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子女教育论文

子女教育论文赏析八篇

时间:2023-03-28 15:00:29

子女教育论文

子女教育论文第1篇

【论文关键词】独身子女大学生感恩意识教育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当前加强对独生子女大学生的感恩意识教育,意义重大。第一,加强独生子女大学生感恩意识教育,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独生子女大学生在当前高校大学生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通过对其进行教育引导,有助于其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会关心家人,朋友,服务社会,感恩祖国。第二,重视感恩教育,有助于更好的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重视和加强感恩教育,提高了大学生的整体素质,为全社会营造了一个良好的道德氛围,有助于更好的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第三,加强独生子女大学生感恩意识教育,不仅有利于提高社会整体素质,还有利于更好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通过感恩教育,使独生子女大学生的道德素养得到提高,使其与他人、与社会之间形成良好的关系,和谐的氛围为我们更好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提供了条件,当前加强对独生子女感恩意识教育,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

感恩的环境是孕育感恩品质的前提和保障,加强对独生子女大学生感恩意识的教育,离不开社会大环境的良性引导。只有全社会齐心协力共同打造一个良好的感恩环境,才能更好的提高独生子女大学生的感恩意识。

一方面,全社会要注重对感恩教育的宣传,舆论上倡导感恩,通过社会舆论的导向作用,提高独生子女大学生的感恩意识。如近几年国家和社会非常重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通过“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评选出一批道德品质高尚的模范,向人们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和高尚品德,促进社会文明程度和道德水平进一步提高。2007年用孝心感动中原、感动中国的谢延信,他的事迹向人们宣传着孝敬老人的传统美德,用他的行动呼唤美德,用他的行为向人们讲述着他的感恩。通过这些宣传在全社会形成了一种感恩的氛围,在这种氛围的影响下,使独生子女大学生意识到感恩的重要性,自觉的加强感恩教育,提高感恩意识。

另一方面,独生子女大学生要提高判断能力,主动摒弃错误的价值观念,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高个人道德素养。要正确认识到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对个人思想的危害,主动摒弃这些腐朽颓废的观念,继承和弘扬中华名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感受中国历来尊老爱幼、和睦相处的优良传统,提高自身的感恩意识,感恩社会。

二、转变学校教育模式加强感恩教育

提高独生子女大学生感恩意识,学校教育是关键。独生子女进入大学,远离家乡,学校是其成长学习最重要的环境,学校应认识到自身的重要性,肩负起这个重要的责任,重视和加强独生子女大学生的感恩教育。

首先,要转变教育模式,学校教育应从单一的注重专业技能教育转向全面的素质教育上来。受社会功利化的影响和学生就业前景的考虑,高校对学生进行教育时非常重视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忽视对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教育,虽然设有德育课,但由于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方式的影响,不能很好的达到预期目标。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高校应树立正确的人才培养观,培养一批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随着独生子女大学生在高校所占比例同益增多,学校应根据独生子女大学生自身的特点来制定教育计划,提高独生子女大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更要注重对其感恩意识的教育,提高其道德素养。老师在讲课的过程中,可以增加学生实际参与的机会,通过学生的亲身经历,将道德思想内化为自身的一种行为,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通过实际的感恩行动,提高自身的感恩意识。

其次,加强独生子女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独生子女大学生是大学中一个特殊的群体,在当前的高校教育中还没有实际建立起针对该群体的教育,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要着重注意对独生子女大学生群体的教育,研究独生子女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对其进行有针对的教育和引导,特别要加强对该群体的感恩意识教育,使其明白家人的良苦用心,教导他们用实际行动来表达感恩的心,另一方面,更要注重加强独生子女大学对学校和社会的感恩教育。

最后,营造良好的感恩校园环境,多种方式进行感恩教育。感恩教育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和手段,通过一定的感恩教育内容对受教育者实施的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是一种以情动情的情感教育,是一种以德报德的道德教育”。独生子女大学生生活在校园中,感受最多的也是校园文化环境,和谐的文化氛围,更好的营造出一种感恩的校园环境,独生子女大学生在这种环境下受到熏陶,从“耳濡目染”到最终的“润物细无声”,感恩意识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动员同学们用实际行动表达感恩,用真情表达对家人、朋友、社会的感恩。

三、转变家庭教育观念重视子女的道德教育

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的基础,是奠基性教育,是对人影响最广的教育,重视和加强家庭教育至关重要。

首先,要转变观念,注重对子女道德修养的培养。孩子的早期教育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作为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除强调学习的重要性之外,更应该注重对孩子道德修养的培养,片面强调学习忽视道德教育,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在教育孩子成才的过程中,

须明白孩子要全面发展,德育与智育同等重要,教育孩子要尊敬师长,爱护同学,关爱社会,感恩祖国,教育孩子用实际的行动来表示感恩的心情。这样孩子才能够更好的适应社会,更好的与人交往,全面发展。

其次,重视对孩子良好习惯和个性的培养。很多独生子女进入大学以后,不能适应大学生活,无法很好的融入其中,这与自身的性格和习惯有关,而这些又与家庭教育关系密切。因此,父母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性格,不能过分宠爱孩子,要对其进行一些必要的挫折教育,增强其承受挫折的能力,养成自立、坚忍的性格。

最后,父母也应该不断的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父母自身素的高低,影响其对子女的教育水平。父母是孩子学习的榜样,作为家长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养,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通过自身的感恩行为,对孩子进行感恩的教育,孝敬自己的父母,关心社会,通过耳濡目染,无形中提高了孩子的感恩意识。

四、加强自我教育提高自身素质

自我教育法是“受教育者按照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和要求,主动提高自身思想认识和道德水平以及自觉改正自己错误思想和行为的方法”。简单地说就是受教育者自己教育自己,自己在成长中摸索,体会做人的道理和原则。独生子女大学生通过自我教育不断的提高自身的素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自我教育法,主动自觉地参与感恩活动,提高自身的感恩意识。在自我教育的过程中,要能够做到自省和换位思考,从他人的角度来看待问题,体会别人的感受,学习他人的优点,改正自身的缺点,学会自我控制和包容他人。通过自我教育,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表达感恩之情,在实践中提高自身的感恩意识,完善自己的人格和道德素养。

参考文献:

[1]袁振国主编.当代教育学(2004年修订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6月第3版.

[2]王道俊,王汉澜主编.教育学(新编本)[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12月第3版.

[3]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组编.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6月第1版.

[4]张瑞芬.谈大学生感恩意识的培养[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

[5]陈琦,杨鲜兰.大学生感恩意识探析[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4月.

[6]张桂权.感恩意识与感恩教育[j].当代教育论坛,2006年第1期.

子女教育论文第2篇

关键词:农民工子女教育弱势群体

引言

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迅速转型,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日益加快,适应市场对劳动力资源合理配置的需求,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由农村流向城市,由欠发达地区涌向发达地区,全国各地掀起了一股波涛汹涌的“民工潮”。上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人口流动中家庭迁移的比重越来越大,大批学龄儿童随父母流入城市,数量急剧增加,流动儿童问题越来越突出,最突出的是在流动儿童的义务教育问题上,城乡分割旧体制的弊端暴露得越加清晰,越加变得令人不能容忍。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执政理念,总书记又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作了进一步的阐述,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一执政理念充满了人文关爱,让人不禁对社会、对生活、对未来充满了无限的希望和美好的期待。

目前,我国流动儿童的数量约为1982万,占全部流动人口的19.37%。在全部流动儿童中,户口类型为农业户口的占74%。也就是说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从数量上看已将近1500万。他们不能接受或不能良好地接受义务教育,这不仅仅会影响儿童个体的发展,同时也影响我国“普九”工作的深入进行,影响社会公平体系的建立,以及我国公民素质的整体提高,必将对我国的社会发展带来隐患。解决这一庞大群体的教育问题刻不容缓。

一、城市农民工子女教育现状分析

关于农民工子女入学问题,早在2003年9月,国务院就了《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意见》,规定流入地政府应采取措施,切实减轻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教育费用负担。2004年3月份,国家又出台规定,从2004年秋季开始,农民工子女入学不再收取借读费、择校费或要求农民工捐资助学及摊派其他费用。实际中为了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各地政府都对教育资源进行了整合,公办学校资源紧张,而且各地教育局又是按照学校学区内常住人口的数量设置班级容量,根本没有为流动人口预留容量,加上公办学校的高消费超出农民工家庭的承受能力,城市农民工子女入读公办学校困难。当前城市农民工子女受教育方式主要是农民工子弟学校和家庭教育。

