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小水电论文

小水电论文赏析八篇

时间:2023-03-21 17:07:31

小水电论文

小水电论文第1篇

关键词:水电经济 发展

论文正文:

小水电经济发展策略

1、开发小水电,为松海水利发展注入动力

松涛水利工程是以松涛水库为主,通过各级渠道联结灌区3市2县中小型水利工程,形成大中小、蓄引提联合运用,以灌溉为主,结合供水、发电、防洪、养殖等综合利用的大型水利系统。松涛水库的总库容、有效库容、年均供水量分别为33.45亿时、20.83亿耐和12.78亿耐。规划灌溉面积13.67万hm钾,现灌8.24万hm字。松涛水利工程管理局是松涛水利工程专业管理的常设机构,直接管理大型水库一宗,中型结瓜水库2宗(福山、跃进),小(一)型水库2宗,上三级渠道9条,共长258km。

其余工程由所在县市管理。随着松涛水库及其东灌区和乐园以上西灌区工程在70年代初期墓本建成,灌溉面积逐步扩大,灌溉效益逐渐提高,但灌溉范围、作物组成的调整、水利工程设计标准及质量等问题逐渐呈现出来,加上工程老化损坏日益严重,工程管理体制不适应生产要求,岁修维护资金投人越来越少。如何解决费用日益增长的问题,对于已实行经济独立核算的松涛管理局来说,是松涛各级领导面临的重要间题。松涛水利工程虽以灌溉为主,但在我国70年代的管理体制中,农业灌溉纯粹是社会福利型的,水费标准非常低,农业生产的水平也不高,松涛农业水费的收入少得可怜,且城市的工业、生活供水刚起步,全年的水费收人还不够全局一个月的职工工资。

出路在哪里?水利人找到小水电。松涛水库放水涵出口的标高与松涛灌区输水渠道末端的高差有120m以上,松涛直系渠道仅在上三级渠道上便有26处跌水。若利用跌水的落差修建跌水小型水电站,投资少、工期短、成本低、收效快,可就近向附近乡镇、农场供电,既能满足当时海南电力不发达,给广大的山区、农村、农场供电,促进当地的生产发展的需要,又可通过售电增加自身经济收人,弥补水利工程管理费用的大缺口。

因此,从70年代初到1990年,有关单位在松涛灌区共兴建小型水电站54宗,总装机达5850kw,其中坝后电站7宗,渠道跌水电站20宗,河澳小支流的小水电站27宗。松涛管理局也自筹资金,共兴建小水电站12宗,包括南丰电站共13宗,总装机4.063万kw,1997年度年发电量已近1.5亿kwho小水电的开发给松涛水利经济注人了动力,不仅保证了管理局职工和离退休人员工资的正常发放,还使职工医疗卫生劳保福利待遇及生活设施得到不断改善,从而稳定了工程管理队伍,而且还能基本满足工程维修、安全监测、调度运用及日常管理经费的需要,保证了工程安全运行,正常发挥效益。

2、开发小水电,促进海南经济发展

1968年以前,海南电力工业发展十分落后,仅有海口(1sook习V)和潭口(4000kVV)2宗小火电厂供海口市及府城地区,以及昌江叉河火电厂(7500kw)供电昌江地区的石碌铁矿及叉河水泥厂。电力严重不足,远不能满足工农业生产及人民生活的需要,严重影响海南经济的发展。1968年,松涛南丰电站建成投产,总装机20《X(kw。海南电力供应才开始有了改善。以南丰电站为主力电站,升压nokV分别送电海口和石碌,并在澄迈县金江镇设变电站(也联结海口),降压35kV送电多文变电站,由多文变电站35kV出线送临高县城,10kV送电多文近区;由南丰电站升压35kV送电循州市,从南丰用10kV送电松涛水库大坝,作为防洪专用线。

这样跨越海口、琼山、澄迈、临高、循州、昌江及八所港的海南电网主线才第一次初步形成,南丰电站成了海南的电老大,对海南经济发展起了无可替代的、积极的推动作用。70年代期间,松涛管理局相继建成结瓜水库坝后电站及跌水电站12宗,分别向附近的乡镇、国营农场供电,填补了海南电网在松涛灌区范围内的非砚盖面。然而各电站的近区供电自成系统,互不结连,用户负荷不满,又不能给缺电的海南电网送电,效益不能充分发挥。为此,松涛将和庆、兰马1气兰马2#和加悦4个电站联结起来,经南丰电站并人海南电网,1985年又将和舍至和庆35kV线路架通,这样基本形成了既将内部连成一片又能与大电网并接的松涛小电网。

随粉海南经济特区的开发建设,牛路岭水电站和马村火电厂相继趣成投产,海南省电力工业才有了长足的发展,省政府为使水利产业能跟上特区经济发展的步伐,1989年底决定将南丰电站交归松涛管理局经营。借此机会,松涛管理局多方筹资,对松涛小电网进行配套改造。建设南丰35kV变电站,架设南丰一白沙及南丰一南茶一和庆35kV线路,更换和舍至多文35kV线路截面,将原向松涛大坝及向昆仑、和岭农场的10kV线路改成了35kV线路,并在松涛大坝和昆仑农场兴建35kV变电站。同时,由农场出资兴建的红光35kV变电站,用35kV线路和多文变电站联通。至此,跨越愉州市、琼中县、临高县、橙迈县和白沙县的松涛供电网形成。

其供电区域包括:食州市、白沙县、临高县3个供电公司;愉州市的南丰等5个乡镇和4个农场;琼中县的农场、林场、乡镇各一个;临高县的6个乡镇、2个农场及加来机场;没迈县的3个乡镇和5个农场。松涛电网为上述地区的工农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使上述地区引进了2家水泥厂、5家炼钢厂、10家砖瓦厂及其它小型企业,壮大了地方经济,也为松涛水利产业东得了较大的经济效益。1997一1999年,松涛电网年均售电1.5亿kwh,年均发供电收人5055万元,占松涛总经济收人的83%,真正起到了以电养水的经济支柱产业作用。

3、发挥小水电优势.以电养水,壮大松涛水利甚础产业

目前松涛水利产业墓础仍然薄弱,前述水利工程设施大多已经运行30余年,老化损坏严重,急需进行维修加固;灌区工程配套建设任务还很艰巨,目前灌概面积仅达到规划灌概面积的60%,灌溉工程效益还未得到充分发挥;工程管理、调度运用、安全监侧等设施和控制手段陈旧落后,与国内先进水库差距很大,严重影响工程效益提高;水费收人不可能在短期内有突破性增长,第三产业在市场经济的竞争中与非水利行业相比劣势不少,也难以发生根本性转变等。因此,在今后较长的一段时期内,水利灌溉、小水电和综合经营三大支柱中,小水电生产仍将是松涛水利经济的主要支柱产业。所以,充分发挥小水电的经济优势,深人挖掘水资源综合利用的潜力,借此推动松涛水利建设,在较长的一段时期内将成为松涛水利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对此,须有清醒的认识,把小水电建设和生产抓牢抓好。

