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会展管理论文

会展管理论文赏析八篇

时间:2023-04-23 15:25:00

会展管理论文

会展管理论文第1篇

 

一、管理会计的定义

 

管理会计是一个非常年轻的学科,从产生到现在只有百年以下的历史并且关于管理会计理论研究的历史更是只有十几年的时间而已。到目前为止,不论是国内的研究还是国外的研究,管理会计理论都未能形成一套标准的,公认的理论体系。最初的“管理会计”名字,在H·W ·奎因坦斯教授出书的代表作《管理会计:财务管理入门》中出现,之后西方国家的各个会计学者和相关组织机构根据自身的专业了解程度,开始从不同角度对管理会计进行描述和分析[1]。1997年美国会计学者罗伯特·S·卡普兰在他与其他学者合作写的《管理会计》第二版中定义:管理会计能够为各级管理者和组织中的员工提供财会和非财会信息的过程。此过程需要组织内部全部职员对相关信息需求的推动,并有助于员工们设计出各类投资和经营决策方案。1970年到1980年之间,我国决定引入国外管理会计的相关内容,中国对管理会计研究非常优秀的学者有汪家佑和李天民[2]。

 

二、管理会计主体

 

管理会计主体通常是指管理会计为其办事的某一特定单位[3]。众所周知,管理会计大部分是向内部管理者提供有效决策信息的内部会计,不需要遵从公认的会计准则,所以管理会计的主体是具有层次性的。依照企业内部的各类管理需求,管理会计的主体既是企业内部各个责任单位,也是一个企业。然而随着网络经济的兴起与发展,无体企业是可以依照交易的需求,在短时间内能把若干个体由网络连接起来一起工作,交易结束便可以告知解散;再比如有些上市公司拥有多个子公司,而每个子公司又有许多联营企业、关联公司等。在这种情形下,有些学者建议,有必要拓宽管理会计主体的空间领域。不仅是企业内部的各个责任单位或单个小企业整体,还可以是多个个体的联合体,如母子公司或者是无实体公司。

 

三、管理会计的发展

 

(一)成本控制是管理会计初期阶段的基本特征。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西方国家开始启用“科学管理”模式来解决日益严峻的生产问题。泰罗是古典管理理论的重要代表人物,他曾在伯利恒钢铁公司利用与会计紧密结合的方法进行了有效的资本管理。他认为成本管理是企业控制和规划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构成部分,所以他把成本会计的管理机能交由计划部门来执行,这样做有利于在一般的生产设备的条件下可以推进企业用稀少的材料和较短缺的工时生产出更多的产品,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泰罗的研究成果在经过不断的实践发展后对管理会计的兴起起了关键性作用,逐渐构成以泰罗学说为基本方向的管理会计。在这一期间,管理会计以成本节制为基础,以提升企业的生产效益为目的,关键内容有三个方面:预算控制、标准成本和差异分析。

 

(二)预测决策是管理会计决策阶段的重要特征。二战之后,西方国家开始兴起行为科学理论。行为科学派别认为企业管理模式的发展应该由最初的以事体为中心到以人为中心,这同时也是管理思想的一个重大改革。行为科学之后便是管理科学。在管理过程中管理科学流派采用科学的方式并运用数学来攻克问题的方案,偏重解析了管理中的科学和理性等。之后,管理会计合并了管理科学中大部分内容。

 

(三)战略管理会计的产生。战略管理会计是随着信息普遍化和全国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而产生的,人们逐渐认识到企业外部环境对企业本身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尤其是跨国企业对企业内部和外部的管理环境都很重视,他们认为这样更有利于企业未来的长期发展。并且,企业为了能实现最终目的,得到核心的发展能力和逾额利润,就得分析企业本身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 (包含竞争者、 客户和政府机构等) ,并及时传递外部环境的动态变化。战略管理会计的定义是由美国经济学家西蒙斯在1981年提出的,他将“战略管理会计”解释为:“用于监督与构建企业战略的、有关企业竞争对手的管理会计数据的提供与分析”。[4]它主要分析的是企业的竞争地位和提升企业市场占有率。研究结果表明这不仅扩展了传统管理会计学的研究范围,还联系了竞争者经营管理的分析来对本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地位进行探察[4]。

 

四、战略管理会计特点

 

(一)适用范围:较为关注企业外部环境管理,跳出仅关注企业内部管理的固定框架,能为企业提供更为有利的财务信息,尤其注重各种相对指标或绝对指标的分析和计算。

 

(二)决策目标:战略管理会计比较注重企业的长远发展,超出了较为单一的期间范围,还能利用它了解企业在经济市场中的动态变化。

 

(三)研究对象:战略管理会计一般分析与企业经营策略有关的非财会信息,例如生产指标的弹性、产品品质、客户的满意程度、市场占有率、与战略资本有关的数据、企业资产的规模和基本产业布局对企业的影响等。

 

结论

 

战略管理会计是由传统管理会计的延伸而来,近几年来它在我国的企业管理中运用较广[5]。随着我国的现代企业制度的推行以及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自由发展空间较大,具有较强的独立性,能自主决定其投资、生产、经营等各方面的问题。加之我国信息技术的发展快速以及电子信息技术的普及,使得人们能更好地收集,整理和使用这些信息,为战略管理会计的应用与实践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支持。企业运用战略管理会计,来制定合理的战略方案,提升企业生产效率和利润最大化,为企业赢得经济市场上的优势。但是,传统的管理会计在当今依然占有一席之地,对我国企业原有的内部管理依然具有广泛地实用性。所以,我们得正确认识和了解传统管理会计和战略管理会计的适用性和局限性,使两者能够相辅相承,互相补充,进一步促进企业未来的发展。

会展管理论文第2篇

关键词:社会发展战略要素策略选择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逐渐拓展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建设多位一体。这表明,社会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发展尺度,相应地,社会发展战略也成为当代中国乃至世界的一种主流意识和历史性实践。这个主流意识和历史性实践,呼唤社会发展战略理论研究的兴起和发展。

一、社会与社会发展战略

研究社会发展战略问题,首先阐明对社会、社会发展与社会发展战略的概念和内涵的理解,明确社会发展战略在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才能在研究的场域中保持清醒和自觉。

(一)社会发展战略的概念

关于“社会发展”的含义,国内外大致存在广义和狭义两种解释,其划分标准取决于对“社会”一词的理解。广义的“社会”亦称经济社会,泛指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及其发展的一切活动,它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狭义的)、生态多方面相互联系的统一体。由此定义的社会发展概念,涵盖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全部领域和范畴,是一种包括经济发展、政治发展、文化发展、社会发展和生态发展在内的多位一体的发展。

狭义的社会发展概念表现为两种情况:一种是相对于经济发展而言的社会发展,即不直接反映物质生产领域的活动,并着重体现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状况的社会发展;另一种正是我们这里要研究的对象,即相对于经济发展、政治发展、文化发展和生态发展的社会发展的概念,它涉及的领域和内容与社会学研究的“社会”范围大体相当。主要包括:人们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生活方式的丰富多彩,人口增长的适度有效控制,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和人的平均寿命的延长,医疗卫生和体育事业的发展,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以及社会结构、社会组织、社会安全,等等。

“战略”一词源自军事理论,概指对战争全局的谋划和指导,以后演变为发展战略,泛指经济及与经济相关联的其他社会生活发展中有关决策与指导的理论和方法。一般把国家规定的一定历史时期内的全局性方针和任务亦称之为战略。社会发展战略是由国家(或国家机关)承担主体责任的一种战略,即国家通过立法和国民收入的再分配以及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和社会服务体系等方式,保障社会成员生存和发展,促进社会稳定和安全,提高社会成员生活质量和福利水平,增强社会成员的健康水平和延长人们的平均寿命,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战略。

显而易见,社会发展战略凸现全面性、长远性和根本性三个基本特征。社会发展战略的全局性既有全球性、全国性的宏观意蕴,也有各个地区和相关部门自身的某一特定全局的意蕴,还有体现在社会发展战略系统空间上的整体性意蕴。这说明,社会发展战略是对社会发展的全局性问题的谋划,它作为一个系统是由大量的局部或部分优化组合而成,从而具有整体功能效应,并在质和量上都有与局部或部分炯然不同的特性。然而,由于解决全局性的问题往往不是一时可以实现的,所以又必须赋予社会发展战略以谋划长远性问题的含义。同时,一般来说,全局性、长远性的问题,必然都是带根本性的重大问题,因而社会发展战略有了根本性的特征。我们研究社会发展战略始终必须紧紧围绕上述战略的三个基本特征,偏离了这一点就会出现方向和目标的错位,甚至不称其为战略问题。

(二)社会发展战略的内涵与地位

社会发展战略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不仅包括人口问题、社会保障和社会事业,还包括社会结构、社会组织以及社会安全等若干方面。

1.人口问题。人的发展状况表现在一国人口规模、人口素质、人口结构、人口老龄化、劳动力构成、健康状况、生活水平和生活方式等,人口系统既是经济系统的支持因素,也是社会系统的支持因素。马克思说过,生产包括物质财富的生产和人自身的生产。人口问题,归根结底是人口再生产的发展问题。人口战略是对一定范围内较长时期的社会人口增长速度和人口生育质量的谋划。对于当代中国来说,这种谋划就是促进人们传统生育观念的转变,提高计划生育的技术服务质量,调整人口结构,完善人口管理体制,增强人民体质,提高人口素质,把众多的人口数量转化为重要的人力资源。

2.社会保障。我国的社会保障作为一个体系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和社会互助、个人储蓄积累保障。其中,社会保险在社会保障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主要包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

3.社会事业。社会事业是指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领导的社会建设和社会服务,与行政部门和企业(包括金融机构)相并列的活动。主要包括医疗卫生事业、体育健身事业、慈善事业,以及其他社会公益事业。

4.社会结构。社会结构包括阶层结构、城乡结构、区域结构、家庭结构、就业结构等。其中最重要的核心结构是社会阶层结构。国际经验表明,现代化社会阶层结构一般都是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形”(亦称“纺锤形”)的社会结构。只有这样的社会结构,才是比较稳定、健康、和谐的社会结构。

5.社会组织。社会组织又称公共领域,通常也叫“第三部门”,指执行一定的职能,完成特定的社会目标,有计划地组织起来的社会群体。一般情况下,它是非营利组织,主要包括城乡基层自治组织、社区组织、社团组织、社会中介组织以及其他各类群众组织。

6.社会安全。社会安全是指人群公共生活空间的安全,包括人民生命财产、生活、生产和工作的安全,它直接体现与人民群众密切相关的安全利益需要。如果社会安全状况不断恶化,必然会导致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的不安全。在现代社会,社会子系统发展较快,社会安全与经济安全、政治安全、文化安全和生态安全的关系已经越来越密切。