(一)农民工子弟学校教育现状

目前,流动人口子女在城市公办学校借读,仍须交纳一定数额的借读费或赞助费,这对于广大处于社会低收入阶层的农民工家庭来说,能够承受的不在多数。另外,文化背景的差异、教学环境的改变、使用教材的迥异、课程进度和难度的不同也都会影响其选择借读。同时,农民工身份遭受的社会歧视也会给其子女心理上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所以有些家庭即使具备经济实力,最终还是把孩子送到了农民工子弟学校。社会地位、经济条件相对低下的农民工子女,除了一部分在公立学校借读外(具体数字不详),很多家庭只好将子女送入外来人开办的专门招收农民工子女的简易学校就读。这类学校或被称为“棚户学校”,“打工子弟学校”。有人认为,它们根本不能被称为是学校,因为多数连基本的办学条件都不具备,充其量只能算作“民上自发办学点”。但这类学校在城市发展十分迅速,数量增长快,学生人数增加也十分迅速。

总体上看,农民工子弟学校的特点是投资来源以个人投资办学为主,办学层次以小学教育为主;学校多设立在城乡结合部,农民工广泛聚居的地区;达到正规办学水平标准的寥寥无几,学校收费低廉,教学环境差,办学条件简陋,很多学校没有正规的教室、课桌椅、教学用具,更不要提活动场地;学校规模差异也很大,从十几人者到几百人者均有学校的师资水平良芳不齐,许多管理者与教师根本没有教育教学经历,状况令人担忧。

第一,农民工子弟学校硬件设施落后。从学校规模来看,农民工子弟学校的特点之一是规模大小不等,有的学校学生人数几十人、几百人,有的学校则有上千学生。学校的规模过大或过小,对教学安排都将带来一定困难,不利于提高教学质量;从基本设施来看,由于农民工子弟学校多属于个人投资,基本设施依靠个人解决,经费来源大都来自学生学费,招生对象又是流动人口中的低收入阶层,这就决定了学校基本设施状况的紧张与简陋。由于经费有限,学校的教学设施相当简陋,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

第二,农民工子弟学校软件建设滞后。农民工子弟学校教师全部实行聘任制,但真正签合同的为数极少,学校的人员管理比较松散,教师的流动性人还是比较普遍的现象,不利于教学连贯性与完整性的。由于农民工子弟学校运作的特殊环境,师资水平与公办学校相比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第三,农民工子弟学校教学质量不高。由于受到主客观两方面因素制约,在全国轰轰烈烈开展素质教育的今天,这类学校教学中还只是偏重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能力培养。学校缺乏教学设施,加之教师水平有限,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薄弱,年级越高,表现越明显。

(二)城市农民工子女家庭教育现状

家庭教育对子女的人格、个性、智力、自我观念、学习成就感都有密切关系,但凡父母参与子女的教育活动越多,给子女的指导与鼓励、肯定越多,子女的发展就更为健全。学校的教育,如果缺乏家庭的配合,其教育功能有多大,令人怀疑。由于特殊的生存状态与生活方式,农民工在对其子女教育观念、态度、行为等方面,与城市居民相比,表现出许多不同,而且不同程度地存在问题。这些问题一方面与家长的文化素质、社会地位有关,一方面与其群体特征、经济条件、生活环境有关。

第一,家长对子女的教育方法落后。农民工家庭在对子女的教育方法上,有以下特点:一是重言传,轻身教。许多家长对子女提出合理要求,但在日常行为中自己却不拘小节,难让孩子信服;二是训斥多,表扬少。农民工家长工作繁忙,自身素质不高,往往以命令指责的形式教育子女,希望得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其实简单粗暴的方式不但难于收效,往往适得其反。

第二,家长与子女缺少沟通。由于家长工作忙碌,常常早出晚归,很少有时间辅导子女功课,加上他们自身文化水平不高,也难以在学习上为子女提供很多帮助,协助他们解决课业上的疑难。有些家长对子女的考试成绩比较关心,但心有余而力不足,无法在行动上具体指导。其次,家长很少为子女购买课外读物。一方面家长缺乏经济实力为子女购置学习图书。此外由于时间和经济等原因,家长很少陪子女外出活动。

二、城市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原因分析

城市农民工在城市阶层中属于弱势群体,对农民工子女来说,实际上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受教育的公平环境,农民工子女在接受教育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城市农民工子女受教育机会的不平等

我国现阶段由于生产力水平的限制,缺乏为每个人提供同等教育机会的物质基础,教育机会存在诸多不平等,对于以农民工为主的广大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不平等更为严重。

第一,现行户籍制度的限制。尽管1979年以后,我国的户籍制度限制人口流动的功能开始不断弱化,农民可以“自由”地进入城市,但是户籍制度依然对农民的身份、就业、教育、生活水平等起到钳制作用,农民工子女上学难问题即是受户籍制度影响的结果。没有城市户籍或离开户籍所在地的适龄儿童,不论这些孩子是在家乡出生被父母带到城市,还是在城市出生且生活在城市,在所居城市很难得到同等的受教育机会,农民工子女基础教育被排斥在城市和乡村的教育体制之外,而被迫以体制外的市场化方式来解决。

第二,现行教育制度的制约。自1985年以来,我国义务教育体制经过三次改革:即“地方负责,分级管理”——“在国务院领导下,地方负责,分级管理”——“在国务院领导下,地方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三次改革,都始终坚持着“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原则。户籍是享受义务教育的主要依据,实施义务教育所需经费和基本建设投资主要通过地方政府财政拨款进行配置地方政府是筹集经费、设置学校的主要部门。农民工子女具有明显的居住地和户籍所在地分离的特点,使其义务教育管理体制与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方式产生矛盾。一方面,流出地政府虽然对其户籍所在地的适龄儿接受义务教育负有完全责任,但跨地域的流动使流出地政府不便对这些流出本地的适龄儿童的就学情况进行管理和监督;另一方面,当外来学童随父母流动时,并没有也不可能将户籍所在地应对其投入的教育经费带到流出地流入地政府在法律上也不承担经费等主要责任。这样,流入地政府和流出地政府在对待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上均处于“无责任”的境地。相应的教育法规不能得到真正的落实,出现流入地政府与流出地政府相互推诿责任的现象。

(二)城市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的途径有限

城市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的主要途径仍然是选择农民工子弟学校,造成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的途径狭窄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第一,公办学校容纳量有限。由于我国教育资源的紧缺,公办学校大都是按照学校学区内常住人口的数量设置班级容量,根本没有为流动人口预留容量,在公办学校辐射不到、流动人口密集的区域,民办(简易)学校的出现不可避免。其难。以汉南区为例,“九五”期间,众多流动人口居住在这些城郊结合部。大量人口的涌入,给这里的公办学校带来巨大入学压力。众多农民工子女无法进入城市公办学校借读,只好选择农民工子弟学校。

第二,子弟学校发展缓慢。中国义务教育财政分权背景下,流动儿童教育机会的供给主要以流入地政府为主。因此流入地政府财政实力直接影响流动儿童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尽管部分地区在资助辖区流动儿童教育上投入了巨大热情,但长远来看,当越来越多的流动儿童在当地入学时,当地财政将面临巨大压力。无论在民工子弟学校的经费保障、师资配备还是在办学条件改善等方面,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因为财政压力往往都疏于扶持、管理和监督,使民工子弟学校的教学质量长期停滞不前,农民工子女无法接受正常的、良好的义务教育。

(三)城市农民工子女受教育保障制度缺失

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的权利要有一定的制度来保障,然而当前相应制度及法律、法规的空白与缺失,造成了城市农民工子女教育状况的窘境。

子女教育论文第3篇

(一)高考选拔制度的隐性不公使农民工子女“学途坎坷”。近年来,一批重点大学采取多元招生改革,如保送招生、自主招生、艺术招生以及高考加分等多种形式,其招生过程不透明,不同程度地存在人为操作的制度空间,优势阶层往往可利用其所拥有的权力、经济和社会等资源对这些制度加以渗透,从而直接或间接地获得这些入学机会,而农民工阶层则因缺乏此类资源而处于劣势。再次,农民工子女跨省异地读书,却要回原籍所在地参加高考,这不仅造成异地读书、原籍高考的成本增加,也使考生“水土不服”,影响考试成绩。

