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银保业务工作计划

银保业务工作计划赏析八篇

时间:2023-05-08 18:24:35

银保业务工作计划

银保业务工作计划第1篇

一、一切以客户为中心是银行工作计划的宗旨,做好结算服务工作。客户是我们的生存之源,作为营业部又是对外的窗口,服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我行的信誉.

1、我行一直提倡的“首问责任制”、“满时点服务”、“站立服务”、“三声服务”我们将继续执行,并做到每个员工能耐心对待每个顾客,让客户满意。

2、随着金融业之间的竞争加剧,客户对银行的服务要求越来越高,不单单在临柜服务中更体现在我行的服务品种上,除了继续做好公用事业费、税款、财政性收费、交通罚没款、bsp航空等结算外,更要做好明年开通的高速公路联网收费业务、开放式基金收购业务、证券业务等多种服务品种,提高我行的竞争能力。

3、主动加强与个人业务的联系,参与个人业务、熟悉个人业务以更好为客户服务。虽然已经上了综合业务系统,但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还没有能做到真正的综合,是我营业部工作的一个欠缺。

4、以银行为课堂,明年我们将举办更多的银行结算办法讲座,增加人们的金融知识,让客户多了解银行,贴近银行从而融入到我行业务中。

5、继续做好电话银行、自助银行和网上银行的工作,并向优质客户推广使用网上银行业务。

二、强内控制度管理,防范风险,保证工作质量。随着近年来金融犯罪案件的增多,促使我们对操作的规范、制度的执行有了更高的要求.

1、督促科技部门对我营业部的电脑接口尽快更换,然后严格按照综合业务系统的要求实行事权划分,一岗一卡,一人一卡,增强制度执行的钢性,提高约束力。

2、进一步强化重要环节和重要岗位的内控外防,着重加强帐户管理(确保我行开户单位的质量)和上门服务。

3、进一步加强会计出纳制度,严格会计出纳制度的执行与检查,规范会计印章和空白重要凭证的使用和保管。

4、重点推行支付密码器的出售工作,保证银企结算资金的安全,进一步提高我行防范外来结算风险的手段。

5、规范业务操作流程,强化总会计日常检查制度以及时发现隐患,减少差错杜绝结算事故。

6、切实履行对分理处的业务指导与检查。

7、做好会计核算质量的定期考核工作。

三、以人为本提高员工的全面素质。员工的素质如何是银行能否发展的根本,在目前人员流动频繁的情况下我营业部急需要有一支高素质的队伍

1、把好进人用人关。使银行员工工作计划明细,且每个员工都有自己的目标,有冲劲。银行业听着很美,其实充满竞争和风险,所以到我营业部需要有一定的心理素质和文化修养。在用人上以员工的能力且要能发挥员工最大潜能来确定适合的岗位,从而提高员工的积极性。

2、加强业务培训,这也是明年最紧迫的,现已将培训计划上报人事部门,准备对出纳制度、支付结算办法、综合业务系统会计制度、新会计科目等基础知识以及各种新兴业务进行培训。

3、在人员紧张的情况下仍要加强岗位练兵,除了参加明年的技术比武更为了提高员工的业务水平。

4、勤做员工的思想工作,关心鼓励员工,强化员工的心理素质。

5、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岗位轮换,培养每一个员工从单一的操作向混合多能转变。

银保业务工作计划第2篇

关键词:灾备 外包 业务连续性管理 银行 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F830.4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1770(2007)05-057-05

一、我国商业银行灾备建设模式的选择

海啸、龙卷风、洪水、地震和飓风等天灾,让人毫无防备的人祸--恐怖主义、网络攻击和业内破坏的不断升级--对业务连续性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在建立自己的灾难恢复计划。上世纪70年代,灾难备份应用在美国兴起,灾难备份服务提供商利用其专业设施、技术和专家队伍,为各行业提供在遭受灾害后关键业务的恢复运作能力。从1982年到1998年的约15年间,美国灾难备份行业成功地完成了582宗灾难恢复,平均每年约40宗。在这些灾难恢复中,44%的案例是发生了区域性的灾难使多个灾难备份服务客户同时受到影响,而从来没有出现客户因灾难备份中心资源不够而无法恢复的情况。从用户的行业划分来看,灾难备份行业面向的主要客户是金融业。据CPR(Contingency Planning Research)估计,美国灾难备份行业的年销售额中有45%来自金融行业,有近一半的灾难备份中心是专门为金融业服务的。

目前,国际上灾难备份和恢复建设有三种基本模式:自建、共建和外包。自建灾备中心对银行资金和技术的要求颇高,不是每个银行都有能力承担的。由于可以节省一部分基础建设的投资,共建或互为备份模式曾被广为应用。但到了上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各银行的业务发展,出现了IT技术路线不统一、责任和权益难以界定以及保密性、技术管理难度大等矛盾。由于无法协调各方关系和保障所有银行的业务发展,共建模式随着银行业的发展已经逐步被舍弃。因此,基于对资金投入大、建设周期长、专业管理水平高等方面的综合考虑,一些银行在进行灾备项目建设时,越来越倾向于采用外包(Outsourcing)模式。银行灾备外包是依据服务协议,银行将灾备项目建设和服务的持续管理责任转交给专业的提供灾备服务的企业执行的战略模式。实施外包后,银行既可以集中精力开展自身的核心业务,又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实现灾备目标。“9.11”事件后,Globe Continuity 公司对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及加拿大共565个公司使用灾难备份中心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在拥有或租用了灾难备份中心的公司中,56%使用了商业化的灾难备份服务,29%使用自有的灾难备份中心,15%在商业化灾难备份服务的基础上同时拥有自己的备份设施。外包和“自建+外包”模式两项相加,所占的比例达到了71%。由此可见,对比于用户自己建设灾难备份的做法,灾难备份行业充分显示了其在提供专业可靠、低成本灾难备份服务方面的优势。

如果公司业务的生存问题、信誉的损害和投资者信心的降低,都还不足以让企业管理者对灾难恢复计划给予足够的重视的话,那么,近年来不断出台的政府法规给企业带来的压力则越来越大。美国2002年通过的"萨班斯-奥克斯雷法案"(Sarbanes-Oxley Act of 2002)要求企业证明自己的灾难恢复计划是可行的。“9.11"事件之后,美国金融监管三大机构美联储、美国货币监理署和美国证券交易会于2003年5月28日《关于增强美国金融系统灾难恢复能力的可靠措施的跨部门白皮书》(Interagency Paper on Sound Practices to Strengthen the Resilience of the U.S. Financial System),对金融机构在遭到大范围灾难打击之后的恢复能力提出了措施和实施时间的要求。在香港地区,香港金融管理局对香港银行的灾难备份作出了功能性指引。银行必须向金融管理局证明自己的灾备计划可以满足指引中的功能性要求。新加坡金融管理局于2001年7月在Internet Banking Technology Risk Management Guidelines中对使用在线交易的银行做出了企业连续性运作的规定。在我国,2002年8月,中国人民银行260号文,要求所有数据大集中的银行具备灾难备份和灾难恢复能力,并报人民银行备案。向银行提供灾难备份服务的企业组织需获得中国人民银行的资质认可。2003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加强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要重点保障重要信息系统的安全,强调重要信息系统的建设要充分考虑灾难发生后的抗毁性与灾难恢复能力。2005年4月,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了《重要信息系统灾难恢复指南》,为灾难恢复工作提供了一个操作性较强的规范性文件。该文件要求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建设灾难恢复系统。随着2006年11月银监会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信息系统风险管理指引》中对信息系统外包所作的明确规定与要求,以及近年来外包商自身服务能力的大幅度提升,在深圳发展银行采用灾备外包后,广东发展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等几家银行相继引入第三方外包服务商。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导致了金融业对业务连续性管理的强劲需求,也在客观上刺激和加速了我国灾备行业的兴起和形成。可以预见,由商业化运作的灾难备份中心提供的灾备外包服务将会成为今后我国金融企业灾难备份建设的主要模式。

