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封面设计论文

封面设计论文赏析八篇

时间:2023-03-22 17:38:56

封面设计论文

封面设计论文第1篇

1书脊

书脊是期刊封面的一部分,是期刊厚度的显示,虽为方寸之地,但有着封一的功用。GB3179—2009《期刊编排格式》规定:“期刊的单册和合订本,其书脊厚度大于等于5mm时,应按照GB/T11668的规定,在书脊上排印刊名、卷号、期号和出版年份;若书脊厚度小于5mm或由于其他原因不能排印上述信息时,可将其排印在封四上距订口不大于5mm的范围内。”[1]笔者调查发现,书脊名称并未受到人们应有的重视。1)书脊名称标注问题。一些科技期刊在书脊名称标注方面没有严格执行标准规定。有的书脊厚而无字,有的薄而有字,还有的时标时不标。如《分子科学学报》2014年第1期(88页)、《统计与管理》2013年第5期(192页),其书脊厚度都超过5mm,但未标书脊名称;而《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2014年第1期(52页)、《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2014年第1期(62页),书脊厚度都小于5mm却标有书脊名称。又如《中国果菜》2012年2~12期都有书脊名称,只有第1期未标注。这种设计,不仅影响期刊的美感,而且给查阅带来不便。2)书脊字样设置问题。一些科技期刊的书脊名称字体、字号既不符合人的视觉审美观,也不便认读。例如:《中国果树》2013年各期,书脊字大小随期刊厚薄而变,最厚的第5期比最薄的第3期的书脊字大好多,放在一起不协调,也不美观;《中国食品工业》2014年、《计算机系统应用》2013年书脊字小而笔画粗,字间距小,不易辨认;《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14年第1期、《病毒学报》2014年第1期,书脊字太小,与书脊宽度不协调,既影响美感也不好认读;《通讯技术》2013年各期书脊的字体、字号2期一变,格式大不一样,严重影响识别和归类。3)书脊色彩问题。书脊颜色方面有2个问题:一是同种期刊书脊颜色不一致,例如:《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13年第4、5、11期,书脊为白色,其他书脊为淡蓝色;《无线电通信技术》2013年一期一色。这样的期刊放在一起不仅不美观,而且影响辨认。二是书脊颜色与书脊字之间色差小。例如:《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13年各期,书脊为深红,字是黑字,不能突显;《世界林业研究》2013年各期,书脊为绿色,字为黑色,不易辨认;《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4年第1、2期,书脊为蓝色,字为黑色,也不易识别。4)边缘名称标注问题。边缘名称虽然不类属书脊名称,但期刊立放刊盒时,起着书脊名称的作用,所以在此一叙。GB3179—2009《期刊编排格式》规定:“若书脊厚度小于5mm或由于其他原因不能排印上述信息(刊名、卷号、期号和出版年份———笔者注)时,可将其排印在封四上距订口不大于5mm的范围内。”[1]笔者统计发现,无书脊名称的期刊大多也无边缘名称。在无书脊名称的期刊中,有边缘名称的期刊只占29.4%,但标注规范者只有17.6%。如《微型计算机》边缘名称写在封底右上角,字小,间距也小,刊名不醒目,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2建议

1)色彩运用要恰当。封一、书脊浓墨重彩,虽能撩人眼目,但不是读者、馆员所需,只有方便阅读、便于管理才能赢得人心;因此,封一、书脊设计不要企求以色装扮,要注重实用、方便:一是若封一色彩浓重,要设有突显印章、分类号的色块,以便管理;二是同种期刊的书脊色彩要一致,便于查找归类;三是字与底色差要大,切忌黑红、黑蓝、白黄、灰绿色相搭配,否则难以识别。2)图片使用要得当。封一图片不宜占据整个版面,应只占封一的一部分,这样,无论图片的色彩、图案怎么变化,也掩盖不了封一前景标志,使期刊易于辨别和归类。若图片过大,其图案不要太花、太乱,要突出期刊前景标志,以便辨认。封一色彩格调要一致,期刊一期一色、一期一个面孔的设计样式不可取。3)文字标注要直观。文字、数字是期刊封一和书脊名称所要表达的核心内容,是期刊类别、性质和内涵的体现[6]。虽然重要,但不能过于粉饰。因为科技期刊的读者不是书法家,也不是艺术欣赏家,他们对文字、数字没有过多审美需求和爱好,只需易读、醒目。所以文字、数字标注要规范大气、简明,居于期刊醒目位置;字体、字号要根据空间大小、醒目程度而定,要便于认读;书脊大于5mm时必须标明书脊名称,小于5mm时要标明边缘书脊名称;英文刊封一要有中文刊名注释,英文刊名缩写字母不要太大。

