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大学生职业化教育

大学生职业化教育赏析八篇

时间:2023-05-22 16:32:15

大学生职业化教育

大学生职业化教育第1篇

[关键词]就业 大学生 职业生涯教育 网络化

一、职业生涯教育网络化意义

2011年,我国将有660万大学生毕业,就业形式非常严峻。通过科学的职业生涯教育,使大学生在充分了解自我的基础上,分析个人兴趣和潜能,主动确立生涯目标,选择适合自我方向,明确人生志向,制定职业生涯规划,科学安排学习和生活,是提高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同时,做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一个根本性和长远性的问题。2010年两会期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出台,规定中国整个教育两大重点任务是提高质量、促进公平。2010年教育部年度计划中也提出推进教育信息化和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网络化是贯彻执行上述文件的最好方式之一。

二、职业生涯教育网络化国外现状

职业生涯教育是由美国联邦教育署署长西德尼・马兰(Sidney P.Manland)于1971年正式提出的。在国外,自1909年帕森斯提出职业指导理论后,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已经成为了一门较为成熟的学科,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网络化趋势十分明显。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家很早就通过立法,制定了《生计教育法案》、职业发展纲要等。澳大利亚有一个EdNA计划,通过EdNA online提供教育、培训的信息目录和基于网络的教育资源数据库。美国以“生计教育”著称,以美国佛罗里达大学为例,该校拥有多功能的职业资源中心(Career Resource Center),提供完备的服务和职业发展领域的材料、体验式教育、职业讲习班、网络面试等。

三、职业生涯教育网络化国内现状

在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网络化起步较晚,在教育部2008年颁布《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后迅速发展,目前已经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1)生涯教育课程网络化。北京大学每年将相关课程、讲座或者报告进行DV拍摄,制作成点播录像,上传到网络上。西安交通大学与时代英杰国际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的“西安交大职前教育网络学堂”也已开通,在2009级新生中全面启动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学习。

2)网络职业测评:清华大学就业中心开发了学生职业测评系统。更多高校采取与北森、时代英杰、新东方等公司合作进化职业测评系统建设。不过,当前多数学生参加一次测评就不再进行。

3)职业信息网站:这类网站基本上都是由各高校的就业网站转化而来,着大量勤工俭学、社会实践、求职就业信息等。由于高校就业指导部门的长期存在和经营,此类网站运营情况最好。但也有部分网站是由社会人士组建,网站上各类信息鱼目混杂,难以分辨真伪。

4)职业生涯指导综合网站:不少高校依托全校公选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建立专题网站。网站中可以实现论坛、留言板、在线QQ咨询、职业测评等功能,方便了学生的交流学习。此外,不少高校职业生涯教育从事人员,采用飞信、留言板、博客、微博等方式进行网络化实践,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综上所述,目前高校对于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网络化的尝试和探索不仅形式多样,而且积极有效的。但是当前各大高校的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网络化发展进度相差很大,个别有实力高校走在前列,可惜资源不能共享;绝大多数高校缺乏专业人员和经费支持,依靠学工线人员进行摸索;甚至部分高校至今没有按照教育部要求,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纳入必修课程课题,更谈不上网络化建设了。同时,在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构建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网络化体系、分析网络化带来的弊端等方面研究整体上还有所欠缺。

四、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网络化发展趋势

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网络化比传统途径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网络使学生接受辅导没有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学习与实践的主动性;使得学生可以从网络中快速获得最新信息;方便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进行交流。

今后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网络化的发展方向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

1)生涯教育课程网络化:高校逐渐贯彻执行教育部文件,开设职业生涯教育相关课程,并陆续将课程网络化。首都师范大学已经以申请部级精品课程为契机,将上课内容以PPT、视频、网页等多种网络方式进行展示,使受众面扩展为大学生及社会人士。由于课程辅导相对缺乏长效型,建议借鉴教务管理系统,开发职业生涯教育网络教学管理平台建设,将始业教育、社会实践、课堂教学、专业教育、就业指导等纳入其中,系统的管理和服务学生,科学设定职业生涯规划,并监督和指导其实施。

2)职业培训资源共享化:北京大学等个别高校已在筹建,但是仅仅针对本校学生;为实现教育的促进公平重要目标,建议国家或省、高教园区层面推动建立职业培训资源共享平台,或者筹建类似于常青藤校园联盟的高校联合机构。

3)职业指导综合网站多样化:虽然互联网上充斥着很多类似职业辅导的网站,但是以各类良莠不齐的社会上培训机构自建小网站为主。由高校组织主办的类似网站也少之又少。上海交通大学饮水思源BBS建立职业生涯讨论区,将各项活动的预告、总结及理论探讨成果在上面,并及时搜集最新的职业咨询,编写相关生涯教育的书讯和文摘,取得很好效果,也提供了一个职业指导综合网站多样化发展的样板。

4)职业信息常规化:现在的就业指导网站,一般只针对大四学生,提供就业信息。建议汇总针对低年级学生所学的勤工俭学信息、高年级的实习信息、毕业生的就业信息在一起,通过论坛、QQ群、飞信、微博等方式全校学生共享。

大学生职业化教育第2篇

论文摘要:本文简述了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变化,分析了产生这些变化的原因.重点探讨了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必须加强职业理想、职业价值取向、职业选择、职业道德、职业能力教育等方面引导。

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是大学生在职业选择中所表现出来的倾向性态度,是大学生对自身价值的定位。它为大学生进行职业选择、实现就业目标提供重要的标尺。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变化,直接影响着择业与就业,影响着他们将以什么样的姿态投入到社会工作和生活中去。认真研究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变化,深入分析其成因,加强教育引导,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变化

传统的社会主导的职业价值观以倡导集体主义,反对个人主义为价值取向,能对大学生的择业决策起正确的指导作用,帮助大学生判断就业的方向、职业的性质、个人的责任态度等,激发大学生的参与热情,形成正确的信念和态度,发挥积极创新的动力,影响今后事业发展的方向。然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大学生就业制度改革的深化,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存在着许多不确定性,出现了一些新变化:

1.1职业价值评价标准现实化和具体化。大学生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对各种职业的好坏、优劣和重要性等方面的综合认识和价值判断,由以往抽象的理想主义变为明显增强的务

1.2职业价值目标短期化和功利化。正确的职业价值目标应该做到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相统一、近期目标与长远目标相结合。但是,当代大学生在职业价值目标的追求上,已由以往的立志成才、报效祖国、追求事业前途、实现人生远大志向等精神状态和行为取向逐步向实际利益转化,常常不进行全局、长远的战略思考和人生定位,重视短期效益。大部分学生不愿到欠发达地区、艰苦行业、基层和农村工作。

1.3职业价值取向复杂化和矛盾化。由于大学生的职业选择处在自我主体与外在社会的客观性的矛盾冲突中,因而职业选择倾向常常突出表现为就业期望与社会需求脱节,在求稳和求变中存在着困惑。比如在择业意识上,既希望主动竞争,又不愿承担风险;在专业与职业的关系上,既想发挥专业特长,又准备随时改行;在岗位和待遇问题上,既渴望工作稳定,轻松自由,又向往较高的经济收入等等。总体上看,大学生的社会压力的承受力不够,勇于挑战的心理素质还没形成,职业期望趋于“非风险化。

1.4职业价值实现途径个性化和多样化。目前,大学毕业生获取就业需求信息、实现就业的方法多种多样,宽泛的就业渠道和多样化的就业途径,为大学生就业提供了充分的选择空间,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崇尚个性,强调自我奋斗,传统的择业热点即从政、经商、做学问已有所改变,相当比例的大学生看好自主创业,还有的大学生选择灵活就业、弹性就业。在职业选择上,改变以往“干一行,爱一行”的态度,而是根据自己的发展,“爱一行,干一行”。跳槽和人才外流现象的增加就说明了这一点。

2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变化的成因分析

2.1经济社会变革是根本原因。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这种社会体制的转型主要表现为对功利性价值的最大追求,这在大学生就业问题上反映的尤为突出。同时,随着不同地区、行业、职业间的收入差距逐渐拉大,人们收入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不是取决于一个人工作的质量和强度,而是取决于地区、行业租职业的差别。社会职业评价标准及各职业的经济及社会地位的变化引导着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悬殊的利益分配格局促使大学生在择业时更多地考虑地区、行业和职业之间的收入差别,经济收入作为社会职业评价的主要标准也引导着大学生不断流向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和三资企业等地区和企业。

2.2社会文化的多元化是深层原因。长期以来,传统的民族文化对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一方面,传统的思想文化通过各种方式熏陶人们的心灵,塑造人们的品格,成为大学生确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的重要资源。另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中消极的、落后的价值观开始回潮,如封建迷信腐朽的人生观念、儒家的某些保守观念等对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也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进入改革开放新阶段后,外来文化渗透进我国,西方文化思潮在拓宽大学生的知识视野、促进其个性张扬的同时,其本身固有的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的思想也影响着他们。同时,现代社会崇尚个性解放、追求个人价值实现的风气,也通过网络、媒体等多种渠道向大学生辐射。在这种多元、多层面文化氛围的影响下,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呈现出多元性甚至矛盾性也就成为必然。

2.3学校和家庭教育的滞后是直接原因。在价值多元化的社会环境中,学校传统的教育与社会发展要求存在着突出的矛盾:一方面是传统的绝对以社会为本位的职业价值观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另一方面是学校教育还不能完全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相比迅猛发展的大众化教育以及由此带来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学校的职业价值观教育显得滞后,部分大学生没有适时转变观念,仍固守着传统的“精英”岗位职业价值观,择业时报有不切实际的高期望值。另外,家庭对职业的认同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着子女的职业价值观。一些父母对子女期望过高,父母的价值取向、教育方式和言行举止影响着孩子的价值取向,影响着他们对职业的选择。

2.4就业政策和就业市场的不完善是潜在原因。例如,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完善,使毕业生畏惧“老无所养、病无所医,失业无救济”;就业程序繁杂,就业渠道不畅,阻碍了大学毕业生的顺利就业;人才市场还不规范、不完善,妨碍了大学生就业信息的迅速获取和就业面最大程度的拓宽,影响了大学生的职业选择。

3加强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教育引导

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变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引导大学生确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需要社会、家庭和学校多方面共同努力。作为以人才培养为首要任务的高校责无旁贷。但在过去一段时间里,一些高校对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教育力度还不够强,更多强调的是毕业生的就业指导,侧重于求职方法、择业程序等操作的传授,职业价值观教育整体感觉比较单薄和零散。笔者认为,职业价值观教育不容忽视,这是治本之策,大学生就业工作要取得实效,必须把这两方面有机地结合起来,标本兼治。在职业价值观教育中,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主阵地的作用,旗帜鲜明地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加强教育引导。在教育内容上应突出以下几方面:

