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航海技术毕业论文

航海技术毕业论文赏析八篇

时间:2023-03-25 10:49:18

航海技术毕业论文

航海技术毕业论文第1篇

国际航海职业教育发展的状况及趋势

航海职业教育是现代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业化和生产社会化、现代化的重要支柱。世界各国普遍认识到发展职业教育对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及促进就业增长的重要作用,把发展与改革职业教育作为规划面向21世纪教育和培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通过了《技术和职业教育公约》,制定了世界技术和职业教育发展的指导方针和政策,这对航海职业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国际海事组织《1978年海员培训、发证和值班标准国际公约》1995年修正案(简称STCW78/95公约)为世界各国培养海员设定了统一的国际标准,该公约的实施对促进各缔约国航海职业教育质量的提高,减少人为因素对海难事故的影响起到了积极作用。

世界航海职业教育体系经历了数百年的演绎发展,基本形成了一贯制培养型、“三明治”培养型和驾机综合培养型三种模式。一贯制培养型是传统的连续培养方式,以美国、日本和俄罗斯为代表。“三明治”培养型将培养过程分为理论教学、海上实践、理论教学三个阶段,以澳大利亚和英国为代表。驾机综合培养型是将海船驾驶与轮机管理专业合二为一的双专科培养模式,毕业生就业主要面向高度自动化的船舶,以荷兰和法国为代表。上述三种培养模式的主要差异在于课程设置和实践环节的安排方面,但其共同特点是非常重视对毕业生的职业技能培养。澳大利亚海运学院建有能模拟各类海况和天气情况的大型室内海上训练设施;荷兰的WillemBarentsz海事学院的国家航海模拟器训练中心设有大型航海轮机综合模拟器,全国航海类学生都必须接受一个月的模拟器强制培训;德国的Tremonde海员学校将完整的船舶结构分解,并置于海边或校园内,用于学生的技能训练;日本交通运输省设有航海训练专门机构,负责全国主要航海院校学生的航海实习训练。上述情况是笔者亲赴有关国家航海院校的所见所闻,其配备的各类先进的教学设施设备和专业课程建设使人感触颇深。

随着航海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和国际社会对海洋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航运业对海运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对航海职业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海运发达国家已先后对航海教育予以立法,不少国家也正在进行航海教育的立法研究。通过建立健全航海教育立法体系,不但可以为本国航海教育的实施和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也可以为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海运人才提供良好平台。

我国航海职业教育与国外的差距

我国航海职业教育主要采用一贯制培养型模式,迄今已有九十多年的历史,曾为我国海运事业培养了大量的航海技术与管理人才。但是,我国是发展中国家,航海职业教育水平与世界上航运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具体表现在办学理念不够先进,教育管理体制不够灵活,知识更新缓慢,教育投资不足,办学效益不高,“双师型”教师比例偏低,师资英语水平有待提高,国际交流与合作较少等方面。我国航海类专门人才的培养未能实现“由航海技能型人才向航海技能和经营型人才的转变,由运用传统的航海技术操纵和管理传统船舶的人才向运用先进技术操纵和管理未来船舶的人才转变,由封闭运输生产型人才向参与国际航运竞争的开放型人才的转变”。这些差距和问题制约了我国航海职业教育的发展,导致培养的毕业生虽有较为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但在实践技能、综合应用能力和紧急应变能力方面非常欠缺,毕业生仍需要在船上见习较长的时间以适应工作。此外,毕业生的就业面向也比较狭窄,如德国某船东所说:“中国船员在散杂货船方面的工作技能不错,可供选择的船员也比较多,但在特种船(超级油轮、化学品船、滚装船等)方面,可供挑选的船员非常短缺。”另外,中国是非英语国家,受教育体制和语言学习环境的影响,毕业生的英语能力普遍较差。这些状况严重影响了我国航海类毕业生在国际船员劳务市场的就业前景。

我国航海职业教育的改革策略

我国是航运大国,有位居世界第五位的商船队和多达40万人的海员队伍,不仅庞大的船队需要在国际上具有竞争力,而且丰富的航海技术人力资源也应该在国际上具有竞争力。因此,我国的航海职业教育必须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这已是刻不容缓的当务之急。有鉴于此,笔者以国际化视野,拟从航海职业教育立法、教学改革、师资建设、国际交流和人文教育五个方面提出具体的改革策略,旨在与同行探讨。

教育立法势在必行国际海事组织(IMO)、国际劳工组织(ILO)、国际航运公会(ICS)、国际航运联合会(ISF)等政府间或非政府间的海事类国际组织越来越重视人为因素在海上安全和环境保护中的作用,积极倡导各国不断加强和完善航海教育和培训的立法。STCW78/95公约也规定了世界主要航运国家应从船旗国履约义务出发,将公约规定纳入各国的航海教育立法。我国虽有涉及航海教育的专门立法,如1996年《职业教育法》和1998年《高等教育法》,为航海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基本法律保障,但从国际公认的航海立法概念和通行做法来看,我国目前尚无成型的、明确的航海教育立法,我国航海教育事业的发展受到明显的制约,航海教育的质量和水平与世界航运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明显的差距。为使我国从航运大国尽快发展成为航运强国,需要我国航海教育主管部门通过航海教育立法手段大力发展航海教育,为国内国际海运事业的持续稳定发展提供数量更多、质量更好、水平更高的航海专门人才。

深入推进教学改革航海院校应定期进行市场调研,根据国内外远洋运输企业的需求、航运市场的发展变化,借鉴国外先进的航海类人才培养模式,准确制定出以学生的能力培养为本位的人才培养方案。在了解、吸收并实践国际通行的办学模式和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制定合理的专业教学计划、课程教学大纲、学术要求和考试标准。教学计划的制定应能体现航海科学技术的新成果,且具有一定的超前性和市场预见性。航海院校应采用规范的特别要参考国际海事组织系列“示范教程”编写的新教材,尽可能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考虑采用部分英文版的教材。授课教师应及时了解船舶专业化发展的趋势,在教学中增加相应的新知识、新内容,并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计算机仿真手段营造虚拟的实践教学环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更为重要的是,航海院校应按照STCW公约和国内航海教育主管部门的要求,建立并进一步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形成航海教育与培训质量监控的长效机制,为航海技术人才的培养提供保证。

