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高一历史论文

高一历史论文赏析八篇

时间:2023-03-23 15:16:44

高一历史论文

高一历史论文第1篇

关键词:历史教师;专业化成长;拓展专业知识

如何让老师教师更加专业化教学是本文主要分析和探讨的重点。如何让高中历史教师“通过各种经验学会再现他人,与别人进行交往,探索世界,学会继续不断地、自始自终地完善自己”,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对高中历史教师的总体要求。本文主要从高中历史教师应该拓展专业知识,提高专业能力,以促进高中历史教师的专业发展等几个方面分析介绍了如何提高历史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途径、方法。

一、历史教师要拓展专业知识

作为一名专业的历史教师应具备系统、扎实的高中历史教学专业知识。专业知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石,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基本条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具备扎实的教学理论知识。

具备扎实的教学理论知识是教师教学的前提,高中历史教师要学会改进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根据所授高中学生和教学内容的特点,设计恰当的教学方式。

近年来,在研究高中历史新课程方面,也出版了一些专著,例如,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学新课标资源库?历史卷》,新华出版社出版的《高中新课程历史地理教学案例与评析》等;同时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学历史教学参考》等历史教学专业期刊上也刊载了高中历史新课标方面的许多学术论文和经验文章,这些都是教师专业学习值得借鉴的资料。

2、具备专业的教学知识。

作为一名专业的高中历史教师,具备专业的教学知识是教学最基本的保障。首先专业教师要精通中国通史、世界通史、课标所涉及的主要专题史、地区史和史学理论知识等。

高中历史教师只有完整、系统、扎实、精深地掌握历史学科专业知识,只有深入透彻地了解高中历史新课标所列的主体教学内容及相互间的关系,才能明白它们在高中历史教材体系中的地位和价值,才能在高中历史教学中通观全局地分析教材。

3、应具备宽阔的学术视野。

历史学科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社会科学,它涉及到语文、政治、地理、音乐、美术、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知识,例如,“近代以来世界科学技术的历史足迹”、“19世纪以来世界文学艺术”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等专题。这些都要求高中历史教师不仅要掌握历史学科专业知识,还要掌握相关学科、交叉学科的基础知识。专业教师要具备广博的文化知识宽阔的学术视野,只有具备了这些知识,才有参与历史学术问题讨论的能力,使自己的专业发展更上一层楼。

二、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能力

教师自身能力的提高对学生的学习有相当大的影响,一位专业能力扎实、对教学认真负责的教师教出的学生自然成才的几率高很多的。高中历史教师在提高教学基本技能的同时,尤其要注意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能力。

1、提高历史教学反思能力

对教学而言,教师对认知行为的调节和控制有可能带来外显的教学行为的改进。可以说,教学反思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并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如今,是否善于对教学问题进行反思,已经成为衡量优秀教师的一条重要标准。

何谓教学反思?简言之,教学反思就是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行为,是教师对教学行为和教学活动进行批判的、有意识的分析与再认知的过程。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优秀教师=教学过程+反思。教学反思对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地位的提升大有帮助。

反思性学习是高中历史新课程倡导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比如,对《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所定的本节课的目标理解得如何?学生对本节课会有哪些疑难点?对教材的理解和处理是否符合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实际等。

2、提高课堂课程资源的运用能力

高中历史课程改革对高中历史教师专业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包括对不同地区和学校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利用和开发历史课程资源。

第一,提高历史课程资源利用能力

老师要充分利用好人力资源。高中历史教师在课堂上要以生动的语言、得当的肢体动作、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将其精深的历史专业知识和对所授内容的深刻理解和深厚的专业能力展示给学生,为学生勾画出丰富多彩的历史画卷,去吸引学生,或者运用多媒体效果进行教学,如:可以运用多媒体播放一些历史短片。

第二,利用好高中学生资源。

教师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运用课余时间收集整理一些关于历史课程资源,如收集历史故事、外出旅游参观历史遗址时的照片、报刊杂志中有关的历史文章等。并进行课堂讨论、组织历史辩论会和故事会、编制历史剧等形式,增强学生对历史的体验和深入理解。

3、提高专业教师的教学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课例教研和课题研究是高中历史教研的两种主要形式。

课例教研就是以“课”为研究对象的教研活动,其最大的特点就是课堂实录,即对课堂教学的全程记录。课例研究主要关注的是教师课堂教学的教学行为,没有关注教师的教学思想和理念,其行动缺乏理论的支撑,也缺乏科学的、系统的设计。因此,教师在课例教研的基础上,还须提升为课题研究,课题研究是在科学教学理论的指导下以解决在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为目标,并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进行的系统、有序的研究。

综上所述,教师不但是知识的传播者,还应该是研究者。从历史学科来说,研读史家的学术论文,对提高历史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不失为一个极重要的途径。研读史家撰写的论文,不仅能够了解何为学术论文;而且也能进一步审视学术论文是如何写成的,通过研读史学论文,使历史教师逐步掌握史家是如何提出问题,运用不同史料来解决问题,最后进行历史解释的。让学生比较容易的理解接受历史这门课程。

参考文献:

高一历史论文第2篇

关键词:高校;公共历史教育;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A

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精神生活越来越丰富,很多在外人看来高校里“高、大、上”的专业知识走出“象牙塔”,走上了向社会“布道”之路,高等教育的专业知识传授对象由学生逐步扩散到社会人士。其中,人文社科专业的历史课程颇受大众的欢迎,百家讲坛的兴起、淘课的流行即是典型,关于历史题材的影视剧和网络剧也让人眼花缭乱,甚至公务员考试以及许多事业单位招聘考试中都不乏对历史知识的考查。与全民“历史热”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高校公共历史教育――“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育的尴尬:学生兴趣的缺乏以及实效性不强。

之所以把“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列为高校公共历史教育,笔者认为,虽然2007年开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作为一门全新课程被纳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授课对象为所有本科层次学生。该课程从课程性质上看属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其后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相关通知文件也界定了该门课程的政治理论课属性。但是,由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内容的弱理论性、偏史实性,其采用的教学方式、方法完全不同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以及“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这些理论性较强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同时,为了便于和美国高校本科通识类必修课程美国史教育对应比较,笔者在本文中称其为高校公共历史教育(该课程从性质上分析仍属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范畴)。

一、我国高校公共历史教育的普遍问题

首先,我国高校公共历史教育中,学生历史学习意识缺乏。“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在大部分学生眼中是一门基础知识学科,有不少学生认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开设没有必要,他们认为在高中时已经学习过历史,本科阶段不需要重复学习。更多的学生则认为该课程的学习对日后的工作与生活没有帮助。学生没有正确的历史学习意识,对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学习很大程度上是为了通过考试拿学分。特别是对理工科学生而言,几节专业课的学习能够让他们学会设计出一个小零件、一个程序,而对历史的学习似乎不能起到这么直接的实际效用,“历史无用论”观点在高校学生中普遍存在。龚自珍曾指出:“出乎史,入乎道,欲知道者,必先为史。”历史承载的知识和技能是非常丰富的,历史知识与政治、教育、经济等领域都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历史的学习能够帮助学生开阔视野,提高学生对于人类社会变化的认识,培养他们对于现代文化的透视力。这些都是学生无法主动意识到的,需要教师引导他们树立历史学习意识。

其次,传统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高校公共历史教育的要求。我国高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方式主要还是以教师讲授、学生倾听为主。虽然教学手段有了很大改善,大部分教师早已运用多媒体教学,但是教学内容还是一样局限于书本,一些基础的历史知识学生在初中、高中时就已经了解熟悉,到了本科阶段,变动不大的教学内容和传统的教学模式,必然会使大部分学生失去学习兴趣。

最后,高校公共历史教育考核的方式比较单一,需要作出改变。目前大部分高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考核还是传统的考试形式。考试试题类型固化,内容固定,对学生的历史理解、思考方面的考查较少。学生学习历史的意义并不在于记住一个时间点或者一个英雄人物,更在于了解这段历史的意义和对现代的启示。对学生历史知识的考查与数学、物理、化学等理工类基础学科不尽相同,记住公式,套用解题不是历史学习所需要的结果。

二、美国高校公共历史教育的启示

美国的高等教育极其重视公共历史教育,美国高校一般把美国史设置为通识类基础课程,要求本科生必修。根据近几年对美国一千多所四年制本科大学的调查,美国史作为公共历史教育课程是美国大学本科中必修比例最高的。一般来说规模大的州立大学,如加州大学体系、马里兰大学体系等,统一把美国史设置为本科必修课程。即使在那些不要求美国史必修的全美顶尖的三十所文理学院,本科必修课的选课目录中依然保有美国史。

事实上,对于这些不必修美国史的全美顶尖学院来说,由于进校学生的素质极高,学生在美国史方面的素养已相当不错,传统的公共历史教育课程――美国史对这些学校和学生来说显然不适合,因而这类学校一般以其他美国史领域的专门课程作为必修课,这种其他课程,很可能是关于美国历史文化或经济、政治方面等更为专门的课程,如清教、天主教、新教等基本的宗教知识以及这些教派对北美殖民地的塑造作用。这些课程需要相当的美国史训练,许多选择该类课程的学生高中时在美国史方面的训练就极其过硬。