3.1加强职业理想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远大的人生目标职业理想是人们对未来的职业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它反映人们的生活目的和为之奋斗的目标,是成就事业、推动社会进步的一种精神力量。大学生一旦树立了正确的职业理想,就会正确地选择职业,并激励自己去克服职业活动中的困难,勇往直前地去实现目标。因此,要积极开展职业理想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远大的人生目标,使之具有为国家昌盛和民族兴旺奉献一生的远大理想,保持较高的理想境界和清醒头脑。

3.2加强职业价值取向教育,引导大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定位。职业价值取向是指人们在职业选择中以自我为主体还是以社会为主体的问题,它涉及到如何看待职业待遇、职业苦乐、职业地位等方面,是职业价值观教育的重点部分。在进行职业价值取向教育中,要坚持正确的职业待遇观、职业苦乐观和职业地位观教育,引导大学生认识到人的需要是多层次的,既有物质需要又有精神追求,既要物质待遇更要享有精神待遇。要使大学生认识到胸怀祖国,忘我工作,无私奉献是职业苦乐观的最高境界,仅把职业当成个人谋生手段和致富途径的思想,是与当代大学生的形象不相适应的。当然,在职业价值取向教育中还必须注意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在倡导人生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的同时也应肯定个人利益和自我价值的追求。要让大学生认识到把劳动和个人利益联系起来是无可厚非的,但是从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来看,劳动的价值应该超越狭隘的个人利益,指向集体的、长远的共同利益;认识到职业无高低贵贱之别,却有成功与失败之分,只有将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统一起来的事业才是成功的事业,才可能获得个人职业生涯的持续发展。通过正确的职业价值取向教育,引导大学生把自我价值的实现与国家的发展、社会的需要结合起来。

3.3加强职业选择教育,引导大学生更新就业观念。职业选择必须以社会可提供的就业岗位为基础,与高等教育发展的状况和就业制度的变革紧密联系。在进行职业选择教育中,一方面,要系统、全面地介绍不同职业类别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与地位,以及目前人才分布不均衡的趋向,帮助大学生搞好职业规划。另一方面,要使大学生清醒地认识到,在“精英教育”阶段大学毕业生是一种稀缺的资源,社会提供的就业岗位充足,层次较高。而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社会精英岗位与大学毕业生数量相比显得极其短缺,这样就必然要求大部分毕业生从事与“大众化教育”相适应的工作。同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一般工作岗位对劳动者受教育层次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一些传统意义上的精英岗位在生产方式和生产111具现代化的进程中也发生了变化。通过职业选择教育,引导大学生更新就业观念,减少不切实际的就业期望,脚踏实地地立足于现实,找准自己的社会定位,沉下心来,用做一名普通劳动者的平常心态去选择自己的未来职业。

3.4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引导大学生增强诚信和团队意识。职业道德教育与职业价值观教育紧密相连。职业道德是人们从事职业活动必须遵守的准则和规范,作为一种操守,它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念和职业行为。同样,人们的职业价值观也对职业道德观念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加强职业道德教育除了重点进行职业道德原则和规范教育,还应突出三方面:一是责任心和事业心教育。即培养大学生热爱劳动、尊重劳动人民、珍惜劳动成果的优良品质,使大学生在任何岗位上都能以主人翁的精神和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干一行爱一行”;二是诚信教育。使大学生明确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诚信既是人们安身立命和得以成功的最基本的道德品质,也是人们处理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个人之间相互关系的基本道德规范;三是团队精神教育。在竞争社会环境下的大学生,平时因缺少与他人合作的机会而缺乏合作意识乃至团队精神,普遍表现为协作能力低。因此,高校对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教育应该把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放在重要位置。通过职业道德教育,帮助大学生把对事业的热爱转化为自觉履行职业道德的行为,把自己锻炼成为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受用人单位欢迎的德才兼备的合格人才。

大学生职业化教育第3篇

黄彦萍 重庆邮电大学

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现代大学制度视阈下的理工科高校人文教育时效性研究》,项目编号142049。

摘要:我国绝大多数高校都开展了不同形式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但大多为选修课,覆盖面窄,难以贯穿大学四年。本文按照“多方位参与、重过程体验、促个性发展”的基本要求,不断丰富全程化的教学课程内容,形成了分层分级的课外活动体系,完善了体验式教育教学模式,取得较为丰硕的成果,促进了学生的成长成才。

关键词 :大学生 职业生涯 教育教学 实践体系

近半个世纪以来,生涯发展教育作为一门学科、一种教育理念受到全世界教育界的关注。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教高厅【2007】7号)的内容,高校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开设为必修或者选修课。笔者所在的重庆邮电大学从2009年开始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必修课程,我们对已学过这门课的学生进行了调查分析,逐步完善和改进,推动全程化、体验式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教学体系的构建和实践。

一、调查结果

共计向2009级、2011级和2014级学生发放1000份问卷,共收回有效问卷876份,有效率87.6%。

1.学生对课程的评价。调查显示,大部分学生(80.5%)认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不太能满足自己的需要,仅有19.5%的学生认为课程能够满足需要。虽然课程没有很好地满足学生需求,但是42.7%的学生认为课程对自己的职业选择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其中7.19%的学生认为“影响很大”。并且有47.6%的学生将课堂所学理论应用于实践,在课后对自己的职业进行过规划。

2.学生对课程效果的反馈。调查结果显示,课程效果还有待进一步改进和加强。通过课程学习,28.7%的学生有比较明确的职业生涯目标,30.8%的学生目标还不太明确;33.2%的学生比较了解自己的兴趣、个性、能力和特长,19.1的学生还不太了解;39.2%的学生了解了自己最不喜欢和最喜欢的职业,仍然有18.1%的学生不了解;33.1%的学生清楚自己未来三到五年的发展计划,23.3%的学生则不太清楚;36.9%的学生清楚自己应该往哪些职业方向去发展,20.8%的学生不太清楚自己职业方向的发展。而接近一半的受调查者对于以上问题,选择的是“一般”,显示出课程在对学生职业发展的过程中,对学生有一定的启迪作用,但作用还比较有限。本次调查中还了解了学生对该课程授课教师的评价。调查结果显示,26.9%的学生建议在大一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24.1%的学生建议在大二开设,39%的学生建议在大三开设。

3.学生对教师授课的反馈。在“授课教师满意度”方面,11.9%的学生对授课教师非常满意,38%的学生满意,满意度为50%。在教学方法方面,学生最喜欢采用的教学手段是“实习见习”(57.9%),其次是“案例分析”(53%),第三位的是“角色扮演”(40%),而在教学中经常用的小组讨论、职业测评、课堂讲授等教学手段学生选择比例不高。同时,大部分学生(44.2%)希望在专业课程中加强职业规划的教育。

二、课程组织管理实施存在的问题

1.课堂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教学效果的最大化。在课程教学过程中,采用了课堂讲授、小组讨论、课堂活动等形式的教学方法,对于活跃课堂氛围、增进师生关系、理解教学内容等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仍然不能满足学生对于职业世界的探索。调查显示,学生不仅仅满足于课堂上讲授性、理论性的内容和方法,对于实习实践(57.9%)、案例分析(53%)等教学内容和方法更有兴趣,这也显示出学生渴望对于职业世界有更多、更深入的了解。这也提示我们的教育者尝试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实现多受众课堂教学效果最大化的教学目标。

2.课堂讲授的有限性与生涯规划的全程化。调查结果显示,26.9%的学生建议在大一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24.1%的学生建议在大二开设,39%的学生建议在大三开设。目前,重庆邮电大学在大一上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目的在于希望学生从一进校开始就树立自己的职业理想、做好大学四年的规划。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授课期间正是学生进入大学的适应期,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是在适应大学的学习方法、人际关系等,还没用足够的时间静下心来思考自己以后的职业发展道路,因此会导致学生产生“老师讲的东西离我太远”等印象,进而影响上课效果。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在二、三年级想思考职业发展道路的时候,相关的知识已经遗忘了。

3.西方职业生涯理论本土化。目前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教材和参考资料越来越丰富,为课程建设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但是,许多教材更多的是照搬西方的职业生涯规划理论,偏重知识和概念的讲授,缺乏与学生实际的联系,难以吸引学生的阅读兴趣。因此,富有针对性、实用性、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的构建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三、探索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全程化体验式课程体系建设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全程化体验式课程体系建设,旨在将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有机融合起来,既保证有足够的学分使学生通过专业学习和训练达到专业培养规格要求,又将素质提升的课程设置和要求以学分形式加以固化和系统化,从制度上保障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把人才培养普遍要求与个性化发展内在需要统一起来,把全员育人和全程育人贯穿起来,全面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活、学会创造。

1.以教研室为龙头完善教学课程内容。学校成立课程教研室,挂靠学生工作部(处),牵头设计生涯发展教育教学体系,以生涯发展为主线,将生命、生活、生涯教育融入课程体系,根据学生大学的发展目标,设置相应的教学内容模块。

2.形成了分层分级的课外活动体系。除了课堂教学,还形成与理论教学配套的分层分级的生涯发展教育课外活动体系。该活动体系在研究学生生涯发展能力的基础上,整合学校、学院、班级资源,按照学校、学院、班级不同层次,不同年级设计相应的实践活动,构建四年一贯制的体验计划。一年级学生通过参与社团体验活动和团体辅导,锻炼人际沟通能力;寒假完成家庭生活体验活动,体验亲情、友情和关爱之情。二年级学生通过对孤儿院、养老院、戒毒所等机构的“义工”活动和爱心服务,感知生命,树立正确的生命伦理观念,通过职业生涯人物访谈,了解职业的基本素养。三年级学生参与营利组织的体验与实践,提高组织管理、协调沟通和人际交往能力;四年级学生通过生产实习、模拟招聘和就业实践,进一步体验所学专业知识的运用,提升求职核心竞争力。

3.完善了体验式教育教学模式。根据学生在大学阶段生涯发展的需要,结合理论教学内容,设计实践教学,实现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计划内教学与计划外教学相结合。除纳入教学计划的学时外,增加可折算为22学时的计划外实践教学,以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增强教学效果。同时课程教学将课堂讲授与演练相结合,课后将知识体巩固与学习小组训练相结合,并通过生涯规划大赛、通用职业能力大赛、模拟招聘会等检验评估学生内化为自身素质能力的效果,形成了“讲练赛”完整的教育教学模式。课堂上以实践体验教学为主,理论讲授为辅,在教学安排中实施“四六原则”,即40%的理论学时,60%的实践学时。用大块时间,花大力气开展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职业测评、行为训练等实践内容,向学生传授生涯发展的心理调适方法,帮助学生消除学业发展与职业的困惑,使生涯发展教育课程成为融知识性、互动性、体验性、实践性为一体的实用性很强的教育教学体系。据麦可思第三方调查:我校2011届毕业生有近九成的学生认为接受的辅导简历写作、辅导求职策略服务有效;对母校的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总体满意度为92%,比全国非“211”本科院校(83%)高9个百分点。

