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经济效益审计毕业论文

经济效益审计毕业论文赏析八篇

时间:2023-03-21 17:08:28

经济效益审计毕业论文

经济效益审计毕业论文第1篇

一、基本条件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祖国,遵守宪法和法律,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与敬业精神,积极为地方现代化经济建设服务。

二、学历和资历

申报地方经济师任职资格,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大专学历,取得助理经济师职称三年以上。

2.中专毕业,从事专业工作八年以上,取得助理经济师职称三年以上(职业高中、技校、高中毕业,从事本专业工作十二年以上,取得助理经济师职称四年以上),经大专水平考试合格,可申报评审。获得国家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认可的大专专业证书,或电大、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专业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六门以上单科结业证书者可免试。

本科毕业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满四年;大专毕业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满六年,可直接申报中级职称。

中专毕业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满十年;职业高中、技校、高中毕业后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满十五年;无以上学历,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满二十年,以上人员须参加市职称办认可的相应级别的专业培训,经考试取得合格证书,可直接破格申报中级职称。

三、工作能力和经历

申报地方经济师应具有相应的经营管理经验,较高的专业水平,熟悉国家现行的有关经济法规并能在工作中加以运用,为本企业的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在任助理经济师期间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具体组织实施完成市、区级以上新产品开发的企业主要经营者,经主管财务部门认可,取得较好经济效益,在创优新产品工作上成绩显著,为苏州市以上主管部门认可,产品市场较好,优新产品产值占本企业总产值50%以上。(年创利税100万元以上)。

2.在县级市、区范围内属经营好、效益好、有影响的骨干工业企业(年销售额3000万元左右,年创利税300万元以上),或流通行业(年销售额1亿元左右,年创利税1千万元以上)中担任企业经营管理主要负责人二年以上,任职期间工作突出,对企业发展有较大的贡献。

3.苏州市级技术进步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明星企业、或累计获得县级市以上明星企业称号两次以上企业的主要经营管理者,近年来企业管理成绩突出,经济效益明显。

4.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中,贡献突出,组建企业集团公司,形成规模效益;推行股份合作制等经验得到苏州市主管部门表彰并推广应用。

5.参与设计制定先进的企业管理制度,使企业管理规范化,效果明显,得到苏州市主管部门表彰,被推广应用。

四、业绩和成果

企业经营管理工作取得的成果和业绩是评定地方经济师的重要依据,在任助理经济师期间取得下列业绩之一:

1.在任现职工作期间,从事的经济专业工作受到苏州市条线主管部门或当地政府表彰奖励。

2.获得苏州市表彰的优秀专业技术人员、厂长(经理)、农民企业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市县劳动模范。

3.在苏州市级刊物,学术会议上发表交流学术论文、技术报告(总结)两篇以上;或在县级市学术会议上交流学术论文、技术报告(总结)三篇以上。

4.长期在经济岗位工作,担任较大规模企业主要经营管理人员连续三年以上,并担任过本专业中专及以上水平专业课教师,得到有关部门表彰的。

凡不符合学历或任职年限要求,需要破格的人员,除符合其它条件外,应具备本文第三条款和第四条款规定条件中的共三条。既不符合学历要求,又不符合任职年限要求的,除符合其它条件外,应具备本文第三条款和第四条款规定条件中的共四条。

破格人员申报地方经济师的材料,在送交评审委员会前,应分别经市、县级市职称办审核。对极少数学历、任职年限与本文要求相差甚远,而成绩特别突出,应符合本文规定的多项条件。

鉴于经济系列初级职称多年来未开展评审工作的实际情况,目前申报评审经济师暂不强调是否具备助理经济师职称。符合专业工作年限规定的可不作越级申报,评委会应着重对其能力与水平的考核评审。

经济效益审计毕业论文第2篇

【关键词】 独立学院 办学 绩效审计

在2003年4月23日教育部印发的[2003]8号《关于规范并加强普通高校以新的机制和模式试办独立学院管理的若干意见》中,提出了以“独立学院”这一概念来对这种办学模式下的二级学院进行定义,并对如何规范独立学院的管理提出了具体规定,指出独立学院是按新机制、新模式举办的本科层次的二级学院,它是普通高校的优势办学资源与优质社会资本相结合的民办高等教育机构,它必须拥有独立的校园和基本办学设施,实行相对独立的教学组织和管理,独立进行招生,独立颁发学历证书,独立进行财务核算,并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自1999年6月诞生以来,经过9年的艰苦创业和积极探索,独立学院以其“民、独、优”的新模式、新机制,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获得了飞速的发展。2008年《中国教育与培训业研究报告》中数据显示,2007年全国共有独立学院318所,独立学院在校学生人数186.62万人,这一数据已经和10年前我国普通高等教育招生的总人数基本持平,可以说目前独立学院已经承担了30%以上本科生的培养任务。

一、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现况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日益深化,高等教育办学规模和办学层次的不断扩大,带来了对教育经费需求的急增,而我国教育资源在总量上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大多只是维持性的,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办学经费需求与有限教育资源供给的矛盾十分突出;同时因受到教育机制和管理体制等方面因素的制约,办学经费又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低效率配置,导致出现了教育资源浪费、教育投资绩效不高的现象。创办独立学院,利用普通高校的优势办学资源整合社会办学力量,将公办普通高校的优质办学资源、优良教学传统、优秀师资队伍、高水平管理效率与社会资本结合起来,多渠道、多形式吸纳企业、个人等社会资金,盘活社会资金,扩大办学渠道,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当前高等教育的供需矛盾,并促进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

