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接地技术论文

接地技术论文赏析八篇

时间:2023-03-20 16:19:12

接地技术论文

接地技术论文第1篇

关键词:逆向技术溢出 吸收能力 价值链

一、OFDI逆向技术溢出对价值链地位提升的影响

长期以来,各国经济理论研究都认为对外直接投资与母国价值链地位存在相关关系。但是从不同吸收能力,对外直接投资对该产业的价值链地位提升影响存在差异。影响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对价值链地位提升的吸收能力主要为技术进步水平、创能力强弱、人力资本积累程度。因此,研究高技术产业价值链现状及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及其吸收能力对该产业的价值链地位提升效应,对于明确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提高高技术产业价值链地位等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成本发现模型,本文得出两条逆向技术溢出的提升价值链地位的路径:首先,对外直接投资通过对东道国的技术学习和经验累积,导致逆向技术溢出效应,从而提升价值链地位;其次,本国自身的技术进步和创新能力的提升,同时积累人力资本能有效提升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的吸收能力,并与逆向技术溢出相互促进,提升价值链地位。

二、 逆向技术溢出促进价值链地位提升的实证分析

(一)模型的设定

首先,根据理论分析,一方面,对外直接投资能实现技术溢出。另一方面,逆向技术溢出能促进高技术企业转向生产高技术复杂度的产品,进而提升产业整体价值链地位,即对外直接投资通过逆向技术溢出这一中介变量间接影响价值链升级。

1、对外直接投资影响逆向技术溢出的计量模型

(二)变量的计算与测度

1、逆向技术溢出

本文借鉴L & P(2001)的模型和研究思路,计算全要素生产率、创新能力、人力资本积累的逆向技术溢出,具体模型为:

[SPILLft=a=1nOFDIatGDPatSnat]

本文选取了G20国成员国41个国家和及香港地区。时间t采用的是2000年-2014年的数据。[OFDIat]代表的是第t年中国对a国的直接投资存量数据,本文采用GDP平减指数对其进行了平减。[GDPat]代表的是第t年a国的国内生产总值。[Sdat]代表的是第t年a国国内研发资本存量。根据公式,可以测算出2000-2014年中国对样本国进行OFDI而获得的国外研发资本存量。

2、出口复杂度

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下,一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会反映在生产和出口产品的技术复杂度水平上。一般来说,发达国家专业化于价值链中的研发设计和关健零部件生产等技术复杂度较高的环节,而发展中国家则集中于原材料供应、组装和简单零部件生产等技术复杂度较低的工序。依据国际贸易理论,一国出口篮子的价值链地位蕴含着该区域的资源禀赋与复杂技术结构,技术越复杂,则地位越高。

3、全要素生产率

本文通过基于DEA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模型,利用DEAP2.1软件,来测算中国高技术产业各行业从2000年到2014年的TFP水平,并探究TFP的提升与价值链地位提升的关系。

三、OFDI逆向技术溢出提升价值链地位的实证结果

(一)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对价值链地位的影响

根据检验结果来看,对外直接投资对逆向技术溢出的估计弹性系数为1.246,且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为正,表明对外直接投资(OFDI)与逆向技术溢出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即外直接投资程度越高,越有利于逆向技术溢出。对外直接投资对逆向技术溢出的估计弹性系数为0.159,且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为正,表明逆向技术溢出与价值链地位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即逆向技术溢出程度越高,越有利于价值链地位的提升。对外直接投资与逆向技术溢出的交叉项OFDI×SPILL的回归系数均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为正,表明外直接投资能通过逆向技术溢出促进价值链地位的提升,进而有利于价值链升级。

(二)逆向技术溢出、吸收能力对价值链地位提升的影响

估计结果显示,技术进步、人力资本、创新能力吸收能力与逆向技术溢出的交叉项的估计系数均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为正,这表明技术的进步、创新能力的提高,人力资本的不断积累,使得逆向技术溢出更容易实现转化,并产生规模经济效应,由此激励企业投资行为中的学习和创新导向,从而产生边际产出递增效应,最终实现价值链地位的提升。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章依据前文理论分析得出的研究假设,设计了相关的计量模型进行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得出的基本结论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外直接投资通过逆向技术溢出推动全球价值链升级。本国自身技术进步、创新能力提升以及人力资源有助于吸收逆向溢出的技术,提高转化率,强化逆向技术溢出对对价值链升级的正向推动效果。此外,研发投入的增加,市场竞争性越强,越有利于技术转化的实现,从而提升价值链地位。

基于以上结论可以提出一下建议:首先,鼓励我国对外投资的发展;其次,提升自身能力,提高对OFDI逆向技术溢出的吸收;最后,加大研发投入,创造良好的竞争环境。

参考文献:

[1]简晓彬,周敏. 产业转移对制造业价值链攀升的影响[J].中国科技论坛,2013,01:93-99

接地技术论文第2篇

论文关键词: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所有权优势

 

进入21世纪,在“走出去”战略的指引下,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Outward Direct Investments,简称ODI)持续增长,2002-2008年年均增长速度为65.7%。2009年受到国际金融危机及世界经济下滑的影响,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流出量较上年下降43%,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微增6.2亿美元,达565.3亿美元。[①]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的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名列全球国家(地区)第五位,发展中国家(地区)第一位。[②]

依据传统对外直接投资理论,无论是垄断优势理论(Hymer,1960)还是国际生产折中理论(Dunning,1977)都强调跨国企业的特定垄断优势或所有权优势,认为这是对外直接投资的基础。但是,运用这些基于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建立起来的理论,难以解释中国企业的ODI行为,因为通常认为中国企业并不具备上述优势。那么,对于中国企业而言,其ODI行为是否需要以所有权优势作为基础,所有权优势的形式如何表现,这将是本文讨论的重点。

一、文献回顾

20世纪5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间的对外直接投资不断发展,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美国学者海默(Hymer,1960)通过对美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分析,首次提出运用垄断优势来解释企业的对外投资行为。此后经过金德尔伯格(Kindleberger,1969)、约翰逊(Johnson,1970)、卡夫斯(Caves,1971)等学者的补充完善,形成了完整的垄断优势理论。该理论认为企业的垄断优势来自于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的不完全,如产品差异性、商标、专利、资金优势、技术优势、管理优势等。企业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东道国运用这种特殊的独占性优势抵消额外的跨国经营成本,获得高于东道国企业的利润。

英国里丁大学教授邓宁(Dunning,1976,1977,1980,1988)将海默的垄断优势理论、巴克利(Buckley,1976)的内部化优势理论相结合,并加上区位优势,形成了国际生产折衷理论(Ownership-Location-Internalization Paradigm),认为只有上述三种优势同时存在,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才会成功。这其中的所有权优势与海默提出的垄断优势并没有本质区别,只是进行了重新分类与扩展。

随着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增多,以发达国家企业为研究对象的理论无法解释不具备绝对所有权优势的企业为何也有能力进行对外投资,因此,发展中国家跨国企业逐渐进入研究视野。美国经济学家威尔斯(Wells,1983)提出的小规模技术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跨国企业的竞争优势是对其母国市场环境的反应,主要表现在为小市场服务的小规模技术、民族品牌的海外生产、低价产品营销战略。

