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中美贸易战论文

中美贸易战论文赏析八篇

时间:2023-03-22 17:37:16

中美贸易战论文

中美贸易战论文第1篇

【关键词】外贸战略;改革开放;TPP

一、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战略及相关研究综述

外贸战略是一个国家对外贸易的总路线及方针政策。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中国曾提出过“进口替代战略”、“出口替代战略”、“三来一补战略”、“多元化市场战略”、“以质取胜战略”、“科技兴贸战略”、“调整外贸结构 扩大内需战略”等外贸战略。

商务部在广交会举行的“全国转变外贸发展方式报会”上首次了《后危机时代中国外贸发展战略研究》(2010),提出到2030要初步实现贸易强国目标。这个目标分个阶段:在2020年前巩固贸易大国转向贸易强国;在2030年前后,初步实现贸易强国的目标。商务部的这份报告明确了建立贸易强国的目标与步骤,以及相应的外贸政策。北京工商大学举办“首届贸易强国论坛”(2010)提出了贸易强国的六大条件: 1)贸易强国必须是经济高度发达的国家;2)积极参与国际分工;3)服务产品贸易额比重大;4)对外直接投资规模大;5)货物贸易规模大;6)对外开放度大。

关于中国外贸战略的研究,自2008年以来掀起了两个高潮。第一个高潮是在2008年全球金融海啸之后,随着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及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冲击,外贸战略研究主要围绕反对贸易保护主义这个主题,研究应对发达国家针对中国的反倾销反补贴;第二个高潮是在2013年之后,随着美欧自由贸易区谈判启动以及美国加快推动TPP,针对中国的地区主义抬头令学界再次关注中国的对外贸易战略。耿莉萍1(2008)率先提出了调整中国外贸战略的迫切性。李亚芬2(2010)强调从转变外贸增长方式上调整中国外贸战略。余华3(2010)首次注意到外贸战略调整需要金融支持。胡麦秀4(2012)认为中国应针对美国的 TPP 战略及时调整外贸战略。蔡亮5 (2012) 分析了日本通过加入TPP,支持美国在战略上“重返亚洲”,配合美国牵制中国在东亚发挥影响力的战略布局。翁爱云(2013)6强调自由贸易与保护贸易战略的前提是要有一个享有独立的强有力中央政府。胡鞍钢7(2013)提出打造“对外开放升级版”,继续奉行和平发展、互利共赢的战略。

综上所述,按照研究视角划分,当前外贸战略研究大多数从外贸本身进行研究,少部分从金融、改革开放、地缘政治的视角进行研究。本论文倾向跳出外贸研究外贸战略的研究方法,强调从政治、军事、法律等综合视角研究并制定中国外贸战略。

二、英德美对外贸易战略的回顾及对中国启发

自大航海时代以来,随着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外贸就伴随这资本主义而迅速发展,成为近现代国与国之间联系的主要纽带。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英国、德国、美国三个国家外贸战略最具代表性,因而,研究这三个国家对外贸易战略对制定中国对外贸易具有借鉴意义。

(一)英国的外贸战略

在亚当.斯密《国富论》发表前200多年,也即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开启大航海时代以来,重商主义是欧洲的主流思潮。英国在重商主义外贸战略的引导下,制定了鼓励出口、限制进口、以及外贸管制外贸战略,将航运业和渔业当做后备海军力量予以扶持,将殖民地当做宗主国的财富和资源予以盘剥,将打击西班牙、荷兰、法国的海军力量作为军事目标。在《国富论》出版前13年,也即1776年,英国已经粉碎了西荷法的海军力量,成为新的海上霸主。当时的英国的外贸战略除了充分体现了重商主义的特点,更强调军事力量对外贸的护航。

随着英国海上霸主地位及在国际贸易中领导地位的奠立,英国有实力高举自由贸易的旗帜,作为宣判重商主义死刑的《国富论》强调自由经济与自由贸易,而当时英国工业革命为推行自由贸易创造了条件。斯密反对国家干预经济;但是,他从来没有否定重商主义关于国家军事力量保卫经济利益的观点,他强调“君主的首要责任,即保护社会免遭其他独立社会的暴力和入侵,只能靠武力手段来履行。”重视外贸战略背后的军事力量将英国从海上霸主送上了世界霸主的位置。

(二)德国的外贸战略

与俾斯麦铁血政策一并为德国近现代工业的成长与壮大保驾护航的近代德国外贸战略就是贸易保护主义。贸易保护主义源自德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希.李斯特。面对质优价廉的英国产品,为了保护德国新兴资本主义经济,李斯特提出来贸易战略分阶段学说,主张在经济发展初期,保护幼稚产业,等待幼稚产业发展壮大后,再实行自由贸易,同时,李斯特不主张用行政手段保护,而主张用关税等经济手段进行保护,不主张保护农业,而主张保护工业。以李斯特保护主义理论为基础制定的德国外贸战略,把“自由”与“保护”作为实现“利益”这一唯一目标的手段。

坚决地反对斯密自由贸易的李斯特,对军事力量的态度与斯密的观点却是完全一致的。李斯特认为“军事力量比财富更重要”,市场秩序与财富需要军事力量去保护。

(三)美国的外贸战略

作为美国建国初期财政对外贸政策的制定者,亚历山大.汉密尔顿却更愿意接受李斯特贸易保护主义观点。汉密尔顿坚持李斯特的观点,强调美国这样的年轻国家不能与英国这样的老牌制造业国家竞争,主张实施进口关税,限制原材料出口,给予出口企业赞助和补贴。19世纪美国式贸易保护主义在国际政治上体现为奉行“不介入欧洲事务,也反对欧洲干预美洲事务”的门罗主义,有如下三个特点:

第一,美国式贸易保护主义战略针对性明显,它是对英国实行保护主义,而对美洲国家则主张自由贸易,带着“孤立”色彩的门罗主义实质并不是主张“孤立”,而是把美洲作为美国的势力范围,注重美洲内部的合作,这也是区域合作思想的萌芽。

第二,相对于英德,美国外贸战略除了强调贸易保护,更加重视“进口替代”与“区域合作”,这与美国的地理位置与国土面积是有关系的。

第三,强调运用军事与法律力量护航外贸战略。一方面,汉密尔顿非常重视发展美国海军和远洋商船队,他指出“建立合众国海军这一目标,由于将利用所有州的资源,因而远不像建立任何一州或部分的半脸的海军那么难以达到。”另一方面,汉密尔顿强调运用法律手段与力量,他坚决反对欧洲列强之间转让美洲殖民地,主张在西印度群岛及海域展示美国海军力量。从法国人手上购买路易斯安那州,尽管最终未能经他手,而由杰弗逊完成,但是这些思想不仅影响了美国的外贸战略,而且影响了美国的外交政策。美国外交战略重视“大棒”与“胡萝卜”互相配合,“大棒”就是军事力量,“胡萝卜”就是法律力量。美国的外贸战略对军事与法律的同等重视,相对于英德对军事的偏爱,不仅是进步,也对中国外贸战略更具参考价值。

20世纪以来,随着美国经济实力的增强,美国放弃门罗主义,走出美洲,对外贸易战略也由贸易保护主义转向了自由贸易。两次世界大战摧毁了欧洲列强的城市、工业、财富、人才,美国一跃成为超级大国。美国通过北约在军事上控制西欧,通过世界贸易组织与国际货币基金会在金融上控制世界经济,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以美元为中心的全球金融体系。作为国际贸易规则的积极参与者与主要制定者,美国是国际贸易中的最大获益者之一,在大多数领域美国是“自由贸易”的倡导者,但在若干涉及美国切身利益的高科技领域,美国又实施保护主义措施。20世纪美国外贸战略出现两个转变:

第一,美国强调自己主导的全球产业转移及国际分工。在产业升级及转移的客观趋势下,作为倡导及维护自由贸易的美国必须放弃某些产业,其实与其说是放弃,不如说是主动放弃,美国将服装鞋帽、锅碗瓢盆、电视制制造等产业转移到日本、东南亚、中国。进一步分析可以看出,美国放弃的产业主要是中间产业,即制造业;对于两端的产业,即高科技与资源、农业、能源,美国始终抓住不放,因为控制了产业两端,即掌握了创新与控制了成本,可以调控整个产业链。

第二,美国重视运用汇率、利率等金融手段。1992年,美国通过汇率手段逼日圆升值,消灭了主要贸易竞争对手。随后,在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中,化危为机一举控制东南亚经济命脉。美国华尔街金融力量对世界经济的调控更显突出。2008年本来是美国的次按危机,却能巧妙地通过雷曼兄弟破产及一系列金融伎俩转移为欧洲的经济危机,同时,通过QE施刺激中国轻率出台4万亿计划而延误了转型升级。

20世纪与19世纪美国外贸战略的共同特点是重视军事力量。担当世界警察的美国依然效仿之前的列强,重视军事力量对国际贸易秩序的维持,在世界主要航道、战略资源地区都设置军事据点派驻美军。一旦某个国家破坏了“贸易自由”,不仅以维护贸易自由的名义予以打击,而且以“独裁”的理由予以颠覆。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如下结论:首先,自由贸易与贸易保护战略本身不存在好坏之分,不同的国情及所处的时代决定了采取不同的外贸战略;其次,无论是自由贸易还是贸易保护战略,都离不开军事力量、法律力量、金融力量的支撑;再次,英德外贸战略重视军事力量,而美国外贸战略重视综合运用军事、法律、金融力量。

三、中国的新外贸战略内涵及政策建议

2014年是转折之年。中国经济自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正以新的目标,按照新的步伐进行调整与发展,中国外贸战略随之进行调整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中国新外贸战略包括三个内涵:

第一,中国外贸战略的目标选择。中国外贸战略不是“创汇”而是“国强民富”,其中“国强”与“民富”是相辅相成的,没有“民富”的“国强”是不可持续的,让外贸惠及13亿人民,让外贸助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才是中国外贸战略的目标。

第二,中国外贸战略的方式选择。至于自由贸易还是贸易保护战略的选择,中国应该选择自由贸易战略,这是因为,首先,中国是一个生产大国;其次,中国经济与全球经济已经融为一体,中国需要世界,世界更需要中国。对于已经加入WTO并成为荣登世界工厂的中国,充分利用WTO规则反对借低碳、环保、绿色旗帜实施贸易保护主义,这是当前及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的艰巨任务。

第三,中国外贸战略的手段选择。历史上任何一个经济大国,无疑都是以自由贸易为旗帜,或者在经过贸易保护主义阶段后,随着国力的强盛,最终会转向支持自由贸易政策。中国外贸战略要强调运用法律力量与金融力量,呼呼强大的海军与金融力量的配合与支持。

具体政策建议为:第一,建立完善的市场经济体系及相关法律体系。纵观世界大国,外贸战略从来不是依靠政策与行政手段去推动的。第二,重视发挥金融及跨国公司的作用,重视通过人民币汇率的调控以及其他手段与工具,站在更高层面推动外贸战略的贯彻落实。

参考文献

[1]韩玉军.《国际贸易实务》,中国人民大学,2007年4月第一版.