美国高校为什么如此重视公共历史教育?从根本上看是以“通识教育” 为根本理念的教育原则和精神决定的,而历史教育是“通识教育”重要的基本内容之一。所谓“通识教育”,即不管是文科、理工科抑或其他学科,把全面培养学生的人文与科学知识以及思维方式作为主旨,使学生对人类的物质、精神文明有系统和深入的认识理解,养成学生科学与人文兼具的思维方式。美国高校一般不将自己视为培养技术专家的地方,专业技能和技术的教育在美国高校教育中并非首位,美国高校重视的是历史这类人文社科知识的培养在技能与专业学习中的基础地位,本科阶段许多技能性和专业性较强的学科专业一般不设置,必须要等学生在本科阶段打 下较为合理的知识结构的基础上才能去学习。

另外,由于美国高校强调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非常注重在公共历史教育中让学生理论结合实际,比如在课程实践环节安排学生到政府、社区、企业等工作单位实习,让学生在实习过程中了解如何研究材料、编辑报告、收集文献等,这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研究和应用能力,促使学生在专业课的学习研究中锻炼了思维、收获了方法。

三、我国高校公共历史教育的改革

第一,明确高校公共历史教育的目标,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历史是记录了过去、现在、未来的整个全人类的生活。通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育教学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了解1840年之后中国一步步滑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又一步步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国家解放和民族独立以及在此基础上一步一个脚印走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历史事实,其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启发学生习得的历史经验、激发学生的历史意识。所谓历史意识,意味人类在文明发展过程中产生出来的对自身历史的记忆和描述,并在求真求实的基础上从中总结经验、汲取智慧、进而运用于现实生活中的一种观念和要求。现阶段高校公共历史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帮助学生树立历史意识,让青年人能够彰往察来,学会运用历史经验,应对现今社会生活。

第二,教学联系实际,帮助学生实现“学以致用”,提升历史知识的转化率。笔者认为,高校公共历史教育应该注重以下几点:其一,增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与其他学科的整合。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学科的界限已经不像以往那么明显。高校学生特别是人文社科类的学生,通过接受公共历史教育可以增强其对专业学科的理解。文学专业,需要学生了解相关的文学史,理解特定文学作品的创作背景、历史环境,以理解该文学作品的核心;旅游专业,更是需要学生了解当地历史文化,知晓当地古迹的历史内涵。学习,本身就是一个各科文化交汇相融的过程,只有弱化历史学科的专业意识,才能帮助学生找到公共历史教育的意义所在。其二,公共历史教育不应该与社会生活、社会工作割裂。公共历史教育作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一部分,其主要作用在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帮助学生更好地步入社会、接轨社会,为实现“四个全面”战略服务。在公共历史教育中,教师作为引导者,要注重分析历史事件与现代事件发生的关系,探讨其中的历史规律,增强学生对于历史和现实关系的理解。

第三,改变考核形式,让学生从心里接受历史、学懂历史。高校公共历史的教学目标,更多的在于教导学生如何理解历史、运用历史。所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考核方式应该以考核学生的能力为主,以考核学生的基础知识为辅。在考核形式中,不仅可以采用试题的方式,还可以采用课题讨论、撰写报告或者论文的方式,多方面考查学生收集资料、整合资料以及撰写报告的能力。考核还应结合平时课堂的表现和作业的完成情况。学生课堂讨论是否积极参与,对于教师每次布置的思考作业是否有独特、新颖的想法,这些都是最终考核结果的重要参考标准。

除此之外,公共历史教育的考核内容应该从一些基础知识点的考查向灵活运用能力的考查上转变。比如,以往考试试题都会考查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和意义问题,现在的试题可以转变成洋务运动对于中国近代社会发展变化以及对于我们今天的改革开放有何借鉴意义方面的考查上来。单纯的对知识点记忆背诵的考核转变成了对历史知识理解与运用的考核,如果学生对此理解透彻并有着独到的见解,那就真的学“懂”历史了。

参考文献:

[1]解学慧.美国历史教育的特点之一:收集和使用第一手资料[J].历史教学,2004(7):57-60.

[2]陈靖丰.现代化与国民的历史教育――战后美国历史教育述论[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5):93-97.

[3]李守常.史学要论[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10).

[4]瞿林东.历史・现实・人生――史学的沉思[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4.

[5]魏久尧.中国传统大学精神与民族精神――关于中国现代大学教育改革的历史反思[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

[6]王小丽,肖守军.美国公共历史学教育对我国高校历史教育实践改革的启示[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2).

高一历史论文第3篇

【关键词】高考 历史 材料解析题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中的第41题,有材料:“冲击――反应”曾是国内外史学界解释中国近代历史的模式之一,其主要观点为中国社会存在巨大惰性,缺乏突破传统框架的内部动力;从19世纪中期开始,西方的冲击促使中国发生了剧烈变化。有人据此制作了图示――中国近代历史变迁(图略)。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冲击――反应”模式。(要求:对该模式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观点明确;运用材料中的史实进行评析,史论结合)

在这道历史考题里,让学生运用材料中的史实进行评析,这对学生的历史素养要求较高,并要求对历史上相关知识有非常熟悉的掌握与识记,同时还可以提炼出个人的观点与看法,凝结成正确的历史观点。从这一点上来讲,这道历史题具有一定的创新性、科学性、灵活性,也适应当代社会的发展需要。另外,第41题材料以图示出现,沿袭了新课标的教学理念与思想,重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解答问题的能力,知识点仍然比较主流,考查中国近代史中的列强侵华史与中国人民的探索,在模式方面,沿袭2012年高考历史试题的传统,以论述题的形式出现,主要就是考察考生把握与分析历史问题和历史事实的能力。这道题主要体现在对于图示的分析上,然后是对于材料的阅读,进行试题作答。可以说,这道题是非常典型的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历史试题。所以,由此可以看出,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材料解析题是历史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内容,也是历史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历年高考历史主观性试题重要的组成部分,从近年看,一直占据约25%的高考分值,这一部分得分高低直接影响着高考历史成绩。因此,学生对于历史材料解析题的解答与学习,也就直接决定学生的考试成绩。鉴于此,对于学生这方面能力的培养、学习策略的研究探索也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以下是我对近几年历史高考材料题的解答与学习进行探索而得出的一些学习策略,以便为更好地提高历史材料题成绩提供帮助。

解答历史材料解析题一般分三步:阅读与思考、分析与梳理、整理与解答。

阅读与思考是解题的基础。能答这类题我们通常要先看材料后面的问题,带着问题读材料,这样能够充分提取材料所提供的有效信息。材料原文一般很长,试题只能摘录其中一小部分,从某句开始摘录到某句为止,省略号删去的是与答题无关的内容,省略号两边保留的内容必定是重要的,肯定隐含着重要信息。还有开头和结尾两句,当然得考虑为答题服务。

分析与梳理是解题的关键。阅读完材料之后,要对材料进行分析梳理,找出材料的中心信息,然后围绕这个中心信息,确认材料涉及的内容或对课本知识进行迁移,分析材料所涉及的历史问题,梳理问题层次,探究解题的突破口。同时,还要找出材料与教材的相似点,把材料中的重点信息与教材的史实、观点相对照,确认材料与教材的哪章、哪节相关联,这样便将材料与教材挂靠在一起,挂靠准了,解析的大方向便明确了。更要找出材料与问题的相关点,读材料时要处处想着设问,把设问放到材料中相互对照,或从材料中找出回答设问的信息;或从设问行文的信息中重新获得读材料时忽略的重要之处,然后通过分析、判断得出结论。从近几年的高考题来看,材料解析题的设问与作答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层层发问、逐层诱导的递进式;二是归纳评述论证式;三是小论文式材料题。

整理与解答是解题的落脚点。一是材料解析题一般由几问组成,每问具体指向要根据具体要求组织答案,并根据分值来确定答案内容的多少。二是坚持论从史出。命题者有时为体现自己的学术观点往会选取与教材观点相左的材料,用以考查学生提取材料信息和把握正确观点的能力。三是材料解析题所引用的材料多是原始史料,难免摆脱封建史学家和资产阶级史学家落后史学观点的影响。四是对小论文式的材料题作答时要注意观点鲜明,中心要突出,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要清清楚楚;论据要充分,有理有据;论证要有力,有逻辑性。要表述成文,要有史有论,史论结合,最大限度地体现历史学科的特点。历史材料解析题的最大特点就是“历史”性,解答时不论论据还是观点都应与“历史”有关,抛开所提供的材料、抛开历史知识乱发挥,是不可取的。因此,学生一定要掌握历史材料解析题答题的一些基本的方法策略,确保高考历史考出满意的成绩。

参考文献:

高一历史论文第4篇

论文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受市场经济和社会多元文化的冲击影响,中国高校历史学专业的教育目标“脱节”,教学方式“陈旧”,难以达到人才培养的目标。为此,明确历史学科教育目标,优化历史专业课程设计;改进历史学科教学方式,培养创新型高素质人才,成为新时期高校历史学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的主要目的。

