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舞台艺术论文

舞台艺术论文赏析八篇

时间:2023-04-06 18:40:22

舞台艺术论文

舞台艺术论文第1篇

演唱时要保持良好的心情和放松的心情,放松自己的身体,慢慢的用丹田开始吸气,吸气的时候我们的小肚子会微微的胀大,这是正确的吸气方法而不是大口吸气使肚子产生干煸的状况,当慢慢吸气以后,我们开始发声,发声的时候,气息慢慢向外吐,有控制性的向外吐气,不要每句话都换气而是在需要换气的时候换气,较好的气息或想要能够控制好自己的气息,这就需要长期良好的锻炼,要有良好的换气的经验,因为急促的换气可能影响整个作品的完成度完美度。没事的时候我们可以运用无声的呼吸练习或发声与换气相结合的练习。人体分为三个共鸣腔分别是头腔共鸣、口腔共鸣与胸腔共鸣。一般长刀高音区的时候共鸣会产生在自己的头腔,也称为鼻腔,自己的鼻子会有震动感,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高音区。在我们平时说话或者唱到中音的时候,自己的喉咙管道会产生震动感,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口腔共鸣,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中音区。一般声音低沉的时候,依赖于胸腔共鸣,这就是我们唱到低音的时候,也叫做低音区。这三个音区虽分高中低音区,却相互联系,密不可分,想唱好一首歌就要学会掌握我自己的发声技巧当我们唱到高音的时候,我们会发现我们的口腔和胸腔都在做着辅助作用,当我们唱到中音区的时候我们的头腔共鸣和胸腔共鸣也在做着辅助作用,当我们唱到低音的时候我们的头腔共鸣和口腔共鸣也在做着辅助作用。在歌唱的时候吐字也很重要,音乐与语言的结合在歌唱艺术中也极为重要,分开口音、齐齿音和合口音。唱歌的时候吐字要连贯,要清楚,字与字之间的衔接也尤为重要,必须做到连贯统一。语言可以传达人类之间的很多感情,所以我们在唱歌的时候必须在字里行间传达出词曲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这就需要我们更好的语言来传达。歌曲的快慢、高低、轻重都需要我们去良好的掌握。

二、舞台表演艺术的情感表现

(一)表演艺术的重要性

声乐艺术是一门舞台表演艺术.演员在舞台上的一举一动,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以及个人心理活动,对他的演唱都有着很重要的影响。在声乐学习过程中学生应该用肢体去表达想要表达的情感体现,了解舞台的表演的精髓,学习舞台表演的基本常识和礼仪,如上下台的走步,如何与乐队指挥、主持人.钢琴伴奏的协调配合以及演唱结束以后的谢幕等等。这些都属于一个好的歌唱演员舞台的经验与素质。

(二)表演艺术实践的形式

第一次上台演唱的同学应该先调整好自己的呼吸,演出场地可以选在教室或会议室,演出时组织好观众即可。大学一、二年级的学生,可以以班级或者老师为单位,用音乐会的形式组织实践活动,每学期可进行两到三次。演唱曲目要和自己的专业老师和自己的经验来挑选,既能充分发挥自己的真实水平,又使学生能轻松地驾驭作品,减轻心理负担,让自己的第一次登台演出可以顺利进行。大三、大四的学生除了参加正常的艺术实践活动外,还应该积极参加学院、歌舞团等机构组织的各种演出和声乐比赛活动,通过参加这些活动来了解舞台、熟悉舞台,通过演出实践来真正掌握舞台表演技巧,从而锻炼舞台表现技能,培养良好的歌唱心理,在不断地参加演出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荣誉感,积累和丰富舞台表演经验。

舞台艺术论文第2篇

综合艺术与综合学术中国之戏曲以及中外之歌剧、音乐剧和舞剧,是音乐、戏剧、舞蹈、舞台美术及表演艺术高度融合的综合体,因其构成艺术要素的橫跨多个艺术门类及其高度综合性特点,历来被称为“综合舞台艺术”;而这些艺术要素的跨门类综合,从来就不是各个艺术要素的简单拼凑和机械叠加,而是它们在充分发挥自身表现优势的同时,又与参与综合的其他艺术元素结成相互渗透、彼此制约的共生关系,在综合过程中既因受到其他艺术元素的牵动而不断改变着自身,也以自身固有的表现优势而牵动了其他艺术元素的不断改变,由是产生神奇而又美妙的化合、融汇和增墒效应,将听觉艺术与视觉艺术、时间艺术与空间艺术、表现艺术与造型艺术之所有表现优势和独特美感融于一体,熔铸出一种为其他单科艺术所绝无而仅为综合舞台艺术所独有的综合美质。

恰恰因为如此,综合舞台艺术及其下属的戏曲、歌剧、舞剧各门类才被称为“艺术皇冠上的宝石”而备受推崇,而音乐剧才被称为“朝阳艺术”和“朝阳产业”而风靡全球。它们在艺术上所达到的高度,代表着一个国家、民族之艺术创造力的发展水平和整体成就。

也正因为如此,无论是对综合舞台艺术进行整体性的史论研究,还是对其下属各门类(戏曲、歌剧、音乐剧和舞剧)分门别类地从事基础理论研究、发展历史研究及批评实践,同样是横跨多个艺术学学科(音乐学、戏剧学、舞蹈学、美术学、设计学及表演艺术学)的综合性研究,因此将它称之为“综合学术”恰如其分。它的学术使命,是以参与综合美营造的各元素之固有特质为研究起点,探讨它们在综合过程中的坚守与变异,破解各元素相互关系及其化学反应的诸多奥秘,揭示在不同综合舞台艺术门类中各个不同的综合形态、综合美质及其生成规律。而多视角、多向度和整一性研究,正是这种“综合学术”之根本特点,也是其研究方法的独门绝技。

传统学科格局下的综合舞台艺术史在传统学科格局之下,以往的中国音乐史对于戏曲、歌剧、音乐剧、舞剧发展历史的记叙和研究,究竟呈现出怎样的状态,暴露出怎样的缺失,遭遇到怎样的尴尬?再问之:这种状态、缺失和尴尬,在其他姊妹学科的史学研究中是否也同样存在且同样严重?事实已经给我们提供了确凿的答案。