小水电论文第2篇

关键词:小水电;造价控制;限额设计;优化设计

引言

从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出发,对支持和加速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技术、市场、政策与资金等正受到各国普遍关注。小水电工程由于具有品位高、技术相对成熟、产业化程度高等特点受到政府以及投资商的青睐,并逐步成为我国可再生能源结构中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而浙江省小水电无论在开发绩效还是制度创新上都走在了全国的前列。截至2006年末,浙江省小水电装机容量达30338万kW,占全省可开发水电装机的49%,成为浙江省能源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当然,浙江省红火的小水电市场发展,离不开一批致力于水电事业的民营企业家。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06年,民营资本占浙江省小水电总资产的70%,而如今浙江水电民营资本正在向西部地区转移。这当然有可开发资源萎缩以及一些体制因素的影响,但投资成本上升却是占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上世纪90年代初,浙江省的小水电的单位装机容量造价指标是2000-3000元/kW,然而目前单位装机容量造价指标已经达到8000~1000元/kW,十几年的时间,造价成本上涨了4倍。究其原因,当然有物价上涨,贷款利息上升,还有政策处理费用增加等不可控的原因,但也不乏人为的因素,其中投资控制不严也是原因之一。因此,探询影响投资的原因,找寻造价控制的方法是振兴省内小水电市场的途径之一。而要作好工程的造价控制,就必须把造价控制贯穿于工程建设全过程,即对项目的投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招投标阶段、施工阶段和竣工阶段等各阶段的投资控制在批准的投资限额之内,随时纠正发生的偏差,保证项目投资管理目标的实现,以求在该项目中能合理利用人力、财力、物力.并取得较好的投资效益和社会效益。真正地做到投资估算控制设计概算,设计概算控制项目的实施预算.实施预算控制好合同价格。

1、项目决策阶段

项目决策阶段即可行性研究阶段,造价控制工作的中心是进行建设项目的多个方案的比选。在这阶段,设计人员要和造价工程师进行密切的沟通。从坝型比较、引水方式、装机容量、泄洪方式、坝址选择、水位比较、施工导流方式、围堰的结构比较等方面进行多方案、全方面的比选,用经济效益最优的方法选择方案。另外还需加强对新工艺、新材料的运用和比较。比如碾压混凝土筑坝技术,水电站虹吸式进水口技术和橡胶坝、玻璃钢管等新材料的应用等。通过多方案比较后,确定的可行性研究投资估算对后续阶段的投资控制具有指导意义。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及投资决策是产生工程造价的源头,合理确定造价是评估建设项目、开展后续工作的关键。

2、项目设计阶段

过去许多业主认为投资控制的重点在工程施工阶段,忽视设计阶段的投资控制。但经研究发现,设计对项目投资的影响,在可行性研究阶段为75%~95%,在技术设计阶段为35%~75%,在施工图设计阶段为5%~35%。由此可见,项目投资控制的关键在于施工前的投资决策阶段和设计阶段,而在项目做出决策后,控制项目投资的关键就在于设计。设计费虽然只占水电站工程全寿命费用的1%。但这1%的设计费用决定了以后的费用,可见设计质量对项目建设的投资控制的重要性。

在初步设计阶段,造价控制内容要做到:

1)对可行性研究阶段确定的各个方案进一步的优化设计。设计人员应做好限额设计,即初步设计概算限制在可行性研究投资估算范围内。要避免设计人员出于自身考虑,设计过于保守,选择的设计参数往往偏大,使得工程造价经济性偏低。避免限额设计流于形式,并未真正的发挥作用。

2)设计人员应对工程项目尽量细化,以便造价工程师能确定合理的造价。避免因设计人员的项目过粗,使得造价工程师在编制相应部分的投资时只能按指标的形式计列,造成概算准确性降低。

3)造价工程师应确定合理的材料预算价格和设备价格。过去为节省工作量,往往造价工程师未能对材料、设备进行市场调查和研究,只是根据信息价格和设备行业参考价编制概算,使得有些价格存在偏高或偏低的情况;从而使得设计概算与实际存在一定的距离。

4)造价工程师与施工设计人员应对单项工程的施工措施进行比选,使工程单价的合理性和经济性相协调。合理的利用弃碴,降低工程造价。

综上所述,在设计阶段,无论是设计人员还是造价工程师都应本着为业主节省投资的宗旨出发,深挖设计潜力,合理确定价格,编制出经济合理的设计概算,为招标阶段确定合理的限价、施工阶段的控制施工图预算发挥作用。

3、项目招投标阶段

项目招投标阶段也是造价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一阶段,造价控制要做好以下工作。

3.l确定合理的分标方案

合理分标不仅可以减少因分标过多而带来的各标段的交叉纠纷事件,还可以减少因分标过多而造成临时场地的分配问题以及临时设施费用和工程费用的增加。某水电工程,由于业主考虑非工程的原因应该是1个标段的内容人为地分成2个标。结果造成在同一工作面上,出现2个承包单位共用1条施工道路的局面。双方因此多次发生纠纷,造成工程多次停工,给业主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3.2确定合理的限价

由于在目前水电工程项目的招标过程中,商务评审往往采用“最低合理价法”,即在通过技术标评审的各投标单位中,选择最低合理价的投标单位为中标单位。为防止各投标单位串标,哄抬报价,业主往往需要编制最高限价,把中标价格控制在预期的价格中,从而减少施工造价。这就需要造价工程师在编制限价时,不仅应了解工程的施工现场,施工的总体布置,确定合理的施工工艺、方法以及施工组织设计,还应了解每个单项工程的实际施工价格水平,从而确定合理的工程单价。这样才能使得编制的限价既符合工程实际,又体现市场竞争。

3.3做好招标文件的编制工作

由于目前水电工程大都采用工程量清单型的单价合同的承包方式,因此签订合同时的合同价只是一个暂定价格或预测合同价格,不是最终的合同价格。这就要求首先工程量清单的项目应尽量详细,其次招标阶段招标图纸尽量采用施工详图,最后合同条款上应尽量的详实和全面。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下一施工阶段的合同管理顺畅。

4、项目施工阶段

在项目施工阶段,造价管理同样不容忽视。工程施工阶段是建筑产品形成阶段,对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来说也是最难、最复杂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业主要处理好“质量,进度,投资”三者关系,既不能一味的抓质量和进度,轻视造价控制,也不能片面强调造价控制而忽视质量问题。要想处理好三者的关系,业主不仅需要配备懂技术的管理人员,而且需要精通造价控制和合同管理的管理人员。通过他们可以达到以下目的。

4.1减少索赔的费用

水电项目的施工过程往往涉及面广、技术难点多、地质复杂及工期长,在施工过程中经常发生设计变更和地质变更;同时由于业主在招标阶段未能考虑充分,在条款的制定上不能表现详实,出现招标文件、技术规范、合同文件不一致以及由于承包方在投标阶段低价中标等原因;使得在施工阶段承包方提出种种索赔,提出诸如“窝工费”、“误工费”等费用和工期的索赔事件。过去,业主由于缺乏懂造价和合同的人员以及反索赔经验,面对索赔无以应对,往往把按合同规定不该赔付的费用也支付给承包方,最终造成工程结算价超出工程概算。要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就必须聘用一些懂技术和造价,懂合同的专业人员,制定一系列应对索赔的条例,从而减少索赔的费用支出,减少施工期的费用增加。

4.2合理处理“质量,进度,投资”三者关系

进行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处理好“质量,进度,投资”三者关系也是关键。首先制定了合理的进度安排,才能减少类似于“施工赶工费”之类额外费用的增加。其次质量是工程发挥效益的保障,如果一味为减少投资而影响工程质量,则不仅使得形成的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缩短,还会且因质量问题而增加返修的费用,使得投资增加。

