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反映社会问题论文

反映社会问题论文赏析八篇

时间:2023-03-21 17:09:46

反映社会问题论文

反映社会问题论文第1篇

[关键词]精品志书;方志精品;精品方志

精品志书的概念,笔者的理解,一是指按照较高的质量标准评审认定的志书;一是指按照规范标准和要求精心编纂而成的志书;一是指恰当反映地方历史和现状的志书。精品方志,狭义上可以理解为方志精品,包括精品志书、精品年鉴、精品地情丛书等方志精品成果;从广义上讲,则是指地方志的精品化,包括地方志的品牌化、规范化、精细化、科学化等等。这里重点讨论前者,即从狭义的角度来谈谈精品方志问题,也就是方志精品的问题。

一、提出精品方志问题的背景及意义

(一)时代背景

我国现代化建设已经接近“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方志文化的致用性更加突出。扎实推进文化强国建设战略为地方志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地方志事业在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有了新的地位和作用。要求“让历史说话,用史实发言”(1),指明了地方志研究历史、服务现实的方向和途径,启迪我们把握修志规律,完善修志理论,提升修志境界,指导修志实践,开拓修志领域,以治史治学的精神修志问道,用经世致用的智慧以启未来。

(二)社会背景

我国社会进入了信息化时代,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同样重要。文化建设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文化传承、文化需求成为社会生活的基本内容。文化生产、文化消费有了全新的方式和市场。特别是用方志产品、方志语言构建方志文化体系,写好中国历史,讲好中国故事,具有极其广阔的空间和极其重要的意义。这是时代赋予方志及方志人的光荣使命。

(三)方志发展

古时修志是官府的执事,依靠皇帝的诏书和官府的命令;新编社会主义地方志从第一轮“行政修志”(靠发文件、开会议、领导抓),到第二轮修志的“依法修志”(主要是依法推动地方志工作),现在到了“依法治志”(全方位发展地方志事业)的新阶段。第二轮修志、第三轮修志与现实社会进程同步进行,方志由记录历史的后台,站到创造历史的前排,走到了研究服务现实的位置。

(四)理论发展

理论是对现实问题的回答,是对实践的总结和提升,是对真理的归纳和对规律的体现。地方志是一门学问,是对一个地方客观存在的事物的认知反映。方志自身具有认识性的价值和理论性的意义。方志实践催生方志理论,方志理论指导方志实践。研究方志理论很有意义。我们要在修志实践中不断丰富方志理,积极主动地用方志理论指导方志实践,从而保证修志的专业性和做学问的严谨性以至方志工作的科学性。

中国方志理论大体有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传统方志理论(编纂方志学)。主要特点:(1)研究的问题及研究的方法。围绕着编纂志书来研究问题。或者说是围绕着志书编纂去进行研究。(2)研究的方向。认为方志学的研究对象是方志现象及其运动规律,认为方志学就是研究方志编纂及其方志编纂历史的学科。(3)研究的内容。根据修志的实践要求,侧重于编纂本身,解决如何编纂等问题。主要是方志的起源、性质、方志功能、体例、规则等等。(4)主要的实践及成果。清代著名的历史学家、方志学家章学诚系统地论述了方志的起源、性质和作用,创立了完整的方志编纂理论体系,从而使方志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新编地方志开始时期,即20世纪80、90年代的方志理论研究,着重就如何编写志书问题研究方志,适应了第一轮编修通志,主要依靠搜集资料来完成的实际要求。

主要的成果是,较多地研究了史与志的区别与联系,怎样才能符合志书的体例,如何贯彻编纂原则和成就合格的、高质量的志书等问题。形成了许许多多的方志论文、专著和教材。同时,也形成了一系列的方志编纂模式、规范及制度。

第二阶段,现代方志理论。主要特点:(1)围绕着繁荣和发展地方志事业来进行研究。围绕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地方志事业,来研究志书的编纂、组织管理以及应用等诸多问题。主要是研究地方志和政治、地方志和社会发展、地方志和文化交流、地方志和多种学科的关系等这样一些涉及到地方志作为文化事业在国家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作用和影响的问题。(2)不仅研究解决地方志书编纂本身的问题,而且研究地方志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根据新修地方志作为一项重要的社会文化事业的实际,侧重于将编出一部良志和好书,作为开放的、有组织的系统工程,解决开放、协调等社会化修志的问题。着力研究地方志工作机制、体制、人才队伍和组织管理等问题,提出了依法修志、以法治志的理念和规定。(3)将志书编纂工作放在了研究志书与其所反映、记述的诸多方面内容之间的关系问题及解决志书与其所反映的社会、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等客观现实之间的关系问题的基点之上。(4)现代方志学学说体系,由方志政治学、方志基础学、方志应用学组成。(2)(5)实践与成果。现代方志理论,是在第一轮修志后期和第二轮修志实践中产生的。现代方志学研究,是当代中国一门新兴的综合学科。以《中国现代方志学》一书为代表。(曹子西、朱明德著,方志出版社,2005年7月第1版)

(五)认知方志学

在以上两个阶段的基础上,现代方志理论应该得到继续发展。笔者这里提出认知方志学的概念和观点。主要观点:1.哲学依据。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地方志属于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的范畴。也就是说,要从哲学社会科学的高度看待认识地方志、研究认定地方志的本质属性。2.研究方法。围绕方志所要记述反映的客观事物进行研究。方志是对一个地方的事物及其历史的记载反映。方志的主要任务是反映现实、记述历史。所以,方志编纂必须围绕反映本行政区域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这个主题来进行。3.方志领域。方志是研究认知地情的结果,是研究认知地情的学科,是研究认知地情的工作,是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事业。4.方志形态。方志是反映地情及地方历史的载体。方志适应记述反映内容的需要,其体例体裁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5.学科构架。方志的本质属性,是认知反映客观存在事物的知识体系。认知方志学,是由方志和方志史这两个部分组成的一级综合学科体系。之所以称之为认知方志学,是因为它是研究如何认知反映地情及认识研究方志历史的学科体系。一部志书是一个知识体系,一套志书是一个知识体系,整个志书都应该是反映社会存在、揭示社会历史的知识体系。没有知识性的志书是没有价值的,不成体系的志书不是精品志书。6.实践与成果。第二轮修志的后期及第三轮修志的规划,实际上就是这样做的。因为我们找不到现成的史书、志书编纂可直接使用的资料,很多的内容是我们研究认识的结果。

关于认知方志学,笔者有几篇文章,论述体现了上述的基本观点:(1)《试论新时期地方志的社会属性――“泛地方志”概念的提出与思考》提出:“地方志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在新时期需要用哲学社会科学的观点来看待它,研究它。从社会属性上对地方志重新进行认识,明确其研究记述自然、社会及其发展规律的社会文化知识体系的本|,以适应与时俱进的时代要求,推动地方志事业的发展。”(3)(2)《略谈地方志书编纂的项目化管理》指出:“项目管理成为现代科学管理的重要分支。地方志书编纂应当推行项目化,实行科学系统的管理。”(4)(3)《方志是反映客观存在的镜子――认知方志学初论――泛地方志概念与新方志及新方志学思考札记》提出了“认知方志学”的概念和学科体系,指出:“传统方志学以方志为研究对象,从方志自身研究方志属性,具有较大的局限性。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方志是一个社会文化现象,属于社会意识形态范畴。方志以自然、社会客观存在为认知源泉和记述对象,是反映客观存在的一面意识形态化的‘镜子’。据此,本文研究方志的社会属性,给方志以新的定义,提出一个比较宽泛的地方志概念和以认知记述反映客观存在为本质特征的新方志学概念及其学科架构,希冀以泛地方志概念开拓方志领域,以新地方志书反映火热现实生活,以认知方志学给方志提供一个科学实用有效的理论工具。”(5)(4)《新方志学概念及其学科架构》提出:“以认知记述反映客观存在为本质特征的新方志学又称为认知方志学。认知方志学在学科架构上,作为人文社会科学的一级学科,由新方志和新方志史两个二级学科组成。”(6)(5)《简述志书结构体系及编纂方法》(7)提出:“志书结构体系化、科学化和编纂系统化、著述化,从根本上体现了志书的学术质量和专业水平。志书的科学体系包括志书指导思想体系、志书结构体系、志书内容体系。志书主要编纂方法是横排竖列、横排竖写。志书的外在结构作为直观载体,内在体系体现思想逻辑和内容真实。”

此外,近年来的实践也丰富、支持了这种理论和观点。例如:《陕西地情丛书规划》的制定与实施、《陕西地情网站群文化工程建设规划》的制定与实施、《陕西省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制定与实施,《汶川特大地震陕西抗震救灾志》《陕西省志・太白山志》《陕甘宁边区志(1935―1948)》等编研工作。笔者的工作会议讲话、调研报告、交流发言材料、志稿编纂意见、志稿评审意见等也都体现贯穿了“认知方志学”的基本理论观点和认识。

(六)精品方志的意义

修志编鉴、组织地方史研究,是地方志的主体业务。离开方志产品,方志就去了自身的价值和意义。客观真实、经世致用,是地方志书的生命线;精品志鉴、精品方志,体现地方志的生产力和战斗力。精品方志,是地方志的目标旗帜,是地方志整合生存发展资源的基本依据。

