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健全人才培养体系

健全人才培养体系赏析八篇

时间:2023-07-17 16:29:48

健全人才培养体系

健全人才培养体系第1篇

关键词:全民健身社会体育作用

1、前言

全民健身计划是我国实施的一项跨世纪的伟大工程,它的实施重点是青少年儿童,实施目标在于全面提高中华民族的体质和健康水平。学校是青少年的集中地,学校体育是国民体育的基础,它担负着培养造就青少年全面发展的重要任务。作为培养学校体育工作直接实施者(体育教师)的高师体育院系,在这项跨世纪工程实施中,如何发挥自身优势和专业优势,配合全民健身计划实施,如何抓住全民健身计划实施的这一良好机遇来促进本专业的全面发展,均是高师体育院系面临的新课题。认真研究这一课题对保证全民健身计划实施,对促进高师体育院系面向21世纪求发展,均有十分重意义。

2高师体育院系在全民健身计划实施中的地位与作用

2.1为全民健身理论与方法提供科学保证

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是一项宏伟的社会系统工程,它联系着社会的方方面面,要保障它的顺利实施,必须以系统的全民健身理论为基础,以科学的方法为先导。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摆脱全民健身实施中可能出现的盲目性,让国民在科学健身活动中享受到体育强身的实效,达到增强国民体质的目的。因此,建立全民健身的科学理论,研究全民健身的科学方法是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的首要任务。

2.2研究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是高师体育院系日常科研工作的一项任务。高师体育院系在研究全民健身理论与方法中具有丰富的经验,在学科队伍中聚集了一大批经验丰富的专家教授和各类专业人才,具有学科门类广,人才齐的学科优势和人才优势。充分发挥这些优势,为全民健身理论与方法提供科学保证,对全民健身具有重要意义。

2.3培养优秀体育教师,促进青少年健身活动开展是高师体育院系的基本工作。体育教师是学校体育工作的直接实施者,在学校体育工作中责无旁贷地成为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意识、技能与习惯的教育者和指导者。他们肩负着对学生进行终身健康教育、培养锻炼习惯、增强体质的多重任务。青少年是我国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的重点,他们的体育活动大部分集中在学校,学校体育的发展程度,直接影响这部分人的体育活动质量。作为学校体育工作的直接实施者——体育教师,自身的素质高低,工作质量的好坏无疑直接影响着学校体育工作。从这一意义上讲,通过高师体育院系培养出来的体育教师,能否胜此重任,将直接关系到全民健身计划在青少年儿童中的实施效果。因此,培养合格的体育教师,开展好学校体育工作,保证全民健身计划在青少年中的实施效果,是高师体育院系在这项宏伟工程中应起的作用。

2.4为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培训社会体育指导员

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面向全社会和全体国民,社会群众体育活动与健身是全民健身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体育指导员是社会群体健身活动的宣传者、组织者和执行者。全社会推行全民健身计划,需要一大批具有思想觉悟高、业务能力强的社会体育指导员。根据《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制度》,社会体育指导员必须具备一定的体育专业理论知识,掌握体育健身活动的方法和手段,并有较强的社会体育组织管理能力。要达到《制度》规定的标准,必须进行培训。作为高师体育院系在培训社会体育指导员中具有责无旁贷的责任和得天独厚的教学优势与条件。充分利用教学人才优势与教学条件优势,培训一大批优秀的体育指导员,对保证全民健身计划的顺利实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高师体育院系在全民健身活动中具有不可低估的人才培训作用。

3把握机遇,利用优势促进高师体育院系的发展

3.1改变教学观念p加强学科建设,适应社会发展

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掌握体育锻炼手段与方法,促进体质增强是面向21世纪学校体育的历史重任。作为培养体育教师的高师体育院系在培养目标上要主动适应学校体育的新观念,改变过去那种以运动技术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加强学生健身能力的培养,增设群众体育课程(不同人群的生理、生化、保健、体育健身方法等有关课程),加强全民健身的责任感教育,使学生成为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

在专业方面,增设社会体育专业,扩大高师体育院系的办学面,增强适应社会的办学能力。

3.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高师体育院系虽是人才聚集,但因过去旧的教学观念,教师对体育健身和以健身为目的的体育手段了解和研究并不多。因此,要改变以运动技术为中心的教学观,树立以健身为目的教学观,教师除在思想上更新观念外,教学中也应更新教学手段与方法,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教学适应社会的需要,培养的体育教师才能适应社会的要求。

3.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实施《计划》亟需科研为先导。高师体育院系应将科研工作的重点转移到全民健身,积极开展健身功能研究,加强对不同人群(不同年龄、性别和种族)的生理特点、健身方法与手段以及体质测定标准的研究。这不但是高师体育院系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当今社会的需要。

3.4抓好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训工作

高师体育院系应发挥教学单位教学资源优势,把为社会培养体育指导员作为对社会应尽的责任,以《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制度》为依据,制定出切实可行的高效计划,为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培训出一大批有热情、有能力、懂技术、懂理论的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

4结束语

4.1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为高师体育院系的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把握机遇,充分利用本专业在全民健身中的地位和作用,发挥专业优势与人才优势,发展自己,为我国体育事业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4.2改变教学思想,改革教学模式,适应社会发展,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体育教师和社会体育指导员应作为当前高师体育专业教学改革的重点。

参考文献

健全人才培养体系第2篇

【关键词】社会需求;健美操专项课程;优化研究

随着健美操运动和社会需求的不断发展,健美操、滑雪、游泳等项目被正式列为体育行业特有工种,并开设了北京、沈阳等职业鉴定站,这标志着健美操人才培养纳入了标准化教育轨道。由于各大企事业单位、健身俱乐部等行业对健美操专业人才的迫切需求,为了提高健美操专业人才的社会竞争力,我们必须针对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优化健美操专项课程,切实加强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以社会对健美操专业人才的需求。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沈阳体育学院运动训练专业健美操专项课程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大量关于健美操教学、训练及课程内容的论文,为本文的撰写奠定了理论基础。