5、项目竣工结算阶段

竣工结算阶段是工程造价管理的最后阶段。该阶段造价控制的工作包括:

1)认真审核承包方的工程结算,剔除不合理计取的工程量、高套定额、高取费用、不切合实际的签证、不合理的施工措施等增加的费用;

2)根据所掌握的材料价格信息,审查调价材料的价格是否合理;

3)实行合同逐项审查制度,使工程造价通过具有法律约束力,合同得以确认和控制。实践证明,通过项目的全过程造价控制可以大大地降低工程投资。

例如,浙西某小水电项目的业主在建设过程中实施的造价控制,得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在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设计人员本着为业主服务的原则.对项目进行了坝型、坝址、水位等一系列方案的技术和经济的比选。通过对混凝土拱坝,堆石坝,碾压混凝土坝3个坝型的比较,最后选择投资省,施工工期短的混凝土拱坝,从而减少投资100万元。

在设计阶段,设计人员和造价工程师严格执行限额设计。通过对坝体优化设计,减少C2O混凝土拱坝1000m3,降低投资达30万元。同时,对坝基开挖的石碴进行合理施工组织,部分利用到发电厂的场地平整,部分作为原料轧制碎石,部分捡集为块石。通过弃碴利用节约投资达50万元。在招投标阶段,通过制定合理的限价,使得投标价低于概算的70%。太大地降低了施工造价。

在施工阶段,由于在施工招标阶段,对台同条款进行了周密的编写,大大降低了索赔的费用。

小水电论文第3篇

目前,国内小水电站的管理模式一般有自运行管理和委托管理两种。自运行管理就是企业自行组织人员对电站的大坝及发电设备的运行和维护工作负责,这种管理模式对于企业来说,工作任务繁琐但易于管理控制。鉴于水电站自身生产特点,委托管理又分为全部委托运营管理、运维委托管理、维护检修委托管理三种。(1)全部委托运营管理就是企业不仅将生产运行委托,而且也将经营职责进行委托,企业按合同预定收取投资回报。这种模式大大增加了被委托方的风险,企业对被委托方没有相应的控制措施。但是,小水电站因其专业化性质,被委托方在水电站经营管理方面,其承担的风险远比企业要大得多,且风险的控制能力较企业强。(2)运维委托运营管理也就是企业仅将生产运行委托给大的发电站或公司,而不将经营职责委托,自己进行控制,企业按合同预定支付给被委托方运行管理酬金。委托的内容主要有:委托生产运营及发电设备的正常运行,日常维护,技术管理和安全管理;委托发电设备大小修工作;物业管理等。这种管理模式较为普遍,湖南石门金家沟水电站就是采用这种管理模式。(3)维护检修管理就是企业参与电站经营管理和运行管理,企业只将发电设备的维护,大小修工作进行委托管理,委托给有专业检修人才和队伍的发电站或企业。

2小水电委托管理分析

2.1小水电委托管理的风险(1)委托方的风险主要有人为风险、经济风险、自然风险、政策风险等。人为风险包括人员管理水平,不可预见事件等,经济风险包括资金筹措不力,宏观经济形势,投资环境恶化,市场物价,投资回收期过长等;自然风险包括河流降水来水,恶劣的气候条件与现场环境、自燃小灾害等,政策风险包括国家政府主管部门的行为、态度,管理体制等。(2)被委托方的风险主要有管理风险、责任风险、发电设备设施性能风险等。管理风险主要在于管理人员管理水平,技术人员技术水平和责任心;责任风险主要在于委托费用风险,替代责任风险等,因此,单就这些方面被委托方的风险并不比委托方小。

2.2小水电委托管理的利弊分析

2.2.1委托管理模式下对委托方(企业)的利弊①减少委托方人力资源管理成本,同时,小水电站委托管理下收益远比自己培养专业人才队伍来得快。②委托方把小水电站运营管理委托给专业队伍,分出一些风险给被委托方,减少企业部分风险,同时,利于电站安全稳定生产,进而实现利益最大化。③委托方把小水电站运营管理委托给专业队伍,可以集中精力进行融资和再投资,做大做强自身核心业务,利于企业多元化、长远化发展。④委托方把小水电站运营管理委托给专业队伍,增加了自身监管工作和风险。⑤委托方把小水电站运营管理委托给专业队伍,必须在委托管理合同方面做足功课,以使双方实现共赢,否则则是双方两败俱伤,甚者出现投资严重亏损。

2.2.2委托管理模式下对被委托方(企业)的利弊①委托管理下使被委托方增加额外收入,降低人力资源管理成本,尤其对那些旧的大水电站企业,分流一部分过剩人员,盘活企业自身发展。②委托管理模式下促使一部分专业化运营管理公司的建立和发展。③委托管理模式下经济利益和风险责任原因促使专业化发电企业加强自身管理,提高自有专业人员水平等。④部分委托方由于自身专业知识和资金原因,在投资建设阶段对设备选型欠佳,致使被委托方设备风险严重加大,进而影响安全运营管理。

3结语

小水电论文第4篇

1中国小水电发展概况

1.1资源条件

我国小水电资源十分丰富,按20世纪80年代初标准,把1.2万千瓦以下水电站称为小水电站,我国小水电理论蕴藏量达1.6亿千瓦,相应的年电能为13000亿千瓦时,可开发装机容量7000多万千瓦,年发电量为2,000~2,500亿千瓦时。按现在的标准,把5万千瓦(按每千瓦投资7000~8000元估算,总投资在4亿元以下)以下水电站称为小水电,则这些数字将大大增加。

我国的小水电资源分布很广,在全国2000多个县(市)中,有1500多个县有可开发的小水电资源,其中可开发量在1万千瓦以上的县有1100多个。

1.2特点与优势

1)小水电资源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边远山区、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在西部大开发中具有突出的区位优势。

2)小水电资源规模适中,投资省,工期短,见效快,有利于调动多方面的积极性,适合国家鼓励、引导集体、企业和个人开发。

3)小水电资源可以就近供电,就近消纳,不需要高电压大容量远距离输电,发电成本和供电成本相对较低。

4)小水电是电力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电站的有益补充,可为“西电东送”提供有力的支撑。

5)小水电是国际公认的可再生绿色能源,与其他可再生能源(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相比,其技术比较成熟、造价低,非常适合为分散的农村供电及电气化建设,其开发利用有利于能源结构的调整优化,有利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1.3发展状况

新中国成立初期,为解决中国农村无电可用的问题,政府结合江河治理开发农村水电,解决照明和生产用电问题。直到20世纪80年代,全国一半以上的农村还是主要靠农村水电供电。目前仍有800多个县主要靠农村水电供电。通过开发农村水电,累计解决了5亿多无电人口的用电问题。

中国有1500多个县开发了农村水电,共建成水电站4.8万座。2003年全国新增农村水电装机270万kW,全国农村水电总装机达到3120万kW,年发电量1100亿kW·h,均占全国水电总装机和年发电量的40%。2003年中国农村水电增加值482亿元,税利84亿元,其中税收42亿元。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国务院部署开展了三批农村水电初级电气化县建设,建成了653个农村水电初级电气化县。农村水电初级电气化县建设有力地拉动了经济社会的发展。这些县都实现了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农民人均收入、人均用电量“5年翻一番”、“10年翻两番”的目标,经济结构显著改善,发展速度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农村水电已经成为中国广大农村重要的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是中西部地区税收的重要支柱、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我国小水电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尽管我国小水电建设几十年来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我国小水电开发程度还很低,仅占可开发资源的28.6%,发电量也仅为全国总发电量的5.5%。在发展过程中还面临着种种困难和不利条件的制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产业定位不准

