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农电管理论文

农电管理论文赏析八篇

时间:2023-03-24 15:13:26

农电管理论文

农电管理论文第1篇

农村是我国用电需求潜力最大的地区,由于受电网的制约,加之管理体制不合理,农村用电需求还很低,"有电用不上和有电用不起"的问题还相当严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1998年以来,国家实施了大规模的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一、二期已经基本完成,经过5年多的努力,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工作已取得了显著成效。农村电网覆盖面不断扩大,供电能力、质量和可靠性明显提高,农村生产和生活条件得到改善,有力地促进了农村地区用电量的快速增长,这对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启动农村市场、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总体来看,农村电网结构还比较薄弱,还不能满足农村地区用电快速增长的需要,继续完善农村电网、加强农村电力建设将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农网改造的意义何在,农村电力体制改革究竟要怎样来进行,这依然是我们需要不断研究与创新的课题。俗话说的好,国家要发展,电力要先行,如何才能发展好电力事业,怎样才能利国利民,使电力工作服务于经济,服务于社会的发展。

本论

第一章农电改造取得的初步成果

随着电力工业的迅猛发展,特别是农电"两改一同价"工程的实施,农村电网结构布局日趋合理,电力供应紧张的局面得到了很大改变,广大电力客户对供电质量和售后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县级供电企业必须与时俱进,适时调整营销策略,改变以往"皇帝女儿不愁嫁"的传统经营理念,树立客户是上帝、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意识,采取各种促销手段,积极开拓农电市场,不断寻求新的供电增长点。这已成为电力企业实现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宜春电力供电公司不断创新营销策略,经过5年的努力,目前已实现县域内城乡用电同网同价,供电量以15%的幅度连年递增。县局已步入良性发展阶段。

"两改一同价"后的效果已经显现,农村电网结构得到了优化,低压线损显著降低,农村电价普遍下降,农村供电质量和安全可靠性提高。家庭电器的普及,改善了农民的生活质量,促进了农村经济迅速发展。另外,近年来,国家也出台了一系列规范电价、促进电力消费、住宅用电消费的措施。

下面以江西省宜春供电公司今年与去年农电工作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

宜春供电公司从1999年开始启动的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工程,至2003年,第一、二期农网建设与改造工程全部完成、全省一期农改资金57.67亿元,宜春公司共安排资金3.007亿元;第二期农改规模20.04亿元,宜春公司五个县(区)安排资金1.138亿元,总投资规模4.145亿元。我公司范围内五县(区)第一二期农网建设与改造工程,新建110KV变电站1座,改造3座,新建35KV变电站20座,新建35KV线路175公里,改造35KV变电站24座,改造35KV线路136公里,新建与改造10KV线路3459公里,新建与改造配电台区3159个,低压整改户数41.4万户,消灭无电村1个,解决无电户150户。

通过这几年的农网建设与改造,农村电网结构得到极大改善,农村电网的技术水平,供电质量,供电可靠性的大幅提高和电价的大幅下降,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电力市场的开拓。

1、村供电可靠率由改造前的82%提高到现在的95%,末端电压合格率由改造

前的67%提高到现在的91%。

2、过电网改造,解决用电卡脖子的现象。五县(区)供电有限责任

公司售电量由2000年的36654万千瓦时提高到2003年的54403万千瓦时,增幅达148%。

3、通过电网改造,有力的降低了供电损耗。五县(区)供电公司综合

线损率由2000年的17.55%(没有到户,只到台区)降到2003年的14.25%(到户)。

4、农民电价大幅下降。农电体制改革后,我公司供电区五县(区)农

村照明电价,由原来的平均每千瓦时1.4元,下降为0.91元,2003年1月起,各县城的居民生活用电按赣计商价字[2003]504号文件规定实现同价,从7月份抄见电量起全部执行0.56元/千瓦时电价标准,每年又为农民减负2000余万元。

第二章电力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一、农村电力的潜力

我国农业用电占全国用电量的40%,全国有2179个县级电力公司和45450个乡级电管站,都属农电系统用户。我国农村通电率为95%,人均用电量只有102千瓦时。距离国家标准要求人均用电量300千瓦时相比还是有一定距离。

然而,就发展潜力而言,农电在整个电力市场中处于基础性和主导性的地位。我国农电的特征却是点多、面广、线长,技术和管理水平较低。其直接原因是,长期以来"重发,轻供,不管用"。例如,长期以来我国对发、输、配电的投资比例始终保持在1∶0.27∶0.2,而同期西方国家则达1∶0.45∶0.7。国家对110千伏以下输电线路几乎没有投资,三分之二是靠地方和农户筹资建设的。但随着经济发展的需要,人们已经认识到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正在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改进。在这一股电网改造以及电力制度改革的战斗中,越来越反映出农村电力市场的潜力是巨大,发展前景是广阔。

一是农村用电总体水平有待提高。我们国家十分重视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提出了"以农业为基础"的发展方针。但是,由于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目前的农村和农民还比较贫穷,经济基础比较薄弱,农村用电水平远远低于城市。南阳市县以下人均用电为251千瓦时/人.年,河南省为340千瓦时/人.年,全国为397千瓦时/人.年,南阳目前的用电水平只相当于宁夏,略高于青海省。如果河南省农村每年人均用电赶上全国的平均水平,每年将增加用电量50亿千瓦时。

二是农村家用电器用电量正在迅猛增加。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居民收入的提高,家用电器已成为农村市场的消费热点。据有关部门调查,我国农村今后一个时期将有50%以上的农民消费者具有购买家用电器的意向。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收录机乃至空调等家用电器商品的市场将逐步从城市转向农村,这些高档耐用消费品的转移,将为农村电力市场带来一个较大的需求空间。

三是民营企业将成为新的用电大户。就目前县及县以下的用电结构而言,对于农村电力市场影响最大的还是工业生产。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五届四中、五中全会后,一大批民营企业、股份制企业的异军突起,填补了国营企业、县办企业用电量的不足。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农民的收入逐年增加,农村生活用电量也将大幅度增加。乡镇企业也成为农电的重要用户。用电管理机构也要配备相应的电能量计费管理设备。随着国家又投入巨资(约1500亿)进行农村电网改造,大大提高了农电网络的输电能力和安全性能,为农电系统的市场化改革和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可以说,我国农电的发展前景是广阔的,目前的舆论环境、政策环境和投资环境也是最好的。但是开拓农村电力市场还没有得到普遍关注",国家电力公司农电工作部主任李振生在"中国农电发展现状"的发言中,就呼吁农村电力市场的开拓需要政府及社会各界给予高度的重视。这也正说明了中国农村电力市场在用电水平、用电结构、农村通电率、人均用电量等方面基本状况,是农村电力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

因此,关注和推动农村社会的全面发展,是中国政府的重大课题。加快推进农村电气化,是国有电力企业义不容辞的责任,同时也必将为电力企业的发展开辟广阔的市场空间。从当前情况看,我国农村电网设施相对于城市仍然比较薄弱,安全可靠性差;农村电力消费水平低,还有2300多万人口没有用上电;一些地区电价水平还比较高。展望未来,中国农村电气化事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任重而道远。

农村电力市场看好的主要原因,在于农村居民目前的低用电水平与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在农村电力市场展现出无限商机的前提下,要将机遇转换为效益,就必须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找到市场切入点。

实现资源合理配置。我国农村的森林资源、矿产资源较为丰富,还有无污染的水质,有着发展林木加工、矿产开采、农牧畜养殖的良好条件。随着农村经济收入水平的提高,以及农村丰富的廉价劳动力,再加上改造后的农村电网在供电质量、供电可靠性、供电能力上的大大提高,吸引了不少外资外商企业主动来农村办厂。在有关地方政府推出的引进外资外商投资,"带动一方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的引导下,来农村投资办厂的用电大户将会更多。另外,农网改造后,农村电价下降,一些农民原在城里办的耗电量较大的工厂将重新搬迁到农村。在农村电力市场呈现无限商机的同时,电力企业也将同网同价电能商品推上了交易市场,并采取合理的峰谷计时电价计费等优惠政策。这些都是启动和活跃农村电力市场的有效措施,应当用好用活。

实现服务"三个到位"。一是宣传解释要到位。要针对农村用电户的特点,宣传用电知识和用电政策及法规。二是跟踪服务要到位。为方便用户和按时把用户的电费收上来,应在每个月抄表后,由供电收费营业处统一及时将用户的用电票据如实开好,然后再直送到户,全方位搞好服务。三是简化用电程序要到位。报装接电照明用户只需一个电话,动力用户只需填一张报装单,其余的事由供电营业部门按照服务承诺要求及时实施,为用户提供"一条龙"服务。

