社会的建立。如:为追求短期经济利益而导致大量资源被掠夺及生态环境的破坏。在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在世界经济舞台上发挥作用越来越突出的情况下,必须实事求是的承认,经济增长和质量的不和谐已成为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最大障碍。人与自然的不和谐表现在资源消耗与浪费严重,若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人们违背社会规律,按主观意识办事,必然会受到惩罚。

三、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发展的策略

(一)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强化权力约束

政府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无可替代,问题是政府并非万能。尽管在不同时期,政府的职能也不是一成不变,但服从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政府职能必须有明确的定位,总的是要按照“小政府,大社会”的原则,减少过多的资源和所有权垄断,不再充当经济发展的第一推动力,主要是生产和提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所必须的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包括建立秩序、规范行为、搞好保障、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垄断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等。

(二)进一步完善市场经济体制

我国虽初步建立起了市场经济体制,但在很多方面还不完善、不规范,市场经济体制公平、公正的效用没有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地方垄断、行业垄断盛行使市场竞争难以做到公平,拉大了地区间、行业间的经济利益差距。部分垄断行业的高收入也拉大了与其它行业从业人员间的收入差距。市场法制不健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情况仍较严重,因此,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完善市场经济体制。首先,必须建立全国统一的大市场,严厉打击各种地方保护主义,加强商品和要素在全国范围内的流通,使各地区的市场主体在公平的环境下充分自由的竞争,以发展本地区经济,缩小区域间的差距。其次,必须尽快完善市场价格机制,取消工农业产品的剪刀差,以缩小城乡差距;促使上下游产业间产品形成合理的交换价格,以缩小上下游产业间的收入差距;对垄断行业征收垄断利润税,并逐步放开竞争,以缩小行业收入差距。最后,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真正做到有法可依和有法必依,严格依法行事,保证市场主体在参与市场竞争过程中的起点公平和过程的规则公平。

(三)建立健全合理的社会结构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结构是这个国家或地区的基本骨架,基本国情、地情。有什么样的经济结构,一般就应该有什么样的社会结构与之相适应。现代社会,既要有现代化的经济结构,也应有现代化的社会结构。社会结构包括阶层结构、城乡结构、区域结构、人口结构、家庭结构、就业结构、社会组织结构,等等。其中最重要的核心结构是社会阶层结构。国际经验表明,现代化社会阶层结构一般都是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形”的社会结构。这样的社会,才是比较稳定、健康、和谐的社会。

由于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还不高,经济结构还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特别是由于户口、就业、社会保障体制等方面的改革还没有到位,所以,我国现在的社会阶层结构既没有与经济结构相适应,更没有达到现代社会阶层结构的水平,离“橄榄形”的结构还有很大的差距。该小的农业劳动者阶层还没有小下去(现在还占就业人员的40%以上),而该大的社会中间阶层还没有大起来(现在还只占从业人员的20%左右),这是我国社会阶层结构还不合理的根本原因。党中央提出了要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的任务,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不能认为加强社会发展就是加强科学、教育、文化、卫生等事业的发展,这些社会事业当然是应该加强发展的,但更重要的是构建好社会结构,通过改革和调整,建立一个与经济结构、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合理的社会结构。

(四)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一条主线,也是构建和谐社会重中之重的任务。加快经济结构调整,首先,要协调产业发展的关系。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加强农业基础,重视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间题。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改造提高传统服务业,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其次,要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积极发展对经济增长有突破性带动作用的高新技术产业,发挥它们对经济整体发展的引导和带动作用;加快用高新技术与先进适用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着力提高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自主开发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再次,要通过资产重组,着力培育和发展一批竞争力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著名品牌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增强关键行业和领域的控制力,不断提高国际竞争力。

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第7篇

一、唯有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方能走正路、走新路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大的生机和活力,使我们走上了一条快速发展的轨道。经过改革调整,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国有经济重新绽放出活力,国有经济牢牢掌握着国民经济的命脉。国有资产总量不断增加,控制力进一步增强,一大批极富活力的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脱颖而出。非公有制经济几乎从零起步,经过蓬勃发展,其产值比重、劳动力比重已占到半壁江山,一批现代化的私营企业竞相涌现,成为我国重要的经济增长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之中。