(二)心理问题使农民工子女与大学“擦肩而过”。农民工子女来到城市后,展现在他们面前的是全新的环境,城市的繁华取代了农村的破旧,城市的高楼大厦取代了农村的低矮草房,城市商品的琳琅满目取代了农村的凋零萧条,这一切对农民工子女来说都是新鲜的,但在开阔眼界的同时,他们的生活习惯、民俗风情等与城市孩子完全不同,如语言等诸多问题困扰着他们,在屡屡受挫的情况下,农民工子女却想极力维护自尊。为了减少伤害,他们常常将自己封闭起来,不爱与人沟通,沉默不语,遇到困难或委屈不找人倾诉,憋在心里,自我封闭。又由于生活的不稳定,家庭的贫困以及学习环境的简陋给他们造成了阴影,与家境好、吃穿住行各方面生活条件优越的城市大学生相比,他们自惭形秽,加剧了农民工大学生的自卑感,别人的鄙夷和漠视使自己觉得低人一等,直不起腰板,在心理上有很大的落差感。一份首都高校贫困农民工大学生状况调查资料表明,有60%的大学生因贫困而感到羞愧难当;22.5%的贫困生感到很自卑,不愿意让别人知道自己的处境,并不可抑制地抗拒师生间善意的同情;42.2%的贫困生不愿意在媒体上公开求助,不愿意积极主动地与人交往,生活相当封闭;40%的贫困生参与社会活动的热情不高;近20%的贫困生由于贫困而对社会持极端的观点,影响了心理健康。久而久之,他们会对金钱产生一种很大的欲望,他们会由于迫切想改变贫穷现状而放弃上大学,像自己的父母一样早点到社会上打工挣钱,因此而与大学擦肩而过。

二、对解决农民工子女上大学问题的对策思考

(一)降低高等学校收费标准,切实减轻农民工家长经济负担。降低高校学费后,国家应逐步增加高校教育经费。高校也要进一步加强学校经费监管,坚决杜绝截留、挪用、挤占和滥用教育经费现象的发生,努力降低办学成本。

(二)规范高校招生程序。高校招生应遵循公平原则,规范招生程序;加强自我约束,实行公示制度,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同时在采取多元录取机制时应考虑社会现实和公平保障条件,加大考测能力比重宜考虑各种复杂因素,在考测能力与公平客观之间寻求平衡点,尽量多为弱势群体的利益考虑。

(三)选择合适的大学学校。农民工子女在选择大学学校时,应该摆脱封建“官思想”的束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同时,可以尽量报考一些免费师范院校或公费院校,为父母减轻学费负担,也可以选择上一所职业技校,掌握一门核心技术,做到“术业有专攻”。有些农民工子女片面地为追求名牌大学而苦苦复读,这在一定程度上不仅增加了父母的负担,而且浪费了自己的大好青春。所以,农民工子女务必应从自身实际出发,放宽视野,全面分析社会需要和时代特征而选择适合自己的大学。

(四)积极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开展大学生心理咨询,依据农民工大学生的心理特征,有的放矢地做好工作。应引导教育他们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勤奋刻苦,自强不息,以“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的古训自勉,敢于面对现实,把主要精力用于学习,用知识丰富自己,武装自己;要根据他们的性格、家庭背景、情趣、爱好、个人经历等有针对性地进行说服和开导;教师和学生都不能对农民工大学生有任何偏见,在学习上要支持和帮助他们,在集体活动中要鼓励他们参加或放手让他们去组织,树立他们的自信心,提高他们的道德素质,把他们塑造成能独立进行道德判断抉择、道德自律并自觉承担道德责任的人。

(五)大力加强舆论宣传。农民工子女上大学难的问题是我国教育面临的一个新情况新问题,具有一定的长期性、复杂性和全局性。引导媒体在关注存在问题和不足的同时,应加大对我国解决农民工子女上大学问题的正面宣传力度,宣传党和政府的有关方针政策,宣传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高校在农民工子女上大学工作中取得的成绩,宣传社会各界对农民工子女入学后的各种关爱行动,关注农民工子女入学后的学习、生活情况,引导全社会关心支持农民工子女上大学的问题,为农民工子女快乐生活、健康成才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

(六)健全对农民工子女上大学的帮困体系。通过建立奖学金制度、勤工助学制度、困难补助制度、社会资助和师生、学生互助等多渠道、多元化、多层次的帮困工作,不断建立健全农民工子女上大学的帮困体系,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农民工大学生的经济压力,帮助解决他们学习和生活上的实际问题。笔者认为,勤工助学不失为农民工大学生自行解决眼前困难的有效办法。

子女教育论文第4篇

(一)公立学校不能无法完全容纳农民工子女入学问题

在民办学校,艺术教育是不被重视的。为了让子女接受更好的教育,很多农民工会把子女送去参加校外艺术培训,无形中加重了进城农民工子女的教育负担。

(二)校外艺术教育师资问题

农民工子女为了节省入学费用,大多选择一些教育费用较低的培训机构。但是由于受到教育经费的限制,这些入学费用低的校外艺术培训机构聘用一些职称较低,工资待遇较低的教师,教学质量与效果只能停留在低级阶段,农民工子女的校外艺术教育受到限制。

(三)艺术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一些正式的校外艺术教育培训机构中,比较重视教研活动的开展,包括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的革新等,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艺术教学质量。然而,在一些非正规的艺术培训机构,往往会因为受到教学设备条件及教师能力的限制,出现不规范、随意现象,把艺术教育变成了简单的娱乐活动,不利于学生艺术素养的培养。

(四)农民工子女学习状况的问题

农民工子女的父母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很难在家里对子女进行艺术熏陶和辅导,他们比较注重技能的培训,对孩子综合素质的培养并不十分在意。从而造成了孩子学习艺术的兴趣与热情减退,进入校外艺术培训机构学习后,孩子们的学习情况十分不如意。

二、解决农民工子女校外艺术教育问题的可行性对策

以上问题表明,农民工子女校外艺术教育资源投入偏少,在艺术教育方面获得的资源和支持相对不足,而这是和农民工子女对校外艺术教育的渴求极不相称。以下就校外教育机构教育、家庭教育及国家政策三大方面提出可行性对策,力争全面提高农民工子女校外艺术教育质量。

(一)校外教育机构教育方面

第一,艺术教育的定位。校外艺术培训机构应从艺术教育定位入手,加强认识,从本质上认识到校外艺术教育是兴趣教育,是通过培养孩子的兴趣提高孩子的综合素养,并为国家培养具备艺术素养的人才。第二,校外艺术教育资源的完善。为了帮助农民工子女接受更好的校外艺术教育,校外艺术培训机构应从以下两方面入手,加强艺术教学工作。一是艺术团队建设。艺术团队建设是校外艺术培训机构艺术教育的重点内容,可以通过建设艺术团队提升机构在校外艺术教育领域的声誉,以此为农民工子女提供更好的受教育条件。二是提高教师素质。提高教师素质是提高农民工子女校外艺术教育质量的基础。教师的素质,主要包括教师的基本素质、理论水平,教书育人的能力,专业展示能力和工作创新能力,与人交往能力等。三是争取政府拨款扶持,以此为农民工子女提供免费的受教育条件。第三,家校合作。校外艺术教育是一项长期性的教育工程,缺少了家长的积极配合与家庭教育的实施,农民工子女难以完成学习任务。因此,促进家校合作,是解决农民工子女校外艺术教育问题的有效手段。学校可以利用家长会、家访、电话联系等手段与家长进行交流,向他们汇报孩子的思想和学习情况,争取得到家长的支持和配合,为孩子创造一个有利于艺术学习的家庭环境,引导学生培养艺术兴趣。

(二)家庭教育方面

家庭作为孩子成长、生活、学习的第一个场所,家庭教育不仅会影响他们个性的形成,还会对他们的艺术兴趣产生重要影响。在家庭中父母要为孩子创造培养艺术修养的条件,为孩子的个性化发展做好准备。

(三)国家政策方面

第一,根据国家的法规政策,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校外艺术教育法规。农民工子女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社会性问题,校外艺术教育问题急需国家立法,明确政府部门和学校责任。第二,可以出台政策鼓励社会团体、大学生志愿者到农民工子女学校进行支教和帮扶活动,组织城市学生与农民工子女共同活动,拉近农民工子女与普通市民之间的心理距离。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农民工子女校外艺术教育工作的良好氛围。

