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幼儿园教育信息化论文

幼儿园教育信息化论文赏析八篇

时间:2023-03-29 09:22:17

幼儿园教育信息化论文

幼儿园教育信息化论文第1篇

关键词:幼儿园教师;职业准入标准;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G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12-0134-01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教育学一般课题“幼儿教师职业准入标准研究”(批准号:BHA110056)的子课题“基于职业准入标准的幼师生信息技术知识技能培养研究”(项目编号:BHA110056-11)的阶段性成果。

一、问题的提出

提高幼儿园教师队伍素质是提高幼儿园教育质量的保障,而完善幼儿园教师准入制度又是保障幼儿园教师队伍素质的基础。因此,国家必须制订科学合理的幼儿园职业准入标准,以此保障幼儿教师的发展、幼儿的健康成长。

21世纪是以现代化教育手段为载体的信息时代,各国都十分重视信息技术教育,纷纷出台相关政策,全面推进教育信息化。社会的高度信息化也对幼儿园教学产生了根本的影响。信息社会知识更新越来越快,教育手段不断更新,各种多媒体软件的不断开发,随之而来的是教师信息技术素养需要不断的更新和提高,制订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准入标准顺应了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潮流,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

二、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及其应用现状调查

1.调查对象与方法。研究以湘潭市幼儿园的性质和质量等级(示范园、民办园),分层随机抽取10所幼儿园的一线教师为调查研究对象,对象职称、年龄不等。主要通过三种研究方法收集资料,分别是:问卷、访谈和观察法。

2.调查结果。

(1)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知识技能来源与获取态度。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187份,其中有效问卷180份,有效率达到90%以上。调查内容包括教师基本情况、对幼教工作前沿信息的态度、幼儿园信息化环境建设情况、教师对信息技术的认识情况、教学软件的制作与运用方法等方面。整套问卷以封闭型问题为主,回答问卷内容采用无记名的方式。基层幼儿教师绝大部分时间都陷于琐碎而繁杂的日常工作中,因此,他们的教育知识和信息技能70%主要来源于个人实践经验及其反思,这是一种自下而上、日积月累而成的个人知识;其次,30%是来自同事间的观摩和交流。

(2)幼儿园信息设备资源配置与教师应用能力现状。随机选取了30位教师作为结构访谈对象, 35%的教师认为幼儿园的信息化资源程度不丰富,只有65%的教师认为园里的信息化资源是丰富的。可见,湘潭市大多数幼儿园对幼儿信息化教育所作的投入还不是很大,多数一线幼儿教师不具备良好的学习信息技术的硬件环境。在前期问卷调查和访谈结果中,全程参与观察六位教师的信息技术教育,除了在公开课或教研观摩活动上,平常幼儿教师上课时基本上不使用课件,大部分教师对计算机的硬件知识几乎为0,对于信息化教学最基本、最重要的Word、PowerPoint、Flash等+简单工具,能熟练应用的分别只占25%、17%、5%。

三、幼儿园教师职业准入信息技术标准

课题组提出了幼儿园教师职业准入信息技术标准的3个基本理念,从3个维度提出了8条要求。

1.基本理念。幼儿园教师职业准入信息技术标准根据《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在满足和保证教育的基本功能及科学的儿童观、幼儿课程观、幼儿教师观的基础上,提出了提高信息素养、培养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营造良好信息环境,打造终身学习平台的3个基本理念。

2.基本内容。针对幼儿在学前教育阶段必须达到的信息技术目标,幼儿教师信息技术知识技能培养准入标准归纳为以下几点:(如表1所示)

四、准入标准的可行性

1.标准的科学性。教育部2012年颁布出台了《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从专业知识维度,通识性知识领域提出的 “幼儿园教师具有一定的现代信息技术知识”为幼儿园教师职业准入信息技术标准提供了依据。信息素养是幼儿教师必备的基本素养,信息时代的幼儿教师必须具备的信息素养包括:应用信息的能力──信息应用实践能力的培养;科学理解信息内容的能力──科学分析思维能力的培养;参与信息社会的态度──融入信息社会和生存能力的培养。幼儿园教师职业准入信息技术标准从3个维度提出的8条要求,符合幼儿教师必须具备的信息素养。

2.幼儿师范院校培养的可能性。信息技术课程是幼儿师范院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因此,幼儿师范院校开设信息技术课程一学期课时安排一般不少于18周,周课时不少于2学时,上机课时不少于总学时的70%。按照 “项目引领,任务驱动”的的思路,将抽象的理论知识融入到典型的项目中,整合知识点,精选案例,由浅入深安排教学内容。内容包括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常用操作系统的使用、文字处理软件 、电子表格软件使用、演示文稿软件的使用、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操作和使用。重点使学生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实践证明,幼师生只要完成幼儿师范院校的信息技术课程,达到教学目标,就能达到课题组提出的幼儿园教师职业准入信息技术标准中的8条要求。

3.幼儿园需求的满足。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正在逐步走进幼儿园。幼儿教师在备课时选用最适当的探究方法或检索系统获取所需要的信息,运用各种方法检索在线信息,进行网上教学交流,并独立使用教学软件和网络资源制作教学课件。在多媒体教学中把知识内容以一种更灵活、更具变化的方式呈现给幼儿。使抽象的问题形象化、枯燥的问题趣味化、静止的问题动态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从而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使其充分集中注意力,增强幼儿学习时机。提高实际的教学效率,优化教学的结构,有利于突破教育活动的重点、难点,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幼儿园教师职业准入信息技术标准涵盖了“利用软件制作精美的课件,浏览网页,采用各种方法收集文字图像等信息,进行查阅与比较”等基本要求,该标准能够满足幼儿园的需要。

参考文献:

幼儿园教育信息化论文第2篇

关键词:信息资源;幼儿园教育;教学;管理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31-0072-01

网络时代给各行各业都带来了丰富的信息资源,在瞬息万变的知识经济时代,信息资源也在各领域被人们广泛运用。当网络之风吹进幼儿园,也给幼儿园的管理、教学等方面带来了很大的变化。班班通网络、机机能共享,实现了网络资源在幼儿园的灵活运用。

一、网络资源与幼儿园教育之间的关系

幼儿园教育工作面对的是学龄前儿童,在丰富多彩的网络资源中,要正确选择适合幼儿园工作的途径,发挥网络资源的作用,结合幼儿园工作的实际,充分挖掘网络资源的潜能。首先是网络资源与幼儿园教学活动之间的关系;其次,幼儿园如何通过开设网站来展示自己;再次,教师如何运用网络搭建交流的平台;最后是园领导如何利用局域网全面管理幼儿园。信息资源与幼儿园课程的整合是根据幼儿园教学活动的需要,使信息技术融入幼儿园教学中,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特点,教师因材施教,幼儿自主创新学习,从而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二、网络资源配合教学活动