二、农电管理的缺陷

虽然广大农民有着较强烈的电力消费需求,但由于线损高、管理差等诸多问题,致使有的地区电价居高难下,老百姓无法使用,挫伤了农民的用电热情,这也是用电量增长缓慢的原因之一。我们对全盟各乡镇的调查发现,同等经济条件下,由于农村到户电价水平的不同,直接带来了电力消费水平的差异。电价偏高制约了农村用电水平的提高,加速了农村电力市场的萎缩。

1、观念陈旧

目前,农电企业普遍存在管理意识陈旧,不重视农村电力市场的研究,重工轻农的思想误区。有的人认为农村市场是小头,不需要开拓就可以带来丰厚的利益。因此,电力销售中存在一些不适应市场要求的现象。一方面电网有电送不出;另一方面,有的用户用电又得不到保障,时常因检修工作协调不好造成频繁停电。

我们现行农电管理制度沿用的仍是计划经济时代的模式,大一统的弊端在电力市场的运作中已显露无遗,转变管理体制已刻不容缓。当前各地乡(镇)电管站虽说已改制为县局直属供电所,但是供电所的供售电并没有列入考核目标,电卖多卖少一个样,供电量的多少同个人收入不挂钩,造成基层供电部门的市场意思淡薄,电力促销也就无从谈起;

2、基础状况与管理体制的滞后制约了农电市场的发展

电力价格机制不合理。我国目前的电力营销还没有一个合理的价格形成机制。价格是市场配置资源的主要杠杆,应该是市场主体开展竞争、优胜劣汰的主要参照物。而目前电力企业的销售价格不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实际成本为依据,而是凭政府的指令,缺乏必要的灵活性,不能反映市场供求的变化,不能正确指导资金投向。一方面使发电和电网的效益扭曲,谁也不愿意搞电网改造;另一方面也由于地方的层层加码,造成客户电价偏高,挫伤客户用电的积极性,电价机制已经成为影响电力营销的主要因素。

电网结构不合理。电网结构不合理,特别是农网陈旧。"两改"前的农村电网一般都存在布局不合理,线路因陋就简、线经细、供电半径大、电压质量差、供电可靠性低等问题。经过多年运行,设备、设施陈旧老化,线损高达25%以上。虽然近年来各地政府、电力部门和农民百姓都有不同程度的专项投资进行农村电网整改和农村电气化建设,但毕竟投入资金有限,使得线路损耗难以得到有效控制,供电质量难以得到保证。

管理水平不高。一是用电管理滞后,服务水平不高,用电报装程序繁琐,营业现代化水平低,用电方式和付费方式单一等管理现状,不能满足和适应客户的用电要求。二是村电工的收入由各供电站发放,没有同各村的售电量相联系,村电工多供电、管好电的主动性调动不起来,农村用电的积极性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

营销人员素质不高。不少职工思想观念陈旧,市场意识淡薄,坐等客户上门。营销队伍素质不高,缺乏高效、灵敏的市场反映能力,阻碍了电力市场的开拓。

但国家非常重视农电发展工作,2004年新年欲始,国家发改委就发出通知:这次提高电价的政策,不单包括发电企业的上网电价,还包括了供电企业的销售电价。通知称,除居民生活、农业生产和化肥生产用电以外,其余各类用电价格统一在现有基础上每千瓦时提高0.8分钱。不过,这次调整不涉及居民生活用电。

第三章电力体制改革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电力企业如何转变观念

农电市场有三个明显的特性(1)垄断竞争性。它属于自然垄断和完全竞争之间的垄断竞争性行业。"垄断性"体现在一区只能有一个供电企业并实行区域专营,独占市场,这一点也反映在我国的电力法中。"竞争性"反映在需方对商品或服务不满意时,有权选择其他能源消费方式。(2)投资主体多元化。(3)用电季节性强,供需波动幅度大。但随着社会的进步,随着电网的改造以及电力体制的不继改革,随着电力市场的不断发展,电力买方市场已经逐步形成,客户对服务质量、供电质量、价格水平等问题提出了越来越严格的要求,也将成为社会长期关注的热点和焦点。

县级供电企业不再是政府的职能管理部门,也不是政府的附属物,而是接受政府有关部门行业管理监督下的企业,它具有法人资格,是国电公司的第三级法人,是市场运作的主体。电力企业的生存最终将取决于经济实力和发展潜力、市场影响度和占有率,不仅要求电力企业具有还本付息和扩大再生产的能力,还应具有较强的投资能力。电力企业不再有行政立法权和执法权,而是作为市场运作的经营主体,它与客户的关系是经济利益关系,企业必须依法办事。

因此,县级供电企业需要转变观念,不能再有那种管理粗放,市场意识、成本意识、服务意识淡薄,依法治企观念不强,人员多、成本高、劳动生产率低等问题。直供直管县供电企业进行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的改革,是电力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内在要求,也是电力企业走向市场、参与竞争和下一步进行改革的体制基础。因此,必须提高认识,积极推进,加快改革步伐。

二、农电管理应该如何进行

农电营销市场的特性及企业战略定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结合供电企业市场营销所具有的特性,有必要重新思考企业的战略定位。市场的垄断性和社会公益性要求企业必须具有较强的服务功能和自我约束能力。企业的服务需要全方位、全过程的服务,通过较高服务水平克服垄断所带来的低效率和企业惰性。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进步,替代产品产量增加和价格下降以及电能价格因素等会使这种特性进一步加强。电能营销市场的行政区划性要求供电企业与地方社会各界保持相对紧密的联系,以利于企业及时获取产业政策、经济政策等信息,保护企业自身利益和树立企业良好的外部形象,因此农电企业的战略定位目标应向服务型、竞争性、经营性、法治化、现代化发展。

建立一种极具管制性、协调性、促进性的市场监督体制,是保证农电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措施。农电市场的拓展,要求农电企业必须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实现农电企业公司化改组,商业化运营,法制化管理,在自主经营、自负营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方针指导下开拓农电市场,占领农电市场,向市场要效益,以市场促发展,是县级供电企业的根本取向。

农电体制改革后,还必须建立农电市场的监督机制,包括外部监督、内部监督、政府监督、行业监督、公众监督以及供用电市场的监督机制,坚持企业效益和社会监督并重的原则,来实现农电市场各个环节的有机结合,有序进行,有效运转,以保证农电市场的健康发展。因此说,县级供电企业只有转变观念,盯住农电市场,提高服务质量,赢得用户信赖,在管理上下工夫,为开拓农电市场、提高企业效益营造一个良好宽松的环境,才能如期实现农电工作的目标。

开发农电营销市场有着广阔的前景,在实际操作中,仍然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我们积极探索,认真对待,加以解决。

1、根据国发2号文件要求,乡镇及以下农村电力资产全部交由县供电企业管理,低压设备维护费用的来源就意味着要由供电企业承担。网改情况不尽相同,维管费用和低压线路损耗相差不小,执行“两改一同价”,费用和损耗再转嫁给农民群众显然不尽合理,费用支付的渠道需要疏通。

2、乡以下的电力资产,由于方方面面的原因,改造总会不彻底,网架结构、设施状况仍然不尽如人意,这部分不良资产势必成为供电企业不愿意接收的包袱。改造资金缺口大,供电企业发展后劲不足,也不利于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3、乡镇电管站改为供电营业所以后,人员纳入供电企业统一管理。营业所人员由企业正式职工和聘用的合同制电管员组成,工资待遇有不小的差距,时间一长,势必影响合同制电管员这部分人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对稳定电管员队伍不利。

4、供电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大客户报装接电,收取供电贴费的做法曾发挥着积极的作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民筹办一座投资几十万元的企业,要增容一台配变需交纳集资办电款,加上用电贴费以及配套电气设备等费用又得增加几十万元。投资者很可能由于办不起电而不能投入生产或干脆拒绝投资办厂,束缚制约了农村电力市场的发展。调整相关政策,拓宽农电市场,也是亟需研究的课题。

5、县级农电管理体制改革要实现县乡电力一体化管理,解决了电网统一规划、建设、管理的问题,随之而来又出现农村触电事故责任划分的问题。按以往常规,农村触电伤亡事故按产权归属划分事故责任,现在,供电企业却成了首当其冲的责任者。农民权益要保护,供电企业也企盼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保护自身的利益不受侵害。

