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非语言交际论文

非语言交际论文赏析八篇

时间:2023-03-24 15:13:43

非语言交际论文

非语言交际论文第1篇

论文摘要:非语言交际与文化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在跨文化交际中,人们除了要懂得语音、语法、词汇等基础语言知识外,还必须掌握文字字面以外的蕴含了许多文化因素的非语言交际手段。从而就体态语、副语言、客体语、环境语等几方面的文化差异及其引起的交际障碍来阐述文化在非语言交际中的重要意义。

一、非语言交际的定义与种类

    人类交际是语言交际与非语言交际的结合,非语言交际是整个交际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方学者对于非语言交际的研究始于上个世纪。Samovar认为,在面对面的交际中,信息的社交内容只有35%左右是语言行为,其他都是通过非语言行为传递的。有关非语言交际的定义有很多。根据Samovar的观点,非语言交际指的是“在一定交际环境中语言因素以外的,对输出者或接收者含有信息价值的那些因素。这些因素既可以是人为生成,也可由环境造就”。非语言交际涉及文化、民俗、社会学、人类学等许多领域,运用范围广泛,其语义也很复杂。非语言行为只能在一定的语境中才能表达明确含义,孤立地理解某一非语言行为的含义常常是难以奏效的。

    关于非语言交际的涵盖范围,其分类方法有很多。胡文仲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出发,将非语言行为大致分为四大类:体态语、副语言、客体语和环境语。体态语包括基本姿势、基本礼节动作以及人体部分动作所提供的交际信息;副语言包括沉默、话轮转接和各种非语义声音;客体语包括皮肤的修饰、身体气味的掩饰、衣着和化妆等所提供的交际信息;而环境语则包括空间信息、时间信息等。前两类可称为非语言行为,而后两类则指非语言手段。

二、非语言交际与文化

    文化与非语言交际是密不可分的。许多非语言行为都是文化习得的结果,人们的非语言交际的形成和效果往往都是由一定的文化环境所决定。文化和绝大多数非语言交际行为都是代代相传和后天习得的,都是长期历史和文化积淀而形成的某一社会共同的习惯。在非语言交际中,有关文化的表达方式异常丰富,以至于文化学习的障碍主要来自于非语言方面的因素而不是语言方面的因素。Birdwistell认为,没有一种表现行为是适用于所有文化的;所有的行为都是文化的产物,而不是生理上的遗传或天生的。因此,通过非语言方式表达的一些情感都是某些文化所特有的。Samovar认为,通过了解某一文化的非语言表现的基本模式,我们可以探寻人们的举止态度;通过非语言行为模式可以了解一种文化的价值体系;通过对非语言行为的研究可以排除狭隘的文化优越感。非语言行为的差异比语言行为差异所引起的文化冲突更为严重,因为非语言行为一般是情感或情绪的表露。由此可见,由于文化差异造成的误解和错误破译信息是显而易见的。

    1.体态语中的文化差异

    体态语指的是传递交际信息的表情与动作,它是用以同外界交流感情的全身或部分身体的反射性或非反射性动作。它包括身体语言、手势语、态势语和体语等。体态语和有声语言一样,它也是文化的载体。在体触行为方面,中西文化差异体现得尤为突出。不少美国学者将英美文化列为非体触文化。在西方国家,人们对近体交际的亲密距离非常敏感,人们不才惯相互拥挤,每个人的潜意识中都在捍卫属于自己的领地。尤其是同性之间如拉手、勾肩搭背等行为都被视为禁忌。而在东方的传统文化中,近距离体触并不属于异常现象,人们甚至认为这是一种亲密、温暖的表现,如父母与子女之间,同性朋友之间的体触都被认为是非常正常、完全可以接受的非语言交际行为。

   2.副语言中的文化差异

    副语言又称伴随语言,它一般指伴随话语而发出的无固定语义的声音。副语言中同样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其中最显著的方面之一是对沉默的不同态度。Hall曾把“沉默”作为他划分“高语境文化”和“低语境文化”的一条重要标准。在他看来,东亚文化如中国、日本、朝鲜等属于高语境文化。在这些文化中,信息往往是通过手势、对空间的利用甚至沉默来传递的,因此对信息的理解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语言行为以外的语境。在中英交往中,英语国家的人对中国人经常采取的沉默态度很不习惯。西方有的学者将东方人的“沉默”视为在人际交往中缺乏信心,甚至认为东方人的沉默态度是对交际对方的蔑视或侮辱。而中国人却很重视交谈中沉默的作用,认为停顿和沉默具有丰富的含义。恰到如处的停顿能产生惊人的效果,甚至具有“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魅力。

    3.客体语中的文化差异

    客体语言指人工用品,包括化妆品、修饰物、服装、衣饰、家具等。这些物品具备双重功能:实用性与交际性。以交际角度来看,这些用品都可以传递非语言信息,都可以展示使用者的文化特性和个人特征。东西方文化对嗅觉信息的感受也不一样。中国人适应人身体的自然气味,中国人很少习惯使用香水;而在西方国家,人们对这种人体的自然气味是很难接受的。因而无论男女都注重对身体气味的掩饰,都习惯每天使用香水。在跨文化交际中,我们需要注意正确对待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的身体气味,即身体气味的文化差异,不能从本民族的喜好出发去厌恶、反感外族文化的生活习惯。

    4.环境语中的文化差异

    环境语也是非语言交际的一种重要形式。从非语言交际的角度来看,环境指的是文化本身所造成的生理和心理环境。环境语包括时间、空间、颜色、信号等。这些环境因素都可提供交际信息,所以环境语也能展示文化特性。

    Hall在其《无声的语言》中对不同文化对于空间、领地、近体距离等的不同认识作了详尽研究。他认为,人的空间观念是后天习得的,因此人们的领地要求和空间关系在每种文化中都有其特定的规则与程序。文化不同,人们对空间的需求和与空间有关的交际规则也不同。在中国,人们比较能够容忍拥挤;而在英美国家,一旦公共场合出现拥挤,人们会马上尽量回避,因为他无法适应过近的近体距离与体触。西方人的领地观念明显强于东方人,如果他们认为自己无形的领域被侵犯,就会马上采取各种反应进行维护。领地观念最突出的心理反应是对待隐私的不同态度。英美文化中的人十分重视保护自己的隐私,这也是他们与中国人交往时感受到的最大的文化冲突之一。东西方文化对待时间的观念也不尽相同。一般来讲,西方人具有更强的时间观念性,他们非常注重守时,并十分珍惜时间。

非语言交际论文第2篇

关键词:文化定势;偏见;非言语交际;跨文化交际

1 引言

跨文化交际(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是指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从事交际活动、相互交流的过程。

文化与交际不可分割,人们所有的交际活动都受其文化背景的制约和支配。因此,通常而言,理解与自己文化相同或相似的人的行为没什么问题,因为我们熟悉彼此的思想表达行动和反应方式。可是,一种文化背景的人要理解处于另一文化背景的人的行为,存在着不少的困难。因为双方有着完全不同的文化背景、风俗习惯、行为准则,在缺乏足够的相互了解的基础上,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我们必然遇到更多的相异性,而不是相同性。为了避免跨文化交际中因为互相不了解而造成的障碍,人们便开始对来自外来文化的人和事物进行分门别类。这种归类既有符合事实的部分,又有不符合事实的地方。而且更重要的是,由此得出的结论常会因为情形的不同而出现偏差。归类因此很容易转化为定型,即所谓的“文化定势及偏见”,而这种观念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着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

2 何谓“文化定势”、“偏见”以及它们的特征

2.1 文化定势及偏见的概念来源

“Stereotype(定势)”的概念,最先是由美国社会学家Lippmann早在1922年出版的《公众舆论》(Public Opinion)一书中提出的。他指出,人所处的环境,无论是自然环境还是社会环境,都太复杂了,以至于不允许他对世界上所有人、所有事逐一亲身进行体验和认识。为了节省时间,人们便用一个简化的认知方法,将具有相同特征的一群人或民族、种族塑造成一定的形象。

