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掌声教学设计

掌声教学设计赏析八篇

时间:2023-01-01 09:16:30

掌声教学设计

掌声教学设计第1篇

论文摘要: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培养的对象是未来的中小学音乐师资,声乐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整体素质,而能否正确把握声乐教学过程中的双重性特征,决定着声乐教学的成败。声乐教学要取得良好的成绩,需要教师在声乐教学的内容、方法、课程设置与培养目标上有一个整体的目标设计。

一、问题的提出

音乐是全方位反映生活的艺术,对它的表现、理解、鉴赏涉及许多方面的知识和修养。正是这种广博的学科品格,才使得音乐有可能全面提高人的素质。声乐虽然以技能表现为主要学科特征,但通过歌唱,却全方位地反映和培养了学生各方面的素质。例如,音乐基本素质包括乐感、音准、节奏,对作品的理解、表现等能力,以技能和修养来驾驭作品的能力等。声乐学习还可以培养人的多重素质,如平衡、稳定与自我调节能力等。声乐无论是唱还是教都是技能与素质并存,所以声乐是整体音乐教育中的重要环节。

现今的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声乐教学改革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基础与速成、技能与素质之间的矛盾;将声乐等同于技能教育,重主课轻公共课、重技术轻艺术、重比赛获奖轻基本艺术实践、重视少数条件好的学生而轻视条件一般或较差的学生、重视个别大型曲目而忽视基本素养积累等现象一直是高师声乐教学的误区。致使高师声乐教育与中小学音乐教学实践格格不入;不懂得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教师,面临中小学音乐教育实践无从下手;教师不能驾驭声音,给音乐课教学带来许多障碍,教师坏嗓、孩子大喊大叫不懂得科学发声的现象普遍存在。这些现象说明高师的音乐教学需要科学的定位,特别是高师的声乐教学需要明确定位。高师声乐专业的教学目标,就是培养合格的中小学音乐师资。高师声乐课的设计不是为了培养歌唱家,而是让学生掌握一种规范化的歌唱技巧,为音乐普及与艺术审美把好入门关。因此,从声乐教学规律来说,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声乐教学法和音乐学院声乐专业声乐教学法没有本质的区别,只是起点与达成的目标不同。目标不同也影响到教学内容、方法与专业趋向不同。

二、培养设计

1.双重性特征分析及目标设计。高师的声乐教学过程具有双重性:教师既要教“声乐”,又要教“声乐教学”;学生既要学“声乐”,又要学“声乐教学”。通俗地说就是老师和学生既要教好、学好声乐技巧,又要学会运用声乐技巧去教导中小学生以正确的方法进行歌唱。这一双重性特征要求高师学生在声乐课的学习中既要充当客体,又要充当主体。高师声乐教学的目标也由此分为“声乐技能”和“声乐教学技能”两大块。作为学生,要成功地实现这两大块目标,需要从理论到实践把握好以下六个紧密相连的层次和过程,即“领悟、接触、模仿、操作、熟悉、创造”。(1)“领悟”即从理论和教师的示范性演唱中,开始建立歌唱是一种科学的观念。学习歌唱需要了解人体发声器官的结构及其功能,了解各个器官的共鸣特征,只有当歌唱者拥有熟练地调动并掌控这些器官运动的能力时,才有可能实现科学的歌唱。(2)“接触”即开始试着感受发声器官的功能和作用,以及自己所具有的调整发声器官的能力如何等,为学习声乐技巧做好意识上的铺垫。(3)“模仿”即开始按照老师的要求,仿效老师的歌唱。学生从模仿中感受发声器官的振动正确与否、气息支撑及其位置是否正确等,从而从模仿向自我感觉、自我审视、自我提高过渡。没有初期的模仿就没有正确的歌唱。(4)“操作”即独立练习,独立思考,独自建立歌唱声音体系并逐渐走向成熟。所谓独立并非脱离教师指导,而是强调“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声乐学习过程中的器官运动,即所谓的气息支撑和位置点等,需要练习者不断地独自实践、感悟才能掌握。(5)“熟悉”即通过上述层次和过程的学习、揣摩逐渐形成了正确的发声方法,已经可以运用正确的方法进行歌唱或教学。到了这个层面,学生已经可以独自选择歌曲并进行歌唱设计。(6)“创造”即在熟悉的基础上,以歌唱者自己对作品的领悟,对作品进行恰当的设计。无论是演唱,还是教学,都有一个二度创作的问题,怎样把作品演唱好,怎样教学才能让学生学得快而且符合歌唱的正确方法,都需要创造。这是声乐教学中的重头戏,是高师声乐专业教学二重性目标的关键所在。

在实现上述层次和过程的教学内容中,高师声乐教学呈现出从以“声乐技能”为主逐渐向以“声乐教学技能”为主过渡的显著特征。不同的教学阶段有不同的侧重。学科教学目标,一般以时间先后为顺序进行循序渐进的目标设计,实际上一般的设计会分解为单元乃至课时的教学目标予以完成。教师在目标设计中,既要照顾到属于外显性学习行为的技能、理论的掌握等;又要密切关注内敛性的所谓音乐感觉,一般简称乐感的训练和养成。目标设计务必精确、具体,反映出不同的层次目标和要求,以便于实践操作。

2.内容设计。高师声乐教学的双重性不仅决定了教学目标是双重目标,而且也决定了教学内容是双重内容:声乐与声乐教学两部分。从信息论角度来看,教学内容是教学信息,学生在接收并加工处理声乐与声乐教学信息的过程中,即获得或发展了声乐技能,而学生加工处理这些信息的结果,则是获得了声乐理论知识与声乐教学理论知识。因此,教学内容的设计就必须有声乐与声乐教学两部分,每部分又应有理论知识与技能技巧两方面,如此才能真正完成声乐教学的双重技能目标。

3.对象设计。教学对象的设计,首先要全面地了解每个学生的嗓音性质、音乐基础与文化基础、歌唱发声习惯、主观爱好及主观追求的艺术目标、个性特征和身体状况、对教学的期待和希望,等等,然后才能针对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

教学对象的设计应当遵循两个原则:一是个别化原则,它要求在双重教学目标的指导下,采取因人而异、有的放矢的教学安排;二是逐渐递进原则,它要求在年度教学目标的指导下,给学生做出长远的、中期的、近期的达标设计,诸如教材的由浅入深的选择、进度的由慢到快的安排等。