作者:陈玉红单位:聊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封面设计论文第2篇

科技期刊的所刊登的内容都和技术以及科技创新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其封面设计也要给人和内容文字相互统一的技术美和科技美。所谓的科技美是指科技期刊所刊登的内容中定理要足够的简洁,理论要足够的充分,也就是说科学美主要是一种形式美和数学美,技术美则是技术和艺术之间的统一,这必须要将精神和物质、审美和功能有效的统一起来。科技期刊因为其有着一定的特殊性,所以其封面的设计应该遵循美观和协调的基本审美原则。

2科技期刊封面设计过程中所应该注意的问题

2.1首先期刊的名称要规范和醒目

首先文字的形势要足够规范,刊名必须要占到封面的主导地位。关于刊标在封面设计的运用大多是诠释了刊物的品牌和内涵,这会影响到刊物本身在某类型和某区域的文化特征,使得期刊本身也可以得到很好的宣传。

2.2刊物字体在选择的过程中要能够体现刊物的不同精神

不同的字体会营造出不同的气氛,比如正楷体现了庄重,而行书则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出了流畅,电脑宋体则在很大程度上体现的是规律和严谨等等。在科技期刊封面设计的过程中,不同的刊物字体的编排和加工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出了不同期刊的特色。

2.3图案的选择要能够体现出期刊本身的一些特色

图案作为一种十分重要的视觉符号语言,因为其所作者简介:陈旭(女),本科,中级,从事美术编辑工作。通讯作者:张少先,E-mail:835188940@qq.com展示的各种不同的个性化的效果而体现着不同期刊的办刊特色。在设计的过程中设计者应用比较巧妙的构思来丰富期刊的展示效果,良好的设计不仅仅可以通过丰富的图案深刻的揭示出期刊的主题,同时可以提升期刊本身的审美价值。《测绘科学技术学报》就特别设计出了一种能够表征期刊本身特点的图案凹凸雕刻般的地球,并将这个设计固定在期刊的封面构图之中。这不仅十分清楚的表达了科技期刊所应该具备的个性美,同时还能够将内容和形式、简单和深刻很好的融入到一体,这使得科技期刊的封面所表达的内容更加的深刻,也更容易被理解。

2.4不同的色彩能够在期刊封面设计中创造出不同的效果

不同颜色的应用也会产生不同的封面设计效果。比如红色在中国的传统文化理念中主要体现的是严肃和庄重,而黄色相对红色来讲要更加的跳跃和柔和,会给人一种希望和光明的感觉。目前很多科技期刊的封面案例采用和改造简单别致的色彩形象来揭示出较为丰富的内涵,这些都打破了创作者自身的思维定式,进而创造出更加生动和独特的艺术形象来。

3结论

封面设计论文第3篇

由于布艺材料的特殊性,它拥有多种材质和质感,例如包括稠密的棉、麻、人造纤维等,也包括光润平滑的榨绸、天鹅绒、涤纶、贝纶等。书籍装帧设计者可以根据书籍内容和功能的不同,选择合适的布艺制品。如经常翻阅的书可考虑用结实的织物装裱,而表达细腻的风格则可选用光滑的丝织品等。而且有许多设计师为了追求独特的质感,直接采用衣物材质进行书籍封面包装,甚至牛仔裤的斜纹和线头也会给设计师以灵感。在布艺材料的基本特性中,布艺的独特的肌理感是不容忽视的。首先,布艺的独特肌理可以增强书籍封面的立体感。比如一个封面的表面和侧面分别用不同的布艺材料来装饰,就可以增强封面造型的立体感和层次感。其次,布艺的特殊肌理还可以丰富书籍装帧整体形态的表情。不同的布艺肌理会呈现不同形态的书籍表情和书籍气质。而在封面设计的过程当中,为了更好地发挥布艺肌理的这一作用,我们通常会将肌理感强烈的部分放置在视线经常看到的部位。再次,布艺材料特殊的肌理还具有一定意义的情报特性。因为不同的肌理让使用者有提示或刺激的作用,为了发挥布艺肌理的这一作用,在进行封面设计时,我们可以将布艺肌理布置在经常接触的部位。所以,在封面设计中选择合适的布艺材料来表现作品,会对封面的气质、书籍内涵的升华有极大的帮助。

