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机械工程概论论文

机械工程概论论文赏析八篇

时间:2023-03-23 15:13:07

机械工程概论论文

机械工程概论论文第1篇

关键词:机械设计 教学理论 教学实践

机械设计课程是一门老课程,人们已经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但也存在传统的习惯和间题。机械设计及制造专业(简称机械设计专业)是一个新专业,人们具有许多教学创新的机会,却也存在不同的看法和做法。这种情况促使作者在教学研究中注从理论上探索设计教育与设计教学的规律,三年连续写出数篇论文。从局部的、具体的教学问题开始做深入的理论分析到从总体的教育规律和策略方法出发做系统的理论研究,取得了认识上和观念上的飞跃。

综合设计教育理论研究的内容有:

(1)运用拓扑理论的基本概念,构筑人类设计思维的拓扑模型,从而得出培养设计人才的实质内容和必由之路,使之成为教学改革的理论依据。

(2)运用系统理论的基本方法,建立高校设计教育的策略进程,从而澄清了各门课程的分工联系,确定了机械设计专业的教学进程和机械设计课程的边界、联系及教学秩序。

(3)运用信息理论的主要论述,分析教学过程中信息传递的本质、质量、数量、通道和空间,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和课程教学的荃本建设。

(4)运用耗散、突变与协同理论的基本观点,分析创造性设计思维的内部因素、外部条件、观念更新和行动指南,作为教师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指导思想。根据设计教育理论确定的设计教学规范.大大地提高了教学改革的目的性和自觉性,必然引导教学水平的大幅度的提高。这种以科学理论为依据,以大量生产实践为基础的教学研究取得了预期效果。根据“实体概念集合是设计思维空间的支柱”这一原理,坚定地在机械设计课程中引进认识实习。进行实习基地课程建设和组织教学,这样从根本上解除了长期存在的由于学生缺乏感性认识和实体概念所带来的一系列的教学间超,并使学生提离觉悟,开始树立工穆愈识和生产观念,参加这一教学活动的青年教师也得到锻炼和培养。同理,在机械设计专业生产实习中,作者着重地进行实习基地选择和课程建设,针对所选的现代大工业厂矿的特点,不断地改革传统的实习内容和指导方法,大大提高了机械设计专业生产实习的教学质量。

在实习教学的基础上,作者担任一系列课程的教学任务,其中有机械设计、机械概论、现代设计方法学和机械设计学等裸程。在系列课程的讲授方面具有以下共同特点:

(l)口绷粉设什知识传授,培养设计能力,

(2)充实大t设计实例,达到理论联系实际,实际提高到理论的认识;

(3)调整完善讲授的系统,使之规范,消除内容零徽、多杂的现象;

(4)用现代设计的概念和方法有效绝更新教学内容,

(5)总结出“讲授法十则”进行课程内容的讲授,并在机械设计课程中采用课内系统讲授与课外集体质疑讨论(每周1次)的方式文替进行教学,取得极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研究了设计方法学、机杖零件学习指导和自学笔记、现代设计方法学简明教程等5种文字教材和齿轮传动电视教材。这些教材在内容、形式和编制技法上都有所创新,进一步提高了教学质量。在教学中,作者肩挑起培养学生创新设计思维的重担,加强创新设计思维的教育。为此,除编写讲义、教材外,还设计了概念设计表格图册,用来系统地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能力,组织和进行机械设计课程教学的专用教室的建设,这样解除了长期教学环节多、教具重和电化教室分徽带来的困难。这种专用教室因其功能多、占地少、经费投入低、效益面宽、利用率离等特点,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经过以上综合地进行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工作,使得课堂教学的质量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为了对设计作业做系统的组织和指导,把学生的设计能力一步一步地提高到不同层次的高度,作者多年来做了大量的设计教学改革的试点.在机械设计课程教学中,做了习题的改革、作业的改革和课程设计的改革,形成新的作业的系统,并开拓了20个新课题,真正地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在机械设计学和设计方法学课程中,指导学生做概念性设计作业;在专业课程设计中指导学生做结合生产实际的技术性设计;在毕业设计中指导学生做较大系统的全程设计及单项优化设计等公学生最终达到的设计水平,无论在难易程度、熟练程度、图面质量、思维能力以及知识的全面应用等方面都能达到优良的水平。

几年来,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的内容丰富、全面、系统,有所创新,教学实践效果始终保持优良,成效显著.成果的取得是由于党的教育方针正确、组织的领导、行政的支持、群众的帮助和师生共同的努力的结果.其中,作者出于对教育事业的满腔热情和创业精神,把近代数学及现代科学理论引入教学研究,把生产实践与理论教学、科研与教学结合起来,进行系统的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大大地提高了教学研究和教学实践的水平。我校在夯实专业基础课的同时,特别注重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不断地在提高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这一实践环节的教学质量上下功夫,经过我几届毕业学生的工作实践,取得了一些成果,愿与同仁共享,文中不妥之处还望指出。

参考文献:

[1]徐泳龙;机械设计课程教学方法的探索和实践[J];南京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01期

[2]陆笑容;机械设计课程的教学与能力培养[J];重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6年01期

[3]于晓文;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教学改革的探讨[J];辽宁高职学报;2008年12期

机械工程概论论文第2篇

“机械控制工程基础”课程是机械工程类学生一门重要的专业技术基础课,是控制论与机械工程技术理论之间的边缘学科,研究以机械工程技术为对象的控制论问题[1-2]。由于该课程所研究的问题具有普遍性、概括性,而使该课程涉及的知识面非常广,理论性极强,且非常抽象,造成学生在学习该课程时感到“对所学内容不易消化吸收―― 比较难学、且针对性不强―― 乏味”等不良现象出现。这无疑最终使得相当一部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变差,产生厌学情绪,影响该课程的整体教学质量,也导致这部分学生知识体系链出现断链,制约其整体知识结构的全面建立。为了使学生树立起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为后续课程提供理论基础和设计分析方法,并为运用机械工程控制理分析和解决该领域实际问题奠定基础,本人根据这门课的教学经验有以下几点注记。

