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大学生责任论文

大学生责任论文赏析八篇

时间:2023-03-20 16:18:29

大学生责任论文

大学生责任论文第1篇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

 

高职院校培养的是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技能与职业道德处在同样重要的地位。从根本上来说,良好的职业道德来源于社会责任感。强烈的责任感可以成为行为者自我鞭策、激励、监督的力量,使自己在工作上精益求精,并且没有丝毫的懈怠。由此可知,加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教育和培养,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

那么,高校如何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一、教师首先要有意识地加强自身的责任感,给学生做好典范

“教师是社会的人,是文化传递的关键环节。而且,创造一种社会的、道德的存在,也是他的使命。通过教师,社会创造出想象中的人。”[1]责任感的形成是潜移默化的。有的教师只一味地强调知识的学习、才能的培养对大学生自身多么有利,却不提及知识和才能对社会进步的作用;有的教师甚至公然宣扬大学生只要能管好自己就可以了、不要妄想去改造社会。教师素质的现状如此令人堪忧,学校应首先关注于教师素质的提高。

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给学生责任感的培养创建良好的氛围

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并非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需要较长时间的积淀。校园文化的建设是大学生接受教化、塑造、熏陶的重要平台。在总结过去经验的基础上,笔者认为须做到:一是要大力地广泛地开展和谐校园文化活动;二是要努力将社会责任感教育的内容渗透到学校规章、学生守则等具体行为准则和学校管理制度中,使责任意识成为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工作的基本意识和规范;三是不断与时俱进地丰富德育工作载体,充分利用各种媒体的覆盖力和影响力德育论文,用广播、电视、学报、校报、简报、黑板报、校园网等媒体进行责任感教育;在大学生身边,在平凡的生活环境中树立典范,每年从全校选举出思想道德品行突出的大学生,给予表彰。大学阶段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教育中时时渗透责任意识,必将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学生的性格形成,逐渐使其增强责任感,最终成为一个服务人民、服务社会、奉献社会、追求人生最高责任目标的人。

三、丰富社会实践活动,给学生责任感的培养搭建平台

(一)在社会实践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帮助大学生认清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人是最名副其实的社会动物,不仅是一种合群的动物,而且是只有在社会中才能独立的动物” [2],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可以这样说,个人与社会之间是一种既有区别又相联系的关系,是一种共生共存、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个人离不开社会。另一方面,社会又离不开个人,没有个人,社会就不能存在,“社会本身.即处于社会关系中的人本身”。 [3]正确地理解了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才能把自我价值于社会价值联系起来,而不会在价值取向上有失偏颇;才能在给奋斗目标定位的时候不会只看到个人理想,而忽略社会理想。把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联系起来,才能对自己负有历史的使命产生正确认识,在这种认识基础上才能建立对社会应具有的主人翁的严肃态度——即社会责任感。

(二)大胆的、广泛的实践早就被证明为是培养社会责任感行之有效的途径。

对此,我们进行过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问卷调查。调查所选定的取样标本,是我校未参加过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的低年级学生。这次调查一共分两期完成。

第一期调查时间是2009年12月。

①问卷下发500份,样品约占全体10%。不记名(样表如表1)。

表一 问卷调查表(不记名) 时间: 月 日

此问卷回收486份,占下发数97.2%。

结果为:强:25%,一般:56%,差:14%,没有:5%。基本成对称三角状:

第二期调查时间是2010年3月,在2010年1月10日至2月20期间,这一年级的全体学生都参加了学校或者班级组织的或者自发的为期至少2周的寒假社会实践活动。

②问卷下发500份,样品约占全体l0%。不记名(样表仍是表1,同上)。

此问卷回收491份,占下发数98.2%。

结果为:强:42%,一般:48%,差:9%,没有:1%。成一不对称三角形:

从两表中不难发现,学生的责任感明显加强了。究其原因,就是进行了社会实践。

我们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目的,就是要将其对社会责任的承担落到实处,引导他们在实践中履行对他人、群体和社会的责任[4]。让大学生走出校园德育论文,深入社会,通过社会实践磨砺意志,历练品格,促进知、情、行的相互转化与统一,最终真正建立起社会责任感。

四、学校应主动与家庭沟通,提升社会责任感教育的实效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仅靠学校单方面努力难以成就,学校、家庭应该通力协作、形成合力,给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提供一个良好的全方位的氛围,共同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

在家庭中,父母的教养方式、家庭气氛的好坏都直接影响着孩子责任意识的形成。以独生子女为主体的当代大学生,由于其较为优越的成长环境使他们养成了凡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进而形成了以自我为主的价值取向,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只知索取、不知奉献,缺乏应有的最基本的社会责任感[5]。对此,首先父母本身要以身作则,在道德品质上、学识学风上,为孩子树立好的榜样。帮助他们超越个人的利益,了解自己周围的世界,形成公民的社会责任意识。总而言之,父母不仅应要求孩子学会做事,还要学会做人,学会承担各种责任。

参考文献:

[1]涂尔干.道德教育[M].陈光金等译.上海人民出版杜,2001:467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杜.1972:87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册).人民出版杜.1980:226

[4]由建武,用伯伟.对大学生个性发展与社会责任感培养的理性思考[J].中国高校研究.2001.(12)

[5]于洪良.试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毒厦其培养[J].实残与探索.2006(4)

大学生责任论文第2篇

关键词:医学院校;社会责任感;保障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16-0216-02

一、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概述

社会责任感是指社会群体或个人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所形成的为了建立美好社会而承担相应责任、履行各种义务的自觉意识和情感体验。它是一个人道德品质中最主要的品质,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决定因素[1]。

强化责任感是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基础,而责任感又是道德教育的核心。西方许多发达国家在高等教育,尤其是人文教育中都着力加强责任感教育。美国在这方面的教育重在培养“责任公民”,大多数高校在开设相关课程的同时,提倡学生开展社区服务,培养学生的服务精神。