单科体制与单一视野下的综合艺术门类史自我国现代高等专业艺术教育创建以来,基本仿效欧美艺术教育体制,按艺术分类原则设置院校,从中央到地方,各类音乐学院、戏剧学院、舞蹈学院、影视学院、美术学院均为单科制院校,按照艺术教育的普遍规律和各自的独特艺术规律,对学生实行专业化、系统化的艺术修养和专门技能训练。即便是综合性艺术高校、某些戏曲学院以及师范类高校中的艺术学院(系),几乎将所有艺术门类都囊括其中,但其院系设置原则和教学理念仍旧是单科思维,下设之音乐、戏剧、舞蹈、影视及美术等院系虽在同一道院墙中,但单科思维及其所造成的专业壁垒却如一道无形院墙,将各院系彼此隔绝开来,本院与他院、教师与教师、同学与同学之间每每“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

这种单科制的院校设置和教学理念,培养出大量通晓本专业规律、掌握了较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特长的专业艺术人才,这就是它的特殊优势和贡献;但也暴露出艺术视野过窄、艺术修养和知识结构缺项较多等弊端。

这种单科制办学理念及其弊端,同样也在艺术学理论下属各学科的教学和研究实践中反映出来。分别从音乐学、戏剧学、舞蹈学、美术系专业出身的学者,只熟悉本门艺术,对其他姊妹艺术,少数知其大概,余则茫然不知。故而他所从事的研究,仅能从本门艺术的单一视野切入对象;一旦研究对象超出他的学术视域,往往茫然无措、怅然失语。

在中国音乐史研究中,此类情况不在少数,特别在研究对象是戏曲史、歌剧史、音乐剧史或舞剧史,从事综合舞台艺术门类史研究时,学者们通常的应对之策是取单一视野以扬长避短,只谈音乐不及其他;于是笔下的戏曲史、歌剧史、音乐剧史、舞剧史就蜕变成了“综合艺术元素史”,亦即戏曲音乐史、歌剧音乐史、音乐剧音乐史或舞剧音乐史。实际上,有诸多艺术元素均参与了这些综合舞台艺术之综合美的营造,音乐只是其中最主要的艺术元素之一;在这些综合艺术体中,音乐元素自有其相对独立性和独特的表现优势,但同时也接受着来自其他综合艺术元素的制约和影响并不断改变自身。

因此,以往诸多研究的事实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将音乐元素从综合艺术体中单独剥离开来,仅从音乐这个单一视野对综合艺术体中的音乐元素做单向度的观察,便很难避免“只窥一斑、不见全豹”之弊。

首先以歌剧史中民族歌剧音乐戏剧性展开方式研究为例。民族歌剧为什么要在欧洲歌剧普遍采用的主题贯穿发展手法之外另辟蹊径、要采用板腔体这种独特的音乐思维方式来展开戏剧性?它与中国戏曲的音乐戏剧性思维、与中国当时的主流意识形态、与广大观众的审美习性呈现出怎样的关系?板腔体结构在民族歌剧中经历了怎样的萌芽、生长、成熟、发展等不同阶段,其具体音乐形态有何发展变化?在二度创作中得到了怎样的体现,取得了怎样的审美效果?到了新世纪之后,这种板腔体民族歌剧又为何成了“一脉单传”?要回答这一系列问题,从音乐创作视角出发对之进行研究,固然能够得出部分答案,但若不以综合思维和综合视野并联系中外戏剧艺术思维和审美趣味的差异性、中国戏曲的写意美学和音乐戏剧性展开的特殊性,联系当时之社会思潮,对之做多向度、全方位、综合性的历时考察,便无法对上述问题中诸多深层次命题做出圆满合理的深度阐释。其次以戏曲史中“样板戏现象”研究为例。

“样板戏”的创腔实践和乐队编配思维,除了受到中国传统戏曲写意美学和音乐戏剧性思维的影响至深至巨并将之当作自己传承和创新变革的基本立足点之外,往近里说,同时也接受了我国40年代以来民族歌剧的影响;往远里说,同样也受到五四以来我国新音乐创作的影响;往更远处说,欧美戏剧艺术的现实主义美学传统、艺术音乐创作(特别是歌剧音乐和交响音乐创作)中主题贯穿发展的音乐戏剧性思维也在一定程度上深刻影响了“样板戏”的音乐创作。

若不将上述因素融会一处、了然于心并做整体性、综合性的多维审视,其中诸多暧昧不清的重要命题便断难说明。再次以舞剧史中舞剧音乐创作研究为例。

中外舞剧史证明,作为舞剧艺术综合体中一个极为重要的元素,舞剧音乐同样是戏剧性音乐,从事舞剧音乐创作的作曲家们普遍采用主题贯穿发展这一严密有机且行之有效的音乐戏剧性思维来展现戏剧冲突、刻画人物性格。而现今之中国舞剧音乐创作,绝大多数作曲家均摈弃主题贯穿发展手法和音乐戏剧性思维、转而采用一种可称之为“场面描绘性思维”、“激情渲染性思维”来谱写音乐,其音乐布局因缺乏贯穿统一的结构力而益显松散杂乱,其音乐描写因与戏剧情节、人物性格、戏剧情境未能构成明确可辨的对应关系而令人对其音乐表现目的何在顿生疑窦;还有更为等而下之者,则将央视大型歌舞晚会“大呼隆”式的音乐思维直接横移到舞剧音乐创作中来。舞剧音乐史研究者如果不联系剧情和人物性格,不对作曲家的音乐描写与舞蹈本体和舞台上所发生的一切进行综合性考量,仅从音乐本体形态视角出发对之做微观层面的作曲技法分析和评价,便绝难得出准确可靠的结论,甚至极有可能将这种起因于创作心态浮躁、急功近利之风盛行而产生的对于舞剧音乐创作戏剧性原则的倒退看成是一种观念更新和历史进步。

其实,在单科体制与单一视野下,不仅音乐史对于综合舞台艺术门类史的研究存在上述诸多缺失,戏曲学中的戏曲史研究、舞蹈学中的舞剧史研究又何尝不是如此?戏曲学者研究戏曲史时只谈脚本和剧诗不论音乐及其他、舞蹈学者研究舞剧史时只谈舞蹈不论音乐及其他这类情形,我们在以往的研究实践及其成果中随处可以见到。