二、肌质美的艺术表现

书籍封面是一本书的第一印象,封面材料,而且布艺材料与造型、色彩之间的和谐统一也是创作一件好的书籍封面作品的保证。所以,材料的选择关系到一本书的整体装帧效果,但是,将布艺材料与其它造型元素的和谐也是关键一步。两者的有机结合,能增加书刊成品对读者的吸引力,反之如果结合不好,就会影响书刊本册在市场上的地位。在现代书籍封面设计中,多是以廉价方便的纸作为材质,它的优点是显而易见不容忽视的,但缺点也是致命的,它只能从版式创意上给书籍内容以表达传递,不能叫读者从书籍的外在体验上有所感受。而利用布艺材质就可以轻而易举的办到。比如婴儿用书,需要注重婴儿的生理特征和生活特征,婴儿喜欢撕扯书页,对书的信息量要求不大,但对安全性要求很严。如果用各色布艺来制作书籍封面,而内页图画都具有立体效果的布画,图形栩栩如生,呼之欲出。而且布做的书耐撕扯,柔软而安全,视觉效果好,宝宝翻看也非常方便,同时,儿童在翻看布艺材质的书籍过程当中,对小朋友不同质感和肌理的变化的感知会更加强烈,可谓是一举多得。在书籍封面的设计中,将真实的布艺材质和肌理运用到封面和内页材料中去,借助真实的材质触感传达信息,会带给读者更加丰富的视触觉感受和审美体验,布艺材料的柔软、温暖、女性气息浓,以及它朴实、温馨、怀旧的感觉,不管是捧一本书在手心,或者将书随手一卷,或将书倒扣在书桌,随时触摸到的封面材质的手感变化,会随同书的内容同时被阅读者接受,并且会让人细细品味,流连忘返。

三、独特的审美价值

封面设计论文第4篇

【关键词】书籍装帧;封面设计;地位

封面设计一般包括书名、编著者名、出版社名等文字,以及体现书的内容、性质、体裁的装饰形象、色彩和构图。设计者必须对书的内容、思想、特点等有所理解,用设计语言、文字来描述、传达,给读者以艺术享受,并使其产生阅读的兴趣[1]。

一、封面设计的表现方法

1、直表型

直表型表现方法指封面上只印刷书名、著作者名、出版社名等文字,使用普通的白纸,印一至两色。这类设计大多用于学术书和专科著作等。

2、添加型

添加型指以明快的表达、简洁的说明和基本反映内容要点的图像(绘画或摄影作品)作为基本要素进行设计,较多用于实用类和娱乐性书籍等。

3、构成型

对于仅以基本的文字要素构成难以传达内容、意思的著作,为了帮助读者理解,可直接从书的内文中选择文章或照片引用于封面上,此即构成型。

4、综合表现型

综合表现型即从内文到封面表现,全面地运用文字、图像、色彩和构图阴要素的具有创造性的综合表现方法。这种设计形式较多用于文化艺术、思想修养读物。其内容意味和感受印象的表现力往往给了人们从视觉至内心一种意境无穷的品位[2]。

二、封面设计的构思

封面设计首先应该确立表现的形式,即要为传的内容服务,用最感人、最形象、最易被视觉接受的表现形式,所以封面发计的构思就显得十分重要。要充分弄通书稿的内涵、风格、体裁等,做到构思新颖、切题、有感染力。构思的方法大致有以下几种:

1、想象

想象是构思的基点。想象以造型的知觉为中心,能产生明确的有意味形象。我们所说的灵感也就是知识与想象的积累与结晶。想象对设计构思是一个开窍的源泉。

2、舍弃

构思的过程往往“叠加容易,舍弃难”,就是说往往想得很多,堆砌得很多,对多余的细节爱不忍弃。张光宇先生说“多做减法,少做加法”,就是真切的经验之谈。对不重要的、可有可无的形象与细节,坚决忍痛割爱。

3、象征

象征性的手法是艺术表现最得力的语言,即用具象形象来表达抽象的概念或意境,或用抽象的形象来意喻表达具体的事物,都能为人们所接受[3]。

4、探索创新

流行的形式、常用的手法、俗套的语言要尽可能避开不用;熟悉的构思方法、常见的构图、习惯性的技巧,都是创新构思表现的大敌。构思要新颖,就要不落俗套,标新立异。要有创新的构思,就必须有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

三、封面设计的要点

1、接受设计命题

接受设计命题指设计者接受个人,企业等所进行的书籍封面设计。

2、安排总体设计步骤

有计划地安排设计工作是每个设计者在接受设计命题后最先要明确的任务。即安排总体的设计步骤,合理调配素材和时间,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书籍封面设计工作开展前,还需做好市场调查,获得准确的第一手资料,为后面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书籍的封面设计制作的工作步骤如下:(1)草图阶段。明确设计思路,确定需要设计的内容,紧扣要求绘制简单明了的设计草图。学习设计平时就应该多练习手绘草图,为将来更快速准确地记录和表达思维做准备。(2)素材准备阶段。即根据草图收集相关图片和文字素材,即在设计书的封面时所需要的文字、图形和图片。(3)电脑加工制作阶段。选择合适的软件,依据草图和素材,制作电子文件。(4)修改打印阶段。修改电子文件,并根据具体厂家印前的要求,调整文件,以保证最好的画面效果[4]。