二、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研究现状与现实意义

我国也非常重视对其国民责任感的培养,目前国内学者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研究观点集中表现为:周茂东、苏岩提出,责任感是现代人应具备的素质,要针对青年学生的特征,把大学生由理想的自我过渡到现实的自我,在传授知识技能的同时,强化他们的人格品质,并以培养他们的责任感为首要任务。丁文敏、杨燕提出了社会责任和社会责任意识是两个既互相区别又紧密联系的概念,明确了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构成,即大学生社会意识包括了国家忠诚意识、公共事务参与意识、社会问题关注意识、公共危机责任担当意识、志愿服务意识与社会关怀精神。学者杨文强调当代大学生主流群体具有很强的社会责任感,但由于受各种因素影响,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现象也不容忽视。而针对医学院校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问题的专门性研究尚显不足。

医学院校承担着培养新世纪全面发展的医德高尚的高素质医学人才的重要任务。培养医学院校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不仅在于引导医学院校大学生培养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奋发成才,奉献社会。而且对于医德医风建设,改善现在及未来日趋紧张的医患关系,进一步加强和谐社会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2]。

三、加强医学院校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保障机制研究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形成和加强,是大学生加强自身道德修养和外部客观环境共同努力的结果。医学院校需要立足于新时期和新形势下的社会实际和大学生独特的身心特点,利用优势的教育资源对大学生开展系统的社会责任感教育和引导,不断推进和完善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保障机制建设。

1.医学院校社会责任感教育的制度保障。认真做好建章立制工作,以总结经验为基础,以规范科学为目标,对社会责任感教育实践活动进行理性思考,加以概括提高,结合形势发展,形成科学性、综合性的规章制度。借鉴对大学生综合测评的方法,建立和完善责任测评制度、责任监察制度和责任激励制度。建立了科学的制度体系,社会责任感教育有了实施依据。责任制度要发挥作用,需要学校领导和全体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需要按照制度的要求规范行为,进行管理和评价。

2.突出教师责任,多渠道进行社会责任感教育。医学高等院校开展责任教育的重点课程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形势政策教育课。在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社会责任感系统建设之外,还树立社会责任感教育是医学院校各门课程的责任的观念,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根据不同课程的内容和特点,挖掘各门课程的责任教育资源,树立教师的责任形象。除此之外,在我国的某些中医药院校,已经开始进行应届毕业生的德育答辩工作,即教师在指导毕业生完成毕业论文的同时,指导学生按照规范撰写合格的德育论文。在德育论文的撰写阶段,要认真帮助学生坚持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和核心价值体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并对个人在校期间的表现进行总结反思。在德育论文答辩前,教师与学生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进行相关问题的研讨和梳理。进行答辩时,不仅要鼓励答辩学生积极的总结反思、展现自我,还要引导学生之间的相互启迪,共同提高。在对学生进行提问和评价时,注重引导,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实现个人责任素质的提高。

同时,医学生在校期间,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会调查、社会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训实习和社会实践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即在仿真的实训环境(校内实训基地训练)和真实的工作环境(实习)以及社会实践中培养自我责任感、他人责任感、职业责任感、集体责任感、国家责任感和环境责任感。

3.营造社会责任感教育的文化氛围。医学高等院校的责任教育文化氛围,主要是指有利于培养社会责任感,推进责任教育深入开展的校园环境。学校通过形式多样的社会责任感教育文化活动,吸收广大学生积极参与,使学生始终置身于社会责任感教育的氛围中。积极开展主题突出、形式多种多样的校园责任教育文化活动,比如组织演讲比赛、辩论赛、专题讲座,鼓励医学生参加社区服务、社会志愿服务和义诊活动,创建责任班级、责任集体活动。支持大学生社团开展的责任教育文化活动,宣传责任教育的内容和典型事迹,强化责任认知,把责任教育潜移默化渗透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

参考文献:

大学生责任论文第3篇

关键词:社会灾难;企业社会责任;道德判断;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2)03-0043-02

1 引言

20世纪以来,对于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是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社会学和哲学等诸多学科的热点问题(Bowen H.R,1953)。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和以人为本社会价值观念的强化,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要求已经从号召转变成一种具体行动,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已经成为一种不可阻挡的趋势,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黎友焕,2007)。

“5.12 汶川地震”之后,地震成为企业社会责任的考场,衡量企业优劣的标准从盈利能力转变为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多少。公众认知的这种转变,为企业提供了在新时代创造竞争力的新方向。因此,关注社会福利、关注公益,宣传、推广企业社会责任,能使企业获得更为长远的竞争优势。但是,也有不少学者及公众表明,仅以地震中体现出的企业社会责任并不能作为完全衡量企业优劣的标准,因为企业社会责任是一个多维度、深层次的定义,涉及多方利益相关者的权衡,公众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期望是由其道德判断决定的(谭英信,2007)。

由“汶川地震”引发的对企业社会责任的争论中,主要表现出两种观点。一种坚持“传统企业社会责任理论”,Friedman(1970)认为企业不必承担其它的社会责任,只要以“经济人”的观念努力为股东赚取利润就可以,因为利润越大,企业运用社会资源的效率就越高,对社会的贡献也就越大;另一种观点坚持“现代企业社会责任理论”,Carroll(2000)认为企业除了要为其股东赚取合理利润外,也应为各有关利益相关者履行其应负的社会责任,利润最大化只是企业的第二位目标,而不是第一位目标。因此,企业在“汶川地震”这一社会灾难中表现出来的社会责任不同,而社会公众根据其道德判断对企业社会责任期望进行评判,决定其最终对待企业的态度和行为。

所以,在社会灾难的特殊背景下,公众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期望发生了怎样的转移、道德判断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它们之间的影响是如何发生的、这些变化会对企业带来怎样的影响、企业该如何应对这些变化……值得学术界深入研究。对这些问题的深入研究需要研究者深入了解现阶段企业社会责任研究和道德研究的现状及取得的成果,本文便是通过对以往这两个研究领域文献的梳理,归纳总结现阶段企业社会责任研究和道德研究的成果,并对如何更好地开展社会灾难背景下的企业社会责任和道德研究提出了一系列的建议。

2 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综述

1895年,世界上第一本社会学杂志――《美国社会学杂志》(AJS)的创刊号上刊登了美国社会学界的著名学者阿尔比恩・斯莫尔(Small Albion W.)关于“不仅仅是公共办事处,私人企业也应该为公众所信任”的呼吁,该文标志着企业社会责任观念的萌芽。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企业社会责任的理念没有得到充分的传播。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西方发达国家的学者对企业社会责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学者们针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有关问题纷纷从不同学科领域阐述了各自的理论观点。