由于认识上的局限,我国小水电的公益性和社会性地位长期以来没有得到确认。主要表现在:在国家产业政策中,小水电被不加区分地与大中型水电一同列入了甲类竞争性项目,造成了与小水电已有政策的偏离,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小水电的发展;与常规能源建设项目相比缺乏固定投资渠道及必要的资金支持,不能享受国家可再生能源的有关优惠政策。

2)管理体制不顺

长期以来,各级水利部门是小水电行政管理和开发建设的主管部门,承担着小水电政策制定、水资源规划、项目审查、建设施工、生产运行、质量监督、安全监察、技术标准制定、科研培训、国际交流等一系列管理职能,拥有配套完整的小水电科研、勘测、设计、施工组织体系和一支70多万人的水电队伍。目前管理着4万余座小水电站、3000多万kW水电机组的生产运行和400多万kW电力装机的在建工程。鉴于这种情况,在国务院机构改革的时候,成立了水利部农村水电及电气化发展局,行使水电及农村电气化行政和行业管理职能。

目前国务院几个部委都在对小水电进行管理,在部门间产生了职能交叉。由于职责不明,分工不清,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政府对小水电的宏观调控和行业管理。在省县级机构改革中,这种情况进一步加剧,使部分地区小水电管理处于混乱和停滞状态。

从国务院部委职能划分看,综合部门管电职能主要是从政策、协调、指导和监督等方面对全国电力进行宏观调控。水利部管电职能主要是从方针政策制定、水资源规划、立项审查、生产建设管理及质量安全监督等方面对农村水电进行行政和行业管理。

3)产业自身的限制

小水电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工程造价持续上升,建设成本不断提高,电站本身规模较小,多数是径流式电站,导致电量生产有限,生产成本偏高。如果与大规模生产的常规能源竞价上网,将会受到很大冲击。此外,小水电还存在因季节因素导致的丰枯矛盾,电力输出困难,技术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一定差距,管理运营费也居高不下等问题。

4)大小网关系的协调问题

小水电开发初期,分散开发的电源一般都是发、供、用独立运行,主要解决当地县城、乡镇和农村地区的日常生活、农副产品加工及农业生产用电。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力的增强,原来分散的小水电供电区连片成网,形成了地方电网(小网),成为当地城乡居民生活生产、地方工业和乡镇企业的主要电力供应来源。国家大电网也以大中城市为依托,不断向四周延伸,逐步建立起了全国性跨区域的骨干供电网络。大网与小网两个供电区的连接是在国家实行中央、地方“两条腿走路”正确方针指引下,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两网连接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系列社会、经济及利益上的问题,关键在于国家如何正确引导和及时采取措施解决这些问题,促使小水电与国家大电网在自身及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形成互利互补关系。

在大小电网关系处理上,我国目前出现的问题包括大网依靠资产、技术和价格优势,抢占小网的供电区;利用电网管理和调度权随意限制小网上网电量,压低上网电价;借电力体制改革和国家实施农村电网改造之机,大力“上划”和“代管”小水电自供自管供电区等。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均用电水平还很低,存在着大量的无电区域和无电人口,发展电力工业必须长期遵循中央和地方“两条腿走路”的方针。

5)缺乏完整的激励机制

我国小水电发展得到了各级政府的支持,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建设开发的政策。如20世纪60年代制定的自建、自管、自用“三自”方针,80年代出台的“以电养电”政策,90年代颁布的税赋政策和贷款补贴政策等。但这些政策大部分是计划经济条件下制定的,在当时对发展小水电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电力体制改革的深入,小水电政策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有的已被取消,如农村水电建设专项贷款政策;有的逐步失去可操作性,如开发小水电的“三自”方针和“以电养电”政策等。因此有必要在新形势下,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建立起一整套诸如可再生能源配额制、优惠上网电价、系统效益收费、对消费者进行补贴以及灵活的融资机制等激励政策。

6)国家对小水电投入不足

与小水电在区域间经济协调发展中起到的重要作用相比,国家对小水电的投入非常有限。主要表现在:长期以来小水电建设项目没有规范地纳入各级财政预算和计划,国家对小水电开发缺乏资本金投入及其他必要的资金支持。

目前小水电开发资金大部分是商业银行贷款,取消农村水电建设专项贷款后,小水电开发主要依靠当地商业银行贷款。但许多小水电地处贫困山区,当地银行多为“贷差”行,资金十分有限,由上级银行拨付转贷,又会加大放贷成本和风险,造成贷款渠道不畅。我国小水电正处于开发高峰的前期,在建规模为400万kW左右,却长期没有规范畅通的资金渠道,这对小水电的发展是十分不利的。

3我国小水电发展的前景及建议

从目前来看,小水电的发展已经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发展前景看好。水利部对本世纪头20年我国小水电发展作出了新的战略规划,到2020年,我国将建成300个装机10万千瓦以上的小水电大县,100个装机20万千瓦以上的大型小水电基地,40个装机100万千瓦以上的特大型小水电基地,10个装机500万千瓦以上的小水电强省。

规划还确定,发展农村水电,实施小水电代燃料生态保护工程。通过大力发展小水电,规划到2020年新增年发电量781亿千瓦时,解决1.04亿农村居民的生活燃料问题,每年减少砍柴量1.49亿立方米,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100万吨,获得生态效益360亿元。

水利部还将实施无电人口光明工程,在有水无电的边境地区、边远民族地区和贫困山区开发小水电,解决无电人口的用电问题。

此外,水利部还确定,将按国家统一部署,全面改造农村水电电网结构,改善农村电网设施,改革农电管理体制,将农村水电网低压线损由原来的30%降到12%以下,供电质量和供电可靠性明显提高,电价普遍降低50%。

结合我国小水电发展的现状,为了达到国家的规划目标,促进我国小水电快速健康发展,提出以下建议:

对产业政策进行修订,将小水电与大中型水电区分开来,进一步理顺小水电管理体制;

针对小水电自身弱点,加强小水电新技术研究和开发,改善技术装备水平,促进新技术商业化、市场化运作,提高市场竞争力;

对小水电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强化企业管理,减员增效,降低生产运营成本;

以资产为纽带,实行小水电企业资产组合,组建小水电集团公司,发挥规模经营效益;

为加快我国小水电发展,政府需提供减免税收、价格补贴、低息贷款等一系列宏观经济激励政策,完善小水电的有关法律法规,同时积极贯彻落实《可再生能源法》。

小水电属于非碳清洁能源,既不存在资源枯竭问题,又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是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因地制宜地开发小水电等可再生能源,把水力资源转变成高品位的电能,不仅对于农村地区(尤其是老少边山穷地区)的脱贫致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具有现实意义,而且对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村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中国小水电发展概况