二、从灾备到业务连续性管理

根据国际权威调研机构Gartner公司的一份研究报告,大约有85%的全球性企业对核心IT系统和基础设施实施了灾难恢复计划,但是仅有15%具备了完善的业务连续性计划,包括应急、业务恢复、危机处理等方面的流程以及相应的行动方案。换言之,尽管不少企业建立了灾难备份系统和相关的计划,但是仅有少数企业的计划是以保障业务连续运作为目标、基于灾难场景、经过测试和演练并具备可执行性。和国外情况类似,在国内银行业也上演着从灾难恢复到业务连续性管理的历程。但是随着银行灾难备份建设的推进,也产生了问题。银行IT部门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人力物力等资源,建立了高等级的、甚至可以实时切换的灾难备份系统之后,对如何具体实施业务连续性管理仍然不知所措。

灾难恢复是假定灾难发生后,业务已经停顿,组织如何恢复业务。灾难恢复的最终目的是恢复业务。而业务连续性管理是基于这样一个基本原则,即无论发生任何意外事件,组织的关键业务都不能中断。因此,在那些已经建立了灾难备份系统的银行,必然会在建立灾备系统之后再次提出如何确定业务需求,如何进行应急响应(包括各个部门之间协同工作),如何制订完善的预案以及如何进行演练和持续维护管理等问题。业务连续性管理的目标是为防止业务活动的中断,经由实施业务连续性管理操作,结合预防和复原控制措施,将灾难和安全缺失(可能是由于自然灾害、意外、设备故障和蓄意行为等引起)造成的中断情形降低到可接受的等级。从灾备建设到实施业务连续性管理的实践正是企业对信息系统风险管理全面认识的结果。目前,业务连续性管理已发展成为国际管理标准,部分发达国家如美国、加拿大甚至将BCM订为国家标准,如:美国联邦紧急应变管理总署(USA FEMA)的FEMA FRPG 01-94 1994、美国国家防火学会(USA National Fire Protection Association,NFPA)的灾害事故/紧急应变管理及业务持续性计划标准(Standard on Disaster/Emergency Management and Business Continuity Programs)、英国标准协会(British Standards Institution,BSI)的PAS 56业务持续性管理指导纲要(PAS 56 Guide to Business Continuity Management),无论单独实施或结合其他管理系统一并实施,均可为组织永续经营提供良好效果。

业务连续性管理的实施在组织上的保证至关重要。国外金融机构在业务连续性管理的组织架构上,基本分为三类,一类由风险管理部门来领导,一类由IT部门来领导,还有一类是专门成立业务连续性管理指导委员会,将业务部门、风险管理部门和IT部门有关业务连续性的管理职责融于一处统筹管理。由于拥有跨部门协调性好、执行力强等特点,第三种管理模式越来越受到国际大银行的青睐。通过一个强有力的组织结构,不但能够保证灾备及业务连续性计划项目的实施及后期的维护升级,更重要的是,在银行内营造一种上至决策层,下至每个员工都高度重视业务连续性管理的企业文化。而这一文化的建立,是对银行业务连续运营的最佳保障。通过定期开展业务连续性体系规划和应急演练,灾备咨询与外包也更加深入而规范,真正将灾备提升到了业务连续性管理的高度。在英国标准协会的PAS 56框架下,实施BCM一般需要经历五个连续步骤(见图1),共分准备期、系统架构建置期、计划实施期、系统矫正期四个阶段(见图2)。

1.了解您的业务。每个组织应对其所处环境进行分析,应从可引起业务过程中断的事件开始,如设备故障、水灾和火灾,可采用风险评鉴(Risk Assessment)及业务影响分析(Business Impact Analysis, BIA)方法,确定这些中断情形的冲击(根据破坏程度和复原时间),这两项活动都应让业务资源和操作的拥有者完全参与。重点在了解组织所面临风险的发生可能性和冲击,并鉴别出重要业务过程及排定优先级。

2.决定业务持续策略。组织了解了可能的灾难及风险后,应针对风险优先级决定将采取的策略。决定策略并不容易,须仔细考虑组织业务目标、资源、文化、流程及投入成本。一般来说,处理风险的策略有避免风险、降低风险、转移风险和接受风险四种。

3.业务连续计划(Business Continuity Plan,BCP)的撰写及实施。组织应发展计划以维护业务操作,以备在关键业务过程中断或故障后在必要的时间内恢复业务。业务连续性管理计划一般包括分配职责权限、紧急程序、备援程序、重置程序、维护时间表、业务连续性管理计划以及针对议定的紧急程序及过程进行适当的员工训练等七项内容。

4.BCM文化的建立与深化。仅建立计划或程序是不够的,必须通过长期有计划的教育训练及倡导活动,让参与者了解业务连续过程,确保过程持续有效,使组织建立BCM文化,使危机风险意识深入人心。

5.业务连续计划的测试、维护及重新评鉴。业务连续计划在测试阶段时会面临失败的可能性,通常是由于假设错误、疏忽、或设备、人员的变动。因此,应定期测试,确保符合最新状况及有效性,这类测试还应确保复原小组的所有成员以及其它相关人员了解计划内容。业务连续计划的测试时间表,应指出各部分计划的检查方式和时间,建议经常对计划各部分进行测试,应采用各种技术确保计划能在实际状况中运作,这些技术包括针对各种情况进行沙盘推演、状况模拟、复原测试、测试异地复原、测试供货商的设施和服务、完整演练。在计划的维护和重新评鉴方面,应通过定期审查和更新方式来维护业务连续计划,确保其持续有效;应在组织的变更管理计划中加入计划的维护程序,以确保业务连续计划的主要项目得到适当处理。各个业务连续计划的定期审查应分配责任;若发现业务连续计划尚未反应业务操作的变更时,应对计划作适当的更新,正式的变更管制应确保所公布的计划都是最新版本,并且利用对整体计划的定期审查来确保计划处于最新状况。

三、实施业务连续性管理的建议

1.深入理解BCM,排除认识误区

近几年,BCM逐渐引起了国外金融企业的重视,与此相对应的是,国内企业关于BCM的意识却并不乐观,在认识上普遍存在误区。很多企业认为BCM仅仅是IT数据备份和灾难恢复,是IT部门或其他单一部门的事,而事实上,BCM是企业对风险、危机、灾难加以应对的管理体系的运营机制。正如美国国际灾难恢复协会(DRII)教育委员会主席Scot Phelps所言:“业务连续性管理不是一个概念,也不是一个产品,而是与公司治理紧密联系在一起,是公司治理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企业必须从企业战略管理的高度认识BCM,架设一套完整、高效的灾难恢复体系,才能确保业务连续。企业应从建设合适的团队、规范流程和构建有效的管理架构等方面全面认识业务连续性管理在企业长期存续经营中的作用。