1 教学几点注记

1.1 教学方法应理论―实践―再理论

本课程所讨论的基本问题是在工程实践的基础上提升和抽象出来的内容,是分析和设计控制系统的共性问题,而具有高度的概括性、理论性。为了使学生较好的掌握和领会该课程的本质特性和其在研发前沿机械工程技术的重要性,首要的任务就是必须加强基本理论教学,这是这门课程的根。例如,对于“拉普拉斯变换的定义、性质和定理”这部分内容应该详细、重点的介绍,而不应该一笔带过。纵观现在的教材,有相当一部分把这部分内容并入“数学模型”这一章节,显然降低了该部分内容在这门课程中基础性和重要性。

在掌握一些基本理论的基础上,也一定要与实际结合起来,才能显示这门课的工程应用价值。在教学中多举一些机械工程应用实例,并详细地讲解如何用“机械工程控制理论”指导机械工程领域设计问题,诸如由“机床―夹具―刀具”工艺系统设计时的控制论问题、由“轮胎―车架―车体”组成车辆悬挂系统设计时的控制论问题等。

在教学中,既注重课程的理论性,又加强与工程实际的联系。这样,既克服机械工程控制理论的抽象性,又坚定了该理论来源于实践并再次指导实践。使学生的学习目的明确,能调动学习性趣,从而很好地促进理论教学效果。

1.2 教学内容应提炼、重点应突出

“机械工程控制基础”的理论体系非常庞杂,在大纲要求有限的学时内不可能讲授完全部内容;况且对高等教育本身的培养性质来说,也不必把教材中的全部内容都进行介绍。因此,在教学中,应根据机械工程领域的应用实际,仔细分析研究教学内容,深刻理解教材的知识结构体系,对教学面进行精心提炼。既要保证学生对该课程的发展现状有全面的了解,又要保证教学中重点突出机械工程控制论特点。如:在教学中对于分析控制系统的性能特性时,应详细讲述机械工程领域应用广泛的时域分析法和频域分析法,而对于根轨迹法就不予详细讲解。

该课程理论的普遍性、通用性等特性,造成该课程的一些基本概念、定义及定理等具有深刻的内涵,如拉普拉斯变换的定义、传递函数的概念、频率响应的定义、系统的稳定性概念等。因而,在教学中,应注重强调对这些基本概念、定义、定理等的理解和应用;对于他们的推演过程,应适当的简化(只要推演过程精确即可、不必追求推演的严密性[3]),其目的是帮助学生的理解、记忆及灵活应用。

在教学中要分清主次,对于重点内容要突出讲、深入讲,如:典型环节、二阶振荡环节、频率特性、Bode图、稳定程度判断等。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领会该课程的本质,进而应用该课程理论解决机械工程领域实际问题。

1.3 教学方式应多样化

对于教学方式应当多样化,如:板书教学与多媒体结合、实践实验教学与仿真教学结合等。这样可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教学质量。

1.4 加强学生应用能力培养

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应用,用理论去解决工程问题。在教学应加强培养学生用机械工程控制理论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首先,在理论教学环节,加强控制理论与工程应用的结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机械工程实例,使学生的学习目标明确,提高学生理论应用实际意识。

其次,注重实验实践教学环节建设。课程应设置一些诸如典型环节的模拟分析、时域和频域的相应实验以及稳态误差的研究等验证性实验,也应设置相应的设计性、创新性实验,让学生应用控制工程理论解决机械工程领域的结构设计问题。

最后,着力培养学生应用仿真软件进行模拟分析应用能力。通过应用仿真软件模拟分析真实的机械工程控制系统的性能特性,可以提高了学生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科研能力,为他们后期的专业学习以及将来工作和深造打下坚实的基础。

机械工程概论论文第3篇

[关键词]机械设计 可靠性 改进与发展

中图分类号:TV7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6-0277-01

一、前言

机械设计这一学科,大家并不陌生,但对其可靠性的研究,却不是那么大众化了,早前人们就常用“可靠性”这样一个非量化标准来判定一款产品的质量好坏,当然,这也仅仅依据判定者的个人经验来判定产品可靠性如何,所以还未有一个量化的标准来判定产品的可靠性。但随着人们对于可靠性研究的深入以及钻研,发展了基于概率论的随机可靠性、基于模糊理论的模糊可靠性、非概率可靠性,以及最新的结构系统概率-模糊-非概率混合可靠性,这就足以表现量化判定产品可靠性的实践方法已经从有到无,再发展到现如今的高度,这一领域取得了不朽的进步。此外,对于机械设计的复杂程度,由原有的理论分析方法又增添了更加精确的分析方法,使其理论方法日益丰满和完善,并且已经渗透到其他学科领域。现如今,机械设计的可靠性已经成为判定产品的关键因素之一,在我国未来的科技发展以及社会化程度提高过程中,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必将会得到大范围的应用以及更深入的研究。

二、机械设计的可靠性研究的历史

结构可靠性理论研究的起始阶段可以追溯到20世纪前叶,科学家们把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应用到结构安全度分析上。而真正的机械设计可靠性理论研究是从1930年开始,W.A.Shewhart的SPC,首次将产品质量检测技术和可靠性技术联系在一起。此后机械设计可靠性理论研究在那一阶段取得了空前的进展,到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理论研究已经相当成熟,特别是大多数国家已经开始研究在设计中如何规范应用,使得机械设计可靠性的研究迈入到新的高度。

三、有关机械设计的可靠性研究改进与发展

就目前的大部分机械设计产品来说,怎么样改善设计质量、完善设计技术、改进设计理论、减少设计周期是非常关键的,重要的是这些因素都与设计的可靠性有着紧密的联系。现如今,可靠性研究已经深入到机械零部件的强度设计、结构设计、精度设计以及性能失效分析中,这些现象表明可靠性理论研究已经步入到实践并完成应用的阶段。机械设计可靠性的理论研究早已成为机械工程机械设计的研讨要点。当下有数不胜数的高质量文献和著作,标志着机械设计的可靠性分析以及计算方法较为成熟全面。所以,本文就现如今的发展趋势简单介绍一下几方面即将是机械设计可靠性理论研究的关键点内容。

