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民用建筑结构论文

民用建筑结构论文赏析八篇

时间:2023-03-22 17:37:38

民用建筑结构论文

民用建筑结构论文第1篇

论文摘 要: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不同民族之间有着不同的文化和传统,这也必然导致其建筑风格的不同。人们都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是历史的载体,不同时期的建筑反映不同时期的人文艺术特点。贵州少数民族的建筑艺术是具有独特东方艺术魅力的一种视觉元素。对其建筑风格中人文艺术元素的探讨,应用,发扬,能很好的体现贵州建筑的特色,弘扬贵州少数民族文化和精神。  

 

贵州少数民族的建筑无论是民居建筑还是公共建筑都具有十分鲜明的传统特点。贵州省较有特色的少数民族建筑分别是侗族、苗族、布依族、水族和瑶族建筑等。以下是贵州少数民族建筑中最具代表性的建筑类: 

(一)风雨桥,侗族地区富有民族特色的长廊式桥梁。是处于村头寨尾、连接溪河两岸的交通设施,可避风雨,故名风雨桥。因建造地名不同而各有专名。桥梁结构精密,坚固耐久。过去,在风雨桥上的亭阁里还设有神台祭坛,阁中有文臣武将的彩色塑像,四壁挂有彩绘帷帐。桥上备有长凳、泉水等物,供来往行人取用。风雨桥既是贵州侗族文化在建筑艺术上的结晶,也是侗族热心公益事业和互助精神的象征。著名的黎平南江河上的地坪风雨桥,包括上寨、下寨、甘龙3个自然寨。南江河从寨子之间蜿蜒流过,河上花桥将三个寨子连成一体,桥上建有长廊和三座鼓楼,均用小青瓦覆盖,可挡风蔽雨,故又称风雨桥。 

桥上有一大两小的3座楼,俗称桥上鼓楼。高大的中楼建在河心石墩上,五重檐四角攒尖顶,上有葫芦宝顶,宝顶下有如意装饰,与鼓楼建筑形式相同,桥廊顶脊上彩塑双龙抢宝,鸾凤展翅,鸳鸯比翼等图形,楼檐翼角彩塑各种珍奇异兽,楼顶天花板彩绘龙凤鹤牛等纹样,廊宇内侧檐板,彩绘历史人物故事、侗族人民生活情景、山水、花草等;中楼四柱浮雕金龙绕柱,桥头门柱镌刻对联,其余柱子髹涂朱漆,各处雕塑、绘画、无不形象生动,色彩鲜明。 

(二)鼓楼,侗族的一种融合宝塔与亭阁风格于一体的特有建筑物。可分为干栏式、楼阁式、密檐钟铃式、门阙式等构造。楼身全用杉木凿榫衔接,结构严谨。上部似塔,重檐斗拱,有四角、六角、八角等形,少的5层,多可达11层;下部似亭,为一正方形厅堂,宽约二三丈见方,中砌大火塘,四周设座,可容二三百人集会。鼓楼全身均描龙雕凤、玲珑秀雅。在侗族人民擅长建筑,而且其建筑独具特色,侗族村村寨寨都有鼓楼耸立、花桥横跨,干栏式吊脚楼鳞次节比,构成侗寨特有风光,特别是鼓楼花桥建筑,无论多浩大的工程,整个建筑都不用一钉一铆,是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中国侗族别具一格的建筑艺术,不仅是中国建筑艺术的瑰宝,而且是世界建筑艺术的瑰宝,侗族工匠不愧为“神奇的建筑师”。榕江县晚寨的鼓楼、从江县增冲寨的鼓楼都是贵州侗区著名的鼓楼。其中增冲鼓楼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吊脚楼,苗族民居的典型建筑。是一种纯木结构建筑,采用穿斗式结构,不用一钉一铆,无论梁、柱、枋、板、椽、檩、榫,都是木材加工。屋面则盖小青瓦或杉皮。吊脚楼的造型为长方形和三角形的组合。可分内外两部分,内部柱、枋、梁、檩互为垂直相交,构成一个在三维空间上的相互垂直网络体系,奠定长方形结构的基础。由于这种型制的房屋在结构、通风、采光、日照、占地诸多方面都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因而在广大苗族地区得以长期沿袭下来。 

(四)石板房,以安顺一带为中心的布依族民居建筑。与特定的喀斯特地区有直接的关系。人们就地取材、用石料为主构筑房屋,以石为基,以石砌墙,以石板盖顶。石板房的堂屋及两侧间均有楼板,门有朝门、大门、小门、后门和耳门之分,除大小门为木枋、木框、木心外,其余常为石枋或木框、木心。窗多以石条为棱、石枋为框。石板房的正面讲究装饰,以线条和图案为主,每一图案都有一定的象征意义。 

一.贵州少数民族建筑中的人文艺术元素 

在贵州少数民族当中的建筑中,融合了大量的一些人文艺术元素,苗绣、蜡染、刺绣、银饰、面具、剪纸、原木艺术等,其中运用了我们以前学的平面构成当中的许多知识,如重复、渐变、对比、夸张等手法。 

在建筑设计当中,也大量的运用了苗绣、蜡染、刺绣、银饰、面具、剪纸、原木艺术中的手法,如在鼓楼的图片当中我们可以看到运用了重复、渐变的手法。吊脚楼运用了虚实的手法,把底层架空,当然架空不仅是为了美观,祖先们首先是以实用为目的的,为防止野兽、蛇虫的袭击。在建筑立面雕塑当中也运用了大量的夸张对比的手法,也有很多写实的手法。在如侗族的门楼设计,作为迎宾送客之门。门楼的建造非常讲究,雕梁画栋,多姿多彩,从江银谭的广场双鱼图腾 ,岜沙木楼古朴厚重的黑色,都体现了丰富的人文艺术元素。 

贵州少数民族建筑中的平面构成元素也极其丰富,这些平面构成元素在人们生活的环境中无处不在,这里有侗族鼓楼立面的逐层渐变、村间邻里交通道路上鹅卵石的发射构图以及密集构成等都是贵州少数民族建筑文件中特有的设计元素,这些元素就能很好的运用到现代建筑的设计当中,能在传统和现代的结合上寻求发展契机,能使设计师们利用这些传统的民族符号、民族元素结合原有的作品本身的文化特色或历史风情重新组合,这样的设计既充满了现代气息又具有突出的地域文化和少数民族民族特色的人文艺术特征。 

在我国的建筑艺术文化宝库中,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建筑艺术。少数民族的建筑,都是他们自己设计、建造。他们的建筑,是他们人民适应当地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产物,是少数民族人民辛勤和智慧的结晶。贵州少数民族的建筑艺术是我国建筑文化遗产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秉承和发展少数民族建筑的设计元素为,脱出美学传统的物化表现,将这些少数民族建筑元素注入到设计师头脑中并与现代意识相结合也是我们立足于国际化建筑设计之林的根本。 

 

参考文献: 

