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诵读教学论文

诵读教学论文赏析八篇

时间:2023-03-21 17:07:56

诵读教学论文

诵读教学论文第1篇

【关键词】小学古诗文 诵读教学 实施方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3.142

在小学阶段开展古诗文阅读是开展语文课程改革、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要求,古诗文特有的韵味、情味、意味、个味决定了最适合开展古诗文教学的方法是诵读教学,只有这样才能挖掘古诗文更加深层次的精华,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一、小学古诗文诵读教学的目标

科学的教学目标对于教学实践活动的开展具有指导意义,小学新课标要求教师不仅需要根据课程安排制定学期总目标以及分阶段目标,还要制定课堂上具体实施的目标。就小学古诗词的学习来讲,进行诵读教学主要希望达成三个目标。首先,培养学生对古诗文的兴趣。使学生能够自主诵读、自主感知,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其次,提高学生古诗文诵读的技巧。古诗文中往往饱含深厚的情感,为了在诵读的过程中感悟并表达出作者的情感,学生需要掌握充分的古诗文阅读技巧,包括如何诵读的语调、诵读的速度、诵读的停顿等等。最后,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语感是对文字灵敏的感觉,语感的获得来源于对古诗文大量诵读,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领会到语言表达的妙处,在潜移默化中积累丰富的词语和局势,为今后的写作提供帮助。

二、小学古诗文诵读教学的内容

中国古典诗词浩如星海,如何从庞大的素材库中选择适合小学生诵读的篇章,是教师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一般来讲,诵读教学选择的古诗文的来源有两个途径。首先来源于课本,课本中的古诗文都是经过教育专家精心挑选的,符合小学生的理解能力,但是课本中古诗文的数量十分有限,从量的角度来看不符合学生诵读的要求,因此在学习课文古诗文之余,教师还要自选一部分诵读内容,为了不使这部分增加的诵读内容成为学生的负担,古诗文的难度应该根据每个年级的教学目标来制定,从而开阔学生的视野,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三、小学古诗文诵读教学的实施策略

古诗文诵读是提高古诗文理解能力最直接有效的办法,但是在长期的语文教学调查中发现,不少教师没有认识到诵读教学的作用,也有一部分教师尽管在课堂上重视了诵读教学的地位,但是往往采用老一套的诵读方式,同小学生的理解能力脱节,没有发挥诵读教学的作用。因此需要对诵读教学的实施策略进行科学探讨。

1.以教师诵读带动学生诵读。对于小学生来讲,学习诵读的过程更像是模仿诵读的过程,为了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诵读环境,教师首先需要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具备较高的诵读水平。如果教师在诵读古诗文的过程中能够做到字正腔圆、和谐悦耳,那么学生也就会不自觉的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到作品中来。因此,教师在诵读教学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教师需要带着他们一起诵读古诗文,这样能够消除生僻字的干扰,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教师使用泛读代替领读,使学生整体把握诗文整篇的情感和节奏。领读和泛读的前提是教师具有良好的语言朗读功底,能蚴褂帽曜嫉钠胀话诵读课文,做到不添字不漏字,咬字清晰准确。其次,教师要能够根据古诗文所描述的环境和表达的情感熟练灵活把握文章节奏,包括句子的停顿、缓急、语调等等。最后,教师要在课前多次诵读古诗文,只有这样才能产生更多的感悟,在领读或泛读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到文章的内涵和文化底蕴,加深对古诗文的喜爱。同时,高超的诵读水平也会提升教师的个人魅力,不仅能够得到学生的赞美,同时也会激发学生的诵读欲望。

2.加强对学生的诵读指导。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文主要包括近体诗和词两种,近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每种又有五言和七言之分。不论是绝句还是律诗都有十分严密的格律,词是古代一种重要的是诗歌题材,句式长短不一,但是不同词牌的词的句子有固定的字数和固定的平仄押韵,因此同绝句律诗的诵读也是相同的。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小学教师并不重视学生的诵读技巧的提升,而将教学的重点放在对古诗文内涵的剖析方面,这种教学方式忽视了古诗文的本质,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帮助微乎其微,“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吟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设置一些比较有层次的朗读训练,激发学生们对于诗人“内心情感”的体验,训练学生们的语感。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多专业的诵读指导,教师要为学生安排专门诵读的时间,在诵读之前,简要介绍作者创作诗文的背景,提高学生对诗文情感的把握,同时正确把握字音,初步保证能够顺畅的朗读句子。在通读的基础上,通过控制诗句的缓急、轻重、停顿等来丰富诵读的情味,彰显诗文独有的情感。

3.对比诵读,提高鉴赏能力。对比诵读是鉴赏古诗文行之有效的办法,对比诵读有同题材诗文的对比诵读、同作者诗文的对比诵读、同时期诗文的对比诵读等等。

以同题材诗文的对比诵读为例,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能够体会到这一题材的意蕴风格,同时也可以对比不同作者在这一题材诗文写作上的特点,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小学诗文更多的题材是山水风景的描写。将唐代贺知章的《咏柳》同宋代王安石的《泊船瓜洲》拿来对比诵读,《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描绘了春柳枝条飘扬,葱翠袅娜的美好画面,而《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到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描绘了江岸两边美丽的春色,但是在同时能够送诵读者能够感受到诗句中饱含的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泊船瓜洲》与《咏柳》虽然都是描写春天的诗句,但是在情感上形成明显的反差,因此在诵读的过程中,平仄起伏要注意区分。

以同作者诗文的对比为例,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不同时期不同背景下,作者的情感也是不同的,通过对作者不同时期诗文的诵读,能够对作者的人生境遇有更加深刻的感受。例如,王之涣的两部作品《登鹳雀楼》与《凉州词》,前者表达了积极探索和无限进取的人生态度,后者描述了山川的雄阔苍凉和戍边战士处境的危险孤独,因此在诵读的过程中,前者语调更加激昂,后者则略显悲怆。