三、结语

子女教育论文第5篇

文化水平较低。虽然现在已经进入了21世纪,文化教育是非常普及了,但是仍然有部分外来务工人员,其自身文化水平较低,大都是初中水平,有的甚至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所以在辅导孩子的学习上,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对于现在提倡的素质教育的理解也是有缺失的,他们更关注的是自己孩子吃饱穿暖,不受其他人的欺负,孩子学习任务不完成,他们不在意,但是一旦孩子在外面受到欺负了,他们常常教育孩子不能吃亏,以牙还牙,甚至也会帮孩子出面解决问题,这种教育方法与学校教育原则是相悖的,这就给学校的教育工作带来矛盾。

教育意识不够。孩子的很多不良行为习惯小时候在老家就养成了,潜移默化,点点滴滴,习惯成了自然。到小学阶段随着父母来到了城市,城乡差异他们难以适应,很多在城市中格格不入的行为在他们看来是很习以为常的,一时难以纠正,而他们的父母平时也疏于这方面的管理,或者根本也没引起他们的重视,有的甚至还是隔代教育,导致孩子在学校里,经常会做出些违反学校常规的事,而受到家长的投诉、老师的批评。

所以,在学校里,同学之间、家长之间,会出现鄙视,互相排斥等不和谐的现象,这些都是摆在学校一线教师每天面对的问题,处理不当,会引起矛盾更加尖锐,后果不堪设想。

加强学习,共同关爱

(1)首先,创造机会,多为家长充电。学校里有家长委员会,通过家委会举办一些家长沙龙,大家通过这个平台相互交流育子心得,相互沟通,大家分享了自己的经验教训,对于其他家长的教育更有模仿作用和实际操作性。其次,学校经常会举办一些亲子活动,让家长参与到学校的教育工作中。这样可以更好地了解了孩子在校学习的真实情况,通过学校印发的家庭教育的知识学习,也了解了学校教育教学中的实际要求,这样就为家校的良好沟通,合力开展孩子的教育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这些举措让他们认识到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也明白了家庭教育中正确对待孩子的教育方法。

(2)引导家长为孩子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在育人过程中,环境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自古以来就有孟母三迁的故事。家庭环境的良好程度,对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麻将声声,吵闹不断,居无定所,父母离异。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都不能保证,如何能保障孩子正常的心理呢?这些因素都难以保障孩子安心学习,安心做着自己喜欢做的活动。所以家长应该为孩子创设好和谐、安定、民主的良好的氛围。

(3)教师给予孩子更多的关爱。教师在充分指导家长家庭教育外,不能放松对这些孩子的关爱,而更应该对他们以三心:偏心、爱心、耐心。对于他们,教师要格外地以宽容的态度对待他们平时所犯的错误或者过失,不能一味地指责、批评,不能被表面的现象所迷惑而武断下定论。在我班级中,小丁是一个比较憨厚的孩子,黑黑胖胖的。平时在班里一直沉默寡言,不吵不闹,但是在学习上不够自觉,家庭作业拖拉。面对这屡教不改的他,我很生气,于是就跟着他回家,进行家访。他的家在一幢二层小楼里,小楼被分割成若干多个房间,住着不同的民工,他家在二楼的一个单间里。

穿过杂乱的楼梯和走廊,我小心翼翼地来到了他家,一眼看去,家里比较凌乱,一块布隔成了两间房,也没象样的书桌,他年满70的奶奶在家,指着小方桌,这就是小丁平时写作业的地方。心酸之余,我向他述说了小丁在校的表现,孩子较听话,但是学习上懒散,不自觉,希望通过家长能督促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子女教育论文第6篇

材料1,引述20*年*满分高考作文《他们》,作为入题,引出流动人口子女在城市接受教育的问题。本条材料隐含全部给定资料和本次申论考试的主题——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

材料2,含有事实材料和对事实的理论分析,主要分析了农民子女接受教育难问题的两点成因:一是户籍制度的限制,二是相关政策没有充分落实。

最后进一步分析了问题产生的深层根源——我国属于城乡二元结构社会。是作答第二大题第1小题分析教育不平等原因的依据。

材料3,介绍了流动人口的“家庭化”趋势、适龄儿童少年人数庞大,说明了流动人口子女学校产生的背景,指出了这类学校“屡禁不止”、“越禁越多”的根源在于“市场需求”,在于流动人口子女入学难——公办学校出于自身难处和地方保护考虑,设立一系列限制流动人口子女入学的门槛。为事实性材料,是作答第二题教育权利不平等原因分析和撰写文章的依据性资料。

材料4,广州市流动人口子女教育情况,包括数据和分析。说明尽管国家政策鼓励将外来人员子女逐步纳入公办学校,但政策落实不能一步到位,是一项需要逐步推进的工程。对确定文章立意有一定启发作用,属于事实性参考资料。

材料5,包括事实与理论两类资料。介绍了流动儿童少年接受教育的三种主要形式:一是在公办中小学借读,二是在民办私立学校就学,三是在流动人口子女学校就读。从理论上阐述了教育平等的内涵、意义,暗含着教育不平等的原因、解决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原则思路和方向、目标。是理论与事实混合型材料,是作答第一题辨析C选项的依据,也是撰写文章的参考。

材料6,集中说明流动人口子女学校存在的问题,包括师资、管理、设施、安全方面,指出问题危害在于教育质量难保证。在问题说明中夹杂着收费低廉、降低办学标准等原因成分。对应第二大题第2小题。

材料7,介绍美国保护迁移居民受教育的情况,指出美国做法的特点是通过保护迁移权来保护迁移和流动人口的受教育权。是作答资料辨析题的依据。作为一个例证,与中国的情况相参照,可作为一条论据,来证明对于本地居民教育权利实行地方保护具有狭隘性,需要国家层面法律手段的调整,政府和法院发挥作用,对地方政府的狭隘保护、居民争夺教育利益的行为进行双向规范,以维护教育公平。关于居民为获取教育利益而进行不合理迁移,可提出国内的高考移民作为论据。对启发文章写作的思路具有参考作用,但与流动人口的教育问题联系不是太紧密。

材料8,指出国务院文件和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明确了流入地政府在流动儿童教育中的责任,解决了流入地与流出地政府谁负责的问题。揭示了教育不公平的根本原因,即与户籍挂钩的教育制度,以及狭隘的地方利益考虑。启示了解决教育公平问题的根本途径:改革财政拨款与户籍挂钩的教育经费支出模式,进而改革教育资源配置方式。由于这种制度层面的改革在中国现实条件下很难实现,只可作为对策思路的参考。

材料9,介绍了两种建立健全财政拨款制度、合理分担公共教育经费的建议,但不具备很强的可行性。提出了一种有针对性且可行的意见:在目前教育制度尚无法根本改变的情况下,对于打工子弟学校不能简单采取取缔的态度,指导、监督、提供业务帮助才是上策。最后,对问题进行了延伸分析,指出解决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阶段之后的高中教育、高考和就业问题,避免农民工子女“边缘化”,需要社会参与,进行系统性和制度性的规划、建设。可作为文章写作的参考材料。延伸性论题具有深化主题的作用,可在文章结尾提出。

材料10,实际包含了四条材料:中央部委办《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意见》主要内容,十七大报告有关内容,*市《关于进一步做好本市农民工同住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主要内容,武汉市对流动人口子女实行与城市学生同等待遇的政策。实质性启示在于武汉市的做法具有可资借鉴的意义,说明在解决流动人口子女教育中政府的作为重在落实、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保证流动人口子女纳入公办学校就读。可作为拟定文章对策的参考,提出以武汉为典范,强化政府责任感和执行力,使城市中的流动人口子女融入城市主流,平等接受教育。

总体分析

2014年*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题以“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为主题,涉及宪法保障公民受教育权规定、十七大“努力实现教育平等,维护社会公平”有关精神的贯彻落实,属于社会事业——教育事业建设与社会公平两大主题的交叉。材料指出国家的法律、党和政府的有关方针政策没有得到充分落实,暗示政府应端正认识、强化责任和执行力,保证国家法律和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实现“教育平等,维护社会公平”的要求。