二、精品方志的困境和问题

(一)理论的滞后性

一是理论落后于实践。生活之树常青,修志实践丰富多彩,开放式、社会化修志之路广阔。相对而言,修志以官书、官责进行,实际情况是完成任务都很艰难。如果修志是一项工作,没有做学问的立足点和出发点,所谓理论只能停留在经验、制度、方法、规范、范例等层面之上。二是学科建设没有主导。理论研究不成专业,分散研究问题,没有主攻方向和主导思想,写理论文章仍是“个人爱好”。三是基础理论研究比较薄弱。基础理论认识模糊不清。理论不清,认识不明,就会失去方向,打了乱仗。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比如:志书、年鉴的性质不清楚,定位不准的问题。志书、年鉴到底是什么样的文化产品?如果说志书是“百科全书”“地情书”“资料书”“工具书”“历史书”“著述性文献”等,那么其内容、体式等就会不同;如果说年鉴是“年度性期刊”“资料性工具书”“年度性文献”“综合性著述(类志书、史书性质)”,那么它的定位及编法也就大不相同。比如,志书的功用不清,读者群定位不准的问题。读者群定位不清,就搞不清志书是为谁而编的,也就搞不清收什么资料了。志鉴是“官书”,这没有错。但任何一种产品,不可能覆盖所有的群体,具备所有的功能。如果从纯粹意义上去修官书,那志鉴的局限性就太大了。有人认为:年鉴是为修志积累资料。这是客观结果,不是主观结果。为积累资料而编年鉴,修志编鉴的境界、领域也就十分的局促。四是志书、年鉴的评判标准笼统、死板。评判标准是根指挥棒。修志致用,编鉴为用。从有用的角度评价志鉴,看方志能否成为历史记忆、文化品牌、精品大餐并被社会大众所了解、所接受,应该成为评判首要标准。时间是精品最好的试金石。历史上流传下来没被淘汰的就是精品。在强调志书是资料性文献的同时,更应强调其著述性、文化性、科学性。精品方志要为信史佳志,方志工作者始终要有这样的责任心和敬畏心。

(二)志鉴的程式性

在追求完美、成熟的目标驱动下,在规范、标准、审验的业务管理下,在典型、示范引领的工作格局中,志书、年鉴的程式化问题日益突出。新编志书基本上都是篇章节目体或条目体或章节题目结合体的格式结构。年鉴纲目趋同于综合志书的结构体裁体例模式。修志成了一个自闭的系统,人们就会老是在问“地方志是啥”“地方志是干啥的”这样一些令人啼笑不得的问题。方志理论及实践需要与现实相适应的境界,需要实在的土壤、天空和阳光雨露。在这些方面乃至更多的领域,方志的质量建设任重道远,方志以致用求得生存发展的“压力山大”。

(三)编纂的随意性

一是篇目设计脱离地情,刻板雷同,没有特色。二是内容选取搞简单的来料搬运,不加提炼归纳,内容记述单薄。三是编纂方法逐年编记,不再分类,不求志书的知识性和整体性。四是资料来源依赖“故纸”,坐等部门提供,量材做衣,随方就圆。五是框架结构违背科学属性,违背逻辑关系,篇目繁杂混乱。六是体例体式没有章法尺度,体例体裁使用不当、缺项重复问题突出。七是语言文字不够规范,拖沓冗长,甚至有语句不通、文风不正、错别字多的硬伤。八是篇幅卷帙臃肿、庞杂、散漫,舍不得整合压缩。

(四)产品的单一性

闭门修志,远离现实,脱离实际的问题比较突出。有些单位的工作与修志业务脱离,十多年修不出一部志书。在信息化、网络化的大势下,记述工具、记述介质、产品形式都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传统志书及其编修方式一定会受到革命性的冲击,甚至被彻底颠覆。纸质版志书会不会被突破?一成不变的志书会不会在文化流通市场消亡?要有紧迫感,要有强烈的创新变革意识。

(五)条件的制约性

主要是观念认识问题、《规划纲要》的实施问题、“一纳入、八到位”的落实问题。

(六)机制的缺陷型

精品方志,乃至整个地方志事业,既要靠方志人的努力奋斗,也要靠国家修志的历史进程。依法治志的体制机制保障是第一位的问题。

三、关于精品方志的认识

对精品方志工作的总体要求是: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进一步推进我省地方志事业科学发展,以专业性的标准全面、客观、系统地编纂地方志,充分发挥地方志在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强省建设中的重要作用。(8)评价志书或审定志稿,应从志书的政治观点、记述内容(包括资料运用)、体例体裁、遵守规范、文风语言、装帧版式、社会反响(使用情况)等方面来看。

(一)基本观点

1.方志精品在本质上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思想观念正确;二是把握体现时代特色的事物;三是把握历史运行的规律。2.方志精品在w式上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结构合理;二是体裁得当;三是适应志书内容的需要。3.方志精品在表述上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规范使用方志语言体系;二是遵守有关规定规范;三是体现志书求实的严谨风范。4.方志精品在装帧版式上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署名规范(著作权);二是设计新颖,图文印刷清晰;三是装帧大方,便于阅读使用。

(二)志书内容方面的主要特征

志书内容不外记事、记人、记物、记景、记理、记情等,述、记、志、传是志书的基本体裁。1.志书记事。(1)志书以记事为主,随时随地强调要抓住体现时代特性的重、特、大、要、新事物。因为这些事物是历史运动的体现和标记,反映着社会历史强烈的本质规定性。这些事物的记载价值,远远大于一般事物。这里强调,要理解和处理好一般性与特殊性之间的关系。为了体现一般性,我们才选择特殊性的事物。讲特殊性,绝不是为了猎奇求异。(2)从技术面(修志专业技术视角)结合基本面(社会客观事物的综合情况)选择典型事物的主要规则:一是掌握选择所要记述的事物的方法:从方志精品体现思想观念、时代特色、历史运行规律的本质规定性上,着手选择所要记述的事物。也就是说,志书要记述那些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时代精神文明、启迪历史智慧,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事物。二是把握志书反映思想观念、时代特色、历史运行规律的内在规定性。思想观念、时代特色、历史运行规律,都是以具体事物为体现标志的。一个社会有一个社会的性质,一个时期有一个时期的特征,一个事物有一个事物的属性,一个阶段有一个阶段的特点。认识单个事物的特性很重要,这是修志者的基本功、精钢钻;把握事物群体的整体性更属不易,这是区分是不是行家、专家的试金石。事物发展变化,有起伏、有过程、有终结、有更生。修志行家、专家水平高下的最大差异,或许就是在把握历史规律这个问题之上。如果修志者不能认识和把握历史规律和事物的特殊规定性,就不会取舍资料,就要陷入无尽的迷茫和奔波之中。历史运行规律之间具有因果关系。做到把握历史规律的依据和条件,则需要正确的思想观念,把握突出时代特色。

2.志书记人。(1)天下方志半人物。志书以记人为主,通过人及其相应组织的活动、事迹、作为等,揭示人们的社会关系、生产关系、依存关系等,体现其品德、意志、精神、风尚、成就等人文境界。(2)强调要通过记述人和组织的客观实践活动,反映作为事物主体的人及组织的思想性、目的性,着力体现他们的自在、自主、自律性。

3.志书记物、记景、记理、记情。(1)方志作为文化形态的著作,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记物、记景,表象上说是记述客观事物,实际上更是在寓理寄情于所记述的事物情景。(2)我们说:“志书的资料性是志书的根本属性”“志书的客观真实性是志书的生命”。这里所谓的资料性、客观真实性,都是以保证记事、记人、记物、记景、记理、记情的需要为前提的,归根结蒂是为了保证志书作为人文意识形态文化作品的根本属性而言的。(3)如果一味地只讲“求真求实”,而从客观存在到不了认识层面的话,就没有完成基本的认识过程,就会只是见物、见人、见景,而不能见事、见理、见情、见精神。这样就窒息了志书的生命。

四、关于精品意识和精品功夫

(一)精品意识

我们要首先强调的一点,而且要反复强调的一点,那就是:修志者与医生、律师一样,都是专业人士;修志技术也与医学、律师一样,都是严谨的科学。对待科学,要有科学的态度和科学的精神。对待专业,就要有专业的意识和精品的意识。

(二)精品功夫

十年修一志。志书是用修志人的品行、智慧、精力磨练出来的。修志人要有能工巧匠之能力和功夫。培养、奖励方志研究员、设计师、大工匠和修志能手。

五、精品方志的基本方略

反映社会问题论文第2篇

一、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地方党报是一种特殊的商品。这种商品既有向人们提供美好精神食粮的功能,也有按照市场规律求得自身生存、发展的功能。但是党报的主要功效是社会效益,它要在我们党"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指引下,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坚持党性原则办报,不断地向人们传播先进的思想、文化和科学知识,为推动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作出贡献。所以,地方党报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首先要坚持社会效益第一的原则,在这个前提下争取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当然,强调社会效益第一,并不是说地方党报不讲成本核算,不讲经济效益,而是要在社会效益第一的前提下,努力争取好的经济效益。事实也已经证明,地方党报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不是截然对立的,而是有机统一的,处理得好就会带来双赢的效果。报纸办得好,可读性强,社会效果好,就能引起地方党报和政府的重视,老百姓就会喜爱它,报纸的发行量自然随之上升,进而招来更多的广告客户。广大广告客户通常都是冲着报纸的发行量和影响力来做广告的。就全国而言,舆论导向正确,发行量数十万份,广告收入数亿元的地方党报已不乏其例,他们是既坚持社会效益第一原则,又取得良好经济效益的先驱和典范。

二、正面宣传与舆论监督的关系

党报的新闻宣传要毫不动摇地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贯彻团结、稳定、鼓劲的原则。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是由我们党和国家的性质决定的,是我们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和属性决定的,是重大的原则方针。因此,党报必须坚持正面宣传为主这一重大政治方针,弘扬主旋律,打好主动仗,积极主动地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委、政府的重大决策,坚持不懈地宣传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及时迅速地传播健康文明、积极向上的科学文化知识,满腔热情地反映广大人民群众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伟大创造和英雄业绩,展现中国人民的精神风貌,充分反映我们党领导广大人民群众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以此来凝聚人心,鼓舞斗志。

在加强正面宣传的同时,也要注意搞好舆论监督。舆论监督是党委、政府授予党报的一种报道职能,也是党报的一种工作职责。正确有效地行使舆论监督职能,帮助地方党委、政府改进工作,推进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的好转,保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地方党报新闻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为此,舆论监督必须做到:选题要准,应具有普遍意义。当前,新事物、新矛盾、新问题层出不穷,社会热点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不少,舆论监督不可能普遍撒网、遍地开花。要选择那些既有利于推进党和政府的工作,又能让老百姓比较满意的题目报道。

要有建设意识,着眼于解决问题。要紧紧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突出重点,抓住带有全局性的关键问题和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进行监督,同时做到有始有终、有头有尾。本着化解矛盾、冷却热点的态度,本着解决问题、治病救人、改进工作的目的,进行跟踪报道、关注报道后的反映,及时报道批评对象的认识,反映有关部门的重视程度。目的是解决问题,而不是"整人"。

