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大学培养方向

大学培养方向赏析八篇

时间:2023-07-20 16:25:17

大学培养方向

大学培养方向第1篇

(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 广东 广州 510800)

摘 要:独立学院是以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的地方本科院校,目前普遍存在人才培养方案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不符的问题。成果导向教育是一种先进的教育理论,遵循反向设计原则,强调能力本位教育,能力结构与课程体系之间有一种清晰的映射关系。文章以独立学院为例,探讨了基于成果导向教育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从需求分析开始,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再决定学生毕业要求,最后确定课程体系。基于成果导向教育人才培养关键是开展以学习成果为导向的课程教学,这就需要加强教师教学设计能力和实践能力。

关键词 :成果导向教育;培养方案;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G47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65-2272.2015.11.033

*基金项目:广东省2012年质量工程教学改革类项目“国际化视角下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编号:2012403)

收稿日期:2015-04-16

独立学院自1999年开始创建,主要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应用型本科人才,但由于独立学院依托举办高校的特性,导致大部分独立学院都是沿用或简化举办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而举办高校一般培养的是研究型人才,这种人才培养目标与人才培养方案不符的现状在独立学院中普遍存在。成果导向教育又称为目标导向教育,遵循的是反向设计原则,是从需求(包括内部需求和外部需求)开始,由需求决定培养目标,由培养目标决定毕业要求,再由毕业要求决定课程体系,本文从成果导向教育的视角探讨了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实施。

1 独立学院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

高校人才从宏观上可分为学术型和应用型两大类。独立学院培养的是应用型本科人才,因此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应突出两个方面,一个是本科教育,一个是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十六条规定本科教育的学业标准:“本科教育应当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本学科、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掌握本专业必要的基本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应用型人才普遍具有以下特点:以学生的能力培养为核心,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强调专业知识的基础性、适用性、实用性;也有的学者认为应用型人才应具有复合性、创新性等特点。应用型本科人才相比学术型本科人才而言,要求实践动手能力强,相比应用型人才中的技能型人才而言,则要求具有较系统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具有一定的发展后劲。目前,高等教育开始向职业性和大众性这个方向发展,它的内涵在逐步改变,英国和一些英联邦国家已经把职业证书教育纳入大学本科的教育内容之中,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尤其是职业适应能力是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关键。

大部分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通常是以举办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为蓝图,在此基础上,依据独立学院学生特点,删减一些难度大的理论课程,增加实践课程。近几年,部分独立学院将职业证书纳入了教学中,开始重视职业能力培养,但是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方案普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首先,人才培养方案沿用举办高校人才培养方案框架,培养目标虽定位为应用型人才,但课程体系依然属于知识本位教育;其次,人才培养方案中人才培养目标不具体,没有具体的可测评的知识能力目标;再次,由于人才培养目标不具体,导致课程教学目标与人才培养目标之间有偏差,课程与培养目标指向不明确、关系模糊,各课程之间关系松散,学生所学知识零散,综合应用能力不强;最后,表现在课程教学中,课程教学通常以知识传授为主,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评估仍然是以知识测试为主,而不是能力考核。

2 基于成果导向教育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

基于成果导向教育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遵循反向设计原则,强调能力本位教育,要求能力结构与课程体系之间有一种清晰的映射关系。下面以独立学院为例,介绍具体的制定步骤。

第一,对行业企业所需人才进行需求分析。独立学院强调应用型人才培养,应用型人才必须适应行业企业的需要,社会需求分析是制定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工作。社会需求分析可以从当前国内外、地方经济形势、专业发展方向、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差、职业岗位群的人才要求及行业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具体可以通过对行业企业进行调研、对行业专家进行访谈来获取行业企业的需求;同时,对往届毕业生追踪调查、回访,了解毕业生对专业人才培养和工作岗位的感受,也是需求分析的一个重要方面,毕业生作为过去人才培养方案的成品,他们的意见是最好的反馈。比如: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建筑学专业在市场调研和社会需求分析后,发现建筑行业最缺的是建筑师的得力助手,知名高校都致力于培养优秀的建筑师,建筑师助手反而是稀缺人才。

第二,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在社会需求分析基础上,将需求转换为人才培养目标。独立学院培养的应该是面向社会需要的动手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如独立学院建筑学专业培养的人才应首先可以胜任建筑师得力助手这个工作,在此基础上,从而逐步成为一位优秀的建筑设计人才。

第三,确定学生毕业要求,列出学生毕业时应具有的能力。确定人才培养目标之后,将人才培养目标具体为学生毕业时应具有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能力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点,通常包括专业能力、一般能力和职业能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是应用型本科人才应重视的,学生毕业时具有一定的职业能力和职业资格可以让学生顺利适应工作岗位。如独立学院建筑学专业培养出来的人才,要做好建筑师的得力助手,就必须掌握建筑学学科领域的基础知识和技术,熟练掌握建筑制图法,熟练应用专业软件制图,具有较强的建筑设计能力,熟悉建筑构造大样施工图,具有较强的市场服务意识。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对各项能力进行进一步细化分解。

第四,确定课程体系,明确能力结构与课程体系之间的关系。OBE强调“能力结构与课程体系应有一种清晰的映射关系”,在明确列出学生应具有的知识、能力和素质之后,应依据能力结构而不是学科知识体系对课程体系进行梳理,明确每个知识、能力、素质对应需要哪些课程来实现。一般可以通过关系表格(见表1)来表述能力结构与课程体系之间的关系,当然也可以通过关系图来表述,思维导图就是非常不错的方式。通过关系表或关系图,可以对课程体系依据能力结构进行调整梳理,如果多门课程均指向某个能力培养,那么则可以将这几门课程整合成一门大课程或者一个课程群。

最后,开展人才培养方案专家论证。课程体系构建后,人才培养方案基本制定完成,此时,需要聘请校内外专家和行业企业专家对人才培养方案论证。论证的范畴围绕人才培养培养目标是否正确,学生应具有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是否符合培养目标,能力结构与课程体系之间的关系是否恰当,即所列课程能否实现能力培养等。

3 基于成果导向教育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

课程教学是人才培养方案实施的关键。OBE强调反向设计,正向实施,基于成果导向教育人才培养方案实施的关键在于能否让学生达到毕业要求,从而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作为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主体,课程教学至关重要。基于成果导向的人才培养方案的能力结构与课程体系之间有一种清晰的映射关系,课程教学要实现对应的能力培养,就要将能力作为学生的预期学习成果,实施以学习成果为导向的教学。以学习成果为导向的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依据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以预期学习成果为教学目标,教学围绕怎么让学生实现预期的学习成果而开展,教学效果是以学生的学习效果为标准,学生的学习评价则以是否达到预期的学习成果为标准,强调学生自身的学习进度,而不是学生之间的比较。

教师是课程教学成效的关键。实施以学习成果为导向的教学,要求教师必须具有较强的教学设计能力、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独立学院专职专任教师中年轻教师多,教学经验不足,专业知识较强,但教学经验和教学设计能力却不足,加强教师教学设计能力,尤其是开展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成果为导向的教学设计能力是实施学习成果导向教学的关键,可以通过聘请教学设计专家定期开展教学设计能力培训,定期组织开展教学示范课,组织教学设计竞赛等方式实现。此外,独立学院专任教师大多是硕士和博士毕业生,他们刚从高校毕业,即跨入工作岗位,缺乏在企业一线的工作经验,实践能力不足,这就无法满足应用型人才强调的实践能力培养要求。一方面可以通过引进一线企业专家参与实践教学和人才培养,同时通过帮带年轻教师加强其实践教学能力;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加强与企业的合作,组织教师参与企业的项目研发和一线工作,加强教师实践能力,丰富一线实践经验。

4 结语

基于成果导向教育的人才培养方案作为一种反向设计人才培养方案,与以往人才培养方案最大不同有两点。第一,人才培养方案制定遵循反向设计原则,从需求分析开始,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明确学生毕业时应具有的能力,确定课程体系。第二,强调能力结构与课程体系之间应有一种清晰的映射关系,课程应围绕对应的能力,开展以预期学习成果为导向的教学。独立学院定位于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在制定基于成果导向教育人才培养方案时,更应该注重社会需求分析,保证培养出来的人才符合行业企业需求;在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中,应注重能力尤其是职业适应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 陈新民,周朝成,任条娟,等.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探析——基于特色创建的思考[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6)

2 钱国英,王刚,徐立清.本科应用型人才的特点及其培养体系的构建[J].中国大学教学,2005(9).