历史学是我国高等教育专业设置中极具传统特色的一门重要基础学科。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受市场经济和社会多元文化的冲击影响,我国高校历史学专业的教育教学工作逐渐与其人才培养的目标脱节:历史学专业的社会功用和教化作用日渐降低;史学专业学生就业难、待遇低;历史教育教学欠缺生机,鲜有学生热爱,难于学以致用……上述种种尴尬已成为阻碍我国高校历史学专业教育教学科学化发展的瓶颈,克服这些不足,探索一条历史学专业教育教学的改革之路,对今后我国高校历史学专业的发展,乃至整个高等教育的教育教学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校历史学专业教育教学现存不足

纵观我国高校历史学专业教育教学的发展现状,其主要不足突出表现在历史学科教育目标“脱节”,教学方式“陈旧”这两个方面。

1.历史学科教育目标与社会发展需求脱节,导致“历史无用论”泛滥

任何学科的设置,都将“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作为教育的主要目标,历史学科的教育目标应符合这一标准。然而,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社会文化日趋多元化的今天,整个社会对历史学科培养的人才提出了新的标准和需求。这已然不同于传统时代史学人才培养相对独立、重意识形态、强理论积淀的要求。新时期的历史学科教育目标,不仅要培养出理论知识完备的人才,而且还要求每个史学人才能从社会实际出发,用所学向社会发展提供有益见解,并增加历史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互动。也就是说,新时期的历史学教育,需要将历史学科摆在一种社会“显学科”的地位,通过人才的培养最终实现社会的直接、现实需求。当前,我国大多数高校依旧按照传统历史学科教育目标培养人才,历史学科教育不但现实应用性差,不占有“显学”学科地位,而且人才的培养也与“服务社会”理念相互脱节,这种明显滞后的教育观念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严重脱节,在传统与实际需求的矛盾中,历史学科的实用性大打折扣,进而影响其教化功能,很多学生学习历史学科甚至不是出于对历史学科的热爱,他们或者是由于专业调剂,或者是仅仅为一纸文凭,那么,对于本身对历史缺乏兴趣的学生而言,传统的培养模式是无法达到“育人”的目的。于是,历史学科丧失了本身的社会实用价值,“历史无用论”日渐泛滥。

2.历史学科教学方式机械单一,人才培养活力尽失

我国高校历史学科的教学内容一向宽泛庞杂,面面俱到,授课内容涉及大量的史料和史实。然而高校历史学科的教育方式却与中学历史课无异,即采用机械式“灌输”的方式为主,教师上课一味地将庞杂的知识点讲授给学生,学生则是被动地听课、记笔记。师生之间缺乏互动交流,课堂教学呆板乏味,偶尔出现一些课堂讨论和学习互动,也多是一些根本无法激发学生创造性的陈旧话题,或者讨论和互动本身就在老师的引导下完成,并不见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简言之,这样一种教学模式,很难激发出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主动性,更不用说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主研究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

此外,我国高校长期以来历史学科单一的考核评价方式,多以一份试卷、一次考试来考察学生的学业水平,考核内容基本上都是死记硬背的知识,考完试做完试卷之后,那些短期内突击背诵和记忆的知识,因为得不到有效的实践应用,基本上就又“还给了书本”。长此以往,学生表面掌握了历史学科的理论知识,实则得到的只是将自己禁锢在有限的历史事件的记忆中,学生的个性发展受到严重制约,人才培养活力尽失。

二、对高校历史学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考

针对我国高校历史学专业在教育、教学方面的突出问题,需要从根本上转变当前历史学科教育、教学的思路,突出历史学科的社会现实意义,对其进行适当的改革,培养真正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史学人才。

1.明确历史学科教育目标,优化历史专业课程设计

当前历史学科的教育目标,不断渗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各种要素,它要求史学人才不仅具备传统意义培养模式下丰厚的理论积淀,更要求他们能将历史与社会现实相结合,提出有益社会发展的见解,同时加强历史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有效互动,从而促进其自身的建设与发展。

在这种学科教育目标的要求下,高校历史学专业既要改善传统意义上的教育目标,又必须科学合理地优化历史学专业课程设计,从而为社会输送适应性史学人才。

首先,要从课程理论改革出发。众所周知,历史学科的理论知识抽象程度高,思辨色彩浓厚,又极为驳杂和枯燥。现有的理论专业课程设计,大多是空洞地阐释某一理论,就理论本身来讲解理论;或者就是“事无巨细,面面俱到”,花大量的时间全方位展开某一门通史或专门史,而忽略学生乃至社会的实际需求。这样的结果,就是使得当前的历史学科教育教学难于联系实际,进而让整个历史理论课程枯燥无味。

对其进行改革,主要是强调历史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倡通过具体历史事件的分析来审明某一历史理论,结合一些“开放式教学”、“合作式教学”模式,并利用现代化信息化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在一种相对自由和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自主地吸收历史理论知识,并运用这些理论知识来分析现实问题,再尝试去应对和解决现实问题。这样不仅能变“乏味”为兴趣,有效促进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而且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让学生深切感受到自己的所学转化成了实践应用知识,真正达到培养人才的教育目标。

其次,历史学科专业课程的优化,要以就业导向作为参考,即以学生的社会应用和服务性为参考。历史学科的教育目标是“人才”的培养,而所谓“历史人才”,就是其历史专业教育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并能满足其个体未来发展的需要。当前中国高校里,极少有专业的设置能直接满足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而历史学作为一门当下普遍认为“偏冷”的专业,尤为直接地面临同样的尴尬:历史专业毕业生就业难、待遇不高、专业特色应用能力不明显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几乎很少有高中毕业生能主动选择学习历史专业,加之存在“历史无用论”的不良社会认识,学生的历史专业学习兴趣不断降低,教师也随之丧失了历史的教学热情。破解历史专业的就业难题,提高学生历史学习的积极性,是当前历史学科教育目标实现的本质需求。一方面,在历史学科的课程设置上要不失传统,在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的前提下,达到历史学科自古以来的教化功能:陶冶学生情操,教会学生做人;另一方面,全面考察社会对历史人才的实际需求,以就业为导向培养人才,从学生入校起,就帮助其树立科学的就业观,制定合理的大学发展规划,让学生对择业、考研、考公务员、自主创业等不同的就业发展目标有正确的理解和认识,同时全方位锻炼学生的专业职业能力,让他们真正看到历史的魅力,能站在自己的专业角度完成对相关职业的定位和追求,最终使自己达到社会“人才”的标准。

此外,还必须选拔理论功底厚、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教师,担任历史学科的专业教学工作。规范授课,理论联系实际的教育,是明确历史学科教育目标,优化历史专业课程设计的必要前提。

2.改进历史学科教学方式,培养创新型高素质人才

现代教学理论提倡“以学生为本,自主发展”的教学理念,要求教育工作者,特别是专业课教师要“充分认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去”,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研究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这有别于传统教学中教师为主导、为权威的知识传播模式,强调教师只扮演“引导者”和“知识推荐者”的角色,而让学生成为教学过程的主体。具体到历史学科本身,则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这种教学方式的变革。

一是有针对性地改革课堂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历史热情。历史课堂教学内容博大庞杂,但并非全部内容都与现实需求和学生的需要相适应。从“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出发,对当前历史学科教学内容应予以优化,突出重点,合理取舍,做到通史和专门史的相互协调,既不能花费大量时间去细致入微、面面俱到讲通史,又不能把专门史完全交给学生去自主学习。要合理地根据学校的特色和学生的实际需求,结合社会的实际需求,合理安排通史与专门史的学习,是二者有机结合,相互搭配,相得益彰。此外,对一些前沿理论和研究成果,也要及时组织学生探讨学习,在一种开放式的合作学习中激发学生的历史热情。

二是改变现有的历史学科考核评价方式,突出学生的实践能力。历史学科考核评价方式一直难以突出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本着“培养综合型人才”的要求出发,对历史学科的考核评价方式,应进行多角度的综合,试卷考试类的考核方式要占有学业评价体系的一部分,同时也要对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情况进行评定:采用研究报告、课程论文、实践调查、小组讨论等形式,达成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考察。

三是让高校历史教学走出教室,走向社会,实现历史学科的社会服务价值。当前历史学科教育旨在培养能为社会发展提供有效见解的人才,那么就要求我们史学专业的学生必须走向社会,对社会建设发展中具体存在的问题进行史学研究,并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实践所需,服务社会全面建设发展。让历史学课程教学走出教室,让学生们深入实地调研,再适时相互交流、开展讨论,并分析整合学习研究成果。这一过程使得历史学科的学习变得更加开放,也更加贴近了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让史学专业的学生能直接体会到历史研究的重要价值,有效地加强了学生对自己专业方向的认同,能促进史学专业学生做出有价值,令社会满意的研究成果。

当然,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发展,针对历史学科的改革也在不断探索和深入,并取得了显著的阶段性成果。历史学科教育教学的改革,是历史学科自身发展的基础,也为培养高素质史学人才提供了必要的条件。教育教学改革是一个永不衰老的主题,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唯有通过一定的改革,才会促使一门学科不断发展,才能培养出全方位的高素质人才,使其真正符合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并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参考文献:

[1]张雅妮.合作学习模式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j].科教文汇,2011, (5).