1.1资源条件

我国小水电资源十分丰富,按20世纪80年代初标准,把1.2万千瓦以下水电站称为小水电站,我国小水电理论蕴藏量达1.6亿千瓦,相应的年电能为13000亿千瓦时,可开发装机容量7000多万千瓦,年发电量为2,000~2,500亿千瓦时。按现在的标准,把5万千瓦(按每千瓦投资7000~8000元估算,总投资在4亿元以下)以下水电站称为小水电,则这些数字将大大增加。

我国的小水电资源分布很广,在全国2000多个县(市)中,有1500多个县有可开发的小水电资源,其中可开发量在1万千瓦以上的县有1100多个。

1.2特点与优势

1)小水电资源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边远山区、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在西部大开发中具有突出的区位优势。

2)小水电资源规模适中,投资省,工期短,见效快,有利于调动多方面的积极性,适合国家鼓励、引导集体、企业和个人开发。

3)小水电资源可以就近供电,就近消纳,不需要高电压大容量远距离输电,发电成本和供电成本相对较低。

4)小水电是电力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电站的有益补充,可为“西电东送”提供有力的支撑。

5)小水电是国际公认的可再生绿色能源,与其他可再生能源(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相比,其技术比较成熟、造价低,非常适合为分散的农村供电及电气化建设,其开发利用有利于能源结构的调整优化,有利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1.3发展状况

新中国成立初期,为解决中国农村无电可用的问题,政府结合江河治理开发农村水电,解决照明和生产用电问题。直到20世纪80年代,全国一半以上的农村还是主要靠农村水电供电。目前仍有800多个县主要靠农村水电供电。通过开发农村水电,累计解决了5亿多无电人口的用电问题。

中国有1500多个县开发了农村水电,共建成水电站4.8万座。2003年全国新增农村水电装机270万kW,全国农村水电总装机达到3120万kW,年发电量1100亿kW·h,均占全国水电总装机和年发电量的40%。2003年中国农村水电增加值482亿元,税利84亿元,其中税收42亿元。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国务院部署开展了三批农村水电初级电气化县建设,建成了653个农村水电初级电气化县。农村水电初级电气化县建设有力地拉动了经济社会的发展。这些县都实现了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农民人均收入、人均用电量“5年翻一番”、“10年翻两番”的目标,经济结构显著改善,发展速度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农村水电已经成为中国广大农村重要的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是中西部地区税收的重要支柱、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我国小水电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尽管我国小水电建设几十年来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我国小水电开发程度还很低,仅占可开发资源的28.6%,发电量也仅为全国总发电量的5.5%。在发展过程中还面临着种种困难和不利条件的制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产业定位不准

由于认识上的局限,我国小水电的公益性和社会性地位长期以来没有得到确认。主要表现在:在国家产业政策中,小水电被不加区分地与大中型水电一同列入了甲类竞争性项目,造成了与小水电已有政策的偏离,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小水电的发展;与常规能源建设项目相比缺乏固定投资渠道及必要的资金支持,不能享受国家可再生能源的有关优惠政策。

2)管理体制不顺

长期以来,各级水利部门是小水电行政管理和开发建设的主管部门,承担着小水电政策制定、水资源规划、项目审查、建设施工、生产运行、质量监督、安全监察、技术标准制定、科研培训、国际交流等一系列管理职能,拥有配套完整的小水电科研、勘测、设计、施工组织体系和一支70多万人的水电队伍。目前管理着4万余座小水电站、3000多万kW水电机组的生产运行和400多万kW电力装机的在建工程。鉴于这种情况,在国务院机构改革的时候,成立了水利部农村水电及电气化发展局,行使水电及农村电气化行政和行业管理职能。

目前国务院几个部委都在对小水电进行管理,在部门间产生了职能交叉。由于职责不明,分工不清,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政府对小水电的宏观调控和行业管理。在省县级机构改革中,这种情况进一步加剧,使部分地区小水电管理处于混乱和停滞状态。

从国务院部委职能划分看,综合部门管电职能主要是从政策、协调、指导和监督等方面对全国电力进行宏观调控。水利部管电职能主要是从方针政策制定、水资源规划、立项审查、生产建设管理及质量安全监督等方面对农村水电进行行政和行业管理。

3)产业自身的限制

小水电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工程造价持续上升,建设成本不断提高,电站本身规模较小,多数是径流式电站,导致电量生产有限,生产成本偏高。如果与大规模生产的常规能源竞价上网,将会受到很大冲击。此外,小水电还存在因季节因素导致的丰枯矛盾,电力输出困难,技术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一定差距,管理运营费也居高不下等问题。

4)大小网关系的协调问题

小水电开发初期,分散开发的电源一般都是发、供、用独立运行,主要解决当地县城、乡镇和农村地区的日常生活、农副产品加工及农业生产用电。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力的增强,原来分散的小水电供电区连片成网,形成了地方电网(小网),成为当地城乡居民生活生产、地方工业和乡镇企业的主要电力供应来源。国家大电网也以大中城市为依托,不断向四周延伸,逐步建立起了全国性跨区域的骨干供电网络。大网与小网两个供电区的连接是在国家实行中央、地方“两条腿走路”正确方针指引下,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两网连接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系列社会、经济及利益上的问题,关键在于国家如何正确引导和及时采取措施解决这些问题,促使小水电与国家大电网在自身及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形成互利互补关系。

在大小电网关系处理上,我国目前出现的问题包括大网依靠资产、技术和价格优势,抢占小网的供电区;利用电网管理和调度权随意限制小网上网电量,压低上网电价;借电力体制改革和国家实施农村电网改造之机,大力“上划”和“代管”小水电自供自管供电区等。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均用电水平还很低,存在着大量的无电区域和无电人口,发展电力工业必须长期遵循中央和地方“两条腿走路”的方针。

5)缺乏完整的激励机制

我国小水电发展得到了各级政府的支持,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建设开发的政策。如20世纪60年代制定的自建、自管、自用“三自”方针,80年代出台的“以电养电”政策,90年代颁布的税赋政策和贷款补贴政策等。但这些政策大部分是计划经济条件下制定的,在当时对发展小水电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电力体制改革的深入,小水电政策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有的已被取消,如农村水电建设专项贷款政策;有的逐步失去可操作性,如开发小水电的“三自”方针和“以电养电”政策等。因此有必要在新形势下,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建立起一整套诸如可再生能源配额制、优惠上网电价、系统效益收费、对消费者进行补贴以及灵活的融资机制等激励政策。

6)国家对小水电投入不足

与小水电在区域间经济协调发展中起到的重要作用相比,国家对小水电的投入非常有限。主要表现在:长期以来小水电建设项目没有规范地纳入各级财政预算和计划,国家对小水电开发缺乏资本金投入及其他必要的资金支持。

目前小水电开发资金大部分是商业银行贷款,取消农村水电建设专项贷款后,小水电开发主要依靠当地商业银行贷款。但许多小水电地处贫困山区,当地银行多为“贷差”行,资金十分有限,由上级银行拨付转贷,又会加大放贷成本和风险,造成贷款渠道不畅。我国小水电正处于开发高峰的前期,在建规模为400万kW左右,却长期没有规范畅通的资金渠道,这对小水电的发展是十分不利的。

3我国小水电发展的前景及建议

从目前来看,小水电的发展已经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发展前景看好。水利部对本世纪头20年我国小水电发展作出了新的战略规划,到2020年,我国将建成300个装机10万千瓦以上的小水电大县,100个装机20万千瓦以上的大型小水电基地,40个装机100万千瓦以上的特大型小水电基地,10个装机500万千瓦以上的小水电强省。