单科体制与单一视野下的综合舞台艺术史单科体制与单一音乐视野下的综合艺术门类史研究,尽管存在上述诸多缺失,但它毕竟从一个特定侧面、部分地揭示了音乐艺术元素在综合艺术体中的重要地位、表现意义和具体形态特点,因此仍是一种常规的、有价值的研究思路,不宜对之做过多的责难,否则便失之偏颇;至于过往研究中的诸多缺失,也确有增强“综合艺术”意识、拓宽“综合学术”视野来逐步加以弥补和完善之必要。对戏曲学中的戏曲史研究和舞蹈学中的舞剧史研究,亦应作如是观。

然而,每当我们一旦超越“综合舞台艺术门类史”这个层面,将戏曲史、歌剧史、音乐剧史和舞剧史跃升到它们所隶属的更高一级逻辑层次“综合舞台艺术史”来观照时,总会遭遇到被无视、被遗忘甚至被抛弃的尴尬。谓予不信,请看下列事实:在传统学科格局之下,鉴于综合舞台艺术史研究属于“综合学术”,为艺术学各学科自身的单科性质和特定范畴所决定,不仅中国音乐史研究自然将“综合舞台艺术史”研究根本排除在本学科的划定边界之外,而且中国戏曲史研究、中国舞蹈史研究也同样如此。这也难怪。

如前所说,传统的艺术分类以单科思维为依据,于是,在艺术分类中,除了相关的单科艺术之外,在艺术分类群落中并无“综合舞台艺术”的地位;传统的学科分类亦以单科思维为依据,除了与之相适应的以单科艺术为研究对象的各学科之外,在学科分类群落中亦无“综合舞台艺术”的地位。在人类艺术史上有千年历史的戏曲、数百年历史的歌剧和舞剧、百余年历史的音乐剧,这些曾经诞生过无数大师和杰作、充分体现出人类艺术创造的惊人天才和伟大成果并且至今仍是人类高尚精神生活断不可缺之艺术品种,居然在艺术分类和学科分类中处于极度尴尬的、名不正言不顺的窘境之中———尽管戏曲被称之为“戏曲学”,尽管歌剧和音乐剧被迫屈居于“音乐学”、舞剧被迫屈居于“舞蹈学”,但恰如前已指出的那样,由于这些学科的单科体制和单一视野,各学科之间非但界限明显,而且壁垒森严;在现行单科艺术教育体制和学科布局之下,若要它们仅仅依靠自身的力量,打破学科间的既有界限和学科壁垒,对这些综合舞台艺术品种之综合要素、综合机制、综合美质、综合效应进行跨越多个学科的综合性研究和多维度审视,即便不是天方夜谭,也是极为困难的。更具悲剧意味的是,这种因传统学科布局不合理而造成的“综合舞台艺术史”或被活生生肢解到各个单项学科之中、或遭整体性遗弃而长期流离失所、无家可归的现实,学界人士对此多习以为常,甚至渐渐积淀成一种思维定势。

为此,戏剧类杂志常常拒绝刊登包括音乐元素在内的歌剧史和音乐剧史研究论文,音乐类杂志常常拒绝刊登包括舞蹈元素在内的舞剧史研究论文,舞蹈类杂志常常拒绝刊登包括音乐元素在内的舞蹈史研究论文;其牛气冲天的理由,一般都是“专业不对口”。

综合舞台艺术的长期活跃、综合舞台艺术研究的长期阙如以及这两者的长期并存,于是便酿造了一出削足适履式的悲剧且已上演了数百年;究其悲剧成因,不能不归咎于单科体制和单科思维,以及传统学科布局对于综合舞台艺术这个鲜活大家族的整体性漠视。缺失与尴尬的两种解决之道中国音乐史在面对综合舞台艺术史研究时所常见的缺失、所遭遇的尴尬,因其属于体制性痼疾且由来已久,故此不易得到根本解决。笔者从事中国近现代当代音乐史、歌剧音乐剧史研究多年并有几部著述面世,每到涉笔戏曲、歌剧、音乐剧、舞剧这些史学对象时,亦常怀捉襟见肘之憾。故此思之再三,特提出如下两种解决之道供同行参酌指正。

权宜之计:在现行学科布局下完善学者知识结构中国音乐史之综合舞台艺术史研究所面临的最大难题,主要是来自学术队伍的专业背景和知识结构局限,而单科制的艺术教育体系则是造成这种局限的主因———从现行教育体制中很难成批培养出能够胜任并自如驾驭对综合舞台艺术进行多学科、综合性史学研究和批评的学者。综合舞台艺术史自身研究传统和学术积累之所以薄弱,当与学者队伍的这一局限关系极大。于是便有学者据此提出质疑:学者知识结构局限若不能合理解决,合格的研究队伍便付之阙如,理想中的中国音乐史之“综合舞台艺术史”研究岂不成了“无人地带”,本文所描画的种种优越性美景,与海市蜃楼何异?有鉴于此,在维持现行学科布局的前提下,我认为这一难题暂有两条破解之法:

其一,在我国从事中国音乐史的学者中,钟爱综合舞台艺术、对其史论研究及批评怀有浓厚学术兴趣且在以往的研究实践中有一定成果积累者不乏其人。只要这些学者对自身的知识结构局限抱有清醒认识并通过个人修为和不懈努力,仍有较大可能增其强补其弱,进而逐步实现综合艺术素养、技能的自我完善和理论视野的多维拓展。当然,这种仅靠个人修为和努力以达成学者知识结构自我完善的方案,由于缺乏制度性的设计和保证,既有较多的偶然性,也带强烈的个别性;但也不可否认,“制度外成才”或“自学成才”现象仍是一种现实的人才培养之路。

其二,在有条件的艺术高校、特别是在打破单科思维和学科壁垒方面拥有特殊优势的综合性艺术高校,明确提出“以综合思维办综艺高校,化综合潜能为综合优势”的目标,打破无形院墙,充分发挥综合性艺术高校的有利条件,在本科各理论专业的教学中试行以本学科为主、兼学其他学科的制度;同时专门设立“综合舞台艺术学”这个新专业或新学科,通过硕士、博士学位教学和博士后工作站制度,将本校或其他高校本科、硕士和博士中那些既对综合舞台艺术某一门类及其史论研究和批评有较扎实的专业基础和一定学术积累、又有广泛的艺术兴趣、理论视野较为开阔、具有培养潜质的学生招收入学或从事合作研究,令其广泛接触其他综合舞台艺术的经典作品和学术文献,在积累更多鲜活感性经验的同时,从基础理论和专业技能诸方面对之进行针对性的增强补弱训练。