诵读教学论文第2篇

论文关键词:诵读 古诗文 情境教学法 整体感知

论文摘要:作为和语文教育一起诞生的传统教学方式,诵读一直是古诗文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但因为其概念从古至今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内涵及外延的不清晰让很多教师在使用上存在一定的偏差。本文试着从现代情境教学的相关理论的角度来论述诵读这一传统方法对于语文教学特别是古诗文教学的重要意义,同时总结出教师范读与配乐诵读这两种具体的营造情境的诵读方法,期许为教学实践带来些许的启示。

中华五千年文明源远流长,熔铸了无数脍炙人口的优秀诗篇。怎样将这些浓缩着民族文化精神的古诗文更好地发扬和继承,历来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头戏”。但是,纵观我们现在的古诗文教学,却处于一个十分尴尬的境地——教师奉行“字字落实,句句清楚”的原则,把古诗文进行拆解,过于注重单个字词的解释,却轻视对整篇文章的感悟和欣赏;学生也只是被动接受教师的灌输,缺乏学习应有的兴趣和动力,不仅学习效率低下而且与最初的教育目标相背离。于是,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和一线教师在如何有效开展古诗文教学这一问题上开始把目光投向了“诵读”这种传统的语文教育方法上。

但是,目前大部分学者只是指出“诵读是立足于‘读’而致力于‘悟’教学方法”,但具体还没有一个统一、确切的定义。以笔者的观点,诵读虽然作为传统中国语文教育的方法,却体现了现代情境教学的教育理念——它以“读”为途径,营造一种氛围,以次来缩短学生由于所处环境和知识背景的差异对古诗文产生的隔阂感,并且通过自我积极地联想和想象,构建一种情感体验,以达到理解文本意义和体会作者情感的目的。至于诵读具体是怎么创设情境促进教学的,有必要先从情景教学的相关理论谈起。

一、情景教学的定义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情境即情况、环境,是由外界、景物、事件和人物关系等因素构成的某种具体的境地。这种境地既含有时间因素,又包括空间因素;既囊括客观因素,又暗含主观因素。

情境教学来源于建构主义相关教学理论。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一种意义建构的过程,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解释、假设或者假说,而不是问题最终的答案。尽管现在很多的知识经过人们的整理变得系统,客观,可描述,其一定的外在形式也得到了较为普遍的认同,但不同的学习者还是会基于不同的经验背景来建构起自己对该知识的理解,这种理解取决于特定情境下的学习活动过程。于是,基于知识具有情境化、个体化特点的这种观点,1989年,布朗(J. S. Brown)等人提出并界定了“情境性学习”(situated learning)的概念,他们认为“情境通过活动来合成知识”,即知识是情境化的,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是它所被应用于其中的活动、背景和文化的产物。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尽量创设真实的或接近真实的具有丰富学习资源的学习情境,提供的直观的、生动的形象激发学生有效的联想,以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

二、诵读——一种有效的情境创设方式

为什么古诗文教学要提倡诵读?古人说的好:“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读百遍,其意自现”等词句深刻反映了诵读在培养语感、积累语言材料和整体感知理解文本内涵三方面的重要意义,从情境说的角度来看,诵读能通过声音的方式让学生置身在一定的语言情境里,借助语言本身的形象性和语言环境的生动性来受到感染和陶冶, 从而获得语言体验, 激发语言情感, 体悟语言的美学意义。而这正切合“新课标”中“有些诗文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的要求。

(一)就语言的学习规律而言,诵读能通过制造情境来培养语感

根据我们儿童时期的母语习得经验,学习一种语言的最好方法就是在这种环境中,通过不断地听说熏陶,自然而然地学会。即学习语言要从听、说入手创造情境培养语感,古诗文也同样如此。

我们这里所说的古诗文包括文言文和诗词曲两大部分。文言,是以先秦汉语为基经过加工的书面语体。但由于在近两千年历史中,它一直处于与各个时代的口头语言相脱离的状态,不光现代人没有学习文言的环境,就是秦汉以后的各时代古人所面临的问题与难度都跟我们没有实质性差别。正如王力先生说的那样:“咱们现在模仿清代以前的古文,恰象罗贯中模仿汉末或三国时代的古文一样困难。”而阅读心理的角度研究表明,书面语的阅读理解有两条通道——视觉通道和听觉通道。视觉通道,以文字的视觉表征为中介达到词义,即文字——词义;听觉通道,通过语音转录到达词义,即文字——语音——词义。选择哪条道路往往与阅读材料、阅读水平和任务要求有关。较难的阅读材料、阅读水平较低、需要记忆的材料等因素都会使读者选择语音通路,即听觉通道。所以郭绍虞先生才说:“学习这种超方言的文学语言(指“文言”引者),等于学习另一种语言,所以要求能够应用于写作,只有像鹦鹉学舌般的从诵读入手。…… 离口语愈远,那么学习的方法也就愈需要诵读。”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营造一种文言的语言交际环境,通过读的方式多接触文言材料,强化听说两方面的训练,增加对于文言的感性认识。

至于中学教材中的诗词曲,它们大都来源于远古歌谣,虽然后来脱离了音乐成为独立的文学样式,但歌唱赋予的句式整齐、合于音律的言语形式却被保留了下来,一般讲究用词凝练、声韵和谐,因此读起来朗朗上口。这种特殊的语言组合以及它与诗人情感相结合的特征,决定了读者只有通过诵读才能领略其音乐美,进而体会到诗人的情感韵味和精神实质。

(二)就古诗文的特点而言,诵读能通过声音深入理解文本内涵

汉语具有独特的词音形式,它用类似于事物的自然声音的听觉符号为能指形式来指称对象,使得特定的声、韵、调与相应的情感色彩在特定的语境中具有一定的对应性。由于汉语词音的这种直接表意的功能,人们在诵读汉语文本的过程中,仅凭这些语词在诵读时的音韵特征,不仅能对全文或个别语句的情感韵味的总体把握,而且这种体验的深刻与真实,对读者情感的震撼,更是一般单纯的教学无法企及的。