英国经济学家拉奥(Lall,1983)通过对印度跨国企业对外投资竞争优势的研究,提出了技术地方化理论。他认为发展中国家跨国企业拥有适用于母国及东道国的技术,其生产的产品更符合发展中国家消费者的偏好,要素需求与当地经济条件相适应。

哈佛大学著名学者迈克尔·波特(Michael Porter,1980,1985,1990)从企业、产业、国家三个层面来分析竞争优势的来源。他认为一国国内的经济环境通过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及支持行业等因素,再结合企业经营策略对其竞争优势的形成有很大影响,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通常来自竞争十分激烈的行业。

海默的垄断优势与邓宁的所有权优势都属于绝对优势,用以解释发达国家跨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行为。威尔斯的小规模技术理论与拉奥的技术地方化理论则运用相对优势,解释发展中国家跨国企业的对外投资行为。如果说前四种理论都强调优势的内生性,那么,波特的竞争力理论更强调外部因素对企业竞争优势的塑造。

上述关于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虽然表述不同,但其中都包含所有权优势的内容。本文沿用邓宁“所有权优势”的提法,但将其内涵进一步扩大,使之拥有更为广泛的适用性。

二、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中的所有权优势

1.技术优势

在传统对外直接投资理论中,技术优势是所有权优势的重要组成部分,发达国家跨国公司正是利用他们在技术方面的领先地位,推动对外直接投资迅速增长。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先进技术领域不具备与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全面竞争的优势。但是,随着政府加大对基础科学研究的投入、企业致力于应用技术的开发,再结合跨国企业进入中国产生的技术溢出效应,中国企业在技术方面具备了一定所有权优势。

2008年,全国R&D经费总支出为4616亿元,比2007年增加905.8亿元,增长24.4%; R&D经费投入强度(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1.54%,比2007年的1.44%有所提高。其中,各类企业经费支出为3381.7亿元,比2007年增长26.1%;政府部门所属研究机构经费支出811.3亿元,增长17.9%;高等学校经费支出390.2亿元,增长24%。[③]从行业来看,R&D经费投入强度超过1%的行业有九个[④],这些行业中的企业正利用不断积累的技术所有权优势进行对外直接投资。

中国企业的技术优势不但来源于自身原创性研发,还来自于跨国公司技术溢出效应以及技术地方化效应。跨国公司是世界领先技术的发明者,为了维持技术垄断性,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实现技术内部化转移。然而,跨国公司在东道国的子公司向客户提供产品和服务、与当地企业开展技术合作、技术人员流动等,都会使原本希望保留在企业内部的技术被东道国企业所模仿。世界上绝大多数跨国公司在中国都建立生产、研发机构,加上中国良好的科学技术基础及人才储备,技术溢出效应使中国企业在短时间内技术能力得到极大提高。同时,跨国公司使用的技术大多产生于发达国家,应用于发展中国家时不免产生局限。中国企业具有在发展中国家经营多年的优势,将先进技术与东道国的经济、技术、人力资源等条件相结合,创造出适应当地的新技术,实现技术地方化。

2.金融优势

对外直接投资作为国际间资本流动,不但要求企业有可用资金,还要求这些资金具有成本优势,并能按需要自由兑换成东道国货币。目前,我国部分企业融资成本低、国家外汇储备充足的良好条件成为对外直接投资又一所有权优势。

在中国,利率受到政府严格管制,在近年来通货膨胀低位运行的背景下,利率一直维持较低水平。虽然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各国纷纷降低利率以刺激经济增长,但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利率仍然高于中国,这为中国企业获得资金成本优势创造了前提条件。此外,监管体系不健全,国有企业获得财政拨款、政策性贷款,民营企业获得家族成员低息或无息借款等因素都使得中国企业产生了相对于东道国企业的资金成本所有权优势。

2003年,中国提出“走出去”战略后,从制度上放松了外汇管制。而中国对外贸易多年保持贸顺差,国家外汇储备大幅增长,2006年超过日本后一直稳居世界第一位,这减少了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外汇约束。许多发展中国家缺乏资金而急需外国投资的现实,使中国企业的金融优势得以发挥。

3.文化认同优势

发展中国家企业对外投资时,倾向于首先向人文环境相似或具有族裔联系的东道国进行投资,通过社会关系网络、语言优势、文化背景相近等优势,获取市场信息、稀缺资源、市场准入,并能有效地降低经营风险,从而使跨国投资成为可能。

对外投资实践表明,华裔族群文化相近的优势成为中国企业对香港地区、东南亚国家联盟的所有权优势之一。这些国家和地区华人及华裔族群分布广泛,在人口中所占比重高,加上他们在历史上与中国大陆联系广泛,使得这一地区成为中国企业对外投资首选。2009年,中国企业对香港和东盟的投资分别为356亿美元和26.98亿美元,占中国企业对外投资比重63%和4.8%,位列中国企业投资目标国(地区)的第一和第三位。虽然当前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目标开始向北美、欧盟、非洲转移,这些东道国华裔人口比重不高,但利用文化认同优势,加强与当地华人华侨的沟通联系,利用这类关系资源克服不熟悉东道国市场的缺陷,仍然是中国企业对外投资能使用的所有权优势。

4.母国与东道国经营环境相似的优势

一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时,其母国与东道国经营环境具有相似性,将有助于该国企业将母国的经营经验运用于东道国市场,从而产生相对于其他国家的所有权优势。2009年,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中超过80%的份额流向亚洲、非洲国家(地区),这些国家有着与中国相同或相似的国内经济发展阶段、资源禀赋状况、人力资本条件,使得中国企业相对于发达国家跨国公司拥有熟悉经营环境的所有权优势。此外,中国企业在适应制度环境方面也具有所有权优势。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制度不完善、政府过度干预市场的情况,中国企业在本国多年经营中也形成了应对这一问题的良好对策。

三、结语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以发现,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并不是完全不具备所有权优势,在技术、金融、文化、经营环境等方面,中国企业具备相对于发展中国家企业、乃至相对于发达国家企业的所有权优势。中国企业既要把握现有优势,将之与东道国的区位优势相结合,又要充分发掘和培育其他类型的所有权优势,如品牌、专利、管理优势等,才能使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获得长期稳定的经营收益。

参考文献

[1]Dunning, J.H. The Eclectic (OLI) Paradigmof International Production: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J], InternationalJournal of the Economics of Business, 2001, 8(2): 173-190.