3 郎耀秀.应用型本科教育社会需求导向论[J].高教论坛,2011(9)

大学培养方向第2篇

关键词:地方高校;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

0 引言

随着信息学科的快速发展,社会各界对IT人才的需求逐年攀升,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相关专业逐渐发展成为我国招生规模较大、培养学生人数众多的专业之一。各类用人单位十分看重该专业毕业生的项目实战经验和动手能力。希望所招聘的学生像带USB接口的外设一样,“即插即用”,能够迅速进入工作状态。由于大多数地方高校的培养方案、教学计划、课程教学大纲和实践教学体系基本上参照传统研究型大学的相关专业而制定,存在办学定位不明确、专业培养目标不清晰、办学特色不明显的现象,致使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优势不强,面临就业难的问题。另外,毕业生的综合素质无法满足企业的需求,出现用人单位招聘难的问题。

地方高校如何适应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需求,对计算机类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培养以满足社会实际需求的工程型应用型人才,是值得大家进一步探讨的课题。

1 “211”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形式

精英教育注重厚基础和广谱适应性,大众化教育更应强调特色和适应性,强调学校和专业的准确培养定位,不同类型高校的学生在知识能力的培养上应具有一定的差异。襄樊学院属于地方本科院校,作为湖北省域副中心城市襄阳市唯一的一所本科院校,在专业定位上主要是围绕鄂西北国民经济与社会信息化发展的战略目标,培养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人才。由于地方院校受条件与环境的限制,专业发展难与知名高校相抗衡,需要站在新的角度立足地方本科院校的特殊性重新审视,发挥自身的特点和优势,探索具有自身特色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人才培养不以学术型、研究型为取向。而是以地方区域经济及广大用人单位实际需要的技术型、工程型、应用型为取向。

襄樊学院在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上,突出技术、工程、应用型的人才特色,构建以能力培养为重心的高层次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体系,以夯实专业理论基础为目标的理论课程体系,以提高工程实践能力为目标的实践课程体系。形成具有地方高校特色的211人才培养的主体框架,其结构如图1所示。

“211”人才培养模式以“核心稳定、方向灵活”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将四年本科教育划分为三个阶段,前两年夯实基础,按大类进行培养,构建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体系:一年学专业,按专业方向培养,设置专业模块课程;最后用一年时间安排多课程综合课程设计、短学期实训、社会实践、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等实践环节,使学生有更多时间参与实际应用,在实践中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211”人才培养模式的前瞻性

“211”人才培养模式是在传统培养模式的基础上,针对计算机类专业构建和设计的一种新型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构建宽厚的理论教学体系,加强基础;通过构建多维层次化的实践教学体系,注重实践:通过以就业为导向,拓宽学生的选择途径;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注重市场,最终形成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使知识、能力、素质融为一体的教学培养模式。根据教育部进一步深化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工作,教高[2007]2号文件《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合理设置学科专业;密切与产业和行业联系,加强紧缺人才培养:深化教学内容改革,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课程体系: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改革,着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重视实践环节,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指导性意见,“211”人才培养模式无疑是适合教学型、应用型地方本科高校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是符合社会发展需求,并随着社会发展具有较强的生命力。

3 211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措施

3.1 更新观念,积极探索并实践“211”人才培养模式

“211"人才培养模式,第一个“2”代表入学后前2年,专业实施共同的教学计划包括(公共基础课程平台和专业基础课程平台的教学):第1个“1”代表第三学年,两学期的专业方向教学,以就业为导向。突出掌握动手能力,强调从业技能;第2个“1”代表第四学年的一个学期的专业实训(项目的综合应用能力训练教学),参与教师与行业、企业共同承担的计算机相关项目开发工作,重点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最后一个学期走向社会进行毕业顶岗实习和毕业论文设计阶段。襄樊学院根据学生的就业意向和差异情况进行安排,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应用能力和工作能力,实现学生与社会用人单位的深入磨合,为真正就业作好心理和技能准备,从而形成大类专业、多个方向、灵活模块新的专业人才培养流程。

3.2 以就业为导向,设计“核心稳定、方向灵活”的人才培养方案

探索“211”人才培养模式,需要构建一套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科学的培养方案,并根据地方区域经济与产业需求以及科技进步实时进行更新。我们按照“核心稳定、方向灵活”的思路,首先设计课程培养体系,专业核心课程根据计算机专业基本知识理论体系设置,夯实基础,相对稳定。避免学生今后发展“后劲不足”。专业方向与模块课程则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根据就业灵活设置,强调实践动手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在课程建设中,以学科领域课程群建设为主线,对原培养方案进行重新设计和完善。突破按学科设置专业方向的传统思维,走与区域经济、人才市场紧密结合的道路,按就业需求来设置,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通过选修不同层次和不同方向,选择更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充分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在培养方案的完善中,我们注重职业素养与技能的培养和锻炼,以增强学生将来工作就业的适应性。培养方案的设计不但反映就业市场对IT应用型人才知识结构的要求,还将专业技术的最新发展及时反映在教学任务中。注重教学内容的更新,尤其是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考核方式的改革。专业方向与模块课程的设置则相对灵活,随着社会对计算机人才需求的不断变化,应对市场变化进行更新。

3.3 “从需求倒推”,建设“多层次、一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

为使毕业生更好地服务社会。提高竞争力,我们切实加强实践环节,实践教学变知识传授为能力培养,避免“纸上谈兵”,着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践教学的改革和创新中,我们设计“多层次、一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由“课程单元实验一课程综合实验一课程设计(课程综合)-短学期实训-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组成,并保证比较充裕的学时数。并分别根据不同层次设计不同的实践教学资源,以计算机专业软 件教学为例,设计三个层次的教学资源如图2所示。

根据“从需求倒推”的思路,考虑实践教学体系中的多种类型,对各实践环节进行比较全面的改革。

(1)专业核心课程实践环节的改革。这类课程强调实验环节的标准化与规范化,侧重培养学生的基本功与编程能力。每门专业核心课程实验课都由专门的课程负责人统筹规划,在实验教学大纲中明确培养目标,在实验指导手册中规范每个单元实验的要求与内容,做到培养基础。提倡综合设计。鼓励研究创新。

(2)专业方向中模块课程实践环节的改革。这类课程侧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每门课程除了设置一定的单元实验外,还要求学生进行综合设计实验,以融会贯通整门课程的内容。由于计算机专业课程之间的关联性比较强,开发实际项目时需要融合多门课程的知识,单独一门课程的实验设计就略显单薄,所以我们结合多门相关课程的内容进行基于项目开发的综合设计,使学生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

(3)短学期实训的改革。短学期实训结合学生各自的专业方向,以“项目驱动,团队合作”的方式运行。通过一批模拟项目的实际开发。融会贯通已学知识,激发学生创新思想。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团队合作与项目管理等能力,训练开发技能。

