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配网工程论文

配网工程论文赏析八篇

时间:2023-03-23 15:16:11

配网工程论文

配网工程论文第1篇

关键词:10KV配网工程土建施工组织总设计

1总则

2术语

3基本规定

4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

4.1一般规定

4.2常规内容

4.3施工方法

1总则

1.0.1为保证本土建工程施工安全按时科学规范的完成,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发生责任不清、安全不到位等相关事故,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特制定本组织设计。

1.0.2本组织设计只适用于本单项土建工程。

1.0.3本组织设计引用规范是依据国家标准《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50326-2001的基本原则,结合实际情况和工程实践经验编制。

1.0.4除执行本施工组织设计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法律、法规和强执性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0.1施工组织设计constructionorganizationplan

以施工项目为对象进行编制,用以指导其建设全过程各项施工活动的技术、经济、组织、协调和控制的综合性文件。

2.0.2施工方案workingscheme

以单项施工项目或其中的某一个分部分项工程为对象进行编制,用以指导其施工全过程并重点考虑施工方法,机械设备利用,劳动力和材料安排的具体文件。

2.0.3质量管理体系qualitymanagementsystem

企业管理体系的一部分,包括为制定、实施、实现、评审和保持质量方针所需的组织机构、策划活动、职责、惯例、程序、过程和资源。

2.0.4环境管理体系environmentmanagementsystem

企业管理体系的一部分,包括为制定、实施、实现、评审和保持环境方针所需的组织机构、策划活动、职责、惯例、程序、过程和资源。

2.0.5施工工艺标准constructiontechnologyoperatingspecification

施工企业为达到不低于国家标准所规定的质量指标,依据企业自身积累的施

工经验而编制并在企业内部强制使用的施工操作说明书。

2.0.6横道图programbarchart

将一项工程分解成若干项工序(或工作),每项工序(或工作)用一横线表示,并将横线置于时间坐标之上,用以表示整个计划中各项工序(或工作)的起始时间和持续时间的工序流程图。

2.0.7网络图programnetworkdiagram

一种由一系列箭杆和圆圈(节点)所组成的网状图形,用以表示整个计划中各项工序(或工作)的先后次序所需要时间的逻辑关系的工序流程图。

2.0.8资源需求计划resourcedistributionplan

施工项目所需求的资源包含劳动力、建筑材料、预制加工品、施工机具、生产工艺设备及施工设施共六种。

1劳动力需要量计划:根据施工方案、施工进度和施工预算,依次确定专业工种、进场时间、劳动量和工人数,然后汇集成表格形式,作为现场劳动力调配的依据。

2建筑材料需要量计划:根据施工预算工料分析和施工进度,依次确定材料名称、规格、数量和进场时间,并汇集成表格,作为备料、确定堆场和仓库面积以及组织运输的依据。

3预制加工品需要量计划:根据施工预算和施工进度计划而编制,作为预制品加工订货、确定堆场面积和组织运输的依据。

4施工机具需要量计划:根据施工方案和施工进度计划而编制,作为落实施工机具进场的依据。

5生产工艺设备需要量计划:根据生产工艺布置图和设备安装进度而编制,作为生产设备订货、组织运输和进场后存放的依据。

6施工设施需要量计划:指根据项目施工需要,确定相应施工设施,通常包括施工安全设施、施工环保设施、施工用房屋、施工运输设施、施工通讯设施、施工供水设施、施工供电设施和其他设施。

2.0.9施工现场平面布置projectlayoutplan

在施工场地范围内,以紧凑合理、尽量减少施工用地为原则,合理布置各类施工机械、规划施工道路、确定各施工区域位置和场地面积、确定办公及生活设施的位置和面积、确定施工用水电管网位置。

2.0.10工程质量目标constructionqualityabject

根据建设项目施工图纸和工程承包合同要求,确定建设项目施工质量应达到的水平。常见的质量目标为:合同范围内全部工程施工质量达到国家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要求。业主亦可与承包商通过协商,确定质量目标为达到市优工程、省优工程、国家优质工程等。

2.0.11成本控制措施constructioncostcontrol

项目经理部在项目成本形成的过程中,为控制人、机、料消耗和费用支出,降低工程成本,达到预期的项目成本目标,所进行的成本预测、计划、实施、核算、分析、考核、整理成本资料和编制成本报告等一系列活动。

2.0.12项目施工风险projectconstructionrisk

通过调查、分析、论证,预测可能使施工方产生损失的不确定因素发生的发生概率及其后果。

2.0.13施工风险防范constructionriskpreventioninproject

承包商在对施工项目进行风险识别和衡量之后,根据风险的性质、发生概率和损失程度,以及承包商自身的状态和外部环境,针对各种风险采取不同的防范策略。常用的防范风险策略有回避风险、转移风险、自留风险、利用风险等。

3基本规定

3.0.1本施工组织设计必须在工程项目开工前进行编制,严禁边施工边编制或施工完毕补编制。

3.0.4对于相关施工工艺标准中有的内容,本施工组织设计没有编写,可参照工程部制定的相关规格和质量标准。

3.0.7本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前已熟悉现场、已掌握招标文件和施工图纸,已到现场进行实地调研并搜集有关施工资料。

3.0.8本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遵循了下列指导思想:

1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科学的施工方案和施工工艺;

2采用现代建筑管理原理、流水施工方法和网络计划技术,组织有节奏、均衡和连续地施工;

3认真编制各项实施计划,严格控制工程质量、工程进度、工程成本,确保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作好环境保护;

4充分利用施工机械和设备,提高施工机械化、自动化程度,改善劳动条件,提高生产率;

5科学安排台风、雨季、夏季高温施工,保证施工生产的均衡性和连续性;

6扩大预制装配范围,提高建筑工业化程度;

7尽可能利用永久性设施和组装式施工设施,科学地规划施工总平面,努力减少施工设施建造量和施工用地;

8优化现场物资储存量,确定物资储存方式,尽量减少库存量和物资损耗。

3.0.9本施工组织设计中的施工方案、进度计划和现场平面布置是经过多种方案比较的基础上,从中择优。

3.0.10本施工组织设计没有使用国家、省、市明令淘汰和禁止的建筑材料和施工工艺。

4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

4.1一般规定

4.1.1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真实性强,能够客观反映实际情况。

4.1.2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涵盖项目的施工全过程,作到技术先进、部署合理、工艺成熟,针对性、指导性、可操作性强。

4.1.3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包括常规内容和施工方法,同时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和企业素质,可增设附加内容。

4.2常规内容

4.2.1编制依据及说明;

本工程(土建)依据2005年10KV及以下配网建设与改造工程的单项工程《石排镇石洲大道四回路架设工程》线路平面走向图、本施工队多年的施工经验和施工管理能力及技术装备及工程项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施工环境、施工条件和自然条件编制而成。本工程工期紧,质量要求高,为保证优良的工程质量,使施工工艺达到一流水平,本《施工组织设计》中提出的施工方案、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力求具体、实用、针对性强,同时积极慎重地推广和应用先进的新材料、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向科技要质量、要工期、要效益。本《施工组织设计》是直接指导施工的依据。围绕质量、工期和安全这三大目标,在施工管理、劳动力组织、施工进度计划控制、机械设备周转材料配备、主要技术方案及措施、安全和工期的保证措施、文明施工及成品保护和工程质量保证措施等各个方面,做了统筹考虑,突出其科学性和可行性

4.2.2工程概况;

4.2.2.1工程构成状况;

本工程(土建)共浇铸BC-93铁塔2基,浇铸BB-27铁塔14基。共需开挖土石方292立方,施工过程中要消耗水泥400包、红砖30000块、石仔20砘、细沙30砘。

4.2.2.2为保证工程如期交付,本工程要出动现场勘测员1名、现场技术员2名、技工3名、力工20名;动用人货车1部、挖机1部、搅拌机1部。

4.2.2.3本工程地处石洲大道田寮段,位于公路一侧,此公路比较繁忙,车辆与行人较多,所以在施工过程中,安全因素尤为重要。

4.2.3施工准备工作;