社会发展战略的地位不仅是指它对于社会发展本身的价值,而且也表明它在国家总体发展战略体系中的位置和作用。社会发展战略是国家总体发展战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整个社会领域的角度来说,发展的内容包括以人为本的经济发展、政治发展、文化发展、社会发展和生态发展,相应地就有了经济发展战略、政治发展战略、文化发展战略、社会发展战略和生态发展战略,从而说明制订和实施社会发展战略是实施国家总体发展战略的一种结构性必然,并在其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首先,社会发展战略不是经济发展战略的补充和依附,而是与经济发展战略并列的、有密切联系的一个发展战略。社会发展战略涉及人口、福利、卫生和分配等诸多方面,在很大意义上是如何分配经济发展成果的问题,主要涉及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或者说经济增长与社会公平的关系。同时,社会发展战略与经济、政治、文化、生态发展战略之间,也是互为条件、相互作用和辩证统一的。因此,社会发展战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必要的,也是必然的。

二、社会发展战略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社会发展战略要素同一般战略要素一样,包括战略目的、战略思路、战略决策、战略总结等,其中战略决策要素包括战略依据、战略方针、战略目标和战略重点,以及战略对策等。各要素之间互为制约、互为条件、互为作用、不可或缺。

(一)战略依据

一般来说,一个发展战略的决策和运行需要遵循三个基本依据,即理论依据、历史依据(亦称经验依据)和现实依据。社会发展战略的决策和运行也概莫能外。

从理论层面看,社会发展战略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马克思主义哲学为社会发展战略的研究提供了世界观。生产力观点揭示了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从而为社会发展战略要素中的战略方针、战略目标、战略重点以及战略保障提供了重要的依据。群众观点则揭示了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动力。因此,社会发展战略坚持以人为本,把解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问题放在首位,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显然必须以群众观点为基本理论依据。当然,社会发展战略还要以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产生的具体理论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理论为依据,从一定意义上说,这是现实社会发展战略更为重要的理论依据。此外,社会发展战略还要靠诸如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以及发展战略学、发展社会学等专业理论提供的支持。

从历史层面看,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是社会发展战略的重要依据。社会发展是一种历史的前后相续的发展,现代社会的发展要在吸收过去社会发展创造的优秀成果和基本经验的基础上有所发明和创造。因此,了解本国社会发展的历史和成果,总结经验和教训,无疑是制订和实施社会发展战略的重要前提。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伟大实践运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了丰富的经验,也有许多值得吸取的教训,这些经验和教训是我们制订和实施社会发展战略的重要历史和经验依据。

从现实层面看,一个国家的国情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是该国社会发展战略的最基本的现实依据。“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1]同样,社会发展战略的决策和运行也要靠我们自己来创造,这种创造必须立足于我们“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即中国的国情出发,实事求是地选择和确定符合中国人口多、资源少、生产力落后、地区发展不平衡这个基本国情的社会发展战略方针、目标和对策。同时,现实又是一个宽泛的范畴,既要考虑国内的发展状况,也要研究世界各国的现实发展条件和战略意图,预测未来全球发展的主导趋势,全方位地分析社会发展面临的现实和未来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

(二)战略方针

战略方针是社会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亦即制定和实施社会发展战略的基本出发点和基本原则。战略方针对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阶段以及其它具体措施起着指导性作用,因而是社会发展战略的灵魂。社会发展战略决策的首要任务是确定战略方针。

1.坚持以人为本。民生问题,事关群众的生命、生存、生活,是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孙中山先生说:“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群众的生命”[2]。抓准并解决好民生问题,是社会发展战略的关键所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在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重大举措等方面都突出了以人为本,强调关注民生、改善民生。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强调要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提出了一系列富有针对性的措施,诸如就业作为民生之本、收入分配作为民生之源、社会保障作为民生之安全网等政策。这充分表明,解决社会问题要始终贯穿以人为本、高度关注民生这一价值取向。为此,社会发展战略要始终贯穿“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这根红线,坚持以人为本的方针,牢记“群众利益无小事”。

2.坚持各尽其能与各得其所。使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这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最根本特征,制定和实施社会发展战略必须始终坚持这个原则。各尽其能,就是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激发和释放人们的创造活力。人的活力根本来源于既能施展自己的才能,又能获得与其才能实现结果相适应的价值。当每个人(全体人民)都充满活力的时候,这个社会无疑就是充满活力的社会。各得其所,不仅涉及分配和享受,而且涉及人的生活、生存状态和人在社会关系中的地位,以及人的价值的实现,等等。使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不仅是社会发展战略目标赖以实现的内在条件和基础,而且是使社会充满活力的根本动力。

3.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把“统筹城乡发展”摆在“五个统筹”之首,说明城乡关系在我国整个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统筹城乡发展,实质上就是把民生问题的解决和改善置于全国城乡联动的格局之中,在根本上有利于缩小城乡贫富差距,在全社会的范围内实现社会正义。因此,社会发展战略应贯彻统筹城乡发展的方针,继续走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的道路,着眼于从社会层面改善民生,进而推进社会公平和正义的实现。

4.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社会稳定既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又是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只有抓住稳定这一决定性的环节,才能实现社会发展战略目标。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的方针,就是把人民生活水平、健康水平和社会安全统一起来,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作为“稳定”的基石。同时,要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专群结合,依靠群众,加强和完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机制,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稳定压倒一切”的方针应贯穿于社会发展战略制定和实施的整个过程。

(三)战略目标

战略目标的选择和确定尤为重要,它既是动员社会的旗帜,昭示着社会发展方向,也是一定社会发展理论、社会发展战略的宗旨和意图的集中体现。作为一个有机的群体,社会发展战略目标大体上包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保持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和稳定。

1.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问题归根到底是人的问题。人的全面发展,主要在人的主体能力、社会关系和自由个性等要素上的综合发展。社会发展战略目标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最高的价值追求。人不仅是社会发展的推动者,更是社会发展成果的享有者。指出:“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需求。”[3]可见,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人的发展,满足人的需要,这是我们制订和实施社会发展战略必须始终坚持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2.促进社会和谐。社会和谐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点。劳动就业、医疗卫生、住房、安全生产、社会保障、收入分配等问题,既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也是政府应当高度重视和着力解决的问题。但是,目前在这几个方面还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诸如失业人口比例过大、社会保障覆盖面窄、社会救助能力弱、城乡收入差距过大等,这些矛盾和问题直接影响着社会和谐和稳定。因此,只有科学分析这些矛盾和问题产生的原因,才能积极主动地正视矛盾、化解矛盾。

3.保持社会公正。公正即公平与正义,反映的是人们自身的社会地位和利益关系。指出:“只有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人们的心情才能舒畅,各方面的社会关系才能协调,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充分发挥出来。”[4]因此,坚持公正原则,就是要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既要强调个人对自己、对他人和社会的职责、使命和任务,又要坚持反映人民群众要求的合理、正当和公平的利益分配尺度。尤其要通过国家运用制度化手段,直接干预社会的分配与再分配过程,有效地缩小贫富差异,调整社会关系,改变社会分配不公的状况,促进社会公平与正义。

4.维护社会稳定。维护社会稳定,保持安定团结,既是社会发展战略的一个基本方针,也是社会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目标。

(四)战略重点

简单地说,战略重点就是为实现战略目标而确定的主攻方向。社会发展战略重点主要包括社会体制的完善、社会结构的优化、社会关系的调整和社会管理的强化。正确地选择和解决好这些战略重点问题,对社会发展战略方针和目标的实现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1.建立和完善社会体制。首先,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制。以基本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线为突破口,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使各种社会边缘群体、弱势群体和其他不利群体都能够得到基本的生活保障。其次,建立和完善社会流动体制。一是地域间的群体流动,使东西、南北、城乡之间每个社会成员都能够公平地取得同等的资源;二是各阶层间的流动,打通阶层壁垒,使各社会阶层的人员在角色上处于不断更新变换之中。再次,建立和完善社会服务体制。健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重点加强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和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的新型城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落实经费保障措施。强化公立医院公共服务职能,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加强食品、药品、餐饮卫生监管,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安全。最后,建立和完善社会预警和应急体制。把社会风险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加强信息反馈,及时发现社会不稳定因素的征兆,给相关部门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案与对策,从而达到维护社会稳定的目的。

2.调整和优化社会结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必然是一个结构合理的社会。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现阶段的社会结构主要包括人口结构、就业结构、社会阶层结构、城乡结构、区域结构、组织结构等。因此,随着经济的发展,制订和实施社会发展战略要注重调整和优化社会结构。从总体上说,政府要利用财政、税收、福利等杠杆,对收入分配进行科学调控,理顺工资和收入分配的秩序,努力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减少贫困和低收入群体,实现社会结构的“纺锤形”发展。具体地说,一是要稳妥调整人口结构,关键是继续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改善教育、卫生状态,做好提高人口质量的工作,争取人口结构逐渐趋于合理;二是要全面促进就业结构的调整,包括调整劳动力就业的企业规模结构、就业的产业结构、就业的所有制结构等;三是要加快城乡结构调整的步伐,关键是推进户籍等制度改革,加快城市化进程;四是要实现人在社会中的有序流动,从而使社会结构在总体上适应经济结构变化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

3.理顺和调节社会关系。马克思说:“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5]实践证明,利益关系的协调是经济、政治、文化和生态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更是社会发展的基础。理顺和调整社会关系的关键在于调节好利益关系。制订和实施社会发展战略,要坚持把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增强战略决策的科学性、全面性和系统性,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的利益。要高度重视和积极维护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坚决反对和纠正各种损害人民群众利益的行为。抓准绝大多数社会成员的共同利益与不同阶层的具体利益的结合点,认真解决改善就业环境和维护劳动者权益中的实际问题,继续采取有效的扶贫帮困的社会政策,确保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和发展的成果。同时,教育人民群众正确处理个人和集体、局部和整体、当前和长远利益的关系,增强主人翁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引导他们以合理合法形式表达利益要求、解决利益矛盾。

4.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只有切实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才能形成与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秩序相协调的社会秩序。因此,社会发展战略要把实施有效的社会管理作为重点任务来推进。一是,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和人民群众愿望相适应的更加有效的社会管理体制,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二是,完善社会管理政策法规,整合社会管理资源,改善社会组织方式和管理方式。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凝聚人心的作用,发挥城乡基层组织协调利益、化解矛盾、排忧解难的作用,发挥社团、行业组织和社会中介组织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加强城乡基层组织建设和各类民间组织的培育发展,推进农村基层民主,健全村民自治机制;完善城市居民自治,促进和谐社区建设;培育发展民间组织,加大管理监督力度。

三、社会发展战略对策与创新

落实社会发展战略方针,实现社会发展战略目标,必须制订相应的对策。这些对策既包括作用于社会发展战略本身正常运行的对策,也包括针对社会发展战略所涉及的领域和环节等作用对象,以相应采取社会管理机制、优化社会发展环境、解决社会突出矛盾、保持社会持续稳定等方面的措施。