给定资料虽然只有10条,但复合式材料居多,一条材料往往包括三条以上不同角度的次级材料,且字数偏多,因此材料的实际容量偏大,约7100字。与试题相联系,四道大题包括了五道小题、十个以上设问点,如第一题有A、B、C、D、E五问,第二大题第2小题有问题、成因、对策三问,题目表述很细,字数偏多,约1480字,合计试题总容量达到8600字,阅读量是很大的。

题型方面,2014—2014*申论连续三年使用“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题型,表明这已成为*申论考试的一种常态和固定题型,对此应加以重视,并研究总结其规律性。大体来看,应牢牢把握“依据材料、准确理解题目表述、分析辨别材料与题目表述的差异”这一原则,仔细比较材料与题目备选项的异同,重点是“求异”,即找出题目备选项与材料所表达意义的不同之处。

第二大题,第1小题要求分析“我国受教育权利不平等”的原因,可从宏观与具体两个层次来分析,宏观即城乡居民、流动人口与当地户籍人口之间教育权利的不平等,具体即聚焦城市流动人口受教育权的不平等,集中分析导致这一不平等的原因。从材料反映的主要信息来看,应以分析城市流动人口相对于当地人口受教育权的不平等原因为主,在字数限制较严的条件下,更应集中分析这一问题的原因。

第2小题属于常规分析和对策拟制的“三段论”问题,有关信息集中于第6条材料,对策需要针对问题来提出,如强调政府作用,扶持和督促流动人口子女学校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育质量。同时,可参照第9条材料“不宜简单取缔,指导、监督、提供业务帮助才是上策”的对策提示,进行扩展和延伸。

第三题,为公文指误并改错,应依据《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来对照检查和修改,难点在于需要一定的公文写作经验。

第四题,为常规作文题,可从不同角度提出对“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看法,以提出解决的对策为主,但文章主题必须唯一、单纯,要提出户籍、教育、财政支持教育等制度层面改革作为根本的改革措施,就不宜与具体层面的把流动人口子女纳入公办学校、扶持民办流动人口子女学校发展等措施混合;反之,选择了后者为对策切入点,就不宜再说制度的改革。全文不仅要以对策压轴,还要做好问题解决的必要性、现实性等分析论述,为此文章必须恰当布局,合理安排各部分的结构、比例;同时对策阐述又要充分,内容充实,这就决定了对策论点不能过多、层次过于复杂。

材料9提出了解决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两种专家建议,均属未经实践检验的理论性设想,只是参考性材料,不必纳入文章中的对策。如果准备提炼这两条建议作为对策,两相比较,“中央统一划拨专项补助经费”明显要比发放“教育券”更现实、更具有可行性,应优先选择“中央给予补贴”这条对策。

第一题参考答案:A、√B、√C、×D、×E、×

第四题范文:(1181字)

逐步推进流动人口子女“学有所教”

教育公平是当前教育领域的焦点问题,其中城市流动人口子女教育权利的不平等问题,尤为社会各界所关注。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必须保障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各级政府是实施义务教育、提供教育公共产品的责任主体,要解决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必须强化政府责任,落实党和国家“努力实现教育平等,维护社会公平”的有关方针政策,逐步推进流动人口子女“学有所教”。

推进流动人口子女“学有所教”,是我国社会和谐稳定与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近年来,我国流动人口规模不断膨胀,并呈现出“家庭化”的趋势。有了家、有了孩子就有教育需求,而流动人口子女接受教育却遭遇种种障碍:首先是户籍制度的壁垒。由于我国居民的户籍与教育等社会福利相联系,流动人口子女没有户籍就难以在当地入学,这成为流动人口子女平等接受教育的最大障碍。其次是教育资源的“瓶颈”。城市人口密集,教育资源有限,难以承受外来流动人口子女的就学压力。最后是地方利益的门槛。出于地方利益考虑,流入地政府和公办学校往往优先保证本地居民子女的教育需求,对外来流动人口子女接受义务教育设置门槛,将无力负担高昂学费的农民工子弟拒之门外,使国家的有关政策很难得到真正落实。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关系到千千万万家庭的幸福,关系到教育公平,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与可持续发展。要实现教育平等,进而推动社会在和谐氛围中持续进步,就必须妥善解决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

子女教育论文第7篇

【关键词】教育公平 性别公平 女子教育 和谐社会

社会和谐、安定、平等一直是人类梦寐以求的美好理想。中国古代就形成了儒学“礼之用和为贵”的思想,表明礼的最高境界和最高目标,就是创造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暨全社会的和谐。儒家思想在人群伦理和社会秩序方面的思想达到了高峰,其中的“仁”、“礼”等要素,成为古代中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国家信仰。现在进入21世纪,中国共产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概念,指的是构建一种和睦、融洽并且各阶层齐心协力的社会状态。

人,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主体。所以,在从宏观上准确把握建设和谐社会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必须高度重视个体和谐。妇女约占人类人口的一半,两性和谐当然地成为人与人之间和谐的重要基础和必要条件。而要实现两性和谐,教育公平极为重要。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这就表明,促进教育公平,在我们党领导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是一项具有全局性、战略性的任务,也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坚定不移追求的目标。杨庆毓认为“教育是实现社会发展的助推器和均衡器,是实现男女平等发展的战略性投资,因而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社会和谐、进步程度的重要标志。”要达到两性和谐,实现教育公平,必须重视女子教育。关于这点,戊戌变法时期,前人就已经意识到女子受教育与男女平等及家庭和谐的关系,康有为、梁启超等近代教育思想家们多有论述。康有为主张男女平等,重视女子教育。他在其重要著作《大同书》中,以资产阶级的天赋人权为理论武器,认为男女平等乃是天赋予人之权利。梁启超深刻论证了“人权与女权”的问题,提出女权运动为什么不振的原因在于女子知识能力的确赶不上男子;而最根本的原因又是因为女子不能和男子享有同等教育的机会。针对女子教育与家庭和谐问题,梁启超认为女子不学,不但不会令她们贤淑有加,反而会为家庭幸福蒙上阴影。自康梁维新之后,男女教育平等问题逐渐受到人们的日益关注。

民国建立后,孙中山认为发展女子教育很重要,认为“凡为中华民国之民,均有平等自由之权”,倡议中国四万万同胞都应接受教育。新文化运动中,人民的道德观念发生变化,出现了一批专门讨论妇女问题的刊物,如《新妇女》、《妇女评论》、《劳动与妇女》、《新青年》等,抨击旧制度,呼吁解放女性,开始男女平权的解放运动,男女教育平等是其讨论的热点之一。社会各界人士开女禁的呼声越来越高。在蔡元培等人的提倡下,北大首开女禁,男女开始共学。随之,各大学校陆续招收女生。1922年颁布的“新学制”,取消了男女中学之间的差别。至此,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教育权,从教育制度上肯定下来。

当今,女子教育问题对于促进两性和谐,构建和谐家庭、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当今,正处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时期,女子教育问题中存在的不和谐因素给两性和谐、社会和谐发展带来潜在威胁。

一、当今教育中两性不和谐现象的现状

(一)女子基础教育陷入恶性循环

中国经历了漫长的封建社会,受封建传统文化的影响,女性教育在近代以前几乎是空白。在中国古代社会,人们对女子教育进行控制,认为让女子接受与男子同等的教育会对传统性别角色及男权统治造成威胁。到了近代,女性教育开始萌芽,掀起了女子教育思潮,出现了兴女学运动实践,但由于当时的政治、经济、社会条件的限制,女子教育依然举步维艰。现在,虽然从法律上来讲,女子已经获得与男子平等的受教育权利,但由于中国封建传统教育思想流毒甚深,经济发展状况不均衡,不重视女性教育的问题依然存在。

从表一来看,全国6岁及6岁以上人口共1118855人,其中男性有563752人,女性有555103人,比例相差不大;但在未上过学的98335人中,男性只有26886人,而女性却有71448人,占到比例的72.66%。据2007年中国统计年鉴资料,2006年全国15岁及15岁以上文盲人口共90564人,其中男性有23560人,女性有67004人,占到总数的73.99%。女性在家庭中所获得教育资源远远低于男性。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父母往往不愿投资女孩教育,因为女孩早晚要嫁人。女性文盲率高,限制了妇女选择与发展的机会,直接影响了家庭生活的质量,不利于对子女的教育,也是产生贫困、人口增长过快的原因。我国目前女子的教育状况,与我国经济发展的要求很不相称。