规划还确定,发展农村水电,实施小水电代燃料生态保护工程。通过大力发展小水电,规划到2020年新增年发电量781亿千瓦时,解决1.04亿农村居民的生活燃料问题,每年减少砍柴量1.49亿立方米,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100万吨,获得生态效益360亿元。

水利部还将实施无电人口光明工程,在有水无电的边境地区、边远民族地区和贫困山区开发小水电,解决无电人口的用电问题。

此外,水利部还确定,将按国家统一部署,全面改造农村水电电网结构,改善农村电网设施,改革农电管理体制,将农村水电网低压线损由原来的30%降到12%以下,供电质量和供电可靠性明显提高,电价普遍降低50%。

结合我国小水电发展的现状,为了达到国家的规划目标,促进我国小水电快速健康发展,提出以下建议:

对产业政策进行修订,将小水电与大中型水电区分开来,进一步理顺小水电管理体制;

针对小水电自身弱点,加强小水电新技术研究和开发,改善技术装备水平,促进新技术商业化、市场化运作,提高市场竞争力;

对小水电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强化企业管理,减员增效,降低生产运营成本;

小水电论文第5篇

1.1农村小水电开发满足

当地电力需求,带动电信广播产业发展上个世纪,部分偏远农村通电困难,而小水电开发解决了供电难及供电不足的问题。随着近几年来农村小水电开发进程的加快,大大缓解了我国电力紧张的局面,小水电成为农村供电的主力军。随着技术的完善与更新,农村电力系统更趋于稳定,保证基本生活用电及农业用电的同时也带动了电信及广播事业的发展。电信及广播产业辐射到每个农村,农民可以更主动地参与到社会生活中来,民主意识不断增强,文化氛围日益浓厚,据相关调查显示,某区县小水电开发直接推动建设了14个规范村,当地农民新农村建设热情高涨。

1.2整合优势资源,实现共赢发展

借助农村小水电开发的独特优势,可以最大限度整合现有资源,产生1+1>2的共赢效果。农村小水电在开发水电的同时将河渠的整治结合起来,立足整体,统筹设计,事先进行科学规划设计,在发挥原有沟渠优势的基础上积极推动工程建设。一方面可以减少工程量,避免人为施工对环境造成的二次破坏,保障当地农村的生态效益,另一方面原有沟渠优势得到最大限度发挥,实现了闲置资源的再次利用,符合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多种资源的有效整合,实现了农村迅猛发展。

1.3服务其他产业,带动农村公益事业

在农村小水电开发大力推广之前,农民基本靠天吃饭,温饱也备受自然灾害与异常气候的考验,在干旱时期,更是连基本生活都得不到有效保障。在物质得不到满足的同时,民众对文化对公益事业的关注自然受影响。而小水电开发项目的推广,一方面解决了当地的用电问题,另一方面带动了经济的发展,使得农民生活自主性大大提高,生产积极性提升,在满足基本物质需求的同时,有更多的精力去关注公益与文化事业。小水电开发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带动了当地学校建设,当地的文化水平不断提升,教育呈现出光明前景。经济的发展也推动了交通事业的发展,村村通工程的辅助开展解决了民众的出行难问题,此外饮水问题、文化建设等公益事业也有条不紊地开展。

1.4小水电开发进一步改善

当地环境水电开发最大的优势就是清洁、环保、无污染,以某县为例,其每年小水电工程发电量在3亿千瓦时,采用传统的燃煤火力发电需要燃烧将近12万吨的煤炭,而燃煤发电产生的有毒物质将是300万吨,引发的水土流失更是无法估计。在农村开展小水电可以减少林木砍伐,保护水土资源,积极推动绿色农村建设。环境得到保护,产生良性循环,为群众提供了更加优良的居住环境。

1.5优化产业格局,推动城镇化进程

小水电的开发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农村原有的产业格局,由单一的农业发展扩展到农林牧副渔多个产业的横向发展,产业格局得到丰富与完善,带动多条农村产业链的建立与运行,形成了良性农业循环,走健康生态发展之路。农业产业格局的改变,农村各项事业得到均衡发展,农村城镇化水平大大提高,我国整体城镇化趋势明显。

2农村小水电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剖

农村小水电发挥优势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问题,其中一些矛盾与争议也渐趋明朗。例如水电开发需要节流蓄水,引发了下游与上游的用水矛盾,节流蓄水使得下游植被得不到及时的水源补给,面临严重的生态危机。此外在水电开发中管理不当,厂房随意建设、资金挪用严重,前者导致大量的耕地资源被占用,植被破坏,生态岌岌可危。后者直接影响建设进程,滋生腐败现象,对当地及整个社会产生恶劣影响。因此在坚持发挥农村小水水电优势的同时,更应该针对目前产生的问题制定相应的解决策略,进行合理规范,实现农村的和谐稳定发展。

3农村小水电良性发展的思路分析

3.1引导农民融资入股,建立真正惠农水电

目前农村小水电开发资金主要集中于政府与企业,而要想实现真正的惠农,可以引导农民入股投资,直接分红。在对农民进行引导与鼓励的前提下充分掌握水电开发项目经验,最大限度保证社会融资的安全性,让农民获取真正的实惠,将农民参与水电建设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3.2科学规划,多领域发展

实现产业提升水电的开发利用解决了农村开发项目单一的瓶颈问题,借助水电发展的优势,带动其他新兴产业的发展,与水电开发形成完善的产业链条,实现当地经济的稳定循环发展。

3.3加强管理,倾听民意

发现不足政府作为农村小水电开发的实施与管理者,应该在保证当地水电事业稳定发展的同时,了解民情,倾听民意,对于水电开发中出现的问题,尤其是牵涉到农民的自身利益问题,协商解决,水电开发的前提是不损害当地群众的利益,让农村小水电开发管理变得更加透明、公正,更好地服务于新农村建设。

4结束语

小水电论文第6篇

关键词:风力发电,太阳能,水泵,PWM

 

1引言

目前一些内蒙古以及西北部边远地区部分农牧区仍然处于无电状态,人畜生活用水及农田灌溉大面积耕种灌溉用水成为亟待需要解决的难题。针对该问题设计出基于能量匹配的风光互补发电抽水智能控制器。

2风光互补发电抽水系统硬件结构

独立运行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由风力发电机、光伏阵列、卸荷器、控制器、蓄电池组、逆变器、及大小水泵等组成,如图1所示。

其运行机理如下:风力发电机三相整流电经不可控三相整流器变成单相直流

图1系统总体结构图

Fig.1 The whole structure of control system

电,并经DC/DC变换器实现最大功率跟踪;光电池的单相直流电通过DC/DC变换器实现功率跟踪。

二者皆通过控制器控制而接入直流母然后给蓄电池供电;蓄电池连接在直流母线上,当风力发电机和光伏阵列输出的电能除供给负载还有剩余时,蓄电池将这些电能储存;当风力发电机和光伏电池输出电能不足以满足负载要求时,则由蓄电池向其供电。从而实现了最大化利用能量来抽水。科技论文,太阳能。该控制器已经过了试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1风力发电机控制部分

