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甲亢的治疗与护理措施

甲亢的治疗与护理措施赏析八篇

时间:2023-06-13 16:21:00

甲亢的治疗与护理措施

甲亢的治疗与护理措施第1篇

方法:对我院2010年7月至2013年8月,甲状腺危象1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13例患者经过正确的综合护理措施,及时的救治,均转危为安。

结论:综合护理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少甲状腺危象的发生率,降低死亡率。

关键词:甲状腺危象 综合护理 疗效评价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3.395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3-0259-01

甲状腺危象是甲状腺功能亢进最严重的并发症[1],临床表现凶险,常因高热、虚脱、心力衰竭、肺水肿、水电解质紊乱而危及生命[2],如果在日常护理工作中采取积极的综合护理措施,及早发现潜在的甲状腺危象,及时正确的处理,均能转危为安,我们回顾性分析了2010年7月至2013年8月13例甲状腺危象患者的综合护理措施,并总结经验,特分析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甲状腺危象13例病人,男性4例,女性9例,年龄34岁至51岁,平均(41.31±8.76)岁。13例患者均有大汗、烦躁不安、心率≥140次/分,其中伴有高热、恶心、呕吐3例;出现心力衰竭1例。

1.2 原因分析。甲状腺危象是甲状腺毒症急性加重的一个综合征,发生原因可能与循环内甲状腺激素水平增高有关。多发生于较重甲亢未予治疗或治疗不充分的患者。常见诱因有感染、手术、创伤、精神刺激等因素。

1.3 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高热(>39℃)、脉快(>120次/分),同时合并神经、循环及消化系统严重功能紊乱如烦躁、谵语、大汗、呕吐、水泻等,若处理不及时,可迅速发展至昏迷、虚脱、休克甚至死亡。

2 综合护理措施

2.1 一般护理。值班护士应加强巡视及病情观察,每0.5-1h巡视一次,密切观察患者的心率、血压、体温变化,观察患者的精神状态及情绪变化。一旦患者出现潜在甲状腺危象表现时,及时通知值班医生,并配合治疗。

2.2 心理护理。患者及家属一般对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变规律缺乏足够的认识,当患者处于手术、创伤、感染等应激状态时,以及在应激状态,患者心率、血压、体温等均会有不同程度的波动,导致患者与家属容易过分紧张。作为护理人员,应该在患者入院后逐渐渗透讲解甲状腺功能亢进的病因、临床表现、如何配合治疗,态度要和蔼,对患者及家属的问题要耐心细致的讲解,缓解医患之间的紧张状况,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一旦出现大汗、心慌、烦躁、呼吸不畅等不适,随时与医生、护士沟通,并保持情绪稳定,积极配合医护人员治疗。

2.3 急救护理。当发现患者出现潜在性甲状腺危象表现时,及时通知值班医生,保持病房安静,令患者闭目平卧,稳定情绪,切忌急躁、不配合,并立即吸氧,减轻高代谢状态下的组织缺氧。尽快遵医嘱给予药物治疗:①肾上腺能阻滞剂:可选择应用利血平1-2mg或胍乙啶10-20mg口服,或普萘洛尔5mg加入5%-10%葡萄糖溶液100ml静脉滴注,以降低周围组织对肾上腺素的反应。②碘剂:10%碘化钠5-10ml加入10%葡萄糖溶液500ml中静脉滴注,以降低血液中甲状腺素水平。③氢化可的松:200-400mg,分次静脉滴注,以拮抗过多甲状腺素的反应。④镇静剂:常用苯巴比妥钠100mg,或冬眠合剂二号半量,肌肉注射6-8小时一次。⑤用退热剂、冬眠药物和物理降温等综合方法,保持病人体温在37℃左右。⑥静脉输入大量葡萄糖溶液补充能量。⑦有心力衰竭者,加用洋地黄制剂。

3 结果

13例患者经过正确的综合护理措施,能够作到及早发现,及时的救治,均转危为安,大大降低了甲状腺危象的死亡率。

4 讨论

甲状腺危象是甲亢的严重合并症,是因甲状腺素过量释放引起的爆发性肾上腺素能兴奋现象,若不及时处理,可迅速发展至昏迷、虚脱、休克甚至死亡,死亡率约20%-30%。甲状腺危象的发病机制复杂,目前得到多数学者认可的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3]:①感染、精神因素等刺激或外科手术挤压,使单位时间内大量的甲状腺激素(thyroid hormone,TH)突然释放入血,甲亢原有症状加重;②甲亢患者糖皮质激素代谢加速,肾上腺皮质负担过重,存在潜在的储备不足,在应激状态下又激发肾上腺皮质代谢性分泌更多的肾上腺皮质激素以抵其消耗,导致肾上腺皮质功能衰竭;③儿茶酚胺的协同作用:在应激状态下,儿茶酚胺活性明显增强,血液循环中甲状腺素与儿茶酚胺协同作用,使机体代谢率显著增高;④甲亢患者各系统的脏器及周围组织对过多的甲状腺激素适应能力减低;⑤手术前后和其他的非甲状腺疾病患者的存在进食热量的减少,使甲状腺激素在肝脏的清除率降低。随着医学水平的不断提高,甲亢的治疗规范化、合理化,甲状腺危象的发生几率明显下降,甲状腺危象的处理重在预防,主要是去除诱因,特别是积极预防感染,采用积极的综合护理措施,提高认识,作到及早发现,及早处理,及时正确的抢救措施,对降低甲状腺危象的发生率、死亡率有着积极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 刘降田.甲亢危象致死原因探讨[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09,21(1):74

甲亢的治疗与护理措施第2篇

[关键词]肾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甲状旁腺全切;自体前臂移植术;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6)09(a)-0189-03