(4)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的改革。毕业实习,毕业设计是“211”培养模式的重要环节,锻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就业奠定基础。在此阶段,学生参加教师的科研项目,到相关企事业单位参与实际项目开发,到校企合作建立的实训基地实习,通过这样的实战演练,既学会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又积累了实际工作经验。在实践中得到锻炼与提高,从而缩小与用人单位要求的差距,为毕业后的就业创造条件。

3.4 产学研相结合,多渠道增强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和实用性

在校内以封闭或半封闭模式培养的学生,与用人单位的需求常存在一定的差距,此问题在计算机专业人才供需上尤为明显。要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走“产学研结合”之路有着积极意义,我们通过创建校内软件实训基地、按企业人才需求定制培养、鼓励吸引学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等多方面结合的形式,增强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和实用性。在校内软件实训基地,以案例驱动教学、场景驱动训练,采用企业化管理机制及模式,注重实际技能的培养和团队协作精神,让学生充分体验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技能。经过人才定制培养,所培养的毕业生能直接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实现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的成功对接。一批实践经验丰富的中青年教师,承接有科研项目。通过项目研发。拉近教师与社会的距离。学生通过参加实际项目开发,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大大加强。实践能力和专业素质得到全方位的提高。通过这几种“学习一实践一再学习一再实践的”方式,为学生将来的职业生涯奠定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4 结语

几年来,襄樊学院以市场需求和就业为导向,对计算机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突出“宽泛扎实的基础知识。专业深入的技术技能,精准娴熟的工程经验”人才培养定位,从人才培养方案、培养模式、教学模式、课程体系、实践环节、实训方案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实践,取得了初步的成效。“211”人才培养模式是在遵循高等教育普遍规律和人才培养基本规格的要求下,结合地方本科院校自身的特点和实力,科学分析社会需求,找准优势、扬长避短,形成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陈旭东,陈伟君,罗予东,地方本科院校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计算机教育,2010(5):52~54

[2]韩利凯,雷伟军,毛艳,梁宏倩,应用型本科院校计算机人才培养与计算机教育教学实践[J].计算机教育,2007(1):78~80[3]陈小辉,李红卫,计算机类本科专业“3+1”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电子科技,2010(6):112~113

[4]沈海娟,高永梅,计算机类专业基于岗位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计算机时代,2010(8):61~63

大学培养方向第3篇

关键词:定向直招士官;培养机制;研究意义;研究方向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7-0203-02

一、引言

2012年2月,中国人民总参谋部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联合《关于做好定向培养直招士官试点工作的通知》(参动〔2012〕5号),规定从2012年起开展依托普通高等学校定向培养直招士官试点工作。湖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被指定为首批定向培养直招士官试点单位,定向专业为轮机工程技术。

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学院遵循技能技术人才培养规律,按照“需求牵引、保障重点、确保质量、注重效益”的原则,引入军队标准,建立军地合作制度与管理运行机制,创新并实施“1322”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编制《轮机工程技术(海军士官方向)人才培养方案》,重构课程体系,编制课程标准,实行准军事化管理,培养工作稳步推进。

尽管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由于定向直招士官培养工作是首次开展,许多工作没有成例可循,近两年的实践表明,培养工作难免存在诸多不足,为进一步提高定向直招士官的培养质量,进一步拓展定向培养直招士官的发展空间,深入研究完善的培养机制,尽快建立完整的培养体系,是一项必要而紧迫的任务。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随着军地信息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士官已经成为各国军队中非常重要的技术兵种,但士官是一种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具有军事性、职业性、专业性和技能性四大特征,培养周期长,培养过程难,各国在培养模式与机制上都存在较大差异。

务实的培养理念与完善的培养机制,是外军高技能士官培养的基本前提。外军高技能士官培养坚持任职教育与继续教育相结合的职业军人生涯设计理念,以及技指分训与逐级培训下教育与晋升相结合的培养机制,这是外军士官培养模式的普遍特征。[1]借鉴外军高技能士官人才培养成功之处,对于促进我军士官人才队伍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定向培养直招士官工作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2009年底全面施行的《深化士官制度改革方案》改进了士官选拔办法,逐步扩大从地方院校大专以上毕业生中直接招收士官的数量。为推进新形势下直招士官工作的发展,加快培养军队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士官人才,根据总参谋部、教育部《关于做好定向培养直招士官试点工作的通知》(参动〔2012〕5号)规定,从2012年起开展依托普通高等学校定向培养直招士官试点工作。

2012年首批定向培养直招士官试点单位共11所高职院校(其中,湖北省为两所,分别是湖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和武汉航海职业技术学院)。各试点单位虽然具有丰富的职业教育经验,但对于定向培养直招士官工作却都是从头做起,在培养实践中,各试点单位积极与对口指导的军事训练机构进行合作,努力做好定向培养直招士官的工作。

随着培养工作的不断深入,各试点单位意识到培养工作遇到了诸多困难,主要体现在军地双方沟通不够顺畅、学员军事化管理不足、教学内容的差异等方面,培养过程不系统,这表明定向培养机制不健全,培养体系不完善,培养实施方案还需进行改进。

由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李国桢研究员主持的《军地联合培养高技能士官人才的模式研究》课题对士官培养工作展开了研究,建立了以“从初学者到专家”的职业成长规律为导向(横梁),以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为核心(支柱),以“入口”和“出口”为两盘,以军地联合为平台(底板)的天平型人才培养模式。[2]该课题研究,对士官人才的培养从理论上做出了较为全面的阐述。

其他各试点院校虽然在培养工作中作了大量工作,但目前为止,尚没有形成较为完善和行之有效的培养机制,缺乏完整的培养体系,培养过程存在许多不通畅之处。

三、研究意义

1.有利于完善定向直招士官的培养体系。截止目前,各院校根据自身特点,制定了相应的培养方案,但培养过程存在较大的差异,没有形成较为完善的定向直招士官的培养体系。通过定向直招士官培养机制研究,可以建立完善的定向直招士官的培养体系。

2.有利于提高定向直招士官的培养质量。虽然学校在教育领域经验丰富,但学校与部队差异较大,此外,由于军队的保密性等因素,培养过程难以与工作过程无缝对接,培养质量与预期目标尚存在一定差距。通过定向直招士官培养机制研究,找出定向培养过程中各种瓶颈,研究解决之道,可最大限度地实现培养过程与工作过程的对接,制定各种制度及程序,规范培养过程,提高定向直招士官的培养质量。

3.有利于推进军队士官工作的全面发展。定向直招士官培养机制的研究对推进军队直招士官工作的全面发展,提高军队士官队伍的整体水平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定向直招士官的培养质量,这对于军队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技能型的士官队伍十分重要;另一方面,定向培养直招士官在国内正处于起步阶段,无论是对院校还是对部队,都是一项新兴事物,具有很大的研究空间,缺乏较为健全的培养机制和完整的培养体系,对培养机制的研究,将多方调研,加强军地合作,建立完善的定向直招士官培养体系和平台,为军队士官队伍的发展奉献力量。

四、研究方向

定向直招士官培养机制包含很多内容,但其研究方向集中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多级协调的管理机制。培养体系的实质是管理架构或模型,它是培养管理工作的根本。为避免多头管理、多头组织等问题,必须建设一个具有实践性、科学性,全面、动态、开放、结构化的培养管理系统,实现从上到下配套协调,从宏观到微观统一有效管理。其核心任务是构建由政府部门(主要是教育部门和征兵办)、部队指导机构和学校三级单位协调的管理模型,制定协同共管的规章制度,形成分工协作、有序运行的工作局面。

2.多向参与的沟通机制。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联合培养,必须做到培养主体与培养对象之间互动交流、团结协作,建立多向参与、高度融合的培养沟通机制,其核心任务是建立部队教官、院校教员与学员围绕培养方案、教学实施、岗位实践等方面全方位的参与、沟通、交流的各项程序化文件。[3]