1开工前,需要石排供电公司工程部到现场定位,并和当地政府协商好用地事宜方可开工;

2施工前,派车辆和力工将施工所需的原材料(水泥、砂、石等)运到施工现场,随时准备开工。(同时派人看守,以防被盗)

4.2.4施工管理组织机构;

4.2.5施工部署;

4.2.5.1工程总体目标;

争取在16个工作日内完成16个铁塔基础的浇涛,争取在2005年9月10号前交付工程。

4.2.5.2工程总体施工方案。

(A)基础开挖

1一般土坑的开挖:

开挖一般土坑基础,在挖掘前应将基面及基面附近的浮石等杂物清理干净,挖掘应自上而下进行,不得采用掏洞法挖坑。如坑底面积超过2平方米时,可由人工同时挖掘,但不得面对面或相互靠近工作。向外抛土时,应防止坑边石块回落伤人,休息时,施工人员不得在坑内。在开挖前,还必须对土壤进行多方面的了解,边坡距离要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加长或缩短,确保不发生坑壁坍塌现象。在开挖过程中要随时注意土壤的变化情况,发现土壤的湿度较大,或者土壤土质松散时,采取措施,或者对坑壁加以支撑。

2水坑的开挖

水坝和带有泥土的泥水坑的开挖,主要是视水坑的渗水量而定:渗水速度比较慢的水坑,用人工淘水的方法,边挖边淘水,挖到基坑的有效深度时,现浇基础应及时组织浇筑;如渗水速度较快的水坑开挖,必须配合抽水机械,采用边抽水边开挖的方法,使抽水速度快于渗水速度,这时一般对大于1.5米的深坑,需采用挡土板的方法来开挖,以防坑边坍塌,伤害他人。

3流砂坑的开挖

基坑开挖遇到流砂时,会出现流砂不断涌出的现象,解决的办法是如果流砂不很严重时,可采取大开挖的方法,直至能够施工为止。如流砂坑比较严重的情况,可采用砼护管的方法,护管的个数应根据地质情况来选择。

4人工掏挖基坑

对于地质良好<粘土类>的基础,为充分利用原状土,提高基础的抗拔能力,可以进行人工掏挖成型,这样不但减少较大的开挖方量,缩短工期,而且也便养护。采用人工掏挖施工,应有可靠的安全措施。掏挖时坑下、坑上配合好,随时鉴别各种深度的土质,如发现有易坍塌的土层,应及时处理,故不可冒险开挖,要防止掏宽底部土后,上部土方坍塌,造成人员伤亡事故。

5岩石基础开挖:

送电线路基础经常遇到坚硬的岩石基础,通常采用爆破的方法进行开挖,由于线路基础的爆破开挖面积小,经常采用凿眼机打眼和人工打炮眼两种方法来施工。人工打炮眼如双人施工时,一人扶钎,一人打锤,两个人不得对面,扶钎人应在打锤人的侧面,打锤人不应戴手套,每打一锤,钢钎要转动一下,打锤要稳、要准要狠。锤把与钎操作保持垂直,要特别注意勿锤伤人。机械打炮眼时,多采用汽油凿岩机,其使用按厂家说明书操作。炮眼打好后,在装药前应检查炮眼的深度是否符合要求,炮眼装药量不得超过眼深的一半,否则必须给予扩充,装药时,药包和雷管要轻填,轻放,用木棒轻轻压紧。以免药卷和药室间构成空隙而影响爆破威力。炸药起爆时,当用火雷管时,用火点燃导火索起爆,点燃前应将导火索线头的药用手捻散后,再点燃起爆,导火索的长度应根据需要而定。当用电雷管时,将雷管的引出绝缘线与电源连接起爆,铺设与接通电源由一人操作。

(B)浇筑施工

1现浇砼施工

有钢筋砼基础施工比较复杂,工作量大,浇筑适应性大,能适应各种载荷条件和各种土壤地质情况。

2立模:

目前基础采用木。

首先在基础坑内组装底层台阶模板(基础底部如为自成模可免去),然后逐层安装、固定各层模板,模板间应用U形卡、L形插销连接牢固,再由下向上拼装,也有模板的支立采用悬吊法,模板四周应设支撑,每个部位支撑不可少于两点,一般支撑在模板宽度的三分之一位置或接缝接头处。在模板的内表面涂刷隔离剂或脱模剂,也可用废变压器油或废机油代替,严禁滴漏到混凝土上或涂到基础钢筋上。

在模板的安装过程中,坑下作业要根据基础坑大小安排施工人员,模板要有专人传递,基础坑较深时,要用绳索栓紧后进行传递,用U形卡或L形插销连接模板时,待插销插入模板孔后再用小锤敲打固定,不得强行敲打,防止U形卡或L形插销飞出伤人。立柱模应用钢管或角钢,在上下端加箍,并辅以木桩打撑。模板立好后,应仔细检查各部构件是否牢固,在浇筑过程中应经常检查,特别是机械震捣,极易使模板、卡子松动,如有移位、倾斜要及时修整加固,并采取可靠的补救措施,而地脚螺栓固定在钢模上时更应牢固可靠。

3砼搅拌

砼搅拌分人工搅拌和机械搅拌。人工搅拌一般是水泥、砂石、水都已运到现场。并且拌一板就往坑内下一板。人工搅拌用锹交叉搅拌进行,防止铁锹伤人。机械搅拌要根据搅拌机的容量(最好是1包水泥或2包水泥拌和的砼容量接近搅拌的容量)确定每一拌的砂、石料用量,搅拌时间最短不得超过1分钟。采用机械搅拌时,搅拌机的电源要可靠、刀闸和线路要绝缘良好,防止漏电伤人。

4砼的下料及振捣

下料前应清除坑内杂物、积水。对干燥的坑基可用水湿润,防止砼石、浆分离,其自由倾落高底不得超过2米,如超过则应采用漏斗串筒,串筒离地面0.5米下段应垂直地面,以防前后浆的石浆分离现场,下料时应避免连续在一侧下料,否则会使模板受力不均产生位移,一般大雨天不宜浇筑。砼的振捣有人工振捣和机械振捣两种方法,目前一般采取机械振捣,因为人工振捣质量很难保证,且施工进度慢,浇筑的时间长。

人工振捣,在无筋砼的施工中,每250mm厚度振捣一次,具体操作为用钢钎不断插摇,同时用脚底踏振,直至整块基础连成整体,表面形成光滑浆面为止。在有筋砼基础中,每150mm厚度捣振一次。

机械振捣,按快插慢拨的原则使砼均匀振捣,同一位置振捣时间为10——20s,以砼中气泡逸出,砼表面呈水泥浆状为止,要防止振捣时间过长。机械振捣可采用排列式和交错式两种,插点距不应大于作用半径的1.5倍,插点距模板的距离不应大于作用半径的一半。振捣棒应插到下一层砼内的3——5cm深处,振捣棒应尽量避免碰接地脚螺栓和模板。

5养护

浇制好的砼基础,要进行养护,防止因干燥而龟裂。必须在浇完后12小时内开始,炎热或有风天气3小时以后开始,浇水养护用湿的草袋或席子、稻草等盖在混凝土上,经常浇水、保持湿润。直到拆模,拆模后如不立即回填基坑,对外露部分仍继续遮盖保护。在养护期间,基础的周围要挂标识或设置围拦,防止人员掉到坑内受伤。

6拆模

基础拆模时要求强度不低于设计强度的25%,拆模时间随养护的环境温度及所有水泥的品种而有不同,采用钢模板浇制的砼,拆模时间稍早一些,拆模应自上而下进行,敲击要得当,应保证砼表面棱角不受损坏,立柱较大的基础模板在拆过程中,应两人操作,模板拆完后不得乱丢,应整齐摆放在空旷的位置。人员不得在模板上走动,防止滑倒伤人。