要严谨适度,防止负面效应。批评报道要坚持真实、客观、公正、符合法律法规和伦理道德等原则;一个时期内要注意报道密度,把握好个案报道的"度"。对那些具有敏感性、复杂性和多样性的热点、难点问题,不要轻率触及,要以大局稳定为重,要讲政策和宣传纪律。

三、反映群众呼声与尊重主管部门意见的关系

由群工部主办的"读者来信版"是每张党报必设的重要版面,"来函照登"、"建议与呼声"、"记者调查"、"一家之言"、"有感而发"、"曝光台"等栏目,在如实客观地反映群众的呼声、建议和要求的同时,也快捷明了地向党委、政府反馈了当地的民情民意,在沟通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方面发挥了桥梁、纽带作用。

反映群众呼声是应当的。至于能否见报要看这些呼声和要求是否合理合法(政策)、是否带有普遍性、是否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党报应当满腔热情地帮助群众解决有关问题和困难,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但是,反映群众的意见绝不能只听某个人的片面之词,而是要通过实事求是地调查分析,把问题搞准。反映群众呼声还要防止个别人利用朋友、熟人关系,通过新闻曝光达到个人的目的。

我们的党和政府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从根本上说党和人民的利益是完全一致的。因此,地方党报在处理群众反映的热点和问题时,既要认真听取群众的反映,扎实地进行调查研究,又要注意听取地方党委、政府或主管部门领导的意见。有些稿件应该送主管部门领导看一看,即使双方有不同意见、不同看法也没关系,只要事实准确,报纸可以如实报道。现实生活中,确有一些基层单位的领导不愿自己的单位或自己管辖范围内的事情被曝光,但报社征求了他们的意见,就可以缩小感情上的距离,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地方党报要妥善处理好反映群众呼声与尊重主管部门意见的关系,使我们的新闻宣传既成为群众的代言人,又成为党和政府有力的舆论宣传阵地,密切新闻单位同地方政府、基层单位的关系,体察基层单位、基层领导的酸甜苦辣,激励和引导基层单位领导和地方党报一起,共同解决好群众反映的问题,真正在主管部门领导和群众之间架起一座相互理解的桥梁。

四、发挥记者积极性、创造性与遵守宣传纪律的关系

办好地方党报需要一支素质高、有创造精神的记者队伍,地方党报应当充分发挥这支队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鼓励他们采写出更多更好的新闻作品,借以提高新闻宣传的质量。

反映社会问题论文第3篇

当然,文学理论的研究和建设还需要进一步深入和发展,这就要重视各个层次的文学理论建设。根据目前我国文艺学的状况,可以大概分为三个层次:普通文艺学,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以及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它们之间是一般与个别,共性与个性,普遍与特殊的关系。

普通文艺学,或者称为一般文艺学,应该是人类社会中所具有共同性的一切文学现象的总结和概括。这些概括应该能适用于所有时代、所有民族、所有国家和地域、所有文化的文学,能够解释这些不同文学的具体的现象。这是第一个层次的文学理论,也是抽象程度最高的、最概括的文学理论。

文艺学的基本问题首先是回答“文学是什么”的问题。虽然近年来文学理论领域“反本质主义”一派自有其产生的理由和基础,但一个学科如不解决其研究对象的本质问题,则这一学科在实际上就不能确立。童庆炳先生在一次对话中说:“陶东风说我的教材定义太多,是有‘本质主义’的倾向认为只要介绍几种观念,无须概括;只要描述性,不需判断。但是陶东风自己在编写教材时,认为最后还是要给文学下定义。”这件事很有趣也很能说明问题。就文艺学来说,只有确定了文学的本质,才能确定文学的边界,并确定由本质所决定的文学的价值评价体系。

凡事物都是有本质的,但事物也都是历史的、活动的,因此事物的本质不是僵死的、不变的东西,总是在不断的演变中。文学也是如此。另一方面,文艺学是研究一切文学现象的规律的学科,是人类对文学现象的理性的认识,这种认识也同样不是僵死的、不变的。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认识,因此,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理论。同时,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认识的能力、局限和模式,因此,人类的认识总是在不断超越时代的局限发展着。文学理论也总是在发展着。人们对于文学本质的认识,在某一个历史阶段是相对固定的,而在学术史上,对文学本质的认识和理解则是变动的。我们现在建立的普通文艺学,应该在现阶段对于文学认识的最高水平上。

至于半个世纪以来我国学术界关于文学的定义,应该属于第二个层次的文学理论。在1985年以前,文学被定义为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在1985年以后,学界基本上达成了共识,都将文学定义为“审美的反映”或“审美意识形态”。其实,后者只是对前者的修补,其理论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文艺学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仍然是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本质特征问题。那么,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本质特征呢,就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上的,这是一个基本的原则,不能动摇和不能迁就的。主要是历史唯物主义中的意识形态理论、社会形态理论,以及阶级斗争理论。有学者指出:“‘作为观念形态的文学艺术作品,都是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反映的产物’这一判断,对于马克思主义文艺学来说就是一条颠覆不了的带普遍性的规律。因为这一结论同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存在与意识关系的理论前提是一致的,尽管认知反映与艺术反映在表现形式上有很大的不同,但它们都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不同意这一点或是反对这一点,认为文艺是‘意志’的外化,是生命盲目冲动的结果,是满足欲念的‘白日梦’,是‘一种高级的特殊的精神活动’等,都不能归属在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之列。”

但是文学反映论的问题,在当代中国文学的实践与理论中,也有诸多问题和弊端。重建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就是针对以前几十年来所通行的文学反映论体系的不足才提出的,否则完全没必要重建。审美意识形态就是审美反映论,因为意识形态就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根本的实质还是反映,并没有跳出反映论的模式。

也有学者提出生产论,但生产论只是一个基础或出发点,难以涵盖各种纷纭复杂的文学现象,如文学发表和文学欣赏的具体的细微的特性及规律。

同时还有一部分学者提出把文艺学建立在马克思主义人学的基础上。但也有人认为所谓的马克思主义人学是以《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为根据的,是年轻马克思的作品,还不是马克思主义的。而且所谓的人学,也同样过于抽象,与文学发表、文学鉴赏等规律以及具体细微的文学现象少有直接的关系。

建立马克思主义文艺学,首先要确定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的哪部分理论的基础上。上述几个不同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可以分别成为几种不同的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基础和出发点。

然而,不管怎样,建立马克思主义文艺学,是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和发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以及科学实践观。因而,做为马克思主义文艺学,有几个原则是不能动摇的,这就是:一、唯物主义的;二、文艺学的理论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形态理论、社会结构和意识形态理论、阶级斗争理论上;三、实践性,发表文学艺术的发表实践,并把文艺与革命斗争、政治实践紧密结合在一起。

建立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第二个问题,是理论资源的鉴别和使用。

一是对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结束后,理论界提出“回到马克思”的口号。其深层的涵义是,经典马克思主义尤其是马克思本人的理论都是正确的,但在我国多年来的理解、阐释和执行中被歪曲了。回到马克思,无疑是正确的。但是,很多学者指出,并不是马克思本人的论著或言论都是马克思主义的,如“青年马克思”和“成熟马克思”的问题。把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做为建立文学理论、美学以及人道主义、异化等问题的理论依据,是否具有合法性,这在学界是有分歧的。在此之前马克思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等是否属于马克主义呢?具体说,马克思的哪些言论是属于马克思主义的,而哪些不是?这些问题都有必要在学术界经过讨论得到统一认识。

二是对西方马克思主义。所谓西马,只是一个以中国为出发点的地域性的概念,即在地理位置处于中国西方的马克思主义。其实在马克思恩格斯之后,现代西方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或笼统的马克思主义。在所谓的西方马克思主义中,有很多学派,各派的观点不同,方法各异,笼统地称为西马,既没有科学性,也缺乏规定性。当然,西马各派也有一定程度的共同性。

简括地说,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单纯注重吸收当代最新文化意识,抛弃了马克思主义某些基本原理与传统,主要是抛弃了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础,继承了传统的资产阶级文艺学的唯心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和西方的各种唯心主义杂糅起来。如结构主义学派完全背离了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社会结构原理,不承认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之间的决定与被决定、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认为人类社会是由各不相同的社会实践领域即经济实践、政治实践、意识形态实践和科学实践所构成的社会整体结构。其次是实践性问题,在现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中的马克思主义,基本上是脱离革命斗争和政治实践的(除了创始人卢卡契、葛兰西等);在文学方面,也仅仅是在理论研究与批评方面,基本上没有在这一理论发表下的文学发表实践。这些都是背离马克思主义原则的③。因此,我国在建立马克思主义文艺学时,对于西马理论资源的鉴别和使用,应该格外慎重。

第三个层次的文学理论是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文艺学。

其实,1942年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可以说就是中国革命和抗日战争时期的有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以群主编的《文学的基本原理》和蔡仪主编的《文学概论》,就是60年代的有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但是,这些文学理论中的中国特色,是偏重与当时中国社会的革命、政治、制度的特色,而对于中国文学的艺术、文化特色,则少有总结。因此,以那个时代的文学理论来观照中国文学中的很多艺术现象,就难有自圆其说的解释。同时,由此产生的中国文学研究和文学史叙述的模式,也与中国文学的特点和规律有隔膜之感。如过多地强调政治性而忽视艺术性,强调文学在社会活动层面的作用而忽视个人精神层面的作用,如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的套用,研究和撰写文学史的时代背景、作家生平、思想性、艺术性及作家作品影响的“五段式”的写作等等。

如果重视各个层次的文学理论的建设,那么,这些属于社会的、政治的、制度的内容,应该在第二个层次的文学理论中解决,也就是由马克思主义文艺学来解决。因此,有中国特色的文学理论建设,更需要研究和解决的,应该是中国文学的艺术特色、民族特色、文化特色、以及语言文字的特色。以前的文学理论,在艺术性方面,虽然有些用中国文学和中国古代文论来举例说明,还不能说是有中国特色的,只能说是用中国文学中的现象来解释。现论的观念,例子是不能说明问题的,因为任何立论都可以找到例子来支持,不管是多么特殊的现象。