3.多层渐进的实施机制。定向直招士官的对象是普通高中毕业生,要实现学员从民到兵的转变,必须遵循多层培养、循序渐进的教育规律,建立基础知识、通用技能、专业能力的渐进式培养实施机制,其核心工作是探索“融合式”培养模式,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与之适应的实施计划。

4.多元互动的评估机制。由于定向培养直招士官工作主要在学校进行,其学习效果和培养质量不能单纯以学校职业教育的评价标准来进行评估。建立多元互动的评估机制对于培养质量的提高至关重要。其核心任务是针对培养过程建立有效的评估机制,制定并严格实施定向培养直招士官教育培养质量评估体系和评估办法,为士官学员教育培养质量的稳定和提高提供制度保障;其实质是院校、部队、社会、学员等多方互动,政治思想、身心健康、文化基础、专业技能等多元评价。

五、结束语

定向培养直招士官工作目前正处于起步阶段,无论是对院校还是对部队,都是一项新兴事物,挑战与机遇并存。对培养机制的研究有利于提升培养质量,是定向培养直招士官工作走向规模化、成熟化的关键。各承担定向培养任务的院校应加强校与校、校与部队、校与政府之间的横向联系,相互协作,共同探索定向直招士官培养机制,建立较为完善的定向直招士官培养体系和平台,为军队士官队伍的发展奉献力量。

参考文献:

[1]殷华,龙威林.外军高技能士官培养研究[J].继续教育,2011,(12).

[2]李国桢.高技能士官人才的内涵特征及其军地联合培养[J].职教论坛,2011,(36).

[3]董发勤,张广兵.应用型人才联合培养的多向参与机制[J].职教论坛,2012,(03).

Exploration on Cultivation Mechanism of Directional Recruit Noncommissioned Officer

Guan Yewei

(Hubei Communications Technical College,Wuhan 430050,China)

大学培养方向第4篇

随着我国2008年北京奥运会提出的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战略性步伐的不断加快,各高等师范院校对体育教育本科专业予以高度重视,再结合全国幼儿园对专业体育教师的需求,大力发展体育教育本科学前方向人才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与契机。培养高等师范院校体育教育本科学前方向专业性人才要统筹全局做好专业建设,优化课程设置,拓展教学方式,这有助于培养更多的优质型专业人才,进而满足市场的需要,提高我国体育教育的总体水平。

关键词:

高等师范院校;体育教育;学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高等师范院校的体育教育本科专业一直以来是我国大力发展的教育专业,是指通过教学培养出具有体育教育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并且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能从事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和竞技比赛等工作的中、小学体育老师或管理人员。从现有的体育教育本科人才培养规划方案上来看,我国各高等师范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主要培养的是针对中、小学体育老师这一方向,而在学前方向人才的培养相对较弱。随着我国对学前教育的高度重视和大力发展,各大幼儿园对体育教育本科学前方向人才的需要也越来越强,这为各大师范高校提高本科体育教育人才的就业率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前景,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师范高校对体育教育专业学前方向人才的培养。体育教育本科学前方向人才的培养是指以幼儿园为依托,培养出有针对性的幼儿体育老师。专业人才在到职后能够根据自己的业务专长,为幼儿制定相应的有计划性、有目的性的体育学习任务,并组织幼儿一起通过实践完成任务,最终提高幼儿的体育能力,为幼儿提供优质的体育教育服务,这与我国以往的体育教育本科培养中小学老师有所不同。但是目前高校在体育教育专业本科学前方向的人才培养上却没有相应的成效,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各高校原来的教育理念根深蒂固,还没有意识到学前方向的开阔市场,对学前方向体育生的培养不够重视,并且缺乏相应的体育教育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最终使得体育教育专业本科学前方向人才培养的这一模块不能满足市场上的需要。因此,教育要与时俱进,我们国家有必要改革教育模式,在体育教育专业上细分学前人才培养方向,并在课程设置上进行改革与优化,分析与探讨对体育教育专业学前方向人才的培养模式。

一、人才培养模式界定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的指导下,按照指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现人才教育的过程的总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客体是人才培养活动,与之相匹配的培养条件则为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教育需求和教育目的,不同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会有与之相辅相成的各条件方面的要求,具有针对性。人才培养的模式并不是统一具体的,而是根据目标的不同而设立不同的教育体系,不同的大学相同的专业也有各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但一般来说,人才培养模式遵循这样一个简化的公式:目标+过程与方式(教学内容和课程+管理和评估制度+教学方式和方法)=人才培养模式

二、体育教育本科学前方向人才培养现状以及培养意义

理论联系实践,科学理论系统的指导对于培养体育教育本科学前方向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通过查阅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博硕士学位论文和相关书籍,我们不难发现,有关体育教育本科学前方向的相关资源并不多,研究的专业化程度也限制在某些方面。相对研究体育教育专业中学方向和小学方向人才培养方案的书籍却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我国还没有把培养学前体育老师这一更加精细化的人才培养方案规划到各高等师范院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的人才发展方向中来,导致高校在培养本科体育师范生时忽略了这一方向上的人才培养,对这一方向进行教学和调研的老师也相对较少,并且未设立专门的研究中心,必然会导致研究体育教育专业学前方向的相关著作较少,不能给我们以后学前方向人才培养的教育实践予以理论上的支持。所以,我们国家应该从战略性的角度出发,优化现有的体育教育专业方向模块,引导各高等师范院校注重对学前方向体育生的培养。各高校也要对国家教育政策予以支持,加大投资力度建设体育教育本科专业学前方向人才培养调研室,并定期引导高校体育教师开展有关体育教育本科师范生学前方向人才培养的座谈与讨论,共同探讨对学前方向体育生的培养方案,不断优化对学前方向人才的培养模式,利用多项举措提高我国体育教育专业学前人才的发展能力[1]。在现今各中、小学体育教师已走向饱和,本科体育师范生队伍却不断壮大的趋势影响下,我国大学体育师范毕业生毕业就失业、就业难已成为普遍的社会问题,影响着我国的发展,而幼儿园体育老师市场的需要便成为解决我国体育师范生就业的一个重要途径。对于学前方向体育师范生的培养,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国的就业压力、经济压力,并且可以弥补社会上的空缺职位,为我国形成完整的、系统的教育体系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三、体育专业学前方向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一)学校要统筹全局,做好专业建设

高等师范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是为社会和国家打造并培养职业化体育老师的人才孵化地。学前体育方向作为体育教育专业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的发展需要融合各方的共同努力。通过对我国高等师范学校学前专业的调研发现,很多高校虽然应国家要求规划了体育教育本科学前方向人才培养方案并在专业建设上投入了一定的资金支持,但是却没有设立与之匹配的教研室,缺乏科学的调研理论指导使得体育教育专业学前方向在实践发展道路中遇到了障碍,造成发展瓶颈。所以,各高校应该尽快加强对学前体育方向的重视,做好专业建设,以其广阔的发展前景来制定科学的目标战略。学前专业本科体育教育的目标建设是为幼儿园培养出专职的教育人才,所以高校在培养专业人才时要结合幼儿园对学前体育老师的综合性需求来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各类高等师范学校要统筹全局,意识到体育专业学前方向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做好专业建设,制定相关的人才培养规划,就能够促进我国体育专业学前方向人才队伍的建设,促进我国体育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2]。