Bowen(1953)将企业的社会责任定义为企业家按社会的目标和价值向相关政策靠拢,做出相应的决策,采取合理的具体行动的义务。Bauer Raymond(1976)提出企业社会责任是认真思考公司行为对社会的影响。海因茨・韦里克(Heinz Weihrich,1982)认为企业的社会责任就是认真地考虑企业的一举一动对社会的影响。Carroll(2004)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是社会在一定时期对企业提出的经济、法律、道德和慈善期望。到目前为止,学术界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解还不统一,而且各种定义的差异性很大,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除了分析企业社会责任的视角不同外,更重要的是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和外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地变化。

目前,学术界对于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存在两种理论纷争,即传统企业社会责任理论和现代企业社会责任理论。

传统企业社会责任理论也叫一元论企业社会责任,其代表人物是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获奖者米尔顿・弗里德曼(Friedman Milton)。该理论的主要观点认为:企业是股东的私有财产,企业管理者最主要的责任就是对股东负责,不必承担其它的社会责任。企业只要以“经济人”的观念努力为股东赚取利润就可以了,因为利润越大,企业运用社会资源的效率就越高,对社会的贡献也就越大(Friedman,1970)。

现代企业社会责任理论也叫多元论企业社会责任,其代表人物是美国的著名学者霍瓦德・R・博文(Bowen H.R)。该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企业被各种利益相关者,包括股东、员工、消费者、社区、各级政府、各种商务伙伴和其他利益者所环绕。企业除了要为其股东赚取合理利润外,也应为各有关利益相关者履行其应负的社会责任;利润最大化只是企业的第二位目标,而不是第一位目标(Carroll,2000)。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企业的期望和要求在不断变化,同时企业也日益依赖于社会。因此,企业已经不只是对股东负责的经济实体,而是因该承担一定社会责任的社会组织关于这两种理论的争论,主要表现在企业是否应该承担社会责任、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容、企业追求目标、企业利益与社会利益、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与企业竞争力(黎友焕,2007)。由于社会责任的观念是在与传统经济观念相对抗的过程中缓慢发展起来的,这两种观念之间的紧张状态并没有停止,而且它还会继续下去(Steiner,1997),因此企业社会责任理论框架亟待完善。但随着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无论传统企业社会责任理论学者如何辩解,在社会各子系统日益联系紧密的现代市场经济中,传统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的缺陷越来越明显(李炳毅、李东红,1998);现代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的观点突破了传统的利润眼界,看到了企业的生存是社会的需要,如果企业的存在对社会没有任何好处,甚至有害于社会,企业就没有存在的必要。

20世纪90年代末,由美国的民间组织社会责任国际(SAI)制定的企业社会责任标准(SA8000)和数百个跨国公司生产守则在我国的认证和审核,给我国对外经贸企业尤其是外向型的劳动密集型加工企业带来了沉重的压力,引起了社会各界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关注和争论,也促使理论界加强了对企业社会责任有关问题的探索。

在国内,学者们在介绍和引入西方企业社会责任理论中,也把企业社会责任与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做了初步的研究。总体来看,学者们都能把企业社会责任与我国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进行研究,但由于国内理论界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还处于初步阶段,研究成果较少且缺乏系统性、普遍借鉴国外文献观点创新性成果少、侧重于企业社会责任的应用研究而轻理论研究(黎友焕,2007),因此现有文献非常有限。

3 道德判断问题的研究

道德判断问题的研究,在20世纪50代的西方心理学界首先兴起。对于道德判断的概念,学者们给出的定义很多,学术界将其主要分为两类:

第一类认为道德判断是个人道德选择之前的一个心理环节,其代表人物是美国道德心理学家、教育家科尔伯格(Kohlberg L.),主要观点有“道德判断是道德主体实施道德行为前重要的心理过程”、“道德判断是道德决策的前提”、“道德判断是道德选择的逻辑前提”(Kohlberg L.,1964)。第二类观点认为道德判断是对已有道德行为或思想从道德角度进行评价,主要观点有“道德判断是应用道德概念或道德知识对行动的是非、好坏和善恶进行评价的过程,道德判断是一种认识活动(武棠棣等,2003)”、“道德判断是个人运用已有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认识,对某种道德现象进行分析、鉴别、评价和选择的心理过程(吴利国,2005)”。二者在实质上都是对善恶正邪的判断,只是前者更强调个体自我道德选择的思考过程,后者更强调对已有道德行为思想的判断。

对于道德判断的研究,瑞士心里学家皮亚杰(Piaget J.,1932)首先从认知角度进行了探讨,他把认知因素当作道德判断研究的主要内容。20世纪50年代,Kohlberg L.在Piaget J.关于道德判断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基础上,也采用认知发展取向研究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提出了系统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之后,Kohlberg L.的学生雷士德(Rest,1958)研究发现,儿童在道德认知上能够理解其所处阶段及以下阶段的道德观念,但在道德情感上更喜欢高一阶段的道德观念。艾森伯格(Nancy Eisenberg,1967)在Kohlberg L.的基础上,与合作者进行了一系列的亲社会道德判断发展的实验研究,创立了亲社会道德判断理论。20世纪80年代,原西德康斯坦兹大学的林得(Georg Lind)和威根赫特(R. Wakenhut)在Rest研究的基础上,认为道德判断研究应该测量道德判断的情感因素和认知因素,并把情感因素和认知因素作为同一行为的不同方面对大学生加以测量。

20世纪后期,克雷布斯(DL Krebs)、沃克(GR Wark)、卡倍戴尔(JIM Carpendale)等人认为真实生活中的道德判断模式是功利性的而并非纯认知的。他们通过大量富有成效的研究,揭示了真实生活情景下道德判断的功能、目的、依据、影响因素及内在过程等,为人们进一步了解复杂的道德世界,把握真实的道德判断规律提供了理论和实验的依据。研究揭示出人们会根据不同的情景、对象、预期结果和价值取向等而采用不同的道德判断结构或阶段,以及道德判断与道德决策和行为选择的思维顺序和逻辑关系等具有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意义(吴慧红,2005)。