反映社会问题论文第4篇

关键词:网络热词 草根文化 网络传播 功能 特点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更新与发展,人们对互联网的应用变得日益普及且深入。在络空间里,大量具有时代特色的网络热词得以繁殖和传播。所谓网络热词,顾名思义是指基于网络传播媒体而流行起来的热门词汇,如"打酱油"、"高大上"等等。网络热词作为一种词汇现象,不仅反映着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和事物,也反映出人们对这些问题的基本看法和基本观点。每个网络热词的走红,既离不开网民的参与,也离不开网络技术的支持。从一定程度上讲,网络热词已经构成网络文化的重要部分,具有突出的传播特点和功能。

一、网络热词的传播特点

来源多样,具有时代感

网络热词的来源具有多样性,主要来源于四个方面。其一,来源经典影视广告台词。例如"我是XX,我为自己代言",它是聚美优品的广告语,被网友用来表达自己的个性,展现乐观、积极、进取、自信的人生态度和精神面貌。其二,聚焦新闻事件,着眼社会热点。例如"中国大妈"、"主席套餐"等,它们由新闻事件和社会现象演化而来,表达人们对这些事件的关注程度,以及对这些热点新闻的评价。其三,网络原创,网友创意。例如"感觉不会再爱了"、"何弃疗"等,它们由网友创作并传播,展现出网络创作的自由和网友内心真实情绪。其四,旧词新用,丰富词汇含义。例如"土豪"、"高端大气上档次"等,它们在网络传播环境中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具有全新的意义。从四个主要的来源来看,网络热词是产生于网络传播环境中的词汇,与人们的互联网生活密切相关,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

传播自下而上,具有草根性

网络热词的传播自下而上,具有草根性的特点。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网络热词的传播者具有草根性,二是网络热词的传播媒介具有草根性。网络热词的传播者主要是互联网普通网民,他们在身份和角色上具有草根色彩。网络热词从创作、传播到再创作、再传播,整个过程都和网友密不可分。互联网为网民提供了一个相对宽松和自由的创作平台,打破了传统媒体时代对创作和传播的种种约束条件,使信息传播活动由组织传播转变为个人传播,极大地激发了网友的创作热情。同时,互联网的开放性、包容性和匿名性等特质,为网友的个性释放和大胆尝试奠定条件,成为网络热词传播的主要媒介。在互联网新词传播活动中,网友不仅是信息的接受者,也是信息的编辑者和传播者,身份和地位得到前所未有的转变和提升。许多网络热词的诞生和传播,正是基于这样的互联网传播环境,在网友的恶搞、调侃、创意和分享行为中流行起来。

与此同时,网络媒体是网络热词传播的主要载体。目前网络热词传播的渠道,主要集中在自媒体这一领域。所谓自媒体,谢因波曼与克里斯威理斯认为,它是普通大众经由数字科技强化、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连之后,一种开始理解普通大众如何提供与分享他们本身的事实、他们本身的新闻的途径。"①具体言之,就是我们日常使用的微博、微信、SNS等互联网媒体。在今天,自媒体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它能为网民提供一个创作和分享的空间和平台。通过自媒体,网民可以即时地信息、分享信息、传播信息。许多网络热词在传播中,正是通过自媒体风靡起来。自媒体最大的特点在于它的草根性,也就是说它的用户(信息传播者)和信息内容都具有相应的草根特点。网络热词利用自媒体进行传播,因而它需要符合自媒体的草根性传播规律,否则便难以取得快速传播和影响深远的传播效果。

网络人际传播贡献突出

人际交往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也是社会发展的前提。互联网的发展,使人际传播从现实社会迈入网络空间。现在,网络中的人际交往是人们必不可少的活动之一。在网络热词的传播过程中,网络人际交往的贡献突出。网络人际交往对网络热词传播的推动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网友相互交往时对热词的使用,其二是网络意见领袖对热词的传播。首先,在网友的日常交流中,常常会引用各种各样的网络热词来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意见。例如,他们用"何弃疗"来调侃他人,用"这是要作死的节奏吗"来表示愤怒,用"人艰不拆"来表示无奈与告诫等等。其次,网络意见领袖对热词的传播也具有强大的推动力。意见领袖具备关键社会位置和价值观人格化两大条件。②在网络中,意见领袖更加大众化、普遍化和草根化。互联网为意见领袖的产生创造条件,让处于社会底层的草根能够有机会进入到意见领袖的行列。意见领袖对网络热词的传播主要通过关注、引用和评论来实现。例如,2013年热词"我和我的小伙伴们都惊呆了"的走红,离不开网络意见领袖"王尼玛"的推动。2013年6月21日,在《暴走大事件》第七期节目中,"王尼玛"连续多次引用"我和小伙伴们都惊呆了",用以表示惊讶与讽刺,推动了这句话的流行。

二、网络热词的功能

记录网络文化

关于文化的定义,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作出了下列阐释,文化是人类群体或社会共享成果,这些共有产物不仅仅包括价值观、语言、知识,而且包括物质对象。③在互联网时代,网络热词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记录网络文化特征。

首先,网络热词是网络文化的特殊符号。上文已经指出,网络热词的来源具有强烈的时代感。从根本上讲,这种时代感主要源自互联网的发展。互联网背景下所形成的网络文化,必然会与互联网的传播特点、传播方式、传播关系等密切相关。网络热词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符号出现,其特殊性表现在它的双重性质上,一是网络热词本身就是一种文化,二是网络热词是互联网文化的个别符号。网络热词本身是一种文化,因为它拥有符号、价值观、规范、制约、物质文化等文化基本要素。而网络热词作为整个网络文化的符号之一,它记录了后者的特征与内涵。其次,网络热词体现网络文化价值观。Web2.0时代是一个崇尚技术、自由、分享、个性及参与等价值观的时代,而网络热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这些鲜明的文化特征。与过去相比,现在的互联网更注重信息的分享过程、用户个人的参与过程和草根在信息制作中的作用。网络热词中体现的价值观呈现出两面性,一是传播网络文化的精髓,彰显网络的正能量部分。例如网络热词"我是XX,我为自己代言",它表现出一种乐观积极、自信进取的的人生态度。二是间接传播网络中的暴戾、抱怨、仇视等消极情绪,展现出网络文化中的负面价值。例如"土豪"、"人艰不拆"等网络热词,内涵中暴露出人们的仇富、浮躁、怨恨等不良情绪。

监测社会气候

网络热词的社会监测功能是最突出、最重要的功能。网络热词拥有监测社会气候的功能,主要是因为:其一,网络热词大部分是来自社会生活中发生的新闻事件、公共事件、社会热点,以及社会环境衍生的民众情绪,能够较好地反映社会中存在的问题、矛盾及弊病。例如,2013年网络热词"高大上"、"何弃疗"、"土豪"、"中国大妈",它们都从不同的方面反映了社会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网民对这些问题的看法。其二,网络热词反映了社会问题与社会群体的利益关系,表现了不同群体、不同阶层对社会问题的关注方向和关注程度。其三,网络热词在很大程度上表达了网民的真实情绪。如"土豪,我们做朋友吧"、"高大上"、"何弃疗"等热词,它们表现了网民自嘲、不满、郁闷等心情,反映出网友对周围事物的大致评价,具有丰富的内涵。第四,从网络热词的传播效果来看,网络热词制造的社会反响不容忽视,特别是具有争议的网络热词,它能够引起网民、公众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通过网络热词的热点程度排名,观察者可以了解时下人们最关心的问题,掌握社会的舆情现状及走势。例如2012年热词 "表哥"、"你幸福吗?", 2013年热词"土豪"、"感觉不会再爱了"、"中国大妈"等,它们都反映了某方面的社会问题与民生问题,折射人们对此的意见态度,对于监测社会舆情气候具有重要的提示作用。

引导网络舆论

从网络热词的传播功能来看,它还具有引导网络舆论的功能。关于舆论,陈力丹认为它是指公众关于现实社会以及社会中的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的总和,具有相对一致性、强烈程度和持续性,对社会发展及有关事态的进程产生影响。其中混杂着理智和非理智的成分。④网络热词的舆论引导功能,主要是通过帮助公众设置议题和引导讨论来实现。从网络热词传播过程来看,首先是某个话题引起少数网民的注意,然后很快被更多网民关注,再经过人们的热烈讨论最终形成关于话题的舆论。当网络热词的社会监测功能发挥作用时,它能够在网络空间中造成一定的影响力,吸引网友对话题的持续关注,而这个过程正是网络热词发挥舆论引导作用的时候。网络热词本身具有的话题性和时效性,可以激发网友的参与和表态,而舆论交锋形成的强势舆论则可对他人的意见进行引导,进而实现引导舆论的作用。例如,在网络热词"中国大妈"的传播中,公众对大妈"抢购黄金"的新闻事件阐发了不同的看法,一部分人认为中国大妈们出手抢购黄金,是出于"存金藏银"的传统观念,是出于期望财富保值和规避通货膨胀的想法;还有一部分人认为"抢金潮"其实映衬着中国民间投资理财渠道的匮乏与不足,大妈们把钞票换成"黄货",也更凸显提振内需消费的隐忧。在网民参与讨论的过程中形成的关于"抢金潮"的舆论,影响并引导了网络公众的舆论。

三、结语

网络热词作为一种网络文化现象出现,它不仅是互联网技术发展的结果,也是互联网网民直接推动的结果。网络热词的传播,离不开互联网这个特殊的媒介平台。互联网的匿名性、即时性、互动性等特征,为网络热词的流行奠定了传播基础,使得网络热词可以迅速蹿红。在传播过程中,网络热词对网络社会和现实社会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反映了社会生活中人们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是整个社会的晴雨表。然而在对待网络热词的功能问题上,网络热词除了正面的积极功能之外,还存在许多负面的消极功能,需要人们给予更多的关注。

注释:

①谢因波曼,克里斯威理斯. 自媒体【R】. 2003年7月

②沃纳・J. 赛弗林,小詹姆士・W. 坦卡德. 传播理论:起源、方法和应用【M】. 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6年1月第1版P176

③戴维・波普诺. 社会学【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年10月第1版,P72

④陈力丹. 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M】. 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1999年7月第1版,P11

参考文献:

[1] 戴维・波普诺. 社会学【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年10月第1版

[2] 陈力丹.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M】. 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1999年7月第1版

反映社会问题论文第5篇

一、影视作品选择的原则

影视作品的选取,关系着教学效果和质量,影视作品中包含的内容,需是课程教学内容的典型案例,必须能够体现其与所讲授课程密切相关。目前国内法学课堂教学中,使用影视作品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影片来源多集中于英美法系,而反映大陆法系国家法律的影片较少;国外影片较多,而使用国内影片较少;多注重于描写律师行业,描写法官、反映立法的较少。

1.运用影视作品进行法学课堂教学的模式

目前运用影视作品进行法学课堂教学的目的主要有三种:

第一,影视作品作为课堂教学的辅助材料使用,提高教学的直观性,增加教学效果。这是最常见的运用模式。如在讲述某个知识点时,在多媒体课件中穿插视频文件。此种模式的教学具有简单性,在很多情况下只是增加学生的学习趣味性,其优点是花费时间较少,提高课堂教学的活跃性。

第二,将影视作品作为教学研究的客体,对该作品中涉及到的法律问题进行分析。这种模式需要为学生提供一个完整的影视作品,避免对影视作品的断章取义。弊端是需要学生花费较长的时间欣赏电影,可能影响课堂教学进度。

第三,选择不同国度,题材相同或相似的影视作品,对其中隐含的法律文化差异等因素进行深入的分析。相对于第二种模式,此种模式需要为学生提供两个以上的影视作品,这需要更多的时间。由于各国国情的不同,国家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法律文化差异。选择不同法系国家的影视作品,可以给学生展现不同法制环境下所形成的不同的律师执业环境、不同的法律职业共同体的思维方式、以及该国人民对法律的信仰状况。

上述第二、三种两种模式的影视作品教学都需要教师、学生较多的时间去研究作品的法律问题,但是其能更好的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技能。作者认为这是今后法学课堂选择影视作品教学的主要方向,这对教师、学生都提出非常高的要求。

教师应该根据所讲课程的性质、教学目的选择合适的影视作品作为课堂教学研究的对象。

2.影视作品选择的原则

影视作品选择的原则,是指教师在选择、运用影视作品中应当遵守的基本规范。影视作品的选择应当遵循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则。

(1)有限性

法学理论的学习,主要以教师讲授,案例研讨为主,影视作品的教学和研究只能作为辅助手段。所以教师在对影视作品的选择上要根据教学目的而定,如果教师的目的是上述一种,那么应当选择简短的作品,时间控制在5分钟左右。教师应当对影视作品进行简单的加工、剪辑,以符合课堂教学的需要。如果是基于上述第二、三种目的,可以选择时间较长、具有完整性的作品。

(2)关联性

教师在选择影视作品时,应当选择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娱乐性较强的尽量不要使用。(1)应当适时运用影视作品充当教学手段。教师可以选择在讲授知识点之前或之后,引入影视作品,帮助学生理解法律问题。(2)要根据课程、知识点的不同,因地制宜的选择不同的影片。如在讲述国际公法的反人类罪时,可以选择让学生观看《东京审判》、《纽伦堡审判》等影片。如在讲述英国宪法有关女王任命首相时,可以选择《女王》中的片头情节,帮助学生理解英国的政治体制。如在讲述中国特色的审判形式时,可以观看《马背上的法庭》这部电影。

(3)有效性

有效性是指影片的选择要切中主题,案情复杂但易懂,不要选择案情隐晦、悬疑的电影。选择的影片应当直接反映社会现实。在影视作品的选择上要注意法律之间的联系,不能就刑法看刑法。学习法律是为了更好运用它解决现实问题,要让学生懂得现实中办理案例的具体步骤,而不能只懂实体法不懂程序法。应选择实体法和程序法相结合的作品,让学生更好的理解程序法和实体法的联系。

二、教师在影视作品教学中的角色定位

教师在影视作品教学中不应当充当放映员的角色,而应从影视的选择到放映最后到讨论学习充当积极引导者的角色。为此,作者认为教师应该做好以下工作。

第一,做好影视作品欣赏前的准备工作。法律影视作品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其真实的再现了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传统,教师应尽量选择正面描写社会现实的影视作品。教师在影视作品放映前应当详细研究其中反映的社会问题,如法律职业人员的执业状况、思维方式、案情等。在选择美国影视作品时,还应当详细了解美国的社会背景,对比其与中国社会现实的不同。

第二,做好影视作品放映前的引导工作。这种引导体现在以下方面:(1)提醒学生注意其中的法律问题,包括程序法和实体法,如其中的警察办案程序。(2)引导学生思考案件发生的社会背景。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去欣赏电影。

第三,影视作品放映后的总结工作。欣赏不是目的,而是研究背后的社会、法律问题。在影视作品欣赏后,要对需要研究的问题进行总结,这种总结需要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

总结工作可以采取讨论的方式来进行。作者认为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这需要学生对影视作品有深刻的把握,还要求其对社会背景有一定的认识。

首先要让学生自己总结该作品中反映的法律、社会问题。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影视作品与所学知识进行对比,理解其中的法律文化差异。

其次,教师在总结、分析学生提出的问题基础上,指出其中的假问题、真问题,并解释其中的原因。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指示各组需要准备的具体问题,每个小组准备一至两个问题,并且需要小组成员将其形成书面文字。

再次,指导学生查找材料、制作多媒体课件。查找材料的方法有很多种,如通过检索关键词搜索有关论文、查找图书馆馆藏图书等。由于需要形成书面文字,因此要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文习惯,做到用法律的术语分析其中的问题,做到用词严谨、规范、简洁,引文规范,不能抄袭。

反映社会问题论文第6篇

1940年代,《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将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中国的文艺实践相结合,特别是根据中国革命和抗日战争的需要,明确提出了“政治标准第一,艺术标准第二”的文学批评标准。这一批评标准,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美学与历史”相统一的批评标准相比较,除“艺术”和“美学”具有较多一致性外,其他方面就相去甚远了。新中国成立后,由于阶级斗争扩大化的需要,中国的文学批评实践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提出的“美学与历史”相统一的标准完全脱节,几乎变成了政治批判,除偶尔提及某些马克思主义词句外,在精神上与马克思主义“美学与历史”相统一的批评标准毫无共同之处。到十年“”期间,中国的文学批评完全陷入了混乱,帮派的、政治的需要彻底取代了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美学与历史”相统一的批评标准,成了政治斗争的工具。20世纪70年代末期至80年代中期,中国一方面确立了改革开放、解放思想的指导方针,另一方面又提出了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要求。“回到马克思”成为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研究的一大特点。在这一背景下,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美学与历史”相统一的批评标准回归了中国理论界和文艺界。在中国文学理论界,1970年代末期至1980年代初期,展开了一场文学批评标准的讨论。在那场讨论中,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提出的“美学与历史”相统一的批评标准成了重要议题之一。人们对什么是“美学”标准、什么是“历史”标准,“美学和历史”标准如何统一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有人认为,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美学”标准,就是文学批评“从艺术实际出发,从艺术规律出发,而不是从某种政治的、伦理的或哲学的观念出发,它的根本任务也不是借艺术来论证这些观念”。“历史”标准,就是将作家作品“放在历史发展中,放在一定的生活环境中去考察研究”、“美学和历史”标准的统一,就是将二者作为一个整体运用于文学批评实践之中。⑤这一看法,代表了1970年代末至1980年代中期人们对“美学和历史”标准的基本认识水平。在中国文学批评实践中,1970年代末期至1980年代初期,基本上都贯彻了这一标准。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1)“对‘五四’以来中国新文学史上一些被误解了的作家作品,运用‘美学与历史’的标准重新加以衡量,恢复了他们的本来面目和应有地位”。(2)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1957年以来被错误政治伤害的作品,运用‘美学与历史”的观点,进行了有说服力的论证,推倒了加在这些作品上的一切不实之词,使其成为‘重放的鲜花’,回到了文艺的百花园”。(3)“对新时期的文学作品研究,或从美学分析进入历史把握,或从历史角度导向美学分析,然而都无一例外地致力于从‘美学与历史’的统一中去把握”。⑥

二、哲学反映论向审美反映论的过渡

从反映论角度去看待文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是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一个基本立场。自20世纪初期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传入中国后,这一角度和立场一直影响着中国文学理论界。20世纪初期,陈独秀、就明确主张用哲学反映论来解释文学与生活的关系,肯定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1930—1940年代,瞿秋白、、周扬、胡风、冯雪峰等人进一步强化了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的观点,并形成了一套相关的理论。1950—1960年代,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已经成为中国文学理论界的一个普遍命题,一种不证自明的公理。这种影响一直持续到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20世纪70年代末期至80年代初期,中国文学理论界对文学与生活关系的认识,开始出现了由哲学反映论向审美反映论的过渡,其标志性的事件有两个:一是文学理论界关于“形象思维”的讨论;二是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研究中关于人类“掌握世界的方式”的论争。“中国文学理论中审美因素的复苏,从对‘形象思维’的探讨开始”。⑦1977年12月31日《人民日报》和1978年1月《诗刊》先后发表了1965年7月21日致的信。在信中说:“诗要用形象思维,不能如散文那样直说,所以比、兴两法是不能不用的”。“宋人多数不懂诗是要用形象思维的,一反唐人规律,所以味同嚼蜡”。