4.探索了促进师资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路径。通过加强授课师资建设,实行专业准入制。目前,学校共有GCDF(全球职业生涯规划师)30人、TTT(职业生涯授课讲师)讲师52人,国家心理咨询师51人、职业指导师4人、KAB讲师3人。针对授课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工作态度,工作责任心,工作效果,工作技能等等内容进行了调查反馈,促进师资队伍 “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发展。

经过多年的实践,我校逐步形成了全程化体验式教育教学特色鲜明的教学模式。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模式在大众化教育的背景下确实为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培养了一批具有较强的心理适应能力和良好职业素养的人才。通过对教学模式的探索,对教学方式、教学手段、实践活动等与人才培养相关的话题都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这些成果对于深入理解教育规划纲要和十八大报告的有关精神,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具有积极的现实参考意义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付孝莉.重庆市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满意度调查[J ] .中国青年研究,2007(2)

[2]马小红.体验式教学模式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成人教育,2015(4):133-135

大学生职业化教育第4篇

关键词:大学生;结构性就业能力;职业化;教育培训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11-0227-03

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十二五”时期要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与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主攻方向与重要支撑,必须积极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和企业产业升级。产业升级是指就业结构从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产业转向知识密集型产业的过程。所谓知识密集型产业发展要以人力资本作为技术与运营管理的支撑,在技术集成和服务不断向高端化发展过程中,技术从业人员占从业人员比重会随其有一个上升过程。为此,需要人才供给结构作出相应调整,为产业升级提供相匹配的人力资源供给。①

结构性就业问题是指由于产业结构和劳动力结构方面的特点而形成的工作岗位与劳动者文化技术水平不相适应的问题。

一、产业结构升级和转型关于人才需求变化及培养综述

1.产业结构不断升级和转型,导致人才市场出现“纺锤形”结构性失衡

有两类人才供不应求,一类是中高级管理人才和专业人才,另一类是蓝领技工和服务人员,而大学生和普通白领出现“假象过剩”。

2.为适应产业结构升级和转型调整人才培养层次

辜胜阻、王敏、李睿认为,一是从事基础研究的学术研究型人才,二是大量的专业应用型人才,三是数以亿计的职业技能型人才。②

3.高等教育大众化伴生出大众化和多样化的人才结构

根据世界银行人类发展部资深教育专家王一丹博士和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上海教育科学院原院长胡瑞文两位专家学者关于职业技能教育的研究成果显示,由于白领工作职位的大量饱和和蓝领职业在未来10年的需求,加上逐年增加的求职者,未来10年的时间里我国的大学毕业生将有超过四成比例的人成为蓝领工作者。③

4.教育发展方式关系到结构性就业与失业

贾继娥、褚宏启认为教育结构调整对于国家发展至关重要,是教育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内容,在诸种转变方式中居首要地位。教育结构调整的要点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包括继续教育阶段的职业培训,培养大批技能型人才。④

5.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与提高劳动力素质

全国政协委员厉以宁说,中国经济只有实现了产业结构和劳动力结构两方面的转型后才能成为名副其实的经济强国。⑤

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认为:提高劳动力素质,特别是人力资本(专业人员)的劳动力素质,提高它们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率……。⑥

以舒尔茨、贝克尔为代表的经典人力资本理论认为:教育是对生产力和市场资产的投资雇主支付给雇员的工资收入是与其劳动生产率成正比的,而教育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教育水平越高,工资收益也就越高。教育不仅仅是一种消费行为,更是一种投资行为。⑦

6.为加快产业升级提供人才需求结构化教育服务

从企业所需人才的学历结构来看,本科及以下学历最多,对博士的要求主要集中在技术研发人才上。从调查中发现,企业更看重的是各类人才的能力和经验,而非学历。具体如表1所示。

二、大学生结构性就业能力教育培训现状

笔者针对指导的学生课题组调研报告《高校毕业生结构性就业能力的现状调研――以宁波为例》,总结了结构性就业能力教育培训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

1.学校对大学生的职业规划缺少系统的指导

在就业之前是否接受过就业指导或者是否做过职业规划都会对就业产生一定的影响。通过调查,发现有49%的同学做过职业规划,而有51%的同学没有做过职业规划,比例上看各占一半。据接受访谈的毕业生讲,没有做过职业规划,只是走一步看一步,不知道如何做职业规划或者怎么去做就业前的准备,没有明确的求职目标。

根据对毕业生所在学校是否开设了相关的就业指导课程的调查数据统计,超过80%的学生知道学校开设了相关的就业指导课程,其中仅有24%的学生参加了就业指导课程培训,76%的学生没有参加就业指导课程培训。

2.大学生专业学习与未来岗位对接的认识模糊

通过问卷,针对“您认为高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是否注重与社会的对接”的问题,有21%的受访者认为高校专业教育不注重与社会对人才需要的对接。有75%的受访者则选择了“一般”选项,只有4%的受访者表示高校培养人才注重与社会的对接。

3.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未受重视

如图1所示,“您认为毕业生就业最缺乏的是什么”这一问题,回答实际操作能力、环境适应能力以及沟通交流能力选项的分别为72%、64%和60%。当前毕业生的职业能力并未能达到企业的用人需求。对“是否会考虑跳槽”问题有不同的答案。有一部分的受访者表示在积累一定的工作经验后便会考虑跳槽,这样的人不受企业欢迎。因此,企业更愿意招聘敬业爱岗并具有一定的工作经验或能力的毕业生。

如图2所示,就毕业生就业具备的能力调研分项统计来看,协调沟通能力和人际关系处理能力这两个选项为100%。毕业生想要有好的职业发展必须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沟通能力包括口头交流和写作技巧。而在调查中,受挫、抗压等心理素质占93%,基本问题的解决能力和动手能力为91%。毕业生不仅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而且要具备实践能力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提高大学生结构性就业能力的教育培训措施

1.落实促进大学生就业的相关政策

(1)加强对毕业生的职业培训。2012年3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下发《关于加强高校毕业生职业培训促进就业的通知》,要求各地充分发挥技工院校等职业院校、公共实训基地、各类职业培训机构和用人单位的作用,面向高校毕业生大力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和创业培训,强化技能操作训练,努力提升高校毕业生的技能水平和就业创业能力,积极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和创业。⑨

(2)落实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2013年5月16日,国务院办公厅公布了《关于做好201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区、有关部门大力营造公平的就业环境,深入落实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开展就业帮扶和就业援助,大力促进就业公平,推动高等教育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组织领导。并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抓紧制定实施办法,切实抓好贯彻落实。⑩

2.改进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重视加强实战训练

(1)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贯穿在专业教育的全过程。

1)完善和调整课程结构。职业素养应纳入专业教学计划,增设适应行业要求的课程群;设置基于专业、管理、服务等方面的通用能力、技术特色的课程模块;改革公选课,实施适合行业需要的文科与工科互补的具有应用性、实践性、综合性的特点课程教育,并设置职业资格考级科目供学生选学。

2)利用和挖掘工作场景资源。结合国家职业标准,以职业人角色训练。根据笔者的实证研究,开发和利用学校各部门的办公室资源,在实际工作场景中了解知识点,帮助学生适应实际工作,进一步得到锻炼,提高技能,形成对专业知识由抽象到具体的认知。

3)贯穿于教育管理活动中,提高大学生的综合能力。笔者的实证研究对班级管理作为实践课堂活动进行探究。人人担当班干部,发挥班干部的作用,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引导学生热爱专业,提高学生对专业学习的兴趣;积极倡导学生通过实践培养综合能力;重视过程和细节的管理,有针对性地讲评和指正;加强对认识实习的管理,补充和完善认识实纲。笔者以个案班级为单位,通过教育管理的实践探究基本实现了预期的目标。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规格,为学生将来从事与自己所学专业及顶岗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2)基于就业需要的自主创新性学习。产业结构调整,劳动力市场对大学生的实践能力的要求更高。根据对宁波市大学生的就业调查,大学生就业上岗尺度是以用人单位“拿来就能用”的实际标准来衡量。为此,高校应转变人才培养模式,重视培养学生解决生产和管理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实现毕业生零适应期、准员工化。当前大学生就业解决的核心问题是要有一份工作,只有解决了生计问题才有可能考虑职业发展前景,因而职业能力是第一需要。为此,要允许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进行自主学习、创造性学习。自主创新性学习是学习者在总体教学目标的宏观调控下,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身条件和需要自觉制定并主动完成学习目标,发现和解决新问题、获得新体验的学习活动。它是以发展性和主动性为基本特征,以自主性、整体性为主要目的、以人格塑造和能力发展为核心的教育教学模式。

(3)基于实践能力培养的项目化综合性实训。

1)引导学生进入职业人的角色,结合专业特点安排学生选择课题,要求深入企事业单位,采访与未来工作相关岗位工作人员,形成PPT。通过班会交流加强了学生对专业学习与未来职业要求对接的理性认识,并从观念到行为均作出正确的选择。

2)导师制。导师应针对学生个体差异,对学生选课、专业发展方向、学习方法、职业生涯设计等方面提出具体指导建议,并指导学生设计并参与课题的研究。

3)增加基于职业化的实务项目课程及教学内容,有利于学生就业岗位需要的通用能力的提升。

3.发挥职业培训机构的作用

(1)职业培训机构是高等教育的重要补充。目前,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计划是在学生入学之前就制定的,在制定之时很难预料几年之后社会的需求状况。根据教育部要求,要严格执行专业教学计划,高校对于既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计划不能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及时作出应对和调整,必然导致用人单位需求人才的专业和数量、质量需要与高校的培养之间产生不平衡,造成毕业生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培养不能与用人单位实际需要实现有效对接。作为对高等教育的重要补充,职业培训机构的最大优势在于搭建大学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平台,深入企业调研,掌握用人的需求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因此,针对大学生与就业矛盾的难题,职业培训机构能更好地将市场需求与人才培养成功对接。

(2)借鉴国外的职业培训经验,建立和完善职业培训体系。

1)职业培训适应社会需求,缩短技能的淘汰周期。美国面对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意识到社会生产需要更高的劳动生产率和更大的灵活性,需要增加更高技能和创造性的工作,并使一些技能的淘汰周期变短。为此,重视职业教育和在职培训。

2)建立职业培训体系。90年代以后,澳大利亚政府加大了职业的培训力度:一是1994年正式成立了“澳大利亚全国职业培训研究所”;二是召开全国职业培训会议;三是在全国范围内实施较系统的“职业培训训练制度”。英国新设立了学习与技能委员会,在全国有9个下属委员会。

3)免费培训的对象、方式及运行机制。瑞典、加拿大、法国等国家实行的“政府购买培训成果”。“伙伴培训”机制主要是在美国实行,培训机构签约后按合同实施培训计划,并获得政府拨付的培训资助。

4)提高培训后的就业率。法国在一些行业实行培训机构、企业和学员三方签订“培训与聘用”合同的办法,并在培训结业后至少到签约企业工作1年以上等条款。

4.建立健全大学生职业培训的服务机制

(1)设立结构性就业研究机构或职业培训部。为适应产业升级与转型的需要,着力于教育改革和调整的研究,或是借助职业培训学校的平台,围绕产业结构升级与专业教学大纲和计划的滞后性问题进行专项研究,为培养大学生结构性就业能力形成科学合理的教学和实践模式。

(2)重组高校学生工作机构。大学生就业成为当下学生工作的重心,学生处与教务处联手建立大学生职业化教育教学联合工作中心。为解决产业结构的升级与专业教学大纲和计划的滞后性的问题,搭建相关信息和社会实践实训工作平台,共同负责对毕业生岗前培训及考评。

(3)重视加强大学生职业素养档案工作。在专业学习和职业化教育及实践过程中产生的凭证式材料收集整理,建立档案,以利于大学生提高职业素养,进行自我管理,并作为大学生择业应聘工作岗位具备相应条件的支撑材料。

(4)加强师资和管理人员的队伍建设。为培养适应产业升级和转型的应用型人才,教师和管理人员除了具有教师资格证以外,具备相应职业化的工作状态,应该掌握专业相应的技能,并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技术和能力,获取相关的职业技能证书,成为专业领域的职业技术资格的考评员,形成考评专家库,以利于指导学生提高职业素养,以便学生顺利就业。

(5)建立健全毕业生岗前培训合格考评制度。毕业生专业技能的考评标准;毕业生职场通用能力的考评标准;毕业生具备职业技术资格的实际应用能力考评标准;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职业能力考评标准。

注释:

①②辜胜阻,王敏,李睿.就业结构性矛盾下的教育改革与调整[J].教育研究,2013,(3).