7回填

对于现浇砼铁塔基础,在浇筑完毕,拆模以后经过监理公司及生技部人员验收,合格后进行基础回填。基础的下部是密实的原样土,而上部的回填土一般要求达到一定的密实度。要把回填土能夯实到与原状土一样,事实上回填土密实度普遍达不到要求,就使基础抗上拨及抗倾复的能力大为降低。1)一般土质的回填,每填入300mm厚,要夯实一次。夯实时应不使基础移动和倾斜,土中可掺块石,但树根、树枝等杂草必须清除。2)对于岩石基础在回填时应按设计要求比例掺土,以减少空隙,保证基础的稳定。若设计无规定时,可按石与土的比例为3:1均匀掺土夯实。3)冻土坑回填时应清除坑内冰雪,将大冻块打碎并掺以碎土,冻土块最大允许尺寸为150mm,且不允许夹杂冰雪块。4)对不宜夯实的大孔性土,砂土、泥、冻土等回填时应按设计要求进行或在工期允许的情况下,可采取二次回填,但架线时其回填密实度应符合上述规定。工期短又无法夯实,达不到要求的,应采取临时拉线或其它能使杆塔稳定的措施,目的是确保基础和杆塔的安全。

4.2.6施工现场平面布置与管理;

4.2.6.1施工现场各个不同阶段的平面布置;

(A)基础开挖阶段

(B)浇涛阶段

4.2.6.2施工临时用水;

本施工队自己解决用水问题.

4.2.6.3施工临时用电

本施工队自己解决用电问题.(自发电)

4.2.7施工进度计划;

4.2.7.1保证工期措施;

我施工队为了能按标准按期完成本工程,尽早发挥投资效益,我们主要采取下列措施:

1、施工力量迅速进场

实施本合同的施工队伍已选定,目前已开始熟悉投标图纸,开工报告审批后即可迅速进场,进行施工准备。机械设备将随同施工队伍迅速抵达,确保主体工程按时(或提前)开工。

2、施工准备抓早抓紧

尽快做好施工准备工作,认真复核图纸,进一步完善施工组织设计,落实重大施工方案,积极配合业主及有关单位办理征地拆迁手续。主动疏通地方关系,取得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支持,施工中遇到问题影响进度时,将统筹安排,及时调整,确保总体工期。

3、施工组织不断优化

以投标的施工组织进度和工期要求为据,及时完善施工组织设计,落实施工方案,报监理工程师审批。根据施工情况变化,不断进行设计、优化,使工序衔接,劳动力组织、机具设备、工期安排等有利于施工生产。

4、施工调度高效运转

5、对工程交叉和施工干扰应加强指挥和协调,对重大关键问题超前研究,制定措施,及时调整工序和调动人、财、物、机,保证工程的连续性和均衡性。

6、强化施工管理严明劳动纪律,对劳动力实行动态管理,优化组合,使作业专业化、正规化。

7、安排好雨季的施工

根据石排镇的气象、水文资料,有预见性地调整各项工作的施工顺序,并作好预防工作,使工程能有序和不间断的进行。

8、加强机械设备管理

切实做到加强机械设备的检修和维修工作,配齐维修人员,配足常用配件,确保机械正常运转,对主要工序要储备一定的备用机械,确保机械化施工顺利进行。

9、确保劳力充足,高效

根据工程需要,配备充足的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并采用各项措施,提高劳动者技术素质和工作效率。

4.2.7.2施工进度计划;

2005-8-17#19塔土石方开挖

2005-8-18#20塔土石方开挖\#19塔浇涛

2005-8-19#21、#22塔土石方开挖\#20、#21塔浇涛

2005-8-20#23、#24塔土石方开挖\#22、#23塔浇涛

2005-8-21#25、#26塔土石方开挖\#23、#24塔浇涛

2005-8-22#27、#28塔土石方开挖\#25、#26塔浇涛

2005-8-23#29、#30塔土石方开挖\#27、#28塔浇涛

2005-8-24#31、#32塔土石方开挖\#29、#30塔浇涛

2005-8-25#33、#34塔土石方开挖\#31、#32塔浇涛

2005-8-26#35塔土石方开挖\#33、#34塔浇涛

2005-8-27#35塔浇涛

2005-8-18至2005-9-5铁塔保养

2005-9-8工程交付

(以上进度计划如遇有天气等原因造成无法开工的,可相应推迟)

4.2.8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4.2.8.1质量管理组织机构;(见强力安装公司质保机构图)

4.2.8.2保证质量的技术管理措施;

本着对工程高度负责的态度,我们将贯彻“质量第一、科学管理、守约重誉、用户满意”的质量方针,认真执行国家有关质量法令、法规验收规程和有关标准,严格按合同文件、图纸要求进行施工,确保工程质量目标的实现。保证承建的工程安全、可靠、耐久、美观;工程产品质量合格率100%,优良率满足合同要求;合同履约率100%;

4.2.8.3材料检验制度;(由强力公司负责材料检验)

4.2.8.4工程质量的保修计划。

工程开工到工程投入使用,我施工队将全程跟踪土建项目,不断改进,不断更新.

4.2.9安全生产保证措施;

施工人员必须经技术操作培训合格后方可进入现场施工,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对入场工人进行全员安全培训,以班组为单位每周进行一次安全活动。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安全帽。特殊工种必须持证上岗。

4.2.10雨季、台风及夏季高温季节的施工保证措施。

石排镇近期多雷雨多台风,而施工现场处于公路一侧,两处没有可以避雨避暑的地方,所以我们施工队在工期紧张的时候在现场搭建竹棚,以备员工休息.并且严禁在高温及雷雨天气下作业.

4.3附加内容

4.3.1施工机械配备(附表)

4.3.2主要施工人员表(附表)

4.3.3主要器具合格证书(附表)

4.3.4工程平面走向图(附表:由工程部下发的)

配网工程论文第2篇

1.做好电力配网的管理与规划工作电力配网工程在管理的过程中需要依次做好以下工作:工程设计、施工监理、工程验收以及结算。这也是工程规划的有效流程,在建设前首先要做好施工图纸的设计工作,设计人员需要遵循优化配网结构、保证配网稳定运行的原则,在设计的过程中可以参考其他优秀的方案,要做好优化设计的工作,不能过多的修改,否则会影响工程的进度。

2.提高电力配网的技术水平在电力配电工程中,配电技术影响着配电网的稳定运行,只有提高配电网的技术水平,才能保证配电网稳定的运行。在配电网中需要应用带电技术,这一过程具有较大的危险性,需要在电气设备高压的环境下进行作业,技术人员要优化带电技术,还要做好安全防护工作,保证配电网可以在不断电的状态下进行作业,这样可以减少企业与住户的经济损失。带电作业工作效率比较高,而且灵活性大,不会受到时间的限制,可以在任何时间对线路进行维修,这有助于及时解决故障问题,可以保证配电网高效、安全、稳定的运行。只有提高电力配网的技术水平,才能避免出现安全事故。

二、降低电力配电工程造价的措施

1.优化设计。电力配网工程在施工前,需要做好工程设计工作,做好前期设计管理工作,需要应用较多的技术,还需要保证技术的适用性,这样才能缩短工程的建设工期,才能保证电力工程项目施工的效率以及效益。在工程设计前期,设计人员需要了解当地的实际情况,要了解配网网架施工的薄弱环节,要对规划设计进行优化,还要减少变更的次数,保证资金可以用在实处,提高资金、资源的利用率。施工单位要在电力配网施工前做好优化设计工作,一定要考虑影响因素,做好调整工作,还要对施工技术进行对比,选择高效、经济、安全的技术,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

