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情感表达论文

情感表达论文赏析八篇

时间:2023-03-20 16:18:56

情感表达论文

情感表达论文第1篇

在中国,要说最具有传统文化气息的建筑,大家的心里自然而然的会出现一个地点,那就是故宫。像故宫这一类的古建筑,经历了千年的风雨,其中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气息可谓浩瀚如海。如今,当代的设计者,可以在精研这些古老的建筑设计后,取其精华,重在模仿,构建出既具有中国传统文化气息,又富有现代艺术表现力的建筑和装饰。例如四川绵阳的岳王楼,于近两年才重建成功,其外复原了古时被毁坏的岳王楼,充满了历史的沧桑感和文化气息,让人有一种如临旧地的感觉,但其内,又被设计者运用现代的装饰所取代,通过对传统符号的运用,使之既保留了古老的韵味和传统文化气息,又不失现代建筑中的舒适和美感。当代的设计者,在对中国古老建筑的不断模仿和重建中,逐渐的总结出符合当代艺术风格的设计理念,从一定程度上使得中国的传统文化以一种另类的形式得到重生。

二、中国传统文化在室内设计中的情感表达

室内设计往往通过对色彩、空间摆设以及设计元素的应用来表达设计者的情感,结合材料的选择,形体的刻画以及光线的利用,完美的体现出某种情感。在室内设计中,运用中国传统的文化因素,能够表现独特的情感。

(一)从色彩上的情感表达室内设计中,“色彩”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色彩不但能够引起人们的视觉效果,还能够反应出物理性质,比如冷暖色的基调就能够给人带来不同的感觉。中国传统文化中将红色象征火,黄色象征金,青绿色象征水,白色象征土,黑色象征木,对应着被古老的中国人民信奉的阴阳五行的说法。各个朝代的建筑对于色彩的使用又有不同的见解。类似于磅礴大气的宫殿,多采用绚丽的色彩,构建出一种金碧辉煌的氛围,讲究的是大气磅礴的情感氛围。又如江南小筑,又多于是灰黑色瓦片,少有大红大绿的绚烂色调,体现出江南水乡温柔的情感。在室内设计中,多用“暖色”,朱红色的门窗是中国风建筑的代表色彩,给人一种富贵、祥和又充满贵气的情感表达。运用中国传统文化来表现设计情感,色彩是一个必要的考虑因素。

(二)从材料选择上的情感表达除了色彩之外,能够表达设计情感的因素还有材料,不同的材料能够体现不同的设计理念和情感。从材料选择的肌理和纹路的不同就可以辨别出不同的情感基调。装饰材料是室内设计的物质基础,对于材料的选择是一个难点也是重点,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室内设计讲究的是与自然的和谐,通过对材料的选择来达到体现中国文化的精神。中国的传统建筑中,多使用富有纹饰的木质材料,在木材上雕刻出不同的图案,来获得不同的情感表达效果,例如栩栩如生的瑞兽则表达出主人对于祥和生活的向往,腾云而上的翔龙,表达出主人积极进取,不断向前的美好憧憬。材料的选择,是室内设计的一个重点和难点,需要设计者好好地精研和把握,才能结合中国的传统文化来达到自己的设计目的。

(三)从陈设分布上的情感表达好的室内设计,除了要饱含合理的光、色调以及材料,还要搭配完美的陈设,中国传统室内陈设的设计,也表达出特定的情感意境,通过对室内陈设的设计,来达到传情达意的最高境界。中国传统的建筑中,多利用门窗、屏风以及盆栽等来完善室内陈设,力求将室外的景观移植到室内,给室内的主人带来良好的感受,例如绿色的植物和盆景,就可以在室内平添一份自然的气息,表达出设计者追求自然和谐,向往恬静气氛的情感表达。

三、结语

情感表达论文第2篇

一、记叙性散文阅读

记叙性散文以写人、记事、状物为主,通过具体形象来表达作者情感,这种情感是蕴含在事物之中,一般不直白表述。在阅读过记叙性散文程中,首先要让学生抓住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经过、结果等记叙散文的六要素,对文章内容有一个具体把握。其次,要引导学生仔细分析作者记叙顺序,了解不同记叙顺序对文章表达效果的影响,记叙顺序有三种,分别是顺叙、插叙与倒叙。不同的记叙手法能达到不同的表达效果,用顺叙来记叙某些事件,能够展示出作者心中的波澜不惊与一份平静,直指人心;插叙一般是对事件的补充说明,加强事件表达效果,倒叙能够使文章更具悬念,在情节上更引人入胜。再次,要引导学生抓住文章表现手法及叙述线索,抓住文章中的中心句,深入发掘文章中蕴含的文学价值。叙述线索是阅读记叙性散文的重点,也是最容易被学生所忽视的,教师在记叙性散文阅读教学中要反复强调,让学生通过推敲记叙线索,更好地理解文章内涵。

在教学《散步》一课时,文章中有两句看似不相干的话:“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冬季”、“这南方初春的田野……这一切都使人想起一样东西――生命”,让学生进行对比,感受作者表达的情感。最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归纳记叙中心,评价文章思想内容及作者情感,从而促使形成自主评价能力,从而提高学生散文阅读能力。在《散步》中作者没有提到任何情感,但能够读出“我”对母亲的关怀、母亲对孙儿的爱护、中年人背上的责任等思想情感;这里可以让学生针对其中一两处能够表达作者思想情感之处进行分析评价,既加深学生对本篇文章的理解,又提高了学生阅读分析能力。如,有学生指出“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冬季”可以表现出作者对母亲身体的担忧,从侧面表现出作者对母亲的关怀,同时,这句话也点明了季节,同时与后边初春的田野形成对比,正如苍老对新生,老者对儿童,多种感情交织,虽未言情,却一切点得恰到好处。其实学生具有很强的领悟能力,只要引导他们去抓住重点,就会经常有出人意料的表现。

二、抒情性散文阅读

抒情性散文以抒发作者真实情感为主。虽然散文阅读的重点都是了解作者情感、感受文章中的文学价值,但抒情性散文不同于记叙性散文,抒情性散文写作手法更加细腻、多变,语言更加凝练、优美,结构更加巧妙,情感抒发更加丰富、直白。因此,在抒情性散文阅读中要着要让学生从整体理解文章,理解文章是借景、借物抒情还是以物喻人或托物言志,对文章情感有一个大体把握。然后抓住文章线索,让学生找到文章感情线,把握好作者写作思路。

