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茶文化的含义

茶文化的含义赏析八篇

时间:2023-07-11 16:41:23

茶文化的含义

茶文化的含义第1篇

在一定程度上,信息论所描述的信息传输过程与翻译的过程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和关联性。信息的传递是一个编码和解码的信息通过信道传递的过程,而信道的传输容量总有一定极限,在翻译中这就相当于读者的接受能力或解码能力是有限的。从理论上讲,原文的信息负载,即某一文本所含信息的绝对总量,一般与其信道容量相吻合,也就是原文应适合作者心目中读者的接受能力。但由于译文读者不是“原来交际活动中的一部分”,必然缺少原文读者所具有的文化背景知识,因而信道容量必然要狭窄得多,译文读者的解码能力相对也就较弱。同时,又因为译者要尽可能从语义和形式两个方面忠实于原文,没有充分考虑到不同文化背景知识所造成的理解问题,很容易出现信息传输过载,即信息负载大于信道容量,形成信道堵塞。这样一来,译文信息过载和译文信道容量相对狭窄自然会形成一对尖锐的矛盾。《茶经》是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由陆羽用古文撰写而成,虽然全文只有七千多字,但是句句精炼,富含深意,字里行间蕴藏着丰富的茶学知识和中国茶文化内涵。对于姜欣、姜怡来说,其母语是汉语,这可以帮助她们很好地理解《茶经》和中国茶文化。但她们没有西方的文化背景,所以在语言转化过程中,对信道容量的控制难免会有一定偏差,出现信息过载的现象。而对于Carpenter来说,作为英语本族人士,他具有西方文化背景,可是在原文的理解上会出现一定的偏差,从而导致在翻译过程中出现难以将原文一些重要的文化含义很好地表达的现象,对读者而言也会形成信息过载。

二、《茶经》中的信息过载及其在英译本中的处理

《茶经》是一本富含大量茶学知识和中国茶文化的茶典籍,且年代久远,其中所蕴含的茶学精华较难参透,更何况要转换成其他语言,所以在《茶经》翻译过程中,难免会造成信息过载现象,主要表现为译者翻译时对一些必要的、但西方读者难以理解的信息缺少必要的解释,或者是在译文中出现太多与原文主题关系不大、对西方读者而言价值不大的信息,造成理解上的负担。但通过拓宽信道容量和删减一些不必要的信息可以使译本更有效地传达原文主题,体现茶学知识和中国茶文化的精髓。

(一)拓宽信道容量

拓宽信道容量是在忠实原文(包括语义和形式)的前提下,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补充一些必要的文化背景知识,如纽马克所言,“填补语言之间的空白”,使信道变宽,使信息负载与信道容量之间形成新的吻合与平衡,即冗余等值(redundancyequivalent)。众所周知,不同文化背景的文本都有其独特的含义,但这通常会造成非本族人士理解的困难,使这些本是精华的文化不能得以成功传播。而通过拓宽信道容量的方法,增加对文化背景的解释性信息,可以有效地帮助读者理解和领悟。尤其《茶经》是一本融合了大量茶学知识和中国茶文化,有着悠久历史的经典之作,所以需要译者更加仔细地去斟酌其中所隐含的信息,适当地增加相关信息,使西方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作为中国读者,我们自然知道五行的含义和其重要性。它包括金、木、水、火、土这五个要素,道家认为而这五种要素又都相生相克,从而达到自然界的统一和协调。在“茶之器”中介绍了风炉上刻的字:“坎上巽下离于中”,并解释说“巽主风,离主火,坎主水”,按照《易经》的卦象解释,巽主风,离主火,坎主水,就是说,煮茶的水在上,风从下面吹,火在中间燃烧,风炉和釜为金,木炭为木,煮茶时,阴阳五行皆备,实际上就是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克达到和谐的过程,所以煮沸出来的茶能“去百疾”。通过与天地万物本是和谐的道家思想结合,陆羽强调和谐思想在中国茶文化中的重要性。结合茶性和自然,就是想通过五行来传达天人合一,即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的中国茶文化思想,同时这也是他作为茶人对自己的要求和所追求的理想境界。更重要的是,这也是《茶经》的核心思想。而对于西方读者而言,五行“fiveelements”在他们的背景文化中并没有如此深刻的文化意义,甚至都不知道是指哪五个因素,所以在这里,有必要翻译的时候,在不影响原文意思的前提下,增加解释性的信息,拓宽信息容道,使原文的茶文化内涵得以有效地传播。对比两个译文,我们可以发现,姜没有做任何的解释,而Carpenter做了简单的注释,这是非常必要的。

(二)信息删减

《茶经》主要是介绍茶学知识,宣扬中国茶文化,但原文也有不少与中国茶文化和茶学知识无关,只是为了更加清楚地解释一些文字出处的信息。对于《茶经》翻译而言,《茶经》英译本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有效传达《茶经》中所蕴含的中国茶文化和茶学知识,而书中所载的其他信息则是次要的。同时对于西方读者而言,大量无关的信息也会造成他们的理解负担。所以为避免给西方读者造成理解负担,其译本的主题应紧扣中国茶文化和茶学知识这两点,对一些与这两点无关的信息进行删减。对比中美译者的《茶经》英译本,我们可以发现由于他们对原文的理解度不同,造成在对信息进行删减时所做的处理也不同,最后达到的效果也不同。

三、结论

茶文化的含义第2篇

【关键词】 硒茶锌;D-半乳糖;抗氧化

THE ANTI- OXIDATIVE ACTIVITIES OF SELENIUM AND ZINC MICE INDUCED WITH D-GALACTOSE

XU JIAN-an

(Medical School of HuBei Institute for Nationalities,Enshi 4450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selenium tea, Enshi and zinc on D-galactose to the antioxidant effect of aging small rats. Methods: The mice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NC), the aging of zinc deficiency group (AZD), selenium deficiency of aging tea group (AZDSeT),, old zinc selenium tea group (AZSSeT), lack of determination in each group Zinc and zinc supplementation on serum, liver and brain of zinc and selenium content of tea and zinc in serum MDA, T-AOC, SOD and GSH-PX in blood influence. Results: The aging model group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serum, liver and brain MDA level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

【Key words】Selenium tea; Zinc; D-galactose; Anti-oxidative

恩施硒茶富含微量元素硒,是抗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重要成份,对体内自由基及过氧化脂质清除起重要作用。有关微量元素锌的抗氧化报道较多,本文着重讨论硒茶中的硒与锌联合对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的抗氧化作用,并将二者联合作用与单独的锌及单独的硒茶进行比较,从而为保健食品和医疗领域的应用提供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1.1.1硒茶

硒茶(Selenium tea)购自湖北恩施芭蕉茶厂(用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Se的含量为2.84μg/g),将其用15倍量热水浸泡30min后,用温火保持微沸30min,搅拌,过滤。茶渣再经两次如上处理,合并滤液,浓缩,配成一定浓度水煎液冷藏备用[1]。采用双道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水煎液中硒的含量为0.321mg/L(型号:AFS-2201型,北京冶光仪器公司生产)。

1.1.2动物

动物为昆明种小鼠40只,体重(30±5)g,由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原同济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雌雄各半。