[1] 尹定邦:《设计学概论》,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民用建筑结构论文第2篇

论文关键词:中国特色,建筑哲学思想,建筑理论,建筑技术方法

建筑理论,历来成为建筑界争论的焦点。建筑理论涵盖哪些内容,在建筑界存在很大争议。研究建筑理论的最高层次是建筑的哲学思想,它是对建筑科学本体性质属性特点的看法观点,是提出建筑理论的指导思想。建筑理论的研究目的,是在建筑哲学思想的指导下,对于建筑科学的认识提出理论原理,并在建筑理论的指导下,研究建筑技术方法,提出技术方法的原则。现就中国特色建筑理论浅谈如下。

1建筑的理论基础

建筑基础理论,结合现行的建筑设计实践,从初级到高级有不同层面,所涉及的问题各有侧重,诸如建筑概论、建筑构图、建筑设计原理、建筑空间等等。总的说来,建筑的基础理论可以分为建筑设计原理和建筑理论两个层次。

1)建筑设计原理,侧重于阐述建筑创作和实践中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大都较为明显突出,内容包括建筑构成、建筑组合、建筑形式构图、空间组织、建筑构架、环境设计、艺术处理、建筑创作等。

2)建筑理论,侧重于建筑深层哲理的探索,是多层面、多角度、多方位的研究和深化,涵盖建筑的群体态势、地理环境、居住建设、不同建筑层次的需求、建筑文化品位的深化、建筑创作思维的阐述、建筑哲理的剖析、建筑机能组织的变化、建筑形象的表现、评论的准则、未来建筑趋势的预测等,涉及多学科交叉内容。

2中国特色建筑理论的哲学思想

2.1城建园林一体化

城市建筑园林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中国传统的建筑学统称为“营造”,它包括建筑城市和园林,几千年来的城市建设都体现着城市建筑园林三位一体的内容,三者的关系十分紧密。

1)城市的选址在大自然中,城市本身具有绿地系统和庭院绿化,城市和园林密不可分;

2)城市的整体由中心区街道院落各个层次的建筑组成;

3)建筑与园林的关系可以用“建筑在园林中,园林在建筑中”来概括。

由此可见,三者的关系是紧密联系的整体。整体性的哲学思想,是中国特色的建筑理论哲学思想。

2.2建筑理论是自然社会相结合的学科

建筑科学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一门独立学科。过去人们一直将建筑学划分在自然科学范畴内,20世纪80年代末,才提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方向。实际上,建筑科学本身的特点就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结合的学科,城市规划和建设,不仅包括自然科学的内容,也包括社会、经济、人文、管理、安全等社会科学的内容,因此,建筑理论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一门学科。

2.3城市不同现代化

中国城市现代化,因地区不同,现代化水平不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指标和发展步骤也不同。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特点,有北京、上海、天津及沿海城市等发达地区,有新乡、成都等中等发达地区,还有甘肃、新疆等不发达地区,对于发达程度不同的地区,应当区别对待,针对不同地区城市现代化特点和发展重点,应确定不同的发展指标和发展步骤,既要重视发展知识经济,还要重视城市基础设施的现代化建设和历史文化的保护,更要重视生态节能和环保的建设。各城市的现代化建设要发挥各自的优势,扬长避短,快速发展。

2.4综合效益节俭论

以前说起中国,人们总是很骄傲地用“地大物博”来形容她。但是,随着我国人口急剧增长,我国人均资源明显不足。针对这一特点,中国特色的建筑理论提倡“勤俭建国”的建筑理念。在城市建设时,采用全寿命造价控制,强调综合效益,力争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发展效益的最佳综合效益。

3建筑理论在建筑实践中的应用

建筑理论的发展与建筑实践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任何理论都要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确立其价值和地位。中国特色的建筑理论在我国建筑实践中的应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建筑与生态和谐,注重环保建设

中国的传统建筑与自然的关系十分和谐,因地取材,因地制宜,这在现在一些自然保护区,如新疆哈纳斯自然保护区的建筑,云南的傣族部落民居等,至今仍保留了这些传统。但是,许多地区的环境却因工业建设时未考虑保护生态环境的要求,致使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大气污染、水源污染、资源过度开发、交通拥挤所有这些,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大不便,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20世纪80年代,人们意识到环境保护、合理开发资源、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在建设和设计时,重视生态、节能、环保全面考核,从选址、建材、布局、结构形式、空间造型各方面,在建筑的全寿命过程中,走天人合一的道路,充分利用当地自然地理环境,全面考虑生态、环保、节能的要求,注意废气污水处理,重视回收可重复利用的物质,如污水经处理后的再次使用,一些建材的回收使用等,不仅节约了开支,也减少了建筑垃圾造成的环境污染。

3.2重视规划,在建设中体现全局意识

现在,我国的各级城市建设,非常重视规划。在建设时,先给城市定位,确定城市规模,划分建筑区域,再根据建筑类型确定建筑定位,全面考虑建筑在城市中的定位,使城市水电交通等资源能够充分利用,使城市工业、交通、居住、商业、服务、文化、教育和休闲娱乐均衡发展。

3.3重视保护历史文化,在建筑设计和规划中充分考虑建筑与周围历史文物的和谐统一

我国历史悠久,人口众多。各地和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在建设现代化城市的过程中,既要创建新的建筑空间环境,又要重视各地城市与建筑历史文化的保存,保留和发展地域文化、民族文化,要在研究传统建筑文化的基础上,创造新的建筑文化。既创建新的建筑文化,又要符合当地历史文化、民俗、自然条件,在创新的同时,保持新建筑与历史民俗文化的和谐统一,在建筑设计时,考虑各地民族风情、装修特点及造型手法,使新建筑既有时代风貌,又不失民族特色。

3.4重视艺术创作在建筑中的应用,建筑创作体现标准化和艺术表现形式的和谐统一

在建筑设计中,以建筑模数设计建筑开间,再由建筑开间构成建筑物,即组成建筑群,因此,建筑群的空间尺寸也有标准的模数,这是我国建筑的一个特色;在建筑外形上,我国建筑又体现了建筑构造的艺术化特点。如:梁、柱、墙壁上及门外饰物的雕饰、曲线屋顶、飞檐形式等,各地区、各民族都有自己的特点,它们造型、色彩各异,非常优美,是艺术造型和技术构造的优秀组合;门窗、连廊、楼梯、隔断等也采用雕饰、彩绘等手法,创造出形态各富有生活情趣的艺术形象,使建筑艺术与标准化设计完美结合,既充分考虑建设效率,又不失建筑的艺术魅力。这是我国建筑的又一特点。

民用建筑结构论文第3篇

>> 古民居的地域性差异 地域性视角下对大理白族民居建筑的探析 中国古代的占卜与地域性 中国古民居旅游研究综述 潮汕传统民居的生态地域性简析 中国古代绘画地域性研究述评 工业遗产保护视角下辽宁城市节庆民俗地域性开发初探 浅谈古民居的修复与改造 传统民居地域性特征研究 浅谈中国古民居的保护与旅游开发管理相关问题 浅谈发展地域性民居建筑的必要性 基于地域性的城市设计方法初探 地域性在小区设计中的体现初探 地域性民居文化与安置房设计 山神信仰:社会结合的地域性纽带 浅析中国建筑的地域性 重塑公共视野下的城市景观地域性 建构背景下的地域性呈现 全球化语境下的地域性表达 建筑地域性研究初探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图8 长滩子大院窗花细部