首先,幼儿园教学蕴含了很多方面的知识,这就要求教师不但要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还要求教师们要有丰富的知识,而通过网络恰恰可以以最快的速度获取更多的知识。例如小朋友可能突然问你:“老师,早上来幼儿园的路上,我看到天上有白白的气,我都看不到路了,这是为什么呀?”这时,可以通过网络在第一时间找到科学合理的解释,从而使孩子们的求知欲得到满足。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为了上好每一节课,需要很多方面的知识积累,网络资源在这时也会起到很大的作用,可以利用网络找到需要的知识点。其次,教师可以通过电脑进行资源共享。幼儿园各教室中的电脑能以最快的速度实现共享,打印文本,传输文件。在经常开展的课件制作比赛中,教师们的技能得到了锻炼,能够熟练掌握幻灯片、FLASH等的制作和播放,针对一节课的内容,能很快制作出相应的课件。配合教学活动的进行,课件广泛而灵活的应用代替了以前教学中的范画、图片等固定的难以突破的模式,更加生动、精美地展现出所教学的内容。这样,孩子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也产生了兴趣,从而促进教学目标的完成。此外,将网上下载的课件运用到教学中,节省了时间和精力,受到教师们的好评和推崇。再次,网络能帮助教师们摄取到更多的教学信息,可以在网络上和教育界的同行们交流教学经验,把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困惑在网上向有经验的教育界前辈请教。电脑的网络资源就像一本百科全书,让教师的思想在网上有了交流和共享的平台,从而丰富了教学的经验,促进了教育的良性发展。利用信息资源,除了应用适宜可行的课件外,还应该在活动过程中注意与多种教学手段的有机结合,做到如虎添翼,锦上添花,切实发挥它的作用,优化教育过程和课堂结构。只有在教学中恰当运用教学课件,扬长避短,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说,网络资源与幼儿园教育教学是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的。

三、创设网站,共建交流平台

我园创设了以幼儿园名字命名的网站,自从走上了网络,受到了教育同行的关注,并拥有了很高的点击率。由专门的网管员精心设计网站的内容,并按月更新,把最新的教育信息通过网络的触角传递到四面八方。“说我想说的,听我没听说的”是所有教师的口号。评选先进班级等所有园内的新消息都及时在网上,增加了办园的透明度,让幼儿园走向社会,参与社会的评论,这对于完善幼儿园的管理,更新教育的理念,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教师寄语、论文、教育反思在网站上,既给了教师展示自己的平台,也为教师之间提供了交流教育经验的机会。自从建立了网站,教师的视野拓宽了,知识丰富了,吸收了先进的教学方法和理念。无论是从宣传幼儿园的角度,还是从促进教学质量提高等方面,幼儿园网站的设立,都会带动幼儿园走在幼儿教育的先进行列。

四、利用局域网,全面管理幼儿园

幼儿园各科室,包括园长室、财会室、校医室等各部门都通过构建的局域网络实现了互联。园长在园长室就可以检查各部门最新的工作情况,并做出及时正确的指导。局域网络在幼儿园成功的运用,加强了幼儿园的管理,并为各部门的工作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在“班班通网络,室室连电脑”的宏大的局域网络中,幼儿园各部门在园领导的领导下,有条不紊、井然有序地运作,以最快的速度传递着各种信息,为幼儿园的稳步发展创下了先决条件。

五、结束语

文章通过事实论证、理论论证、因果论证等方法,从多方面阐述了信息资源在幼儿园教学和管理中的实际应用。教师生存于网络时代,享受着网络带来的便利。网络给幼儿园的教学、管理、宣传等方面带来了巨大的改变,幼儿园管理依赖网络,教学活动利用网络,网络又给了幼儿园展示自己的平台,信息资源在幼儿园教育与管理中得到了最大程度运用。

参考文献:

幼儿园教育信息化论文第3篇

【关键词】游戏教育 幼儿园教育 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35-0171-01

在中国传统幼儿教育理念与教育内容中,游戏是可有可无的,它的地位没有引起社会的足够关注与尊重。家长与社会一直注重幼儿的学习,而忽视幼儿的游戏活动与游戏教育。在幼儿园教育中,游戏通常充当了配角,有的甚至被完全忽视。然而,近现代教育科学的研究成果已经向人们证明游戏对于幼儿发展的重要价值。

一 游戏教育在国内外幼儿园教育的历程

日本在创建幼儿教育初期,其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主要受福禄倍尔教育思想的影响。但随着幼儿教育的不断深入发展,日本教师在福禄倍尔的教育思想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渐渐形成了自有的幼儿教育理念与培养体系,也成了儿童游戏的“世界中心”,它的游戏活动也是自成体系与独具一格的。

中国幼儿园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起始于20世纪20年代。陈鹤琴先生,中华民族的幼儿园教育科学研究的先驱者。陈鹤琴提出了儿童游戏的理论,它奠定了我国游戏教育研究的框架与基础,并在幼儿园的教育课程中逐渐融入了游戏。尽管自20世纪60年代起,我国的幼儿教育法规就提出了游戏必须作为幼儿园的一种基本活动,但在实际的幼儿教育中,幼儿园更多地关注幼儿知识与技能的培养。游戏仍然没有引起足够的关注与重视。

二 游戏教育在幼儿园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随着幼儿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内容不断丰富与实效,社会、家长与幼儿教育工作者逐渐地认识到知识至上的教育理念与培养模式的局限,从事幼儿教育研究的学者们纷纷提出了游戏的教育功能、游戏的认知功能等教育理论。游戏教育在幼儿园教育中的积极作用体现如下:

1.寓教于乐的学习体验

从游戏化的教学方式中,儿童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活动。它极大地激发了幼儿的学习与体验过程,并在寓教于乐的活动中,师幼之间的教学关系得以最大程度的发挥。

2.自主学习的活动状态

幼儿天性喜欢游戏,玩是幼儿发自于内心的一种自主活动。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通过游戏,幼儿能在其中自主地进行活动与学习。

3.生活体验的认知手段

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通过不同的游戏内容和游戏方法,给予幼儿不同的认知进程。受到幼儿家庭和周围社会生活环境的影响,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幼儿与周围同伴之间的交往和认知行为,往往通过游戏的方式来实现。

三 开展游戏教育的手段

教育工作者要适应新时期的变化,转变幼儿教育的理念,推行幼儿教育的新模式,充分发挥游戏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主体地位,促进幼儿教育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首先,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与发展,社会变化的日新月异,使得教育资源越来越丰富了。它融合了家庭资源、社会资源、信息技术资源与人力资源,在幼儿教育的过程中,把游戏与教育有机结合,创设游戏的良好氛围,探索幼儿教育的游戏模式与方法。

其次,信息化技术要逐步引入到幼儿园教育活动中。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在幼儿教育上的优势,有利于拓展幼儿的活动情景,有利于优化幼儿的教育内容,有利于幼儿的健康发展。但是,多媒体技术的使用必须合理与适度。它并不是幼儿教育的唯一手段,应与其他的教育手段互为补充、相辅相成。