目前,国内有学者引进了国外对真实生活下的道德判断研究的成果,主要集中在将道德判断应用在道德、教育等方面,用于企业应用的研究几乎处于空白,相关文献很少,因此需要针对中国特殊文化及背景进行深入全面的研究。

4 结论与建议

从对企业社会责任研究和道德判断的研究综述来看,现阶段国内仍缺乏权威的研究结果。企业社会责任研究和道德判断的研究也从早期的难以很好的区分各自的研究领域发展到了现阶段形成各自独立的研究体系,但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这两个研究仍存在着交集,尽管企业社会责任研究逐渐呈现出企业化和战略化的特点,但其本质上来说仍是企业家道德和慈善行为的一种反应,因此探讨两者之间的关联性以及这种关联性是如何体现的将成为未来企业社会责任研究和道德判断研究学者共同关注的一个问题。

另一方面,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国外企业社会责任研究和道德判断研究已经形成系统科学的研究体系,学者们的研究重心逐渐从早期的以不特定企业、大范围样本统计分析的研究范式转向以特定企业、特定情境、小样本案例调研的研究范式,企业的特质性和企业组织环境的特质性成为学者需要着重考虑的问题,并涌现了如社会灾难背景下的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小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等一系列针对性较强的研究领域。

参考文献

[1]Friedman,M. The Social Responsibility of Business Is to Increase Its Profits[J].The New York Times Magazine,1970,(9):13,32-33,122-126.

大学生责任论文第4篇

关键词:责任教育;安徽财贸职业学院;实践与思考

一、责任教育的内涵

责任是外界条件对行为主体的客观要求,是对人的行为的外在约束和规定。责任教育,就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手段和方法,对受教育者有目的、有步骤地实现责任观、责任感、责任意识的教育培养。确切地说,对于高职学生的责任教育就是在高等学校教育过程中,培养他们的责任意识,增强他们对祖国和民族、对社会和环境、对家庭和亲人、对自己的责任感和负责精神,形成良好的责任意识和责任品格,并转化为忠于祖国、献身社会、关心他人、保护环境、完善自我、珍惜生命的责任行为。据此,安徽财贸职业学院在实施“五阶段五主题”教育(形象教育、爱心教育、责任教育、创新教育、创业教育)活动中,确定的个体责任教育目标包括健全的人格与品德、健康的心理、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开展责任教育的必要性

(一)责任是道德的应有之义

黑格尔说:“道德之所以是道德,全在于具有知道自己履行了责任这样一种意识”。他认为道德就是关系、要求和应当,应当就是人们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所以,重视道德责任,实际上是重视塑造人的心灵秩序,以此为中介,建立人类社会的运行秩序。对学生进行责任教育,激发学生的责任感是职业教育的核心目标所在,它同时也是人们强调道德责任教育的依据所在。

(二)责任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

中国传统教育历来十分重视责任教育,责任教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中国传统的责任教育对责任的外延进行了精确的定位,它包括对国家的责任、对社会的责任、对他人的责任三个方面。实际上,这种“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教育目标和理念正是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动力。

(三)责任教育也是发达国家道德教育的重点

在发达国家,其教育工作者较早的意识到责任教育应进入高校德育体系。如:美国学校的德育,强调培养青年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道德推理能力,在塑造国家精神的同时更注重发展青年承担社会责任和义务,创造新生活的品质。如美国社会推出了500余个教育法案,鼓励学校制定系统的德育评估标准。其中主要有12条,即:自立、值得信赖、勇敢、自信、成为真正的自己、尊重别人的权利、正直、勇于承认错误、信守体育类行业道德、谦恭有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有创造性。突出了责任教育的倾向性。

三、责任教育缺失的现状

当前,高职学生责任教育缺失的突出表现为“无兴趣、无所谓、无意义”的“精神疲软”现象及“极端功利化”趋势。

“无兴趣”,即有些学生对什么都不感兴趣,对什么都没劲。上课没劲,不去上课也没劲;去玩没劲,不去玩更没劲;打球、看电影、谈恋爱,都没劲。“没劲”是这类学生心态的典型反映。表现在行动中就是情绪冷漠、空虚,情感萎顿,整天无精打采,懒洋洋,天天嘴里喊着郁闷。持有这种心态的学生,当然也就谈不上为完成责任而努力了。

“无所谓”,就是学习无所谓,工作无所谓,成功无所谓,失败无所谓,赞扬无所谓,批评无所谓。一切都采取“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虚无主义态度。对这部分学生来说,大到社会的发展、改革的前途、国家的命运、人类的理想,小到自己的学习生活,都不想参与。他们以一种很不在乎的甚至调侃的态度去对待周围的一切,因而面对应承担的责任或应履行的义务时,则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或采取“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寻找种种理由敷衍塞责。

“无意义”,这部分学生似乎看破了红尘,将社会的一切都看成了“演戏”,将人们的活动都看成了争名夺利,对周围的一切都感到毫无意义,心态也渐渐冷漠起来。

与此相对应的是“极端功利化”思想的泛滥。一些学生的学习带有功利色彩,重工轻理,重理轻文,重钱轻人,学知识而弃文化,甚至新的“读书无用论”现象有所抬头等不一而足,有的学生忙着考计算机等级证、英语等级证,似乎在学校的一切目的就是为了就业,个体过于强调自身的利益,而对他人、社会以及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缺乏应有的责任意识。这已成为大学生责任教育中比较突出的问题。

四、安徽财贸职业学院在责任教育方面的实践总结

(一)最有效的手段――榜样

榜样示范即是一种责任教育方法,也有一种责任教育手段。高职学生已掌握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具备一定的思想品质修养、具有一定独立的判断能力。采用正反并举的榜样示范,不仅可以使学生从正面的榜样示范中得到教育和引导,而且可以使学生从反面的榜样示范中吸取教训,更有利于培养大学生自主的责任判断能力。如院团委通过开展“责任教育”主题征文活动,评选表彰了10位院优秀模范学生,示范带动了全院其他学生对责任教育的再思考。

(二)最深层的手段――情境

情境手段主要针对受教育者的心理、情感等深层次的教育。通过这种手段所达到的教育效果往往是比较长效深刻的。学院学生处组织开展责任教育主题班会时,请同级其他班主任到课堂观摩,班会通过繁多的情境手段,包括实验情境、说明情境、体验情境、责任两难情境、体谅情境、后果情境、冲突情境等。在对大学生进行责任教育时,收到较好的教育效果。