3.1 优化设计

优化设计,顾名思义是在可靠性的设计基础上合理的优化,不但能达到产品在运作中所需的可靠性,而且能使设计产品的结构、尺寸、质量、性能、安全指数等要素得到提升,继而确保结构的预期运作性能和实际运作性能接近一致。此方法把设计可靠性理论分析与数学归纳法相结合,并且在对一些参数进行优化时,先将机械零件的可靠性当做首要目标函数,接着把刚度、强度、稳定性、寿命等要求作为约束条件,依次来建立可靠性设计优化数学建模,并且根据模型的形态、比例、规模以及复杂性等条件来筛选合理的优化方法,最后找到最佳的优化设计参数变量。

3.2 可靠性试验的改进

机械工程发展到现如今,其中的机械设计可靠性的研究已经可以说是非常成熟,但是就其试验本身来说,还并没有达到最完善的程度。众所周知,可靠性试验,是对机械设计的产品的可靠性做预测、评估、判定、分析的一种方法,最主要的目的仍然是尽早的察觉到产品早期在材料、做工、以及设计等等方面的弊端,以能更好的改进产品的性能、寿命、外观等,提升设计成功率,达到产品的完善,并最终确定产品可靠性的量化标准。一方面需要不停的在试验中截取关键的可靠性数据,另外一方面还要从产品在试验中展现出的问题来发现并解决。所以在产品进行可靠性试验前,可以进行高质量的电脑软件模拟分析,以减少成本,节约其他时间。

3.3 可靠性设计与传统设计相结合

在这里需要提出的是,传统设计中安全系数法虽有缺陷,但其简单、合理、直观、运作量小的优点,比起可靠性设计来说在有时候有益的多。可靠性设计不仅缺少基本参数,还需要很多模式试验。所以,有丰富经验的安全系数法在有的时候相当有用,我们现在所需要做的就是将可靠性与安全系数法通过概率设计法来进行合理的结合,从而不断积累可靠性设计经验,并保存整理相关数据,以节省时间和成本,使最终设计高效简洁。

四、总结

在这里需要再次申明可靠性是机械设计产品的重要指标,如今高科技化的现代生产中,已经将可靠性融入到产品的各个环节中。所以机械设计的可靠性理论研究仍旧是机械工程等相关学科的热门研讨方向之一。对于机械设计来说,关于可靠性的理论研究总是离不开试验以及积累的主观经验的。充分了解可靠性知识,机械设计也就更为合理。所以,笔者认为关于机械设计的可靠性研究等相关课题还是很有意义的。

参考文献

[1] 刘兴权.有关机械设计的可靠性探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08:72.

机械工程概论论文第4篇

【关键词】本体;机械工程;应用

一、前言

作为一项实际应用效果良好的技术,本体技术在近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研究其相关问题及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能够更好地提升本体技术的实践应用水平,从而有效优化机械工程的整体效果。

二、知识工程中本体的含义

在知识工程领域,研究人员给出了面向人工智能的明确的本体定义,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是Gru-her在1993年采用人工智能界公认的概念模型为基础给出的:本体是概念模型的明确的规范说明。随后Studer在参考了Gruber和Borst的定义的基础上提出了本体是共享概念模型的明确的形式化规范说明。本体定义的核心内容是概念模型,即研究领域内存在的对象、概念及其他实体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研究领域的一个抽象的、简化的视图,每一个知识库、知识库系统或知识水平的主体,都或明确或隐含的依托于某些概念模型。分类法(taxonomy)是对科学分类的普遍规律的研究,是按照一定的思想观点,以科学分类为基础,结合领域内容和特点,将领域知识分门别类以术语的形式组成分类表。本体与分类法相比,主要有两个区别:本体具有更为丰富的内部结构并且反映了某种程度的共识。

理论上,可以通过5种类型的构件来形式化描述一个本体:概念、关系、函数、公理和实例。这里的概念可泛指论述的任何事物,如任务、功能、行为、策略和推理过程等等,有时为叙述方便,概念也称为类。关系用来表示领域中概念之间的相互作用,元关系形式化定义为个集合的笛卡儿乘积的子集:R:C×C×…×C。函数是一类特殊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前n一1个元素可以惟一决定第n个元素,函数的形式化定义为:F:C×C2×…×G一一C。公理用来表示领域中永真的陈述,实例表示领域中的具体元素即对象。

三、本体构建的规则

1.清晰:本体必须有效地说明所定义的术语的含义。定义应该是客观的,与背景独立的。当定义可以用逻辑公理表达时,它应该是形式化的,应该尽力用逻辑公理表达。定义应该尽可能的完整。所有定义应该用自然语言加以说明。

2.一致:本体应该是前后一致的,也就是说,它应该支持与其定义相一致的推理。它所定义的公理以及用自然语言进行说明的文档都应该具有一致性。如果从一组公理中推导出来的一个句子与一个非形式化的定义或者实例矛盾,则这个本体是不一致的。

3.可扩展性:本体的可扩展性是指,本体提供一个共享的词汇,这个共享的词汇应该为可预料到的任务提供概念基础。它应该可以支持在已有的概念基础上定义新的术语,以满足特殊的需求,而无须修改已有的概念定义。也就是说,人们应该能够在不改变原有定义的前提下,以这组存在的词汇为基础定义新的术语。

4.编码偏好程度最小:本体应该处于知识的层次,而与特定的符号级编码无关。本体的表示形式的选择不应该只考虑表示上或者实现上的方便。概念的描述不应该依赖于某一种特殊的符号层的表示方法,不能依赖于某种确定的语言,因为实际的系统可能采用不同的知识表示方法。

5.本体承诺最小:本体承诺应该最小,只要能够满足特定的知识共享需求即可。也就是说,本体应该对所模拟的事物产生尽可能少的推断,而让共享者自由地按照他们的需要去专门化和实例化这个本体。Gruber还指出,由于本体承诺是以词汇的使用为基础的,因此可以通过定义承诺最弱的公理以及只定义应用所需的基本词汇来保证。