1.1.3 主要试剂

D-半乳糖(D-Gal)由上海伯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ZnSO4.7H2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测定试剂盒、丙二醛(MDA)测定试剂盒、总抗氧化能力(T-AOC)测定试剂盒、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测定试剂盒由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提供。

1.2实验方法

1.2.1动物分组与实验方法

将上述小鼠随机分成4组,即正常对照组(NC)、衰老缺锌组(AZD)、衰老缺锌硒茶组(AZDSeT)、、衰老补锌硒茶组(AZSSeT)每组10只。按上述分组,各衰老组每天腹腔注射D-半乳糖(D-Gal)(150mg/・-・d-),正常对照组给予等剂量生理盐水[2],连续42d。按上述分组,各组给予设定的配方饲料,即正常对照组、衰老模型组、衰老硒茶组给予适锌饲料,衰老缺锌组、衰老缺锌硒茶组给予缺锌饲料,衰老补锌组、衰老补锌硒茶组给予补锌饲料各喂养42d。其中缺锌饲料中含锌1.61mg/kg,适锌饲料含锌50mg/kg,补锌饲料含锌100mg/kg,各饲料除锌外,其他成份同标准饲料,喂养中避免各组饲料锌的交叉污染。按上述分组,衰老缺锌硒茶组、衰老硒茶组及衰老补锌硒茶组用硒茶提取物以0.3g/kg-.d-的剂量灌胃,其余各组以0.3ml/d的蒸馏水灌胃。42d后,眼眶采血,制备全血(肝素钠抗凝)及血清,全血用于测定GSH-PX活性,血清测定MDA、T-AOC及SOD。处死小鼠,取脑及肝制成匀浆,低温3000r/min离心15min,取上清液测定相关指标,用Follin酚法测定蛋白质含量(样品低温保存,酶活性在48h内测定)。

1.2.2测定指标及方法

MDA、T-AOC、SOD、GSH-PX,测定均按试剂盒说明书操作。采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检测SOD;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测定MDA;用氧化还原法检测T-AOC,即抗氧化物质能使Fe3+还原成Fe2+,以520nm吸光度即A520nm表示T-AOC;用二硫代二硝基苯甲酸法(即DTNB显色法)检测GSH-PX活性;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血清及组织中锌含量。

1.3数据处理

实验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统计方法为方差分析,数据分析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包处理。

2结果

2.1缺锌和补锌对小鼠血清、肝脏、脑组织锌含量的影响

Table 1 Effects of Zinc deficiency(ZD) and Zinc supplenment(ZS) on Zinc contents in serum、liver and cerebrum of mice(x±S,n=10)

NC=normal control group;AZD=aging+zinc deficiency group; AZDSeT=aging+zinc deficiency+selenium tea group;AZSSeT=aging+zinc supplement+selenium tea group.:p

喂养缺锌饲料的实验组(衰老缺锌组、衰老缺锌硒茶组)血清、肝、脑组织中锌含量低于正常对照组(P

2.2硒茶、锌对血清中MDA、T-AOC、SOD及全血中GSH-PX的影响

Table 2 Effects of Selenium tea and Zinc on MDA、T-AOC、SOD in Serumand GSH-PX in blood of aging mice(x±S,n=10)

衰老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可显著提高血清中MDA含量,同时降低T-AOC、SOD含量及全血GSH-PX活性。衰老缺锌组与衰老模型组比较,可显著提高血清MDA含量,同时降低T-AOC、GSH-PX及SOD活性。与衰老模型组比较,衰老硒茶组、衰老补锌组、衰老缺锌硒茶组均可降低血清MDA含量,同时提高T-AOC、SOD、GSH-PX活性。衰老补锌硒茶组分别与衰老模型组、衰老补锌组、衰老缺锌硒茶组、衰老硒茶组相比较,可降低血清中MDA的含量,同时升高T-AOC、SOD、GSH-PX活性。

衰老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可提高脑组织中MDA含量,降低T-AOC及GSH-PX含量,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与衰老模型组相比较,衰老缺锌组可提高MDA含量,降低T-AOC及GSH-PX含量,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衰老补锌组与衰老缺锌组相比较,可降低MDA含量,提高T-AOC及GSH-PX含量,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衰老缺锌硒茶组、衰老硒茶组分别与衰老模型组比较,可降低MDA含量,提高GSH-PX活性,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衰老补锌硒茶组分别与衰老模型组、衰老补锌组、衰老缺锌硒茶组、衰老硒茶组比较,在降低脑组织MDA含量,提高T-AOC及GSH-PX活性方面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

3讨论

在本实验中,衰老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血清、肝、脑组织MDA含量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血清中T-AOC、SOD及全血中GSH-PX,肝组织中T-AOC、SOD;脑组织中T-AOC、GSH-PX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表明衰老型建立是成功的。

自由基是一种强烈的氧化剂,它与多不饱和脂肪酸作用,生成脂质过氧化物,最终降解为丙二醛(MDA)代谢物。自由基及MDA通过多种途径造成细胞膜及亚细胞器膜结构破坏,导致损伤[3-5]。机体有一套完整的抗氧化防御体系,能防止自由基链式反应的氧化损伤。这种抗氧化物有酶类(如SOD、GSH-PX等)和非酶类(如维生素E、维生素C、金属硫蛋白等)。T-AOC代表体内酶性和非酶性抗氧化物的总体水平,各抗氧化物之间有相互联系,协同保护作用,所以T-AOC的测定尤为重要,目前关于T-AOC的报道还不多。

目前关于锌的抗氧化作用研究较多。本实验中,衰老缺锌组与衰老模型组比较,由于缺锌可使血清及脑中MDA含量升高,可降低血清、肝、脑组织中T-AOC、SOD及GSH-PX含量,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说明缺锌可使氧化损伤进一步加重。与衰老缺锌组比较,衰老补锌组血清、肝、脑组织中MDA含量降低;全血及脑组织中GSH-PX,血清、肝、脑组织中T-AOC及血清SOD含量升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说明补锌可增强机体抗氧化作用,这与前人报道相一致。

本实验中衰老硒茶组与衰老模型组相比较,衰老硒茶组可显著降低血清、肝、脑组织中MDA含量,提高血清中SOD、T-AOC,全血及脑中GSH-PX活性。与衰老缺锌组相比较可提高肝及脑组织中T-AOC活力,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说明硒茶具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在本实验中,与衰老模型组比较,衰老补锌硒茶可显著降低血清、肝、脑组织中MDA含量,提高血清、肝、脑组织中T-AOC活性,提高全血及脑组织中GSH-PX含量及血清SOD活性,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衰老补锌硒茶组分别与衰老补锌组及衰老硒茶组比较,衰老补锌硒茶组可降低血清、肝、脑组织中MDA含量,提高血清、肝、脑组织中T-AOC活性,提高全血及脑组织中GSH-PX含量及血清SOD活性,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说明硒茶中的硒与较强的抗氧化作用,其抗氧能力强于单独的锌及单独的硒茶,这为饮硒茶同时可服用含锌口服液提供了实验依据。

衰老补锌组、衰老硒茶组、衰老补锌硒茶组分别与衰老模型组比较,肝脏SOD含量没有升高,反而进一步降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这可能是因为自由基产生过多,抗氧化酶如SOD活性降低所致。也有研究表明锌预处理CHO细胞后对SOD活性无显著影响。另外血清和肝中的SOD可能并非同源,这与体内抗氧化酶增龄变化十分复杂有关,因此锌、硒茶与抗氧化酶活性变化的关系仍然需要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杨建雄,刘静,李发荣,等.连翘叶茶抗氧化抗衰老作用的实验研究[J].营养学报,2004,26(1):65-67.