中国教育学会王希宁认为,由于对女童发展重视程度不够以及对于女童与妇女教育的认识不足而导致出现了两个怪圈:“女童就学难——文盲母亲素质差——贫困愚昧——多胎多育——女童就学更难”、“女童失学——贫困蒙昧——文盲母亲——多胎多育——女童失学”。 这两个怪圈不断地恶性循环,已经严重地制约和阻碍了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高等教育中存在男女不平等的现象

高学历不仅是知识和能力的象征,从某种角度看,也是地位和权力的象征,因此,要提高妇女社会地位就必须让女子接受高等教育。虽然,我国女子高等教育自近代起到现代已经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学术领域和高等教育中男性占主导地位的局面有所改善,但与国际比较,我国高等教育在男女平等的进程上还存在差距。而且,女性在接受高等教育中也存在着许多不公平现象。女性参与高等教育的机会不均等,主要表现在在校生男女人数比例、求学学历和所在学校类型、专业学科分布等方面。

从表二可以看出我国2006年高等教育中,学历层次越高,女学生所占比例越低。

在教学领域中仍存在女性被歧视和被忽视的问题。专业和课程设置上以及在教学方法、手段的应用上女性的特点被忽视;教科书中男权文化色彩很浓,主人公大多是男性,对于女性对社会进步的贡献很少提及;在师生互动的教学过程中,女生也常被忽视、歧视;教师对女性教育理论的研究也很少,以至在教育中对女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有所忽视,不能根据女性的成长规律进行教育、教学。

在校园文化中也是男权文化占统治地位,学生干部多是男生,正职几乎被男性占领。这种男权文化的校园环境,不利于女大学生的发展,影响女性自我意识的形成。

有调查表明,今天的女大学生在女性主体意识方面有缺失并且呈滑坡趋势。“一些女大学生认为,以往的妇女解放所提倡的男女平等,也只是在生存竞争中没有保护与照顾情况下的平等,这是以婚姻家庭的松散和女性风度魅力的丧失为代价的,现在,她们不愿意再付出这种代价,转而变成一种所谓更为‘实际的生活道路’。”而女性主体意识的建立应是女大学生人格健全发展的标志和核心。这严重影响到女大学生的成人成才问题。

(三)女大学生就业存在着性别歧视

女大学生就业是女性接受高等教育之后,即将走上工作岗位,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贡献聪明才智的关键环节。女大学生的就业弱势,是受教育结果的不公平的问题,这是不争的事实。 转贴于

原因首先在于高等教育将过去的“统包统分”改革为“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后,女大学生的就业弱势更加突出。虽然《妇女权益保障法》在用人问题上对女性权利予以保护,但实际操作中存在漏洞。由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加大了用人单位的选择权,用人单位出于单位效益的考虑,全面衡量使用某种劳动力的“性价比”,而由于生理因素、婚姻因素、成就动机,以及生育保险费用和女工劳动保护费用等各种原因,使得女性劳动力的“性价比”低于男性劳动力。于是有的单位忽视《劳动法》,不但不给予生育的女职工特殊照顾,反而无端剥夺其原有职务,甚至不人性化地用书面或口头方式对女性职员提出工作几年之内不能结婚、生子一类的约定。人才市场上,不少单位的招聘启事上明确写明只招聘“男性”。

其次,“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是思想根源。在现实生活中,这种观念仍潜移默化地残存在许多人的思想深处。社会对女性家庭角色的期待值仍然很高,希望她们能够兼顾事业与家庭,有人还提出所谓“妇女回家论”、“阶段就业论”等言论,呼吁女子又重新从社会返回家庭,回归到男主外、女主内的状态。从戊戌变法时期开始女子教育兴起,鼓励女子从家庭走向社会,勇于承担社会责任,而今随着社会的进步却又有人提倡“妇女回家”。这点值得我们反思。

再次,当代青年知识社会参与意识面临着严重的挑战。一方面“干得好不如嫁得好”、“相夫教子”的观念反复强化人们意识中传统的性别角色定位;另一方面,对事业成功女性的一些不恰当、不全面的描写,又总是在渲染女性事业、家庭难以两全的紧张气氛,使不少女性对事业望而却步,不敢过多追求。在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前,部分女性通过提升自己的学历来获取更多的社会资源以弥补就业中的性别劣势,但在传统婚姻模式下却又带来找对象难等新问题,如“女博士现象”。因此,不少女性迫于舆论压力,不得不压抑成就动机,降低上进心,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婚姻和家庭之中。

从湖南省统计年鉴来看,2003年湖南省各单位女性从业人员有142.59万人,占从业人口总数3694.78万人的3.86%;2004年女性从业人员有138.61万人,占从业人口总数3747.10万人的3.70%。可见女性从业人口比例极低。而且,从行业来看,女性从业人员大部分集中在教育、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卫生社保和社会福利等行业。

总之,女大学生就业难是各种现实社会因素作用的结果。这势必影响女性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影响对所学专业的选择;阻碍一部分优秀的知识女性不能人尽其才;违背男女平等的原则,加剧了社会对女性的歧视,不利于妇女的发展和社会地位的提高。

二、实现教育性别平等,构建和谐社会的对策

两性不和谐的因素,一直伴随着不平等的地位和观念的存在而存在的,传统的“男尊女卑”观念还渗透在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并衍生为一种“潜规则”,这是一个历史问题,更是一个社会现实问题。要消除不平等的现象和行为,还需要从女性自身与社会两个层面上寻求解决对策。

(一)从女性自身角度出发

首先要彻底摈弃封建旧观念,摈弃背负在妇女头上的封建枷锁,消除人们头脑中的不平等观念,积极促进社会文化观念的转变,实现真正男女平等,使妇女不再处于附庸的地位,让妇女具备独立的人格、主体的意识,使妇女拥有作为人应有的价值,同男子一起携手担负起建设国家的重任。

其次,女性要不断加强自身建设,促进家庭和谐。作为女性,一定要树立自尊、自立、自强、自爱的思想,尤其要通过接受教育,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自己具备了一定的学识,经济独立,事业有成,自己在家中的地位才更高,夫妻关系才会越来越平等。而且学识相当,夫妻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也就更多,夫妻感情有增无减。另外,作为女性更要扮演好子女角色,对父母、兄弟姊妹尽到应尽的义务,合理分工,家庭才会越来越和谐。

再次,现代社会已经不能用单一的性别角色去规范现代女性,随着社会的进步,社会必将提供给女性更多的选择机会和发展机会。女性教育问题、女性就业问题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女性要善于发现和把握发展机会,相信“知识改变命运”,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增加自我意识,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争取受教育的权利,永远不要放弃自己。

(二)从社会客观条件出发

1.政府营造有利于教育性别公平的社会政策和体制氛围

抓紧改善女子教育状况,是政府关心、人民期盼、国际关注的重大社会发展问题。政府应将性别意识纳入决策主流,使其同人口意识、环保意识一样深入人心,从性别的视角改变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环境,促进男女两性的协调发展。在各项改革中,应当兼顾效益和公平,保障妇女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与社会同步发展。

2.学校弘扬男女平等的性别文化,营造和谐校园

针对学校存在男女不平等现象,首先,高校需加强女大学生性别意识教育,突出女生主体地位,营造两性和谐校园。新近出现的性别教育就是其中重要的一项。2002年,性别教育率先走进上海的大学课堂,“性别学概论”、“女性心理与成才”、“情感恋爱与婚姻”、“家庭与经济”4门课程首先得以开设。其次,加强女子院校的发展建设将为女性高等教育开辟专门的领域。

3.社会弘扬男女平等的主旋律,倡导性别公正和谐的氛围

社会应对女子教育公平引起高度重视,要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公正评价妇女在创造人类文明、推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宣扬健康向上的性别形象,反对扭曲和损害妇女形象;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性别平等教育观和就业观,鼓励有利于性别平等协调发展的性别分工;逐步形成尊重妇女、关爱妇女、保护妇女的社会风尚。

4.家庭分工模式根据时代要求进行改革

由男女两性组织的家庭是社会细胞,就男性来说在期待妇女成为“贤妻良母”的同时,必须转变观念,调整自己的人生价值和角色期待。强调男性“双重角色”义务或家务劳动社会化,从根本上改变“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分工模式。妇女要与男子平等地从事社会劳动,就必须减轻家务劳动,使其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社会劳动上,这样才能扭转整体形象,促进男女平等,有利于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由此看来,两性关系的和谐与接受教育公平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方面。在确定以人为中心、所有社会成员的可持续发展中,必须考虑到作为社会发展主体之一的女性的现实状况和发展需要,积极创造条件为她们提供和男性相同的资源和机会,才有可能达到男女两性的和谐发展。我们倡导整个社会真正、充分地尊重女性,高度重视女子教育问题,这样,才能实现真正的男女平等、两性和谐,家庭才会真正和谐、社会才会真正和谐。

参考文献:

[1]杨庆毓.和谐社会理论视野下的两性和谐发展分析[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2):26.