四、本体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

1.工程本体的PHYSSYS

Brost和Akkermans等人于1997年面向工程领域建模、模拟和设计开发了一个基于动态系统理论的通用形式化本体PhysSys,在PhysSys的基础上,建立了知识库OLMECO,OLMECO是一个物理系统(如热力学系统、汽车或机床的)的模型部件库。这一工程本体表达了物理系统在不同角度下的概念模型。从不同的角度来观察物理系统,可以得到系统布局、物理过程和数学关系3个视图。相应地,PhysSys本体包含了部件本体、过程本体和数学本体3个基础本体,分别对应于3个视图的形式化描述,3个基础本体通过不同形式的投影构成PhysSys本体,部件本体的建立是从单纯的结构角度来看一个系统。按照常规系统论的观点,一个系统由不同的具有边界和外部环境的实体构成,实体本身又由一定的结构单元按一定的相互关系形成实体的内部结构,因此部件本体通过抽象反映了一个统的结构特性,而忽略了其动态过程和数学约束。部件本体反映了系统的部分整体关系、拓扑关系和系统理论,压力机、铣床、磨床等模型;其他应用领域还包括热力学系统、电气设备等。

2.本体机械产品的智能信息检索

随着网络信息的迅速增加,用户对网络数据检索的性能提出了更准、更全、更智能的要求。智能检索已成为当前信息检索领域研究的前沿性课题。本文在国家基金的资助下,研究基于本体的机械产品领域智能信息检索方法及其工程实现,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有:(1)针对已有本体建模方法的局限性,提出基于本体生命周期的建模方法,建立了MPO结构模型。提出了基于平面螺旋关系的本体知识存储机制,降低了查询构造的复杂度,提高了查询扩展的效率。(2)设计了领域智能信息检索系统的三层体系结构,实现了查询生成,查询优化,匹配服务,检索结果序列优化等功能模块。(3)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查询表达式与关系表互为映射的查询提炼算法(QRMM),使得自然语言查询处理过程中避免引入复杂的分词环节,能够识别查询语句中的核心概念,有效地提高了查询效率。

3.机械工艺本体的信息检索

为清楚地描述机械加工工艺知识、提高工艺知识检索和查询的效率、提高工艺知识管理水平。本文借鉴和吸收知识管理领域本体论研究的成果,深入探索了机械加工工艺知识本体的构建理论和方法以及基于本体的机械加工工艺知识检索方法,取得如下研究成果:

(一)在分析现有本体理论、建模方法、特征以及本体描述语言的基础上,结合软件工程方法,提出了螺旋上升式的机械加工工艺知识本体的开发方法。针对机械加工工艺知识,提出了创建一个标准的、可扩展的、独立的机加工工艺领域本体的过程和方法。

(二)针对传统知识管理系统知识检索模块中基于关键词的检索技术的不足,研究了基于本体的机械加工工艺知识语义推理的实现方法,应用公理推理、离线语义推理和正向推理的语义推理方法实现了机械加工工艺方法知识的智能检索。

(三)在本体构建和基于本体的知识检索方法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利用Java+JENA技术编程实现了基于本体的机加工工艺知识语义检索原型系统,以机械加工工艺方法领域知识为目标对象,实现了基于本体的知识描述和基于语义推理的智能型知识描述。原型系统验证了所提出的理论和方法的有效性和正确性。本文的探索性研究证明,将本体理论和方法应用于机械加工工艺知识管理领域是可行的、有效的。

五、结束语

通过对本体及其在机械工程中应用的相关研究,我们可以发现,该项技术方法良好效果的取得,有赖于对其多项影响因素的有力掌控,有关人员应该从机械工程的客观实际要求出发,研究制定最为符合实际的本体技术应用实施策略。

参考文献:

[1] 周明建,高济,李飞.面向OML的本体进化框架[J].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2013(14):62-63.

机械工程概论论文第5篇

机械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竞争力的强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产品的质量,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日益更新,机械产品的技术含量与复杂程度也不断地增加。本文主要介绍当今机械制造领域的动态设计、绿色设计、面向X的设计的主题思想,概念及其应用。

【关键词】动态设计;绿色设计;面向X的设计

面对越来越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我国机械制行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我们在技术上已经落后,加上资金不足,资源短缺,以及管理体制和周围环境还存在许多问题,需要改进和完善,这些都给我们迅速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带来极大的困难。但另一方面,随着我国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为我国机械制造业的振兴和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条件。面对眼前的机遇,我们有责任和信心去振兴和发展中国的机械行业。

本文主要从对动态设计、绿色设计、面向X的设计的综述。讲述以上几点的主要概念、范围、基本内容、一般步骤,以及笔者的简单研究,并得到结论。

一、动态设计

动态设计反应了及其的世纪动态特性,系统地反应了振动与响应的全过程,因此它可以再设计阶段,较准确地预测机器的动态特性,在产品的设计过程中分析产品的强度、刚度、振动、噪音和可靠性等问题,从而大幅度的提高接机械产品的设计水平。

动态设计是一门综合各学科理论与实验技术的边缘科学,可分解出若干个学科分干,即:系统理论控制理论、机械结构力学与振动理论、概率论、统计理论与随机过程理论和计算机。机械系统动态设计是在经验的,感性的,类比的基础上,把设计上升到更科学的,更逻辑的设计方法。

动态设计分析技术可以分为一是动态分析,即在已知系统模型,外部激励和工作条件的基础上分析研究系统的动态特征;二是动态设计是以动态性能满足预定要求为目标,建立系统模型,只是动态修改,优化,再设计的过程。动态设计的一般步骤包括:系统的动态模型、载荷识别、动态特性、动态响应、载荷谱、寿命估计、系统仿真和减振和防振等几个方面。

二、绿色设计

绿色设计是二十世纪就是年代初期围绕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如何节约资源,有效的利用能源和保护环境这一主题而提出的新的设计概念和方法。绿色设计真正地进入了我国的设计领域,国内设计师们越来越注意到绿色设计对人们生活乃至整个生态环境的重要意义。机械产品绿色设计的概念可归纳为:机械产品绿色设计是一种基于产品整个生命周期,并以产品的环境资源属性为核心的现代设计理念和方法,除考虑产品的功能、性能等技术和经济属性外,还要重点考虑产品在生产、使用、废弃和回收的过程中,对环境和资源的影响。