二、绩效审计以及对独立学院办学进行绩效审计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绩效审计”(PerformanceAuditing)这个概念是美国人阿瑟・肯特在1948年最先提出的,20世纪70年代美国又率先提出了“3E”审计,即经济性审计(Economy Audit)、效率性审计(Efficiency Audit)和效果性审计(Effectiveness Audit),并将其学术定义为“绩效审计”,随后绩效审计在西方各国得到了迅速的推广,各国在摸索绩效审计实践经验的同时,在理论上对绩效审计也进行了积极的探讨,仅绩效审计的学术定义就有多个版本,在英国,人们称之为“货币价值审计”(Value for MoneyAudit),在加拿大,人们称之为“综合审计”(Compre hensiveAuditing),在德国,人们称之为效率审计(Efficien cyAuditing),而在瑞典则被称为“效果审计”(EffectivenessAu diting),尽管当时的学术定义表述不一致,但其审计的核心内容归纳起来不外乎是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三个方面。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1986年4月在澳大利亚悉尼召开的最高审计机关第十二届国际会议上建议学术定义采用“绩效审计”,并一致认为绩效审计也就是围绕“3E”进行的审计。

绩效审计强调的是一个组织在资源配置及利用上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其中经济性是前提,效率性是过程,效果性是目的,其审计的着重点在于资金投入的经济性、产出的效果性、资金使用的节约性、资源利用的合理性以及管理方法的科学性等方面。和其他普通高等学校一样,独立学院办学的效益主要体现在:投入的经济性、管理的效率性、产出的效果性三个方面。在投入上,表现为资金使用是否节约,物质资源是否得到了充分利用,教学教辅及工勤管理人员的配备是否得当;在管理上,表现为机构设置是否科学合理,办学机制是否灵活适用,管理方法以及手段是否先进有效;在效果上,表现为是否培养出数量多且质量高的实用型人才。和普通高等学校不同的地方是国家对独立学院几乎没有政府财政性投入,独立学院建设、发展所需经费及其他相关支出,均由合作方承担或者以民办机制筹措解决,独立学院运用合作方投入或自身筹措的经费,从基础设施、师资力量、仪器设备等方面进行投入来完成教学教研任务,以达到为社会培养出一定数量和质量、合格的专门人才的目的。于是,高等教育整合社会资源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自然成为政府、公众以及其他利益者关注的“焦点”。

三、对独立学院办学进行绩效审计的内容

1、资金投入的经济性

其侧重点在于评价学院在人、财、物等各方面投入的合理性及有效性,包括人员及机构配置的合理性,房屋、仪器设备等物资资源配置的合理性及其使用的有效性等等,旨在厉行节约,避免资源浪费,力求以最小的耗费获得最大的效益。

2、教学管理的效率性

其侧重点在于检查教学运行中各项管理工作的方法或手段的先进性、有效性,检查各项管理制度是否建立健全并贯彻落实,旨在促使管理方法或手段的改进,完善并落实各项管理制度,充分发挥管理职能的有效性,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

3、学院运行的效果性

其侧重点在于评价学院运行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包括资金使用是否达到预期效果、培养学生的数量和质量是否符合预期要求及学院运行产生的办学效益和社会影响等。

四、构建独立学院办学绩效审计的指标体系

由于对学院进行办学绩效审计的主要内容是对学院办学投入的结果进行追踪问效,而学院办学投入的绩效既表现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又表现为直接效益和间接效益、近期效益和远期效益,因此,在构建绩效审计指标体系及设置绩效审计指标时应注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尽量采用能够量化的指标,并根据各指标对学院整体绩效的重要程度赋予各指标的权重,对可以量化的指标值必须设置标准值以比较被审计项目的绩效分值,而对于各指标标准值的设定则可以通过专项调研,也可以借鉴国内外已经成熟且得到公允的指标值作为该项指标的标准值。独立学院办学绩效审计指标体系可以考虑设置以下几类指标:一是衡量产出绩效的总量指标,它是从总体上衡量办学经费的利用效率,可从教育成果和社会影响等方面来进行考核;二是衡量支出经济性的指标,可从人力资源利用效率、物力资源利用效率、财力资源利用效率等方面来进行考核;三是衡量学院管理效率的指标,这一指标很多,不同的独立学院可根据学院的实际情况结合评价的需要选择不同的指标侧重点。

1、衡量产出绩效的总量指标

(1)衡量教育成果的指标。如果把学院比作工厂,那么学院培养出的毕业生就是最终的产成品。衡量工厂优劣的重要标准是其产品质量的高低,衡量学院教育成果优劣的重要标准自然就是学生的达标率、毕业生的就业率以及对学院毕业生服务的满意度,可通过对毕业生就业去向进行追踪建档结合抽样问卷调查来完成指标的分析,一般说来,学生达标率、毕业生就业率以及社会满意度越高越能够体现学院教育成果显著。

英国大学管理统计和绩效指标体系第二次公布的39项指标中就包含了毕业生就业率,并建议取值毕业六个月后的当年毕业生就业人数。

(2)衡量学院社会影响的指标。独立学院既是高等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必须不断地进行自我完善,以求发展壮大,更好适应社会的需要。在进行投资、培养人才的同时,其社会影响力也在日益发生变化,对学院社会影响力的评价可通过其办学效益及生源增长率得到反映:

2、衡量支出经济性的指标

(1)衡量人力资源利用效率的指标。学院人员按其类别大致可分为教学教辅人员、思政工作和行政管理人员、工勤人员三类。只有对人员类别进行科学合理的划分,才能对人员结构的合理性以及各类人员的工作效率进行考核,促进学院各类人员岗位设置的合理化,最大限度地节约人力资源,人力资源利用效率可通过以下几个指标来进行考核:

该指标反映了每个教职工每年所带的学生人数,一般来说,学院教职工所带的学生数越多,效率也越高,但也不能一味地追求这个指标值的最大化,毕竟教职工的精力有限,当比率达到一定程度时,其产出的效果就有可能会受到影响。

该指标反映了每个专职教师每年所带的学生人数,该指标值不能过低,师资严重不足就会直接影响教学质量,从而影响到学院产出的效果,但也不能过高,否则会降低人力资源的利用效率。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独立学院教育工作合格评估方案研究课题组在《普通高等学校独立学院教育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中提出综合、师范、民族工科、农林、财经、政法类独立学院师生比达到合格的标准值是1∶18。

该指标值越小,反映学院非教学人员越多,有可能存在机构臃肿、管理和后勤服务人员比例过高、人浮于事的现象,考核此指标可促使缩减非教学人员,提高人力资源利用效率。另外,还可以辅以工作量指标来考核教学教辅人员的工作效率:

教学教辅人员平均工作量(课时)

(2)衡量物力资源利用效率的指标。独立学院的物力资源包括房屋建筑物、仪器设备等固定资产、教学实验材料、低值易耗品等,考核的目的在于保证学院资产的完整性以及促进其使用效率的提高,可通过以下几个指标来进行考核:

在保证学生培养质量的前提下,生均固定资产的占有量要尽量减少。

教学仪器设备值占全部仪器设备值的比重

通过考核分析这类指标,可全面了解学院现有的办学条件以及资源配置情况,促使学院充分利用现有的物力资源并进行合理的资源配置。

(3)衡量财力资源利用效率的指标

可从反映经费内部结构的有关指标来考核各项财力资源投入的效率及合理性:

人员经费占年度经费支出比重

对此类指标的考核可促使学院将有限的资金更多地投入到能够提高产出效益的地方。一般而言,在学院全部的教育事业经费支出中,如果人员经费所占的比重过大,则不利于改善办学的物质条件,不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因此,人员经费在全部教育事业经费支出中所占的比重越小越好,相对而言教学经费在全部教育事业经费支出中的比重则越大越好。

3、衡量独立学院管理效率的指标

衡量学院管理效率的指标有很多,不同的独立学院可根据学院的实际情况结合评价的需要选择不同的指标侧重点,一般可以通过生均成本来得到体现:

该指标综合反映了学院培养一个学生当年开支的经费数额,与全国同类学院相比较如果生均经费开支要少,说明该学院管理手段科学,注重经济效益;与自身上年度相比较生均经费开支如果有所减少,就说明提高了管理效率,提高了经济效益。

通过对独立学院办学的绩效进行审计,对独立学院办学效益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将评价结果与学院总体发展规划、经费投入方向、资金支持重点、责任人的业绩考核挂钩,真正做到对办学投入的追踪问效,促使独立学院改善财务管理,促进独立学院办学过程中人力、物力、财力的节约,充分挖掘和利用教育资源,实现学院资源的合理有效使用,提高办学效益,促进学院的可持续发展,并引导教育投资者对教育的正确投资,全面推行素质教育,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 巴能军:办好独立学院促进高教发展[N].光明日报,2005-11-21.

[2] 顾美玲:独立学院发展的思考[N].中国教育报,2007-5-22.

[3] 赵保卿:绩效审计理论与实务[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4] 李娟:公共支出绩效审计理论与实践探讨[DB/OL].国家审计署网站,2008-8-21.

[5] 韦小泉:浅析高校绩效审计[J].中国内部审计,2006(1).

[6] 厉国威、安玉琴:新公共管理背景下的政府绩效审计[J].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2005(7).

[7] 刘研杰:高校预算执行绩效审计评价体系探析[J].财会通讯,2007(5).

[8] 刘研杰、李煜均:高等学校绩效审计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8(12).

经济效益审计毕业论文第3篇

     写会计审计毕业论文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理论联系实际,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得到从事会计审计相关的基本训练,小编为大家推荐介绍会计审计专业毕业论文题目大全,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1.会计越发展 政治越文明——论会计审计的政治环境及其在政治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2.信息环境下会计审计诚信问题之我见

3.当前企业会计审计诚信问题研究

4.论现代企业会计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5.现代企业会计审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6.关于加强企业会计审计的思考

7.信息环境下会计审计的诚信问题之我见

8.世界银行充分肯定我国会计审计准则改革成就——解读世界银行《中国会计审计评估报告》

9.浅析会计审计中的会计核算方法

10.国际化会计审计人才培养策略研究

11.政府购买会计审计服务的绩效评价研究

12.公允价值会计审计研究动态:国际视野与无形资产视角

13.当前我国企业会计审计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14.会计审计独立性的影响要素及措施分析

15.现代企业会计审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16.分析会计审计对财务管理的促进作用

17.公允价值计量:中国引入绿色GDP理念和环境会计审计的重要前提

18.会计审计风险因素与信息化审计策略研究

19.探析会计电算化下的企业内部控制审计策略

20.会计审计风险因素与信息化审计对策探究

21.关于信息环境下会计审计诚信问题的思考

22.云计算的发展及其对会计、审计的挑战

23.会计审计与会计财务核算的研究

24.中国企业境外上市、会计准则趋同与会计审计跨境监管——由中概股风波谈起

25.会计审计风险因素与信息化审计策略研究

26.关于现代会计审计技术的思考

27.国际会计公司成员所的审计质量——基于中国审计市场的初步研究

28.基于信息环境下会计审计诚信价值的研究

29.基于信息环境下会计审计诚信价值的研究  

30.浅谈会计审计对企业经济效益的影响

31.电算化条件下会计审计监督和风险防范

32.对会计审计实验教学评价标准与环节设计探讨

33.谈提高会计审计质量与会计监督的措施

34.我国会计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35.提高会计审计质量和会计监督的策略探讨