[2]数据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网站(stats.gov.cn).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5[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107.

[4]王希宁.基于和谐社会视角的女童教育发展观[J].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学院学报,2007,(3):10.

[5]数据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站moe.edu.cn.

[6]冷瑾,何剑锋.新时期女大学生的女性主体自主意识构建[J].宜春学院学报,2005,(3):119.

[7]湖南省统计局.湖南统计年鉴——2004[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85.

[8]湖南省统计局.湖南统计年鉴——2005[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85.

子女教育论文第8篇

【关键词】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公办学校;多元一体体育教育;融合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文化教育问题是国内外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都会遇到的问题,国外称为“移民子女教育”或“迁移工人子女教育”,而在中国称为“农民工子女教育”或“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

我国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曾先后出台多项相关政策。随着“以当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公办学校就读为主”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政策的落实,公办学校中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所占的比例快速增加。以上海市为例,在2010年秋季招收的4705万新生中,有3360万人为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占招生总人数的7141%。然而,“让农民工子女走进城市学校,只是享受教育公平的第一步,对于这个特殊群体来讲,家庭收入的悬殊、文化背景的差别将使他们产生巨大的心理落差,他们还将面临如何建立自尊、如何融入城市孩子之中、如何融入社会等一系列问题” 〔1〕 。

本文通过分析招收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公办学校中文化的“多元”与“一体”,根据体育教育的独特功能,提出“多元一体体育教育”的构想,尝试在招收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公办学校中通过体育的方式破解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融合的难题。

1“多元一体文化教育”的由来与演变

移民一般会涉及国家间、同一国家不同地域间人口流动,其中就包括农民向城市的迁移,这部分人群类似于中国的“进城务工人员”。在国外,“人人平等”和“文化平等”是处理移民子女教育的重要理念,其对移民子女所采取的教育政策主要是多元文化教育〔2〕 。

1988年,费孝通先生运用社会学、人类学、语言学、文化学、历史学等方法,对中华民族形成的历史过程进行了综合性的分析,提出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理论〔3〕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理论是研究中华民族结构的核心理论,教育学界也将其作为解释和构建多元文化教育体系的理论。教育理论工作者通过借鉴“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逐步生发为有关民族教育的“多元一体文化教育”理论〔4〕 ,之后有学者把它推广至对不同文化群体的教育。

2招收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公办学校中的“多元”与“一体”

21多元

从文化的角度,招收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公办学校中的“多元”首先表现为:城市文化与农村文化的并存。城市文化是由城市的理念、性格以及气质所表现出的城市生命,是城市历史积淀具体与直接的显现〔5〕 ,包括市民文化、景观文化、商业文化等。与此相对应,农村文化是农村的理念、性格以及气质所表现出的农村生命,是农村历史积淀的具体与直接的显现,包括农村的风土人情、价值观、思维方式以及行为习惯等等。在招收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公办学校中,教师、本地学生所表现出的是城市文化,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或多或少所显现出的是农村文化,两者由于价值观、思维方式、行为习惯的不同显示出不同的文化特性。

“多元”还表现为不同地域的文化。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进城务工人员来自不同地域,受各地的自然风貌、风土人情、生活习惯的影响,呈现出不同的地域文化,如山东的齐鲁文化、安徽的江淮文化、四川的巴蜀文化、河南的中原文化、福建的客家、闽南文化等等。作为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他们中的一些由于入学前生长在农村,其所表现的地域文化特征较为明显;一些虽出生在所在城市,但由于受其父母、生活环境的影响,仍或多或少表现出一些地域文化特征。

由此,在招收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公办学校中呈现出多元文化共存的现象。从文化的角度,无论城市文化、农村文化、地域文化,没有高、低、贵、贱之分,都有其存在的价值与合理性,这些共同构成了招收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公办学校新的文化。

22一体

招收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公办学校的“一体”首先为:城市文化、农村文化、地域文化之间本身就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本身就是传统意义上的移民城市,以上海为例,其城市文化是由上海本地以及江苏、浙江、广东、山东甚至西方文化积淀、发展而形成的。有学者提出:“城市化不是单方面强调由乡向城的转化,城市化的实质应该是城乡文化的整合。”〔6〕 在招收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公办学校中,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和所在学校、本地学生有机融合的过程应是城乡文化、地域文化相互取长补短,交流、整合的过程。

更重要的是无论本地学生还是外地学生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依据宪法、教育法,他们的受教育权应是平等的,应“共享同一片蓝天”。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共享同一片蓝天”不仅是指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与本地学生享受平等的受教育权,更重要的是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与本地学生长大之后都要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因此,在人才培养的目标上应具有一致性,这就要求必须由一体化的教育来实现。

由此,一体化教育是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和本地学生共同的要求,多元化教育是对城市与农村文化之间差异的尊重。一体化教育是开展多元化教育的基础,多元化教育是对一体化教育的有效补充,多元一体化是两者有机的结合〔7〕 。

3“多元一体体育教育”及现实意义

31多元一体体育教育

体育是学校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一个发展身体、增强体质、传授锻炼身体的知识、技能,培养道德和意志品质的教育过程。体育不仅能够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而且对整个社会产生深刻的影响〔8〕 。

由此,结合对招收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公办学校中“多元”、“一体”的分析,本文提出“多元一体体育教育”的构想,即在尊重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文化特质与异域文化的基础上,在学校体育开展的过程中,吸收与传承不同文化的精华,利用体育的独特功能与方式,促进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融合,促进城乡学生健康地成长与相互尊重、接纳、包容的健全人格的形成。

32“多元一体体育教育”的现实意义

321有助于化解文化冲突,促进学校各项教学工作的开展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城市公办学校就读人数的增加,不仅使学校学生的构成发生变化,而且城乡学生不同的文化特质使学校面临新的文化冲突。本地学生以及本地学生的家长甚至学校的教师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生活、学习习惯看法颇多,而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则对归属感、身份的认同感感到迷惑〔9〕 ,这些都是文化冲突的具体表现,解决不好在一定程度将影响到学校的教学与管理。

相对于其他课程,无论早操强调的“快、静、齐”、体育课中要求的相互配合与协作还是体育比赛中的集体主义精神都是对学习习惯、学习行为、认同感、归属感最好的教育与培养。采用“多元一体体育教育”策略,就能够充分发挥体育的功能,化解由于学习习惯与学习行为的不同、认同感与归属感的偏差所造成的文化冲突,促进学校各项教学工作的开展。

322有助于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融合以及城乡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

采用“多元一体体育教育”策略,在学校体育开展过程中构建一种体现城乡平等、相互尊重、和谐共存等的理念,不仅可以使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更好地参与各项体育活动、增强体质、健康成长,而且有利于增强他们对所在城市、就读学校的认同感,使其能够更好地融入到城市的生活与学习中。

更重要的是:质朴、坚忍、勤勉、吃苦耐劳等品质是大多数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学生所具有的,机灵、聪慧等优点是大多数本地学生所表现出来的,而城乡学生不同的品质、优点在体育活动中最能够充分表现出来。通过体育教师的合理引导,本地学生与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一起上体育课、进行体育锻炼过程中相互了解、吸取对方的优点与长处,弥补自身的缺点与不足,有助于形成相互尊重、接纳、包容的健全人格。

323有助于社会和谐、可持续发展

相关资料表明:城市中农民工子女犯罪人数在犯罪未成年人中占较大比例,且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家庭、学校教育的缺失,农民工子女归属感的迷茫是造成其犯罪的主要因素〔10〕 。国外通过学校、通过体育的方式预防、挽救与教育贫困聚集区青少年犯罪的事例举不胜举,如美国著名拳击选手泰森在青少年时期就是通过学习拳击走向正轨的。