风力发电机在此选的是5KW的三相永磁同步发电机。具体风力发电机控制模块部分电路如图2所示。

风力发电机模块电路是将风机输出的三相电分别接入四部分。一部分是直接接入手动刹车空气开关;另两部分别是接入三相不可控整流桥;最后一部分是接入卸荷器。科技论文,太阳能。这两路接三相整流桥的作用分别是: 一路三相桥是对风机电压进行实时检测,另一路则是将整流后的两相电直接接入DC/DC变换器,然后通过单向导通二极管

和充电模式选择器流入蓄电池。风机控制部分有三个PWM控制端:DC/DC端的PWM控制主要是通过检测风机电压的大小来改变脉宽,从而来实现风机的最大功率跟踪。

2.2蓄电池控制部分

在这里该蓄电池选的是阀控式铅酸蓄电池,电压是12v,容量是200Ah,总共9块。蓄电池充电模式选择器,如图4所示,这里主要采用的是PWM充电方式,具体分为三个阶段来实现,第一阶段即是PWM输出占空比为100%,即晶闸管完全导通,此时蓄电池处于大电流灌充阶段。第二阶段是PWM输出占空比为50%,即一半时间是导通,此时蓄电池处于小电流

充电阶段。科技论文,太阳能。第三阶段是PWM输出占空比为20%,即只有四分之一的时间导通,此时蓄电池处于浮充状态。

2.3卸荷器控制部分

卸荷器选用的是7.5KW卸荷器,这里采用的是交流无级卸荷,利用三角形接法。

2.4太阳能光电板控制部分

太阳能电池板功率这里选用的是720W。科技论文,太阳能。由9块80W的太阳能板串联而成。

太阳能板模块的控制是将太阳能板输出的正负端分别接入两路。一路直接接入控制器对太阳能输出电压进行实时检测。 另一路则接入DC/DC变换模块,在经单向导通二极管,电流检测端,充电模式选择器进入蓄电池。

2.5水泵控制部分

在本次试验中选定水泵分别是500W,扬程35m的深井潜水泵和1.1KW扬程45m的深井潜水泵。

在这里水泵的工作主要是根据不同的风速和太阳能光照强弱来切换工作,分为四种情况来切换工作。

(1)无风,有太阳;

太阳能功率足够大,启动小水泵;

(2)有风,有太阳;

<<时,启动小水泵;

<<+时,启动大水泵;

<时,同时启动小水泵和大水泵。

(3)有风,无太阳;

<<时,启动小水泵;

<<+时,启动大水泵;

<时,同时启动小水泵和大水泵。

(4)无风,无太阳;

根据实际需要用水量来选择水泵,可通过手动模式来选择所需水泵。科技论文,太阳能。

3结论

本文介绍的风光互补发电抽水控制系统已经在内蒙古四子王旗进行了试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目前针对的是5kw风力发电机,和720w太阳能板。科技论文,太阳能。随着日后家用电器大功率化,还可以选用更大功率的风力发电机、太阳能板、逆变器以及蓄电池。。从而来提高整套系统的功率。

[参考文献]

[1]艾彬,小型户用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匹配的计算机辅助设计[D]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理工学院硕士论文.2000

[2]李忠实,风光互补发电控制系统不同负载对蓄电池控制电压的影响[J]天津大学,2005

小水电论文第7篇

关键词:QC小组;班组建设;基础

QC小组活动作为班组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有效形式,其活动深入持久健康地开展,已经成为推动企业班组建设的巨大动力。笔者结合供电企业推进QC小组活动和班组建设工作实际,试就班组建设及QC小组活动的概念、QC小组活动对班组建设的促进作用,以及QC小组活动与班组建设结合的重要途径三个方面谈点粗浅的看法。

一、正确把握班组建设、QC小组活动的内涵与关系

班组建设工作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事关企业长远发展的重大任务和强根固本的基础工程。自1986年工业企业整顿后,国家经济委员会要求围绕企业升级使班组逐步由“单纯生产型”转变为“生产、管理结合型”;1991年,能源部、水利电力工会全国委员会又联合下发《电力企业班组建设规定》,明确采取定级晋升的模式来加强对班组的管理及其组织领导体制;2009年以来,国务院国资委、国家电网公司进一步加大了班组建设工作力度,下达了一系列加强班组建设的指示和文件,国家电网公司更明确提出了“班组建设三十条重点要求”,要求从基础建设、安全建设、技能建设、创新建设、民主建设、思想建设、文化建设、班组长队伍建设八个方面加强班组建设。

二、QC小组活动对班组建设的促进作用

(一)QC小组活动提高班组现代科学管理水平。QC小组活动过程需要充分运用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方法,严格遵循PDCA循环理论,运用排列图、因果图、调查表等统计分析工具,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制定相应改进对策;对于经过实施证明有效的方法和措施,需要小组成员运用标准化管理知识,对其以标准或制度的形式予以固化,将其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小组活动结束后,小组还须按照要求整理出成果报告和准备成果的PPT材料,这还需小组成员掌握一定的信息化知识和具备一定的文字总结能力。通过QC小组整体活动流程的开展,不但运用到了5S现场管理、PDCA全面质量管理、精益化管理、目标管理、标准化管理等先进管理方法和手段,而且进一步完善和加强了班组信息记录、标准规范、专业技术培训以及促动小组员工掌握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技巧等职业行为养成等基础工作,进一步推动班组由传统管理向现代管理、由单纯的生产封闭型向面向用户的开放型转变,不断地提高班组的现代科学管理水平,全面提升班组建设水平。

(二)QC小组活动有效激发班组自主创新能力。通过开展QC小组活动,引导班组员工以现场工作存在的难点、问题为课题进行研究,尤其对于涉及新产品、新工艺、新领域的课题,通过组织技术攻关型或创新型QC小组,遵循PDCA循环原理,首先从当前工作迫切需要出发,提出方向性的技术攻关或创新型课题,运用新的思维方式,创新方法,提出不同解决方案,逐一进行实验,从中选择最优方案,据此制定对策及实施,及时做好技术创新成果的巩固,对其予以制度化、标准化加以固化和提高,并推广到生产中加以应用。通过QC小组活动的开展,促动小组成员不断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运用,并对现有技术不断进行探索、改进和更新,不断地探索新的领域,使小组成员的技术水平得到持续提高,并有效增强小组成员的创新意识和节能减排意识,提高班组的自主创新能力,使班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持续进步,不断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三)QC小组活动进一步增强班组凝聚力。QC小组活动是一项班组全体成员为了共同解决班组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而开展的团队活动。QC小组成员在工作中甚至利用业余时间,自发组织、潜心钻研,为了解决问题而各抒已见、努力攻关、解决难题。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小组全体成员在思想上、行动上都是一致的,为了共同的目标,打破岗位界限,既有明确分工又相互配合,充分发挥了每个人的积极性和专长。这种团结的气氛和合作的精神,给员工极大归属感,同时也拉近了成员间的距离,构建了和睦的人际关系,进一步增强了班组团队意识,有效激活班组成员积极性、创造性。

(四)QC小组活动打造高绩效班组。解决工作现场存在的问题,不断进行质量的改进是QC小组活动的基本特征,QC小组活动的目标主要围绕提高工作(产品)质量(效率)、降低消耗、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等方面,而这些也正是班组建设的重要课题。通过开展QC小组活动,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制定对策和实施,不断地提高生产、服务效率,节约物资的消耗,提高物资资源的利用率,不仅带来直接降低消耗的效果,提高了经济效益,而且进一步增强了小组成员的效率意识与节约意识,强化了小组成员爱惜资源、节约资源消耗的自觉性。

由此得到结论,班组是企业的细胞,企业的发展战略、管理思想、管理目标最终要落实到班组。QC小组活动是围绕企业的经营战略、方针目标和现场存在的问题,以改进质量、降低消耗、提高人的素质和经济效益为目的而开展,通过活动的开展,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进一步夯实管理基础,这与班组建设以至企业发展的目标是根本一致的。QC小组活动是班组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有效形式,将QC小组与班组建设有机结合推进,有利于提高班组管理绩效水平,有效激活班组积极性、创造性和凝聚力,将进一步推动企业班组建设的良性健康向上发展,促进企业更好更快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秀敏. 加强企业班组建设与管理的思考[A]. 第四届世纪之星创新教育论坛论文集[C]. 2016 .