而所谓“文化定势” 是研究者通过观察研究某一民族、群体文化的各个层面,获得某些材料和事实并加以概括和推断,得出概念,再给这种整体文化贴上其形象的标签。一般地说,它是一种情感上较为执著的信念,也是研究者对某一特定文化感知过程的产物。Porter指出:“定势使我们相信,爱尔兰人都是红头发、急脾气;日本人都个子矮、龇牙、狡猾;犹太人都精明而贪婪;黑人都迷信且懒惰。虽然这些概括为人们普遍接受,但它们并不正确。” 

根据《中国大百科全书——心理学篇》中对于“偏见”一词的解释:偏见是指根据一定表象或虚假的信息相互做出判断,从而出现判断失误或判断本身与判断对象的真实情况不相符合的现象。

在中国人传统的定势思维中,日本人锐利进取,美国人自由富有,德国人呆板僵硬,法国人浪漫闲适,非洲人懒惰贫穷,犹太人聪明绝顶。而这些都是属于过于一般化、简单化的定势造成的偏见,是忽略了个体及细节差别的过于概括的思维方式。

2.2 文化定势及偏见的特征

根据Ron Scollon 和Suzanne Wong Scollon 的看法,定势是一种无视群体内部存在着差异和无视普遍性之外还存在着特殊性的思维方式。它抛开了对象与对象之间微小的个体差异,笼而统之地进行认知,从而得出了许多笼统而模糊的看法。文化定势是对各文化的过于概括的,不以时间、地点、对象的改变而变化,是一种过于静态的研究。它将瞬间的对异域文化的印象作为永恒的对所有群体的印象,被认为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它具有几个基本特点,即:过分简单化、以偏概全、有影响力、有顽固性。

3 文化定势及偏见对非言语交际的影响

3.1 非言语交际在跨文化交流中的重要作用

人类和其他动物一样,在交际中都是言语与非言语两种途径并存的。研究结果表明:语言交际所传达的信息仅占35%,而非言语交际所传达的信息则高达65%。人们可以不进行语言交际,但是往往难以抑制其非言语的交际。Malaodro &Barker(1989)谈到非言语交际时认为,同言语交际相比,非言语交际具有更重要的功能意义,主要依据以下六个理由:第一,非语言因素在人际交往的语境中起着决定其含义的作用;第二,通过非语言交际的手段表达的情感更为准确无误,第三,非语言交际所传达的信息不会被歪曲,所以相对来说真实无欺;第四,非语言交际具有超交际(metacommunicative)功能,交际者往往依赖非语言暗示(cues)来判定交际者的意图,以达到高质量的交际的目的;第五,非语言交际的暗示作用可以更有效、更省时省力的传达信息;第六,非言语交际最适宜间接地传达隐含的示意,即一些只可意会难以言传的交际内容。

3.2 非言语交际的分类及相应受到的文化定势及偏见的影响

(1)体态语(以头部动作体态语及手势语为例)。

包括头部、面部、眼部、手部、腿部等的动作行为,它是非语言交际研究中的重点,一些体态语在不同文化中是共有的。比如,微笑表示和善,握手意味着友好。另有一些是在不同文化中是不同的。例如,在大多数国家,点头表示“赞同”,左右摆动头表示“不赞同”;而在印度人和爱斯基摩人中,情形却完全相反;土耳其人通常用舌头打响、下巴转动表示“不赞同”。不同民族运用手势表意也有区别,这就在跨文化交际中造成不小的障碍。比如:当年前苏联总理赫鲁晓夫访问美国,当他走下飞机时,曾用双手举过头顶并紧握在一起的动作向到机场欢迎的群众表示致意,然而这一动作却激怒了美国人,因为这一行为在美国文化中象征美国人被击败了。

(2)客体语(以衣着为例)。

哲学家汤姆斯.福勒(Thomas Fuller)曾说过:“观其壳可知其核。”衣服有三项基本功能:遮体、舒适与文化展示。虽然服装仍然具有前两项功能,但是它作为文化标志的作用却越来越显著。在美国,有些高级餐馆明确规定穿牛仔裤者不得人内。西方社交活动中,请柬的右下角处往往印有对着装的单独说明。若标明是white tie则要求男士穿燕尾服、硬领衬衫、黑色套装和白色领带.这是最正式的着装;女士则需要穿裸肩袒背的深色长裙。若标明lounge suit则要求男士穿西服打领带,颜色没有严格要求;女士可以穿套裙。

(3)副语言(以沉默为例)。 

静默语的形式在各种文化中都是一样的,但在跨文化交际中,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对静默语的使用频率、所持的态度、运用以及由此产生的情绪反应方面存在着巨大差异。中国文化中,沉默常出现在人们交流中,因此人们对待沉默通常持积极态度。正如中国古训“沉默是金”,人们喜欢将沉默解释为敬意、顺从、同意、深思和友好等。

例如:某公司招商期间,邀请外国企业代表共同参观了工厂所在地的某一风景区。在路途上,中方代表一言不发,他们定势地以为在沉默的氛围当中会达到一种默契,即此时无声胜有声,将达到促成生意成功的效果。而此时美方代表却感到不自在,直到回美国之前都耿耿于怀,自然这次招商以失败告终。事后,中方在总结教训时候才发现,美国人正是由于路途中中方自作聪明的“沉默战术”感觉中方态度不够友好,导致生意失败。事实上,多数情况下,美国人将沉默理解为冷淡、气愤、敌视、羞怯、难堪、轻视、厌烦和冷漠。他们无法忍受那些总是保持沉默的人,他们不能理解沉默所传达的信息。

(4)体距和体触行为。

人们在对待体距的态度反映了不同的社会价值观念、传统习俗和生活方式。不同的民族孕育了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文化塑造出不同的行为举止。例如:阿拉伯人、拉丁美洲人、意大利人等在交谈时相距较近,体触意向强(high-contact),而德国人、北美人等体触意向弱(low-contact),他们习惯相隔“适当”的体距进行交际。另外,白人同黑人交谈时,体距显然要大于白人与白人或者黑人与黑人的体距。

4 提高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随着中国与世界交流的增加, “专业知识+ 跨文化交际能力”型人才的社会需求量必将激增,作为英语专业的大学生应注重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然而目前我们所培养出来的英专学生往往是“中文的思想+英文的形式”,对外交往中仍存在受到文化定势及偏见的影响的障碍,不能用地道的语言得体地交际,常常犯“文化错误”。

4.1 教师

(1)在教材的使用上应多选取那些涉及英语国家文化背景、风俗习惯、价值观念、社会规范等一些“真实性材料”(authentic material)。

(2)引导学生在阅读英语文学作品、报刊杂志时留心和积累涉及到目的语言文化背景、社会习俗、社会关系等方面的材料。给学生多创造与有西方文化背景的人交往接触的机会,使他们在真实的交往中去观察感悟对方身上所透露出的文化信息。

(3)有条件的还可开设社会语言学、文化学这类课程或者甄选一些这方面的材料让学生阅读,使学生对西方文化的了解深入到其思维方式、人生观、价值观、道德宗教、社会规范等深层次的文化层面,培养英专学生的跨文化敏感性,这样才能更好地掌握了解西方文化与我们母语文化的差异,从而有利于跨文化交际。

4.2 学生

(1)注意分析思考种种传统刻板文化定势所形成的错误历史偏见,对于没有现实性的没有普遍性的观念,及时抛开它对自身的影响,重新发现对象的特殊性。

(2)阅读一些英语国家的文学作品和报刊杂志,有意识地收集有关英语国家的文化习俗、民族特性等方面的知识和非语言交际方面的“语料”。对比中英文化中的非语言交际行为的手段,及时进行归纳和总结。观看英语国家的原版影视作品,一方面理解故事情节,透析社会现象,洞察文化底蕴,同时通过观察演员的表演,剖析非语言交际行为和现象,掌握非语言交际规则。

只有通过教学双方的共同努力,外语学习者才会在跨文化交际中行为得体、举止规范,从而克服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差异障碍,恰如其分地发挥形体语言的跨文化交际功能,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选读[C]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0.