2.做好设计变更的管理工作。工程变更包括多项内容,比如设计变更、施工条件变更、进度变更等。设计变更是电力配网工程中比较常见的现象,出现这一现象可能是因为设计深度不够,或者实际施工与设计不符等等,设计变更会影响电力工程的经济效益,所以,必须加强对设计变更的管理,要降低变更的次数,还要做好设计审查工作,设计人员需要向施工人员做好技术交底工作,要根据造价控制原则做好设计变更的管理工作,还要在施工现场进行规范性管理,这样才能保证工程保质保量的按期交付。

3.加强过程管理在电力配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要做好过程管理工作,在建设的各个阶段都需要进行管理与控制,工程中不同的人员需要各负其职,履行好岗位职责,在不同的施工阶段需要应用不同的技术。电力配网工程在建设的过程中,还要做好监督与检查工作,要保证工程的进度,还要根据实际对工程人员进行相应的调整,这样才能保证工程目标尽快实现。加强电力配电工程的全过程管理,可以保证电网工程的质量以及安全,加强过程管理,可以实现文明施工,有利于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

配网工程论文第3篇

各大城市10kv配网工程建设项目逐渐增多,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导致各种施工技术问题层出不穷,对于存在的各种施工问题,如果不及时进行处理,不但会影响工程项目建设质量,同时还会对投入使用后系统运行的稳定性与安全性造成影响,与供电服务质量有着直接关系。因此,为了确保10kv配网工程项目建设能够满足施工要求,保证电网能够稳定、安全运行,必须要对现存的施工技术问题进行分析,有的放矢的进行管理,不断提升供电服务质量。

210kv配网电力工程的主要施工技术问题

2.1施工方案与实际不符

工程施工方案的确定,是在实际施工需求上来进行,最大程度的将设计与实际相结合,但是在实际施工中施工方案并不能完全与实际情况相符合。在施工过程中虽然完全按照施工设计方案来进行,但因为受各种外界因素影响,而造成方案与实际不符,影响施工质量。例如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因为气候等不可控制因素对施工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又或者因为前期工程勘测工作不到位,致使施工方案设计的施工线路与实际线路规划不符。在施工过程中如果设计方案与实际施工不符,也不可随意进行变更,否则很可能一个环节的变更就会造成整个工程的变更,最终影响整个配网建设质量。另外,10kv配网建设路线比较长,在施工时往往是不同施工队负责不同路段,这样就会存在一定衔接问题,影响电网运行的稳定性与安全性。

2.2外力因素影响严重

10kv配网逐渐成为城市电网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受地形以及经济发展等因素影响,很多城市在10kv配网工程项目建设中,由于供电所能力有限,致使配电接线没有规律,线路连接混乱,具有很强的随意性,电网运行安全性与稳定性比较低。再加上部分地区环境污染严重以及自然环境恶劣,导致一些新建设时间不久的工程项目也发生运行事故,降低供电质量。另外,我国10kv配网传统供电方式为单端接线,具有很强的不稳定性,受外界影响比较大。随着技术的发展,逐渐以环网取代单端接线,但是部分地区仍是选用单端接线或者是两者相结合的方式,对电网的正常运行造成一定影响。

2.3施工技术处理不当

10kv配网线缆在被击穿后,并不能自主进行修复,这时如果不及时切断故障线路,将会因为电弧热量而烧坏线路绝缘,进而会出现跳闸以及相间短路等情况,致使整个电网运行受到影响。就我国10kv配网建设现状来看,如果单相接地出现故障,会造成不接地系统转变为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电网出现接地故障不但会产生大量的接地电流,而且还会形成极大的过电压,将会威胁到电缆、变压器以及开关柜绝缘等设备的正常使用。如产生故障的路段再次接地就会瞬间产生大量的接地电流,进而会出现短路状况,一旦发生相间短路情况,将会影响整个电网的稳定运行。

310kv配网工程施工技术改进措施

3.1确保施工方案与实际相符

施工规划是工程建设的基础与前提,其是否合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工程建设的质量。对于10kv配网工程的设计规划方案必须要能满足按线、按位施工要求,结合工程实地勘测结果,对规划中存在的不合理现象及时进行修改。例如,对于10kv配网的架空设计,必须要以城市架空走廊的实际情况为基础,全面了解当地管线敷设情况,以此来作为确定架空走廊设置的基础,确保其设计能够符合实际施工需求。对于10kv配网工程的单项涉及必须要严格执行外网规划设计要求,在进行设计时,必须要及时全面的与施工单位以及委托单位沟通,对于存在分歧的地方要及时解决,确定出统一有效的设计方案,更有利于复杂问题的解决,对于规划设计能够更有效的进行调整解决,降低施工方案与实际施工之间的矛盾。

3.2降低外力因素影响

为减少外力因素对10kv配网建设造成的影响,在施工前必须要做好实地勘测工作,充分了解施工地点地质环境以及气候等,以此作为施工方案设计的依据。另外,还需要充分了解当地供电所需求,以求能够在设计方案上充分体现出来。如果施工过程中遇到比较复杂的问题,需要详细了解每个路线的功能,将电网施工对其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另外,对于10kv配网施工材料的选择,应选择质量与成本都能满足施工要求的材料,降低材料对施工质量的影响。

3.3妥当处理施工技术

3.3.1严格遵循施工技术原则

在项目施工前,必须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实地考察,对线路所经过的城市与乡村地形进行详细的勘测,从中选取合适的道路作为依托,架空走廊一般都需要选择设置在主干道上。对于新建成的10kv配网工程应主要采取环网供电方式,并且对每段线路都设置分段开关与联络开关。如果工程选用环网供电模式,则需要多个变电所或者同变电所不同母线为电源点,相邻变电站10kv配网主干线使用单环形网络,这样如果电网中出现运行故障,将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确定事发点,有效缩短工程检修所花费的时间。另外,为了确保工程运行安全性与稳定性,要求重要的用户应选用双电源,尤其是设置应急电源,如独立于电网之外的发电机组、干电池以及蓄电池等。

3.3.2加强施工技术管理

以增强电网抗雷击能力为例,雷击是10kv配网建设与运行中影响最严重的因素。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必须要加强对此方面因素的管理,针对雷击灾害发生的成因进行研究,积极寻找解决措施。例如在雷击频繁发生的地区,可以安装避雷器减低雷击灾害发生的频率。其中对于避雷器的选择,必须要以满足电路稳定运行为基础,例如针式瓷横担避雷器机械性能比较差,并不适合用于大档距、大导线线路。

4结束语

配网工程论文第4篇

电网中的配网系统能够有效的对电网的相关信息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同时也能够在系统运行当中对所需的资料进行及时的分析和处理,以便更好的促进系统的正常工作,所以配网的主要的功能就是对电网信息的搜集和整理,当前,我国的配网电力技术最为普遍的一个特点就是能够在运行的过程中实现光纤和配电线截波的相互交换,这样的方式可以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提供更大的便利。

2、配电电力工程技术的管理作用以及管理的可靠性

2.1配电电力工程技术的可靠性分析在当前的供电网络当中,我国电力管理部门的相关人员对配电系统的管理还是非常重视的,同时效率也是很高的,这和相关系统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是分不开的,这也就证明我国的配电技术已经达到了一个非常高的水平,所以也能够更好的为整个电力系统工作效率的提升提供更为强大的保障,在这种大形势下,要促进相关行业和相关技术更好的发展,就对工作人员的个人素质和职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工作的过程中,相关的工作人员一定要具有较好的适应能力,同时还要有专业的知识和技术进行有效的支撑。为了能够达到更好的工作效果,相关部门一定要重视人才的培养,进行合理的技术和专业知识培训,使工作人员能够更好的在新形势下开展相关的工作内容。同时也能更好的促进系统功能的正常发挥,提高整个电力系统的运行质量。