1.2.2 专家访谈法

通过走访专业教师和企事业单位、健身俱乐部的管理人员,掌握与本研究的相关资料。

1.2.3 逻辑分析法

对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归纳,并对资料进行缜密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 健美操专项人才社会需求现状

国家颁布了《全民健身计划(2010-2015)》纲要,纲要强调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培育全民健身骨干等内容,本纲要对培养健美操专业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

2. 1. 1运动训练专业健美操人才社会需求趋势

通过调查、走访专家和就业单位,运动训练专业的就业主要有4个方向。

(1)从事各级、各类学校的体育教学工作。2007年国家颁布了《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意见,意见指出要认真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把增强人民体质的重任放到从娃娃抓起。健美操以其特有的功能被各级院校列为体育课程内容之一,随着课程的发展,学校需要大量健美操专业人才,以保证顺利运行。

(2)从事教育、体育等企事业单位的组织管理工作。随着国家全民健身运动大力开展,各级、各类教育、体育等企事业单位需要大批健美操专业人才,以保障全民健身运动科学、健康的发展。

(3)从事各类体育俱乐部和运动队的训练工作。随着健美操项目的发展壮大,国家每年要举办许多健美操比赛,体育俱乐部和运动队需要大量专业能力突出的健美操专项人才,为比赛取得优异成绩提供保障。

(4)从事社区和健身俱乐部的健身指导工作。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关注越来越多,社区体育场所与健身俱乐部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首选去处,这需要社区和俱乐部除了提供专业的健身场所、健身器械之外,还能够提供专业的健身指导人员,以满足科学健身的需求。

2.2 契合社会需求运动训练专业健美操专项课程优化研究

随着体育院校运动训练专业课程改革,健美操课程作为专业课程之一也要不断创新与完善。课程发展要契合社会需求,遵循时代性、系统性和实践性原则,优化健美操专项课程体系。

2.2.1遵循原则

2.2.1.1时代性原则

健美操运动是一项时代性较强的体育项目,健美操与舞蹈一样,种类多、变化快。契合社会需求,优化健美操专项课程体系,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选择,要能够及时更新与调整,让学生学到健美操最前沿的知识与技能。

2.2.1.2系统性原则

优化运动训练专业健美操专项课程体系要遵循系统性原则,根据培养目标和考虑学生情况,重视基础教学。课程内容要适应学科发展,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健美操知识和技能。

2.2.1.3实践性原则

不断完善健美操课程体系,注重实践相教学环节,让学生所学知识和技能适应社会需求,。以培养能力为重点,优化教学实践体系,优选教学实践内容,改进教学实践方法,切实提高实践教学效果。让学生多进行社会实践,掌握社会需求,在实践中不断提高理论与技术水平。

2.2.2优化健美操课程体系

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对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优化课程本着遵循原则,充分结合运动训练专业健美操人才的社会需求,从专业的能力结构和知识结构着手,,建立多元化课程体系,使培养过程具有弹性、个性和灵活性的特点。

2.2.3优化健美操人才培养模式

以学生为本,建立“契合需求,分层实施,加强实践,突显能力”为框架的“多元化”培养模式,以 “打牢基础,拓展专业、加强实践、突显能力、契合应用、勇于创新”的复合型人才为培养目标,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促进全面发展。

2.2.4优化健美操课程内容设置

健美操专业课程内容的选择与设置对于学生知识结构的广度与深度、就业方向起到关键性影响,也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对健美操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比较全面,但缺乏社会需求。因此,科学、系统的课程设置是顺利完成教学目标前提。

2.3运动训练专业健美操专项课程优化内容

2.3.1契合社会需求

随着健美操运动的迅速发展,各类学校和健身俱乐部需要大批健美操教师、教练员和健身指导人员,因此,健美操专业人才具有很大的市场需求。

2.3.2分级实施

在社会需求指引下,注重学生的知识储备、综合技能的运用以及职业生涯的规划。采取“分级实施”的方法,培养出不同社会需求健美操专业人才。

2.3.3突出实践能力培养

增加更多的实践教学内容和学时,通过实践教学,促进学生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鼓励学生走出去,利用专项技术指导他人从事训练,以提升自身实践能力。

2.3.4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包括意识、创新与观察能力等,学习的目的就是实践与创新。学生要通过自主学习学会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通过自主学习提高自身的创编能力。

2.3.5组织协调能力

健全人才培养体系第3篇

[关键词]工作过程 健美操专业 课程体系

[作者简介]邓晞翎(1964- ),女,广西邕宁人,广西体育高等专科学校运动系主任,教授,研究方向为体育教育与运动训练;李翔(1975- ),男,贵州都匀人,广西体育高等专科学校教育技术部副主任,讲师,研究方向为计算机基础课课程模式;郭杰华(1966- ),男,广西扶绥人,广西体育高等专科学校体育艺术教研室主任,讲师,研究方向为体育教育与运动训练。(广西 南宁 530012)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0年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立项研究课题“基于工作过程对高职高专健美操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实践与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0JGA126)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33-0147-02

所谓“工作过程导向”的模式,即从实际工作岗位的工作典型任务出发,以完成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和学习内容,以培养企业所需的职业能力为目标,以实践过程的学习为主要过程的一种全新的职业教育模式。此模式的发展是对现有课程体系的突破,它的落脚点在于对现有课程体系的改革,是学科体系知识解构与行动体系知识重构的过程。因此,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建设与改革是目前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热点。多年以来,由于我们对健美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不太明确,对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要求过高,过于系统化,而对实践工作过程中操作技能的要求却不够重视,所学的知识与专业技术与实际工作过程的运用无法对接,造成毕业生与用人单位需求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因此,要实现健美操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合理构建课程体系,是当下重点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我校健美操专业(2007级、2008级),以及相关高职高专开设健美操专业的院校为研究对象。