4.形式与方法设计。高师声乐教学的双重目标,决定了高师声乐教学不能单纯沿用音乐学院声乐专业的个别教学形式与方法,必须与小组、班级教学形式,与语言的方法(如讲授法、评价法),与直观的方法(如示范法、微格教学法)进行优化组合精心设计。一般来说,声乐理论知识和声乐教学理论知识的教学,采用班级教学形式、讲授法并辅之以示范法为好;在声乐技能教学中,采用个别教学形式、练习法是恰当的;而在声乐技能向声乐教学技能过渡中,则必须逐渐加大小组、班级教学形式与示范练习法、微格教学法的比重,为的是要让学生达到掌握声乐教学技能的目标。

5.媒体设计。教学媒体的设计是以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为依据的,必须反映出高师声乐教学目标和内容的双重性特点构成,必须为达成双重目标服务。教学媒体的设计也往往与教学形式、方法的设计融合在一起,因为一定的教学形式和方法中就已经包含了教学媒体的运用,如微格教学法中就包含了录音、录像媒体的选用。

一般而言,要促使学生自我评价自己的声乐学习,掌握某种演唱技能,可设计录音媒体教学,这在个别教学形式和对比评价法中很有效;而要促使学生相互评价各自的声乐学习,掌握某种演唱技能或某种声乐教学技能,则应设计录像媒体教学,这在小组或班级的教学形式和微格教学法中最有效。

6.评价设计。高师声乐教学评价的设计,首先必须把握教学评价与双重目标一致的设计,既要评价学生学习声乐的达标程度,也要评价学生学习声乐教学的达标程度,还要使评价与目标层次相对应,这是准确性方面的设计,否则,声乐教学将难免出现偏差。其次是必须将评价渗透于教学形式、方法之中,贯穿于教学全过程。比如,对比评价法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以及学生相互间的评价都是教学评价的渗透贯穿;微格教学法中师生共同对教学录像中教学情境的评价也是教学评价的渗透贯穿,这是及时性方面的设计。

7.模式设计。高师声乐教学中,教与学是师生双边共同作用的互动活动,教师起主导性作用,引导学生朝预定目标前进;学生起主动性作用,积极参与教师的教学活动,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将目标转化为具体的内容,以学生为中心,选择适当的媒体、方法或方式,把教学信息内容传递给学生;学生则根据预定的目标,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技能,参与教师的教学活动。

目标是教学活动的指向,是调控整体教学活动过程的依据。根据目标达成反馈的情况,教师对教学过程作出主导性调控,例如目标预定是否过高、内容传递是否合理、媒体选择是否恰当、方法运用是否恰当等;学生亦对学习过程起反馈调控作用,检验和反思是否充分参与、方法是否得当、学习目标和内容是否过高或过难等。这两种调控都是循环往复的,也说明整个教学过程是双向循环的过程。

三、结语

高师声乐专业教学目标所特有的双重性目标特征,决定了声乐教学从内容、方法、课程设置到培养目标都需要相应的配套设计。将现代化的教学理论、技术应用于高师声乐教学中,正确把握高师声乐教学中的诸多要素,保证高师声乐教学在科学的设计模式中顺利运行,改正以往高师声乐教学目标定位和内容往往偏离师范性的弊端,避免教学中对各教学要素顾此失彼的现象,从而培养出真正意义上的合格的中小学音乐师资,是高师声乐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管林.论声乐训练[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0.

[2]琚清林.声乐知识手册[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

掌声教学设计第2篇

《超声诊断学》 课程设计 教学模式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方法,是由德国职业家菲利克斯?劳耐尔教授和他的同事于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它是以现代职业工作整体化分析和描述为基础进行的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设计方法。我国职业教育家姜大源在谈到职业教育的教学观时强调,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要以行动为导向。工作要追求工作过程的完整性,学习要实现学生思维过程的完整性,职业教育应按照工作过程来序化知识。

超声诊断学(Ultrasonic Diagnosis UD)是物理诊断学中影像诊断学体系(放射医学、核磁共振、核医学、超声医学)四大组成部分之一。近年来,随着医学尤其是超声医学和求证医学的迅猛发展以及现代医学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UD是临床医学专业尤其是影像医学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课程。然而,UD相对于其它学科而言是一门年轻的学科,同时,它又是具有影像学特点的新型学科。

在我国,多数医院有独立的超声科或B超室,有资质的医师或技师自己操作,并完成诊断。超声诊断虽然只是患者就诊过程中的一个环节,却十分重要。对于一名技术规范、操作熟练、临床经验丰富的超声医师来说,完成常见病检查往往只需数分钟,但是却来自多年的培养和训练。

如何改进超声教学的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是我们面临的新课题。在几年的超声诊断学教学中,我们进行了一些尝试,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的设计要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结合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并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教学上要考虑综合性,可扩展性。根据职业岗位要求,学生需具备系统掌握超声诊断学的主要理论、主要知识基础上,同时要具有操作超声仪器的技能和丰富阅片、综合分析问题和诊断疾病的能力。

二、教学过程

1.教师要转变旧的教学观念

课程内容设置与编排应跳出学科体系的藩篱,按照工作过程的顺序编排课程顺序,教学重点放在熟练规范的操作超声仪器的技能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影像诊断的原则是:“熟悉正常,发现异常,结合临床,综合分折,做出结论”。

以工作中肝脏超声诊断为例:

第一步,要做好操作前的各项准备工作:①指导病人处于正确的检查;②调节机器至最适宜的状态。

第二步,按照一定的顺序、手法全面地扫查需要检查的器官。例如,扫查肝脏可按照从下到上、从右到左的顺序、以肋间扇扫加旋转及肋下斜切的扫查手法全面扫查一遍,防止遗漏。

第三步,发现病变时要作具体分析,如病变的大小、数目、部位、分布、边界、回声强弱等。

第四步,结合临床资料综合分析,最后做出诊断。

2.从学生的角度看,存在两种知识

一类是陈述性知识,教师要求学生自主学习或咨询。咨询是学生应具备的一种能力,要善于咨询,掌握咨询的渠道(教师,同学,网络,书籍等),是学生离开校园踏入社会应具备的自学能力。超声诊断是以系统解剖、局部解剖和断面解剖为基础,超声诊断中的解剖学知识就是陈述性知识。学生要通过自主性学习熟悉超声切面图观察各器官的位置、大小、形态及功能等方面。器官的超声图像客观地反映该器官结构和功能表现,将这些表现与正常的相对比,判断该器官是否有病变及病变的特征情况。采用学生相互之间作为诊断对象,更加直观并增加同学们兴趣,易于掌握知识和技能。