[2]M,Maulik gchi D,et al.Myocardial protection by protykin,a novel extract of trans-resveratrol and emodin[J].Free Radic R Res,2000,32:135-144.

[3]Iimuro M,Kaneku M,Matsumoto Y,et al.Effects ofan endothelin receptor antagonist TAK-044 on myocardial energy metabolism in ischemia/reperfused rat hearts[J].J Cardiovasc Pharm,2000,35:403-409.

[4]袁成福,谭志鑫,许建安.恩施硒茶对小鼠低氧/复氧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氯胺酮对这种保护作用的调节[J].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2003,19(4):317-318.

茶文化的含义第3篇

关键词:天福;茶文化;产业;经验

Abstract: the tea industry is in the process of industrialization will tea culture. Between fujian and Taiwan the tea industry and has a tea culture. After the reform and opening, fujian and Taiwan tea culture industry and exchanges and cooperation in the succession. Tianfu group the development model of fujian and Taiwan for tea culture industry cooperation offers many successful experience, and is worth using for reference.

Keywords: tianfu; Tea culture; Industry; experience

中图分类号: S571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一、茶文化和茶文化产业的涵义

1、茶文化的涵义

茶文化是以茶为载体,并通过这个载体来传播各种文化,是茶与文化的有机融合,这包含和体现一定时期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茶文化的内容丰富,涉及科技教育、文化艺术 、医学保健、历史考古、经济贸易、餐饮旅游和新闻出版等学科与行业,包含茶叶专著、茶叶期刊、茶与诗词、茶与歌舞 、茶与小说、茶与美术、茶与婚礼、茶与祭祀、茶与禅教、茶与楹联 、茶与谚语、茶事掌故、茶与故事、饮茶习俗、茶艺表演、陶瓷茶具 、茶馆茶楼、冲泡技艺、茶食茶疗、茶事博览和茶事旅游等方面。

2、茶文化产业的涵义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文化产业定义为:“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 以此类推,茶产业的涵义是按照工业生产标准,将茶叶的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其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广义的茶文化产业是以茶产业为基础的,包含茶叶及茶叶相关衍生产品的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产品和有关服务的一系列活动,也是将茶文化进行产业化的过程。其外延是与茶产业和茶文化的基本重合的。狭义的茶文化产业不包含茶叶本身,仅仅是茶产业的衍生,是茶产业涉及文化方面的一个分支,同时也是文化产业的一个分支。本文探讨的是广义的茶文化产业,因为其内涵和外延范围更大,包含狭义的茶文化产业。

二、闽台茶文化产业交流与合作的现状

闽台两地的茶产业与茶文化可以说是一脉相传的。然而台湾乌龙与福建乌龙,无论外形、香气与滋味,均有不同。这里面有一定的地理原因,也有人为政治因素与技术交流阻障的原因。台湾茶界一直与日本、韩国有茶文化的往来交流,而与一水之隔的大陆,特别是茶种品质相近,地理、文化相似的福建茶文化交流较少。改革开放政策为闽台茶文化产业交流与合作架起了桥梁。此后,闽台两地茶文化产业界的交流与合作就接连不断。

1、台商到福建投资兴办茶产业,促进闽台茶文化产业合作全面发展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随着台胞赴大陆探亲和投资,台湾茶商把目光投向与台湾土壤、气候、制茶工艺、饮茶习惯等都相似福建茶叶市场。1992 年后,福建省通过闽台农业交流合作,吸引台资到福建投资办茶厂,开始大量引进台湾种茶、制茶、加工机械以及营销等技术设备和管理经验,促进了福建省茶文化产业的迅速发展和提升。1993 年台胞李瑞河首次在闽投资创办茶业企业,现在台商在福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等茶区建立茶厂、茶场,仅安溪县境内就有台资茶厂 35 家,漳平市永福镇就有台资茶厂 24 家。其中以 1993 年到福建投资的天福集团规模最大。

2、民间茶文化产业的学术交流越发频繁

两岸茶文化的当代交流,始于1988年台大教授、台湾中华茶艺协会理事长吴振铎先生返乡省亲。台湾茶业界十分重视两岸的业务交流,重视茶业相关人员的交往、联谊和经验交流,同时也重视信息技术的互通。在业已形成的交流基础上, 他们还主动提出两岸交流多项建议, 包括定期举办两岸茶业研讨会、成立两岸茶业信息中心、扩大《中华茶人》杂志的发行、举办“两岸茶叶展销会”、成立“中华茶人之家”等等。

3、闽手进行各种形式的茶文化产业宣传活动

2000年4月,由中国茶叶学会、台湾大学食品科学研究所、福建茶叶进出口公司联合在福州举办“海峡两岸茶叶科技学术研讨会”,两岸茶人议定今后每隔一年开一次研讨会,成为两岸茶文化产业的交流平台。从此之后,闽台两岸茶技、茶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2002年9月,由福建省农业厅与福建省茶叶学会等主办的“2002年中国(福建)国际茶、茶具、茶文化博览会”在福州开幕。“茶博会”包括名茶、茶具、茶文化展示、“特种茶与经济全球化高层论坛”、“茶王赛与茶王拍卖”、招商引资签约、茶艺表演等内容,为海峡两岸茶文化产业交流搭建了新平台。2008年6月,闽台两地与北京奥运经济研究会等联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办“第三届‘人文中国•茶香世界’中华茶文宣传活动”与“中国申奥茶新闻会”,为台湾茶协会加人“申奥茶”研制行列进行宣传。2008年8月“第五届海峡两岸茶业学术研讨会”在台中市举行。

4、海峡两岸茶博会提供新舞台,强劲推动闽台茶文化产业全面发展

2007年11月,福建省政府、国台办与台湾农会等在泉州举办“首届海峡两岸茶博会”,协助筹建《闽台茶史馆》,海峡两岸人才交流合作签约和举行“海峡两岸‘生态、健康、和谐’茶业论坛”。此后每年的11月,都举办了海峡茶博会分别在武夷山、宁德等地。海峡两岸茶博会为闽台茶业与茶文化交流建立了一个新平台,福建茶业品牌集体亮相,台湾茶商集体大规模来到福建进行茶叶交流。五年来,海峡两岸茶博会以弘扬中华茶文化为主旨,充分发挥福建茶旅产业优势,以茶博会为纽带,推动对台经贸、文化、旅游等的交流合作,打响闽茶品牌,展会突出对台交流、产业联动、区域辐射、市场交易、市场运作等,逐步发展成为海峡两岸“全国有特色、国际有影响”的文化经贸盛会 ,参展商不断增加,茶业投资、订货合同签约总金额、利用台资和外资总额不断增加。