《土地的誓言》一文就是以土地为线索,通过对土地的描写,来表达我对故土的怀念、深沉的爱国热情及对侵略者的愤恨。在文中运用了大量排比句,如:当我躺在土地上的时候,当我仰望天上的星星……教师可与学生一起分析排比句在文章中的作用,深入讲解句式是如何推动文章气势发展、在文章情感D变中又起到何种作用,以此提高学生语言分析能力。然后,让学生概括文章要点,让学生体会文章情感。抒情散文阅读教学是通过语言表达技巧的解读透析其中情感变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着重培养学生这种语言分析能力,从而提高学生散文阅读能力。

三、议论性散文阅读

情感表达论文第3篇

第一类是修辞手法类。一般说来:描绘类的修辞手法作用为使描写对象生动形象。主要有比喻、拟人、夸张;结构类的修辞手法作用为突出强调,主要有对偶、排比、反复;表达类的修辞手法作用为增强语气,主要有反问和设问。

修辞手法的赏析可以分两个步骤:(1)确认所用的修辞手法,点明所用修辞手法;(2)明确答题方向。答题时,一定要结合语句内容分析每一种修辞手法的具体作用。

各类修辞手法作用分析及答题形式可运用如下方法:

比喻——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给人以鲜明的印象;化无形为有形。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抽象的道理形象化,具体形象生动地突出本体的什么特点,从而增强文章的趣味性、生动性。

拟人——使物具有某种情感,便于抒发某种感情。能使读者对所表达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产生强烈的感情,引起共鸣。(比拟:色彩鲜明,描绘形象,表意丰富)如果在人称上将物说成“你”等,不仅具有使物具有人的某种情感,便于抒发某种感情,而且有显得亲切自然的表达效果。

排比——强烈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增强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突出强调。议论文往往增加语势,起到了强化论证观点的作用。用来说理,可把道理阐述得更严密、更透彻;用来抒情,可把感情抒发淋漓尽致。

夸张——可以引起丰富的想象,更好地突出事物的特征,表达感情更强烈,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放大观点感情,强调爱憎是非,美丑更加鲜明。

对偶——形式上音节整齐匀称、节奏感强,具有音律美;内容上凝练集中,概括力强。

设问——无疑而问,明知故问,引人注意,启发思考,突出效果。引起读者兴趣,引起读者思考。用在一段的开头或结尾处,除引起思考外,还有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用在议论文中,能使论证深入,脉络清晰。

反问——以否定的形式表示肯定,表达鲜明,目的是加强语气,起强调、强化作用。

反复——紧凑、有气势、表达效果强烈

借代:生动活泼、使语言形象鲜明、利于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引用:增添文句意蕴,丰富文章内容,增中表达效果,增强说服力。

双关:表达含蓄,语意丰富。一方面可使语言幽默,另一方面能适应某种特殊语境的需要,使表达含蓄、曲折,生动活泼,以增强文章表现力。

第二类是表现手法类。表现手法主要有象征、抑扬、对比、类比、衬托、渲染、以小见大、反语等。

表现手法鉴赏的解题思路可分三个步骤:(1)确认所用表现手法;(2)明确常见表现手法的作用;(3) 明确所用表现手法并结合文句内容作答。

各种表现手法的鉴赏可运用如下形式:

象征:引申事理,含蓄形象鲜明,使抽象事物具体化,激发联想,感染力强

抑扬:有先抑后扬或先扬后抑,其作用可使文章曲折有波澜,突出喜欢、赞美或批评、讽刺的感情

对比:使形象鲜明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突出作者对这一事物或者道理的某种感情。运用对比,或使对立事物的矛盾鲜明突出,揭示本质,给人深刻启示。或使对比事物的两个方面互相映衬,相得益彰,给人深刻印象,使形象更鲜明,特点更显著,道理更深刻,矛盾更尖锐。和衬托相比,对比没有主次。

类比:以浅寓深,生动形象,通俗易懂。

衬托: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持点,强化思想感情。有主次之分。

渲染:为行文设置铺垫,营造氛围。

以小见大:表现人、事。

反语(反讽):有两种作用——表示人与人之间的亲昵感情和揭露批判、辛辣讽刺、幽默有趣,使文章富有战斗性。

第三类是表达方式类。表达方式有记叙、议论、说明、描写、抒情五种。

表达方式的赏析解题思路也可分为三个步骤:(1) 确认语段所用的具体的表达方式;(2) 明确五种表达方式具体分类及作用、以便答题时明确方同;(3) 确认所指定语段运用何种表达方式,结合文章具体分析。

记叙性语段的表达方式往往是:描写了对象的什么缺点或者对象怎么样,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议论性语段的表达方式往往是:论证了什么观点或通过批驳,确立了什么观点;

情感表达论文第4篇

【关键词】苏轼;辞达;创作

思维的产物必须通过语言文字或形象才能表达出来,而只有用语言文字或形象表达出来的思维才能进行交流。表达无疑是整个艺术思维过程中处于中心的最重要环节。对于诗歌创作而言,表达的关键问题在于如何处理“言”与“意”之间的关系,或者说如何建立世界、自我与语言之间的关系。[1]苏轼在继承传统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辞达说,对诗人与诗歌、世界与语言、自然与艺术等问题作了深入的探讨。

一、苏轼辞辞达的内容

概括起来苏轼的“辞达说”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要求文章应当通达于事物之理, 要对自然有深刻的了解和把握, 能够抓住常人无法把握的, 掩藏在表面形式之后的本质, 做到这一点, 就如“ 系风捕影”一样的困难。另一方面, 则要求用准确简洁的语言, 把所有了解到的事物的本质表达出来。就是说在抓住“ 风”和“ 影”之后, 还要通过文学的语言把它们表现出来, 使作家头脑中的意识具体化, 使之能够向他人传递, 这是文学创作上的一次飞跃, 比前者的难度更大。这一表达的过程对于文章整体的表情表意极为重要。没有恰当的语言就无法准确地表达文章的立意。

苏轼在《答虔碎俞括一首》中,说:“物固是有理, 患不知, 知之患不能达之于口与手。所谓文者, 能达是而已。”苏轼认为事物自有其所以为其自身的道理所在,但要准确地将一事物表现出来,却非易事。因此作者能够对客观事物的特征有充分地理解(了然于心),又充分地表达描绘出来(了然于手和口)方为“辞达”。

其一、表现了作者内心的真情实感。苏轼认为文章是自然流露出来的,而不是刻意做出来的,当然这种流露是内心真实情感的自然流露。“言发于心而冲于口,吐之则逆人,茹之则逆予,以谓宁逆人也,故卒吐之。”苏轼特别强调创作必须是作者对客观事物有真实感受并且也有把这种感受抒写出来的强烈的情感要求和创作冲动。