(二)优化课程设置

当前普通师范高校体育专业学前方向人才培养的发展尚在初级阶段,缺乏相应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操作人才,所以,我们需要首先在课程设计上有所行动,然后逐步的进行接下来的建设工作。一方面,目前我国的一些高校过多关注学生对专业理论技能知识的学习,课程的设计也多为了满足学生的体育发展和锻炼的需要,直接与职业针对相关的比例很少,这与学前专业培养幼儿园老师的初衷相违背。在培养体育教育专业学前方向人才时,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所学的专业知识技能,还要让学生学会教,能把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教育幼儿的实践中,这才是最重要的一点[3]。所以,高校在设置课程时要对课程的实施不断的更新调试,突出体育课程的职业针对性,准确定位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把有关幼儿身体活动能力和生理心理接受能力添加到课程设置中,让高校师范生进一步把握幼儿发展特点,使其更具有教育幼儿的综合素质[4]。另一方面,我国一些高等师范学校对体育教育学前方向人才培养的课程设置中理论技能教学和实践教学比例安排的不合理。一些高校仅仅安排整体学时数量的百分之九进行理论技能知识方面的教学,却在实践教学中安排了长达六周的教学方案。理论与实践教学课时比例严重失调,会让没有把握专业知识技能的学生在实践中走向误区,最终达不到教育应有的效果。所以,高等师范学校在设置学前体育方向教学课程时,要注意两者的平衡,适时的扩充对学生的教育理论与技能培训的课程比例。与此同时,学校应该有计划性的设置相关幼儿园体育教学的基础技能课程内容,让学生在校学习时就可以把握幼儿教学有关通识性的内容知识,进而提高实践教学水平。

(三)拓展优化教学方式

伴随着我国经济文化事业的快速发展,社会对学前教育工作者的综合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前方向人才的教学方式来说,也要与时俱进,不断的加以拓展和优化。体育课程不仅是为了满足身体上的锻炼,还需要具备职业针对性[5]。适时适度的删减一些有关技术性过强、不适合学前专业人才培养方向的内容,增加一些符合幼儿学前教育的专业培养目标的体育课程内容。还可以根据幼儿心理与生理的变化来对课程内容进行整体编排与设计。比如可以通过“小组比赛法”、“游戏法”、“情景教学法”等教学辅助途径,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创造生动活泼的课堂环境。进一步的体育教育学前方向的学生自主创新教学能力和对课堂的整体设计组织能力,使学生掌握所学知识与技能,并真正的学以致用。

(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我国的应试教育使得我国大部分学生在书本等理论知识方面占据强大的优势,在现实中的实践能力却普遍弱于其他国家的学生,这正是教育改革的直接原因。对于高等师范学校体育教育专业学前方向人才的培养我们要吸取教训,强化本科生的实践能力[6]。针对目前我国幼儿园开展的常态体育教育活动,包括早操、亲子游戏活动、户外体育课程等形式,我国高等师范院校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应该对学生的活动创编技能进行培养,培养学生对幼儿体育活动进行整体性的组织和人性化的设计能力,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实践教学能力。另外,要锻炼学生的语言能力和组织操作能力,进一步加强学生对教育工作的责任意识,让他们以主人翁的姿态对幼儿园体育教学进行良好的组织与控制,为幼儿带去良好的示范,优化教学效果。为了进一步加强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高等师范院校还可以通过与各大幼儿园沟通协商建立高校实习培训基地,加强交流,安排学生到实际的工作环境中实习,进而促进学生对学前专业体育教育活动的反思与收获,以期培养更具有实践能力、教学能力的专业人才[7]。

综上所述,高等师范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在学前方向人才的培养和专业的建设中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然而,体育教育专业学前方向有着很广阔的社会发展前景和就业前景。为了促进我国师范学校本科体育教育专业的系统化发展,需要来自国家、社会、学校多方面的努力,三者合力,培养业务能力较强、综合素质较高的体育教育学前方向人才,为我们祖国的花朵带去体育教育方面的保障,促进我国体育教育事业蒸蒸日上。

作者:郭剑华 单位:长沙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杨莉君,曹莉.高等师范院校本科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重建[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9(4).

[2]刘勇,饶平,蒋炳宪.地方师范院校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成功(教育),2012(5).

[3]步社民.本科学前教育专业的目标定位和课程设置问题[J].教师教育研究,2005(3).

[4]高虹.对学前教育专业体育课程改革和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3(17).

[5]刘伟.徐州幼儿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开设体育教学学前专业的可行性研究[J].四川体育科学,2013(4).

大学培养方向第5篇

关键词:双一流;安徽省;体育学;培养目标

1研究背景

为切实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建立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并实行现代化管理,提高我国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国务院于2015年10月24日颁布《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目标:“到2020年,若干所大学和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到2030年,更多的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所大学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前列,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高等教育整体实力显著提升。到本世纪中叶,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数量和实力进入世界前列,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国。”为早日实现目标,一方面中央财政将中央高校开展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纳入中央高校预算拨款制度中统筹考虑,并通过相关专项资金给予引导支持;另一方面鼓励高校要不断拓宽筹资渠道,积极吸引社会捐赠,扩大社会合作,健全社会支持长效机制,多渠道汇聚资源,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并通过加强和改进党对高校的领导、完善内部治理结构、构建社会参与机制、推进国际交流合作、实现关键环节突破等一系列具体措施扎实推进我国“双一流”学科建设。本文通过对安徽省体育学学科培养目标研究,分析当中存在的优势与不足,结合社会发展需求提出建设性意见,为安徽省体育学硕士培养单位推进“双一流”学科建设提供参考。

2安徽省体育学学科培养目标研究

2.1体育学一级学科培养目标研究

安徽师范大学是安徽省唯一一所拥有体育学一级学科学位授予权的学校,该校一级学科培养目标是:“造就德、智、体全面发展,德才兼备的、适应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学科发展需要的应用型或研究型,能胜任高校体育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高素质高层次专门人才。”该培养目标与《中华人名共和国学位条例》中对我国研究生培养目标的规划是相符的,即培养具有较高层次的专门人才,或更为具体的表达为:“培养具有一定科学研究能力、较强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体育专门人才。”该校培养目标侧重于与当前社会发展相适应、满足国家发展对于人才的需求,学生培养的方向是能够胜任高校体育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高素质高层次专门人才。但从中看出该培养目标过于笼统,没有体现出对于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具体要求,这也是当前我国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定位存在的普遍问题。

2.2体育学二级学科培养目标研究

当前安徽省拥有体育学二级学科学位授予权的培养单位有3所院校,即淮北师范大学有“体育教育训练学”1个二级学科、安徽工程大学有“体育人文社会学”1个二级学科、安徽师范大学共有6个二级学科,安徽师范大学的6个二级学科为“体育教育训练学、运动人体科学、民族传统体育学、体育产业运营、大众体育学、体育人文社会学”。通过表1~表3对比可知,3所培养单位体育学二级学科培养目标所强调的主体方向基本是一脉相承的,一方面强调学生必须掌握学科内的基础知识与运动技能,有较强的综合实践能力,如体育教学能力、体育管理能力以及科学研究能力等;另一方面都共同强调培养学生掌握一门外语,能够于都学科内的专业外文资料。3所培养单位培养目标都致力于高素质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淮北师范大学关于体育教育训练学学科的培养目标倾向于对于学生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门知识和专项基本技术技能的培养,培养方向是从事体育教学、运动训练、健身指导、科学研究和管理工作的人才;安徽师范大学体育教育训练学学科培养目标倾向于培养掌握学科内的基础知识与专业技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较强的科学研究能力。相比较而言,淮北师范大学学科培养目标更为具体。安徽工程大学体育人文社会学学科培养目标注重于学生体育人文社会学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的掌握以及国内学科前沿动态的把握,使掌握现代化学习工具和方法,培养学生终身学习意识。而安徽师范大学体育人文社会学培养目标与体育教育训练学培养目标一致,倾向于掌握学科内的基础知识与专业技能的培养。另外从表3可以看出,安徽师范大学对于“体育教育训练学、体育人文社会学、民族传统体育学、体育产业运营”四个学科的培养目标是一致的,对于“运动人体科学、大众体育学”方向的培养目标独立的,且具有针对性。运动人体科学学科培养目标是培养能够适应社会经历建设与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与研究型,能在各位部门从事专业的运动医务监督、运动创伤诊断与治疗、康复指导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大众体育学学科培养目标倾向于培养学生掌握现代大众体育方面的基本理论、研究方法,结合我国大众体育的国情创造性的加以应用。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3.1.1安徽省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呈现过于笼统的态势,培养目标定位不清晰,缺乏针对性。