2.建立BCM统一管理机构

BCM贯穿着一个企业运营的全程,其强调的是风险管理,作为公司治理的一部门,BCM不仅仅是CIO(首席信息官)或者其所带领的IT部门的事。近年来,国外很多大企业都纷纷设立CSO(首席信息安全管),以表示企业对其信息系统安全的重视。在国外,按照CSO的职责定义,他需要负责整个企业或机构的安全运行状态,既包括物理安全又包括数字信息安全。CSO负责监控、协调组织内部的安全工作,包括信息技术、人力资源、通信、合规性、设备管理以及其他组织,负责制订安全措施和安全标准。其职责已经远远超越了CIO,并与一个企业的持续运营和生死存亡息息相关。CSO在组织中扮演的角色不可或缺,其职责已经与企业的BCM融为一体。有鉴于此,国内银行应在组织构架上作适当调整,建立一个全面负责实施BCM的机构来协调组织内部各部门以完成系统性、全局性、持续性的BCM工作。

3.制定灾备及BCM建设规划

实施BCM并非一日之功。在灾备行业内享有较高声誉的GDS(Global Data Solutions)公司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总结出了一个业务连续性管理的框架图,此框架的基础是IT的备份和切换,然后经历核心系统DRP、核心系统BCP、全机构IT支持业务BCP、全机构业务连续规划BCP,直到最终实现供应链/关联单位业务连续性管理。在这一过程中,从组织层面上说,涉及到IT部门和相关技术,要求组织IT建设的发展,还需要其他业务部门及管理部门的配合。由此可见,实施BCM是一项系统工程,构建BCM系统的工作是相当复杂的,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不断完善。对于企业来说,重要的是必须明确BCM这一最终目标和其中要经历的过程,才能逐步规范今后要做的每一件事,把握正确的发展方向。因此,从开始实施灾难恢复系统建设的时候,一定要有合理的规划。规划既要着眼于当前的实际情况,又要有远景目标,分步骤、分阶段实施BCM。

4.建立与深化BCM文化

无论是在银行完整的灾难恢复体系架构中,还是在业务连续性管理计划的建设、运维和应急过程中,管理始终是比技术更重要的出发点。在企业日常经营中可通过定期检讨改善所研拟的BCM政策、策略、架构、计划及解决方案;持续对员工教育,提高认知与参与度,加强技能和为执行、维持、管理及完成BCM所需的经验;并通过高阶主管认同并签署书面BCM愿景与政策声明,完成对相关组织传达BCM的重要性;通过强化BCM的绩效管理与评估等方式让BCM深入到企业每位员工的内心,使各级人员了解本身在BCM中的角色权责,最终使BCM成为企业整体策略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并且融入企业日常的管理思维,确保在灾难发生时组织能迅速和积极地作出正确的响应,维持组织存续。

银保业务工作计划第3篇

银行柜员工作计划一:银行前台柜员工作计划

回想上一年的工作,作为一名普通的前台综合柜员,但我深知作为一名综合柜员,没有过硬的业务理论支撑,就无法为客户提供完善快捷的服务,为了全面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跟上政策规章制度的变化,我自觉利用休息时间,系统的学习了相关规章制度和新下发的各项文件,使自己对现行的政策、规章制度有了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对于日常柜台上的客户业务咨询也能给予正确的反馈、答复。

新年新气象,在新的一年即将开始之际,我将立足自身实际,客观分析自身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结合县联社和我社发展的实际情况,有目的、有针对性的解决自身存在的实际问题,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继续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和业务技能,在XX年里,我将结合自身工作开展的实际,有计划的报考银行从业资格证的相关科目考试,职称资格考试,针对自身进取不足的实际,自觉提高整体综合素质。

2、结合我社的服务创优工程开展实际情况,不断提升自身专业技能,继续狠抓勤练基本功不放松,不断提高自身综合技能、服务能力和营销能力,有效提升自己的整体综合素质。

3、结合岗位实际,不断探索岗位工作开展的方式、方法,立足实际,着力窗口接触点的同位思维,充分理解客户的心态,善于换位思考,积极探索客户维护和服务的方式、方法,并结合当前实际给予有效的开展落实,通过优质服务的开展,不断提升现有客户的忠诚度和诚信度。

4、熟练的掌握各种业务技能特别是计算机操作、财会业务等技能,努力适应时展需要,培养多方面技能,更好的实践为三农服务的宗旨,我将通过多看、多学、多练来不断的提高自己的各项业务技能。

我将努力克服自身的不足,在基社信用社领导的的带领下,我将立足自身实际,严格服从领导安排,积极开拓进取,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有效履行岗位职责,当好参谋助手,与全体信用社职工一起,团结一致,为我社经营效益的提高,为完成20XX年的各项目标任务作出自己的努力。

银行柜员工作计划二:20XX最新银行柜员工作计划

本人在 xx 支行任职柜员,于 20XX 年加入中国银行工作至今,曾担任公司业务、清算业务前台柜员工作, 对于有幸成为中国银行的一员,感到很高兴,本人一直怀着认真积极、热诚有礼的工作态度去面对工作,履行职责,以满腔的热情在各个岗位上兢兢业业工作。

能参加行里组织的后备人才竞聘,是我一直以来的奋斗目标,能为行里作贡献,提升自我,赢取客户对我们工作的认可,为中国银行的金漆招牌添光彩,特制定以下工作计划于设想:

一、 团结协作、增加团队凝聚力

不断提升业务技能与团队协作不可分,在自我增值的同时,必须强化自身的业务能力水平,勇于担起业务骨干的担子,配合行里领到分配的工作,带动全员营销、合规经营、严抓内控的工作重点,以点带面,发挥协作精神,增强团队凝聚力,以良好的精神面貌、顽强的拼搏精神去面对日益剧烈的市场竞争。

二、 以标准化服务为基准,加强服务意识

日常业务中,标准化服务的规章制度要求必须铭记于心,以优秀的服务意识,了解客户之所需,急客户之所急,文明礼貌、服务入微,让客户感到宾至如归,提高客户对我行的忠诚度,有利于发掘客户需求,有利于我行发展。提高服务质量,必先由大堂、柜台开始,打造专业的服务团队,增强责任感、增强服务意识、提高工作效率,以过硬的业务技能,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柜台工作,减少客户在大堂等候的时间。

银行柜员工作计划三:银行柜员工作计划

根据我行今年一年来会计结算工作的实际情况,明年的工作主要从三个方面着手:抓服务、抓质量、抓素质,现就针对这三个方面制定我营业部在20XX年的工作思路。

一、以客户为中心,做好结算服务工作。客户是我们的生存之源,作为营业部又是对外的窗口,服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我行的信誉