2.研究方法。本课题采用文献资料法广泛查阅与健美操改革、高职高专课程体系改革等有关的信息资料及科学论文数篇,并收集和分析了相关专业课程体系的总体情况,同时结合我校近年来健美操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发展的变化,咨询和采纳有关专家建议;通过实验研究法,在我校健美操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前后,以实验组(2008级)和对照组(2007级)进行实践应用研究并进行比较分析;通过问卷调查法、面访或设计调查问卷进行信函调研健美操专业领域的专家学者,其信度检验结果,问卷具有较高可靠性;运用数理统计法,对调查及实验过程中得到的数据用excel进行统计分析。

二、研究成果及分析

1.高职高专健美操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指导思想。根据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要“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就业为导向,加快专业建设与改革”的要求,本着注重内涵建设,突出职业能力培养,推行工学结合,努力提高教育质量的指导思想,我们把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主要切入点,放到基于工作过程开发课程体系上来。本课题以《社会体育指导员国家职业标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为出发点,对高职高专健美操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进行了大胆的调整定位,在原有的培养学校健美操教育师资的基础上,实施体育职业标准化教育,培养体育健身俱乐部健身指导员、健身企业教练等,把健美操课程体系的整体构架向“工作过程”的模式设计,通过健美操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培养适应我区当今学校、社会、企业急需的健美操职业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2.依据岗位能力需求和职业标准开发课程体系。第一,基于工作过程的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基于工作过程,为保证健美操专业课程设置的针对性,我们通过召开专家座谈会、与健美操专业从业者交谈等多种形式,深入研究社会对健美操专业人才的需求,并对高职健美操人才就业方向进行了合理的定位。同时,对高职健美操人才从事职业所需的职业素质、职业知识及职业技能进行分析,构建了全新的基于工作过程的健美操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确立了专业课程建设目标、步骤和行之有效的方法,并在课程体系的教学内容改革方面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中心、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核心思想。课程设置以专业支持课程“体育保健学”“运动训练学”等为支撑,以优质专业核心课程“健身健美操”“民族健身舞”“啦啦操”等为龙头,构建了专业能力类课程模块。同时注重不同模块课程的有机结合,以适应“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的需要,构建了职业素质基础课模块和实践技能课模块,制定了健美操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方案,并从工作岗位任务能力要求出发构建了岗位任务项目化课程体系。

第二,深化和扩展理论教学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经过几年的探索与实践,本专业着力建立了相对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1)明确职业方向和学习目的的课程认知见习过程设计。(2)体现专业核心能力、基本能力、拓展能力和素质能力培养的专业技能训练的校内实训,以及校外社会实践设计。(3)以职业技能鉴定与专业培养目标相结合的专业实习实训设计。(4)以职业岗位能力训练与岗位实际工作情况相结合的顶岗实习设计。

第三,基于工作过程的专业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改革。根据健美操教练员和健身企业健美操体育指导员职业技能的需求,以职业为本位和工作过程为导向,重构课程内容。课程内容强调针对性和实用性,做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互渗透,将培养目标分解到课程的各个部分,使教学内容项目化、情境化,便于毕业生对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掌握、递进与提高。以基于行动导向设计课程教学。以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等来完成组织教学过程,即按照健美操各项目实际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和工作情景组织课程,形成工作需要的新型教学任务与训练项目,在项目任务完成过程中,强调以模仿体验—自主体验—展现体验的方法组织教学,同时贯穿“ 学、训、做”一体化教学模式,以学生小组的形式在教师的指导学习中共同实施体育项目指导工作中各具体环节任务的自主学习过程。学生带着问题学习,在“学”中“训”,在“训”中“做”,有效地培养学生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采取引导、指导、讨论、尝试、探索交流等形式,形成以自主式、合作式、研究式为主的学生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兴趣。根据“学以致用”的原则,着力改革实践教学内容,突出课程的实践性。在所有课程结束后,专门设置了为期1个月的集中技能实训课程,每学期2周的假期结合专业的社会实践,以及6个月的顶岗实习。同时,充分利用体育系统内各优秀运动队项目资源,找好结合点,有步骤、有计划地组织观摩、见习、交流、带训,实行资源共享,充分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增加了实践次数,为学生提供完整工作过程实践训练的学习机会,逐步实现从学习者到工作者的角色转换。

第四,健美操专业课程评价方式改革。改革传统的以卷面笔试和技术考试为主要形式的课程学习评价的方法,建立了与全面能力培养目标相适应的课程整体性评价方案,通过笔试与口试结合、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课程教学考试与职业资格考试结合,实现教师、学生、企业等评价主体的多元化。综合学生在实践教学中获得的学习成果、职业资格考试、操作技能考核等结果性考核成绩和职业态度、遵规守纪、出勤情况、工作日记、专业知识应用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责任心、沟通与协作等过程性考核成绩进行评定,全面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3.基于工作过程健美操课程体系改革的实验成效。在课程体系改革实验前、后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考核的结果表明:学生的动作编排能力、领操指导能力、健身拓展能力、咨询沟通技巧、健身常识运用能力、探究能力、职业素养、服务管理与科研能力均出现了显著性差异,实验组综合职业技能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的实习(顶岗)工作满意度为53.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1.1%。实验组的健美操指导员职业资格证书高等级通过率47.8%和集体通过率96.7%,明显高于对照组高等级通过率10.5%和集体通过73.7%。 实验组学生的学习目的明确91.3%、学习的主动性86.96%、积极性82.6%比较对照组学习目的明确42.11%、学习的主动性26.32%、积极性57.9%有很大程度的提高。实验证明,经过基于工作过程健美操专业课程体系创建后的实践运用,健美操专业人才的培养已见成效。学生的专业综合职业技能、学习态度、健美操指导员职业资格证书高等级和通过率以及实习(顶岗)工作单位满意度等均有显著的提高,结果是令人满意的。同样,经过多年的改革与探索已形成了多项改革成果,“健身健美操”课程获得广西精品课程,“健身健美操”网络课件获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二等奖和广西教育技术课件大赛、教育技术应用大赛一等奖,“民族健身舞”网络课件获广西教育技术课件大赛一等奖。健美操主讲教师主编和参编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专业课程系列教材3部,校本教材和参考书及科普读物8本,其中已有三本教材被全国多家体育专业院校选用。我校运动训练(健美操)专业获得广西特色(优势)专业与课程一体化建设项目,并获得中央财政项目支持,从而奠定了广西高职高专健美操专业改革的引领示范作用。