这是一种制度性的高层次学位教学和合作研究,前述“制度外成才”所特有的偶然性和个别性得以有效避免,如能坚持七八年、十数年,一批批真正合格的综合舞台艺术学学者之有望从各院校中培养出来,当不再是乌托邦式的幻想。一个具体实例是,笔者从2004年以来在南京艺术学院设立“歌剧音乐剧史论研究”方向,通过硕士、博士教学和博士后工作站制度,对入学和进站的中青年学者进行这两门综合舞台艺术的史论训练,效果良好。如果戏曲学、舞蹈学这两个学科也尝试这样做,相信同样能够取得良好效果。

当然,上述建议和方案也未必能够得到学界同仁的广泛认可,即便经过深入讨论和争鸣最终能够获得多数同行的共识也还有待时日。但从中国音乐史对于戏曲史、歌剧史、音乐剧史和舞剧史研究队伍培养来说,仍不失为一条可行的权宜之计。

根本之道:作为艺术学理论之二级学科的综合舞台艺术学近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颁布了最新学科目录,将艺术学从文学中独立出来,列为第十三个学科门类;在其之下,设立“艺术学理论”、“音乐与舞蹈学”、“戏剧与影视学”、“美术学”和“设计学”5个一级学科。

尽管艺术学界仍有一些学者对这个最新学科目录持有异议,但仅就它将艺术学从长期从属于文学这种寄人篱下的困境中解放出来这一点而论,当为我国艺术创作、艺术教育、艺术学研究的整体性繁荣发展提供了一个独立平台,因此有难以估量的战略意义;而包括“综合舞台艺术史”、“综合舞台艺术论”、“综合舞台艺术批评”在内的“综合舞台艺术学”,其长期“妾身犹未明”式的尴尬处境,也因此现出了“必也正名乎”的曙光。本文的论旨之所以从中国音乐史研究的缺失与尴尬转向并最终归结到“综合舞台艺术学”的学科定位和学科建设上来,并将它列为彻底解决上述诸多难题的“根本之道”提出,其基本立意正在于此。

窃以为,从“综合舞台艺术学”的学科性质、研究对象、理论范畴的综合性和特殊性及其跨学科多维度研究方法等方面做统筹考察,其最佳的学科定位,是将它置于一级学科“艺术学理论”之下,与“艺术原理”、“艺术史”、“艺术批评”共同构成4个二级学科。

我之所以如是说,不单单是为“综合舞台艺术学”寻找到最佳的学科定位,同时也是针对艺术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而给出学科建设建议。因为,过往之艺术学理论,无论它是曾经的二级学科还是如今的一级学科,其研究一般均呈现出如下两种不同的学术理路:

其一,现今从事艺术学研究的学者,多系文学、史学、美学或哲学专业出身,其长处是文史哲修养和抽象思辨能力较高,著述的逻辑性强,文字表达功夫到家;然终因各种主客观条件(特别是教育背景)的限制,其笔触往往由于未经某一门类艺术本体理论和技术技巧的系统训练而缺乏坚实的立足点和真切丰富的感性体验,常常无法真正探入到特定艺术门类的本体结构和形态特征之中去探知其美的生成规律和独有奥秘,因此普遍存在着某种“泛理论”倾向,绝大多数成果均在天马行空、行云流水般的高谈阔论中难免露出粗疏空泛、隔靴搔痒之弊,甚至流于“门外艺谈”———此即所谓“不通一艺莫谈艺”也。

其二,经历了某一门类艺术之技术技巧系统训练的学者,往往又缺乏宽广的艺术视野和超拔的哲学-美学素养,难以进行跨门类、跨学科的综合研究和理论概括,其成果大多局限于某一门类的本体论研究、史论研究或批评,其成果每每钟情于本门艺术某些技术细节的描述和分析,并止步于具体艺术经验的玩味,却无法将其理论视野提升到真正意义上的艺术学层面,因此存在某种“经验论”倾向,终令艺术学理论的学科属性未得到真正彰显而常遭名实不符诟病———此即所谓“仅通一艺难论艺”也。

当上述两类学者面对戏曲、歌剧、音乐剧和舞剧这些研究对象时,其专业背景和知识结构的固有弱点以及由此形成的“泛理论”或“经验论”缺憾便更加暴露无遗,根本无法胜任对它们做多艺术元素综合审视和多学科交叉研究的学术使命;至于上升到“综合舞台艺术学”这个层面,对之做更高层次的综合审视和超拔研究,则更无从谈起———这也是综合舞台艺术及其史论研究和批评迄今为止从未进入艺术学学者研究视野的根本原因。正因为如此,笔者才放胆建议:将“综合舞台艺术学”列为一级学科“艺术学理论”项下的一个二级学科;这一建议倘获采纳,我想它的优越性至少可概括为如下三个方面:

其一,长期被遗落在诸多学科之外、一直处于居无定所状态的综合舞台艺术及其综合性史论研究和批评,从此结束流浪者和弃儿身份,终于找到了名正言顺的栖身之所;而对综合舞台艺术的整体性、综合性研究,也将因此受到艺术学界的认可和重视,无论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均将大有益于综合舞台艺术创作、表演、教学及其学术研究的繁荣和发展。

其二,一级学科“艺术学理论”因综合舞台艺术学的加盟而从此有了专属于本学科的研究对象,从而使学科内涵更为充盈,学科结构更具纵深感。尤为重要的是,实际上,艺术学基础理论研究的真谛多深藏于舞台综合艺术的基本理论之中;舞台综合艺术研究及其成果可以为艺术学学科理论建设提供一条切入路径、一种学术架构、一个新的理论生长点,从而有助于艺术学研究得以超越“泛理论”和“经验论”层面,逐步跃入真正的艺术学境界。

舞台艺术论文第3篇

关键词:西部民族大型舞台艺术;状态与得失;当代化策略及思考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世界各民族的文化影响和相互渗透进入了新的时代,同时,工业化使文化趋同成为了一种普遍的文化境况。在这种情势下,文化则更加成为一个民族的重要标识,也最能传达一个民族对确立自身文化地位的迫切愿望。对于中国西部地区各民族省份而言,民族民间文化是该地域最独特、最丰富、最具惟一型的文化存在,无论在以中原文化为中心的中国传统文化图景中,还是在以市场为先导的当代文化现状下,民族民间文化都是西部民族地区最大的文化潜力和资源,其意义和价值日益凸现、十分重要。