加大师资培养力度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我国航海类毕业生的英语水平普遍不高,这是不争的事实,严重影响了航海院校教育国际化进程。因而大力加强教师培训工作,建立一支英语水平较高的“双师型”航海职业教育教师队伍,无疑是航海职业教育国际化的重中之重。航海院校可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通过重点引进或与国外院校联合培养等多种途径,加大师资培养力度,为逐步实现专业课程教学双语化创造条件。专业教师需定期安排上船工作,特别要尽量安排在多国籍船员的船舶上工作,一方面可以把握本专业发展的脉搏,了解行业最新技术发展动态,及时进行知识更新,拓宽视野,调整知识结构;另一方面可以使英语能力受到极大的锻炼。航海院校也可聘请来自生产一线的高级远洋船员作为辅导教师或兼职教师,定期或不定期为学生进行辅导、授课或举办讲座。此外,聘请外教也是引进国外智力和促进文化教育交流的重要形式,航海院校聘请外教不仅有利于营造英语学习环境,而且有利于提高师资的英语水平。

全面开展国际交流随着我国教育国际化的进一步深入及200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的实施,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对各类院校增进教育外事交流与合作提出了明确要求。航海院校应积极开拓和探索合作办学的新途径和新模式,充分挖掘合作办学的潜力,与国外同类院校以设立分院或开办合作办学的方式进行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双方可互认学分,互认学历,中外院校教师可联合授课,毕业生可获得国际认可的双文凭。合作办学的实施有利于借鉴和引进国外院校先进的教学模式、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管理经验。另外,在合作办学的基础上应千方百计拓宽渠道,增进学生交流和教师互派。鼓励教师参与国际海事界的各类学术会议,如国际海事教师大会(IMLA)、国际海事英语大会(IMEC)、亚太地区航海教育与培训联合会(AMETIAP)、国际海事大学联合会(IMUA)等。通过增进国际合作和交流,航海院校可以进一步加强自身学科建设和教育国际化程度,与国际接轨,提高自身的整体办学水平。

航海技术毕业论文第2篇

关键词:航海 专业带头人 素质 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06-143-02

高职教育作为一种新型的高层次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类型,它的任务是培养企业一线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它直接面向职业岗位和岗位群设置专业,以专业为单元构建教学管理体系,从科学的角度看,应该建立以专业为单元的事业部管理模式,这一基本单元的管理者就是专业带头人。作为具有办学特色的高职院校,其特色专业教学团队带头人,必须是一个高素质,能够团结一群,带动一片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需要负责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包括对市场的调研、人才市场需求预测)、专业教育教学组织(包括对教学内容的取舍和选择、师资队伍结构设计、教育教学工作的具体落实、校内外实践(实训)基地的建设等)、专业学生管理(包括专业思想巩固、专业学风建设、专业就业目标确定、专业就业市场开拓等)。

航海类专业,又称海上专业或水上专业,一般指以海船高级船员为主要培养目标的专业。其专业带头人不能是单纯的学科型或学术型的专家,而应该是专业对口的行家里手型的航海专家,在行业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在行业的各类组织和学术团体中占有重要地位,与企业保持广泛的密切联系,能够把握行业国际和国内发展趋势、水平和动向,具备引领推进专业教学团队与时俱进地支撑专业建设改革创新的执行力,具有特定的综合素质和航海职业技能的复合型人才。

一、专业带头人必须具备的综合素质

航海高职院校的办学特点和专业建设要求决定了其专业带头人应具有独特的综合素质。

1.专业理论知识和业务能力。航海高职教育所培养的是航运业急需的应用型、技能型实用人才,而不是理论研究型人才,这就要求专业带头人必须具有较强的航海专业理论知识和过硬的专业业务能力。在航运领域,具有较强的学术水平和学术影响,具有过硬的专业背景,是知名专家,具有广泛的学术和社会影响,能引导专业建设和发展,能进行专业市场开拓,能使航海类专业毕业生毕业前持有海船船员适任证,达到较高的就业率。

2.教学设计和组织管理能力。航海教育是实践性很强的职业教育,它要求毕业生必须具备能履行船上岗位职责和执行船上任务的实际操作能力。STCW78/95公约A部分“关于STCW公约附则的强制性标准”第A-I/6节“评估与培训”也明确提出,所有的培训计划应包含必要的授课方法和手段、程序和教材;并对实施、监督、评价及支持培训教师作出其适任能力方面的要求。

因此,航海类专业带头人不仅要在学校教学管理部门的指导下,具体负责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课程和教学内容的安排及专业教学的组织实施工作,还要严格执行国际安全管理规则(ISM Code)和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这要求专业带头人不仅懂得专业知识和理论,而且要懂得教育教学规律,熟悉我国履行STWC公约而制定的船员考试、评估和发证规则,进行教学管理。

3.组织与管理学生的能力。航海院校的学生管理一般实行军事化管理模式或半军事化管理模式,在着装、作息、训练等方面都有严格的规定,学生与社会外界接触较少,生活环境较为单一,学习压力和训练强度较大。作为航海类专业带头人不但要负责学生专业思想巩固,负责学生海洋国防意识教育,负责学生上船就业观的指导和毕业教育,负责安排学生上船实习、实践、实训等,而且还要负责工学交替教学模式或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教师与实习单位的协调沟通工作。因此,航海类专业带头人必须具有更强的组织管理学生的能力,才能了解学生、熟悉学生、引导毕业生投身于航海事业。

4.市场预测和开拓能力。一个优秀的专业带头人不仅局限于做一个造诣精湛的学术领域专家,一个踏实工作的内部管家,还应该是外部市场积极而有效的开拓者。高职教学必须以就业为导向,以就业为导向就必须正确面对市场,必须了解市场,必须适应市场形势变化,必须不断开拓新的市场;建设一支以航运企事业单位第一线专家和业务骨干为主体的兼职教师队伍;建立一定数量的就业、实践基地,满足毕业生技能实训和就业市场发展需要的产学合作网络。即使是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也需要在大量市场信息调研的基础上才能形成。因此,市场开拓能力也是航海类专业带头人重要的素质和能力要求。

5.专业教学团队内部的凝聚力和横向协调能力。专业带头人要真正将专业建设好,必须在提升自我、完善自我的同时,采用有效的工作方式,以率先垂范的方法凝聚和调动本团队全体老师的力量,形成合力,推动团队素质的提高。既要加强校内横向协调,主动争取人事、教学、学生、财务、设备、招生就业等部门以及系部的支持和协作,也要加强航运企业、港口等社会各界的横向联系,这就对专业带头人的领导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专业带头人的培养和选拔

1.培养与引进相结合。专业带头人在航海类专业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和对其能力素质的高要求,决定了专业带头人的选择首先必须立足于培养,要挑选航海类专业骨干教师通过专业深造、船上实践、行业协会挂职、工作上岗锻炼等途径,使其提高水平,达到作为专业带头人的要求。其次,要放开视野,解放思想,着力从航运企事业单位引进船长、轮机长和海事机关部门业务精英,通过培养训练使其尽快达到航海高职教育专业带头人的要求。