36.会计审计以及会计财务核算浅析

37.探究企业会计审计诚信问题

38.试论会计审计风险因素与信息化审计策略

39.会计审计在企业经济效益探讨

40.分析现代企业会计审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41.试论会计审计风险因素与信息化审计策略

42.会计审计对企业经济效益的影响分析

43.中国商业银行会计和审计的现状与未来

44.会计审计制度改革中审计稳健性的概念体系构建

45.对企业会计审计存在问题的分析

46.提高企业会计审计质量和会计监督的策略探讨

47.面向信息环境下会计审计诚信问题研究

48.论公允价值会计审计理论与实务中的若干重大问题

49.现代企业会计审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50.信息环境下会计审计诚信问题分析  

51.会计审计对工程财务管理的促进意义研究

52.会计审计的风险影响原因分析和信息化审计对策探微

53.基于信息环境下会计审计的诚信价值的研究

54.信息环境下会计审计中的诚信价值分析

55.对于会计审计独立性的影响要素及措施分析

56.解析会计审计与会计财务核算

57.探析提高会计审计质量和会计监督的对策的分析

58.浅谈会计审计对企业经济效益的影响

59.论企业内部会计审计

60.会计审计的诚信价值与信任机制重构

61.探讨信息环境下会计审计诚信问题

62.国际化会计审计人才培养策略

63.中国会计审计准则建设的历史丰碑——中国会计审计准则体系会上的发言摘要

64.简析信息环境下会计审计的诚信问题及建议

65.探讨会计审计中的诚信价值的重要性

66.新会计准则下公路管理单位会计审计相关思考

67.对企业会计审计存在问题的分析

68.会计审计与会计财务核算的若干研究论述

69.会计审计对财务管理的促进意义研究

70.现代企业会计审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71.浅析在国营企业会计审计工作当中的经验

72.海峡两岸会计审计高等教育资源共享机制研究——以福建省先行先试为平台

73.国际化会计审计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

74.会计审计中的诚信价值考量

75.我国会计审计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

76.会计审计质量与会计监督的提高途径分析

77.企业会计审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78.美国会计审计准则的国际趋同及其启示

79.国际会计审计及其监管的最新发展与中国对策——欧盟国际会计审计发展大会综述

80.内部控制审计对会计盈余质量的影响——基于沪市A股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

81.对新会计准则下公路管理单位会计审计的若干思考

82.解析会计审计与会计财务核算

83.现代企业会计审计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应对策略探讨

84.探究关于加强企业会计审计的思考

85.现代经营理念下企业的会计审计问题及对策

86.提高会计审计质量和会计监督的策略探讨

87.浅谈会计审计对企业经济效益的影响

88.会计审计准则体系:中国会计审计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

89.会计审计中的诚信价值与博弈分析

90.探析会计审计对企业经济效益的影响

91.探讨企业会计审计对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影响

92.新会计审计准则对遏制会计信息失真的作用

93.对企业会计审计存在的问题分析

94.新会计准则下的衍生金融工具及其审计风险

95.加强企业会计审计的有效策略分析

96.会计审计工作对优化企业财务管理的路径构建

97.会计独董、治理环境与审计委员会勤勉度

98.会计信息化审计方法初探

经济效益审计毕业论文第4篇

一、编写步骤

首先,对审计报告进行调整。审计组根据被审计单位对审计报告(征求意见稿)的反馈意见做必要的修改(提出修改的理由),在报告内容修改的基础上,对审计报表数字进行相应的调整。

第二,审核、提炼审计报告。根据审计结果报告的要求,对审计报告在文字内容上进行取舍,对前言和基本情况进行简单的概述;对审计查出的反映资产负债损益不实的问题,用数字进行归并,以此作为确认后的审计调整数,用以与被审计单位财务数据进行比较,以反映会计信息真实程度,同时计算相应的指标比率,为审计分析、评价做准备。

第三,对审计报告中的审计查出的问题进行归类,研究用于评价的措辞,在提供素材上做准备。应把涉及企业领导人的经济责任和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问题分开,用以分别反映企业领导人做出的重大决策、应负责任以及个人的廉洁自律情况和披露企业的资产质量、经营效益情况、内部控制设置、执行及审计查出的主要问题。

第四,依据归并整理的素材,撰写审计结果报告。根据审计结果报告的模式,列示审计前言、基本情况、评价、审计查出的问题。

二、报告格式和内容

1.格式

报告标题:统一为《审计署关于×××(单位)×××(被审计人员姓名)同志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的报告》

报告主送:中共中央组织部

报告抄报:×××领导

报告抄送:中央企业工委、所在企业监事会主席

主题词:审计 经济责任 报告

2.报告内容

通常分为几部分,包括前言、基本情况、审计评价、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附件。

前言部分简要概括为:

依据——根据中办、国办《国有企业及国有控股企业领导人员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暂行规定》,受中共中央组织部委托

范围——审计时间、被审计单位任职期限

其他——审计方式、审计承诺、完成情况等

正文可分为如下几部分:

被审计单位基本情况(如被审计人员所在单位情况较为简单,也可将基本情况放在前言部分,不予单列)主要为,企业基本情况(历史沿革、机构设置、人员情况、主要财务指标等)和被审计人员基本情况(出生年月、工作经历、任期年限等);法人代表的任期目标和任期指标完成情况(以上任时为基期进行比较,基期数可以用注册会计师审定数)。

具体为,被审计单位的性质、成立的时间,历史演变过程、经营范围,行政、财务隶属关系,下属单位构成、机构设置、人员情况。审计年度被审计单位上报财务指标状况(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和损益,企业领导人任期内创利、增亏或减亏情况);审计确认的各种财务指标情况(同上),对比会计信息失真程度。

审计做法,包括重点审计、审计调查和抽查、延伸。审计资产占被审计总资产的百分比。

审计评价,简要概述经审计可以确认的被审计人员的经济工作业绩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应负的责任和其他相关评价。主要业绩,如不突出,内容不多,也可以将这部分概括到“审计评价”中去,不予单列。

评价时,首先要有总体评价,勾勒出被审计人员的整体状况,包括管理水平、决策意识、廉洁自律等反映领导人素质的内容。具体对重大经营决策,如企业发展战略上的重大举措、公司结构调整、对外投资、担保、借款等,这些决策的效果如何进行评价,看是否给企业带来效益,还是使企业背上了负担,领导人员应负的责任;对管理水平的评价,看企业是否是整体一盘棋,制度规定的健全、有效,令行禁止,还是各自为政;看企业的民主气氛如何,有无领导个人说了算等;廉洁自律看企业领导人有无假公济私等行为。

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主要表述经审计确认后的被审计单位的状况,包括会计信息存在的问题、资产质量存在的问题、重大决策存在的问题、遵纪守法和内部控制、管理存在的问题等。

附件:×××署审计组《关于__领导人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报告》(征求意见稿)的意见

三、编写的要求

企业领导人员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报告应遵循,事实清楚、客观公正,全面反映、突出重点,表达准确、格式规范,层次分明、结构合理。报告体现出形式统一、结构严谨、观点明确、条理清晰、用词恰当、数字尽可能用较大数位表述,一目了然。

四、撰写审计结果报告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评与审的关系

经济责任审计内容和作用具有鲜明的特点,内容上经济责任审计报告的核心在于企业法人在任职期间履行经济责任的综合评价,报告作用在于为组织部门考察、任用干部提供量化的依据。这就要求审计人员审到哪、查到哪,就评价到哪,因此要特别注意,第一,审计不仅仅就是查错找问题,而是全面评价,好的要肯定、错的要指出,但前提必须是审计确认的结果,而不是照抄被审计单位提供的资料。否则,报告仅仅充当“传话筒”,评价与事实是否一致,无从知道。如果对查出问题的评价是有审计事实依据的,对好的业绩评价是照抄被审计单位提供的材料,审计报告也同样有失公允。第二,审计的覆盖面为70%,就评价70%,而不能凭道听途说,就作为问题妄加评论。

——评价的时限

评价的时限严格地说,就是应该按照企业领导人任职的起始逼诶雌兰郏谑导什僮髦校苣寻斓健S捎谖夜峒票ǜ妫凑兆匀还甓确从常沃捌谙抟话阄吃履橙铡R虼耍兰凼毕抻牖峒票ǜ媸毕薏灰恢拢兰凼毕廾挥型暾幕峒圃露仁荩蛊兰畚薹ò斓健3鲇谡庵衷颍饩鸵笊蠹频氖毕藓推兰鄣氖毕蓿《ㄎ笠盗斓既说娜沃捌鹗际彼诘哪甓龋虼似兰鄣氖毕抻肷蠹频氖毕抻σ阅甓任兰鄣恪A硗猓兰鄣氖吕匦胧瞧笠盗斓既说摹叭纹谀凇钡氖拢纹谇昂腿纹诤蠖疾灰兰邸?

——报告的重点

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报告重在评价,就是审计部门要对企业领导人的经济行为做出评价。如果总是停留在“收入、成本”别人都知道的问题上,报告也就失去存在的价值,也就不能体现审计的高层次。在具体运作中怎样才能达到这种要求,就要审计的重点放在本部,以本部的财务状况和重大决策为主线,向二、三级单位扩展,不要没轻没重一把抓。二、三级单位审了许多,时间浪费了,工作也很辛苦,但不得要领,到真正写报告时就会感觉没素材,该汇总的问题汇总不上来,弄来弄去,只能做表面文章。因此,审计结果报告的核心在于评价,审计的内容要与企业领导人联系的密切,做到了这一点,审计结果报告就会好写一些,工作也就做在点子上了。

——“信息失真”要有针对性

对审计查出的一般违纪问题,通过审计报表进行汇总,用被审计单位上报的财务数据与经审计确认的财务数据进行对比,以评价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程度。对比会计信息失真程度,把握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的不真实,是存在本质上的不同,应该区别情况加以分析、评价,损益表的失真,直接影响资产负债表的真实程度。资产、负债和损益同样的差错率,反映问题的性质是不同的。要分析失真的原因,看是登录账、会计核算或合并报表计算差错,还是人为的调剂损益,假冒功名。分清是工作上的失误,还是恶意所为。不能简单以“失真”两个字做结论。