(一)战略对策。社会发展战略对策是同社会发展战略目标相联系的措施和手段。简而言之,就是社会发展战略目标究竟用什么手段来实现。这里主要包括制订战略规划(方案),综合运用经济、政治、行政、法律和文化等手段,实施宏观调控,加强过程管理,完善社会发展战略机制和方法,推进社会发展战略创新。

(二)战略管理。战略管理是为实现社会发展战略方针和目标,对社会发展战略作为一个系统本身的运行及其所涉及的社会各个要素和环节进行组织、协调、监督和控制的过程。实施战略管理是社会发展战略决策和实施得以顺利进行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和措施保障。一是,社会发展战略管理就是人们(战略主体)基于对社会发展战略运行规律的把握,通过一定的手段、一系列的措施,促成人力、物力、财力、技术、信息等资源的有效结合与合理利用,保证社会发展战略作为一个系统而正常运行,并不断增强运行的有效性。二是,社会发展战略管理就是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生活环境,保持良好的社会秩序,维护社会稳定,保证社会发展战略方针和目标的实现。

(三)战略机制。战略机制是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社会发展战略机体的各个构成要素之间的有机结合、互相连接、互为因果的联结方式,是社会发展战略各个要素环环相扣的运行过程。建立长效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是社会发展战略机制的重要内容,主要包括:利益协调机制(利益引导、约束机制,利益调节、补偿机制,利益表达机制等)、调控机制(领导、组织机制,协调、控制机制,导向、激励机制,评估、反馈机制等)、管理监督机制,以及社会预警体系和应急管理体制,等等。同时,要加快政策法规建设,加强政策理论研究,加大开放度、增强透明度、扩大参与度,使之更具科学性和规范性。完善社会发展投入机制,加大对社会发展战略实施的物质支持力度。

(四)战略方法。战略方法是关于如何推进发展战略或怎样达到发展战略目标的理论。从一般方法上说,社会发展战略要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发展着的实践,遵循理论与实际相统一、历史与现实相统一、科学性与可行性相统一的原则,以及正确运用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等。从具体方法上说,社会发展战略的运作方法是一个多方面的集合体,诸如目标管理的方法、榜样示范的方法、指标评价的方法,以及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战略调控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方法,等等。对于这些方法的运用,既要根据社会发展在各个时期和不同地区或领域的不同特点来确定,又要注重异中有同,渗透综合,多种方法交叉并用。

(五)战略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它也是一个政党进行正确决策的灵魂和动力”[6]。社会发展战略创新的前提是观念创新,即在注重以人为本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和不断更新社会发展的理念。社会发展战略创新的关键在于社会发展的体制和机制创新,而改革是体制和机制创新的本质,因此,体制和机制的创新要从改革上想办法、要动力。社会发展战略创新的关键还在于实现目标创新和内容创新,这是比较具体的创新体系,其中根本的在于围绕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直接的社会问题,根据历史条件的变化,立足于新的实践,把握时代特点,研究现实中的重大问题,用创新的思维做出新的回答。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85.

[2]孙中山全集(第9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6.355.

[3].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4243.

[4].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50627.

会展管理论文第3篇

1引言

从广义上看,会展物流包括展览前后展品的物流,会展活动期间向参展商和参展观众分发食物的物流以及与此配套的会展设施的物流等。从狭义的角度看,会展物流的研究主体是展品的流动,会展物流就是将展品这种特殊的商品,为满足商品展览的特殊需要,及时准确地从参展商所在国(地)转移到参展目的地,展览结束后再将展品从展览地运回的过程,包括展览前后的仓储、包装、国内运输、进出口报关和清关、国际运输、展览中的装卸、搬运,以及在此过程中所需要的信息流动。可见,无论是贸易展还是消费展,综合展览还是专业展览,会展活动期间都汇集了大量的商品,导致了频繁的物流活动。由于展品本身的特殊性,使得会展物流比一般的物流活动有着更高的要求。

2会展物流系统

任何系统活动的基本结构是输入--转换--输出,会展物流活动便是伴随着展品的输入--转换--输出而发生的。其中输入要素为:展品、劳动力、资金、设备、动力、信息等要素,经过运输、仓储、配送、装卸、搬运、包装、进出口报关、物流信息系统等转换子系统,将展品在规定的时间内送到规定的地方,并将在此期间产生的信息传递给相关的主体。从会展物流活动的内部而言,会展物流系统包括上述的三个基本环节,其中转换子系统必须配以计划与控制子系统,对输入的各资源要素需求及转换过程的作业订出计划,同时监控输出的质量和成本,一旦发现不能接受的偏差,则需采取纠正行动。此外会展物流活动并不是一个孤立的个体,它必然与其它相关的市场主体发生关联,不断地进行着信息和能源的交换。在此系统中,由于展品展览的特殊性,会展物流具有以下特点:

(1)高度及时性。通常,一般性的展览在一年前就已预定好日程,为了保证会展的如期举行,展品的如期顺利运达成为关键。

(2)运送的稳定性。会展物流涉及的展品五花八门,如精密仪器、工艺品、宠物等。这些展品不仅特殊、难运,而且数量少,因此能否稳定地送达目的地非常重要。

(3)返回物流。通常会展结束后,展品必须运出境,就算转为正式进口,也需办理进口手续,这一流动类似于一般意义上的废弃物流。但是其消耗的费用、时间并不亚于一开始的展品流动。

会展物流系统的目标是效益最大化,但是会展物流本身的特殊性使得会展物流活动中存在着大量的效益背反现象,主要表现为以下两方面:

(1)时间的及时性和成本的矛盾。如前所述,会展物流要求高度及时,如果为了确保时间而提前到达,那么高昂的仓储费用会导致成本过高。如果想及时到达而忽略了突发事件(如进出口清关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运输途中的突发事件等),那么可能会延误到达目的地的时间。

(2)质量和成本的矛盾。会展过程中,展品是核心,因此展品的质量成为会展物流关注的另一要点。首先,确保展品质量使得装载空间难以充分利用;其次,包装的好坏与展品的损坏率有直接关系;再次,运输中途转车无法监控,丢失东西时有发生;最后,对于巡回展这类特殊的展览,为了保险,一般都要通过不同的途径向同一地点发送两套。要解决上述矛盾,实现会展物流系统最优,就必须引入系统集成方法。集成管理是一种全新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其核心是强调运用集成的思想和理念指导管理实践,其实质是在一个统一目标的指导下,实现各要素的优化组合,在要素之间形成强大的协同作用,从而在最大限度上放大系统功能和实现系统的目标。

3会展物流集成管理模式要实现完全意义的集成管理,必须经过三个过程,即物流功能集成、供应链管理、物流服务商的联盟

3.1物流功能集成在会展物流管理的最初阶段,主要集中在物流各功能要素的整合上。20世纪50年代以前,企业通常只把物流的功能局限于便利和支持工作方面。因而,物流被认为是一系列分散的、非协调的活动,物流管理也以分散管理为基础。这一分散的思想也渗入了会展领域,使得与物流相关的工作被分散在各个职能部门中,由于每一个部门仅把注意力集中在取得自己的职能优势上,忽视了整体的利益,导致会展活动的总体目标无法达到最优。今天,越来越多的组织认识到了集成的重要性,强调集成是组织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主要方法。描述了会展物流功能集成过程,会展物流系统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物流作业系统,即前述的运输、仓储、配送、装卸搬运、包装、进出口报关和清关等相关活动,其间,展品是各个活动的中心;另一方面是物流信息系统,即为保证各职能部门正常运转而提供相关信息的交互系统。其信息主要包括参展商的信息、主办方的信息、物流的信息等。只有将各功能要素有效整合,才能保证将恰当的展品在恰当的时候送到恰当的地方。物流功能集成的第一步任务目标是实现各个功能内部的集成化管理。如运输功能,由于空间的无限性,使得公路运输、铁路运输、水路运输及航空运输等多种方式并存,而这种并存又割裂了展品的顺畅流动。尽管各运输方式在运输量、运输质量、运输时间方面各有所长,但由于时间和空间的间断,加大了展品流转过程中的风险,如等待时间加长,损坏概率加大等。如果能将各种运输方式有机地整合起来,则能有效地缩短展品的在途时间,提高展品安全抵达的概率。目前,集装箱船的使用,物流功能集成的第二步任务目标则是各个功能之间的集成化管理。即如何将不同的功能主体形成一个总体物流过程,使得各个环节能够高效无缝的链接。在企业物流中,MRPⅡ和JIT思想能够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但是由于会展物流本身的特殊性,使得该阶段的集成,不仅需借鉴企业物流的集成思想,还有赖于参与会展活动各个相关主体的支持。因而,会展物流的集成不仅体现在各个功能主体的整合,还包括相关参与主体的集成。

3.2供应链管理市场竞争的实质已不是单个企业之间的较量,而是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会展活动中涉及主办者、搭建商、会展物流服务商(运输商、货运)、展馆方、信息服务商、参展商等多个市场主体。他们相互作用,形成错综复杂的网络。在此网络中,又存在着多条供应链。如以会展主办者作为核心企业,则搭建商、会展物流服务商、展馆方、信息服务商、参展商等都是其战略合作的伙伴。若以物流服务商作为核心企业,其供应链结构如图3所示。可见,尽管物流服务的主体是会展物流服务商,但是在展品的实体流动过程中,参展商和主办方中任一方的效率低下都会影响到整个物流服务效率。因而必须从整个供应链角度去研究、规划和管理。由于会展物流具有高度及时性,运送的稳定性和返回物流等特征,使得供应链管理思想(如准时制、快速反应等)在应用时,应考虑到会展物流的实际需求。

3.3物流服务商的联盟在会展物流中,物流服务商实际上提供的就是典型的第三方物流服务。他们是提供物流活动的实际主体。其主要优势是具有规模优势和专业化优势。但是随着会展业的国际化趋势,参展商也越来越倾向于选择完备而高效的“一站式”物流服务。这一趋势导致了物流服务商的横向联盟。一方面可以迅速高效地满足参展商的实际需求,另一方面也可进行优势互补,通过资源整合降低成本,达到多赢的局面。目前物流服务商联盟的典范是国际展览物流协会(IELA)。它是一个有着70多家展品物流货运的全球化协会。成为IELA的会员,可以相互制定合作协议,而且可以使用当地的货运资源,从而在服务水平和费用方面获得保障。此外,有助于解决当地化物流的问题。如运输方面需熟悉当地的交通法规,海关方面需熟悉当地的法律等,此类问题均可通过与当地的物流服务商合作而得到解决。

4实施会展物流集成管理模式的前提集成管理的空间要素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即管理主体、管理对象、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

从会展物流的集成管理过程来看,其管理主体是所有与会展物流活动相关的人员,管理对象是与物流相关的所有过程以及过程的输入输出。要保证集成管理模式的有效实施。还必须作好以下两方面工作:

4.1标准化由于会展物流体系的各个主要环节只有局部的标准化,这些标准化之间缺乏配合性,不能形成会展物流系统纵向的标准化体系,因此,形成整个会展物流体系的标准化成为会展物流集成管理模式有效实施的基本保证。会展物流的标准化不仅表现在物流配套设施设备等硬件的建设方面,还体现在物流运转流程、操作方式等软件上。会展场馆和会展仓储配送中心的建造都应充分考虑到物流因素,如会展场馆,其物资通道的口径与场馆空间及面积要符合科学的比例,场馆应配备合理大小的停车场和临时仓库。对于会展仓储配送中心,其内部格局的设置则要按照″快捷、便利″的原则进行动态设计,即可随时根据会展主题的不同、依据展品的特点更新。同时,标准化还包括与会展相关的数据的标准化,报表单据的标准化,文档资料的标准化,工作规范的标准化以及各种术语标准化等内容。超级秘书网

4.2信息化从供应链的角度来看,会展物流的功能模式是反应型的供应链,其服务的核心是按时、安全地将展商的展品运至展位,基本目标则是尽快地对展商不可预测的需求做出反应,因此,会展物流服务商与会展主办者、展商等其他供需主体的有效沟通成为关键。此外,展品本身的珍贵性和对安全的高要求,使得对展品的实时监控尤为必要。可见,加强物流信息系统建设亦是会展物流集成管理模式有效实施的关键之一。

[参考文献]

[1]熊良福,夏国政.国际贸易实务新编[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2].会展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会展管理论文第4篇

【关键词】人口/养老保险/抚养比/政策

【正文】

一、人口发展对社会养老保险具有双重作用

(一)劳动年龄人口决定了养老保险基金积累的潜在规模,而就业率和就业效益制约着基金积累的增速

养老保险基金源于人们的工薪收入,因此劳动年龄人口的富匮与否,决定了基金筹集的可能规模。此外,至少还有三大制约因素:一是从业年龄。进入劳动年龄后求职与否,实际上是养老金能否积蓄的前提;二是退休年龄。退休年龄标准的确定,实际上是继续积蓄养老金或支用养老金的选择;三是就业率和就业效益。这影响着养老基金筹集的规模与效率。

(二)老年人口对社会养老提出强烈要求,从而对养老保险基金的增长产生制约作用

我国目前的养老方式:一是由政府承办的社会基本养老;二是传统的家庭养老;三是以个人储蓄为主的自身养老。随着独生子女政策的实施和人口老龄化的来临,老年人对社会养老的需求和意愿必将进一步扩张和强烈。事实上,年轻的一代也已缺乏为长辈提供各种养老资源的能力,传统的家庭养老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但老年人口的超速增长,又进一步表明社会养老负担的日益加重和基金积累难度更为加大,从而对养老保险基金的增长产生强烈的掣肘作用和后续影响。

二、我国社会养老保险机制运行及其发展趋势

(一)近几年来的特点及其成因分析

八十年代改革后的养老保险制度运行以来,呈现出两大特点:

(1)九十年代初养老基金的收入增长缓于支出增长,养老基金积累已出现萎缩迹象。笔者根据有关资料作了测算(注:高路:《社会保障应建立统一的管理机构》,《经济日报》1995年3月28日。),我国社会养老基金的收支情况,1993年比上年增收7%,增支12%,积累减少24.8%;1994年又比上年增收26%,增支30%,积累又减少约8%。另据财政决算统计,到1995年底,全国养老保险基金收入943.27亿元,支出829.5亿元,分别比1990年增长365.28%和381.46%,支出增长幅度均明显高于收入增幅,虽然积累总额在增长,但年度余额却在明显下降。应当说,在目前养老负担还较轻的情况下,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很不正常的。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我认为:一是长期实行松散的、高比例缴费豁免和因高缴费率而伴之高拒缴率的缴费制;二是由各种原因所致的陈帐拖欠,其中包括深化制度改革的成本和支付标准过高等因素影响;三是劳动年龄人口就业率及就业效益低下,导致劳动年龄人口增长所带来的提高基金积累的时序优势未能得以充分发挥和显现;四是收缴面窄而征缴措施不完善;五是未能有效地实现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保值增值;六是人口老龄化加剧,这是近年来导致养老支出急剧增长的最直接原因。

(2)我国老年人口的增长速度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人口老龄化的进程呈现出速度快、来势猛和超前于经济发展的特点。

资料显示,世界上发达国家的人口老龄化一般经历较长时间,如老龄化程度最高的瑞典用了85年;最早进入老龄化的法国用了140年;而中国只有13年,而且与国外相比,我国是先于经济发展之前提前进入人口老龄化的。(见下表)

表1中国未来人口抚养比的变化趋势预测

年份60岁以上%65岁以上%少儿抚养比老年抚养比总抚养比

19918.755.6943.2413.7456.98

19959.306.1144.1614.7958.94

20009.846.7142.9415.6058.54

200510.427.2137.6616.0253.68

201011.777.7132.0317.6249.65

201514.128.8429.4021.7750.67

202015.5510.8529.1023.7752.88

202518.4712.0630.0429.4659.50

203021.9314.6430.0536.5466.59

203524.3717.6328.6541.4570.11

204026.1119.5727.3342.7070.03

204526.8719.9727.3944.4671.84

205027.4320.4328.3148.4976.80

我们认为这主要由二个因素促成:一是实施了独生子女政策;二是人均寿命的延长。

(二)未来趋势预测——我国未来面临人口增长三大高峰

根据中国国情研究小组近年研究成果揭示,我国已相继面临总人口、劳动年龄人口和老年人口增长的“三线交叠增长”的非常时期:

总人口继续上升,估计到2050年将达16亿左右;与此同时,我国劳动年龄人口绝对量将持续增长到2020年,达94100万人,所占比重将增长至2010年,大约占67%左右,届时从属年龄人口比下降至50%以下,社会赡养负担最轻,即从现在至2020年是有利于我国经济发展的人口年龄结构变动的最佳时期,随后从属比上升伴随着劳动人口比重的下降,预示着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开始显现。另一方面,未来一二十年我们在面临劳动人口比重和绝对量增长的同时,还将面对失业人口继续上升的趋势。这就是说,如果我们不能作出劳动就业战略决策的合理选择,从根本上解决失业问题,丧失的不仅仅是难得的发展机遇,我们很有可能会因此而失去国家财力和自身养老金积累的“黄金时代”;更为严峻的是,我们还面对着人口年龄加速老化的挑战。专家们估计,未来30年我国将进入高速老龄化阶段,届时老年人口将逐年递增到3.35亿,占总人口的21.93%;此后20年间将进入人口老化阶段,老年人口比例将上升到27.43%,并在相当长时期内保持在这一高水平上。

三、顺应我国人口变动趋势及社会经济发展的政策选择

实现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要求,从根本上来说就是要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根据本代人与后代人各自的生存发展需要合理地进行资源的代际分配。从效率的角度来看,这种分配应有利于科技的进步和人类的发展;从公平的角度上讲,这种分配应体现社会全体成员享受社会发展成果的权益。所以说,养老保险基金的筹集和使用,既是进行代际分配的主要形式和手段,也是政府实现宏观经济调控的有效途径。

基于上述认识,笔者认为必须着手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一)开源增收,截流减支,提高社会养老基金的积累能力

(1)根据人口年龄结构特点,特别是劳动年龄人口加速增长的趋势,调整产业结构,开辟新的就业渠道,发掘和扩大费基。据资料分析,目前我国第三产业在三产中的产值和就业结构中的比重都有扩大的趋势,但总比例还远低于国际水平。目前绝大多数发达国家第三产业产值在GDP中所占的比重在50%-60%之间,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也已超过35%,我国1996年为31.1%,处于较低水平,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也仅26%左右,发展余地很大。另外,我国劳动人口的素质结构特点,决定了我们在规划未来一二十年发展战略时所不能忽略的一点是,必须确立合理的经济技术结构来顺应人口年龄结构变动趋势,最大可能地提供和增强吸纳劳动力的机会与能力,为形成充裕的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来源创造必要的条件。根据经济学原理,当资源被充分有效地利用时的产出水平是潜在的国民收入水平;因此,要实现潜在的养老基金收入水平,其关键是要发挥我们的比较优势,依据比较优势来调整和发展产业,通过提高就业率与提高就业效益来不断发掘和扩大费基。

(2)加快城市化建设步伐,拓展就业新领域,有效地开发和利用农村劳动力资源,增强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功能。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和新增劳动力主要分布在农村。据国情研究小组的《关于农村长期发展几个问题的系统研究》报告揭示,2000年农村劳动人口为6.6亿,届时农村总劳动力需求仅为2.79亿,潜在失业人口为3.1亿(注:《杭州日报》1996年4月1日。),按劳动参与率85%计,实际失业人口将达2.82亿;另据《经济学消息报》报道,未来5年,农村新增劳动力与现在的剩余劳动力总量将达2.14亿人,5年中尚有1.37亿农村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但同期城镇新增长的劳动力尚有1600万人失业,“九五”末期的城镇失业率将高达7.4%,也有学者认为现在失业率就已达到5-8%(注:刘国光:《中国经济适度快速稳定增长的理论与对策》《经济研究》1997年第10期第5页。),因此现有城镇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能量是极其有限的,而几亿农村潜在失业大军将是未来中国农村改革与发展的危机所在。据国家民政部完成的《中国设市预测与规划》报告显示,到2000年中国城市人口比重将达到24.5%,按总人口12.76亿计,城市人口将有3.1亿;到2010年估计达13.96亿,城市人口比重为31.5%。可见,尽可能多地吸纳农村富余劳力,变劳动力资源优势为经济发展优势的根本途径就是加快城市化建设的步伐,以拓展就业新领域。这既是实现农村社会基本养老、提高农民自身养老能力,真正摒弃生育旧观念的前提,也是今后较长时期内趋利避害解决人口问题的关键所在。劳动力资源是社会经济发展中最宝贵的资源,只有有效的加以开发和利用,才能使其创造出物质财富为人类所用。国际上,有不少国家都有农民必须参加社会基本养老的义务要求和规定。我国是农业大国,占总人口70%以上的农村人口,是我国社会养老基金积累的根本性源泉,有着拓展的广阔前景和巨大潜能。