绿色设计是由绿色产品的诞生所引申的一种设计方法。主要包括:优良的环境友好型、最大限度的利用材料资源和最大限度的节约能源。绿色产品是循环经济的载体,实现产品的绿色化关键是从设计开始。绿色设计,通常也称为生态设计、环境设计、生命周期设计等。

三、面向X的设计

1.面向成本的设计

DFC最早出现是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是伴随并行工程而产生的,属于并行工程中DFC技术的一个分支。

在满足用户需求的前提下,尽可能的降低成本,通过分析、研究和评价产品全生命周期成本组成,对原设计中影响产品成本的过高费用部分进行修改,以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在工程设计中降成本的确定与技术、性能和工程进度列为同等重要的概念考虑,根据可靠模型和经验确定合理的目标成本,发挥设计人员的动能作用,是设计结果达到预期的目标。

2.面向质量的设计

改进产品制造工艺性的核心技术。在产品的设计阶段就尽早地考虑与产品制造有关的约束(如可制造性)、全面评价产品和工艺设计,同时提供改进设计的反馈信息,在设计过程中完成可制造性检测,以使产品的结构合理、制造简单、装配性好,并实现全局优化,从而缩短产品的开发周期。

3.面向研发生产周期的设计

产品生命周期包含的阶段和内容见图2。这是一个由市场到市场的循环过程,包括产品开发阶段、产品制造阶段、产品销售阶段、产品使用阶段和产品回收阶段。如果再考虑市场超前研究,则产品生命周期可分为产品研究、产品规划、产品设计、产品测试、产品制造、产品销售、产品使用和产品报废几个阶段。

由于产品开发时,产品的性能及相关过程都要确定,为避免和减少返工,在产品开发阶段必须全面考虑产品生命周期各阶段的要求,为此出现了DFX技术。通过实施并行工程已产生了显著效益,但是,在并行工程的实施中,如何将产品生命周期内的各环节完整地规划在一起还是个难题。

4.面向服务的设计

服务代表一段完整的业务单元,服务开发者必须考虑构件的粒度,以及构件的流程和组装,这样他们在改变服务的实现时,可以尽可能少的影响其它构件、应用和服务。而服务的设计者则更关心选择合适的服务,并将它们以可管理的方式组织,并最终将它们组装为完整的业务流程。

“面向服务”表示一种分离系统关注面的方法,其实质是将一个比较大的问题分解成一系列较小的、互相关联的子问题,从而降低问题的复杂度,使得我们能够较从容地分析、解决和管理它。传统的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其实也是一种分离系统关注面的方法,只不过它是在对象层面来分离关注面,相对业务逻辑较远,而面向服务则是在服务层面来分离关注面,直接关注的是业务逻辑,从而使面向服务能够更好地满足业务需求。

四、结论

以上几种现代设计方法是研究产品设计的综合类科学,它涉及的科学范围非常广泛,是读学科的的价差融合产物,是人们把相关科学技术综合应用于设计领域的产物。基于现实对动态设计、绿色设计、面向X的设计的综述,基本了解以上几种现代设计方法的基本内容、概念、原理以及设计方法。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要更加的注重实际,将理论用于实践。以发展中国机械为己任,实现中华机械之崛起。

参考文献:

[1]宗陪言,丛东华.机械工程概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2]高志彪.价值工程.石家庄:价值工程杂志社,2010

机械工程概论论文第6篇

关键词:需求模型;人工自然物;物化形式;两次转化;一线工程师

作者简介:李钝(1942-),男,湖北武汉人,江西渝州科技职业学院校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机电学院名誉院长,教授,武汉大学动力与机械学院,教授;李小梅(1984-),女,江西新余人,江西渝州科技职业学院机电学院,助教。(江西 新余 338000)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西省教育厅教改项目(项目编号:JXJG-12-61-6)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03-0045-02

完整的高等职业教育包括专科、本科和研究生三个层次,本文仅讨论了专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课程体系问题。高职机械类专业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是由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决定的。而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则是由机械工程各阶段任务对专业人才知识结构的需求、并结合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实际情况等因素综合决定的。

一、机械工程各阶段的任务及其对人才的需求

机械工程各阶段的任务包括分析、设计、制造、运行、维护以及为解决其所遇到的问题而进行的应用研究等活动,其目的是为了满足社会需求而创造人工自然物。创造人工自然物,即把科学技术成果按社会需求转变为直接生产力和物化形式,一般需经历如下两次转化:

第一次转化是运用基础理论和科学技术成就,将社会需求转化为工程设计。所谓设计,是指在产品制作之前,事先为其建立一个模型、模式或是一个概念结构的活动。根据人的认知规律,第一次转化工作必然是一个不断地创造模型,评价、修改模型直至相对完善的过程。由于建模工具是包括数学模型描述语言在内的各种符号语言,因此从事这一转化工作的工程师,需具备抽象思维的能力,以运用各种建模语言(即科学符号)构建目标系统模型。在构建目标系统模型的过程中,首先,工程师要根据机构学原理,将社会需求转化为一种抽象的概念模型,用以描述需求、表达需求,并在对若干可能的概念模型进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初步确定机器的设计方案;其次,工程师需依据力学、数学知识,将概念模型表示的设计方案视作力学意义上的物系,并将其转化为力学—数学模型,利用其进行机器的运动、动力分析,以确定作用于机器及其组成构件上的运动、动力参数;再次,工程师还需根据所得到的这些运动、动力参数,并依据机械学、材料科学等学科知识进行构件承载能力的设计与计算,以确定构件的形状和尺寸;最后,需要依据绿色环保和人机工程的理念,以使设计达到“人—机—大自然”的和谐、统一。整个设计过程,从需求分析到概念设计,从总体结构设计到零部件的详细设计,工程师需一步步依据不同的学科知识、运用不同的建模语言进行符号推理,将抽象的概念模型一直转化成最终的、比较具体的设计模型——工程图。显然,利用各种建模语言从事第一次转化工作的设计工程师,需要具备较为坚实的数学、力学等基础理论知识和机械学、材料科学与技术等专业知识。