肾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属于维持血液透析的终末期肾脏疾病患者较为常见的并发症[1-2]。该病易导致患者出现纤维囊性骨炎、难纠正的贫血、左心室肥厚等不良症状,对患者的机体造成较为严重的系统性损害,从而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3]。因此,寻找一种有效的治疗肾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手段显得尤为重要。鉴于此,本文通过研究肾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实施甲状旁腺全切联合自体前臂移植术的疗效并对护理措施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3月~2016年2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52例肾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其中男33例,女19例;年龄34~68岁,平均(43.2±4.5)岁;均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纳入标准[4-7]:①经内科保守治疗无效;②免疫反应性甲状旁腺激素(immunoreactive parathyroid hormone,iPTH)>600 ng/ml;③不伴有严重的骨关节痛、肌无力等症状;④经发射学检查发现存在纤维性骨炎或骨代谢指标提示高运转骨代谢;⑤经彩色超声检查发现至少存在一个直径>1 cm且具有丰富的血流信号甲状旁腺增大;⑥所有患者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⑦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方法

1.2.1手术方式

所有患者均予全麻处理,随后于颈部寻找合适横切口进行手术,翻开甲状腺,对所有甲状旁腺组织予以切除,将经冰冻病理检查确定为非结节性增生的组织切成1 mm×1 mm碎块,将其中8粒种植于患者不存在动、静脉内瘘的前臂肌肉中。

1.2.2护理措施

对所有病患进行术前、术中、术后不同护理。

1.2.2.1心理护理 由于疾病本身以及手术会增加患者应激反应,使其长期处于高压状态,患者极易出现各种不良情绪,导致患者对疾病的康复丧失信心。因此,护理人员应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向其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以及手术治疗的优势,同时加强对患者及其家属的健康教育宣传,尽量使家属也参与护理,从而缓解患者心理压力。

1.2.2.2术前护理 对患者进行血常规、血生化以及胸片等基本检查,叮嘱患者保持皮肤清洁;术前患者禁食6 h、禁饮4 h,并给予相应的抗生素治疗,保证手术室环境的清洁以及手术的无菌操作。

1.2.2.3健康指导 针对每一个患者的具体病情帮助患者合理制定饮食计划以及纠正日常不良习惯,并嘱咐患者尽量卧床休息,活动时不宜过度用力。

1.2.2.4术中护理 在患者下肢建立静脉通路,待患者麻醉后帮助其取颈后仰卧位,保证手术视野暴露充分;对于术后取出的甲状旁腺组织切除部分应尽快送病理检查,留存的组织则需使用无菌纱布包裹,存放于生理盐水中,在整个过程中需注意患者保暖及安全。

1.2.2.5术后护理 待手术结束后,使患者为平卧位,进行吸氧以及心电监护,定时15 min/次检测下肢血压,同时检测患者心率、呼吸、血钙、iPTH等指标。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可进行相应的补钙措施,并指导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的正确补钙方式。

1.3观察指标

对比术前与术后1个月及术后3个月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血钙、血磷、iPTH、血红蛋白(haemoglobin,Hb)、血细胞比容(hematocrit,Hct)、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水平以及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ecombinant human erythropoietin,rHuEPO)用量。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

2结果

2.1术前、后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的比较

术后1个月以及术后3个月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均显著低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2.2术前、后患者各项生化指标的比较

患者术后1个月以及术后3个月血钙、血磷、iPTH均显著低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2.3术前、后患者Hb与Hct的比较

术前与术后1个月Hb与Hct比较,差异无明显意义(P>0.05);而术后3个月患者Hb与Hct则显著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2.4术前、后患者ALP水平以及rHuEPO用量的比较

患者术后1个月以及术后3个月ALP、rHuEPO用量均显著低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3讨论

甲状旁腺全切联合自体前臂移植术作为一种新型的治疗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手段开始被应用于临床,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8-9]。本文结果发现,术后1个月以及术后3个月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血钙、血磷、iPTH水平均显著低于术前。这表明了经甲状旁腺全切联合自体前臂移植术治疗后患者骨代谢趋于正常,各项生命体征也得到了较好的恢复[10-12]。其中低钙血症是患者术后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而通过术后对患者血钙水平的检测以及相应补钙措施,可帮助患者安全度过低钙血症期,有效减少了抽搐、四肢麻木等低钙血症临床表现症状[13-15]。此外,术后3个月患者Hb与Hct则显著高于术前。这可能是由于治疗后患者骨髓红细胞被抑制、骨髓纤维化显著改善、促红素受体升高以及红细胞脆性得到改善共同作用的结果[16-17]。通过心理疏导以及向患者说明疾病危害和手术的必要性,同时讲解手术的基本过程和安全性,使患者对手术的相关知识有一定的掌握和心理准备,从而提高了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加之术前与术中护理可有效保证手术的顺利完成。本文结果还显示,患者术后1个月以及术后3个月ALP、rHuEPO用量均显著低于术前。这表明了甲状旁腺全切联合自体前臂移植术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以及预后。此外,通过术后护理可帮助医护人员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实时监测,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恢复情况,同时根据患者具体病情给予相应的治疗措施,给患者术后恢复提供了安全条件。

综上所述,在实施甲状旁腺全切联合自体前臂移植术的基础上给予患者相应更有效的护理可明显改善患者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状,同时能维持血钙、血磷水平,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谢胜学,陈江明,余立权,等.尿毒症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两种自体移植方式的疗效比较[J].中华内分泌外科杂志,2015,9(4):287-290.

[2]任广理,孙家潭.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甲状旁腺切除并移植的麻醉处理[J].临床军医杂志,2015,43(8):871-872.

[3]薛玉仿,郝丽,王德光,等.甲状旁腺全切并自体前臂移植术治疗肾性难治性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疗效随访分析[J].临床肾脏病杂志,2015,15(4):212-216.

[4]Dumitras M,Strambu V,Radu PA,et al.Technical factors involved in parathyroid surgery[J].Chirurgia (Bucur),2015,110(5):425-429.