[2]皮德.帕雷特主编,时殷弘等翻译.《现代战略的缔造者:从马基雅维利到核时代》,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年1月第一版.

[3]迈克尔.波特著,李明轩翻译:《国家竞争优势》,华夏出版社,2002年1月第一版.

[4]商务部研究院:《后危机时代中同外贸规划由大转强"路线图”》.

[5]金圣荣.《贸易战:全球贸易进化史》,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年1月第一版.

注释

1耿莉萍:《中国对外贸易环境的变化与外贸战略调整方向》,《商业研究,2008/06.

2李亚芬:《后危机时代中国外贸战略转型》,《国际金融》,2010/03.

3徐华:《后危机时代我国外贸战略的调整与金融支持》,《 金融经济》,下半月 007 (2010): 3-4.

4胡麦秀:《美国主导 TPP 的战略动因及其对中国的启示》,《情报杂志》, 2012, 31(9): 81-86.

5蔡亮:《挑战与动因: 日本参加 HTPP 谈判的战略意图探析》,《 日本问题研究》, 2012, 26(4):7-14.

中美贸易战论文第2篇

[摘 要] 建立在新贸易理论基础上的战略性贸易政策在发达国家得到广泛应用。本文简要分析了美国、欧洲、日本实施该类政策的情况,提出了对我国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启示。 【论文关键词】 战略性贸易政策 出口补贴 关税 一、引言 20世纪 80 年代,以克鲁格曼、 赫尔普曼 、 兰开斯特等人为代表的经济学家发表了关于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与国际贸易的论文,认为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是当代国际贸易的基础,由此产生了新贸易理论。在新贸易理论的基础上,布兰德、斯潘塞等人提出了著名的战略性贸易政策。它动摇了传统贸易理论认为的自由贸易政策的最优性,证明了政策干预的合理性。所谓战略性贸易政策是指:在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条件下,一国政府可以借助生产补贴、出口补贴、进口关税、研发补贴、保护国内市场等措施,扶植本国战略性产业的增长,增强其国际竞争能力,带动本国战略性产业的发展,从而转移国外垄断厂商的垄断利润,提高本国的福利水平。 二、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国际比较 在引起理论界重视以前,战略性贸易政策已被许多国家广泛应用于许多产业,作为国家产业政策已显示出其比采取单一手段更大的优越性。美国战略性贸易政策、欧洲20世纪60年代开始的对飞机生产的支持政策和日本70年代开始的以半导体为目标产业的政策显示出了一定的正面效果。 1.美国的战略性贸易政策。1985年里根政府宣布“贸易政策行动计划”,开始了外贸政策的全面调整,其核心内容是变“无条件自由贸易”(Unconditional Free Trade)为“互惠自由贸易”(Reciprocal Free Trade),目标在于保证外国市场对美国开放,保障美国获得更多的出口机会。1988年美国国会通过“综合贸易与竞争力法案”,授权总统对贸易对手不合理或不公平的贸易做法,可单方面采取制裁措施,这就是所谓的“超级301条款”。1989年布什政府制定了“国家贸易政策纲要”,并加强对来自国外的所谓不公平贸易行为的抨击,单方面宣布有关国家为“重点观察国家”,迫使对方向美国开放市场。克林顿执政后,战略性贸易政策主要内容是运用出口补贴、优惠税收、进口壁垒等措施,扶持本国战略性产业的成长,增强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从而谋取规模经济收益,并借机分割他人的市场份额和利益。 2.欧洲在飞机制造方面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在飞机制造方面美国一直占有主导地位,是美国科技实力的显著标志。欧洲各国长期以来希望发展本国的飞机制造业,以期与美国企业竞争。从20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欧洲各国政府为合作开发飞机生产进行了两次重要的努力。其一是英法共同开发协和型超音速飞机,两国政府为开发这种飞机提供了强大的财政支持。该项目在商业上虽收效不大,但却对欧洲共同生产飞机(即生产空中客车)产生了技术外溢;其二是欧洲各国组建空中客车公司,生产大型客机,直接与美国飞机竞争。公司的资本费用和其他成本由成员国政府补贴。它是世界上最大的战略性贸易政策的例子。空中客车公司成功地生产出商业上可行的飞机,尤其在小型客机中,在性能和运行成本方面,能与美国波音公司一决高低。迄今为止,空中客车公司是商用飞机市场上能与美国波音公司抗衡的惟一大型飞机制造商。 3.日本的战略性贸易政策。日本从20 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产业政策转向以高技术产业为重点。最著名的政府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是政府对半导体工业的支持。日本的战略性贸易政策集产业政策、贸易政策为一体,在实施过程中注意与其他宏观经济政策相协调。具体措施包括:利用关税实行差别进口待遇的手段,对原材料、燃料和生产资料执行低税率,而对消费品执行高税率;通过限制外国资本投资日本国内市场(尤其是钢铁、化学等重化工业), 实施幼稚产业保护政策,隔绝本国企业与国外企业竞争的渠道;通过外汇配给制,鼓励和支持技术引进;利用政策性融资、特别租税措施,以及关税等扶持主要产业的发展;对优势产业实行出口激励。 通过以上分析,至少可以得出上述国家在实行战略性贸易政策时的共同点:一是即使存在贸易摩擦,战略性贸易政策也是在多边国际贸易框架内实行对外贸易政策;二是多种政策措施密切配合,尤其是产业政策和贸易政策的配合;三是战略性贸易政策优先考虑高新技术产业;四是对政府补贴的运用;五是有差别地使用关税政策。 三、对我国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启示 1.应充分利用WTO所允许的对相关产业保护的规定,实行适当的贸易 保护。第一,对高新技术产业的保护。鉴于中国高新技术产业还不具备全面参加国际市场竞争的能力,也可在一定过渡期内保留对某些高技术企业的非关税保护措施,诸如进口配额、进口许可证或其他进口数量限制措施,以及修改或撤销关税减让义务。上述保护措施在WTO主要的货物贸易多边协议中明确说明对“特定工业”是允许的。第二,在WTO的相关协议中,存在着大量的例外条款,以便在特定的情况下保障成员国其他重要的利益。第三,WTO管辖的是成员国的对外贸易,而对于其国内政策,WTO往往无法进行干预。 2.大幅度增加科技投入,尽快扭转我国R&D经费占GDP比例过低的局面。这里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对重点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活动提供补贴,以弥补技术外溢给其造成不能获得全部收益的损失,增强其技术创新的动力,同时,也为高新技术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提供应有的支持。二是政府直接投资科研项目。许多前沿及基础科研项目对于企业而言由于受跨学科、投资回报期限及人力、财力等限制而显得勉为其难,而这些科研活动对国家长远发展十分重要,这就要求政府出面协调、组织,并给予财力上的支持。 3.政府在促进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时应特别注意扩大其规模,使其获得规模经济效益。战略性贸易政策能提高本国福利是建立在规模经济的基础上的。但是目前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规模普遍较小,市场集中度低,企业生产成本较高,不具备应有的规模经济。

中美贸易战论文第3篇

【原刊地名】京

【原刊期号】200211

【原刊页号】61~63

【分 类 号】f52

【分 类 名】外贸经济、国际贸易

【复印期号】200302

【 标 题】西方工业国贸易保护的历史演进和发展趋势分析

【英文标题】the evolution and prospect of trade protectionism in western industrialized countries

zhang zhi-min

【 作 者】张志敏

【作者简介】张志敏 中央财经大学 北京 100081

【内容提要】本文分析了西方工业国家不同历史阶段贸易保护理论和政策的发展变化,归纳了贸易保护的规律性和发展趋势,提出了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贸易保护仍然是各国政策的支撑点,进一步分析了新贸易保护主义的特点和发展趋势以及对我国参与国际经济和贸易的重要启示。

【摘 要 题】贸易保护

【英文摘要】in this essay,the author analyzes the developments of trade protectionist theories and policies in western industrialized countries in different historical periods,summarizes the regularities and prospect of trade protectionism,and concludes that trade protection is still the focus of the trade policies in every country under the circumstance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the author further examine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prospect of the new trade protectionism, and the implications for our country to practicipate in the international economy and trade.

【关 键 词】贸易保护/历史/规律/趋势

trade protection/history regularity/trend

【 正 文】

[中图分类号]f752.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549(2002)11-0061-03

一、西方工业国贸易保护理论与政策的历史演进

1.亚当·斯密之前的贸易保护理论与政策

在亚当·斯密的自由贸易理论体系创立之前就存在贸易保护和自由贸易之争。重商主义最早提出贸易保护的观点,尽管不够系统,但其理论的基本点:“鼓励输出、限制输入,发展经济,实现国家财富积累”已经被当时各国政府所采纳。一些贸易保护的手段诸如行政管制、高额关税、退还税款、发放奖金和补助金、特许证等被政府广泛使用。

16世纪后期的英国,重商主义的发展达到高潮。从17世纪开始,一些商人、政府官员、学者先后提出自由贸易的观点,并且在18世纪上半叶的英国发生了两场著名论战:一是关于放宽与法国贸易的限制是否对英国有利。主张自由贸易的和主张贸易保护的两大派别分别创办了各自的杂志来宣扬自己的观点。尽管两派在理论上各不相让,但政府还是执行了贸易保护主义的政策,而主张放宽英法贸易的条款未能得到批准。二是英、法、德等国的学者围绕国际经济是否存在内在平衡机制所进行的论战。以休谟为代表的学者从货币数量论出发,认为国际经济中存在自动平衡和调节机制,不需要政府的干预国际经济会自然的保持平衡,因此,他们主张贸易自由;以斯图亚特为代表的学者则反对休谟的货币数量论,否定国际经济中存在自动平衡机制,主张政府干预和贸易保护。这场争论在理论上也是难分胜负,但在现实中各国政府(包括当时比较先进的英国)仍然实行贸易保护主义的措施。

2.亚当·斯密之后的贸易保护理论与政策

理论界一直把1776年斯密的《国富论》的出版视为自由主义理论体系创立的标志。作为古典经济自由主义的奠基者,斯密对重商主义的国家干预观点进行了批判,并鼎力主张对内实现自由放任、对外实行自由贸易,主张降低关税和取消出口补贴和奖励金,并提出了较为系统的国际贸易理论,即“绝对成本说”。大卫·李嘉图对斯密的自由贸易理论作了进一步补充和发展,提出了更为现实的“比较成本说”。绝对成本说和比较成本说构成了古典贸易理论的核心。