[2]黄雷.正确运用形体语言,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J].科技视野,2007.(7):53.

非语言交际论文第3篇

【关键词】国际商务活动 非言语行为 语用语境理论

【中图分类号】H0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28-0046-02

一 引言

在国际商务活动中,研究者们日益关注非言语交际的重要性及非言语行为所承载的文化意义。事实上,在实际的国际商务环境中,许多优秀的中国商务人士精读英语语法知识,语言表达流利,但却不能很好地理解和使用非言语符号。在国际商务活动中,有效地使用和理解非言语行为,取决于交际时的语境,因此,本文试着从语用语境视角来分析国际商务活动中的非言语交际行为。

二 非言语交际的分类

毕继万教授将非言语交际分为以下四大类:(1)身势语,Kinesics;(2)副语言,Paralanguage;(3)客体语,Object language;(4)环境语,Environmental language。

三 语用语境理论

语境理论历来都是语用学家、语义学家、语用学家、语言哲学家及认知科学家等共同关心的课题。各家各派学者都从各个侧面、各个角度对语境概念进行了界定,对语境要素进行了归纳,对语境意义进行阐释。经历了从传统的静态语境发展为动态的认知语境,徐思益教授提出了语用语境的两个层面:核心语用语境及认知语用语境。如左图所示。

四 不同非语言交际在国际商务活动中的运用

1.身势语

Example 1:

(A is an American, B is a Japanese.)

A: Because of your inferior packing, the article had been badly damaged. So we now file a claim with you for the loss.

B: …(Keep quiet, fidgeting with a pen.)

A: what I mean is that we need you to arrange for immediate dispatch of replacement at the favorable price available.

B:(Put down his pen.)I am sorry for the very inconveniences bring to you.

The Time: after the article was damaged

Place: In the office

Participate: A and B

Purpose: A tries to get claim

Condition: A lodged a claim to B due to the damage

Topic: Claim

In this example, A’s existing assumption that is that B would pay for the loss. B’s fidgeting with a pen conveys B’s upset. Therefore, for B, new information strengthened the existing assumption, a new assumption was developed. We can not infer the information just by using the six core pragmatic contextual elements. Also analyze A’s psychological background in this case. Therefore, gestures can easily be understood by using pragmatic context theory.2.副语言

Example 2:

(A is a businessman from America, B is from Tanzania.)A conversation was made between them in Brussels.

A:Could you please have some coffee?

B:No, thanks, I am full.

A: (After a while)Some coffee?

B:Thanks. Pause a while, I am not hungry.

A:Soon, how about going out to get something to drink?

B:It is too cold outside.

A:Coffee?

B: Pause… OK.

Time: Business time

Place: In Brussels

Participants: A and B

Purpose: To get some coffee

Condition: One asks as the other answers

Topic: Coffee

From the conversation, we can get the information that at the beginning, A and B could not be well understood. The cause of the problem was their understanding of coffee. B was from Tanzania where coffee was cultivated. So in his daily life, coffee was a food rather than a drink. However, coffee in America was quite contrary.

3.客体语

Example 3:

Jun Chen worked in one American company that had formal dress code. Being unaware of this. When Jun Chen went to the company for registration, he wore a jeans and a T-shirt. His fellow employees were surprised at his lack of discretion. The boss told him he would wear suits.

The next week, Jun Chen was told to go to a restaurant for dinner. Jun Chen he wore formal suit to the dinner. But to his surprise he found the boss and the clients wore jeans and T-shirts.

Time: On the day Jun Chen went to the company for registration

Place: In the company

Participants: Jun Chen, the boss and his colleagues

Condition: Chen Jun wore a jeans and a T-shirt to the company

Topic: About clothes

From the cognitive pragmatic context, Jun Chen, like many Chinese people considered what clothing to wear was not so important. In other words, how hard you work, and what you are able to achieve to the company are the major concern for most Chinese people in their workplace. But, Jun Chen in America, at this time, of course, he had to know, “when in Rome, do as the Romans do.”

4.环境语

Example 4:

An American businessman, Jack, went to Asian for negotiation. He and the CEO of the Chinese company made an appointment to meet at ten o’clock and have lunch together. Jack arrived punctually and waited for the CEO almost half an hour. Mr. Li did not come on time. Jack felt offended. He left without taking the meal. Mr. Li went to the restaurant ten minutes later. He also felt astonished without seeing Jack. When Jack returned to the hotel, he called his stuff to stop the business with Mr. Li. However, Li was also puzzled about Jack’s decision.

Time: Appointment time

Place: Hotel

Condition: Punctually Jack and unpunctually Mr. Li

Topic: An appointment

Purpose: To do the business

Participants: Jack and Mr. Li

After analyzing the core pragmatic elements, Mr. Li and Jack had the different pragmatic presuppositions, Mr. Li’s pragmatic presupposition was that in restaurant, business could be negotiated. While Jack, who came from the low-context country, considered time could not be divided. So Mr. Li felt puzzled about Jack’s cold response, the communication broke down.

五 结论

通过对非言语交际的四个方面:身势语、副语言、客体语及环境语的分析发现核心语用语境和认知语用语境要素,语用语境理论的这两个层面,可以合理有效地解释国际商务活动中的非言语交际行为。非言语交际的四个方面所传达的信息能在语用语境理论的引导下清晰明朗。核心语用语境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交际者、目的、话题、条件以及认知语用语境要素中的背景知识可以用来剖析国际商务活动中非言语行为所隐含的信息。通过对国际商务活动中交际双方的非言语行为所暗含的信息的分析可以更好地引导交际取得成功。

参考文献

[1]毕继万.非言语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2]毕继万.跨文化非言语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

[3]窦卫霖.跨文化商务交际[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4]耿二岭.体态语概说[M].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2001

非语言交际论文第4篇

论文摘要: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交际范围的不断扩大,交际中出现的言语障碍也不断增多,产生障碍的原因除了语言问题外,更重要的是文化障碍。因此,对不同国家、不同民族文化的了解是确保跨文化交际顺利进行的关键。文章讲述了跨文化交际的基本概念,论述了跨文化非语言交际的重要性以及今后研究的课题和方向。 

 

现代高科技的发展,特别是传播通讯技术和交通技术的进步,以及经济的高度全球化,带来了全球性的时间和空间的紧缩,我们生存的世界越来越小,使得不同国家、不同种族和民族的人越来越频繁地接触和交往成为一种可能和必然。在这种环境下,我们应具备全球视野,意识到国际间相互依存、相互合作、相互理解和相互尊重的重要性。为了更好地融入这种跨文化交流的现代社会中,我们必须具有跨文化意识,并掌握跨文化交际能力。社会的这种变化使外语教学的目的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成为外语教学的重要目标。 

 

一、什么是跨文化交际 

 

“跨文化交际”这个概念是从英文的"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翻译过来的,指的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人之间的交际,也就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所发生的相互作用。以前,这主要是文化人类学、民族学所关心、研究的问题,近年来,它正在引起人们的关注,也引起了语言教师从跨文化教育的角度对外语教学进行深入思考。 

跨文化交际研究的基本目的有三个。 

第一,培养人们对不同的文化持积极理解的态度。文化是有差异的,通过发现对方的不同点,反过来加深对我们自身文化的理解,从而做到客观地把握各自的文化特性。在发现差异的过程中,也要注意不可忽视大量的共同之处。 

第二,培养跨文化接触时的适应能力。初次与不同的文化接触时,往往会受到文化冲击(cultule?shock),从而产生某种不适应。要使交际得以继续下去,必须设法减缓冲击、提高适应能力。 

第三,培养跨文化交际的技能。随着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走出国门或留在国内参与跨文化交际的人越来越多,他们都需要学习、掌握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打交道时的实际技能。可以说,正是基于这一点,跨文化交际研究的实践意义要大于理论意义。 

我们以往在外语教学中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忽略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非语言交际能力。因为一直以来,人们都以为跨文化交流主要依靠语言,认为跨文化交际的工具主要是外语,语言传递信息的唯一途径,而忽视了非语言行为的信息传递。以往培养学生能力的时候注重训练学生外语语言的正确性、准确性,完全没有注意到要培养学生其他的交际能力。如果我们不改变想法,就无法培养出适应时代的优秀的外语人才。 