平装是目前书籍市场普遍采用的一种形式,它装订方法简易,成本低廉,便于携带,受到大众的普遍欢迎。常用于期刊和较薄但印数较大的书籍。平装书的封面包括前封、后封和书脊。也有的平装书封面有勒口,相当于半精装,这主要是为了增加封面的厚度,更好地保护书籍,同时也可以给人精致高贵的感觉。平装书封面的设计重点一般在前封和书脊上,因为书籍在橱窗里是平放或者是立着的,故这两个面的设计着墨较多。随着人们审美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现代书籍形态学设计理念的提出,整体设计成为设计中不可忽视的因素,因此,许多书籍封面的设计从前封和书脊延伸到后封,甚至前后勒口。从而形成视觉的连续性,吸引读者。但前封和书脊仍是书籍设计的重点。

前封的设计一般有书名、作者名和出版社名,如果书脊上已经有了作者名和出版社名,在必要时在前封上也可只印书名。书脊上至少要印上书名和作者名,这是为了书籍在书架上容易识别的缘故。文字的竖排、横排或断行,要根据整体设计的情况和实际的厚薄来决定。后封相对于前封的设计略为简单,一般有条码、价格或与书内容相关的介绍。在设计时,一定要注意后封与书脊、前封的一致性,不要破坏封面的完整性。对于有勒口的平装书封面,可以在勒口印上该书的作者简介或简短的内容评论,也可以将前封的设计因素延伸到勒口上来,如延伸的线,相应的色块,或是简单的插图等,都能对勒口起分割面积和装饰的作用,同时,也可起到贯穿封面与内文的作用。

结 论

总之,封面是一本书的脸面,是一位不说话的推销员。好的封而设计不仅能招徕读者,使其对书籍一见钟情,而且耐人寻味,让人爱不释手。封面设计的优劣对书籍的形象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尚蕾.书籍装帧设计中的创意要素[J].艺术科技,2013(07):284.

[2]任福亮.书籍装帧中的封面设计[J].现代装饰(理论),2013(04):108-109.

封面设计论文第5篇

    论文内容摘要:本文论述了图形语言对于书籍设计的重要作用,并认为书籍设计中的图形因素已成为读图时代传递文化信息的“超导体”。 

    书籍艺术与图形图像的结合源于书籍的产生。中国上古“结绳契刻”应算得上是最早的书,它以图形的形式传达原始的信息。清叶德辉《书林清话》中称:“古以图书并称,凡有书必有图。”图与书自有书以来息息相关。书籍与书籍艺术中的图形因素无疑成为读图时代与文字表达包融并进中传递文化与信息的“超导体”。 

    一、封面设计的图形与主题 

    封面设计中主题图形的编辑运用,重在“尽意”,即浓缩主题而“以象生意”。主题图形的运用,是设计师对图形的艺术性及社会性的综合认知,是对图形的理性的选择、提炼、编辑加工及研究探索的过程,能直接体现“翻译”书籍的主题思想。用在封面中的主题图形以插图和摄影作品最为常见。 

    杉浦康平《造型的诞生》的封面设计,以近乎“形而上”的形态出现:佛光、祥云、日、月、天、地万物合一,混然天成。在图形被视觉感知的同时似可聆听到一种图像与宇宙的声音,这一“世界万物照应剧场”给读者以广博、深邃、具象与抽象、现实与神交集融汇之感,一种神秘的思维遐想和视觉愉悦。 

    斯洛文尼亚的阿莱斯·艾尔雅维茨在其所着的《图像时代》中有一句话值得深思:“我从不阅读,只是看看图画而已。”图形作为一种“国际语言”体现在封面设计中还有利于书籍的国际交流、艺术交流,更重要的是有利于书籍的世界性版权贸易。 

    二、封面设计中的“设计图形” 

    设计图形是艺术性与科学技术性相结合的图形,与前面所提到的“自然图形”相对,亦称“人工图形”。主要包括具有象征意义和形式的创意图形、符号和纹饰等。设计图形具有强烈的文本性、艺术性、针对性和表现力,是设计师借用造型艺术的思维和联想,归纳、演绎,提取一般性中的特殊性“抽象”而获得的 “有意味的形式”。从“书籍设计学”角度来看,设计图形对提高书籍的艺术品位、欣赏层面、阅读功能、收藏价值,都具有独特意义。 