然而,斯密《国富论》的出版并没有对英国和其他西方各国的政策产生立竿见影的影响。在斯密和李嘉图完善自由贸易体系的同时,和其观点相对立的一些经济学家仍然始终倡导贸易保护,为此双方不断展开理论较量。1860年英法两国签定了《科布登—谢瓦利埃条约》,随后,英国又和其他国家签署了降低关税的商贸条约,从而使西欧各国走上自由贸易道路。《科布登—谢瓦利埃条约》的签定,标志自由主义政策在英国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而这距离1776年斯密《国富论》的问世将近一个世纪的时间。由此可见,开辟贸易自由主义政策的道路是多么艰难。

3.现代贸易保护主义理论与政策

尽管自由主义理论从提出到付诸实践需要将近一个世纪的时间,但不能否认,自斯密创立自由主义体系以后,尽管也出现过李斯特和凯里为代表的贸易保护主义理论,但一直到凯恩斯的经济理论产生,在170年的历史中贸易自由主义始终占据了理论上风。到了新古典经济学的核心人物马歇尔时期,虽然现实中各种贸易保护的政策不断被实施,垄断也不断出现,但马歇尔在他的《经济学原理》一书中仍然是宣扬自由主义,在稍后出版的《工业和贸易》一书中虽然涉及到垄断问题,但他认为垄断和竞争只是程度上的差别而无本质区别。只有到凯恩斯经济理论的提出,才从根本上动摇了自由主义的理论基础。

然而,现实却非如此,真正贸易自由的历史却非常短暂。自由主义在实践中获胜的同时就开始遇到挑战,因为从19世纪60、70年代开始各种垄断组织不断出现,并在各国逐渐取得主导地位,进而为国家垄断奠定了基础。同时,李斯特和凯里的贸易保护理论对德国、美国的政策产生了影响。德国率先实行贸易保护,法国和美国分别于1881和1890年重新设立了关税法,意大利、奥地利和瑞士等国也相继实行贸易保护主义的政策。进入20世纪以来,国际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存在生产过剩的危机,为了摆脱危机,各国互相用高关税封闭本国市场,互相用货币贬值及降低工资等方法提高本国经济竞争力,使各国内部和各国之间的矛盾日益加深,最终导致了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

二战结束后,除美国以外的各垄断资本主义集团均遭重创,美国对欧洲、日本具备了无可匹敌的竞争优势,美国此时开始倡导自由贸易,但到20世纪60年代末,日本、德国的经济逐渐恢复并日益强大,大量美元外流,致使布雷顿森林体系动摇,1969年尼克松政府以保卫美元为由提出,为了保持对外军事支出,维护冷战盟主地位,美国的贸易收支经常保持盈余是必要的,为此,必须采取贸易保护主义的政策。

上述历史表明,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在自由主义政策实施不久,保护主义的政策则开始陆续在各国出现,到20世纪开始逐渐加强,在二战以后,尽管日益强大起来的美国开始宣扬贸易保护,但60年代以后随着日、德等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各国又重新举起了贸易保护的旗帜。

4.新的贸易保护主义的兴起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两次石油危机使世界经济增长缓慢,各国的贸易保护主义势力都在不断增强,逐渐形成了新的贸易保护主义浪潮。新的保护主义和传统的贸易保护相比,更具有隐蔽性的特点:

中美贸易战论文第4篇

一、理论依据

(一)相互依存理论

20世纪60年代末期相互依存理论产生。相互依存受货币、商品、人员和信息的跨国流动的影响,是一种既合作又斗争关系。国与国之间基于经济贸易往来和能源供求关系而使相互间产生了互相依赖的联系,从而使得政治关系趋于和平。

(二)贸易保护主义

贸易保护主义起源于重商主义,指在对外贸易中实行限制进口以保护本国商品在国内市场免受外国商品竞争,并向本国商品提供各种优惠以增强其国际竞争力的主张和政策,是经济不发达国家保护民族工业、发展国民经济的重要手段,也是发达国家调整国际收支、纠正贸易逆差的重要工具。

(三)相互依存与贸易保护主义交替出现

19世纪70年代,国际贸易快速增长促使国际体系在广度和深度两方面不断拓展,相互依存体系第一次建立。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相互依存体系瓦解。一战后,大多数国家选择以自身利益为重,贸易保护主义开始盛行,阻碍了合作的发展。二战后,人们再次倾向于国家间的相互合作。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的建立极大促进了各国间的合作和自由贸易的快速发展。进入90年代以来,传统的贸易保护手段越来越受到国际贸易规则的限制和约束,新贸易保护主义由此诞生,旨在新的条件下寻求新的形式以规避多边贸易制度的约束,实施贸易保护,维持本国在国际中的支配地位。

二、近期美国贸易保护主义升温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使得新贸易保护主义之风有愈演愈烈之势,对经济对出口有很大依赖性的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中国产生了巨大的不利影响。

2009年美国贸易保护主义急剧升温,美众议院通过的“buyAmerican”(买美国货)条款令世界哗然。美国政府甚至违背WTO规则和国内法规对中国进口产品实行一系列“双反”政策,如2009年6月,美国对中国轮带采取特保措施,提出征收3年特别关税的方案,引起世界范围内的轩然大波;同年11月,美国商务部初步裁定对中国输美金属丝网托盘实施2.02%至437.73%的惩罚性关税;今年1月21日,美国商务部宣布将对中国输美钢铁产品钻杆发起“双反”调查,这是今年美国对华“双反”调查第一案;2月5日,美国决定对中国大陆产礼盒及包装丝带征收最高超过231%的反倾销税。涉案产品种类之广,金额之大,令中美贸易关系陷入僵局。

三、保护主义浪潮下求合作

中美两国毕竟存在相互依赖的关系,激烈的贸易摩擦并不符合各自的根本利益。双方应致力于贸易战略协调机制的建设,规划中美两国未来的“蓝图”,在相互依存的基础上争取双赢。

(一)两国相互合作的利益基础

假设中(C)、美(A)两国就某贸易问题选择政策,他们各自拥有两个方案:C1、C2和A1、A2,独立做出选择,但政策的后果相互影响。如下表。

显然,(C1、A1)即合作是对两国整体而言最好的的结果。但是独立决策的情况下,两国无法预测对方将如何行动。如果自己选择方案1,而对方乘机选择方案2,自己将面临最糟的结果,对方却可以得到最大收益。因此两国将倾向于选择方案2,导致最后的均衡结果是(C2、A2)。这就出现了囚徒困境的局面。因此,国际合作有了存在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两国通过交流信息和提供保证,约定都选择方案1,最终达到令双方都比较满意的结果(C1、A1)。

(二)中国应对贸易保护应采取的对策

1.积极参与多边贸易谈判,利用WTO相关规则。作为 WTO 成员国,中国应积极参与多边谈判,利用有效的多边贸易规则来约束以美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的贸易保护行为。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在WTO的很多规则都享有特殊的优惠待遇,应该充分利用这些规则。

2.实施有效的政府公关策略,通过双边对话磋商解决。对于美国对我国产品提出的指控,中国要及时做出反应,积极通过对话磋商解决问题,尽量避免事态进一步扩大。建立经常性的协调和合作机制,慎重地处理好中美经贸关系,应该是中国的长期战略。

3.优化产品出口结构,以质取胜。目前在我国的出口商品结构中,低附加值、低竞争力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仍占主导地位。企业应从调整、优化出口产品结构方面入手,提高产品附加值并大力发展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实现出口产品多元化。同时,企业应注重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以突破技术性壁垒。

参考文献:

[1]王正毅,张岩贵.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范式与现实经济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107-132.

[2]朱文莉.国际政治经济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37-45.

中美贸易战论文第5篇

关键词:贸易保护主义;自由贸易主义;关税保护;工业化;幼稚产业扶持;禁运;美国体系

中图分类号:F1194;F7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131(2012)02-0080-08

The History of the Protectionism in AmericaJIANG Da-yang

(School of Economics, Tianjin University of Commerce, Tianjin 300134, China)

Abstract: The United States is always regarded as the base of the economic liberalism for a long time, but her trade policy has turned to protectionism after the subprime mortgage crisis.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history of American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 economic thoughts of the American school and points out that protectionism was the usual choice of American trade policy at the early time after her independence and that free trade is the choice after her economic hegemony was built. Thus, American protectionism after the crisis has its historic causes, should not be viewed as the basic change of her trade policy from free trade to protected trade, however, American economic policy returned to the tradition of its protectionism.

Key words: protectionism; free trade; tariff protection; industrialization; infant industry protection; embargo; American System

一、引言

2011年,美国国会参议院通过了《2011年货币汇率监督改革法案》,要求美国政府对所谓的“汇率被低估”的贸易伙伴征收惩罚性关税,这是美国政府为消除对华贸易的长期逆差而选择深化其贸易保护主义的突出表现。中国外交部、商务部都在第一时间作出强烈的表态,指责美国此举是“发出了贸易保护主义升级的错误信号”,将会“损人而不利己,有百害而无一益”。尽管该法案还需要众议院表决通过,并由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才能最终通过,在国内外的舆论压力下,该法案最终很可能将无疾而终,但其已经鲜明地表明了美国在贸易保护主义的道路上已经越走越远。

在现代经济学理论的发展历程中,美国学者在很长时期内都是坚定的自由市场主义倡导者,在现代国际贸易实践中,美国也始终扮演着自由贸易卫士的角色,一直在利用世界贸易组织消除现代国际贸易中的保护主义,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美国新自由主义学者所提出的“华盛顿共识”更是在拉美、东亚、东欧等发展中国家推动了持续的经济自由主义改革。在美国学者的指导下,拉美和东欧国家纷纷放弃对国民经济施加严密管制的传统,走向“市场化、自由化、稳定化”。

2007年次贷危机爆发以来,伴随着危机对美国经济影响的不断深化,美国似乎骤然从倡导自由贸易转向了坚决的贸易保护,持续加强对于中国等贸易伙伴的双反申诉,而奥巴马政府的“购买美国货”条款与“雇佣美国人”条款,更是表现了美国政府利用贸易保护政策刺激本国经济发展的企图。

从表面上来看,次贷危机似乎促使了美国的贸易政策从自由贸易向保护贸易的根本性转向。然而,如此一个突发性的经济危机,怎么可能使得一个国家从根本上放弃长期以来的政策选择,而突然转向截然相反的政策?如果没有思想上的积淀和政策上的经验,如此的根本性的经济发展战略的逆转似乎是不可思议的。

姜达洋: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的历史渊源如果回溯美国经济发展历史以及美国经济理论的演进历史,我们会发现,当前美国经济发展中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其实并不是其经济发展战略思想的根本性转向,而是反映了美国经济理论思想的某种复古,是美国建国初期的联邦党与辉格党经济思想在危急关头的复活。回溯美国早期的发展历史,各种经济思想的发展及其在美国经济发展政策选择中的应用,将能够更清晰地理解当前美国新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思想根源。