1、我行一直提倡的首问责任制、满时点服务、站立服务、三声服务我们将继续执行,并做到每个员工能耐心对待每个顾客,让客户满意。

2、随着金融业之间的竞争加剧,客户对银行的服务要求越来越高,不单单在临柜服务中更体现在我行的服务品种上,除了继续做好公用事业费、税款、财政性收费、交通罚没款、bsp航空等结算外,更要做好明年开通的高速公路联网收费业务、开放式基金收购业务、证券业务等多种服务品种,提高我行的竞争能力。

3、主动加强与个人业务的联系,参与个人业务、熟悉个人业务以更好为客户服务。虽然已经上了综合业务系统,但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还没有能做到真正的综合,是我营业部工作的一个欠缺。

4、以银行为课堂,明年我们将举办的银行结算办法讲座,增加人们的金融知识,让客户多了解银行,贴近银行从而融入到我行业务中。

5、继续做好电话银行、自助银行和网上银行的工作,并向优质客户推广使用网上银行业务。

二、强内控制度管理,防范风险,保证工作质量。随着近年来金融犯罪案件的增多,促使我们对操作的规范、制度的执行有了更高的要求

1、督促科技部门对我营业部的电脑接口尽快更换,然后严格按照综合业务系统的要求实行事权划分,一岗一卡,一人一卡,增强制度执行的钢性,提高约束力。

2、进一步强化重要环节和重要岗位的内控外防,着重加强帐户管理(确保我行开户单位的质量)和上门服务。

3、进一步加强会计出纳制度,严格会计出纳制度的执行与检查,规范会计印章和空白重要凭证的使用和保管。

4、重点推行支付密码器的出售工作,保证银企结算资金的安全,进一步提高我行防范外来结算风险的手段。

5、规范业务操作流程,强化总会计日常检查制度以及时发现隐患,减少差错杜绝结算事故。

6、切实履行对分理处的业务指导与检查。

7、做好会计核算质量的定期考核工作。

三、以人为本提高员工的全面素质。员工的素质如何是银行能否发展的根本,在目前人员流动频繁的情况下我营业部急需要有一支高素质的队伍

1、把好进人用人关。银行业听着很美,其实充满竞争和风险,所以到我营业部需要有一定的心理素质和文化修养。在用人上以员工的能力且要能发挥员工最大潜能来确定适合的岗位,从而提高员工的积极性。

2、加强业务培训,这也是明年最紧迫的,现已将培训计划上报人事部门,准备对出纳制度、支付结算办法、综合业务系统会计制度、新会计科目等基础知识以及各种新兴业务进行培训。

3、在人员紧张的情况下仍要加强岗位练兵,除了参加明年的技术比武更为了提高员工的业务水平。

银保业务工作计划第4篇

一、年工作计划中的重点仍以客户为中心,做好结算服务工作。客户是我们的生存之源,作为营业部又是对外的窗口,服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我行的信誉

1、我行一直提倡的“首问责任制”、“满时点服务”、“站立服务”、“三声服务”我们将继续执行,并做到每个员工能耐心对待每个顾客,让客户满意。

2、随着金融业之间的竞争加剧,客户对银行的服务要求越来越高,不单单在临柜服务中更体现在我行的服务品种上,除了继续做好公用事业费、税款、财政性收费、交通罚没款、BSP航空等结算外,更要做好明年开通的高速公路联网收费业务、开放式基金收购业务、证券业务等多种服务品种,提高我行的竞争能力。

3、主动加强与个人业务的联系,参与个人业务、熟悉个人业务以更好为客户服务。虽然已经上了综合业务系统,但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还没有能做到真正的综合,是我营业部工作的一个欠缺。

4、以银行为课堂,明年我们将举办更多的银行结算办法讲座,增加人们的金融知识,让客户多了解银行,贴近银行从而融入到我行业务中。

5、继续做好电话银行、自助银行和网上银行的工作,并向优质客户推广使用网上银行业务。

二、强内控制度管理,防范风险,保证工作质量。随着近年来金融犯罪案件的增多,促使我们对操作的规范、制度的执行有了更高的要求

1、督促科技部门对我营业部的电脑接口尽快更换,然后严格按照综合业务系统的要求实行事权划分,一岗一卡,一人一卡,增强制度执行的钢性,提高约束力。

2、进一步强化重要环节和重要岗位的内控外防,着重加强帐户管理(确保我行开户单位的质量)和上门服务。

3、制定出财务人员工作计划,进一步加强会计出纳制度,严格会计出纳制度的执行与检查,规范会计印章和空白重要凭证的使用和保管。

4、重点推行支付密码器的出售工作,保证银企结算资金的安全,进一步提高我行防范外来结算风险的手段。

5、规范业务操作流程,强化总会计日常检查制度以及时发现隐患,减少差错杜绝结算事故。

6、切实履行对分理处的业务指导与检查。

7、做好会计核算质量的定期考核工作。

五、以人为本提高员工的全面素质。员工的素质如何是银行能否发展的根本,在目前人员流动频繁的情况下我营业部急需要有一支高素质的队伍

1、把好进人用人关。银行业听着很美,其实充满竞争和风险,所以到我营业部需要有一定的心理素质和文化修养。在用人上以员工的能力且要能发挥员工最大潜能来确定适合的岗位,从而提高员工的积极性。

2、加强业务培训,这也是明年最紧迫的,现已将培训计划上报人事部门,准备对出纳制度、支付结算办法、综合业务系统会计制度、新会计科目等基础知识以及各种新兴业务进行培训。

3、在人员紧张的情况下仍要加强岗位练兵,除了参加明年的技术比武更为了提高员工的业务水平。

银保业务工作计划第5篇

一、国有商业银行固定资产管理现状

长期以来,国有商业银行的固定资产管理(含在建工程管理,下同)沿袭着“财政部——总行——各级分行”的计划管理体制,即财政部作为主管部门,每年根据国有商业银行的计划需求申请,综合考虑银行业务发展、物价变动及上年度计划执行情况等因素,核批国有商业银行总行当年的固定资产及在建工程购建资金计划。这个计划是指令性指标,不得突破,对国有商业银行固定资产管理提出的是总体要求,即绝对额控制。但这种要求是粗放式的,年度计划的分配、执行及监管、固定资产的日常维护等均需通过银行自身的经济活动得以实现。因此,在银行内部建立健全各项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是十分必要的。

从纵向上看,固定资产管理遵循“分级管理、授权有限”的原则。与计划的逐层分配相适应,固定资产管理在银行内部实行总行、一级分行(即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行)、二级分行(即各地市分行)、三级分行(即各城区、县支行)共四个层次的分级管理体制,各级机构对自身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负责,上级机构对下级机构的固定资产管理具有审批、指导、监督、检查的权力。由于财政部的考核以总行为单位,出于管理、控制的需要,固定资产的采购、竣工决算、处置、报废、盘盈、盘亏等审批权限集中于总行。

从横向上看,固定资产管理遵循“集中管理、监督到位”的原则。在各级机构内部,固定资产的管理权集中在财会部门,负责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组织计划的编报、执行和监控,完善固定资产的卡片管理与规范会计核算,监督固定资产的实物管理以及接受稽核部门的监督。行政部门、信息科技部门是固定资产的实物管理部门,负责固定资产的日常维护,完善固定资产的登记备案及领用制度,监督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保证固定资产的安全、完整。固定资产使用部门是固定资产各项业务的终端,负责合理确定固定资产计划需求,妥善使用和保管领用的固定资产,接受财会部门和实物管理部门的监督。