在第一次转化基础上,第二次转化工作则是将所得到的模型(即工程图)转变成工程、产品等物质形态,为社会谋取直接利益。与从事第一次转化工作的人员身处科研院所或企业的科技部门不同,承担第二次转化的人员,一般都在生产一线从事加工制造、运行维护、组织管理等工作,故而也称其为一线工程师,如工艺工程师、管理工程师、质检员、设备维修技师、高端设备运用与维护人员等。由于工作性质的不同,这类人员较少与各种抽象的科学符号打交道,而更多地是与机械制图、公差等一些较具体的符号打交道。在把模型(装配图和零件图)转变为机械产品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借助抽象符号进行逻辑思维,更需要形象思维和直觉思维的能力、组织和管理能力、敏锐的观察分析能力和熟练处理现场突发问题的能力。所有这一切,虽然也需要一定的理论作指导,但更主要的则是依赖于长期经验积累而形成的职业能力。

在完成上述两次转换工作的活动中,均会遇到一些亟需解决的技术难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往往涉及到新技术的应用研究,或者是基础理论的应用研究,所有这些技术应用研究和基础理论应用研究都需要更高层次的技术人才。

二、高职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及课程体系的确定

机械行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是多类型、多层次的。高等职业学校机械类各专业,如何在这个多类型、多层次的人才市场中,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找准位置,是高等职业学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关键问题。只有解决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问题,才能确定其人才培养模式,从而构建实现这一专业培养目标的课程体系,并进一步确定这一体系中每门课程的内容。

1.机械类高等职业教育应培养从事第二次转化工作的专业人才

在我国,高招分数线划档的规定和扩招的现实,使得高等职业学校(专科)各专业只能招收最低分数线的应届毕业生,而民办高等职业学校的录取分数则是底层中的底层。最近几年有的省份甚至不设高职录取分数线,而采取无门槛录取的政策。近年来高职招生录取分数线大约一直都维持在200~400分之间,民办学校录取分数甚至比这个区间的下线还要低。该状况估计还要维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要把这些学生培养成才,必须因材施教。科学思维除了抽象的逻辑思维之外,还有形象思维和直觉思维。从上述机械工程各阶段对人才知识结构的需求、并结合高职学生的实际来看,高等职业教育应尽量避开符号推理之类的抽象思维的课程,转而充分开发学生的右半脑,在教学实践中(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努力将左右半脑结合起来,进行人类左右脑的交汇和协同,充分调动起人脑的潜能。因此,在高等职业学校机械类专业的教学计划中,过多、过深地开设一些符号推理的设计类课程,以及作为这类课程基础的数学、力学等课程,会严重挤压实践教学的空间,是一种有悖于智力开发原则和教学规律的做法。相较于运用科学符号建立目标系统模型评价和修改模型的第一次转化工作而言,培养高职学生具有将模型转变成工程、产品等物质形态的职业能力较为可行。因此,高职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应定位于从事第二次转化工作的一线工程师。

2.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模糊是高等职业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认识机械工程两次转化的规律及完成两次转化任务对人才知识结构的需求,对于高职机械类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准确定位至关重要。十余年公办和民办高等职业学校教学实践的感受,以及对包括全国示范性高等职业学校在内的、多所高职院校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分析发现,我国许多高职院校存在的问题均与培养目标定位的内涵不清、定位概念模糊有关。

不深入研究机械工程两次转化规律及完成两次转化任务对人才知识结构的需求,笼统地将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应用型”或是“技术应用型”,极有可能给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编写教学计划和决定每门课程的内容带来混乱。所谓应用,既包括技术应用,又包括理论应用。即使都是技术应用,对人才的要求也不尽相同。有些技术应用工作,要求的数学和其他学科知识不多,如数控技术应用;而有些技术应用工作,却对数学和其他学科知识的要求较高,如计算机模拟技术就涉及数学、力学和计算机图形学等。教学管理者对“应用型人才”理解的不同,就会有不同的办学思路和做法。在包括计算机科学技术在内的、先进科学技术广泛应用于机械工程的今天,这种笼统性的定位,极可能导致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盲目照搬普通高等工程教育“厚基础、宽口径”的办学思路,从而自觉和不自觉地片面强调作为工程建模基础的数学、力学和机械设计基础等课程的学习,这样就人为地给高职学生筑起了一道绕不过去的“坎”。

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体系与一线工程师的培养目标不相适应,是目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内涵不清、定位概念模糊的表现形式之一。教学计划中大量的学时被数学、力学、机械设计基础等符号推理与运算的课程所占用,甚至在某些学校相关专业的教学计划中,还安排了“测试技术与数据处理”、“自动控制原理”等课程。这种做法不仅严重冲击了实践教学的空间,而且完全是无的放矢。在我国高等教育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的今天,面对科学技术发展对知识需求不断增长的现实,应该将完成机械工程第二次转化任务所需开设的课程,从传统的教学计划中分离出来,然后再增加一定的实践教学环节,将其构造成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课程体系。

教材内容体系混乱,是目前我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模糊的又一表现形式。由于不注重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内涵,定位概念模糊,致使许多教材的内容体系与传统高专曾经使用过的教材大致相同——都是本科教材的压缩版。20世纪50年代中期,专科教材内容体系采用本科教材压缩版的做法,是在当时特定历史条件下,针对特定的对象而形成的。在高等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的今天,仍然这样就违背了“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也与机械类职业教育的规律相悖。众多的理论课程和过深、过多的课程内容不仅挤压了实践教学的空间,而且使高等职业教育“必需、够用”的理论教学原则成为了一句空话。学生对所讲授的理论听不懂而采取放弃,教育者面对学生大面积不及格的现状,只知道埋怨学生程度差、不好教,继而采取降低试题难度、圈定考试范围,甚至透露考试题目等措施。然而在问题仍然得不到解决的情况下,担任这些理论课程的教师,却仍然在年复一年地讲授这些学生听不懂的课程内容。十年前就存在的、源于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这些问题,现今仍然在许多高职院校存在,没有丝毫改变,这确实令人匪夷所思。