[2]王红信.就业导向与高校历史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考[j].科技导刊,2010,(7).

高一历史论文第5篇

历史学与史料

用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来考察人类社会的历史,首要的工作就是搜集,整理和鉴定各种史料。史料,也称历史资料,指的是人类社会在发展过程中所遗留下来的,便于人们了解和研究历史过程的痕迹。人们对历史的认识和研究都离不开史料。史料的范围很广阔,大致可以分为实物、口碑和文献。实物史料是指那些能够明确反映和传递历史信息的物体,包括各类遗物、遗址、建筑、墓碑、雕塑等。口碑史料,也称口述史料,是指通过人们口头相传继承下来的人类的言行。文献史料上指人类的文字记录或文字材料,包括史书、思想或学术著作、文学作品、报刊杂志、外国人的著述等。

这些大量的史料都是对历史的反映,但是能够得到反映的历史远非全面。傅斯年提出著名论调“历史学即史料学”,引起史学家们对历史学的思考。各种史料的完备对正确描述历史现象,取得科学的结论和观点有极大的帮助。然而,我们强调史料在历史研究中的重要性,并不意味着史料可以代替史学“,历史学即史料学”这种观点显而易见是不正确的。史料只是历史研究的起点,历史学是通过史料来研究过去的社会。但是史料并非是透明的,并不是对历史现象的直接反映,要透过史料来认识历史现象,历史学家的主观能动性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史学工作者在运用史料的过程中,总是同一定的史观相联系的。因此,历史研究就必须做到运用马克思主义史料学来获得真实可靠的史料,并且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指导,这样才是科学的历史学。

“史论结合”观点概述

历史学的基本特点是———史论结合,它是历史教学中必须要坚持的基本原则。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高度分析具体的历史现象,揭示其内在的本质和规律的过程就是“史论结合”的过程。“史”是指史料、史实,即研究历史的资料和客观存在的历史事实;“论”就是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观点分析史料得出的结论。然而,两者之间关系如何,史学界也一直有不同的看法。

有人提出“重史轻论”、“唯史料学”,这种观点明显具有经验主义倾向。仅仅依靠史料来进行史学研究,忽视历史学的客观规律性,拒绝从史料中探求历史现象的内在联系及其实质的看法是错误的。史料学对于历史研究来说是一门辅助学科,如何在浩如烟海的史料中搜集、整理、审查真实可靠有用的史料,仅仅是历史研究的第一步,只有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指导下,分析总结历史学的一般规律才是历史研究的最终目的。

另一方面,有人提出“重论轻史”、“以论带史”的观点,同样也是片面的、脱离实际,犯了教条主义。研究历史必须从实实在在的史实出发,没有对史实进行分析就得出结论是不对的。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是科学的理论,但科学的理论也是从客观真实存在的事实中总结归纳出来的,马克思主义史学不但不排斥史料,反而十分的重视史料的作用,只有充分的掌握大量的史料才能进行历史研究。

因此,“史”和“论”都很重要,缺一不可,二者应该是统一的,不应该割裂开来。“史论结合”,说得具体一点就是理论和史料相结合。马克思主义史学承认理论的指导作用,运用科学的理论为我们指出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有了正确的理论指导,才能研究具体的历史问题,与历史实际相结合,搜集、整理、分析大量的历史资料,从而揭示历史真相,阐明客观的发展规律,总结经验教训,指导社会实践。由此可见,史论结合才是我们研究历史要坚持的正确原则和方法。

中学教学中坚持“史论结合”

“史论结合”具体来说就是史实、材料与观点、结论的统一,是历史教学的一种方法,加强“史论结合”的教学对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史论结合”也是学习历史必须掌握的一种能力,我们中学教师应该在日常历史教学过程中注意加强“史论结合”的方法,提高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高一历史论文第6篇

对于历史长河中浩如烟海的史料、纷繁复杂的历史现象来说,中学历史教科书已作了高度概括。它重点突 出,观点明确,以纲带目,脉络清晰。而历史高考中,为了有效考查学生的能力,增强主观性试题的效度,也 为了减少评分误差,无论是材料解析题还是问答题,其答案的组织都强调突出重点,简洁精练、清楚明了。因 此历史概括的外部表现是对语言文字的概括。高考主观试题考查概括能力必然包含对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考查 。但语言文字的概括总是体现着人类思维的特征。历史概括的内部实质当为对人类历史的概括性思维——这是 一种高层次的思维能力。

人们使用概括一词,习惯上有两种情况。一是与分散、分析相对而言的总括归纳。二是与详尽、具体相对 而言的简单扼要。由于概括的内涵不同,则概括的外延也有所不同。历史概括大致可分为两个方面四种类型。

从总括归纳方面说,历史概括可分为归纳式概括和点睛式概括两种类型。

(一)所谓归纳式概括,就是抽取历史事物(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共同属性、共同特点。 它运用的是归纳思维形式。属于此种概括的如1996年高考47题:“概括指出并结合史实简要说明唐朝文化灿烂 辉煌的原因,唐文化的特点和历史地位”。1997年高考48题:“概括指出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中协约国列强 的相互关系并举例说明”。1998年高考47题第一问“战后日本教育,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各有什么特点?”等 等。由上可知,近几年来高考试题中考查归纳式概括的概率很大。考查的内容范围主要涉及“特点”(特征) 、“历史地位”、“相互关系”等历史要素。此类试题的一个主要的特点是要求考生从纷繁复杂的历史事物中 提取共同的因素,从个性中归纳共性,从一系列具体的历史事物中抽象出一般性的结论。下面以1997年高考48 题为例具体阐述此类概括的主要特点。

首先考生必须对有关“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中协约国列强的相互关系的具体的也是分散的史实能熟练 地联想起来。对这一步要求大多考生能达到。其次,需要考生对联想到的那些具体史实加以分类,并从中抽象 出共性的一般性的结论。而这一步要求许多考生无法达到甚至想都没想到。许多考生只罗列出:巴黎和会上英 国根据它的“势力均衡”政策反对法国过分削弱德国:巴黎和会上,帝国主义互相争吵,甚至互以退会相威胁 ,经过五个月谈判才签订《凡尔赛和约》;巴黎和会后,英国拒绝法国的结盟提议;一战前后日本在东亚的扩 张,破坏了美国提出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原则,引起美国的不满,导致1921年华盛顿会议的召开,并在 该会上展开了激烈的争夺等等,洋洋百言。如此罗列,决不符合归纳式概括的主要特点。必须对上述赋有个性 的史实加以分析从中提炼出它们的共同属性:为分赃和称霸世界而互相争夺。同样,以“巴黎和会上协约国共 同策划对苏进行经济封锁和武装干涉,巴黎和会成为反苏战争的司令部;协约国为了共同宰割中国签订了《九 国公约》”等史实抽象出它们的共同属性:为了共同利益而互相勾结。而且上述两个方面的关系是不可分的, 相互交织的即在勾结中有争夺,在争夺中也有勾结。

由上可知,概括出这两个方面关系的过程首先是归纳的过程,其次是抽象的过程;归纳和抽象是归纳式概 括的前提。上述过程从逻辑学上讲是一个归纳推理的过程。以历史学上讲是符合论从史出的原则的。而此题参 考答案的成文模式从逻辑学上讲是一个演绎思维形式,从历史学上看是一个史论结合的格式。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归纳式概括的定义、特点决定被概括的史实或用以举例说明的史实不得少于两例。

(二)所谓点睛式概括是在正确观点指导下,依据大量事实,把一般性特征提炼升华为普遍意义的发人深 思的哲理、规律(杨子坤先生称此种概括为“综合式概括”、“高度概括”)。它运用的也是归纳思维形式。 属于此种概括的有:1993年新高考52题“试以武昌起义至二次革命的重要史实,说明帝国主义对待中国革命的 态度。它告诉我们一个什么基本原理?”1995年高考38题:指南针在近代西欧和中国的不同用途说明了什么? ”1995年高考39题“陈启沅题”第二问“综合你所列出的情况,可以得出什么重要结论?”