[5]周沁,杨晓晨,郁丽霞,等.甲状旁腺全切加前臂移植术治疗尿毒症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疗效[J].江苏医药,2015,41(22):2702-2704.

[6]李佳丽,徐道亮,刘昌华,等.甲状旁腺全切加自体移植术后复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治疗及病理分析1例[J].中国血液净化,2014,13(7):544-545.

[7]周文英,马金强.一例血液透析患者甲状旁腺全切除加前臂移植术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5,30(20):1909-1910.

[8]彭银燕,宋利,符霞,等.甲状旁腺切除术对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营养改善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5,29(7):2573-2575.

[9]颜贤惠,杨英,曾令娟,等.甲状旁腺全切加前臂自体移植术的护理[J].局解手术学杂志,2014,24(1):113-114.

[10]张伟耀,邓惠玲,吴又明,等.腹腔镜下甲状旁腺全切除、部分腺体移植术治疗肾性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J].实用医学杂志,2015,31(4):637-640.

[11]李霞,程悦,付永刚,等.不同方法治疗继发性甲旁亢对血透患者肾性贫血的影响[J].西南国防医药,2015,25(10):1072-1075.

[12]付航羽,伊春雨,孙亚南,等.肾性病变所致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术后血液透析的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5,31(13):953-956.

[13]冯艳翠,黄纪文,司徒丽萍,等.低分子肝素对透析患者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影响[J].中国医药科学,2013, 3(10):73-74.

[14]郭静静,石晓峰.血液透析患者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术后1年各相关血液指标达标情况的调查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5,22(10):159-160.

[15]Gunasekaran S,Wallace H,Snowden C,et al.Parathyroid ectopia:development of a surgical algorithm based on operative findings[J].J Laryngol Otol,2015,129(11):1115-1120.

[16]Tummers QR,Schepers A,Hamming JF,et al.Intraoperative guidance in parathyroid surgery using near-infrared fluorescence imaging and low-dose Methylene Blue[J].Surgery,2015,158(5):1323-1330.

甲亢的治疗与护理措施第3篇

【关键词】2型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护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R47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0)012-0135-02

我科2007年1月~2009年12月共收治T2DM合并甲亢患者18例,在治疗和护理上有一定的特殊性,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8例患者中男10例,女8例,年龄29~63岁,均患有T2DM,数年后合并甲亢,首次诊断为甲亢者5例。其中,T2DM患病2~13年,甲亢患病1~8年,入院时测手指血糖为13~33.1mmol/L,并发DKA4例。甲亢性心脏病(甲心)5例。18例患者均有高代谢症状,多尿、多饮、多食、消瘦明显。

2 临床护理

2.1 心理护理:T2DM合并甲亢患者急躁易怒、不安失眠;高血糖又会给病人精神、心理造成很大压力,病人易出现焦虑、恐惧、悲观、失望、拒绝和满不在乎的心理。针对患者不同的心理状况,我们首先应用亲切诚恳的语言取得患者的信任,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合理提供治疗信息,对病情变化、检查结果主动向病人作科学、保护性的解释,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2 饮食护理:制定了阶段性的饮食护理措施。第一阶段:合并DKA、甲心并发症时,以降血糖、补液、纠正酸碱失衡和电解质紊乱、减轻心脏负荷、降低心室率为主。饮食护理主要辅助患者纠正电解质失衡、血糖控制、清除酮体、保护胃肠道和心脏功能,合理控制热量和出入量。第二阶段:上述并发症控制后,应进一步积极控制甲亢,改善患者的高代谢症状及糖代谢紊乱。由于两病均可导致消瘦,故应在一定疗程(2~3个月)内,总热量可酌情增加[1],防止肝糖原过量分解和负氮平衡[2]。第三阶段:高代谢症状控制后,应在控制血糖情况下适当增加各营养成分的摄入,使体重增加、体质增强,然后根据体重、病情恢复情况来调节饮食计划。第四阶段:在用药物控制甲亢和血糖基础上,按一般T2DM饮食护理,控制热量和营养成分的摄入。在饮食护理过程中,每周测体重一次,定时监测血糖。

2.3 休息与运动:首先评估病人的活动量。活动和休息方式,与病人共同制定日常活动计划,做到有计划地适量活动,既有利于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改善血糖和脂质代谢紊乱,还可以减轻病人的思想压力和紧张情绪,使病人心情舒畅,但若并发DKA、心力衰竭或严重感染者应卧床休息。

2.4 应用硫脲类和咪唑类抗甲状腺药物的护理抗甲状腺药物的副作用,主要有粒细胞减少、肝损害、肌肉疼痛、药物性皮疹及剥脱性皮炎。定期复查血常规,如发现外周血白细胞低于3*109/L或中性粒细胞低于1.5*109/L时应立即停药,并采取升白细胞治疗,如口服升白细胞药物,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皮下注射或静脉滴注;若出现全身肌肉不固定阵发性疼痛,耐心向病人解释,教会病人缓解疼痛方法:将疼痛部位肌肉提起,缓缓揉捏到疼痛减轻、消失为止;如有药疹出现即减少剂量或换药;若出现剥脱性皮炎和中毒性肝炎立即停药,并配合医生处理。

2.5 应用胰岛素治疗的护理:有报道,T2DM合并甲亢时最好应用胰岛素治疗[3]。由于甲状腺激素对胰岛素的降解作用,所以使用胰岛素时应加大剂量。本组患者先应用短效胰岛素行降糖治疗,血糖平稳后改为中效人型预混胰岛素应用。首先帮助病人正确认识胰岛素治疗;鼓励其与家属学习胰岛素注射技术;介绍低血糖症的症状、体征及自我急救措施。甲亢症状控制后及时调节胰岛素用量,避免低血糖发生[4]。