因此古人讲究“循声以求义”的方法正,就是要以感知话语声音形态的方式,尽量还原作者创作时的真实情境,通过亲身体验实现文本的感悟理解。文本是无声的话语,但当它以文字的形式独立存在的同时就失去了它赖以生存的语境,“也必然减损了言语生成之时的具象与鲜活,漏失了声音,也意味漏失了一部分的情味。这就为读者的创造提供了空间”诵读类似一种话语的还原过程,主要通过对语调高低的调整,节奏快慢的掌握,不断地猜测、预期和选择,与文本进行对话。在这个过程中,读出来的文本除了原始意义已经包含读者自我的情感态度与认知了。

(三)就阅读的目的而言,诵读能通过整体感知积累言语材料

西方的“格式塔心理学”(也称为“完形心理学”)主张整体大于部分之和,他们认为人对事物的认识具有整体性,心理、意识不等于感觉元素的机械总和。文学作品同样具有“格式塔质”,虽然是由各个部分构成,但作品整体的意蕴超过各个部分的综合,这也正是作品的张力所在。因此在教学中,不能一味的将其割裂为背景简介、文言知识、句子翻译、背诵课文等几个单独的教学模块,这样不仅破坏了文章的整体美感,而且不符合心理学的认知常规。

古诗文的美存在于它外部言语和内部蕴涵的思想内容中。因此,诵读古诗文其实通过鉴赏主体对言语形式的把握去感受其中的意境,是一种由内而外的审美活动。在这个过程中眼、口、耳、脑等感觉器官共同参与协同活动,包含了感觉、知觉、记忆、联想、思维等多种复杂的心理因素,体现了整体的观点。语言现象都是通过“整体”发挥作用的。诵读以其极强的整体记忆功能而成为积累语言材料的最有效手段。同时,语文教材中所选的古诗文,都是历经千百年仍然传诵至今的名篇,其文质兼美的特点让我们不仅能通过学习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当中蕴涵的道德情感、思维方式和审美价值更是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教育的最佳载体。

三、诵读教学中的情境设置

任何文本都有其特定的语境,对文本的阅读过程就是读者根据自身情感经历去感知作者沉淀在作品中的情感的过程,读者的经历不同,对文本的解读就可能存在差异。古诗文由于其特定的创作情境,文本与学生之间不仅存在着时代的隔阂,还有人格和情感的隔阂。这就要求教师要创设这些条件性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们克服感受和理解文本的困难,使学生在文本的创作语境中,体验、理解作者,由诵读“读”出“滋味”。具体到实践中应该怎样设置这种情境呢?教师范读和配乐诵读是一线教师经常采用的两种方法。

在诵读教学活动中适时地范读是需要的。范读的作用不是使范读成为学生简单模仿的范本,而主要在于让学生整体感知富有意味感的声音形态,引导学生走向文本所表现的意义情调,为自己的感知表现找到准确的路径,从而以他自己的方式读出来。在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师往往喜欢使用专家的范读录音,认为专家的诵读比自身完美。但是其恰恰忽略了范读的作用就是营造一种情感上的共鸣,以拉进学生与古诗文的距离,只有身在现场才能切身体会,专家即使读的再好都会有一种无法企及的隔阂感,无论从感染力还是气氛的营造上,都不如教师亲自示范效果好。

诵读时也可以找一些意境接近的曲子来配合。音乐其实是一种情绪,其感召力是靠情绪的渲染。中学生诵读古诗文困难,很多时候不是因为字句难懂,而是不能进入带着感情进入作者营造的意境,这时候就需要音乐这个媒介。《登高》的二胡曲,《雨霖铃》的排箫声,《孔雀东南飞》时梁祝交响乐…… 这些在音乐配合下的古诗文,能大大扩展学生们的想象力,很容易将读者带入“角色”,不仅激发了“读”的兴趣,还加深了“品”的深度。但在应用的时候要注意围绕课堂主题,有针对性的引入,切不可无目的的乱用滥用,那样表面看上去热热闹闹的课堂会因为偏离教学目标而本末倒置。

四、小结

普遍认为的情景教学法有四个特征:形式上的真实,情感上的真切,所含意境的深远,围绕学习内容的中心或主题展开。诵读就是这样一种立足于围绕教学目标,通过用语音的“读”营造形式上真实的情境,在这种情境中能引发情感上的共鸣,以达到体会作品中深远的意境的目的。但这只是一种理想状态的“应然”,怎样将“应然”转化为“实然”达到诵读的目的,还需要教师们的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与完善。

参考文献

[1]高晶.正解诵读法[J].中学语文,2008(9).

[2]李泓. 谈语文情境教学中的语感特征及其培养途径[J]. 教育与职业,2006(10).

[3]陈琦、张建伟. 建构主义与教学改革[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1).

诵读教学论文第3篇

关键词:语文教学;辅助手段;情感共鸣

诵读教学在初中语文课堂上一直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在每一次语文课堂上利用好诵读教学,这必须引起每一位初中语文教师的重视。古典诗词的吟咏、经典散文的朗诵,每一次富有感情的朗读都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作者的思想。关于诵读教学如何在初中语文课堂上合理运用,笔者有以下心得与各位教师共同分享。

一、提升自我诵读水平

初中语文教师在课堂中承担着掌控全局的重任,他于课堂上的一言一行都在无形之中影响着每位学生,所以,开展诵读教学,教师朗诵的功力也必须深厚,这样才能对学生进行有益性帮助。诵读在某种程度上也算是一种艺术,如果语文教师在诵读方面工夫了得,可以对学生进行点拨,使学生在诵读过程中对课文节奏、语气、感情等方面的把握准确到位,他们的诵读水平就会取得飞速的进步。这不仅会使学生喜欢上语文课堂中的诵读环节,他们在课下也可以随时随地展开诵读活动,阅读各种各样的经典美文,对于学生语感的培养、人文素养的提升都颇有益处。语文教师在语文课堂上饱含感情的示范性朗诵,在加深学生对课文理解的同时,也会使整个语文课堂更加富有魅力,能够紧紧抓住学生