另一类,是过程性经验性知识,需要学生逐渐由简单到复杂地去做,而且不断强化训练才能掌握。病理是诊断的金标准。不同的病变组织因为不同的病理结构而显示不同的超声图像是经验性知识,因此掌握不同病理结构所对应的特征性超声图像对提高超声诊断的准确性非常重要。为建立符合实际工作过程的《超声诊断学》新型教学模式,所建立的教学模式以高科技为基础,以模拟临床实际情况为前提,以实践教学、情景教学和一体化教学为特征,采用人与部分典型动物病例(狗)模型来进行实际操作,更加直观并增加同学们兴趣,易于掌握知识和技能,使其有医疗环境而无医疗风险为突出特点的教育方法。另外,我们要求学生主动追踪一些特征性声像图的病例,看看最终的病理结果是什么,在反过来思考一下声像图,这样理解和记忆都会非常深刻。

3.评价

肝脏超声诊断为例:

(1)保护患者隐私的意识和举措。拉上围帘3%;女性患者腹部适度暴露3%;病情保密(不当患者面议论病情,只作客观描述)4%。

(2)检查前准备工作。认真审阅申请单,了解并报告简要病史和拟检查项目5%;与患者保持沟通,主动询问病史5%。

(3)检查过程。扫查切面规范、标准、完全无遗漏(从左叶开始扫查,横切面和纵切面;右侧肋缘下横切面完整暴露肝右后叶;右侧肋间切面重叠扫查)20%;完整显示第一肝门、第二肝门、三支肝静脉、门静脉工字形结构5%;合理应用彩色多普勒观察门静脉主干和肝动脉。并能够测定各自的流速10%;发现阳性病灶并准确定位和描述其超声声像特征20%。

(4)回答提问。结合病史和实验室检查,对超声表现进行简要的逻辑分析,得出正确的诊断15%;在5~8分钟内出具诊断报告5%;临床专家提问(侧重肝癌相关的临床基础知识)8%;超声专家提问(侧重仪器设备的合理、灵活与正确使用)12%。

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遵循“理论-实践-再理论-再实践”的原则,教师给学生足够的发挥空间,综合性的学习任务可以形成多个,每一个都是完整的工作过程,工作过程实践的难度在增加,学生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探究学习,有效地培养了学生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方法打破了传统学科系统化的束缚,它不是在具体的学科中传授“学科知识”,而是在具体的职业工作情景中学习如何工作,将学习过程、工作过程与学生的能力和个性发展联系起来,在培养目标中强调适应职业工作,在工作中成为具有竞争力的人。

参考文献:

[1]姜大源.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

[2]徐金锋,施杨.超声医学临床教学的几点体会[J].华西医学,2008,23(1).

掌声教学设计第3篇

关键词:高校;师范专业;教授方法;教授重点;制作课件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多媒体技术已经成为计算机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计算机辅助教学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教育的各个方面,改变了传统教学方式,而且能达到传统教学手段无法得到的教学效果。Authorware软件是一款功能强大的多媒体开发工具, 其主要功能体现在对多媒体素材的集成能力、对文字和图形图像的处理能力以及多样化的交互作用能力三个方面。高校师范类专业学生在校就应该掌握和熟练使用该软件,为以后从事教学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样也对高校教师教授该课程提出更高的要求,也是高校教师要加认真以思考的问题。

     一、结合教学实际,注重教授方法

     计算机教学的共同特点就是勤动手,注重实践操作。Authorware软件教学同样也秉承这一特点,在理论课讲授时,注重功能、属性的讲解,操作的顺序,设置的重点等。理论课采用项目教学方法,让学生针对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制作课件,并明确制作课件的作用,课件制作的教学目的。实践课要让学生将理论课讲解的实例操作一遍,查看学生掌握程度,然后有针对性的重点讲解,巩固练习,跟踪指导。实践课采用任务式教学方法,每节实践课都要布置作业任务,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能力和创造力,制作自己独特的课件。

     二、增强教学效果,巩固教授重点

     1.各图标的基本功能

     Authorware软件是一款基于图标与流程线方式的多媒体创作工具软件, 所以Authorware软件教学的基础就是让学生掌握各图标的功能、属性和使用方法。如显示图标的功能就是在屏幕上显示文字、图形和图像;等待图标可以设置程序的暂停;擦除图标可以擦除无需在界面上保留的显示信息;声音图标可以用来插入并控制声音;移动图标的各种移动方式;交互图标的各种交互结构等。掌握各图标功能后,重点要掌握图标的使用方法,如显示图标中如何制作阴影文字、空心文字、图像的叠放次序等;声音图标如何设置声音与图像同步播放;等待图标中如何设置时间等待、事件等待及移动图标、交互图标的设置等。这些内容都需要教师重点讲解,指出重点操作步骤。

     2.移动图标的使用

     在多媒体软件设计中,动画效果是一个十分基本的要素,在Authorware中,除了有特效以外,一个非常重要的动画就是利用移动图标。移动图标可以把显示对象从演示窗口的一个位置以指定的方式移动到另一个位置。移动图标可以控制对象移动的时间、速度、基点、终点、路径,但不能改变对象的形状、大小等,实际上是一种二维的路径动画。移动图标本身不包含要移动的对象,它只是移动其它图标中显示的对象。移动图标提供了五种移动方式,可以通过属性设置中的类型项进行设置或更改,故此属性设置也非常重要。如,指向固定直线上的某点的运动方式中,在属性中如何设置线的起点、终点和目标点就是制作该运动方式的重点。所以在讲解中要按步骤依次说明,并强调难点,让学生更好掌握移动图标的各要素。

     3.交互图标的使用

     交互是课件制作的关键,也是最具特色的功能之一,演播课件过程中能否准确、快捷地进行交互是课件设计的关键。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交互的作用和重要性。首先认识交互的结构,交互图标就是交互结构的基石和入口;交互图标响应类型标识是告知为哪种交互类型;分支去向是交互流程的走向;分支状态分不判断、正确判断、错误判断,进行统计正确或错误执行的次数,并统计得分情况;交互分支是交互结构中的各分支结构,可以包含在群组图标中。第二掌握交互响应类型,共计11种,要详细了解11种交互响应类型中的属性设置,根据属性设置可以完成交互响应的功能设置。

     三、综合所学知识,制作完美课件

     掌握各图标、函数、变量的使用方法后,就要为如何制作一个完美课件进行设计。课件设计包括确定选题、准备素材、设计总体流程、调试等4个环节。其中,选题就是要首先进行需求分析,了解课件使用的对象,运行环境等;准备素材包括编写课件脚本,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一步细化,还有就是文字、图像、声音素材的准备等;设计总体流程包括按照已经确定的课件结构和脚本设计的内容将各种素材有机的结合起来,具体到每一个画面设计、交互方式的运用等;调试就是对已制作的软件进行测试,保证运行正确,检查课件的教学单元设计是否达到要求,经过修改后最后。