民族民间大型舞台艺术(包括主题歌舞晚会、舞剧、音乐剧、舞蹈诗等),因其较为集中地展示了某地域或民族的文化风貌,汇聚多方面的观赏性、娱乐性和审美特性,从而具有传播与保留的价值,是打造民族地区当代文化名片的有效方式,也是民族文化软实力的舞台体现。同时,这些舞台作品投入较大,制作精美,影响广泛,近年来成为了民族地区提升文化品质和知名度的手段之一。以西部地区为例,出现了较有影响的舞剧“天蝉地傩”“妈勒访天边”;民族歌舞晚会“多彩贵州风”“云南印象”“云南的响声”“藏秘”“天上”“美丽壮锦”等;山水实景晚会“印象・刘三姐”“山水・圣典”“天下峨嵋”等。这些大型舞台艺术应运而生,成为西部民族地区新的文化亮点或文化产业,以适应观众当代审美需求的传播方式,进入了大众的视野,应该说,它们是中国当代民族文化的一个特殊景观。

这些民族民间大型舞台艺术,均体现出大投入、大制作的特点,在舞美、服饰、多媒体等形式上追求变幻丰富的视听觉冲击效果,形成了一定的趋势和特征。但是无庸讳言,也存在着普遍的问题:其一,编导对于舞台形式和包装的过分强调,除了让观众有耳目一新之感,却难以产生情感和内心的共鸣与震撼。其二,编导对民族生活、习俗和文化内涵的发掘不够深入,作品形式大于内容,忽视了贴近生活、贴近人民、着重对内心情感挖掘的基本要求,观众反响缺乏;其三,该类作品获奖不少,而市场表现差强人意,“叫好”不“叫座”,往往变为偏离市场需求的政府或商业行为。这些问题的存在,由于缺乏专业的理论总结和反省,也难以成为前车之鉴。

在世界范围内,大型舞台艺术同样是荟萃并传扬民族文化的重要手段,如爱尔兰的“大河之舞”、“舞之魂”、“红磨坊”等百老汇歌舞剧等,在世界观众中产生了广泛影响,其市场效应也有目共睹。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升,为自己的文化塑造全新的艺术形象,是21世纪的中国面对的巨大问题,同样也是地处西南的多民族的贵州一直在力求突破的问题。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和一个地区的艺术形象,是其精神追求的重要体现,其意义及价值尤为深远。

如何在这样的状况下总结民族民间大型舞台艺术的得失,深入思考怎样重新定位和打造当代民族文化的问题,探索以适应时代需求的舞台艺术来传承光大民族文化,力争做到既“叫好”又“叫座”,就成为一个亟待形成理论成果的课题。

鉴于民族民间舞台艺术作品纷呈而理论滞后的现状,我们认为,除了对舞台艺术本身的状况和得失进行评述、比较研究外,更应该从全球化时代的中国当代文化、当代文化市场、民族文化的弘扬和传播等大视野来思考、研究民族舞台艺术的系列相关问题。一是借助比较文化、文化市场学、传媒学等理论,宏观考察并研究西部民族地区的舞台艺术;二是西部地区民族众多,文化形态多种多样,在进行全面研究的同时,需了解和掌握各地区民族民间舞台艺术所表现的不同的民族文化内涵。

而尤为重要的,是从认识上解决民族舞台艺术当代化的一些关键性问题。首先,“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这一概念,并非是指文化的民族个性和形式、风格等表面特征,而是一个民族的文化中与人类共性相通的核心内容。民族文化自成一个独立的系统,是一个民族对世界、生命和人生的认识,具有普遍的人文和人本的意义。我们要从民族文化的历史源流、地域特点和审美个性中,看到它对于人类生活、生命和生存的普遍意义,这样才能找到民族文化中最动人、最持久、最有力量的内核。对于民族民间大型舞台艺术,这是一个基本的形成准则,也是我们评述舞台艺术的出发点。

其次,民族民间大型舞台艺术,同样是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当代传媒手段之一。中国民族文化的历史演变和地域特点,是以漫长的农耕文明为依托的;而时生了巨变,民族文化生存的土壤也发生了迅急的改变,乡土生活的形式和内容都在日新月异,因此,我们要把民族文化放在当代的文化框架中来弘扬。民族大型舞台艺术面对这样复杂的变化,应充分考虑其作为文化产品,如何成功完成品牌的塑造与传播,引起关注,进入市场,从而获得更好的保护和发展的问题。

第三,近年出现的西部地区大型民族民间舞台艺术作品,如歌舞“云南印象”、舞剧“天蝉地傩”、山水实景晚会“印象・刘三姐”等,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和效应,走出了民族舞台艺术进军当代文化市场的成功之路。这些作品除了展现民族地区歌舞艺术的独特魅力,其创作定位、品牌推广、市场运营等都具有适应当代文化市场的创新和探索。如大型现代民族舞剧“天蝉地傩”,以贵州著名的、古老而悠久的傩文化,及蜚声中外的侗族音乐文化等原生态艺术为主要创作素材。贵州的傩文化艺术,被国内外誉为“戏剧的活化石”,是数千年在高原山地间传承、流变的古老的东方艺术,形成了多元的宗教、民俗、艺术和表演的复合文化体;贵州的侗族大歌蜚声世界,与侗民族生活方式息息相关,引起诸多学者和音乐人的关注,是贵州原生态民族文化的代表性艺术。“天蝉地傩”正是从当代舞台艺术的视野和审美角度,以傩文化和侗族音乐文化为创作元素,为贵州民族民间文化塑造风格浓郁、清新独特的舞剧作品。该舞剧凸现文化趋同的全球背景下、中国民族艺术的独特性和丰富性,同时也充分表达出民族艺术蕴含的人类情感的共性。

总之,面对近年纷纷出现的大型民族舞台艺术作品,我们需要从理论上总结得失,探索怎样重新定位和打造当代民族舞台艺术的问题,对其进行在主题策划、艺术结构、音乐创作、舞蹈编排、舞美制作等方面的得失评价,从而探索怎样以适应时代需求的舞台艺术来传承光大民族文化,拓展文化市场,传播文化价值。