三、天福集团发展模式,为闽台茶文化产业合作提供了成功经验

福建文化底蕴深厚、资源丰富,茶文化产业发展有着良好的基础和条件。近年来,福建省加大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力度,大力培育和发展茶文化产业。《福建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指出了要重点发展十大文化产业,其中重点投资五大文化产业工程,茶文化产业是其中重要的内容之一,福建与台湾进行广义的茶文化产业交流与合作,更具有全面性和可操作性,实现的可能性更大。目前台商在发展休闲农业方面有很多成功的经验,也有先进的技术、雄厚的资金和科学的管理等,福建省政府积极鼓励福建茶商与台商进行合作,形成互补优势,共同发展闽台茶文化产业。天福集团1993年落户福建,是一家集茶叶自产、制、销、科研、文化于一体的综合性茶叶连锁专卖店,天福集团旗下企业本着“根植福建、香传全国、名扬世界”的经营思路,截至2010年2月9日止已在大陆地区开设了1007家直营连锁店,业务范围遍及全国,产品远销美、加、东南亚地区。天福集团集茶业加工、销售、科研、文化、教育、旅游为一体,是当前世界最大的茶业综合企业。天福集团,积极发展休闲旅游茶业,发展休闲茶业,弘扬传播茶文化,提升茶的文化价值,既发展旅游业,又促进茶业发展,达到对企业品牌和中国茶文化的宣传目的,就是一个闽台茶文化产业合作成功的典范。

1、将茶产业与休闲旅游结合,形成特色茶文化旅游项目

天福通过发展旅游休闲茶业的独特方式,对品牌和茶文化进行很好的宣传。天福茶博物院2002年建成,整个博物院总占地80亩(5.3公顷),是目前世界最大之茶博物院,现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农业部首批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还建立了厦汕高速公路天福服务区暨“唐山过台湾”石雕园,包含有服务区、石雕园、观光茶园三大部分,园区内还有闽台民俗馆、丹岩风景区、皮定均将军纪念园等多处自然与人文景观以及亭台楼阁、小桥流水,景色宜人,是福建省继武夷山、鼓浪屿之后的又一重要景区,现为农业部首批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而且天福选址独特,将茶博院、石雕园和观光茶园设立在高速公路的醒目点和知名的旅游景点的交通必经口,吸引顾客注目。天福通过独特的景点来宣传企业品牌, 这种创新的宣传模式具有长远性、高效性、生态性,不管是专程游玩的游客还是路过的游客,都会留下深刻的印象。如漳州天福服务区座落在厦汕高速公路旁的一个山上,距离服务区约2千米的地方可以看到高大新颖的天福标志和雕像。四川夹江天福茶园,位于成都往乐山、峨眉山的成乐高速公路,是到乐山、峨眉山旅游必经的第一站。天福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设立了一家形象店,虽然企业设在飞机场的经营成本比较高每年,但是该店在国内外游客心中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也很好地宣传了中国茶文化。天福在北京、上海和成都成立陆羽茶艺中心,进行茶艺知识及各项文化活动推广,教人如何泡一壶好茶,将品牌宣传深入人心。

2、促进茶产品多元化发展

顺应饮茶文化的新趋向和消费者需求的新趋势,天福通过促进茶产品多元化,研发了各式各样的茶饮料、茶点心,将茶文化进一步推广。目前成功推广的有“茶趣”系列、“轻松小站”,这些地方是消费者休闲的好去处。2009年在厦门的天美仕科技园区,生产以茶多酚为原料的化妆保养品、日用品及保健品,标志集团突破传统产业经营模式,以全新的产品及营销策略进入消费市场。

3、兴办茶学院和校办茶厂,培养茶文化产业人才

天福投资2亿多元人民币在漳州兴办全球第一所茶专业高校――天福茶职业技术学院。还在茶学院的对面建大型的生产基地作为校办厂区,以最先进的茶叶、食品生产线和完整的实验、检验设备为设计、建设目标,形成一个现代化茶叶、食品厂区,既可以作为天福的主要生产工厂,也可供学院作为学生实习和产教研结合的基地。

4、通过各种渠道,不断将茶文化产品推向国际舞台

1997年在加拿大温哥华召开的亚太经合会议上,天福生产的天福813人参乌龙茶经过严格检验测试,被组委会选定作为大会用茶及纪念品,送给18个国家和地区的政要。2001年,在上海召开的亚太经合会,天福的7种茶叶和茶食品被大会选为会议用茶和纪念礼品。2005年,釜山APEC高峰会,天福集团产品“阿里山乌龙茶”和“台湾凤梨酥”选被作为礼品赠送与会各国元首与政要。2010年10月天福集团漳浦工厂生产的茶食品出口美国,得到美国权威部门的认可,获得了进入美国市场的“通行证”,是海峡两岸的首例。据悉2007年起,天福已经筹划在美国成立一个中国茶城,作为打开国际市场的一个据点,进一步把中国茶文化和天福品牌推上国际的舞台。

【主要参考文献】

1、百度,;

2、《台湾茶文化》,中广网 ;

3、潘新茂,《台资茶叶企业在大陆运营模式的创新――以福建天福集团为例》,《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10月第12卷第4期;

茶文化的含义第4篇

关键词:茶文化;高校学生;心理健康;促进作用

我国的茶文化是世界文化体系中重要的构成部分。它是我国古代人对茶的研究成果体验,也是古代农耕文明的侧面反映。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的精髓可以归结为博大精深的茶道精神,所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包括有社交、礼仪、艺术等诸多方面,并且在当前的社会发展形势下又得到了进一步的延伸和扩大。高校教育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在教育课程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改革的内在要求,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它的教育内涵与茶文化是有某种程度和意义上的共通性的,因此,在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应用茶文化是十分必要的。本文通过对茶文化内涵的描述,分析了茶文化在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促进作用。

1我国茶文化的综述

茶文化是人们以茶为载体而衍生出的一系列相关内容。它的核心是茶。我国古代农耕文明的高度发达,为茶文化的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现代社会它已经成为人们追求高品质生活的一种体现。我们从文化的角度来对茶文化定义,它是人们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创造出来与茶相关的一系列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者高度和谐统一的产物,从属于“中介文化”的范畴。经过长时间的发展,茶文化的内容和体系更加完善和健全。它的内容主要涉及到茶的历史发展、茶区人文环境、产业科技以及茶类和茶具、茶艺、茶画等等艺术表现形式,由茶延伸至人们的日常生活,例如茶道精神、茶德等方面。总体上来说,它的结构体系主要分为三个层次,即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我们从茶事活动的行为文化来看,在茶叶的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人们之间形成了一种约定俗成的行为模式。这种模式的表达主要是通过茶礼、茶俗以及茶艺等形式来完成。我国古代诗词中像“寒夜客来茶当酒”一句,就充分说明了敬茶的习惯已经形成。此外,还包括有以茶敬佛、以茶祭祀等等风俗。并且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之间所形成的茶艺习惯也大不相同,各自有自身的特色,这也正是茶事活动的一种表现方式。除了行为文化外,还包括心态文化。人们在品茶饮茶过程中所包含的新价值观念以及审美情趣,都是在前期茶事活动中积累形成的。在品茶时内心所追求的审美情趣,在茶艺操作过程中所追求的意境和韵味,并且由此产生一系列丰富联想,体现出茶叶生产以及茶区生活的文艺作品,把茶艺和人生处世哲学充分结合,进一步上升到哲理层面的高度,也就形成了茶德、茶道等。这是茶文化的精髓所在,占有核心位置。通过上述两个方面的简述,可以看出,茶文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集为一体的产物,它的各种衍生行为和现象都是茶叶多样性应用的一种体现,这些文化是围绕茶展开的。