2.6 出院指导:指导病人坚持遵医嘱服药,定期复查血常规,充分休息,注意保暖,防止上呼吸道感染。教会病人或家属正确掌握注射技术,严格无菌操作;有血糖仪者,指导其准确监测血糖并记录;向病人介绍甲亢危象、低血糖、DAK、高渗性昏迷的诱因,并嘱其尽量避免;指导女病人保持会的清洁卫生;告诉病人联系电话,嘱单独外出时,随身携带保健卡,注明本人患有2型糖尿病合并甲亢及家庭地址和电话号码等,以防途中病情变化时能得到及时正确处理并与家人联系。嘱其定期随访。

3 结果

通过综合治疗与护理,18例患者中17例复查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16例FBG控制在6.9~7.3mmol/L,餐后2h血糖控制在8.0~8.5mmol/L,均无低血糖反应、高渗性昏迷、甲亢危象发生。病人均了解疾病的治疗与自我护理知识。

4 讨论

据报道约1.1%糖尿病患者合并甲亢,目前多数学者认为,糖尿病与甲亢有共同的遗传、免疫学基础,由于遗传上的缺陷和易感性以及免疫平衡的破坏,很可能发生自身免疫性疾病之间的重叠现象,加上病毒感染、环境、情绪等诱发因素,可能在两病发生中起重要作用。因此,治疗上应两病兼顾,护理上应从生理、心理、社会各方面努力,认真评估,收集详细资料,了解病情动态变化及化验结果,重视健康教育,鼓励家属参与护理计划的制定,给病人以经济和情感支持,有助于T2DM合并甲亢患者的血糖和甲亢症状的控制,减少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吕丽珍,何月嫦.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的饮食护理[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3;9(7):94~96

[2]王淑萍,白晓光,常琛.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24例分析[J].中国糖尿病杂志,2001;9(5):274~274

[3]邓翌辉,熊玉冰,麦坤仪.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糖尿病的临床特点[J].广东医学,2001;22(9):819~819

甲亢的治疗与护理措施第4篇

【关键词】甲状腺功能亢进;术前;术中;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3-0198-01

甲亢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分为原发性甲亢、继发性甲亢以及高功能腺瘤几种类型,原发性甲亢的比例较多[1]。典型临床表现有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综合征,性情急躁、易激怒、失眠、双手颤动、疲乏无力、怕热多汗、饮食亢进却体重减轻等,甲状腺肿大及眼征。我院手术室于2013年9月~2015年4月对52例甲亢患者行手术治疗,现将术前、术中护理体会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52例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男19例,女33例;年龄为28-51岁,平均年龄为39.5岁;52例患者均为原发性甲亢。

2护理

2.1术前护理

2.1.1术前心理护理 甲状腺手术对患者来说是一种强烈的应激源,患者对手术情况缺乏了解,极易在术前出现恐惧、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2]。紧张、消极的心理状态会对甲亢患者的生理机能造成影响,较为严重心理应激反应会导致血压升高,加快心率和呼吸,增加体内儿茶酚胺,增高肾上腺皮质激素、皮质醇,导致害怕-紧张-疼痛综合征[3],影响手术准备和效果。术前有针对性的介绍手术的基本目的、基本过程、配合事项,帮助患者训练腹式呼吸,教会患者术中配合的方法及训练颈仰卧位。同时介绍手术医生、麻醉医生的情况,让患者了解手术安全性,采用举例的方法介绍手术的相关成功病例,并鼓励家属支持患者,帮助患者建立手术信心。告知患者负性情绪会影响手术效果,采用劝说、疏导、保证等心理方法减少患者的不良情绪。术前可适当让患者听一些较为平缓的音乐,平和心态[4]。

2.1.2术前服药准备 术前必须做好充分准备,才能避免术后发生危象及其它并发症。应用抗甲状腺药药无机碘,降低血循环甲状腺激素的浓度和减少甲状腺充血[5]。术前抗甲状腺药物联合碘剂是最常见、最安全有效的术前准备方案。常规使用抗甲状腺药物,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可以选择丙硫氧嘧啶或甲巯咪唑治疗2个月左右,当患者临床症状消失,T3和T4正常或基本正常,体重增加,心率

2.2术中护理

2.2.1器械及物品准备 器械护士对手术布类、器械、引流管或引流片等做好准备,巡回护士注意病人的保暖,室温调节在22 ℃~25 ℃,防止病人受凉感冒及呼吸道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准备好肩垫、抢救药品器材,检查氧气是否充足,导管是否通畅,电刀、吸引装置等运转是否正常状态。

2.2.2巡回护士护理 仔细核对患者,为防止患者受凉感冒及呼吸道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6],巡回护士注意患者的保暖,室温调节在22℃~25℃,在对患者进行手术前,必须保证手术室整齐清洁,做好引流管或引流片、手术布类、器械等准备。患者取垂头仰卧位,防止颈部悬空,为了便于患者头颈部静脉血液回流,将手术床调至头高脚低15°~20°。摆放时应观察患者的呼吸、面色、脉搏及血氧饱和度等情况。手术医生在缝合颈白线时及时抽走肩垫,以减少切口张力。在摆放时要充分尊重患者的尊严及隐私, 建立静脉通路 用静脉套管针,选择上肢前臂或下肢表浅静脉穿刺置管并妥善固定,使液体输入通畅。通畅的输液通路是麻醉顺利完成的重要保证,是保证手术安全的重要措施。手术过程中严密观病情变化并积极采取措施。

2.2.3器械护士配合 熟悉手术步骤,根据手术进行的各个环节,准确敏捷地传递给术者所需物品。术毕贴敷伤口,粘贴胶布切勿过紧,以免影响呼吸。检查伤口引流是否通畅,协助病人盖好被子,以防受凉。与巡回护士进行手术器械及卫材清点,及时书写“手术清点记录”“手术安全核查记录”等。

3讨论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的围手术期正确、恰当处理,能极大降低手术风险,改善预后。术前准备应充分,以防术中甲状腺功能亢进危象的发生。除对病人进行细致耐心的心理护理外,术中还要严密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对不利于手术的情况要及时处理。器械护士要对手术步骤熟练掌握,这样才能娴熟的进行术中配合。做好术前、术中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1]梁思华,黄敏仪,张丽丽.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围手术期的舒适护理[J].当代护士,2011,07(15):98-99.