二、贸易保护主义催生了现代美国

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后,出于对美洲黄金的追求以及对新生活的渴求,大批欧洲居民开始向美洲迁移。拉美国家的黄金源源不断流入欧洲,对于当时欧洲新兴的资本主义原始积累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富饶的美洲大陆为欧洲国家提供了经济早期发展所必须需的各种初级产品,来自新大陆的棉花、蔗糖、烟草很快成为欧洲国家的环球贸易与早期工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特别是巴巴多斯的蔗糖、北美殖民地的棉花都成为英国、西班牙等早期殖民国家开展全球贸易的主要内容,在当时的世界贸易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

欧洲移民源源不断涌到新大陆拓荒,不但推动了美洲经济的早期发展,也为欧洲产品出口到美洲创造了条件。到了十七、十八世纪,在新旧世界之间已经形成了从美洲出口咖啡、棉花、蔗糖、烟草到欧洲,而从欧洲出口制造品到美洲贸易格局。

伴随着新世界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北美殖民地的持续发展,对于炼铁、纺织、工具制造等制造业产品的需求持续上升,一些欧洲移民开始尝试在新世界发展制造业,希望摆脱对欧洲制成品的依赖。这一选择极大地危及当时由欧洲人主导的全球贸易格局,严重地激化了新旧世界之间的矛盾。为了防止北美居民发展制造业威胁到欧洲国家的领导地位,英国、荷兰等欧洲国家,开始通过立法限制北美的制造业发展。1651年颁布的《航海条例》明令禁止在北美发展制造业,并要求外来商品必须由英国控制的港口运输,并向英国交纳税收。1770年,查塔姆伯爵大威廉・皮特就曾经“被新英格兰人最初发展制造业的企图搞的惶惶不安,于是宣布禁止殖民地从事制造业,甚至连一个马掌都不行。”李斯特,《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95页。 即使这样,在行贿与走私的支持下,北美殖民地的制造业仍然逐渐地发展了起来。

斯密在《国富论》中曾经对当时北美殖民地的贸易政策展开了论述,指出:“假如美洲人联合起来,或用其他激烈手段,阻止欧洲制造品输入,使能够制造同种物品的本地人有独占的机会,因而使本地大部分资本转投到制造业上来,结果将不但不能加速他们年产物价值的增进,恐怕还会加以阻碍,不但不能使其国家渐臻富强,恐怕还会加以妨害。”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商务印书馆1972年版第337页。 并由此指出英属北美殖民地应该集中主要的生产资本投入农业生产,发展与欧洲的自由贸易,而不必涉足工业制造活动。这充分反映了当时欧洲人对于发展美洲贸易、培育欧美之间的国际分工体系的想法,也揭示了斯密等古典经济思想家维护本国经济利益的思想本质。

1773年,英国政府为了倾销东印度公司的积压茶叶,通过了《救济东印度公司条例》,即著名的《茶叶法案》,给予东印度公司到北美殖民地销售积压茶叶的专利权,允许东印度公司直接从亚洲进口茶叶到北美,免交高额的进口关税,只征收低微的茶税。而在此之前,北美人民基本都是消费由本地走私者和零售商供应的私茶,其价格比东印度公司免交进口关税的茶叶高出百分之五十以上。《茶叶法案》在降低茶叶在北美市场的价格的同时,极大地损害了北美茶叶中间商、走私者和零售商原有的垄断利益,激起了他们激烈的反对,最终引发了著名的波士顿倾荼事件。

波士顿倾荼事件被联邦党人以“没有代表权就没有征税权”的口号包装成北美人民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表现,而事实上,它更多反映出新旧世界对于全球贸易格局战略选择的差异而产生的矛盾冲突。在一些学者的眼中,波士顿倾荼事件是“美国人第一次反对全球化的斗争”威廉・伯恩斯坦,《茶叶、石油、WTO:贸易改变世界》,海南出版社2010年版第244页。 ,它只是北美的贸易保护主义对抗全球贸易的一次暴力行为而已。如果把“波士顿倾荼事件”看作美国独立战争的导火索,那么点燃这一导火索的恰恰是当时北美人民实施贸易保护的策略选择。

三、美国建国初期的早期贸易保护思想

通过艰苦的独立战争,赢得民族独立后,新兴的美国不仅必须从政治制度上建立起能够促进资本主义新兴经济发展的各种政治体制和法律体系,也需要寻求美国经济发展的道路。引领早期美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是被称为联邦党的亚历山大・汉密尔顿、约翰・杰伊和詹姆斯・麦迪逊等人,特别是美国第一任财政部长汉密尔顿在建立美国的经济制度、确立美国的经济发展战略方面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1789年9月,汉密尔顿被提名为财政部长,使得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作为华盛顿政府中少数精通经济问题的专家,汉密尔顿激烈地抨击流行的古典经济理论,并从理论上和实践上提出了一种类似于英国早期的发展经验的经济思想,这也就是美国保护主义理论的起源。在就任财政部长后的一年多的时间内,他根据当时美国经济中表露出来的一些问题,先后向国会提交了四份报告,也就是《关于公共信用的第一份报告》、《关于公共信用的第二份报告》、《关于建立银行的报告》以及《关于制造业的报告》。在这四份报告中,他确立了“通过发展工商业,促进美国经济发展”的经济纲领,不仅从政治上巩固上美国的联邦体制,提升了美国的国际影响,还亲手建立了美国的财政金融体制,促进了美国的工业化发展,为美国后来的兴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关于制造业的报告》中,汉密尔顿指出制造业在美国经济以及在现代经济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他驳斥了当时的重农主义学者所提出的“只有农业才是生产性行业”的提法,认为制造业也同样可以增加社会的就业,从而促进社会财富的增加,而且制造业的发展还可以为农业的发展创造出更为巨大的需求,因此如果要发展农业,首先就必须促进制造业的发展。

他指出,美国也并非像当时的古典经济思想所说的那样,生产优势仅在于农业之中,只可以通过出口农产品来换取工业制成品。北美大陆资源丰富,拥有充足的可以用来发展制造业的工业原料,而且从欧洲来到美国的移民中有不少具有较为高超的制造业技艺的工匠,这也为美国发展制造业提供了充足的机会和条件。而且“一旦制造业建立起来,并在我国中间生根,就会给美国伟大、光荣的未来开辟道路,并能对付任何暴君的干涉”。Henry Lodge ed,The works of Alexander Hamilton(t第一卷),纽约1971年版第157页。

然而,当时的美国制造业发展面临着人手缺乏、劳动力昂贵和资金短缺等困难,如果美国政府不对这些新兴的制造业产业提供支持的话,国外竞争和“习惯势力”将会使美国无法建立起本来可以很快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产业。Chang Ha-Joon,Kicking Away the Ladder: Development Strategy in Historical Perspective,London,Anthem,2002年。 针对这一现状,汉密尔顿提出了包括保护关税、出口限制、对于目标产业的直接政府补贴、对于制造业投入的税收减免、提供公共设施等十一个基本政策原则,而这也为以后的保护主义政策的发展设计出主要的政策框架。汉密尔顿把这些政策手段所实施的主要的目标产业确定在铁、铜、煤炭、小麦、棉花、火药和书籍等当时美国的主要的农业和制造业产业上,并进行了有效的推行。在他看来,保护幼稚产业 “不仅是出于更为有效利用公共经费的目的,还是为了获得产业发展的新的、有用的分支,不仅考虑更大的价值,还要追求生产劳动的一般存量的永恒的增长”。汉密尔顿,《关于制造业的报告》(1791年),第292页;也参见Richard D,Bingham, industrial policy American style,纽约1997年版第22页。

我们现在研究美国早期经济政治思想时,更多关注联邦党关于建立美国政治制度的探索事实上,现存的联邦党政治思想文献超过半数恰恰也是来源于汉密尔顿。详见汉密尔顿等,《联邦党人文集》,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 以及富兰克林的关于货币、贸易、人口等方面的经济理论。但事实上,真正决定了美国建国以来的政策选择的经济思想是来源于汉密尔顿,他的幼稚产业扶持思想为后来的产业政策理论的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

然而,《关于制造业的报告》却是汉密尔顿的四份报告中唯一没有在当时就得到广泛应用的报告。这与和其意见相悖的杰斐逊当选美国总统有重要的关系,当然也是由于当时美国的工业发展的基础仍然相对薄弱,因此更关注发展商业资本,通过国际贸易来实现资本的积累与经济的发展。直到数十年后,当工业革命在美国兴起后,汉密尔顿在《关于制造业的报告》中所提出的种种思想才真正得到美国政府的关注,他的种种政策建议也开始全面得到政府的采纳,进而对美国经济的兴起产出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四、美国建国初期的对外贸易政策

尽管汉密尔顿为早期的美国发展制订了严密的保护主义政策,为美国扶持本国产业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持,但是建国初期,美国仍然积极开展对外贸易,特别是发展与英国之外贸易伙伴的贸易。因为废除了殖民地时期的“列举商品法”,美国与法国、荷兰等欧洲大陆国家的贸易得到了极大的促进。仅1787年至1789年间,美国与荷兰的贸易就比与英国的贸易还高于50%。福克纳,《美国经济史》(上卷),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190页。 同时还开拓了抵达巴尔干半岛、远东和近东的航路。自1784年“中国皇后号”首航广州后,到1786年,驶入广州的46艘外国商船中就有18艘是来自美国的。莫里斯,《美国历史百科全书》,纽约1953年版第190页。 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为美国早期制造业开拓了巨大的市场,新泽西、马萨诸塞等地很快涌现多家工业作坊,为美国此后的工业化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与此同时,英国对美国的商品出口设置了种种限制,甚至禁止美国商品进入西印度群岛,美国出口英国的货物总价值持续下降,仅1786年美国的贸易逆差就高达510万英镑刘旭东,《“汉密尔顿模式”在美国经济中的建立》,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5年12期。 。贸易逆差的持续增加造成了新兴的美国货币的大量外流,出口数量的下滑又造成美国出口产品,特别是农产品的价格普遍下滑,美国的农业面临严峻的挑战。

1787年,制宪会议召开,制订并签署了宪法草案,基本确立了新生的美国的政策方针。在这次会议上,参会代表也对当时美国的贸易政策展开了激烈的争吵。北方工商资产阶级出于保护自身发展的考虑,主张对进出口商品征收保护性关税;而南方经济却依赖于农产品出口,因此坚持自由贸易,竭力反对对出口商品征收关税。经过激烈的争吵,最终双方达成妥协:国会不得对出口商品征税,但是两院三分之二的成员同意对进口商品征税。张友伦,《美国通史2:独立和初步繁荣1775―1860》,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59页。