在上述管理体制下,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重点主要集中于两个方面:一是科学配置固定资产购建资金资源,合理安排计划指标,强化各项固定资产业务的审批,保证计划管理的有效性;二是加强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确保其账务处理的合规性,真实、准确地反映会计信息。为此,近年来国有商业银行内部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如固定资产的投资管理制度、集中采购制度、日常管理制度、处置管理制度、核算制度与内部考核制度等,这些制度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体系,成为内部控制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此前提下,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基本实现了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事前、事中、事后各环节的控制与监督工作也得到了日益重视和加强,管理的有序性得到了很大提高。

二、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国有商业银行根据市场经济需要,正在抓紧进行股份制改造,把建设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作为发展目标,因此,提高资产质量与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实现计划管理的有序性和有效性、加强监管检查成为了固定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首要要求。由于管理要求的不断细化,以及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本身的复杂性,一些基于历史原因以及现有体制不完善之处而产生的问题逐步显现出来。

(一)账实不符问题

账实相符是确保会计信息质量真实、准确的基本要求。账实不符主要表现为有账无实、有实无账和账实不匹配。造成账实不符的原因,一是固定资产采购项目的计划指标被挪用,形成固定资产虚列;二是利用“小金库”等账外资金越权违规购建固定资产,但为逃避监管而不入固定资产账或部分入账;三是会计差错,即已报废、盘亏的固定资产未及时进行账务处理。国有商业银行曾在1995年进行了清产核资,在1999年和2000年开展了账外并账检查,相当于在全辖进行了大盘点,规范了固定资产的入账核算,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会计信息质量。但由于账实不符问题来源于多年的积累,并未得到根除。

(二)固定资产年度计划执行的偏差问题

固定资产购建资金计划作为上级机构对下级机构进行管理与控制的工具,是指令性指标,必须做到层层负责、不得突破。但一些分行在计划实际执行的过程中,执行的结果与执行的目标出现了偏差,具体表现为超计划执行、计划被挪用、擅自购建新项目、擅自换项目等。由于银行业务本身的特殊性,其资金流入、流出十分频繁,金额十分庞大,因此,正常情况下银行固定资产的购建资金来源也就非常充裕,从而需要指令性计划对固定资产的购建加以控制。上述种种计划执行偏差现象则使计划失去了严肃性与指令性,管理机构的管理意图未被落实,造成了固定资产计划管理的失控,如程度严重时还将影响到银行的正常经营。

(三)房地产未确权问题

国有商业银行要进行股份制改造,要实现上市目标,就必须保证其资产的产权清晰,固定资产中涉及产权问题的项目主要表现是房地产。由于历史上银行办公用地多采用划拨形式、管理制度的松散造成房地产购建资金来源多元化以及办证意识淡薄等原因,银行内部无论是正常入账还是账外并账的一些房地产项目存在房产证、土地使用权证等证照不全的现象,即未做好房地产的确权工作。这些房地产长期归银行使用,虽然不存在第三方对其产权进行要求,但为保证固定资产的安全、完整,这些房地产须补办相关证照,这往往需要一笔不小的税费支出。

(四)基建项目竣工决算造价不完整问题

基建项目的竣工决算代表了基建资金循环的终结,决算造价是基建项目成本的准确反映,是入账原值的确定依据,因此,银行内部都有一套完整的竣工决算审批操作规程。但在实际工作中,经常出现已经办理竣工决算的基建项目仍需要追加投资的现象,主要分为两种情况:一是主观方面的原因,在利益的驱使及基建项目主管机构的干预下,一些独立审计机构违背职业道德,出具虚假的审计报告,掩盖基建项目中存在的或有债务(如税务机构口头承诺的税费减免),将决算造价从表面上控制在批准的预算总投资内,以逃避监管,可一旦或有债务发生,银行必须面临付款问题。二是客观上的原因,近年来,国家逐步推行国有土地使用权有偿使用制度,一些基建项目靠行政划拨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权,面临着支付土地出让金的局面,从而需要追加投资。

(五)责任人处罚机制不到位问题

根据固定资产管理制度规定要求,银行应该对造成上述违规现象的责任人进行处罚。但实际上,这种处罚的权力集中在人事部门,而一些责任人往往现任或曾担任过领导岗位,由于人际关系等因素的影响,对其处罚往往是象征性的,或者根本不处罚,造成一些责任人长期逍遥“法”外,有关制度成为一纸空文,这也是国有企业监管不利的通病。由于责任人的处罚未得到彻底落实,容易造成有关负责人责任意识差,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不重视,结果形成恶性循环,产生更多的违规现象。此外,责任人处罚不到位的问题也影响到了基建项目决算、闲置固定资产处置等业务的审批。近年来,随着银行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及三令五申,逐步将固定资产违规现象与有关负责人的职位升迁挂钩,这种情况已有所好转。

(六)闲置固定资产的处置问题

国有商业银行的闲置固定资产是指不需用固定资产,主要表现为闲置房地产及闲置电子设备。闲置固定资产的产生主要源于以下三种因素:一是银行内部流程整合产生的闲置,在进行股份制改造的过程中,国有商业银行纷纷推行“减员增效”措施,甩掉历史包袱,对一些经营效益差、无发展潜力的县支行以下机构进行了撤并,造成了撤并机构房地产闲置;二是科技进步造成固定资产无形损耗而产生的闲置,这在电子设备的更新换代上表现得尤为突出;三是违规途径产生的闲置,即一些分行通过各种手段逃避总行监管,购建账外固定资产却未实际发生使用效益。这些闲置固定资产属于非生息资产,占用了银行大量资金,需要积极加以盘活处置。在处置的过程中要确保程序的公开、透明,最大限度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严防国有资产流失。

三、健全和完善固定资产管理体制的对策

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之所以会存在上述种种问题,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历史上长期粗放式管理形成的遗留问题积淀,还有一部分源于现有体制的不完善之处。针对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种种问题,笔者认为,国有商业银行应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固定资产管理体制,做到“权责分工明确、管理高效有序、过程公开透明、监督检查到位”,具体对策如下:

(一)完善人事约束机制

固定资产管理的各项工作归根到底是由各级机构相关管理人员(即负责人及经办)的活动完成的,因此必须建立起有效的约束机制,以促进管理目标的实现。而目前缺乏有效的约束机制或者约束机制得不到落实的状况是历史原因形成的通病,是产生各种违规现象的症结所在。完善固定资产管理方面的人事约束机制必须受到银行高层的重视与认可,具体措施如:设定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岗位人员的任职资格,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实行竞聘上岗;对管理人员实行目标责任制,定期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对其发放个人绩效奖金的依据;将固定资产违规现象与管理责任人的职位升迁挂钩,对有关责任人应及时、合理地进行处罚;将固定资产违规现象与责任人所在机构的人事费用、业务费用挂钩,按违规金额的一定比例扣减人事费用、业务费用指标等。