(三)最具感染力的手段――环境

责任意识与品质主要不是直接教会的,而是潜移默化的结果。学校的道德环境,特别是具有道德感染力的集体生活气氛相当重要。同理,责任教育的实效性更需要一个负责任的集体生活环境。如安财学子上公交排队、爱护小草温馨提示牌、文明宿舍的开展。其实,学校和课堂是个小社会,在有效的责任教育氛围中,学生相互尊重、彼此负责、相互影响。创造和利用这样的责任环境,对学生的责任教育一定会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最直观的手段――体验

在责任情感、责任信念形成的过程中,学生的体验是非常重要的。在开展学生责任教育过程中,应该有计划地向学生提供这种体验。例如:各教学系组织了学生开展志愿者活动、无偿献血、到社区义务支教等体现对他人、对社会责任感的实践活动,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回馈责任意识,也使得学生感受到对社会、对他人负责本身就是人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达到统一、获得实现的过程,从而产生责任意识和责任行为相结合的需要,进而内化为责任意识和责任感。

(五)最典型的辅助手段――奖赏与惩罚

奖赏与惩罚是责任教育的辅助手段。各班主任针对学生生活表现,在鼓励学生高尚行为、指导学生的正确行为、约束学生的不规范行为时,往往配之以一定的语气、表情、体态。在责任教育过程中适当运用奖赏与惩罚等辅助手段对责任教育会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如奖赏对大学生责任行为的强化功能,惩罚对大学生失责行为的抑制作用是责任教育其他手段无法代替的。但不可多用、滥用、错用,否则将对责任教育起消极作用。

五、对做好责任教育的进一步思考

目前,还存在着过分强调理想教育而忽略最基本的责任教育的弊端,忽视了责任教育对情感培养和理想确立的驱使和激发作用,内容空泛,实效性不好,因此必须重新审视和强化责任教育。

(一)改变传统工具德育模式,完善责任主体人格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没有自我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责任感的形成正是责任主体在无数次的内化与外显的交替中逐步形成的,因此应特别强调学生参与自我教育的意义。学校开展责任教育时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人格。传统中以灌输为主的德育模式,其效果在今天已变得十分有限,甚至有些学生因其方式不对产生排斥和逆反心理,觉得那是虚假的教条。因此学校的责任教育要避免对学生进行认知教育为主导的教学模式,要注重让学生在活动中通过规范操作性经验的积累获得与规范相一致的行为方式和行为习惯,让学生在真实的情景中真实地感受,使其内化为一种自觉的行动。

(二)校内与校外整体互动,小处着眼,大处落手,实践与社会发展相协调

责任教育不是简单地停留在单一层面,它渗透在教育的点滴之中,既包括校内,也包括校外,既包括工作学习中,也包括家庭生活中。小到责任公民的培养,大到对集体、国家乃至整个人类社会的责任,都离不开责任教育。因此责任教育应从小处着眼,大处落手,不能游离于学生的现实生活之外,要与实践相结合,与社会发展相协调,在实践中完善强化自己的责任意识。如果把责任教育简单化、单一化,容易形成学生表面一套、背地一套“双重人格”的畸形发展。

(三)吸取西方责任教育精髓,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完善学校责任教育基本理论的研究与探索

西方主要国家在德育责任教育方面探索了一系列各具特色的教育方法值得我们借鉴。如美国强调了学生在德育中的主体地位,学生的道德选择能力与学生自主承担道德责任之间的联系,并建立起了宗教组织、社会团体、慈善机构、社区中心等组成的制度化的联系和立体化的网络,同时提出课堂改革,提出“隐蔽课程”,即教育者为了实现德育目标,有组织、有计划地在教学范围内以各种方式通过受教育者无意识和非特定的心理反应使他们获得道德情感方面的经验的教育。2R课程(respect and responsibility)对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都有客观的重要价值。5E法是:在学生的理智作用下,与学生进行有关的对话,向学生解释(Explanation)某些规则,给予某种启示;教师鼓励学生的自我评价和评价(Evaluation)各种价值观,并且提供各种评价机会;学生应该参与各种活动,亲身体验(Experience);为学生创设良好的道德氛围,发挥环境期待(Environment Expectation)的作用。这些方法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与责任行为。日本善于吸取外来文化,它借鉴了法国和美国的德育教育方法,并借鉴了中国儒家的思想,形成了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大德育体制。我们应积极吸取西方责任教育精髓,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完善对学校责任教育基本理论的研究与探索。

总之,责任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高职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他们责任感的形成,对未来社会生活理性、和谐健全至关重要。因此强化其责任教育也关系到我国国民素质的整体提高,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寇进忠.简论系统责任教育[J].系统科学学报,2007(1).

2、李洁.论大学生责任教育的实施[J].教育评论,2005(5).

3、张学知.加强转型时期的大学生责任教育[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7).

4、刘伏良.试论大学生责任教育[J].邵阳学院学报,2006(8).

5、赵文静.试论责任和责任教育[J].山东教育科研,2000(10).

6、唐锋.论当代大学生的责任感教育[J].河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6(4).

7、吐尔洪江.教师责任与大学生责任教育[J].中国西部科技,2006(13).

8、张明.德育教育的重点是培养责任心[J].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学报,2007(1).

9、杜苓,董瑞芝,周婕.大学生责任教育亟待强化[J].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2).