    设计图形在封面上的应用还可解决对“书装”这一领域的模糊认识问题,当今的“封面设计”、“装帧设计”、“平面设计”等混乱称谓也反映了设计者的水平参差不齐。 

    三、纹饰、符号的运用 

    纹饰、符号可称为“纯粹艺术”形式,且东西方差别明显,各自特征鲜明。我国出版的典籍、文献、文学艺术类书籍,具有较高精神内涵的书籍,设计师可依类选择,合理运用。

    中国的传统纹样大都出现于器物与服饰之上,有几何纹、动物纹、植物纹、云纹、水纹、火纹等,或纯正质朴、神秘狞厉,或雍容大度、典雅秀丽,是非常值得现代艺术设计借鉴的设计语言。从传统器物、纹样、服饰中提取这些纹饰或根据某一因素演化、设计出的艺术语言,其装饰效果最能出神入化。 

    随着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理解,中国当代书籍设计,尤其是高品位书籍,很多都运用了纹饰装饰。巧妙、合理的运用,对烘托书籍的文化气氛,增强书籍的书卷之气,表达内容主题,以及弘扬民族艺术都有极大的帮助。 

    西方书籍是最早使用纹饰装饰的。中世纪时期的羊皮书,其插图分三种类型 :一为首写字母装饰,二为框饰,三为插图,其中框饰部分多由纹饰组成。我国书籍设计的封面设计纹饰因素从“五四”新文化运动开始,常规的封面形态也主要源于西方。从上海远东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新文学作品系列《书影》中不难看出,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封面作品已开始采用纹饰装饰。 

    符号在书籍设计中也较为常用。“符号学”中的“能指”和“所指”对艺术作品设计创作以及作品识别、寓意、信息等功能和形式有重要意义,因为符号亦是一种语言。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严羽论唐诗“言有尽而意无穷”,书籍设计的书脊与书口设计也是如此。 

    书脊又称书背或背封。中国传统书籍“包背装”具备书脊特征,传统线装书订口与锁线露于外面虽无书脊特征,却构成独具特色的中国书籍的艺术风格,传达了中国书籍文化的个性信息。今天的精装书、简装书为书脊设计提供了信息与设计平台。杉浦康平曾形象地把书脊比喻为封面与书底间相互关联的“意向箱” :从设计角度看,它连系了封面与封底的整体性 ;从表达信息的功能看,封面与封底的信息因素通过书脊一并表达。书籍竖立于书架上,给人第一印象、传达第一信息的便是书脊,可谓“方寸之地,包容万物”。 

    设计讲究的书脊立于书架之上,能够传递给读者多种信息。书脊设计选取的图形、饰纹及符号等设计语言的意义远在文字表达之外,表达“言有尽而意无穷”之意。书脊已越来越受书籍设计师的重视。 

封面设计论文第6篇

学生毕业论文(设计)撰写指南

毕业论文(设计)是我院专科各专业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它集中反映作者在学院学习研究中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新、理论探讨、专题研究等成果,是评判作者理论和应用水平的重要依据,也是学院的重要文献资料和社会宝贵财富。

为提高论文(设计)的质量,做到论文(设计)在内容和格式上规范化与统一化,特做如下要求:

一、论文 (设计) 的基本要求

论文(设计)应能表明作者确已在所学专业上掌握了坚实的基本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并对所研究的课题有独特的见解,有从事所学专业学科的初步科研和实践工作的能力。论文必须有一定的工作量,正文字数应不少于4000 字。

论文形式可以是专题研究,也可以是高质量的调查报告以及高质量的案例分析等。特别应注意,论文应是本人研究成果,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决不允许抄袭或剽窃他人成果。

二、论文 (设计) 的格式要求

(一)编写要求

论文一般由下列部分组成,依次是:封面、中文摘要、英文摘要、目录、正文、参考文献、致谢。具体要求如下:

1.封面:采用学院统一格式的封面,封面上填写论文题目、作者姓名及班级学号、导师姓名及职称、完成时间。

2.中文摘要:论文中文摘要应以最简洁的语言介绍论文的概要、作者的突出论点、新见解或创造成果。摘要一般不少于 300 字。

3.英文摘要:与中文摘要相对应,要求语法正确、语句通畅、能正确概括文章的内容。

4.目录:目录应将论文内的一级、二级标题(必要时列出三级标题)依次排列,并注明页码。标题应简明扼要。

5.正文

6.参考文献:参考文献应按照文中引用的顺序列出。参考文献的著录应符合下列标准。

文献是期刊时,书写格式为:

编号.作者,文章题目,期刊名,年份,期数,起始页码

文献是图书时,书写格式为:

编号.作者,书名,版次,出版单位,年份,起始页码

文献是电子文献时,书写格式为:

编号.作者 ( 列前 3 名 ),电子文献名,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

7.致谢

对给予各类资助、指导和协助完成论文(设计)工作以及提供各种对论文(设计)工作有利条件的单位和个人表示感谢。致谢应事实求是,切忌浮夸与庸俗之词。

(二)论文版式

1.排版格式

毕业论文(设计)均要求计算机打印(封面也要求打印),除封面和封底外,每页均应带有页眉,页眉部分参看样式。页号放在每页的底部中间。毕业论文(设计)要求纵向打印, A4 纸篇幅,单倍行距。页边距的要求为:

上( T ): 2.54 cm 下( B ): 2.54 cm 左( L ): 3.17 cm 右( R ):

3.17 cm

2.论文版式要求:

第一部分:封面(统一格式)

第二部分:摘要与关键词

( 1 )中文摘要、关键词

摘要(三号,宋体,加粗,居中);摘要正文 ( 小四号,宋体 );关键词标题(小四号,宋体,顶格,加粗);关键词正文(小四号,宋体,词间用分号隔开)

( 2 )英文摘要、英文关键词:

英文摘要标题 Abstract (三号, Times New Roman ,加粗,居中)英文摘要正文(小四号, Times New Roman )

英文关键词标题 Keywords :(小四号, Times New Roman ,顶格,加粗)英文关键词正文(小四号, Times New Roman ,词间用分号隔开)第三部分:目录 (单独用一页)

目录(三号,宋体,加粗,居中),目录正文(顶格,1.5倍行距)格式如下:

一、 XXXXXX (一级标题,小四号,宋体,下同)???????页码

(一) XXXXXX (二级标题)????????????????页码

1.XXXXXX ( 三级标题 ) ??????????????????页码

2.XXXXXX. ???????????????????????页码

二、 XXXXXX ???????????????????????页码

(一) XXXXXX ??????????????????????页码

1.XXXXXX ???????????????????????页码

(注:三级标题视情况采用)

参考文献????????????????????????页码致谢 ???????????????????????????页码第四部分: 主体部分

1.各级标题与正文

一级标题用三号字,宋体,空两格,加粗,上空一行;二级标题用四号字,宋体,空两格,加粗

三级标题用小四号字,宋体,空两格,加粗;四级标题格式同三级标题;正文用小四号字,宋体,行间距采用单倍行距

注:四级、五级标题分别用( 1 )和①的格式

2.正文中的图表

正文中图、表均需编排序号,图、表题目及说明(五号、宋体)。第五部分: 参考文献标题(三号,宋体,居中,加粗)

参考文献内容(小四号、宋体;英文用Times New Roman )

第六部分: 致谢标题(三号,宋体,居中,加粗)

致谢内容(小四号、宋体、1.5倍行距)

三、打印

一律用 A4 标准纸打印输出。

封面设计论文第7篇

【关键词】襟翼;密封件;仿真;显示动力学

0 前言

民用飞机上设计有大量的密封件,以维持气动效率。内、外襟翼之间常常设计有非常复杂的密封件,这是由于内、外襟翼之间空间复杂,设计空间小,且低速阶段,承受很大的气动载荷[1]。研究该处密封件的密封性能非常重要,然而通过一般的仿真手段很难获得收敛的结果。本文通过HyperWorks软件建立内外襟翼之间密封件显示动力学模型,成功获得巡航状态下的密封件变形结果。与地面装机状态进行对比,为密封件设计提供参考。

1 襟翼间密封件建模

民用飞机起降过程分为:起飞、巡航、复飞、着陆状态。在起飞、复飞、着陆状态下内、外襟翼之间存在较大的阶差,无需进行密封,没有必要进行密封仿真。因此,本文着重进行巡航状态下内外襟翼密封件的显示动力学仿真。并与地面装机状态下进行对比。

密封件的接触包括内外襟翼密封件之间的接触和密封件本身的自接触。由于内外襟翼密封件在实际工作状态下干涉量较大,接触部位变形大,导致仿真的收敛性难度增加。密封件采用六面体网格进行离散,模型共包括4万网格和6万多节点。内外襟翼间密封件壁厚较薄,最薄的部位只有1mm,这也导致密封件模型的网格最小尺寸较小,网格的数量规模增加,进而导致计算步长急剧降低和计算时间增加。

在地面状态和巡航状态下,密封件存在初始干涉,为了保证计算进行,首先将两个密封件按照路径分开,远程品学堂然后在仿真计算过程中,按照该相反路径重新将两个密封件运动到地面状态和巡航状态。完成整个密封件在两种状态下的密封仿真。建立完毕的密封件仿真模型件图3。