③专家:未来十年内超过四成大学生成为蓝领[EB/OL]..

④贾继娥,褚宏启.教育发展方式转变的路径[J].教育发展研究,2012,(1).

⑤厉以宁委员:中国需实现两方面转型方可成为真正经济强国[EB/OL]..

⑥吴敬琏.我们的经济为什么失衡[EB/OL]..

⑧来自《2012年杭州市十大产业及相关产业――高层次人才需求目录》。

⑨人社部财政部:高校毕业生参加职业培训可享补贴[EB/OL]..

⑩来自《关于做好201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

参考文献:

[1]辜胜阻,王敏,李睿.就业结构性矛盾下的教育改革与调整[J].教育研究,2013,(3).

[2]专家:未来十年内超过四成大学生成为蓝领[EB/OL]..

[3]贾继娥,褚宏启.教育发展方式转变的路径[J].教育发展研究,2012,(1).

[4]厉以宁委员:中国需实现两方面转型方可成为真正经济强国[EB/OL]..

[5]吴敬琏.我们的经济为什么失衡[EB/OL]..

大学生职业化教育第5篇

[关键词]职业教育 发展 文化

办好职业教育,是德、日、英、美等西方发达国家提高劳动力素质、发展社会经济的成功经验。进入新世纪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2002年,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2005年10月又颁发了《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人力资源开发,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推进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就业再就业的重大举措;是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把我国巨大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提升我国综合国力、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实现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要求“各级人民政府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加快职业教育、特别是加快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与繁荣经济、促进就业、消除贫困、维护稳定、建设先进文化紧密结合起来,增强紧迫感和使命感,采取强有力措施,大力推动职业教育快速健康发展”。应该讲,越来越多的人已充分认识到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意义,但是如何具体落实文件法规的精神,更快、更好地发展职业教育,依然是横亘在广大职业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问题。尽管,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一些研究人员也提出了一些建议,但这些形形色色“策略”,要么缺少整体性,要么为功利主义所趋动,或者鲜有现实关怀,因而削弱了自己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作用。为此,笔者认为,在新形势下,中国的职业教育发展,要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同时,也应有文化发展的视角。

一、职业教育的文化特性

关于“文化”有多种界说。卢梭认为文化是风俗、习惯、特别是舆论;著名历史哲学家斯宾格勒把文化看作一种活生生的有机体;A·哈维兰在《当代人类学》中指出,文化是一系列的规范或准则;著名人类学家泰勒(Edward Burnett Tylor)认为:“文化或者文明就是由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获得的,包括知识、信念、艺术、道德法则、法律、风俗以及其他能力和习惯的复杂整体。就对其可以作一般原理的研究意义上说,在不同社会中的文化条件是一个是与对人类思想和活动法则进行研究的主题”[1];而我国著名学者梁漱溟则把文化规定为“一个民族生活的种种方面”,其中主要包括精神生活、社会生活与物质生活等三个方面。我们这里所谓的文化是一种较为广义的概念,它不仅指具体的文化形式,而且是指一种稳定的生存方式,蕴涵着独特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职业教育的文化发展视角,有这样几层含义:

首先,把职业教育视作一种文化。从组成结构看,有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其中,物质文化是职业教育最基础的构成部分,包括场地、建筑、设施、器材等;制度文化是指对职业教育活动作出规定和安排的法律、规章和制度等,“制度乃是文化分析的真正单元”[2],它以物质文化为基础,能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有用的环境,能满足职业教育发展更深层次的需要;精神文化包括职业教育的活动的精神及其成果,是以职业教育理论、意识、观念、心理等形态存在的文化。著名思想家曾言:“思想形成人的伟大”,在文化的构成中精神文化最重要,是人类创造性和自由本性在职业教育中的体现。

从发展机制的维度看,职业教育文化又可分为自在的职业教育文化和自觉的职业教育文化。自在的职业教育文化是指以职业教育传统、经验、礼仪、天然情感等自在因素构成的职业教育方式或活动图式。自觉的职业教育文化则是以自觉的知识或思维方式为背景的职业教育方式或活动图式。自在的职业教育文化和自觉的职业教育文化之间的关系或张力构成了职业教育文化进步的动力机制。

从职业教育文化的概念出发,我们发现职业教育也应具有这五大特性:

第一,属人性。文化为人类所特有,因满足人的需要而产生与发展,是人类区别动物的根本特征。职业教育应以人为本,提升人的职业能力和素质,促进人生幸福和社会发展;第二,历史性。文化不同于自然和人的先天遗传因素,是人类活动的历史积淀,是历史地凝结成的人的活动的产物。职业教育发展有自己的历史和传统,如德国有重视职业教育的传统,英国的职业教育脱胎于行会制度;第三,群体性。文化是历史积淀下来的被群体所共同遵循或认可的共同的行为模式。职业教育如果只是个人的偶尔的行为或者只被少数人所进行而不为群体和社会所认可是不能健康发展的。第四,地域性。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职业教育,如德国的双元制、日本的企业教育摸式。第五,自由和创造性。职业教育相对于整个社会文化、教育体系是一种亚文化,但决不是它们的依附与复制品,它有传承社会文化的职能,但更有自己独特使命和主体性,否则职业教育就没有生命力和发展前途。

职业教育的文化发展视角就是在对文化本质的理解基础上,遵循文化的规律,利用文化的因子,发挥文化的整合功能。所谓遵循文化的规律,就是要把职业教育看成一种亚文化,职业教育既具有文化的一般特征,又有其特殊性;利用文化的因子,就是运用文化所隐含的独特理念和教化要素,如地域文化、英勇人物、故事、法制伦理等,形成促使职业教育发展的独特的环境;发挥文化的整合功能,就是要以优秀文化为导向,净化职业学校的育人环境,培育和谐的教育氛围,实现职业学校文化和企业文化、地区文化、社区文化之间的高度融合,达到建设学习型学校,发展教育,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需要的目标。

教育与文化的关系历来是教育家们关注的重点,但传统的教育哲学只是看到了文化对教育的规定性,把教育看成是文化传递和复制的手段,而未注意到教育的内在性、超越性、主体性的品质。对此,斯普朗格认真指出“教育是文化过程”。文化过程包括文化积淀 (传统)、文化的传递和文化的再创造三个有机过程。文化过程是一个“积淀”到“传递”再到“创造”的无限循环过程。故而,也可以把教育看成是一个从客观文化价值到个人主观精神生活的转化过程:个人在接受文化、创造新文化的同时,内在地创造了掌握文化财富的新人。凯兴斯泰纳也认为,“个人的教育成就,只能求之于各种文化材料中间;而文化材料之结构与形态,则又须部分的或全部的适合个人生活形式在发展阶段的结构与形态”。(3l基于此,职业教育的文化发展,可以表述为,通过职业教育与文化的互动,通过文化反思、否定之否定,在培养创造性、技能型人才的过程中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体系。

二、文化视角的具体策略

在政府、社会和职业教育界共同努力下,这几年,我国的职业教育又有新发展。2005年中等职业教育的招生总量达到了560多万人,中等职业学校的就业率,从 2002年以来连续提高,2004年我们抽样调查统计的结果已经达到了94%、95%;独立设置的高等高专院校已经达到了1300多所,在校生总量已经达到了600多万人,高等职业教育2004年招生达到了237万人,占整个高校招生总量的53%,高职高专招生总量已经超过了本科。但“繁荣”的表象下面依然掩藏着许多隐患,这就是许多专家所提到的生源质量下降、投入不足、教师素质不高、人才培养模式落后等。这一系列的问题表面上看起来,是由社会经济和主观认识所引起的,实际上都有深刻的文化原因。而这些问题的解决也需要用文化的方式去解决。著名社会学家韦伯曾指出,任何一项伟大事业的背后都存在支撑这一事业,并维系这一事业成败的无形文化精神。梁漱溟也指出,“其实,一民族之有今日结果的情景,全由他自己以往文化使然:西洋人之有今日全由于他的文化,印度人之有今日全由于他的文化,中国人之有今日全由于我们自己的文化,,而莫从抵赖;也正为古圣人的道理行得几分,所以才致这样,倒不必恨惜”。[4]据上面对职业教育文化的理解,笔者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文化路径作如下思考。

(一)不断提升和普及职业教育的价值。

从哲学的层面讲,文化本质上是一种价值观,而人是一种精神存在,其一切行为都受到其信奉的价值、观念影响。谁也不会否认,德国之所以拥有让世人艳羡的职业教育,是因为德意志民族崇尚手工、制造,重视职业教育。“在德国,职业教育被视为政府、社会、企业与个人的共同行为,是德国在国际市场竞争中的原动力,是企业生存与竞争的手段,是个人生存最重要的基础及个性发展、感受自身价值和社会认可的重要前提。特别是企业界人士更认为职业教育就是产品质量,是德国经济发展的柱石。”[5]而在日本,“由于认识到对企业内员工进行培训,是一种比设备投资更重要的投资,所以日本企业对所属员工进行培训蔚然成风,实力越雄厚的大型企业,就越重视企业内教育,”[6]我国的文化传统中,以儒家思想为主流的价值系统是轻视劳动、鄙夷技艺,所谓“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学而优则仕”,而以墨家、民间等为组成部分的非主流文化又有重视手工劳动的一面,如“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家有黄金万两,不如一技在身”。在打造我国职业教育精神文化的时候,我们要合理地吸收、借鉴国外的职业教育理念,也要批判性地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当前,优先要做的几件事是:

1.正确理解职业教育的本质和内涵,提升职业教育的理念。

完整的职业教育包括技术教育、职业教育与培训。目前,国际上对职业教育的内涵已达成共识:职业教育已经不再是单纯的职业训练或培训,而是完整地包括职业教育的认知、情感和技能。197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十八届大会(巴黎)通过的《关于职业技术教育的建议》指出,职业教育“是一个终身学习的过程”,“是现代文明的复杂结构的基础之一”,“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先决条件之一”,“职业技术教育应该成为符合每个国家需要的终身教育系统的一部分”。 1999年4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韩国汉城召开的第二届国际技术和职业教育大会,提出建设教育的五大支柱: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生存和学会学习,职业教育的发展要以人为中心,推广和使用新技术,培养创业能力和自立能力,促进继续和独立学习。

2.广泛、深入宣传职业教育的价值,在全社会形成重视职业教育的氛围和习俗。

关于职业教育的价值,理论研究和社会经济实践已有充分的说明。但为何家长还是不愿让自己的孩子读职业学校,多数企业仍不积极支持职业教育?笔者认为一个主要的原因是,职业教育的价值还只停留在一些专家、领导人和职业教育工作者等“精英”的头脑中,而大众并不理解、认可职业教育的价值。“在普通大众的生活世界和文化根基没有发生真正松动的情况下,停留于纯粹思想观念层面上的外在的、表面的文化启蒙无法兑现文化转型的承诺”[7]无论是历史上,还是在现实中,都不乏这样的教训:由于群众不觉悟、不参与,美好的愿望最终归于失败。因此,我们要运用多种手段和形式广泛、深入宣传职业教育的价值,让群众实实在在看到职业教育在改善自己生活、提高生命质量中的作用。笔者建议国家应该设置法定的职业教育节、技工节,褒奖通过职业教育而为社会作出贡献的人士。如,可以把每年的6月某日,定为“鲁班节”;同时学校与企事业单位也应定期开展以活动、举办一定仪式,强化劳动光荣、技术工人伟大等意识,在全社会形成重视职业教育的氛围和习俗。

(二)加强职业教育理论研究和积累,建立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理论。

理论研究零散、肤浅,使用话语主要来自发达国家,这是我国当前职业教育理论发展的特征。人类已进入知识社会,知识创造、占有和使用的能力成为决定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实际上,一个国家和地区职业教育能否健康、协调发展也取决于对职业教育规律的认识程度。近一个世纪多来,我国职业教育的波折,是与我们对职业教育理论的研究和把握有一定联系的。恩格斯有言,一个民族只有站在思想的高度,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当前,我们一方面要以开放的胸怀,批判的精神,积极、主动地学习、吸收、借鉴国外先进职业教育理论;同时又要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独立自主地开展本土职业理论研究和积累。尽管,我国历史缺少职业教育研究和实验的传统,但也不乏成功职业教育的经验和真知灼见。从春秋战国的墨家到近现代的中华职业教育社,从唐朝的律学、算学,到中共领导的解放区工农速成学校,形成了我国特有的技艺教育、学徒制、做中学等模式和经验,值得我们去挖掘、整理和发扬。特别是近代以来,我国也出现了具有国际影响的职业教育思想,如,蔡元培实利主义教育思想、陶行知的生利教育、黄炎培的大职业教育主义都有穿越时空、辉映古今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以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为例,是一个相对完整的体系,其职业教育思想涉及职业教育功能与地位、职业教育的目的、职业教育“社会化”办学方针、“手脑并用”职业教育教学原则、职业道德教育等。他主张职业教育应该贯穿于人的全部教育过程和全部职业生涯,提出建立职业陶冶——职业指导——职业教育——职业补习和再补习的大职业体系;他指出职业教育的本质目的在于“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职业教育的目的与核心是:“谋个性之发展”;“为个人谋生之准备”;“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为国家及世界增生产力之准备”。他认为“吾国最重要最困难的问题,莫过于生计。根本解决,惟有从教育下手,进而谋职业之改善。同人认此为救国家救社会唯一方法,天愿相与始终也。”[8]职业教育要走社会化、平民化和科学化的办学方针。总之,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是其长期研究和实践的结果,是西方先进国家教育经验和中国国情相结合的产物,也是我国教育思想的瑰宝。我们只有学习、研究、继承并加以发展,才能建立起我们自己的职业教育理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业教育研究有了很大发展,产生了一系列新成果、新思想,如“宽基础、活模块”的职教课程理念、“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宗旨、“人格本位”的职业教育等等,也都具有时代特色、中国气派。如果我们能将他们整合起来,并加以积极的研究和推广,必将促进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

(三)加强职业教育法制建设,打造完备的制度文化。

“教育与文化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一方面教育开辟了文化的道路,使文化代代相承,另一方面文化规定了教育的基本倾向,特别是民族文化的特点往往成为教育的民族模式。”英、美、德、日、澳等国家职业教育的发达得益于其完备的职业教育法制。马庆发教授在其所著《当代职业教育新论》一书中把德国50多年来长盛不衰的秘诀总结为3点:(1)把国家行为、企业行为、个人行为三者有机结合起来;(2)国家重视、企业支持、个人需要三者结合是职业教育成功的基础,办好职业教育已成为国家、企业、个人三者的共同利益的内在需求;(3)在这一共识下,以立法的形式建立子完善的职业教育法规丁明确规定了国家、地方、企业、个人的权益和义务。自1994年以来,我国制定了《职业教育法》等法制,但总体来说,我国的职业教育法制很不完备,对国家、地方、企业、个人的权益和义务未能进行明确、合理的安排和规定,使得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缺少一个良好、稳定的制度环境。笔者认为,国家和地方政府要尽快制定《职业教育促进法》、《青年劳动保护法》、《企业职业教育章程》、《职业学校总协定》、《失业对策法》、《技能鉴定法》、《企事业单位用人法》等法规,并使之构成一个有机体系,打造完备的制度文化。这种制度文化应体现下述精神:

1.终身职业教育思想。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相互衔接,职业教育、普通高等教育、成人教育融会贯通。统整职业教育资源,建立全纳性职业教育制度,努力发展面向边缘群体的职业教育,人人皆学、时时、处处能学。

2.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举办职业教育特别是中等职业教育主要责任在政府。实践表明,各级政府要切实承担职业教育发展规划、资源配置、条件保障、政策措施、社会环境方面的责任,研究解决职业教育发展重大问题和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优先政策与措施等。

3.企业成为职业教育的主体。“没有行业、企业的主体性参与,职业教育的本质和功能难以体现”。国家通过法律明确、具体规定企业自培、支持职业学校等责任和义务,使企业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成为国家意志。[9]

4.就业准入。“先培训后就业”、“先培训后上岗”,职业院校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和职业培训合格证书成为用人单位录用人员的普遍法则。

(四)以课程改革为核心,重塑职业学校文化

我国职业教育起步较晚,很多职校是由普通学校改造而来,大部分职校教师也都来源于普通师范院校或普通中小学。这些先天“不足”造成了我国职业学校“文化”的贫瘠、苍白。近年来,人们对我国职业学校发展进行反思时,总会有这样批评性的言论:“学校定位不清”、“办学目标不明”、“课程是普高的压缩饼干”、“教育观念和培养模式相对滞后、教学活动中知识灌输较多,与生产和生活实际联系不够紧密,对职业道德、知识应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重视不够,实践和专业技能训练比较薄弱,难以使学生形成熟练的职业技能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等等。所有微词,集中到一点就是职校没有自己的文化,没有自己的特色和个性,未能完成自己培养技能型人才的使命。《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职业学校要以就业为导向,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职业学校要抓住契机,重塑学校文化:

第一,总结本校历史,借鉴外界资讯,提炼出自己独特的办学理念并使之成为教师的共同愿景。职业学校要从奠定学生终身发展基础、满足学生多元需求的目标出发,明确自己学校类型和市场定位,采用适切的经营方针和专业发展策略,实施职业预备教育和升学预备教育。

第二,以人为本,加强教师教育,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形成善于学习、敢于创新、乐于育人的教师文化。教师要从过去的“黑板上种庄稼”变为“实验田里教插秧”,从“训兽师”变为“育人者”,从一个教书匠变为专家型教师。也即教师要从以往的“日常生活态”进入一个日常生活与非日常生活交融的状态,即教师不能满足于以往凭经验教会学生一门学科知识或一种劳动技能的情形,而是必须通过自己的学习、研究、实践与反思促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生存。

第三,职业教育不是失败者的教育,树立每个学生都是成功者、终身学习者、社会建设者的思想,以多元智力理论为基础,建构积极向上的学生文化。学生带着自信走进学校,自主学习、主动发展;学校给他们提供也不再是面目可憎的书本知识和冰冰冷冷的机器和仪器,而是人性化的课程、丰富多彩的文体生活和实实在在的精神关怀。

第四,坚持人格本位的课程开发思路,开发包括普通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实训教育课程和创业教育课程在内,突出职业伦理、职业能力培养,既满足社会需要和竞争需要,又满足求学者多元需求和个性发展的课程文化。

“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目标主要问题不在于满足‘量的增长”’,而在于如何“实现目标,确保目标的 '含金量’,确保职业教育发展增长的可持续性和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10]职业教育的文化发展是一种内涵发展,是一种可持续的发展,一种整体发展,也是一种与人口、社会、经济、科技相协调的发展,更是一种特色发展。它主张正确处理传统与现代、稳定与改革、积累与创新之间关系;它追求当前发展和长远发展之间的平衡,规模、结构和效益的统一。它是科学发展观的一种具体实践,它主张在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的职业教育要有自己的根本信念、有自己的路径、有自己的特色。

参考文献

[1][关]马文哈里斯.文化人自然——普通人类学导引[M]顾见光、高云霞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136.

[2]B·马林诺夫斯基.科学的文化理论[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65.

[3]凯兴斯泰纳.陶冶过程的基本原理[M].

[4]徐洪兴主编,二十世纪哲学经典文本——中国哲学卷[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474.

[5][6]石伟平.比较职业技术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82,167.

[7]衣俊卿.文化哲学十五讲[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309,

[8]黄炎培.中华职教社宣言书[2],1917,1.