图7 空间主从 尊卑关系

在礼俗文化影响下,古民居轴线序列有着严格的主从、尊卑关系,

其造型与细部蕴含着教化理念,如对祭祀信仰空间的特殊设置(图5),

对堪舆之术的敬重与依赖,以及对地方性风俗的传承与发展。在规制

文化影响下,古民居必须在政府所允许的营建形制之内,不得越级;

受到当地经济制度的影响而呈现出不同的构造细部;又受到当地土地

制度(井田制、庄田制、族田制)的影响而呈现出不同形制;其建构

也受到当地宗法民约的影响而呈现不同形制。因此社会地域性要素影

响下的古民居修复策略,必须严格考察论证古民居所处的地域文化以

确保修复时准确地获取其形制、构造细部、传统工艺、文化情感的原

真性信息源。

如在重庆潼南双江古镇长滩子大院的保护性修复中,十分注重对潼

南双江古镇地域文化的发掘考察。尊重原院落布局的“觅龙形势”(图6),

清除加建建筑对原有布局的影响,维护其整体建成环境的完整性。在院

落的空间形制上拆除后期改建部分,复建倒塌部分,恢复原有形制的主从、

尊卑关系(图7)。在潼南双江古镇文化传统影响中,流传着对于为学清雅、

为商富贵、为官显赫的理想以及对于福寿双全的愿望。这些理想与愿望

均生动地反映在了长滩子大院的细部雕刻中,通过对残存的帘架窗棂构

造细部与雕刻进行文化解读与技术复原(图8)。

3 技术组织影响下的古民居修复策略

在中国农耕社会影响下的技术组织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季节性、

稳定性,主要由匠做组织、材料选取、结构技术、岁修制度组成。古

民居的建构受到各个时代技术组织因素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结构、材料、

构造细部、传统工艺里。

匠做组织涉及到工匠间的分工与合作、构件的制作与运输以及建

筑的营建与后勤,古民居受匠做组织的影响而呈现不同构造细部与工

艺。选材涉及材料的地域性特征,同时亦与屋主的社会地位、风尚与

传统息息相关,古民居受材料选取的影响而呈现不同材料做法。结构

技术涉及到建筑结构对待水平力与重力体系所做出的地域性回应,古

民居受结构技术的影响而呈现不同结构做法。岁修制度涉及到居住者

在建筑自然与人为的老化因子下所采取的措施,古民居受岁修制度的

影响而呈现不同材料与工艺。因此社会地域性要素影响下的古民居修

复策略,必须严格考察论证其所在区域的技术组织以确保修复时准确

地获取古民居结构、材料、构造细部、传统工艺的原真性信息源。

如在重庆磁器口古镇禹王宫保护性修复中,所采用的修复技术均建

立在磁器口所在区域的典型川东民居构筑体系内。禹王宫的结构技术采

用了抬梁构架与穿斗构架的组合构架方式,这是西南地区传统大空间木

构建筑的典型构架手法(图9)。在修复中保留其台梁构架及驼峰等构件,

对其进行加固维修(图10)。在修复中的材料选取上,均采用当地木料

与做法,拆除后期加建隔墙,恢复原有夹壁墙、装板墙(图11),恢复

大殿的原有形式、门廊,对缺损的构件按照原样进行修复与复原。

图9 禹王宫修复后抬梁式构架图10 禹王宫修复加固后的驼峰月梁大样图11 禹王宫夹壁墙、装板墙大样

图12 适应巴渝气候特征的夹壁墙现场施工图13 源泰和大院修复后的挑檐图14 源泰和大院深出檐屋面修复前后对比图

图15 源泰和大院天井、敞厅和过厅的轴线序列

4 环境气候影响下的古民居修复策略

中国幅员辽阔,经过世代积累的古民居营建具有极强的气候适应

性。环境气候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古民居的选址布局、形制、构造做法里。

古民居受到温差与风向的影响而采用不同选址布局与形制,受到

辐射与湿度的影响而采用不同形制与细部构造。如古民居在寒冷地区

为了防止热源散失,倾向于密闭性设计;干热地区为了缓和昼夜温差

过大,倾向于紧凑布局,减少向阳面积,设计高窗与浅色墙面,减少

太阳辐射;湿热地区为了防止湿度过大与辐射过于强烈,倾向于深挑檐、

大凉台、连廊、遮阳装置等。因此社会地域性要素影响下的古民居修

复策略,必须严格考察论证其所处的环境气候以确保修复时准确地获

取古民居的选址布局、形制、构造做法的原真性信息源。

如重庆属于湿热气候地区,潼南双江古镇也具有典型的“高温、

高湿、多雨、风缓”的气候特征。潼南双江古民居在适应此类型气候

的长期营造中,形成了特定方式的空间布局与构造措施。在其他地域

性因素佐证的前提下,重庆潼南双江古镇源泰和大院的保护性修复在

对其损坏墙体复原的过程中大量采用了当地传统做法,即白灰抹面竹

编夹壁墙和木构装板墙体系(图12),以利于通风、散热、防潮;在

对损坏的挑檐复原中,也采用了大挑檐的方式以适应当地多雨、高温

的气候环境(图13,14)。在确定中轴线上正房是否为当今现存的敞

厅模式时,通过对当地气候的特征分析以及从当地古民居应对这种气

候所采用的适应性策略推断:源泰和大院利用天井、敞厅和过厅的轴

线序列来组织交通以及采光通风(图15),而这种模式在潼南杨氏故

居群中也多次得到验证。

5 经济变迁影响下的古民居修复策略

在中国传统社会小农经济体制下,社会结构与功能稳定、单一,

经济变迁渐进、缓慢。古民居受到各个时代经济体制的影响,主要体

现在选址布局、形制、材料、构造细部上。

在传统社会里,古民居受到经济政策的变迁而采用不同选址布局

与构造细部;受到经济结构的变迁而采用不同选址布局与形制;受到

经济重心的变迁而采用不同材料与构造细部。

图16 杨氏故居修复整合图图17 修复后的杨氏故居的整合区域空间形态

在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物质资料快速增长与生活需求特点策划文化展览、艺术画廊等公共性极强的文化艺术活动,置入了