2 地面状态密封件仿真结果

地面状态下,由于内外襟翼处于安装状态,内外襟翼密封件之间阶差为0,两者的干涉量较大,密封件受挤压产生向上变形,密封仿真结果显示密封件接触良好,能够完全密封。具体密封效果和各个密封截面见图4。

3 巡航状态密封件仿真结果

巡航状态下的密封件仿真结果见图5、图6。在图5 A处、B处出现重叠现象,导致密封失效。其余部位密封件受挤压,能够达到较好的密封效果。通过对比地面装机状态和巡航状态的结果可以发现,巡航状态的密封变形与地面装机状态的变形并不一致。地面装机状态,密封效果非常好,气流无法从两种之间穿过。而巡航状态下,图6A处、B处出现密封件之间插入,而不是挤压变形。气流可以从A、B两处穿过,对气动效率有一定影响。这主要是因为:第一,内外襟翼刚度设计导致在巡航状态下,内外襟翼的变形不一致,密封件的挤压不对称;第二,机翼采用超临界翼型,机翼尾部厚度非常小,密封件的截面积有限,很容易发生挤压错位情形。

4 结论

内外襟翼密封件由于存在材料非线性和几何大变形,想通过仿真手段分析获得真实状态下的密封效果经常在计算时无法收敛,本文采用超弹体材料Mooney-Rivlin材料本构,和type7接触类型,通过显示动力学分析,成功得到密封件在巡航状态下的变形状态和变形趋势,给密封件的设计提供了参考。

封面设计论文第8篇

【关键词】密封;课程体系;项目教学法;改革;实践

在化工企业中,“跑、冒、滴、漏”现象经常出现,究其原因是泄露。流体密封是流体机械、工艺设备、液压设备、管道和阀门等的重要组成部分,密封件虽然不大,但往往能决定机器设备的安全性、可靠性和耐久性。尤其在化工机械设备上,密封装置是其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为了使机械、设备能更安全更可靠地连续运转,必须重视发展密封技术和培养掌握密封技术的工程技术人才。结合我校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部级特色专业的建设、卓越工程师的培养试点的需要,以及企业对密封人才的全方位素质的需求,对流体动密封课程进行一系列的改革探索与实践。

流体密封是一门涉及多学科的边缘性的工程技术学科,涉及许多学科知识,包括流体力学、固体力学、动力学、摩擦学、热力学、传热学、传质学、材料学等。过程装备密封技术属于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的专业课,是构建本专业特色方向的重要专业课之一。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流体密封的基本机理,主要密封装置的基本结构和使用特点,以及典型密封结构的设计计算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毕业后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

一、存在的问题

随着专业口径的拓宽、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和社会需求的变化,原有的课程教学、毕业设计存在许多不足:

1.理论课程内容多学时少,特色体现不足缺乏前沿性;教学方法、教学形式相对单一;实验教学环节薄弱等

密封是一门多学科交叉性边缘学科,涉及的学科领域非常广,以机械密封或浮环密封为例,要解决这些密封问题,就要考虑定子和转子元件由于受力和温度作用产生的变形以及振动、磨损对流体膜的流体动力特性的影响,也就是说要从流体动力学、弹性理论、传热学、摩擦学和振动理论等方面去研究分析密封的问题。而专业课课时一般是32学时,要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让学生熟悉和掌握密封的基本理论,以及垫片密封、填料密封、机械密封、非接触式密封等典型结构的选型和设计计算,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目前流体密封技术课程教学还是采用“教师讲,学生听”被动的教学模式,把教师掌握的现成知识和技能传递给学生,让学生按照教师的安排和讲授去得到一个结果。这种比较单一的教学方式存在许多不足的地方,比如学生接受的信息量有限;只能按照教师的安排和讲授完成部分内容,而没有锻炼独立解决实际问题;学生被动学习,对课程内容死记硬背以应付考试,自学内容和课堂讨论少;教学内容与生产实践结合不足,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达不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目的等。

实验教学是保证本课程教学质量的基础,是理论联系实践的桥梁。本课程的实验内容包括:垫片密封比压测定实验;阀门填料密封装置拆装实验;机械密封装置拆装实验;机械密封过程模拟实验等。这些实验都是穿插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的,大多是演示性、验证性实验,加上实验设备数量少,学生的动手机会不多。而且每个实验涉及的仅是独立的知识点,实验完成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仅停留在这几个孤立的知识点上,限制了学生知识应用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2.密封毕业设计实践环节中设计方法传统;缺少相关软件的训练以及密封产品实物,缺少实践机会