再次,幼儿园游戏活动场地的规划与建设是幼儿教育中不可忽略的,它肩负着幼儿园教学的重要职责。然而,当前的幼儿园的游戏环境普遍存在区域狭窄、功能单一、私密性不足与防护设施简陋的弊端。游戏场地不能充分提供幼儿教育的吸引、刺激与激励的作用。

最后,传统的游戏活动具有很强的互动性、知识性与趣味性,所以才会经久不衰。传统玩具与幼儿的生活密切相关,制作简单,充满童趣。在幼儿园教育中,幼儿教师需要发掘传统游戏与玩具各自的优点,彼此有机结合,促进儿童在游戏中快乐、健康与聪明的成长。然而,任何事物具有正反两面性,幼儿教师要引导儿童辨识游戏的积极与消极因素,使得儿童能自觉抵制一些游戏所带来的不良后果。

四 结论

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游戏与教育的角色肩负着同等重要的责任,任何一方都不可或缺。教育工作者应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游戏教育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地位,实现游戏与教育的融合,从而推动幼儿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小英、努尔沙拉.从历史角度看游戏在日本幼儿园教育中的地位[J].外国教育研究,2004(10)

[2]于邦辉.游戏:作为幼儿园教育的基本活动[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0(1):165~168

幼儿园教育信息化论文第4篇

在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现象,而幼教服务市场是一个典型的信息不对称市场。幼教服务市场的信息不对称,会导致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通过建立多渠道、宽平台的家园沟通模式等方法,改变传统的沟通模式,可以有效化解家园信息不对称问题,从而促进家园关系和谐发展。

关键词

幼儿教育 信息不对称 家园沟通 对策

信息不对称理论是经济学中的一个概念,指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各类人员对有关信息的了解是有差异的,某些参与人拥有另外一些参与人所不拥有的信息,即一方拥有对另一方的信息优势。信息不对称带来的不利影响主要有两个方面,即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逆向选择是指掌握信息较多的一方利用自身的信息优势隐瞒相关信息,获取额外利益,客观上导致不合理的市场分配行为。道德风险指占有信息优势的一方利用被对方观察不到的相关隐蔽行动而使得对方受到损失的行为。

幼教服务市场是一个典型的信息不对称市场。例如,幼儿园(教师)拥有幼儿学生无法完全观察到的隐瞒信息。幼儿园的这种信息优势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教育教学内容上的信息优势。在决定“教什么”问题上,幼儿园比学生、家长通常更有发言权,教学内容安排也主要是由园方做出决定。二是教育教学方式上的信息优势。在“如何教”的问题上,园方也同样占优势。学校可以以自己认为适当的方式来组织教学,学生与家长很难确切了解教育服务过程中会采取哪些服务方式。三是教育服务质量上的信息优势。幼儿教育具有差异性的特征,缺乏一个公认的质量评价标准,没有足够的知识积累和认知能力,就很难对服务本身做出评价。因此,幼儿与家长处于信息劣势地位。

幼教服务市场的信息不对称,会导致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一方面,幼儿家长出于降低信息劣势而带来的更大的潜在风险.往往寻求在相对较低的价格水平上接受教育服务,而学校则以更低的教育服务质量来回应家长的选择,导致整个幼教市场平均服务质量的大幅度下降。另一方面,学校隐蔽信息的存在使得学校能够轻易地减少服务提供数量或者降低服务质量的方式来谋求信息租金。学校组织通过各种途径来谋求信息租金,结果只能是减少学生消费教育服务的数量或者降低其消费的教育服务质量,从而损害了广大学生与家长的利益。

一、信息不对称在家园沟通中的具体表现及影响

信息不对称综合体现在家园沟通的以下三个方面:

1.幼儿教育中我们往往看到的是这样一个局面:提供教育服务的是幼儿园,得到服务的是家长,本来市场交易是一方缴费一方提供服务,前提条件是买卖双方都能对服务的“认同”,能够评估服务到底是多少、值多少钱。可是家长将孩子入园之后,没法亲自观察、监督、判断幼儿园的服务好不好,他们只能通过询问孩子来评价幼儿园的服务质量,但是幼儿年龄小,不能清楚的表达他在园的感受、所得到的教育如何,所以,就出现了提供教育的、得到教育的、为教育付钱的是完全不同的三方,而三方之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并且难以互相信任或沟通;于是家长无法知道付的学费到底值不值,而老师又觉得做得再好也没人知道,反正幼儿没法判断,也没法给父母讲清楚。

2.幼儿家长的教育旨趣、教育意向通过市场中介成为影响幼儿园各方面运行的重要因素,家长对幼儿教师专业能力的期待也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对幼儿园服务价值的评价,与此同时未接受过正规幼儿教育的幼儿家长涉足、谈论、评价幼儿教育活动,并提出自己关于幼儿教育见解的现象,将随着幼教市场进一步开放,愈演愈烈。幼儿家长的这种“客串”无需太多的教育理论支持,大多源于自己的主观判断与经验,但是这种“客串”会通过一系列直接或间接的活动对幼儿教师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并潜在地改变幼儿教师的某些教学行为。这种家长对幼儿教师专业能力的预期与实际教师教学能力构成了严重的信息不对称。

3.现如今相当一部分祖辈家长担负起接送甚至抚育孙子女的责任,随之也出现了一些问题。由于祖辈家长普遍文化水平不高,看不懂幼儿园的通知、宣传板报、家长园地宣传栏等。在幼儿教师主动与其沟通的时候,教师对家长的要求、希望等信息不能直接与幼儿的父母沟通,只能通过祖辈这个媒介,然而在信息传递过程中,信息极易失真,老人传达幼儿园的信息可能是内容不详,甚至不传达,孩子的父母不能及时、真实地掌握幼儿园的信息、了解孩子在园情况等。祖辈家长一般比较固执,溺爱孩子,对孙辈有过度隔代亲现象,在信息传递的过程中更易加入感彩,使信息扭曲。以上原因使得家园信息沟通不畅,形成信息的不对称。

二、家园沟通中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原因分析

为了研究清楚在家园沟通中是如何出现信息不对称现象,我们利用数学家申农及其助手韦佛在提出的沟通模型,如下图:

图一:申农沟通模型

申农沟通模型中提出了噪音概念。正是由于信息传递过程中存在着噪音,使得发出的信息和接受者收到的信息并不总是相同。

图二 家园信息不对称(虚线代表信息传递过程中的噪音)

由上图分析我们得出,由于在家园信息传递中存在着噪音,使得家园的沟通渠道不畅,信息失真。具体体现在以下三点:

噪音一:家长和教师之间有没有进行有效的直接沟通。首先从沟通主观因素分析,意识是行为的先导,沟通意识是沟通行为发生的主要因素。不论家长还是教师对于沟通的必要性有着深刻的认识,但交流意识的缺乏影响了沟通的效果。家长和教师都存在沟通前准备不足,在表达之际不能准确的表达出本意,在现实中表现出言不达意,沟通目的不明确。除此之外,教师与家长之间互不信任、教育观念不同、角色不同、沟通方式等因素也导致沟通不畅。其次,从客观因素分析,幼儿园是大部分教师和家长沟通发生的地方,对沟通产生重大的影响,可是幼儿园对于平时沟通时间、地点通常是接送孩子上下学在走廊里,教师除了要一边照看幼儿,一边与家长沟通,还受到喧闹环境的打扰,限制了教师与家长间的沟通效果。通常家长都是双职工,他们迫于工作生活压力和日程上的安排,而很少有时间和教师沟通。此外还有一些社会因素也不同程度的影响到家园沟通。

噪音二:在幼儿教育中由于学生年龄太小,根本不具备正常的认知能力和判断能力,而教育服务的无形性、生产与消费的不可分离性和不可储存性,使得幼儿无法将教育服务“成果”供他人检验。家长无法对孩子在校受到的教育做出合理的判断,加之孩子禀赋不同导致学习能力有差异,当家长检查幼儿学习及询问在校情况时,幼儿表现出不同的学习水平,家长可能会怀疑教师对自己孩子“照顾不周”,教师对别的孩子“开小灶”,这样会引起家长和教师之间的互不信任甚至矛盾。

噪音三:研究表明,家庭规模越小,家庭在教育上则越占优势,其父母在参与子女教育、配合学校工作上所表现的热情就相对更高。与核心家庭相比,大家庭的家长对其子女的影响和控制较难把握,配合教师工作的力度较低。目前来看,在幼儿阶段,核心家庭偏少,而大家庭较多,很多幼儿由祖辈家长看护。教师和祖辈家长之间的沟通常常会因为祖辈家长的身体状况、陈旧教育观念,和教师缺乏对于祖辈家长的理解,而产生隔阂,影响沟通。

幼儿教育想要取得成功,需幼儿园、家庭与幼儿三位一体形成合力,如何消除家园沟通中的信息不对称,促进家园关系和谐发展,是我们亟需解决的问题。

三、消除家园沟通中信息不对称的对策研究

1.家长与园方应加强直接沟通。首先,家长需要树立正确的沟通观念,双方要形成共同的责任均等的权利意识。家长要认识到参与子女的教育是自己的义务,热心配合幼儿园的教育,明确自身的义务,消除各种顾虑。教师通过一定的途径,让家长承担自己应有的责任,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从而提高家长的教育素质。这样不仅有助于家长摆正自己的角色,明确职责,而且还能学会如何互相合作,理解和尊重对方,有助于双方的沟通。其次,园方应营造良好沟通环境,进一步拓宽教师和家长沟通的渠道。除了传统的家长开放日、亲子活动等外,通过网络的即时性、敏捷性、协作互动性等特征,建立育儿论坛和建设、及时更新幼儿园网站,教师和家长通过QQ或者MSN等方式沟通。最后,教师加强自身素质、转变态度及沟通方式。教师的自身素质如何影响了家长对教师的信任程度。这就对教师的自身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应视家长为重要的教育伙伴,而且教师要尊重家长的社会背景、生活经验和文化,接受不同的教养方式,主动寻求与家长沟通的机会。教师应直接与家长通过电话、邮件等方式直接保持联系,尽量减少信息在其他环节的失真问题。

2.合理处理家长对幼儿教师专业能力期待之间的差异可以转化成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更可以成为提高家园沟通有效性的有利契机。有研究发现,家长和教师在儿童观、教育观、知识观、能力观等教育观念上存在差异,构建家园沟通平台就显得非常必要。园方可以通过进行家长调研、举办“家长主题”座谈会、建立与及时更新幼儿园网站等方式构建多渠道的沟通平台。

与此同时,幼儿园也应该有目的、有范围地主动邀请家长参与到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中去,组织家长不定期观摩幼儿园的教学,甚至参与到教学中去,这样不仅可以让家长了解幼儿园老师的辛苦,而且可以增进家长对幼儿教师工作专业性的了解。建立这种常态化的沟通机制可以化解教师与家长之间的矛盾,为家园沟通及合作提供一个和谐的环境。

3.在处理与祖辈家长沟通的问题上,我们应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把握:(1)呼吁祖辈家长群体主动与学生父母、园方沟通。祖辈家长普遍与教师、园方沟通较少,而教师的精力有限,在一天的忙碌之后不可能体察到每一位祖辈家长的每一个想法和需求,祖辈家长如果能把自己的想法以及时与教师交流,同时祖辈家长应该及时与孩子父母沟通孩子在校的学习、生活情况,做好园方与孩子父母之间的沟通桥梁,这样对于双方、孩子都是有益的。(2)园方应建立一个以“老”带“新”的互助团队。新任的教师在入园伊始,在处理与祖辈家长沟通的问题上往往经验不足。幼儿园领导可以不定期举办教师经验交流会,对“怎样与祖辈家长沟通”这一问题进行集体讨论和经验交流,建立一种一对一,以“老”带“新”的帮扶机制,帮助新入园教师快速成长。(3)教师与祖辈家长沟通需要耐心,并且注重沟通方式。与祖辈家长保持良好的沟通,需要教师日积月累点点滴滴对家长及幼儿的主动付出,只有教师主动付出才能与祖辈家长建立牢固的信任感。同时,教师也应注重自身专业知识的学习,只有夯实了专业知识才能在祖辈家长在育儿方面的一些问题和困惑给予专业、科学、可行的建议,祖辈家长也就在感情上逐渐信服教师。

参考文献

[1]桂学文,娄策群.信息经济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2]应飞虎.信息失灵的制度克服研究[D].博士学位论文,2002.

[3]张东娇.教育沟通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3.

[4]朱琳琳.接送幼儿过程中家长与教师交流现状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5]史大胜.与家长言语沟通的策略[J].幼儿教育,2005(6)

[6]杨海丽.沟通家园同步教育的关键[J].太原教育学院学报2001(12).

[7]戈柔.幼儿教师与家长沟通障碍的成因剖析[Jl.学前教育研究,2003(2)

[8]刘小蕊等.尊重家长权利,促进家长参与―来自美国学前教育法的启示[J].学前教育研究,2008.

[9]张师辰的祖辈家长等.祖辈家长谈家教[J].山东教育(幼教版),2000(11).

[10]李平.如何走出家园合作的误区[J].教育导刊:幼儿教育,2007.