[2]李润琴,杨建林.护理干预对甲亢患者生活质量及焦虑状况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31(9):1669-2670.

[3]许姣.整体护理对女性择期甲状腺手术患者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35):112-113.

[4]赵海璇,胡开萍,毛小燕,等.在甲状腺手术中应用整体护理模式的效果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19):74-75.

甲亢的治疗与护理措施第5篇

关键词:妊娠;甲状腺功能亢进;临床护理方法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甲状腺功能亢进或血循环中甲状腺激素水平增高所致的一组常见的内分泌病。甲亢是一种常见的妊娠期妇女并发症,一般情况下患者甲状腺病情较轻不会影响正常妊娠[1]。如果患者的甲状腺病情严重且不易控制,则会并发甲亢危害、心力衰竭等,严重危害患者及婴儿的健康安全。因此,对患者及时有效地治疗,配合合理的临床护理措施,可帮助患者顺利度过妊娠和分娩。现将我院40例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临床护理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0例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初产妇32例,经产妇8例,年龄在22岁至37岁之间,平均年龄(27.85±5.13)岁[2]。所有患者均符合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诊断标准,发病时间在10天至5年期间,根据病情严重程度的划分,重度5例,中度15例,轻度20例。

1.2方法

生活护理:甲亢的临床表现包括甲状腺肿大、性情急躁、容易激动、失眠、两手颤动、怕热、多汗、皮肤潮湿,食欲亢进但却消瘦、体重减轻、心悸、脉快有力、脉压增大、内分泌紊乱以及无力、易疲劳、出现肢体近端肌萎缩等。护理人员需要及时为病房通风换气,保持病房空气清新、温度适宜。帮助患者调整作息时间,每天按时进行健康锻炼。帮助患者制定日常饮食计划,让患者多食用高蛋白质、高维生素、高热量、易消化的食物,禁止食用咖啡、酒、茶、辛辣及生冷食物[3]。提醒患者注意卫生,防止出现感染。

用药护理:对于患者使用的药物,在有效控制甲亢的同时,不能影响胎儿的正常发育及分娩。如果患者甲亢病情较轻,则尽量进行非药物治疗,护理人员安排患者多卧床休息。护理人员需严格控制患者的用药时间、用药量等。患者服用药物后,护理人员需及时观察记录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待患者病情有所缓解逐步减轻用药量。

心理护理:由于甲亢患者大多发病时间较长,且妊娠期间伴随着焦虑、紧张等诸多不安情绪,患者急躁易怒、情绪波动大。患者妊娠期间常伴随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状况,出现抑郁、消沉、担心、恐惧、焦躁等不安心理。一旦出现这些情况,护理人员应该及时安慰患者,解决患者的烦恼、恐惧等,为患者普及医学常识,让患者用乐观、自信的态度面对生活、面对疾病。另外,根据每个患者不同的情况,护理人员应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配合患者家人,为患者营造良好积极的病房氛围。

健康护理:患者临产前能量消耗大,胎盘功能受影响,并且患者情绪起伏大,所以护理人员应随时密切观察患者的各项体征,根据指标的相应变化调整用药量。每天按时测量记录患者的宫高、腹围、血压、胎儿发育状况等。每月按时进行B超检查,确保胎儿正常发育。患者分娩时,密切观察胎儿胎心情况,准备好急救用品,在患者身边给予精神鼓励,根据情况,为患者注射镇定药物,定时监测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患者分娩时,注意保护患者,确保患者不会出现撕裂损伤等。产后及时采取措施,预防患者出现产后出血、心力衰竭、甲状腺危害等。患者分娩后,护理人员仍需继续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观察患者的情绪、临床症状等。按时提醒患者更换衣物及护理,保持整洁。

④新生儿护理:护理人员首先对新生儿进行常规护理,其次确保没有抗甲状腺的药物经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护理人员指导产妇进行正确的母乳喂养。

1.3疗效判定

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观察记录患者是否出现甲亢危害、心力衰竭、是否顺利生产、母婴是否健康等。

2.结果

所有作为研究对象的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在临床护理后均未出现甲亢危害、心力衰竭等情况,且所有患者均顺利分娩,母婴健康。

3. 讨论

母体的情况及胎儿的甲状腺功能对胎儿的神经、智力发育至关重要,正常妊娠的激素及代谢变化导致孕妇甲状腺及其相关内分泌发生了一系列生理变化,在充足的碘供应情况下,孕妇的甲状腺功能将在一个新水平达到平衡,若碘缺乏或合并其他病理因素则可能导致孕妇出现一系列甲状腺功能障碍性疾病。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通常出现突眼、睑反射迟缓、心动过速、震颤、皮肤潮湿和温热、甲状腺肿大等临床表现。这种病起病缓慢,不能轻易确定患者发病日期,一般在明确诊断数月以前,甲亢症状已经存在。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会出现性格改变,神经过敏等现象,多表现为急躁,情绪波动大,多言多动多疑,思想不集中或寡言抑郁,心悸(阵发性或持续性),易倦,畏热(睡眠时较常人盖被少),体重减轻,肠蠕动加强,少数有腹泻,日晒后可出现皮肤瘙痒或皮疹等情况。

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对母体的影响最主要的是甲状腺危害,甲状腺危害的死亡率高达25%。甲状腺危害通常发生在分娩或剖宫产时,临床表现为高热、心动过速、房颤等。其他症状可能出现呕吐、腹痛、腹泻、脱水、以及中枢神经系统方面症状如抽搐,以至昏迷。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对母婴均有较大危害。妊娠合并甲亢患者应列入高危妊娠管理,做好产前、产时及产后的护理措施,可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