密封毕业设计通常是根据已给定的工况和要求,参照或模仿传统的结构形式初选参数,根据经验公式进行工作性能计算,若计算结果满足要求则设计合格,反之则要不断改进参数甚至是形式,反复计算,直至达到设计要求为止。然而,这种惯常采用的经验设计结论,往往存在很多不足之处。现代科技不断进步,技术革新的日新月异,传统的设计方法相比之下显得过于陈旧,已经无法达到现如今的设计要求;此外,传统设计的设计结论简单且大部分多为经验公式,直接导致设计出的模型密封性能较差,生产出的产品效率低,已经跟不上企业生产实际的需要。鉴于此,应用现代优化设计方法刻不容缓。

在毕业设计过程中缺少相关软件的训练,如CFD软件、Maple计算软件等。而密封企业需要熟悉掌握此类软件的人才,若在校期间不训练,工作之后需要长时间熟悉此类软件,降低了工作效率,增加了企业的成本。由于甘肃地区无干气密封生产厂家,使得在本地区缺少毕业设计实习场所,设计过程中也无相应的密封产品实物,使得设计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如对设计的产品结构有不清楚的地方,需要花时间去琢磨,若有实物则可立即解决,在有限的毕业设计时间中,花费了不少时间去熟悉结构,对设计不利。

二、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对流体动密封课程体系进行了改革,体现在以下方面:

1.课程教学方面

(1)以课堂教学为载体,结合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目标要求,更新课程内容体系,改革教学内容,修订课程大纲。把握重点知识内容,教学内容的选择体现基础性与前沿性相结合、重视动密封同时兼顾静密封。根据当前的形势,注意收集用人单位的意见和建议,了解企业对本课程教学内容的需要,强化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和应用性。在教学内容安排上,适当增加与密封技术发展相关的知识,及时传授新知识,增加反映当前科技发展成果的内容尤其是授课教师特色科研方向新型动密封干气密封内容,形成本课程新的教学内容体系,在新版的培养大纲中已体现。

(2)改革教学方法、形式,运用项目教学理念,探索建立“研中学”、“做中学”的教学模式。改变单一、呆板的教学方法、形式。在课程教学中以项目问题为导向,采取大作业、专题研究报告、文献综述报告、研究性实验报告等多种载体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增加学生的参与机会,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授课内容产学研结合,教师将自己在科学研究项目中的经验与成果融入教学。通过工程实践应用的实例丰富教学内容,体现课程的基本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从工程全局出发,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各种技术和现代工程工具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综合素质。例如,在讲解非接触式密封时,可结合项目组已结题、在研的多项干气密封国家自然基金项目、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等,启发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并寻找解决办法。学生在项目实践过程中,理解和把握课程要求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这样的产学研结合的教育教学,强化学生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能力的学习和锻炼,培养具有“卓越工程师”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同时改进教学手段,在制作和完善课件时,针对性的准备一些与课程有关的录像或仿真动画,并结合密封产品开展现场教学,对于所谓晦涩难懂的内容变得轻松、愉快、顺畅的接受,同样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加强与完善实验教学。将演示型实验改成设计型实验,学生根据实验指导书及课堂讲授的内容,独立制定实验方案,然后与实验教师沟通,给予学生更多的动手机会。涉及到的实验仪器设备由学生自己操作,老师起辅助作用,其实验成绩由现场操作成绩与实验报告相结合给出。打破老师操作讲解学生被动观看的模式,给学生充分的自由和主动权,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知识的主动性,锻炼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实践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2.毕业设计方面

毕业设计中,突破以往的传统设计,将科研的思想应用到密封毕业设计中来。在毕业设计选题方面,专门增加了干气密封设计,可以应用现代的优化密封设计方法,针对槽型参数,建立合理的多目标协调优化函数,并应用软件Maple进行近似求解,获得设计参数所对应的最佳的槽型结构参数。进一步以此槽型结构参数进行密封结构设计,最后应用 CFD软件进行密封性能校核。此举大大加快了毕业设计的进度,提高了效率,并且又训练了相关软件,可谓一举多得,对以后进行密封设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针对毕业设计过程中无相应的密封产品实物,两种方式相结合可以解决。一是将科研所设计的密封样机直接用于毕业设计,增加了学生拆装实践的机会,在11年的毕设中已应用,效果良好,解决了甘肃地区无干气密封厂家实习的短板。二是让学生去产学研合作单位进行毕业实习及设计,在今年的毕业设计中已实现。

通过对流体动密封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的分析,进一步提出了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路与措施,并进行了积极地探索与实践,全面提高学生的工程实际应用能力,增强了创新意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培养合格的高素质工程人才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顾永泉. 流体动密封[M].山东:石油大学出版社,1990

[2] 蔡仁良、顾伯勤、宋鹏云. 过程装备密封技术[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

[3] 付平、常德功. 密封设计手册.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

[4] 王勇、李剑锋.培养机械专业卓越工程师的探讨[J].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2010(6):69-70

优秀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