1789年,经过国会的激烈争吵,《关税和吨位法令》终于通过,由美国中央政府制订并保证执行,出于“鼓励、发展和保护制造业”Washington: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Tarff Acts Passed by Congress of the United States from 1789 to 1897,lncluding All Acts, Resolutions and Proclamations Modifying or Changing Those Acts,1898年第13页。 目的的第一部贸易保护法令在美国出现。然而,由于在主张自由贸易的南方代表的影响,法案规定对大部分进口商品仅仅征收5%的关税,对于少数商品如布匹、烟草、靛蓝、食盐等加征50%的关税,征税商品81种,平均税率仅为8.5%诸浩,《19世纪后期美国贸易保护政策研究》,复旦大学2009年学位论文。 ,对于美国本国制造业的保护力度极为有限。

根据1791年的《权利法案》,中央政府没有征税权,而是由各州根据自身的需要针对外国商品加征关税。这样的分散的税制导致各州的税制、税率极不统一,有些州甚至出于恶意竞争的目的对外国,特别是来源英国的商品免征关税。这就使得大量的欧洲大陆商品经由一些关税税率较低的州大量进入美国,给处于发展初期的美国制造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大批美国企业破产。

1794年,当英美关系日趋紧张时,为了缓解两国关系,华盛顿总统授权最高法院首法官约翰・杰伊赴英签署了《杰伊条约》,重新规范了两国的商业关系,美国不再歧视英国贸易或没收英国臣民的财产,美国船只也可以到英属东印度群岛,甚至在一定限制之内到英属西印度群岛开展贸易。条约第十二款规定允许70吨以下美国船只到西印度群岛,绝对禁止美国向西印度群岛出口蜜糖、糖、咖啡、可可、棉花、惠特尼轧棉机,因为该条款完全关上了美国重要的棉花产业的出口市场,因此被参议院拒绝通过。 这也进一步开放了美国市场,使得美国早期贸易保护主义更难以推行。

汉密尔顿的贸易保护主义思想无法得到推行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共和党的崛起。在美国建国初期,以汉密尔顿为代表的联邦党代表着北部商业、制造业的利益,主张通过严密的贸易保护为美国仍然幼小的制造业创造更为优越的发展环境。与他们相反,以美国第三任总统杰斐逊为代表的共和党则代表了南部种植园主、农民、南部拓荒者和其他下层人民的利益,倡导开展自由贸易。

杰斐逊更深地受到斯密理论的影响,推崇当时盛行的古典贸易理论所倡导的自由贸易。他认为与英国相比,美国的劳动力成本更高,而且农业生产也占用了相当数量的劳动力,在美国发展制造业是不可能成功的张少华,《汉密尔顿“工商立国”与杰斐逊“农业立国”之争》,《历史研究》1994年6期。 。因此,主张农业立国,应该大力发展农业,而任由英国等西欧国家为其生产制造品,通过出口农产品来交换制造品。杰斐逊的思想有着明显的斯密绝对成本理论的痕迹,也代表着当时处于主流地位的经济思想。

尽管杰斐逊在任期选择了相对自由的贸易政策,然而,伴随着美国经济的发展,他也逐渐从纯粹的重农发展转向工商业协调,进而强调制造业的发展。早在1793年12月,在其担任华盛顿总统的国务卿期间,就曾经向国会提交《关于美国商业优惠和限制的报告》,指出英美贸易的不平等,提出与英国重新谈判缔约,以保护美国的商业发展,并适当对英国进行报复。在杰斐逊当任总统后,1801年12月向国会发表的国情咨文中,更是明确指出:“我们繁荣的四大支柱――农业、制造业、商业和航运业,只有在允许各个企业最自由地发展时,才能达到最繁荣兴旺。”詹姆斯・理查森,《总统咨文与文件汇编》(第1卷),华盛顿1896年版第330页这表明其已经把制造业与其一贯关注的农业纳入到相同的重要程度。

五、1803年战争与禁运法

尽管杰斐逊推崇相对自由的贸易思想,然而,1803年战争的爆发却使美国意外地被迫推行贸易保护主义。1803年英法战争期间,两国为了实现对对方经济封锁,对法属西印度群岛实行了严密的封锁。1803年至1807年间,美国有500多艘船被英国捕获,200多艘被法国捕获,约翰 A 加拉蒂,《马伯里控诉麦迪逊案》,载加拉蒂主编《史学观点》,纽约1971年版第116页。 更是激化了英美两国之间的矛盾,使得美国与西印度群岛之间的贸易无法维系。这也使得杰斐逊为维护美国的利益,被迫放弃其一贯的自由贸易政策,转而对英国实施贸易报复。

1806年4月18日,美国颁布《禁止输入法》,宣布除非两国达成令人满意的解决方法,从11月1日起将禁止某些英国商品的进口。1807年,英国做出反应,宣布美国除非得到英国许可,不得与欧洲大陆通商,两国贸易争端持续加深。

1807年12月,美国国会以杰斐逊咨文为基础,颁布《禁运法》,规定:一切美国船只和在美的外国船只不得起航,美国所有陆路和海路对外出口一律停止使用,某些特定规定的英国货币禁止入口。1809年1月,美国国会又通过《强制执行法》,进一步推行禁运,授权不带搜查令的联邦官员对怀疑运往国外的货物予以没收,使得美国进一步隔绝了与国外的贸易。

在19世纪初期,禁运成为美国对外经济策略的主要选择。尽管1809年,杰斐逊针对除英、法两国之外的其他国家签署了撤销禁运的法令,美国国会继续针对英、法两国制订了《停止通商法》,继续与它们断绝贸易往来,并宣布,如果英法之中任何一国首先废除其损害美国商业的法令,美国即与之恢复通商关系。张友伦,《美国通史2:独立和初步繁荣1775―1860》,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09页。 1810年,麦迪逊总统力主通过《第二号梅肯法案》,宣布废除《停止通商法》,率先对英法恢复贸易。但由于英国始终无视美国的一再警告,仍然继续抓捕美国商船,1811年美国又再次宣布与英国停止通商。

长期的禁运使得美国棉花、烟草、麻类等传统出口商品价格暴跌,农民、种植园主破产,码头工人失业,船只废弃,而进口商品的价格却一路飞涨。美国的出口额从1807年的1.08亿美元降为1808年的2200万美元,进口额从1.38亿美元降到5700万美元。约翰 A 加拉蒂,《马伯里控诉麦迪逊案》,载加拉蒂主编《史学观点》,纽约1971年版第117页。 美国经济受到了严重的挫伤。

然而,禁运也给新兴的美国制造业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当以往依赖英国进口的工业制成品由于禁运而无法进入美国市场后,本国的纺织、制帽、造纸、印刷、火药、冶铁等工业开始起步,并为美国的工业化奠定了最初的基础。到1809年,杰斐逊撤销禁运法令时,美国很多工业品都已经达到自给。在很多学者看来,如果没有1803年战争所引起的禁运,美国也许会像亚洲的印度、中国一样,在经济上长期处于对英法等欧洲国家的依附之中。

就连杰斐逊本人也承认禁运对美国的工业化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他指出:“我们的禁运产生了一个值得庆幸的持久的结果,它已经使我们大家从事国内的各种制造业……以后我们对英国的需求可以实足缩减一半”。菲利浦・方纳,《杰斐逊文选》,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26页。 事实上,19世纪初的禁运更是帮助美国制造业的发展扫清了竞争障碍,为美国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有利条件,美国的保护主义也至此达到顶峰。

美国赢得1812年战争之后,为了避免来自欧洲大陆的工业制成品对战争期间蓬勃发展的美国制造业造成冲击,在麦迪逊与门罗主政时期,进一步提高纺织品和铁制品的进口关税,这也带动了新英格兰地区的纺织业和匹兹堡的冶炼业的进一步发展,推动了美国工业革命的进程。

六、美国体系的发展

美国建国初期的保护性政策,主要是伴随着美国与英法等国的国际关系的发展而由当时的国家领导者适时进行调整和发展的。从总体上来说,尽管建国初期美国政府对于本国制造业的关税保护的力度并不强,然而,随着美英关系的持续恶化,美国逐渐选择隔绝于世界的孤立主义政策,至“门罗主义”诞生,这种孤立主义已经成为美国早期经济、政治发展的主要选择。也正是得益于孤立主义在美国影响的上升,美国对于西欧制成品的关税保护力度持续增加,根据《1816关税法案》由于《根特条约》结束了此前推动美国制造业高速发展的孤立主义,进口从1814年的1300万美元陡增至1816年的1.47亿美元,在众多低廉的英国制成品的冲击下,美国工业资本面临生存的危机,因此在卡尔霍恩和亨利・克莱的推动下,提高保护性关税的呼声强烈,从而催生了《1816年关税法案》。更值得注意的是,这也是自1789年以来,保护主义原则首次明确得到法律的认可,“保护首次从从属地位转变为关税的直接目标。”(U.S. Tariff Commission) ,几乎所有制成品的进口关税都达到了35%左右,1820年大约为35%~40%。尽管在南部种植园主的反对下,1820、1821、1823三年的关税提高法案都没有通过,1828年的《厌恶关税法案》仍然得以通过,原材料和亚麻、羊毛、大麻、毛皮和酒等低附加值制成品的关税得到大幅的提升。张夏准,《富国陷阱――发达国家为何踢开梯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17、29、30页。 尽管在南部各州的压力下,1833年的折中法案和1846年的关税法案两次逐步下调进口制成品关税水平,但是这段时期美国的制成品进口关税仍然在25%以上。1832年法案规定,在10年内将制成品关税降到25%,但1842年关税法案又重新把关税提升到1832年水平,1846年关税法案将主要商品的进口关税定在27%左右。

在建国初期,贸易保护主义思想主要源于汉密尔顿与杰斐逊等政府官员,并在联邦党1790年后,围绕新宪法的制订,汉密尔顿、杰伊、麦迪逊以“普布利乌斯”的笔名,共同在报刊上宣扬以代议制为基础的联邦共和国制度,宣传组建拥有强大中央集权的联邦政府,因此他们也被称为“联邦党”。在1801年杰斐逊当选总统之前,该党派始终为美国的执政党,拥有强大的社会影响力,汉密尔顿对于制造业的保护思想也成为这一党派的主要的经济纲领。 与民主共和党美国的前身,由杰斐逊于1790年创立,当时主要代表南部经济利益,在经济发展中强调农业的作用,早期更推崇相对自由的贸易思想,后也转向一定的保护主义。在建国初期,在很多政治、经济问题上,该党派都与联邦党展开激烈的论战,其代表杰斐逊和麦迪逊分别就任第三届与第四届总统后,该党派思想在美国经济政治发展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1840年,该党派正式更名为。 的论战中逐渐发展起来。伴随着美国资本主义制造业的发展,特别是1814年《根特条约》后,英美贸易自由化使美国经济发展缓慢,促使更多社会民众也开始针对美国的政治体制、经济制度发表意见,美国贸易保护主义思想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到19世纪中期南北战争爆发后,美国已经形成了相对完整的保护主义经济理论体系,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美国体系。