日益增强构成了一个崭新的、动态的平衡。如何恰当处理好空间职能展示潼南历史文化与杨家历史兴衰的展览,实现了原真性修复

的转换与原有文化情感的表达,成为验证是否能够应对这种变迁的核与保护性再利用的有机结合。

心内容,功能置换法、传统文化功能复原法等都是较为成功的方法。6 结语

因此,社会地域性要素影响下的古民居修复策略必须严格考察所在区根植于社会地域性因素下的古民居承载了传统民间生活,具有非

域发展现状,以确保为修复后的古民居提供保护与利用的协调发展。专业性与歧义性,饱含了多样的人地关系。笔者通过聚落结构、地域

如在重庆潼南双江古镇杨氏故居的修复中,在其他地域性因素的文化、技术组织、环境气候、经济变迁五个部分的考察,探讨了社会

佐证下,充分考虑到当代社会剧烈变迁对传统民居的影响。由于杨氏地域性因素影响下的古民居修复策略。历史研究、现场测绘、民居价

故居所属的永祠、杨公住宅、“源泰和”大院这三组建筑属于同值分析评估与修复设计这四个阶段的古民居策略中暗藏着一条不可拆

一宗族的建筑院落,相互之间具有很强的空间呼应关系。在保证三组分的脉络关系:只有根植于社会地域性要素下,对古民居建成环境、

建筑原有原真性信息不受影响的前提下,巧妙地利用后加的连廊与整形制、结构、材料、构造细部、传统工艺、文化情感进行原真性修复,

修的广场实现了三组建筑的一体化(图16,17)。并根据三组建筑的才是贯穿古民居修复内容的一条完整脉络,

注释

1原真性原则是国际建成遗产保护领域的基本原则,用来评价建成遗产的信息源是否真实有效。

图片说明

图4/图7,8/图9~11/图13,15/图16分别根据重庆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研究院《偏岩古镇总体规划》/《杨尚昆同志旧居保护修复工程》/《磁器口禹王宫保护修复工

程》/《源泰和大院保护修复工程》整理绘制;图5源自http:///wmzh/2008-03/24/content_12435282.htm;图6源自文献[14]。

参考文献

[1] 侯幼彬. 中国建筑美学[M].哈尔滨.黑龙江科学出版社,1997.

[2] 张松. 历史城市保护学导论[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3] 阿摩斯.拉普卜特. 宅形与文化[M].常青,徐菁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4] 李晓峰. 乡土建筑――跨学科研究理论与方法[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5] 李新建,朱光亚. 中国建筑遗产保护对策[J]. 新建筑,2003(4):38-40.

[6] 罗哲文. 古建维修和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J]. 中国文物科学研究,2006(3):55-59.

[7] 马炳坚. 谈谈文物古建筑的保护修缮[J].古建园林技术,2002(12):58-61.

[8] 张兴国,冷婕.文物古建筑保护原则中原真性的认识与实践――以重庆湖广会馆修复工程为例[J].2005(4):1-4.

[9] 郭璇,张兴国.近代中国建成遗产保护思想的国际性诠释[J]. 建筑学报,2009,(6):24-27.

[10] 李光明. 三峡库区新滩古民居及其搬迁保护――以郑韶年老屋为例[C]. 文物建筑论文集(第2辑),2009,1:139-147.

[11] 许东风,魏宏扬. 重庆传统民居空间环境对气候的适应性[J].室内设计,2001(4):1-5.

[12] 刘先觉. 古民居保护与利用的新思考[J].建筑与文化,2006(4):74-78.

[13] 钟行明. 中国传统建筑工艺技术的保护与传承[J].华中建筑,2009(3):186-188.

[14] 陈果. 潼南双江镇长滩子大院保护修复研究[D]. 重庆大学硕士论文,2008.

作者简介

民用建筑结构论文第4篇

关键词:高层;民用建筑;结构设计;常见问题

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A

1概述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市整体规划的需要,城市人口不断增多,城市建筑用地日趋紧张,城市建筑的结构也向着多样化。高层化的方向发展。另外,因为高强度。质量轻的材料被逐渐开发并应用到建筑行业中来,新的建筑结构设计理论也不断发展,抗风与抗震理论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以及更加先进的施工设备与施工技术的应用,为高层建筑的迅速发展提供了充分的条件。这里我们对城市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要点和常见的若干问题进行了简单的介绍。

2 高层民用建筑的结构设计要点

高层民用建筑的结构设计和多层建筑结构设计相比,在整个建筑设计过程中所占的比重更大,位置更重要。不同的结构体系设计,会对整个高层建筑的平面布置。楼层高度。立面体形。管道设置。施工技术要求。工期长短和成本造价产生重要的影响。这里,我们对高层民用建筑的结构设计要点进行简单的介绍。

2.1 水平荷载是高层民用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的关键因素

低层与多层房屋的结构设计过程中,通常比较关注竖向的荷载控制结构设计,如重力方向的设计。但是在高层民用建筑中,虽然竖向的荷载仍然会对建筑的整体结构设计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但是这里我们不能忽略水平荷载的决定性作用。这是因为在竖向上高层民用建筑的自重与楼面的使用荷载引起的轴力与弯矩数值,和建筑高度一次方成正比;而对水平荷载造成的倾覆力矩和轴力,则和楼房的高度的二次方成正比。除此之外,对于特定高度的楼房来说,竖向的荷载为定值,而水平荷载的数值会随着结构动力的特性不同而存在很大幅度的波动。

2.2 结构延性是高层民用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的重要指标

相比于较低楼房来说,高楼结构柔和度比较好,因此在地震作用下容易发生变形。这就要求建筑结构必须具有较大的延性,并且进入塑性变形阶段以后的变形力要强,这样才能有效的防止建筑的倒塌。因此,在建筑结构的设计上要选用合适的措施。

3 高层民用建筑在结构设计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3.1 高层民用建筑结构设计类型的选择

针对高层的建筑结构设计来说,工程设计过程中要关注以下几个问题:

(1)结构超高。在抗震规范中,对建筑结构的高度限制比较严格。尤其是超高问题,除了将原有的限制高度设定为A级高度外,还增加了B级高度建筑,所以,要密切关注结构设计的相关控制因素。在实际的工程设计过程中,如果发生结构类型变更而忽略该问题的情况,必须要进行重新设计,并召开专家会议对设计进行论证,否则会对工程的工期和造价等造成重大的影响。

(2)结构规则性。抗震规范中采用强制性的条文对建筑采用严重不规则设计方案的情况进行了限制。所以,结构工程师要严格遵守新规范的相关规定,避免在后期施工设计阶段过程中的被动。

(3)嵌固端设置。因为高层民用建筑都会带有二层或以上的人防或地下室,这样建筑的嵌固端就有可能被设置在地下室的顶板或人防顶板上。这时,结构设计工程师非常容易忽略因为嵌固端设置而造成的一系列问题,例如:嵌固端楼板设计。嵌固端上下层抗震等级一致性设计。嵌固端上下层刚度比限制。嵌固端设置设计。结构抗震缝设置和嵌固端的位置协调设计等。忽视其中的任何一项都容易导致后期的设计工作产生偏差。

3.2 高层民用建筑结构的计算分析。在高层民用建筑结构的计算分析阶段,准确。高效地进行内力分析,并根据相关规范要求进行相应的设计和处理是决定工程质量的关键环节。我们要对这一阶段常见的问题有一定的了解,以适应结构设计过程的要求。

3.2.1 软件选择。现在比较常用的计算软件包括TAT。SATWE和TBSA等等。因为不同的软件在进行模型的计算时会存在一定的差异,这就会造成各个软件的计算结果出现偏差。因此,进行工程的整体结构计算分析时要根据建筑结构的类型和软件计算模型的特点挑选合适的计算软件,并对不同软件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判断最合理的结果,并使用其他的结果进行参考,另外,还要剔除最不合理的计算结果。只有选择了合适的计算软件,才不会浪费时间和精力,才能保证所有的安全隐患被排除掉。