(3)实行劳动预备制,提高就业效益,实现提高劳动年龄人口就业率目标向提高总人口就业率目标的过渡。据统计,目前我国15-24岁的青年中就业的比例正在降低,求学比例显著提高,并有逐步增长的趋势,1995年为19.13%,1996年上升为20.5%(注:《我国15-24岁青年就业比例下降就学比例上升》《杭州日报》1997年4月7日。),1993年就业人口平均年龄已达36岁左右,比1990年提高1岁,比1978年提高5岁,在国外,一般发达国家由于大、中学在校人口比重大,所以总人口就业率比较高,而劳动年龄人口就业率则往往较低,发展中国家的情况则相反,通常是劳动人口就业率高,而总人口就业率低。两者的衡量结果可相差10个百分点之巨。当今中国基本上是介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并有趋于前者的倾向。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普及和发展,这种倾向将会进一步显现出来。从目前发达国家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0%以上,而中国仅为30%左右(注:《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辉煌的20年(三)),《浙江日报》1998年9月25日。)的现状来看,这种变化对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不同学历劳动者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系数是极为有利的,因此除了在政策上要建立激励人们受教育的分配机制外,更有在制度上加以规范的必要。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消息,未来30年是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最多的时期,到2016年将达到最高峰8.7亿人,到2030年,我国小、中、大学年龄段的学龄人口之和将在3亿以上。因此,对新增加的劳动年龄人口实行劳动预备教育制度,是安置就业向素质就业转化的必由之路,不能将其视为只是个缓解就业矛盾的权宜之计,要把它作为提高就业效益、实现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坚持下去。

(4)实行统一工作年限的退休制度,或实行弹性退休年龄制度,充分发挥老年人力资源优势。据报道,我国平均预期寿命已提高到68.9岁,高于世界平均63.2岁的水平(注:《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国际比较》,《上海证券报》1998年3月11日。)。健康寿命的延长有可能会降低成本费用,提高经济效率。劳动力成本的很大一部分分别与衰老有着直接或间接关系:直接成本是医疗费用,间接成本是退休金。健康寿命延长意味着工作年限的延长将成为可能,总的劳动力生产成本会下降。在德国从1972年起就已实行弹性退休年龄制度,凡年满63岁男性,可自行决定是继续工作,还是退休,并从2000年起,把退休年龄从目前的63岁提高到65岁;意大利已准备把退休年龄从男性60岁、女性55岁分别逐步提高到65岁和60岁;在瑞典,男女退休年龄均为65岁;我国实行性别、职业差异的退休年龄制,与那些预期寿命与我国同水准的国家相比,我国的退休年龄普遍较低。从而两种现象不可避免:一是退休人口大量隐性就业;二是退休时工龄越长养老待遇往往也就越优。前一现象使我们无法真实地了解、反映和掌握当前的就业状况;后一现象也就意味着求学时间越长退休时比同龄人的养老金会更低,这既不公平也不合理。因此,我们建议考虑实行统一工作年限的退休制度,或实行弹性退休年龄制度。其好处至少有五:一是老有所为,于健康有益,延年益寿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重要标志;二是能有效合理使用人力资源,特别是将资深学者、科技工作者的耗损浪费减少到最小程度;三是有利于增强人们自身养老的意识与能力,既可减轻国家负担,也有助于建立起激励人们受教育的收入分配机制;四是变隐性就业为显性就业既不新增就业压力,又能客观反映我国从业人员结构及就业状况,实现提高劳动年龄人口就业率目标向提高总人口就业率目标的过渡,以促成整体国力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福利的增进;五是有利于完善劳动力市场,根据人力资源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原则开拓新的就业渠道,发掘新费源,实现保费的潜在收入水平。

(二)延缓人口老龄化速度,提高社会养老保险的覆盖率。

(1)实施人口战略,有效控制人口老龄化。

我国政府从1980年起实行“普遍生育一个孩子”的政策,有效地控制了人口的增长。然而这并非永久之计,若持续五六十年以上普遍生育一个孩子,带给我们的又将是社会无法承受的年龄结构问题,目前客观上又有尽可能地缓和人口老龄化的要求。国内外相近人口预测表明,本世纪末我国人口可达13亿,2010年为14亿,此时总生育率若达到并保持2.10的更替水平,则到2050年人口零增长时人口可达16亿左右。然而,在我国事实上的独生子女远末达到“普遍”程度。就此而言,超生的子女为父母时仍实行一胎率,既对继续控制人口数量增长完全必要,且具公平意义。若如此,2010年的更替水平就仍在2.00以下,人口零增长的时间将会提前,人口峰值将低于16亿,而老少比则将有所抬高,养老负担率大致由1990年的1/7,提高到2000年的1/6,而2010年、2030年将分别达到约1/4和1/3,这也就意味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势必还要加快。继续控制人口总量和延缓人口老龄化的双重压力同时要我们去面对。如何制定下世纪人口发展战略,将是决定今后社会养老保险运行效果的决定性因素,应慎之又慎。

(2)抓紧有利时机提高我国社会养老保险的覆盖率。根据中国目前的现实,要使养老保险制度真正走出困境,最关键的措施除了扩大养老保险费的费基外,还必须提高社会养老保险的覆盖率。任何改革都有个时机的选择与成本的权衡问题。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正面临着养老金制度改革的极好时机。因为与那些进行过类似改革的国家相比,我国现在的成本是较低的,因而承担相应费用的能力也相对较高。这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目前劳动年龄人口的老年抚养率仍然是较低的(见表1),依据“1994年劳动事业发展年度公报”,至1994年底,全国离、退休人数与职工之比为1:5.1,可见,我国目前的赡养、养老负担均较轻;二是目前人们对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积极性高涨,多层次养老需求旺盛,自身养老意识普遍增强,这也将使合理负担社会养老费用成为可能。为此,我们要抓住有利时机,尽可能快地扩大社会养老保险的覆盖面,使社会养老保险的长期成本降到最低。从理论上讲,社会养老保险作为社会福利保障之一,是人民应当享有的基本权力之一,同时也体现为权益对等的一种分配关系;从制度的运行效果看,唯有实现了广覆盖,社会养老保险方能真正显示出它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保障作用;从我国的国情分析,自全面推行计划生育以来,人口年龄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据1997年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我国农村86637万人口中,0-14岁人口为24258万,占28%;15-64岁为56947万,占65.73%;65岁以上人口为5432万,占6.27%。这表明我国农村人口年龄结构已进入成年型后期阶段,到下世纪初将进入老年型阶段(注:《我国农村人口年龄渐入老年型阶段》,《中国信息报》1998年4月1日。)。另据民政部组织专家学者对部分省份农户进行的调查表明,当前农村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80.52%的农民选择了“养老”。因此推广实施社会基本养老不仅在城市,即使在农村也日显其重要与紧迫。从我国目前城镇的社会基本养老尚未全面覆盖的现状来看,为确保到本世纪末,全国各类企业职工都能享受到以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为主要内容的基本养老保险,就必须提高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在此基础上,须将覆盖面从城镇逐步向乡村延伸,无论是从实施社会养老保险的长期战略意义上讲,还是从目前调节收入分配,缩小城乡差别和落实人口控制目标的政策需要来看,都是非常必要的。

【参考文献】

①《1996年中国财政年鉴》。

②刘炳杰:《对人口趋势与税收增长的战略思考》,《税务研究》1996年第5期。

③田雪原:《21世纪中国人口发展趋势与决策选择问题研究》,《中国人口科学》1998年第1期。

会展管理论文第5篇

1、成本决策与财务控制阶段。

19世纪初期及中叶,蒸汽革命促使企业规模扩大,产品市场逐渐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移。企业经营者意识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不仅取决于产量的增长,更重要的是取决于内部生产成本的降低。由此,以提高企业生产效率、降低产品成本为目的科学管理运动开始在美国企业内兴起。标准成本系统、经营预算体系及差异分析、成本性态划分等创新的管理会计方法相继涌现,“不同目的,不同成本”概念也开始运用于管理会计,为产品定价决策服务。

进入20世纪后,在电气技术革命的带动下,市场完成了向买方市场的过渡,企业竞争日益激烈,并开始出现多元化、集团化的大型公司,这更加剧了市场竞争的白热化程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即使企业内部标准成本体系极大地发挥作用,也不能够保证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经济效益的高低取决于决策的正确与否。“管理的重心在经营,经营的重心在决策”,市场竞争在此时改变了企业的管理理念,现代管理科学取代了泰罗的科学管理学说,企业经营管理的重心开始转向以决策为主。受此影响,以杜邦公司为代表的大型企业以提高公司资产经营效率为出发点,倡导并发展了以投资净利率(ROI)指标为核心的杜邦财务指标体系,并用以衡量各个营业部门的效率和整个公司的业绩,这同时也促成了责任中心划分的形成。至此,管理会计形成了以预算体系和成本会计系统为基础的成本决策和财务控制体系。

2、管理控制与决策阶段。

管理会计的第二个阶段是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中期。在此期间,以微电子、半导体为标志的现代电子技术革命开始产生。与上两次“能源”技术革命不同,第三次电子技术革命则是以一种渐进形式影响整个社会的生产经营过程:产品生产总规模得到了提高,但相对而言,大部分企业内部生产过程及组织形式没有实质性变化。管理会计学者因此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虽然在此期间,信息经济学、交易成本理论和不确定性理论被广泛引进到管理会计领域,理论上的突破使管理会计内容越来越丰富和充实,为以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这丝毫也不能掩盖管理会计在此阶段未能捕捉到电子技术革命给企业经营管理带来的深远影响以及未能发展自身本已丰富的管理技术方法的事实。

尽管国际会计师协会将从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这段时期的管理会计定义为“管理控制阶段”,强调管理会计职能已经从成本决策和财务控制转向为内部管理人员提供企业计划和控制的信息,但实质上管理会计方法在此期间没有得到明显的发展,管理会计也依旧局限于传统责任范围而且主要强调会计方面,与以后的战略规划和经营控制阶段有着显著的区别。这使得管理会计不仅落后于技术革命,而且落后于新的企业经营管理理论。

3、行业反思与新成本系统初步建立阶段。

管理会计发展的第三个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由于长期受到管理会计决策相关性下降的指责以及存在经理人不再充分信任管理会计信息的事实,管理会计界开始自省自身存在的问题。1987年,卡普兰教授与约翰逊教授合作出版的轰动西方会计学界的专著《相关性消失:管理会计的兴衰》揭开了行业大反思浪潮的序幕。

在随后的10年间,管理会计学者对企业经营环境进行了新的探索,管理会计再一次向前飞跃,各种创新的管理会计方法层出不穷,初步形成了一套新的成本管理控制体系。这一阶段出现的管理会计方法主要有质量成本管理(TQM)、作业成本法(ABC)、价值链分析(VCA)以及战略成本管理(SCM)等。管理会计完成了从“为产品定价提供信息”到“为企业经营管理决策提供信息”的转变,由成本计算、标准成本制度、预算控制发展到财务管理和管理控制阶段。

渐进式的电子技术革命没能引起管理会计对企业经营管理环境变化的足够重视,导致管理会计在决策相关信息提供上的固步自封。当人类已跨入21世纪之际,面对第四次信息技术革命及其带来的全球化趋势,企业经营环境及其内部经营管理又会发生哪些变化?管理会计又会何去何从?