作为最早的保护主义者的代表,出版商马修・凯里从一个国家已经部分工业化并超越家庭工业阶段的立场,论证了英国产品的涌入将会对新兴的美国制造业资本产生冲击,美国的大部分劳动力将会因此而失去工作机会,并引起大面积的经济萧条,进而组织了“费城民族工业促进协会”,在社会上广泛宣传保护主义。1827年,他和赫齐卡亚・奈尔斯组织的保护主义者与以亨利・李为代表的自由贸易者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论战,在这次论战中,保护主义者逐渐形成并完善了自己的理论体系,他们从英国的工业化历史以及英美的贸易收支平衡等多个不同的角度,论证了在美国推行保护主义关税的重要性。尽管1828年通过的最终法案并没有采纳保护主义的观点,但经过这次论战,保护主义在美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此后的几届总统都把通过关税保护推动美国制造业发展纳入自己的执政纲领。

亨利・克莱是美国保护主义理论的集大成者,他结合了其他贸易保护主义者的思想,提出以保护性关税、内部改善和国民银行为核心要素的美国体系,并将其与以自由贸易为核心的“英国体系”进行了区分,进而论述了通过提高劳动者素质、提升劳动生产率发展优质生产劳动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作为一名杰出的政治家亨林・克莱是1824、1828、1832、1836和1844年的总统候选人,担任过多届政府的国务卿,是多起关税法案的起草者,在当时的美国经济学界和政界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力。 ,他的思想得到包括林肯在内的众多总统的认可,从而成为主导美国早期经济理论发展的杰出代表。

七、结束语

至南北战争爆发,贸易保护主义思想已经在美国的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的地位。战争期间的1862年和1864年两次关税法案,把当时的关税税率提到了30年来的最高水平Cochran T和 Miller W, The Age of Enterprise: A Social History Industrial America, New York, The Macmillan Company,1942年版第16页. 。南北战争后,尽管取消了其它税收,但是关税却仍然长期保持在战时水平。只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当美国确立自身的工业霸权地位之后,美国才开始推行自由贸易。事实上,即使如此,美国也从没有选择过零关税制度,反而在自愿出口限制、农产品补贴、贸易配额、单边贸易制裁等隐性的贸易保护主义方面却更为积极。张夏准,《富国陷阱――发达国家为何踢开梯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34页。

尽管到20世纪末,美国已经成为经济自由主义的大本营,众多经济自由主义经济学家利用WTO、世界银行和IMF宣扬并推动经济自由主义和市场化改革。然而,早期的美国经济发展正是得益于贸易保护,在美国建国以后的很长的历史时期,美国恰恰是最为坚定的保护主义国家,这也是美国早期经济发展的成功秘诀,保护主义其实早已深入了美国经济思想的骨髓。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当次贷危机发生后,美国政府会毅然放弃长期以来的经济自由主义政策,转向贸易保护主义。次贷危机后,美国政府的政策选择在很大程度上仅仅是回归了其经济理论的传统,而非对于理论传统的根本颠覆。

参考文献:

迈克尔・赫德森.2011.保护主义:美国经济崛起的秘诀(1815-1914)[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威廉・伯恩斯坦.2010.茶叶、石油、WTO:贸易改变世界[M].海口:海南出版社.

张少华.1994.汉密尔顿“工商立国”与杰斐逊“农业立国”之争[J].历史研究(6):126-141.

张夏准.2007.富国陷阱――发达国家为何踢开梯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张夏准.2009.富国的伪善:自由贸易的迷思和资本主义秘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张友伦.2002.美国通史2:独立和初步繁荣1775-1860[M].北京:人民出版社.

诸浩.2009.19世纪后期美国贸易保护政策研究[D].复旦大学.

DANI R. 2007. Normalizing Industrial Policy[C]. Commission on Growth and Development.

DAVID B A. 1998. Industrial Policy and Competitive Advantage:An Elgar Reference Collection[M]. Cheltenham UK.

PATRIZIO B. 2006. Sandrine Labory, International Handbook on Industrial Policy[M]. Edward Elgar,Northampton USA.

RICARD H,DANI R. 2006. Doomed to Choose: Industrial Policy as Predicament[C]. Blue Sky Seminar.

中美贸易战论文第6篇

关键词:跨越式发展,战略,中国外贸

一、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总体特征

从总量上看,近二十多年来,我国对外贸易取得了突破性发展和举世瞩目的成就。根据海关总署的统计,1980年我国的出口总额为181.2亿美元,排名第二十六位;到2002年,我国进出口总额达6207.9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七大出口国;2003年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提高到8512.1亿美元,成为世界第四大贸易国,2004年外贸进出口总额首次突破1万亿大关,达11547.4亿美元,在世界排名中上升到第三位。2005年,这一系列数据的变化标志着我国作为世界贸易大国的地位已经基本确立。从结构上看,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已由初级产品为主转变为制成品为主,1995年至今,又实现了以纺织服装为主向机电产品出口为主的关键转变,反映了我国在国际分工中地位的变化。

(一)劳动密集型产业具有比较优势,传统比较优势正逐步丧失

以工业品出口为例,1990年和2000年,中国工业品出口额占世界工业品出口总额的比重分别为1.9%和4.7%,美国和日本的这个比重分别是12.2%和14%、11.5%和9.7%(数据来源:《国际金融报》,2003年5月28日,第三版)。可以看出,我国工业品出口虽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相当大的差距,但市场份额有大幅增长。

以2000年中国出口的32种主要工业品为例,2000年中国大陆地区有棉布、非针织男外套、非针织女外套、纺织品4种出口工业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位于世界第一,其中纺织品是我国出口商品中国际市场占有率最高的(蓝庆新、王述英:“论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现状与提高对策”,《经济评论》,2003年第1期)。根据联合国经社理事会统计委员会SITC的分类标准,我国外贸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主要集中在以SITC6和SITC8的大部分商品为代表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加工贸易出口占出口总额的比例已经从1980年的9.2%提高到2003年的55.2%,其中,占我国出口总额一半以上的机电产品出口中2/3以上是通过加工贸易实现的,虽然加工比例不断提高,但从技术结构上看,仍以粗加工为主,是典型的简单加工或组装加工,仍属劳动密集型加工(傅钧文:“外贸依存度国际比较与中国外资结构型风险分析”,《外贸经济国际贸易》2004年第七期)。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传统比较优势正逐步丧失,国际市场占有率正逐步下降,竞争力不断下降,如我国纺织品的出口,在数量大增的情况下,出口效益低下,出口结构提升缓慢,在国际上单纯依赖成本优势参与竞争,因而面临国外各种贸易壁垒的打压,更加大了传统劳动密集型出口产业的比较优势下降趋势。而同时,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出口的竞争优势尚未建立,这使得我国外贸产业面临双重发展压力。这与长期依赖成本优势、不重视科技开发和结构升级的发展战略密切相关,也与相对更加依赖劳动力低廉国家的竞争有关。如果不尽快转化为竞争优胜,可能将导致我国在国际分工中始终处于产业低级层次和价值链的最低端。

(二)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及服务贸易缺乏竞争力

劳动密集型工业制成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目前我国具有相当优势,但在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中,我国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还很低。国际市场占有率不到1%且位次比较靠后的出口商品主要有:型钢、内燃机、非电力机械零部件、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办公设备及自动数据处理设备零件、电力机械、半导体、配电盒及零部件,其中,内燃机的国际市场占有率最低(蓝庆新、王述英:“论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现状与提高对策”,《经济评论》2003年第1期)。可以看出,高附加值的技术、资本密集型产业及其价值链环节在国际竞争中处于明显劣势。许多所谓的高新技术产业仅仅从事一些产品的来料加工和装配,以研究、开发和生产力为特征的产业格局还只是雏形,高新技术产品中的“三高”产品严重依赖国外进口,例如,2004年高新技术产品进口前三位都是集成电路类产品,此外,机器设备的进口依赖也比较大,其中100%的光纤制造设备、80%以上的集成电路芯片制造设备和石油化工装备、70%以上的数控机床、纺织机械等依赖国外进口,关键设备中的航空设备、精密仪器、医疗设备、工程机械等的进口依存度也较高。

服务贸易发展滞后,与商品贸易的强势形成鲜明对比,2005年我国在世界排名第八,服务贸易出口结构以劳务输出、对外工程承包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信息服务、咨询、广告、金融、专利等高附加值的新兴服务业的出口竞争力明显不足。

(三)国际经济竞争和贸易摩擦日益凸现,中国对外贸易风险加剧

由于历史渊源、经济体制以及其他方面的原因,发达国家与新兴工业化国家在国际市场上的整体优势要强于中国,特别是在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及服务贸易产业方面。但随着中国出口至上战略的实施,中国整体实力和影响力的提升,在当今的国际市场竞争中,中国在某些领域的竞争力也正进一步加大。发达国家与新兴工业化国家在国际市场上面临来自中国的竞争,同时,中国也面临越来越多的来自于发展中国家的竞争。据世界贸易组织对2003年世界上出口规模最大的50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了排序,除了列第四位的中国出口额占全世界的5.8%外,许多发展中国家也名列其中,中国在赶超发达国家的同时,也面临着广大发展中国家与中国的竞争。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在向世界市场进军的同时,遭遇了前所未有的贸易摩擦,尤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摩擦日益增加。目前,我国国际经济摩擦的主体已经从发达国家转变为发展中国家。商务部的最新统计数据表明:2003年,全球共有17个国家和地区对我国发起了49起反倾销调查,其中,亚非国家7个,发起了24起反倾销调查,2004年第一季度对我国反倾销立案的6个国家中,5个是发展中国家,上半年立案的12个国家中,9个是发展中国家。2004年下半年,共有17个世贸组织成员对32个国家和独立关税区的出口产品展开了103起反倾销调查,其中,发展中国家采取的调查占了77起,中国遭受的反倾销调查依然最多,为25起。从总体上看,1979—2004年期间,对我国发起贸易救济措施调查数量最多的十个国家来看,美欧依然是最多的两个地区和国家,但发展中国家直追而上,在十个国家里,发展中国家占了6个。

发展中国家对我国出口商品进行大规模实施反倾销等贸易措施,严重影响中国出口商品的贸易额,打击我国相关出口地区和企业的发展,容

易引发国际经济摩擦连锁反应,增加了中国出口贸易的风险。这与执行出口至上的发展战略有密切关系,尽管中外贸易摩擦的根源在于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做法,但中国出口增长过快和巨额贸易顺差也是诱发中外贸易摩擦的重要原因。