经济效益审计毕业论文第5篇

关键词:建设工程;造价确定;预算;结算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一、概述

众所周知,建设工程造价的合理确定,是各投资主体、施工企业和建设工程造 价管理部门共同关注的焦点。建设工程造价管理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合理确定、有效控制”是其出发点和归宿。建设经济效益从不同的角度来考察有两种不同的内容:一是对于业主来说,就是以尽可能少的投资或以同样多的投资获得较大的投资效益;二是对于承包商来说,则是在建成符合业主或国家规定的标准要求的建设项目的同时,尽可能地降低成本以赚取更多的利润。前者要求少花钱,多办事;后者要求办好事,多赚钱。工程预结算就是在这一矛盾的对立统一的运动过程中进行的,它的每一个阿拉伯数字都代表着金钱,关系到业主和承包商的切身利益。过去在国家基建投资占主导地位的情况下,绝大多数是花国家财政的钱。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基建投资结构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投资主体出现了多元化的趋势,据我省近五年有关统计资料表明,国家投资比例大大减少,仅占社会总投资的20%,而中外合资、外商独资、个人出资项目剧增,多达80%。不论是国家的投资还是私人的投资,业主与承包商的利益分配和效益核算都是不可回避的矛盾。如果这一矛盾解决不当,就易造成工程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给竣工项目日后使用带来了质量和安全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要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客观、公正、科学地做好工程造价的预结算审核。下面就这一问题,结合自己多年来在工程造价的预结算审核工作中的实践,浅谈个人的看法。

二、工程造价构成与审核的意义

2.1工程造价构成

工程造价是工程项目按照确定的建设内容、建设规模、建设标准、功能要求 和使用要求等全部建成并验收合格交付使用所需的全部费用。根据原国家计委审定(计办投资【2002】15号)发行的《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已经建设部(建标【2003】206号)颁布的“关于印发《建筑安装工程费用项目组成》的通知”,我国现行工程造价的构成主要划分为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用(由设备原价、设备运杂费组成)、建筑安装工程费用(由直接费、间接费、利润、税金组成)、工程建设其他费用(由土地使用费、与项目建设有关的其他费用、与未来企业生产经营有关的其他费用组成)、预备费(由基本预备费、涨价预备费组成)、建设期贷款利息、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等几项[2]。

2.2工程造价审核的意义

工程造价的预结算审核是合理确定工程造价的必要程序及重要手段,也是控 制工程造价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对预结算进行全面、系统的检查和复核,可及时纠正所存在的错误和问题,使之更加合理的确定工程造价,达到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的目的,保证项目目标管理的实现。

三、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

3.1审核前的准备工作

收集并熟悉设计施工图、招标文件、投标文件、工程施工合同、施工组织设 计等相关工程造价的有关资料,整理好会议记录、设计变更和施工签证单,以及相关的工程造价信息资料等。

深入工地现场了解实际情况,对现场施工工艺和材料使用进行记录、取证, 并与图纸和招标时的要求进行比较,为工程结算审核提供依据。对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生的设计变更和现场签证进行核实,对工程量确认。掌握工程变更情况,核实工程量。

具体了解工程所在地区的综合预算定额、建筑材料预算价格、间接费用和计 取费用的有关规定文件。

3.2审核的内容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审查设计变更内容是否符合规定。审查设计变更内容与原工程预算是 否重复列项,签证单的内容是否合理,如有不当之处,应及时与签证人员联系补充修改。

第二、审查手续是否符合规定。凡设计变更和施工签证单都应有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的盖章及现场人员的签字。较重要的设计变更还应有设计单位有关人员的签字,方能生效。手续不全者不予计算。

第三、审查内容是否清楚。设计变更和施工签证单都应资料齐全,内容表达清楚。设计变更应满足做增减预算的要求。如有的变更内容不清楚或过于简单,应核实具体内容情况,补充设计变更签证。

第四、审查签证是否准确。有无把不属签证范畴的内容列入签证参与决算的情况。

结束语:综上所述,工程造价的预结算审核是一门专业性、知识性、政策性、技巧性 很强的工作。因此除了不断提高工程造价执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外,还需要我们在工作中不断学习、总结和提高。做到既专业又细心,当然更要在遵循法律、法规的基础上,结合正确的工作方法和丰富的业务知识,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京都名师论文中心成立于2000年,是中国最顶级的论文工作平台,致力于为全国各类客户提供论文指导、服务,以提供高品质毕业论文服务为己任,是全国唯一一家依托北京各大高校学术资源、设置在北京大学校内的服务机构。一直以来,京都名师致力于对高品质会计毕业论文、会计学专科毕业论文的传承与传播,对中国高品质原创论文事业的推动,已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和赞誉。

参考文献

[1] 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M】. 北京:中国计划出 版社,2003.

[2] 柯洪.《工程造价计价与控制》[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6.

[3] 刘伊生.工程造价管理基础理论与相关法规[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3.

经济效益审计毕业论文第6篇

审计目标是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层次发展,有关法律,法规的不断健全和完善,企业的会计行为将逐步走向规范。因此,注册会计师审计的主要目标将不再是会计报表的“三性”鉴证,而应向管理的领域有所深入和发展。

一、从审计的产生和发展论审计目标

独立审计产生于工业革命时代。那时,财产所有者对财产经营者最关心的是其真实性。他们想了解会计人员是否存在贪污、盗窃和其他舞弊行为。因而,此时的审计目标是查错防弊。

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企业规模的日益扩大,会计业务也日趋复杂,此时,审计对象已由会计账目扩大到资产负债表,审计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对资产负债表数据的审查,判断企业的财务状况和偿债能力。在此阶段,查错防弊这一目标依然存在,但已退居第二位,审计的功能从防护性发展到公证性。