 

二、培养学生的跨文化非语言交际能力的重要性 

 

我们传统的日语教学模式存在着很多问题。长期以来我们使用语法翻译法和结构分析法,把教学的重点放在日语语言知识的传授上面,特别强调语音、词汇、巨型、语法等内容的掌握,把大部分精力投入在语言形式的讲解、文章的分析、应试技巧的训练等方面,而对学生的非语言行为能力、文化能力及交往能力的培养不重视,使得我们的很多学生虽然语言能力很强,但是到了工作岗位上,无法真正做到和日本人进行交流,这是我们日语教学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非语言行为与语言行为一样,因文化的不同往往赋予不同的意义。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由于不同的文化对非语言行为的不同解释,往往会产生误解。非语言交际以往多被看作是体态语的代名词,其实它的范围远远超过了单纯的体态语。非语言交际包括体态语(头部、面部、眼部、手部、腿部等的动作行为)、副语言(沉默、话轮转接、非语言声音等)、客体语(皮肤颜色、体毛、气味、衣着、化妆等)、环境语、校园非言语交际(教师的仪表、课堂内外师生的非言语交际等)等。许多学者都指出过非语言交际的重要性,birdwhisted、ray通过实验结果估计,交际中非语言信息约占65%,这说明,在人的交际中非语言的因素占据着多么重要的位置。日本人鞠躬、欧美人的拥抱接 吻、拉美人的脱帽致意等都表现出各自的文化特征。非语言信息弄得不好就会产生误解。如西沃德(seward)在他的著作japanese in action(1969)中写了一件他亲眼目睹的事:一天,一位日本女导游带着20来个上了年纪的美国人在某地游览。导游伸出手臂,向远处的美国游客做了一个日本式的手势,示意他们过来。结果有的人以为导游打发他们走,感到莫名其妙,有的以为导游示意他们去喝饮料,因而准备回头到旅馆酒吧去,还有的人以为可以自由活动了,就四下散开,朝闹市走去。 

由此可见,不同民族在交流的时候,不仅仅是通过语言进行沟通的,还有非语言的沟通。因此在跨文化交际时,是否理解非语沟通就成了交际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关键。如何培养学生跨文化非语言交际的能力成为我们现在必须要研究的内容。 

 

三、今后研究的课题和方向 

 

目前,在外语教学中,教师们已经开始意识到跨文化非语言交际能力的重要性。已经开始在教学中有意识有计划地对学生的进行跨文化非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比如在教学中采取共同学习的模式,采用角色扮演法、演讲法等等。如何有效地在外语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跨文化非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教学和科研中不断地进行探讨和研究。 

培养交际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需要持之以恒才能有进展。跨文化非语言交际能力又是外语教学中的新课题,更需要我们不断地努力和探索。 

外语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实现跨文化交际,就是为了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真正的有目的有意义的交流。全面提高外语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大幅度地提高学生的外语应用能力,既是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同时也是跨世纪的中国高等教育的一项紧迫任务。为了实现这个目标,需要我们正确认识到外语教育是跨文化教育的一部分,把语言看作是与文化、社会等密不可分的一个整体。在我们的外语教学中,要注意语言和交际能力并重,把跨文化非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和语言能力的培养放到同等重要的地位。这样,我们的外语教学才能适应世界教育的发展方向,才能培养出具有跨文化交际综合素质的外语人才。 

 

参考文献 

[1] 陈俊森. 《跨文化交际与外语教育》,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2. 

[2] 王秀文, 孙文. 《日本文化与跨文化交际》,世界知识出版社,2004,7. 

非语言交际论文第5篇

关键词:非言语行为;图形―背景理论;认知语用功能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2-0098-03

一、引言

言语行为是人类社会交往的基石,在生活中,人们主要通过语言进行交际和交流。除了语言这一重要工具,人们还使用其他手段传递各种信息,表达思想和感情。但是,同言语行为的交际功能相比,非言语手段更能真实地传递信息,更准确地表达情感。人们的交际大多数是由言语行为和非言语行为共同组成。绝大多数专家认为,在面对面的交际中,只有35%左右的内容是靠语言表达和传递的。(Samovar et al,1981)甚至还有学者认为,交际信息的90%是由非言语行为传达的。[1]不论这些统计数字是否正确,但至少可以看出,非言语行为在人际交往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非言语行为涉及一个跨学科的、综合的研究领域,它包括人类学、心理学、社会学、跨文化交际学、语言学等。语言专家对言语行为的界定和分类有不同的标准,但是非言语行为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体态语,包括眼神、面部表情、目光语、手势、体态、体触、副语言等;另一类是场景,指的是交际者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包括时空观念和沉默等。[2]

言语行为和非言语行为有各自的范畴和规则。非言语行为是一个符号体系,有着其特殊的负载信息的功能。[3]如人的眼神能通过眼睛、眉毛、面部肌肉的细微运动来传递赞许、愤怒、吃惊、不屑等多种神态和心理表征。可见,解读和领悟非言语信息是一个心理过程,而这个过程依赖交际双方的文化背景、知识储备、经验、心理和具体语境。

以往的语言专家和学者对非言语行为的研究大多从跨文化角度入手,强调非言语行为在跨文化交际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4]笔者发现从认知语用学角度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因为解读非言语符号的过程是一个认知心理过程。因此本文以P.Copper,Ungerer and Schmid等语言学家的理论为基础,以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为具体的研究语境,分析非言语行为,阐述非言语行为在话语交际中的认知语用功能。

二、理论背景

图形与背景是认知语言学中的重要概念。图形与背景分离的观点是丹麦心理学家Ruby首先提出来的,后来被完形心理学借鉴和完善,主要用于分析和研究知觉。[1]图形即所要描述的对象,具有高度清晰的完整性,是最容易被人们视觉关注的部分;背景是其环境,与图形相对的部分。[5]人们观看某一客体时,总是在背景中看到轮廓清晰的图形。图形―背景理论认为我们感知周围某个事物时,认知场中始终包括图形和背景两部分。图形是指某一个认知概念中突显的部分,即注意的焦点部分;背景则是为突出焦点而衬托的部分,是图形的认知参照点,这就是认知语言学的突显观。[6]

言语行为和非言语行为的有机结合构成了人们的话语交际。在不同的语境下,非言语行为起着不同的作用,大致上起着补充、否定、重复、调节、替代或强调的作用。非言语行为之所以能发挥这样的语用功能,正是由于这些行为具有突显话语信息,使某些隐含的信息突显的认知功能。

三、课堂教学中非言语行为的语用认知功能

非言语行为在交际中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同样不可忽视。非言语行为是师生传递信息、沟通情感的辅助手段。课堂教学效果的相当一部分是通过教师的表情、举止、仪态等非语言手段实现的,只有相关信息是通过语言行为达到的。

(一)突显言语信息,辅助课堂教学

在话语交际中,脱离非言语行为的孤立的言语行为往往难以达到有效的交际目的。同样,非言语行为也只有在一定的语境中才能表达明确的意义。图形―背景模式的体验过程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变化的认知过程。具体地说,背景包括师生双方的性别、年龄、身份等基本情况,还有双方的心理活动。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借助动作,手势等非言语手段,比如叩击黑板、讲桌、击掌等,学生就能够及时地获取话语信息,明确被强调的教学内容。因为在这个课堂环境内,教师是图形,黑板或多媒体显示屏是背景,为了让学生注意授课内容,教师用手轻扣黑板,授课信息就从背景位移到图形,图形信息得到了突显。

另外,非言语行为本身就指向了某种语用意义。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适时环绕学生走动,随时靠近学生,这时就发生了图形和背景的动态转变,教师从图形位移到背景位置,学生则从背景变成图形。由于师生空间距离动态拉近,对学生的关注度逐渐加深,增强了师生互动,提高了授课效率,有利于师生的情感交流。