2.2配电网电力工程技术中的停电管理电力运行当中要涉及到很多环节,所以其也具有非常强的复杂性,所在整个系统的运行过程中也会经常受到外力的破坏,系统自身运行中也会出现故障而使得其无法满足正常的运行需求,针对这样的情况,一定要采取有力措施积极做好相关环节的管理和控制工作,这才能更好的保证电力系统更加稳定的运行。当前我国的电网停电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一种是计划性停电。一种是临时停电,一种是夜间停电。这几种停电方式所产生的原因有着非常大的差别,所以要针对不同的类型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对于计划性停电的管理,相关的管理部门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管理工作的规划,同时对近期的管理工作要进行有效的评估。其次,对于临时性停电管理,相关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一定要能够对电路当中出现的一些故障进行准确的分析,并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有效的维修和处理,这样才能更好的保证电网的正常运行。最后,针对夜间停电的情况相关部门一定要组织相关的技术人员对电力系统进行及时的检查,对出现问题的环节一定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和维护,在这一过程中要尽量做到不浪费资源和能源。同时还要更好的保证维修的效果,从而解决系统无法正常运行的问题,提高系统的运行质量和运行效率。

2.3综合停电的基本情况分析就目前来看,我国的电力事业的发展已经逐渐的走上了综合电力的道路,也就是说在电网的运行过程中,更加注重对各个班组和各个部门之间的组合。首先,在综合停电期间,有关部门应该及时的对各种部门蔡文婵黑龙江瑞腾电力工程设计有限公司黑龙江哈尔滨150000的工作进行安排和协调,对于不同的班组之间的人员调度和管理要进行统一的规划,以保障各个部门之间的调度有序合理其次,有关部门还应该对现有的各个班组之间的系统管理和技术问题进行分析,避免重复停电导致的经济损失和管理效率的降低,也避免由此导致的系统的可靠性的降低。

3、完善配网网架,提高工程可靠性

3.1改革现有的供电方式目前我国的配网供电的主要形式为架空线形式,这样形式的直接供电从电网的发展角度来看,是一种比较落后的方式,因为它只能够实现当下供电技术和供电网络的简单连接,并不能为电网的其他功能的完善提供一个可靠的技术支持,因此,在对我国现阶段的电网改革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对供电方式的调整,以使其更好的服务于配电系统,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但是就目前来看,我国配网的主要技术问题还表现为相关的电网配置结构比较落后,所以,要想实现现代化的智能电网的升级,必须对现有的设备和线路进行替换,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改善系统的运行质量,才能有效的降低事故的发生率。因为,现阶段的金属设备和器具的严重腐蚀和生锈已经对电网的运行造成了安全威胁,仅仅通过对系统的管理方式的加强是无法排除这种安全隐患的,所以有关部门在未来的电网改革尤其是配网工程的改革过程中,应该注重对系统的相关设备的改造和替换值得注意的是,在设备改造的过程中,不能一味的求新,而是要根据现有的网络运行情况和需要,选择合适的设备和线路配置。

3.2简化电压等级,提高工作组配在输电的过程中,需要将现有的高压电力不断的通过各种形式来降压后再传输给相关的用户,以实现更好的用户使用,所以在系统中应该做好相关的降压设备的配置,以达到更加理想的降压的效果又因为,不同的用户对于电压的需求等级也是不同的,所以,在电压管理的过程中,应该根据不同的用户实际情况进行相关的电压管理,避免由于电压转换不当导致的电能的浪费,也避免由于电网的运行与实际的电压需求不符合,导致电网的运行质量的下降,因此,有关部门应该做好对电压的等级处理的管理工作,实现更好的工作组配,更好的服务于电压的转换和配网系统的运行。

4、结语

配网工程论文第5篇

对于10kV配网工程而言,其建设与管理系统应当包括的内容有用户基本信息、系统界面登录、电力设备台账、运行以及实验、故障缺陷、预警检修和电力设备方面的信息管理。在10kV配网工程建设过程中,软件技术是关键,比如B/S模式。对于配网工程建设管理系统而言,其模块功能实现与后台管理分析,采用的是Java程序来编写。通过与其他电网管理软件相比,在电力系统配网工程建设与管理实践中模拟运行,从而有效提高配网工程建设与管理工作效率。系统总体设计过程中,基于J2EE模型建设,以确保系统伸缩性、灵活性以及易维护管理性。在各项目子系统设计过程中,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1用户基本信息管理10kV配网系统建设过程中,用户基本信息管理非常重要,即对用户基本权限、系统用户以及匿名用户进行管理。其中,系统管理人员是该系统的最高权利用户,可以根据需要添加或者删除用户。系统用户以及系统管理人员具有系统运维责任,但普通用户只能对相关信息进行查看,或者提出意见和建议,管理人员根据实际需要和现实情况,可以对系统进行维护和管理。1.2登陆系统对于10kV配网系统而言,其登陆界面是系统首页,系统用户可通过该界面输入相关信息,核查信息后方可进入其中,所输入的信息资料正确时,才能进入该系统。电力设备台账管理过程中,主要是指设备信息基本情况浏览、相关信息的添加和改动等;在10kV配网系统建设过程中,信息管理设计即查看、删除和修改相关信息。实验信息管理,即各实验信息输入、删除和修改。在设计时要注意实验信息的汇总,制定相关的标准实现系统自动检验实验数据的合理性的功能。在故障信息管理功能设计时,应记录配网电力设备缺陷、故障信息等内容,管理人员根据上述信息内容适当地添加后者删除相关操作内容。在设计预警检修管理功能时,应当设置输入检修信息、检修记录汇总以及检修预警等功能。电力设备信息管理过程中,在系统设计时应当能够实现用户数据信息的输入,其中主要是电力设备相关参数,形成更为直观的曲线图,以供用户应用或者参考。1.3数据库设计对于10kV配网系统建设过程中,其建设管理设计过程中,数据库内的数据的添加、删除、更新以及存储和数据读取。根据不同类型的数据特征,建立数据表,以确保数据信息查看的简约、方便。第四,系统安全设计。10kV配网系统安全是工程建设与管理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因此需建立安全机制,确保用户身份安全、数据库以及系统操作安全管理机制。

2、10kV配网工程建设管理系统实现

2.1用户信息管理用户信息管理工作相对比较简单,在登录界面提示下,用户输入身份信息。如果用户登录失败,则系统需告知用户原因,比如密码不正确、未注册等;登录成功以后,系统界面会自动显示该用户权限,允许该用户实施相应操作。用户超权操作时,系统界面会自动弹出“权限不够”等字样,以此来提醒用户在权限范围内操作,一旦超过非法操作上限,比如“三次”,则自动退出用户界面,返回主界面。2.2业务管理对于10kV配网工程建设与管理系统而言,其基本的业务管理内容是个人工作平台、系统业务管理模块。就个人工作平台而言,其主要的业务内容是子系统内容;业务管理模块,主要是指系统运行安全、运行质量以及造价管理和技术控制等。在系统项目管理过程,页面设置时需包含相应的菜单功能,如用户信息、业务详情以及配网工程项目建设等,在设计过程中需根据配网工程项目建设需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2.3安全管理安全策划、评价以及应急等,对配网工程项目策划、施工以及验收、评估等阶段进行严格把关。在环境管理过程中,应当确保科学管理、改善环境。管理的主要目标体现在工作环境及安全健康,使顾客满意。

3、结语

配网工程论文第6篇

关键词:流体输配管网;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课程建设;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2909(2013)01-0098-04