大学生责任论文第5篇

论文摘要: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刑事责任的研究经历了萌芽、发展、繁荣和稳步提高阶段。刑事责任在刑法学中的基础理论地位得以确立,研究视野和研究方法日渐开阔,比较刑法和国际刑法视野下的刑事责任研究成果备出。展望未来。我们应当继续深入刑事责任基础理论研究、拓展特别理论研究,关注实践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应用新的研究方法,在更大程度上推动我国刑事责任和刑法学研究的发展。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作为是刑法理论中具有基础性意义的重大问题,刑事责任理论的研究和我国刑法理论的繁荣息息相关,经历了由少到多,由浅入深,由不完备到完备的过程。据初步统计,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刑事责任的论文近千篇,著作20余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一、第一阶段(1978年~1983年)

1、研究概况

本阶段是刑事责任研究的萌芽阶段。改革开放以后,在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引导下,我国第一部刑法典于1979年7月1日通过。这一阶段是我国刑法学研究的复苏和恢复发展阶段,相关研究主要围绕介绍79刑法展开,对基础理论还没有过多挖掘。作为刑法中基础性的理论问题,刑事责任问题的研究并不多,本阶段发表的以刑事责任为主题的论文仅有20余篇。代表性成果有李光灿、罗平在《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79年第5、6期发表的《论犯罪和刑事责任》,张智辉在《法学研究》1982年第2期发表的《试论过失犯罪负刑事责任的理论根据》等。

2、研究内容

本阶段的主要学术观点包括:(1)刑事责任不同于其他法律责任的地方在于刑事责任必须是行为人的行为具备了刑法所规定的犯罪构成,经法院用刑事判决的方法使犯罪人依法承担刑罚的处罚。(2)刑法中不负刑事责任的情况主要包括:行为人缺乏责任能力、未达到负刑事责任年龄;行为缺乏罪过;行为缺乏社会危性;行为在形式上虽然符合犯罪条件,但因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等。(3)过失犯罪是由于行为人没有发挥主观能动性所致,仍然具有一定的意志自由,应当对自己的过失行为负刑事责任。

3、评价

(1)专门研究较少。本阶段没有专门研究刑事责任的论文,是探讨在犯罪等其他问题时予以涉及,或者从其他侧面研究不负刑事责任的情况,并没有关于刑事责任本体问题的研究。(2)研究较为肤浅,没有形成系统。研究的边缘性决定内容的浅显性。由于研究重点是其他问题,所以关于刑事责任的研究就相对比较浅显。虽然也涉及到了刑事责任的根据等理论问题,但并没有深入下去。而且,相关研究显得比较零星,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3)没有注意到刑事责任本身的独立意义。研究的边缘性也说明本阶段并没有注意到刑事责任在刑法理论中的基础地位和独立作用。在学者眼中,刑事责任更多地依附于犯罪,作为犯罪的后果或者犯罪的特征而存在。

二、第二阶段(1984年~1991年)

1、研究概况

本阶段是刑事责任研究的发展阶段。以邓小平同志“三个面向”和《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决议》为起点,本阶段刑法学研究主要围绕79刑法进行,理论研究稳步发展,取得丰硕成果。在此大背景下,刑事责任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据不完全统计本阶段刑事责任研究出版专著1部,译著1部,约100篇,专著为何秉松主编《法人犯罪与刑事责任》(中国法制出版社1991年版),代表论文有王希仁在《河北法学》1984年第4期发表的《刑事责任论》,张令杰在《法学研究》1986年第5期发表的《论刑事责任》,高铭暄在《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88年第2期发表的《论刑事责任》等。

2、研究内容

(1)刑事责任的概念和特征。有学者认为刑事责任是自然人实施了触犯刑事法律规范的犯罪行为之后带来的特定强制性的法律后果,只能由专门国家机关依法确定,作为最严厉的法律责任,刑事责任只限于作为犯罪主体的自然人个人承担。此外,关于刑事责任的概念还存在义务说、否定性评价和谴责说、刑事法律关系说、法律后果说、责任说、承担或者负担说等观点之间的争论。

(2)刑事责任的根据或基础。有学者认为犯罪构成是刑事责任的基础,具体犯罪构成决定具体刑事责任,犯罪人之所以要负刑事责任首先是因为犯罪行为侵犯了统治阶级的利益和秩序。马克思主义决定论包括相对意志自由的观点,是刑事责任的哲学理论根据。也有学者认为,行为符合犯罪构成是刑事责任的根据。还有学者认为刑事责任的根据可以分为哲学根据、政治学根据和法律事实根据等。

(3)刑事责任的作用和阶段。有学者认为刑事责任是介于犯罪和刑罚之间,对犯罪和刑罚的关系起调节作用的。刑事责任与刑罚的关系表现为刑事责任的存在决定刑罚的存在,刑事责任的大小是判处刑罚轻重的标准,刑罚是刑事责任的主要体现形式。关于刑事责任的阶段,有学者认为刑事责任的开始时间可以分为应当负刑事责任的开始时间和实际负刑事责任的开始时间。刑事责任的终结时间一般情况指刑罚执行完毕之日。

(4)法人犯罪的刑事责任。有学者认为法人犯罪的刑事责任具有有限性和延伸性的特点。在立法方式上,我国采取的是在普通刑罚中不规定,在行政刑法中规定法人犯罪主体及其刑事责任的混合式的立法方式。在处罚方式上,由于法人犯罪的复杂化和多样性,应灵活多样。还有学者对世界各国法人刑事责任的历史发展与现状进行了考察,并对法人刑事责任的世界性发展趋势作出预测。

(5)刑事责任与因果关系。有学者指出因果关系是刑事责任的基础,必然因果关系和偶然因果关系都可以成为刑事责任的基础。有学者指出,研究刑法中的因果关系错误问题,目的在于分析行为人的主观状态,为使行为人负刑事责任提供准确的主观依据。对于因果关系的认识,在对结果、形成结果的方式以及引起结果之原因认识错误的情况下,可能影响刑事责任。

(6)未遂犯和共同犯罪的刑事责任。有学者指出要确定未遂犯的刑事责任首先要明其根据,正确理解未遂犯的处罚原则,认真研究从轻减轻的幅度。其中,主观上的直接故意和客观上的实行行为是追究未遂犯刑事责任的根据。另外还有学者专门对伤害未遂的刑事责任进行了探讨。有学者指共同犯罪刑事责任的基础是共犯人共同的犯罪故意和共同的犯罪行为。各犯罪人应当根据其在共同犯罪中的实际作用对整个共同犯罪负责。正确认定教唆犯的刑事责任必须把独立性说和从属性、成立犯罪和犯罪阶段、正确定罪和适用刑罚加以区别。

3、评价

(1)刑事责任基本理论逐步受到重视。与前一阶段的萌芽相比,本阶段是我国刑事责任研究的初步发展阶段。学者们逐渐认识到刑事责任的基础性地位以及相对于犯罪与刑罚的理论意义,自觉将其作为重点予以关注。研究成果明显增多,已出现大量从正面对刑事责任理论进行探讨