大学生职业化教育第6篇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教育理念;高等教育

20世纪80年代以来,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对职业性、应用性,技术性人才的要求,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初期至中期的起步阶级、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的调整阶段和90年代后期的快速发展阶段之后,高等职业教育日益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种主流渠道,无论在政策上还是在实践中都从高等教育的边缘走向中心。

一、高等职业教育正在从高等教育的边缘走向中心

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需要有两个外部基本条件:一个是经济和社会的繁荣发展,一个是市场经济体制,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必然带来产业结构的多样化和产业技术水平的升级换代,因此必然要求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各类高级职业技术人才。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则有助于打破社会高级专门人才由政府统包统分,统一调配的传统,突破高级专门人才必然是国家干部的政策制约,为高级职业技术人才的就业打开通道.近20年来,随着两个条件的逐步齐备,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渐入佳境,

1.高等职业教育从国家高等教育政策的边缘走向中心

在很长一个时期;高等职业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中是没有地位的。直到20世纪70年代后期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以后,各行各业迫切需要各类职业性高级专门人才,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问题才成为国家高等教育政策的主题。1982年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提出:“要试办一批花钱省、见效快、可收学费、学生尽可能走读、毕业生择优录用的专科学校和职业大学,”这是新中国建立以来首次以国家政策形成规定举办职业大学,发展高等职业教育。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要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技术院校,逐步建立起一个从初级到高级,行业配套,结构合理又能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决定)的颁布极大地推动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在短短的三年左右时间里,一批新型的高等学校——职业大学在全国各地创办起来了,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注入了巨大的活力.1991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颁布,该法规指出:“初步建立起有中国特色的,从初级到高级、行业配套、结构合理、形式多样,又能与其他教育相互沟通、协调发展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的基本框架。”并提出:“积极推进现有职业大学的改革,努力办好一批培养技艺性强的高级操作人员的高等职业学校.”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统筹规划,积极发展的方针,充分调动各部门、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各界的积极性,形成全社会兴办多形式、多层次职业技术教育的局面.”1996年《职业教育法》颁布,提出了“三改一补”办高等职业教育的方针,即通过职业大学、成人高校和高等专科学校改革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如不能满足可以在国家重点中专里办高等职业教育班作为补充.1998年教育部又提出“三多一改”的方针,即多渠道、多规格、多模式发展高等职业教育,重视教学改革,真正办出高等职业教育特点,并在当年拨出1l万人的招生指标,在20个省市用于发展高等职业教育.1999年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把高等职业教育纳入素质教育范畴,指出:“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培养一大批具有必要的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和农村急需的专门人才.现有的职业大学、独立设置的成人高校和部分高等专科学校要通过改革、改组和改制,逐步调整为职业技术学院(或职业学院)。支持本科高等学校举办或与企业合作举办职业技术学院(或职业学校)。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在对当地教育资源统筹下,可以举办综合性、社区性的职业技术学院 (或职业学院).”这表明,高等职业教育在国家整个教育政策中已经占有一席之地。在教育部于2001年7月26日印发的(全国教育事业第十个五年计划}中,加快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已经成为高等教育发展政策的重要主题.井在其中的“战略要点”中提出:“面向未来的挑战,努力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教育手段现代化和教育信息化,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办学,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等方面实现重大突破”,在“2005年主要目标”中,提出“继续加快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并进一步办出特色”,在“十五’期间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要政策措施”中,更明确提出:“在建设好一批综合性和多科性大学的同时,促进多功能社区性职业技术学院的发展,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和市兴办以职业技术学院为主体的高等教育”.这表明为适应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各种必要的体制环境逐步得到改善的条件下,高等职业教育不但成为了国家高等教育政策的主题,而且正从高等教育的边缘走向中心,

2.高等职业教育正从高等教育系统的边缘走向中心

20世纪80年代前期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萌芽时期.期间随着各行各业建设事业全面展开,市场经济(商品经济)得到发展,国家出台了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政策,职业大学呈现出较快的发展势头,到1985年,全国先后创办了128所职业大学,高等职业教育初具规模。但在此后的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初期,高等职业教育并没有保持持续发展,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国家高等教育政策调整的原因,有国家政治形势变化的原因,但最根本的还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所要求的基本条件并不十分充分,1996年全国职敦会召开以后.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再次呈现出良好的势头.且由于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大幅度提高,经济体制做出了重大调整,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经济和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经济生产和社会服务对从业人员的知识和技能要求越采越高,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有了更适宜的社会环境.以广东省为例,到工997年,中心城市举办的高职院校建筑面积达到 160多万平方米,占全省高校建筑面积的22.7%: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固定资产总额为2.4亿多元,占全省高校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固定资产总额的23.5%,在校生约4.6万人.占全省普通高校在校生总数的28%.

1999年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了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地位,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至此高等职业教育走上了快速发展的轨道.以湖北省为例.队. 1997年到2001年,高等职业院校由7所增加到21所,增长 33.3%,招生效由3700人上升到44800人.增长8.3%;在校生数由10000余人增加到93000余人.增长10%以上.此外,为适应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要求,众多普通本科院校、高等专科学校和成人高校纷纷举办高等职业教育,使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表1是“九五”末期高等职业院校、高等专科学校和成人高校教育的情况。

二,高等职业教育应当树立新的教育理念

尽管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但存在的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其中最根本的就是教育理念问题.很多学校打的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旗号,实际上是按照原来高等专科教育的那一套在办学;更有甚者,为了与本科教育争地位,出现了与本科院校教育相互攀比的现象:不解决教育理念问题,难以巩固已经取得的成就,难以保证高等职业教育健康持续发展.我们认为,高等职业教育应当树立新的职业理念、人本理念和选择理念.

1.新的职业理念

高等职业教育首先应当解决好职业观问题,对职业的不同认识直接影响到学校的人才培养工作.过去人们往往把职业看成是某一个工种、一个行业甚至某一具体工作所需要的操作技术,高职院校也就围绕各种技术设计各类职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学生只要掌握了技术,能够胜任某一工种或操作某种设备,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就达到了.诚然,职业教育决不能脱离职业所需要的技术,但职业也决不只是操作技术,而且技术与职业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把职业与技术划等号,把职业教育简单地理解为技术培训已经不合时宜,有必要建立新的职业观。

(1)动态的职业观.伴随世界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行业结构和技术结构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行业的兴衰导致职业的存亡,而技术结构的变化又直接影响着职业结构的构成,有统计表明,在最近的五年中,美国有7 000多种职业已经消失,随之而来的是8 000多种新的、技术含量较高的职业的出现。在我们身边,许多过去闻所未闻的职业不断涌现,如计算机程序员、计算机工程师等。可见,职业观不能一成不变,必须根据时代的变化而变化.高职院校应当充分认识到,职业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不断变化的。职业的变化不仅表现在名称上、职业种类的增减上,而且表现在职业的内涵上.很多传统职业因技术,科学和文化以及其他各种相关因素的变化,职业的内涵也变得更加丰富,技术更加先进,对人的发展的要求更加综合化。为了适应职业的动态变化过程,高等职业教育工作者要有长远的眼光,不仅应当了解过去和现在社会职业的状况,还应当看到五年、十年甚至更长时期内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对社会职业变化的高度敏感和适应将是高等职业教育在变化多端的时代立足和兴旺的根本。为此,高职院校必须十分关注社会职业的变化,不断加强办学条件建设,增强发展潜力,及时调整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以及教学要求,以增强人才培养工作的适应性.

(2)整体的职业观。工业社会过分的劳动分工使人的发展出现“异化”,人的一生往往被束缚在一个零件的制造或某道工序的操作上,与此相适应的是;职业教育也极容易使人畸形发展。职业教育的这种局限性已经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台湾20世纪50年代所进行的职业训练强调适销对路,某一工作需要什么技术,学校就单一地教会学生该项技术,由于这种职业教育存在专业过细、过分职业化、办学效率低的弊端,所以,70年代以来台湾职业教育院校开始改革过分专门化的教育模式,根据同类或相近职业的共同要求,开设群集职业教育课程,以培养学生从整体上适应某类职业的能力,德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强调“关键能力”的培养,这里的“关键能力”实际上包含了对技术的理解能力和掌握能力,决策能力,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质量意识、合作能力,环境保护意识、社会责任感等,也就是一个人从事工作以及处理个人社会生活所必需的各种能力。美国高等职业教育中宽口径专业群集课程也十分注重培养学生适应职业的多种能力,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不同程度地存在专业划分过细、过分局限于某一种职业技术、忽视各种相关能力的训练与培养等弊端,为了改变这一状况,增强学生对工作和未来生活的整体适应性,高等职业教育必须树立整体的职业观,扩大教学与训练的辐射面,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工作能力,尤其是分析、判断、决策和行动的能力r

(3)人文的职业观.职业至上论和人文教育之争在普通高等教育领域由来已久,在高等职业教育中两者之间的矛盾更是特别突出,长期以来,中外高等职业教育都存在惟职业论的问题.人们以为,职业教育的宗旨就是为学生将来从事某种职业做准备,因此.高职院校围绕职业技术组织教学与培训工作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但我们说,帮助学生获得职业技能本身并不妥,但如何认识学生将要从事的职业,如何培养学生具备承担完成职业使命的能力却值得更深入地思考。职业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从根本上说,职业是人类社会分工的产物,职业的,本质不在于职业所要求的技术.而在于职业的社会价值.职业社会价值的实现离不开技术,但仅仅依靠技术是远远不够的,它还要求从事职业的人具有正确的社会价值观,人生观、必要的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其他社会生活能力.对于个人而言,职业与人们的生活更是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职业不仅是人们谋生的渠道.还是人们从事社会生活,实现人生社会价值的舞台。现代工商业生产与服务把各种职业有机地统和在一起,信息技术的发展不但强化了各种职业之间的联系,更强化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因此,职业教育不能单纯着眼于技术的训练.还要从职业的人文性出发,加强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社会人际交往能力,社会价值判断与审美能力,社会组织与协调能力等。

2.人本理念

(1)学生中心观,学生是学校教育的主体。理所当然地应该是学校工作的“中心”然而,现实的情况并非都是如此,一些高职院校对学生的情况不了解,对学生的心理不关心,对学生的个性发展不重视,学生对学校的办学没有发言权,就连教学计划的制定和调整也不倾听学生的意见.有的院校认为,只要能够让学生毕业后拔到工作就是对学生最大的关心.有的认为高职学生素质较低.容易出事,学校关心学生就是要使学生在学校不出事,为此用各种条条框框把学生管得死死的,诚然.重视学生的就业、让学生在学校不出事都是关心学生,但学生还是有思想,有感情、有需要,有行为能力和责任的人。学生到高职院校受教育的目的决不只是为了职业技能,也不是为了平平安安,高职院校是他们开始职业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桥梁.他们只有在这里获得全面、自由而充分的发展,才能在一个变化万千的时代在职业生活和社会生活中游刃有余.与时俱进:为此,高职院校首先应尊重学生,承认并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把学生的多样化发展作为教育的目标,其次,应当高度重视研究学生的特点,了解学生的身心状况,掌握学生的思想和心理变化。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要组织教学活动,一切工作都要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第三,创设优良的教育环境,从学校各项制度、校园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等多方面贯彻学生中心思想,使之作为一种精神深入人心并融入学校教育环境之中。

(2)素质教育观.高职院校如何实施素质教育,许多人心存疑虑.有的人甚至连高职院校要不要搞素质教育都不能做正面回答。很多人认为,高职院校的‘天职’就是职业教、育,即使搞素质教育,也应当只是职业教育的补充.这种观点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很有市场,影响十分严重.笔者认为,素质教育绝不是哪一类教育或哪一层次教育所特有的任务,而是各级各类教育所承担的共同使命。是否重视和实施素质教育关系到是否真正树立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高职院校应当切实转变观念,把高等职业教育与素质教育统一起来,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而为提高国民素质做出应有的贡献。