6、农电体制改革尚未完成的县局,农电资产未统一管理,农网改造资金存在由谁偿还贷款的问题。如何掌握好投资方向,落实资金偿还责任制,也是需要研究的问题。

7、实行统管农村电工和一表一户的管理办法,一个农村电工少则管理50-60户,多则管到300-400户,这样大的服务区域如何服务到户。

为了完成农村电力发展的目标,国家将采取如下政策和措施积极推进农村电力建设与管理的各项工作:

1、继续安排投资,加大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力度。第一批1893亿元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投资计划将于今年底完成。从目前来看,由于受建设资金不足的影响,尚有相当部分农村地区电网未能改造,特别是与农民利益密切的低压电网部分,还有近40%未能改造,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国家将继续安排投资建设与改造农村电网,初步考虑再安排1000亿元,用两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完成农村低压电网改造任务。对于其他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农村电网,将由各电网经营企业按基本建设管理要求进行建设和管理。

2、建立农村电网投资偿还基金政策,促进农村电力供给能力持续增长。为了促进农村电力发展,加快实现农村电气化的步伐,国家已同意将取消电力建设基金后腾出的电价空间的收益,用于农网改造投资的偿还。具体操作措施正在研究落实。初步设想根据需要将分省建立农网投资偿还基金,专项用于农村电网的建设与改造,以促进农村电力设施的尽快完善,更好地满足农村地区用电增长的需要。

3、进一步完善农村电力管理体制,加强农村电力管理。农村电力管理要按照一县一公司的原则进行改革,特别是对目前一些仍由不同部门和企业分块管理的县,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组建负责全县电网规划、建设和管理的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制公司,统一负责全县电网的建设、经营和管理。继续完善乡镇电管站体制改革措施,加强管理,精简机构,改善服务,实现县级供电企业直供到户的管理,从体制上杜绝农村电力管理中长期存在的乱收费、乱加价和人情电、关系电问题。

4、形成合理的农村电价机制,实现城乡用电同网同价,有效降低农村电价水平。由于受农村电力管理、电网结构薄弱和用电量小等各个因素的制约,长期以来,农村地区电价大大高于城市用电价格,这是一种不公正的现象,也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将在改造农村电网和改革农村管理体制的基础上,尽快实现城乡用电同价。以有效地降低农村电价,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三、做好城乡用电同网同价工作使电价合理化

切实加强农村电力市场建设与管理。优化电网结构,提高电网运行的综合经济效益和自动化水平,建成网架坚实、参数优良、布局合理、装备先进、管理科学的农村电网,确保电压合格率和供电可靠性达到规定的要求。县供电企业要针对农村电力管理的特点,建立快速有效的服务体系。坚持社会效益和企业效益相统一,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农村客户的用电需求为目标,认真整顿和规范农村电力市场,严格执行国家电价政策,进一步降低农村电价,开拓农村电力市场,逐步增加电力消费。要推行供电服务承诺和文明示范窗口建设,采用计算机网络等现代科技手段,全心全意为客户提供高品质的服务。要严格掌握同价原则,配合政府编制同价实施方案,加快实现城乡用电同网同价目标。

我国目前的纵向电价结构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1、直供电价由上网电价加输电和供电成本构成。以1997年为例,标准电网供电成本为0.04元/千瓦时,供电线损约7%~8%,供电利润平均为0.01元/千瓦时。国家征收的电力建设基金为0.02元/千瓦时,三峡建设基金0.04元/千瓦时左右。此外,地方政府加收的电力建设基金和电网改造基金等,大致在0.05元/千瓦时左右。

2.趸售电价按照直供电价的20%~28%确定。

3.农村电价指乡(镇)电管站对用户的销售电价,将来会取消这一环节。它由趸售电价加上农村电网的维护费用组成。农村乡镇用电暂不实行两部制电价,工业用电仍实行调节电价。

“两改一同价”是我国现行农电管理体制、农电经营机制、农电市场开发管理以及电价体制的一次整体性的重大调整与变革,是用传统计划经济的思路,还是用市场经济的思路来认识和实施“两改一同价”,事关这一改革的得失与成败。争按照市场要求进行资源优化配置,我们在农网建设和改造中就不会只把着眼点放在投资上,就会按照对潜在市场的分析和还贷的要求,科学地论证区域网络的配置效率,从而按优化原则调整和建设区域电网。在投入资金的使用方向上,在加大生产、经营性投入,通过调整原非生产性投入的存量资产从而减少非生产性投入,调整资产结构,化解盲目投资带来的经营风险。在农网建设和改造中,要严格执行项目法人制、工程监理制、招投标制、合同管理制,确保工程质量、工期和投入产出效率。

按照政企分开,最终成为具有“四自”功能的独立供电公司的要求,积极推进农电体制改革。在建立适应市场要求的内部经营机制的同时,要根据区域电力市场的分析、政策、环境条件,获取外部资源的能力和内部资源等因素,按市场要求确立并不断调整企业的发展战略和经营策略,全力避免城乡用电同价后电力行业出现全行业亏损局面。

当前改革重点在乡镇农电管理体制的改革。在乡电管站归并供电所过程中,要按事、权、责统一的原则和降低管理成本的要求设置机构;按销售收入与可变成本比例,控制用人总量;调整人力资源结构和用人方式,有效地控制人工成本;在资产和财务清理、转移中,杜绝资产流失。

城乡用电同网同价既是此次重大变革的出发点,又是落脚点。城乡同价不是简单拿现有农村电价和城市电价综合完事,而是在通过“两改”有效地降低成本的基础上的同价。因此,要认真抓好农电体制改革和农网改造,调整资产结构和用人结构,在供电增长率逐步提高的基础上,有效地降低不变成本和可变成本,准确测算销售收入、成本、利润等各项经营指标,积极试点,审慎实施。

“两改一同价”在使电力企业获得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将承担巨大的经营风险。因此,必须换以新思路,为“两改一同价”实施后电力企业以新的营运机制真正进入市场创造有利的条件。

1、逐步实现"三公开"、"四到户"和"五统一"。"三公开"是指电量公开,电价公开和电费公开。"四到户"是指销售到户,抄表到户,收费到户和服务到户。"五统一"是指统一电价,统一发票,统一抄表,统一核算和统一考核。

2、杜绝"三电"。即人情电,权利电和关系电。

3、以效率和效益为中心,发动农电职工积极参与管理。应将管理的思路从"价格=成本+利润"变为"成本=价格-利润"上来。

4、实行农村电价与城市电价统筹安排,社会公平负担。首先实现城乡居民用电"同网同价";最终过渡到城乡全部用电"同网同质同价"。

5、继续完善农村电力管理体制,实现县、乡、村电力的一体化管理,实现县级电力企业销售到户、抄表到户、收费到户、服务到户的"四到户"管理,做到城乡用电同网同价。

6、继续加强农村电网的建设与改造工作,基本解决农村电网供电半径大、线变损高的问题,努力提高农村供电质量,使农村供电可靠率平均达到99.5%,供电电压合格率达到95%。和农村用电的快速增长,加快实现农村电气化的步伐。

四、农电市场应该如何开拓

探求其特殊的销售方法,开拓这个市场的新领域,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管理模式,搏击新市场,取得最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牢固地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

随着电力买方市场的形成,客户对服务质量、供电质量、价格水平等问题都提出了更多更严格的要求。服务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一个企业的形象,为此公司全体干部职工,树立客户至上的服务观念,急用户所急,及时解决用户的实际困难。在机关大楼和各供电所均设立了客户服务中心,完善客户服务体制,各服务中心备有多种报刊杂志以及免费宣传资料,还为客户准备了饮水机、打气筒、针线包、雨伞、花镜等物品,从细微处为客户着想,为客户提供舒适的办事环境。把涉及客户的业扩报装、咨询、收费、电力救援、服务投诉、停电预告、安全用电知识普及和疑难问题查询等项目统一纳入客户服务中心操作。客户可随时通过服务中心的语音电话自动查询系统获得所需信息,他们还推出了微笑服务和客户首问负责制,即客户进门后第一个问到谁,谁就负责帮助解决,直至让客户满意而归,每天24小时有人值班,高效准确地处理各种事务,真正把农电企业的营销工作做到了农民家门口。

2.实施社会服务承诺,做到有诺必践

建立健全对电力客户售前、售中和售后服务制度,真正做到想为客户之所想,急为客户之所急,始于客户需求,终于客户满意。让客户"只进一个门,只找一个人"就能办好用电手续,加快业扩报装和接电进度,缩短故障抢修和计划检修时间,提高供电可靠性,保证对电力客户连续供电。售前服务,主要是在客户业扩报装时,为客户提供业务和技术咨询,选择最优供配电方案。按客户要求提供优质廉价的设计、材料、安装、调试等服务。售中服务,主要是帮助和指导客户搞好安全用电与合理用电。售后服务主要是进行技术访问,征询意见,做好保修、维修和抢修工作,供应好配件,保证电力销售渠道的畅通。