2.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专业带头人,必须依靠强有力的激励机制。在用人方面要以专业教学团队为基础,做好岗位分析,制订任职条件和岗位职责,按专业带头人―课程负责人―专业骨干教师的梯队模式建立以岗位聘用为核心的用人机制。根据专业团队建设标准和岗位职责制订科学合理的、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级考核指标,改革工作量分配制,淡化工作量,制定强化岗位职责考核的评分标准。在分配制度上可探索校―系―专业教学团队三级分配制度,真正体现优质优酬、多劳多得,责权利相统一。建立专业带头人淘汰机制,形成干与不干、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不一样的工作机制,加大和吸引更多优秀教师充实到专业教学团队中来,培养出高素质的专业带头人,保证专业教学团队的可持续发展。

3.营造适宜的工作氛围和环境。在高职院校,专业带头人的工作十分繁重,既不能只布置工作、压担子、提要求,也不能设置许多目标和指标,没完没了地考核和评价。学校要注意使用和管理好专业带头人,也要保护和落实好专业带头人的积极性。要通过多种途径、创设多种条件,营造多方氛围,吸引教师主动要求、自觉竞争、提高达到成为专业带头人,形成有序竞争、竞争提高、提高充实的氛围,变“要”为“我要干”,“我要干”为“我要干得更好”、“我要干得更好”为“我要带领大家一起干好”的工作氛围。

4.依托企业资源提升专业带头人的创新能力。航海职业院校必须以地方或区域航运企业单位为依托,突出行业优势,加强校企合作、产学合作提升专业带头人的职业技能水平、科研与管理的创新能力。

定期安排专业教师深入航运企业一线进行任职顶岗锻炼。开展行业或企业社会调查,了解目前航海技术的工艺和设备水平现状和发展趋势,以便在教学中即时补充反映航运生产实际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方法。让专业教师带着课题,到行业或企业去向经验丰富的高级船员和管理专家请教,在他们的帮助下掌握新技术、新工艺并进行科研开发,解决教学中的难点。有计划地组织教师承担航海新技术推广、航海设备研发等专业技术工作,提高专业教学团队的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与企业进行技术开发合作,鼓励专业教学团队面向航运企业、面向航运生产,在船舶节能减排、航行安全管理、设备更新与改造,航海新技术推广应用等方面直接参与技术开发、技术转化和技术改造,使专业教师得到进一步锻炼和提高,为教学团队整体素质的发挥和提高创造机会,提升专业带头人的科研与管理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经1995年缔约国大会通过修正的1978年海员培训、发证和值班国际公约.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务监督局.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2.吴兆麟.论航海教育的内涵、功能、地位和分类――兼论航海院校的内涵和职能.航海教育研究,2009(1)

3.蒋祖星.论航海类高职院校的办学定位.航海教育研究,2009(2)

4.王新辉,林敏.航海技术专业剖析色项目的提炼.航海教育研究,2009(2)

航海技术毕业论文第3篇

一、引言

2010年6月国际海事组织通过了《1978年海员培训、发证和值班标准国际公约》(《STCW公约》)马尼拉修正案。该修正案于2012年1月1日生效,过渡期为5年。马尼拉修正案改进和完善海员发证和履约措施,并结合航运业和航海现代技术的发展,加强了新技术应用要求,更加注重了海员综合素质的培养。为适应国际公约的新要求,交通运输部启动了公约研究及国内相应立法工作,开展了以修订新《中华人民共和国海船船员适任考试和发证规则》(以下简称《规则》)为主线,其他相关配套文件为支持的履约工程。2011年12月8日,交通运输部第12次部务会议通过了新修订的《规则》,并定于2012年3月1日起施行。

新《规则》在满足《STCW公约》马尼拉修正案的要求基础上,凸显了当前船员行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其主要调整内容集中在船员教育培训、证书体系、适任考试等方面上,本文对新《规则》的几点修订内容作介绍和分析。

二、新《规则》的变化内容

1.调整适任证书航区和等级,简化证书发放。

《STCW公约》马尼拉修正案未对适任证书划分航区,2004年修订的《规则》设置了无限、近洋、沿海、近岸四个航区和甲、已、丙、丁四类适任证书,这种划分造成我国海船船员适任证书种类多,管理复杂,适任考试大纲和题库建设工作量大等问题。考虑国内和国际环境下船员对英语交流和应对港口国检查的差异,新《规则》将航区分为无限航区(原无限和近洋合并)和沿海航区(原沿海和近岸合并),针对船舶吨位大小和主推进动力装置功率大小,将无限航区分为两个等级,沿海航区分为三个等级。

《STCW公约》马尼拉修正案明确证书分为三层:适任证书、培训合格证书和书面证明。适任证书指向船长、高级船员及GMDSS无线电操作员签发证书;培训合格证书指向海员签发的除适任证书以外的,说明符合本公约要求的相关培训。新《规则》取消了原04《规则》第四章特殊种类船舶的适任证书,对特殊种类船舶的适任证书要求在规范性文件《海船船员培训合格证书签发管理办法》中体现,适任证书与特殊培训合格证书结合使用,特殊种类船舶不在适任证书上进行消限签注。这种做法解决了特殊种类船舶的适任证书与特殊培训合格证书有效期不一致带来的问题,避免出现逻辑矛盾,简化了适任证书的发放。

2.取消航海类学历要求,强调培训的重要性。

航海类学历教育是我国的履约特色,长期以来我国一直将学历作为申请船员适任证书的一个条件,04《规则》第三章规定,申请500总吨及以上船舶三副适任证书者,应完成不少于2年的航海类相关专业的职业教育或者完成航海类中专及以上的学历教育;申请无限航区船舶大副、船长适任证书者,应完成航海类相关专业的高等职业教育或者完成航海类相关专业的大专及以上学历教育;或者在完成不少于2年的航海类相关专业的职业教育或者完成航海类中专及以上的学历教育的基础上,再完成不少于1年的航海类相关专业的职业教育。根据该规定,目前在职的普通商船上经验丰富的老中专层次的高级船员由于学历问题无法进行职务晋升,而必须通过一年的脱产培训取得大专以上学历方可晋升到管理级,但现实中很难完成,效果并不理想。船员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职业,故新《规则》取消了将航海类学历要求作为申请适任证书的条件,但此做法不可理解为降低了申请适任证书的条件。