(二)启始话轮,反馈教学

在日常的话语交际中,为了使交际得以持续地顺利进行,交际一方往往借助非言语手段触发和启始话轮,以引起听话人关注,作出必要的反馈,完成交际活动。说话者可以借助副语言手段,比如发出一些Uhm,Oh,Yeah等声音,甚至沉默不语、短暂停顿。另外还可以借助点头示意、目光交流、微笑、打手势等一系列身势语行为,反馈和传递信息,由此自然地引出下一轮交际。因为听话者从这些非言语信息中获取了说话人的鼓励、赞赏、好奇、疑惑等认知语用意义,他们才可以继续下一个话轮。

在言语交际中,往往隐含的语用信息才是交际的真正意图,而非言语手段的辅助运用,能够把隐含的语用信息从背景中分离出来成为图形,被交际双方有效及时地获取和感知,因此确保交际的顺利进行,完成预期的交际。可见,恰当合理运用非言语手段,能够促进和推动话轮持续进行,操控交际过程,促使交际双方对话语信息的解读,最终完成交际过程。

(三)副语言的语用功能

副语言指伴随着言语行为而发生的一系列语义动态变化的非语言声音。虽然副语言没有固定的意义,但仍可传递信息,比如:沉默、音量、语速、语调、有意识地清声等。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灵活借助副语言手段,达到某种预期效果。当重点内容需要强调时,可适当提高声音或改变语调以引起学生的重视。转换话题时,可适当停顿,激发学生对随后信息的期待和推测。沉默也是传递信息的一种非言语形式。在课堂教学中,当学生对教师授课的内容不理解、有异议时,学生往往保持沉默。这种无声的信息传达了多种语用意义,比如学生期望对授课的部分内容重新讲解和解释,学生需要思考以提出不同观点等等。当教师提问时,如果学生是以沉默来反馈,教师应及时地解读其隐含的语用信息,比如学生缺乏主动性或者对内容不理解。因此,教师可以灵活地调整或者深入解释授课内容,或者鼓励学生作答。

非言语手段也可以有效地调控课堂、激励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加强师生互动。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尽力避免语言惩罚和言语伤害,多借助非言语手段操控课堂消极行为。课堂实践证明:教师的会意点头、微笑肯定、赞许的目光、竖起大拇指,鼓掌等非言语行为,能够积极地激励和肯定学生。另外,这些非言语手段的适当运用也体现了教师驾驭课堂的技能。

(四)师生关系的认知功能

教师的外在形象即教态,实际上也是一种体态语言,一种非言语行为。这种非言语行为在表达人的情绪、情感和态度方面,要比言词性语言更为明确,更具感染力。如果教师持一种真诚、温和的态度,伴着愉悦的情绪,积极的教学心理,身着时尚得体的服装走进课堂,好似一缕明媚的阳光注入了课堂,这会使学生产生被尊重,被认可的感觉,会极大地唤起学生的热情。教师在外在形象上以身作则会增强学生的向师性,这种积极的效应在日后的频繁接触中,会得到认可和加强,使学生产生强烈的信任感,顺利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

四、结语

本文对非言语行为的探讨是依据认知语言学中的图形―背景理论,着重分析了非言语行为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认知语用功能。作为日常交际中不可缺少的手段,非言语行为往往突显和强调了交际者的真正意图。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恰当合理地运用非言语手段调控课堂和激励学生,往往会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另外,有效地使用非言语手段也体现了教师的良好教学技能,同时也是塑造教师形象的不可或缺的现实建构。

参考文献:

[1]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2]杨平.非语言交际述评[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4,(3).

[3]蓝纯.认知语言学与隐喻研究[M].北京: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2005.

[4]毕继万.跨文化交际研究与第二语言教学[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8,(1).

[5]张凤娟.从图形-背景诠释非言语行为的认知功能[J].中国外语,2007,(1).

[6]刘国辉.图形-背景空间概念及其在语言中的隐喻性表征[J].外语研究,2006,(2).

[7]Cooper,P.Speech Communication for the Classroom Teacher [M].Gorsuch Scarishrick,Publishers,1988.

[8]Condon,John C.&Yousef,F.S.An Introduction to Communication (3rd ed.)[M].Indianapolis:Bobbs-Merrill Company,1975.

[9]Larry A.Samovar. Richard E. Porter & Lisa A. Stefani. Com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M]. 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3.

非语言交际论文第6篇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能力;构成;教学

Spitzberg认为跨文化交际能力由知识、动机、技巧三个因素构成,三者相互影响、相互依存。跨文化交际能力需要足够的跨文化知识、积极的动机和有效的交际技巧,三个因素应同时具备,任何一个因素都不能单独构成跨文化交际能力。

一、知识

知识指交际者应该了解目的文化中交际对象、语境以及人们对得体行为的要求等信息。这些知识是交际者正确解读交际对象传达的言语和非言语信息的基础,同时也是交际者选择得体交际行为的依据。缺乏跨文化交际知识,交际者便会无法确定自己的交际行为在目的文化的某一语境中是否得体、有效。

跨文化知识包括广义文化知识(涉及各国文化的知识)和狭义文化知识(涉及某一特定文化的知识)。广义文化知识从宏观上解释跨文化交际现象,对交际者的跨文化交际行为做一般性的指导。例如:了解各国文化中存在不同的文化模式和交往规则可以帮助交际者意识到文化差异的重要性,提高对跨文化现象的敏感度。了解文化对人际交往模式的影响可以帮助交际者理解跨文化交际语境中交际对象的行为取向。跨文化交际能力还需要掌握某一特定文化的知识和常识,如:该文化不同于其他文化的特点,以及其主流文化模式和优势等。特定的跨文化交际目标要求交际者掌握特定语境的知识,如:进行跨文化商务沟通要求交际者掌握目的文化中有关商务活动的常识,出国留学要掌握与学习和生活有关的文化常识等。

二、动机

动机指交际者在预期和进行跨文化交际活动时的情感联想。与知识一样,不同的情感因素影响跨文化交际的效果。人类的情感包括感觉和意图。感觉指人们在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际时体验到的情感状态。尽管人们总是混淆情感和思想,但是情感并不是思想,而是人们对思想和经验的情感和心理反映。跨文化交际中人们会有幸福、哀伤、急切、愤怒、紧张、惊讶、迷惑、轻松和快乐等情感体验。感觉涉及到交际者对其他文化的敏感性,以及对交际对象和某一特定文化的态度。有的人不习惯面对不熟悉的东西,其他文化中陌生的景色、声音、味道使他们退却。提高体验陌生事物的动机有利于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意图或目的是指导行为的目标和计划,指导交际者在具体交际活动中的行为取向。人们对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往往持有某种定势性的看法,这种看法可以帮助交际者缩小采取应对措施的选择范围,意图会受这种定势的影响。如果在交际行为发生之前,交际者对交际对象或其文化持有负面的看法,那么在交际中,这种负面看法会影响到对交际对象行为的客观判断。如果交际意图或目的是积极的,交际双方彼此的判断和评价准确,表明交际者跨文化交际能力较强。

三、技巧

技巧是在跨文化交际中表现出来的得体、有效的交际行为。交际者只掌握必需的跨文化交际知识、持有积极的交际动机还不足以完成跨文化交际任务,他必须能够运用一定的行为技巧。这好比一个人想游泳,他看了很多关于如何游泳的书,掌握了游泳技巧的知识,他有强烈的游泳的动机,但是他还是不会游泳,因为他没有掌握游泳的技能。

很多跨文化交际学者对Spitzberg的理论作以修改,提出相似的模式。例如:研究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学者提出“意识”是与“知识”、“动机”和“技巧”同样重要的第四因素。Paulo Freire认为,意识主要指对自我以及与自我相关联的人或事务的认识,包括探索、实验和体验,是自我反省的,可以自我展现也可以向他人展现。意识具有不可逆的特点,一旦有“意识”便不能回到原来无意识的状态。意识可以提高认知、情感和行为技巧,因此在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中应该有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内容。