参考文献:

[1] 龙燕,徐蕴华.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6,22(10):578-580

甲亢的治疗与护理措施第6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11月~2016年11月收治的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90例为分析对象,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例数相等的两组,各45例。对照组男19例,女26例;年龄22~74岁,平均(47.2±6.4)岁。观察组男17例,女28例;年龄23~72岁,平均(45.3±6.2)岁。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方法,如药物治疗、饮食指导、日常生活指导、基础护理等常规模式。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结合中医护理,主要内容包括:(1)心理护理:由于患者受到疾病的困扰,会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往往带有紧张、恐惧、抑郁等不良情绪。医护人员在对患者进行护理时,要进行心理方面的疏导,在与患者耐心交流,要用柔和的语气与其沟通,让患者感受到护理人员的人文关怀,得到相应心理安慰,使得患者积极主动配合治疗。(2)用药护理:医护人员要对患者进行用药监督,让患者严格按照医嘱用药,观察患者的用药效果及其副作用,如果有咽痛、高热等症状发生,则需及时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3)中医饮食护理:给予患者服用小麦山药粥,起到养心阴、止烦渴的效果;服用山药熟地黄泽泻瘦肉汤,可补肾摄精、滋阴固肾的功效;服用菠菜根鸡内金粥,可止渴润肠、利五脏;服用胡萝卜粳米粥,可明目降压、下气化滞、健脾和胃。(4)日常护理:对于肝郁火旺的患者要保证其摄入充足的营养,保证良好的睡眠,适时梳理患者的心情,禁食油腻、辛辣的食物,每周为患者按摩期门、太溪、印堂、足三里穴位三次;对于心胃火具盛的患者要给予多食用寒冷性质的食物如豆腐、苦瓜、白菜等,可有效泄肠热清胃火,为患者按摩劳宫穴、内庭穴;对于热伤气阴的患者可指导其服用西洋参莲心茶,为患者按摩太溪、三阴交、照海穴位[2]。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甲状腺功能改善情况,指标涉及: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参考值1.39~2.93nmol/L;甲状腺素(T4),参考值为58~161nmol/L;促甲状腺激素(TSH),参考值为0~9.0mU/L。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计量资料以“x±s”,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过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甲状腺功能恢复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对于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医护人员如果能采取有效的护理方式,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疗效。中西医结合护理用于其中有着明显的效果,西医的药物护理可有效抑制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中医的饮食、按摩等护理可有效缓解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临床症状[3]。所以,中西医结合护理有助于提升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的治疗效果。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甲状腺功能恢复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果也表明了将中西医结合护理应用在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的护理中,可有效提升疗效,是一种优质的护理方法,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程丽红,贾艳红.中西医结合护理在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12(05):895-896.

[2] 郑琦.中西医结合护理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糖尿病156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5,09(22):128-129.

[3] 李婷.全面护理对甲状腺功能亢进危象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5,05(11):103-104.

本文编辑:赵小龙

甲亢的治疗与护理措施第7篇

【关键词】 甲状腺全切除;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癌;可行性;安全性

DOI:10.14163/ki.11-5547/r.2016.17.034

原发性甲亢是甲状腺组织出现增生, 功能亢进, 甲状腺激素产生和分泌量增加的临床综合征。而甲状腺癌为甲状腺常见恶性肿瘤, 多数起源于滤泡上皮细胞处, 预后比较好, 但也有部分未分化癌以及滤泡状腺癌肿瘤预后差, 容易转移, 存活时间短[1]。原发性甲亢早期无明显症状, 颈部甲状腺有高低不平或质硬肿块, 一般为非对称性, 肿块可逐渐增大并随着吞咽上下活动, 容易出现压迫感, 伴随吞咽困难、面部水肿、呼吸不畅等症状, 临床需加强对甲状腺的检查。目前, 对于原发性甲亢合并甲状腺癌的有效治疗手段为手术治疗, 术式较多, 包括患癌侧腺叶切除术加对侧腺叶次全切除术、甲状腺次全切除、全切除术等(有颈部淋巴结转移者, 需加行颈部淋巴结清扫术), 但前者因甲状腺残留量判断困难而导致术后复发率较高, 应用受到限制[2]。本研究探讨甲状腺全切除治疗原发性甲亢合并甲状腺癌的可行性与安全性,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06年2月~2016年1月收治的原发性甲亢合并甲状腺癌患者50例, 随机分为组1和组2, 各25例。患者临床表现为:甲状腺弥漫性肿大、上下极可触及震颤、闻及血管杂音、食欲亢进、体重减轻、心悸、乏力、烦躁失眠、心律失常、怕热等。组1中男17例, 女8例;年龄23~61岁, 平均年龄(42.61±6.31)岁。组2中男16例, 女9例;年龄24~62岁, 平均年龄(42.24± 7.31)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组1采取患癌侧腺叶切除术加对侧腺叶次全切除术。组2采取甲状腺全切除。患者取仰卧位, 将肩部垫高, 头后仰, 充分显露颈部, 后将甲状腺悬韧带分离切断, 对甲状腺上极血管进行处理, 后结扎切断甲状腺中下静脉, 对甲状腺下动脉进行处理, 于靠近颈动脉内侧将其结扎和切断。用弯止血钳在气管前对甲状腺峡部进行钝性分离并切断, 从上极往下, 或从下极往上, 将甲状腺背面分离, 注意仔细辨认甲状旁腺和喉返神经并做好保护措施, 避免损伤。在彻底缝合和止血后, 放置引流, 将切口逐层缝合和关闭[3]。

1. 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出血、甲亢复发、喉返神经损伤情况。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比较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患者术后出血、甲亢复发、喉返神经损伤情况比较 组2术后出血率、甲亢复发率明显低于组1 (P0.05)。见表2。