幼儿园教育信息化论文第5篇

装备部门的高度重视、各地幼儿园园长和教师的积极参与以及相关企业的大力支持,加之精彩纷呈的专题报告、深入实地的参观考察和畅所欲言的交流互动,让论坛首次举办就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与会者就幼儿园教育环境创设、玩教具的配置与管理、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幼儿园设施安全等多方面内容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和交流。

创设优质园所环境各有妙招

作为本次论坛的举办地、也是本次论坛的协办方之一—南京市第一幼儿园带来了首个专题报告《诗性智慧 游戏精神——园本文化下的幼儿园教育环境创设》。报告人赵锐十多年前来到一幼,成为南京市第一位男幼儿教师,也因此成为当时的新闻人物。赵锐现为南京市富丽山庄幼儿园园长,此次论坛他代表南京一幼作报告。赵锐园长首先展示了南京一幼的文化象征—三叶草,其三个叶片分别代表健康、快乐和智慧。三叶草文化的核心是幸福教育,是幼儿教育的永恒主题。因此,三叶草的寓意与幼儿教育不谋而合。赵锐园长以此为切入点和核心,用诗情画意般的语言介绍了南京一幼的环境创设理念和实施细节。论坛期间,代表们还参观了南京一幼总园和分园,不仅感受到了这里硬件设施的完善,更惊叹于整体环境创设的精致独到。

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早期教育研究所的专家汪荃老师还就幼儿园环境创设问题进行了现场解读。她说,北京市幼儿园近些年发展步伐很快,前些年更多停留在配备、配给阶段,现在则更加关注个性化的环境创设,这是非常可喜的。

汪荃老师认为:幼儿还处在养性阶段,即接天接地,养天性,养先天的慧,再去学习后天的智,所以幼儿园应该有一个天人合一的、自然的教育环境,比如要有各种各样的“地”,如土地、石板地、石子地、山坡等,让孩子接地气,不能怕出事就用塑胶将地面遮盖上。再比如室外的树种配置,装备部门要求三季有花,四季常青,两季有果,但这还不够,还要考虑地域环境特征,要有利于孩子观察和体验,更要与社区的环境相结合。她还介绍了北京一些颇具特色的民办幼儿园的环境布置。她强调,正如南京一幼那样,幼儿园的环境创设一定要有文化积淀,要与幼儿园教育理念相结合,让幼儿在这里舒适地生活、游戏和学习。

台湾吉的堡幼儿园督导刘晶介绍了他们连锁幼儿园硬体环境的特色和区域活动环境创设情况,即以凸显园本特色为主,以“科学、人文、国际”为设计理念,重点体现Kid boss(儿童职业体验特色区角)环境建设,让孩子在游戏中体验生活。刘晶说,他们所设计的游戏内容和数量都比较具有适应性,“快乐城堡”的游戏内容是随着幼儿的需求不断变化的,如娃娃家、小记者、达人秀、超市、造型沙龙、医院等,每一个情境需要什么材料都有相应标准;同时游戏空间还具有协调性,会根据面积大小等实际情况将活动室巧妙地隔成几个不同区域。而关于游戏的情境材料则要求:一、有可移动性,即在摆放每个橱柜(也叫玩具柜)和桌子时都要仔细考虑在游戏变化过程中能够根据需要随时调节空间和物品;二、可以利用材料随机变化游戏情境,例如一只听诊器能够使孩子扮演医生和病人的不同角色,一条围裙和一把勺子把另一组孩子变成服务员和顾客等;三、自制简易、耐用的玩教具,例如用泡沫、橡胶的下脚料制作蛋糕,用厚纸板或塑料片制作饼干,用染成不同颜色的棉纱制作各种冰淇淋,都很受孩子的喜爱;四、有可操作性,首先要便于拆装和保存,同时要具有开放性和层次性,即教师要观察孩子的游戏情况以提供适当数量的材料(太多会让孩子不知玩什么,太少则无法满足需要),且要充分考虑到孩子发展快慢的不同来提供多种材料,使每个孩子都能获得相应的发展。

成都市第三幼儿园教科室主任杨虹在题为《幼儿与材料的对话》的报告中,从成都三幼的办园理念:尊重人的自然发展、激励人的自信发展、成就人的自主发展,来重新审视环境材料到底能带给幼儿多大的教育价值,以及幼儿园班级环境材料所蕴含的教育内容有哪些,并从幼儿是环境材料的主人、环境材料中的幼儿“生活逻辑”、建构游戏中的幼儿等方面,以鲜活生动的案例讲述了如何让幼儿在与材料的对话中探索、发展、成长。

信息化技术与教育理念紧密结合

眼下,很多幼儿园都开展了信息化建设。在北京市第一幼儿园,信息技术已经应用于教育教学管理、物品管理、资料管理、保健工作、家园共育等多个方面,该园保教主任赵蕊在题为《开展信息化技术研究 促园所特色可持续发展》的报告中,着重从打造信息化教师团队、激发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搭建课程资源平台三方面介绍了信息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赵蕊主任还将一幼教师自己制作的优秀课件与大家分享,其中有的声音效果特别好,有的是根据原故事内容结合现实生活进行了改编,非常引人入胜。

而不少关注学前教育的企业都将目光放在了信息产品的开发和利用上。TTS UK亚洲区代表陆忻怡女士作了题为《英国幼儿信息教育(ICT)经验分享》的报告。TTS是英国著名幼教产品品牌,上海顺途实业有限公司为其在中国的总。陆忻怡女士说,幼儿信息教育不等于多媒体和电子白板,1992美国Liebeck 教授在报告中指出:由于科技类教具同时具备声、光与及时回应特性,最容易激发幼儿的好奇心与玩的欲望,因此最适合训练孩子的一些能力。她认为,信息教育的功效在于开发、分析和呈现信息,提供一种让孩子自发探索的环境,增强孩子的创造力,让孩子独立学习,让孩子在游戏中体验成人的角色与情境,记录孩子眼中的世界,为孩子提供与人沟通、成就自信心和进行时间管理等机会。她还结合这些理念,展示了一些中国正在选用的TTS产品。

此外,无锡儒林国学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万爱明的报告《习惯养成数字化情境教学体系》,主要介绍了公司开发的“儒灵童好习惯”40集系列德育主题动画,其将传统文化融入道德习惯教育。永乐创新教育有限公司总裁苏永乐的报告《动漫在电子教学中的应用》,主要针对教师、家长对市场上App的疑问,如是否配合课程、家长怎么利用、如何选择课程等,介绍了永乐平板电脑创新课程(App Learning,幼儿互动课程)。

装备标准要平衡好普适性与个性化关系

在园长开放互动论坛上,关于幼儿园装备标准的普适性和个性化关系问题,引发了与会代表的热烈讨论。北京市教育技术设备中心发展与规划科科长何智介绍了他们正在做的北京市幼儿园装备标准项目研究思路。不过他们在研究过程中遇到了一个问题,就是标准的统一性和学前教育的灵活性之间的矛盾如何平衡,即标准的制定如何能既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又能满足办园的自主性和特色化需要。