面对21世纪国际国内对人才的新要求和国家对本科专业的调整,原暖通、燃气、建筑设备3个本科专业通过教育教学改革,整合为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教学改革的关键问题之一,是从原3个专业近20门相互交叉、重叠的专业课中,凝练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核心课程,组成新的课程体系。在全国高校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重庆大学经过深入分析研究和广泛交流,承担了流体输配管网课程的创建任务。13年来,笔者所在的流体输配管网课程教学团队在课程内容体系、教学方法改革、教学资源建设等方面不断探索、实践,课程已建设为重庆市精品课程、全国土建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和重庆市推荐部级精品课程。在此,笔者希望抛砖引玉,集思广益,将课程建设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一、课程在专业培养方案中的地位、作用及其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一)课程在专业培养方案中的地位和作用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各种工程问题有两类:流体输配和热质交换,流体输配管网课程是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技术平台课程[1-2],它建立在专业基础课程流体力学基础之上,主要讲述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所涵盖的暖通空调工程、城市燃气工程、供热工程、冷热源工程、建筑给排水工程、建筑消防工程、工厂动力工程等工程中共同的流体输配原理、管网系统的设计与调控方法。学生通过本平台课程的学习,可理解流体输配管网在专业中的重要性,了解流体输配管网在各种工程中的作用及其与工程其它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并通过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的配合,掌握管网系统设计计算、工况分析、调试和调节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形成初步的工程实践能力。

(二)与其他课程间的关系分析

与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导论课程的关系。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导论是必须的先修课程。学生通过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导论课程的学习初步建立“工程”的基本概念,了解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的作用,了解解决该专业工程问题的大致方法和途径,以及关于该专业工程系统组成的概略认识,帮助学生认识管网的基本构成、各构成的基本功能和相互关系,正确理解流体输配管网在该专业的重要性。

流体输配管网课程是暖通空调课程、燃气输配课程的先修课和平台课。这两门课程中包含的共通性的实现流体输送、分配的基本原理,管网设计与分析计算方法,流量、压力调控方法在流体输配管网课程教学中提前讲述。涉及到的上述理论知识可不必在其他课程中重复讲解,但需要讲清楚在不同工程问题中,流体输配管网的作用、承担的流体输配任务、基于工程具体特点对管网的特殊要求、与其他理论技术的联系,以及解决实际工程问题所需的综合方法。

与认识实习和生产实习的关系。认识实习实践环节应在课程开课之前设置,帮助学生认识流体输配管网的基本组成及各部分的功能。课程应在生产实习之前修完,生产实习环节最好安排工程管网系统运行调试,帮助学生巩固课程所学的理论知识,并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形成初步的管网工程运行调节与管理能力。

与毕业设计环节的关系。提供毕业设计开展管网设计水力计算、动力装置匹配、水力工况分析、工况调节方案制定的基本理论与方法。毕业设计提供学生应用上述相关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实际案例,使学生在实际应用中体会理论与方法的应用过程,在实践中形成计算与分析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教学内容的优化

(一)课程教学内容优化分析

教学内容的优化主要基于以下几方面。一是始终围绕课程属于本专业技术“平台”课程这一地位及其任务,提炼“共性”;二是围绕培养学生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的基本要求;三是及时吸纳本学科领域的学术研究、工程技术创新成果。经过十余年教学实践和三个版次部级规划教材、教学软件与学习辅导教材编写过程的探索,提出如下教学内容优化方案。

1.加强流体输配管网功能与作用的讲述

增加绪论部分,引导学生认识流体输配管网的任务、基本要求及在本专业中的重要性,并将第1章由原来的“流体输配管网类型与装置”改为“流体输配管网的功能与类型”,帮助学生理解“功能需求决定流体输配管网的类型和装置”。

2.加强流体输配管网共性的提炼

在流体输配管网的功能与构成、分类、管网之间的连接、管网水力特征与水力计算、泵(风机)与管网的匹配、管网水力工况分析与调节等方面努力提炼共性。将各种形形的管网归纳为开式与闭式、枝状与环状两大分类。在管网系统中应用能量平衡的原理,通过引入虚拟管道和虚拟闭合的概念,对各种枝状管网建立闭合回路能量方程,从而构建通用的管网水力计算、水力工况分析和管网调节理论。将管网的动力按照其特性分为重力作用力和压力两大类,并归纳出两类动力对管网流体驱动的共同性与不同点,及其对管网设计与运行的影响。

3.加强管网调节的内容

按调节的目标将管网调节分为初调节与需求工况变化调节两类,分析两类调节目标的共同点与不同点。按调节的措施将管网调节分为阀门调节与动力性能调节两类。分析两种调节措施对应功能部件——调节阀门和动力装置的固有特性及其在调节过程中的变化特征,归纳两类调节措施的优势、不足与适用场合。

4.加强案例分析在课程中的比重

在专业理论的教学中,用典型工程案例来反映抽象内容,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3]。将案例及对案例的分析贯穿全部章节,并在课程主要理论体系的教学内容完成之后,增加一章,结合典型案例,系统分析、讲解如何应用课程理论与方法解决工程问题,使学生整体把握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与理论体系。

(二)课程教学内容优化结果

优化后的教学内容按8章安排,各章节的内容如下。

第1章绪论,包括工程中的流体输配管网、流体输配管网在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中的作用。第2章流体输配管网的功能与构成,包括气体输配管网的功能与装置、液体输配管网的功能与装置、相变流与多相流管网的功能与装置、流体输配管网的基本功能与基本构成、流体输配管网的基本类型。第3章流体输配管网的水力特征与水力计算,包括气体输配管网的水力特征、液体输配管网的水力特征、多相流管网的水力特征、流体输配管网的水力共性、流体输配管网水力计算的基本原理、枝状管网水力计算方法、枝状管网工程水力计算案例(选学内容)。第4章泵与风机的理论基础,包括离心式泵与风机的基本结构、离心式泵与风机的工作原理及性能参数、离心式泵与风机的基本方程——欧拉方程、泵与风机的损失与效率、泵与风机的性能曲线及叶型对性能的影响、相似律与比转数、其他常用泵与风机。第5章动力和调节装置与管网系统的匹配,包括管网系统中动力装置的工作状态点、单级动力源枝状管网动力装置的匹配、多级动力源枝状管网动力装置的匹配、调节阀的流量特性及其与管网系统的匹配,动力装置与管网系统匹配案例(选学内容)、节阀配置案例(选学内容)。第6章枝状管网水力工况分析与调节,包括管网系统的压力分布图、枝状管网水力工况分析方法、枝状管网水力工况调节、枝状管网水力工况分析与调节案例(选学内容)。第7章环状管网水力计算与水力工况分析,包括管网图及其矩阵表示、恒定流管网特性方程组及其求解方法、环状管网的水力计算与水力工况分析方法、环状管网的调节阀与动力装置的匹配、环状管网水力计算、水力工况分析与调节案例(选学内容)。第8章流体输配管网的工程应用案例(选学内容),包括城市热(冷)力管网案例、城市燃气管网案例、空调(采暖)冷(热)水输配管网案例、通风管网工程案例、建筑给排水管网工程案例、公共建筑流体输配管网节能工程案例。

课程宜安排的实验包括管网系统压力分布与特性曲线测定实验、动力装置性能测定实验、管网系统工况调节实验。

根据各学校和课程教师的具体情况,选择1个或以上实际工程进行全面案例剖析,主要从管网的功能要求、构成、布置原则和方法、水力特征、管网设计计算、实现管网功能和保障管网可靠运行的重要技术手段与装置匹配、管网的调试与调节方案、应用情况等方面展开。

按照教学计划,课程3学分,教学进程安排在第5学期,理论教学48~54学时,各章学时分配建议为:第1章1学时;第2章5学时;第3章6~10学时;第4-7章各6~8学时;第8章6学时。宜另安排课程实验3~4个,每个实验2学时。

三、课程的教学重点、难点及其教学处理方法

(一)教学重点

管网系统的型式及其附属装置的作用;管网系统的共性特性;气体、液体、多相管流水力特征、共性与特性;管网系统水力计算的基本原理和水力计算方法;不同类型管网、不同条件下的水力计算方法选择与步骤、共同点与区别;离心式泵与风机的基本方程、性能曲线、相似律及其应用;泵与风机在管网系统中的工作点、工况调节、性能曲线;管网系统动力装置(泵与风机)的选择与匹配;管网系统特性曲线的获得、影响因素及调整方法,管网系统的压力分布规律、压力分布图的绘制与应用;管网系统的水力工况分析方法,应用调节阀和动力装置进行管网调节的方法;管网图的有关概念,图的矩阵表示,恒定流管网特性方程组,环状管网的水力计算及水力工况分析方法,环状管网的水力计算及水力工况分析软件的使用方法。