三、结语

本专业课程体系在设计上突出基于工作过程健美操专业人才培养的特征,围绕岗位能力需求和职业标准,创建了全新的健美操专业课程体系,形成了有效的素质结构、知识结构与职业技能训练培养的系统性,使学生的健美操知识水平、职业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等方面得到全面提升,保证了学生毕业时具有从事体育健身俱乐部健美操指导员、健身企业健美操教练职业工作的上岗资格,提高了健美操专业的教学质量及实用人才培养水平。但课程体系改革不是自我封闭的,我们仍需不断地与其他学科和相关技术领域相互渗透,向多元化方向发展。课程的设置仍必须根据客观需求(新技术、新知识等要求及职业岗位的变化需要),予以适时调整和修正,不断优化和完善。我们将结合广西优势专业、精品课程和国家财政支持的专业项目建设,进一步加大力度,深化健美操专业改革,为我国健美操事业的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参考文献]

[1]高庆,沈发治,秦建华.工作过程导向模式下对高职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考[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8(17).

[2]黄克孝.职业和技术教育课程概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黄汉升,梅雪雄,陈俊钦,等.我国普通高校体育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研究[J].体育科学,1998(6).

[4]胡燕燕.浅谈高职课程体系的构建原则[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1).

[5]刘欣.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课程建设摭论[J].职业技术教育,2003(1).

[6]谭小勇,胡荣娇.高师体育课程体系改革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3(6).

[7]王前新.论高职课程体系改革的原则与模式取向[J].教育与职业,2006(32).

健全人才培养体系第4篇

事业单位发展保护了人民的权益和利益,所承担的是行政系统中相对基础的工作,为政府落实政策和执行政策提供了保障。但是在工作出现了人才培养机制、选聘机制和晋升机制不健全的问题。在当前状况下,须建立相应的工作管理机制,落实规范制度,激发工作人员的热情,进而促进事业单位稳定发展。

事业单位人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人才选聘体系不完善。我国事业单位人才选聘,出现了以下两个问题:人才的选聘以学历为基础。为了选聘高素质人才,事业单位把选聘条件固定在“211、985毕业生”上,不重视工作实绩的人才。而这些重点名校的学生在知识理论上很强,但不能保证实际操作能力;招聘不公平。有些单位在招聘时表面上是公开招聘或紧缺人才引进,但是有对关系户设置有招聘条件。人才选聘体系的不完善,对事业单位的发展造成了损失。

人才培养机制不健全。第一,人才培养不公平。一线工作人员与单位领导没有接触机会,导致一线工作人员不能公平得到培养的机会。第二,未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事业单位仅仅关注工作人员的工作,未重视建立完善工作人员培养机制。

人才激励机制不健全。当前事业单位发展中更关注人才的奖励,未建立相应的惩罚措施。出现人员考核不合格的人员,惩罚的力度比较弱,不能起到警示作用。因此,在事业单位中未建立健全的人才奖励机制,就不能提升单位的整治工作。

人才晋升机制不完善。第一,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规定比例1:3:6已阻碍事业单位人才培养。岗位设置比例1:3:6即高级岗位能占10%,中级岗位只占30%,初级占60%。岗位设置比例中,高级岗位所占比例极少,在单位大力培养高级人才的同时,却由于岗位名额限制,具备中职人才由于聘不到中职岗位,就不能再去考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这样很多人才被压制在最低级,培养不出来更多高职人才资格人员,很多有能力的人由于取不到高级资格证书也没有得到更好重视。而有高级资格证书的人员由于聘不到岗位,享受不了高职薪酬就辞职进民营企业或自谋职业,导致人才流失。第二,在人才流失的同时人社部门又出台几十万元高薪聘请省内外高级人才的政策,忽视培养和聘用自己培养出来的高级人才。自己培养的高级人才不用付高薪也能为本单位、本个地区作出更大的贡献。第三,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没有广阔的晋升空间。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一般没有机会提干和进入公务员队伍任职,几乎没有晋升为领导领导的机会。

完善事业单位人才管理的措施

完善人才选聘体系。第一,树立正确的人才选聘理念。把责任心、实际能力、就业心态、品行等作为选聘人员的标准,要轻学历重实绩,选拔德才兼备的人才,以符合岗位需要为选聘原则,保证真正的人才流入单位,防止高分低能现象出现。第二,做好单位内部监督工作。在选聘的时候对人员进行严格把关,以加强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为基础,坚决抵制走关系进单位的现象。第三,做好工作的外部监督,充分发挥群众、媒体等监督作用,在选聘中发生违法乱纪现象要严格处理。

健全人才培养机制。第一,建立合理的人才培养规划。明确岗位人员工作的具体情况,制定出清晰合理的人才培养机制。第二,工作人员的培养须秉承着公平公正的原则。依据不同岗位的人员要求提升综合素质,严格审核人才,把人才的培养做到更好,呈现出良好的效果。

健全人才激励机制。事业单位应该转变传统的激励机制。在明确具体的人员考核标准的基础上根据工作人员的的综合素质实行奖励机制;明确事业单位的类别,依据不同部门的工作内容,对工作人员的具体工作提出相应的要求,在考核时以要求为标准;落实奖励机制的执行。根据工作人员的工作反馈,做到赏罚分明,表现好的实行奖励。违反规定的,严肃处理,加强处罚力度,杜绝此事件发生。