二、全球化趋势与管理会计的最新发展

1、全球化趋势及给经营管理带来的影响。伴随着日益降低的关税、更加自由的贸易、通信技术的进步以及全球金融服务及资本市场的形成,企业全球范围内竞争已成为可能,并成为企业在谋求扩大市场份额时优先考虑的主要问题。全球化竞争意味着产品的生命周期将大幅缩减、新产品引进步伐不断加快和创新领先时间缩短。全球化也给企业带来了资源整合的机遇。因此,在哪里研究开发、在哪里生产制造、在哪里销售成为企业经营发展过程首要的战略问题。全球化也意味着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面临更多因素的影响,增加了经营环境的不确定性,使企业业务更多地暴露在经营风险之下。企业商业运作的基础发生了极大的改变。生产越发向可以做得最好的公司集中,制造商和供应商之间的公平交易关系正在被以战略联盟为基础的全球协作关系所替代,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大型跨国公司之间的竞争。

企业经营管理对外部环境有着很强的依赖性。全球化的竞争引起了企业战略的转变和组织结构的重构。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多数美国和欧洲的跨国公司实施多国本地化战略进行国际竞争,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然而,“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全球化压力的剧烈冲击下,随着关税的大幅度降低,多国本地化战略开始在许多产业受挫”。因此,许多大公司转向了全球战略,以此来赢得竞争优势。在全球战略下,公司通过在低成本国家生产、利用世界范围内的设备生产标准化产品、开展全球一体化经营来实现全球效益最大化,并据此重构其组织结构。

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奉行多国本地化战略的公司通常采用地区分部结构。地区分部有利于适应所在国家或地区的特殊环境、减少,使交流更具效率、提高员工士气。然而,当全球化趋势带来的全球效率给予企业丰厚的全球效益时,企业的组织结构面临着重构。在地区分部结构下,下属公司缺乏研究开发的动力,不利于企业内部优秀经验和产品的传播,导致企业总体竞争力下降。与此相比,全球性产品分部结构代表纵向联合的活动链,产品经理可以根据各国成本和技术的差异来进行调控,这使全球性产品分部对于全球化战略来说显得很理想。当前,多数大型跨国公司转而采用了这一组织结构,这要求管理会计在管理控制方面必须要有新的发展。

2、国际管理会计:全球化背景下发展的管理会计。企业经营管理环境的变化是推动管理会计发展的原动力,加强内部管理的现实要求给管理会计提出了新的挑战。首先,在当代全球化趋势影响下,管理会计越来越容易受到外部信息以及非财务信息对决策相关性的冲击,管理会计必须适应这一变化。其次,空前激烈的竞争,要求决策成本必须尽可能精确。再次,企业内部组织结构的变化也迫使管理会计在管理控制方面要有新的突破,以满足管理决策的需求。在此背景下,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管理会计不断寻求新的拓展方向,发展了一系列新的决策工具和管理工具,包括:考虑企业当前和未来不确定性状态,为企业决策提供信息的战略管理会计;强调股东真实收益的经济价值评估,突出成本的作业动因并用于决策管理的作业管理系统;用于企业综合业绩评价的平衡计分卡等。上述管理会计方法的出现突破了原有管理会计框架体系,形成了全球化背景下以战略决策与管理控制为目标的、强调企业价值创造的管理会计新趋势:国际管理会计。

一、企业经营环境的改变与20世纪管理会计的发展

1、成本决策与财务控制阶段。

、19世纪初期及中叶,蒸汽革命促使企业规模扩大,产品市场逐渐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移。企业经营者意识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不仅取决于产量的增长,更重要的是取决于内部生产成本的降低。由此,以提高企业生产效率、降低产品成本为目的科学管理运动开始在美国企业内兴起。标准成本系统、经营预算体系及差异分析、成本性态划分等创新的管理会计方法相继涌现,“不同目的,不同成本”概念也开始运用于管理会计,为产品定价决策服务。

进入20世纪后,在电气技术革命的带动下,市场完成了向买方市场的过渡,企业竞争日益激烈,并开始出现多元化、集团化的大型公司,这更加剧了市场竞争的白热化程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即使企业内部标准成本体系极大地发挥作用,也不能够保证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经济效益的高低取决于决策的正确与否。“管理的重心在经营,经营的重心在决策”,市场竞争在此时改变了企业的管理理念,现代管理科学取代了泰罗的科学管理学说,企业经营管理的重心开始转向以决策为主。受此影响,以杜邦公司为代表的大型企业以提高公司资产经营效率为出发点,倡导并发展了以投资净利率(ROI)指标为核心的杜邦财务指标体系,并用以衡量各个营业部门的效率和整个公司的业绩,这同时也促成了责任中心划分的形成。至此,管理会计形成了以预算体系和成本会计系统为基础的成本决策和财务控制体系。

2、管理控制与决策阶段。

管理会计的第二个阶段是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中期。在此期间,以微电子、半导体为标志的现代电子技术革命开始产生。与上两次“能源”技术革命不同,第三次电子技术革命则是以一种渐进形式影响整个社会的生产经营过程:产品生产总规模得到了提高,但相对而言,大部分企业内部生产过程及组织形式没有实质性变化。管理会计学者因此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虽然在此期间,信息经济学、交易成本理论和不确定性理论被广泛引进到管理会计领域,理论上的突破使管理会计内容越来越丰富和充实,为以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这丝毫也不能掩盖管理会计在此阶段未能捕捉到电子技术革命给企业经营管理带来的深远影响以及未能发展自身本已丰富的管理技术方法的事实。

尽管国际会计师协会将从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这段时期的管理会计定义为“管理控制阶段”,强调管理会计职能已经从成本决策和财务控制转向为内部管理人员提供企业计划和控制的信息,但实质上管理会计方法在此期间没有得到明显的发展,管理会计也依旧局限于传统责任范围而且主要强调会计方面,与以后的战略规划和经营控制阶段有着显著的区别。这使得管理会计不仅落后于技术革命,而且落后于新的企业经营管理理论。

3、行业反思与新成本系统初步建立阶段。

管理会计发展的第三个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由于长期受到管理会计决策相关性下降的指责以及存在经理人不再充分信任管理会计信息的事实,管理会计界开始自省自身存在的问题。1987年,卡普兰教授与约翰逊教授合作出版的轰动西方会计学界的专著《相关性消失:管理会计的兴衰》揭开了行业大反思浪潮的序幕。

在随后的10年间,管理会计学者对企业经营环境进行了新的探索,管理会计再一次向前飞跃,各种创新的管理会计方法层出不穷,初步形成了一套新的成本管理控制体系。这一阶段出现的管理会计方法主要有质量成本管理(TQM)、作业成本法(ABC)、价值链分析(VCA)以及战略成本管理(SCM)等。管理会计完成了从“为产品定价提供信息”到“为企业经营管理决策提供信息”的转变,由成本计算、标准成本制度、预算控制发展到财务管理和管理控制阶段。

渐进式的电子技术革命没能引起管理会计对企业经营管理环境变化的足够重视,导致管理会计在决策相关信息提供上的固步自封。当人类已跨入21世纪之际,面对第四次信息技术革命及其带来的全球化趋势,企业经营环境及其内部经营管理又会发生哪些变化?管理会计又会何去何从?

二、全球化趋势与管理会计的最新发展

1、全球化趋势及给经营管理带来的影响。

伴随着日益降低的关税、更加自由的贸易、通信技术的进步以及全球金融服务及资本市场的形成,企业全球范围内竞争已成为可能,并成为企业在谋求扩大市场份额时优先考虑的主要问题。全球化竞争意味着产品的生命周期将大幅缩减、新产品引进步伐不断加快和创新领先时间缩短。全球化也给企业带来了资源整合的机遇。因此,在哪里研究开发、在哪里生产制造、在哪里销售成为企业经营发展过程首要的战略问题。全球化也意味着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面临更多因素的影响,增加了经营环境的不确定性,使企业业务更多地暴露在经营风险之下。企业商业运作的基础发生了极大的改变。生产越发向可以做得最好的公司集中,制造商和供应商之间的公平交易关系正在被以战略联盟为基础的全球协作关系所替代,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大型跨国公司之间的竞争。

企业经营管理对外部环境有着很强的依赖性。全球化的竞争引起了企业战略的转变和组织结构的重构。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多数美国和欧洲的跨国公司实施多国本地化战略进行国际竞争,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然而,“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全球化压力的剧烈冲击下,随着关税的大幅度降低,多国本地化战略开始在许多产业受挫”。因此,许多大公司转向了全球战略,以此来赢得竞争优势。在全球战略下,公司通过在低成本国家生产、利用世界范围内的设备生产标准化产品、开展全球一体化经营来实现全球效益最大化,并据此重构其组织结构。

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奉行多国本地化战略的公司通常采用地区分部结构。地区分部有利于适应所在国家或地区的特殊环境、减少,使交流更具效率、提高员工士气。然而,当全球化趋势带来的全球效率给予企业丰厚的全球效益时,企业的组织结构面临着重构。在地区分部结构下,下属公司缺乏研究开发的动力,不利于企业内部优秀经验和产品的传播,导致企业总体竞争力下降。与此相比,全球性产品分部结构代表纵向联合的活动链,产品经理可以根据各国成本和技术的差异来进行调控,这使全球性产品分部对于全球化战略来说显得很理想。当前,多数大型跨国公司转而采用了这一组织结构,这要求管理会计在管理控制方面必须要有新的发展。

2、国际管理会计:全球化背景下发展的管理会计。

企业经营管理环境的变化是推动管理会计发展的原动力,加强内部管理的现实要求给管理会计提出了新的挑战。首先,在当代全球化趋势影响下,管理会计越来越容易受到外部信息以及非财务信息对决策相关性的冲击,管理会计必须适应这一变化。其次,空前激烈的竞争,要求决策成本必须尽可能精确。再次,企业内部组织结构的变化也迫使管理会计在管理控制方面要有新的突破,以满足管理决策的需求。在此背景下,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管理会计不断寻求新的拓展方向,发展了一系列新的决策工具和管理工具,包括:考虑企业当前和未来不确定性状态,为企业决策提供信息的战略管理会计;强调股东真实收益的经济价值评估,突出成本的作业动因并用于决策管理的作业管理系统;用于企业综合业绩评价的平衡计分卡等。上述管理会计方法的出现突破了原有管理会计框架体系,形成了全球化背景下以战略决策与管理控制为目标的、强调企业价值创造的管理会计新趋势:国际管理会计。

会展管理论文第6篇

关键词:空想社会主义剥削马克思恩格斯

关于“社会主义”的最早使用,通常认为是19世纪30至40年代,“社会主义”一词在西欧广为流传。起初,这个词含有为提高劳动群众的福利和保障社会和平而改造社会制度的意思,容许财产不平等存在。而当时的“共产主义”一词,则一般是指通过生产资料(有时也包括生活资料)公有的办法来建立社会平等,主张取消财产不平等。所以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对于科学社会主义以前的空想社会主义和空想共产主义理论,有时统称为“社会主义”,有时则加以区别。马克思、恩格斯使用了“社会主义”一词,并作了科学解释,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