(二)教学难点

认识各种管网的共性和特性;压力和重力综合作用下的气体管流水力特征;两相流不同于单相流管网的水力特性,三种两相流管网的共性和特性;均匀送风管道设计,从掌握一种液体管网的水力计算推广到掌握其它各种液体管网的水力计算;泵与风机的理论性能曲线、实际性能曲线、无因次性能曲线的工程意义和使用方法;泵与风机的系统效应及其对泵与风机选用的影响,泵与风机的理论性能曲线、在管网中的实际工作性能曲线、标准试验获得的性能曲线的区别与联系,工程应用中的要点;管网系统特性曲线、管网压力分布图的绘制、分析和应用;各类管网系统的定压、调压原理;调节阀的应用方法;网络理论及其在管网分析中的应用。

(三)重点、难点内容的教学处理方法

(1)紧密结合工程案例进行理论教学。课程基本理论与方法来源于工程实际,学习的目的也是为了应用这些理论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在教学中紧密结合工程实例,引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讲解相关理论的抽象过程及实际应用。结合案例讲解的基本原则是案例要典型、有代表性,讲解透彻,切忌罗列案例;同时又要引导学生分析不同类型管网的区别和联系,使学生逐步形成“触类旁通”的分析能力。

(2)注重充分联系先修课程和实践环节,联系已学的理论知识和感性认识储备。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讲解流体力学中的基础理论与该课程有关理论、方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如流体力学中的能量方程、流动阻力的计算是针对一个流动段落的两个断面,而该课程将其扩展到管网中的任意回路。通过对比促进学生掌握该课程的重点、难点,使学生悟出流体力学基础理论的作用。

(3)加强实验环节教学,特别是综合性的实验环节,并要求学生对理论知识和自己动手获得的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对照,加深理解。

(4)布置适当的与工程案例相结合的课后作业,使学生在完成作业的同时“体验”理论方法的应用过程,加深理解,并逐步掌握其应用方法。

四、对任课教师知识和能力的要求

具备坚实的流体力学、流体输配管网理论基础;了解专业全局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规格要求,清楚专业课程体系及各门课程、各实践环节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作用,掌握所承担的课程与其他课程或教学环节的衔接关系;具有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理解工程实践对人才能力的需求; 具有新思想、新观念,了解学科前沿和发展动态,具有工程新技术研发经历和能力。

参考文献:

[1]付祥钊.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本科教育设置平台课程的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 2004,13(3): 58-60.

[2]肖勇全,张志刚,朱颖心,等.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中平台课程体系构建与教学实践[J ].高等建筑教育,2003,12(2):39-42.

[3]朱颖心,石文星.对工科专业课程教学方法的思考[J].高等建筑教育, 2011, 20(5):78-82.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and teaching methods for fluid pipe network

XIAO Yi-min, FU Xiang-zhao

(Faculty of Urban Construction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hongqing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45, P. R. China)

配网工程论文第7篇

谈及城网改造规划首先需要了解一下城市配电网其主要的工作内容是什么,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时时刻刻的离不开电,而城市配电网其主要是指除了提供电源的输电线路、变电所以外,还包括配电网。[1]其中输电线路和变电所是为配电网所提供电源的,配电网有多个组成部分,其分别为:高压配电网、中亚配电网以及低压配电网。而城网实际上就是城市配电网的简称,对城网进行改造规划就是对城市配电网进行改造规划。城网改造规划的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其分别为:对原有配电网的改造和扩建后新建的配电网。在城网改造规划的具体内容当中还包括规划的年限、编制、经济分析以及改造安排。

2配电网在进行改造规划编制时应注意的问题

2.1注意与城市建设相结合

对于城市配电网来说,其不仅仅是电力系统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更是城市建设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尤其是电力行业还是我国的基础性行业,其更是如此。[2]因此配电网在进行改革规划编制时,一定要注意与城市建设相结合,这样才能做到双向发展。

2.2注意符合城市配电的特点

城市配电共有六大特点,其分别为:①电网的负荷相对较为集中且符合密度额十分的高;②用户的用电质量要求都比较高;③由于配电网的设计标准比较高,因此在安全和经济的合理平衡之下,供电需要有较高的安全可靠性;④即使配电网的接线较为复杂,依旧需要保证其调度的稳定性;[3]⑤由于配电网在自动化这方面的要求比较高,因此对电网的管理水平要求也就比较高;⑥配电网当中有关的配电设施的要求比较高。

2.3注意对资金进行合理规划使用

目前,由于我国国家资金有限,给予配电网改造规划的资金是有限的,这也就要求规划人员在对其进行规划的时候需要合理有效的利用资金。那么相关工作人员在规划的时候应该如何做呢?首先我们需要清楚的是,对配电网的改造并不是由一个人来进行规划的,因此相关的工作人员每个人首先都可以将自己的规划内容制作一个方案,然后对所有提交的供电方案进行参考选取,选出最佳方案。[4]而方案的选取标准则是以资金的投入和有效性为中心,合理有效的使用资金能够为供电部门和全社会带来最大的综合经济效益。

3对配电网在电力工程建设当中的展望

3.1合理布局电网结构

对于配电网的经济运行以及管理来说,对电压的等级进行简化之后,对其是有利的。目前,我国城市配电网当中所使用的电压有35kV、100kV、220kV、380kV等。那么目前我国城市配电网的发展趋势是将110kV的电压引进市区,将市区当中的35kV逐渐的淘汰。其实对于任何事物来说,完美、完善是其一直追求的目前。同样的,对于电网结构来说,一个合理完善的城市电网结构的布局是非常重要的。合理布局城市电网的结构,能够有效的满足城市居民现阶段对电力资源的需求,还能够满足、适应发展的裕度。[5]这相比我国以前城市配电网的布局,合理布局电网结构能够使电网变得更加的灵活。

3.2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进行改造

随着科技的进步,我国越来越多的设备趋于智能化。对于城市配电网来说,技术的结合也是十分重要的。目前技术已经成为配电网改造规划的核心内容。目前,国外一些发达国家的配电网配置就结合了科学技术,例如:箱式变压器、架空绝缘导线等等的应用,对于我国城市配电网来说都是值得借鉴的。只有不断的吸取别人的长处来充实自己,自己才能变得更强大。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城市配电网是保障城市居民日常用电的,因此对城市配电网进行规划改造是必然的。本文主要对城市配电网改造规划的内容以及配电网在规划的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再根据本人自身的想法提出了两点相关的建议,希望对我国城市配电网的改造规划能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作者:梁嘉升 单位: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蒙阴县供电公司

参考文献:

[1]马建.宿迁洋河镇区域配电网规划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

[2]李志锋.中小城市配电网规划实施策略及其应用[D].华南理工大学,2015.

[3]史阳,辛文增.论城市配网规划与建设的发展趋势[A].北京中外软信息技术研究院.第五届世纪之星创新教育论坛论文集[C].北京中外软信息技术研究院,2016:1.