四、非言语表达

非言语表达也是重要的心智活动之一。交际者要注意对方文化中肢体语言、时间语言、颜色语言、空间语言、辅助语言等非言语符号的细微差别。与言语交际的情况类似,一个具备目的文化非言语交际知识的人不一定能够准确使用该非言语符号系统。因此,在出国之前应该刻意做一些专门的练习,提高运用非言语符号系统的能力。例如:如果准备去日本,你应该在家人和朋友面前练习鞠躬。此外,味道也是很重要的非言语符号,在出国之前应该了解目的文化对味道的喜好和日常的习惯,有的国家,如:美国,喜欢用香水或其他化妆品掩盖人体的自然味道,而很多国家的人们却不习惯使用香水。在教学中不妨使用角色扮演可起到积极作用。

角色扮演与语境有关,指交际者在目的文化中如何根据自己的角色身份得体地使用言语和非言语符号。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文化记载了社会对不同社会角色的期望和要求,是个体扮演角色的脚本;换而言之,人们根据自己文化内部的角色期待扮演自己的社会角色,个体的言行符合其扮演的角色身份。文化是社会角色的行为规范,不同文化对同一社会角色言行的期待不同,跨文化交际者应了解目的文化对自己所扮演角色的期待,并调整自己的行为模式,使自己的言行符合目的文化的要求。

在国外,教师与学生尽量保持平等的关系,对学生的约束较少,学生可以自由提问,教师和学生一般使用非正式的、生活化的语言对话,所以一个美国教师在课堂上身着牛仔裤,坐在桌子上讲课可以理解为制造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而在韩国,学生期待教师为人师表,仪表言行都应该正式、庄重,美国教师的行为在韩国文化中不符合其扮演的角色身份要求。

不同文化对职业以及性别的言语和非言语表达方式以及行为模式的期望不同,跨文化交际者要能够调整不同语境中角色身份的行为差异,以对方文化可接受的得体方式进行交际。

一个人的跨文化交际知识增加了,交际动机随之增加;交际动机增加在行为上表现为积极参与交际活动。积极的参与使交际者增加经验知识,学到更多的跨文化交际知识,推动积极情感能力的发展,形成良性循环。上述理论对于学生来说,有利于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鼓励实践和复习所学内容;提高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和加强同学间的合作。对于教师来说,可以使他们更全面、更细致、多角度地了解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情况,给教师提供机会来观察学生在不同语境中完成各类真实交际任务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胡文仲.文化与交际[M].外学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胡文仲.高一虹.外语教学与文化[M].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

高一虹. 语言文化差异的认识与超越[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非语言交际论文第7篇

关键词: 关联理论 副语言 解读

一、引言

人类通过交流表达思想、传递信息,其手段主要依靠语言。但是,语言不是唯一的交际工具,传递信息同样离不开非语言交流手段。副语言作为一种非语言交流手段,在交际过程中,与语言是密不可分、互为依托的。Birdwhistell认为,“在交谈或相互说服时,可能至多有百分之三十至百分之三十五的交际意义是通过词句来表达的”,其余的交际意义则主要靠副语言来表达。[1]Mehrabian和Ferris则认为,交际中面部表情传播55%的信息,声调传播38%的信息,而词句只承担7%的信息量。[2]可见副语言在交际的过程中作用是很大的。然而对副语言的研究仅从20世纪60年代才开始。而且多数学者基本上是从跨文化的角度来论述副语言。本文决定从前人研究的薄弱环节入手,应用关联理论对副语言进行研究。在关联理论框架下研究副语言,有助于从认知的角度更好地理解副语言,为副语言研究打开新的视野。为了从实践中证明关联理论对副语言的解释力,本文选取美国情景喜剧《人人都爱雷蒙德》第一季中的第一集作为语料, 应用关联理论的相关知识来对语料中出现的副语言进行解读。

二、副语言的定义及分类

语言学文献中把副语言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的副语言只包括伴随语言的某些声音现象。广义的副语言不仅包括狭义的副语言特征,而且还包括非声特征,如面部表情、身体动作及空间距离等。[3]本文所探讨的问题属于广义副语言学范畴,即我们所说的副语言是指通过人体及其附饰物的某一部分形态及变化来传递信息、交流思想、表达情感的一种辅非言语表现形式,也包括语言的伴随性声音和功能性发音等类语言样态。

为解释和理解复杂的交际现象,我们有必要对副语言进行分类。美国行为语言学家朱迪・C・皮尔逊在《人际传播:明晰、自信和关注》一书中把副语言交际分为以下四种形式:①面部表情和身体动作,②空间和触摸,③声音形式,④服饰和其他装饰品。达肯在《非言语交际》一书中,则分为六种形式:①身体动作或运动行为,包括诸如手势、姿势、表情、眼睛活动等;②辅助语言;③环境空间;④嗅觉,经由嗅觉通道传递的信号;⑤触觉;⑥衣服和化妆品等人工制品的利用。毕继万先生则将副语言分为两类四种:①体态语,包括基本姿态(姿势和身势)、基本礼节动作(如握手、亲吻和拥抱、微笑、体触等)及人体各部分动作(如头部动作、面部动作、目光交流、臀部动作、手部动作、腿部动作等)所提供的交际信息;②类语言,包括沉默和各种非语义声音;③客体语,包括衣着、打扮和化妆等表达出来的交际信息;④环境语,包括空间信息(如拥挤、近体距离、领地观念、空间取向、座位安排等)、时间信息等。前两类称为“非语言行为”,后两类称为“非语言手段”。[4]在此基础上,为了操作上的可行性,结合本研究的语料,本文对副语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体态语(包括面部表情、身体动

作等)和类语言(包括沉默和各种非语义声音)。

三、从关联理论的角度来解读副语言

(一)语料来源

本研究所用语料是美国情景喜剧《人人都爱雷蒙德》第一季第一集,其时间长度约25分钟,该片以家庭生活为背景,主要人物是5位家庭成员,情景围绕日常话题展开,对话丰富、幽默,且伴随有很多副语言。这种交际是一种经过艺术加工的日常会话活动。

(二)关联理论的基本观点

交际和交流是人类活动的重要部分。交际既包括语言交际也包括副语言交际。关联理论推出了明示―推理模式,并指出在此模式中,交际是认知―推理的互明过程。明示―推理交际是交际过程的两个方面。从交际者(说话人)的角度看,交际是一种明示过程,说话人要明白无误地表达出自己的意图;而从交际对象(听话人)的角度看,交际又是一种推理的过程,即听话人从说话人用明示手段提供的信息中推断出说话人暗含的意图。“互明”是指认知环境里两个有机体原先各自的环境, 包括对同一环境做出的不同理解和假设合二为一,共同丰富所处的认知环境。互明是主体相互理解的基础,而互明和理解又是以认识为主体的百科知识、词汇知识和逻辑知识为基础,这种知识基础组成认知语境。在交际过程中,交际双方所运用的认知语境是庞大认知语境互为凸显的部分。当两个人的认知环境中显映的事实或假设相同时,便产生认知环境的重叠,这种交叉或重叠的部分就构成了交际双方共有的认知环境。

关联理论把交际看作是一个明示推理过程,即按照一定的推理、思维规律进行的认知活动。关联理论认为人的认知以最大关联为取向,而交际则以最佳关联为取向。最大关联性就是话语理解时付出尽可能少的努力而获得最大的语境效果;而最佳关联性则是话语理解时付出有效的努力之后所获得的足够的语境效果。根据关联原则,任何一个交际行为都传递着最佳关联性的假定和期待,听话者总是以最小的认知努力来获得最大的语境效果,并以此来推导说话者的交际意图。

关联理论认为,在交际过程中,说话者所提供的假设或信息不但应该是新的,而且要能改变听话者的语境假设,也就是说能够产生语境效果。只有产生语境效果,表达信息的命题才能相关。语境效果包括三种情况:新信息与旧信息相结合并产生语境含意;新信息加强旧信息;新信息排除旧信息。

(三)关联理论对副语言的解读

1.副语言是一种传递信息意图与交际意图的明示行为

关联理论认为,语言交际是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它要传递的是说话人的意图,即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关联理论对这两种意图的定义如下:

信息意图:使听话人明白或更加明白一组假设。

交际意图:使交际双方互明交际者具有此信息意图。

说话人在说话时不仅表明他有某种传递信息的意图,更是表明他有传递这种信息意图的意图。在交际过程中,说话人通过明示(这种明示可以是语言的,也可以是副语言的)刺激表达自己的意图,刺激听话人根据所收到的刺激,结合当时的语境假设,寻找出最佳关联的解读。

(1)Debra:Okay.Just be happy you made it home for my birthday,that’s all I can say.