新《规则》增加了将岗位适任培训证明和专业技能适任培训合格证作为申请适任证书的条件。以往,船员报名参加管理级高级船员(大副、船长、大管轮、轮机长)适任考试,海事局不要求提供岗位适任培训证明,但为了保证考试能够顺利通过,大多数船员会报名参加航海类院校组织的大证培训辅导班。部分船员由于自身原因无法参加培训,通过自学也可能通过考试,但是船员的实际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并不能得到真正的提高。新《规则》明确了船员报名参加管理级高级船员适任考试,必须强制经过相应的大证培训,避免了部分船员通过死背题库而通过考试,船员技能无法得到真正提高;保证了船员队伍拥有较高的素质。

近年来,海上航行环境复杂多变,海盗严重威胁海事安全及航运经济的发展,索马里周边海域成为世界上最危险的海域。因此,这在一定程度上要求船员必须拥有保护自身安全的能力,防止海盗恐怖袭击的威胁。《STCW公约》马尼拉修正案第I章关于船舶保安方面的修正:适应海上运输保安的需要增设“船舶保安员”、“熟悉和保安意识培训合格证书”、“负有保安职责培训合格证书”。船舶保安员必须持有相应的培训合格证书,所有船员必须持有“熟悉和保安意识培训合格证书”;被指定负有保安职责的海员则还应持有“负有保安职责培训合格证书”。新《规则》针对申请适任证书条件增加了船舶保安员培训,明确了申请驾驶员和轮机员适任证书的船员必须经过保安意识培训和负有指定保安职责船员培训。

3.调整船员职务晋升资历要求

目前,我国航海类专业教育机构有一百多家,其中有国家部属重点高校,也有普通民营航海类中专培训学校,进入船员队伍的渠道较多。中专层次的航海类学生只需要2年的时间就可以完成学业,而高等航海类院校的学生需要3至4年时间才能毕业。如果两个年龄相同的人都接受航海教育,最终,接受中专教育的毕业生要比接受大学教育的毕业生早工作,这样会出现一种尴尬的局面,即可能中专层次的毕业生在船上已经做二副了,而大学本科层次的毕业生才刚刚开始做三副,这会在一定程度上使接受大学教育的航海类毕业生产生心理落差,不甘心落后于中专层次的毕业生。因此,不少大学本科学历的航海类学生毕业后不愿意上船工作,高质量的航运人才流失严重。造成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主要是制度不完善。《规则》的修订很好地弥补了以往制度的缺陷。新《规则》规定:“经国家海事管理机构认可,教育培训质量良好的航海院校的全日制航海类本科教育学生,完成全部理论和实践教学内容后,可以相应地申请无限航区二副、二管轮的适任考试。”也就是说优秀航海类本科毕业生上船工作,无需担任三副职务资历要求,经过毕业见习后可直接换取二副证书。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优秀航海类本科毕业生上船工作的积极性,保证了我国船员队伍的较高水平,为我国航运事业发展奠定一定的基础。

原《规则》要求申请适任证书职务晋升,有关海上服务资历必须与相应航区和船舶等级的适任证书相对应。新《规则》适当降低了职务晋升的服务资历的航区和船舶等级要求。申请无限航区适任证书职务晋升所要求的海上服务资历至少有6个月是在无限航区的船舶上任职,其余时间可以在沿海航区的船舶上任职。目前我国总体上国际航线船员较多,国内航线的船员相对较少,一等的船员多,二等的船员少。国内大多数航海类院校培养的都是国际航线一等船员,而国际航区的船员大多不愿意在国内航线上任职,这样导致国内航线船舶配员困难,同时也造成我国沿海船舶运输的安全隐患。新《规则》的修订,可以解决上述问题,促进国内航运的发展,提高海上运输的安全。

4.宽泛证书再有效的条件

新《规则》适当放宽了申请适任证书再有效的条件,保留从申请之日起向前计算5年内具有与其适任证书所记载范围相应的不少于12个月的海上服务资历,且任职表现和安全记录良好;增加了证书再有效选择条件:从申请之日起向前计算6个月内具有与其适任证书所记载范围相应的累计不少于3个月的海上服务资历,且任职表现和安全记录良好。

对于适任证书过期的情况,新《规则》按证书过期时间的长短,细化了再有效的条件。证书过期5年之内的,参加模拟器培训和知识更新培训,并通过相应抽查项目的评估;证书过期5至10年的,参加模拟器培训和知识更新培训,并通过相应的抽查科目的理论考试和项目的评估;证书过期10年及以上的,参加模拟器培训和知识更新培训,通过相应的抽查科目的理论考试和项目的评估,并在适任证书记载的相应航区、等级范围内按照《船上见习记录簿》规定完成不少于3个月的船上见习。由于某些原因长时间没有上船工作的船员,如果想再回到船上工作,将变得更加简单,体现了新《规则》的人性化,也符合《STCW公约》马尼拉修正案之精神。

5.明确公司的责任

目前,我国存在一些责任性不强的船员公司,无法给船员提供较高质量的培训,损害了船员的利益;同时,部分公司招收的船员水平有限,船员语言沟通能力不足,有些甚至不能满足船上工作的要求,给船舶的安全运营带来隐患。新《规则》增加了航运公司及相关机构的责任,明确了公司应制定并完善船员培训制度,强调了公司对所派船员应具有良好语言运用及沟通能力,确保在紧急情况下和执行安全、防污染和保安职能时,能够有效履行职责。

船员培训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除了在院校接受航海专业教育培训、岗位考前培训外,船上培训尤为重要,新《规则》确保每一个公司建立完善船员培训制度,并借助现代化的培训手段,适当增加公司的船员培养责任,提高公司培训船员投入的积极性,公司负责对录用的船员进行有关精通业务和知识更新的培训,并保持完整的培训记录。以往,船员的船上培训见习记录簿统一由国家海事局制定,新《规则》出台后,公司可自行制定符合相关培训要求的船员培训见习记录簿。

《STCW公约》马尼拉修正案强调公司在指派船员任职时,应确保船员具有良好的口头沟通能力,保证在紧急情况下和执行安全、防污染和保安职能时,能有效行使职责。新《规则》增加了这方面的要求,公司在录用船员的时候,应该考虑船员的口头沟通能力(主要指英语水平)能否满足工作要求,注重船员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为船舶派送素质较高的船员。

三、结语

《STCW公约》马尼拉修正案适应新兴科技的发展,我国是国际海事组织的A类理事国,为了履行《STCW公约》马尼拉修正案,我国制定了新的《船员适任考试和发证规则》,广大船员必须深刻理解新《规则》的变化精神,航海院校课程的改革与创新要真正符合现代航海技术发展的需求,建设一支有文化、高素质、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船员队伍。

参考文献:

[1]曹勇.STCW公约马尼拉修正案的主要修正内容[J].航海技术,2011,(4):71-72.