的心。

二、分类诵读经典篇目

入选初中语文教材的篇目各种各样,有抒情性的散文、有古朴典雅的文言文、有短小精悍的古典诗词、也有哲理性的小故事等,每一类文章的诵读要求都各不相同。语文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路人和指导者,应该对各类文章的诵读方法进行统一的示范、指导。例如,对于《天净沙・秋思》这样的小令,就应该读出秋风萧瑟的意境中,天涯游子内心的那种愁肠与落寞;对于《蒹葭》这样的爱情诗文,就应该读出追求者对心爱女子求而不得之后内心的辗转反侧、上下求索;对于《背影》这样感情深沉的亲情类文章,就应该读出儿子对父亲所持态度的细微转变。每一单元的文章基本都是同一类型的,所以,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对该类文体具体的诵读方法统一指导。

三、有效利用辅助手段

现代科技的进步,也为语文课堂的高效与有趣提供了更大的便利。多媒体教学已渐渐成为语文课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生动的画面、旋律优美的音乐、翔实的写作背景,这些都丰富了语文教学课堂。朗诵教学也在逐渐享受着这些高科技带来的便利。在《背影》诵读中,深沉的配乐可以使作者的感情得到读者的回应,这时一位技艺高超的朗诵者或许会使学生被深沉的父爱感动得泪流满面,那么这节语文课的三维目标之一的情感方面的要求也就顺理成章地达到了。多媒体教学另一个不可忽略的优势是,语文教师可以在网上下载一些名家诵读的段落,给学生作示范性的诵读,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教师诵读水平不高的缺憾,毕竟教师不是科班出身,无法与名家相媲美。在初中语文课堂上对辅助手段的有效利用,对于学生诵读水平的提高益处多多。

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也要使那些经典性篇目深入其内心,对他们的感情世界产生深刻的影响,诵读教学则是一种虽然缓慢但却非常有效的方式,所以,每个语文教师都不能忽略这项教学方式在语文课具体教学过程中的运用。初中语文诵读教学在课堂中的合理运用,是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影响的过程,教师一定要在各方面努力,让学生爱上诵读、爱上语文课堂。

诵读教学论文第4篇

鉴于上述的认识,小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直面经典,诵读经典,感受经典,对丰富民灵、培育人文精神、弘扬积极的人生理念、提升人的品位有着重要的意义。诵读的意义在于诵读的过程,而不在于诵读的结果。

我们班就在学校倡导的特色语文活动中,开展了阅读儒家经典书籍《论语》的课外阅读活动:

1 营造氛围

我们充分利用教室的空间和角落,用诗文、诗画的名言佳句装点教育墙壁。教育环境体现班级特色,重在展示学生阅读论语的活动成果,包括论语读后感、手抄报等等。

2 形式多样,激发兴趣

经典诵读对于学生来说,是单调枯燥乏味的。教师只有变换各种指导学生熟读,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那朗朗上口的“论语”才能吸引学生。学生读得有滋有味,劲头十足。“多样诵读”可以大大激发诵读兴趣,学生们在读中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形态美、意态美、节奏美和韵律美,从而亲近并热爱母语,景仰祖国悠久文化,受到情的感染,美的熏陶。

3 晨韵对歌

每天早晨,孩子们一来到学校,就让他们手不释卷,接受儒家经典著作《论语》的熏染,汲取民族文化的营养,让孩子们深切感受“最是书香能致远,常吟清词愈馨香”的无穷乐趣。教师在检查中给予适当的指导,提高学生诵读的有效性。

4 持之以恒,贵在坚持

将《论语》诵读贯穿于学习生活中,开展课前一吟,熟读成诵的活动。每天请一名学生在黑板上抄写一条《论语》,书读百遍,其意自现,大家在潜移默化中学习了论语。同时,为减轻学生背诵论语的负担,采取见缝插针,积少成多的诵读方法,要充分利用每天语文课前一两分钟时间,开展“课前一吟”活动,做到读而常吟之,“学而时习之”。提倡每个孩子在课间以论语背诵比赛为游戏,提倡每个孩子睡觉前背诵一条论语等等。

5 成立读书小组

要求由学生自由组队,力求兴趣相近,取长互补,并选出组长。以小组为单位学习背诵,组长起带头作用,通过小组讨论制定学习计划,共同实施,互相监督,共同进步。

6 组织论语诵读会,每月评选诵读小明星

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每月从已经背诵的论语中精选20条,让各小组选出代表参加比赛(配乐朗诵,浅吟低唱,编演小品)。在举行论语诵读的过程中,根据学生的表现情况,每月评选出诵读小明星,让他们向全班学生介绍诵读的内容、方法以及心得体会,使其他学生借鉴他们的优点,为论语诵读活动的持续开展注入动力。

7 将论语诵读列入期末口语测试达标内容之一

让孩子有更多的机会展示学习成果,为他们提供一个展示的舞台。

8 开展假期经典诵读活动

学校每逢假期都会为孩子们组织主题鲜明的读书活动。上学期的寒假主题就以本次特色语文行动研究相结合,以各年组子课题内容为指导,制定了相应的诵读学习计划。我们年组的主题为“研读经典怡情养性,吟诵诗文悟道修心”。我们提出了读书倡议,给孩子们拟定了论语学习内容,还引导学生制定适用于自身的学习计划,并将自我读经评价机制融入其中,使孩子读经更具有针对性、实用性。

9 家庭亲子背诵活动

孩子和家长一起背诵,做好家长沟通工作,取得家长们的认同与支持,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有机结合。最后的结果也证明了这一步环节的重要性。活动过程中,家长和老师都须保持高度的信心和热忱。有些家长不但有热忱,而且真的和小孩一起读、背,进行互相考试比赛,虽然很多时候都是大人输,但大人也因此而温经受益,而且一家兴致高昂,是最好的亲子活动。

我们三年组开展论语经典诵读活动以来,我在学生的身上发现了令人惊喜的变化:

第一,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激发。这段时间的背诵,许多同学克服了胆怯心理,可以走上讲台大声地朗诵,这给了人们学语文的自信心。