健全人才培养体系第5篇

关键词: 社会体育 全民健身 专业特色 实用型人才 发展前景

高等院校办社会体育专业不到二十年时间,但发展很快,目前全国设置社会体育专业(本、专科)的高等院校已达二百多所,办学规模已接近传统的体育教育专业。在就业形势严峻、竞争激烈的情况下,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前景更加不容乐观。有以下几方面原因:一是该专业不为世人所了解和认知;二是与体育教育专业相比,办学目标不清晰,人才培养规格不明确,专业特色还未体现;三是学生特长、专长、一技之长不突出,在就业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而最大的问题还在于就我国目前形势来看,短期内不可能设立专职的岗位,也就是说在社区健身领域中不可能给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一些学者在调查中发现,天津市的124个街道办事处中,只有2名专职的体育干部,而像广州这样经济和体育发达的地方,82个街道社区体协目前尚没有一个专职的体育干部,更不用说一些中小城市的社区和街道办事处。种种因素迫使社会体育专业人才改行从事与体育毫不相关的工作,这就与社会体育专业最初人才培养目标大相径庭。我们对本院两届毕业生的就业状况进行调查,结果发现也没有一个能够在社区健身指导员岗位上就业。

那么,作为一个不为人熟知的新办专业,社会体育专业的出路和发展前途在哪里呢?

1.与国家的发展进步息息相关

在“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关于大众体育的发展,有两个信息值得注意,一个是国务院印发全民健身计划的通知,另一个是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在2011年全国体育局长会议上的讲话。

1.1国务院通知相关内容

国务院关于印发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的通知,国发〔2011〕5号文件中指出:

全民健身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活幸福,是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进一步发展全民健身事业,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加快体育强国建设进程,制定本计划。

关于目标任务有八条:

到2015年,城乡居民体育健身意识进一步增强,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显著增加,身体素质明显提高,形成覆盖城乡比较健全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进一步增加,城乡居民身体素质进一步提高;体育健身设施有较大发展,全民健身活动内容更加丰富;全民健身组织网络更加健全,全民健身指导和志愿服务队伍进一步发展;科学健身指导服务不断完善,全民健身服务业发展壮大。

1.2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的讲话

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在2011年全国体育局长会议上的题为“科学规划,改革创新,迈出建设体育强国新步伐”的讲话中指出:大力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健全各级、各类群众体育组织,充分发挥其在公共体育服务体系中的桥梁与纽带作用。要推进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建设,大力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扩大队伍,充分发挥社会体育指导员在推动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和基层群众体育组织体系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要进一步建立健全群众体育组织体系建设,特别是向基层延伸,充分拓展乡镇文化站体育服务功能,完善城市社区体育服务。要发挥中国职工文化体育协会和行业体协的作用,促进各级工会体育组织和行业体协的建设。要强化对群众体育的科学引导、科技保障,做好国民体质监测工作,建立科学健身指导体系,开展体育锻炼达标活动。要探索建立群众体育发展科学评价体系,作为衡量各地体育工作的重要标准。

通知和讲话精神告诉我们: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进程中,全民健身事业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全民健身就是全体人民参与体育活动,提高身体健康水平,增强中华民族体质。国家和政府为全民健身创造一定的物质条件,公民在自愿的原则下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培养锻炼身体的兴趣、意识、习惯。以国务院名义下发文件,对推动和促进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加快体育强国建设进程,提高全民生活质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和文明进步具有重要意义。在实施过程中,由国家体育总局领导,各级体委具体贯彻执行,将进一步建立健全大众体育组织体系,在全民健身的基础上使中国逐步成为真正的体育大国体育强国。

2.通知和讲话传达的信息

2.1大力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

在实行全民健身计划的过程中,体育人才的培养是必须的,因此,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需要从大专院校培养社会体育的专门人才,使之具有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为就业做准备。并通过中短期培训学习,将运动员、教练员、学校体育教师培育成全民健身骨干,获得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证书。当100万人手持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证书,10万人获得社会体育指导员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形成组织落实、结构合理、覆盖城乡、服务到位的全民健身服务队伍。

迄今为止,在城市社区、广大乡镇进行的健身活动,大多由群众自发组织,起指导作用的大多是群众中的体育积极分子、体育爱好者,或在体育方面有一技之长的人。而配备具有体育专门知识的全民健身志愿服务队伍很少,获得社会体育指导员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人进行健身指导的就更少。鉴于这个原因,现今全民健身活动的科学性还远远不够,亟待加强和改进。在体育管理部门主导下逐步配备体育指导员,全民健身活动才可能做到科学、合理、安全、有效,从而保障全民健身计划健康、持久、有序地进行下去,造福于全国人民。

2.2全民健身是宏大的系统工程

“积极探索全民健身工作的新思路、新办法,加强组织领导,落实政策保障、人员配备、资金投入、监督奖励等措施,并建立目标责任制,签订责任书,实行目标考核”是通知中对组织实施的具体要求。中国地广人多,决定了全民健身计划是宏大的系统工程,需要有相应的保障措施,组织领导机构。而为全民健身服务的基本物质条件即场地器材设施需要大量的经费投入,体育类实用型人才和体育理论型专门人才是必不可少的人力资源。因此全民健身计划不可能一蹴而就,必然要经过比较长期而繁复的探索过程,才可能根据国人的身体特质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全民健身体系。

2.3科学健身是全民体育的保证

全民健身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反映了政府国家对民族体质全民健康的重视,是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成果之一。从上世纪1995年至今,全民健身计划已实施了15年,作用和成效显而易见,但就健身的科学性而言,还远远不够,因此,不断加大科学健身指导的力度是今后努力的目标。具体是:健全体质测定服务机构,开展城乡居民日常体质测定和科学技术健身指导;依托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和各类综合性体育中心,建立国家、省、市三级“体质测定与运动健身指导站”网络,为群众进行体质测定、运动能力评定,提供运动健身指导;宣讲、咨询科学健身知识,教授运动健身方法,普及运动健身科学知识,并对群众体质水平和运动健身状况进行跟踪调查和科学研究。所以,在既有可操作性又有科学性的前提下,群众体育活动、全民健身运动才可能持久地开展下去。

从以上引述和分析可以看出,在“十二五”期间及今后更长的时间里,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进程中,全民健身计划将继续推广并广泛深入地开展下去,需要更多的人力物力为其配套服务。社会体育专业应抓住机遇,提高办学质量,在培养体育应用型人才上下功夫。