航海技术毕业论文第4篇

上海海运学校响应教育部、交通运输部于2012年联合颁发的《关于进一步提高航海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的文件精神要求,在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中立足校园,面向社会,广泛开展航海文化宣传活动,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学校充分运用依托企业办学的优势,营造航运企业文化浓厚的校园氛围,设计“良好海员职业道德”为主线的人才培养方案,提炼以中海劳动英模事迹为主要内容的教学内容,努力把“中海企业文化”融入校园,为毕业生进入企业后尽快成为“企业人”打下基础,取得了较好的人才培养效果。

一、背景

长期以来,我国航海院校航海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基本围绕如何获取“海船船员适任证书”开展,航海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距离职业海员所应具备的职业道德、海员素养、岗位能力、奉献精神仍有不小的差距。归根结底是学校教育中融入的航运企业“人文文化”“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职业道德”元素不足。因此,有必要给在校生补上“航运企业文化”这一课。

中海集团是在原上海、广州、大连三家历史悠久的部属海运局基础上组建的特大型国有航运企业。中海集团与上海海运学校校企一体化办学的模式,使学生能从中海企业优秀文化中吸取有益的养分。企业特有的“自强不息、艰苦创业”的传统,“务实、精细、谋发展”的进取精神,“诚信四海,创造价值”的经营之道,以及“服务、服从、安全”的工作准则,为毕业生职业生涯发展奠定了基础。

通过特定企业文化与学校教育的交互融合,能使学生正确认识自己,解决“我们将从事的是什么职业”、“我们的职业需具备怎样的条件”、“作为特定航企的员工我们准备好了吗”等问题。因为学校水上专业绝大多数毕业生将被中海企业录用,所以在校期间既知晓海员职业的独立性、艰苦性、风险性,通过来自中海企业的“双师型”教师的言传身教,尽快在学生头脑中建立起“热爱本职工作”“刻苦钻研技术”“树立责任意识”“崇尚团队精神”“秉持诚信、诚实、诚恳为人之道”的中海企业文化精髓。

二、实践

(一)设计“中海企业文化”特色人才培养方案

在中海企业文化融入专业教学的探索中,学校以水上专业为实验对象,从学生入学到毕业,设计一套系统的,以提高职业人文素养为目的,宜于中海企业文化素养培育的实施方案,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助推剂作用。

1.开展“首尾”教育

所谓“首尾”教育分别是指“入学周”和“毕业周”教学活动,见表1。入学周是职业教育的第一课,为使学生了解职业与海洋的关系,学校充分运用中海企业的优秀海洋文化资源,邀请中海资深船长、航管经理、劳动英模、航海专家进行互动式讲座。使学生在入学之初有机会与航海界相关人士零距离接触,对涉海职业、航运产业产生感性认识,为今后3年的学习奠定基础。

经过海运学校近3年学习后的“毕业周”教学安排则更具针对性,与水上运输相关的国际公约、企业文化、民族礼仪、文化差异等指导,对毕业生能否成功走上航海岗位产生直接影响。毕业教育结束后每位学生需递交一份心得体会,其中与中海企业文化因素的融合度往往作为辅导员判断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指标。

2.开设中海船员职业素养系列微型课程

课堂教学是提高学生对中海船员职业素养认可度的主要方式之一,水上专业从课程体系着手调整人才培养方案。除了公共基础课外,还专门开设了旨在提高学生船员职业素养系列微型课程,见表2。课程多数以选修课形式开展。根据水上专业住校生多的特点,讲课时间一般安排在晚自修和双休日进行。

3.开设航海文化拓展系列课程

培养学生具有宽阔视野的“海洋观”,引领学生对海员职业生涯更深刻的认识,有助于毕业生坚定加盟中海、忠诚企业、服务社会,为国家建设事业作贡献的决心。学校精细设计海军军事训练、海洋文化、航运企业文化等课程的教学内容,见表3。力求拓展学生视野,树立崇尚海洋文化的观念。随着中海企业文化进校园活动的推进,部分专业还开设《船史》《航海史》等海洋相关工业史选修课。

(二)开展“海员职业道德”素质教育

学校把“中海集团社会责任报告”作为“海员职业道德”系统性教学内容,根据不同分类,邀请企业管理和技术岗位人员担任教员。如请企划部人员诠释“责任领航,追求卓越”的内涵,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和奋发向上精神;请生产船舶劳动英模介绍“诚信四海,创造价值”的实践体验,使学生更加坚信“唯有诚信,才能创造价值”的真谛;由公司海监室指导船长谈“平安为本,安全航行”,为学生今后的海员职业生涯树立“小心能驶万年船”的严谨作风。

中海集团始终把“提升服务能力、增强服从意识”作为海员职业道德教育的核心内容。让学生从了解专业、了解企业、了解职业着手,让学生参加与船员混班编制的海员安全证书培训,学生在与船员的交流中,对海员职业的特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尤其对海员职业的独立性、团队性、艰苦性、风险性有了充分的思想准备。

(三)开展“我与中海”主题文化活动

学校着力打造具有浓厚中海企业文化特质的校园文化,以学生社团、第二课堂、宣传窗栏、宿舍生活区等为平台,改善校园环境。

学生社团以“我随中海去远航”为主题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学生管弦乐队受邀每年参加中国航海日的庆祝表演,已经成为航海日庆典活动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学校文学社“海风”杯辩论赛,海洋环保社主办的“清洁海洋”月刊,工艺社的航海技能表演等,各年级学生踊跃参与,使中海人文文化在活动中得到颂扬。

学校将举办各类中海题材的文化活动常态化,每年举办海校科技文化节、航海体育节、海校文化艺术节等活动,吸引了在校参加海事培训项目的船员踊跃参加。海校文化艺术节陈设馆主题鲜明,各类航海书刊、海洋集邮及航海用具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最近一期展设增加了中国航运史、上海海运与轮船招商渊源、航海工艺等展板,进一步展示了中海企业文化的魅力。学校航海体育节融入社区,木浪、抛绳、攀桅等航海特色体育项目增进了学校与所在社区市民的交流。

三、成效

提高了学生的职业素质。通过中海企业文化融入学校教育系列实践活动的开展,学生头脑中逐步树立起海员职业所必须具备的海洋观、航海观和职业观。中海企业文化高强度融入海校教学全程,提高了学生对航海职业的热爱和对中海企业的信赖,学生职业素质有了明显提高。