第二,道德修养得到完善。经典诵读是进行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有效途径。《论语》经典故事讲述了许多社会伦理、道德规范、人生哲理等,在诵读期间,孩子逐渐改变着自己的生活、学习习惯。

诵读教学论文第5篇

关键词: 语感 语感培养 诵读策略

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将语感培养作为实现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目标的基本途径。这与吕叔湘先生提出的“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语感”的观点是一致的。但究竟何为语感?它有什么特点?诵读策略对语感提升有什么帮助?如何通过诵读培养语感?是本文需要进一步梳理和研究的问题。

1.语感的内涵与特点

夏D尊是国内最早提出语感这一概念的学者,他认为语感是对文字的感觉。之后叶圣陶将语感讨论的对象从文字扩大到语言文字,认为语感是对语言文字的灵敏感觉。此外,还有学者从心理学角度分析语感,认为语感是语言的无意识,体现为语言使用过程中的下意识和直觉意识①。目前国内对语感的界定主要有两种倾向:一方面,认为语感是和文感相对的概念,两者共同构成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文感作用的对象主要是书面语言的作品。语感作用的对象是口语②。另一方面,认为语感是与论感相对的概念。语感是内化的语言交际能力,培养语感就是培养对语言交际能力的直觉理解和判断、表达能力。论感则是对语言现象背后的条件,理据和规则的直觉判断与感受③。经过梳理,我们认为语感的内涵包括以下三点:首先,语感属于语文素质的核心因素,反映个体对语言文字的感知与领悟能力。其次,语感的主体是人,客体是语言文字。另外,语感是把客观言语形式转换成为主观精神的心理现象。

部分学者认为语感仅是对语言文字的敏感性、直觉性和非知识性,他们只看到语感感性的部分,忽视语感的经验性、综合性与教学实践性。我们认为语感主要有以下特点:

(1)内化性与外显性。语感作为下意识的本能可以在瞬间识别他人言语,并生成新的言语。“一目十行”、“出口成章”就是这种内化能力的外在显现。语感同时具有外显和内化的双重特质。

(2)整体性与个体差异性。语感并非对语音、词义、词汇语法等要素的分析,而是对言语行为进行的全方位整体把握。不同个体在语感敏锐度上是不一样的。言语内容与形式虽然具有社会规定性,但必然与个人经验、动机相联系,并受民族、地域文化的影响。

(3)习得性。语感是在一定言语环境中生活的个体在与他人进行言语交际的过程中积累形成的经验。获得高层次的语感,需要有目的地对言语认知、领悟能力加以训练。

(4)联想性。对言语作品意象的感知需要借助想象完成,语感的联想是瞬间完成的,这种想象是否丰富,取决于个人的经验是否丰富,领悟是否深刻,对同一部言语作品的理解不同,会产生不同的联想。

2.诵读与语感的提升

在古代语文学习中,诵读讲求读书的节奏、神韵,是一种既得文辞又得文韵的读书方法与教学方法。今人对诵读的理解有了一定的变化,由许嘉璐主编的《高中语文学习词典》中,将默读、朗读、吟读、诵读分开并列解释,认为诵读是心、眼、口、耳并用的出声阅读。也有学者认为,诵读指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根据教师点拨与指导,学生对课文反复诵读、体味,达到纯熟直至可以背诵,逐步加深理解,然后感悟文章之妙的学习方法④。由此看来,学者们对诵读这一概念主要有三种见解:诵读属于教学法、诵读属于读书行为和诵读属于学习方法。我们认为对于学生而言,诵读是一种读书行为,是一种可以通过练习,加以提高的学习策略。对于教师而言,诵读是一种教学策略,能有效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知能力。王尚文指出:“衡量语感的品味素质有四个基本标准,即广度、深度、美度、敏度。”⑤我们认为诵读可以使语感广化、深化、美化、敏化。

(1)广化语感。当人们在诵读过程中辨认出过去曾经说过、看过或听过的某些经验时,这些情景都会浮现。通过诵读,学生将文本与自身经历的情景相连接,使得文本材料延伸到生活阅历和广阔社会生活中。他们获得的感受不仅限于诵读的作品本身,而是社会人生的多面体。教师在诵读训练过程中应该尽可能触发学生对诵读文本的联想,营造轻松自由的课堂氛围,扩大学生的联想范围,达到广化语感的目的。

(2)深化语感。语感的生成是与人心灵同步的,理解诵读文本时,需要诵读者深度参与。有效诵读要求我们理解文本时既要指向文本,又要指向作者,指向诵读者的心灵深处。

(3)美化语感。王尚文⑥认为,一个听读主体在感知某一言语时,听读主体会将该文本作为蓝本,通过自己的知觉活动,将自己的知识、经验、观念和情感加以组织或建构为新的整体。诵读是一个长期接受美、感受美的过程,能够形成优美的语感塔式塔。

(4)敏化语感。王尚文⑦认为:“言语包括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真正能虺莆‘感’的对象是言语的形式,即由语音或文字组成的延伸于一定时间或空间中的线性结构,诉诸人的听觉或视觉器官。”诵读过程关注言语形式的表达效果,在反复练习过程中,学生的语感渐渐与文本作品相融合。这种不断提升、同化的过程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及语感敏锐度。

3.培养语感的诵读策略

诵读策略是以诵读为主要教学组织形式的教学策略,是以开发与控制有声语言输入,促进新语言图式生成的手段。心理学研究表明,诵读能使人大脑皮层产生多层次的反射,使语言的各要素在人的脑海中留下印记,进而产生强烈的语感。语文教学需提倡通过反复诵读培养学生的语感,让学生在弄懂文本字句意义的同时,推敲文本的气势脉络与韵律节奏。语感培养过程中可以运用诵读强化理解、加深感悟。