⑧的话包括两层意思:诗歌有自身特殊的思维方式,这是诗歌具有艺术魅力的基本条件之一;宋人作诗不懂形象思维,所以宋诗缺少韵味。在的论述里,已经流露出了文学应该具有审美思维和艺术意味的思想。由于给的信关于“诗要用形象思维”的观点,涉及了艺术的审美思维问题,它一发表便在美学界和文学理论界引起了强烈的共鸣,掀起了一场关于“形象思维”的讨论。朱光潜、李泽厚、蒋孔阳等著名美学家都参与了这场讨论。朱光潜发表了《形象思维:从认识角度和实践角度看》(《美学》第1期,上海文艺出版社1979年版)、《形象思维在文艺中的作用和思想性》(《中国社会科学》1980年第2期);李泽厚发表了《关于形象思维》(《光明日报》1978年2月11日)、《形象思维再续谈》(《文学评论》1980年第3期);蒋孔阳发表了《形象思维与艺术构思》(《文学评论》1978年第1期)、《形象思维与议论》(《山花》1979年第2期)等。这些学者的共同点是:从美学的角度论述了形象思维的含义、特点、作用。形象思维是“不脱离形象想象和情感的思维”,⑨是审美活动的特有思维方式,在审美活动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审美活动中的情感、想象、移情、直觉等特点,都是形象思维活动的体现。文艺活动作为审美活动的集中体现,更是需要形象思维。文艺活动的主要目的是创造“具有个别性、具体性、生动性、丰富性、完整性以及真实性、典型性、倾向性、感染性等特点的艺术形象”,“为了要塑造形象,我们就必须按照形象本身的特点,采用形象思维这一特殊的思维形式,来进行构思”。⑩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研究中关于“掌握世界的方式”的论争,是新时期伊始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研究的重点之一。人类“掌握世界的方式”问题,是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提出来的。马克思说:“具体总体作为思想总体,作为思想具体,事实上是思维的、理解的产物;但是,绝不是处于直观和表象之外或架于其上而思维着的、自我产生着的概念的产物,而是把直观和表象加工成概念这一过程的产物。整体,当它在头脑中作为思想整体而出现时,是思维着的头脑的产物,这个头脑用它专有的方式掌握世界,而这种方式是不同于对于世界的艺术精神的,宗教精神的,实践精神的掌握的”。

这段话的最后一句在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卷和1972年版《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中的译文是“而这种方式是不同于对世界的艺术的、宗教的、实践—精神的掌握的”。围绕马克思的这段话,学术界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学者们对马克思这段话的理解集中在三个方面。首先,马克思论述了人类掌握世界的四种方式:“即哲学的、艺术的、宗教的、实践—精神的掌握方式”。其次,马克思关于人类掌握世界的艺术的方式,表现在思维特点上主要是“形象思维”。“艺术是不同于哲学对世界的掌握的方式……它用艺术思维的方式掌握世界,主要是形象思维”。瑏瑢再次,马克思所强调的掌握世界的艺术的方式,从本质上讲是一种审美的方式。“掌握世界的艺术方式是因为人类需要掌握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而发展起来的……艺术要从审美上掌握世界,反映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瑏瑣从美学的角度看,形象思维的讨论和马克思关于“艺术的”掌握世界方式的争鸣,为审视文学与生活的关系开辟了一条新的路径,奠定了文学与生活关系中审美反映说的美学基础。在此基础上,文学理论界的一些专家学者转向美学的角度审视文学与生活的审美关系,明确提出了文学是对生活的审美反映。刘再复、鲁枢元、童庆炳、钱中文、王元骧等都持“审美反映论”这一立场,并从不同的层面进行了阐释。刘再复提出“艺术是一种创造性的审美活动”。因此,“审美判断”就成了文学批评的基本方式。瑏瑤鲁枢元认为,文学属于“美的领域”,文学创作的出发点是“某种社会生活现象拨动了作家的心弦,激起了作家审美感情的波涛,产生一种强烈的、持续的爱,或者憎”,这种带有审美性质的爱憎情感通过语言符号表现出来就是文学作品。瑏瑥童庆炳于1984年出版的《文学概论》,明确提出了“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审美反映”的命题,其第一章第三节的标题就是“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审美反映”。他说:“社会生活是文学的唯一源泉。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其实,包括文学在内的全部意识形态(政治、法律、道德、哲学、艺术、宗教等)和一切社会科学,都是客观的社会生活的反映,都以客观的社会生活为源泉,所以文学是社会生活的论断只是阐明了文学和其他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一切社会科学的共同本质……我们还必须阐明文学区别于其他社会意识形态以及社会科学的特征。弄清文学本身自身特殊的本质。……文学之所以是文学就在于它是对社会生活的审美反映,文学的崇高目的是要按照一定的社会审美理想来改造人的生活,使人的生活变得更美好”。

钱中文也于1986年提出了文学审美反映论。他指出:“文学的反映是一种特殊的反映———审美反映,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它较之反映论原理的内涵,丰富得不可比拟。反映论所说的反映,是一种二重的曲折的反映,是一种可以使幻想脱离现实的反映,是一种有关主体能动性原则的说明。审美反映则涉及具体的人的精神心理的各个方面,他的潜在的动力,隐伏意识的种种形态,能动的主体在这里复杂多样,这是一个无所不在的精灵”。瑏瑧王元骧也于1988年提出了文学“审美反映”论,1990年进一步深化了文学“审美反映”论。与前面几位文学“审美反映”论者相比,他的论述最为全面。如果说,刘再复是从文学批评的层面说明文学是一种审美创造,鲁枢元仅从文学的归属的层面说明文学属于美的领域,童庆炳是从文学反映生活与其他意识形态反映生活区别的层面说明文学是一种审美反映,钱中文是从一般反映和审美反映不同点的层面说明文学审美反映论的特征,即他们都是从某一方面论述文学是一种审美反映,那么,王元骧则从多个层面论述了文学反映生活是一种审美反映。他认为,从反映对象看,文学的对象与认识的对象有明显的区别:“在审美者看来,它们的地位价值就不大一样。这就是因为审美情感作为审美主体面对审美对象的一种态度和体验,总是以对象能否契合和满足主体自身的审美需要为转移的:凡是契合和满足主体审美需要的,哪怕是在别人看来微不足道的东西,也会成为爱慕倾倒、心醉神迷的对象;否则不论事物本身的客观意义多么重大,人们也照样无动手衷,漠然置之”。从达到的目的看,文学的目的与认识的目的有较大的不同:“由于审美的对象是事物的价值属性,是现实世界中的美的正负价值(即事物的美或丑的性质),而美是对人而存在的,是以对象能否满足主体的审美需要为转移的,凡是审美愉快总是以主体的审美需要从对象中获得某种满足而产生的。所以,从审美愉快中所反映出来的总是主体对对象的一种直接或间接的肯定的态度,亦即‘应如何’的问题。这决定了审美反映不可能以陈述判断,而只能是以评价判断来加以表达”。从反映形式看,认识的反映和审美的反映差异很大,认识的反映形式是逻辑的,而审美反映是“以崇敬、赞美、爱悦、同情、哀怜、忧愤、鄙薄等情感体验的形式来反映对象的”。

王元骧的文学审美反映论完整而深刻,是对文学审美反映论的深化与丰富。文学审美反映论的前提是对文学认识反映论的不满和反拨,提出的契机是关于形象思维的讨论,推动其转变是关于马克思“艺术的”掌握世界的争鸣,其意义是突出了文学的本性和特点。在中国文学理论界,长期流行的是文学反映论:“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文学反映论相对于自我表现说,能更好地说明文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更好地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立场,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也是它能被广泛认同的重要原因。但“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这一命题,有着非常明显的缺陷。它将哲学反映与文学反映相等同,认识反映与审美反映相混淆,忽视了文学反映的审美本质和情感特点。而文学审美反映论的提出,恰好弥补了其缺陷,纠正了其偏颇,突出了文学的审美本性和情感特点。

三、社会意识形态论向审美意识形态论的转型

把文学看成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和审美意识形式,既是经典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一个重要观点,又是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一个重要传统,更是20世纪中国文学理论界的一个基本命题。20世纪初期,陈独秀、等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家就明确肯定了文学的意识形态属性;1930—1940年代,瞿秋白、、周扬、胡风、冯雪峰等著名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家,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文学意识形态论;新中国成立以后,文学意识形态论已统领了中国文学理论界,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的观点,广泛出现在文学论文、文学理论著作,特别是高等学校文学理论教材中。文学意识形态论支配中国文学理论界近80年,一直到1970年代末至1980年代中期才逐渐受到挑战,1990年代才被审美意识形态论所取代。“70年代末至80年代,随着中国‘’十年的结束和改革开放时期的到来,人们开始对‘’十年进行反思,文学艺术理论界也开始重新审视传统的艺术意识形态论,在此期间发生了关于艺术意识形态的大讨论”。瑏瑩这次讨论是由朱光潜的两篇文章引起的。1978年底和1979年初,朱光潜分别发表了《研究美学史的观点和方法》(《文学评论》1978年第4期)、《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之间关系的质疑》(《华中师院学报》1979年第1期。)朱光潜在文章中提出了艺术不是上层建筑的主张。朱光潜强调,马克思著作所讲的上层建筑不包括意识形态在内,恩格斯的著作偶尔让上层建筑包括意识形态在内,而斯大林明确将上层建筑与意识形态相等同。他的结论是反对将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等同起来,或者让意识形态代替上层建筑,他坚持认为“马克思把艺术当作一种社会意识形态,而没有把它列入上层建筑”。瑐瑠朱光潜的文章发表后,引起了文艺理论界的热烈讨论和争鸣。这次讨论和争鸣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为1970年代末至1980年代初期,“争论的焦点最初主要集中在意识形态与上层建筑的关系上”。