3.1.2培养目标是课程设置、评价体系构建的依据,而安徽省部分培养单位存在不同二级学科、培养目标却相同的情况,且在培养目标相同的情况下,学科课程设置以及研究方向等又并不相同,这与培养目标的制定原则是不相符的。

3.1.3安徽省体育学培养单位的学科培养目标存在的普遍问题是并未与当前的社会发展需求相结合。具体表现为当前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就业呈现“供大于求”的状况,很多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就业岗位与自己所学专业并不契合;此外现今在“全民健身”的背景下,相关培养单位的培养目标的定位仍一尘不变、过于“陈旧”。

3.2建议

3.2.1培养单位在制定培养目标的过程中应加深对于国内外相关培养单位培养目标的研究,“取其精华”结合自身院校现实资源制定出相应的、针对性较强的培养方案,为培养单位课程设置与评价体系的建立提供依据。

3.2.2相关单位在制定培养目标时应充分结合当前社会发展需求,坚持“与时俱进”原则,针对存在的问题作出相应的尝试。如:对于民族传统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应改变传统的培养模式,为学生增设交叉学科课程学习、搭建专业的学科交流平台,成立安徽省民族传统体育研究会等一系列措施,切合提高民族传统体育学硕士研究生综合能力。

3.2.3针对于当前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就业存在的问题,相关单位在制定培养目标时应抓住2条主线:(1)培养目标定位是以适应不同体育职业需求的知识与技能为核心要求;(2)不同专业课程设置与培养体系建立应体现对于不同体育职业的针对性,即对于学生整体素质的培养体现职业适应性与发展性。

参考文献:

[1]张瑞林.我国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现状调查与分析[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9(3).

[2]1980年2月12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根据2004年8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的决定》修正.

大学培养方向第6篇

[关键词]形态学检验方向;师徒导师制;工匠培养;就业

一、设置形态学检验拓展方向,培养形态学检验工匠人才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重要性。人工显微镜形态学检查简便、准确,是许多疾病诊断的“金标准”;同时,不需要特殊仪器,节省成本,且能在各级医院广泛使用[5-6]。目前,虽然形态学检验的仪器已开始用于临床,但需要昂贵的仪器和试剂,成本较高,易出现假阴性和假阳性,重复性不理想等不足之处。另外,大部分临床标本及大多数有形成分形态学检查如骨髓细胞检验、脱落细胞检验等,到目前为止,还不能通过仪器检查,必须靠显微镜检查来完成。因此,在“高大上”的仪器在检验科广泛使用的今天,人工显微镜检查的地位不但没有被削弱,反而更显其不可取代的作用[7-8]。形态学检验关键是检验人员,因此,学校培养具有扎实的形态学检验基本技能的人才刻不容缓,至关重要。

(二)必要性。形态学显微镜检查费时费力,收费便宜,尤其是形态学检验专家的培养非一日之工,长期坚持才能达到,所有这些影响检验人员从事形态学检验的积极性[9]。因此,近20多年来,无论是检验科还是学校形态学检验被淡化或忽视,从事形态学检验人员知识和技能匮乏,由此导致的漏诊、误诊现象在各级医院普遍存在[10];另外,从事形态学检验人员数量不断减少,已出现断层,如此下去,将会后继无人。近几年来,国内一些专家大声疾呼:“拯救和传承形态学检验,临床要重视形态学检验工作,学校要加强形态学检验教学和人才培养”。目前,大部分院校无论是课程设置还是课时安排,形态学相关的理论和实验教学远远达不到临床要求。因此,开设形态学检验特色拓展方向,加强学生形态学技能培养非常有必要。

二、形态学检验拓展方向工匠人才培养的改革措施

(一)成立教学改革指导委员会,明确培养理念、目标和模式。成立了教学改革指导委员会,主要由系领导、形态学骨干教师和省、市医院形态学检验专家组成。主要职责是对形态学检验特色方向改革设计及实施进行指导,对出现的问题进行研讨等。培养理念:“厚基础、保专业、强方向、显特色”。培养目标:掌握大检验,突出拓展方向,学有专长。培养模式:探索工匠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师徒导师制。

(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和培养方案,构建相应的课程体系。根据培养培养目标,经岗位调查研究,构建了“公共基础课程平台!学科基础课程平台!专业课程平台!形态学检验特色拓展方向课程模块”的课程体系。其中形态学方向课程主要有:医学检验导论、临床病理形态学检验、临床寄生虫学检验、临床基础检验形态学、骨髓细胞检验形态学、病原生物检验形态学等课程。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实施师徒导师制,培养形态学检验工匠人才。形态学检验特色拓展方向工匠人才培养,指导老师队伍建设是关键。建立了导师制的选拔、培养和激励制度。指导老师要热爱形态学教学工作,具有扎实的形态学临床工作经验,注重“双师型”教师培养,指导老师以校内为主校外聘为辅,充分利用校外医院人才资源,尤其是校友资源,聘请他们作为方向指导教师。

(四)加强形态学检验拓展方向课程教材的建设。在国内,首先开设形态学检验方向并开设方向课程,前期,我们编写了形态学检验方向相关课程的讲义,同时辅以国内各种形态学图谱作为参考教材。今年已由我校牵头组织、主编了《临床基础检验形态学》《骨髓细胞检验形态学》《病原生物检验形态学》等课程全国规划特色教材,将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该套教材参编的单位主要来自50多所国内高等医药学院及其附属医院形态学知名专家,实力强大。国内首套首版形态学检验系列特色教材的出版将为形态学检验的教学提供重要参考教材。

(五)强化实践教学。培养形态学检验工匠人才,要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形态学技能。采取的措施是探索师徒导师制,培养工匠形态学检验人才。从大一开始,每个导师带4-6名学生,连续4年校内外指导老师对学生进行一对一指导和培养。充分利用晚上、节假日时间,让学生反复多练;每个假期利用2周时间,组织学生到医院见习,校内和医院相结合;采用各临床标本形态学辨认、图谱参考书、计算机资源库及仿真软件相结合,做到能实不虚,以虚补实,虚实结合;毕业实习到骨髓、体液检查室实习4-5个月。

(六)校院联合,协同育人。医院有丰富的标本及形态学检验专家,为了培养形态学检验工匠人才,与省内一些三甲医院检验科如南方医科大学中山博爱医院、佛山市一等签订了形态学检验见习、实习基地,外聘了专家作为指导老师,学生利用节假日的部分时间去见习,第四学年去实习,优先向协同单位推荐形态学检验优秀毕业生,探索形态学检验工匠人才校院协同培养模式。

三、形态学检验特色拓展方向培养效果

(一)毕业生已成为各医院检验科形态学检验骨干。从办学以来一直重视形态学技能培养,培养学生已成为各医院形态学检验骨干,如广东省尤其是佛山市共10多所大型医院检验科骨髓细胞检验室的组长有50%来自于本校,其中有些校友参加了形态学检验全国教材编写工作。

(二)2013级医学检验专业本科学生形态学技能考试学习成绩比较。在2013级检验本科2个班中,有25人选择形态学方向班,其他学生为非形态学班,两个班在专业基本课程教学中,均接受同等的形态学知识和技能的培养,除此之外,形态学班在第6学期另外增加形态学相关课程的学习。在一次临床标本有形成分实验考核中,两个班学生成绩如下(见附表),结果显示,两个班成绩均有显著性差异,形态学班的学生形态学技能要明显好于非形态学班,教学效果显著。