(1)正音、改写策略。诵读是诵读者运用视觉感知对文本进行判断、解释,运用声音对意义进行再创造的过程。语音触发诵读者使用已有知识,对文本意义进行新的构建。语音图式的激活,不但激活语素、声调、语调的图式,更实现音义转化,经过反复诵读,学生内化原有图式,完成对已有语音图式的激活与内化。如此环环相扣、步步深化的潜心涵咏,使文本材料转化为语感能力。在诵读过程中,需要学生边读边说、边说边写。正音、改写策略的具体操作程序为:

步骤一:让学生熟悉作品内容,对文本进行初步诵读,使用听觉激活语义、修辞、语法等原有图式。

步骤二:再次诵读,讨论各段落的照应关系,改写其中某一章节,再次诵读并对比原文,进行讨论与分析。

步骤三:相互交流,确定重音与语调,再次诵读,强化理解与记忆。根据声入心通的道理,经过反复诵读后的语感可以被运用到写作中,该策略能使学生各方面语言素质得以提高。

(2)诱读、促思策略。诵读与思考的关系十分密切,清代唐彪在《读书作文谱》中提出:“读书须将文本读熟,字字咀嚼令有味。理会不得处,且宜深思;思之不得,然后将注脚看,始有益。”诵读者对文本材料语音、篇章、语义的理解程度,直接影响文本信息语音流产生的速度。在诵读过程中,教师需适当运用语音声效,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对议而不明的问题进行精讲,使学生在诵读过程中获得学习的乐趣,提高语感。诱读,促思策略的具体操作程序为:

步骤一:教师示范诵读文本,要求学生特别关注语调语势。

步骤二:用重音、停顿等手段对文本重点部分进行标志,让学生诵读,并与无标记版本进行对比。

步骤三:引导学生对诵读材料进行思考,调整文本意义与诵读声音形态的契合度。请学生分组诵读,结束讨论并进行总Y。

(3)体验、感悟策略。语言在准确表达客观事实的同时,传递文本作者的主观感情,这种情感多为含蓄暗示的,多用修辞手段表现或借助语气。我国诵读教学一向讲求口诵心惟,要求诵读者在诵读过程中使用口、脑、耳等共同探索文本的言外之意。这一探究过程是用语音形式表达文本情感的过程,更是情感内化的过程。在诵读过程中,教师需引导学生通过诵读激活情感,用声音释放情感,通过感悟理解文本的内涵。

注释:

①刘大为.作为语言无意识的语感[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

②蔡伟.从语感走向文感[J].课程与教学,2008.11.

③于根元.应用语言学的基本理论[J].语言文字应用,2002第一期.

④陈梦然.诵读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地位及诵读习惯的培养[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02).

⑤⑥⑦王尚文.语感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151,157,248.

参考文献:

[1]刘艾清.语文语感教学理论述评[J].教育参考,2015,04:87-91.

[2]周敏蓉.在诵读中培养语感[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1,06:31-33.

[3]覃可霖.论语文诵读教学[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02:79-84.

诵读教学论文第6篇

【关键词】 背诵;目的;兴趣;方法;效果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9-00-01

背诵是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的重要方法,也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它对于发展智力、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为思维和写作积累语言材料、养成学生认真读书、勤奋学习的良好习惯等都起着积极的作用。

古诗文由于时间和空间的久远,文字的晦涩、枯燥让人难以理解,学生对文言文、古诗词的背诵都有不同程度的畏难情绪。在文言文教学中,应多鼓励、重视多角度、全方位的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应遵循直观性、参与性、新颖性的原则。在背诵教学中,教师必须激励并指导学生,教给学生有效的背诵方法。

一、激发学生背诵的兴趣

“激发和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学成功的前提。”背诵是项实实在在的脑力劳动,须下番功夫,但一味的死记硬背,学生觉得枯燥无味,甚至产生抵触情绪。背诵教学,只有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想方设法引发他们的兴趣,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1、运用课件或教师范读,创设情境

课件能将抽象的文字通过图片、动画的演绎出来,学生用视觉听觉感受“一切景语皆情语”,文字变得有形有情,学生理解容易了,兴趣自然就来了。再通过老师有感染力的范读,适当的讲解,学生自会多读,熟读、再背诵。加上初中课本里的背诵篇目都是些文采飞扬,脍炙人口的,学生一旦受到感染,就产生了背诵的欲望,甚至背上了瘾。

2、组织竞赛,化枯燥为趣味

中学生好胜心强,因此,我在教背诵故诗文时,定期举行“背诵对抗赛”。形式有二人结对比赛,男女生比赛,小组对抗赛等。将背诵题目写成小纸条,各组抽签背诵,然后在全班进行公开赛。其次,还采用知识竞赛的方式上背诵默写课。背诵诗文本身是要苦练的,通过比赛的形式,就把苦练变成了一件有趣的事。每经过一场竞赛,学生背诵的热情就涨高了几分。

3、移花接木,巧用巩固

在平时的日记、周记和作文中,我常常鼓励学生大胆引用或仿写,对能做到的同学,我均用鼓励的符号标明“学以致用”,给予充分的肯定。学生成功的满足感油然而生,这中积极的情绪将推动他们去背诵更多的语言材料。

4、角色表演,情趣背书

中学语文中很多文章,角色分明、台词丰富,而且具有故事性、戏剧性。学生先读后演,角色互换,情趣顿生。在这样的气氛中,何愁课文难背?如在教学《邹忌讽齐王纳谏》时,我采用分角色表演形式,让学生用文言文语气和现在通俗话的语气进行角色背诵,学生在角色感悟的情趣中理解记忆,结果很快就背诵出来了。

二、掌握几种有效的背诵方法

学生产生浓厚的背诵兴趣,只是具备了背诵的主观欲望。真正克服背诵“耗时多,效果差”的通病,还得根据记忆的一般规律和所背语言材料的特点,在熟读和理解的基础上,采取合适的方式方法,进行背诵指导。

分层式背书的时候要弄清文章的行文层次,来龙去脉,运用板块记忆法。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第一段提出中心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第二段从攻城角度论证“天时不如地利”,第三段从守城角度论证“地利不如人和”,第四段得出结论写治国之道。这样,在理解文章结构层次的基础上分层熟读,边想边背,就可以一气呵成。