由上可知,高考试题考查点睛式概括主要集中于1993、1994、1995年。考查的内容主要涉及到“思想”、 “原理”、“认识”、“启示”、“说明了什么”、“原则”、“实质”等。此类概括的主要特点是由事及理 、由现象到本质;着墨不多,但画龙点睛、引人深思;理论要求高,哲理性、规律性强。

点睛式概括是在归纳式概括的基础上进一步把考生的思维引向深入,引向顶点,这是最高要求的概括。所 答内容已不是对历史事物本身或所给定的历史材料本身作出的认定;抽象出的“哲理”、“规律”、“认识” 已超出历史事物本身或所给定的历史材料本身。但其“精神”、“灵魂”与历史事物或所给定的历史材料是吻 合的、一脉相承的。因此,准确、全面、深刻地找出并理解“从中”、“据此”的所有内涵,是准确提炼“哲 理”、“规律”、“认识”的前提;否则,所得“规律”、“哲理”、“认识”也只是牵强附会、张冠李戴。

从简单扼要的方式方面说,概括又可分为概述式概括和概要式概括两种类型。

(一)所谓概述式概括是在叙述中,根据表达的需要和题意的要求,不做过细的详写,只粗略地勾勒个轮 廓,反映出历史事物的广度,使历史事物显得完整、全面。属于此种概括的有1997年高考47题“结合有关社会 背景,概述1949年以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兴衰过程。简要说明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旧中国的历史地位。 ”1998年高考48题“明清(鸦片战争前)时期,我国的文学艺术繁荣兴盛,而科学技术则由发展转为停滞。概 述这两种文化现象的具体表现和特征,并分析形成这两种文化现象的社会原因。”

由上可知,概述式概括主要适用于问答题的考查。从考查的内容看又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对重大历史事件 、历史现象基本线索和兴衰过程的概述式概括,是用概括的方法叙述“线”;另一种模式是用概括的方法叙述 “面”——某个历史阶段的方方面面或几个方面,某个历史人物的方方面面或几个方面,某种历史现象的方方 面面或几个方面(如上述1998年高考48题)。此类试题的主要特点是跨度大或面广,系统性强,答案全面完整 ,重点突出,语言文字精要,言简意赅。

(二)所谓概要式概括就是对繁杂的历史事物简约化,具体的历史事物抽象化,抽取重要内容的大概。这 也是一种难度较大、能力要求较高的概括类型。此种概括大体又分为三种情形:①从历史材料中抽取有关内容 的大概。如1997年高考44题,从四段材料中,抽取李biàn@①治国方针、措施、后果的大概内容,并要求 表达成文,还限定字数。这一题的出现,在全国引起巨大反响,一致肯定此乃成功之作,并列进了98年《考试 说明》之“基本题型及其考查的主要能力示例”部分。1998年高考45题“根据上述材料,评述中国代表团在巴 黎和会上的外交努力(主要目标、经过、结果、评价)”就属此种情形。另外98年高考46题第一问“以生产资 料所有制和分配方式两个方面概括出人民公社化运动的错误及危害”也属此种情形的概括。②从历史材料或教 科书中概括出有关问题、有关内容的若干个基本要点来。近几年高考对这种概括考查的力度很大。1997年高考 46题第一问“以上材料中,可归纳出关于美国西进运动的那些主要论点?”第二问“根据材料二,指出西进运 动使美国经济发生了哪些变化,产生了什么重要结果。”③概括历史材料的核心思想,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 核心内容。如1995年高考42题“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或调整经历了哪几个步骤?每一步变革或 调整的主要原因,核心内容以及结果如何?……”

概要式概括主要适用于材料解析题。考查的内容非常广泛。它的最显著的特点是简明扼要。概要式概括需 要考生具备非常好的阅读理解能力,能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还需考生对文字进行化繁为简,化具体为抽 象的改造和润色,需要非常深的文字表达功底。

上面介绍了四种概括类型。从上面所举高考试题看,概括的对象几乎包括了所有历史要素:原因、条件、 表现、措施、过程、性质、特点、方式、手段、作用、地位、意义、经验教训、启示、原理等等;从概括的信 度看,有在题问中明确提出概括要求的,也有未明确规定概括要求的——有一点是规律性的,那就是题问中要 求答性质、特点、方式、结论、启示、原理等内容的,不答题问中是否明确概括要求,一般都要求概括地作答 。 转贴于

二、概括能力的培养

明确了概括的类型和特点,便于我们探寻培养概括能力的方法和途径。

1.归纳和抽象是概括的前提。

《考试说明》所规定的四项10条学科能力,由于其划分标准不一,致使各项学科能力之间呈现出并列、包 含、交叉等复杂关系。概括能力是较高层次的学科能力,它总是包含再认、再现、阅读理解、分析与综合、归 纳与抽象等学科能力,同时又离不开对材料的整理、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作指 导、史论结合、文字表达等学科能力。其中归纳和抽象是概括的前提。

概括的过程,首先是归纳的过程。需要概括的知识往往呈现零散分布状,这不利于概括。但历史知识本身 又具有整体性、系统性的特征,我们完全可以用系统化思维方式,从宏观和整体的高度来认识和处理那些零散 分布的知识,对历史教材内容重新整合或类化。行之有效的做法是重视和加强历史知识结构的教学。

所谓加强历史知识结构的学习,就是要善于把大量分散的相对孤立的历史史实、历史概念以及历史结论纳 入完整的学科体系之中,多角度、多层次地反映历史事实和历史概念之间的普遍性联系,揭示历史发展的基本 线索和客观规律。这与概括的第一种涵义以及归纳式概括、点睛式概括、概述式概括的要求,特点是相符合的 。因此,加强历史知识结构的教学,是快速提高学生概括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

概括的过程,其次是抽象的过程。概括总是在人们的抽象过程中并在抽象的基础上进行和完成的。因为概 括的结果已不是历史事物、历史现象的简单再现或全部罗列,而是对历史事物、历史现象的更高层次的认识, 是形成一系列稳定的科学的概念,是把感性知识上升为理性知识。这一结果的实现只能通过抽象思维来完成。 历史事物、历史现象共性或本质属性的归结,历史哲理、历史规律、历史基本结论的提炼升华,基本要点、核 心内容的得出,无一不是抽象思维的结果。抽象的最初结果是形成一系列比较稳定的、科学的历史概念。历史 概念源于史实,又高于史实,是历史事物的本质、全体及内部联系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历史概念的这些特点 与历史概括的涵义、特点许多方面是一致的,所以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广泛地准确地使用历史概念为历史概括服 务;重视历史概念的教学和运用是提高学生历史概括能力的又一有效方法。

2.史论结合法是历史概括的基本方法和典型形式。

所谓“史”即客观史实;所谓“论”则是从客观历史事物、历史现象之中抽象出来的带普遍性、规律性的 认识。史论结合既是史学研究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之一,也是历史高考考查的学科能力之一,更是我们进行历 史概括的基本方法,还是历史概括的典型形式。

①论从史出是概括性思维的原则和方法。

一般情况下,对“论”的考查总是要结合具体的史实才能进行的。如1997年高考48题“凡尔赛——华盛顿 体系中协约国列强的相互关系”的答案,可以看作是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中协约国列强之间关系的史 实归纳抽象出的“论”。1993年新高考52题得出的“基本道理”是对“武昌起义至‘二次革命’有关帝国主义 对待中国革命的态度”的史实提炼升华的“论”。归纳式概括,点睛式概括出的内容就是被概括史实的“论” 。由于历史史实的丰富多彩决定归纳式概括的“论”千差万别、丰富多彩;而点睛式概括的“论”大多为辩证 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有关史学理论及历史基本结论。如中国民主革命的基本经验、基本结论是对整 个民主革命历史的点睛式概括;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对民主革命历史及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史的点睛式概括;生 产关系的变革必须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是对整个人类历史点睛式概括出的“论”;各民族之间和睦相处、友 好往来、经济文化交流及民族融合是民族关系的主流是对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史研究后高度概括出的“论”。到 底“论”是什么,从根本上讲是由史实的内容决定的;论以史出,史论必须一致。特别是遇到点睛式概括,千 万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原理、有关史学理论、基本结论当作教条,生搬硬套,到处乱贴。平时要重视历史理论的 教学。一方面在讲述具体史实时要高度自觉地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尽量挖掘史实中包涵的理论因素,把 讲述内容上升到应有的理论高度;另一方面要有意识地逐渐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独立分析问题、解决 问题的能力,把理论教学落实到实处。

②史论结合是历史概括的典型形式。

不仅任何一道主观性试题中有史、论两部分组成,就是每一个要点(或每一句话)多数也有史、论两部分 组成。“史”要概括,主要表现为历史概念的运用;“论”要具体不能空洞,“论”从史出。历史学科主观性 试题的答案不会有生动的描写、华丽的洞藻、浓厚的文学味;也不会整段都是深奥的理论说教,浓烈的政治味 ;而是具体而不繁琐,朴实而不刻意雕啄,有抽象但不深奥。例如有些学生在解答“1941~1942年中国共产党 是怎样战胜困难巩固抗日根据地的?”(“面”的概述)一题时不会概括作答。在回答“大生产运动”这个要 点时写道“在毛泽东主席‘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下,八路军三五九旅在五震的率领下雄纠纠、气昂昂 地开进杂草众生的南泥湾。他们挥锄如飞,汗流夹背;劳动号子传遍山野,欢声笑语不断。经过他们辛勤开垦 ,南泥湾到处是庄稼,到处是牛羊,南泥湾成为陕北的好江南……”。上述文字就描写三五九旅开垦南泥湾的 情景来说语言已经较概括。但命题却是“大生产运动”与“巩固抗日根据地”的关系。南泥湾垦荒仅仅是“大 生产运动”的一个“点”,不能以“点”盖“面”,以偏概全,更不需要对南泥湾垦荒这个“点”作过细的描 写。“大生产运动”又是那么多巩固抗日根据地措施中的一个“点”,在此题中对“大生产运动”的情况也不 可能也没必要进行详细的叙述。此要点可概括为“各敌后抗日根据地开展大生产运动(“史”的概括,实际上 是历史概念的运用),使抗日根据地渡过了严重的经济困难,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具体的 “论”,与“生产运动”相统一的“论”)。其余要点的概括类同。