上海市在这方面走在了前列,于2006年颁发了《上海市学前教育机构装备规范(试行)》,他们的经验给了大家不少启发。本次论坛上,上海市教育技术装备部基础教育装备管理科科长孙爱青也介绍了该规范的意义和特点。参与该规范制定和研究的专家表示,这其实是普适性和个性发展之间的问题,标准和规范是最底线的东西,即是办园必须要配备的,缺了这些设备是不行的。但也不是说所有的配备都要在标准里罗列。幼儿园可以在符合这些基本标准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办园特色进行配备。所以制定规范的原则是“下要保底,上不封顶”,不能把所有的东西都放在标准里,这样容易把幼儿园框死了。上海市黄浦区瞿溪路幼儿园园长孙建颖也作了相关专题报告,她说,装备部门给出了配备底线,幼儿园很感谢。但同时希望在规范的基础上还有一些建议或者选配目录,比如幼儿园想在语言方面搞特色,装备部门能提供一些可靠的厂家或产品,这样幼儿园就不需要很头痛地去收集整理各个厂家的产品说明书,减小了选择的压力。

南京市教育装备与勤工俭学办公室主任后有为认为,标准要想具有可操作性,就不能搞得太详细,否则就会变得僵化。上海市的规范就是给了一个目标,给了要求和底线。而具体到某一个项目则应因地制宜,比如大型玩具的配备与场地、环境等因素相关,规范和标准里要求有这一项,但每个幼儿园的大小不一样,就应该进行个性化设计,这个主动权应该交给幼儿园,而不应该放到标准里面。

保育装备应统一管理口径、建立产品目录

作为装备部门的负责人,南京的后有为主任提出了一个新问题,即除了教育教学装备,幼儿园对于保育方面的装备有哪些想法和要求。这一问题引起了代表们的共鸣,减少监管环节和统一标准成为共识。

上海的孙建颖园长说,单就保育层面如茶杯等的配置方面,装备部门是有规范的,但其他层面比如食堂如何配置,食监部门和疾控中心都有详细规定。如果装备部门能够对此进行统一整合,然后规范下来就更好了。这需要上层充分沟通,统一标准,也就是说装备部门、食监部门和疾控中心对消毒隔离的要求一定要相吻合,否则就变成三个标准了。

成都三幼的杨虹主任说,他们的食堂是按照卫生部门的规定操作的,但厨房用具很多,有些东西如灶台等,需要根据厨房形状进行定制,现在由疾控中心在材质上把关。而像消毒柜、冰柜等设备,希望装备部门能给幼儿园提供准入厂家及产品目录供他们选择。

南京一幼的吕玮主任表示,南京的情况更复杂:幼儿园的教育装备归教学口管理,保育设备由市儿童保健所管理,食堂由药监部门来管理,而所有防疫系统归疾控部门管理。每个部门都制定了相关规定与细则,有时会让幼儿园感觉无所适从,比如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规定熟食间必须要配备洗手池,这就要有生水,但儿保所说这个叫食物分层间,生产的是熟食,不允许有生水。经过两年多的多方反映和协调,才规定幼儿园归药监局来管理,所以很多幼儿园都在按照药监局的规定进行改造,在现有的基础上增添流程与空间。基于上述情况,吕玮主任提出了三点建议:一、上级管理部门能够统一口子和标准,便于幼儿园一次基建就能建成一个合法合规、合情合理的操作系统;二、由于幼儿园缺少装备专业人才,希望装备部门能给出设备采购目录,让幼儿园在一定范围内去选择已经被有关部门筛选过的产品;三、能有装备部门的专业人士对设备进行后期保养和检测,而不是只靠厂家,虽然现在南京的疾控部门会对消毒方面进行初检,但要收费而且不低,对幼儿园来说还是有一定压力的。

把最宝贵最安全最美好的东西奉献给孩子

本次论坛得到了装备部门、幼儿园和企业的高度重视和肯定。《中国现代教育装备》杂志社常务副社长丛林在开幕致辞中表示,此次论坛旨在总结、探究教育技术装备工作对学前教育的保障、促进作用,加强不同城市间学前教育技术装备工作的交流与合作,以共同建设和分享学前教育优质资源,促进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南京市教育局初教处处长戴兴海在讲话中表示,当前学前教育已经到了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节点,遇到了诸多困难,学前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难中之难、先中之先,已经被南京市政府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如果教育技术装备的发展跟不上,就谈不上学前教育的现代化,所以如何建立一个安全、可靠、生动、高效益的幼儿园环境,是目前所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和课题,需要各方面通力合作。此次论坛的召开将对学前教育技术装备的健康发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南京万德游乐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吴万鹏是全国玩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也是南京市室外健身器材及儿童游乐设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他在报告中从国家的方针政策、儿童游乐设施安全现况、幼儿园如何选择安全的室外游乐设备等方面阐述了幼儿园设施安全问题的重要性和需要注意的问题。他的报告案例鲜活,讲述过程中以实物作为辅助,内容充实详尽,说服力强,引起与会代表的高度关注。

幼儿园教育信息化论文第6篇

幼儿教育事业的现代化发展,强调幼儿教师应具备良好的信息技术能力,以适应幼儿教育发展的需求。本文立足于幼儿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现状,从强化教育资源建设,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强化教师培训工作,提高教师信息技术能力两个方面,阐述了提升幼儿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策略,以更好地培养具有高素质的综合型幼儿教师。

关键词:

幼儿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策略

幼儿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育改革发展的重点。在现代教育事业快速发展的当前,无论是高等教育,还是小学、幼儿园教育,都强调教师应具备良好的信息技术能力,以更好地满足现代教育教学的需求。幼儿教师信息能力的发展,一方面是现代幼儿教育发展的现实需求,提升教师信息能力,有助于推进幼儿教育发展;另一方面,信息技术能力是教师综合能力的重要构成元素,信息技术能力的提高,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育水平。因此,在笔者看来,提升幼儿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是当前幼儿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并在深化发展的进程中,应切实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营造外部环境:强化教育资源建设,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幼儿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提升,依托于良好的外部环境,教育资源的建设及更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成为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的重要基础。当前,我国幼儿教育以民办、公办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教育资源的建设、配置存在较大的差异性。但总体而言,幼儿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相对不足,教育资源建设不到位,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提升,缺乏良好实践操作基础。为此,首先,幼儿园应强化幼儿教育的现代化建设,为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提升,创造良好的实践操作平台;其次,强化教育资源的共享机制建立,让教师在与外校教师的交流学习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并学习相关的经验,帮助教师不断的自我发展;再次,强化教育资源优化配置,并切实抓好基础设施的维护等工作。特别是对于农村幼儿园而言,教学设备、教学环境缺乏信息技术能力的应用,教师信息能力的无法体现,也无法得到有效的培养。因此,在教育资源的配置中,要强化幼儿教育资源的投入,在推进幼儿教育事业现代化发展的同时,也要夯实发展的基础,为幼儿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提升,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二、夯实内在基础:强化教师培训,提高教师信息技术能力