配网工程论文第8篇

关键词:网络工程;自主探究;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l引言

目前,高校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其一是对网络工程应用型人才存在认识上的偏差,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的应用型网络工程人才不相适应;其二是网络工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需要探索,特别是网络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内容、形式等问题需要研究,学生实际动手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其三是现有的网络工程专业教学材料不能满足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要求,教材理论性强而且知识陈旧,不能反映网络技术高速发展的现状。据笔者调查研究,网络工程人才的供求出现了三个不平衡的现象,其一是企业及社会对网络工程人才的需求量大,但能满足社会需要的毕业生少;其二是高校IT相关专业的毕业生量大,但能够顺利就业的人数少;其三是学生在学校学习的理论知识多,但毕业后能解决实际工作中问题的能力弱。这就造成了网络工程人才需求两个方面的困难,一方面用人单位求贤若渴,另一方面毕业生就业困难。

2网络工程应用型人才岗位分析

网络工程人才是通过学习和训练,掌握网络技术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网络技术人员,他们能够从事计算机网络系统的设计、建设、运行和维护工作。一般的网络工程应用型人才岗位主要包括网络设备销售、网络售前工程师、网络工程项目经理、网络施工员、设备调试员/设备测试员、售后技术支持人员、售后培训服务人员、行业方案咨询师和网络系统维护人员。

网络设备销售的基本职责是探寻客户需求、及时与售前工程师沟通项目信息、负责IT产品的行业销售、搜集项目信息、传递产品和方案价值。

网络售前工程师的基本职责是配合网络设备销售人员与用户沟通信息,分析用户需求并制作技术方案;配合客户经理完成与用户的技术交流、技术方案宣讲、应用系统演示;配合市场人员完成应用系统演示,撰写产品宣传资料;配合合作厂商开展技术交流。

网络工程项目经理的基本职责是按照合同的要求组织施工团队,明确施工技术文件要求,监督设备安装和调试,参与关键性设备安装和调试,监督工程进度和工程质量,组织网络测试和网络验收,书写项目总结报告和整理项目资料。

网络施工员的基本职责是按照项目规划,负责网络项目现场施工,负责向项目经理汇报项目进展,按照施工图纸进行设备安装,按照工程施工图纸,进行线槽、桥架的安装,线缆铺设,施工前耗材和器具准备,施工后器材管理,工具归位,填写工作日志,能处理工作过程各种突发事件,配置、调试IP通信设备。

设备调试员/设备测试员的基本职责是明确施工技术文件要求,配置、调试网络设备,安装网络软件,设备故障排除,测试网络,评价网络质量,验收网络工程,网络系统维护,配置、调试IP通信设备。

售后技术支持的基本职责是排除网络故障,及时响应客户应急要求,与客户和同事保持沟通协调,具有较强客户服务意识,能完成各种服务文档撰写,配置、调试网络设备,配置、调试IP通信设备。

售后培训服务的基本职责是收集客户信息,建立客户信息库,制定培训方案,规划培训课程,组织培训,配置、调试网络设备,设备故障排除,收集客户反馈意见。

行业方案咨询的基本职责是探寻客户需求,及时与售前工程师沟通项目信息;配合客户经理完成与用户的技术交流,技术方案宣讲、应用系统演示;配合市场人员完成应用系统演示,撰写产品宣传资料;配合合作厂商开展技术交流。

网络系统维护人员的基本职责是收集企事业单位信息化需求,分析需求并制定实施方案,配置企事业单位的网络设备与服务器,保障单位网络与服务器系统的稳定快速运行,制定企事业单位网络信息化制度,配置、调试IP通信设备。

3自主探究式学习模式

自主探究立足于建构主义及主体教育的理论,它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主动探究科学问题的实践活动为策略,使其理解并尝试研究自然规律所经历的探究过程,并在其原有的基础和水平上一层层地建构、累积新的知识,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体验做科学研究的酸甜苦辣,解决问题是贯穿这一过程的主线,而学生知识的主动构建则是最终的教学目标。基于这种教育理念而建立的教学方式具有实践性、开放性、主体性、灵活性等特点,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供了温馨的土壤。自主探究性学习的目的,就是努力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得学生在校期间养成善于独立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培养创新精神,为今后的自主学习和独立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由于该模式主要以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为基本原则,所以必须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重视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自主探究式学习模式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不同教学环节有所不同,但一般都遵循的程序是创设情境,确立目标,激发动机;自主探究,掌握新知,提出疑问;反馈交流,启发导学,解疑释难;强化训练,总结巩固,迁移应用。该模式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中心、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创新精神为核心的特点。它是一种把教与学有机融合为一体的高效教学模式,非常适合于培养网络工程应用型人才的特点。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带着问题学,并且总是处于动眼看、动手做、动脑想的积极的思维状态,在不断解决问题的同时掌握了新知识和提高了能力。

4网络工程自主探究式模式设计

网络技术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发展迅速,这就要求高等学校一方面要准确的定位专业培养目标,并根据培养方向传授给学生网络工程应用型各岗位必备的知识和技能;另一方面要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在校期间即使全部掌握了现有的网络理论知识和网络技术,也并不意味着能适应将来的工作岗位,新的网络技术和知识不断产生,网络中存在的许多问题需要自主研究和探索解决,只有交给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才能够让学生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发现问题并不断的解决问题。探索出一条以提高学生理论知识为基础、以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网络应用型创新人才自主探究式培养模式,是提高网络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

笔者以建设一个校园网络为例,构建了一个网络工程实践性教学环节自主探究式的教学模式,并在学生毕业实习的环节加以应用。按照自主探究式学习模式,一个一个环节的开展教学实践活动,将学生分成不同的网络工程岗位角色,完成整个网络工程的咨询、网络工程设计、网络设备的模拟采购、网络施工、网络设备的安装调试、网络运行维护和提交网络工程文档,直到网络工程的验收全过程。

4.1创设问题情境,提出问题

提出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开始,笔者创设的问题情境是我校校园网络的第一期工程,网络覆盖了学校两个校区的所有办公楼、实验楼和教学楼,涉及到网络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等网络设备,也涉及到网络布线、服务器的安装和配置,还涉及到网络供电和网络安全。真实的问题能够引起学生的探索热情,该问题与学生的生活学习密切相关,强调学生对网络工程知识和技能的综合应用。

4.2成立小组,分工协作

将两个班分成六个小组,每个小组扮演一个系统集成企业并选出一名研究能力和组织能力较强的学生作为组长扮演网络工程项目经理的角色。组长组织全体组员一起讨论学习的目标、研究问题的方法、研究问题的进度(包括小组各个成员的进度安排和整个小组的进度安排)和每个成员的分工情况,包括一般的网络工程岗位人员,即网络设备销售、网络售前工程师、网络工程项目经理、网络施工员、设备调试员/设备测试员、售后技术支持人员、售后培训服务人员、行业方案咨询师和网络系统维护人员。

4.3自主探究,制定网络实施方案

教师扮演用户角色提出网络建设项目的实际需求,事先准备好并提供网络工程项目的各种信息资源,包括各楼网络信息点的分配原则和一些与网络工程相关的客观条件限制,然后指导各个学习小组通过各种途径收集与问题解决有关的各种信息资源,包括各种网络设备、服务器、网络线材的型号、性能和功能特点,由各小组自主探究甚至实地考察网络工程施工现场。

各个组员将各自收集到的资料汇总,相互之间利用网络通讯工具进行交流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选出最优的问题解决方案,最后利用文字处理工具、电子文稿制作工具和网页制作工具将最终的方案表示出来,完成网络拓扑和实施的具体方案。

教师组织每个小组派代表向全体学生汇报本组的网络工程解决方案,其他小组进行评价,营造一种积极进取、勇于创新、民主和谐的气氛。

4.4模拟实施,安装调试,测试运行

各小组按照各自的网络工程方案组织实施。在实验室中,学生利用已有的设备搭建一个模拟平台,包括模拟室内外布线、各种网络设备和服务器的安装调试,同时通过网络设备接入到校园网络中去,进行实际的运行,并测试网络的功能和性能是否能达到设计的标准和要求。

4.5验收汇报、总结评价和反思

在整个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指导各个小组写好研究日记,让他们及时记载研究情况、发现的新问题和研究的进展,真实地记录每个成员的体验和感受,为总结和评价提供依据。

教师组织每个小组提交全部过程文档,并再次组织每个小组向全体学生汇报本组的网络工程实施过程、全部工作和网络安装、调试运行的结果,各小组之间再次进行评价。教师要求学生对研究探索的过程进行反思,思考自己从中获得的知识、技能、协作学习的能力和自己对小组做出的贡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