3.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办出社会体育专业特色

社会体育专业的办学目标应清晰准确地定位在为社会服务,为社会需要办学,与体育院系传统的培养方法和办学目标相比较,在课程设置、学时分配、社会实践、培养方法上应该有所不同,甚至于有较大的差别。

3.1社会体育专业培养的是实用型人才

社会体育的专业性质和特点,决定了为社会培养的是体育技能型人才,一专多能型人才,具有一定的管理、组织、运作体育比赛的能力。

首先,课程设置以实用性比较强的科目为主,概括起来,社会体育的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社会体育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指导大众体育、养生健身、休闲娱乐及特殊人群体育的运动技术;

3)具有从事群众性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咨询指导、经营开发及教学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4)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5)熟悉党和国家有关体育事业的方针、政策、法规;

6)了解国内外在社会体育方面的学术发展动态。

其中尤以前四种能力最具应有价值,是学习和培养的重点所在。

其次,学时分配不应等量齐观。运动技术的球类、操类、传统保健功法类;体育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类学时分配可相对较多,练好运动技术技能基本功,打牢体育理论基础。

最后,加大选修课程比例,开办学术讲座。根据社会需要设置选修课,让学生在校期间接触到更多的知识,培养主动、自觉、积极的学习精神。聘请专家学者开办讲座,让学生开阔视野,从多方面汲取学术养料,提高自学能力、理解领悟能力、分析能力,收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在校期间所学课程很有限,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培养学生的各种学习能力比单纯教给知识技术更重要。

3.2社会体育专业培养的是能够服务于全社会的体育人才

体育的健身锻炼作用受到多数人的认可,但因爱好兴趣的不同、健康状况的差异使人们对活动项目、内容、形式、运动量的大小有着不同的要求,如康复健身、家庭健身、形体训练、提高运动技能技术、健康减肥、残疾人体育、中老年体育等不一而足,这些都是社会体育服务的方向和目标。为了毕业后更好服务社会,也是自身就业需要,对未来工作的设计不仅限于某些职位某种职业,而且在校期间就要有意识地做好多种就业准备,充分利用在大学的读书时间主动学习,通过查阅资料,探讨问题,教学互动,争取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本领。

3.3给学生更多的了解社会参与实践的机会

每一学年都安排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调查了解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体育人才,社会实践的去向可以是居民社区、机关企业工会、老年协会、体育俱乐部、健身中心、幼儿园、乡镇中小学。通过观察、调查、沟通交流,了解各种人群的健身需求。帮助基层做些群众体育竞赛组织工作、体育技能技术指导工作;向有经验的体育工作者学习请教,给他们当助手;让书本知识和社会实际结合,理论和实践结合,掌握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通过参与社会实践使学习目的明确,积极主动求知,为服务社会打下扎实的基础,做好知识和能力的准备。

4.大众体育的发展将为社会体育毕业生创造更多就业岗位

“十二五规划”将更加关注民生问题,加快中国的城镇化建设是其中重要的既定方针,而城镇化使人口更加集中,各项公益服务事业、文化体育娱乐事业将会有很大的发展。实践证明,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十多年,社区体育、广场体育、娱乐体育、休闲体育、户外体育、俱乐部、建身中心等体育活动形式、体育组织形式遍地开花,与此同时健身方面的消费也在逐年增加。随着中国社会和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有闲有钱的人会越来越多,因此体育健身也将成为大众生活的组成部分。体育多样化、体育生活化、体育娱乐化、体育个性化将成为全民健身的发展趋势。在人们追求不一样的体育活动和体育形式的过程中,需要经过专门培养和培训的体育人才对人群进行个别或集体的指导和辅导。毋庸讳言,社会体育专业的培养方案、培养目标只有切合实际,培养的学生为社会所需要,并具有很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学生毕业后就业点多面广,服务对象宽泛,就业前景就会比较乐观。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旧有的职业将消失,而一些新的岗位将正式走上前台。如家庭健身指导、康复训练、假日体育、计时陪练、体育技术技能指导、传统养生指导、减肥健身、体育旅游教练、户外运动、节假日休闲体育,等等。总之,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带来的是人们观念的改变,表现之一就是人们积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更好地享受快乐、幸福、美好的生活。在新的社会发展机遇面前,社会体育的前途也和国家前途一样,充满光明和希望。

4.结语

毋庸讳言,社会体育在中国办学时间不长,没有成熟的办学思想和经验,也没有成熟的课程设置和教材,还在边走边看,边办学边总结,在探索和借鉴中发展、完善,要使其成长为有别于传统体育专业而具有自身特色自成一体的体育独立学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路在哪里,路就在脚下,明确办学定位,打造专业特色,从根本上提高社会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工作的能力和水平,这是一条伸向远方的路。沿着这条路向前走,朝着这个方向不懈努力,在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给体育提供了施展才能的广阔空间,社会体育专业的发展前景会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健全人才培养体系第6篇

关键词:煤田地质 高技能 人才培养 问题 措施

煤田地质单位发展规模较大,并且煤作为我国重要的动力能源之一,在开发和生产过程中必须要保证其质量和效率,才能拓宽煤田地质单位的发展空间。据调查显示,目前我国大多数煤田地质单位在进行井下采油、机械维修、工具组装等涉及到专业技术环节时由于缺乏科学的技术指导,导致在生产过程中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并且,各个地质单位的上岗工作人员的技术等级存在严重的断层现象,从而无法满足当下快速发展的社会要求。

一、高技能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1.培训体系不健全。加强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最重要的环节就是培训管理,但是由于大多数煤田地质单位的领导还没有真正地认识到高技能人才的重要性,并且由于缺乏完善健全的培训体系,导致目前煤田地质单位的高技能人才培训依然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而且培训体系需要充分的资金投入和单位内部优惠的政策保护,才能实现培训、管理、实践、上岗一步到位的培训价值。所以要想提高煤田地质单位的整体实力水平,建立健全的高技能人才培训体系是重要前提。