其二、反映人民生活的苦乐和时政的得失。苏轼对人民具有深厚的同情,又生活在统治阶级内部斗争非常激烈的时代,本人也参加了那些斗争,那么民生、时政生活必然成为苏轼辞达的一个重要方面。苏轼重视文学的社会功用,认为文学创作应当真实映社会现实,实事求是地摹写社会生活,并充分发挥文学作品应有的作用。

综上所述,苏轼所要表达的对象包括了物、事、情三个方面,物是客观事物,事乃真实生活,情亦为真情实感。

二、辞达的形态:自然

“自然之文”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非常古老的概念,“自然”作为一种审美范畴源于道家美学。庄子在其《天道》中说:“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① 在《渔夫》篇中也说“真者,所以受于天也,自然不可易也。故圣人法天贵真,不拘于俗”。[2] “素朴之美”与“天真之美”都是一种“自然之美”。刘勰在《文心雕龙》的《原道篇》中反复强调美和艺术的本质是自然之道的体现, 极大地发展了文艺自然论。但在宋以前的文学批评中,自然主要是指外在于心灵的自然,人们更多强调的是人文与物文的对应,而非无所用心的自然态度。所谓“初发芙蓉,自然可爱”、“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之类的评语,也倾向于对自然的直接感法,不同于主体情绪、意念、思想的直接流露。苏轼强调的是心灵的自然,苏轼指出:“且夫自然而然者,天地且不能知,而圣人岂得与于其间而制其予夺哉?”这虽是论《易》,其实也通于诗文创作。苏轼创作推崇清新自然的风格,主张无心应物、顺应自然,具有自然主义的倾向。

苏轼立足于儒学天人合一的观念,并受道家“道法自然”禅宗唯心任运思想的影响,鲜明提出崇尚自然的诗学观,不仅将自然作为至高无上的美学境界,而且将自然视为一种最佳的表达方式。苏轼在《自评文》中说:“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皆可出,在平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难。”所谓“辞达”应该是充分表达作者的思想和客观事物特征的“达意”之文;应该是作者对所描写的事物有充分认识“了然于心”之后的自然之文;应该是作者高度的艺术表现力“了然于口和手”的绝妙之文。在苏轼看来,孔子辞达虽求平易,但是平易之道并非不重文采。相反,当你将思想情感注入言辞,那么所得之文将是自然之文。

三、辞达的方法:灵感

文学创作不仅要求作者有着强烈的创作欲望与要求,而且要有着浓郁的创作情感孕育、勃发、冲动和累积,同时还要有外物触发的契机与灵感。灵感是文艺创作过程中因思想高度集中, 情绪高涨而突然表现出来的创作能力。作家在丰富的实践基础上进行酝酿、 思考的紧张阶段, 由于有关事物的启发和触动, 促使文学创作活动中所探索的重要间题得到明确解决, 即所谓获得灵感。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知识积累, 深厚的艺术修养和艺术技巧的掌握, 是获得灵感的前提。唯心主义者认为灵感是一种神秘的精神活动, 只为极少数天才所独有。苏轼灵感论的可贵之处, 就在于它不带唯心主义色彩“ 非能为之为工, 乃不能不为之为工,”灵感不是“ 能为”者的专利。苏轼认为灵感来自生活实践经验和知识积累,他 把“ 厚积而薄发, 博观而约取”视为获得灵感的前提, 并进而提出“ 弱者养以至于刚, 虚者养以至于充流之于既溢之余, 而发于持满之末。”只有奥妙广博的生活阅历和深厚的知识积累, 充实了作家的头脑, 才能滥而为文。

苏轼在他一生的创作生涯中,就非常强调创作灵感,强调捕捉形象。他曾多次谈到捕捉形象之难:“清吟杂梦寐,得句旋已忘。”《湖上夜归》能否获得灵感并捕捉到灵感决定辞达能否顺利完成。因为灵感的特性,既是勃然而兴的,瞬息短暂的,匆匆闪现的,常带偶然性的,又是稍纵即逝的。那么就要及时捕捉灵感,并把这种灵感付诸于文字。如果这种灵感没有及时捕捉到,就不能了然于心,也就不能了然于口于手,那就表达不出来,整个创作过程就不能称之为辞达。

在诗歌创作过程中,言辞作为作家表达感情最直接的工具, 经过选择和组合, 形成了文学作品。这些语句如何才能最好地体现作者的写作意图, 最有效地被读者所了解, 在这一过程中, 苏轼追求的是 “ 辞达” ,这是一种通达事理, 自然成文, 不刻意雕饰, 却能随物赋形, 追随行云流水之变, 进而姿态横生的境界。如果仅仅将苏轼的“ 辞达” 说视为对历来关于孔子原话解说的一种校正, 是远远不够的。苏轼不仅对孔子的辞达说进行了继承,更多的是对孔子辞达说进行了创新和发展,对“辞达”这一古老的命题,进行了全面、深刻而又饱含新意的探讨和阐释,提出了更为深入、全面的辞达观。同时也使辞达这一观点在诗歌创作中得到更好的实践,对当时及其后世的诗歌创作都有深厚的影响。

注释:

①孔凡礼点校.苏轼文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6:2069.

【参考文献】

[1]周裕锴.宋代诗学通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385.

[2]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下)[M].北京:中华书局,2009:875.

情感表达论文第5篇

关键词:言尽意 文学创作 表达者 接受者

在人类文学创作与发展的进程中,言与意的关系问题一直是中西方文学评论家们争论探讨的话题,在中国先秦到宋代的历史进程中,对言与意的关系的争论散见于文学理论家的论述之中,历经着横向上的辩论和纵向上的发展。而西方的诠释学等观点的提出,同样说明言与意的关系为学者们所重视。

言尽意这一命题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命题,也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内部规律之一,孔子在将自己的知识与德行传授给学生时深有感慨地说:“辞达而已矣。”(《论语·阳货》)开启了后世对言尽意问题的广泛探讨,影响深远。然而意为何物?言尽意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效果和表现呢?既然意是无所谓大小轻重的东西,那我们衡量言是否尽意的标准又是什么呢?由此可见,意的不确定性和朦胧性决定了我们不能仅仅从字面上来理解“言尽意”或者“言不尽意”。本篇论文试图通过一个新的视角来阐发言尽意的观点。即言尽意是指通过准确恰当的言的引导,读者根据其自身的经验阅历在言基础上进行的丰富想象而形成的意,与作者之意想通与契合,可谓言尽意矣。