3 讨论

以往原发性甲亢合并甲状腺癌常用患癌侧腺叶切除术加对侧腺叶次全切除术作为有效术式, 可短时间内促使患者甲状腺功能复常, 且可提供病理组织检查结果, 在临床应用广泛。但该术式并发症较多, 风险相对较大, 且术后复发率高, 成为临床应用障碍[4, 5]。

目前关于甲状腺全切除的应用也存在一定争议[6], 但国外较多研究显示甲状腺全切除治疗原发性甲亢合并甲状腺癌效果较好, 只要术中做好保护措施, 就可达到减少创伤和降低手术风险的目的, 同时, 甲状腺全切除手术更为彻底, 可有效预防复发[7]。

本研究中, 组1采取患癌侧腺叶切除术加对侧腺叶次全切除术;组2采取甲状腺全切除。组2术后出血率、甲亢复发率明显低于组1 (P0.05), 与谢春庄[8]的研究结果相似。

综上所述, 甲状腺全切除治疗原发性甲亢合并甲状腺癌的可行性与安全性较高, 可降低复发率, 减少出血, 不增加喉返神经损伤风险, 安全可靠, 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苏磊, 桑剑锋, 姚永忠, 等. 甲状腺全切除治疗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甲状腺癌24例. 实用医学杂志, 2012, 28(4): 616-617.

[2] 李辰. 探讨甲状腺全切除治疗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甲状腺癌的可行性与安全性. 当代医学, 2013(5):41-42.

[3] 王云龙. 甲状腺全切除治疗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甲状腺癌的疗效观察. 中国卫生产业, 2013(6):104.

[4] 李宇飞. 甲状腺全切除治疗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甲状腺癌的效果. 中国医学工程, 2014(2):84-85.

[5] 罗运生, 石福兴. 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甲状腺癌临床分析. 临床外科杂志, 2004, 12(4):222-223.

[6] 李国强.甲状腺全切除治疗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甲状腺癌的效果观察.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4, 7(28):94-95.

[7] 张国伟.甲状腺全切除治疗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甲状腺癌的效果观察.基层医学论坛, 2014, 18(32):4375-4376.

甲亢的治疗与护理措施第8篇

【关键词】甲亢 心脏病 预防与治疗

中图分类号:R541.8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2)2-300-02

甲亢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系统疾病,以心血管兴奋性亢进为主要表现,以甲状腺肿大为特征的疾病。甲亢的发生不仅仅能加重原有的心脏系统疾病,而且还能单独的造成房颤和心衰,严重者可并发心肌梗死和心肌病等。有资料显示,临床上甲亢患者有20%左右发生甲亢性心脏病[1],严重危害人类的生命健康。

1 资料与方法

1.1 截止调查日期,我院总甲亢患者310例,男性患者138例,女性患者162例,通过甲亢性心脏病的诊断标准发现,310例甲亢患者中共有36例甲亢性心脏病患者,其中男性22例,女性14例,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

1.2 甲亢性心脏病的发病机制

心脏是甲状腺激素(T3、T4)作用的主要靶器官,T3在心脏结构和功能的改变上起到直接或间接的作用。(1)甲亢与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是甲亢引起的最多见的心血管疾病症状,其中又以房颤最多,临床资料显示,20%左右的甲亢患者并发房颤。甲亢时,心房肌细胞的动作电位瞬间缩短,心房电兴奋性升高,随即发生房颤[2]。(2)甲亢与心脏增大 临床研究证实,长时间的甲亢会引起心脏各方面的改变,包括心室与心房的扩大、心室壁肥大、心肌纤维间距加宽等,在甲亢得到控制后这一系列变化可恢复。甲亢是引起心脏增大有如下原因:甲状腺素T3、T4的升高引起心肌耗氧量的增多,心输出量加大,造成心负荷加重,长时间的重负荷可致心脏代偿性扩大;T3的升高会造成心肌细胞蛋白质的合成及心肌细胞的生长从而引起心肌肥大。(3)甲亢与心衰 在原有心脏病的情况下,甲亢的发生能使病情加重,进而导致心衰。据报道,甲亢患者充血性心衰的概率在6%左右[3],老年人及病程长的人其几率会更高。心衰的发生可能与如下因素有关联:甲亢使得心脏增大,加重了心输出量,使机体处于循环充血状态,心肌耗氧量的增加,能量的产生也增多,但一部分无法被心脏的活动利用而转化为热量,这部分热量也是造成心衰的原因之一;甲亢引起心律失常,尤其是发生房颤时,失调的心房心室活动,会造出心脏回血量减少,从而排出量也降低;甲状腺激素T3的升高引起神经内分泌的失调,导致心肌肥大,心肌长期过度肥大可使心功能失代偿。

1.3 甲亢性心脏病的临床表现

36例患者出现甲状腺肿大26例(72.2%),心脏扩大14例(38.9%),突眼症14例(38.9%),心律失常31例(86.1%),心衰7例(19.4%),心绞痛2例(5.6%)。

1.4 心电图检查

心房纤颤19例(52.8%),房性早搏16例(44.4%),室性早搏3例(8.3%),交界性早搏3例(8.3%),房室传导阻滞2例(5.6%),ST-T改变10例(27.8%)。

1.5 超声心动图检查

心脏扩大14例患者中,右室扩大8例(57.2%)。左室扩大3例(21.4%),左右室均扩大3例(21.4%)。

1.6 误诊

本组误诊4例,冠心病、风心病、肺心病及扩张性心肌病各1例,误诊率为11.1%。

2 甲亢性心脏病的治疗

对甲亢性心脏病的治疗,从发病机制来看,还是以治疗甲亢最为关键,现代临床上治疗甲亢性心脏病的方法主要有三种[4]:

2.1 药物治疗

治疗甲亢性心脏病,先要控制甲状腺激素的合成,抗甲状腺药就成为了首选药物,在甲亢受到控制后,若心脏有不可逆的改变或病变,应当选择相应的药物治疗,要注意其在治疗一方面时,对其他方面可能会造出的损伤,如窦性心动过速患者在加用受体阻滞剂的情况下,心得安是很好的选择,它可以降低心排出量、减弱心肌收缩力,但同时也能加重心衰的程度。