例如武邑县电力局以"电力市场整顿和优质服务年"、"供电所管理年"活动为契机,内抓管理,外树形象,向社会公开承诺,不吃用户一顿饭,不吸用户一支烟,施工队员自代干粮和水壶,做到了为民不扰民。各乡(镇)供电所成立了电力事故抢修队,变压器维修车间准备了10台备用变压器。还设立了"电力110"服务电话,并昼夜有人值班,出现问题及时处理,实现了"畅通、高效、快速反应"的服务体系,受到了广大客户的好评。

3.有计划地安排各类检修,确保客户的供电可靠性

每月初,各生产单位向公司提出检修计划,由公司统筹安排。对计划外临时检修要严格把关,实行一支笔审批,并尽量把检修时间安排在负荷低谷期,注重做好"三个结合",即各生产工序与多专业之间的检修相结合;电网主设备检修与客户设备检修相结合;区域性检修与线路检修相结合,最大限度地增加供电时间。

4.加强职工队伍建设,树立全员营销观念

"两改"后随着"四到户"、"五统一"的实施,对电力职工队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适应新形势下农村电力市场营销的需要,进一步加大对职工业务技术和服务意识的培训教育,定期举办青工培训,还可组织供电所和有关科室的领导到外地进行了参观学习。引进了竞争机制,实行末位淘汰,促其转变观念,都争当一名合格电力营销员。

5.农电市场营销应强化法制意识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电力企业应注重《电力法》及有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及宣传,强化法律意识。充分利用法律赋予的权利,查处违章用电、窃电以及危害电力设施安全的行为。要与每个客户签订供用电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责任,确保电费及时回收。电力企业要与地方党委、政府及执法机关保持联系,工作中要取得他们的支持,搞好群防群治,使一些突发性事件得到及时控制和处理。为加大偷窃电行为的查处力度,县级电力企业应设立公安驻电力派出所。同时建议上级有关部门应对电力的一些法规进行必要的修改补充和完善,便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具体操作。

6.加强营业推广

通过举办电力发展展示、新闻会、电炊演示会、义务咨询等形式,向客户宣传电力产品安全、洁净、方便和高效的特点。介绍电器产品性能和用电技术,主动向客户宣传安全用电和合理用电知识,进行用电与使用煤、油、气的经济效益和安全性能对比,帮助客户合理用电,高效用电。

7.落实好安全用电制。

确保农电安全是开拓农村电力市场的前提。首先是防人身事故。要摆正安全与速度、安全与效益、安全与发展的关系,广泛进行"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的"三不伤害"教育,严格执行"二票三制",严禁无票施工。其次是防农电事故。这是减少触电事故纠纷的关键。要抓好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层层签订生产责任状。只有将责任落实到人,人人有责任,个个有压力,才能保证农村电力市场用电秩序,消除一切不安全因素和隐患,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隐患少了,用电户自然也就多了,电力市场就增大了。

8.发挥电价的杠杆作用,激活农电营销市场

目前,我国的电价仍是由政府定价,电力企业被动执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供电企业也应该运用价格调节策略,对市场做出灵活反应。如对居民生活用电超过一定电量,超出部分给予打折优惠政策;县级电力企业也应推行分时电价,对客户做出低谷让利,鼓励用户多用低谷电;实行薄利多销让利销售等方法,最大限度地刺激人们的用电消费。

9.善用营销广告

通过广告宣传,推出电力产品和供电服务,正确引导客户合理消费,增加电力消费在能源消费市场的占有率。有条件的地方可设立用电展示厅,将电能与其它能源的消费进行示范比较,如进行液化气灶、微波炉红外炉等设备的耗能比较,烧煤锅炉与电锅炉对环境污染的比较,充分展示电力便捷、高效、卫生、价廉的优越性,引导社会和居民主动采用电能消费。武邑县电力局已率先将原取暖用燃煤锅炉更换成电锅炉,应用效果很好,同时也得到了环保部门的好评。

10、开拓农村穷困地区的电力市场。

开拓农村电力市场的最大困难在于一部分农村地区经济还不发达,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较低。经济不发达、收入水平低导致电力工业发展缓慢、用电水平低。电力工业发展缓慢反过来又会影响经济发展速度,电力和经济的相互制约和相互促进在农村贫困地区往往变成一个难以解开的结。但是,国家已经开始加大对农村的投资力度,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启动农村消费市场,引导农民合理消费。国家为了开拓农村市场,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刺激农村经济发展,已正式启动"两改一同价"工程(农网改造、农电管理体制改革和城乡用电同网同价)。但我们应认识到现阶段农村电力市场的开拓,关键是在加强农村电网的改造和降低农村电价的基础上,通过电力扶贫共富工程有重点地扶持贫困地区农村经济的发展,增加农村居民的收入,从而带动农村电力市场的发展。

11、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工作效率。

依靠科技进步,促进电力营销方式的转变,也是县供电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手段,也是供电企业增强自身实力,方便客户,促进电力市场发展的有效途径。尽快改善当前电力营销工作技术手段相对落后、管理粗放的被动局面,要舍得在这方面增加投入,提高工作效率。认真制定电力营销技术改造规划,合理确定改造重点,有计划分步骤的进行,坚决杜绝低水平的重复开发问题。要通过加大科技投资力度,推广和应用先进的营销管理手段,全面提高营销管理水平。一是建立以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与现代化管理为支撑的营销管理信息系统;二是选用一批设备较为先进,功能较为齐全的用电设施进入营业窗口和抄、核、收各个环节;三是选用功能齐全、技术先进的设施进入调度系统,实现各级关口电量遥测,加速数据采集通程抄表的进程,完善企业电量远供系统,实施负荷随时监控与预测。

总之,开拓市场,未有穷期,农村电力市场的潜力是巨大的。只要我们农电企业真正转变观念、大胆探索、勇于实践,不断引入新机制、新办法,切实降低电价,真诚服务用户,就会激活市场,赢得市场,广阔的农村将成为我国21世纪新的经济增长点。

五、如何对于贫困地区进行电力护持

农网改造不只是一种商业投资,更是一种政府行为,一项关系百姓安居、地方发展的"民心工程",它实施的重点在造福农村、造福农民,尤其应是贫困落后地区目前还处在温饱线上挣扎而且用不上电的农民。

要彻底改变贫困山区落后的电力状况,真正实现"同网同价",一要靠国家扶持,二要靠各级政府支持,三要靠电力部门加强管理。

值得一提的是,一些地区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着成功的道路。在广东东莞市,他们在充分利用省里规定的电网改造基金的同时,采取了从银行贷款改造农网的办法。发行后的农网电价暂时维持不变,其中利润用来还本会息。待完成还本付息后再降低电价。这样,东莞市在电网改造中,农农民除了电表安装的室内线路外,没有再承担其它费用。广东省电力工业局高度称赞东莞的这一做法而得到推广。

国家及相关部门就应从贫困山区的电力实际出发,加大投资力度,切实从根本上解决。

六、如何加强农电的精神文明建设

在农网改造与电力体制改革的浪潮当中,涌现也了一大批杰出的电力工作者,他们为祖国的灿烂而努力工作着,为实现电力事业的不断进步而工作着,抓好两个文明建设,是这次电力体制改革成败的重要因素,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它一切工作的生命线,下面我对精神文明建设的工作提出自己的想法。

1、抓队伍,强素质,夯实"立足点"。

坚持以人为本,是思想政治工作的立足点。夯实这个"立足点",加强队伍建设,企业才有生机和活力。为此,抓干部队伍建设,要求各级干部做到“四正四严”,即己正,以己正人;德正,以德育人;公正,以公待人;清正,以廉律人;严禁自家人到电力局承揽经营任何项目;严禁亲友打着自己旗号到电力局办事;严禁职工给领导送礼;严禁基层用公款给领导班子送礼。二是加强职工队伍建设,通过改革用人制度,建立竞争上岗的激励机制,激发了职工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的积极性。

2、抓管理,增效益,把握"结合点"。

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效要体现在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该局牢牢抓住思想政治工作与生产管理的结合点,以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推动企业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以责任为支点,以经济效益为杠杆,实行“四化一监督"的管理方法,即工作管理制度化、行为管理规范化、资料管理档案化、后勤管理军事化,实施全方位监督管理,既培养了职工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又提高了企业管理水平,促进了经济效益增长。