3.根据机械工程第二次转化任务的需求制定教学计划并确定教学内容

根据机械工程第二次转化任务的需求,高职教学计划应保证为完成第二次转化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与实践。在第二次转化过程中,一线工程师需要与生产图纸、生产工具和各类人员打交道,天天接触的是生产线上的“物流”和“信息流”。因此,一线工程师必须具有看图、识图、绘图的本领;为了将模型转化成为产品,一线工程师必须熟悉这种转化的所有工艺过程、使用的各种生产工具(包括高端技术设备),保证物流与信息流的协调、通畅;除此之外,工程师还需具有依据设计图纸并结合生产设备的实际制订工艺规程的能力;由于在生产过程中,许多因素都会影响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因此一线工程师还要善于分析和处理影响加工、装配质量和生产效率的各种问题,并具有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工艺改革的探索能力;组织生产人员并安排生产工具进行生产,是管理工程师的日常工作,因此一线工程师还要具备一定的生产组织、调度的能力。显然,上述这些都是教学计划必须考虑的内容。由于一线工程师的职业能力必须在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中提高,且其理论水平只有随着职业能力的提高而随之升华、发展,因此教学计划必须重视实践教学。

基于生产一线设备维修和工艺装备技术改造的需要,在高职机械类相关专业的教学计划中,也应考虑和安排一定的设计类课程(如数学、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等)。这些设计类课程在内容体系上应与传统意义上的“高等专科教育”有所不同,既不能成为本科教材的压缩版,但也不能大删、大砍,影响学生对“必须”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应注重定位的内涵,使其概念清晰。根据机械工程各阶段的任务及其对技术人才的需求,机械类专业高等职业教育应按机械工程第二次转化的任务及对人才知识结构的需求来构建专业课程体系,制定教学计划,并规定课程的教学内容。其目的是培养将设计模型(工程图)转变为工程、产品等物质形态的知识和技能。

参考文献:

机械工程概论论文第7篇

关键词:钢板弹簧;鞍点逼近;可靠性设计

前言

可靠性学科就是定量的研究产品动态质量问题的一个学科。它对推动产品的设计、分析的现代化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基础和分析方法,可靠性学科所包含的内容相当广泛,重要包括三个方面:可靠性数学、可靠性物理(失效分析)、可靠性工程。本章立足于国内为外可靠性方面的文献,总结了结构可靠性的基本理论以及结构可靠性的分析方法现状。鞍点逼近是由Daniels首次提出的一种非常有效的统计近似方法,鞍点逼近理论最大的特点就是公式简洁,计算速度快,逼近效果颇高,即使在极小样本量的情况下,也能够得到良好的逼近结果,这一优点在随机变量尾概率的求解上显得更加的突出[1-3]。

本文应用鞍点逼近技术对多片钢板弹簧进行了可靠性分析,在基本随机变量概率分布已知的情况下,可以迅速、准确地得到多片钢板弹簧随机响应的概率密度函数和累积分布函数,发展了机械零部件可靠性分析理论。

1.机械零件可靠性设计的鞍点逼近法

Y=g(X)概率密度函数(PDF)可以由下式表示[4]

(1)

式中y表示的是随机变量Y的取值,K''是Y=g(X)的累积母函数的二阶导数,ts是鞍点,可以通过下式求得

(2)

式中K'表示的是Y=g(X)累积母函数的一阶导数。根据Lugannani和Rice逼近样本均值尾概率的分布的鞍点逼近公式计算结构响应的的分布函数为[5]

(3)

式中,()和φ()分别表示标准正态分布函数的累积分布函数的CDF和概率密度函数PDF。

2.单片钢板弹簧的可靠性分析

各种车辆的钢板弹簧多半为中心受载的简支叠板弹簧,按一定宽度b将其截开重叠使用,工作应力为

(4)

式中P为载荷,b、h和l为板簧的宽度、厚度和长度,n为板簧的钢板片数。严格的说,应该考虑叠板之间的摩擦对工作应力的影响,不过实际上采用这种近似设计方法还是允许的。

根据应力-强度干涉理论,以应力极限状态表示的状态方程为

(5)

式中r为钢板弹簧的材料强度,基本随机变量向量为X=(r, P, l, b, h)T,这里基本随机变量向量X的均值E(X)和方差Var(X)是已知的,并且可以认为这些随机变量是服从正态分布的相互独立的随机变量。

某种汽车钢板弹簧的几何尺寸为(μb,σb)= (70,0.35)mm,(μl,σl)= (1100,5.5)mm,(μh,σh)= (6.5,0.0325)mm,载荷为(μP,σP)= (5537,276.85)N,材料强度(μr,σr)= (614,45.8)MPa,n=7。利用本文提出的鞍点逼近法分析单片钢板弹簧的可靠性。

3.结论

通过随机变量为正态分布的多片钢板弹簧实例,验证鞍点逼近理论分析计算机械结构的可靠性。通过计算机程序,快速、准确的得到了结构响应的密度函数与分布函数,并通过图形对比的方式,将鞍点逼近分析的结果与Monte-Carlo分析的结果进行了直观的对比,得到的结论是,利用鞍点逼近法无论是分析多片钢板弹簧的可靠性,能得到与Monte-Carlo法非常相近的结果。

参考文献:

[1]张义民. 汽车零部件可靠性设计[M]. 北京: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

[2]张义民, 黄贤振, 贺向东等.任意分布参数平面连杆机构运动精度可靠性灵敏度设计[J]. 机械科学与技术, 2008, 27(5): 684-687.