    

掌声教学设计第4篇

【关键词】:拼音教学;巧用多媒体

G623.2

拼音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是语文知识学习的基础起点,对于后期语文学习起着重要的基础作用,也是语文教学要完成的首要任务。学会拼音的前提是认清并读准声母、韵母、声调,重点是能熟练运用。

拼音语音教学的传统教学方法常采用的步骤就是教师示范后带领学生齐读,学生听到什么就读什么。孩子们年纪小,不懂得要去仔细体会准确的发音部位在什么位置,只会简单的模仿,教师在学生的“大合唱”中难以分辨学生是否掌握准确,发音是否到位,而且由于农村教师师资等因素,教师发音存在很大差异,导致学生的读音“千奇百怪”,这对学生将来能否说一口标准的普通话带来很大的影响。并且拼音中个别声母、韵母容易混淆,尤其是在拼读上有一定难度,学生要学好拼音确实需要下一番功夫。要突破这些难题,可以巧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一、巧用多媒体教读拼音――直观激趣,获得感性感知。

在教学时,教师可运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刺激学生的感观,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一年级上册的汉语拼音中,每一课都有一个配合字母教学的图片,但是图片是静止、无声的,不能有效的激发学生求知的兴趣,也不能很好的给学生示范发音。我在教学中,为巧妙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下载了一些童话故事的范读给学生听,学生听得津津有味,听完一个后,学生还不满足,于是我拿出一本带拼音的故事书,选择一个读给学生听,然后问学生:“你们想不想自己看故事?讲故事给别人听呢?”学生们都想,可是不会识字,于是教师顺利引出根据拼音识字,激发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在具体学习每一个拼音时,教师尽量把情境图制作成为动画。如学习“m”:在多媒体环境下给学生展示歌曲《我的好妈妈》的flash,学生跟着唱歌,当多彩的画面和动听的歌曲结合在一起,学生忘情的投入其中时,教师顺势引导:“平时常常喊妈妈,想不想送个礼物给妈妈呢?”教师在黑板上板书“妈”的拼音,教读“m”,让学生跟着课件的标准读音读,同时观察规范的口型,让学生反复练习,再展示字母“m”的写法,学生跟着方法描红。这样,通过动画情境,给学生营造一个愉悦的学习氛围,学生觉得学习拼音有趣、有意思,把枯燥、抽象的语文知识变得生动形象,易于引导学生用形象思维学习,获得深刻的感性认识。

二、巧用多媒体教读拼音――化难为易,变抽象为直观。

第一、运用多媒体教学,易突破声、韵母识别难点。

在汉语拼音学习中,对于个别容易混淆的字母,一直是学生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如b和d、p和q,单纯依靠学生的听、记、写是很难让学生准确地掌握。而巧妙地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难题。我在教学b和d、p和q时,先给学生创设了一段情境:一匹骏马在山坡上从左向右向上奔跑, 在山坡旁边一座小屋内,一个小弟弟听到马蹄声,推开玻璃窗向外看,看到美丽的骏马,十分开心,然后跑出去和骏马玩耍,最后骑上马从右往左高兴的玩耍。在涉及教学的声母时,突出声母,并强调开口,给学生归纳:右边圆圆b和p,左边圆圆d和q.然后设计游戏,让学生能顺利区分后,才能顺利再次播放这个动画。实践证明,这能很好的解决首次教学问题,但在后期仍需要不断强化。

第二、运用多媒体教学,能解决发音不规范的问题。在汉语拼音教学中,规范的发音一直是一个难点,主要是学生发音部位不准确,口形不对;二是教师发音不规范,难以正确的示范。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突破这一难点。在拼音教学中,由于受方言的影响,声母中的鼻音与边音、平舌音与翘舌音,韵母中的前鼻音与后鼻音,一直是教学的难点。在资源共享的今天,要找到根据它们的发音规律、发音的生理特征而制作口腔的纵剖面的发音课件,是十分容易的。通过多媒体在视觉、听觉上的直观演示,学生通过观察、模仿,能迅速地找准发音的位置与感觉,对个别疑难点,教师通过组织学生练习、集体、个别矫正,学生很容易地掌握发音的要领,从而突破教学的难点。

第三,运用多媒体教学,可巧妙进行拼读难点教学。学生在学习拼读时要掌握声母与韵母相拼、三拼音的拼读方法与技巧,这对初识声母、韵母的小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在教学声母与韵母拼读时,我设计了“声韵找朋友”的动画,首先动画出示学生熟悉的字和它的声母、韵母,如“爸”,并分别识读声母、韵母,然后揭示“前音轻短后音重,两音相连猛一碰”的拼读规则,按照学生自读―多媒体演示―跟读―自读―生互读等程序,学生将动画的感性认识转化为理性认识,通过练习,熟练掌握拼音拼读技能。

三、巧用多媒体教读拼音――适当拓展,加强运用。

儿童学习拼音容易自满,教师在教读的时候,学生常常能容易的认识,但过几天就又忘记了,究其原因,还是在于没有真正的掌握拼音的形、音和字的联系。要真正掌握拼音,就要多练习和运用,而小学生对枯燥的拼音练习不太感兴趣,所以,运用丰富有趣的多媒体资源进行适当的拓展练习,有利于巩固和强化学生的拼音知识。

1.基础练习。可以运用游戏等多种方式,对声母、韵母、整体认读等基础知识进行巩固练习。比如设计“勇夺红旗”(学生填写、识读正确一个声母、韵母上一台阶,最先到达顶点的为胜利者,可分个人、小组比赛)、“射击游戏”(出示声母、韵母等,学生读、写,正确的成功“射击”)等,在学生听、读、写的过程中,变枯燥为有趣,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掌声教学设计第5篇

课题: 声乐小课堂之发声练习(一)——呼吸和放松

科目:音乐

教学对象:五年级学生

教材版本:人音版简谱(吴斌编著)

提供者:陈伟

单位:广东省南雄市第一小学

一、教学内容分析(简要说明课题来源、学习内容、这节课的价值以及学习内容的重要性)

本课题属于五年级下册第一课《春景》中知识与技能当中的一个知识环节,通过这个课题的学习,可以更好的提高学生对于歌曲演唱的能力,学会运用自己的声音和身体进行演唱,是歌唱非常重要的环节,也是为今后开展声乐教学奠定扎实的技能基础。

二、教学目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对该课题预计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做出一个整体描述)