3.2.2 地震力是否放大。这一部分的主要内容一直受到新老规范中的关注。在新的建筑规范中要求必须根据大量的工程实测周期数据来确定不同结构体系下高层建筑结构的计算自振周期折减系数。

3.2.3 振型数目是否足够。新规范中增加了一个振型参与系数的相关概念,并对该参数的限值进行明确的规定。因为旧规范中的建筑没有提出振型参与系数的相关概念,因此该参数的限值可能不符合新规范的要求。所以,在建筑结构设计的计算分析阶段要对计算的结果参数结果进行仔细的判断,并进而决定是否要对振型的数目取值进行调整。

结语

最近几年来,我国城市的高层民用建筑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是仍然存在着大量的问题。在城市高层民用建筑的结构设计过程中,工程师们不仅要加强对结构计算准确性的重视程度,同时还要关注结构方案具体实际情况的细节,并相应选择最佳的合理结构方案。随着我国高层民用建筑结构设计理论的不断发展,我们要严格遵守高层建筑设计的原则和理念,并挑选最佳的建筑结构体系,为我国建设更好的高层建筑,促进我国建筑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肖峻.高层建筑结构分析与设计[J].中化建设,2008(12).

[2]吴景祥.高层建筑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7.

民用建筑结构论文第5篇

关键词:地方性民宅;黄埔村;细部;构件;构造方式;建构

中图分类号:F28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地方主义是建筑中的一种方言(vernacular),一种民族或民间风格。因此,从本质上说,地方主义和乡土主义源于同一种美学的和文化的动机。一般而言,地方主义实际上是一种尊重客体文化的乡土主义,而乡土主义则是一种表现亲缘文化或本土文化特征的地方主义。本文所谈论的黄埔村地方性民宅指黄埔村中未经建筑师进行经过常规的设计阶段,由村民根据自我需求,自行参与设计、建造或雇佣当地匠人及建造人员自行兴建的居住建筑。

黄埔村的地方性民宅的三个建设时期:

明清至解放前—传统民宅时期;

建筑层数为1~2层,山墙高度约在10米左右,屋脊高度约在8米左右

解放后至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解放初复苏时期;

建筑层数多为1~3层,建筑高度6~10米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至今—现代新建时期。

建筑层数2~6层,建筑高度6~18米

传统民宅时期以传统的三间两廊民居形式为主,其细部依照常规的营造区域共分为五个部分:基础、墙体、屋顶、门和窗。五个部分基于细部构件多样化的建构方式使民宅形式呈现出多样性特征。这种多样性并非外表形式的多样化,而是基于细部节点的建构关系多样化而形成。五个部分的形式始终在围绕石、瓦、木三种主要材料在进行构造形式的加工。尽管对石材的加工和构造形式的处理不如西方古典建筑那样宏大,然而在节点的形式处理当中其首要前提依然是结构性和理性的表达。对于木材则是根据其质地软、便于加工、可以切割成各种形状.在屋架、檐口、门、窗等节点的形式处理之中,榫卯技术、雕饰工艺的展现使得黄埔村的传统地方性民宅产生更显出丰富的形式特征。传统地方性民宅形式的多样性首先是基于材料和当时技术的客观条件而提出的建构方案和实现整体统一的民宅形式的有效途径,进而再根据黄埔村的民宅使用者的家族身份、当地民俗与民风针对个性需求与个体特征在节点上进行形象化的形式诠释,将其赋以重点、给以比例,以较为讲究的个性特征与风格象征来构成传统时期地方性民宅整体统一的艺术化要素,展现多样化的形式建构特征.

解放初复苏时期的地方性民宅形式简朴、功能明确。这种地方性民宅形式上的新变化表现为两种类型,其一是将传统的地方性民宅进行了改扩建,其二是在当时的经济技术条件下全部新建。这些民宅的细部形式与节点是基于节点构件的标准化。标准化节点构件的最终目的也是为适用建筑生产的多样性,而模数协调是追求在一套模数中以最少的标准件尺寸种类互相组合,来满足最为全面、最为多样化的需求。

现代新建时期黄埔村内陆续新建了大量1~6层的民宅, 根据新建民宅的细部营造区域把新建民宅分为柱、梁、楼板、墙、阳台、屋顶、门、窗八个部分,对比传统时期和解放初复苏时期的地方性细部,这些新建的地方性民宅的细部形式与节点构件虽然细节形式各异,但都是借助现代主义的建筑生产方式处处彰显其 “个性化”,而各新建民宅的细部建构方式却都大相径庭。这些民宅皆由现代建筑的基本构件柱、梁、楼板组成结构主体,墙成为围护界面的填充物,从现代建筑的建构特点看,结构性的支撑体系与围护性的墙体并未完全分离。然而从大部分已建成完工的新建民宅的形式中我们很明显地可以看出村民对城市住宅形式产生的盲目跟从。首先这里存在一定的对宅基地的恶性循环使用,现代新建时期由于村民对个人拥有的宅基地使用基本上是一种强调功效性的使用方式,建筑各楼层的布局又大都是重复性标准层设计。盖高楼的意识很明显,你建三层我就建四层、五层甚至更高。外表的形式一部分是照搬某些西方古典主义建筑的形式与符号,或在当时城市住宅中所流行的形式处理,如玻璃幕墙、玻璃砖的采用,一部分节点形式的处理又出现对传统建筑的形式(如坡屋顶檐口)进行怀旧,所有这些对民宅节点形式的处理中可谓是种类繁多、目不暇接。看似完全不同规模的新建民宅在外立面装饰材料的掩蔽之下却有着大相径庭的结构性建造方式,新建地方性民宅的形式与节点呈现出的多样性是依靠符号化的洞口形式与外观装饰材料的色彩属性,与传统的地方性民宅的节点形式对比很多地方显得秩序紊乱、建造的目的性不明确。不仅如此,村民又根据各自居住生活的需要对新建的民宅进一步采取了形式各异的防盗、遮阳、通风、空气调节、排水与排烟等方面的附属设施的加建。这些建(构)筑物的建造不断地吞噬着民宅周边街巷的公共空间。

综上所述,从细部节点建构方式的角度看黄埔村三个不同历史建设期地方性民宅的形式与节点都具有多样性,而产生这两种多样性的建构方式的原因是细部构件的类型与建构方式的差异化。针对黄埔村新建民宅形式的现状问题,本人认为其改造设计应以适宜技术建构设计策略为原则:采用现代建筑材料如砖、瓦、石、钢构、玻璃、建筑砂浆与涂料,结合传统民宅的建构方式与特征,采用适宜的砌筑、贴面、凿缝、嵌边、刷抹、喷涂等营建技术应用于地方性民宅形式的节点建构改造实践。

纵观广东地域内城市边缘历史性村落的地方性民宅建筑的现状保护、设计与生产实践,本文所阐释的设计研究方法与建构实践策略在理论和实践上探索了一条回归建筑本质性的道路。在城市化向农村扩张愈演愈烈的今天,面对中国当代城市边缘历史村落的保护与更新,我们势必应结合对地方性建筑细部构件的建构研究,运用现代材料与适宜技术对研究对象进行建筑形式更新,既能满足农村居住生活的需要实现有效的住宅建设,同时在形式上又能使民宅风貌得以延续传统的民风与民俗。