3、抓服务,树形象,推出"闪光点"。

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电力市场的要求,教育职工不断转变观念,不断推出人民电业为人民的闪光点,做到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为了提供优质服务,方便客户,他们实行了"四制",即直接办理制,简化办事手续,实现"一条龙"服务;窗口服务制,变分散办理为集中办理,在营业厅即可办完全部用电手续;服务承诺制,公开办事程序,认真履行社会承诺,接受客户监督;连续工作制,用电营业取消节假日休息,延长营业时间,方便客户。从而实现了"三个转变":变例行公事为热情服务,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变表面形式为追求效果。

4、抓载体,搞活动,找准"切入点"。

积极利用丰富多彩的活动载体,紧密结合企业中心任务,找准思想政治工作的切入点,有力地推动了精神文明建设和企业文化建设。例如迁安市电力公司他们坚持开展岗位学雷锋活动,做到年年有布置,有总结,有表彰,好人好事层出不穷。他们坚持开展"民心工程"、"彩虹工程"、"形象工程"、"希望工程"等,如在"希望工程"活动中,广大职工资助了河北、山西、陕西、山东、福建等八个省区的特困学生178名,捐款达12万元,还为受灾地区捐款6万多元。1998年,他们组建了以乐器组、舞蹈组、演唱组、合唱队为主的职工业余文艺演出队,有140多名职工参加。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活动,使思想政治工作更加活跃,更加贴近职工,贴近企业两个文明建设,从而凝聚出以"安全供电、科学管理、文明生产、优质服务、遵纪守法、献身电业"为特征的企业精神,促进了企业的协调健康发展。

结论

农村电力市场是广阔的,潜力巨大,农网改造、农村电力体制改革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战果,但同时我们也看到,城乡用电同网同价工作,以及对于贫困地区电力的护持任务十分艰巨,特别是电力体制改革更是存在大量的工作,转变企业观念,加强用电管理,降低电价,减少成本,增强电力服务质量以及开拓电力市场,还有创新精神文明建设等等,为农民走上富裕之路,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工作任重而道远。

农网改造、农村电力体制改革是经济发展的需要,是社会发展的标志,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事,是一件辉煌的工程,它需要我们电业工作者的不懈努力,需要各地政府的开明政策与关心支持,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配合,来共同完成这项任务。

同时国家提出的农电体制改革、改造,城乡同价,给县级供电企业的快速、持续、稳定发展带来了良好机遇,但也给供电企业提出了新的挑战,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必须认清形势,审时卓识、抓住机遇、知难而进、自找压力、找米下锅,向管理要效益,主动出击,抢占市场,变“官商”、“坐商”为“行商”,拓宽农电市场,积极抢占农村电力市场的制高点。

注释

在览阅了相关方面农电知识书籍的基础上,主要通过网上相关资料的查找以及总理今年的工作报告的相关信息,根据目前中国农电发展的现况提出论点,根据本次论文的设计任务,自主的编写了论文写作目录,与他人的论文成果明显不同,这也说明了自己在设计过程中是独立完成的。

在网上查找资料上实属不易,看了许多文章如电力企业领头人物发表的相关文章及政府对农电发展走向的报道等等,累积了五六万字的的初步资料。在这些基础之上才敢于提出论点及论述论点。

其中在农电的潜力、电力企业如何转变观念、农村电价及电力市场的开拓、精神文明建设上等论述上都有自己个人显明的观点论述。

参考文献

1、网上相关资料

农电管理论文第2篇

为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提供以下材料,供关心农村水电改革发展的同志参考。 (二)水利系统水电改革与发展思路 2.《思路》的中流砥柱作用 (1)省级公司和“一省两贷” 1998年下半年以来,在电力垄断体制的严重影响和水利部门不再管理水电的误导下,全国农村水电及电气化事业受到建国以来前所未有的冲击。正是由于各地认真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落实施行水利部《水利系统水电改革与发展思路》,实行资产重组、结构调整和制度创新,四川、重庆、吉林、广西、湖南等省(区、市)率先组建了相当规模的省一级水电集团公司,赢得了农村电网改造资金“一省两贷”,方才为水利系统水电克服面临的严重困难、继续推进改革与发展,走出了新路子;方才为水利系统参与对《关于加快农村电力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农村电力管理意见》(送审稿)的修改,促进国务院国发[1999]2号文件“批转国家经贸委《关于加快农村电力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农村电力管理意见》”出台,提供了新鲜的实践经验和基础、依据。 国务院国发[1999]2号文件前有一个国务院办公厅国办发[1998]134号文件,正是由于水利系统落实施行《思路》组建了省级水电公司,方才能正确理解和实施134号文件里提出的“理顺地方供电企业与省级电力公司的关系”的措施,避免与防止“自供自管县电力公司的上划、代管”。下面是一份具有历史意义、关系农村水电发展、可资鉴证的电话纪录: “1998年10月13日上午8时15分,水利部程回洲同志,就对国务院办公厅国办发(1998)134号文件的有关理解问题,请示国家计委基础产业司宋密司长,电话记录如下: 程:国办发(1998)134号文件以农电体制改革、农网改造和实现同网同价为目标,进一步部署了农电体制改革和农网改造工作。……下面就文件第5页中的一段,即‘(一)理顺地方供电企业与省级电力公司的关系。为切实加强农村电网管理,对趸售县和自供自管县的电力公司,原则上应上划由省级电力公司直接管理;暂时不能上划的,可以在产权关系不变的前提下,由省级电力公司代管,或者通过参股入股等方式,逐步改组为由省级电力公司控股的股份公司’的理解问题,想听听您的全面准确的解释。 宋:9月30日,吴邦国副总理主持会议,听取并讨论国家计委《关于改造农村电网改革农电管理体制实现城乡同网同价的请示》,会上对于以小水电供电为主的自供自管县的管理体制问题,我们特别提出,这一块是多年来各地结合治水办电,建设农村电气化县形成的,比较完整,可以仍由地方水利系统管理。邦国副总理表示同意,计委包叙定副主任、国家电力公司汪恕诚副总经理以及其他与会成员都表示同意。因此,这一段中对于自供自管县电力公司的上划、代管和控股中所指省级电力公司应理解为包括地方省级水利水电公司。 程:清楚了,我们将以适当方式传达下去。 宋:可以,我们也注意做好解释。水利系统要按这个精神,与计委配合协调,作好自供自管县的农电体制改革、农网改造和城乡用电同价工作。” (2)国务院[1999]2号文件和贯彻实施 1999年1月4日朱鎔基总理亲自审改签发了国务院国发[1999]2号文件:《国务院批转国家经贸委关于加快农村电力体制改革加强农村电力管理意见的通知》。国务院2号文件是指导全国农电体制改革、农网改造和农电管理的纲领性文件。2号文件的宗旨是降低农村电价,减轻农民负担,繁荣农村经济,扩大国内需求。强调要处理好中央电力企业与地方电力企业的利益关系;强调不同的利益主体要以资产为纽带搞好股份制改革;强调自供自管县要根据不同情况进行改革; 强调自供自管县的承贷主体要根据不同情况进行确定。2号文件赋予了各级水利部门在农电体制改革、农网建设改造和城乡同网同价中的职责。 1999年1月5日朱总理指示水利部领导“你们水利还有很大一块水电”, 要求抓好水利系统水电行业的农电体制改革和农网改造工作。为贯彻国务院2号文件和朱总理指示精神,1月13日水利部部长汪恕诚在全国水利厅局长会议结束时的讲话中,专门就水利系统水电、农村水电问题讲了重

农电管理论文第3篇

每项电网改造或新建工程均必须严格按设计工作量、工程质量、安全生产、工程进度、人员组织、经济效益、现场容量等要求进行标准化作业。现场安全督察管理必须坚持“23556”模式,即“两个拒绝”:拒绝违章指挥、拒绝违章作业;抓好“三种人”:工作票签发人、工作许可人、工作负责人;“五不准”:不经许可不准工作,情况不明不准工作,不验电、不接地、无人监护不准工作,不进行“三核对”不准工作,人员安排不适当、措施不完备、条件不具备不准工作;“五个有”:有安全帽、有工作票、有安全带和保护绳、有监护人、有合格的安全工器具;把好“六道关”:把好施工队安全资质审查关(施工资质证、安全合格证、营业执照、法人代表资格证、施工简历及人员情况等),现场勘察、停电、验电、装设接地线关,其他安全措施关,安全监护人关,“两票三制”关,每个作业现场安全员到位关。