(二)树立年度计划的权威性

在目前的计划管理体制下,年度计划是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主线,必须向各级机构树立起年度计划的权威性,防止计划管理扭曲、失控,实现预期目标。各级机构应形成“没有计划、不得执行;执行计划、不得突破;专项计划,不得挪用”的观念;跨年度使用计划,必须重新申请;当年的固定资产投资必须与批准的计划相配套。各级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应转变思想,切实履行岗位职责,对计划的执行实施认真有效的监控,同时加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预算管理,细化成本控制,科学、合理地申请、安排计划,减少超计划情况的发生。作为处罚措施,对于出现超计划等违规问题的机构,总行可在处罚责任人的同时,按违规金额的一定比例扣减违规机构下一年度计划。

(三)减少管理层次,科学上收固定资产管理权、核算权

管理层次多是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乃至其他各项工作的共同特点,其弊端在于管理效率低下、风险点分散以及信息不对称带来的监管难度大。目前,国有商业银行纷纷推行机构“扁平化管理”政策,即减少管理层次。在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上,可以考虑将固定资产的管理权和核算权统一上收至一级分行,由一级分行负责辖内的资本性支出及日常核算等职能,未经一级分行批准,其辖内各机构不能动用固定资产账户对外支付款项,辖内固定资产的入账和计提折旧也全部由一级分行来完成。管理层次的减少将有利于管理目标的实现,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管理风险,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

(四)实现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电算化

由于国有商业银行的固定资产规模庞大,种类繁多,各项管理工作仅靠传统的手工管理、手工统计已远不适应工作要求,必须实现管理工作的电算化,即建立起包括计划管理和核算管理等功能齐备的信息系统,将固定资产的购建、决算、处置、报废、核算等各项业务全部通过系统加以反映,按照管理权上收的原则设置相应系统管理权限,与文件审批流程同步,实现固定资产的电子化管理与实时监控。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将有助于银行管理机构实时掌握固定资产信息,提高管理工作的时效性、透明度和效果。同时,在实现核算电算化的前提下,可以取消手工固定资产明细账和总账,有利于减少手工劳动,提高工作效率。

(五)重视固定资产的盘点工作

根据会计制度规定,银行固定资产应定期或每年至少盘点一次。但在实际工作中,固定资产的盘点往往因为人手少、工作任务重而流于形式,这也是账实不符等违规现象长期未被发现、整改的直接原因。因此,固定资产的盘点工作必须认真落实,从小、从细抓起,对发现的账实不符、盘盈、盘亏等历史遗留问题及时进行整改,使资产的安全、完整得到充分保障,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六)加强固定资产的采购管理

固定资产采购是银行对外付款、发生现金流出的环节,也是逃避计划管理、风险最大的环节。加强固定资产采购管理的具体措施主要有:积极实行集中采购制度,对于大额项目通过招投标方式选择供应商,项目决策通过集体评议,项目效果进行后评价;电子设备、运钞车、业务用车、出纳机具等固定资产可由总行集中采购,后分配至各一级分行,以进一步节约成本、降低风险;对于在建工程要严格落实建设工期,执行投资预算,按期决算并交付使用。

(七)积极盘活闲置固定资产

银保业务工作计划第6篇

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我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就业再就业优惠政策,大力推进小额担保贷款工作,帮助扶持和引导下岗失业人员自主创业,为推动我省全民创业,促进我省经济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根据会议安排,下面我就全省开展小额担保贷款工作进展情况通报如下:

一、全省小额担保贷款工作情况

*年全省共发放小额担保贷款4.80亿元,完成确保发放2亿元计划任务的240.11%,完成力争3亿元计划任务的160.07%,其中:扶持个人创业贷款2.78亿元,占今年发放总额的57.92%;扶持劳动密集型小企业贷款2.02亿元,占今年发放总额的42.08%。全省11个设区市均提前两个月完成了省政府下达的3亿元工作目标任务。全省当年新增担保基金5556万元,完成年计划任务的111.12%,9个设区市超额完成担保基金安排任务。但鹰潭、景德镇两市担保基金未按时足额到位。全省11个设区市有10个设区市开展了创建信用社区试点工作,共计创建信用社区58个,发放免除反担保小额贷款197笔、424万元。通过小额贷款直接扶持下岗失业人员自主创业15155人,带动其他人员就业41153人。

至*年2月底止,全省累计发放小额担保贷款已达9.33亿元。其中:扶持下岗失业人员自主创业6.50亿元,占发放总额的69.67%;扶持劳动密集型小企业发展2.83亿元,占发放总额的30.33%。在累计发放小额贷款9.33亿总量中,各设区市累计发放小额贷款情况分别为:南昌市,1.65亿元,赣州市1.61亿元,吉安市9598.6万元,宜春市8297.7万元,上饶市7121.9万元,九江市6924.4万元,萍乡市6225.4万元,抚州市6163.1万元,新余市5011万元,景德镇市5048.5万元,鹰潭市3941.9万元。全省累计设立担保基金2.47亿元,累计直接扶持创业人数3.63万人,带动就业人数9.83万人。全省累计回收到期贷款3.4亿元,小额贷款余额为5.93亿元,2月末全省逾期贷款为868.45万元。

1-2月份全省发放小额担保贷款5374.4万元,完成确保发放5亿元计划任务的10.75%,完成力争6亿元计划任务的8.96%。其中:扶持下岗失业人员创业贷款3274.4万元,占当年发放贷款总量的60.93%;扶持劳动密集型小企业贷款2100万元,占当年发放贷款总量的39.07%。通过小额贷款直接扶持个人创业人数527人,带动就业人数1499人。当年新增担保基金667万元,完成年计划任务的6.67%。小额贷款工作进度较快的有:赣州市、南昌市、吉安市,分别完成了确保年计划的23.48%、21.99%、17%,进度比较慢的有新余市、抚州市和九江市,完成确保年计划均低于2%。1-2月回收到期贷款5057.52万元,比05年底增加了28万元,全省小额贷款还款率为97.51%,比05年提高了0.4个百分点。

二、各金融机构小额贷款发放情况

我省小额担保贷款工作的开展,得到了各级人民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各国有商业银行、交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的大力支持,截止到今年2月底,各金融机构累计发放小额贷款情况为:各地农村信用合作社5.1亿元,占全省小额贷款发放总量的54.7%;全省农业银行发放1.26亿元,占全省总量的13.5%;各地城市商业银行和城信社1.22亿元,占全省总量的13%;全省中国银行发放6071.5万元,占全省总量的的6.5%;全省建设银行发放4717.2万元,占全省发放总量的5.0%;全省工商银行发放4374.5万元,占全省发放总量的4.7%,交通银行南昌分行发放2421万元,占全省发放总量的2.6%。

三、小额担保贷款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省委、省政府和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全省财政、金融等部门的支持下,我省自2002年底启动小额担保贷款工作以来,小额担保贷款工作一直位于全国前列,有力地推动了就业再就业工作和全民创业活动的开展。但是,在工作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小额担保贷款工作发展不平衡。由于小额贷款政策在认识上和政策宣传方面还不到位,一些地方领导和基层部门对小额担保贷款工作认识不一致,感到小额贷款工作责任和风险大,在推动小额贷款工作方面措施不多,力度不够。有的地方工作进展缓慢,担保基金不落实。今年1-2月全省发放小额贷款只有5300多万元,平均每月发放2700万元,虽然比去年同期有较大增加,但只完成确保任务的10%,离省政府下达的目标计划所应该达到的工作进度还有很大距离,除赣州市、南昌市和吉安市进展较快外,大部分市均低于进度要求,全省有54个县区今年还没有发放贷款。