[2]Hymer, S. International Operations ofNational Firms: A Study of Direct Foreign Investment [D]. MassachusettsInstitute of Technology, 1960

[3]Lall, S. The New Multinationals: TheSpread of Third World Enterprise [M]. New York: Wiley, 1983

[4]Wells, L.T. Third World Multinationals:The Rise of Foreign Investments from Developing Countries [M], Cambridge MA: MIT Press, 1983

[5]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7

接地技术论文第3篇

关键词:现状;新基本理论;新动作研究与实践

一、竞技体操创新研究的现状

我国在引进、消化、吸收和追赶世界先进技术的过程中,一直在对竞技体操进行创新。特别是在国际体联恢复我国的合法地位,参加国际比赛的次数增多之后,我国对竞技体操创新的研究步入崭新阶段,在动作技术、动作连接与编排、训练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大胆创新研究和实践,取得了系列研究成果。这些研究成果,多以竞技体操各个运动项目动作技术为对象分别进行。以自选课题、独立完成的形式为主。

二、竞技体操创新基本理论研究

竞技体操创新基本理论研究包括创新规律、原则、方法的研究,基本技术与难新动作创新关系研究,创新思维研究,创新意识研究等。这反映了我国对竞技体操基本理论研究是比较重视的。而且随着现代竞技体操技术的迅速发展,基本理论的研究正在不断加强。教练员、运动员和科研人员从训练、比赛实践中逐渐认识到:创新是体操生命;创新是运动员夺取世界冠军的重要法宝,竞技体操创新理论研究是他们科学创新的基础。赵山成首次全面论述竞技体操难度动作发展方法。该论文将体操难新动作的发展概括为:“难度递增法、串联组接法、推测填充法、过程停格法、演绎复合法、借鉴移植法、飞行换握法、选择跳下法、动作逆转法、实用综合法”等方法。随着竞技体操的发展,比赛也变得更加激烈,创新需要也更加强烈。对创新的研究也更加深入,向综合全面发展。如薄云霄通过对世界体操和我国体操发展的回顾,阐述了创新意识在体操创新中的重要性,揭示了竞技体操技术发展的基本特征即新颖性、价值性、针对性和超前性。

三、竞技体操创新动作研究与实践

(一)新动作设想、设计和实验研究

新动作设想、设计和实验研究一直是广大教练员和运动员最为关注的问题,直接关系到运动员成套动作的起评分和运动员能否在比赛时取得好成绩。对难新动作设想、设计与实验研究的论文,大多数都是研究者根据当时竞技体操发展趋势和规则的要求来进行设计和开发的,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例如:在80年代初、中期,由于当时单杠、跳马项目单臂动作的流行,各国运动员创新了一大批由单臂完成的高难动作。有单杠的单臂大回环转体系列动作、跳马的单臂完成的前手翻转体系列动作。但随着技术的发展,规则对这类动作进行限制,创新就越来越少。虽然对新动作设想、设计与实验研究论文很多,但大多数研究着只是对动作进行了简单设计,而对新动作设想、设计与实验深入研究的并不多。这些新动作的设计,既充分发挥了想象力的作用,又甚于竞技体操各项技术发展的逻辑脉络,在理论上进行了初步论证。

(二)难新动作力学分析与技术诊断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研究仪器的先进性也在不断提高,技术诊断的反馈速度也加快。从研究对象看,主要集中在对各项目中难新动作和某一类高难动作的系列研究上,对该动作技术进行诊断,为技术的改进和进一步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孙亦光对动作技术进行了力学分析,对动作技术进一步完善提供了改进意见;吕万刚等通过对难斩创新动作技术进行分析,阐述其技术特征,提出了动作技术改进建议和继续发展高难动作的可能性。还有黄力平等对优秀运动员跳马“踺子上板转体180°前手翻屈体前空翻”技术进行了研究,揭示了动作技术的运动学三维特征,找出了影响该动作技术的主要因素,为促进该动作技术的进一步完善提供参考。

(三)难新动作连接或成套动作编排研究

随着竞技体操评分规则加分因素的变化及加分分值的不断提高,对这方面研究的论文也逐步增多起来。增加连接技术的难度成为竞技体操技术难度继续发展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对难新动作之间连接的研究,主要表现在成套动作的编排创新之中,主要是通过难新动作直接连接或者减少完成高难度动作的预备性动作来增力,难度价值。这方面研究论文主要表现为3种形式:①是对某个项目两个难新动作连接的研究,如赵跃珍对女子平衡木上法D+D难度连接进行了研究;②是对成套动作设计编排研究,如张云贵教授和熊景斌教练合作研究了陆莉高低杠D+D+D高难连接技术,通过训练实践,使陆莉在巴塞罗那奥运会上夺取高低杠冠军。③是对某类高难动作连接技术的系列研究,主要体现在单个动作创新和连接创新,将创新动作发展成为创新连接,通过连接不同类型的难度动作来达到提高成套动作价值的目的。这方面的论文有王栋良对快速后空翻连接动作的研究和董汉英对前手翻技术的研究等。

(四)难新动作训练方法的研究

不断创新训练方法是难新动作实现的根本保证,而每一个创新动作的成功实现,必定有它独特的训练方法。因此,创新动作与新的训练方法是紧密相关的。这些论文都是通过对难新动作及连接的技术进行分析,分别对完成难新及连接过程中的方法、手段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完成这类难新动作合理、有效的具体步骤和方法,为难新动作及连接的完成提供了新的训练方法。

四、结束语

创新是竞技体操技术发展的重要特征,也是竞技体操技术不断发展的契机。创新使竞技体操技术水平迅速提高,促进了与竞技体操技术发展相关的所有领域的发展和变革。技术创新是竞技体操创新的核心,教练员、运动员和科研人员是关键,而训练理论和方法手段以及场地器材设备等是实现技术创新的条件和保证。显然,对竞技体操创新理论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对竞技体操技术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马启伟,陈小蓉.竞技体操创新原理[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万刚,芦金锋.竞技体操技术创新方法体系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3,39(12):13-15.

接地技术论文第4篇

关键词:一体化教学 焊接技校 技术实践

经济迅速发展对职业院校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技校也在对教学结构和方式不断完善,技校相对陌生或者技校设立的已有专业也在不断地探索和完善改进,技校老师也从逐渐传统的理论教学向实践技术转型,实行实践理论一体化教学,以这样的教学方法教育技校的学生学习知识和技术,使得学生和老师的交流逐渐增多,师生的互动也促进师生关系,在新型的师生关系上,真正体现理论实践的一体化。一体化教学方式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学习主体,老师引导为辅助。一体化教学主要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为核心,营造出技校学生和老师共同参与在学习中的教学过程,打破技校传统的焊接技术带给学生学习的缺陷和老师无法施展实践技能操作指导的局限,改变以前的照本宣科,循规蹈矩的教学体系。技校焊接实践理论一体化主要以学生学以致用为主要教学目的,教育技校的学生拥有过硬的技术,适应社会需求,实现人生理想。

一、实施一体化教学的教学核心

一体化教学就是课堂课本一体化,学生课堂实践技能一体化,通过应用课堂学习的理论知识将知识带到工厂实践中,使得教学和实践有机结合,实现教学过程一体化。从社会发展需求上看,教学迫切要求一体化教育,从现代的教育发展规律来看,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与实践中拿焊条焊接器具是相结合的,当教学过程离开了这两者中的任何一个,教学都会变得孤掌难鸣。课堂教育中,老师对旧知识的提问复习和新知识的启发教育,对于技校学生来说会有一种促进作用,因为技校的学生许多都是后进生,他们自制力差不愿意动脑,对一些基础知识掌握不准确,并且理解力差,所以老师的课堂提问可以使得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及时的思考问题,深化老师讲解的知识,在思考中开发出他们的创新意识,及时灵活地将所学的技能应用在实践中。提问还可以使得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得到知识补充,当学生完全投入在讨论中的时候,小组之间的讨论和争辩会使学生更加有小组荣辱感和学习兴趣,从而直接间接地提高教学水平,同时老师可以通过学生讨论出的结果看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时地调整教学方案。