参 考 文 献

书籍:

C·亚力山大、H·戴维斯、J·马丁内斯、D·科纳,《住宅制造》,高灵英、李静斌、葛素娟 译,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2.5

刘大可编著,《中国古建筑瓦石营法》,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年6月第一版

汤国华,《岭南湿热气候与传统建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6月第一版

民用建筑结构论文第6篇

对当代各国建筑学科而言,“民族化”研究具有某种“内核研究”的意义。“民族化”是基于文化上的民族化,即所谓的传统性,以维持、发展本民族文化为基本的价值取向。在面对外来文化的冲击时,通过有目的地选择、最大限度地消融外来文化,从而在民族文化内核上赋予新的形式,实现民族文化的重生。2010年,我国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的落成,使建筑界看到了中国建筑师表达东方建筑文化的意愿。(图1)无论它是否成功,目标却是明确的,即建筑艺术的民族化必然是我国建筑未来发展的趋势。当代中国建筑如何实现民族化,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探讨。

一、符号嫁接

将我国传统建筑造型中的局部符号嫁接在当代建筑中,这在我国接触西方建筑的初期就已经开始,如南京中山陵建筑、广州市中山纪念堂等。这类建筑需要表现增强民族凝聚力与自信心的社会需求,它们基本上并没有脱离传统建筑造型。到了当代,我国的新建筑利用传统符号嫁接表现建筑民族性的日益丰富,它们大多具有删繁就简、注重文脉的特点,如华裔建筑师贝聿铭设计的苏州博物馆(图2),把中国传统园林与江浙传统民居符号运用其中,甚至将一些传统建筑符号进行变形或抽象化处理,创造出现代建筑的新形式,在传统意象思维包裹下的现代建筑,表达着地域与建筑的关系。在当代我国建筑领域,此类作品成为建筑走向民族化的大多数。

二、形式的“中国式”

“中国式”建筑形式是什么?这包括建筑的物质形态和指导建筑的理论体系。物质形态方面,目前比较统一的认识是建筑空间、结构、材料和建筑色彩的利用。在建筑空间上,中国式的建筑一般以半封闭的空间为主。空间形式讲究既遮阳避雨,又视野开阔,直通大自然的感觉。而建筑材料上,追求材料的素雅、柔和,注重生态材料的使用,建筑色彩上大量使用原色调,受光处用暖色、背阴处用冷色。建筑理论上主要是影响世界的现代建筑思潮和当代中国建筑师的思维认识。而影响建筑师思维的是我国所处的时代和传统民族的内核文化。物质形态和理论体系构成了我国当代建筑的形式体系,形成当代中国建筑的特点,有着一定的规律性。在当代“中国式”建筑里面,具有代表性的是大建筑、轴线建筑、半闭合空间的建筑、同一“自然”情结的建筑和整体性的场所等具有民族特点的建筑形式,没有它们是形成不了“中国式”建筑的。如:北京国家体育场鸟巢(图3),就是“中国式”建筑的代表,整个建筑看似是一个与传统无关的现代前卫的建筑。但建筑却在空间、结构、材料和色彩等方面均利用民族化的元素。在空间形态上,外壳的“鸟巢”以一种传统民居冰裂纹的形式塑造了空间的半封闭效果,新颖激进而又朴实无华;色彩方面,在建筑的内部大面积使用中国红,利用冰裂纹半封闭空间呈现出来,体现“中国式”建筑的衬托性的美,整个建筑圆润饱满,与民族的中庸思想相吻合。

三、“和”的审美

我国传统的审美模型不是建立在一个理论框架体系上的,而是建立在体悟上。认为客观事物虽是可以认识的,但不能用精确的语言表达,中国人讲神会,讲心领,讲意得。中国传统建筑思想认为建筑都是有灵魂的。虚实相生,或外实内虚,或内实外虚,所以中国审美的基调是天人合一、“尚中”情结、均衡之美、停顿等,这种审美认识体现在建筑中就是对建筑形态、空间的本质的探索。对于这一点我国现代建筑大师齐康的建筑给了我们很好的诠释,如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纪念馆(图4),整体建筑群顺应地形而建,轴线分明、交错有致,给人以亲切自然之感,而光和混凝土壁体的冷灰色调营造出一种有灵、安宁的心境。经由这样一种建筑空间,人们便会有灵由心生的意念,强化建筑自身意境,使民族认知在建筑环境构成中共生的表现出来,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在我国,从古至今人们对建筑的认识发生了很大改变。到了近现代建筑发展到传统建筑形式被现代主义时期“简约洁净”的形式所取代,西方建筑的概念在我国出现了泛化的倾向。随着国家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人们对现代主义建筑提出质疑,随即后现代主义建筑、乡土建筑等涌入我国,它们既打破了现代建筑信条,也打破了现代主义的建筑概念。但随之而来的“后现代主义表面上对世俗文化和历史文脉的尊重掩饰不了形式上的造作、语言上的混乱和美学上的无聊。本世纪以来,慢慢地退出建筑历史的舞台”。②这些建筑形式本身的问题暴露出来,在全球一体化的冲击下,国民对建筑传统文化回归的呼声越来越高。

民用建筑结构论文第7篇

关键词: 地区性;批评性;大理红龙井;基本属性

中图分类号:TU-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17-0111-03

1 关于“地区性”

从建筑的地点性来看,所有的建筑都是地区建筑,由于建筑与生俱来的一个特性是其一旦建成便不可移动,从而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生活文化环境。但是地点性又并不等同于地区性。就如张彤在《整体地区建筑》和单军在《批判的地区主义批判及其他》中所认为的建筑的地点性是其地区性的必要而不充分条件。笔者较为同意单军在《批判的地区主义批判及其他》一文中对“地区性”的总结:“①地区性的概念具有时空维度。从空间看它具有相对于某个整体的局部性,从时间看,它是一个时段内相对稳定的现象。②地区性是以广义的人类聚居概念为前提的。③地区性既有相对的稳定性,又有动态发展的过程。④地区性是一种真正意义的多样性,它提供一种观念,而最后的答案都需要再具体、真实的语境中寻找。”①总结来说,地区性的一个基本本质:建造活动与其所在地区必然存在某种适应并互动的动态契合关系的属性。

2 当前研究地区性建筑的主流角度

2.1 三种视角 按岳邦瑞和王军在《地域建筑与乡土建筑研究的三种基本路径及其评述》中对地区建筑和乡土建筑的研究路径大致总结为三种视角:

2.1.1 “建筑本体路径” 用一种“是什么”的视角去关注研究对象自身,回归到研究对象本体上以期达到挖掘建筑地区性的目标。具体操作是对研究对象各个组成构件加以描述,但由于这种描述往往受研究方法的制约,所以其结果也会趋于唯方法论来判别。