一、言的启发性

为了说明在文学创作中言可以达到作者之意与读者之意相通的效果,我们必须给予肯定的前提便是语言在传情达意的过程中所起到的启发的作用。

孔子评论《诗经》时认为诗的作用之一是“兴”,这里的“兴”解释为“启发、鼓舞和感染,即所谓‘感发志意’(朱熹注)”。由此看出孔子非常重视文学启发作用,认为文学作品有着强大的感染力量,能启发人的情感和意志。《诗序》有云:“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语言的产生基于人类对客观事物和心灵意志描述的需要。著名分析美学家、新批评派的开山祖师理查兹(Richards)在他的名著《文学批评原理》中区别了语言的两种用途。一种是“提供资料”的科学语言,另一种是“表现情感”的诗歌语言。他说:“一个陈述可以为了指涉是真还是假。这是语言的科学用途(Scientific use of language)。但陈述也可能为了它引出的指涉所产生的情绪和态度而被使用,这是语言的情感的用途(emotive use of language)。这个区别一旦被明确把握,就是简单明了的。我们或是因为词语有助于指涉而使用词语,或者是为了与词语相伴随的情感和态度而使用它们。”①我们所讨论的文学创作中运用的言自然是诗歌语言,诗歌语言与科学语言最本质的不同便是诗歌语言可以激发人的想象与情感,读者在诗歌语言的引导下会对作者的文本进行再加工再创造,在此基础上悟到某种与作者想通的境界,即意。语言在文学创作过程中起到的作用不只只是一对一二对二的关系,而是由一引申到多的效果。由此可见,文学创作的主体和客体之间之所以达到言尽意的效果,关键前提在于言作为媒介的启发性和感染性。

庄子提出一种借用寓言比拟来描绘“道”之本体,认识语言背后之意的方法,诸如北冥有鱼、庖丁解牛、轮扁斫轮等等。《庄子》三十三篇几乎每篇都用精彩的语言故事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也就是意。庄子是开创“言不尽意论”的重要人物,他认为言不可尽意,因而采用比喻和寓言的形式来表达意。但是换一个角度来看,庄子所追求的尽意终究还是没有离开言的沟通和启发作用。寓言故事通过语言的方式呈现在读者眼前,读者借助于语言本身的启发作用并且基于自身的充分的想象力,达到庄子期望表达的意的意境,乃言尽意矣。庄子一方面认为言不尽意,一方面又用寓言故事来尽意,而寓言故事的言又是包含于言的,所以我个人认为他的说法不免有些牵强。

二、准确恰当的言

语言是作为人类传情达意的工具而产生的,语言起到启发感染效果的前提必须是创作主体运用了准确恰当的语言,之后才有可能实现读者与作者之意相通的目的,即言尽意。明代的方孝孺有这样一段描写来形容畅快淋漓的语言表达:夫所谓达者,如决江河而注之海,不劳余力,顺流直趋,终焉万里;势之所趋,裂山转石。襄陵盪壑,鼓之如雷霆,蒸之如烟云,登之如太空,攒之如绮榖,迴旋曲折,抑扬喷伏,而不见艰难辛苦之态,必至于极而后止。②

“言尽意”论在陆机的《文赋》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作者在文中首先提到的便是“构思”的问题。陆机谈到了主体的修养,要求审美主体要同时具有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两方面的学识和阅历。要既能“颐情志与典坟”,又能“瞻万物以思纷”,同时还要有能“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的情感体验。只要具备了这样的艺术积累,才能为更好地表意打下基础。为了达到“曲尽其妙”的表达效果,陆机还提出创作主体需要在“选义考辞”方面下文章。不管是表意还是称物,最终都必须落实到文辞即言上。“然后选义按部,考辞就班,抱景者咸扣,怀响者毕弹”,这句话涉及到了创作规律和技巧的问题,如果按照一定的原则和规律来选择事义和词句就能更好地进行谋篇布局,为意义的表达提供广阔的空间和平台。“抱景者咸扣,怀响者毕弹”一句更是表达了陆机对经过这样的“按部就班”后得到的义、辞的信任。陆机的《文赋》在文辞、技巧和文体等方面开创了中国古代文论的先河。陆机和欧阳建的对言尽意的信任是对魏晋时期言不尽意论的冲击,同时也是对言意关系的重要补充和完善。

历史上从中唐到北宋的语言学转向是学者们对于言尽意论的丰富和完善,对文学的发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其主旨思想是:文学创作者不应过于苛求于语言,而应在自身修养和文辞的表达方面下功夫,所谓的言不尽意归根结底是由于创作主体自身能力的不足。

恽敬的“辞达”理论较好地表达了他对“言尽意”的理解。他说:圣人之所谓达者,何哉?其心严而慎者,其辞端;其神暇而愉者,其辞和;其气颢然而行者,其辞大;其知通于微者,其辞无不至。言理之辞,如火之明,上下无不灼然,而迹不可求也;言情之辞,如土之坟壤咸泻,而无不可用也。此其本也。③这里恽敬把作者笔下的言与作者的心性和文学修养紧密联系在一起,辞达与否是由与作者的心、气、神、知决定的。也就是说,辞达并不是语言本身的问题,而是作者的能力问题,是作者的情感、意志、生活态度、知识修养等诸方面的能力的综合效应。

韩愈的古文理论包含了言能尽意的思想。韩愈高度评价了语言的作用:“言起于微,而为用且博,能不违于道,可化可怜,可告可训,以推于生物。”④在《答刘正夫书》中,他认为文章“无难易,惟其是尔”。⑤这里的“是”意为正确、合理,恰到好处,即达意精确。推而论之,言不能尽意,并非语言天生的不足,而是说话者择语不慎,用语不精,因此,文学创作的主体应该将精力放置于提高自身的修养和语言驾驭力上,而不该苛责于完备的言。

欧阳修《六一诗话》云:退之笔力,无施不可……其资谈笑、助谐谑、叙人情、状物态,一寓于诗,而曲尽其妙。此在雄文大手,固不足论,而余独爱其工于韵也……乃天下之至工也。欧阳修从中表达了自己对于语言表达的看法:诗歌可以写任何事物,诗歌语言任什么内容都能表达好,关键在于诗人是不是雄文大手,即是否具备驾驭语言的能力。

语意多歧义就成了嘲笑的对象。《六一诗话》引梅尧臣语曰:诗句义理虽通,语涉浅俗可笑者,亦其病也。例如有咏诗者云:“尽日觅不得,有时还自来”,本谓好句难得耳。而说者云:此是人家失却猫儿诗。人皆以为笑也。这些诗病之所以可笑,是因为语言缺乏精确性、个体性和差异性,而这些正是文学生命所在。要避免浅俗可笑,就必须做到“语工”,即表达的精确高妙。