1、对人体自身发声构造有所了解,树立正确的声乐演唱概念,掌握科学的声乐发声方法理论知识。

2、熟悉科学的发声方法理论知识,掌握呼吸的不同的模式,气息的控制。

3、通过学习科学的发声方法,激发学生声乐演唱的兴趣,运用自身的特点来表达情感。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说明学习者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等三个方面的学习准备(学习起点),以及学生的学习风格。最好说明教师是以何种方式进行学习者特征分析,比如说是通过平时的观察、了解;或是通过预测题目的编制使用等)

五年级的同学已经有了一定的演唱能力和欣赏能力、分析表现音乐的能力,但是,重要的还是要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热情,要让他们从心底里喜爱音乐,还要注重音乐课基本常规和欣赏音乐、演唱的习惯,形成良好的持续发展的态势。常规与能力的培养要贯穿于每节课堂教学,贯穿于整个学期。各种音乐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也不能松懈。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说明本课题设计的基本理念、主要采用的教学与活动策略)

本课题主旨在于让学生对声乐演唱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并掌握演唱时呼吸的正确方法,所以我设计在教学中采取教授法,模拟情景法,以及师生游戏互动等活动策略,让孩子们在快乐的氛围里学习歌唱知识,从而热爱唱歌。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说明本课题的重难点)

教学重点:声乐发声练习中的四种呼吸方式气息的控制

教学难点:熟练掌握演唱的呼吸,自由切换不同的模式气沉丹田,吐气如拔丝,弱而不断。

六、教学过程(这一部分是该教学设计方案的关键所在,在这一部分,要说明教学的环节及所需的资源支持、具体的活动及其设计意图以及那些需要特别说明的教师引导语)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老师:同学们你好!

二、新课导入

视频导入:

分别展示美声、民族、流行三种唱法的演唱视频,进而介绍在声乐演唱中呼吸时演唱的第一要素。

老师提问:

视频里的歌唱家们在歌唱时有哪些特点?(从听觉感受和视觉感受两方面来分享)

小结:

声音洪亮悦耳震撼人心(听觉感受)

面部表情丰富嘴型夸张(视觉感受)

同学们:您好,您好,陈老师您好!

学生回答:

震撼、夸张、嘴巴张的特别大......

通过视频同学们对于声乐演唱的兴趣,同时作为第一步的了解

三、知识学习

(一)人体发声构造及原理

老师讲述:

歌唱时的呼吸与日常生活中说话的呼吸是不大一样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呼吸时气息较浅,不用很大的力度;而在声乐演唱时,就要求我们要将气息下沉至腹部以下(肚脐眼下三个手指的位置),让气息更深更足更有力度。

老师小结:

擅歌者必先调起气,气乃音之帅也。所以唱歌时要使用正确的呼吸才能让自己的声音变得更动听更悦耳!

学生提问:

老师,我们平时唱歌经常被别人说不好听,气喘吁吁的,可是我们讲话的时候却不会那样,这是为什么呢?

要求学生知道自身发声器官的具体位置,便于在课后练习时自我检查和调整

(二)声乐演唱中的基础呼吸方法

A:闭口呼吸法

a:慢吸慢呼 b:慢吸快呼

B:开口呼吸法

a:快吸快呼 b:快吸慢呼

学习小窍门:

吸气

想象自己处于一个美丽的花园之中,想深深地闻一下鲜花的异香——这就是歌唱的吸气,这样吸得才深。(或者想象自己在饭桌前闻着妈妈做的可口饭菜散发出来的香气)

呼气

呼气的方法就是利用横膈膜的力量,把腰圈扩张的感觉一直保持住。呼气要均匀、舒缓。像打喷嚏之前那样短暂的一憋,体会一下腰周围的扩张、膨胀的感觉,找到这种感觉是歌唱的关键。

学生回应:

哦,原来说话和唱歌用的是不一样的呼吸呀,那我们也要学习歌唱的呼吸。

学生回应:好!

不同的呼吸方法可以给予歌唱不同的帮助,也可以感受到气息在腹部的控制感

三、师生互动学习

(一)感受自己的呼吸

老师:

同学们,我们现在分成男女四个合作小组,按照老师的要求和指令进行合作学习。

请将双手插在腰上,跟着老师的指令进行呼吸。闭上双眼,身体放松,嘴巴微微闭起,用鼻子进行呼吸。

第一组练习我们先进行慢吸慢呼

准备,三二一开始!

吸气 呼气

请问大家有什么感觉?

老师回应:

大家不要着急,吸气和呼气是一个相辅相成的过程,当气息吸足之后,要像春蚕吐丝般慢慢地把气息均匀的放出来,可以想象一下这种感觉,用手放在嘴边,感受的到微弱的气息流动,用我们的腹部来控制速度,慢慢练习就可以做到了。

很好,大家都基本掌握了,接下来我们另外三组依次进行学习

(二)运用道具感受气息的流动

老师讲述:

现在请大家面对面站好,拿出准备好的白纸,将白纸放在距离嘴边一个拳头内的位置,平视前方,运用我们的呼吸方法来感受白纸的变化。。。。。

大家都非常棒,都基本掌握了声乐演唱中的呼吸方法,我们已经向着学习歌唱迈出了第一步,祝贺大家!

(二)放松练习

a:打嘟噜练习

通过气息推动嘴唇震动,脱离颈部对声带的用力,做到解放声带,放松喉咙

b:气泡音练习

通过气息震动声带,有效的帮助声带做按摩运动,有效修复声带疲劳、受损,缓解声带充血红肿。

老师:

请所有小组两两组合一起练习,互相感受对方同学的气息,大家开始互动起来吧!

四、课堂小结

学习正确的歌唱呼吸,乃是歌唱艺术最重要和最必要的基础。由呼吸控制的歌声才是声乐,呼吸是歌唱的原动力。声乐界有"谁懂得呼吸,谁就会唱歌"之说,说明了呼吸在歌唱中的重要性,它确实是歌唱者首先应该学会的一项基本功。

老师: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并掌握了声乐演唱中的呼吸方法,这对我们接下来学习歌曲演唱打好了基础,大家要一直保持正确的呼吸方式,那么你们之后演唱就可以更加的得心应手了

五、课后预习

老师:

请同学们下课后回去预习用发声字母进行音阶演唱

(1)13243546 5—

Wuwuwuwu wu

Yuyue yuyueyu

Mimamima mi

(2)53423127 1—

Wuwuwuwu wu

Yuyue yuyueyu

Mimamima mi

同学们,下课!

学生回应:

老师我感觉我的肚子好像一个圆圈,前后左右一齐涨了起来,感觉肚子里面充满了气息。

学生提问:

老师,我吸足了气,但是却没有办法保持住,感觉一张口气息就已经跑出去了,一下子就不见了,这该怎么办呢?