二、一体化教学能够让学生对学习感兴趣

许多技校的学生对学习都提不起兴趣,对学习有厌恶感。他们在学习中缺乏学习动机,感觉学习对他们而言并没有多大作用。一体化教学的目的就是改变这种状况,让学生成为学习技术技能的主人。这就需要老师从教学方法上有所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是老师让学生学,现在老师需要做的是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明白他们来技校的目的和如何实现他们的理想。这样让学生明白这些道理,然后老师及时地给予他们指导,让学生在学习中、在竞争中、在需要中,慢慢地开始对学习提起兴趣,从而产生学习的动力。

三、一体化教学在技校中的具体教学实践方法

焊接技术被人们广泛地应用在工程机械行业中,它是一种实现金属连接的工艺方法,焊接技术学习门槛比较低,应用广泛。一般的焊接技术人员需要懂得金属的材料和金属的熔点,在金属处理过程中,焊接技术注重学生学习好理论知识,然后将理论知识应用在实践中。目前技术学校在招生的时候存在争抢生源的问题,大多数学校招到的学生文化课知识不够完善,在学习理论课的时候的难度可想而知。老师为了将教学内容讲清楚讲透彻,需要完善教学结构和程序。为了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还要给他们布置家庭作业,让学生在课堂上自己动手多练习,实现教学效果初始化。很多学生认为学习这门课比较难,需要背许多的理论知识,而且即使背会了如果不及时地实践应用,过一段时间就会忘记,这样就会让他们觉得学这门技术白学了,从而导致学生在课堂上展现出烦闷、毫无秩序,课堂教学效率相当低。当实施教学理论和实践一体化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课堂领会程度自己选择去实践,巩固自己的理论知识,并以行动为向导,抓住教学的重点难点,理论和实践齐头并进。

四、教学方法和焊接技术实践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可以让学生逐渐改变以往被动学习的状况。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让焊接班的学生对焊接感兴趣,老师可以让学生去工厂实习,然后利用工厂废弃掉的材料让他们发挥自己的创新思维,做出属于自己的DIY模型,作为自己技术留念。上技术学校的学生很少接触社会,他们思想比较单纯,当他们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的时候会异常的兴奋,并且他们会把自己创造出来的纪念物当做珍宝一般珍藏,每当他们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的时候会逐渐的发现瑕疵,会逐渐想去改变它,让它更加完美。所以当每个学生都有这种想法的时候,教学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就是成功了。当然老师也不能一味的观看不指导,老师应该在学生实践完以后将学生出现的问题提出来,一一指导再做出评价和鼓励,相信学生会对焊接这一专业感兴趣,也会取得优异的教学成果。这样就会为社会培养出一批批优秀的人才。

五、一体化教学中应该多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

随着职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当代社会每个教师都应该学会使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来提高教学效率,利用先进的教学技术不仅可以使得学生直观地观看到焊接的细节,还可以使得老师轻松解决无法用言语解释清楚的知识,从本质上讲还节约了大量的教学成本和时间。例如,在学生学习各种焊接技术的时候,老师可以利用现代技术模拟现场让学生进行练习。在模拟过程中,老师可以根据学生在模拟现场反映出来的实践参数,让学生发现问题,并在老师指导下及时解决问题。所以说,在一体化教学中,老师应该多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来提高教学效率和学生对这一门课的兴趣。

六、小结

焊接技术是当代最热门的专业,所以说学好焊接技术对于每一个技术人员来说都是有益的,当然,技术学校老师专业化、标准化、一体化的教学方式是教学生学好技术的主要途径。

参考文献:

[1]林一桐,王东坡,王颖.2219变极性TIG焊接头的低温断裂韧性研究[J].天津大学学报,2014(6).

[2]窦作勇,张鹏程,李云等.铝合金搅拌摩擦焊接接头内部残余应力的短波长X射线测试[J].机械工程材料,2015(3).

接地技术论文第5篇

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华兴初认为,这些难题是方块中文字独有的、不可避免的固有技术问题,不必大惊小怪。凭中国现有技术水平,解决以上问题并无难度可言,是人们思想上千百年根深蒂固的“中文难”的阴霾,影响、阻碍了中文信息处理技术前进的步伐。

退休后的华兴初倾全力于解决中文信息处理难题上,经十余年艰苦努力,他在错综复杂的矛盾中,终于得出了中文信息处理技术的主要矛盾是民族化、大众化、规范化、国际化,而解决“四化”问题的关键在于编码的结论。也就是说,中文信息处理技术所有问题都可以归结为“四化”问题,而四个化的问题都可以用编码来解决,编码是所有矛盾的主要方面。根据这一理论,华兴初创造出了一种独特的汉字键盘输入法,并以“汉字表征码、编码方法与键盘”为名申报了国家发明专利,并获专利技术交易会特别金奖。可以预期,这项崭新的技术,将以其独特的理论、卓越的性能,开启中文信息处理的全新时代。

背景复杂 要求高远

经华兴初研究发现,中文信息处理一直存在六个问题:第一,中文信息处理没有民族特色,汉字还原率低,加上人们忽视汉字的排序功能,使得中文难学不仅得不到缓解,反而又增加了汉字信息处理难题。把用于教人识字的汉语拼音用来进行汉字信息处理的做法,没有产生预期的对汉语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及汉语走向世界的促进作用,全世界只有很少的人能掌握汉语拼音。

第二,中文信息处理技术的难度大,门槛高,别说是小孩,就连大学生也不能普遍接受,而至于外国人,那就更无可适从了。中文信息处理技术及其产品基本上只占领了国内一些具有汉语拼音条件的地方、单位与部门,国内市场正是因其自身的原因受到了限制,手机芯片知识产权92%在外国企业手中。国际市场更难拓展,中文的信息处理技术产业自然也就无力继续对国民经济形成明显的拉动作用。

第三,到目前为止,几千个有关中文信息处理的专利个个远离“四化”,中文计算机输入技术仍然处于低级无序状态,无法统一规范,直接阻碍了我国语言文字工作的信息化以及中文信息处理领域一切工作的规范化进程。

第四,汉字信息压缩技术还没有使中文信息的输出问题彻底解决,看不到中文字能像英文那样随意进、出电脑的可能性。这一问题的存在严重地制约着整个中文信息处理技术向现代化、国际化前进的步伐。

第五,英文不需专门建个字库,可我们却是建不完的字库,说明中文信息处理落后到何等地步。

第六,中文信息处理技术从无到有,一直处于探索之中,理论的缺失和错误是产生各种问题的主因,纯技术的“万码奔腾”式的研究方法反而使问题的解决离“四化”越来越远,主要理论错误是:

1.中文信息处理技术定位不当,人们没有认清它必须与语言文字学和计算机工程学既密切结合却又互相区别的特点及必须赋于面向全球大众的特点,使中文信息处理技术始终远离全球最大的用户群。

2.盲目渲染汉字的笔画,不能历史地、客观地、辩证地、科学地认识部件,把笔画和部件在中文信息处理技术中的地位完全搞了个颠倒。

3.对编码的重要性没有认识,使中文信息处理技术长期走弯路,出现技术倒退。

4.对中文信息处理这样一个错综复杂的系统工程,不用解决系统工程的办法分析与解决所遇到的问题,讳疾忌医,对创新理论与技术叶公好龙,甚至错误打压。阻碍和延误了中文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进程约20年的大好时光。

5.滥用智能技术有损中华文化的神圣与尊严,有碍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

技术先进 方法简单

中文信息处理与汉字表征码从理论上和技术上科学、辩证地彻底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中文信息处理领域的诸多弊端与问题。

首先,“表征码”把中文的部件按外形特征分类。它们绝大多数与我们天天见面因而是为人熟知的600多个部件,使人能在浩如烟海的数十万个汉字中见了任何一个字都不陌生,有利于降低学习难度,提高学习兴趣。

其次,“表征码”又把部件分成26个类型,并与26个键盘字母在音、形、义三方面相符。使中文信息处理达到了犹如英文一样的优异性能。因方块字出现的各种问题就此顺理成章地迎刃而解。

这样的汉字信息输入技术使中文信息处理变得只要像英文要背26个大、小写字母那样理解、背熟26个表征符就能让世界上每个大约9岁以上视力、智力正常的人都能学会进行中文信息处理,如同不懂英文的人打英文字母一样。

中文信息处理有重码字,怎么能说中文赶超英文?因为中文信息处理码长只取4位,而英文单词一半以上在8个字母以上。消灭重码,并不很难,无必要盲目追求,只要满足信息处理质量的需要即可。

为了提高信息处理质量,表征码的键盘输入技术,只要几条一听就懂的规则,就能达到见字就查字典,见字就敲键盘进行中文信息处理的效果。

功能卓著 涵盖极广

值得一提的是,中文信息处理与汉字表征码在众多方面都能体现出超越性的功能,以及极度完美的技术链接。首先,“表征码”具备中文排序和信息处理两大功能,而且都超过英文,足以扛起中文走向世界的重任。其次,“表征码”将部件形状、部件外形特征符号(表征符)、键盘字母三者在音、形、义三方面直接进行对应,使汉字能够见字直接翻字典;见字直接敲键盘进行中文信息处理,速度远比英文快;见字就能正确地、迅速地确定任一个汉字在规范化的字库,以及计算机内部码表中的位置。最后,中文信息处理技术的核心是民族化,而民族化的核心是编码、编码的核心是汉字的部件、部件的核心是它们的外形特征。这五个核心环环相扣,就能确保汉字表征码成为名副其实的民族化、大众化、规范化、国际化的编码,是真正属于汉字自已的编码。汉字表征码技术能确保中文信息处理能够涵盖古、今、中、外、繁、简所有汉字;所有视力、智力正常的人都能学会并掌握;涵盖所有汉字信息的应用与管理领域;尚未发现以往所有汉字编码存在的缺点。

影响深远 意义重大

接地技术论文第6篇

关键词:焊接专业实训教学;模块化教学;校企合作

国内外专家认为:“到2020年,焊接仍将是制造业的重要加工工艺。它是一种可靠、低成本的连接金属材料的连接方法,目前还没有其他方法可以代替焊接。因此,培养大批量能适应现代焊接生产发展和技术要求的高素质焊接专业技术人才是职业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焊接专业实训教学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环节。但是开设实训教学投入大,焊接设备也非常有限,跟企业的实际生产仍有一定的距离;焊接实训环境差、工种苦,学生学习容易产生消极、畏难情绪,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黄金冶炼行业是灵宝地方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对于焊工需求量仍然存在很大的空间。我院是灵宝地区唯一一所开设焊接专业的高级技工学校。因此,如何利用有限资源培养综合素质高、有敬业精神、技能优秀的技术工人,利用校企合作的契机,模块化教学是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

一、焊接实训模块化教学的特点

突出技能训练的主导地位,一直以来是职业院校始终贯彻的指导思想,也是焊接专业实训教学中模块化教学的核心思想。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文化课为专业基础课服务,专业基础课为专业课服务,专业课为技能训练服务,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由于采用的是“分科教学、单科独进,理实分家”的模式,不可避免的造成理论和实训教学之间的脱节,难以保证技能教学的主导地位。实训课程往往只是形式,是理论课的附属,达不到真正的目的和要求。模块化教学打破传统的课程体系,理论学习的目标直接是围绕技能训练的需求,遵循“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根据培养目标的技术等级要求,以焊接技能训练为核心,确定焊接技能所需要的知识内容(包括焊接专业基础知识、焊接专业知识和相关焊接工艺知识),按照焊接技能的特点和分类,建立若干个教学功能模块,将焊接理论教学和焊接技能训练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完成教学任务。

在模块化教学过程中,理论教学与技能训练是同步进行的。理论指导实践,通过实践验证理论知识,学生手脑并用,注重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教学中可以先讲授理论,用理论指导实践操作;也可以从实训实践操作开始,先接受感性认识,再从理论上加以分析、归纳和总结;同时还可以在实训教学中,就遇到的实际问题从理论上进行辅导,提高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模块化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更加有针对性。每位学生对每个模块课题的操作水平是不同的,有的学生气保焊操作水平高而焊条电弧焊差,有的学生焊条电弧焊操作水平高而气保焊差。实行模块化教学,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操作水平,来灵活调整模块学习的时间,集中时间和精力,强化弱项。同时开设的课题有几个,学生在工位观察学习的机会多,实训时与其他学生比较也会产生紧迫感。操作能力强、领悟快的学生可提前选修其他实训模块,对于学习散漫的同学也可起到鞭策作用,逐渐形成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

二、焊接实训教学模块的建立

焊接模块化教学打破传统的课程体系,遵循“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根据培养目标的职业标准要求,以技能训练为核心,确定该项技能所需的知识内容体系,按照技能的特点和分类,建立若干个教学模块。教学模块的建立和完善,需要不断积累,需要在实训教学中不断反馈更新,不断探索、创新。

三、焊接专业模块化教学的师资问题

模块化教学对老师提出了“教学理念更新、知识能力更新、教学方法更新”的新要求。专业课程的模块化教学需要理论精、操作熟的“双师型”教师。“双师型”教师就是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较高的操作技能水平和丰富的实际教学经验的一专多能人才。在教学过程中,既能循序渐进、深入浅出的传授理论知识,又能传授熟练的操作技能和技巧,还能及时解决现场随时出现的问题,使得学生能够在实训的过程中将理论和实践操作结合起来,既能提高自己的操作技能,又能培养自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真正做到“用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证明理论”。

建设一支这样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必须通过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培养,逐渐形成。对于原来的专业课程理论教师,要求进入到企业进行生产实习,多深入生产第一线,加强实践,提高操作技能水平;对于原来的实训指导教师,则需要进一步提高文化和专业理论水平,钻研教材和教学理论,进一步掌握这种教学方法,最终都能成为优秀的理论-实训一体化教师。