三、读者到位的理解

我们所探讨的言尽意是离不开文学作品的接受者这个角度的。许多文学理论侧重于作者以及文本在文学活动中作用,而对读者的关注却明显不够。以作者为中心、文本决定一切的文学理论容易忽视读者的创造性和主观性。宣称文本是语言的产物,认为文本是自足的、封闭的、独立的,这样就使文本的多义性受制于文本结构,使文本落入语言的窠臼中。文本存在的意义更多在于读者在理解文本过程中根据自身的审美经验或阅历来接受和创造的内容,读者对文学文本理解主观性就表现在对作品的欣赏、创作的引导、文本文学价值的实现以及意义的建构等方面,称为创造性阅读。读者对于作品文学意义的建构是将静态的文字符号转换为活的思想。但是需要强调的是,读者解析文本时必须是以文本为依托,围绕作品进行的,从而使其的创造性思维具有合理性。阅读是读者解构、追溯文本、重新建构的过程。其中的追溯文本即与作者思想进行交流的过程。所以对于一部作品的文学意义的建构的过程,是作者与读者双主体间互动的过程。

王摹诘“西出阳关无故人”之句,盛唐以前所未道。此辞一出,一时传诵不足,至为三叠歌之。后之咏别者,千言万语,殆不能出其意之外。⑥明李东阳认为,“西出阳关无故人”一句,情感真挚,表达了千古离情别绪。使“后之咏别者,千言万语,殆不能出其意外”。这也就是说,以辞达意并非狭隘地表达了作者此时此地之意,它是囊括了作者此时此地之意在内的、读者在阅读时又能够自由创造的、具有强大化生力和包容性的意义。其实这里就涉及到了语境的问题,作者在创作时的情绪和思维在不自觉中将其他语境下的离别之绪包含在其中。李东阳在这里就是从审美创造和接受这两个角度言述言尽意的意蕴,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他将文本接受者对文本的想象和个性化也纳入到言尽意的实现过程中,无疑对言尽意论起到了重要的丰富发展作用。

“理无尽藏,非触类旁通则无以见。夫诗者,触类可通者也。触类可通,故言无不尽,引而伸之,其意愈进焉。”⑦刘开的这段话则明明白白地阐释了文本的接受者在达到言尽意效果中的作用。这里的“理”就是我们所指的“意”。由于言的启发性,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可以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将文本与自身的经验和生命阅历感悟结合在一起,从而创造出自己的意境,这个意境与作者的意相通,则完成了言尽意的最后环节。

黄庭坚从接受主体的角度,以禅宗的教规作为切入点,论证了言尽意论。他提出,若是钝根人,即使亲自见到高僧大德,也无法获传菩提心印,因为他无法透过语言捕捉到说话者的意念。而后人中悟性高者,靠研读佛经和语录即可顿悟成佛。换言之,语录中的语言已经传达了前代大师的意,至于读者能否悟道,在于接受者的素质——所谓“根契”。

综上,言尽意的问题更多的是主观性的问题,言是否能尽意在于文学创作主体的语言驾驭力以及文本接受者的领悟力。而在现实生活中,这两种主观因素却因人与事的不同而时时发生改变,造成我们经常忽视表达者和接受者这两方面主观因素的作用,才常常将言不尽意归咎于言。

参考文献:

[1]The Principle of Literary Criticism,英文2版,伦敦,1926,第267-268页.

[2][明]方孝孺 《与舒君书》,《四部丛刊》明本《逊志斋集》卷十一.

[3]王镇远,邬国平.与纫之论文书[C].清代文论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

[4][唐]韩愈.择言解[M].

[5]马其昶校注.韩昌黎文集校注[M].韩昌黎文集第三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207页.

情感表达论文第6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作文教学;名著阅读;写作能力

写作是一种书面表达,是一种思想和信息的输出,只有输入足够多的信息才能有东西可表达。新课程标准对高中生的名著阅读应给予充分重视,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名著的同时,让学生能够从中获得更多的写作素材,学习写作的基本技法,写出情理兼备的作文。

一、小说阅读引导学生记叙类文章写作

记叙文是学生应该掌握的基本写作文体,很多学生写作的记叙文写人不生动,叙事不具体,故事没有波澜,读起来没有兴趣或者深入阅读下去的欲望。阅读完作文以后,没有多少情感的触动,也不能够从中得到一般或者突出的生活感受或者感悟。引导学生在阅读名著时,尤其是一些小说,让学生能够学会借鉴方法和技巧,能够写出有真情实感的作文,写出扣人心弦的故事,写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并能够得到一定的情感陶冶和思想启迪。

例如,阅读海明威的小说《老人与海》时,在把握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的基础上,感知作品“永不言弃、永不服输、永不言败”的主题,然后,从写作的角度,让学生借鉴人物描写的方法,以具体描写来表现人物,将人物形象在具体描写中塑造出来,让读者能够通过具体的描写感知生动鲜活而又饱满的人物。在以后的写人类记叙文中,从语言、肖像、动作、心理等方面写人,这样的人物就会鲜活起来,就会具体起来,就会丰满起来。又如,引导学生阅读鲁迅的小说集《彷徨》其中很多的小说不仅人物鲜活,而且故事情节设置也值得借鉴。比如,阅读其中的小说《祝福》,鲁迅先生在情节安排上先让祥林嫂在热闹、祈福的祝福节日中死去了,然后再从祥林嫂初次到鲁镇、离开鲁镇、再次回到鲁镇、再次离开鲁镇来安排故事情节。这种倒叙的手法,是小说设置的一个悬念,学生可以借鉴这样的写作方法,通过倒叙的手法,让叙事类作文更吸引人,引发人的思考。

二、现代散文阅读帮助学生学习散文写作

小说和散文占据文学作品的主体地位,现代散文是文学作品中的一支奇葩,以其叙事、写景、抒情更为具体细腻,更能够表现人的心境,为人所喜爱。高中学生比较喜欢阅读一些大家的散文集,感知文人细腻的心理,从中更好地感受生活、感悟人生。高中散文名著阅读教学引导学生在阅文、阅情、阅人生的基础上,借鉴一些散文的写作方法,以此更好地锻炼自己的写作能力,也能写出文笔隽永、情理兼备的散文。学习写景散文的景物描写与情感抒发,学习叙事散文中生活事件的选取、叙事和心理情感的表现,如何将情感融入到景物的描绘中,如何在叙事过程中展现个人的情感和感悟,以此写出优秀的散文。