不少人认为,高职院校的经费、教师、设施等都难以满足开设各种素质教育课程的要求,实施素质教育没有条件。持这种观点的人往往把素质教育与职业教育割裂开来,认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在职业教育之外另搞一套课程,另外安排各种教育活动.当然,学校开展素质教育可能要增加相应的教育观,就是用素质教育思想取代传统的职业教育观,从学生是一个“人”出发,在教育过程中既注重学生职业技能的训练,又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和人格的完善,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为此,高职院校应当根据学生的发展需要,在课程计划安排、教学活动设计,课外活动的组织、师资的选配、教育设施的提供以及教育环境建设等各方面进行调整、补充和完善,培养新一代高素质的高等职业技术人才。

(3)平民教育观.我国高等教育正在迅速走向大众化,但高等教育理念却没有发生相应的转变。大众化意味着我国高等教育即将超越精英化阶级,高等教育人才不再只是社会公民中的极少数人,接受高等教育的人群也不再只是适龄人口中的智力超群者,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范围不再只是有限的几个行业(如教育、科研、医疗卫生、公共事业管理等部门),高校毕业生也不再享有社会所赋予的特殊权利,如就业的优先权、铁定的国家干部身份等。这些变化说明.我国高等教育正在走向平民化,而高等职业教育是实践平民教育理念的主要途径。

平民教育是为造就一般公民的教育。就目前情况来看,高等职业教育的平民教育性质已经开始得到体现。高等职业院校所招收的学生大多是城市和农村一般家庭的子女,就经济收入和社会地位来看,大都属于社会的“弱势群体”。由于我国高考制度所具有的严格的选拔性,进入高职院校的学生大多属于学习上的“处境不利者”。因而,相对普通本科院校,尤其是重点院校来讲,高职院校的学生更需要人文关怀,很多学生学习基础打得不好,学习上困难较多,·学校应当提供相应的补习和辅导教育,教师对他们应当更有耐心、更有责任心和奉献精神;有的学生个性发展不健全,学校要营造一种充满亲情和关爱的教育环境,感化他们的心灵,升华他们的情感,激活他们的良知;对于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学校应当千方百计帮助他们度过难关,完成学业,成为合格的社会公民。

3.选择理念

传统上,我国高校所奉行的教育观是让学生适应学校,不是学校适应学生。不论学生之间的差别有多大,学校都是用一个教育标准,一套教育方案去要求和培养学生。这种固化的教育不知压抑了多少学习的渴望,泯灭了多少学习的热情,窒息了多少创造的活力。在市场体制下,高校应当树立选择理念,承认学生的差异性,尊重学生选择学习的权利,以学生的差异性为基础组织开展人才培养活动,用弹性教育取代固化的教育。

对我国高职院校而言.弹性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思想.要实践这一教育思想,需要从多方面努力:首先,改革固化的、模式化的教育.实施弹性的教育.目前高职院校大都按一个专业一份教学计划组织教育活动,一个专业的学生所学基本相同;学生对课程、专业,教师、学习方式等都没有选择的余地;一个年级的学生同时入学,同时毕业.改革这种教育模式,就是要建立灵活的学制.允许学生提前或推迟毕业,甚至注册后停学保留学籍;重组课程和课程结构。允许学生自由选择课程,不断扩大学生选择的范围;对于希望转学、转专业的学生,学校提供充分的便利.尽可能满足学生的要求;对于多位教师任教的课程,学生可以选择授课教师,等等.其次,制定教育规范,用以取代过于刚性的各种教育教学管理制度.长期以来,我国高校习惯于简单化、计划性、监控式的管理,各种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比较重视统一性要求,忽视并限制差异性和多样化.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是为实施教育教学活动服务的,没有教育教学管理制度的改革.教育教学改革是难以推行的.实施弹性教育.必须根据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活动要求,对学籍管理制度、教务管理制度,学务管理制度、学业成绩考核制度。教学信息管理制度等进行清理、修订和完善,增加制度的灵活性、服务性和适应性。第三,完善学生服务体系.确保学生选择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做好学生服务是保证弹性教育的必要条件,我国教育从中小学到大学都是一种施.予教育.学生都是被动地接受学校的安排,少有自主选择的锻炼:因此.实施弹性教学.必须做好学生服务工作,为学生提供周到、全面、系统的帮助。这种服务不是包办代替,更不是强迫压制,而是在保障学生自主性的前提下,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发展愿望.向学生提供咨询指导,为学生答疑解难,帮助学生正确地面对教育中的各种问题。学生服务应当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学校在充分利用现有学生工作机构和人员的同时,还应当大量地安排教师负责和参与对学生的指导与关怀,把教育教学和学生服务有机地统一起来,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和谐优良的教育环境。 参考文献

[1] 欧少亨.教育政策法规文件汇编[M].延边:延边人民出版社,2001.

[2] 彭银祥.略论广东省中心城市高等学校的发展[J].高等教育研究,1999,(4).

大学生职业化教育第7篇

关键词: 新时期 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 体系构建

职业生涯发展教育起源于美国,1908年,美国波士顿大学教授帕森斯发现青年人离校后失业,并不是他们没有能力,而是没有机遇,于是创办了波士顿职业指导局,跨出了使职业规划活动系统化的重要一步。1909年,帕森斯的《选择职业》一书出版,第一次系统阐述了科学的职业选择理论,即特质因素理论,说得通俗点就是人职匹配理论,该理论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独特的人格模式,每种人格模式的个体都有其相适应的职业类型,职业指导师通过对求职者特性的测评,在进行深入详细的了解与掌握后,帮助求职者进行比较分析,从而使其能够更快地发现自己合适的职业并取得成功。这个理论对今天的职业规划和职业规划仍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从20世纪开始,世界主要的先进国家的职业指导随着本国的社会、经济的发展,经历了近100年的历史,逐渐改变了最初的职业指导形象。尤其是在20世纪50年代后,职业生涯规划走上了国际化的舞台,这使得国际间的探讨和交流不断加深,不同的国家也不断丰富着各自的实践。而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职业生涯的理论才传入中国,比发达国家晚了将近100年。不过它的传入确实满足了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需要,虽然发展历史不长,但是现在已经广泛应用于工厂、大型机构和研究企业,高校作为我国社会经济建设主力军――大学生的培养单位,做好职业生涯发展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一、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体系的现状

自上世纪90年代职业生涯理论传入我国以来,高校作为开展职业生涯教育的主体,在推进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过程中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随着环境条件的变化又凸显了一些问题。

(一)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在我国取得了显著成绩

1.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已经得到了各方的高度重视。早在2007年,教育部办公厅就专门印发《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的通知》,对高校开展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做出了明确的要求。近年来,各地政府、社会有关机构通过举办形式多样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竞赛等活动,进一步深化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作为实施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主体的高校更是高度重视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工作的开展,人财物的投入逐年增长,不少高校还将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通过纳入正式教学计划、融入第二课堂等方式让广大同学接受参与,各方对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的重要性已经达成了共识。

2.大学生对职业生涯发展教育认知逐渐深刻。通过多年工作的有效推进,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更加重视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很多学生对职业生涯发展的相关知识非常渴望,也有浓厚的兴趣参与职业生涯发展教育的教学活动和各项竞赛,2009年举办的首届全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共有24个省市1000余所高校70万学生参与了此次比赛,充分体现了当前大学生对职业生涯发展教育的积极性。很多同学通过参与这些活动对职业生涯发展的相关内容加深了认识,对将来的职业生涯发展设计和定位更加清晰。

(二)当前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

1.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在发达国家,职业生涯发展教育从中学就开始进行了,日本更是将职业生涯教育贯穿于人的一生,从小学就开始涉及职业生涯教育的有关内容,而我国大学生在大学之前基本上为接触过职业生涯发展的相关知识,在进入大学后,不少高校采取的也是脉冲式的教育模式,对大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教育集中在某个时间段,缺乏系统性,而传授的知识也只是职业生涯发展知识体系中的某个方面,缺乏完整性。

2.师资力量比较薄弱。当前从事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的老师多数仍是从辅导员兼职开始,然后通过一系列的培养逐步转变过来的,而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实践性和综合性,涉及的领域比较广泛,需要从业者具有教育学、心理学、人力资源管理学、人才学、社会学等多方面的知识,对施教者的实践经验也有相当高的要求。虽然辅导员转化为教师从事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有一定的优势,但是他们的专业技能还比较缺乏,难以保证学生接受高质量、高水平的职业生涯发展教育。

3.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缺乏个性化和专业化。当前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主要针对的还是以建制班为单位的一个学生整体,在整体的教学过程中施教的内容是统一的,然而学生的个体性差异是明显的,特别是在职业生涯发展教育中每个学生就是一个独特的个体,因此缺乏个性化的教学模式和内容对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的效果制约非常大。同时,职业生涯发展教育一个重要的方面是让学生通过自我认知和分析来确定职业发展,这些内容需要科学专业的测评系统来完成,而当前市面上的测评系统五花八门,但水平参差不齐,有些甚至就是将国外的测评题目直接翻译过来,忽视了中国的实际情况,导致测评效果不甚理想,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专业化的提高已迫在眉睫。

二、构建新时期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体系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形势日趋复杂,欧债危机影响持续发酵,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对就业形势影响日益凸显,大学生就业形势存在较多的不确定因素。在高校实施科学合理的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对于大学生成长成才,设计自己的人生之路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在形势下构建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需要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实施全程化的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模式

职业价值观的形成不可能一蹴而就,要根据大学四年从适应、探索到定向、冲刺不同阶段的特点和任务而实施相应的教育计划。全程化的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模式是指从大一新生入学开始,就根据每个学生个体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律、大学教育的特点和大学生成长的历程将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贯穿于大学生活的始终。其中第一年主要帮助学生了解自我,发现并认知自己的性格、兴趣和专长,这可以通过测评系统及咨询辅导完成;第二年要让学生接触并了解就业的相关知识,从而锁定自己感兴趣的职业和行业,这里主要通过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完成;第三年在前两年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的数据来有目的地提升职业修养,从而达到职业的初步要求,这可以通过多形式的教学活动及第二课堂活动达到;第四年在完成对学生就业指导的基础上,还要帮助学生完成从学生向职业人角色的转换,这里主要通过实战演练等方式完成;全程化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模式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是追踪毕业生,因为毕业生是学校办学的宝贵资源,通过毕业生的工作情况可以了解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的实际效果,从而可以反馈到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的实施过程,不断改进和完善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

(二)充实系统化的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内容

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的内容直接决定着效果,系统化的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内容包含了传授知识的系统化和教学方法的系统化两个方面,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知识内涵丰富,包括了自我认知、职业认知、职业选择、职业规划及反馈调整等多个方面,这些都应该系统地让学生了解掌握。在教学方法方面要改变以往单纯的教师授课的形式,运用体验式学习、自主学习与研究学习,加强案例教学,并以户外培训、专题研讨、头脑风暴、情景模拟、企业参观学习、操作指导、项目洽谈、实战检验等形式为重要补充。这样的教育内容不仅会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而且会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