目前我省各国有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交通银行等金融机构都开办了小额担保贷款业务,但是从全省累计发放的9.33亿元贷款中,农村信用社就有5.1亿元,占54%。由于担心下岗失业人员创业和还贷可能存在风险,加上小额贷款的工作量大、成本高,一些国有商业银行不愿意开展小额贷款业务,有的在放贷规模超出担保基金后,不愿继续发放新的贷款。

二是小额担保贷款申请手续仍然比较繁琐,反担保手续门槛过高,限制了一部分人申请贷款。由于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下岗失业人员贷款要经过申请、担保人担保、贷款担保机构审核并承诺担保、商业银行核贷等程序,需要经过很多部门,层层审核审批,贷款手续较为繁琐。特别是反担保各地对申请贷款人员都要求他们提供反担保,使相当一部分下岗失业人员由于找不到机关事业单位人员提供反担保,导致他们申请不到小额贷款,享受不到小额贷款政策的扶持。

银保业务工作计划第7篇

一、2010年工作计划中的重点仍以客户为中心,做好结算服务工作。客户是我们的生存之源,作为营业部又是对外的窗口,服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我行的信誉

1、我行一直提倡的“首问责任制”、“满时点服务”、“站立服务”、“三声服务”我们将继续执行,并做到每个员工能耐心对待每个顾客,让客户满意。

2、随着金融业之间的竞争加剧,客户对银行的服务要求越来越高,不单单在临柜服务中更体现在我行的服务品种上,除了继续做好公用事业费、税款、财政性收费、交通罚没款、BSP航空等结算外,更要做好明年开通的高速公路联网收费业务、开放式基金收购业务、证券业务等多种服务品种,提高我行的竞争能力。

3、以银行为课堂,明年我们将举办更多的银行结算办法讲座,增加人们的金融知识,让客户多了解银行,贴近银行从而融入到我行业务中。

4、主动加强与个人业务的联系,参与个人业务、熟悉个人业务以更好为客户服务。虽然已经上了综合业务系统,但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还没有能做到真正的综合,是我营业部工作的一个欠缺。

5、继续做好电话银行、自助银行和网上银行的工作,并向优质客户推广使用网上银行业务。

二、强内控制度管理,防范风险,保证工作质量。随着近年来金融犯罪案件的增多,促使我们对操作的规范、制度的执行有了更高的要求

1、督促科技部门对我营业部的电脑接口尽快更换,然后严格按照综合业务系统的要求实行事权划分,一岗一卡,一人一卡,增强制度执行的钢性,提高约束力。

2、重点推行支付密码器的出售工作,保证银企结算资金的安全,进一步提高我行防范外来结算风险的手段。

3、规范业务操作流程,强化总会计日常检查制度以及时发现隐患,减少差错杜绝结算事故。

4、切实履行对分理处的业务指导与检查。

5、进一步强化重要环节和重要岗位的内控外防,着重加强帐户管理(确保我行开户单位的质量)和上门服务。

6、制定出财务人员工作计划,进一步加强会计出纳制度,严格会计出纳制度的执行与检查,规范会计印章和空白重要凭证的使用和保管。

7、做好会计核算质量的定期考核工作。

五、以人为本提高员工的全面素质。员工的素质如何是银行能否发展的根本,在目前人员流动频繁的情况下我营业部急需要有一支高素质的队伍

1、把好进人用人关。银行业听着很美,其实充满竞争和风险,所以到我营业部需要有一定的心理素质和文化修养。在用人上以员工的能力且要能发挥员工最大潜能来确定适合的岗位,从而提高员工的积极性。

2、在人员紧张的情况下仍要加强岗位练兵,除了参加明年的技术比武更为了提高员工的业务水平。

银保业务工作计划第8篇

在美国全国财务报告反欺诈委员会的发起组织委员会(COSO)于2004年9月正式的《企业风险管理――整体框架》中,ERM由起源于运行企业管理方式的具有内在联系的8个部分组成,是相互协调的管理过程:⑴内部环境;⑵目标设置;⑶事项识别;⑷风险评估;⑸风险反应;⑹控制活动;⑺信息和沟通;⑻监控。值得注意的是,COSO框架明确地指出,其原则应该适用于所有类型的机构。

美国社区银行ERM概观

重要意义与基本原则

ERM不仅是切割风险和明确识别风险的问题,成功的全方位风险管理程序还有助于社区银行应对诸多现实挑战。当前未在全企业范围内识别、检测与严密监控所有风险,对于社区银行已俨然成为一种冒险行径。全面风险管理的重要性不单是出于管理视角也同样包含对商业前景的考量,有效实施的ERM将会超越传统的审计和控制程序并且把银行资源从合规和危机管理转向战略计划、资本管理和增加股东权益。

社区银行实施风险管理所遵循的基本原则是:⑴风险管理是兼具增加并保护股东权益的方法;⑵必须在全企业的基础上实行风险管理;⑶相对报酬的最好风险衡量是回报资本的风险调整;⑷ERM必须独立;⑸风险管理不是一种审计功能或合规功能。

治理技术与实务研究

社区银行运用多种途径管理风险,基于复杂性、数量和推测的风险类型而逐步建立各具差异的风险管理制度和程序。如在组织架构中任命风险官以监督风险管理成效或委员会的组建;委派风险官并强调团队协作是普遍采用的方法,CEO也扮演重要的监管角色。为控制和管理损失,成为更有力的竞争者,社区银行还建立或运用很多新技术以改进风险管理评估和内部经济资本标准。创建ERM模型,实行严密的统计测算,而且通过数学家团队对更小的地方和社区银行的成本效益观作出合乎情理的解释。

好的风险管理实践有助于界定社区银行目前面对的风险,并有助于评估、监测、处理和控制不同的风险类型。社区银行风险管理实务的综合研究已经从起初首要为基础风险实务提供指导, 继而发展成对社区银行有价值的基准问题测试的工具。近期,有160家社区银行参与了非常宽泛的研究,最新研究目标包括: ⑴提供当前风险管理实务的详细目录;⑵鉴别影响安全和稳健的实务;⑶鉴定和推进最好的实务;⑷提供一项基准问题。最新的研究把焦点转移到比起初研究对象更小的机构。

目前部分风险关注点解析

合规风险与管制放松

能够凸显ERM价值的领域之一就包含合规风险。当一个机构与可适用的法律、规程或经营准则相违背时,这种风险就会陡然上升。美联储(FRB)希望银行体系具备相称的基础架构来识别、监控并有效控制合规风险。随着规程变化,那些雇员有限的小机构所面临的挑战在不断更新。