Ray:Oh,what?Of course I made it home for your birthday.

Debra:Okay.

Ray:Are you kidding?Your birthday is ――(he struggles to think)

Debra:Sunday.

这是发生在丈夫与妻子之间的对话,丈夫出差去了,为了能给妻子过生日,所以提前回来。妻子很高兴。当提到生日是哪天的时候,丈夫的停顿与他所表现出来的struggle to think是明示行为,对于他这种明示刺激,广义的理解有两条信息意向:(1)他忘了妻子的生日是哪天。(2)他故意假装忘了,想让妻子自己说。妻子通过他的这种行为并结合当时的语境进行推理。丈夫不可能忘了自己的生日,他是故意假装,于是妻子微笑的接着说“sunday”。这样,丈夫的交际意图得以实现。

2.副语言是一种构建认知语境的手段

在交际中,交际双方具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将交际意图顺利地传递给对方。因此发话人总是尽量地使用明白的语言向受话人显示自己的意图。但是由于语言具有不完备性,所以发话人明示的目的不可能总是顺利地得以实现。受话人获得发话人的话语信息以后,需要利用自己的知识和推理过程来最终理解话语;或发话人使用话语联系语以引导话语理解的方向。但由于这种设想和预测带有主观性,发话人的话语意图与受话人的认知语境未必能达成统一,所以发话人会经常使用某些语言手段或非语言手段来引导受话人的理解,为话语理解提供一个认知导向,使发话人的交际意图与受话人的认知语境趋同。[5]

发话人为了使话语能够引起受话人充分的注意,除了使用恰当的语言符号外,他还会使用各种非语言手段来产生最大的语境效果以增强话语的说服力。副语言作为非语言手段,能够准确反映发话人话语的深层含义,帮助听话人辨别说话人的意图,对语境效果的产生具有重大作用。如下例:

(2)Debra:What?(She raises her voice)You left the kids with your mom?

Ray:No.My father and brother were here too.

Debra:What?(She speaks fast in a high-pitched voice)

Ray:Then I got rid of them.I got rid of them! And then I did some cleaning,huh?You notice the cleaning down there?

妻子外出把孩子留给丈夫照顾,孩子的奶奶和爷爷是很让人不放心的那种人,不能很好地照顾孩子。所以当妻子听到丈夫把孩子留给了孩子的奶奶,她很生气也很惊讶,这里的副语言“She raises her voice,She speaks fast in a high-pitched voice.”创设了一种语境,表示了她的不满、惊讶、生气,是言语无法产生的效果。

3.副语言的关联性与语境效果

关联性指的是说话人的话语在听话人的语境假设中产生的语境效果。关联理论认为:交际以相关为准应试自然倾向。关联性是一个固定不变的常项,而语境(认知语境)则是一个变项,是一个由大脑中一系列假设构成的心理结构体。其中的命题、框架与知识草案、文化图式与心理图式及社会心理表征等基本因素相互作用,共同构建了一个完整而复杂的认知语境。在交际过程中,每一个交际行为都预先设定为本身具有最佳关联性,听话者总是选择最具有可及性的语境假设来处理说话者所提供的信息,以便用最小的处理努力来获得最大的语境效果。

语境效果指的是语用者处理话语信息时所做的认知努力(熊学亮,1999:102)。在同等条件下,语境效果越大,关联性就越强;相应的,付出的认知努力越多,关联性就越弱。关联理论认为,说话者所提供的信息不但应该是新的,而且要能改变听话者的语境假设,产生语境效果。只有产生语境效果、表达新信息的命题才能相关。新信息一般有三种语境效果:(1)增添新信息;(2)增强旧信息;(3)消除旧信息。语境效果就是这三种新、旧语境互动的结果(熊学亮,1999:111)。

(3)Debra:You told me that you were going to stay and watch the kids.

Ray:But (silence).

Debra:But what?But what Ray?

在此对话中,妻子对丈夫说:“你跟我说过你会呆在家照顾孩子的。”她相信她说的她的丈夫明白,并且相信她所说的对他丈夫一定具有关联性,能够引起他丈夫的注意并给她一个合理的解释。但是她丈夫Ray在使用了转折连词 “but”后陷入沉默。这与她妻子原有的认知假设相矛盾,丈夫的沉默具有削弱语境效果的作用,引起了妻子的进一步追问:“But what?”

四、结语

关联理论对语言交际具有强大的解释力,且已经广泛应用于语言交际的各个方面,并为交际的成功进行作出了巨大贡献。然而副语言在交际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分析言语交际的过程中,应重视和加强对副语言的研究,更应当认识到,副语言交际不仅仅是作为语言交际的一种重要的和有益的补充,甚至在某些情况下,副语言交际自身就能成功地完成交际任务,达到交际目的。最有效的方法是把语言交际和副语言交际融合到交际过程中,进行统一的分析和推理。关联理论作为一种分析语言交际的理论,同样可以被人们应用到副语言交际中来分析。本文已初步尝试了用关联理论的相关内容来分析推理副语言交际,这也说明了关联理论的广泛性,其最终的目的还是为了更成功地交际。

参考文献:

[1]Birdwhistell.R.The Kinesics in Context[M].Philadelphia: University of Pennsylvaia Press,1970.

[2][美]洛雷塔・A・马兰德罗,拉里・巴克著.孟小平等译.非言语交流.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71,7.

[3]梁茂成.副语言初论[J].徐州师范学院学报,1994,(2):128.

非语言交际论文第8篇

论文关键词:语境;交际;制约因素;认知

一 、语境学说之演变

语境是语言具体运用的环境。失去语境,语言就没有了依托,就失去了使用的价值,交际者就不可能理解彼此的真实意图语境。语境作为语言存在与变化的条件,在语言交际中,是由语言内和语言外各种制约因素共同构成的连续的系统。有人把语境划分为语言知识语境(verbal context)和非语言知识语境(non-verbal context),也有人称之为语内语境与语外语境。一般来说,前者是指上下文语境,后者则为情景语境(context of situation)与社会文化语境(context of social culture),到后来分得更细,变成了四种语境:“上下文语境;交际情景语境;社会背景语境和文化背景语境”。传统的语境观对于语言语义的学习与理解,以及语用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语境分析使得外语学习者,不再孤立地纠结于语法规则中的条条框框,不再拘泥于枯燥的纯语言学习,而是结合语境,从历史与文化的背景语境角度学习外语,掌握跨文化背景下外语语言交际能力。于是外语学习变成了外语习得和语言交际能力的获取。但传统语境观过分强调客观存在的环境因素,而忽略了人的心理因素,忽略了外语语言使用者在心理认知上的变化。1986年,语言学家Sperber和Wilson在其合著的《关联:交际与认知》(Relevance: Communication &Cognition)一书中,首次提出了认知语境说,认为:“语言交际是一个认知过程,是交际者双方在话语交际中做出认知假设的参与过程。”在认知语境观中,明示—推理,是交际中非常重要的两个因素。话语成功的关键在于关联性(Relevance),交际行为的过程主要的是受话人在关联性的基础上对认知语境的假设进行不断地选择和调整的过程。

从传统的语境观到认知语境说,人们对于语境的分析与理解经历了从相对封闭的、静态的、表象的阶段转向开放的、动态的、交互的、能动的心理认知语境阶段。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言又是“人类的思维工具和文化载体。”无论是外语情景交际,还是外语语篇阅读理解,都是一个完整的交际链,其中都有参与的人物主角、事件、主题、场景、时间、上下文以及对话或语篇所表现出来的历史与文化因素,构成了一个总和。因此,仅仅依靠传统语境分析或者是认知语境观都无法解释这一语言交际的综合过程。因此,语言的使用环境更应该是多种语境交融在一起的,合成式的语境,而不是单一的独立存在的语境。对此,冉永平教授指出:“语境既包括认知语境也包括其它语境……,认知语境不能取代其它具体语境。”