2我国茶文化的基本特征

2.1形成主体的多元性

首先,我国古代的政治体系是以帝王为最高统治的,它的地位特殊性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茶文化的发展。纵观古代帝王将相,有很多是直接参与到茶文化形成中的,例如宋徽宗、乾隆帝等等都对茶情有独钟,并且留下了丰富的茶文化诗词[2]。其次,人民群众是茶文化形成的直接创造者。古代人民不仅创造了多种多样的茶文化物质成果,也产生了丰富多彩的茶文化精神财富,这些对后人的研究都有重要的影响。在人们长期的生产实践过程中,由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和遵守的行为模式和准则,基本上最后都纳入到了茶文化的构成体系中。例如当前社会中还有很多地区仍然保留着“吃讲茶”的传统习惯,这也正是茶文化在人民群众中有广泛的基础体现,也是一种较为典型的和谐文化。第三,在文人墨客眼中,茶是一种寄情传景的致和之物,可以通过茶来表达思想情感,通过茶来陶冶情操,提升内在气质。这在历朝历代都有明显体现。唐宋元明清,不同朝代的饮茶特点各不相同,这样所形成的诗词也就各有特色。但是,中心不变,即围绕茶来作文章,推动茶文化的进一步繁荣。

2.2历史传承悠久

我国作为世界文明古国,文明产生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人类产生时期,并且这种文明从诞生到现在没有被隔断。茶文化作为其中的一个分支从侧面也证明了这一论述的准确性。“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这是最早体现人们对茶的认知和关注的,经过神农氏之后,从神农时代至今历经几千年历史,出现了神农氏、陆羽等的茶研究代表人物,陆羽更被称为茶圣。在这一发展过程中,也有了更大范围的延伸,例如茶道、茶艺文化传入到了日本、文成公主带茶到塞外、寺院引入茶,实现了禅与茶的结合文化、文人饮茶题诗等等,都是很好的体现,因此,它在时代的发展中变得更具有内涵和独特性。

2.3表现形式的多样性

我国是多民族国家,不同的民族对于茶文化的研究各不相同,这就形成了茶文化的民族性特点。每一种文化都是民族人文精神的体现。例如四川少数民族喜爱饮用砖沱茶,西北地区青海、少数民族饮用紧压茶,武陵山一带的土家族饮用擂茶,云南西双版纳一带的傣族喜欢饮用烤茶等等。不同地区的少数民族在饮茶上有很大的差异性,这是与其生活环境和人文文化有重要关系的。

2.4体系构建的完整性

我国的茶文化结构具有物质、制度、行为以及心态四个方面的内容,首先,它的物质文化主要有茶叶的选种、栽培、加工以及包装运输等劳动,同时也包括与饮茶相关的茶桌、茶具等的事物存在;其次,它的制度文化包括茶叶专卖制度、茶马贸易等;第三,它的行为文化是通过民风和民俗的形式表现出,属于人们在长期实践中国形成的习惯和定势;它的心态文化主要是指人的内心心理活动,长久的积淀在民族文化的最深层,而最为核心的部分是历史形成的思维方式、价值理念和生活意义,因此,可以说它的构成体系是十分完整的。

3茶文化对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促进作用

3.1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处世态度,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

上述提到茶文化的精髓是茶道精神,而茶道精神又是和茶人精神紧密相关的。茶人精神指的是茶人的形象,也就是说作为茶人应为具备的素质、风范和面貌。它最朴素的表达就是“默默的无私奉献,为人类造福”,是从茶树风格、茶叶品性引申出来的。那么对于高校学生来说,就可以充分的学习茶人精神,从茶文化中吸取营养,掌握正确的为人处事原则,这对其未来发展是有重要意义的。以茶文化为载体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的强化,对茶道精神的领悟体会到深层含义,从而自省、审己,正确的定位自己、看待自己,以平和稳定的状态调整人机关系,从而能够面对和处理各种问题,这对现代社会的稳定以及精神文明建设有重要意义。

3.2帮助学生更好地修身养性

茶文化的本质就是从中领会,并与人的追求相关。这就在很大程度上促使人们以细微的感官来感受茶道,去探寻未知的事物,可以帮助大学生在自我认知层面上超越自我。茶道精神中的一个表现就是仁义、诚信,这两方面对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同时这也是做人的基本准则。当前很多学生存在的考试作弊、随意毁约等导致诚信意识严重丧失,而茶文化的引入,可以让学生在品茶学习的过程中,领悟茶道精神,注重人的思想、品德修养,关注人与人之间的诚信和仁义,从而改变自己重新塑造人格,修身养性,以正确的心理心态来服务于社会,可以为社会做出更多的利人利己的贡献。

3.3提升整体素质,实现全面综合发展

高校学生正处于“三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在各个方面都还处于成长完善阶段,那么在教育课程设置中加入茶文化,是具有重要作用的,不仅对学生而言,而且对于高校自身来说都是如此。茶文化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完善,已经形成了较为健全的体系,其包含着博大精深的内涵,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来说是十分有益的。茶文化根植于华夏整个文化体系中,包含了哲学、美学、艺术等多方面的理论,而且也渗透了各个宗教的传统文化精髓。高校学生可以从茶文化中体会领悟到华夏文化的魅力,学会正确的为人处事,从言行、心理、价值观等方面来不断改进完善,使其可以了解到不同领域的发展特点,以茶道精神指导未来发展的方向,并与自己未来的发展目标充分结合,达到修身养性的同时升华自我。