舞台艺术论文第4篇

关键词:艺术实践;课堂教学;舞蹈教育

在普通高校的舞蹈教学上,艺术实践是检验教师舞蹈课堂教学水平的试金石。在学习上,是学生由课堂模仿走向舞台表演的必经之路。在教育上,是推动师生共同进步的有效途径。

一、舞蹈艺术实践是学生由课堂走向舞台的必经之路

如果说舞蹈课堂是为舞蹈学子提供了一个基础理论、系统规范动作的学习平台,那么,舞蹈艺术实践就是一个通向更高标准和更多创意的广阔空间。

首先,舞蹈艺术实践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舞蹈感觉力、表现力和驾驭舞台的能力。无论是在舞蹈专业院校还是普通院校都不难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学生舞台经验的不足和表演艺术的贫乏。尤其是普通院校学生更为普遍。

其次,避免闭门造车,开阔视野,提高学生舞蹈综合水平。参加一台大型晚会的实践演出,无疑是走进了一所底蕴丰厚的舞蹈知识与经验的大堂。艺术实践能打破教学常规手段,跳出僵化的动作套路,是让学生自我深入领会、揣摩舞蹈的基础,是丰富肢体语汇、累积经验的平台,是开阔视野、与时俱进的源泉。

二、舞蹈艺术实践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广阔平台

舞蹈艺术实践的发展性决定了要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舞蹈艺术实践能够客观地检验学生的发展水平,使教学者关注到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状况,便于及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促使学生认识自身发展需求,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从而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

舞蹈艺术实践的自主性引导每一个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促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时时刻刻以高标准、高品质、高要求去认真学,积极做,主动承担应有责任。

综合素质,并非是一时的机灵,而是经过长时间的引导和训练,大量的实践和学习,自我沉淀和升华的结果。

三、舞蹈艺术实践是普通院校舞蹈教学的延伸

1舞蹈艺术实践是课堂教学最直接的反应

学以致用是教育教学的意义所在,在课堂上接受系统规范的专业训练就是为了在舞台上更好地表达与展现。

2注重动作,忽略表演

舞蹈界发展所需要的不是标准化、模式化的动作机器,而是能用肢体表达内心世界最本真的思想内涵和生命情调的舞蹈演员。没有情感的动作,没有思想的主体,没有生命的艺术,再完美的技能技巧,还有何意义?

3队形流动,发现教学“死角”

在舞蹈艺术实践中,队形在硕大的舞台上进行频繁的流动和变化,任何一个学生都有可能出现在第一排,甚至是舞台正中心。而这其中,便会有在课堂学习、考试汇课时始终站在或被藏在角落里的学生,教学“死角”便这样暴露无遗。

4将舞蹈艺术实践引入教学工作

舞蹈艺术实践活动一直作为舞蹈课堂教学的“附属品”而存在。随着文化艺术繁荣发展,艺术实践在各高校兴起,有些人对此提出了质疑,认为参加艺术实践会影响到教学。

笔者认为,艺术实践非但不会影响教学,反而还会提高教学的质量。舞蹈家协会副主席刘敏老师曾任艺术学院舞蹈系主任,在系内的教学改革中提出了训练与演出,课堂与舞台紧密相连,“以赛代训”的舞台强化训练法。在教学之余,大量参加艺术实践活动,由此改变了军艺舞蹈演员在舞蹈中偏重技巧而缺乏情感表现力、缺乏艺术感染力的问题,也改写了军艺十五年来在桃李杯大赛上与金奖无缘的历史。

5将舞蹈艺术实践上升为理论指导

“没有文化,舞就跳不好。没有学术,事业就难发展。”舞蹈艺术实践活动进行中会不断提出新的问题和要求,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有了相关理论的指导,舞蹈艺术实践活动将进一步标准化、制度化、程序化、科学化、规范化、合理化及效益最大化,以促进高等院校舞蹈表演与教学的发展和创新,优化舞蹈知识结构,促进舞蹈事业的全面发展。

丰富的经验累积是舞蹈发展的源泉,在舞蹈教学训练的过程中,自始至终都贯穿着经验累积,而舞蹈艺术实践是构成经验积累的基础。

参考文献:

舞台艺术论文第5篇

关键词:哈萨克族舞蹈;民间舞蹈;舞蹈创作;文化保护

中图分类号:J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15-0163-01

经济全球化的现代社会,科技的迅速发展给人们带来了很多的便利,同时文化的相互交融外来文化也形成对我国民族文化的强大冲击。相对于我国少数民族之一的哈萨克族而言,这种冲击更加强烈,因为我们不仅要面对西方文化的冲击,而且长期以来我们所面对的是汉文化对哈萨克族民族文化的影响与消融。因此笔者认为哈萨克族文化的挖掘、巩固、宣传、学习对民族今后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发展都决定着该民族未来的命运,而舞蹈毫无疑问是保护民族文化、教育、宣传和对外交流的重要方法之一。

哈萨克族是我国人口超过百万的较大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古老的文化传统。查阅哈萨克族历史文献时不难看出,哈萨克族舞蹈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可以追溯到原始宗教文化的图腾崇拜、萨满教形式的舞蹈文化等历史时期。哈萨克族发展到今天虽然生活方式和都有了很大的变化,舞蹈也增添了不少新的语言、形式和思想,民族文化的根源――萨满教文化依然活跃在我们的舞蹈中。

欣慰的是,在我国近几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下,我国新疆地区发现了一些哈萨克族民间艺人和民间舞蹈,这也使民间舞蹈继承和发展方面的工作有了小的突破。眼下我们如何不再让这些珍贵的文化流失甚至消逝,又如何让这些民间舞蹈文化在保留其传统面貌的同时走向舞台,并让更多的人了解哈萨克族舞蹈和文化是我们要思考的重要问题。本文从舞台化民间舞蹈的角度论哈萨克族民间舞蹈的舞台化意义。

一、对应时展中的民族市场需求

1.时代的发展使在草原过着游牧生活的哈萨克族搬到了城镇,很自然民间舞蹈也应从草原转移到城镇,而城镇里的“草原”只能通过舞台来再现。搬进城镇的这些游牧民族对草原的思念,更多的需要感受游牧文化,舞台化的民间舞蹈可以满足他们的这个愿望。

2.当代旅游业的发展让很多国内外游客选择了哈萨克族地区的旅游景点,这些游客更多的希望认识和欣赏以前从未见过的当地民俗文化艺术。所以,旅游舞台同样需要有浓郁哈萨克族文化的舞台化民间舞的呈现。

3.不论是西方的宫廷舞蹈,还是中国的广场舞蹈或民间舞蹈,都是随之时代的发展和人们欣赏艺术需求的转变,从宫廷、广场、民间转移到了舞台。这是每个民族现代艺术发展的必然途径,哈萨克族民间舞蹈也不例外。