教师技术信息能力的提升,关键在于通过培训工作的开展,在知识、技能等方面,实现综合素质的有效提高。幼儿园老师多为中专幼师专业毕业,信息技术能力相对欠缺,教育培训工作的开展,有助于帮助教师系统的知识学习,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因此,切实做好教师教育培训,应作为常态化工作来抓,落实做到以下几点:

1.明确教师培训内容,提高培训的有效性。

从实际来看,幼儿园教师缺乏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学习,且实践操作能力不足。因此,在教师培训内容的制定中,应充分立足于实际需求,强调培训内容应突出两个方面:一是培训内容应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知识;二是抓好教师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立足于实际需求,开展实践操作培训。

2.培训方式灵活选择,落实教育培训。

培训内容有的放矢,培训方式也应灵活选择,能够最大限度地实现教育培训的全覆盖。当前,培训方式多以理论教育培训为主,培训方式单一、缺乏培训的实效性。为此,在教育培训的工作中,一方面要构建多样化、开放式的教育培训方式,满足教师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培训需求;另一方面要考虑到教师的基础差异,在教育培训中,应确保教育培训面向全体老师,确保其技能的有效培养。因此,在培训方式上,可以针对教师的不同情况,有侧重性的开展。

3.培训后续支撑到位,形成有效的培训力量。

培训效力难以一次到位,也无法基于一次或两次的培训,就是想教育培训的最终目的。因此,在深化培训建设的过程中,应构建完备的后续支撑力量,并在教师培训资源的配置上,进行适当的倾斜,扎实幼师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通过现代化的教育培训方式、平台及渠道,为教师培训创造更加多元化的环境。在幼儿教育事业快速发展的当前,提高幼儿教师综合技能,是推进幼儿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保障。在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推动之下,幼儿教师综合能力的培养,强调信息技术能力的重要性,以更好地满足幼儿教育教学的需求。当前,提升幼儿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途径,关键在于如何强化教师主体地位下,优化教育资源建设,并切实开展教师教育培训工作,从本质上提高幼儿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适应现代幼儿教育的发展需求。

作者:陈夷秋 单位:南通市电化教育馆

[参考文献]

[1]徐萍,张红军.浅谈如何提高幼儿教师应用新型技术的能力[J].幼儿教学研究,2014,(10).

幼儿园教育信息化论文第7篇

关键词:幼儿园;教育信息化;建议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深入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今天的儿童已经成为信息时代的原住民,随着幼儿电视节目,移动终端的幼儿APP的蓬勃发展,计算机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多,计算机在幼儿园中的使用,将给幼儿园的教学与管理工作的诸方面带来新的革命。继中小学校园网络的建设热潮之后,幼儿园也应将进入网络建设的浪潮之中,幼儿园信息化建设势在必行。

一、幼儿园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现状

教育信息化是近年来教育领域研究的热点,人们坚信以计算机、互联网等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能够提高教学效率,优化学习过程,构建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普及,现代信息技术开始从城市走向农村,从高校延伸到中小学甚至学前教育领域,不少学前教育领域的研究者与实践者对现代技术在学前教育中的应用抱以较高的期望,然而现代信息技术在学前教育领域中应用理论和实践研究并没有像中小学领域、高等教育以及职业教育领域成熟。“学前教育信息化理论与实践研究始终处于边缘化,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1)学前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区域性差异显著

我国的学前教育信息化在宏观上区域发展不平衡,微观上内部应用不协调,学前教育里的“数字鸿沟”已经成为实现教育公平的严重障碍。当前幼儿园信息化基础设施已成为推进学前教育信息化进程的瓶颈,我国学前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区域性差异显著。发达地区的幼儿园几乎可以100%地实现网络连通,信息化设备不断升级更新。但对于一般的城市来说,离这样的目标还有一段距离,而对于农村地区和边远山区,这样的目标遥不可及,因为基本的“入园”问题还未解决。

(2)学前教育信息化资源严重匮乏,专业化水平低

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是实现信息化的保证和重要支撑,是支持教师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础,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决定着学前教育信息化的质量。“集成优质教育资源,推进资源共享是学前教育信息化的当务之急。”专门为幼儿提供学习的网络资源较少,适合幼儿学习和发展的软件开发技术在国内还很不成熟。学前教育信息化资源的匮乏是阻碍幼儿园教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重要因素,即使幼儿园配备良好的现代教育技术装备,也无法在实际的教学和管理中发挥作用。另外信息化资源的专业化水平仍有很大的提高空间,现有的资源很难满足一线教师教学和科研需要。

(3)幼儿园教师的信息素养不高,缺乏有效培训

与中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相比,幼儿园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还有很大差距。目前,幼儿园教师对录音机、电视机、计算机等传统的现代教育技术设备掌握得较好,而对投影仪、幻灯机、打印机、摄像机等设备的掌握水平较低,绝大部分农村幼儿园教师从未使用过PowerPoint、Excel,多数幼儿园教师对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多媒体素材的处理能力显得尤为欠缺。

二、推进幼儿园教育信息化的几点建议

(1)全社会出力,共谋学前教育信息化发展

如同地区间教育信息化存在差距一样,地区内城乡之间也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必须注意加大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投人,多方筹集资金,政策上予以倾斜,努力缩小城乡差距。针对部分地区幼儿园软硬件设施缺乏,课程改革难以进行的问题,必须通过政府部门的政策倾斜来进行资源分配上的调节,有关部门和人员也要及时提出有效措施和实施方案,宏观调节,微观促进,从而实现各类幼儿目的持续、和谐发展。同时,随着乡镇体制的上移,新建配套幼儿园要逐步实现公办机制运作。乡镇幼儿园的管理从“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体制调整为“教育部门主管”,各乡镇幼儿园必中心园为龙头,下设教学点或分园,进行统一管理。明确规划目标,通过行政手段规范幼儿园管理,营造和谐的教育氛围,争取各方面力量的支持,尽力缩小地域差距、园际差距,推进幼儿教育事业发展,逐步体现教育的公平性。

(2)利用网络建立资源库,实现资源共享

资源建设是教育信息化的一个永恒话题。学前教育量大面广,推进学前教育信息化最大的优势在于资源的共 建共享,因此,集成优质教育资源,有效推进共享是学前教育信息化的当务之急。在资源建设方面,政府的统筹和主导地位应当体现出来,既要有政府的集 中投入,通过建设国家和地方的学前教育资源平台,体现学前教育的公益性和 普惠性,也要有效扶持和充分利用市场机制,确保学前教育资源开发的活力和 可持续发展。从幼儿园的角度来看,应当把资源 建设与教育效能紧密地联系起来。一 方面要充分借助信息技术的有利条件, 集中整合优质教育资源,积淀形成幼儿园的特色文化,同时为资源共享创设条 件;另一方面,要鼓励资源建设与创新,营造共享共创的氛围,在园所内形成资 源开发与共享的可持续发展机制。