大学培养方向第7篇

关键词: 大学物理 应用型人才 教学改革 教学策略

深化物理教学改革是完善物理教育教学体系,着力人才培养的重要基础。物理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重要基础课程,强调教学改革应突出教学理念创新,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导向,构建完备的人才培养体系。在新一轮课改的大背景之下,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一是要着力于教学方法的改革,依托开放式、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将应用型人才培养落到实处;二是以创新为驱动,深化教学改革进程,为教改创造良好的内在条件。在传统的教育理念的影响之下,大学物理教学的目标体系不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未能充分体现,这就弱化了大学物理教学改革的目标导向。如何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导向,对物理教学进行优化与调整,对于目前大学物理教学的建设至关重要。因此,本文基于大学物理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就如何深化物理教学改革,提出了以下建议。

一、大学物理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人才培养是时展的需求,也是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内在要求。依托物理科学发展,深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是大学物理学科建设的重要方向,物理的基础性作用、所隐含的科研方法都是应用用型人才所必需的。并且,大学物理学科的实践性、应用性特点,突出了物理学科与应用型人才之间的关系。因此,笔者认为大学物理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发挥大学物理的基础性作用,有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物理作为一门自然科学,与数学、化学等学科有着紧密联系。以物理学科为主体,多学科交叉的人才培养模式,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一方面,物理学中有着丰富的科研方法,这些方法的习得,有助于学生应用创新能力的提高。特别是逻辑方法、普遍的哲学方法,都是学生在应用能力培养中,深入研究并自我发展的重要因子。另一方面,物理学的探究性为学生实践探究能力的培养创造了条件,通过物理学科教学,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能够在主动探究中,强化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及应用,培养物理学科素养。因此,应用型人才培养是一个过程,是实践能力、探究能力、思维能力等不断提高的过程,物理的基础性作用,就是基于学生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特点,突出学生应用实践能力的培养。

大学物理课程强调理论与实践并重,实践作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应用实践能力的重要基础。在物理实践教学中,教师基于探究性、研究性实验教学的开展,为学生应用实践素养的形成,创设良好的内外条件。首先,利用物理学科的实验环节,通过实验操作、实践,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学生应用能力的系统培养打下良好的基础;其次,物理学科的探究性、科研性,要求学生不断地实践,并在应用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进而形成物理学科的研究。因此,无论是基于实验的探究,还是基于科学的研究发展,都是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培养的基础,是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体现;再次,物理学科具有较强的应用型,各大物理定律、现象都是现实生产生活的重要应用。通过抓住物理学科的应用属性,并充分渗透于教学中,更能体现物理科学的重要性。

二、应用型人才培养下大学物理教学的改革策略

应用型人才培养契合大学物理的科学特点,是新时期教育教学发展的必然要求。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导向,优化物理教学方法,推进教学改革,是最大限度地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基础。笔者认为,大学物理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在于如何实现创新驱动,构建完善的教学体系;建设实验教学平台;改革教学方法,从本质上是为应用型人才培养创设良好的内外环境。

(一)以创新为驱动,优化教学内容,构建完善的物理课程体系。

大学物理教学改革的推进是一个过程,强调以创新为驱动,创新教学理念、优化教学方法,为物理教学的改革发展创造良好的内在条件。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落实,应落实物理课程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学要求,突出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将应用型人才培养作为教学内容设置、课程体系建设的重要目标导向。首先,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作为课程体系构建的总要求,并以此作为出发点,实现对课程该体系的全面定位。一方面,对现有课程体系进行优化调整,突出课程整体的教育优势,特别是对物理系类课程的优化、重构,对于构建新的课程体系尤为重要,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在新课程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另一方面,物理课程体系应与专业充分融合,突出专业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其次,实验教学是物理课程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大学物理应对实验教学课程进行优化,强化实验教学在课程体系中的占比,确保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的并重开展。再次,落实校企合作平台搭建,以多样化的实训锻炼,强化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学生深入一线企业、走进科研机构,让学生更加真切地感受物理科研成果的转化。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无法在单一的校内实现培养,而是在多渠道、多视角下的审视中,对现有教学内容、教学体系进行优化,构建更加多元化、开放式的人才培养机制,更契合大学物理教学改革发展的内在需求。最后,优化教学内容体系,教学内容的设定要将“理论”与“应用”充分结合,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强化物理知识的应用转化,进而形成更加完善、系统的教学内容。当前,大学物理教学内容过于将理论与应用隔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多地偏重理论的传输,在应用环节上鲜有开展,这对应用型人才培养形成阻碍。因此,推进教学内容体系的优化,对于落实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以人才需求为导向,着力实验教学建设,构建实验教学平台。

毋庸置疑,推进实验教学建设,是当前大学物理教学发展的重要内容,更是落实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础。大学物理教学在实验教学建设的过程中,应以人才培养需求为导向,通过实验教学平台的构建,最大限度地满足实验教学的发展需求。纵观大学物理实验体系,更多的是验证性、综合性实验,缺乏探究性、科研性实验的建设,这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形成显著的发展滞后。为此,实验教学平台的构建,一是要对传统实验体系进行优化,强化探究性、科研性实验的内容建设,让应用型人才培养有培养的平台;二是依据应用型人才的特征,以人才需求为导向,强化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的紧密结合,并着力构建“四大”实验教学平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动手能力。从一些高校的建设情况来看,这四大实验教学平台主要为:基础物理实验教学平台、开放式物理演示平台、物理实验计算机仿真教学平台、应用探究型物理实验教学平台。四大实验教学平台既兼顾了学生基础实验能力的培养,又突出了应用型实验中学生应用探究能力的培养。因此,大学物理教学改革着力物理实验教学平台的建设,在实验教学中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导向性,能够基于应用型人才的特点、需求,建立有梯度、有针对性的实验平台体系,满足人才培养的现实需求。

(三)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内涵,激活物理教学,优化物理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改革是新时期物理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基于多元化教学方法的建立,更有助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推进。在传统教育教学的思维下,物理教学更多地强调灌溉式、填鸭式教学的开展,而忽视多元化教学形态的构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更需要良好的内在学习环节,这就需要推进教学方法的改革。首先,要转变传统教学思维,创新教学理念,强化“生本”理念在教学中的重要指导地位。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需要建立在开放式的教学环境之中,通过探究性教学、任务驱动式教学的开展,更有助于学生应用实践能力的培养。例如,通过任务驱动式教学,让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通过任务的完成,培养实践动手能力,进而更加真切地感受物理学科的魅力,激发学生物理学习兴趣;其次,传统物理教学过于僵化、单一的教学方法,弱化了学生积极参与物理学习的主动性。为此,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趣味性教学等教学方法,增强教学趣味性,进而活跃课堂氛围;再次,教学是师生教与学的活动过程,强调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活动交流。为此,在教学中,应积极开展合作式学习,引导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不断地自我提高,并在自主探究中,强化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抓好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内涵。

三、结语

改革是一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强调改革方向的明确,改革重难点问题的攻克。当前,大学物理教学改革坚持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强调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等的优化与调整,以更好地契合物理教学的发展需求。笔者认为,物理教学改革的重点,在于对现有课程体系进行优化与调整,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内容设置;以人才需求为导向,着力于实验平台的建设,将学生创新能力、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落到实处,助力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开展;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内涵,深化教学方法改革,依托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落实应用型人才培养在物理教学中的体现。

参考文献:

[1]胡新根.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导向的物理化学教学改革[J].广州化工,2012(04).

[2]于士平.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大学物理教学改革探索[J].煤炭高等教育,2014(12).