的论文。学者们在研究的同时,已经就某些问题展开针锋相对的论争,促进了学术的繁荣。

(2)刑事责任理论系统逐渐成形。在研究广度上不仅涉及到基本理论问题,还涉及到刑事责任能力、刑事责任与因果关系,共同犯罪中以及犯罪未完成形态中的刑事责任等问题。在深度上,不仅对概念和特征的研究取得较大进展,对于刑事责任根据的研究也挖掘到了哲学的深度。对刑事责任的作用和阶段的研究已经触及到一些关键问题,为以后的研究起到了奠基作用。

(3)注重解决经济发展中的疑难问题。改革开放的深入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出现了很多新问题,刑事责任的研究对于这些问题予以了积极回应。如面对法人犯罪的增多,我国学者开始探讨法人犯罪的刑事责任问题。针对实践中出现的认识错误、共同犯罪以及犯罪未遂问题,学者们开始结合具体犯罪研究其刑事责任问题。

(4)研究力量迅速增长,学术活动全面展开。本阶段,刑事责任理论研究力量迅速增长。这一方面因为学者们认识到刑事责任的理论意义,加入到本领域研究中来;另一方面我国分别从1980年、1984年起开始培养刑法学硕士生和博士生,出现了一批研究刑事责任的硕士论文,很多博士生也加入到刑事责任的研究中来。值得一提的是,1984年成立的中国法学会刑法学研究会把刑法学者团结起来,围绕实践中的新问题新情况积极开展学术研究,刑事责任的研究也在该组织的领导下逐步由自发到自觉。该组织在1991年刑法学年会上将刑事责任问题作为一个主题进行讨论,取得良好的效果。

三、第三阶段(1992年~2000年)

1、研究概况

本阶段是刑事责任研究的繁荣阶段。以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为转折点,在进一步解放思想的大方向下,刑法学研究面向主战场,继续加强基础性研究,突出应用性研究,进入繁荣时期。与此相应,刑事责任理论研究也逐步进入全面发展时期。据不完全统计,本阶段关于刑事责任问题共出版著作约10部,论文近300篇,另外还有一批硕士、博士论文。代表性著作有:张明楷著《刑事责任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张智辉著《刑事责任通论》(警官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冯军著《刑事责任论》(法律出版社1996年版)等。代表性论文有马克昌在《郑州大学学报》1999年第5期发表的《刑事责任的若干问题》等。

2、研究内容

(1)刑事责任的概念和本质。本阶段学者们已经不仅仅满足于从刑事责任本身探讨其概念,而是更深一步到从“责任”的含义人手研究。如有学者认为责任是基于一定的义务而产生的负担,而刑事责任是体现国家对犯罪的否定性评价由犯罪人承受的刑事上的负担。关于刑事责任的本质,有学者认为刑事责任的本质是通过对犯罪行为的否定评价所表现的个人意志与国家意志的冲突中蕴藏的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冲突。还有学者认为刑事责任的本质是伦理性和社会性的辩证统一。

(2)刑事责任的根据。有学者认为刑事责任的根据指确定刑事责任有无和程度的依据,确定刑事责任既要解决质的问题即刑事责任是否存在,还有解决量的问题即刑事责任程度的大小。有学者对我国刑事责任根据的诸种观点进行评析的基础上认为,要解决刑事责任根据之争应当引入刑事责任要素的概念。只有引入刑事责任要素的概念,并使之与刑事责任根据的概念相结合才能科学地说明刑事责任存在的合理性并解决认定刑事责任存在和程度的依据,从而实现刑法理论界关于刑事责任根据研究的目的,结束关于刑事责任根据长期争论的状态。

(3)刑事责任的地位和功能。本阶段,虽然对于刑事责任作为刑法理论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地位已经达成共识,但是究竟如何界定其在刑法学中的地位还存在很大争论。第一种主张是添加模式,这种观点认为刑事责任是介于犯罪与刑罚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应当采用犯罪论——刑事责任论——刑罚论的体系。这种观点是刑法学界的通说。第二种主张是修正模式,该观点认为应当用刑事责任论取代原刑法学体系中的刑罚论,形成刑法论——犯罪论——刑事责任论的体系。第三种主张是替代模式,指在刑法基础理论中不直接使用刑事责任一词,而是用“责任论”涵盖相关内容。其他一些关于刑事责任地位和功能的观点基本都可以被涵盖在上述三种模式之中。

(4)刑事责任的实现、减轻和免除。有学者认为刑事责任的实现方式指国家强制犯罪人实际承担的刑事制裁措施,主要有基本方式、辅助方式和特殊方式。关于刑事责任的减轻和免除,有论者认为减轻刑事责任指行为人实施犯罪后,由于具备某种特定事由而实际承担了较之同种犯罪应承担的刑事责任为轻的刑事责任。免除刑事责任指行为人实施犯罪行为之后,应当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但由于具备某种法定事由,享有权力的国家机关不再要求其实际承担刑事责任。

(5)法人犯罪的刑事责任。法人犯罪的刑事责任在本阶段也十分突出。有学者提出“人格化社会系统责任论”是法人负刑事责任的理论基础。法人是一个人格化的社会有机整体,是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实施犯罪和负刑事责任的。但法人犯罪又是通过其系统内部的自然人的自觉活动实现的,因此其中起重要作用和负有重大责任的法人成员也应负刑事责任。该学者还在对法人犯罪刑事责任进行全球性考察和比较研究之后对我国法人犯罪与刑事责任进行了系统研究。

(6)刑事责任的比较与借鉴。本阶段对于外国刑事责任理论的研究取得了斐然的成果。有学者在对人格责任论、性格论的责任论、实质的责任论进行探讨后指出,我们可以继受的是刑事责任是道义责任、行为责任和主体责任。刑事责任理论应当注重研究“道义”的具体内容,主体责任的主体性,责任与预防的关系以及责任与处遇的关系。还有学者通过对国外刑法学关于刑事责任理论的研究,认为其刑事责任的构成要素,基本上就是犯罪构成的要素,刑事责任在本质上就是犯罪概念的另外一种表达方法。