无产阶级开始独立的政治斗争以后,资产阶级经常利用“社会主义”来反对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革命。恩格斯曾指出:“在1847年,社会主义是资产阶级的运动,而共产主义则是工人阶级的运动。”马克思在1842年10月15日写的《共产主义和奥格斯堡〈总汇报〉》一文中,恩格斯在1843年写的《大陆上社会改革运动的进展》一文中,分别首次使用了“社会主义”一词,并赋予了科学的含义。不过在当时,马克思、恩格斯是把社会主义作为共产主义的同义语来使用的。从此以后,作为思潮的名称,“社会主义”通常是指科学社会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条件的学说,即关于消灭一切阶级实现共产主义的一般规律的科学。但是,“社会主义”仍有各种各样的含义和用法。

马克思、恩格期在《共产党宣言》中,把除了科学社会主义以外的19世纪中叶在欧洲流行的社会主义思潮归纳为反动的社会主义(包括封建社会主义、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和“真正”社会主义、资产阶级社会主义和批判的空想的社会主义)。空想社会主义者用这个词来表达他们不满资本主义社会中盛行的个人主义而期望实现的集体主义理想。然而,无可否认的是空想社会主义必定也有其可取之处。社会的发展是一个不断进步的过程,设想一种理想的社会以宣布历史的终结最后总是陷入虚幻的空想。社会主义不是人类社会的终极形态,作为对资本主义社会的超越,它只是人作为真正人的起始点。所以社会主义的真正韵味应当在超越资本主义社会、推进社会向前发展的现实运动中。社会主义是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过程,而不是一个静止、凝固的社会状态。在这个过程中社会主义不但对资本主义实施否定,而且时时都处在自我否定中通过不断的自我否定,社会主义不断地获得它崭新的意义。因此,马克思主义认为,在某个历史时期对社会主义的未来进行描述只能具有相对的真理性,并且这种描述越是具体,空想的成分就越多。由此社会主义经历了一个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过程。19世纪早期,出现了空想社会主义著名代表人物,他们是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的欧文。他们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的罪恶,对未来的理想社会提出许多美妙的天才设想。圣西门把社会主义社会看作人类合乎理性的要求,是社会发展的终极理想。在这个社会中人们现在看到的比比皆是的消极和丑恶现象被洗涤殆尽,人们迎来的是幸福美满的新生活。他们不能揭示资本主义的根本矛盾和发展规律,不懂得阶级斗争,不认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所以他们的社会主义只能是一种无法实现的空想。当无产阶级成长为独立的政治力量,就需要有一个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革命理论来代替它。在经济方面,空想社会主义淋漓尽致地谴责了资本主义的残酷剥削,揭露了这种新的私有制度所造成的贫富对立和无产者受奴役、受剥削的悲惨状况;在政治方面,空想社会主义揭露和批判了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对人民的奴役实质;在意识形态方面,空想社会主义指出了资本主义社会是“利己主义”的基本根源。空想社会主义的这些揭露和批判,对于揭露私有制社会的黑暗与被超越的必要性,促发人民对现存社会的否定意识具有重要的意义。科学社会主义诞生前存在的、无产阶级先驱者的不成熟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论和实践。空想社会主义产生于16世纪,终结于19世纪30至40年代,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和成长时期剥削者与被剥削者间对立的反映,是在理论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现代无产阶级先驱者的思想体系。它分三个阶段。16、17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主要特点是:对未来的理想社会制度只是一种文学描述;提出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的基本原则,如公有制、人人劳动、按需分配等,但还是一个粗糙而简单的轮廓;在设计未来理想社会方案时以手工工场为原型。这时期的空想社会主义者以莫尔、闵采尔为代表。18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主要特点是:认识进入理论探讨和论证阶段,并用“法典”的形式作出明确的规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探索,对私有制、特别是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批判,对私有制引起的经济上的不平等,进而导致政治上的不平等的论述,对过去所有的国家制度都是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并为富人服务的分析等,已经接近历史的实际;有了初步的阶级观点,绝对平均主义的、苦修苦炼的、禁欲主义的、斯巴达式的共产主义是其突出特点;在设计未来理想社会的蓝图时,以农村公社和手工工场为原型。这时期的空想社会主义者以摩莱里、巴贝夫为代表。19世纪初期的空想社会主义,是空想社会主义发展到顶峰的时期,其主要特点是:批判矛头直接对准资本主义制度;理论上提出了经济状况是政治制度的基础,私有制产生阶级和阶级剥削等观点,并用这种观点去分析历史和现状,从而预测到资本主义制度的剥削本质;在设计未来社会蓝图时以大工厂为原型,完全抛弃了平均主义和苦修苦炼的禁欲主义,使社会主义成为一种具有高度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社会。这时期的空想社会主义者以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为代表。他们甚至进行了社会实验,1824年欧文在美国印第安纳州买下1214公顷土地,开始新和谐移民区实验,但实验以失败告终。

但是,无可否认的是科学社会主义是在西方空想社会主义基础上直接发展起来的。19世纪30至40年代,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过渡到机器大工业阶段,资本主义制度存在的合理性及其发展的局限性都充分显示了出来,这为人们正确认识资本主义向何处去、人类社会向何处去,提供了足够的历史素材。可见,马克思主义是应运而生的。以1848年2月马克思和恩格斯发表的《共产党宣言》为标志,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到科学阶段。从此,关于社会主义是社会进步合乎规律的结果学说代替了乌托邦的幻想,把社会主义思想发展的进程推进到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社会主义自从由空想变为科学以后,就作为一种现实的运动在世界范围内开展起来。巴黎公社的成立,十月革命的胜利,都是很好的证明。

会展管理论文第7篇

论文摘要:本文通过对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发展的环境分析,讨论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的发展变化:它们将在内容上以知识管理、人文管理为主向多元化发展迈进;管理结构、管理方法发生巨大变化;管理理论研究对象和管理实践主体也会发生巨大变化,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的影响也更加多元化。 

信息技术日新月异,伴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化潮流扑面而来。一种以信息技术为基础,以知识要素为主要驱动因素,以网络为基本工具的网络经济,正在改变着全球经济的发展。网络经济中的全球化特点,正在改变着全球的经济贸易方式,同时也在影响着有关组织的种种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日新月异的环境给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影响,本文试从以下方面讨论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的发展变化。

一、管理理论及实践内容趋向多元化

一直以来,管理理论的内容多数是针对企业这个组织而言的,管理实践更多的也是关注企业这个组织,两者的主题大多是围绕企业内部外部资源的利用发展情况这个中心。但是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尤其是现代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使得世界各国的经济增长越来越依靠知识、技能、人力资本和信息等无形资产的产生和应用,这使得每个国家都把发展教育、加快科技进步、加强无形资产管理、保护知识产权放在发展国民经济的重要位置。而管理理论和实践也从当时局限于企业的管理和实践拓展到其他任何组织和单位的发展,从重视企业资源的硬件资源到重视企业的软件资源,从重视物的有效利用到以人为本,从围绕组织自身的单独发展到重视组织与社会、环境等外部条件的和谐发展。

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组织间的竞争日趋激烈,竞争致胜的关键已经不再是仅取决于各个组织的先进的设备、厂房等有形硬件资产,更多的是依靠商誉、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而在管理实践中重视无形资产管理、无形资产管理成为现代管理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也就理所当然。与之相适应,围绕无形资产管理进行创新也就成为现代组织管理创新的一种必然趋势。尤其是知识管理将会成为一个大主流,知识管理涉及了许多的相关研究领域;但它并不只是一种管理理论,而是涉及到从技术到管理再到哲学等多个层面。未来,知识管理这个课题将日趋重要;同时,在管理实践中,组织将会努力建立一套有效、循环运转的知识管理系统,在一些企业内部,企业甚至有类似知识主管等职位出现。

无论是在管理理论的进程还是在管理实践的发展过程中,组织的文化建设一直是一个讨论主题。以往的组织文化,如企业文化建设在2世纪以前多数是围绕本土化运转的。在网络经济新时代,由于时空限制被打破,像企业文化界流行的“欧美以‘法’,东亚以‘情理’的企业文化界限将不那么泾渭分明了。由于全球化经济时代的到来,各国开始对各自组织文化尤其是企业文化开始进行反思、研究、整合。因此。在未来,各个组织文化的建设将会摈弃各种限制,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相互融合,这也会成为一个趋势。

二、管理结构变化多元化

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正在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威力引领着我们走向网络经济新时代。这种网络经济,促使着现代管理结构向灵活化的趋势发展,而这种趋势的发展正影响并改变着一直以来的主流组织结构——传统经济环境下的“直线制和“金字塔的组织结构。当现代组织结构形成灵活化新趋势之后,世界许多先进组织尤其是企业管理者都着手研究以虚实结合的领导控制体系、职能整合的灵活机制和动态调整应变的管理思路来保证现代企业组织结构不断显现出动态化、灵活化的特点。就设立现代企业组织结构而言,建立起一流的领导控制体系,实现组织结构的虚实结合,要求企业内部设置一个由类似总经理职位直接授权的调控机构,在企业内部中层管理部门和上下管理层次之间进行协调,使组织结构既能形成一个网络,同时又兼具经济性和灵活性,这就保证了组织结构弹性、灵活性的空间。营造灵活性机制,对组织结构实行职能整合,要求企业对关键职能部门进行适度有效的集中,而对非关键部门则按一定的要求和原则逐步进行科学合理的细化和分散,以期完成企业的目标。

在管理实践中,管理结构另一个巨大的改变就是,在组织内部对于职位的设置较之以前有很大的改变。以前的职位设置多数是依据发展组织硬件环境这个要求来设定的,因而职位的设置多数是类似“生产部“营销部、“业务部等这些部门;而现在,组织同样关心软性环境的发展甚至有些组织把发展“软环境放在首位,当然这要视组织的具体情况来确定;而笔者认为最好是能“两手都抓,并且两方面的发展都要保质保量的进行。现在,很多组织在研究如何有效利用组织的“软资源,如何建设一流的有特色的组织文化,如何提高组织成员的“能源效率,如何提高组织成员的自我学习能力等,这样在组织内部可能会增设关于提高组织成员学习能力、研究组织成员身心状况、研究人力资源、研究组织与社会和环境关系、研究组织道德与商业伦理等的职位,如“人力资源研究部、“学习部、“员工心灵之家等部门职位,而这些行动将会对组织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

三、管理方法多元化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技术的应用领域已拓展到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科技等人类社会活动的各个方面。一直以来,管理的理论、思想、方法和实践多是以现代化大生产的工业社会为背景产生的,可以预见的是信息技术社会给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的发展带来的将会是革命性和全方位的影响,并且这可能会涉及2世纪管理学关注的所有主题:管理者与管理、组织与人力资源、组织战略与竞争、管理创新与组织变革、组织道德与商业伦理等。