二、对传统对外贸易发展战略的反思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对外贸易实施的发展战略,是针对当时外汇短缺的困难而采取广泛的出口鼓励措施和大幅度低估汇率刺激出口的出口创汇战略,对国内市场则采取相对较高程度的保护措施,该战略倾向于具有进口替代特征的内向型战略。针对当时的经济发展情况,这种做法有其合理性,而且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截止2005年,中国外汇储备已排名世界第一,达8900多亿美元,中国外汇短缺的状况已经改变,中国的进出口总额排名世界第三,达14221.2亿美元,其中出口7620亿美元,进口6601.2亿美元,出口产品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进口产品以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为主。就现实的对外贸易而言,在静态的贸易模式中,比较优势产品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的收益不可能长期化而且将呈逐渐降低趋势,导致出口企业为保持出口而展开恶性竞争,低价出口,造成出口价格的不断下滑和贸易条件的持续恶化,中国已成为目前时期贸易条件恶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加入WTO后,中国面临的国际经济环境有所变化,要受多边贸易体系相关原则和规则的约束,中国将被强行改变偏向进口替代型的贸易战略,并在客观上加快向贸易自由化战略靠拢。因此,中国对外贸易应该摒弃完全以出口创汇为主导的对外贸易战略,构建以提升产业结构、提高对外贸易效益为主导的跨越式发展战略。跨越式发展战略应立足于比较优势战略,将政策导向转到有利于产业结构升级的轨道上来,从静态比较优势走向动态竞争优势,不断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三、中国对外贸易跨越式发展战略选择

(一)战略的核心内容

跨越式发展战略是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我国的经济实践中,跨越发展论已经在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发展”,中共十六大的文件中又对跨越发展论作了科学的规定,“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中国对外贸易跨越式发展战略的制定,要结合现阶段的经济积累状况来考虑长期性的目标指向,体现将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转换的战略意图,对外贸易跨越式发展战略,不是单纯的计划制定,而应当让利益集团从政府制定的宏观政策中,展望各自能够获得的市场份额和市场利益,促使企业家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向利好项目大胆投资。因此,中国实施对外贸易跨越式发展战略的整体性框架应该是:以产业结构提升为目标的积极而可行的贸易政策,提高对外贸易部门的效率和竞争力,改善国内引资和投融资环境,采取灵活安排的汇率机制以及其他配套措施的发展。

(二)战略的政策含义

采取适合本国对外贸易以及经济全球化的产业发展战略是中国对外贸易跨越式发展成败的关键,遵循比较优势,将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的跨越式发展战略可以更好的利用中国的资源禀赋,加速稀缺生产要素的人均占有,从而形成产业结构的大幅度优化升级。在此过程当中,政府在利用比较优势对新兴产业进行选择、产业间的协调发展等问题上可以起到与市场机制同等重要的作用。

适合本国对外贸易的产业发展战略应当是出口创汇战略和利用进口促进发展战略并重的两个部分,出口至上战略中除了继续实施商品出口战略,还应当考虑资本和服务贸易的出口战略,利用进口促进发展战略应当包括进口产品战略和进口安全战略。

以上战略的政策含义在于:除关系国防安全的最重要资源型产业外,把大量资源型耗能型产业逐步向境外转移;把以产品出口为主导的外向型经济逐步改造为以资本输出为主导的外向型经济;把具有竞争优势的产品生产逐步推向销售国,国家积极支持组织跨国企业,甚至可以投入必要的强化政策,政府的产业政策主要是扶持最有希望在国际市场占据战略地位的产业发展;利用外资政策要为产业政策服务,通过引进外资首先着重引进技术,利用引进的技术提升中国的产业结构。

参考文献:

1、陶俊.“从显形比较优势看中国后发优势”[J].世界经济研究,2005(1).

2、余新海.“跨越式发展中政府有效干预的经济学解释”[J].上海经济研究,2002(2).

中美贸易战论文第7篇

从总量上看,近二十多年来,我国对外贸易取得了突破性发展和举世瞩目的成就。根据海关总署的统计,1980年我国的出口总额为181.2亿美元,排名第二十六位;到2002年,我国进出口总额达6207.9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七大出口国;2003年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提高到8512.1亿美元,成为世界第四大贸易国,2004年外贸进出口总额首次突破1万亿大关,达11547.4亿美元,在世界排名中上升到第三位。2005年,这一系列数据的变化标志着我国作为世界贸易大国的地位已经基本确立。从结构上看,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已由初级产品为主转变为制成品为主,1995年至今,又实现了以纺织服装为主向机电产品出口为主的关键转变,反映了我国在国际分工中地位的变化。

(一)劳动密集型产业具有比较优势,传统比较优势正逐步丧失

以工业品出口为例,1990年和2000年,中国工业品出口额占世界工业品出口总额的比重分别为1.9%和4.7%,美国和日本的这个比重分别是12.2%和14%、11.5%和9.7%(数据来源:《国际金融报》,2003年5月28日,第三版)。可以看出,我国工业品出口虽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相当大的差距,但市场份额有大幅增长。

以2000年中国出口的32种主要工业品为例,2000年中国大陆地区有棉布、非针织男外套、非针织女外套、纺织品4种出口工业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位于世界第一,其中纺织品是我国出口商品中国际市场占有率最高的(蓝庆新、王述英:“论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现状与提高对策”,《经济评论》,2003年第1期)。根据联合国经社理事会统计委员会SITC的分类标准,我国外贸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主要集中在以SITC6和SITC8的大部分商品为代表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加工贸易出口占出口总额的比例已经从1980年的9.2%提高到2003年的55.2%,其中,占我国出口总额一半以上的机电产品出口中2/3以上是通过加工贸易实现的,虽然加工比例不断提高,但从技术结构上看,仍以粗加工为主,是典型的简单加工或组装加工,仍属劳动密集型加工(傅钧文:“外贸依存度国际比较与中国外资结构型风险分析”,《外贸经济国际贸易》2004年第七期)。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传统比较优势正逐步丧失,国际市场占有率正逐步下降,竞争力不断下降,如我国纺织品的出口,在数量大增的情况下,出口效益低下,出口结构提升缓慢,在国际上单纯依赖成本优势参与竞争,因而面临国外各种贸易壁垒的打压,更加大了传统劳动密集型出口产业的比较优势下降趋势。而同时,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出口的竞争优势尚未建立,这使得我国外贸产业面临双重发展压力。这与长期依赖成本优势、不重视科技开发和结构升级的发展战略密切相关,也与相对更加依赖劳动力低廉国家的竞争有关。如果不尽快转化为竞争优胜,可能将导致我国在国际分工中始终处于产业低级层次和价值链的最低端。

(二)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及服务贸易缺乏竞争力

劳动密集型工业制成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目前我国具有相当优势,但在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中,我国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还很低。国际市场占有率不到1%且位次比较靠后的出口商品主要有:型钢、内燃机、非电力机械零部件、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办公设备及自动数据处理设备零件、电力机械、半导体、配电盒及零部件,其中,内燃机的国际市场占有率最低(蓝庆新、王述英:“论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现状与提高对策”,《经济评论》2003年第1期)。可以看出,高附加值的技术、资本密集型产业及其价值链环节在国际竞争中处于明显劣势。许多所谓的高新技术产业仅仅从事一些产品的来料加工和装配,以研究、开发和生产力为特征的产业格局还只是雏形,高新技术产品中的“三高”产品严重依赖国外进口,例如,2004年高新技术产品进口前三位都是集成电路类产品,此外,机器设备的进口依赖也比较大,其中100%的光纤制造设备、80%以上的集成电路芯片制造设备和石油化工装备、70%以上的数控机床、纺织机械等依赖国外进口,关键设备中的航空设备、精密仪器、医疗设备、工程机械等的进口依存度也较高。

服务贸易发展滞后,与商品贸易的强势形成鲜明对比,2005年我国在世界排名第八,服务贸易出口结构以劳务输出、对外工程承包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信息服务、咨询、广告、金融、专利等高附加值的新兴服务业的出口竞争力明显不足。

(三)国际经济竞争和贸易摩擦日益凸现,中国对外贸易风险加剧

由于历史渊源、经济体制以及其他方面的原因,发达国家与新兴工业化国家在国际市场上的整体优势要强于中国,特别是在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及服务贸易产业方面。但随着中国出口至上战略的实施,中国整体实力和影响力的提升,在当今的国际市场竞争中,中国在某些领域的竞争力也正进一步加大。发达国家与新兴工业化国家在国际市场上面临来自中国的竞争,同时,中国也面临越来越多的来自于发展中国家的竞争。据世界贸易组织对2003年世界上出口规模最大的50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了排序,除了列第四位的中国出口额占全世界的5.8%外,许多发展中国家也名列其中,中国在赶超发达国家的同时,也面临着广大发展中国家与中国的竞争。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在向世界市场进军的同时,遭遇了前所未有的贸易摩擦,尤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摩擦日益增加。目前,我国国际经济摩擦的主体已经从发达国家转变为发展中国家。商务部的最新统计数据表明:2003年,全球共有17个国家和地区对我国发起了49起反倾销调查,其中,亚非国家7个,发起了24起反倾销调查,2004年第一季度对我国反倾销立案的6个国家中,5个是发展中国家,上半年立案的12个国家中,9个是发展中国家。2004年下半年,共有17个世贸组织成员对32个国家和独立关税区的出口产品展开了103起反倾销调查,其中,发展中国家采取的调查占了77起,中国遭受的反倾销调查依然最多,为25起。从总体上看,1979—2004年期间,对我国发起贸易救济措施调查数量最多的十个国家来看,美欧依然是最多的两个地区和国家,但发展中国家直追而上,在十个国家里,发展中国家占了6个。

发展中国家对我国出口商品进行大规模实施反倾销等贸易措施,严重影响中国出口商品的贸易额,打击我国相关出口地区和企业的发展,容易引发国际经济摩擦连锁反应,增加了中国出口贸易的风险。这与执行出口至上的发展战略有密切关系,尽管中外贸易摩擦的根源在于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做法,但中国出口增长过快和巨额贸易顺差也是诱发中外贸易摩擦的重要原因。

二、对传统对外贸易发展战略的反思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对外贸易实施的发展战略,是针对当时外汇短缺的困难而采取广泛的出口鼓励措施和大幅度低估汇率刺激出口的出口创汇战略,对国内市场则采取相对较高程度的保护措施,该战略倾向于具有进口替代特征的内向型战略。针对当时的经济发展情况,这种做法有其合理性,而且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截止2005年,中国外汇储备已排名世界第一,达8900多亿美元,中国外汇短缺的状况已经改变,中国的进出口总额排名世界第三,达14221.2亿美元,其中出口7620亿美元,进口6601.2亿美元,出口产品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进口产品以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为主。就现实的对外贸易而言,在静态的贸易模式中,比较优势产品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的收益不可能长期化而且将呈逐渐降低趋势,导致出口企业为保持出口而展开恶性竞争,低价出口,造成出口价格的不断下滑和贸易条件的持续恶化,中国已成为目前时期贸易条件恶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加入WTO后,中国面临的国际经济环境有所变化,要受多边贸易体系相关原则和规则的约束,中国将被强行改变偏向进口替代型的贸易战略,并在客观上加快向贸易自由化战略靠拢。因此,中国对外贸易应该摒弃完全以出口创汇为主导的对外贸易战略,构建以提升产业结构、提高对外贸易效益为主导的跨越式发展战略。跨越式发展战略应立足于比较优势战略,将政策导向转到有利于产业结构升级的轨道上来,从静态比较优势走向动态竞争优势,不断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三、中国对外贸易跨越式发展战略选择