在这一时期的讨论和争鸣中,除有个别学者表示有保留地认同朱光潜的观点外,大多数学者表示朱光潜的观点不能成立,并提出了文艺不能排除在上层建筑之外,认同者的理由是有些意识形态,如语言等不属于上层建筑,虽然文学是反映社会生活的意识形态之一,是上层建筑,但文学在上层建筑中有它的特殊性,而且包含了某些非上层建筑因素,这些因素是语言带来的。语言是文学的基本构成要素,既然语言是非上层建筑,那么,文学也必然含有非上层建筑因素。瑐瑢反对者认为,朱光潜上层建筑不包括意识形态的理由不能成立。其理由是马克思恩格斯都肯定了上层建筑包括意识形态在内。同时,也不能因为文艺领域中存在着某些复杂的、特殊的现象,就文艺属于上层建筑的结论。还有学者指出:文艺和政治都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它们都属于上层建筑,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上层建筑内的关系。说文艺不是上层建筑,就是否定文艺是由经济基础产生的。瑐瑤后期为1980年代中期至1990年代,讨论和争鸣的重点转向了文艺作为意识形态的特殊性,其重要收获是提出了文学是一种审美意识形态。在1980年代,我国文学理论界最早提出并论述文艺具有审美意识形态性质的是张涵。1982年,张涵在《论艺术作品的审美性质》一文中率先提出了艺术作品是具有“审美性质的意识形态”。他说:“意识形态性,思想性,认识性,形象性,典型性,主观性,情感性,愉悦性,工艺性等等,均为艺术作品的属性,都是艺术作品所不可缺少的。然而无论其中哪一种属性,都必须同时具备审美的性质,才有可能成为艺术作品的本质属性”,“审美性质在构成艺术作品的本质上,起着一种决定性的作用,是一种具有全局性的属性”。作为特殊精神产品的艺术,“只有当它成为审美性质的意识形态的时候,它的特殊性才能显示出来。”可以说,张涵关于艺术作品是具有“审美性质的意识形态”的表述,是后来“文学是审美意识形态”理论的源头。1980年代中期,我国文学理论界最先明确提出“文学是审美意识形态”,并进行深入研究和全面论述的是钱中文。1984年至1987年的三年中,钱中文先后发表了《文艺理论的发展和方法更新的迫切性》(《文学评论》1984年第6期)、《最具体的和最主观的是最丰富的》(《文艺理论研究》1986年第4期)、《论文学观念的系统性特征》(《文艺研究》1987年第6期)等论文,系统论述了“文学是审美意识形态”。1984年,钱中文在《文艺理论的发展和方法更新的迫切性》一文中,回顾了文学理论研究中的各种文学本质论,指出有人认为文学是“审美意识形态”,并对这一看法表示了认同。1986年,钱中文在《最具体的和最主观的是最丰富的》一文中,明确指出文学的特性就是“审美的意识形态性”。他说:“文学作为一种审美的意识形态性,其重要的特性就在于它的审美性和意识形态性”。1987年,钱中文在《论文学观念的系统性特征》中进一步细化和强化了文学是审美意识形态的观点。他说:一方面“文学确实是反映与认识生活的一种意识形态。问题在于,它只是阐明了文学本质特性的一个方面。如果要以这点来代替文学本质特性的全面、总体的把握,就显得不够了。”另一方面,“绝对排斥认识论、反映论、意识形态等观念在文学理论中的使用,也是一种极端偏颇的表现”。辩证地看,作为语言艺术的文学的特性既非单纯的意识形态性,也非单纯的审美,“讨论文学特性,必须使审美方法与哲学方法融为一体”,看到文学“是审美意识形态”,“文学的根本特性就在于审美的意识形态性”。童庆炳对文学与生活的关系的认识持“审美反映说”,认为文学是对生活的审美反映,这一点与钱中文提出的“审美意识形态”论有着内在的一致性,所以他很快就认同并接受了钱中文的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并在其主编的教材和教学参考书中对文学是“审美意识形态”的命题作了较多的补充性阐释,进一步传播了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扩大了“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在文学理论界,特别是在高校文学专业师生中的影响。以钱中文、童庆炳为代表的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至21世纪初,在中国文学理论界得到了大多数学者的认同,并日渐普遍化,甚至被有的学者看成“文艺学的第一原理”,似乎“以它在时间、空间上广泛的物理性存在而确立为‘传统’力量了”。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虽然获得了很多学者的认同与支持,但并非没有不同声音,部分学者也对这一命题提出了商榷。董学文对“审美意识形态”这一概念的合理性提出了质疑:“‘审美’是什么?‘审美意识形态’又是什么?文学的意识形态特性是不是仅用‘审美’来规定?‘审美’与感情和认识是什么关系?‘审美’本身是不是意识形态?”等。瑐瑨单小曦则从经济基础的角度否定了“审美意识形态”论的合法性。他认为,“意识形态指的是存在于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由包括审美意识在内的各种社会意识形式和意识因素构成的、表现在各种意识领域中的社会意识的整体面貌和样态”,在这个意义上,“所谓‘审美意识形态’之说,不过是人为虚构和神化出的概念”。

周忠厚则从意识形态内涵的角度,质疑“审美意识形态”论的科学性。他指出:“意识形态不是意识加形态,不是意识的样态或意识的外化形态,意识形态是思想体系”。“马克思恩格斯所说的意识形态是指体系化了的、系统化了的学说和理论”。从这个角度看,不能说文艺是意识形态。“关于文艺的本质,可以说是审美情感,也可以说是审美意识,但是说文艺是意识形态,是审美意识形态就说不通了。”瑑瑠那么,到底应该如何评价“文学是审美意识形态”这一命题呢?一方面,这是从美学角度审视文学本质的必然结果。在美学发展史上,一直有从美学角度审视文学的传统,“美学是艺术哲学”的命题,“艺术是美的集中体现”的观点都是这一传统的体现。这一传统发展到20世纪50年代,进一步明确了从审美意识的角度来说明文学的属性。1956年,苏联文学理论家、美学家布洛夫在《美学应该是美学》中提出:“艺术是审美意识的最高的、最集中的表现”。瑑瑡进入1970年代,布洛夫再次强调并论述了“艺术作为意识形态现象,其特殊实质就在于这种‘审美方面’”,“无论审美关系还是艺术都将是意识形态的审美变体,是它的独特的、特殊的表现”。瑑瑢1980年代,中国的美学家们也开始了从美学角度审视文艺的本质。1980年,蒋孔阳发表的《美和美的创造》中就指出:“美是艺术的基础属性”。瑑瑣钱中文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提出“文学是审美意识形态”,顺应了从美学角度审视文学本质的学术发展趋势,另一方面,是对文学意识形态特性认识深化的结果。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一直比较强调文学的意识形态属性。20世纪初期,中国引进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时,就对文学意识形态属性论表示了认同,并结合中国的社会实践和文艺实践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文学意识形态属性论。到20世纪40年代至70年代,“文学是社会意识形态”的命题已十分流行。在1970年代末期至1980年代初期的文艺与意识形态关系的论争中,有的学者为了说明文艺这种意识形态与其他意识形态的区别,强调文艺这种意识形态的特殊性,提出了“文艺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

反映社会问题论文第7篇

[论文摘要]综观历届奥斯卡奖最佳影片 ,我们可以发现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对社会现实的高度关注性。笔者将其类别分为:反映战争与爱国主义的影片,反映爱情与道德伦理的影片,反映社会 问题的影片和反映美国精神的影片四类。它们因对社会现实的高度关注而获得了专家和观众的认可。它们的导演和编剧具有关注社会现实的眼光,它们的成功或许就缘于此。

奥斯卡金像奖是 由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颁发的“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奖”,简称奥斯卡金像奖。笔者通过分析研究历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的获奖影片,发现其在内容上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对社会现实的高度关注,即其具有高度的现实关注性。笔者将其题材分为四类;反映战争与爱国主义的影片,反映爱情与道德伦理的影片,反映社会问题的影片和反映美国精神的影片。以下分述之。

一、 反映战争与爱国主义题材的影片

该类题材的影片表达的主题大致有反战、对战争的反思及爱国主义的表达。

1.反战片

获得第一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的《翼》即是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为背景的影片。影片借战时复杂爱情关系产生的悲剧后果道出了真正的主题:“我不怪你,只怪战争”,表达了反战的主题。1934年获得最佳影片的 乱世春秋,同样借一个英国家庭30年的悲欢岁月的故事隐晦表达了反战的主题 :1933年,希特勒正式成为新独裁主义者,德国纳粹党崛起,影片由此向世人提出严正呼吁“慎防再度出现类似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争爆发”。笔者认为,其内容对社会现实的高度关注性是其获得第6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的重要原因之一。1970年,美国在越南的战争正在进行,于是福克斯公司出品了巴顿将军一片,借古讽今批评了当时的越战。影片将巴顿塑造成“生不逢时”的英雄,暗喻越战若是交给巴顿将军指挥,而非当时的政客把持局面,就不会让美国泥足深陷。片子明为向巴顿致敬,实则借古讽今,批判当时的越战。该片获得了1972年第43届奥斯卡最佳影片奖与其主题不无关系。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反战片在奥斯卡金像奖获奖影片中因其现实关注性而屡屡被看好,这也反映了奥斯卡最佳影片的题材。

2.对战争的反思片

第26届金像奖最佳影片 永垂不朽》反映了珍珠港事件前的军中生活。二战结束后的数年 ,美国人对于军人的形象有了不同的看法,描写军中黑幕的永垂不朽》即是对此思索的作品。这部无战争场面的作品,写出了军人本色,是对战争和人的深层次的思考之作。同样以二战为故事背景的影片桂河大桥》被誉为影史上最出色的战争片之一,它将军人放在战俘营这个特殊的场所 ,对军人的原则问题作了精辟和深刻的探讨,全片深具反省意义的空间,显示 了战争的疯狂 ,具有十分深刻的思考性和现实性。1979年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猎鹿人》则描述了三个美国青年的越战创伤。起自l959年,拖延到1975年才正式结束的越南战争,不但是二战后最严重的一场战争,也是当代美国人心头抹不去的创痛。

3.爱国主义片

台湾资深影评人梁良先生称 《卡萨布兰卡 是 “不折不扣的爱国主义电影”。在情节中,编导多次安排法国人与德军之间作民族爱国心的正面交锋,到最后更是通过雷诺警长之日,把男主角从一个 “感情至上主义者”提升为“爱国主义者”,肯定了爱国主义的胜利。可见,对爱国主义的主题表现也是主流电影的题材之一,也体现了现实关注性。

二、反映爱情与伦理的影片

1.爱情片

第12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 乱世佳人》讲述了以南北战争为背景的爱情史诗。郝思嘉的多次出嫁及对卫希礼的念念不忘,与瑞特对她的迷恋,讲述了特定年代的爱情故事,在影史上具有无可取代的超然地位。第28届金像奖最佳影片授予 了写平凡小人物的爱的影片 《马蒂》该片讲述了普通男女 (无论是相貌还是社会地位)的爱情历程,历经波折却也在最后有情人终成眷属。更有讲述天真少女爱情的 琪琪》 (1959年第31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和表现 “爱情无国界”主题的 英国病人》 (1997年第69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第70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 泰坦尼克号》同样因其爱情题材大获成功。该片用沉船的悲剧来烘托爱情的悲剧,赚取了无数人的眼泪,也由于其刻画的爱情在死亡面前经受的巨大考验和爱情的伟大无私让人在人性冷漠的资本主义社会找到了些许安慰,它的主题具有强烈的现实性,它获得了空前的成功。