学生对口就业率高。学校水上专业毕业生进入中海集团工作的比例高、工作稳定度高、职务迁升比例高,初次就业航企工作3年以上的达70%,高于同类院校。2012年,学校还被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授予“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

航海技术毕业论文第5篇

高温的酷暑季节里,杨建军谈到的航海医学,仿佛一股清凉的海风吹来,让人神清气爽。杨建军亲切地微笑着,戴着一副方形镜框眼镜的他有着学者的儒雅,身上的海军制服又透出军人的英武。这位航海医学专家带我们作了一次航海医学的心灵之旅。

航海医学源远流长

据杨建军介绍,航海医学是现代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航海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航海条件下出现的各种特殊医学问题的一门综合性边缘学科,是建立在基础医学、预防医学和临床医学以及海洋生态生物学、海洋地理气候学等多学科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原则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把有关理论与技术在海上、密闭环境和水下作业条件下加以运用与发展。航海医学具有相当广泛的领域与复杂的技术内容,与其他学科也有相互交叉。

公元前12世纪,古希腊派出舰队漂海攻打敌方时,已有海军医生进行“拔除箭头,敷上减轻疼痛草药”的记载。18世纪50年代,有长期航海经历的苏格兰医生林德,深入研究了航海人员在航海过程中所罹患的坏血病,1757年其发表的《论海员保健的有效方法》一文是较早期的航海医学文献。

此后,随着造船和航海技术的进步以及自然科学和医学科学的发展,各海军强国先后建立了自己的卫生领导机构,兴办了培养海军医学专业人员的院校和开展航海医学研究的科研机构,结合海军的实际情况,开展研究工作,加强了航海条件下的卫生建设,提高了平战时期航海医学的保障水平,为航海医学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杨建军告诉记者,我国的航海医学事业也有着悠久的历史,1987年,中国航海医学会成立,标志着我国航海医学向着专业化、科研化的方向进一步发展。20多年来,我国的航海医学事业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在航海卫生管理,航海预防医学,航海环境医学,高气压与潜水医学,航海生物工程学,海洋微生物与分子生物学,航海卫生学与船舶装备人机环境系统工程、人机工效学,高压氧医学,航海心理生理学,近海医学与远程医学,航海疾病防治与提高特殊环境作业人员耐力措施的研究方面均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某些专业方面的研究成果已经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

扬帆启航任重道远

据杨建军介绍,海军卫生防疫队是海军唯一的一支应急机动防疫队,是全军的一级卫生防疫机构。担负着海军舰艇航空卫生、部队医疗预防、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军事医学科研等工作任务。

海军卫生防疫队在2003年抗击“非典”的战役中出色地完成了流行病学调查、疫情信息处理、防疫防护督查指导和应急支援防疫保障等任务,由此荣获了北京市抗“非典”先进单位的荣誉,而杨建军本人也荣获中国人民抗击“非典”先进个人、北京市抗“非典”先进个人的荣誉称号。杨建军说,自己只是做了应该做的事,是以军人与医务工作者的双重身份,认真履行了所肩负的神圣使命。

杨建军曾作为与会代表之一,于2005年赴美参加了“全球健康高峰会及美国第40届公共卫生专业年会”,并访问了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公共卫生学院。他说,会议交流可以让我们了解一些发达国家在航海医学方面的先进做法,并合理借鉴。我国自航海医学会成立后,也开展了多次学术交流会议,推动了国家航海医学事业的发展。

谈到此次航海预防医学专业学术会议,杨建军说,此次会议针对航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及预防、流行病学、环境医学、航海人员营养食品卫生及给水卫生、舰船卫生监督监测、海港检验检疫、航海人员健康教育等相关内容进行了深入研讨。会议取得了圆满成功,加强了航海预防医学领域的学术交流,促进了我国航海预防医学事业的发展与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事业的发展。

杨建军最后说,我国航海医学事业正如在海上航行的舰艇一样,在迅速前进着,而我国的航海医学工作者也正以满腔的热忱凝聚起集体的智慧,扬起航海医学之帆,向着下一个目标,继续前行。

专家档案

杨建军,海军卫生防疫队队长,党委副书记;副主任医师,海军大校。1985年毕业于第二军医大学海军医学系,1993年海军工程大学管理工程专业研究生毕业;多年来从事海军舰艇航空卫生、部队医疗预防、军事医学科研、训练伤防治等业务管理工作。

航海技术毕业论文第6篇

昨晚,军港春夜,细雨绵绵。在北海舰队某潜艇支队硕士副艇长蔡一清的宿舍里,笔者看到5枚金光闪闪的军功章。 1次二等功、4次三等功--蔡一清这5枚军功章,都是从军校毕业后10年间获得的。 "10年立了5个功!"面对笔者的惊讶,蔡一清拿出3张"中国航海奖学金"证书。他说,这3张在潜艇学院学习期间获得的证书,为他赢得了"后发优势"!

蝉联航海奖学金惹来"风波"1991年秋天,蔡一清以555分的优异成绩,考上了海军潜艇学院。按说,凭这样扎实的知识功底,顺利完成学业是十拿九稳,但他锁定了更高的目标,不仅努力攻读本专业的课程,还大量涉猎学习航海方面的课外知识。第二年,他不但每门课程都考了优秀,还获得了"中国航海奖学金"。中国航海奖学金,是中国航海学会面向全国航海类院校学生设立的奖学金,每学年评选一次,旨在鼓励学生钻研航海理论、献身航海事业。从此,蔡一清钻研航海知识的兴趣更浓,大三、大四他又蝉联获得"中国航海奖学金",成为潜艇学院本科学员获此奖金的第一个"三连冠"。这下子,引来不少议论。有的同学说,潜院培养的是潜艇指挥员,实行的是通科教育,课程之内的航海知识已经足够任职需要了,值得下这么大功夫学习课外航海知识吗?甚至还有同学对他产生了误解,认为他这是"出风头"。 "风波"尚未平息,蔡一清已经毕业了。

多学的知识在部队派上用场分到部队后,蔡一清没有如愿走上航海部门长的岗位,而是被任命为鱼水雷部门长。他的擅长似乎并没有多少用武之地,很多人为他捏了一把汗。蔡一清似乎成竹在胸。上任不久,他就对"提高某型鱼雷命中率"这一重点课题展开攻关,除了对鱼雷本身技术参数进行综合分析论证外,还运用广博的航海知识,对海水进行深入研究,系统地掌握了鱼雷在复杂海况下的运动规律。 2001年底,上级对蔡一清所在潜艇进行全课目训练考核,临时增加了"模拟器鱼雷攻击"课目。那天,海面风急浪高,水下暗流汹涌,蔡一清拟定出攻击实施方案,一举首发命中!结果,蔡一清在所有鱼水雷部门长中成绩最佳。多学的航海知识,在部队派上了大用场,更坚定了蔡一清主动猎取知识的信心,他更加勤奋钻研,广泛学习新本领。在同批毕业的同学中,他第一个取得部署操演考核全优成绩、第一批通过部门长独立操作考试、第一批走上副艇长工作岗位。