4总结

茶文化的含义第5篇

茶在中英两国都有着与自己文化相关联的喻义。茶刚进入英国时,贵比黄金,在当时茶是只属于贵族阶级才可以享受的物品,因此茶成了身份与财富的象征,于是“alltheteainChina”出现在了英语词汇里,表示巨大的,无法估量的财富,例如:Iwouldn’tdothatforalltheteainChina.又如“astorminateacup”则与18世纪圣马力诺发生的有关,后来英国人用它来比喻小题大做或大惊小怪的事情,例如:“Thecoupleof-tenquarrel,butitisastorminateacup”。“acupoftea”通常被英国人用来表示喜欢的人或物,可见英国人对茶的喜爱,例如:That’smycupoftea.“adifferentcupoftea”来表示迥然不同的人或物,“anunpleasantcupoftea”表示讨厌的人,“anothercupoftea”表示另一回事,“taketeawithsomebod-y”则是与某人发生冲突,“nicecupoftea”则表示困境。茶在中英两国的最初使用都因茶具有药用价值,能安神补脑,后来茶渐渐的被衍化为人们精神的寄托,情感抚慰的需要,“teaandsympathy”表达了对不幸者的安慰和同情。在中国习俗里,人们会把订婚称为“受茶”,结婚称为“吃茶”,把结婚的礼金称为“茶金”或者“茶礼”,在这里“茶”象征着婚姻。茶的习语还有“一女不吃两家茶”,说的是女子接受了别人的聘礼,就是“吃过茶”的人了,不能再受聘于别家,在这里人们用茶来比喻对婚姻的从一而终。茶生长于山野,大自然赋予了茶美好高洁的气质,中英文化里都有用茶来比喻女子的清白可爱,芳菲圣洁。《诗经》里有“有女如荼”,这里“荼”就是茶,后人也多有用茶来取名,如诗人陆游《稚女诗》有“痴态东家有小茶”,张久可散曲《寨儿令.春情》有“惹风声盼盼茶茶”,这里的“小茶”、“茶茶”都是用来指可爱的孩童和纯洁的姑娘。[4](P112)英国文化里茶也有类似的用法和喻义。英国第一首茶诗的作者埃德蒙.沃勒在向“饮茶皇后”凯瑟琳祝寿的茶诗中就用茶的纯洁质朴来比喻皇后的高贵圣洁。

转义是指由固有的认知意义转换借代出来的意义。在社会的变化发展中,语言词汇的含义会为了符合时代变迁,社会文化的发展而转换成完全不同于认知意义的用法,这种语言现象在英国文化里比较突出。英语词汇表达里虽含有“tea”,但已经失去了“tea”的认知意义,出现转义现象的词汇有“teacake”除了指佐茶的小食点外,也被用来指一些除用以佐茶之外的点心,如“scones”、“crumpets”、“muffins”、“cookie”等;“teabasket”不是指用来装茶叶、茶点、茶具的篮子,而是指午餐食品;“tea”有时被用转义为大麻、大麻香烟、任何刺激性药物、非法地使参赛马匹跑的更快者,只因茶可以令人兴奋,有提神的功效;“teaparty”不再指茶会、茶话会,而成了吸毒者吸食大麻等的聚会;“teapad”成了吸毒者吸食的地方;“tearoom”不再是茶室等饮茶场所,而成为同性恋聚会的场所;“teahound”不是指热衷于饮茶的人,而是用来指喜欢在茶会、舞会或者各种社交场合,追逐漂亮女子并大献殷勤的家伙;“tea-stick”指的是大麻干;“teaedup”指中大麻毒的、昏迷的。[5]这些意义的出现与英国的社会历史紧密相连,映射出了英国一定时期的社会现象与文化特色。

茶与文学有着密切的联系,茶性高洁,气质恬淡,又提神益思,因此茶一直以来都是中英两国文人们争相歌颂的对象,茶也是文人们的创作伴侣,中英两国文学宝库中很多诗歌和小说中都出现过茶的身影。茶在这些作品里不仅是日常生活所需,同时茶的使用也间接反映了诗歌创作年代的时代特色,社会生活,记录了人们的思想境界和价值观。

在中国文学里,茶被诗人看做是其创作的源泉,茶能提神,有助于思考,饮茶能使人神清气爽,激发诗人灵感。诗人黄庭坚在《碾建溪第一奉徐无隐奉议》中写道:“建溪有灵草,能蜕诗人骨。除草开三径为君碾玄月。满瓯泛春风,诗味生牙舌。平斗量珠玉,以救风雅渴。”诗人认为茶可以使人脱胎换骨,洗净凡俗、酝酿诗思、启发创作灵感。饮茶在唐代开始兴盛,茶文化此时也开始确立,唐代之后大量的茶诗流传于世,足见茶是文人不可或缺的物品。中国茶诗不仅为赞美茶,茶诗也体现出时代的特色,用以抒发诗人的情怀,如陆游在《效蜀人煎茶戏做长句》中写道:“午枕初回梦蝶床,红丝小硙破旗枪。正须山石龙头鼎,一试风炉蟹眼汤。岩电已能开倦眼,春雷不许殷枯肠。饭囊酒瓮纷纷是,谁赏蒙山紫笋香?”诗的前部写的是煎茶之事,诗的后部借茶来讽刺抨击南宋朝廷的无能和腐败,道出朝廷只用中庸无能之辈,而那些如蒙山、紫笋般的人才却被埋没,让人们看到了风雨中飘摇的南宋朝,抒发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诗人范仲淹《和章岷从事斗茶歌》中详细描绘了斗茶活动的盛况,由此可见,茶已经成为了当时老百姓的一种生活享受,而这种享受源于社会物质生活的富庶,让人们对生活品质的思考开始涵盖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饮茶在中国始于僧侣,饮茶的生活也必然成为了哲学的生活,思考的生活,茶在诗歌里也成了哲学和思考的投射物。诗人刘禹锡曾写有《西山兰若试茶歌》中将自己比拟为唯有“嘉客”才懂得品饮的“茶”,懂得此“茶”的真滋味。刘禹锡一生不得志,但性情高洁执着,正如同生于山野的“茶”,有着崇高的气韵,茶是刘禹锡的精神食粮。诗人不愿庸庸碌碌,一直等待着能赏识他的明君,能肯定他的历史的到来。在英国,茶叶同样被认为是诗人创作的灵感之源。诗歌《市鼠和乡鼠的故事》里就有“你去了可以看到牧师在喝咖啡,而诗人再品茶。”茶叶激发诗人的创作灵感,才有《赞茶诗》、《茶诗两篇》等茶诗名篇的留世。英国人饮茶之初,因其昂贵的价格,成为了显示身份地位的代名词,如给饮茶皇后凯瑟琳祝寿的英文诗歌《论茶》里,茶的地位就代表了皇后的高贵身份。茶虽在英文诗歌里多有出现,但这些茶诗都只是评价茶,赞美茶的功效,把茶当做是生活的必需品,并没有赋予茶本义以外的含义。英国作家彼得•安东尼•莫妥的《赞茶诗》只是通过众神之间的辩论来得出茶是自然的财富,能令人愉悦,健康快乐等。英国诗人们都只用具体的形象来写茶在某个年代对人们的生活以及对社会的影响,直接表达对茶的喜爱之情,没有用茶来比喻生活或者人生,更没有将茶上升到哲学的高度。可以肯定的是,茶在英文诗歌里出现的频率之高,体现了茶在英国人生活中的必要性和普遍性。