四、模块化教学与校企合作

在就业压力非常大的今天,就业是学校的头等大事。教师调研、“老生”反馈、企业需求告诉我们:要解决好学生的就业,就必须真正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具备能满足企业生产需求的实践动手能力。我焊接技术系与三门峡地区多家大中型企业都有“订单式培养”合作,应该利用这样一个契机,充分利用企业资源,将焊接专业实训模块化教学与企业需求紧密结合起来。

为了更好的实现招生与就业的良性循环,应该加强与“订单式培养”企业接触、沟通,在新生入学初,请企业派有经验的人事管理人员参与“订单式”新生的面试与考核,与基本符合用人要求的学生签订订单,组建焊接专业“订单”班。首先组织教师深入到企业生产第一线,对生产过程、经营管理认真研究,熟悉具体工作岗位对于知识的要求和技能水平的要求;同时邀请企业专家、技术管理人员共同商讨理论课程、实训教学模块设置,将实训模块同企业的需求结合起来,将企业理念、企业文化融入到实训教学过程中。根据企业生产需求变化,及时更新实训模块内容。在模块化实训结束后,组织学生参加劳动社会保障局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的“职业资格证书”鉴定考核,获得相应技能证书。以便学生毕业后就能持证上岗,增加就业竞争力。

五、总结

焊接专业实训实行模块化教学是切实可行的,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我们要充分利用“校企合作”的契机,使实训模块反映企业需求,使学生获得从业技能,培养符合企业生产需求的焊接专业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为灵宝市地方经济的发展做出一点贡献。

参考文献:

[1]周杏芳.职业技术教育中“模块式”教学法的探索与实践[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2).

接地技术论文第7篇

关键字:超文本、翻译教学模式、网络

Abstract: The author explores how to introduce the hypertext technology into translation teaching, and studies how to take the greatest advantage of network resources supported by hypertext technology; how to update translation teaching resources and cultivate students’ translating capabilities, expanding the teaching of translation theory in this paper. Hypertext technology will not only greatly expand the development space of translation teaching, offering vast resources for teachers and students beyond the classroom and books, but also effectively develop students’ ability to use network tool -aided translation. It may have an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in translation teaching and translation studies in China.

Key words: Hypertext, translation-teaching mode, network

全球经济与文化的发展以及各国交流活动的日益频繁使得翻译手段与工具日新月异。翻译理论不断推陈出新,翻译研究的视角与途径也日渐拓宽,其中计算机辅助翻译(CAT)得到各国学者越来越多的关注。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计算机的信息处理能力愈来愈强,基于CAT的超文本技术(hypertext)在翻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也呼之欲出。鉴于目前我国高校中所开设的翻译课大都将重点放在传统的翻译理论与文学翻译的实践教学上,忽略了翻译新技术、新工具的应用,学生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步入职场后,在遇到具体的翻译任务时不但用时颇久而且,翻译质量不高,不能适应市场的需求。因此,在翻译教学中引入计算机辅助翻译,即将超文本技术应用于翻译教学势在必行。

一、何谓超文本技术

超文本的英文原名为hypertext,是美国学者纳尔逊1965年自造的新词。1981年,德特使用术语“超文本”描述了这一想法:创建一个全球化的大文档,文档的各个部分分布在不同的服务器中。通过激活称为链接的超文本项目,例如研究论文里的参考书目,就可以跳转到引用的论文。具体观之,超文本技术是采用超链接方法将自然语言文本和计算机交互式地转移和动态显示线性文本的能力结合起来,在各文档内部和文档之间建立起非线性的网状结构,使读者在阅读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从当前阅读位置直接切换到超文本链接所指向的位置,利用超文本机制所提供的联想式查询能力,迅速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和有关信息。超文本网络技术的特点及其迅速发展突破了传统文本的线性阅读方式,将其引入翻译课堂教学,可极大地丰富教学资源,拓展翻译研究视角。

二、如何将超文本技术应用于翻译教学中

超文本中蕴含着丰富的双语资料,运用搜索引擎和双语语料库,教师能方便地检索到大量的双语信息,内容丰富且时效性强,将之用于翻译训练可激发学生的翻译兴趣,拓展教学思路、增强教学效果。学者杨柳曾强调翻译教学应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为目标。翻译作为综合性学科,不仅要求学生熟练掌握英汉双语,还要求学生对东西方文化及特定翻译任务的专业知识都要有深刻了解。Kiraly指出翻译能力在当今社会指一种“复杂、高度个体化、社会化的进程,有文化、认知以及直觉相互作用形成”,因此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应着眼于提高译者对翻译中所涉及的因素的敏感程度,并使其学会运用适于自身的辅助工具获取、存储、提取信息,并进行检索和咨询的能力。建构主义理论指出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将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转向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学,指导学生学习利用超文本网络技术,使用搜索引擎来辅助翻译,真正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提高翻译效率和翻译质量,创建翻译教学新模式,使翻译教学超越时空限制,适应素质教育和信息化社会的要求。

三、结语

将超文本技术引入高校翻译教学将大大拓展教学活动的发展空间,不仅能够使教师和学生方便快捷地接触到一流的国际翻译学术期刊和学术论文资源,使学生的理论学习与国际前沿接轨,还能有效地培养学生CAT辅助翻译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翻译素质和信息素养,顺应素质教育和信息化社会的要求,对于培养翻译人才甚至是翻译研究型人才更是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何刚强,切实聚集应用务实培育译才——应用翻译与应用翻译教学刍议[J],上海翻译,2010

[2] 黄振定,试论培育创新型英语人才的两大模式[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0

接地技术论文第8篇

关键词:任务技术匹配模型;任务特征;技术特征

中图分类号:F204 文献标识码:A

信息技术应用对绩效的影响研究一直是关注的焦点,影响技术接受和决策的研究,已经成为现代信息技术研究中成果最多的研究领域之一,但现阶段的大部分研究主要关注信息采纳的机理,其内隐的假设就是信息技术使用率的提高会对绩效产生积极的影响,该类研究的理论基础是态度或行为的经典理论,主要研究信息技术的一些属性(如质量、易用性、有用性等)如何影响用户对信息系统使用的态度、情感和信念,同时,其他的因素,如自我效能、社会规范等,作为影响技术采纳动机的因素也纳入此类研究的范围。

但是基于“信息技术使用率的提高会产生积极的绩效”观点的相关理论,却面临“信息悖论”的极大挑战,为更好地揭示技术与绩效的内在机理,任务技术匹配模型(task—technology fit model,TTF)被提出,任务技术匹配模型通过对认知心理和行为的分析来揭示信息技术作用于用户的任务绩效的机理,反映了信息技术和任务需求之间内在的逻辑关系,迄今为止,任务技术匹配模型不仅自身在不断完善,而且与其他相关理论交汇融合,为了更清楚地了解其发展脉络,本文将从任务技术匹配模型的提出、模型中变量的测量、模型与其他理论融合的新发展,以及理论未来发展趋势几方面对任务技术匹配理论的研究进展进行初步梳理,以期为以后的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1、任务技术匹配模型的提出