朱自清是现代散文大家,在中国散文史上占据重要地位,他的很多散文作品入选中学语文课本,他的散文集列入高中语文新课标推荐名著阅读书目。比如,《荷塘月色》是脍炙人口的散文名篇,在让学生能够学会通过景物描写,表达自己的感受,运用比喻修辞描摹景物,描绘画面,把人带进一定的情境中去,以此更好地感受景物,理解心情。郁达夫在我国现代散文中占据重要地位,他们的散文也是值得学生阅读的名篇,让学生在阅读他的散文时学会写作,又如,《故都的秋》是最为代表性的作品,让学生感知作者对北国秋的喜爱和向往之情,学会散文的写作,如何将写景和抒情这两种表达方式都能够在文中更好地应用,以景物表现表现其特质,以直接抒情表达情感。这篇散文开头两段以直抒胸臆的方式,表达对古都的秋的强烈向往之情,将北国之秋与南国之秋进行对比,进一步突出北国之秋的特别的清、静、悲凉;结尾一段又以直抒胸臆的方式表达对秋的喜爱和留恋,构成一唱三叹、回环往复之美。学生在写作散文时完全可以依照这种模式,来开头和结尾,表达情感;中间部分借鉴《古都的秋》或者《荷塘月色》,景物描写和画面描绘,很好的写景抒情类散文。

三、于名著阅读中历练议论文论说能力

议论文写作是高中作文训练的重点,也是难点。如何让学生能够生动准确而又鲜明突出地摆出自己的观点,安排合理的作文结构,如何写得有理有据,让人认可,叫人信服,成为教学的重要突破点。很多学生写作没有素材,说理不够透彻,选材较为浅薄。在名著阅读中让学生积累素材,学会建构文章,做到说理充分有力,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方式。

例如,阅读古代论说散文,学习名家立说树言。比如,苏洵位列唐宋家,他的散文不少都是表达个人观点,说理充分有力,代表性散文《六国论》,阅读时,苏洵开头开门见山提出的自己鲜明的观点:“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这种一破一立的方式值得学生借鉴,在以后的议论文写作中,旗帜鲜明地摆出自己的观点。中间论证通过比喻论证、引证、对比论证,生动形象而又充分有力。阅读荀子的《劝学》,让学生借鉴议论文的结构,提出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分析为何要学,论述如何去学。学生写作议论文可以按照这样的结构,并借鉴比喻说理的方法。还要让学生在阅读中不断积累素材,更好地充实自己的文章。

总之,著名思想家朱熹有一句非常有名的诗句:“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两句诗句告诉世人如何才能够让心如此澄清,需要源源不断地输入新鲜活水。也在告诉人们如何才能有更新思想,才能不至于落后腐朽,唯有多读书。高中作文教学需要将名著阅读与写作有机结合,丰富学生情感、拓展学生阅读面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借鉴方法和技巧,全面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情感表达论文第7篇

一、新闻评论借助比喻可表达作者赞美的情感

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大好环境下,实际生活中不断涌现的许多新人新事值得赞扬,许多新风尚值得提倡。担负着引导社会舆论的新闻评论,自然应该反映社会的主流方向,对社会发展中涌现的一些好的事物和现象大力宣扬和赞美,以进一步激发广大群众的奋斗精神。评论作者在宣扬这些积极向上的思想、风尚和精神面貌时,自然而然会联想到一些美好的事物,寄托并表达自己的赞誉之情。例如2001年10月25日《文汇报》刊发的《事实再次诠释“新闻自由”》里的“新闻自由是资产阶级处于新兴、上升时期提出的一个伟大的口号。应该承认,这是人类思想精神之苑里绽放的一朵绚丽奇葩”。在这里,用“精神之苑里绽放的一朵绚丽奇葩”来比喻新闻自由,表达了作者对新闻自由推动人类进步的赞誉之情。意大利诗人但丁说过:最好的骏马适合于最好的骑手,最好的语言适合最好的思想。所以,人们希望在新闻评论中也能看到一两句精彩的话。例如发表于1982年10月11日《体育报》上的《赛场成败与英雄本色》一文,这篇评论中的“胜与败却有两重性:胜利的美酒固然香甜,但畅饮无度可以致醉;失利的苦果虽然难咽,但细细咀嚼,倒也有开胃提神的作用”。这几句话,比喻恰到好处,也是全文的点睛之笔,是全文中的思想概括。运用比喻令全篇增辉生色,又让人在美的享受中获得教益。再如1996年2月9日《人民日报》刊发的评论《但愿百姓俱饱暖》中有“温暖,可以催发生机,温暖是生命之源,能够生出万般气象。‘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新春伊始,万物复苏,我们各级领导干部向千家万户送去党的方针政策的温暖,岂不像春风化雨,滋润着人民的心田?岂不像春光和煦,催发亿万生机?”这里文章将各级领导干部下基层送温暖,比喻为滋润心田的春风、春雨,比喻为催发万物的春天的温暖,十分贴切,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作者对党和人民的鱼水深情。新闻评论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对社会上一些积极向上的美好现象和事物,在理性评论的同时,融情入理,以情动人,才能收到良好的表达和宣传效果。但是对任何事物的赞美都有一个度,过犹不及。在新闻评论传达的理性信息面前,受众不应是应弹而倒的靶子,而是一个个独立的个体,有自身的判断和感悟。因此,在新闻评论中恰当地运用比喻表达赞美之情,使作者的思想感情自然而然地附在形象上,让读者受到感染,从而产生良好的传播效果。

二、新闻评论借助比喻可表达作者的憎恶之情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积极美好的一面,也有消极阴暗的一面。对于一些社会的痼疾,对于阻碍社会发展的绊脚石,憎之、恨之是人之常情。新闻评论的一个重要作用,是针对一些社会问题发言,明确表明作者的是非观点,正确引导社会舆论。评论者在对一些自己不喜欢的事物或现象作出评论时,会自然而然地流露出强烈的憎恶之情。而借助比喻表达憎恶之情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例如在2001年9月26日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后,新华社刊发的《核心问题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一文中,在描述的主要表现时,作者写道:他们同群众的关系比喻成“油水关系”和“水火关系”。三言两语,将的嘴脸刻画得活灵活现、入木三分。这组文章,高屋建瓴,主题重大,与其他表达感情的方式相比,运用比喻往往更容易让读者受到感染,从而在感情上与作者产生共鸣。作者选取现实生活中人们痛恨的事物作为喻体材料,设喻抒情,形象生动。读者在领悟这形象化的喻体材料的内涵时,很自然地受到感染。所以,运用比喻表达作者的憎恶之情,比直接表达更有内涵和张力。在运用比喻表达作者憎恶之情时,要考虑事物或现象的性质和程度。评论者在对事物作出正确、全面、透彻的分析之后,要根据事物和现象的客观情况,选择意义恰当、程度适中的喻体材料来表达自己的感情。