2.培训力度不够。培训力度是相对培训质量而言的,由于大多数地质单位的整体培训力度较为松懈从而对培训的效果大打折扣,并且高技能人才培训需要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把培训的目的真正的落实到实际生产过程中。但是大多数煤田地质单位的培训管理徒有外表,并无实质性内容。并且强有力的培训力度需要和完善的监督管理相结合,才能充分发挥培训的价值。

3.培训考核机制不完善。如果培训作为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那么考核就是检验培训的重要利器。但是,由于缺乏健全的考核机制和考核管理,导致培训效果没有得到检验。所以必须要把考核机制作为检验培训成果的重要标准,并根据煤田地质单位的发展目标制定相应的考核策略,才能为培养德才兼备的高技能人才奠定基础。

二、优化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措施

1.更新人才观,重视高技能人才的地位和作用。高技能人才是促进地质单位健康稳定发展的核心力量,所以必须要改变传统的人才观,并积极汲取其他单位先进的人才培养措施,并进行详细的调查和分析,便于在传统的人才培训模式上进行创新。只有切实把体能型劳动人才观念转变到智能型人才观念上,才能优化地质单位内部的人才结构。因此,更新人才观必须首先要打破依靠学历、依靠职称的高门槛协定,并以实践能力和危机处理能力取而代之。同时,还要加强领导阶层的重视,才能合理地优化资源配置,并为营造良好的高技能人才培养环境铺设道路。

2.拓展平台,健全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由于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涉及的内容比较复杂,且高技能人才根据其岗位特征可以分为多种形式。所以必须要建立健全的培养体系,才能围绕岗位的需要针对性地培训实用型人才。高技能人才培训需要充足的资金投入和完善的政策保护,因此必须要拓展服务平台并构建多元化管理渠道,例如:搭建高校合作的方式,通过开设相关专业的课程直接为地质单位培养对口型人才,并以“师带徒”的形式提高高技能人才的整体水平,同时还可以在煤田地质单位建立高校实习基地,从而进一步提高人才的实践动手能力。

3.以奖促优,完善高技能人才激励机制。完善激励机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地质单位工作人员的自我学习和自我约束能力,并且实行奖励机制可以有效地端正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和工作积极性,从而有效地提高工作人员的整体水平。所以首先要优化高技能人才的成长环境,其次要提高高技能人才的认识观和价值观,最后要建立科学的竞争机制,才能实现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长远之计。并且要通过定期的考核制度进行职位变动,保证择优上岗政策,同时还要把考核和工资直接挂钩,才能鼓励工作人员进行技术创新,从而更好地为工作人员提供才华施展的平台。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煤田地质单位在高技能人才培养方面依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所以必须要不断地改进和创新才能改变高技能人才严重匮乏的现状。并且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才就是提高地质单位综合实力的重要资本,因此高技能人才储备是促进未来各事业单位稳定发展的重要资源,所以只有坚持不懈的加强人才培养机制,并制定完善的人才培训体系和健全的培训策略,才能为煤田地质单位构建健康稳定的发展环境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健全人才培养体系第7篇

《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颁布实施,是中国体育事业一跨世纪的具有战略意义的宏伟工程,它标志着我国群众体育和国民体质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体育教育专业在实施全民健身计划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拟在初步分析全民健身计划特点的基础上,探讨体育系在计划实施中的任务,以及体育专业教学应如何适应计划实施等问题。

1、全民健身计划基本特点

为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明确2010年全民健身工作的奋斗目标与任务确定了实施对象、对策、措施和步骤。总的来说,有以下几点:

1.1大众性

全民健身,顾名思义,就是全体人员的健身活动。政府制定计划实施全民健身,推动国家经济的发展,以崭新的面貌迎接下一个世纪的到来。

1.2重点性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青少年儿童是重点,各级各类学校要全面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抓好学校体育工作,努力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把学校体育真正作为全民的基础来抓。

1.3科学性

提高全民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充分发挥体育科技队伍的作用,体育科研单位和体育院校要以群众体育和全民健身的科学研究为重点,建立健身理论体系和组织管理体系,挖掘整理我国传统体育医疗、保健、康复等方面的宝贵遗产,为群众提供大量的健身方法。

1.4标准性

制定体质测定标准并进行体质测试,人们可以根据这些标准制定锻炼的原则,方法和过程。

1.5法规性

全民健身计划是政府颁发的具有法规性质的文件,任何单位和个人的行为都不能与之违背。如:侵占场地步施或挪作它用;各种国有体育场所都要面向社会开放等,实行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的等级制度。

2、体育教育专业在全民健身计划实施中的任务

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为体育教育专业的教学改革与发展,提出很多新问题,也提供了大的发展机遇。

2.1为全民健身培养优秀的体育师资

体育教育专业是以培养体育师资为主的教学机构,在以青少年为重点的全民健身计划实施过程中,学校体育工作就显得非常重要。首先必须抓好学校体育工作,以此带动全民健身活动。而学校体育工作开展直接地与体育教师的素质相联。因此,体育教育专业最根本的任务就是培养优秀的体育教师。

2.2为全民健身培养社会体育指导员

从现在的社会体育实践看,在全民健身活动中,需大量社会体育指导员和管理人才。体育教育可以从学历教育培养的专门人才。现阶段可在体育专业内设与社会体育有关的辅修方向或专业方向,进一步过渡到设置社会体育专业。如:门球裁判、健美操教员、体育舞蹈指导员也可以与社会的有关健身部门联合举办各种形式、项目的培训班。

2.3为全民健身培养体质监测员

在“一二一”运动工程中,具体倡导每人每年进行一次体质测定,每所学校保证每年进行一次身体检查。可以组织学生参与活动。借此培养和锻炼他们的能力,使之逐步为体质监测人员。

2.4对全民健身进行研究和技术开发

体育教育专业,有较好的人才资源,可充分发挥这种资源优势。对全民健身基本理论,健身方法、健身用品等进行深入而广泛研究和技术开发,如创编不同职业的健美操和开发健身器械等,使之逐步形成有特色的研究中心和技术开发中心。