[3]吴实.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大学物理教学的改革探讨[J].亚太教育,2015(07).

[4]沈阳.试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大学物理教学改革[J].高教学刊,2016(13).

大学培养方向第8篇

关键词:地方师范类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优化

中图分类号:G6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2)23-0153-02

一、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培养目标与特点

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高校根据该领域的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所指定的人才培养总体实施方案,是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总体设计蓝图,是学校实施人才培养工作的纲领性文件,也是学院和教师组织教学过程,安排教学任务的基本依据[1]。人才培养方案的规范性和适应性程度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所培养人才的竞争力。《洛阳师范学院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09版(简称2009版培养方案)是根据学院培养服务于地方社会的应用型高素质人才的目标而制定的。该方案的目标是致力于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行政学、管理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等方面的知识,掌握行政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熟练地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在公共部门从事行政事务管理工作的应用型管理人才。与2005版、2007版培养方案相比,该方案具有鲜明的特点:(1)重视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政府和公共部门面向,培养定位清晰。该版本的培养方向就是要为地方政府和地方公共部门输送具有“能说,能写、能做”的行政人才。(2)突出专业教育的层次性,课程安排由基础向专业,由宏观向中观、微观推进;在课程设置上,初入学阶段的学生要学习政治、法律、经济和社会类的基本课程,在高年级阶段,随着知识的积累和对专业认识的深入,再继续学习行政管理专业的基础课程和核心课程。(3)重点突出实践教学,加大实践教学的学时、学分的比例。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手段,与前两版培养方案相比,该版本培养方案将实践教学的学分增加到50个;实践教学的学时数占总学时数提高到35%。(4)分方向教育。在坚持统一性的基础上,划分专业培养的方向,注重多样性的培养。在综合教师的实力和当今社会公共部门对人才需求的状况,开设了城市管理和政府公共关系两个方向,学生掌握了行政管理专业基础知识的基础后,在大三可以根据自己的职业规划和兴趣选择不同的方向。

二、 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施过程中的问题

1.人才培养面向过窄

行政管理专业2009版培养方案在制定初期是将培养方案的培养面向定位于各级政府和事业部门。笔者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2005级至2008级毕业生就业状况进行统计分析后,发现学生就业部门的排序是企业第一、政府第二、事业单位第三。随机抽样的学生的就业状况显示公务员的比例占到20.8%,到企业部门从事行政事务的工作的学生比例占到40%(见下表)。这与我们在人才培养目标的政府、公共部门定位存在偏差。

当前公务员考试已经成为中国的第一大考试,据有关统计显示,河南省在2011年的考录比例为48∶1,2012年的考录比例为37.83∶1。按照学历统计,2012年的报考者中,有博士研究生106人、硕士研究生12 235人、本科生126 675人、专科生39 810人。报考人数与计划录用人数比例为37.83∶1,平均38人竞争一个职位,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之势已经形成。政府部门招录公务员的专业要求是多元化的,行政管理专业并不占绝对优势。这对于河南省师范类本科院校中行政管理专业学生的考公务员形成强大的压力。在人才招聘网中,我们也发现有许多企业招录行政管理专业的人才,企业的行政助理岗位的人才缺口较大,而且在随机抽样的调查中发现,到企业就业的学生中从事行政助理工作的比重也占到80%。培养方案中政府与企业的教育权重与学生就业的权重之间存在较大的偏差,这说明培养方案的安排并没有很好地反映社会需求的状况。人才培养方案的培养面向由于忽视了企业部门,所培养的学生在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上与企业之间并不能实现有效对接,严重影响了我校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的竞争力。

2.专业技能课程的安排缺乏序化

专业技能培训平台的课程在于培养学生具备从事行政工作的基本技能。学生技能的培育必须和行政工作的流程相结合,循序渐进逐步推进。2009版培养方案在专业技能平台的课程安排具有一定的随意性,缺乏对行政工作实践的深入调查和研究。技能课程的学期安排错乱,与行政工作基本流程的结合度不够,不符合学生行政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

3.培养方法欠丰富

培养途径主要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种,其中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理论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方法与途径。2009版培养方案的实践教学时数为1045,占总学时数的35%,课内实践为485学时,课外实践为560学时。从形式上看,2009版培养方案对于学生能力的提升应该起到积极的作用。形式上的优势要转换为学生能力上的优势关键在于方案的有效执行。

课内实践与理论教学同步进行,这一安排的初衷在于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理论快速转化为能力,如果课内实践形式丰富、组织周密、管理严格,确实能发挥实践教学在培养和锻炼学生能力上的潜力。案例分析作为课内实践教学的主要形式,其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能力的功能上相对有限。课外实践的560个学时并不计入学生学分、课程考核,所以多数课程的课外实践教学基本上都处于荒废状态。课内、课外实践教学的管理缺乏有效的监督和激励机制,以至于教师和学生组织课外实践教学的动力不足。课内实践教学的弱化与课外实践教学的虚化,使人才培养方案对实践教学“质与量”的要求无法得到实现。实践教学的弱化、虚化导致学生知识与能力的脱节,达不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这严重影响学生在未来就业市场的竞争力。

三、优化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相关建议

1.拓宽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面向

行政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的重心在于培养符合社会行政职业要求的优秀人才,而非确定针对某一类部门。除政府外,企业和事业单位都需要优秀的行政人员。2009版培养方案重点针对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轻视了企业。因此我们需要纠正这种偏差,拓宽培养面向,将培养方案设计成能为政府、企业和事业单位输送优秀的从事行政事务的毕业生的计划。

2.加强社会对行政职业素养要求研究

人才培养方案的设置必须以地方社会对行政管理人才需求为导向。研究社会对行政人才的基本规格要求,是优化专业培养方案的前提条件。因此,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主体与地方社会的政府部门、企业、事业单位联合调研,了解这些部门对行管理专业人才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素质结构的要求。

3.运用工学系统化的模式优化课程体系

工学系统化的模式就是要根据工作过程的系统化的原则确立课程结构,根据工作的完整的程序设置课程的结构,根据工作的具体任务设置课程门类,同时要根据职业成长的逻辑顺序排列课程序列,为学生未来职业发展提供知识和技能准备。运用工学系统化的模式改进培养方案,就是要理论传授与技能培训和职业的发展规律相匹配,提高学生学习、实践的目的性。

4.丰富实践教学途径,优化实践教学模式

实践教学是以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为重点,因此要重视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具有更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岗位适应性。实践教学模式的优化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首先,完善实践教学的考评机制,以机制促行动。构建符合专业需求的实践教学评估体系,以评估指标为指挥棒激励任课教师积极探索实践教学的形式,同时在综合考评的基础上,优化实践教学模式,带动教师努力探索实践教学形式,同时还要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其次,构建实践教学激励机制,调动教师开展实践教学的积极性。巴纳德的系统组织理论认为,组织的本质在于诱因与贡献的平衡。组织成员的贡献的大小与组织的诱因(激励因素)存在正相关关系。因此,要完善激励机制、增加诱因,才能提高教师进行实践教学探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5.加强人才培养方案执行的监管

人才培养方案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计划,计划目标的落实关键在于执行。人才培养方案的执行体现权威性和严肃性,教学单位必须根据人才培养方案落实每一门课程的教师、大纲、教材,安排好各教学环节,并以此规范教学管理。应该建立具有权威性的审核机制,加强对人才培养方案实施过程的有效监督。构建培养方案实施的反馈机制,以有效的反馈监督促进人才培养方案的有效实施。

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与优化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动态过程,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作,涉及到学校教育教学以及社会需求的方方面面,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与完善。在这一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素质教育为核心,以学生发展为根本,总结以往的经验教训,把握人才需求的风向标,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立足自身实际,大胆改革和创新,为向地方社会输送更多更高质量、高素质的合格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