管理方法的创新和以前的相比将会更加倾向于依靠计算机技术手段,解决决策问题和综合问题的管理方法将不断增多。计算机技术的产生和发展,已经且正在快速地改变我们这个世界。随着2世纪信息社会的全面到来,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现代管理手段已经越来越多地依靠计算机了。计算机技术在现代管理实践中的广泛运用为管理方法的创新提供了大量的机会,从而实现了很多在没有计算机时管理者所想象不到的管理目标。在现代管理实践中尤其在企业管理中,可以预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管理方法的创新将会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密不可分。在未来的社会发展中,由于更加重视知识的“整合、“集成等,所以,许多新的方法的出现,都不仅仅是为了解决某一个专业管理的问题,更多地是为了解决在管理实践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或一些综合性的问题。因而可以说的是在未来,解决综合性问题的管理方法创新的研究课题和管理实践也将会增多。

同时,管理方法也围绕“以人为本这个主题向人性管理迈进更大一步。未来的管理实践中,管理者与被管理者除了依靠计算机技术来解决技术上的难题,也将会更多地注意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在管理实践中,组织可能会通过适时地举行员工联谊会,设立高层领导和基层员工互换岗位活动,设立高层领导接见日等等这些人性化措施来补充单纯依靠技术解决问题引起的不足。在未来的历史发展中,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都将在“硬件和“软件方面对管理方法不断进行创新。

四、管理理论研究对象及实践主体多元化

无论是“科学管理之父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还是管理过程学派创始人法约尔的管理科学,他们的理论研究大多是针对企业这个组织进行的,而缺少对其他组织的研究,如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假设人为经济人,研究主题也主要是围绕提高生产作业效率这个主题,法约尔则侧重于组织高层管理理论研究。但是,随着社会的变化,技术的进步,人类活动范围的拓展,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发展环境也发生了改变,它们也进军除企业外的其他组织,开拓出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另一片天地。

就学校、医院等这种担任社会公共产品需求的组织而言,它们也逐渐发展出自己的理论。关于教育管理理论、医院管理理论等理论著作,人们经常可以看见类似“深化教育管理理论研究推动教育改革实践、“公共改革理论研究与改革实践的发展、“医学理论与实践等的文章见诸媒体。这些学校、医院等组织又根据这些理论来指导实践工作,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更新完善这些管理理论,人们常在生活中体验各种教育、医学研究新成果在应用实践中的推广应用,因为追求人类社会各组织的和谐发展,实现市场资源的有效配置,提升组织的运作效率是每一个组织在市场经济中都应该奉行的原则和标准。

银行、保险等这类兼具公共性和市场性产品需求的金融组织,在早期,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基本上也是很少触及这些课题的。现在,关于这些金融组织的管理理论越来越多,越来越完善,管理实践也越来越丰富。因为这些组织是担任社会信用中介具有金融性质的角色,因此,它们的管理理论在实践中更具特色。

除此之外,越来越多的学者和实践家关注行业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工商管理、物业管理、地产管理等等,相信随着人类社会的进一步发展,这些理论都会越来越完备,实践也将会越来越丰富,这都将会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

五、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的影响多元化

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一直以来是一种相互影响相互推动的关系,管理理论指导管理实践的发展,管理实践充实管理理论的发展。每一次管理实践的成就都推动管理实践向前迈进一步,而每一次管理理论的创新都引起管理实践新的飞跃。

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的发展除了两者间相互影响,相互发展外,也对整个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影响。历史上经典的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如木桶定律、马太效应都给社会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在早期,管理实践很多是存在于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只是没有整理成系统的管理理论,尤其是古代的中国。古代的中国有很多著名的伟大工程:长城,兵马俑……,但是,能够称为系统“管理理论的著作不多或者说基本上没有,只是有很多类似记传、纪实类的文学作品出现。但是不管怎样,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的影响并没有因为没有系统的文字记录而消失。相反,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的影响可以说是有非常多方面的,概括起来一般有经济效果、社会效果、心理效果、政治效果、文化效果等等。但是以往的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的效果研究多是侧重经济效果,即研究在管理实践中管理理论的应用效果可以提高各项经济指标百分比多少,提高生产效率百分之几等等来计量;如泰罗著名的铁锹试验,在这个试验中他甚至非常精确地计算出他的管理理论在实践中的效果:每个工人每天的工作量从原来的6吨提高到59吨。但是对于,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的发展对社会其他方面的影响却没有进行研究。因此,未来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的效果将会在社会的各个层面表现出来。

就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的社会效果而言,在未来,组织的行动效果衡量如果有社会效果社会效益这个指标,它们的行动将会更具有全局性,就以盈利为为目的的企业而言,它们会更加注意企业的行为对自然环境、人类社会长远利益的影响,目前很多企业都开始或已经在执行国家制定的各项环保政策任务。如果组织将更加注重人性管理,把组织成员的各项心理指标也纳入组织管理绩效考核中,那么因为组织成员受到关注而身心发展将会变得更加健康,进而在组织中可以形成一个较为良好的活动氛围,这就是心理效果。而不管是心理效果还是社会效果、政治效果等,这最终都会影响组织的经济效果并用最直接的数字量化表现出来,这对组织的发展无疑是会有触动的。在未来,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的影响将会更加多元化,而对这个课题的研究也会越来越深入,从而推动组织的进一步发展。

随着社会发展,组织的完善,管理理论研究和管理实践发展将会更加多元化,这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将是一个巨大的影响力。

参考文献:

[1] 管理学第7版.[美]斯蒂芬.P.罗宾斯,玛丽.库尔特著,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2] 管理经济学第4版. [美].克雷格.彼得森著,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3] 组织行为学第0版.[美]斯蒂芬.P.罗宾斯著,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会展管理论文第8篇

一、会计认知理念

理念没有什么正确与错误,因为事物是不停变化的,理念会经过实践不断完善。以下通过对会计主要的职能与作用,分析当前中国的会计理念主流,从价值取向探讨会计理念的更新。

(一)从会计职能分析当前会计认知理念。会计职能与作用体现了它的存在价值。事物的价值,将左右着事物的发展。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会计的基本职能为: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会计职能的其他观点还有:反映、控制、分析、考核与评价、为决策提供信息支持等。会计职能在会计理论表述中,主要表现为两大会计分支:一是财务会计、二是管理会计。第一,财务会计它主要是通过对已发生业务的核算、归集处理、分析,形成会计报告形式直接或间接提供给企业的投资者、利益相关者、国家管理机构、社会监管机构等,它的服务对象主要是企业外部人员。目前,在中国财务会计理论体系发展日趋成熟,从国家的法律、规章,到行业准则、制度、规范、职业道德行为规范、相关专业书籍等已形成一套理论系统,财务会计工作也深入到各行各业中。财务会计是对过去的总结,对未来决策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是它并不能左右着企业未来的发展战略和决策分析。财务会计的职能及其价值也决定了它在企业管理中的从属地位。更有甚者,部分企业主管领导看不懂会计三张主表,那么会计的价值在他们心中的理念是什么样的呢? 第二,管理会计 管理会计是管理与会计相结合的企业内部会计,它是对企业现在和未来资金运动运用各种新技术理论进行研究分析,为企业管理者们提供战略、战术、运营决策支持服务,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其在企业管理上的价值不言而喻。虽然近年来我国会计学术界大量介绍西方先进的管理会计方法,推动了中国管理会计实践的发展(熊焰韧 苏文兵),但是管理会计在中国企业的实际应用与西方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分析其原因主要有: 一是内因:中国管理会计理论体系不完善;企业会计从业人员对管理会计的认知不够深入;掌握管理会计理论与方法,并实践于管理工作的会计业界人员较少。 二是外部环境因素:中国至今没有美国管理会计师协会那样的行业组织、也没有从法律或规章制度上进行引导;大部分企业管理者对管理会计还比较陌生,没有充分认识到管理会计对企业管理的重要价值。 这些内、外部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管理会计在中国的发展。 通过对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职能作用及其在中国的现状简析,目前,大部分会计从业人员及非会计业界人士对会计认知理念还停留在财务会计的层面。

(二)更新会计理念探讨。西方国家的财务总监在公司的管理决策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西方,公司的CEO不少是从CFO提升上来的,而在中国这情况却非常少,这种差距值得我们深思。中国会计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个分支,受中国的崇尚集体主义、中庸思想等文化影响,会计文化有法律控制强于职业主义、偏好稳健性、信息透明性不高等特点(畅秀平)。会计从业人员个人能力的能动发挥较弱。从中国会计现状、会计文化的特点及对会计认知的主流理念分析,可以看出中西方会计价值差异的原因所在。以价值取向引导,我们应探索建立新的会计认知理念: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并重,会计信息是公司制定战略发展规划和经营决策的重要依据,会计(主管)是公司重要的管理人员,其成长目标是成为公司的CEO。在20世纪初,美国贝尔电话公司聘请费尔先生担任公司总裁,费尔提出了为社会提供服务是公司的根本目标的口号,被很多人难以接受,因为谁都认为企业的目的在于盈利。但是,在费尔担任该公司总裁近20年时间里,费尔创造了一个世界上最具规模、成长得最大的民营企业。理念引导行动,今天的否定者,是为了创造一个不同的明天。

二、以新理念引导完善会计理论体系

中国的财务会计理论体系已经较为成熟,这里主要是探讨完善管理会计理论体系。一个完整的管理会计理论体系,应包括会计学、金融学、各种先进的生产经营管理理论、经济学、战略规划学、信息学、风险评估与控制理论等,还应包括由相关的法律、规章、行业准则、制度、职业道德规范等,它是一门综合性管理学科。中国要赶超西方,中国企业要融入国际经济,先进的管理会计方法的应用是不可或缺的(熊焰韧 苏文兵)。中国需要大批的管理会计师。因此,对中国管理会计的发展,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行政管理部门的顶层设计。为管理会计在中国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1.引导成立相应的管理会计师协会。协会作为自律组织,由协会制定行业基本工作规范、行业职业道德规范。并组织相关理论培训学习。 2.加强舆论宣传。在财经、管理杂志刊物及媒体上加大力度推广介绍管理会计的价值,引导企业积极应用管理会计人才。

(二)专业理论体系的完善。组建管理会计课题研究小组完善管理会计理论体系。虽然国内已有一些管理会计的著作,但是与国外对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且管理会计近年来还在不断的发展之中,有必要组织相关专家学者对管理会计理论体系进行系统完善。为培养高素质的管理会计人才,提供理论素材。

(三)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管理会计体系。要实践新的会计理念,会计从业者应当志存高远、自强不息,在学习财务会计理论基础上,充分学习掌握管理会计理论与方法,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通过对管理会计理论的实际应用,对发现的新问题进行研究,不断完善管理会计理论体系。

三、促进会计文化发展

用新的会计理念及会计理论实践于会计工作,必然创造出新的会计文化特征,以进一步推动中国会计文化的发展。试想如果有更多的会计(主管)成长为公司的CEO,中国会计文化的发展将呈现出何种局面呢? 营造良好的会计从业环境,完善会计理论体系。体现稳健性的同时,彰显个人能力的发挥,中国会计文化的发展将翻开新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