2禁止使用不合格电力施工机具和安全工器具

电力施工机具和安全工器具的质量是电网建设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认真贯彻执行安全规程相关的管理规定。一是在电网建设机械的保养、修理方面舍得投入,确保机械的完好率;二是在机械安全保护设施规范上舍得投入,确保施工现场的机械安全装置齐全、可靠,用电、接地符合安全规程要求;三是在机械操作、管理人员的培训上舍得投入,提高人员素质;四是建立电力施工机具和安全工器具的技术档案,搞好状态识别和标识,定期检验鉴定做好相关记录;五是在安全工器具配置方面舍得投入,定期检查和试验,将不合格的安全工器具作报废处理,及时配置换新。

3强化培训,提高施工人员整体安全素质

强化施工人员安全素质教育培训,增强“三工”人员安全意识,实现“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我会安全”转变。一是项目部在每项工程开工前,对“三工”人员进行岗前安全知识培训考核,合格者方可上岗,以转变作业人员对安全的认识;二是项目部安全管理人员利用工休、雨天时间,组织“三工”人员,对他们讲授各工种安全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以及防触电、防高空坠落、防机械伤害等实用的安全常识,提高他们的安全专业素质;三是针对施工现场的违章操作现象,组织违章人员在现场进行安全批评教育,分析违章所产生后果的严重性,以此强化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四是项目部安监员将典型违章人员的行为拍照制成幻灯片或录像片在各施工队巡回播放,并进行通报批评,督促全体施工作业人员积极落实安全工作。

4完善电网基建风险机制建设

农电管理论文第4篇

为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提供以下材料,供关心农村水电改革发展的同志参考。 (三)农村水电体制改革 1.坚持独立配电公司改革方向,推进农村水电体制改革 紧密结合农村水电行业实际贯彻国务院国发[2002]5号文件,按照水利部水办[1999]115号文件规定,各地普遍作法和意见是: (1)国家电力公司以外的资产关系应保持不变 根据国家电力公司以外的资产关系维持现状的原则,地方政府和企业在国家电网(包括电源)中的资产,原国电公司代管、上划县(包括“股份制”、“联营”县)的农村水电电网(包括电源)资产,各个独立发电公司投资的专用送出工程中的公用部分资产,均应认真进行清理,保持资产关系不变,明晰产权归属。 (2)原实施代管、上划的主体不复存在,代管、上划关系应即取消 国家电力公司实行厂网分开重组改革,原实施代管、上划的主体不复存在,代管、上划关系应即取消。已被上划、代管的农村水电资产及产权权益,要认真清理划转地方。原代管县(包括“股份制”、“联营”县)电力公司恢复为地方独立配电公司,并恢复原来的管理关系。在明晰地方产权的基础上,进行规范的股份制改革。在国务院国办发[2000]69号文件下发后,由国电公司及所属“三产”、“多经”企业低价收购的农村水电资产,要清理、纠正,可在重新评估资产、界定产权的基础上,采取规范的股份制、股份合作制或等价补偿的方式,调整解决。 (3)自发自管农村水电公司要加强电网建设,待条件成熟后,在配电网内实行厂网分开 自发自管农村水电公司已进行股份制改革的应完善和规范现代企业制度;未进行股份制改革的应积极推行股份制。要加强电网建设,待监管体系、区域电力市场和有关的技术支持系统已经建立等条件成熟后,在配电网内实行厂网分开、竞价上配电网。配电网在自身电力电量平衡的基础上,竞价上输电网消化余电,并通过向输电网购电,或与发电企业签订合同借网向本配电网供电,保障向最终用户供电和服务。自发自供农村水电公司异地开发的电站,通过借网由农村水电公司向本供电区供电,同时竞价上输电网消化余电。 (4)供电营业区确属“交叉”,并难以调整消除,影响安全可靠供电的县,大小电网股改待时机成熟后进行 待国家电网公司在“交叉”供电县的配电资产划分出来后,农村水电公司再与其进行规范的股份制改革,组建独立的配电公司。(另见7条(1)、(2)、(3)。) (5)水利枢纽工程电站和水利工程附属电站,按照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规定和电力体制改革方向进行改革 水利枢纽工程电站和水利工程附属电站,要按照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规定和电力体制改革方向,统筹考虑水利工程和电站之间的权益分配,既要保障水利工程安全完整综合有效运行,又要保障电站按企业高效运营。要以重组后的独立发电企业或联合组建的发电集团公司,竞价上网,或签订合同通过借网向用户和配电网直接供电。结合移民补偿形成了供电电网和供电区的,应在自身电力电量平衡的基础上,通过竞价上输电网消化余电,并通过借网选择发电商、供电商保障向最终用户供电。 2.积极推动企业转机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在加快省级水电集团公司发展的同时,积极推动地、县水电公司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加强企业管理,提高企业竞争能力。目前,四川省已有111户国有地方电力企业规范地改造为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占国有地电企业总户数的50%,发电装机总规模的85%。浙江、福建、广东等省农村水电企业基本改制成为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广西水利部门管理的43个供电企业全部改造为有限责任公司,湖北省有20个县水电企业都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河南省水利厅明确水电农村电气化县建设必须按《公司法》要求,由各投资主体根据出资多少组成有限责任公司,建设产权明晰、责权明确、机制灵活、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云南、湖南、贵州、陕西、甘肃等省也有一大批企业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

农电管理论文第5篇

学历层次

主考院校

专业

星期六(10月17日)

星期日(10月18日)

上午(9:00-11:30)

下午(14:30-17:00)

上午(9:00-11:30)

农电管理论文第6篇

关键词:农村;低压线损;管理;问题;措施分析

中图分类号:TM726.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线损指的就是在电能输送的过程当中无功电能、有功电能以及电压损失的总称。电网损失按照性质划分的话可以分成管理类与技术类两类。对于一个电力企业的管理水平的评价最基础的就是考察线损管理的严谨程度。电力企业线损管理的严谨与否,线损率的高低不单单与企业的经济利益是息息相关,很大一部分也反映出供电企业管理水平高低,是否合理、精准。

目前我国农村低压线损管理存在的问题

低压线损管理近些年才逐步得到重视

在过去电网的建设过程中,并没有将线损当成检验电网是否合理发展的一项重要指标。

在电网的投资中高压电网的投资所占的比例比较重,而中低电压的电网建设投资所占的比例比较小,造成电网建设投资的不合理现象、这样就会出现电网的理论线损量比较大。除此之外,生产部门常因安全因素的考虑在停电计划与运行方式的安排的时候,会安排过多的时间在非经济运行状态。另外停电管理以及经济运行的精细化程度不是很高,尽管相应的供电所也存在节能降损组织,但一般都是形同虚设,相应的工作人员都没有履行自己的义务与职责。

营业管理有失误现象

线损进行考核的时候会有实际状况与存在的管理体系不对应的状况。目前存在很多的线

损管理方法或方式都不是很完善,致使在线损考核的时候经常出现误差。在农村甚至还有一些偷电、漏电的现象出现。再者,因农村的住宅相对比较零散,线网建设时要穿过村庄,在线路的铺设过程中会有漏电的现象发生。除此之外,有时候因为电工的自身因素,在每月的抄表的时候不能按照相关规则制定的日程来抄录,而是根据自身的需要安排时间来抄录电表。由于没有严格地执行规定的抄表制度,时常会出现线损不真实性,甚至会有错抄、漏抄电表的现象。除此之外,有时候电表出现故障的时候不能及时发现以及处理的现象或者出现电表计量装置有误差或者已经超过有效期时不能及时的验证的状况。上诉的种种现象都会造成电能的损失。

三相负荷不平衡造成线损增加

近年来我国通过各种政策如家电下乡,节能补贴等扩大内需的同时,农村的电器使用量

也大大的增加了。而这些电器多数是使用单相电源来供电的,这就出现了单相负载用电量的快速增加,同时也就造成了三相负荷的出现了不平衡。三相电的不平衡程度的增加相应的增加了中性线与相线上的损耗。假如在三相四线的供电线路中将全部的单相负载集中到其中的一相上时会出现导线上的损失功率是所有单相负载荷分到三相的六倍左右。这也就说明了三相负载的不平衡是出现线损的一个重要原因。

减少我国农村低压线损的一些方法

完善相应的制度规范化管理

我国农村的发展严重滞后于城市发展,并且过去我国农村的电力管理体制有产权不明、

体制繁琐、环节复杂、责任不清、人员臃肿的现象,这些就会导致农村的电价居高不下。农村电价体制及管理不当造成比城市高的电价现象是不利于我国农村的电力事业的进步的。因此必须对线损管理进行深层次的改革。农村线损管理是一项复杂繁琐的系统性问题,因此要