进入20世纪30~40年代,随着世界资本市场的迅猛发展,证券市场的涌现及广大投资者对投资收益情况的关心,整个社会注意力转而集中于收益表上。特别是1929~1933年间的世界经济危机,从客观上促使企业利益相关者从仅仅关心企业财务状况,转变到更加关心企业盈利水平和偿债能力。在此期间,审计总目标是判定被审单位一定时期内的会计报表是否公允地反映其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以确定会计报表的可信性。

20世纪中叶以后,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发展到垄断阶段,各经济发达国家通过各种渠道推动本国的企业向海外拓展,跨国公司得到空前发展。国家间资本的相互渗透,使审计对象日趋复杂。激烈的市场竞争,使审计目标也从原来的仅限于验证企业财务报表的公允性扩展到内部控制、经营决策、职能分工、企业素质、工作效率、经营效益等方面。因此,经营审计、管理审计、绩效审计等便从传统审计中分离出来,评价企业工作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成为独立审计工作的主要目标。

二、从市场经济的发展论注册会计师的审计目标

经济的发展,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为了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可谓煞费苦心。因此,注册会计师单纯的报表审计并不能解决企业所关心的问题,企业迫切需要事务所能通过审计,为其在改革管理体制,改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等方面,提供信息,提出建议,给予帮助。但很多事务所尚无足够的能力或尚未注意紧扣企业想要解决的问题进行工作。这也是企业对社会审计缺乏内在需求的原因之一,应引起事务所的足够重视。注册会计师应牢记,客户是上帝,企业的需求就是注册会计师的审计目标。

经济效益审计毕业论文第7篇

关键词:高等学校;绩效评价;投入产出比

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重视效益,关注赢利能力和股东权益回报水平,从财务角度设计了如杜邦财务分析法等对企业的绩效进行评价。随着高等教育体制不断改革,高等院校的经费来源主体已经由单一的国家演变成国家、个人、企业、团体等多元化主体,科学评价高校教育资源的使用状况和收益状况逐渐被各资金来源主体所关注。

我国在新预算法中多次强调了“绩效管理”,并指出编制预算要参考“有关支出绩效评价结果”。全国人大在出具的预算审查报告,也提到了“从项目编制、到执行、再到结果检验,都要引入绩效管理,要从‘一拨了之’转为重视资金的使用效率”。在《审计署“十二五”审计工作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到“加强对专项资金的审计,关注政策措施执行效果和资金使用效益”,“提高财政资金和公共资源管理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以及“建立财政绩效审计评价体系和其他审计绩效审计方法体系”等关键语句。

当前,很多高校在编制内部预算时,多采取了“上下结合、分级编制、逐级汇总”的混合式方式编制。高校各部门或学院在预算工作中重视资金争取,而忽视资金使用效率,在资金使用上,存在一些资金浪费和资金使用效率不高的现象。这样造成原本就趋于紧张的高校财务资源愈加闲得紧张。同时,当前很多高校开展的各类考核体系,更多的只是关注“绩”,往往忽略了“效”。本文则将基于绩和效两个共同角度,对高校资金使用过程及产出尝试建立综合分析。

一、已有研究成果

目前,相关的绩效评价理论研究层面的成果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是教育支出预算绩效评价,另一个方面是高校财务绩效评价。

教育支出预算绩效评价是以国家投资主体为角度设计的,体系主要反映财政投入带来的“收益”,该收益更多体现了教育的公益属性,并未特别强调产生的经济效益。如广东省财政部门开展的绩效考核体系就从投入分析、利用效率、产出效益、发展潜力几个一类指标来构建。投入分析:侧重体现“财政资金”投入带来的投入乘数(如创收能力、科研收入等);产出效益:反映投入产出成果(如万元培养学生、教师科技成果、科技成果转换等):利用效率:考察资金使用效率(如师生比、生均培养成本、业务费占比、专任教师占比、毕业生合格率等);发展潜力:从可持续发展角度来看(教师博硕比例、资产增长率、一次性就业率等平均情况)。

在已有关于高校财务绩效评价研究的成果中,高校财务绩效评价主要围绕资金筹集、资金运行效率、资金运行绩效、财务发展潜力几个方面来构建,资金筹集:侧重体现经费自给情况(如自筹经费占比等);资金运行效率:主要反映对资源的占用情况(如教职工人均支出、教学等支出占比、人员支出占比等);资金运行绩效:主要反映资源投入的产出等(如科技成果、就业率等);财务发展潜力:主要通过财务指标反映财务状况(如收支比、收入增长率等)。

二、高校绩效考核指标体系设计及应用

本文将从另外一个角度,尝试对高校二级学院的绩效开展评价。杜邦财务分析法设计了完整的指标分析体系,其中最关键的分析指标是“净资产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收益率/净资产,它反映了股东权益回报率。本文将参照类似指标,拟设计一个“投入产出比”指标进行分析。投入产出比=产出指标/投入指标。

(一)考核指标体系设计

指标的选择除考虑能够反映实际投入产出外,从实践角度,还着重考虑了指标数值获取便利性问题。

1.投入指标

教学资源投入主要包括软硬两个方面的投入。硬件资源投入主要是指资产投入,其指标有教学行政用房建筑面积、教学实验设备原值、图书资产原值。实际分析时,从学校层面考核二级学院的绩效时,可选择学校提供给二级学院的房屋建筑面积,以及尤其管理的固定资产使用原值。

软投入主要是指人员投入和资金投入,其指标有生师比、教职工人数及职称构成、资金投入。在实际分析时,可选择能够反映上述内容的学校拨给二级学院的公用经费以及和二级学院的人员经费支出。