茶与文学的结合,不仅出现在诗歌里,中英许多著名小说里也出现了对茶的描写,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中提到茶的地方多达百处。《红楼梦》第二十五回中,众人品评王熙凤送来的贡茶,然而虽是好茶,众人道出评价的同时也泄露了各自的私心。王熙凤为了表现自己的出生和品味,自然说茶不怎么样,宝玉一直想冲破封建家庭的束缚,肯定不认为贡茶就是好茶,宝钗想与宝玉结良缘,就必须顺应封建大家庭掌事人王熙凤,自然也说茶不怎么样,而林黛玉因寄人篱下,岂能说人家的东西不好,在这里,茶写出了各个人物的内心世界与个性特征,茶成了品茶人的情感代言人。英国的小说中也较多地提到了饮茶之事,比如小说《傲慢与偏见》、《儿子与情人》、《花园茶会》等著名小说里都有大量篇幅描写英国人的饮茶场景,但是这些描写仅仅让读者了解到茶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这些作品里,茶只是生活的道具,人际交往的媒介,仅为剧情增色,并没能丰满作品角色的血肉与灵魂。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研究传承中英两国茶文化的语言,对比语言所透射出来的文化异同,有助于我们在跨文化交际中顺利地实现信息传递。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中英两国人民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也都发生着转变,开始渐渐地出现交汇点,因此,我们在立足本土文化的同时,接受外来文化,实现文化共存,共同来构建一个和谐的世界。(本文作者:肖小月、彭华 单位:武夷学院商学院)

茶文化的含义第6篇

关键词:高校;茶文化课程;文化素养;途径

茶文化,是深刻扎根于我国本土的、历史悠久、影响深远的我国传统文化之一,茶文化教学在高校中的开展对于高校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提升可以起到突出的推动作用。当前,很多高校在意识到茶文化的重要价值后,掀起了高校“茶文化”热潮,先后开设了茶文化教学的相关课程。可以说,在大学课程体系中将茶文化教学与素质教育结合起来,是一种非常积极的尝试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这样的背景下,从理论层面挖掘和弘扬茶文化的精髓,推动茶文化课程的发展建设,进而提升大学生传统文化素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高校茶文化课程在提高学生文化素养方面的积极作用

大学生群体,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大学生既处于学生时期,又处于学生向社会工作者的过渡时期,在这样的时间段内,大学生群体具有思维活跃、参与感强、求知欲强、对客观事物有一定判断能力但又容易判断失准等特点。大学生群体的特殊性,决定了大学生群体的社会阅历不深,尤其表现在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存在欠缺,因此,提升大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就成为了培养当代大学生的一个重要的方向。我国茶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远的影响,集中体现了很多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以茶文化为切入点对大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进行塑造,不失为一个非常良好的尝试。具体来说,高校茶文化课程的开设,可以在提高大学生文化素养方面至少可起到这么几方面的作用:一是完善大学生自身知识结构。大学生虽然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储备,但在知识结构方面仍然较为单一,基本以书本知识、理论知识为主,对于传统文化方面的知识所知甚少,而茶文化课程的开设,可以对大学生的知识结构进行一定的完善,在传统文化方面为大学生注入更多的营养,间接完善大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判断能力,为大学生走入社会做好准备。二是提高大学生在人文方面的思维能力。人文学科是一个看似简单实则复杂的学科,涉及到多个社会领域和科学领域,以茶文化为切入点带领学生深入浅出地理解当代社会的人文内涵,掌握基本的人文价值观念,透过我国茶文化实现传统文化和潮流文化的融会贯通,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人文科学素养和思维能力,非常有助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三是增加大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热爱。我国传统文化可谓博大精深,茶文化就是其中一个典型的代表,我国茶文化在当代被漠视甚至丢弃,很大一部分原因不是传统文化失去了魅力和价值,而是传统文化没有被很好地发扬和传承,以茶文化课程的开设为切入点,向学生传授我国传统茶文化的深刻内涵和其中蕴含的人文智慧、道德情操,可以使学生真正体验到茶文化的魅力所在,进而对我国传统茶文化产生热爱之情,并有效增加大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2高校茶文化课程开设现状与存在的突出问题

基于茶文化的诸多积极意义,高校在茶文化课程的开设方面投入的精力较多,也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但客观来看,我国高校茶文化教学仍然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一是对茶文化深刻内涵的传授方式存在缺陷,导致大学生对茶文化内涵的理解不够深刻、不够全面,甚至无法准确领会茶文化中的基本内涵,这对茶文化的传承、传播不利,也对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不利。二是茶文化课程的教学内容过于陈旧、老套,缺乏具有现代气息的内容载体,在依托历史、偏重茶史的教学方法下,学生对茶文化课程的学习兴趣不高,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茶文化在学生心中的实用性和魅力,这对茶文化在当代的继续发展不利。三是茶文化课程教学过于重视理论教学,而缺乏学生实践环节,在有理论、无实践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对茶文化的理解成了“纸上谈兵”,在连泡茶、饮茶、品茶都没有接触过,连茶具、茶服、茶室都没有见识过的情况下,学生对茶文化的理解就很难深入,偏重理论的教学方式也很难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热情。四是茶文化课程教学的目标不够明确和细化,虽然一直在强调通过茶文化课程教学提升学生的基础文化素养,但这样的目标仅仅是泛泛而谈,并未进行进一步的细化规定,这也间接导致不少茶文化课程教师缺乏授课动力,甚至在授课中存在应付了事的情况。

3高校茶文化课程提升学生文化素养的途径分析

从理论角度进行分析,茶文化课程的开设,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文化素养,有助于帮助大学生形成基于良好文化素养的更加完善的思维方式和判断能力。基于当前高校茶文化课程客观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有必要对高校茶文化课程提升学生文化素养的途径进行客观分析,以帮助高校通过茶文化教学将茶文化的魅力和茶文化对学生的积极影响效果充分发挥出来。

3.1理论教学和充分的实践教学相结合

众所周知,茶文化虽然体系庞大、内涵丰富,但却是从基本的饮茶活动中发展起来的。因此,在高校茶文化课程教学中,为向学生充分传授茶文化的内涵,就必须首先让学生亲身体验饮茶活动的魅力,这即是茶文化课程的实践环节,也是茶文化课程教学中基础性的内容。实现茶文化课程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良好结合,应当做到以下几点:一是通过基础性的茶文化理论讲授,带领学生初窥茶文化的内涵和魅力,基础性的茶文化理论讲授应当涉及茶文化的来源与定义、茶之道、茶之善、茶之美等,使学生对茶文化产生求知欲和喜爱感,在奠定了这样的茶文化教学基础和教学基调后,茶文化的深入教学将会更加容易开展,学生对茶文化也更容易由浅入深地深入理解;二是开展茶文化实践活动,包括饮茶和品茶,参观茶艺博物馆,感悟茶艺馆,品味茶艺精神等,在实践教学中,通过充分调动学生的实践能力,带领学生亲身体验茶艺文化的魅力,感悟茶艺精神内涵,体会茶文化内在精髓,逐步形成对茶文化的深刻理解,并最终通过茶文化的学习实现个人文化素养的提升和知识结构的完善。

3.2茶文化教学的层次性和阶段性划分

茶文化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如果向学生全盘传授茶文化内容,相对难以做到,而且耗时耗力,因此需要根据授课对象的不同和培养目标的不同,对茶文化的教学划分层次性和阶段性。从茶文化教学的层次性来说,对于非茶叶专业的学生,应当重视茶文化基础应用知识的讲授,将茶文化的通俗内容和精髓表现教授给学生,使学生对传统茶文化形成初步的、正确的理解,对于深入的茶文化内容,应当有选择性地决定是否以授课的形式进行教授;而对于茶叶专科的学生,茶文化教学则应当适当深入,不仅要帮助学生充分掌握基础性的茶文化内容,也要帮助学生拓宽对茶文化的理解,以茶文化为工具实现学生人文思考能力的提升,以茶文化授课为切入点塑造学生的人文价值观,帮助学生形成基础扎实的、以茶文化为支撑的文化理论体系和文化理论能力。从茶文化教学的阶段性来说,茶文化教学应当由浅入深、层层推进,以阶段性、衔接性的教学方式,带领学生一层一层地品味、掌握茶文化的内涵,形成基础牢固的茶文化知识理解和理论能力。