规范管理、统筹安排、完善制度,之后落实各级的指标,明确分工各级管理的秩序,除此之外在制定指标的时候要科学合理、认真严谨、实事求是。在制定目标之前要认真的研究历年的相关数据,对制定的目标进行科学预算,确保制定的目标是切实可行的,并将制定的目标层层分解确保能够实现总的目标。另外应当强化计量管理的工作,确保各电级电压、各线路电压的电量计量的准确。

2.2强化用电检查相关工作

用电检查的目的就是要保证计费的正确和避免窃电现象。具体的措施有:(1)定期的清理供电合同以及普查组织营业。通过核查专用配变的倍率、容量以及用户的档案、计量装置运行和接线的状况能够有助于堵塞漏洞、规范用电秩序、防止窃电;(2)合理利用营销的系统进行数据分析,及时发现问题,针对性的检查用电突减突增的用户;(3)积极采用一些防窃电技术,比如防窃电计量箱、防窃电多功能电表、防窃电配电箱等;(4)合理安排用电检查以及轮流排班查询,以轮番查、勤查以及跟踪查,实现点面相结合;(5)加大宣传依法治电、依法用电的力度。在现实中尽管随着科技进步会应运产生一些新的防窃电技术,但是随着也会出现新的窃电设备,这样就给相关工作人员的防窃电带来很大的难度。 所以相对的稳妥的办法就是分析每个月的用电量,相应的工作人员就能发现是否有窃电的发生,在哪个环节有窃电的可能,并能够进行检测,发现问题,提出解决办法,避免窃电造成的线损。

2.3 有效利用“三相就地平衡”

采用三相四线制供电的时候,在用户末端在三相电压上呈现电压降的现象时,因各相用户负载不是均匀,会有三相电流不平衡的现象,严重影响配电变压器的配电能力,导致电能损失的状况。在平衡三相电流的时候,一般要先从用用户末端测量取得相关数据,之后根据取得的数据依次调配线路分支末端的各相用户,以寻求各相负载平衡。再者,分别测量出配电变压器的几条出路的出线电流,接着根据测量得到的数据,平衡各个线路的负荷,使得配电变压器的低压出线端的负荷和各个分支末端用户负荷能够相互平衡,这样就可以避免因三相电流不平衡导致的电能损失。相关的数据表明,当三相电流的分配差值在25%之上时,配电变压器的线损率将高达9%以上,因此平衡三相电流对于线损有着重要现实意义。

2.4 有效开展农村线损理论计算工作

农村低压线损理论计算的结果指的是进行农村低压线损的管理工作要达到的目标。这个目标指的就是讲农村低压线损降到零,这是在电网结构不发生变化的情况下的最理想的状态。随着科技的发展,电网建设是在不断发生变化的,因此也要经常进行相关的农村低压线损理论工作的计算。依据供电所的规定的线损管理要求,应当每隔三年都要进行一次高低压线路进行一次线损理论的计算。并出现较大的线网变化时也要及时进行线损计算,重新制定相应的线损目标。当出现比较的电网调整或变化时,也要及时的进行低压线损理论工作的计算。如果出现低压线损理论指标过高时,就需要考虑对电网进行改造或调整,确保电网在一个经济的状态下运行。除此之外,农村低压线损理论计算工作时很复杂、繁琐的,因此为了有效利用线损的计算结果,是在线损管理发挥作用,应当积极探索计算机线损理论的计算方式。

总结:农村低压线损管理是一个系统复杂的管理工程。因此要想降低农村低压线损,应当强化用电管理方面的工作,制定完善的线损分析制度,擅于发现问题,并及时的解决问题。在进行农村线损低压线损管理工作时,应该依靠科学的手段、先进的技术,同时也要尽可能地发挥基层职工的积极性,将我国农村低压线损工作提到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 蒋光清.浅析农村线损问题与降损措施[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2(24)

[2] 岳敏.试析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9(36)

农电管理论文第7篇

关键词:农电;管理;体制

作者简介:耿东阳(1968-),男,四川绵竹人,四川省电力公司德阳罗江供电局,助理工程师。(四川 罗江 618500)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1)36-0016-02

农村电业的规范化管理体系的建设是一个需要长期的过程,从电业局的服务人员、资金、等各方面都是需要长期的大量投入并且逐步的完善,而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成立一个公司或者一个部门那么简单,农村电业部门的管理体系特别的要求是将农村电业服务更广泛化、更细致化。而且在服务运行当中注重农村电业管理部门与其他的相关部门的相互协调的关系形成规范的运行机制。从而更好的服务于社会。首先农村电业系统在管理的调整上应该遵循以下的方针:

第一,目标的方针。农村电业系统的管理是为电业系统相关部门的整体目标服务的所以。农村电业系统管理的方针就是提高整个电业系统的规范化服务的核心竞争力。以城市的电业管理方针作为依据,深化改革体制,把握住导向作用,并且和电业系统的策略、竞争者分析、产业分析、风险评估等同步发展,而且需要从电业系统的整体发展目标的方向来看待农村电业系统管理的成本与收益关系。

第二,全员参与原则。农村电业系统管理涉及到企业运营的各个生产销售环节与电业部门的整体技术创新、经营方针、营销战略等密不可分,电业系统的服务已经渗透到和电业部门相关企业的各项工作之中。因此电业系统既不是企业个别人,也不是个别部门的管理职责,而是企业全体员工的职责,必须做到全员参与,才能使农村电业系统规范化服务管理落到实处。

第三,全面系统原则。随着国家对农村经济的不断重视与发展,农村电业系统的发展已经不能满足农村人们生产生活的需求了,做这种情况下电业系统需要坚持全面、系统的原则的同时加强农村电业系统管理水平,着重加强农村电网建设运行管理、营销管理以及队伍管理,以此达到农村电业系统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提高客户用电满意度,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

一、我国农村电业系统管理体系主要发展阶段

第一个阶段,农电部门是一个负责自己管辖区域内的抄表和收费以及农电配电的机器设备的保养与维护的一个生产单位,属于县级部门下属的一个二级单位。不用单独进行经济核对与核算。

第二个阶段,随着经济的发展与业务量的增多,我国电力行业也把业务进行了重新的划分,使得生产和经营分开,而企业的性质也逐步发生了转变,使得企业生产经营两方面更加完善,从而使得县级供电企业的框架体系逐渐完善与形成。第二个阶段的明显特点有,政府政策的导向对电力行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监管作用:使得供电企业成了县城内的一个正规并且强有力的行政部门。电力工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不能只依靠政策来解决要因地制宜,那么“农电总站”就应运而生。“农电总站”是政府出面建立的农电组织,下级就是乡镇农电管理中心,业务上受县级电力部门领导。后来“农电总站”由于工作性质原因逐渐发展为县供电局内部的事业单位。该单位性质仍为农村农民自筹资金对自有资产进行管理的运行的一个独立的单位,他的负责是农村总表以下个体用户的用电设备运行和安全用电等管理工作,并且负责电费的收缴。

第三个阶段,按照国发[1999]2号文件精神,农电体系改革主要为两个阶段,一是县级供电系统的改革,二是乡级系统的改革,乡级系统要改成为县供电系统的一个分支机构,乡级以前的电管站的原有农村电力集体资产本着自愿上交、无偿划拨的原则改为县级供电系统接受管理,实现县乡电力系统标准化管理。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快农村电力体制改革、加强农村电力管理意见的通知》”,这个纲领性文件具体的明确了我国农力体系改革的原则、目标与指导思想、内容及组织措施,要求用3年左右的时间完成农电体系的巨大改革任务。

二、农电管理的主要内容

(1)安全生产管理,主要包括农电安全管理;农电生产与工程管理;农电科技进步与信息化管理;农电资产管理。

(2)经营管理,主要包括农电营销管理;农电计量与线损管理;农电稽查管理;农电维护费用管理。

(3)综合管理,主要包括供电机构及人事管理;供电所建设管理;综合统计分析管理。

三、农电管理存在问题分析

(1)近些年,农电规范化服务管理中取得了一些成就与成果,但是通过普查与调研发现了许多漏洞需要完善,比如在县级营业厅或者工作服务时提供的服务质量明显要高于乡级的服务质量,所以乡村级农电服务管理就不能达到广大群众的满意,最主要的是农村电工很多没有受过高级并且专业的电力培训不能与城市的管理水平接轨,最终导致城市与乡村服务管理差异很大。