2.1.2 “外部学科路径” 用一种“为什么”的论调去揭示研究对象的各方面属性,以除建筑学以外的学科为视角来看待研究对象回答“关系”为主体性答案。但由于对各外部学科的认识程度的不同和各个学科适应范围的不同,其结果也是良莠不齐,而其检验标准学术上未有定论,这种论调往往只能是种尝试。

2.1.3 “建筑创作路径” 用一种“怎么办”的语言去探讨研究对象的创作规律和理论,强调了本体创作在建筑活动中如何体现其地区性特征。但由于各个创作主体思想程度的不同和研究者个人喜好,所以这种研究呈现出个人主观色彩浓重,其结果玩往趋向于大而范的结论。

2.2 自明视角出发 本文的研究视角从作者上文的“地区性”定义出发,用“是什么”、“内核学科”、“怎么做”三点来定义自明视角。所以作者预设两个体系:“建筑——建造活动——地区”的基本建造关系和“建造主体——内省评价——地区”的基本评价关系(这里的建造主体包括了建筑师、施工方、业主和场地本身)以期通过建筑学自身学科——使建造主体重新认识建筑本身,从而使地区性成为建筑的基本属性。

3 大理红龙井旅游文化中心的批评性解读

3.1 大视角下:空间肌理和空间规划设计 “红龙井”旅游文化中心地块位于大理古城红龙井片区,临博爱路和复兴路,总用地37亩,地块内功能构成是由星级酒店、星级俱乐部、民居客栈、商铺、旅游步行街构成,分为休闲度假区、商业中心区、特色民居院落和街坊区、庭院式星级酒店共四个部分,规划方案总建筑面积约为1.9万平方米(如图1)。

“红龙井”规划的整体呈现出的是典型的民居肌理,为传统小尺度街巷和少数组合院落式样建筑群,但是对比大理古城原有肌理和现有肌理就会发现,由于基地承受着地产经济的沉重包袱,实体部分偏多或密,从整个图底中会发现整个“红龙井”片区相对于周边肌理是呈现出集中感和密度性。

3.2 小视野里:平面形制和典型建构的批评性 红龙井旅游文化中心借鉴当地典型院落“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前店后院”的传统空间形态,将建筑化整为零,使尺度符合传统院落特点。项目中的单体建筑以不同的围合方式,形成院落。各个分区间既有联系,又各具特色。其商铺开间3.9米,进深多为5.4米,这是由于其下商上住的功能要求,其标间大多为3.9*5.4的标准关系。笔者特将红龙井旅游文化中心中E号院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以此能达到一种批评性。

3.2.1 概况:大理红龙井E号院位于大理红龙井片区,临红龙井水系,位于水系南侧,毗邻红龙井中心广场,且位于中心广场大青树东侧(如图2)。E号院建筑为局部一层,其余二层的低层建筑,为大理白族民居式样院落。该民居院落主体共四个单体,为下商上住,上下住及会客娱乐室的功能配置,另有景观休闲及服务配套部分。其经济指标为:占地面积是342.07平方米,总建筑面积是538.4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为451.26平方米,阳台及走道建筑面积为174.28平方米。

3.2.2 平面形制分析:从一层平面(如图3)中,我们可以看出其平面形制不是严格的三坊一照壁或是以坊为单位的平面构成,而是比较自由的形态构成。从其总图位置来看,E号院毗邻复兴路和中心广场,其商业价值是可见一斑,所以设计将底商上住,前商后住的模式贯穿到底,E号院从其空间组织上可以分成两大模块:一是作为中心广场的边界部分底商上住的模式,其空间是外向的,似乎要脱离主体本身,还好其二层的进入需要先进入E院落,再通过一把室外楼梯进入,这是绝妙的流线描写;其二,其主体部分是面对主街的底商上住和全住的L形两层体量加中间院子边的一层院子构成。

3.2.3 山墙物语:E号院和整个红龙井片区,其山墙面(如图4)的处理是富有变化和时代感的。原有的民居山墙由于其内向型的院落组织,致使其山墙面几乎是不会开窗,就是一堵三段式的墙体设计,而红龙井片区由于其外向型空间的规划设计,建筑本身能在民居尺度和民居形式下达到一种通透,也是一种追求。但是纵观山墙面的处理,其处理无外乎以下几种手法:其一,还是完整再现第一段式的山尖和山花,而是在“腰带厦”部分做处理,要不留白和民居一般,要不就是将“腰带厦”和两个边柱通过玻璃形式脱开;其二,在面对有三层的时,将第一段式完解成玻璃构架;其三是在面对中心广场或是商业可能时,其山墙多为玻璃的通透处理。而无论是玻璃构架或是玻璃分隔本身,在其山花部分的理解都是有些被完解,且其意义被销毁,也显示了设计者的无助。

回到原点,回到当时2004年12月到2006年,那样的日子里有这样山墙构成实属不易,且是值得学习和借鉴的。批评性应该是一个共时性的眼光来看待其特点,而不是历时性的得出所谓的是与非或是功与过。

3.2.4 结构假面舞:大理红龙井旅游文化中心的E号院落其主体结构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多为单跨布置,其抗震性能是较差的,且上文已指出其墙体结构中的清水石墙是其一大施工特色,由于当时未有对石头墙的明文规定,所以部分墙体采用了直接清水石墙的垒堆,如E-1、E-5、E-14轴线的墙均有石头墙,其墙面的真实性是完全在逻辑控制之内的。而对于柱网和墙相遇的地方,就做的反而比较小心翼翼,是一种石材贴面的做法,这样其结构性保证了,从外观上看仍是某种真实性的再现。尤其在山墙面的墙体材料处理中,设计者采用了相对中庸和以及乱真的套路,将山墙面构筑成两种建构手法的集合:其一,是柱外包混凝土,在这其上贴石材;其二,是中间围护的墙体部分,大多清水石墙垒集,或是和第一一样的做法(如图5)。

而关于建筑的真实与虚假的问题:笔者认为这首先是个悖论的命题,因为建筑没有绝对的真实,只有相对的,而虚假却是绝对存在的。绝对的真实建筑首先是一种完全符合力学原则建造,而只是体现了一种结构,没有建构,这样的构筑是不美的。但人们对建构的认同首先也是基于自己感官上的绝对真实基础上的相对真实,所以E号院或是红龙井在某些墙体的处理上是成功的。

建筑的真实当然也允许装饰,而且这样的装饰应该是一种基于建构逻辑控制下的适度(如图6)。但是如E号院中对商业面的过廊处理,多少显得有些唐突而有失分寸。整个红龙井片区的其设计逻辑在于:下商上住,商业面前形成过廊,其上的功能过程大多是外廊或是各个居所的阳台,所以其过廊的轴线控制为1500,从剖面图中可清晰辨识其上的阳台或是过廊是由建筑的主体结构悬挑而来,而与其复杂的装饰木构架无关。而在木柱和悬挑阳台间似乎缺少了某种过渡,而不是现在的直接相撞。因为对这种部分细节要素的合理限定是其他要素开放的基础,否则其合理性就会遭到质疑。