2.道德伦理片

1 935年的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授予了《一夜风流》,讲述了富家女与一位记者的爱情故事,该片因传达了“金钱不是万能的”这一观点,而获得好评。在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时期的美国,人们对金钱的看法改变了,而这部电影则给人以鼓舞,让人振奋,正是由于它适时反映时代的社会潮流和思想意识,与当时的社会气氛和百姓话题相契合,才引起大家的关注。影片 在江边》(第27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则讲述了良知战胜罪孽的过程。”主人公马洛伊在爱情和道德的双重鼓励下,完成了自我救赎。第6l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 《雨人同样是一部亲情伦理片,以两兄弟的手足情作为故事的主要结构,通过弟弟查理对哥哥雷蒙前后态度和心理的变化,体现了现实社会中的亲情与伦理。

三、反映社会问题的影片

1.酗酒及战后问题片

《失去的周末》是第一部以严肃态度探讨酗酒问题的电影,写出了二战后美国民众从战前的乐观开朗变得消极郁闷,影片把酒徒的精神状态刻画的入木三分。酗酒这一社会问题被该片反映得淋漓尽致。影片黄金时代(1947年最佳奥斯卡获奖影片)则反映了美国的退伍军人问题。二战结束以后,退伍军人成为新的社会问题。20世纪60年代晚期是美国社会价值观念发生根本性大转变的关键年代,经历了20多年太平的美国,突然陷入了越战的泥潭,国内掀起了反战浪潮,同时,崇尚自由,颓废,充满抗议成为美国青年的标志… 。。l970年午夜牛郎》因 “暴露社会黑暗面”,关注现实问题而获得了专家的推崇,获得了第42届奥斯卡最佳影片。

2.青少年问题片

影片 《西区故事》反映了青少年的问题。在一个叛逆的年代,青少年懵懂的爱情,他们无理由的组成的帮派帮派之间的械斗,流血和冲突,等等。影片揭示了青少年帮派械斗的社会现象,以一股无法让人忽视的力量震撼人心,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问题 ,具有高度的现实关注性。同样反映青少年和家庭问题的影片还有反映私生子的浪荡生涯的影片汤姆·琼斯》,反映家庭中母女冲突的母女情深,反映中年男性危机的 《美国丽人》等。

3.毒品问题片

l972年,第44届奥斯卡最佳影片 法国贩毒网》深刻的反映了国际毒品走私问题。影片因其主题具有强烈现实意义的优势,甚至胜过了其他影片在艺术成就上的地位。同样,第80届奥斯卡最佳影片《老无所依》也反映了毒品问题 ,揭示的是 “随着时代变迁 ,在法律管制下的和谐社会早已变了模样,被猖獗的国际毒品往来和肆无忌惮的暴力所代替,转眼之间,恍如隔世,眼前的社会早就不适合那些生活在旧时代的人们,安定与法制已成过往。”二者题材的相似性,反映的社会问题的深刻性,对社会现实的高度关注性可见一斑。

四、反映美国精神的影片

第15届奥斯卡最佳影片 《米尼佛夫人 刻画了勇敢面对战争的平民,写出了他们为了生存和正义而战斗,描述他们在战时的生活,以人道主义和人性的关怀 ,反映了民众的英雄主义,将民族团结和爱国热情自然的融人了相亲邻里的活动之中。… 影片 《浮生若梦》 (第1 1届奥斯卡最佳影片)则反映了 “明天会更好”的主题,通过夸大个人主义的价值,反映了美国人的乐观心态。它也因抓住了美国人的心理而赢得了好评,成为奥斯卡最佳影片。

随着20世纪80年代末期美国经济的不景气,民众在价值观追求上开始产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人们从外在的物质满足转而追求内在的心灵满足。同时 ,美国民众开始缅怀旧美好时光,并愿意静下心来从事历史上的反省。《阿甘正传》正是这类反映时代精神的影片的代表。阿甘一生的写照,就是美国精神的最佳典范。

通过以上论述,我们可以看到历届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的电影都或多或少的具有一定的现实关注性,它们因对社会现实的高度关注而获得了专家和观众的认可。它们的导演和编剧具有关注社会现实的眼光,它们的成功或许就缘于此。

[参考文献]

反映社会问题论文第8篇

关键词: 电视新闻; 民生问题; 十

中图分类号: G2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3)03-0050-01

前不久闭幕的十报告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这些给新闻工作者指出了明确的方向,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么作为县级电视台的新闻工作者,我们应该怎么样站在新的起点抓好宣传报道工作呢?结合实际,笔者认为,要贯彻党的十精神,提升县级电视台的社会满意度,就必须进一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宣传报道中必须让民生问题成为新闻主角。

一、正确消除县级电视新闻存在的认识误区

民生小到柴米油盐,大到社会万象和人民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可以说,需要记者报道的新闻素材很多,电视受众也不少,但是细看县级电视台,民生报道却始终处在弱势新闻状态,报道的版面很少,即使有也大多是报喜不报忧,并不能真正发挥民生新闻的社会监督、舆论导向作用。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我们发现,作为县级电视台的新闻工作者,往往在民生问题宣传上存在这样几种误区。

(一)报喜不报忧

一些新闻工作者在宣传过程中,过分强调正面宣传为主,只要是县、乡、村几级在维护群众利益上取得的成绩是大报特报,材料冗杂,报道频繁,甚至失去了新闻价值的新鲜度,使民众产生了对新闻的厌倦情绪,反而让新闻失去了原有的价值。而对一些群众敏感的焦点、热点、难点问题却唯恐避之不及,隐瞒或是缺少报道,不能直视民众的疾苦,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使新闻工作徒具形式。这种报喜不报忧现象,大大影响了新闻报道的公平、正义原则,使新闻价值和新闻意义大打折扣。

(二)怕惹祸上身

一些人认为,把客观的、实事求是的民生问题报道出去,是在揭短,是会影响领导的政绩,尤其是一些有着时间等硬性规定限制的民生问题,如果未经领导许可就报出去,会影响政府的形象,造成被动,所以宁可道而不报。怕这怕那,畏手畏脚,把一些很好的能切实放映民生问题的题材一带而过,因此造成了新闻素材的缺失,也失去了民众对新闻报道的信任度,使新闻工作处于一个尴尬的境地。

(三)角度难把握

还有一部分新闻工作者认为,民生问题涵盖面广,具有一定的政策性、原则性,由于受地理、环境和领导班子的思路影响,这些问题自己很难说透,与其难以把握,不如避重就轻,一提而过。

上述几种看法是片面的并不能代表所有记者的观点,但这些与我国的新闻宣传规定是不相吻合的,违背了新闻机构“必须坚持公平正义的价值判断,维护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要客观地反映事实真相,忠实地反映社情民意,用主流价值观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引导社会思潮和舆论走向,通过客观、真实、科学、准确的报道,推进社会文明,促成社会的和谐发展”的初衷,这些不利于新闻传播规律的思想,必须在工作中加以改正。

二、让民生问题成为新闻主角的思考

十报告在民主问题上,多处指出:“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人民健康水平”,这些论述,充分体现了我党对于关注民生,关注农民的伟大情怀和工作方向,再次把民生工作摆上了重要的议事日程,作为新闻工作者更应该敏锐把握舆论导向,发挥先锋喉舌作用,将镜头更多地对准基层、对准百姓,挖掘更多更好地社会新闻,让民生问题真正成为新闻主角。具体应该如何做呢?我提供几点建议。

(一)加强学习,领会精神

县级电视台处于宣传工作的最底层,每天都要和群众打交道。因此,想要客观地报道民生问题,就要认真学习时政信息,领会党的精神思想,学习党在农村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钻研民生问题业务知识,提升采访艺术水平,正确理解民生问题涵盖的本质内容,学会思考,把握精髓,融会贯通。

(二)作风务实,深入调研

一些民生问题通过表象很难看出本质,因此,我们要杜绝那种作风漂浮,不和群众接触,不和矛盾接触,坐在办公室里凭借想象,电话遥控采访等务虚的行为,而是要多深入基层,及时了解一线情况,和群众交朋友,把握正确的报道方向,不偏激、不被个人情感左右,当好正面报道的传播者,民生问题的宣传者和党政机关执行过程的监督者,用严谨、务实地工作态度对媒体负责,对群众负责,要确保自己所采写的报道合乎事实,发乎情理,而不是道听途说,曲解真相。

(三)敢于担当,强化服务

在民生问题的宣传上,基层新闻工作者应该具有正义感、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突出民生新闻的社会服务功能,把重点放在对于重大民生信息的提供与重大决策部署的权威解读上。要围绕菜篮子工程、道路建设工程、基础设施工程、安居工程、合作医疗、教育投入、粮食直补、救灾救济、社会减免等工作进行客观报道。真正把自己在民生问题上看到的、听到的、了解到的东西通过正常的渠道、科学的手段反映出来,成为民生问题的催化剂,成为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在报道过程中,所有新闻工作者都要严于律己,敢于担当,正确发挥正确的舆论导向监督权力。

(四)创新办法,彰显成效

在强化民生宣传过程中,我们还要积极拓展报道空间,增强民生新闻的高度和深度,力求站得更高,看得更远,视野更广。客观报道纠纷调解,又注重反映主流现象;既报道“鸡毛蒜皮”,又报道大政方针;既揭露表象,又强化系统分析,放宽眼界,既真实反映人民群众的意愿、呼声,又要加大策划宣传的力度。结合实际,要把精力向民生问题转变,着力应该在三个方面下功夫。

1.要善于捕捉

要充分发挥信息员身在基层,发现问题及时的优势,调动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在极短时间内真实、快捷地报道问题。

2.要敢于碰硬

民生的问题一直以来受社会各界的重视,因此,在报道民生问题上,要坚持动真碰硬的原则,只要是发现事实真相,就要坚持原则,不被一些势力左右,真实地反映群众意愿,做好政府的宣传工作,切实为民生工作做好舆论导向作用,积极探索更有效的工作方法,提升新闻形象,提高新闻质量,发挥新闻该发挥的作用。

3.要形式多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