(2)农村的电力规范化的服务没有上升到管理的高度,主要是因为每个企业及其缺乏农村电力服务与管理的理念,县级电业管理部门没有重视农村电业部门的重要,农村电业部门对提高电业部门的竞争力与电业行业的发展与形象的树立有相当大的作用,而且城市电业部分忽视了农电的用户,农电用户基本上占到总用电人数的一半多,如果不重点发展农电那么对整个该地区的发展与经济的增长起到重大的阻碍作用,最终导致电业部门的管理水平低下。

(3)城市电业部门的管理意识是非常重要的,有些电业系统对农电服务提供的管理不重视,主要表现在对系统管理定位不准,机构人员都不标准。这样不仅给农村电业的规范化服务管理增加了极大的难度,主要是直接影响了农村的经济开发与发展,做一建立完善的农村电业规范化管理服务体系是强化农村电业体系管理并且完善农村电业市场,实现电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基础性的工作

(4)农村电业服务人员很多还半工半农,没有彻底的实行标准化、专业化的管理,缺乏规范化,统一化和电力系统负责的信念。电力系统部分对农电人员配备的统一服装较少,窗口人员没有统一着装的概念,电业部门的抢修服务的工作人员也常未穿戴绝缘帽绝缘靴着工装,服务缺乏文明、规范化用语,更有甚者有些农村电业工作人员不顾职业道德,做出有损电业系统的形象事情。所以电力部门应该加强教育培训和增加投入资金,主要是供电系统人员的专业化培训,同时增加农村电业员工的生活待遇,大力提高工作服务的水平。

四、农电规范化服务管理研究

1.为电力系统制定规范化服务的指导方针

明确农村电业规范化服务管理的战略作为电业系统的整体战略的一部分,而不是作为独立的战略方针,综合考虑电力系统的个性特点,采取不同的战略方法明确农村电业体系的服务战略的政策以及重点,并且根据农村电业的需求与国家的政策及时对战略进行合理的调整。 为电力系统制定规范化服务的指导方针与战略规划。

2.实行农电服务部门的分工组织制度

农村电业系统的规范化服务管理体系并不是一个农电部门,而是由电业系统中各个部门共同组成,农电部门在这些部门中的角色只是起个牵头的作用。在农村电业系统规范化服务管理工作中,各个部门需要积极的相互配合,才能使整个电业系统不断地完善与发展。

3.加强电业人员的规范化服务的概念

电业系统应对农村电业人员进行农电规范化服务的培训,具体可以分为行为、语言、着装以及电力法律制度和相关文件方面的教育管理,逐步提高电业人员的服务意识与服务质量,并且通过具体的个人协议约束、制度约束、法律约束来防止一些电业人员的不良服务。

4.规定系统的规范化服务管理条例

制定并推行完善系统的农电服务管理条例,以条例约束电业人员的的服务质量,以办法有效实施各项服务措施。并且制定奖励措施,鼓励先进的工作人员,实行末位淘汰制度,实行奖励农电优质服务冠军的制度:制定“95598”进农村实施方案、为规范电业人员的服务行为,方便实际考核,制定定期聘请供电系统电力行风监督人员的管理办法。

5.实行农电规范化服务体系的网络化

全面有效推行国网公司SG186营销系统;开发农网工程管理软件系统,实现对电业系统工程项目全方位、全过程、系统化、规范化的管理;建立电业系统的生产管理监测系统,将该系统打造成集农村电业系统的监测、分析、考核等多种功能的一体化系统;开发农村电业系统的视频监控系统,实行远程查看农电营业窗口工作动态。

五、结论

农电系统的管理目前还没有成功的实施经验可以借鉴,只能不断地完善管理的规章制度和服务的水平,就目前而言农电系统的管理体制水平已经不能与现在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了,只有一个解决途径那就是改革并且完善。如果固步不前那只能约束本地农村经济的发展,从而导致整个电业部门的发展停滞不前。所以就必须充分认识农电系统管理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正确认识本部门在农电管理系统建设方面的不足,积极地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电业系统或者部门的管理方法与成功的经验,把农电管理系统植入电业部门的经营管理之中,加强农电规范化服务管理体系的建设和运营,以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将农电系统的管理工作贯彻于企业技术开发、经营全过程。

参考文献:

[1]高明,韩辉.对新时期农电用工管理的再思考.农村电工,2008,(7):7-8.

[2赵维霞.我国电力企业管理及现状浅析[J].中国电力教育,2010,(3):

264-266.

[3]王晓峰.浅析企业文化在农电管理中的主导作用[J].现代企业文化,

农电管理论文第8篇

关键词:新农村;电网安全;管理;难点;对策

中图分类号:TB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15-0181-01

1 引言

在我国的农村中经常出现由于电力设施遭到破坏而引发的事故,这样的事故给工农业都带来了极大的损失,让人民的生活财产都承受着一定的影响,甚至已经扰乱了人们的正常生活,当然,相关部门为了保证农村的电网安排,已经采取了一定的措施,但是,取得的效果并不是非常显著,因此,想要保住新农村的电网安排,需要建立电力设备管理机构,促使人民的生命财产得到保障。

2 新农村电网安全管理中的难点

2.1 农村的高低压线路清障难度较大,树线的矛盾突出

在农村当中,经常出现在暴雨之后,树碰到电线的情况,进而引起短路的情况,农村地区由于经常号召人们群众进行植树造林,村民就会在电线低下进行种树,并出现违章进行建房的情况,甚至出现村民边种树边砍树的情况,这样的安全隐患很大程度上为高低压线的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导致电网安全的风险迅速增加,并对供电部门的效益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2.2 农电职工中存在着部分职工素质低和安全意识不强的情况

由于农电安全管理刚刚纳入到市县公司进行全面的统一管理,在一些供电所的管理中,呈现出管理基础比较薄弱,具有的电网安全管理制度不是很健全的情况,而农电的职工出现了思想比较麻痹和没有充足的安全意识的情况。另外,一些工作人员在电网停送电程序中,呈现出执行不力的情况,进而导致形成了一些不必要的事故,同时,给电网安全带来了一定的风险。

2.3 招商引资促使变压器与线路的覆盖范围越来越广,出现了看管变压器难题

由于地方政府在不断的实现招商引资的政策,使很多农村建设工业示范区,并进行铺路架桥的工程,使很多地方的变压器与电线在不断增多,同时,覆盖的很多电压设备都是属于用户投资的,这些电压设备的产权都是归用户所有,这种情况也为供电所在管理上增加了难度,但是,如果电压设备发生问题,用户就会找到供电所,有些农灌专用的变压器,在农村中非常多,而且一般都设置在人烟稀少的地方。如果供电所专门派人去看管变压器,就会给地方上的资金造成一定的压力,如果不派专人对变压器进行看管,会给犯罪分子产生盗窃的机会,如果发生盗窃的行为,居民就会责怪供电所,进而使供电所陷入两难的地步。

3 新农村电网安全管理的对策

3.1 解决高压线路清障难的难题

想要解决高压线清障难的问题,需要政府部门加大对村民的管理力度,防止村民发生乱砍乱伐的现象,在进行植树造林时,要有规划的进行,不要盲目的进行植树造林,让村民们意识到违章建房与随意砍伐树木带来的危险,让村民们具备危险意识,并懂得电网安全的重要性,促进村民们树立正确的电网安全意识,进而解决高压线路清障难的难题。

3.2 强化农电职工的岗位培训,促进职工具备安全意识

最近几年,我国供电公司对于职工的在岗培训已经进行了重视,把重点放在了对于职工的技能培训与安全意识的培养中,进而强化职工的责任意识与安全意识。在进行培训时,需要农电职工对培训的内容进行认真学习,并可以通过进行模拟演练与实际操作等措施提高进行培训的效果。

3.3 解决变压器过多,产生的困扰

在进行农网改造之前,我国农村呈现出动力设备比较少的情况,并且都是由变电所进行负责,而如今,我国农村呈现出一些乡镇都具有几百台的变压器,高压线的线路也覆盖的很广,因此,安全措施必须做到位,另外,由于变压器过多,供电所又没有能力对变压器进行看管,可以帮助村民产生自主对自家变压器进行看管的想法,让村民主动对变压器进行负责,不要一味的依赖供电所提供的帮助,让村民了解变压器是属于自己的财产,供电所没有义务对变压器进行看管,这样既能解决无人看管变压器,产生盗窃的情况,同时,也避免村民由丢失变压器找供电所麻烦的情况,当然,在对电网进行安全管理时,相关工作人员一定要积极普及村民对电网安全的知识,进而促进电网安全管理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徐明文.山区农村供电所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村电工,2010,(03).

优秀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