4 呼唤地区性成为建筑的基本属性

有关建筑的基本属性的讨论无外乎两种:存在属性和原则属性。存在属性又分为:空间属性和实体属性;而原则属性一般沿用罗马建筑理论家维特鲁威的“坚固、实用和美观”。但是具体到某个建筑上时,这些准则就显得大而空,尤其是在今时今日,资本高度积累、技术快速变迁的时代。笔者在这里大胆呼唤地区性应该成为建筑的基本属性,从而为“中心——边缘”和乡土建筑的发展寻找到一个可供讨论的平台。当然,建筑的地区性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简单结果呈现,而是种“动态”的过程。所以当代建筑师们在努力揭示的是一种新的地区文化,而不是对传统乡土的简单再现。建筑的地区性无疑注定就是要再阐释和再分解的方法论过程,而建筑的地区性其存在的前提是地区乡土的延续性上。所以,在从乡土建筑到地区性建筑的可能转变中,地区性的研究更应注意其与传统或是现代的地区性之间的异同。或许可以用斯蒂芬·格林布拉特那种从“大历史”向“小历史”的转变,“一种进入社会边缘生活层面的历史的阐释。”

注释:

①单军.批判的地区主义批判及其其他[J].建筑学报,2000(11):23.

参考文献:

[1]单军.批判的地区主义批判及其其他.建筑学报,2000-11,23.

[2]岳邦瑞,王军.地域建筑与乡土建筑研究的三种基本路径及其评述.2007第十五届中国民居学术研讨会,588.

[3]弗兰姆普敦,王骏阳,译.建构文化研究,第一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7.

[4]朱剑飞,编.中国建筑60年(1949-2009)历史理论研究,第一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10.

民用建筑结构论文第8篇

关键词:工民建建筑;围护结构;设计原则;设计策略

近几年来,我国经济发展的同时,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也在不断发展,在这其中工业与民用建筑同时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与此同时,我们不难发现工业与民用建筑在各类建筑中的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的,而对于工业与民用建筑护结构而言,这类部分是长期暴漏在空气中,长期受到日晒风吹的部分,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部分,因而这部分的设计一旦出现问题,不仅会影响建筑物使用功能的更好发挥也会影响人们的居住舒适度以居住质量,因而,如何更好地对工民建建筑的护结构设计策略进行分析,是十分有必要的。

1 工民建建筑的护结构设计概念

自我国改革开放建设以来,能源作为我国的发展根本一直在我国的发展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能源被大量的消耗,逐渐减少的能源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限制条件,成为我国急需解决的问题。因而,为了更好地走持续发展道路,提高对相关能源的利用率,我们必须在工业与民用建筑结构设计时注意对能源的合理利用[1]。工业与民用建筑的结构包括建筑物的外窗、外墙、屋面等多个部位,由于其在使用中被利用的概率较低,因而其的相关建设是极容易被忽略的。由于这些工业与民用建筑的结构长期处于与外部环境接触的过程中,尤其是当外部环境为雨、雪、过高日晒等天气时都会极大程度的影响护结构的正常使用。除此之外,由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的结构作为与环境直接接触的部分可以与大气环境直接接触,发生能量交换,这就会极大地影响建筑的使用舒适性,对室内温度产生多种影响,因而,在对工业与民用建筑的结构设计时应该对其寿命与居住舒适度等多方面进行考量,提高设计的实际效果,使得工民建建筑更好地为人们服务。

2 工民建建筑的护结构设计原则

为了更好地提高工业与民用建筑的结构的设计和理性以及被人们使用的舒适性,在实际过程中应该遵守相关原则,经大量建设我们发现在工业与民用建筑的结构设计过程中应该遵循以下几大原则[2]。首先要对工业与民用建筑的结构进行合理设计,通过对工业与民用建筑的建筑、结构及外观美术设计进行综合考虑,除此之外,在设计时也应该对工业与民用建筑结构的采光、保暖以及隔热方面加以进行综合考虑,一旦这些问题考虑确实不仅会造成使用采暖不好,室内温度急剧降低等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极大的浪费了我们本就缺少的能源,与我国大力推崇的可持续性建设相违背;其次,在设计时应该加强对绿色能源的相关利用率,在设计中多考虑包括风能、太阳能等在内绿色能源,通过对这些绿色能源的应用,这样不仅提高了建筑的环保应用,在满足工业与民用建筑采暖以及照明等相关功能的基础上,同时也可以降低对环境的污染;最后,为了更好地实现可持续性发展,在对工业与民用建筑的结构的设计过程中,我们也要改变设计观念,尽量减少不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保护我国的能源[3]。

3 工民建建筑的护结构设计策略

3.1 外墙保温设计

在对工业与民用建筑的结构的设计过程中,主要要对夏季遮阳、冬季保温以及建筑通风问题这三大方面加以注意,而在这三大需要注意的方面中,保温设计则是重中之重,工业与民用建筑的保温功能主要是通过将热量进行阻断,从而保证室内温度稳定,为人们提供一个更加舒适的环境[4]。因而,在工业与民用建筑的结构设计时要针对建筑护温度波动抗性、建筑结构隔热能力以及建筑结构对热力能力进行针对性的设计,同时在设计过程中,通过对工业与民用建筑的结构保暖以及隔热效果的提升这两大方面进行设计,达到降低能源使用率的效果。同时,通过对工业与民用建筑的结构的墙体、顶板以及地板进行专项处理重点设计,达到提高建筑保温材料的应用比率的目的。

3.2 隔热设计

工业与民用建筑的结构的隔热设计同样也是结构设计的主要内容,在隔热设计中主要为透明体隔热以及非透明体的隔热设计。在传统工业与民用建筑的结构设计中,我们传统所采用的围护结构其透光性以及热工性均较不理想,无法起到应有的隔热效果。尤其对我国而言,我国地区跨度较大,南北两方分别对其建筑的冬季与夏季要求也不同,因而,必须要针对于当地实际工程特点,采用不同的隔热门窗等用以保证将室外能量进行有效隔离,使得室内温度维持恒定,达到有效控制室内温度的目的。

3.3 通风设计

在工业与民用建筑的结构的设计中除了保温设计以及隔热设计外,建筑结构的通风设计也是需要重点考虑的设计内容。因为,无论是在冬季还是夏季,良好的室内自然通风都是十分必要的,适当强度的室内通风可以有效保证室内空气新鲜,保证人们的居住舒适性。而对于工业与民用建筑而言,其通风路径通常为门或窗,因而,这就需要在对工业与民用建筑的结构的设计过程中,通过对风压以及热压进行充分考虑,在此基础上对门窗设置位置进行合理考虑,达到工业与民用建筑进行良好通风的目的[5]。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经济大力发展的今天,为了在给人们提供一个更为舒适的生活环境的同时大力减少能源的浪费,本文从对工业与民用建筑的结构实际设计角度出发,针对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的结构设计原则以及设计策略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希望对后续建设提供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鲜卫平.工业与民用建筑中护的结构设计策略分析[J].科技资讯,2011(30):70+72.

[2]何建亮.关于工民建建筑护结构设计策略的几点看法[J].建材与装饰,2014(24):16-17.

[3]周柏驹.工民建建筑的绕护结构设计策略研究[J].科学与财富,2014(03):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