航海技术毕业论文第7篇

1.为博士研究生2007级讲授《船舶运动建模与控制》,40学时,6名学生。

2.指导9名硕士研究生,2名博士研究生,其中4名研究生毕业。

3.指导航海2004级3名本科生毕业设计。

二、科研工作

1. 完成了广远半潜船压载水仿真系统等科研项目。

2. 参加的高品质航海模拟器及其开发平台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3. 2008年获得交通运输部吴福-振华优秀教师奖。

三、著作及论文

1.2008年第一作者ei收录2篇、发表核心期刊论文2篇,发表第二作者论文3篇(研究生第一作者),总计7篇。

[2]张显库. 具有对偶极点的不稳定过程的鲁棒控制[j].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2008,30(5):898-900. ei收录

[3]张显库,尹勇,金一丞.海上搜救模拟器的直升机悬停鲁棒控制[j].中国航海, 2008, 31(1):1-5.

[4]张显库,王新屏,朱璐.关于船舶nomoto模型的进一步思考[j].航海技术, 2008,30(2):2-4.

[5]王新屏,张显库.基于反馈线性化与闭环增益成形的减摇鳍控制[j].中国航海,2007,30(4):5-8.

[6]张杨,张显库.强风中普通锚泊商船动力定位的研究[j].船舶工程,2008,30(2):58-62.

[7]李宗波, 张显库, 贾云. 船舶转向过程中速度下降问题的研究[j]. 航海技术, 2008,30(3):2-4.

2. 发表的论文及著作2008年被同行引用21次,总计被引用600余次(单篇最高引用66次)。

3. 为《ieee on fuzzy systems》,《int. j. of systems science》和《控制与决策》、《交通运输工程学报》、《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测试技术学报》、《工程设计学报》、《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福州大学学报》等20种学术期刊审稿30篇。

四、学科、实验室及其它工作

作为学科负责人撰写了9个报告,主要包括:

1.重点实验室年报;

2.辽宁省重点学科建设申报项目及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学科介绍、培养方案;

3.辽宁省重点学科5年发展规划报告;

4.汇总交通运输工程学科5年发展规划报告;

5.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学科省重点学科评估报告;

6.汇总交通运输工程学科评估报告;

7.“211工程”三期项目申请报告(研究方向);

航海技术毕业论文第8篇

众所周知,航空航天技术是信息、能源、制造等综合性尖端技术的集合,是一个国家综合科技实力的象征和衡量标志之一,在国家的军事国防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我国的载人航天工程中,所有的关键技术和关键设备,都是我国科学家和技术人员自行设计和研制的。我们国家对于航天事业的投入可以用不遗余力来形容,在如此好的政策环境下,航空航天事业备受瞩目。当然,与航空航天有关的专业,也越来越被人们关注。

专业: 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

学子: 周 刚

心声: 智慧蓝图的描绘者

谈及航天航空类专业,重中之重当属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这是为什么呢?你想想,无论是制作飞机还是其他飞行器,首先必须得设计成图,然后才能投入制造环节。究竟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为什么如此重要呢,且听我细细道来!

【专业纵览】

通俗地来说,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主要是指设计飞机、直升机等飞行器。飞行器设计与工程研究的对象非常广泛,包括各种航空航天飞行器,比如人造卫星、宇宙飞船、空间站、航天飞机等等。当然,所有的设计都必须付诸于实践才有价值,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的最终目的也是设计出先进的飞行器。需要提醒的是,本专业一般分为飞行器设计、直升机设计、空气动力学、飞行力学与控制、飞行器结构强度等几个方向,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爱好来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向!

要学好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想成为优秀的飞行器设计人员,首先必须具备扎实的力学、电工电子、物理、数学、自动控制理论等基础(所以你在决定选择该专业之前,要认真考量自己是否对数学、物理、力学等有着比较浓厚的兴趣)。其次除了学习机械制图、结构力学、流体力学与空气动力学基础、飞机结构分析与设计等理论知识外,平时还需要多多关注新型飞行器,增加自己对飞行器各种机械原理和构造的了解等等,这样才能把本专业学好,成为一名合格的飞行器设计工程师。

【就业前景】

目前,我们国家正大力发展航空航天以及相关事业,各航空公司、飞机制造公司、卫星发射中心、软件开发公司、高新技术开发部门、空间技术研究所、高等院校等大批用人单位十分需求该专业人才。从另一个方面来看,由于开办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需要很高的软件和硬件要求,全国目前开设该专业的高校仅仅十几所,每年的毕业生可谓少之又少。可以说,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的毕业生成为了人才市场上抢手的“香饽饽”,很多同学还未毕业就被用人单位提前“预订”了!

既然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如此受欢迎,那么本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哪些方面的工作呢?根据实际就业情况来看,该类毕业生不仅可以从事民用机械、船舶与海洋工程、交通运输工程、飞行器结构工程、软件工程、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等方面的设计与科研、教学工作,还能在火箭、航天器、导弹等行业从事设计、实验、研究、运行维护等工作。

专业: 飞行器制造工程专业

学子: 张世伟

心声: 低调而沉稳的制造者

无论怎么设计,产品都是需要通过生产最终制造出来,才能创造价值。众所周知,能够设计出来的东西往往不一定能够制造出来。其实,很多关键的技术瓶颈并不在设计能力上,而是在制造能力上。制造水平越高,能设计的范围空间就越大,技术水平就越高。从字面上来看,飞行器设计与工程相当于是设计出蓝本和模板,而飞行器制造工程人员则进行具体生产和功能实现。而飞行器制造工程专业就是如何把纸上的蓝图制造成实物!