3.训练是提高学生历史概括能力的基本途径。

知识可以传授,能力必须靠平时的训练逐步培养和提高,非一朝一夕而成。高层次的概括能力的培养更不 例外。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主要有:

①借鉴语文学科的一些概括方法加以训练。

文史不分家。一方面要准确地随心所欲地表达自己的历史概括性思维成果需要具备相当深厚的语言文字功 底,这离不开语文学科;另一方面,历史概括性思维和语文概括性思维的特点、要求又有许多相似之处,因此 我们完全可借鉴语文学科的一些概括方法为历史概括所用。如概要式概括可以把语文课中抓关键字词,划分逻 辑层次的知识、方法迁移到历史概括中来,按题目要求划分材料的意思层次,妥善地抽取出有关问题的答案要 点来。对于概述式概括可以借鉴语文课中撰写故事梗概的方法。

高一历史论文第7篇

2015年底,首都师范大学部分学者在教育部统一部署下,制定了新的《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提出了历史核心素养的课程目标。按照该标准的解释,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思维质量和关键能力,是历史知识、能力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表现,主要包括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和历史价值观。这个目标与美国的目标虽然还有很多区别,但与以往相比,已经相当接近。特别是在时空观念、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史料实证都是历史思维能力的体现。③

为了探讨历史文本阅读能力的类型和结构,了解学生在历史文本阅读时的思维和心理状况,需要对学生历史文本阅读能力进行测试和调查,笔者参考美国历史课程标准和中国历史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编制了相关测试和调查工具,对高一年级学生进行了测试和调查,同时,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阅读讨论教科书中的材料。本文就相关测试、调查和学生课堂学习情况进行讨论,以探索更加有效的提升历史阅读能力的教学改进策略。

对历史文本阅读能力进行分类研究涉及很多学科的探索。认知心理学、心理测量与评估、历史教育学、历史哲学等领域都对历史文本阅读能力有不同角度的研究。

(一)认知心理学有关阅读能力结构的研究

认知心理学家常从字词、句、篇章研究儿童的阅读能力发展,也从不同的材料种类、年龄、思维能力、思维质量等方面进行研究。莫雷对语文阅读能力的分类研究采用斜交旋转因素矩阵分析,得出小学生的阅读能力结构为六因素:语言译码能力、组织连贯能力、模式辨别能力、筛选储存能力、语感能力和阅读迁移能力。①用相同的方法研究初三学生,得出了八因素,增加了概括能力、评价能力。②进一步研究高三学生的阅读能力结构,又增加了语义情境推断和词义理解能力。③

罗照盛、张厚粲对小学六年级、初一年级和初三年级的阅读理解能力进行了研究,将与阅读理解能力有关的因素设置为情感体验、推理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整体概括能力、归纳段落能力、词语理解能力、知觉的广度、简单表达能力和语文知识等九项。其中,综合分析能力、整体概括能力、归纳段落能力、词语理解能力和知觉广度是三个年级共同的能力因素。④

林崇德的研究注重培养学生个体的思维质量,并将思维品质纳入学科能力的结构中。在阅读能力中,强调通过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敏捷性、独创性和批判性,来评价学生的阅读能力水平。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方面,林崇德特别强调概括能力是阅读能力的基础,培养学生的思维质量是阅读能力发展的突破口。⑤

上述认知心理学的研究基于阅读能力本身,这些研究对高中生历史文本阅读能力发展有很多启示。如在教学策略方面,历史教师需要帮助学生理解历史学科的字词、句、篇章的特点。莫雷、罗照盛和张厚粲的研究也提醒教师们关注一些基本阅读能力。而林崇德的研究帮助教师们关注个体在思维质量上的差异性,并从提升学生思维质量入手,促进文本阅读能力的发展。然而,毕竟历史文本有很多自身特点,特别是历史阅读深深打上历史思维的印记,这就需要从历史学科本身来探讨历史文本阅读能力的结构特点。⑥

(二)历史教育学有关历史文本阅读能力的研究

叶小兵认为,历史阅读理解能力非常重要,是历史学习的基础。在如何培养历史阅读理解能力方面,提出要注重阅读材料的选择,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特别要重视解读能力的培养。⑦

近年来,有三篇硕士论文涉及历史阅读能力研究。王菲菲关注的是影响历史阅读的各种因素,通过主客观因素调查,了解历史阅读能力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现状。调查涉及的主观因素有:学科地位和学生的阅读兴趣与阅读习惯、阅读动机与阅读意志、阅读情感和阅读注意力;客观因素包括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个方面。赵箭对深圳某一中学高一年级学生历史资料阅读能力培养的现状进行了调查。调查涉及的问题包括:历史学科及其性质、阅读兴趣和阅读动机、课内外阅读、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求、教师专业指导水平、教师课堂时间安排、教师史料教学方式等。迟钰丽在调查后发现,历史阅读能力教学存在三个问题:教师在课堂中对史料的运用方式单一、教师未能有效地引导学生深入剖析史料、教师有关史料的阅读方法讲授碎片化;高中生在此方面存在两个问题:高中生阅读的思想深度与视域宽度不足、高中生对史料的阅读重视但兴趣不高。⑧

笔者在探索历史学科能力时,借鉴认知结构理论,对历史阅读中的理解能力分层:一是能够理解在语法知识基础上的语言符号结构(如段落、层次);二是能够理解阅读文本的表面结构(如判断文本的内容属于政治、经济、人物或综合等;判断文本的形式为:地图、文字、照片等等;文本的性质:档案、课本、史论等);三是能够理解历史文本的深层结构,这是学生能否真正理解材料的核心层次。在培养历史阅读能力方面,提倡培养学生的思维质量,并将历史阅读与思维质量结合起来。比如:

阅读理解能力在思维深刻性方面的要求是:(1)能够准确地分析材料的层次,概括出各层的含义;(2)能够将材料合理归类;(3)能够按照历史要素对材料进行概念分析,概括出历史要素的各个部分;(4)能够概括出材料的实质或性质;(5)能够同时分析几种材料或观点,并能概括其异同点(广度要求)。

阅读理解能力在思维敏捷性方面的要求是:(1)能够迅速解决字词方面阅读障碍;(2)能够掌握速读、泛读方法;(3)能够熟练掌握历史概念要素,并依据要素进行分析;(4)能够迅速把握材料的中心、实质;(5)能熟练使用工具书,掌握查寻数据方法。①

不过,上述研究在历史思维能力方面还是有很多欠缺,大多数培养历史阅读能力的策略并不具有历史学科的特质。

(三)后现代史学理论及其在历史课程标准中体现

20世纪的历史哲学发展有两个转向。首先是从批判的(即分析的)历史哲学向思辨的历史哲学转变。沃尔什概括为:“前者指的是对客观历史过程的哲学反思,它所要探询的是客观历史过程的目标、意义、规律、动力等问题;后者则是对历史学的学科性质、尤其是历史认识和历史解释的特性进行理论分析和探讨。”②法国年鉴派一代宗师马克・布洛赫在《历史学家的技艺》一书中提到的历史学家技艺有:(1)历史的认识;(2)历史的考察;(3)历史的分析;(4)历史的考证;(5)历史的解释;(6)历史的经验;(7)历史的预见。不过,他在书中只具体写了其中的五项。③托波尔斯基在《历史学方法论》中则将历史研究方法分为实用型与非实用型两类,实用型里又分为:(1)历史数据的鉴别;(2)确定事实的方法;(3)历史计量方法;(4)历史解释;(5)阐释与综合。

其次,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又开始了新的理论转型,这便是“后现代的历史叙事”。④海登・怀特认为:“当我们试图解释人性、文化、社会和历史等问题的话题时,我们从来不能准确地说出我们希望说的话,也不能准确地表达我们要表达的意思。”⑤于是,他提出“话语的转喻”理论,以解释历史著作叙述的内在结构。他提供了一个历史著作的叙事分析框架,包括:(1)编年史;(2)故事;(3)情节编排模式;(4)论证模式;(5)意识形态含义的模式。⑥

《美国国家历史课程标准》(K-12年级,1999)通过对历史思维能力的界定和分级,展现了美国专家对历史哲学融入基础教育历史课程的深入思考。最突出的体现便是美国课程标准培养的五种历史思维技能:时序思维能力、历史理解能力、历史分析与解释能力、历史研究能力和分析历史问题并做出决策的能力。笔者借鉴这一标准,并参考还处于征求意见阶段的中国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设置了将时序思维能力、历史理解能力、历史解释能力和历史研究能力作为历史文本阅读能力的一级分类维度。从学生能否掌握相应的技能出发,设置了二级分类维度,从而构成历史文本阅读能力的基本结构。具体如下:

维度1:文本阅读中历史思维能力的细化要求:学生能够思考:

1.时序思维能力:1.1在阅读中发现时间的多种表达方式;1.2区分历史事件的先后顺序;1.3对纪年方式变化的解释;1.4发现文本的时间跨度或结构;1.5判断时序的证据是否合理。

2.历史理解能力:2.1概括文本的主要含义;2.2概括历史叙述中的层次;2.3归纳历史材料的中心议题;2.4发现历史材料中的因果关系; 2.5归纳文本中历史人物的动机;2.6发现历史材料中相互对立的观点;2.7发现历史人物的情感或态度倾向;2.8发现历史材料中的价值取向。

3.历史解释能力:3.1解释历史叙述中关键词的内涵;3.2阐释历史材料内容结构;3.3区分历史证据与历史结论;3.4区分历史事实与历史观点;3.5说明历史叙述中因果关系的类型; 3.6依据图片信息进行解释;3.7归纳历史数据表达的核心问题;3.8说明不同观点的理由是否合乎逻辑;3.9解释历史人物的动机与目标;3.10说明历史人物的价值观念。

4.历史研究能力:4.1判断文本中证据与结论的关系;4.2判断相关资料得出的结论;4.3依据相关材料与独立思考做出判断;4.4判断文本叙述的因果关系;4.5分析并解释情节编排对历史叙事的影响;4.6分析因果论证是否充分; 4.7分析历史叙述的意识形态模式;4.8解释叙事故事可能产生的多种影响。

历史文本阅读能力本来就包含历史思维能力,但是,历史思维能力随着历史哲学理论不断发展,人们对历史的认识也在不断加深,因此,历史文本阅读能力也会因此而不断改变。

(一)研究方法

历史文本阅读能力的测试研究比较艰难,需编制具有一定信度和效度的测量工具,来测试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处于何种水平。还需要通过问卷或访谈,调查学生阅读时的基本情况,以进一步了解他们对这类测试的看法。为此,研究方法涉及三个步骤:能力测试、问卷调查与相应的课堂讨论或访谈。以上信息收集工作限制在一周内完成。

1.能力测试的实施

先按照历史文本阅读能力结构编制一套简易的试题,试题以高一学生学过的高中历史必修二(近代经济史)为主。然后,选择江苏省扬州中学高一年级五个班240人,测试时间放在高一第二学期后半期。共发放试卷240份,收回有效试卷223份,占总数92.9%。最后,对资料进行初步统计。

2.历史文本阅读情况的问卷调查

问卷调查的对象与能力测试的对象一致,都是223人。调查时间安排在测试之后。调查开始前,指导教师强调:“这些试题没有对错,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思考和感受填写,真实就是最好的。”

3.历史文本阅读情况课堂讨论

选择高一年级必修二中有关经济全球化的教材资料三则,作为课堂讨论的依据。讨论主要涉及:文本的长度、深层含义的概括、多种对立观点的理解等方面。先后在高一的两个班,调查了13位学生。

(二)相关研究工具的设计

1.能力测试工具的编制

将历史文本阅读能力维度1的能力要求与历史文本内容(维度2)结合,形成双向细目标,兼顾文本的形式。如文字包括:近代汉语、现代汉语;历史文本包括:段落(最长100多字)、长篇(2200多字)、数据表格、图片如宣传画等。维度1经过细化后的具体要求共计31项,能力测试考察其中的19项,占61.3%。(详见下页表1)。

2.调查问卷

调查内容主要涉及三方面:阅读时的思考独立性、历史文本材料的难度、历史文本内容的难度。调查内容涉及整个必修二(经济史)的范围。

3.课堂讨论与访谈

选择两个高一班级,利用上课时间,讨论教材上的三段数据。三段数据围绕一个主题(经济全球化),文字有长短,分别是甲50字、乙187字、丙270字。从内容看,由易而难。第一段文本浅显易懂,关键词为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第二段文本涉及表面含义与深层含义,为翻译文字,说明全球化时期的政治经济规则;第三段文字为史学争鸣,介绍了三种完全不同的全球化观点。①

上课讨论时设置的问题包括:(1)这段文字中的关键词是什么?还有哪些?(2)有没有发现其中对立的观点?(3)你可能同意哪一种观点?为什么?访谈主要目的在于了解学生对测试和讨论的具体感受和看法。

(一)研究结果

1.历史文本阅读能力测试

(1)时序思维能力

在测试的四项具体时序能力中,“区分历史事件的先后顺序”最容易,测试的结果也体现了这一特点,有92.8%的高一学生选择正确。“对纪年方式变化的理解”正确率较低,只有27.4%。大多数学生将与本题无关的推论考虑其中,很多学生没有注意题目中的“变化”一词。有一半学生能够“发现文本的时间跨度或结构”,有23.5%的学生选择了B、D,他们不太明白时间跨度的含义。“判断时序的证据是否合理”难度较大,56.6%的学生阅读时没有注意图片和文字叙述的矛盾,只有28.1%的学生正确。(参见表2)

(2)历史理解能力

概括能力是历史理解能力的基础,第2题测试的就是最基本的概括能力。有82.5%的学生正确,14.8%对“近代化”不太理解,他们选择了D。“概括历史叙述中本质含义”掌握得也很好,有99.5%的学生正确。“归纳资料的核心问题”正确很高,达到96.6%,说明学生在概括归纳能力方面较强。归纳中心议题也是一种概括能力。但是,此题只有19.2%的学生判断正确,大多数学生思考不细致,不能把握核心观点。在“发现历史材料中的因果关系”能力上,学生思考过于宽泛,不能掌握由“原因”推导“结果”的严密推理。只有28.5%的学生选对。但是,在历史人物动机的判断上,正确的人数达到了77%,相对于前几项,这一项掌握较好。(参见表3)

(3)历史解释能力

这里测试的五项能力中,大约2/3的学生能够掌握。“解释历史叙述中关键词内涵”正确率59%。“依据图片信息进行解释”正确率达到68.2%。“解释历史人物的动机与主张”正确率达到80.7%。“解释历史人物的意识形态观念”也能达到57.8%。难度相对较大的是“阐释历史材料内容的结构”,正确率只有44.8%。(参见表4)

(4)历史研究能力

这里提出的“历史研究能力”是指在阅读中体现出来的能力。“判断文本中证据和结论的关系”错误最多,正确率只有9.9%。有39.9%的学生能“判断出文本中的因果关系”。“判断相关资料得出的结论”中,有59.2%的学生正确。在独立思考方面,有53.8%选择不轻易相信教材和新提供的材料。(参见表5)

2.问卷调查的情况

(1)高一学生更相信教材还是材料本身?

从调查可发现,大多数学生具备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对教材能够采取质疑的态度。相信教材的学生只有7.7%,相信与教材不同的观点之学生达到92.3%,其中有53.8%学生认为,需要进一步思考。

(2)高一学生阅读何种语言更困难?

大多数学生害怕古汉语,感到对此困难的人数达到了59.6%。然后是害怕近代汉语,有16.1%。

(3)高一学生阅读历史内容方面感到困难的是哪些?

按照难度大小排序,“近代中国经济史”最难阅读,达到49.8%,其次是“西方近代经济史”,达到19.1%;然后是中国古代经济史,达到17.7%。教师们感到困难的现代西方经济史,学生并没有感到害怕。

3.课堂讨论与访谈的情况

(1)关于历史文本阅读能力中的具体技能

在需要讨论的十项具体技能中,有三项学生比较容易掌握,它们是:1.1在阅读中发现时间的多种表达方式、2.7发现历史材料中相互对立的观点、2.8发现历史人物的情感或态度倾向。

掌握起来有一定难度的是:2.9发现历史材料中的价值取向、3.3区分历史证据与历史结论、3.4区分历史事实与历史观点、4.6分析因果论证是否充分。

很难理解和掌握的是:3.5说明历史叙述中因果关系的类型、3.8说明不同观点的理由是否合乎逻辑、4.7分析历史叙述的意识形态模式、4.8解释叙事故事可能产生的多种影响。

(2)课堂教学中的阅读问题讨论

在“甲50字、乙187字、丙270字”三段材料中,绝大多数学生读起来费劲的是资料乙,几次概括都不准确。其原因在于翻译语句的复杂性,特别是对形象化比喻的深层含义理解不到位。如“当其他人在编写游戏规则时”一句很多学生不理解。

在史学争鸣的阅读中,大多数学生能够看到三种不同观点,但是,要找到三者之间争论的焦点,有一半以上学生感到困难。而要发现全球化与民族国家之间矛盾,很多学生也感到了困难。

(二)初步讨论

1.关于历史文本阅读能力测试

编制一份能够反映历史文本阅读能力的测试需要进行长期的准备,其难度在于四个方面:

(1)将史学研究的思维方式通过高中生能够看得懂的简化材料体现出来。中国近年考试大多采用短小精悍的材料,阅读量也在逐步降低。但是,史学家在研究中正好相反,需要阅读海量的文本材料。因此,此次测试选择了一段较长的材料让学生阅读。在测试后的访谈中,有学生感到很困难,因为,从来没有这样读过历史材料。也有学生觉得很过瘾,每次考试都像是在看断章取义的东西,这一次终于看完整了,理解了历史阐释的过程。但是,此次选文还是太长了,根据推测应当在800~1000字较为适宜。