多元一体体育教育正是集学校教育与体育为一体,通过学校体育的方式,发挥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体质好、意志品质坚强等优点,在使其强健体魄、掌握体育锻炼技能的同时,培养其良好行为习惯、增强对所在学校、城市的归属感,这对于消除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犯罪成因,促建社会和谐、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4“多元一体体育教育”的构建

41改变观念、正确看待农村与异域文化

诚然,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由于其所受的教育以及所处的家庭、社会的影响,其生活、行为、学习等习惯乃至其身上所表现出的文化特质与本地学生有所差异,实际教学中经常会发生用缺陷的视角看待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出现的一些问题,这其实是一种文化的歧视,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多元一体体育教育”的构建首先要求公办学校的领导、老师改变观念,平等地对待各种类型的文化,尊重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身上所携带的文化特质以及与之俱来的异域文化,去掉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看成“乡下人”的“有色眼镜”,把本地学生、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都作为中华文化大家庭的一员,认可不同文化存在的独特价值,这是“多元一体体育教育”实施的基础。

42完善体育教学的目标

以上海为例:上海市“二期课改”的体育教学的目标包括身体发展、能力发展、心理发展、品德教育等四个方面。随着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公办学校中比例的日益增长,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在原有体育教育目标的基础上加以补充、完善。如在“增强体质,促进身体全面发展,提高健康水平和适应环境的能力”的目标中,针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这一群体提出“提高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适应环境的能力”的多元化目标;在“培养体育与健身的情感、习惯和良好的心理品质,促进个性健康发展,塑造健全人格”方面提出“培养本地学生与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相互尊重、接纳、包容的胸怀,相互吸收不同文化的精华,塑造健全的人格”的一体化内容。这样既不偏离原有的体育教学目标,又能够在原有教学目标的基础上达到促进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融合,促进城乡学生相互接纳的目的。

43进一步提高体育教师的素养、提升促进文化融合的能力

面对生源结构的变化,在多元文化教育的背景下,体育教师也应在完成原有本职工作的同时担当起促进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社会融合、建设包容的学校文化的重任,成为不同文化冲突的调停者、促进不同文化融合的教育者与指导者。这就要求体育教师通过参加各项学习与培训,树立平等、尊重的教育理念,完善沟通、交往技能,提升课堂管理能力以及促进不同文化的融合能力〔11〕 ,将多元文化教育的理念落实到日常体育教学中。

44构建体现“多元文化”的体育课程

以上海中小学为例,目前实行的《上海市中小学体育与健身课程标准(试行稿)》距今已有6年,该标准虽在课程价值、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学习评价、课程实施等方面都较以前做了调整与改变,但目前学生的结构已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原标准中无论基本内容还是拓展内容主要承载的还是城市文化,较少关注农村文化,缺少体现城乡、民族、传统等多元化文化内容,建议相关教育主管部门应与时俱进,对原标准做出进一步的调整与修订。

在目前地方性体育与健身课程标准尚未修订的情况下,招收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公办学校在体育课程结构上可根据自身体育教育资源的状况以及师生的需求,构建平行型、整合型和拓展型等多元化的功能性课程〔12〕 。尤其是在体育校本课程建设方面向横向拓宽、向纵向延伸,开发出既体现城乡不同文化特征又兼顾青少年身心特点的校本课程,如上海弄堂游戏、农村传统游戏、踢踏舞、特色传统武术等相关课程。

通过构建体现“多元文化”的体育课程满足城乡学生的差异化需求,一方面可以发挥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特长,增强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体质,另一方面还能弥补本地学生对农村体育文化认识的不足,促进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和本地学生之间的交流、融合。

45探索灵活的体育教学形式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与城市子女在体育的基础以及学习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存在差异,这就要求不仅在体育教学内容方面体现多元化,而且也要求体育教师在教学形式上进行相应的改革与创新。

目前在招收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公办学校中有低年级独立编班、高年级混合编班、全程独立编班、全程混合编班等多种形式。无论是体现“多元”的独立编班还是体现“一体”的混合编班,这些编班的形式各有利弊,关键是各学校应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把握既要考虑学生基础与学习习惯,又要兼顾城乡学生之间如何更好地相互接纳与融合的原则灵活处理。

不同学生的差异化还要求体育教师在教学方法上予以改革与创新。如在教授某个项目的初期可采取分层教学、补偿教学等多元化的方法,在有了一定的基础之后可根据体育项目的特点采用合作学习等方法进行“一体化”教学,在提高学生兴趣的基础上,使城乡学生在体育活动的配合中、在群体互动中相互了解、沟通,潜移默化地实现相互的融合。

体育教师还应在着装、课堂常规等方面对城乡学生采取“一体化”的要求,从点滴入手、从基础入手培养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生活、学习习惯,改善由于服装等表层文化冲突、学习习惯等中层文化冲突所产生的融合困难〔13〕 。

此外,体育教师在教学别是在学生刚入学阶段还应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予以适当的关心与鼓励,让学生感觉到教师在上课时没有本地学生与外地学生之分,这对淡化城乡差异有着积极的作用。

46开发“多元化”体育学习评价体系

目前招收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公办学校在体育学习评价方面大多对全体学生采用统一标准。由于一部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前的体育学习情况与本地学生存在差异,按照统一的标准、采用“一体化”的评价会出现这些学生虽然在学习中取得了很大进步,但不一定马上能够达到标准,其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将受到打击,体育学习的兴趣也会受到影响。

所以在体育学习评价上,要考虑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和本地学生之间差异的现实,探索差异化的、发展性的、富于激励的“多元化”评价体系。具体在评价内容上要从身体发展、知识技能,尤其是心理发展和社会适应等方面进行综合考量,体现出城乡学生在增进情感交流、了解自我、关心他人,学会合作等方面取得的成绩。评价过程上要从终结性评价走向总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既看重结果,更看重过程,激励包括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内的基础较薄弱的群体,使他们感觉到自身的进步,通过不断提出更高的要求,为持续学习和发展创造条件。评价方式上要采用教师评与学生评相结合的评价方式,重视学生之间的互评与自评,特别是要重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和本地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鼓励他们看到对方的闪光点,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47开展丰富、多样的体育活动

研究表明:城乡文化冲突分为表层、中层、深层等三个层面,其中深层文化冲突中身份的归属感、认同感等方面是最难缓解的〔14〕 ,而公办学校中所开展的各项体育活动是解决上述问题的较好途径。

公办学校开展的体育活动包括早操、课间操、运动会、阳光体育大联赛等,这些体育活动都是以班级、年级、学校等为单位开展的,是体现“一体化”的集体活动。来自不同地方、具有不同文化特质的孩子为了集体的荣誉,为了同一个目标,一起努力、一起拼搏,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坚强的意志品质、城市孩子的聪慧这些多元的特质均能够充分展现,这无疑会在他们内心中产生交流、碰撞与重构。

开展丰富、多样的体育活动,鼓励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积极地参与,在活动的过程中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作为班级、学校一员的归属感自然而然就会产生,继而会对所在的城市产生归属感。在活动结束后,对为集体赢得荣誉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宣传与表彰无疑会增强本地子女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认同感,城乡子女之间的融合就会随之产生。

参考文献

〔1〕 范国睿教育政策观察〔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246

〔2〕 文桂江国外迁移工人子女教育的保障机制〔J〕城

市问题,2009(2):34

〔3〕 费孝通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J〕北京大学学

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4):1

〔4〕 张华“多元文化教育”的理论范型和时间模式探析〔J〕比较教育研究,1998(3):16

〔5〕 刘华龙城市文化诌议〔J〕天津城市建筑学院学报,2004(4):21

〔6〕 曾菊新等论城乡关联发展与文化整合〔J〕人文地

理,2002(4):14

〔7〕 汤林春冲突·建构·融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48

〔8〕 学校体育学编写组学校体育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9:13

〔9〕 秦洁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融入困境的解析——基于文化资本的视角〔J〕基础教育,2009(12):23

〔10〕 奚山青等民工子女犯罪与教育问题专项调研〔J〕.法制与社会,2009(10):340

〔11〕 黄兆信等农民工子女融合教育:教师职业能力面临新挑战〔J〕教育科学,2010(2):42

〔12〕 洪俊等课程失衡:民族地区农村学校课程的多元文化解析〔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34

优秀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