诵听法将“听人读”与“自己背”或“对话式”,交替进行,通过各种感观,获得背诵效果。其程序一般是:一组同学朗诵,其余同学静听,或互动式进行。朗读时尽量不看书,颇似播音员。如《曹刿论战》的背诵,难点集中在对课文第一段的记诵上。在理解曹刿所说的“小惠”、“小信”、“忠之属也”分别指鲁庄公做的什么事,解决这个难点后,再抓住庄公之“鄙”及曹刿之“运谋”这条贯穿全文的线索背诵全文,可用两人对话的方式进行反复练习,那么背诵也就迎刃而解了。

选择法背诵不同文体的文段,应选择不同的方法。背诵记叙文,要切实了解和掌握有关的事实。分清记叙顺序。对游记散文和说明文,可追踪进行背诵。如背诵论文,就需要分析论证层次。弄清它的论证层次,背诵也就容易多了。

诵读教学论文第7篇

关键词:诵读;重视;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2013)12-0000-01

诵读是对课文内容感受、自我体验、自我欣赏的一种读书方式,最适用于那些声情并茂的课文,如诗歌、小说、写景或抒情的散文等。比起朗读来,诵读更注重一个“熟”字,古人早就说过:“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诵读有助于体会课文的声律气韵,还有利于培养语感和背诵积累.情意盎然的诵读,或使人凝思静想、心驰神往,或让人荡气回肠、潸然泪下。这种诵读是一种美的享受和再创造,叶圣陶先生称之为“美读”。因此,诵读在语文学习中占有重要位置。但是在中职学校的语文学习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忽视了诵读,学生总觉得“读”是小学生做的事情,不感兴趣;而老师则认为学生基础差,读不出韵味,况且诵读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也没有太大帮助。

很少有人真正重视诵读,也很少有人真正把诵读当作教学目标加以实施,真正放开时间让学生去感知、去品味的在当今语文课堂上还很有限。由于长期以来,教师没有营造诵读的氛围,学生没有养成诵读的习惯,很多学生都习惯默看,甚至连早自习应该书声朗朗的教室也鸦雀无声。这样学生对语言感知的能力得不到锻炼,语文素养也得不到有效的提高,语文学科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就无从谈起。

要改变这一现象,就需要我们中职语文教师转变思想,转变教学观念,正确认识诵读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加强诵读训练,让诵读成为中职生的习惯,为提高中职生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促进职业生涯的发展奠定基础。新修订的中职语文教学大纲为加强语文诵读提供了理论基础。

一、诵读应该成为中职教学的一种传统

古人十分重视诵读:“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凡读书……熟读而精思,可也”……这些闪烁着睿智之光的论述,强调的都是诵读的重要性。古代读书人自上学始就开始不断诵读,司马光注重诵读名著,他认为书不可不成诵;朱自清,也极力主张诵读。国学大师鲁迅、郭沫若等,都经历过私塾诵读阶段,他们正是在这个阶段打下了深厚的语文基础。历代名家与诵读结下不解之缘的又不乏其人。唐朝的白居易小时侯昼夜苦读,以致口舌生疮、手肘成胝。宋朝的朱熹有“凡读书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的说法。其重要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用诵读检查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

中职生的语文基础知识差,底子薄,发音不准、写错别字、语句不通顺等现象比较突出,作为中职语文教师,应提高学生的基础知识。而通过学生朗读则可以检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如,学生把“莘莘学子”的“莘”读成了“xin”,“寥廓”读成了“liao guo”,“参差”读成了“can ca”等等一些读音错误。通过朗读了解了学生的读音情况,遇到不会读或者读错的字及时纠正,提高了学生的基础。诵读是把文字转化为有声语言的一种创造性活动,从中可纠正学生的读音,掌握字词的书写。

2、诵读能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兴趣

好的诵读,能愉悦人的心情,陶冶人的情操,还能让读者有一种成功的满足感。要达这种境界,首先要对诵读产生兴趣。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师通过课内诵读教学,激发学生对诵读的兴趣,让学生乐于参与,无疑是培养学生诵读能力的前提与保证。

课堂是反馈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主阵地,有很多文章留给了学生想象与表达的空间,要让学生诵读的火花闪现,教师必须潜心钻研教材,精心设计问题,巧妙地搭建这座让学生自由表达的平台,做到时间充足,准备充分,让他们树立自信,享受诵读背后的精彩。发扬学生的个性精神和创造精神,这样学生积极性会更高。

另处,在课堂上,教师还可以通过声情并茂的范读感染学生,激发他们想读的兴趣,

3、诵读有利于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表达能力是指口头语言表达和文字语言表达。无论哪一种语言的表达,“读”都是前提,诵读是最直接的、最简单的。熟读成诵,培养了语感,锻炼了记忆,积累了语言材料,在不知不觉中成为自己的储备和财富,写文章时某些词汇、句式、表达方式就会涌上笔端,便能召之即来、呼之欲出。

二、如何加强学生诵读习惯的培养

诵读是一门艺术,语文教学的课堂并不追求诵读艺术的完美,但要落实诵读能力的培养,而诵读能力的培养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完成的,它是逐步的,需要教师和学生的有效配合和长期不懈坚持。

1、要加大诵读的训练量

一堂课,应保证主要时间用于指导学生读书,而不是进行琐碎的分析。通过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通过读,提高遣词造句的能力;通过读,强化记忆,培养语言思维能力;通过读,最终提高感悟语言的能力。同时,通过读,使学生受到思想教育和情感的熏陶。课外,教师也应当尽量多为学生提供可供学生诵读的材料和机会,如举办朗诵比赛等,让学生自觉加大诵读的面和量。

2、加强诵读的指导和督促

诵读教学论文第8篇

初中语文信息技术诵读教学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一语道出了诵读对语文学习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但长期以来,人们对诵读的认识和运用,往往是死记硬背的机械识记,现代课堂上学生们更是对“枯燥无味”的诵读教学缺乏兴趣。而采用信息技术手段辅助教学,则能创设直观、生动、愉悦的教学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内在情感,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诵读教学效果。

如何利用各种信息技术手段,让诵读教学绽放新姿?