学生回应:好!

学生回应:

Oh!太棒了,我们以后也可以把歌曲唱的更加动听了!

同学:

好的,陈老师,我们一定完成好课后预习!

谢谢陈老师 陈老师再见!

老师示范正确的呼吸方法,学生分组进行互动学习体会,可以更快的感受呼吸的窍门,同时气息的控制可以帮助自己调整呼吸节奏,用薄纸作为媒介,可以直观的感受到气息流动之后的情景,有助于学生更客观的了解和掌握呼吸方法

七、教学评价设计(创建量规,向学生展示他们将被如何评价,来自教师和小组其他成员的评价,也可以创建一个自我评价表,这样学生可以用它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

1、三红小组互评推荐小组内优秀学员

2、四大班级小组评选小组内优秀学员再进行班级小组评选,选出班级小组优秀学员

3、班级课堂学习之星评选四大小组优秀学员最后评选,由老师选拔本课题优秀课堂学习之星

八、板书设计(本节课的主板书)

如板书中含有特殊符号、图片等内容,为方便展示,可将板书以附件或图片形式上传。

声乐小课堂之发声练习(一)——呼吸和放松

发声练习的基础呼吸方法

开口呼吸法闭口呼吸法

A:快吸快呼A:慢吸慢呼

B:快吸慢呼B:慢吸快呼

九.教学反思

可以从如下角度进行反思(不少于200字):

1.请简单描述这节课的教学或学习流程;

2.有哪些精彩的间;这节课中你最满意的地方或者让您最兴奤的地方?

3.学生对这节课的学习达到你期望的水平了吗?你满意吗?这节课有哪些问题没有解決?为什么?或者让你觉得不足的地方在哪里?

4.课堂上有出乎你意料的事件发生吗?你是如何解决的?

5.如果让你重新上这节课,你会怎样上?有什么新想法吗?

6.从学生的作业、课后谈话等途径你觉得学生的学习效果如何?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反应?

掌声教学设计第6篇

 

一、课程设置

 

学前教育课程所要培养的人才是综

合素养较高的人才,它要求学生的综合能力强,技能多,应用熟练。学生不只要掌握学前教育所教授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还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唱歌,跳舞,绘画,钢琴等实践操作能力,在这些之中,唱歌所占比重较大,而声乐课则是唱歌的基础,所以学好学前声乐这一门课程十分重要。

 

(一)课程定位

 

学前声乐课是学前音乐课的一门附属课程,其主要作用是培养学生最基本的音乐素质,为学生将来从事幼儿教育提供最基本的音乐理论知识和歌唱技巧。如何使幼儿从音乐中收到启发,引导幼儿感受音乐,体验音乐情感和利用音乐表达情感的能力。此课程“幼教”特色鲜明,为了学好这一门课程需要学生学好理论,多多联系,熟练处理各种场景下的幼儿教育。

 

(二)课程目标

 

学前声乐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学生掌握基本音乐知识,掌握构建音乐,创造音乐的能力,将声乐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所教授学生内容要符合幼儿教育发展所需要。让学生能开口唱,会演唱,会边弹边唱。还要让学生知道如何科学的发生,如何正确理解歌曲的思想内容,感觉歌曲的艺术形象,逐步提高学生的歌唱能力,表现能力,有感情的演唱,感染小孩。

 

(三)课程设计

 

学前声乐课是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中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它是其他课程的基础,也需要其他课程的知识进行支撑,在掌握识谱,视听,视唱能力后,就可以你进行声乐课程教学的开展。声乐课的教学设计顺序是声乐基础,儿歌代词练习,儿歌表演,儿歌自弹自唱,逐步展开教学计划。课程的重点是歌唱发声的基础知识,歌唱知识及器官运用,还有唱歌的姿势,科学发声。课程的难点是学会基本的歌唱技能,正确理解歌曲所含思想,有感情的演唱。

 

二、教学内容

 

(一)声乐基础

 

由于我们的学生都是没有声乐基础没有接受过正规训练的,所以我将声乐基础放在第一个位置上安排20%的课时,重点教会学生最基本的发声技巧,识谱等,在此模块内选曲要选择简单通俗,适合专业的歌曲,并且还要根据专业特点,尽量选曲中外少儿歌曲。在内容上,要教学生认识发声器生理构造及作用,学会发声技巧及如何保护嗓音的知识,懂得歌唱的缓吸缓呼,急吸缓呼两种呼吸方法,学会连音,颤音的发声方式。进行唱时姿势正确,精神饱满的声音练习,正确唱出单韵母和歌名,掌握歌唱的呼吸,有意识的控制和运用呼吸开更好的发声,做到中声区发生自然。

 

(二)儿歌代词练习

 

儿歌代词练习主要是为了训练学生对于歌曲的节奏,音准,音乐风格的把握,还有在发音时保证吐字灵活,清晰。同时结合专业是幼儿教育的特点进行联系,一举多得。在儿歌代词练习这一模块,我们安排20%的课时,这一模块的要求就是学生将词唱对,吐字清晰,掌握个别复杂的节奏的演唱,灵活运用气息,使声音统一,自然,以字行腔,字正腔圆,以情带声,正确处理和表现不同风格的歌曲。

 

(三)儿歌表演

 

幼儿教育的特点就是要幼儿唱跳结合,在儿歌表演唱的这一环节,要求学生具有表演力,能够引导幼儿跟其进行表演,要求学生能够唱跳结合,与舞蹈课的韵律结合,唱演同时进行,可以较好的表演歌曲同时引领学生。

 

(四)儿歌自弹自唱

 

儿歌自弹自唱,将弹唱二合一,针对性较强,难度较高,所以此模块安排30%的课时。作为幼儿教育工作者,所有的技能都需要会一点,而我们作为学前教育声乐课专业的学生,有关音乐的都要涉及一些。会弹会唱,还得能将二者结合。这一教学模块要求学生有很好的处理能力,知道儿歌的音谱,并且边弹边唱,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手脑口同时进行运转,所以操作较难,这一模块需要学生多加练习,对于音谱,乐器都要十分熟悉。

 

以上就是学前教育声乐课的课程设置,这个安排是结合了学生的认知能力,紧密联系了将来就业的需要,同其他课业配合,按照学生的接受能力循序渐进的进行学习安排。

 

三、教学设计

 

(一)教学模式

 