三、新闻评论借助比喻可产生讽刺艺术

什么是讽刺?鲁迅说:“一个作者,用了精炼的,或者简直有些夸张的笔墨――但自然也必须是艺术地――写出或一群人或一面的真实来,这被写的一群人,就称这作品为‘讽刺’。”讽刺是运用讽刺的笔法描写一些敌对的事物或落后的现象,有时兼用夸张手法,从而达到揭露、贬斥、鞭挞的强烈效果。讽刺常和比喻连用,由此可见,运用比喻是取得讽刺效果的一种重要艺术方法。评论文章尤其是小言论和杂文,常常针对社会生活中的一些阴暗面进行揭露和批评。由于比喻讽刺的写实性和战斗性,自然成为一些评论者抨击腐朽事物、揭露消极落后现象的一个主要表现手法。评论中运用比喻进行讽刺,所取喻体与讽刺对象之间有某些恰似点,这些恰似点恰恰是讽刺对象的痼疾和要害。1989年2月14日,《中国青年报》刊登了关于中学教师贺斌“渴望公正”的报道。这位教师一心一意研究教学,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却屡屡遭到上司的压制。同年4月14日该报刊登了《研究一下“冒犯学”――致大惑不解的贺斌》书信体的新闻评论。这篇评论别出心裁地以隐喻的形式,以正话反说的反讽手法,对压制人才的现象进行了辛辣的抨击。作者把“冒犯”分为四种:一是不与上司保持一致,二是不俯首称臣,三是不夹着尾巴做人,四是不会“感情投资”。然后分析说贺斌受到不公正待遇不能怪领导,而只能怪自己不懂“冒犯学”。这种正话反说,把那种嫉贤妒能、心术不正者的形象入木三分地刻画出来。这篇评论形式新颖,结构独特,使人觉得亲切,给人以新鲜的感觉,较好地体现了新闻评论中的反讽艺术。再如邹韬奋1933年3月18日的《生活》周刊中鲁迅在《论讽刺》中说:“其实,现在的所谓讽刺作品,大抵倒是写实。非写实决不能成为所谓‘讽刺’;非写实的东西,即使能有这样的东西,也不过是造谣和诬蔑而已。”一些新闻评论运用比喻讽刺手法,一方面使讽刺对象有所畏惧,另一方面让读者心神领会,点头赞许,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讽刺的生命在于真实。但是我们也应看到,正是因为比喻讽刺的重要作用,一旦运用失当,其破坏作用也是很大的。所以,评论作者在运用时,要分清对象,选用恰当的讽刺性比喻材料,使比喻讽刺与新闻评论所讲之理丝丝入扣地融合在一起。

四、新闻评论借助比喻可产生幽默艺术

幽默和讽刺并不是同一概念,讽刺展现的是锐利的锋芒,而幽默能让人会心地微笑。带点幽默感的讽刺,寓庄于谐,作品的思想往往展示得更加自由、充分。在新闻评论的议论说理中,比喻幽默手法的恰当运用常常产生出奇制胜的美学效果。一些优秀的新闻评论文章,除了形象化之外,还很有理趣,往往借助比喻把某个抽象的道理讲得幽默生动、妙趣横生,除了思想上给人启迪外,还使人得到精神上的愉悦和享受。比如,有的评论用“见了兔子打枪,见了老虎烧香”比喻一些人欺下溜上,用“头痛用棒敲,眼痛抹辣椒”比喻措施失当。这些比喻都具有很强的幽默感,内涵丰富。比喻幽默作为一种修辞和表现手法,让读者忍俊不禁之后引发对于生活的沉重思考,其审美价值是很高的。但是,并不是新闻评论在论述任何问题时都能用比喻幽默手法。一般说来,比喻幽默在那些讽谏性的杂文和小言论中比较常用,而那些政策性强、格调庄严的大言论中则应该慎用。另外,新闻评论在运用比喻幽默时,除了注意其对象及题材的限制外,还要注意比喻要贴近,讽喻要把握好分寸。

新闻评论以严密的抽象思维为主要表现形式。它在析事论理时,尽管要借助形象穿喻,但是形象的穿插是为了讲明道理。新闻评论中的形象必须以明理为目的。对于评论作者来说,再炽烈的情感也需要以理智为指导,只是在获得理性认识的基础上,借助比喻驰骋联想,激感,使新闻评论文章情理交织、形象生动,不但具有较好的传播效果,还具有独特的审美艺术。(基金项目:周口师范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新闻写作教学模式探索。项目编号:J200821)

参考文献:

1.艾青:《诗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

2.鲁迅:《鲁迅杂文全集》,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情感表达论文第8篇

【关 键 词】 阅读;韩军《背影》教学

【作者简介】 翟晓周,中学高级教师,四川省成都石室佳兴外国语学校高中语文教研组长。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 (2015) 28-0036-03

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如何读?读出什么才是最恰当的?在各阶段教学中解读到什么程度才是最合适的?从阅读学的不同理论看:大约有三种阅读理论作为支撑:作者中心论、文本中心论和读者中心论。作者中心论支撑下的阅读强调挖掘出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文本中心论支撑下的阅读则强调抛开作者摒弃读者的个体差异挖掘出文本表达出来的思想情感,读者中心论支撑下的阅读强调读者的二度创造的个性化解读。

“作者中心论”的阅读:唯有作家对自己作品的阅读才是单纯的真正意义上的“作者中心论”的阅读,只有作者自己的解读才是完全符合作者的本意。而其余人的阅读则永远不可能,就算加上写作背景,也只能是接近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情感。何况作者想要表达的和他在表达的语言中表达出来的还是有差别。我们读到的或者可能正是他要表达的,这种情况极少,无论如何不吻合是常态,吻合是偶然,正常情况下我们只是读出了他想要表达出来的其中一大部分。

“文本中心论”的阅读:文本在呈现于我们面前的时候虽然是固定的,但是它表达出来的思想情感却很复杂。尽管它的值可能是一定的,但是我们却永远无法完全准确抵达――只能是最接近文本表达出了的意思。因此我们只能尽力抵达众多读者以“文本中心论”为理论支撑的阅读结果的共性――他必须是哈姆雷特而不是哈利・波特。