2.2 放射性碘治疗

在患者被确诊为甲亢性心脏病后,放射性碘治疗是医院的首选治疗措施[5]。现代医学认为,甲亢性心脏病的发生与生活的贫困、长时间延误治疗有关持续性房颤与甲亢性心脏病并发,可及早使用放射性碘治疗,而患者心功能恢复时也可用放射性碘治疗。

2.3 手术治疗

甲亢性心脏病的手术治疗较为麻烦,手术的进行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同时,手术治疗主要是针对弥散性甲亢性心脏病及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在手术后,需给予相应的护理,药物配合治疗也需进行。

36例患者进过对症治疗症状都得到很好的控制且好转出院,其中误诊患者4例,在经过确诊后,亦治疗有效出院,药物治疗未停止。

3 甲亢性心脏病的预防

心律失常包括心房纤颤、窦性心动过速、房性期前收缩、阵发性心跳过速及心室扑动等,其中房颤的发生最为常见,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生率增高,也是甲亢发作期的常见表现。临床上有一部分病人,其甲状腺素浓度正常,但低血清促甲状腺素激素的老年患者,会出现房颤明显,使用抗甲状腺药物是否有效无法确定,尽管如此,高剂量的抗甲状腺激素是不可取的,避免无法控制的房颤发生。

甲状腺素激素T3、T4的增加,加大了ATP的产生,使得心脏循环动力增加,心脏明显扩大,心肌的耗氧量也大大增加,使心脏长期处于超负荷状态而扩张。在甲亢得以控制,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后,心脏的部分变化是可以发生逆转而重新恢复正常的,因此,预防甲亢性心脏病的关键是促使甲状腺恢复正常,临床上可使用β-受体激动剂来改善心血管的一些症状,在给予药物预防的同时,还应该做到如下几点:(1)精神状态放松,注意休息,不要过晚睡觉;(2)注意桥本甲状腺炎的发生,避免碘的过多摄入亦不要缺碘;(3)通过一些社会活动如下棋、练习书法等进行一定的心里锻炼;(4)饮食要清淡营养且易消化,同时热量与营养要充足;(5)保持乐观的心态,切勿忧虑紧张;(6)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定期的体检。

4 讨论

本组实验中,甲亢性心脏病的发病率为11.6%,根据国内外非一致的报道,甲亢性心脏病的发病率在10%~26%[6]。甲亢性心脏病的发病是多因素造成的,其特点是在甲亢得到控制后,心脏功能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得到可逆性的恢复。其在众多因素中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甲状腺激素,甲亢时,超生理剂量的甲状腺激素产生,改变了神经的内分泌及血液动力学,使得交感肾上腺素与肾素-血管紧张素激活甚至过度激活,给心脏加重负荷,从而引起甲亢性心脏病的发生。

通过心电图实验数据显示,心室扩大患者中,右室的扩大明显多于左室,可以初步判断为右室更容易受到牵连。心绞痛的发生在本组实验仅为5.6%,心脏耗氧量的增高使得心脏在一定程度上会缺氧,冠状动脉痉挛应心肌对缺氧敏感性的增高而发生,继而出现心绞痛。

甲亢性心脏病的临床表现多样,容易出现误诊的情况,本组实验即出现4例误诊,误诊率为11.1%。临床上,即便非甲亢病人,在出现如下症状时也应考虑甲亢性心脏病的可能:(1)不明因素的心律失常,以房颤多见,抗心律失常药物无明显作用;(2)患者心脏出现不明原因的持续性心动过速;(3)收缩压与舒张压差大,同时伴有心脏扩大;(4)抗心室衰竭药物如洋地黄治疗效果不明显;(5)老年患者出现心律快及日渐消瘦者。

甲亢性心脏病的治疗要注意,在控制甲亢的同时要尽量避免甲状腺激素对心肌细胞可能造成的进一步损害,在治疗时应做到除常规的抗甲状腺素激素治疗外,还要能降低患者的基础代谢率,这样才能有效的减少心肌耗氧量,减轻心肌负荷。甲亢时机体的基础代谢率增加,心肌耗氧量也加大,容易造成心绞痛的发生,使得患者病情危急,加重了患者的精神及经济负担。

值得注意的是,甲亢性心脏病的复发率是较高的,约50%。造成复发的原因主要是患者自行的停药、不按剂量服用药物及治疗疗程不足等。甲亢性心脏病绝大多数患者在甲亢彻底控制后,心脏系统曾出现的病变会逐渐减轻或消失,在未确诊前如对心脏进行治疗,病情可能恶化,得不偿失。因此对于甲亢性心脏病有足够认识,能够对甲亢进行及早诊治决定着甲亢性心脏病的预后,是防治甲亢性心脏病的根本所在。同时,患者在甲亢得到控制,顺利出院后,积极的配合治疗也是预防甲亢性心脏病发生的重要手段。医护人员在诊断甲亢性心脏病的工作中,应重视对患者的各项体征、了解清楚患者的病史,同时结合辅助检查加以确定,避免误诊和漏诊。一经确诊,及时的给予正规治疗,亦是降低甲亢性心脏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的重要措施。

参考文献

[1]姜丙全.甲亢性心脏病的临床观察[J].当代医学.2010,10(16):51-52.

[2]杨萍,崔易生,周方均.老年性甲状腺机能亢进的心血管表现[J].中国老年学杂志.1996(16):212-213.

[3]沈震. 34例甲状腺机能亢进性心脏病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9009,3(6):74-75.

[4]刘长江.甲亢性心脏病42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2(4):816-817.

[5]赵家胜,吴增常,张秀珍. 甲亢性心脏病发病机理研究[J].进展国外医学内分泌学分册.1997,3(1):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