教育模式主要是创造情景,重点探究,多多合作,获取知识,分享运用。老师为学生提供进行联系的场景,学生在此场景下进行练习,重点让学生进行探究,如何更好完成任务,学生之间相互合作,互相指出缺点不足之处,从彼此身上获取知识,同学之间分享各自心得,并将其总结运用。共同进步共同发展。将教与学统一,运用于实践。老师传授的知识还是较为书面的,学生们之间进行探讨可以得出许多课堂没有教授的经验。对于学生和老师来说都是十分有利的。

 

(二)方法手段

 

学前教育声乐课主要采取的教学方法是:体验性音乐教学方法,实践性音乐教学方法,语言性音乐教学方法和探究性音乐教学方法。譬如,声乐专业不同于其他,但是理论教学还不够,需要实践需要练习。儿歌表演唱的教学法,是练习法,律动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创作教学法的结合。在练习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高,积极性强。在练习过程中,不知不觉就掌握了教学内容,还可以学以致用。通过创造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应变能力,身临其境,更好的体会幼儿教育。在学生表演结束后,一般采用探究式的教学法,以探究,发现为主,学生通过自我思考去研究如何更好的发声,如何表演较为顺畅,引导学生从多角度进行思考,探讨,学习。并总结得出结论。

 

四、总结

 

我们所培养的学生是幼儿教育工作者,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重视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我们所培养的学生要适应国家教育需要。

掌声教学设计第7篇

一、设置情境,融入人文精神

教师在课程教学设计中,应首先注重课前导课,一个好的课程导入,可以很好地抓住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科学课程要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生活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感受科学的重要性,了解科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科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这就需要教师来创造学习科学的良好条件和环境,使学生在学习中体验科学的魅力和乐趣;培养学生终身的探索乐趣、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初步的科学实践能力。

如在四年级上册《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一课教学中,可以先让学生讨论一下在上课前都听到了哪些声音?目的在于向学生初步渗透“物体不同发出的声音也是不同的”这一知识点,同时也告诉了学生,其实我们每天都生活在各种各样的声音世界里。然后给学生播放一些优美的轻音乐,这样的设计,于上课一开始就将学生带入了轻松优美的声音中,让学生尽快放松心情,身心愉快、不知不觉地进入学习状态,同时师生之间也便于沟通,易于交流感情。继而再引入“正因为有了这些声音,我们每天的生活才会充满阳光,也正因为有了声音,我们人与人之间才可以互相表达思想,交流感情,看来,声音对我们来说的确是太重要了”。

二、在亲身实验中发现问题,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实验是小学科学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方法,它可以很好地活跃课堂气氛,又能在实验操作中提高学生实验动手能力,提高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它是学生能够很好掌握知识重点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学生在实验中自主思考并发现问题,从小就培养学生的实验知识技能。

如在六年级上册《电磁铁》一课的教学中,对于电磁铁的两极极性的影响因素这一教学重难点,可以首先给学生准备所需器材,如导线、电池、铁钉等,然后由学生自主制作电磁铁,并利用指南针来判断铁钉的钉尖与钉帽的极性。学生的实验结果肯定只有2种:钉尖N极和钉帽S极,或是钉尖S极和钉帽N极,这时候学生就会自主发现问题,通过小组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学生可以自主发现并提出铁钉两端极性的影响因素,也就是导线的缠绕方向和电池的连接方式。这样的教学设计,比直接灌输给学生结论的方式要容易理解得多,而且学生易于掌握。通过这样的实验,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并让学生尝试着进行解释性回答,或者通过进一步自主实验进行论证。这样的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的兴趣得到极大的激发,思维能力得到极大的提高,同时在生动且富有乐趣的实验中掌握了书本的知识,还激发了学生勇于探索、敢于质疑的精神。

三、注重实验方法的引导,培养实验思维能力

实验对于小学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关键就是每节课实验方法的选择,一个实验的效果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对于本节课的知识能力的掌握水平。要想达到预期的效果,一个实验的设计与方法的选择至关重要,我一直主张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实验方法的设计最好是由学生自己提出,而不是教师主观地告知,这样可以让学生的思维更加的活跃,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性,更加理解实验设计的目的,而且实验操作可以提高学生实验动手能力,提高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作为教师,在任何一门课的教学过程中,不能只充当书本知识的传授者,同时也应当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的设计,自主完成教学目标的学习。

如在四年级上册《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一课教学中,对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发声物体的本身在振动这一教学重难点,实验教学是一个很好的教学方法,通过实验的间接转化,学生可以明显地看到发声物体本身的振动。然而,将发声物体振动的不明显现象,通过什么实验方法转化为大家都可以看清的现象,这个思路的提出应由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提出,如果学生实在想不出来,教师可以抛砖引玉地进行引导,最终想出转化的实验方法。在鼓皮上放一些碎纸屑,通过观察纸屑的跳动来间接理解,鼓皮在发声的时候本身在振动这一事实。将发声的音叉插入水中,通过观察水面的飞溅现象,来间接理解音叉在发声时,其本身是在振动的这一事实。通过这样的实验锻炼,可以提高学生通过提出实验方法来解决问题的能力,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注重信息技术的课堂整合,利用多媒体技术帮助学生理解

信息技术在现代课堂教学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运用到小学科学的教学中,则可以极大地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首先,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人文主义精神,它可以运用图片、声音、视频等资源,强化对学生的感官刺激,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还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书本的知识点,使学生对于书本上一些抽象的概念有一个直观的理解与观察,这样课堂的效率会大大提高。

掌声教学设计第8篇

1. 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通过教师的点拨,使学生理解结构的概念,掌握在C语言中声明结构的语法形式,明确声明结构应注意的事项。在此基础上,使学生能够利用“结构”这一数据存储形式,解决实际问题。

2. 通过实践与训练,使学生掌握声明结构变量与结构数组的语法形式。

3. 在学生参与、练习、交流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新知的能力。

教学重点及难点:

声明结构的主要语法、声明结构变量与结构数组的语法形式、访问结构成员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温习旧知,导入新课

1.1 了解学情,把准切入点

复习变量的概念与作用

(课件:问题描述1)接受高二7班某个学生语文、数学、英语三门课的成绩,计算总分与平均分。请说出利用C语言解决此问题的解决方案。

师:请同学们根据问题描述1提出你的解决方案。

生:可以设计五个变量,分别代表语文、数学、英语、总分、平均分,根据用户输入,计算总分与平均分。

师:(再思考)变量的作用是什么?如何声明变量?