(2)历史文本阅读测试题需要检验。目前进行的尝试只是测试工具的初步探索,真正命制一套试题需要更大的容量,并经过大规模测试来检验其信度和效度。本次尝试选择的被试是扬州市最优秀的学生,今后还应该扩大被试的范围,将偏远乡村也纳入其中,并增加不同年龄段的被试。同时,试题编制需要按照建立题库的要求进行,至少需要3000道相关试题,且通过统计,按照难度和内容分类后,再进行检测。

(3)目前形成的历史文本阅读能力的结构还需要完善。仅仅通过这种测试难以进行多因素分析。在建立题库和大规模取样之后,采用SPSS19.0进行统计分析,才能得出相应的能力结构。不过,量化研究的方式一直存在争议,也需要质性调查的方式加以补充。

(4)后现代历史哲学的发展如何逐步融入历史文本阅读之中?海登・怀特提出的五项叙事框架,让人们看到叙事背后的设计。这种阅读能力如何细化,如何设置为学生的学习目标?还需要做更加深入的研究。

2.关于历史文本阅读教学改进策略

开展历史文本阅读能力测试的目的在于为教学提供更多支持。为此,在教学策略上,至少有以下几个问题值得探讨。

(1)历史文本阅读能力作为学生学习目标。本次测试中,高一学生所犯的错误大多是为掌握论证规范所致。访谈中,学生指出,不论是初中教学还是高一教学,教师大多在讲解教材,根本没有给学生自己探索的机会,这样的课堂教学只有教师的演绎,缺少学生的主动学习,恐怕此目标难以实现。这个意见非常重要,它涉及教师转变教学观念的问题。美国课程专家泰勒说过,教学目标就是学生学习的结果。由此观念出发,需要为不同年龄学生设置有梯度的阅读能力学习目标。

(2)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策略。要让不同阅读水平的学生都得到发展,就需要为他们提供课程或学习的选择性。这不仅需要将阅读能力细化,还需要为之选择大量分级阅读的历史文本,提出有梯度的问题和相应的文本材料,并建立一套相应的评估方法。否则,促进学生阅读能力发展的目标就难以实现。

(3)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问题。除了通识性的阅读方法,历史文本阅读的关键在于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然而,培养历史思维能力需要大量课时,而目前历史课程的知识点很多,按照正常进度都无法完成。哪里还有时间来培养历史思维能力?因此,从课程建设来看,新的课程标准不宜增加更多的知识点,且要删除一部分知识点,方能为历史思维能力培养空出时间。

(4)历史文本阅读需要学生经验的参与。历史知识最大的特征是过去性,有很多知识缺少了主体经验的参与,相应能力难以得到发展。比如要让高一学生读懂荣德生如何创业,只是提供一些材料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学生对投资、财务、风险等创办企业一无所知,他们如何理解创业的艰难呢?除了选取部分文学性作品外,还需要给学生讨论、提问的机会,也需要鼓励学生去一些工厂考察,了解创业的历程,以形成更丰富的经验,说明提升文本阅读理解水平。

本文通过借鉴美国历史课程标准和中国新编历史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构建了以时序思维能力、历史理解能力、历史解释能力和历史研究能力为主的历史文本阅读能力结构。通过阅读能力测试、问卷调查、课堂讨论和学生访谈,初步探索高中一年级学生在历史文本阅读方面的水平和问题,并结合教学实际,为阅读能力培养提出了相应的教学改进策略。

高一历史论文第8篇

在日常的历史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下面就这一问题发表个人的粗浅之见。

一、建立系统、完整的知识体系,是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前提条件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全面、系统的历史基础知识体系,就无从谈论能力的培养。因为分析、归纳、比较等认知活动均需要以扎实的历史知识作为前提和支撑。全面、系统的历史知识体系是对一定历史事件的背景、过程、结果、影响及与这一事件相关的横向与纵向知识联系的完整认知。学生头脑中有了纵横相交的知识结构体系,思维活动就有了广阔的空间和坚实的基础。如讲述“文艺复兴运动”的性质时,学生可能会质疑:文艺复兴为什么不是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复兴,而是古代人文精神的复兴?在解决这一问题时就需要对“古代人文精神”的含义及对中世纪神学黑暗统治和文艺复兴表现出的精神内涵的理解,这需要学生对以前所学知识有较深刻的认知。通过对比分析,学生就容易得出结论:古代人文精神已经湮没,它不是对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简单再现,而是古代人文精神的复兴和资产阶级文化的兴起。如果没有掌握 “人文精神的起源”和当时欧洲社会状况的有关知识,就不能理解文艺复兴的实质。因此,在教学中要加强对历史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线索、发展特征等方面的分析与讲解,使学生形成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在形成这种体系的过程中也能够提高学生的归纳、概括等能力。

二、掌握基本的史学理论,是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理论基础

历史思维能力包含对问题的分析、评价等活动,在分析、评价历史时,应该遵循一定的指导思想——史学理论。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对学生全面、客观和辩证地看待历史的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学生只有掌握了基本的史学理论,才能站在正确的和更高的角度去分析评价历史。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重视理论的渗透,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必然性与偶然性、历史地看待问题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等理论;还要加强历史观的教学,如“文明史观”“整体史观(全球史观)”“近(现)代化史观”等。熟悉并正确地运用史学理论分析解决问题,有助于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维导向,提升历史思维分析的准确性与科学性。如讲述“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时,可引导学生用不同的史观来分析,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新中国成立给中国政治、经济、社会和世界带来的重大变化。从“文明史观”角度分析“新中国成立是中国社会发展的里程碑,是文明的重大进步”;从“近代化史观”角度分析“它为中国工业化发展打下了坚实的政治基础”;从“全球史观”角度分析“它对国际工人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提供了榜样”等方面的意义。通过分析,学生对新中国成立的意义就有了全面的认识,也加深了对其意义的理解,还提高了在史学理论指导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利用丰富多样的课程资源,是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重要载体

现行的高中历史教材,配备有大量的课程资源。如有丰富的原始材料,历史插图、漫画,图形表格,许多的知识链接、资料卡片及相对应的课后阅读思考题。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将它们作为载体,结合课文所学知识,对其中相关问题进行讨论、论证,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如讲述“专制下启蒙”时,可采用“资料卡片”中伏尔泰的话来训练学生分析史料的能力,同时也能加深对伏尔泰主张“自然权利”学说的理解。通过课后“自我测评”中“启蒙时期主要思想家及其主张的表格”来探究“启蒙思想家的共同主张及他们的思想之间的关系”。学生在探究这一问题时,必须要运用概括、综合、比较等方面的能力,在思考与讨论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带了提高。教材中的这类资源相当丰富,教师在利用时,要根据学生的知识、能力和课程目标来选择课程资源,是选择图表、史料,还是选择知识链接?要根据实际需要,没有必要把教材中的全部资源解析透彻,应挑选其中有代表性的资源,挖掘材料的内在含义,讲清分析解决问题时所运用的方法与能力,做到以点带面,这样既能巩固知识又能提升能力。

四、开展生动的课堂探究活动,是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最好形式

学生在课堂讨论、探究活动中,必须要运用所学的知识,对某一问题进行分析探究,还要收集、整理、分析资料,同时在讨论中要表述和论证自己的观点,这需要学生具备历史学习的各种能力,因此,课堂讨论、探究是思维提升的最好形式。在历史教学中,创设新情境,设计新问题,开展课堂探究、讨论活动,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对学生的思维活动给予正确的引导与评价,不仅可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巩固基础知识,还可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能力。如讲述“理性之光与浪漫之声”时,提出“启蒙运动时期的人文主义与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有何区别?为什么会有这种区别?”这一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引导学生从这两个时期的思想家的主张进行分析、提炼,并且提示学生从事件的时代背景去寻求差别的原因。学生在查找分析各种材料的时候也在进行积极思考、论证,并且通过讨论达成共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各种能力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升。在开展课堂探究活动时,首先要精心命制探究题,重视题目的新颖性、可操作性和思维性。在探究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启发诱思;要掌握时机、因势利导;要鼓励质疑,紧扣主题,不断将探究活动引向纵深。

五、精选、精练习题,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必由之路

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在实践过程中得到提升与巩固的,做练习题就是一个重要的实践途径。通过练习把所学的知识与能力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的思维活动更具灵活性与准确性,这是学生思维能力提高的必由之路。教师在命制习题时,要有针对性与目的性,围绕练习的重点和能力要求精选题目,精心整合。如命制针对选择题、材料题、图表题、论证题等各类题型的专项训练,可提高学生分析、归纳、表述等方面的能力;亦可针对某种能力训练的需求来命制题目。在练习的过程中要用好、用足每一道习题,变一题一练为一题多练、一题多变、一题多解。如讲评选择题时可把其中的四个选项变成四道题目来讲解,亦可把题的知识点变式成材料题、问答题来演练。通过各种方式的训练,达到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与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