(三)组建专业化的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师资

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对师资的要求是非常高的。如前所述系统化的教学内容对施教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这些能力素质的获得仅仅依靠短期的培训是远远不够的。在高校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中,对师资队伍的建设可以遵循“专兼结合”的思路,建立一支校内的专职师资队伍,这支队伍需要具备扎实的思想政治教育、时事政策、管理学、教育学、心理学,以及心理咨询、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知识技能,特别是对职业生涯相关理论能够较好掌握,这支队伍还要经常参加最新的研讨及培训,获得相关从业资格证书,提高专业化水平。兼是指可以邀请校外的职业指导专家、人力资源专家、企业家或者校友等多方面人才来校为毕业生进行专题讲座,也可以作为兼职的职业指导师,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根据学生的兴趣科学整合这些资源,和校外的专家们联合研讨提升授课水平,使他们丰富的知识经验与学生的接受情况寻找到契合点。这样的师资队伍既保证了专业性,又是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顺理推进的重要保障。

(四)采取科学化的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测评手段

在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过程中,要多次运用到测评工具,科学先进的测评系统对于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显得非常重要。一是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使得测评系统信息化、数据化,测评过程便捷化;二是要对测评的数据进行及时的整理汇总分析,并加强数据的反馈工作,对每个学生个体采取个性化的辅导,解决他们在测评中存在的困惑,对具有共性的咨询问题进行汇总分析,帮助学生掌握自行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三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建立每个学生的测评情况档案,将学生的能力测验、职业兴趣测验、价值观测验、态度测验、人格测验的情况详细地做好记录,帮助学生全面了解自己的能力倾向、职业兴趣、社会态度、个性等心理特征,为将来的职业选择提供科学依据。

(五)举办多样化的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活动

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还需要多种形式的实践和活动作为重要的补充。学校可以与企业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社会实践的机会,让他们全面直接地了解职业和行业的发展状况及职业要求,从而对自己进行准确定位。另外,学校可以通过举办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等方式,让学生对职业生涯发展的知识及步骤有更加感性的认知,通过参加这些竞赛了解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对自己实实在在的好处,从而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中。

参考文献:

大学生职业化教育第8篇

关键词:大众化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困境 出路

高等教育大众化是量与质有机统一,并非简单的数量扩张,更应是在物质基础坚实、教育体系完善的基础上深化内涵建设,提升育人质量,实现质与量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历程

十余年来,高校招生从数量和规模上一直呈上升状态,招生比率逐年增加,至2010年已超过25%。我国高等教育已初步完成了从“精英教育阶段”到“大众教育阶段”的跨越。

高等教育大众化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优先发展科技和教育,及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整体提高国民素质,有力推动经济与社会的健康和谐发展。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对于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1.升学率快速提升,接受高等教育机会大幅增加

计划经济时代,“学而优则仕”的思想得到充分体现。国家实行统招统分,上大学就等于有了工作,拿到了“铁饭碗”;对农家子弟来说,高考更是“跳出农门”的唯一出路,但高等教育入学率非常低,大部分学生难圆大学梦。自高校扩招以来,升学率快速提升,青年学生接受高等教育已不再是难事了,从而有效促进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

2.初次就业时间推迟,就业压力有所缓解

目前,高等教育的大众化状况是发展教育的措施和化解当前就业压力的措施之一。有数据表明,初中阶段学生规模从90年代至21世纪初依次递增,高中在校生逐年递增,必然给就业安置和社会稳定带来巨大压力。通过教育大众化,让更多青年接受教育时间延长,减少了适时就业人数,化解了一定的就业压力。

3.拉动内需,推动经济与教育的协调发展

经济危机背景下,我国实行拉内需、促发展的经济战略。快速发展高等教育,借此拉动内需,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服务教育的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同时,随着高等教育快速迈向大众化,加快了高等教育模式创新;职业教育发展提速,让更多的适龄青年享受相应层次的教育,劳动者整体素质不断提高。

高等教育大众化于国家和社会,显然利多于弊。但在实践中也呈现出后天性不足,给高校教育教学管理带来诸多不利影响:一是教育大众化,很大程度上是以降低分数,放低“门槛”为代价,使生源平均素质降低,职业教育的生源质量下滑尤其突出;二是改革精英教育、实行大众化教育,致使生源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学历含金量逐渐降低,各种不良现象时有发生,如“硫酸泼熊现象”、“马加爵事件”等;三是教育大众化给教育管理和后勤服务带来巨大压力,教学资源日益紧张,教育环境、师资问题日益突出;四是毕业生对口就业困难,出现严重心理危机,就业向低层次发展。

二、教育大众化下职业教育发展所面临的困境

基于教育公平和机会均等的高等教育大众化为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无论是办学机制、条件、规模、社会效益,还是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管理、科研能力等方面都得到充分发展。职业教育规模不断扩张,已有与普通教育“平分天下”之势,撑起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然而,职业教育在其发展道路上面临着不少突出难题和困境。

1.投入严重不足

我国对职业教育经费的投入远远落后于普通教育和基础教育;从教育成本分担来看,学费占经常性费用的比例快速提高,在未来几年依靠学费来扩大职业教育难以实现,特别是职业教育筹措能力的潜力已经不大。再者,大众化过程中用于建设性投资短缺非常严重,职业院校的办学条件出现了下降态势。

2.多元化发展模式尚未成型

办学形式多元化是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必经之路。在我国高等教育实践过程中,集团化、多元化力度不够,存在单一情况;各级各类职业教育之间的衔接和互通不力,教育资源的整合与共享效果欠佳;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体系处于探索阶段,尚未成型。

3.内涵建设与外延发展严重失调

目前,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在教育大众化目标导向下和规模效益驱动下,过于追求生源数量、规模的增长,忽视了内涵建设。量的迅速增长对教育管理各环节都产生重要影响。职业教育的大众化,不仅是量的增长,还应是质的变化。不能只顾量的增长而不顾质的变化,否则将无法化解增长所引发的各种压力而陷入两难境地。

4.政策扶持不力,发展后劲不济

国家和政府制定了不少关于发展职业教育的相关政策,强调发展职业教育在整个教育休系中的重要性。而现实社会仍然严重存在“重基础(普通)教育,轻职业教育”、“重知识、轻技能”等倾向,职业教育正遭遇着难以想象的政策“瓶颈”。

迄今为止,特别是地方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对职业教育没有明确的政策扶持和倾斜,仍然存在着对于职业教育的偏见,错误地认为“职业院校是不良青少年进行改造的基地”、“多办一所职业学校就可能少设一所监狱”;认为职校生很难掌握较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难以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与智力支持,导致许多有利于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措施难以及时地实施于职业教育,严重影响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同时,“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读职校不如去打工”等理念渗透在我们的文化与观念中,因此,职业教育的发展需要付出加倍的努力,克服更多的困难。

三、职业教育健康有序发展的合理化建议

显然,高等教育大众化对职业院校的教育管理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作为职业教育者,我们必须及时转变观念,明确职业教育办学目标和发展方向,实行适度规模扩展;同时,建议学校不断改善条件,扩充师资,完善管理,实现资源整合、优化、升级,加强教学管理,不遗余力地实施外延发展与内涵建设并重,提升育人质量。

1.加大投入,保障质量,促进职业教育适度超前发展

在教育迈向大众化的过程中,政府应增加职业教育的投入,改善其办学条件,疏通社会教育投资的各种渠道,调动全社会力量支持职业教育。职业教育应根据自身的发展规律,走外延式发展道路,大力发展民办教育,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继续(成人)教育,坚持适度规模发展,不搞“”。

在扩大职业教育发展规模的同时,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努力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充分考虑人才培养的多样性,树立发展的质量观、多样化的质量观、整体性的质量观,建立和健全相应的质量评估和保障体系。

2.建构特色鲜明的多元职业教育体系

根据职业教育发展经验,教育的大众化和多样化是密切相关的,多样化发展能促进教育大众化进程。

在大众化过程中,职业教育系统内部的分化程度不断提高。部分院校继续保持和实施精英教育和特殊人才培养,同时,地方性的、特色性的、职业性的、短期性的职业教育要快速发展,成为实现教育大众化的有生力量,加大继续教育和成人教育,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办学。在大众化过程中构建层次分明、特色鲜明的多元职业教育体系,把职业教育规模的扩展与结构优化结合起来,合理、稳步推进我国职业教育的大众化。争取各级政府的支持,鼓励地区、行业组建区域性、行业性职业教育集团,推动区域合作,促进资源优化和功能整合,发挥教育资源的聚集作用和辐射功能,形成学校、行业、企业、区域联运的“大职教”格局。

3.职业教育与普通(基础)教育并举

整体地、单维度地倡导或实施大众高等教育或高等教育大众化,不符合国情,更有损国家教育水平与文化水平。盲目地困守普通教育,不利于提高全民文化水平,不利于个人与社会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应实行分层定位,满足社会对高科技人才的迫切需要;又要大力发展周期较短的、实用型和技术型的职业教育和其他类型的教育,在保证教育形式的多样化和各自特色的前提下,架构起各类型教育互通“立交桥”。职业教育应更加灵活开放,形成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协调发展、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有效衔接的人才成长格局;采取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模式,使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全过程。

4.建构双师素质教师梯队

职业教育健康有序的发展,首先要在用人上做文章,提高职业教育工作者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收入,建设稳定“双师型”教师梯队,是发展职业教育、构建幸福和谐社会的要求。近年来“双师型”人才建设取得较大成就。高等院校除了做好专业精,能力强的师资队伍建设外,同时加强师队伍优化资管理,使之专业化、合理化。学校应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吸引教师把主要精力用于教学实践与学科研究。加强师德教育,重视培养教学骨干与学科带头人。

保障教学投入,改善教学基本设施和条件。加快考评制度和用人制度改革,引入竞争和激励机制,营造弘扬正气,崇尚科学的校园文化氛围,保证教育大众化背景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5.深化职业教育教学及管理制度改革

以职业能力为导向,加强专业建设,调整课程设置,确保专业建设更加贴近学生、贴近职业、贴近社会,最大限度地提高职业教育的办学效益;以行动为导向,改革和创新教学管理运行机制,切实改变落后的教育教学方式,推行工学交替的育人模式,实施“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以就业为导向,开展校企合作,推行“弹性”学制,把素质教育有效地融入职业教育中,培养适合社会需求的职业劳动者。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我们要尽快转变观念,坚持外延发展与内涵建设并重、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并举,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突显职业教育特色;适时调整发展策略,争取广泛支持,为职业教育发展创造必要的社会和文化氛围,职业教育就一定能走出困境,走向新的辉煌。

参考文献

[1].《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人民日报, 2005

[2]陈雪梅.《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政府统筹是关键》.教育和职业,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