生:变量用于存储数据,声明变量的语法是“数据类型变量名”

(设计思路)在这个环节中,引领学生复习“变量”的概念与作用,以及声明变量的语法形式,同时强调在声明变量时,一个变量只能对应一种数据类型,为讲解“结构”的概念与作用进行铺垫。

复习数组的概念与作用

(课件:问题描述2)接受高二7班35名学生语文、数学、英语三门课的成绩,计算每名学生的总分与平均分。请说出利用C语言解决此问题的解决方案。

师:请同学们根据问题描述2提出你的解决方案。

生1:设计变量,根据用户输入进行计算。

生2:设计数组,利用循环结构给数组赋值,再计算每个同学的总分与平均分。

师:第一位同学提出的解决方案在C语言中可行。第二位同学提出了用数组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通过比较,优选最佳方法,我们知道了第二位同学提出的方法优于第一位同学的,非常好,我们可以利用循环结构为数组赋值,每个数组元素代表一名同学的课程成绩,同样,我们还可以利用循环结构计算每名同学的总分与平均分。

师:(再思考)数组的作用是什么?如何声明数组,在声明数组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设计思路)在这个环节中,引领学生复习“数组”的概念与作用,以及声明数组的语法形式,同时强调在使用数组时,数组元素必须为同一类型,为讲解“结构”的概念与作用进行铺垫。

1.2 小结复习情况,引出学习课题

师:(小结)在前面师生交流的基础上,总结变量和数组的作用是用于数据存储,以便于随时根据需要显示数据或执行数据操作。

(课件:问题描述3)接受高二7班一名同学的详细信息,包括:学号、姓名、性别、年龄、语文成绩、数学成绩、英语成绩、程序设计方法成绩,并打印输出成绩单。请说出利用C语言解决此问题的解决方案。

生:设计8个变量,分别为字符型和浮点型,接受用户输入,利用输出函数进行输出。

(课件:问题描述4)再思考:接受高二7班35名同学的详细信息,包括:学号、姓名、性别、年龄、语文成绩、数学成绩、英语成绩、程序设计方法成绩,并打印输出成绩单。请说出利用C语言解决此问题的解决方案。

生1:利用多维数组解决

师:(再思考)一个数组能够解决这个问题吗?我们在学习数组的时候强调数组元素必须为同一数据类型。

生2:设计两个二维数组,其中一个二维数组存储学生的学号、姓名、性别,为字符型,另一个二维数组存储学生的成绩,为浮点型,利用循环结构接受学生的信息并进行计算。

师:(课件演示教师制作的解决方案动画)

师:(分析)利用数组我们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但是实现起来比较繁琐,而且无法从这两个数组中看出数据之间的联系,必须人为地记忆它们之间的联系。因此我们需要这样一种数据存储形式,这种数据存储形式是一种组合型数据类型,它可以存储属于同一实体的不同数据类型的众多详细信息,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题“结构”。

(设计思路)通过对问题描述4的分析,引出本节课的课题是“结构”,使学生明确“结构”也是一种数据存储形式,我们可以利用“结构”这一数据存储形式更好地解决问题描述4。

二、点拨引导,探索新知

2.1 通过课件展示与教师讲解,使学生明确结构的概念与作用

师:结构是一种组合型数据类型,它一般由两个或多个成员组成,形成一个独立的逻辑单元。使用结构可以存储属于同一实体的不同数据类型的众多详细信息。同一结构的元素存储在相邻的内存单元中,各元素所占内存块数取决于相应的数据类型。

(设计思路)教师引领学生理解结构的概念,以图形方式描述结构的概念(课件展示与板书)。

2.2 通过课件展示与教师讲解,使学生掌握声明结构的语法形式

师:在讲解的过程中,重点讲解在声明结构时应注意的事项:

(1)关键字struct的作用:告诉编译器定义了一个新的结构类型。

(2)structurename是结构的名称,结构的命名规则与变量的命名规则相类似。

(3)datatype是C语言中任意一种有效的数据类型。

(4)variable1,variable2,variable3是结构成员,结构中的成员数目由实际要解决的问题确定。

生:练习,声明一个关于学生信息的结构,包含学生的学号、姓名、性别、年龄、语文成绩、数学成绩、英语成绩、程序设计方法成绩。

师:强调在书写结构时,注意语法要求,必须以关键字struct开头,结构成员必须放置在一对大括号中,结构的声明必须以分号结尾。

师:(实物投影)展示学生书写的结构,分析问题,再次强调书写语法时应注意的问题。

(设计思路)通过教师详尽的讲解,配合课件展示,使学生掌握声明结构的语法形式,并能根据实际需要声明结构。

2.3 通过课件展示与教师讲解,使学生掌握声明结构变量的语法形式

师:声明结构只是定义了结构由什么组成,要想利用这个结构解决实际问题,必须要声明“结构变量”。

(课件展示与讲解):数据不能使用结构名直接存储,需要声明一个此结构类型的变量,利用这个结构变量存储、检索和操纵各个结构成员的数据,声明结构变量与声明变量的语法形式类似。

师:讲解声明结构变量的语法形式。

生:练习,声明一个属于关于学生结构的结构变量。

师:请一位同学到黑板前书写,根据其书写,强调声明结构变量需要注意的问题。

(设计思路)通过教师讲解、学生练习,使学生掌握声明结构变量的语法,明确结构变量与结构之间的关系,同时使学生掌握访问结构成员的方法。

2.4 通过提问与学生沟通,使学生掌握声明结构数组的语法

师:(提问)一个结构变量可以代表一个学生的详细信息,我们要收集多名同学的详细信息,怎么办?

生:利用数组。

师:我们要把结构与数组结合起来使用,因此我们要声明一个属于结构的结构数组,声明结构数组的语法与声明数组类似。教师讲解声明结构数组的语法。

生:练习,声明一个属于学生结构的结构数组,数组大小为35。

(设计思路)通过提问,使学生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顺利引出结构数组的概念。

三、巩固应用,解决问题

师:现在我们回到问题描述4(展示课件)。

接受高二7班35名同学的详细信息,包括:学号、姓名、性别、年龄、语文成绩、数学成绩、英语成绩、程序设计方法成绩,并打印输出成绩单。请说出利用C语言解决此问题的解决方案。

生:学生在笔记本上书写主要C程序。

(1) 声明学生结构;

(2) 声明关于学生结构的结构数组;

(3) 利用循环结构,为结构数组元素赋值。

师:(实物投影)展示学生书写的C程序,分析问题,强调注意事项。

(设计思路)通过学生练习、教师进一步深入讲解,使学生能够利用结构解决实际问题。

四、回顾总结,深化认知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

生1:声明结构的方法;

生2:结构的作用;

生3:结构变量与结构数组的声明方法与作用;

生4:能够利用今天学习的知识解决数据收集中不同类型数据的存储问题。

优秀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