由于二级学院公用经费支出中会发生资产采购支出,为避免计算期间的重复,在选择二级学院利用固定资产原值时采用期初固定资产原值为标准。

在企业运营中,“商誉”等无形资产是非常重要的资产资源,对高校而言,口碑声誉也同样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资源,对于资源运营缋效考核而言,其作为无形资产属性也应纳入考核中。由于“口碑”“声誉”等无形资产在高校会计核算中并未体现,因此在本文中不做分析。

2.产出指标

与考核学校整体绩效相类似,学校投入一定财务资源后,二级学院能利用掌握的软硬件资源获取多少自筹发展经费,这也是其资源使用绩效产出的一个体现。指标主要有学费住宿费收入、对外培训等社会服务收入、捐赠收入、科研服务收入。

经济效益审计毕业论文第8篇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为了规范市场经济秩序,要将法制建设和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将道德建设渗透到各个领域、各个学科。尤其是在我国加入WTO之后,市场经济日渐成熟,审计职业道德显得更加重要,否则,市场经济的运行就极不规范、混乱无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通过加强学校职业道德教育来提高社会伦理精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一种经济制度,需要一套与之相适应的规则和意识形态。市场经济体制下追逐个人利益机制的引入,改变了计划经济体制下只注重集体利益、要求个人绝对服从集体、抹杀个人利益合法性的道德基础,而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正确的道德基础又尚未完善,这就容易引发社会职业道德的混乱和危机,进而会使市场经济的发展失去道德支撑。因此,在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同时,高校必须大力加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职业道德教育,使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能有先进的职业精神作为支撑,这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

2社会整体道德风尚的客观要求

加强审计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审计人员道德素质,是提升社会整体道德风尚的客观要求。我国审计机关审计人员和内部审计、社会审计工作者,都肩负着维护社会主义财政经济秩序、保障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顺利进行的重要任务。审计工作涉及到我国财政经济领域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同社会各行业都有较为密切的联系。审计人员在自己的职业活动中,若能严格遵守审计职业道德,便能有效地提高经济效益,确保财政经济秩序的稳定,提升清正廉洁、奉公守法的良好社会风尚。

二审计事业发展的客观需要

1审计行业发展的内在要求

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不断深入,审计部门在揭露经济领域违法违纪行为和案件、加强企业内部控制、防范和化解经营风险、保障国家经济健康稳定运行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审计的地位也空前高涨。随着政府和各部门对审计期望值的不断提高,提高审计质量、规避审计风险已成为当前审计部门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而审计质量的高低,除了要求有严格的制度、规范的程序、健全的管理等因素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审计是一门技术性和政策性很强的职业,需要独立性的经济监督、评价和鉴证活动,通过出具审计报告来判明被审计单位有关资料的合法性、公允性、一贯性和经济活动的合规性、有效性。审计报告是具有法律效力的重要文件,主要供债权人、投资人、经营者等单位或个人决策使用,其作出的结论客观公正与否,直接关系到所有利益相关者的经济利益,甚至影响到整个社会的经济秩序。因此,审计人员在对被审计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审计时,需要具备与其职能相适应的良好的审计职业道德。而要提高审计人员的执业水平和职业道德水平,就需要把审计院校中的审计职业道德教育摆到应有的位置,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够正确认识审计职业道德的本质和内涵,提高审计院校毕业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修养,以便其今后在审计工作中更好地遵循审计职业道德,发挥审计监督的职能。

2培养合格审计人才的需要

加强高校审计职业道德教育是培养合格审计人才的需要。近年来,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对审计专业人才有了越来越广阔的需求。古人云:“得以才为资,才以德为帅”。一个人的知识和才能能否造福人类,往往取决于他的人格定位和道德水平。审计工作的职业特点决定了社会对审计人员有较高的职业道德修养要求,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审计工作的质量。一名合格的审计人员首先要具备良好的审计职业道德,审计院校是培养未来审计人才的摇篮,其培养的学生是我国审计行业的重要后备力量。他们职业道德水平的高低,将对我国审计队伍的整体素质产生重要影响。所以,审计院校必须顺应这一时代要求,大力加强审计职业道德教育,从战略的高度去培养既具娴熟专业技能,又有高尚道德情操的合格审计人才。3化解审计诚信危机的需要审计信息失真、审计诚信危机,归根结底是多年来审计教育界忽视审计职业道德教育或审计职业道德教育未能达到应有效果的结果,使得诚信理念没有在审计人员头脑中真正树立。只有建立完备有效的审计职业道德教育体系,才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否则就是舍本逐末、形式主义。为了从根本上净化审计行业,审计院校必须把审计职业道德教育放在首位,这是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的呼唤,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趋势。所以,审计诚信危机急需审计职业道德教育根治。

三审计院校发展的客观需要

1审计院校自身发展的需要

加强大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所决定的。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高等教育要求教师不仅重视对学生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教育和培养,还要重视对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专业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二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有机统一于大学生的职业教育中。现在,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对于发展时间较短、基础相对薄弱的高校尤其是高职院校来说,必须始终加强学生德育工作,不断拓展对职业道德教育内涵的认识。学校要给学生提供一个解决他们自身与他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道德准则框架,用这种方式促使学生在以后工作中能够持续、健康地发展;同时,学校要给学生创造自觉遵守职业道德品质的氛围。需要注意的是,审计理论和审计技术会随着市场经济发展而不断更新,职业道德的具体内涵也会随着时展而不断变化,因此社会的发展要求高校的职业道德教育应具有先进性和前瞻性。只有这样,审计院校自身也才能够健康、持续地发展。

2有利于提高审计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