“读者中心论”的阅读:每一个读者的阅读能力、心理认知、人生阅历不同,面对文本,读者的二度创造就充满了精彩的个性――一千个哈姆雷特的不同。从这个理论出发来看阅读,我们不能随便说谁的解读错了,只要是哈姆雷特,读者让他穿什么衣服骑什么马都应许可和赞同。

一般来说,基于作者想要表达的在文本中表达到位了来讨论,文本表达出来的一定远远大于作者想要表达的。诗人流沙河讲:“形象大于思维。”这也给读者中心论的阅读创造了基本的物质条件。鉴于上述三种阅读的优劣,我们应该以文本中心论为基础,尽力靠近作者本意,张扬读者个体的创造性。

对于阅读结果的判定,只能看谁最接近作者本意、最接近文本表达出了的意思。但前者谁知道呢?而后者和读者的自身密切相关。所以一般来说我们读出的只要是“哈姆雷特”就够了。但是我们往往强调不能是哈利・波特只能是“哈姆雷特”――共性的认知,却忽视了是“一千个不同的”――个性差异。

有人拿现代文阅读题(文学作品)文本的作者做不好题目来说事儿。我想说的是,基于上述三种解读理论支撑下的不同解读,我们不难发现:命题者以文本中心论甚至结合着读者中心论作为阅读的理论支撑来阅读来并以此来命题,他们抛开了作者,而作品表现出来的思想情感远远大于了作者想要表现的,而命题者制定的评分标准――他们的阅读结果――则往往与作者想要表达的距离较大,而作者是只关注也是唯一能够准确关注到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的那个人,自然这个时候文本的作者做不好题目。

有人说:阅读有深有浅,不合度也是过度和不够吧。那么请问:度的标准是什么?谁来定?理论依据是什么?这个问题必须统一,否则关于阅读的过度与不够的对话与批评都是自说自话。

比如韩军老师执教的《背影》,批评者认为是拔高的过度解读,远离了“哈姆雷特”,“哈姆雷特”是亲情而不是生命意识。可是韩军老师解读的结果是亲情与生命意识的交织。谁对谁错?还是标准不一。仍然以这个为例,我从一个小的角度来解读一下:

《背影》中为什么朱自清要抓背影来写而不是抓面对面的父亲的正面或者正面的某个部位来写?有人说这是艺术上的留白,给读者留下了更多想象父亲正面的空间,固然不错。但设想,写正面不能留白吗?只写眼睛,留白面部其余。所以除了艺术上的留白,还有正面与背影给人的感受不同。正面是迎面而立,是相聚之感;背影是背面而视,是远去之象。所以背影也正是逐渐远去的方向和感受――衰老的父亲背影的远去,下次见面会怎么样,还能有多少次见面和相聚?既有亲情又有生命意识。所以笔者认为在亲情的基础上,更有生命意识的表达。没有亲情的生命的背影和没有生命的亲情背影一样不妥。因为亲情,所以才会更加关注父亲,而关注背影就指向生命意识。所以《背影》,亲情是必然的理解之一,生命意识也是其一,二者杂糅一起,或许更接近本真。

有时,我们往往容易受到一文一主题的思维影响,尤其习惯于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无论读写――强调中心突出主题鲜明的单一主题论,这也养成了很多人的阅读思维惰性,有人一开始读出了或者只是读出了亲情,就跟着附和,广而告之,人尽皆然,谬也。而现在我们不思考自己阅读的浅陋――打晃眼就给结论,反而去指责深阅读者阅读的过度,就更是荒谬了。

中语会副理事长何立新谈到这个问题时说:“文学作品解读、阅读教学,每个人心中自有自己的主张,学术探索没有绝对的真理和谬误。现阶段语文教师不是‘解读过度’,而是无自己的解读。‘解读缺失’是语文教师的通病,先得补补‘气血’,然后再才谈得上‘疏通经脉’。”中学教学各个学段的阅读该教给学生什么?引导学生解读到什么程度合适?结论当然还是应该从我们应该给学生什么这一点出发思考而得出。明白了给学生什么,或者做了自己的选择,答案就清楚了。《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表述:“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并能够根据社会的需要不断自我调节、更新发展。”

一、学生的人生阅历与心理认知水平的问题

学生尤其是中小学生的人生阅历实在太浅,生活单一,而且由于这一代大多是独生子女,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多数不太懂得感恩和爱,多以自我为中心,于亲情淡漠或者表浅。以《背影》为例,学生对父母的付出感到的是理所当然,就很难理解文中的父亲买几个橘子就可以感动得朱自清流泪的。从这个角度看,或许解读为亲情,学生反而是看似懂了实则未能真正懂得,当然这也是应该强调学生对文本表达的亲情的感受和认知。与此同时学生之于生命意识,就反而更容易感受,当然对生命的珍惜却远远不够者也需要我们去引导学生感悟生命意识,珍爱生命。

依据《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语文课程的特点的表述,可以看出,如果在讲《背影》的课上,既体会到亲情,又能意识到生命的载负与意义,是应该被引起重视的。 对于学生的心理认知水平或者层次,我们缺乏科学的数据,更多时候是以主观臆测为依据。我们揣度的只是一个大概,连距平均值都相差很远,更不要说地区和个体差异。这个暂且不说,我们看一看这个现实: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的《我国自杀状况及其对策》报告显示:自杀是我国15-34岁人群的头号杀手。因此,自杀是青少年死亡的一大原因。在中国大陆的一项关于中学生自行报告抑郁和自杀意念比例及严重程度的调查显示,有33.3%的中学生受严重的压抑症状所苦,16%的承认有自杀意念。可见,青少年学生的自杀意愿呈比较明显的上升趋势。

《语文课程标准》“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这一说法,告诉我们语文与生活实践的紧密相连。结合上述现实,我们完全没有理由批判将《背影》的“哈姆雷特”解读为亲情加生命意识是一种过度解读和拔高。换言之,教师不能坐在屋子里想学生的实际是怎么样的,必须走进学生,做调查了解。这一点相信整个中小学一线的教师更有发言权。

二、我们该给学生什么

是仅仅把我们所知的遗产给他还是同时还教给他创造的办法?我们是要将学生教育成整齐划一的产品还是个性张扬的创新型人才?当然我们选择何种阅读理论基础作为支撑,取决于教师自己的教育观,看他要培养怎样的人才――是将学生培养成考试的机器,作品的研究者,还是有个性能创新阅读的阅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