由于合规风险通常体现了法律或制度的授命,而企业组织并不认可其是成功的关键。因此,从管理角度来说合规风险管理比较难融入企业一般的商务活动中。虽然银行机构的确都投入财力承诺遵守法规,包括那些被强加的反洗钱、反恐怖主义的法规。然而,无可否认制定更具长远社会意图的规章制度是一项代价高昂的授命。比如,爱国者法 (Patriot Act)的合规管理,一般资产达到1.5亿美元的社区银行,就需要任命一名风险官以确保各部门知道如何遵守该法案。特别是该法案还要求向政府提供重大交易报告,这种累赘令许多银行业人士感到沮丧。

2006年10月13日,布什总统签署了《2006年金融服务管制放松法》(Financial Services Regulatory Relief Act of 2006,FSRRA)。这是一项旨在减轻银行业,特别是小银行、社区银行管制负荷的法案。其中对社区银行最具影响力的条款是:(1)对资产介于2.5亿~5亿美元,且资本健康和管理良好银行的例行检查周期延长至18个月;(2)修改《受托人关联管理法》(Depository Management Interlocks Act) ,规定在同一市场免除关联管理禁令的小机构的最高资产限额,从2000万美元提高到5000万美元。

该法案尽管没有实质性扭转当前管理束缚,但至少在总的指导方向上有助于改善管理环境,也为重压下的行业提供了某种程度的减负。FSRRA无疑是一个好开端,社区银行将竭力在国会推动管制放松优先权的立法。这些优先权包括: 放松《银行保密法》(Bank Secrecy Act,BSA)的规定;放松《萨班斯-奥克斯利法》(Sarbanes-Oxsley Act,SOA)的规定;为储蓄协会增加商业借贷权力;而且为不能分享客户信息的机构免除年度隐私报告的要求。

身份窃盗与反制措施

目前美国身份欺诈损失每年约520亿美元。最近几年,有关信息安全和身份盗窃的问题引起了联邦政府高度重视。2006年5月10日,联邦政府组建了反身份盗窃特别行动组(Identity Theft Task Force),目的是增强制约身份盗窃力度。联邦银行管理机构首脑们和金融机构监管者都是特别行动组的指定成员。

在银行意外泄露随后被欺诈利用的数据的案例中, 因为不属于对银行体系的侵害,所以损失不纳入传统保险范围。这不单是困扰银行家的数据泄露问题,银行正在寻求对策保护自己免遭源自身份欺诈的金融损失。

2005年下半年,为消费者办理身份盗窃保险的主意引起了一阵激荡, 一个更具深远意义的保险市场已悄然浮现。这种类型的保险只适用于非常特殊情况,需求者通常是资产少于30亿美元的社区银行。大的银行能自我保险, 即意味着能基本自行消化损失。当小和中型银行更多地在网络之上推销业务, 此类型保险将会逐渐变得普通。

2006年8月美国社区银行家协会(ACB)指定Edentify公司协助其成员运用新武器以保护银行和客户免遭身份窃盗和欺诈。Edentify是一家更好的身份管理解决方案供应商, 使用专有数据分析技术程序将帐户特性与外部查询数据库进行比对。Edentify 基于其身份基准技术为 ACB 成员提供三种产品: ⑴身份(ID)评定系统分析银行所有的账户以及对标识处于风险的账户作更深分析以保护银行避免接纳使用假身份的客户;⑵ID筛选系统为新账户提供即时或者一组经过处理的申请者将欺诈活动遏制于萌发之前;⑶ID警示系统基于新的身份记录不断地检测账户并在远远先于通常发现欺诈活动的时间内向银行警告新的身份谬误。基于进一步调查, 银行而后向客户发出警告。

灾难警示与业务连续

过去7年中,大量的事件包括恐怖袭击和自然灾害,警示了计划和准备的重要性。2005年,卡特琳娜――近70年以来登陆影响美国最强的飓风对地方社区小企业、小银行的业务连续性计划和灾害反应能力起到了重要警醒作用。

社区银行从中汲取了许多经验教训,并且为应对业务经营中断改进了计划。当然,社区银行不可能为每桩可预见的事件以同样的力度做准备或计划,但应该估计事件和其潜在的可能后果,并必须了解计划、准备和测试所需消耗的时间、精力和资金。相应地确定最有效的方式缓和风险,并持续估计应当更加关注和防备的可能事件。

卡特琳娜作为一个更广泛的事件使银行为自己所在和更大的社区担当复兴。社区银行意识到:第一,在任何社区提供金融服务的重要性;第二,在危机期间有责任向顾客和邻居提供服务。应该相应设法了解并协调计划与邻里、城市和州的灾害反应程序。实际上,社区银行对关键系统的认知通常会协助当地政府和公用事业公司更好地评估这些准备对顾客的影响。同样,可以通过了解附近基础设施的作用和局限以及社区的灾害反应方式以改进社区银行的反应能力。

2003年,监管者曾对业务连续性计划的修订指引,明确建议银行应将全方位的中断风险因素纳入其业务连续性和灾难应变计划。该指引提出良好的业务连续性管理的基本要点是:第一,建议银行对业务中断如何实质影响银行业务进行充分评估,并对客户提供必要的服务。这种评估应该包括造成业务中断的各种不同的情形和可能的事件。其次,应该分析业务中断的可能影响,包括恢复期的延长,适当反应方式等。一旦制定业务连续性计划就应付诸实施并定期检验,同时,在银行业务活动扩大或改变时,应根据从测试或现实生活事件中收集的新信息作适时更新。

人是最重要的资源,因此,在制定业务连续性计划时,应通过各种渠道保持人员的融洽相处和沟通,包括如果电话和电力服务失效的情况下如何联通人员。对于地域市场较小的银行,非常有必要建立雇员、顾客与其它地区的通讯联络。由于中断的影响,银行家应该预料到一些工作人员,可能因处理家庭紧急情况而限制其工作能力。因此,识别和培养后备人才以处理关键操作和服务就显得特别重要。

业务影响分析和计划要求,银行不仅要了解自己的业务范围,而且还要了解支持这些业务的系统和程序。必须在中断延续期启用储备或某种类型的恢复设施,以提供关键的客户服务。也需要在电脑系统瘫痪的情况下准备提供人工服务。

对我国商业银行实施全面ERM的若干建议

高度重视风险管理

树立全局视野的风险意识,依据利益相关者的风险偏好立场,将风险容忍融入战略战术的决策中,在风险安全控制和商业机遇之间作出更好的权衡,ERM定能有助于商业银行收到更高的业绩。

尽管有遵守新“游戏”规则的压力,但许多商业原因也要求在金融服务行业全方位监测和管理企业风险,银行无论大小都能从ERM受益。智能化处理合规问题、加强操作稳健性、更安全合理运用信息数据、完善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等将超出预期的有效风险管理,从而进一步转变为商业竞争优势。

风险官责任应有侧重

风险官的角色与传统的安全和稳健的信贷管理与合规管理不同,必须承担培训责任使所有员工了解银行风险。风险官应设法从整个银行获取信息并追踪专门知识,与业务合规官密切协作以确保达成合规目标。首先,风险官需要熟悉每年发生变化的管理问题,指出员工需要了解哪些内容,并建立程序确保知识的补充更新。其次,风险官也要充当金融市场的经济分析家,对贷款组合风险作详尽解析使风险管理委员会觉察到行业风险所在。

意外潜在事件重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