学前教育信息化资源要与当前学前教育的目标、内容与特点应保持一致,设计要符合幼儿学习的习惯和心理特点。同时,也需要专门的设计与开发人员参与,将幼儿园一日活动、教学活动、观摩课等相关资料进行收集整理,以图片、文字、音频、视频、动画等多种形式整合呈现,并按照幼儿在各个年龄段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教学需要,将这些资源转化为专业的信息化资源,并借助基础教育信息化网络平台或“园园通”进行共享。同时,要建立幼儿园内部局域网、功能齐全的多媒体教室和幼儿园网站等,逐步与互联网、远程教育网及中国教育卫星网实现了宽带连接,在向家长介绍幼儿园教育特色的同时,还开辟了“互动空间”等专栏,班主任和家长都能根据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进行交流,通过互动的方式,使得家长们对幼儿园有了更快捷、直观的了解,也会对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工作提出许多建议和意见,从而更好地实现家园共育。

(3)增强教师的信息素养

以往的培训都是把幼儿教师归附于中小学教师中,而且不重视对民办幼儿园教师的培训。按照教育部《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对专业人员的要求,在全国开展全员性幼儿教师教育技术培训,重点解决信息技术的教学应用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根本性解决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问题。其幼儿园园长和幼儿教师都有一定的信息化意识,但缺乏相应的信息素养。幼儿园应在政策的扶持下多给幼儿教师参加培训以提升教育技术能力的机会,采用“以点带面”的培训模式整体提高本园教师的教育教学与信息技术运用能力。要实行“走出去,请进来”的模式,把教师送出去参加培训,把专家请进来进行辅导,并设置一定的激励机制,鼓励幼儿园教师自学创新,积极进行教学科研,让幼儿教师成长为我国国民教育体系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使学前教育从课堂到管理都跟上整个教育发展的节奏。

学前教育信息化是中国学前教育整体质量提升的时代需求,因此,学前教育的一体化建设、均衡发展、课程改革、教师专业化发展等,皆是学前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指引。同时,学前教育信息化未来发展的诸方面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在推进学前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中,必须统筹各方面,合力推进,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吉.学前教育信息化的现状与对策[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36):128~129.

[2]郭力平,钱琼,王隽,曾智.上海市幼儿园应用信息技术的调查与分析[J].上海教育科研,2006,(6):39.

幼儿园教育信息化论文第8篇

【关键词】“互联网+”;幼儿园;管理

在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幼儿园管理工作实现了新的发展方向,将“互联网+”手段利用到幼儿园管理工作中能够促进教学的效率化发展,也能使幼儿园管理工作适合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

一、教师的引领和主导

德育教育是教师工作中需要的主要因素,为了使教师获取更多信息,体现德育教学,就需要在四方面改进。其一,将爱和责任作为教师自身具备的两个特点,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关心孩子,还需要公平、平等的对待孩子,并承担起教育的责任。其二,教师要积极投入到幼儿园管理工作中,做为教学中的主要引导者,不仅要经常与孩子沟通、交流,还需要在教育中保持一颗纯净的心。其三,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人们的注意力也较为分散,所以,教师要经常研究和学习。如:教师可以研究一些民学专著,并加强对师德教育的理解,为了促进自身的规范性,还需要与其他教学组织结合,从而使他们感受到教师职业的规范性和重要性,从而提高自身的主动意识。其四,在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中,还需要引导年轻人积极参与研究活动中去,所以,可以定期组织一些年轻教师参与到专题研究中去,并使他们对教师职业道德工作进行思考,然后,利用声音、影像或者文本的方式将其记录,从而促进职业道德工作内容更为丰富,这样不仅能提高幼儿园管理文化的丰富性,还能使教师成为职业道德工作的主要构建者。

二、民主的管理

在“互联网+”时代下,每个教育工作者都能参与进去,保证自己的信息获取期间获得更多体验。在幼儿园管理工作中,为了促进其规范化和平等化,一定要实现民主化管理工作。其一,实现全体人员的全过程监督与管理,在幼儿园管理工作中,可以设立不同的小组,促进其民主化的形成。例如:在园区内建立维修小组,并保证预算、价格工作的形成。在该情况下,不仅能实现幼儿园管理工作的透明化发展,还能提高总体的工作质量。对于幼儿园中的一些重大事件,还需要实现集体化研究。根据统一的工作思路,还需要在多层次、多角度实施管理,以保证各项资源的充分利用以及相关的目标合理形成。对于幼儿园中实现的新项目,对其预算与研究,特别是一些数字化研究话题,首先要经过一定的研究,在相互研究下共同研究。最后,与教师零距离接触,可以统一建立微信群,并在群中推送一些观点与信息,这样,相互之间不仅能随时交流,还能维护好教师的形象,促进其园区的规范化工作。

三、家长参与管理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不断发展,家长也不断参与到幼儿园管理工作中,他们可以利用网络多媒体来实现,如:微信、QQ等相关软件,因此,在管理工作中,更应该做好带头作用,促进正确方向的积极形成。在工作中,允许家长可以随时观察孩子的活动,不要只局限在每个开放日,还要促进幼儿园的开放性,这样家长在入园时不仅能了解到科学化管理, 还能对教师的工作有更多的理解,并给幼儿园更多支持。在幼儿园管理工作中,还要为其提供数字化平台,以保证家长都能参与到活动中去。数字化平台的形成是一种开放性、专题性,每个家长参与进来,不仅能为幼儿园管理工作提供有效保障,还能让家长在参与过程中获得更大的成就感。例如:在幼儿园的每个班级中建立共享云盘,家长利用自己的云盘账号不仅能时刻关注自己的活动情况,还能实现专题活动,从而保证家长提高自身的参与积极性,从而使幼儿园管理活动规范进行。同时,还需要让家长参与到幼儿园的伙食管理工作中去,其中,可以在幼儿园中成立伙食相关的监督部门,并根据科学、合理的制度让每个家长参与到监督工作中,他们不仅要了解一些供货渠道,还需要做好幼儿园的财务核算工作,并保证验收工作的全面进行。最后,在工作中,还需要以调查问卷的方式积极采纳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并对自身的工作计划进行积极调整,如:家长与幼儿园管理人员可以在每学期举行相关的讨论会议,期间,可以将相关的问卷数据输入到电子平台中去,这样,针对家长对相关评价,促进幼儿园管理工作的完好实施。

综上所述,根据以上三个方面的分析和阐述,为了使幼儿园管理适应“互联网+”时代下的需求,在现代化教育发展中,不仅要将教师作为主要的引导者,还要实现民主化管理工作,并促进家长与教师的结合进步,从而保证幼儿园管理工作达到较高效率。

参考文献:

[1]吴邵萍.“互联网+”时代的幼儿园管理[J].早期教育(教师版),2016(1):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