传统语境是认知语境的外在源泉,是认知语境产生推理的条件。传统语境中的具体场合因素对交际双方认知语境的显现有触发作用。在言语交际中,语言使用者根据交际场合的需要,可以自觉或不自觉地激活相关认知语境,使交际顺利进行。

二、语境分析

1.上下文语境制约因素

从单个的词汇、短语、句子到整个阅读语篇,或者从交际对话的前言与后语的衔接,构成了完整的上下文语境,这个上下文语境既包括语法上的(时态、语态、语音、句构组成的语言符号系统)上下文语境,也包括语义方面的(情景与文化意义上的)上下文语境。因为“语言是个符号系统,语言由两个方面组成:形式与意义。”语境还有两个功能:一是制约的功能,二是解释的功能。因此,上下文语境对语言产生的制约与解释的作用表现在语法方面与交际行为等方面。

由于外语词汇的多样性与丰富性,一词多义往往会带来交际障碍。语境所具有的制约与解释的功能使得“上下文中的某些语词选用,受到上下文语境制约,使其无论从形式上还是语义上均与上下文整体保持密切的关联(有些语义甚至是相互一致的),这样就限制了它的所指功能及范围,从而使语词的所指功能具有了标记性,其所指范围具有了确定性。”因此,借助上下文语境分析,可以比较准确地推断出某些语词或短语的所指定义,达到消除歧义和发现其隐指含义或象征意义的目的。能起到语篇衔接作用的词语只有在一定的上下文语境中,其语义依赖于上下文语境,才有可能使其语言形式具有标记性,才有可能对语篇中某些特定的语言成分起到衔接作用,才可能具有交际语篇连贯的功能。如下列句中出现的“stood”单词,根据上下文语境,可推断出其语义是“忍受”的意思。

Once more I tried to consoled him:“I’ve had Toledo partridge twice before, and I promise you, it tasted just like yours.”

“And you stood?” he pushed his plate away but refrained from complaining to the waiter.

在与目的语国家的人们进行外语交际时,交际者双方根据话语的“前言后语”(上下文语境),猜词测意,判断、把握准确的交流信息,以达到彼此的良性互动。

2.情景会话语境制约因素

人们在从事交际活动时,总是在具体的时间、地点内就某些具体的话题运用某种语言交际方式,彼此展开情景会话。这样话语交际的当事人(交际者)、交际话题、会话时间与地点、交际的前言后语(上下文)会话语篇等所有因素的总和就构成了情景会话语境。

交际能否成功,能否进入良性互动的状态,言语交际时的情景(场合、交际方式、交际目的)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会话语旨、交际者本身还有交际或辅助交际的次语言、非语言交际符号(语气、语调、体势语言、丰富的面部表情等),构成了一种相互制约的情景会话交际语境。

情景语境反映了各种语言的、次语言的和非语言的交际符号相互粘着的交流状态,其中对交际成功与否起到最重要制约的是交际参与者的语言认知状态,即情景会话中的认知因素。

3.认知语境因素

交际参与者的心理认知活动与语境运用相结合,便形成认知语境。交际者根据交际过程中的明示,然后结合语境假设进行推理,判断并领会彼此的交际意图。认知语境是话语交际互动过程中存在于双方大脑中的一系列假设,这些假设是各自正确理解话语的前提。理解每一个话语所需的语境前提是不同的,因此,听者获得信息并及时做出反应的过程即是构建的每一个话语的认知语境(情景认知语境;社会文化认知语境;上下文认知语境)。

认知语境不是在交际之前就早已存在的,而是在言语交际的互动过程中与话语理解中不断选择的结果。当交际参与者具有相同或相近的语境认知时,彼此便能够达到最佳关联的交际状态,反之便会使交际无法进行或者导致歧义。

4.情景认知语境制约因素

在会话语境的诸多要素中,交际者(发话人与受话人)因素是主要的制约因素。交际者的社会与文化背景,交际者对于交际的目的以及交际符号的认知,均对交际的成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所有这些因素构建了交际者的情景认知语境。

(1)情景认知语境中言语交际者语言交际符号的认知制约因素。在交际互动中,交际者彼此间的语言交际符号认知关联性推理,对于交际的良性互动均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交际参与者之间语言认知差异越小,那么共处的认知语境就越大,交际障碍就越小。实践证明,当双方具备相同或相近的语言认知模式时,彼此便能达到最佳的认知状态,这样双方随着交际的深入,彼此的互明与推理便会获得很好的效果。中国人由于所学外语与母语分属不同的语系,文化传统等语言交际符号与交际行为模式迥然相异,这就势必造成中西方认知上的巨大差异,使得我们在外语交际或语篇阅读时,会遇到来自母语的负迁移等一系列的交际障碍,制约了语言交际参与者对语言交际符号的顺利解读。

情景会话中的语言认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发话人就自己的交际符号对受话人的理解认知的推理;二是受话人对发话人语言意图、交际符号认知的推理;三是交际参与者对不断延展的彼此的语言交际符码代指模式的进一步推理认知。

(2)情景认知语境中交际者非语言交际符号的认知因素。在情景语境会话中,语气、语调、面部表情、眼神、体势语(body language)等非语言交际符号,作为一种语言信息载体也参与了整个交际过程,其所承载的语义也是构成情景会话语境中语篇语义的组成部分。非语言交际符号同样具有文化意义,是经过漫长的积淀而形成的重要的语言应用系统的组成部分,有时,在交际中会形成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情景效果。一个人的举止尤其是眼神所能提供的认知信息量往往超过其语言认知层面,同语言交际符号相比,其所反映出的信息更为真实、准确与生动,更适合传递隐含的深层次交际认知信息,达到所谓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语境效果。非语言交际符号只有在完整的上下文连贯的语篇中,在完整的情景会话交际链中才能与语言交际符号系统一起发挥其作用。离开情景语境,其语言交际的辅助作用便无从谈起。正如David Abercrombie所指出的那样:“我们用发音器官说话,但我们用整个身体交谈。”T-Hall也指出,“时间讲话,空间讲话。”

非语言交际符号认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发话人就自己的非语言交际符号认知对受话人的语言理解认知的推理;二是受话人对发话人非语言交际符号认知的推理;三是交际参与者对不断延展的非语言交际符号认知模式的进一步推理认知。

由此可见,要达到能用外语进行有效的交际,还必须遵循目的语国家人们的交际模式,尤其是非语言的交际模式,拉近与交际对象的语言与非语言交际符号的认知差异。

5.社会文化背景语境

社会文化背景语境是指交际参与者所具有的社会政治背景和交际中所涉及到的文化、历史、宗教因素,还有生活习俗方面的因素。社会文化背景语境反映了目的语国家或地区的人们所具有的或代表着的各自不同的社会阶层、不同行业以及历史文化方面的特征与属性。

6.社会文化背景认知语境制约因素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的使用一定是在某种社会文化背景下进行的,它逃不开社会和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不同的民族及不同的文化习俗造成不同地域语言的差异,导致交流的障碍,“这种障碍表面上是语言本身带来的,实际上是社会文化背景认知差异使然,”由此而形成的不同的信仰、思维方式与价值观念的认知差异导致了交际者对于社会文化层面的交际认知障碍,所有这些便成为制约跨文化外语交际的不利因素。东西方社会之间交际障碍,以及中东地区的纷争甚至宗教冲突与内乱从深层次上说都是社会文化背景语境下语言交际者的认知差异引发的。西方社会在面对美国在世界上的霸权时表现出了很大的宽容与依赖,可是面对中国的崛起,却发出一致的声音:“中国威胁论”。

从根本上说,就是西方人骨子里的傲慢的社会文化认知因素在作祟。

三、结束语

优秀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