舞台化民间舞蹈是――民间舞蹈适应现代生态环境,发扬民族文化、发展当代舞台艺术、对应时展、满足民族市场的主要出路之一。

二、保护与发展民族舞蹈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

民间舞蹈舞台化工作包含了对民间舞蹈的挖掘、收集、整理、继承、理论总结等,舞台化以哈萨克族民间舞蹈更细致地系统归纳,把不同文化、不同表演形式、不同地域风格的哈萨克族民间舞蹈分门别类加以整理,研究和学习,再用舞台化编创的方式宣传、丰富,建立一个属于哈萨克族的民族舞蹈文化体系为目标。我们知道民间舞蹈在民间的传播和传承很重要,所以要提倡民间舞蹈在民间原始状态的保留和继承。但我们也知道,走到当代大多数哈萨克族人搬到了城镇定居或从事农业,离逐清水绿草而居的草原游牧文化越来越远,这就给哈萨克族民间舞蹈的生存依赖――生态环境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改变,而生态环境的变化可能改变哈萨克族民间舞蹈的本来面貌,甚至消失或消亡。因此通过舞台化的工作来深入挖掘和创作拯救即将消亡的哈萨克族民间舞蹈是迫在眉睫的问题。

哈萨克族民间舞蹈的舞台化创作会让更多的人学习和认识哈萨克族民间舞蹈和民族文化,使哈萨克族民间舞蹈提升为能适应当代社会环境,有丰富的哈萨克族文化气息的舞台艺术。我们不仅要提出保护民间文化的概念,更要找到保护的方法,而民间舞的舞台化就是保护与发展民间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

舞台艺术论文第6篇

关键词:舞台 音响 作用 特征 音响师 素质

舞台音响是舞台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在整个舞台艺术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与作用。为了提升舞台音响的艺术质量与文化水准,本文结合笔者个人多年来舞台音响工作的艺术实践与理性思考,对舞台音响进行简要的论述,力求为舞台音响工作提供理性思辨与实践创作的双重参照系。

具体而言,舞台音响可以分解为以下三大层面予以解读。

一、舞台音响的作用

舞台音响是舞台音响效果之简称,而所谓“音画效果”,是指“戏剧、电影、和其他舞台演出的创作手段之一。运用多种专用器具和技法,模拟或再现各种声响,如风声、雨声、枪炮声等,创造舞台真实感,以烘托环境气氛,增强艺术感染力。”(《辞海》缩印本)据此可知,舞台音响的主要作用,就在于它通过声音效果,制造与画面效果相互适应的典型环境,营造舞台气氛,创造舞台意境,从而增强整个舞台的艺术魅力。

尤其需要指出的是,现代化高科技音响设备(如电子调音台、功率放大器、音箱、话筒等)的应用,更使舞台音响凸显出甚“声音化妆师”的重要作用,即对演员的声音进行放大、修饰、调整、润色、美化。从某种程度上讲,当代的舞台演出,离开现代化的舞台音响,不仅大为减色,而且几乎寸步难行。由此可见,舞台音响在舞台演出中,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二、舞台音响的特征

从审美特征上考量,舞台音响具有以下几大审美特征:

(一)听觉性

舞台音响属于听觉艺术(声音艺术),它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悟性的艺术。在整个舞台美术中,它与视觉艺术(画面艺术)的布景、道具、服装、化妆、灯光等,各占半壁江山,共同构成视听一体、音画同步、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艺术格局。

(二)服务性

舞台音响同步舞台美术中的其他各个要素一样,都是为舞台演出服务的,服务性是它的重要属性之一。这就要求舞台音响必须找准自身的艺术定位,既要充分发挥自身为舞台演出服务的积极性、能动性、创造性,又要避免喧宾夺主。由此可见,舞台音响具有自身独特有的审美特征。

三、舞台音响师的素质

舞台音响师的素质,是搞好舞台音响的基础与前提。具体来说,舞台音响师必须具备以下几项素质:

(一)思想素质

思想是思维活动的结果,属于理性认识,又称“观念”。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思想,但思想又反作用于人们的社会实践。虽然“政治挂帅,思想先行”已成为历史口号已被淘汰出局,但是如同倒脏水不能连同婴儿一起倒掉一样,我们不能因此就从根本上否认正确的思想对人的行为的重要指导作用与影响作用。

舞台音响师应具备正确的思想:首先,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艺术观、价值观。舞台音响师所作的工作,是“为他人做嫁”和“幕后英雄”的工作,所以必须具备安于奉献、甘于寂寞的思想,不为名牵,不为利惑,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非凡的贡献。其次,要树立为艺术锲而不舍、勇于探索、善于创造的精神。再次,要有改革开放的思想,放眼世界,敢于吸收现代化的音响元素。

(二)文化素质

文化已成为人的素质中极为重要的素质,文化作为人类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既是人类活动的产物,又是限制人类进一步活动的因素,它的基本核心是历史上经过选择的价值体系,并构成了人类群体的显著成就。舞台音响师的文化素质,主要包括文化思想、文化精神、文化知识,文化修养等等,并包括艺术素质。

舞台艺术论文第7篇

    一、舞美各个组成部分的多元化发展趋势

    这种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一)各个组成部分的多元化进入到21世纪,舞美构成的主要元素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中的布景、道具、灯光效果。而是把上诉部分作为基础,在此之上涵盖了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实用美术乃至建筑、园林、音乐等各种艺术因素。其呈现出来的多元化发展趋势,越来越鲜明。(二)舞台风格的多元化现在的舞台美术,在过去舞台美术的实主义与写意主义两大风格的基础之上,还包括了许多诸如西方印象派、抽象派等艺术风格。其风格的多样性,也越来越明显。

    二、舞台功能的高科技发展方向

    舞台造型作为舞台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也呈现出向多维空间发展的趋势。很多世界级的舞美作品都加强了动态功能,努力拓展了舞台的时空感。这些都大大的加强了舞台的表现力。纵观世界舞美,我们可以看见其明显的向科技化发展的趋势。很多的高新科技都已经进入到了这个领域,例如水幕布景、投影布景、激光布景甚至喷泉等,都早已走进我们的舞台。是它们把舞台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使世界舞台美术真正形成一个广阔的艺术世界。