[3]金雅娟等.基于鞍点逼近的陶瓷刀具磨损寿命可靠性分析2010中国机械工程21 (12)1462-146

机械工程概论论文第8篇

摘 要:本文探讨了如何开展机械制图与AutoCAD一体化教学,以期抛砖引玉,引起领导和同行的重视,切实解决机械制图教学中的一些难题,使得学生更易学、更想学,教师更好教、更喜欢教。

关键词 :一体化教学 任务驱动 空间想象 主导 主体 建模

在主管部门及学院大力提倡一体化教学的当前,对传统的机械制图教学与AutoCAD教学进行一体化课程整合已是必然趋势。计算机技术的普及、一线教师计算机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CAD课程的开设,对机械课程的教学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彻底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法,提高了教学效率,减少了学生的学习困难,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与热情。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亟待改进,如传统的课程体系、结构需要打破。笔者通过多年的机械制图与AutoCAD教学,总结了一些切实可行的一体化教学的方法与技巧。虽然在笔者学院模具专业已经进行了试验,但是还不够成熟,还须继续进行探索与研究。

一、机械制图与AutoCAD绘图一体化的界定

机械制图与AutoCAD一体化是指打破机械制图与AutoCAD课程的体系、结构,实现基本理论、概念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抛弃传统的将机械制图和AutoCAD绘图分开进行的教学模式,利用AutoCAD强大的二维与三维绘图功能,突破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这一制图教学难点。同时,运用机械制图的原理和方法,规范AutoCAD绘图。这是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有效手段。

二、研究内容

研究内容包括:课程体系、结构,教学方法,实际教学中的课时分配,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三、已经完成的研究成果

1.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机电一体化专业任务驱动型教材

(1)《机械制图与AutoCAD绘图》教材,于2012年9月由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出版发行。

(2)《机械制图与AutoCAD绘图》习题册,于2013年1月由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出版发行。

2.中等职业技术院校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任务驱动型教材

(1)《机械制图与AutoCAD技术》校本教材,于2013年6月编写完成。

(2)《机械制图与AutoCAD技术》习题册,于2013年6月编写完成。

(3)《机械制图与AutoCAD技术》课件,于2013年6月编写完成。

(4)《机械制图与AutoCAD技术》教案,于2013年6月编写完成。

(5)《机械制图与AutoCAD技术》CAD题库,于2013年6月编写完成。

四、机械制图与AutoCAD绘图一体化教材实验

1.实验对象

2010、2011、2012年秋季入学的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102101、102201、112201、112202、122201共五个技师班使用《机械制图与AutoCAD绘图》教材,以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布的《机械制图与AutoCAD绘图》为参考,制订笔者学院实验班级教学计划。在CAD实训室进行授课,第一学期4周,第二学期4周,两学期共8周完成。教学活动按以上计划贯彻执行。

2.实验结果与分析

(1)教材的适应性。

第一,教材编写按照任务驱动型的要求进行,以具体的载体贯穿教学过程,符合技校生的认知特点。

第二,以机械制图为主线,以CAD为辅线,将知识点、技能点合理分配在各个任务中,便于学生接受。

第三,教材编写适用于一体化教学,在项目实施中融入工艺与理论知识,结合任务驱动型教学法与多媒体结合的形式,便于学生的理解。

(2)教材的科学性。

第一,教材的概念、原理、定义等内容的叙述清楚、确切,任务以及图形、图表、数据、公式、符号、单位、专业术语和

参考文献写作准确,并且前后一致。

第二,教材的内容符合客观实际,反映出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规律,即概念、定义正确。

(3)教材的实用性。

第一,教材的编写充分考虑教法与学法,老师好教、学生易学。

第二,采用任务驱动法,精讲多练,将课堂充分交给学生,以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为线索,把教学内容有机贯穿在任务之中,让学生在任务的引领下,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教师起引导作用。

第三,理论与实践并进,改变了学生厌学的情绪,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教材的创新性和先进性。

第一,打破传统的机械制图与AutoCAD课程的体系、结构,实现基本理论、概念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第二,教材编写体现以教学项目引领教学的过程,以具体的项目载体贯穿教学安排。

第三,教材编写适用于一体化教学,在项目实施中融入工艺与理论知识,结合任务驱动型教学法与多媒体结合的形式,便于学生理解。

第四,利用AutoCAD强大的二维与三维绘图功能,突破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这一制图教学难点。利用机械制图的基本知识,规范AutoCAD绘图。

(5)教材的完整性。

第一,教材由图板制图基本技能、AutoCAD制图基本技能、正投影基体原理及基本体三视图等十个模块组成。

第二,以机械制图为主线,以CAD为辅线,将知识点、技能点合理分配在各个任务中,由此构成了完整的机械制图与AutoCAD绘图课程理论体系及技能训练体系。

3.新教材教学过程中的改革与实践

在主管部门及学院大力提倡一体化任务驱动型教学的形势下,笔者学院依据一体化教学理念,对机械制图与AutoCAD课程教学提出了一个新的思路:打破传统的机械制图与AutoCAD课程的体系、结构,实现基本理论、概念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以手工绘图和计算机绘图为教学目标,组成了一门新课——机械制图与AutoCAD绘图。

抛弃传统的将机械制图和AutoCAD绘图分开进行的教学模式,并将理论讲解与实践操作有机结合,采用了一种新的授课方式——理实一体化任务驱动型。

笔者学院于2010年9月至2013年6月对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122201等五个班级进行了一体化教学法试点。这些班为一年级新生,对机械制图所涉及的零件生产过程、加工方法、材料、公差等缺乏了解。机械制图与AutoCAD绘图是一门全新的课程,在学习方法上与中学的学习会有很大的区别。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喜欢学习有不小的困难。且这些班全部为男生,大多活泼好动,由于学习目标、学习态度不同,学生在学习上两极分化较明显。

从教学实验的结果来看,机械制图与AutoCAD绘图一体化教学的优点是显著的。但由于课程安排与传统制图理论课相比太紧凑,学生消化吸收的时间略显不足,对教学效果有一些影响,这是有待解决的问题。

4.初步结论

总体来说,教材、教学深度和难度适宜,符合技工院校学生的认知水平,在教学过程中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对于教材编写上的一些创新,广大教师给予了充分肯定。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得到了较大提高,教师和学生的认同度较高。

五、机械制图与AutoCAD绘图一体化教学的进一步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