(一)战略的核心内容

跨越式发展战略是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我国的经济实践中,跨越发展论已经在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发展”,中共十六大的文件中又对跨越发展论作了科学的规定,“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中国对外贸易跨越式发展战略的制定,要结合现阶段的经济积累状况来考虑长期性的目标指向,体现将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转换的战略意图,对外贸易跨越式发展战略,不是单纯的计划制定,而应当让利益集团从政府制定的宏观政策中,展望各自能够获得的市场份额和市场利益,促使企业家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向利好项目大胆投资。因此,中国实施对外贸易跨越式发展战略的整体性框架应该是:以产业结构提升为目标的积极而可行的贸易政策,提高对外贸易部门的效率和竞争力,改善国内引资和投融资环境,采取灵活安排的汇率机制以及其他配套措施的发展。

(二)战略的政策含义

采取适合本国对外贸易以及经济全球化的产业发展战略是中国对外贸易跨越式发展成败的关键,遵循比较优势,将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的跨越式发展战略可以更好的利用中国的资源禀赋,加速稀缺生产要素的人均占有,从而形成产业结构的大幅度优化升级。在此过程当中,政府在利用比较优势对新兴产业进行选择、产业间的协调发展等问题上可以起到与市场机制同等重要的作用。

适合本国对外贸易的产业发展战略应当是出口创汇战略和利用进口促进发展战略并重的两个部分,出口至上战略中除了继续实施商品出口战略,还应当考虑资本和服务贸易的出口战略,利用进口促进发展战略应当包括进口产品战略和进口安全战略。

以上战略的政策含义在于:除关系国防安全的最重要资源型产业外,把大量资源型耗能型产业逐步向境外转移;把以产品出口为主导的外向型经济逐步改造为以资本输出为主导的外向型经济;把具有竞争优势的产品生产逐步推向销售国,国家积极支持组织跨国企业,甚至可以投入必要的强化政策,政府的产业政策主要是扶持最有希望在国际市场占据战略地位的产业发展;利用外资政策要为产业政策服务,通过引进外资首先着重引进技术,利用引进的技术提升中国的产业结构。

参考文献:

1、陶俊.“从显形比较优势看中国后发优势”[J].世界经济研究,2005(1).

2、余新海.“跨越式发展中政府有效干预的经济学解释”[J].上海经济研究,2002(2).

中美贸易战论文第8篇

谈到边际优势战略以及日本经济的成功,我们不免想起“东亚模式”和“雁行模式”。本文的研究也将反映出“东亚模式”和“雁行模式”之间的本质联系,这同样有益于我国在发展同东亚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关系方面政策的制定。

一、文献回顾

按照主体的不同,对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的关系的研究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以东道国为主体,研究东道国外来投资和对外贸易之间的关系。这种研究除了母国和东道国之外涉及到第三国,投资和贸易之间的关系也相对疏松。另一类以母国为主体,研究母国对东道国投资与两国贸易之间的关系。在此只涉及母国和东道国,投资与贸易之间的关系相对密切。本文的研究即属于后者,本文中的国际投资指对外直接投资,即FDI。

首先对国际投资与贸易关系进行研究的是199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Mundell(1957)。Mundell的研究以标准的古典国际贸易模型为基础,通过严格的假定,得出了国际投资替代国际贸易的结论。在随后的60年代,又有学者的研究支持了投资替代贸易的结论,其中较著名的是Vernon(1966)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按照该理论,一般情况下,投资和贸易只是一种转化关系,只有在投资提早发生的情况下,才发生投资对贸易的替代,而在技术进步日益加快的条件下,新产品的生命周期不断缩短,因此国际投资对国际贸易的替代越来越明显。另一个研究来自于Johnson(1967)。Johnson认为,关税导致的对外投资使不具有比较优势的进口替代部门获得了发展,因此减少了对外贸易量。

70年代开始出现投资和贸易具有互补性的研究成果。Helmberger和Schmitz(1970)的研究证明生产要素流动和商品贸易可能既有替代关系也有互补关系。这一时期最著名的论著来自于。日本小岛清教授(1977)。小岛清特别强调国际分工的重要性,将对外投资和贸易统一在国际分工的基础上,指出国际投资不是简单的资本流动而是包括资本、技术、管理方式和人力资本的总体转移。因此,对外投资应从本国处于比较劣势的边际产业依次进行,这就是本文所谈边际优势战略的理论基础。按照小岛清的理论,国际投资一方面可以通过相近水平的技术转移把东道国的比较优势发掘出来,另一方面使母国集中资源开发新的技术并形成新的产业,因此将会扩大两国的贸易。

无论是Mundell的贸易与投资替代模型,还是小岛清的互补模型,都是从传统理论的分析框架上衍生出来的,并没有经过实证的检验(梁志成,2001)。这既有统计数据残缺不全的限制,也有计量方法与工具上的局限。20世纪80年代以来,贸易和直接投资的实证研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同时更多的研究成果证明投资与贸易之间具有互补关系。Lipsey和Weiss(1981)依据美国70年代的统计数据,对美国跨国企业在发展中国家所设立的子公司的生产和母公司的出口行为进行了研究,发现同类产品的子公司的年产量与母公司对这些国家的出口总量呈正相关关系。Lipsey等人(1984)还进一步研究发现这种正相关或至少非负相关广泛存在于美国近80%的产业部门中。Helpman和Krugman(1985)的研究表明,在要素禀赋不对称和规模报酬递增的情况下,由于跨国公司的专有资产很难通过外部市场达成交易,就会存在大量的公司内贸易和对中间产品的需求,对外投资将会带动母国的出口贸易。Ethier(1986)的研究给出了同样的结论。Grossman和Helpman(1989)把产品的成长内生化,证明了在一个动态的模型中国际化生产和贸易可以是同时扩大的。然而,Markuson和Svensson(1985)则利用要素比例模型揭示了商品贸易和要素流动(FDI)的相互苯系,指出两者之间究竟表现为替代还是互补,依赖于贸易和非贸易要素之间是“合作”还是“非合作”的问题。

90年代的研究延续了80年代的趋势。Hufbauer、Lakdawalla和Malani(1994)的研究进一步证实了上述Lipsey和Weiss(1981)的结论,他们重点研究了美国80年代以来的情况,发现在整个时间跨度中出口与FDI一直保持着正相关关系。随后Gramham(1996)的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Pattie(1994)根据对外投资的动机不同将FDI分为市场导向型、生产导向型和贸易促进型3类,认为只有市场导向型FDI容易替代对外贸易,而后两种类型投资则增加贸易。Gray(1998)的研究得出了近似的结论。Pfaffermayr(1994)就奥地利FDI和出口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了分析,发现它们之间具有双向的因果关系。Jun和Singh(1992)研究了1969—1993年间11个世界上最大引资国的出口和FDI的关系,其中有4个国家显示出口是FDI的格兰杰原因,只有一个国家显示FDI是出口的格兰杰原因,其余6国显示出口和FDI之间不存在显著的因果关系。与此同时,Porter(1990)、Hein(1992)、Lucas(1993)、Crosse和Trevino(1996)、Crosse(1997)等都证明了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之间存在高度的相关性。但不可忽视的是,Beldelbos和Sleuwaege。(1998)的研究支持了Mundell的结论,即在东道国存在贸易保护的情况下,FDI会替代母国的出口贸易。

2000年以后的研究以大量具体的实证研究为特征,且研究结果以FD!与贸易之间具有互补关系为主。张如庆(2005)的研究显示我国对外投资不是进出口变化的原因,对外投资对贸易总额的影响不明显,而项本武(2005)得出的“中国对外投资是出口创造性和进口替代型”的结论对此给予了解释。王洪亮和徐霞(2003)证明了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和中日贸易之间的确存在着长期的互补关系,FDI和制成品的出口具有双向的因果关系,但FDI和进口仅有单向的因果关系。王洪庆、张浩和朱荣林(2004)的研究表明,美国在华投资与对中国总进口、工业品进口之间存在双向的因果关系,与工业品出口之间存在单向的因果关系,投资与出口以及中美的初级产品进出口之间均不存在因果关系。同时,王洪庆和朱荣林(2004)的研究表明,东盟对华直接投资积极地推动了中国与东盟贸易的发展,且投资对进出口贸易的贡献率较高。李保明和刘震涛(2004)的实证结果显示,两岸贸易总额、大陆进口和出口均表现出关于台商投资的显著正相关性,这说明台商投资对两岸贸易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此外,Stone和Jeon(2000)研究认为贸易与海外直接投资之间为互补关系,且两者之间贸易更倾向于为主导因素;韩国学者Lim和Moon(2001)证明,当发达国家向不发达国家投资,而投资是新设立的或者投资产业在母国是夕阳产业时,FDI和贸易之间是正相关关系;Blonigen(2001)深入到产品层次进行了分析,发现贸易和FDI之间既有替代也有互补的关系,而且替代效应的发生不是逐步的,而是短时间急剧变化的。

基于本文研究的侧重,在此再对边际优势战略和小岛清的边际优势理论进行进一步的说明。边际优势战略的概念来源于小岛清的边际优势理论,但应该注意的是,边际优势战略所代表的经济行为早已存在,只是由小岛清概括出来。边际优势理论更多地是一种国际投资理论,但因为它把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在同一基础上进行分析,所以对投资和贸易的关系也给予了研究。同时也正因为它侧重于国际投资的研究,对两者关系的研究也并不全面。按照边际优势理论,对外投资应该从国内处于边际优势即相对劣势的产业开始,而处于相对优势的产业则进行对外贸易。按照小岛清的分析,对边际产业的产品需求应通过向海外投资的企业进口来实现。所以,小岛清论述的投资与贸易的关系也更多地是母国投资与进口之间的关系,这是一种单向的正相关关系。但与此同时,小岛清也论述了两国生产可能性边界的扩张和贸易总量的增加,间接地论述了投资和出口的关系,这同样是单向的正相关关系。但是,基于边际优势战略,对投资和贸易之间的关系作这样的理解还远远不够,况且如上所说,小岛清的理论是基于对现象的描述与分析,没有通过计量方法得到实证检验,而本文将在上述方面给予补充和进一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