【专业纵览】

如果你简单地认为飞行器制造工程只是简单地加工和处理,那就“奥特曼”啦!殊不知,制造出一架好飞机,飞行器制造商从接受任务到批量生产,以及产品的实际测试都需要大量的专业技术人员。通俗地说,飞行器制造工程就是以机械制造工程为基础,广泛吸收各种先进技术和科学理论的成果,针对飞行器的特点,研究各种制造方法的机理和应用,探究制造过程的规律,高效率地制造先进优质飞行器的一门技术科学。

同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一样,飞行器制造工程专业也有多个研究方向。在宽厚的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机械设计制造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该专业设置了航空航天产品结构设计与制造技术、特种材料加工技术、航空航天产品系统集成理论与方法、军工制造业信息化技术、飞行器模拟与仿真技术等专业方向。飞行器制造工程专业不仅是实现人类航空航天理想的基础,还是使先进的飞行器设计思想变成现实的重要保证。值得一提的是,飞行器制造工程专业涉及诸多领域,比如机械工程、电机工程、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材料科学、管理工程、控制工程和系统工程等等。

【就业前景】

飞行器制造工程专业的同学毕业后主要从事有关制造方面的工作,可以在现代飞行器、现代集成、模具、装备的数字化控制等技术生产领域从事设计、制造、生产等相关工作。不可否认的是,在航空航天、民用运输和军事用途的强烈需求的大环境下,飞行器制造技术人才的需求越来越旺盛。

专业: 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

学子: 吴 名

心声: 重量级的光荣使者

众所周知,在飞机的各种部件中,最重要的莫过于发动机了,它堪称飞机的心脏,而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研究的就是怎样去设计、制造、维护飞行器的心脏。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不仅要研究飞行器的动力系统,还要研究飞行器的动力控制系统和操纵系统。其实,这个专业从广义上来说就是能源动力工程,而相对于航天航空行业的飞行器来说,就是研究诸如飞机和火箭的发动机。

【专业纵览】

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需要掌握有关飞行器动力装置或飞行器动力装置控制系统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主要学习机械工程、力学、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高等数学等课程。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学习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不仅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还需要有一种为祖国航空航天事业奉献的爱国精神。很多时候,你只能面对一系列零件做着很枯燥的事情,所以你要耐得住寂寞!因为航空发动机对性能、精度、可靠性都要求相当高,在制造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复杂的问题。然而,发动机又是飞行器的关键部分,大部分情况下都占去了飞行器总成本的一半。正因为如此关键且又复杂,所以这个专业学起来比较困难,如果要学好这门专业,可是需要花很多心思和精力的!

俗话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动手能力是吃透本专业的必胜技。需要提醒的是,学习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时,不仅仅要把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吃透,还要把机械工程设计、实验测试和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知识学得很扎实哦!大学四年中,要参加许多金工、工程图测绘、计算机应用与上机、课程设计(机械原理及机械零件课程设计、动力装置课程设计)、专业综合实验(热工综合实验、自控综合实验)等多个实践课程。

【就业前景】

本专业的毕业生主要从事飞行器(包括航天器与运载器)总体设计、结构设计与研究、结构强度分析与试验,以及通用机械设计及制造的工作。由于我国的航空航天近年来快速发展,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的毕业生每年都供不应求,用“炙手可热”“高薪行业”等词语形容一点儿也不为过!

据悉,大部分的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的毕业生都在航空、航天、民航等领域对口从事研究工作,如:飞机设计研究所、上海飞机制造厂、航空公司、飞行试验研究院等。除此之外,毕业生也可以选择去能源、管道输送、交通等部门大展身手。所以说,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的毕业生不仅仅可以在航空航天领域内大展宏图,还可以到很多其他领域中一展身手。

专业: 飞行器环境与生命保障工程专业

学子: 纪佳奇

心声: 神圣的贴身“保镖”

在地球上,人们需要空气、食物、水等生存下来。那如果人离开地球环境,进入太空需要怎样才能生存呢?宇宙飞船进入轨道后,就会处于一个真空环境,没有空气的情况下航天员怎么生存呢?别担心,飞行器环境与生命保障工程专业就是要给航天员如何创造一个能够生活和高效工作的环境!

【专业纵览】

飞行器环境与生命保障工程专业主要培养从事空间环境工程理论与试验研究的高级技术人才。本专业定位于培养高素质的航天专业研究、设计型人才,培养适应21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具有宽广的自然和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具有创新和实践能力的高级航天专业技术专门人才。

记得刚进大学那会儿,学长们常常开玩笑说,我们飞行器环境与生命保障工程专业就是一个“保姆”专业!最初我还挺纳闷怎么是个“保姆”专业,后来经过深入了解才发现,原来这“保姆”有着大学问呢!我觉得,与其说是“保姆”,还不如说是“保镖”呢!本专业主要分为环境控制和生命保障保护两大块。首先来说说环境控制,它主要是研究如何解决压力、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以及温度和湿度的控制,研究如何控制好这五大参数,找到一个适合航天员舒服的生存环境。其次就是生命保障保护,简单地说就是研究如何照顾好航天员的“吃、喝、拉、撒”。如果你认为这只是芝麻绿豆的小事,那么可就大错特错啦!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在地面喝水的时候,你拿一杯水,水在下面,很容易喝,端起来就可以喝了。如果在天上,你把这个杯子端起来,这个水是流不到你嘴里的,要有专门设备把这个水送到你嘴里。

想要干航天,首先得敬业,因为航天技术难度很大,不仅必须踏踏实实、一心一意地从事科学研究,还需要扎实的功底。飞行器环境与生命保障工程专业的学生在四年本科学习期间,主要学习自然科学基础、技术科学基础和本专业领域的一些基本理论知识,如航空航天生理、空间环境工程、热控系统理论、控制理论、人机系统工程、航空航天环境控制系统等。此外,了解本领域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熟悉飞行器内温度、压力等环境参数控制系统和设备的设计方法也很重要。

【就业前景】

经过四年深造后,飞行器环境与生命保障工程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主要在航空、航天、民航、机械、建筑、化工、部队等部门从事飞行器环境控制与生命保障系统设计、空调与制冷技术方面的技术研究、管理、教学及研究工作,在民用领域从事热能利用、空调、供暖等系统设计的工程技术工作。

温馨小贴士

与航天航空有关的专业是高、精、尖专业,要成长为一个合格的毕业生,除了学好理工科的基础课程之外,还要学量专业课程。此外,学习航空航天类专业,无论是设计还是制造都需要具备很强的学习钻研和动手能力。动手能力强、有组织协调能力的考生学这个专业很适合。如果想在大学里混日子、热衷于打游戏的考生不宜学习此类专业。

很多同学和家长误认为报考航空航天类专业,体检的标准是按照军检标准来进行的。其实不然,航空航天类专业主要是培养航空航天领域的专业技术人才,对考生的身体条件基本上没有特殊要求,同学们只要符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指导意见》,就可放心报考。

因为航天航空类专业具有很强的国防、军事特性,因此很多高校在录取时会更加倾向于男生。此外,这类专业一般要求同学们视力较好,裸视达到4.3以上,很多高校还要求考生无色盲、色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