2.5开放经营体育场馆

体育系各教研室可将专项场馆承包,在保证教学、训练、科研的前提下,向社会开放,实行有偿服务,为学生和教师提供增加第二课堂以及提供教育实践的机会。

3、体育教学改革与全民健身计划实施相适应

体育系教学改革与发展,应顺应全民健身计划实施的要求,更新办学观念,调整专业结构,拓宽专业方向,完善课程体系、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

3.1转变教育思想

改变相对封闭的办学方式;改革以培养教师的单一目标,改变以竞技为主要内容的人才培养模式,注重与社会的联系,利用社会的力量联合办学,适应对人才的需求;在保证培养教师规格的前提下p着力复合型体育人才的开发,注重多种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学生终身体育思想和能力的培养。

3.2改革课程体系

改革课程体系不是对原有课程体系的全盘否定,而是继承体育专业以前课程调整和改革的优点,注入新的社会信息,并对现有课程体系进行调整,遵循课程体系改革的基本规律,实行主辅修课程体系。主修保证学生的质量规格,辅修扩充学生知识面,以增强社会适应性和竞争性。探讨、研制社会教育专业方向新的课程体系,创建社会体育专业。

3.2.1更新教学内容

可以从学科和术科两方面同时进行,为配合计划的实施,教学内容的改革和调整,主要任务在于删除那陈旧的内容、避免相同基本理论和技术在不同课程中的重复、增添新理论、新技术、新知识方面的内容,尤其应增强适应全民健身计划要求的健身方法和手段等内容。术科课程教学内容的安排,应改过去同一教学内容分散为集中安排,这样能极大的发挥教学内容的整体作用,形成教学内容的优化效果,同时还增设健身方法指导和民族、民间传统体育等内容。

3.2.2创新教学方法

体育系学、术科各门课程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教学经验和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总结和提高,从理论上形成新的教法体系。重视学生的个性特点,因人而异,充分体现针对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创造新的教法时,应有充分的理论依据,同时在实践中筒便易行,实效性手段要加以总结,进行推广。

健全人才培养体系第8篇

高校健美操专项学生的社会活动能力,以西安体院2011级健美操专修班100名学生为调查对象。

2.结果与分析

2.1健美操专项学生体育社会活动能力构成因素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和走访相关的专家,对体育院校健美操专项学生社会活动能力的构成体系进行了初步构建,后制定了相应的调查问卷,发放到学生手中,进行调查研究。

通过调查:在以上组织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判断能力,社区指导能力,社交能力,健康咨询能力,运动处方能力七个社会活动能力构成体系指标当中,后两个被大多的认为是体育保健能力够成体系当中的内容。因此,我们选择前5个作为社会活动能力构成体系的主要内容。

2.2西安体育学院健美操专项学生体育社会活动能力现状

高校的人才培养必须适应社会的人才需求,但高等体育院校的办学理念及培养目标离开了社会对体育专门人才规格的要求,没有经过劳动市场供求规律的调节,导致培养出来的体育人才不能满足社会体育发展的需求。

2.3健美操专项学生体育社会活动能力不理想的原因

2.3.1受传统的体育教学论的影响

传统的体育教学论主张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传授和学习系统的书本知识和技能,课堂教学是使学生掌握系统知识和技能的基本途径,导致教学中只重视学生运动技能的掌握,忽略了学生体育社会活动能力的培养。

2.3.2受旧的课程设置的束缚

长期以来,高校体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受到体育院校的影响,以掌握竞技运动技术为主,其特点是专业性强,灵活性差,知识面窄,缺乏实践能力的培养,尤其在体育社会活动方面。

2.3.3缺乏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

现行的高校体育专业对学生的考核评价,是以学生是否掌握技术动作,缺乏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与素质教育的要求相比较,现行的考核评价缺乏科学性、合理性,且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目的与动机,不利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2.4健美操教学中学生社会活动能力的培养

2.4.1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

各种社会活动都需要良好的组织行为,现在体院的健美操专选课很多,一个老师一个星期多的有三十个学时,少的也有20几个学时,如果老师能从课堂中拿出三分之一的时间来让学生自己组织这堂课的准备热身部分,或者说,有些东西学生自己可以交的,可以让学生自己组织进行教学,老师在一旁监督,交的不好的或者不足的地方老师再出面纠正补充。

2.4.2让学生组织策划比赛健美操教学中必要的教学环节。

因为健美操的比赛每年都有很多的,例如:2012年,就单单的“青岛啤酒啦啦操比赛”就海选了好几次,还有“大众等级锻炼标准”比赛,“健力宝”拉拉操比赛等很多的赛事,这些比赛的规模不算是小的,全国性的比赛老师会花多点的精力去考虑整套操化的创编情况,毕竟全国性的比赛含金量还是比较高的。

2.4.3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

问题存在于社会活动的时时处处,如果一个人在从事的工作中不能及时发现问题,并睿智地处理好发现的问题那么活动的成功率就会大打折扣。大学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都可以培养学生养成各种能力,但就社会活动中问题发现和处理能力的培养,其他教育方式远不如体育教学来得快,来得及时。

2.5.4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

判断能力主要是指事情的是与非、处理的对与错等对问题认识的能力。在健美操这项运动中,对与错的问题时时处处存在,有意让学生去判断运动中瞬时的对与错,对提高他们问题发现和处理能力大有裨益。

3.结论和建议

3.1结论

3.1.1健美操专项学生体育社会活动能力构成因素主要包括:组织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判断能力;社区指导能力社交能力。目前体院健美操专项学生具有一定的专业运动能力和教学能力,但缺乏面向社会体育的指导能力。

3.1.2健美操专项学生体育社会活动能力不理想的原因主要有:受传统的体育教学论的影响受旧的课程设置的束缚;缺乏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在今后的健美操教学中主要从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让学生组织策划比赛健美操教学中必要的教学环节;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等方面加强对学生社会活动能力的培养。

3.2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