3.3对于茶文化中“真、善、美”的教学主线的把握

我国传统茶文化中,“真、善、美”是茶文化的主线,在高校茶文化课程中,“真、善、美”也是教学的主线。茶文化中“真、善、美”三者相互独立又紧密联系,“真”所体现的是茶叶之真,指的是茶叶来自自然、清新脱俗的本性、本质,“善”所体现的是茶文化内在的和谐、包容的精神,是我国民族性的象征,“美”所体现的是茶文化中追求美好、热爱美好的精神,对人的精神形成良好的启发。在茶文化教学中,把握“真、善、美”的主线,要做到以茶叶发展史实为依据,传达茶文化的精神实质,上升茶文化的内涵和本真,展示茶文化在调节社会生活、人与人的关系乃至国家、民族关系中的积极作用,探索茶文化中蕴含的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美好未来的向往。为帮助学生理解茶文化中蕴含的“真、善、美”,必须通过良好的、富有情感的教学,让茶文化真正以民族精神代表的姿态走进学生的心中,让学生在学习茶文化的过程中,真正领略到我国土生土长的、老祖宗流传下来的茶文化中蕴含的深刻意义和文化魅力,感受茶文化在当代的魅力所在,并以此为契机完善自身的价值观、文化观。

3.4对于茶文化课程授课者能力的较高要求

基于茶文化所蕴含的深刻内涵以及传授茶文化内涵的较高难度,在高校茶文化课程的开设过程中,必须为其配备教学能力突出并且对茶文化乃至我国传统文化理解深刻的教师。具体来说,高校茶文化课程对于授课教师能力的要求包括:一是必须深刻理解茶文化的内涵和外延,对于茶文化的渊源、定义、发展以及茶文化中蕴含的道德品质、人文精神、时代精神等要有深入的理解,并能以此形成茶文化的完善理论体系;二是茶文化授课教师必须本身是爱茶、敬茶的,这是茶文化课程老师应当具备的文化价值取向,在爱茶、敬茶的基础上,教师才会产生传播茶文化的热情,对于茶文化的教授才会更加一针见血、有理有据;三是茶文化授课教师应当能够做到将茶文化和其他学科的文化知识融会贯通,这将帮助学生在已经掌握的知识的基础上,更加顺畅地理解茶文化内涵、掌握茶文化精髓,提升授课的效率,优化授课的方式;四是茶文化授课教师本身必须具备足够的授课能力和表达、沟通能力,在有限的课时内,要通过良好的、高效的授课,将茶文化内涵有效传授给学生,帮助学生形成对茶文化内涵的深入理解。

4结语

实践已经充分证明,高校茶文化课程的开设,的的确确可以在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方面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为进一步提升茶文化课程的开设效果,以此实现大学生自身文化底蕴和文化素养的继续提升,必须深入挖掘茶文化的优秀品质内涵,深入探索茶文化课程的开设方式,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挥茶文化教学在提升大学生文化素养方面的积极作用,推动大学生的全面成长、成才,助力我国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秒高.平等参与式教学在高校《茶文化》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广东茶业,2010(1):15-16.

[2]朱海燕,萧力争,刘仲华等.高校茶文化教学现状及茶文化素质教育模式探研[J].教育教学论坛,2012(23):154-156.

[3]张玥娟.基于提升大学生素质教育的茶文化课程建设研究———以沈阳师范大学为例[J].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08-110.

茶文化的含义第7篇

祁红可以说是中国工夫红茶之秀,群芳之最。这是世界茶叶专家们早就公认的。祁红工夫茶是世界三大高香红茶之一,“清花果香” 是它的韵味,“祁门香”是祁红风韵的称呼。与绿茶的清花香不同,还有水果成熟时散发的甜香。

很多有一些阅历的人比较熟悉祁门红茶。可以说祁红是他们最心爱的茶之一,甚至是早餐必不可少的饮料。 早上,可以用白瓷壶泡茶,那红艳的汤色,滑润醇厚的茶味,浓浓的蜜糖芳香在晨光中荡漾。就是不喝茶,坐在桌边闻闻祁门香,也能感到很满足,很提神。

祁红还有一个特色是既能清饮, 也可加牛奶和糖后饮,颇有另一番风味。喜爱它的人们常说,祁红香味独特,香气之高,只有印度的大吉岭茶能和它相媲美。

做红茶与做其他茶一样,分初制与精制,茶的色、香、味是在初制时形成的,而精制大都是整形。工夫红茶就更要下功夫,精制部分不仅要筛很多道,还有拣梗等许多工序。从保存和继承茶文化遗产的角度上去保留做工夫红茶的程序和技术是极有意义的。茶毕竟是喝与品的,所以它的色香味与形都会是比较重要,且红茶的色香味比茶叶的形会更加引人入胜。精制加工后的祁红茶,外形条索紧结细小如眉,苗秀显毫,色泽乌润。茶叶香气清香持久,茶叶汤色和叶底颜色红艳明亮,口感鲜醇酣厚,即便与牛奶和糖调饮,其香不仅不减,反而更加馥郁。

祁红,祁门香是很独特的。每一个懂得祁红的茶爱好者,无论是南方人还是北方人,都会难忘祁红的鲜甜甘醇,记住祁红那红艳明亮的汤色,以及那沁人肺腑的、浓郁的蜜糖香,那种感觉是极好的!

茶文化的含义第8篇

1、首先可以发挥出减肥的功效,主要是因为在普洱茶中是含有大量的茶多酚存在,这样等物质是能够帮助我们起到去脂解油腻效果的,这样还可以很好的促进我们机体中脂类化合物排出,所以说我们可以通过喝普洱茶的方法来起到一个理想的减肥功效。

2、普洱茶的降血脂功效也是很强的,主要是对促进我们血管健康是有好处的,因为普洱茶是有降脂贡献的,主要是能够通过喝普洱茶的方法来降低我们人体血液中胆固醇的含量,再加上普洱茶中不仅是有大量的叶绿素存在,能够起到阻碍机体对于胆固醇的消化和吸收的功效,同时在其中还含有大量的茶多酚、维生素C等物质的存在,这样就能够有效的帮助我们促进胆固醇排出的效果。

3、普洱茶对于防治冠心病的问题也是有意义的,在普洱茶中是含有大量的茶多酚存在,这种物质是能够在煎煮的过程中,通过不断的氧化而形成茶色素这样的物质,所以说普洱茶能够有非常明显的抗凝、促进纤溶的效果,还可以通过喝普洱茶的方法来促进抗血栓的形成。因此我们如果可以坚持去饮用普洱茶,这样就能够对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的问题,还有因为栓塞而引起的冠心病问题,都发挥出良好的保健功效

(来源:文章屋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