DeLone和McLean构建了一个信息系统测度框架,用于评估系统质量、信息质量、用户满意度、使用情况对用户使用效果和组织使用效果的影响,该测度框架也成为了任务技术匹配模型的基础,Goodhue和Thompson分析了以使用为中心和以任务技术匹配为中心两类技术与绩效关系的研究,认为两者在信息技术对绩效的影响上有各自特色,但也各有不足,对于聚焦于使用的研究,信息技术使用并非总是自愿的,在这种情况下,使用绩效将会更多地依赖于任务技术匹配而不是使用,此外,更多使用信息技术并不总意味着更高的绩效,对于聚焦于任务技术匹配的研究,由于信息技术只有被使用才能发挥效果,只考虑有匹配是不够的,所以,使用与匹配整合视角下的技术绩效链(technology—to—performance chain,TPC)被提出(见图1),TPC认为技术必须被使用并匹配其任务才能产生绩效,从而技术特征、任务特征和使用与使用绩效的关系纳入了共同研究范围,模型中,技术特征是用户用来执行任务的工具的特征,任务特征是能促使用户更多地依赖技术某方面的因素;用户特征包括培训、计算机使用经验、动机等,这些特征将影响用户能否使用该技术及使用该技术的难易程度;任务技术匹配指任务需求、个人能力和技术功能之间的一致性程度,任务技术匹配的前因是任务、技术和用户之间的交互作用,使用的前因是关于使用行为的态度,任务技术匹配对使用的影响是通过任务技术匹配对使用技术结果的信念这条链接来实现的,反馈指一旦技术被使用,用户就会感知使用绩效,用户如果感知到比预期更高(低)的使用绩效,就会改变他们对使用的预期并会因此影响将来使用,用户有可能学会更好的使用技术,提升用户和技术的匹配,从而提升绩效,Goodhue和Thompson实证检验其核心部分,显示除了部分具体特征外,总体任务特征和技术特征的确影响用户的任务技术匹配,而任务技术匹配和使用行为却显著地影响使用绩效,但任务技术匹配影响使用行为没有被支持,这也表明技术要产生使用绩效,只有当其被使用并且其所提供的功能与任务匹配,Goodhue检验了TPC模型中任务特征、技术特征和用户特征各自对任务技术匹配的影响,以及三者之间的交互效应对任务技术匹配的影响,结果表明技术的价值依赖于用户所执行的任务,并且用户有能力评价他们所使用技术的任务技术匹配程度,通过上述两个研究,任务技术匹配模型被正式确立了。

此后,Goodhue及其团队对任务技术匹配模型的稳健性和模型各变量之间关系的显著性进行了研究,Goodhue等在Goodhue和Thompson验证的子模型的基础增加了反馈和可存取性两个变量,分析表明,模型中所有的关系都被显著地支持,并且模型大部分的方差都被解释,Goodhue讨论了任务技术匹配变量在之前研究中的开发、定义和测量,结果发现任务技术匹配变量中的12个维度都具有很好的信度和区分效度,此外还具有很好的预测效度,Goodhue等证明了任务技术匹配会影响使用绩效,以及用户能够成功评价任务技术匹配这个潜变量,Staples和Seddon直接对技术绩效链模型进行了实证验证,他们将用户使用模型中的用户对信息系统的使用分成主动使用和被动使用两种方式,研究显示在这两种模式中,任务技术匹配模型对绩效的影响都很显著。

任务技术匹配模型与其他信息技术接受与使用的相关理论最大的不同在于:①考虑了任务特性、技术特性、用户特征分别和共同作用下对用户信息技术使用行为的影响,将信息技术接受与使用的作用机理的研究置于具体的任务环境来考察,使研究从非差异化的技术采纳行为视角扩展到了具体的情景领域,因而能够做出更细致的分析;②任务技术匹配模型以绩效考量为目标,有助于更加全面地理解信息技术接受与使用行为背后的动机,为“信息悖论”困扰下组织和企业层面技术采纳行为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2、任务技术匹配模型变量的测量

任务技术匹配模型将具体的技术环境和业务环境纳入研究范围,这极大地限制了其量表的通用性,与其他具有普适性的技术采纳相关模型相比,由于任务和技术的多样性,在不同的实证研究领域,各变量的测量虽然表现出一定的相似性,但更多需体现研究对象的特性,故任务技术匹配模型变量的测量便成为了研究的重点。

任务技术匹配模型主要包括:任务特征、技术特征、个体特征、任务技术匹配、使用绩效等变量,不同任务技术匹配模型变量测量比较见表1。

综上,很多已有研究用可操作的方式定义和测量了不同情景下任务技术匹配模型中的各变量,并在不同的研究对象和技术特征条件下检验了TPC模型中的部分子模型或者扩展模型的有效性和稳健性,这些研究扩展了任务技术匹配整体模型的应用范围。

3、任务技术匹配模型与其他理论的融合

3.1 任务技术匹配模型与技术接受模型的结合

在理理论及其相关理论的基础上,Davis提出了技术接受模型(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TAM),TAM揭示了决定技术采纳的通用影响因素,这些因素非常精简,而且能够揭示不同技术、不同用户群体的技术使用行为,TAM一经提出就引起了理论界的广泛重视,模型的解释力和量表的有效性在不同用户群体、不同技术、不同组织环境下都得到了充分的验证,

Mathiesona和Keil把技术接受模型中的易用认知与任务技术匹配结合起来,提出任务技术匹配也是影响易用性认知的重要因素,但不同的任务与技术之间的匹配也是不同的,由此提出了3条假设:①任务本身并不决定易用性认知;②信息技术本身也不决定易用性认知,仅仅控制用户界面;③任务和信息技术之间的配合影响易用性认知。

Dishaw和Strong把技术接受模型中的使用行为意向变量引入到TPC模型中,并增加行为控制变量,建立了任务技术匹配与技术接受的整合模型,如图2所示,结果表明,任务技术匹配与行为意向高度相关,此后,任务技术匹配模型与技术接受模型的整合围绕3个方面展开。

1)相对于独立的非整合模型,任务技术匹配与技术接受整合模型的解释力是否更强?Klopping和McKinney建立了任务技术匹配和技术接受整合模型来研究电子商务的使用,实证结果显示,整合模型中的所有关系都被证实,且整合模型比单独的技术接受模型和任务技术匹配模型都能更好地预测消费者行为意向,Pagani在研究无线高速数据服务时,综合了技术接受理论和任务技术匹配理论的关键思想,建立了预测用户接受的模型,结果表明,两个模型都可以较好地解释用户接受行为,并且综合的接受模型也很合适,董铁牛等采用任务技术匹配和感知风险引入技术接受模型,构建了消费者网上购物的概念模型,并证明了增加了任务技术匹配的模型更优,李君君和孙建军以个体消费者为研究对象,结合用户的感知因素,构建了面向电子商务网站的技术采纳行为的整合TAM/TTF模型,模型解释了77.9%的行为意向的方差变异量,能够很好地预测态度和行为意向,对比的研究结果表明,整合研究具有更强的接受力。