一、确立诵读目标

诵读过程大致分为四个阶段,每个阶段都应落实各自的目标。

1.认读性的诵读

目的在认读文字形式,认辨字的音、形、义,认识词、句、段的涵义。

2.理解性的诵读

意在披文入情,循文释道,把握文章的基本内容与思想感情。

3.评析性的诵读

在对文章理解的基础上作深入研读。这样的诵读,或对文章进行评论,或对文章进行赏析,或对相关文章进行比较等,诵读的要求比较高。

4.巩固性的诵读

功在识记,抑制遗忘。这样的诵读,往往从反复的诵读中默记所要识记的内容,以达到巩固所学的目的。

二、创设诵读情境

运用信息技术手段中的图片、文字、声音、色彩、动画等,可以从多角度、全方位丰富学生的感知,使学生迅速入境,视听并举,身心投入,有效地提高诵读教学效果。

1.配乐诵读,激感

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音乐的音调、音高、节奏、旋律等,与人的朗读有着奇妙的吻合,可以从心性、情感、灵感方面对人产生巨大的影响。选一首与课文情感一致的乐曲与诵读同步播放,音乐的节奏、旋律就会将诵读者拉进乐曲的意境和情感之中,学生的情绪会特别高涨,诵读达到的教学效果会更加明显。

如在教学李清照的《武陵春》时,我选了一曲婉转、哀怨、凄凉的“琵琶乐曲”,再现了作者暮春寡居的凄楚心情,“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在如泣似诉的背景音乐配合下,学生的情感被激发出来,配乐诵读让他们在文学与乐曲交汇的海洋中神游。

2.图像再现,体验情境

无论文学作品写得如何激情澎湃,由于学生缺乏相似的生活经历和情感感受,读来还是味同嚼蜡。如何走出这种困境?照片、图片、纪录片和各种图像资料具有鲜明的直观性,在学生头脑里留下的不仅有表象、概念,还有思想、情感和内心的感受,更容易把学生带到特定的情境中,与作者同欢同悲,增强诵读效果。

如在教学曹操的《观沧海》时,配合表现“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雄壮自然景观的图片,使学生对诗歌意境的理解和画面融为一体,进而感受一代枭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豪迈情怀,使学生的心与海涛一起翻腾。

3.视频资源,震撼心灵

视频资源把声音和图像有机结合,具有丰富性,直观性,动感性的特点,感染力强,符合学生学习并接受知识的心理特征。用视频资源创设情境,能够轻而易举的创造和谐、共鸣的教学环境,使诵读教学达到深入浅出、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如在教学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播放视频:飒飒秋风中,残破的茅屋前,一个老人倚仗独立,满目焦虑和无奈……学生心灵受到震撼,深刻地感受到诗人痛苦的遭遇和凄凉的心境,很多同学都流下了泪水,理解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的美好愿望,是建立在诗人的凄惨厄运之上的啊!

三、促诵读习惯养成

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需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要使诵读成为学生学习语文的习惯,我们可以巧妙地借助信息技术手段。

1.营造氛围,提高效果

我校在营造诵读文化氛围方面有独特的做法:早读、午读、晚读都由科代表带读,班长督促,每个时间段都有领导检查读书情况进行评分;每周一升旗仪式后,全校近四千师生进行“传承文明,诵读经典”千人诵读活动;每个学期都结合重大的节日开展形式多样的“诗歌朗诵”、演讲比赛、诵读经典等活动。正如孟子所说,要学齐国话,将儿子置于齐之庄岳之间数年。

2.形式多样,增加趣味

在诵读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材的实际和学生的水平,灵活运用各种诵读形式,使看似“呆板”的诵读富于变化,增强学生对诵读的兴趣,加快学生养成自觉诵读习惯的步伐。在教学中,教师可采取让学生自由诵读,个别诵读,教师范读和引读,听录音读,配音诵读,师生共读,个人或小组轮读,分角色读,边演边读,师生互评互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读出形,读出情,读出味,读出神。

3.借助网络,拓展范围

我国文化博大精深,值得学生诵读的内容非常之多。入选初中语文每册书的诗文都是文化宝典中的“精品”,自然是学生诵读的首选。为了进一步促成学生养成自觉诵读的习惯,我借助网络帮学生把诵读内容拓宽。我把搜集到的相关课外古诗文(包括注释等)发到“校讯通――同步课堂”或者班上QQ群里,推荐给学生诵读。并在QQ群里与他们交流,询问他们诵读情况,及时鼓励、表扬他们。三个学年下来,学生们因此积累了一笔丰厚的可以享用终生的文化财富。

4.严格检查,巩固成果

在诵读习惯的养成上,教师除了设法激发学生的自觉性外,还必须严格要求,并随时检查督促。对于课本规定背诵的诗文,学生自背熟练后向学习小组长背诵,小组长向语文科代表背诵。以一周为一个时间段,教师把每周要诵读的内容提前一周向学生明确,并借助“校讯通平台――家长短信箱”告知家长,让他们督促检查孩子的诵读情况。在每周五早读课把本周要背诵的内容默写,并把默写情况以短信形式发给家长,鼓励他们以后做得更好。当然,诵读和默写都要不断反复,这样才能很好地巩固所获的成果。

诵读,给学生无限丰富的知识;诵读,给学生正确深刻的思想;诵读,给学生真挚细腻的情感;诵读,给学生鲜明完善的性格;诵读,给学生无比愉悦的美感;诵读,给学生编织语言的艺术。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创设一种“德馨满园,书香满楼”的校园诵读环境,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诵读习惯,将全面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文化积淀。让我们与时俱进,善用信息技术手段,使传统的诵读教学绽放出美妙的新姿!

参考文献:

\[1\]郑有才.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暨南大学出版社,2005,1.

\[2\]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理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8.

\[3\]霍坤,谭莹,徐世成.新模式课与教学实践.中小学电教,2002,(04).

优秀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