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这是中国经济发展道路的独特优势。与众多欠发达国家和危机频发的西方国家相比,中国拥有一支公有制经济“主力军”,坚持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为实现自主发展、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奠定了基本制度条件;同时,中国打造出一支非公经济的“生力军”,加快了市场体系的培育和生产力发展,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从功能上来看,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是我们运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基本原理,结合我国具体国情所作出的现实选择。一方面,我国走社会主义道路要以公有制为经济基础,这对于增进人民福祉、保障公平正义、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必须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任何时候都不能将全盘私有化作为改革发展的选项。另一方面,我们所建设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多层次的生产力水平从客观上要求有多种所有制与之相适应。必须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任何设计都不能主观地超越这一阶段。

“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不可割裂,更不能对立起来。忽视了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就会落入私有化的陷阱;忽视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就会导致经济体制僵化,经济活力不足。只有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才是确保改革正确方向的正路,才是振兴和发展我国经济的新路。

二、更好地体现和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有制经济的比重不断变化,对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的探索持续进行。这种情况下,指出:“如何更好体现和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进一步探索基本经济制度有效实现形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而国有经济的活力、控制力和影响力如何,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作为市场微观主体的国有企业是否能做大做强做优、是否具有活力和竞争力、是否可以发挥好各项功能。

国有企业是推进国家现代化、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经过多年改革发展,国有企业总体上已经同市场经济相融合。许多国有企业在提高经济效益、资产保值增值、规范治理结构和管理制度创新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其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在国内位居一流,在国际上也属于较好水平。如今,中国优秀的国有企业已经与各国一流企业比肩而立。2013年,在美国《财富》杂志公布的世界500强中,由国资委监管的中央国有企业占了44家,其中不乏处于完全竞争性领域的企业,如中国建筑、中国铁建、中国五矿、中国电子等。除了经济绩效的长足进步,国有企业在重大工程建设、科技自主创新等落实国家战略方面也走在了前头,在保障民生、抗震救灾等承担社会责任之际更是作出了表率。

有人认为,当前国有企业的优异绩效来自其垄断地位。事实上,如今我国绝大部分行业包括国有资本比较集中的钢铁、有色金属、化工、建材、建筑、机械制造等,都已形成充分竞争格局。垄断性国有企业只占少数,而且要执行政府定价,不能通过垄断价格获取超额利润。也有人提出,国有企业必然滋生腐败。应该说,企业腐败作为一种职务犯罪,在任何所有制企业中都有可能出现。国有企业出现的腐败问题要通过完善治理结构、加强制度监管、严肃党纪国法加以解决,但不能因此就断言国企必然腐败,更不能以私有化的方法反腐败。还有一种认识,将国企发展与改革倒退画等号,认为唯有削弱国企,实现“国退民进”才是推进改革。这与三中全会《决定》强调“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是完全背道而驰的。国企改革绝不等于“去国有化”或“去公有制”,更不能以所谓“国际经验”为依据,要求国有企业退出竞争性领域,将国有经济的比重降低到10%。正如反复强调:“深化国企改革是大文章,国有企业不仅不能削弱,而且还要加强。”“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管理企业,在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主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占据支配地位,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在我们党执政和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中也是起支柱作用的,必须搞好。”

为更好地坚持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三中全会《决定》强调公有制经济财产权不可侵犯,提出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并适应新的形势、针对现存问题,提出了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举措。在国有资产管理方面,适应混合经济的发展、服务于国家战略目标、体现国有资产“全民所有”的性质,《决定》提出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更多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会保障基金,提高国有资本收益上缴公共财政比例。在国有企业改革方面,准确界定不同国有企业功能,加大对公益性企业的投入,对继续控股经营的自然垄断行业实行改革;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和长效激励约束机制,探索推进重大信息公开;合理增加市场化选聘比例,严格规范管理人员薪酬水平和职务消费等。这些举措将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提高经营效率、合理承担社会责任、更好发挥作用。

三、从多个层面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符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既与市场经济具有天然联系,又与多个层次的生产力水平相对接,它们的存在和发展,不仅在机制上有利于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有利于促进公有制经济提高效率,而且在支撑增长、促进创新、扩大就业、增加税收、满足市场需求多样性、增强社会经济活力等方面显示出巨大优势。