舞台艺术论文第8篇

关键词:音响效果,舞台气氛,协调

一、引言

能否充分认识和发挥音响效果在舞台气氛中的协调作用,将对舞台气氛整体效果产生重要的影响,过去,人们往往忽视音响效果在舞台气氛中的作用,而是把它当作“传声筒”、“放大器”等等。根本没有看到其自身具有的综合作用、调节作用、传导作用和增值作用。随着舞美科技的迅速发展,一批批具有时代性、科学性和艺术性的音响效果不断冲击着舞台,音响效果在舞台气氛中的作用也不断地显露出来。所以,我们必须对音响效果在舞台气氛中的作用给予充分的肯定。并在理论上加以论证,这对繁荣文艺舞台,满足人们多层次的审美需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相关理论内涵

(一)舞台气氛

营造舞台气氛是通过艺术手段在舞台上再现相关生活状态,以及生活环境的景象和氛围。而音响效果则可通过舞台这个平台体现的各种载体营造的氛围,为表演增光添彩,增色生辉,从而使舞台的情境得到更好的展现。

(二)舞台音响效果

什么是效果,指专为配合舞台演出气氛的展现所设计,配置的种种音响,简称“效果”。音响效果可分为有音源音响效果与无音源音响效果两大类。有音源音响效果也可称为“现实性效果”。无音源音响效果又可称为“非现实性效果”。

三、音响效果的协调作用

音响效果的协调作用是把握舞台音响整体形象的关键环节,舞台的音响有高、低、快、慢,只有通过音响效果的协调作用,才能使不同音质的形象,协调成统一的、协调的、般配的“乐音”。它的作用关系到每一场舞台气氛的展现是否能圆满,这就需要音响师先掌握好设备的性能和功能的使用,面对不同的条件,无论是电声还是民乐器,不论是近讲话筒,还是电容话筒,在这型号各一,它们与发生源位置的不同和接收的频率不同等等,所收到的音频信号就不同。这样,只有通过音响效果的协调作用,才能使音响发出的乐曲生动活泼、委婉动听、旋律优美,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它的作用不仅对舞台音响成份进行协调,同时,也将舞台的音响形象与观众之间进行协调,只有把这三者之间关系协调好,才能产生艺术共鸣。

四、音响效果与营造舞台气氛的协调对策

(一)合理运用音响设备,发挥音响效果技能。

自然声源发出的功率是有限的。在离声源较远的地方,声压级迅速降低,同时由于存在环境噪声,声音就听不清楚,甚至于完全听不到。因此,在厅堂和广场内要用扩声系统来将演员的微弱音频信号,通过技术处理器传送至听众。而音响合量的好坏不仅和放大设备的技术有关,而且还依赖于声源的声学特性以及传声器和扬声器所处环境的声学条件。在通路的增益足够大时,系统就会失去稳定性并过滤到自振状态。自振频率通常在可听范围内,产生啸叫。这种信号的畸变非常严重地影响舞台气氛的展现音响效果,破坏演员舞台气氛的展现情绪的投入。

长期以来,音响一直混同于扩声,偏重于电声转换和信号的放大。这是由于对声学问题重视不够,忽略了声源和听众周围环境的声学特征以及听觉得心理感觉对音响技师的影响。实践证明,音响效果的好坏,是舞台气氛的展现成功的基础。他能根据不类型的演员嗓音条件,通过高、中、低补偿和音频衰减以及周边设备的调试,而取得理想的音响效果,在演员嗓音条件欠佳的情况下,亦能起到改善和弥补的作用。

音响效果的使用,在舞台艺术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剧情、人物的个性息息相关。效果的出现,不但对演出情境的营造、舞台氛围的渲染、戏剧悬念的设计有着至着重要的作用,而且能使观众在欣赏过程中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二)注重音响效果的生活性、形象性、可行性

音响效果是舞台艺术的重要表现手段,观众在剧院里除了用眼睛观看,不要用月一朵去倾听。音响效果是听觉上的点染,是辅助演出的另一种艺术手段,从这种意义上来说,音响效果是艺术中的另一种“语言手段”。所以,我们在创作过程中,要重视音响效果的使用。

音响效果既要准确,又要精练。在使用音响时,剧中人物处在不同场所,就要不同处理。我们往往在实践中会忽略这一点:前后音域一样,没有远近之感。有此则相反,一开声音太大,则违背了生活规律。再者,上场与下场的声音大小一样。因此,我们在工作时,首先要领悟剧情,对剧中的人物个性,以及剧情的发展,必须热记,该渲染的必须加以点化,不能误导观念,同时要精练。

(三)音响效果要生动、易懂

既来源于生活,又富有艺术性,使观众在看不到任何形象时,能一听就明自,就要联想,就能将听觉迅速构成一幅画面。任何一种演出样式都是综合性的舞台气氛的展现,每一个舞台形象的再现都是艺术综合的结果。音响效果的综合作用,就是把舞台上具有音响性质的各个部分综合起来,树立一个完整的“音响形象”,在纳入到舞台气氛的整体形象之中,使观众能获得一个可感的立体形象。如果不对舞台音响进行艺术综合,那么,这样的舞台音响必定是单一的、零散的、破碎的。例如在安徒生童话音乐剧《卖火柴的小女孩》中,主角小女孩倦缩在黑暗的墙角时,音响效果出现的风雪声,给观众感觉是一个寒冷的风雪交加,饥寒交迫的场景,随着小女孩划亮一根又一根的火柴,音响效果风雪声渐渐淡弱.消失,火柴的温暖赶走了黑暗,驱散了寒冷。由于效果的出现,渲染了舞台气氛,不知不觉地将观众吸引到剧情中去。

五、结论

音响效果在舞台气氛中的作用,逐渐被人们所重视,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千变万化的新型音响设备涌现出来,这就要求我们更新观念,接受新事务,掌握新设备的功能和技巧,进一步挖掘和总结经验。一方面,在理论上弄清楚,另一方面,用理论去指导实践,不断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等等。只有这样,才能在舞台气氛中,把音响效果达到理想的最佳状态。让人们观赏完圆满的舞台气氛的展现之后,真正的感受到音响效果是十分重要的,是令人难忘的。在成功的舞台气氛的展现中,音响效果应摆在举足轻重的位置。

参考文献:

1舞台演出音响调试与音箱布置 王长林 艺海 2008/02

2 舞台灯光与音响效果在创造上的配合 方堃林 演艺设备与科技 20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