[2] 叶文. 广西电力线路器材厂“五星”班组建设的实践与思考[A]. 电力行业优秀管理论文集――2014年度全国电力企业优秀管理论文大赛获奖论文(《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4年第一期增刊)[C]. 2014.

[3] 颜景鲁,刘金标. 如何夯实班组标准化建设工作[A]. 电力行业优秀管理论文集――2014年度全国电力企业优秀管理论文大赛获奖论文(《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4年第一期增刊)[C]. 2014.

[4] 顾捷. 以守规文化提升班组建设水平[A]. 电力行业优秀管理论文集――2014年度全国电力企业优秀管理论文大赛获奖论文(《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4年第一期增刊)[C]. 2014.

[5] 宋士锋,赵树生. 减轻负担 强化管理 进一步提升班组建设水平[A]. 电力行业优秀管理论文集――2014年度全国电力企业优秀管理论文大赛获奖论文(《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4年第一期增刊)[C]. 2014.

小水电论文第8篇

论文关键词:实验,教学,评估

 

《物理课程标准》大力倡导探究性教学,因此新课改教材中安排了许多探究实验。笔者发现在实际的探究过程中,相当一部分教师只重视实验过程和实验结论的得出,而忽视了“评估”环节。致使实验不够完善且严重束缚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的发展。其实评估就是对探究行为和获取信息的可靠性、科学性从更严密的角度反思的过程,是不可缺少的探究要素。下面以“探究实验”为例谈一下实验教学中“评估”的作用:

一、评估实验设计,优化实验方案

在设计实验的过程中,为了达到实验目的,可有不同的实验方案。由于实验仪器精确度不同或实验方法不同导致实验误差也不同。为了使实验结果更精确,在实验过程中应引导学生评估实验方案,比较每一种方案的优劣,使实验方案达到最优化。例如:在探究“用天平和量筒测盐水密度”的实验中,学生设计了多种实验方案,典型的有如下三种:

方案一:①用天平称出空烧杯的质量m1;②将盐水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2;③将烧杯中的盐水全部倒入量筒中,测出盐水的体积V;④求出盐水的密度ρ=(m2-m1)/V。

方案二:①用天平称出空烧杯的质量m1;②将适量盐水倒入量筒中,测出盐水的V;③将量筒中的盐水全部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2;④求出盐水的密度ρ=(m2-m1)/V。

方案三:①将盐水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1;②将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m2,同时测出倒出盐水的体积V;③求出盐水的密度ρ=(m1-m2)/V。

上述三个实验方案测量结果的精确度是不同的,方案一中向量筒中倒盐水不可能将盐水全部倒尽,烧杯内壁要残留一些盐水,使测量的盐水体积偏小,密度偏大;方案二中向烧杯中倒盐水不可能将盐水全部倒尽初中物理论文,量筒内壁要残留一些盐水,使测量的盐水质量偏小,密度偏小;方案三则不存在前两种方案的弊端,测量结果更接近真实值。

二、评估操作细节,改进操作方法

在进行探究实验的过程中,学生的操作过程并不是那么顺利,有的小组由于操作方法不当,而有的小组由于实验操作技能差,不能成功的完成实验。通过对实验操作细节进行评估,可提高学生实验操作技能,确保实验成功。

例如:在探究“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在分析数据时发现各小组实验数据差异较大。此时积极引导学生评估并改进实验操作:实验时弹簧测力计不易保持匀速,运动中的弹簧测力计也不易读数。进一步引导学生改进:把弹簧测力计用手拉的那端固定在一固定处,人的拉力作用在木块下端的木板上,当拉动下端的木板运动时,上端的木块相对下端的木板发生相对运动,木块受到木板施加的滑动摩擦力。而木块所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木板的运动速度并没有关系,只要木块相对木板有发生相对运动,木块所受的即为滑动摩擦力。根据二力平衡可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论文服务。实验中弹簧测力计是静止的也容易读数,实验误差小。

三、评估实验现象(数据),规范操作习惯

在探究实验时可能有一些意外的实验现象(数据)被学生观察到,教师应及时引导学生评估实验现象(数据),加深学生对实验规范的认识,甚至获取意外的收获,使实验得到深化。例如:在“用电流表测电流”的实验中,某同学按电路图接好电路,闭合开关后,发现电流表A1的示数比电流表A2的示数要大一些。于是他认为:当电流通过灯泡时,由于灯泡要消耗电能,所以电流在流动过程中将逐渐变小。 实际上,电流表的示数不同,可能有多种原因,如电流表使用了不同量程、电流表在接入电路之前没有调零等情况有关。这就需要我们根据实验现象,及时的审视我们的操作规范和操作习惯,得到真正有效的数据。

四、评估实验结论,提高归纳能力

由于学生自身学业水平的不足和对实验方法的掌握不熟练,学生通过对记录表中数据的计算、分析、比较后得到的结论, 往往具有片面性甚至是错误的,这就需要我们对实验结论进行评估,以得到具有普遍性的规律和结论,并逐步提高学生的归纳能力。

例如某小组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所记录的数据,发现动力与动力臂的和等于阻力与阻力臂的和,由此他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实验数据本身没有问题,结论的数学关系也成立。但是物理意义不成立,两个不同的物理量不能够直接相加。造成学生误解的原因是利用特殊的数据得出了特殊的数学关系,实验数据应该充分考虑到特殊性和一般性初中物理论文,试验的时候,要尽量利用一般的数据进行测量,以便得到正确的实验结论,特殊的实验数据有助于对问题的理解,但不能对于特殊数据依赖。

五、评估实验功能,拓展思维空间

为了达到某一实验目的,我们都设计相应的实验来进行。如果我们用逆向思维来思考,是不是同一实验可以达到多个实验目的,使实验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同时也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例如:探究“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小灯泡电阻”的实验,实验中需测出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小灯泡的电流,然后利用公式R=U/I求出电阻,最后取多次测量的平均值。但根据公式P=UI,上述实验测出来的物理量也可测小灯泡的电功率,只不过应调节变阻器使小灯泡两端电压低于额定电压、等于额定电压、高于额定电压,测量结果不取多次测量的平均值。细心的同学不知是否还发现,每次求出的小灯泡的电阻值是不同的,且小灯泡越亮电阻值越大。这说明小灯泡电阻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电阻越大,可见此实验还可研究电阻与温度的关系,真可谓一举三得。

综上所述,在实验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评估,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对于深化实验、完善实验、拓展实验有着重要作用。今后我们将更加努力地创新实验教学,为物理教学改革贡献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

优秀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