这些年来,国家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使其发展环境不断优化,规模持续扩大。以私营企业为例,目前数量已占全国企业总数的80%以上,注册资本占全国总额的四成。在2013年中国企业500强中,有16家私营企业上榜,在纺织、钢铁、有色、家电、汽车、电信设备制造和金融业等市场化的主要领域赢得了一片广阔天地。十年前世界500强企业中还看不到我国私营企业的身影,如今已经有8家企业进入这一梯队。华为等一批领军企业已经打造出世界一流的优质品牌,参与国家发展战略、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不断提高,社会责任意识也在不断增强。面对非公有制经济的快速发展,有些人担心,非公有制经济增长一分,公有制经济就会萎缩一分,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就会动摇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事实上,我国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是以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为前提的,30多年来尽管公有制经济的比重下降了,但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国有经济总量越来越大,控制力在增强,国有企业的效率和竞争力大大提高。

当前在改善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环境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如市场准入制度不统一、中小企业融资难等;同时,部分非公有制企业自身在治理结构、经营行为和履行社会责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也日益凸显,这些都需要在改革中逐步改善。应该说,要实现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既需要鼓励、支持,也需要加强引导。为此,三中全会《决定》从多个层面提出了改革举措:在产权保护上,明确提出非公有制经济财产权同样不可侵犯,国家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产权和合法利益;在政策支持上,强调坚持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废除对非公有制经济各种形式的不合理规定,消除各种隐性壁垒;在鼓励混合上,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鼓励发展非公有资本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在加强引导上,鼓励有条件的私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出依法监管各种所有制经济。当然,非公有制经济的进一步健康发展不仅要求改善宏观外部环境,更有赖于各个微观主体练好内功,在具备条件时推进企业制度改革,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不断提高自身竞争力。

四、发展混合所有制要紧紧围绕“两个毫不动摇”

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巩固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体现和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的重要实现形式。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允许更多国有经济和其他所有制经济发展成为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混合所有制打通了各种所有制资本相互融合的渠道,可以放大公有资本特别是国有资本的功能,增强国有资本的控制力,也可以促进私营企业做大做强,有利于各种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一些观点将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发展看成是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之间此消彼长、你进我退的“零和博弈”,这是不符合三中全会《决定》对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定位的。有人将发展混合所有制解读为是要稀释国有经济成分,减少国有经济比重,也有人担心推进混合所有制会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冲击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必须指出,发展混合所有制的前提是确保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目的则是实现“两个毫不动摇”,促进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第8篇

在实施“十一五”规划中发挥主导作用。“十一五”规划是未来5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行动纲领。实现“十一五”规划的宏伟蓝图,对于进一步提升我国的国际竞争力、改善人民生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和主导力量,承担着大量的国家重大建设任务,在国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据财政部统计,20**年国有企业实现利润9047.*亿元,实现税金9957.亿元。其中,中央企业实现利润6413.4亿元,占总额的70.9%;实现税金6863亿,占总额的68.9%。国有企业应努力转变发展观念,积极创新发展模式,大力提高发展质量,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最大限度地创造社会财富。特别是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加强和谐社会建设、不断深化改革开放的要求,努力深化改革、加强管理,全面完成党和政府交给的各项任务,充分发挥对国民经济的控制力、影响力、带动力,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实现“十一五”规划确定的奋斗目标作出应有贡献。

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发挥主体作用。建设创新型国家,是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和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支撑我国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途径和保证。国有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具有较强的技术实力,承担了大量的科技攻关项目,有责任、也有能力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进程中发挥主体作用。国有企业应不断强化创新意识,完善创新机制,培育创新人才,努力把企业发展转入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着力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能力,力争在一些重要领域和关键技术上实现突破。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把自主创新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通过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提升发展水平,实现产品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同时,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促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在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中发挥龙头作用。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发展。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既为国有企业“走出去”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也使国有企业面临新的挑战。国有企业资本雄厚,有较强的生存、发展和竞争能力,理应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在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中发挥龙头作用。为此,国有企业应进一步深化企业改革,加快建立和完善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着力在企业内部形成适应国际合作和竞争要求的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核心竞争力,努力发展成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在更大范围和更深程度上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应增强消化吸收能力,主动承接发达国家产业转移,采用兼并、嫁接、合作等形式,加强与国际大公司、大财团的合作。同时,积极发挥带动作用,影响和带动其他经济类型的企业走出国门,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发展开放型经济,振兴民族产业,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