2)只将任务技术匹配作为影响技术认知的重要因素,分析任务技术匹配对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机理,Junglas和Watson将任务技术匹配分为理想匹配、未达匹配和过于匹配3类,检验了在强制使用的背景下,这3种任务技术匹配对技术接受模型中的有用性感知、易用性感知以及任务技术匹配模型本身对使用绩效的影响,Wu等在研究最终用户信息技术接受时,整合了任务技术匹配理论和扩展的技术接受模型,在模型中,影响用户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和实际使用的有个人因素、内部因素、外部因素和任务技术匹配,而感知易用性受到计算机自我效能、主观规范、内部计算机支持和培训、网络外部性和任务技术匹配影响;刘渊等结合信息系统效用、技术接受和任务技术匹配相关理论的研究指出任务技术匹配与政府门户网站使用行为和使用效用正相关,这类研究只借用任务技术匹配模型的任务技术匹配变量,规避了任务技术匹配模型使用中技术特征和任务特征的巨大差异性导致的模型通用性受限问题,拓展了模型的使用范围,但相应地也无法揭示匹配的机理,

3)将技术绩效链思想与技术接受模型整合,从任务技术匹配、技术采纳机理、技术使用绩效等多角度进行探讨,Klaus等结合技术接受模型和任务技术匹配模型研究了非工作网络使用绩效,其中,任务技术匹配和使用态度显著影响使用绩效;技术特征和任务特征均显著影响任务技术匹配,Kositanurit等在探索影响用户使用企业资源计划系统绩效的影响因素时,以任务技术匹配模型为骨架,加入了技术接受模型中的感知易用性,实证检验表明,感知易用性、系统质量和使用是影响用户使用绩效的最重要的因素,高平等建立了企业ERP采用进程中解释和预测员工行为的TAM/TTF整合关系模型;Chang建立了基于任务技术匹配模型和扩展的技术接受模型的整合模型,实证检验发现,消费者智能的任务技术匹配程度感知越高,对智能具有的有用性感知、有趣性感知和易用性感知越高,而风险感知越低;同时,高的有用性感知、有趣性感知和易用性感知将增加消费者使用网络拍卖网站的意向,周涛等整合任务技术匹配理论和技术采纳与使用统一理论,构造移动银行用户采纳行为模型,分析影响用户采纳移动银行的因素,研究结果显示,除努力期望外,绩效期望、任务技术匹配度、社会影响和便利条件对用户采纳有显著作用,任务/技术匹配度显著影响绩效期望,而技术特征显著影响努力期望,Chang整合的在线竞拍6个技术特征都积极影响任务技术匹配,任务技术匹配显著影响易用性认知和有用性认知,从而间接影响使用意图。

3.2 任务技术匹配模型与其他理论的结合

除与技术接受模型结合,技术任务匹配模型与其他模型结合也涌现了大量的研究成果,

1)任务技术匹配模型与决策支持的整合,Zigurs和Buckland结合任务技术匹配模型和群体支持系统(group support system,GSS)构建了任务复杂性及相关性与信息技术匹配的分析模型,模型将任务分为简单型、分析型、决策型、判断型和模糊型5类,技术分为交流、过程构建和信息处理3类,不同任务类型分别对应不同的技术类型特征。

2)任务技术匹配模型与计划行为理论的整合,Kankanhalli等整合计划行为理论(TPB)和任务技术匹配模型,探寻了通过EKR获取信息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在任务更明确和相互依赖性更高时,资源可利用性对技术采用的影响更大,Lam等结合TPB探寻了任务技术匹配、态度、自我效能和主观规范,结果表明,使用态度、自我效能和主观规范显著影响用户行为意向;技术信念感知通过影响使用态度间接影响行为意向;任务技术匹配与技术信念感知交互共同影响使用态度,Lin和Huang整合社会认知理论和任务技术匹配模型探寻知识管理系统(KMS)使用的影响因素,任务的相互依赖性、任务技术匹配、自我效能、个人认知和对预期结果的感知显著影响KMS的使用,而且自我效能积极影响对任务技术匹配的感知。

3)任务技术匹配模型组织承诺的整合,Ambemtson将任务技术匹配模型与组织承诺中的情感承诺结合,实证检验两者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感知到有相应信息技术支持的员工和没有这种感知的员工在情感承诺上表现出显著差异,任务技术匹配的7个维度都与组织的情感承诺有关,而信息的5个维度与组织情感承诺却没有表现出显著的关系,Jarupathirun和Zahedi整合了任务技术匹配理论、目标承诺理论和自我效能理论来解释网络化的决策支持系统中影响用户感知使用绩效的因素,结果显示任务技术匹配和目标承诺会显著影响对网络化的决策支持系统绩效的感知,自我效能会显著影响任务技术匹配的感知。

4)任务技术匹配模型与个体特征的整合,Lee等建立了基于个体差异化的任务技术匹配模型,研究表明,检验的人口统计学变量中,职位经历、任职风格和自我效能显著影响任务技术匹配的预期,Liu等结合个人特质和任务技术匹配对移动安全管理技术采用的研究表明,技术功能、自我效能和个人经验显著影响任务技术匹配,而任务技术匹配积极影响技术的采用。

5)任务技术匹配模型与创新扩散理论(IDT)的整合,邓朝华等基于创新扩散理论和技术任务匹配理论提出了一个分析企业对于移动服务采纳行为的综合模型,研究证实整合模型比单独使用IDT或TFF更为有效。

归纳起来,任务技术匹配模型与其他理论的结合主要围绕两个方向展开:①以任务匹配理论为主体的结合,在任务匹配模型中增加其他理论的相关变量,这类结合拓展了任务技术匹配模型的研究深度并增强了模型的解释能力;②在其他模型中引入包括任务技术匹配感知、使用绩效等部分任务技术匹配模型中的变量,这类结合避免了任务技术匹配模型中部分变量与具体情景高度相关、模型通用性受限的问题,拓展了任务技术匹配理论的研究广度。

4、研究展望

任务技术匹配的思想与技术选择和采用的根本目标一致,所以TTF模型得到了高度关注,但具体研究环境的不同,以及不同研究背景下任务特征、技术特征的巨大差异使得TIT并没有形成普遍一致的研究范式,而且对匹配的评估也还缺乏为大家所公认的标准,任务技术匹配理论与在技术采用领域的另一成熟理论——技术接受理论相比,其成熟度和普适性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这也为任务技术匹配理论未来的研究提供了很大的空间。

(1)模型普适性的拓展,基于技术绩效链建立的任务技术匹配模型,以揭示技术的选择与采纳如何影响绩效为目标,初步阐述了技术使用如何影响绩效的内在机理,然而个体与组织行为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导致了任务特征、技术特征的巨大差异,从而直接影响了对其测量的量表的普适性,后续的研究在结合任务特征与技术特征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继续把任务技术匹配理论与技术接受模型、计划行为理论、社会认知理论等组织行为研究的相关理论结合,以完善任务技术匹配模型的理论基础并拓展任务技术匹配模型的应用范围。

优秀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