(7)其他问题。本阶段学者们关注的还有因果关系与刑事责任的关系,期待可能性理论与刑事责任,证券法中的刑事责任,未成年人犯罪、侵犯知识产权犯罪、保险犯罪、虚假出资犯罪、税务犯罪、产品质量犯罪、公司企业犯罪、雇佣犯罪、医疗事故犯罪、过失犯罪、共同犯罪、预备犯罪的刑事责任、国际刑事责任等等问题。

3、评价

(1)刑事责任基础理论研究空前繁荣。在继续围绕以往热点问题如刑事责任的概念、根据、作用、法人犯罪的刑事责任等开展研究以外,本阶段学者们开拓了刑事责任的本质、地位、功能、刑事责任的减轻和免除,刑事责任的比较与借鉴等新的研究领域。在研究深度上特别是刑事责任根据问题的研究已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更加重视从哲学的高度解释刑事责任的合理根据,从而将刑事责任理论的研究推向了一个新的境遇。特别是期待可能性理论与刑事责任、雇佣犯罪中的刑事责任等等在刑法学的研究上都具有开拓性的意义,填补了理论的空白,拓宽了研究的疆域。

(2)更加重视刑事责任理论在刑法学中地位的提高,出

现了一些有影响的学术观点。本阶段学者们对于如何界定刑事责任在刑法学中的地位进行了深入思考,产生了三种代表性的观点,在刑法学界起到了相当的影响。这些观点的提出推动了刑法学理论的发展,促使人们思考如何在处理好刑事责任、犯罪与刑罚关系的基础上构建完善的刑法学理论大厦。

(3)刑事责任理论体系基本形成。在经历了零星到逐步系统的过程以后,本阶段包括刑事责任的概念、特征、本质、构造、功能、地位、实现、减轻与免除等在内的刑事责任基本理论体系已经基本形成。同时包括作为刑事责任特别理论主要组成部分的共同犯罪、犯罪停止形态、过失犯罪、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的刑事责任、以及常见多发犯罪的刑事责任的研究已经初见雏型。基本理论与特别理论的有机结合,将大大推动刑事责任理论体系的形成。

(4)更加重视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和疑难问题,外国刑事责任理论研究成果显著。本阶段学者们对司法实践中新出现的问题如证券法中的刑事责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等的刑事责任,以及疑难问题如共同犯罪中的刑事责任给予了足够的重视。这一时期学者特别关注了国外的特别是德日刑事责任理论,结合中国刑事责任理论进行比较,借鉴他国长处弥补我国刑事责任理论的缺陷,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5)研究方法多元化。研究方法的调整是刑事责任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过去我国刑事责任的研究主要采取注释方法,严重影响到理论水平的提高。本阶段学者们已经开始注重思辨、实证以及比较的方法的应用,借鉴哲学、伦理学、经济学等其他社会科学甚至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开展对相关问题的研究,实现了研究方法的多元化。

四、第四阶段(2001年至今)

1、研究概况

本阶段是刑事责任研究的稳步提高阶段。进入新的世纪,在十六大、十七大精神的照耀下,刑法学研究瞄准学科前沿,在持续的开拓创新中继续前进,刑事责任的研究也进入繁荣以后的稳步提高阶段。据不完全统计,本阶段有关刑事责任的著作约10部,学术论文约400余篇,博士论文约10篇,硕士论文约70余篇。本阶段的代表性论著主要有:黎宏著《单位刑事责任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周其华著《刑事责任解读》(中国方正出版社2004年版)等,代表性论文有张明楷在《法学》2004年第3期发表的《犯罪集团首要分子的刑事责任》,张旭在《法学研究》2005年第1期发表的《关于刑事责任的若干追问》等。

2、研究内容

(1)刑事责任的概念和本质。有学者指出刑事责任的定义包括形式定义和实质定义,应当从实质上界定刑事责任的定义。刑事责任本质的含义包括:相对于犯罪和刑罚来看,刑事责任处在承上启下的阶段;刑事责任存在的宗旨是为了使犯罪后受损伤的社会安定得到恢复;刑事责任的实现方式只能是“易感触的力量”;从语义的角度看,刑事责任指用以承担犯罪恶害,借以恢复社会宁静的代价的份额。

(2)刑事责任的根据。有学者认为我国学术界关于刑事责任根据的认识十分混乱,表现为刑事责任根据的不同表述、刑事责任根据概念的不同界定,刑事责任根据内容的不同认识。产生这些分歧的主要原因在于选取视角、确立基点以及关注内容的不同对于刑事责任根据理解的影响。应当认识到刑事责任根据的哲学前提不同于刑事责任根据本身,刑事责任的理论根据不同于事实根据,事实根据又不同于加重、减轻刑事责任的事实根据。

(3)刑事责任的地位。有论者在对以往刑事责任处理模式进行科学评价基础上,建议用改造模式解决刑事责任的定位问题。“改造模式”以刑事责任为主线重新构筑刑法学的体系,从刑事责任的视角将刑法总论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为刑法论或刑法概说,主要对刑法学中的犯罪、刑事责任、刑罚等基本范畴及其间关系进行解释和说明。第二部分为刑事责任的确定,即犯罪的成立,具体对犯罪的成立条件进行分析、探讨。第三部分为排除和影响刑事责任的事由,包括正当防卫、紧急避险;共同犯罪;犯罪未完成形态;累犯、自首与立功等内容。第四部分为刑事责任的实现,包括刑罚的体系、裁量、执行及非刑罚处理方法。第五部分为刑事责任的终结,主要涉及时效和赦免的内容。

(4)共同犯罪中的刑事责任。有论者对犯罪集团首要分子的刑事责任进行了分析,指出在首要分子总体性、概括性的故意范围内的,属于首要分子总体策划、指挥下的罪行,就是集团所犯的罪行,首要分子对此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确定首要分子的刑事责任范围,必须遵循主观责任与个人责任原则。确定犯罪集团首要分子刑事责任的程度,应当以罪刑相应与从严处罚为原则,区分首要分子与组织成员在具体犯罪中所起的客观作用,区分首要分子对组织成员的支配形态,考虑具体犯罪犯意的产生情况,明确个人责任要素的影响范围。

(5)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责任。有论者对我国少年刑事责任制度进行了检讨,指出少年刑事责任制度是以行为人辨认和控制能力为基础,以未成年人保护的刑事政策为基本原则而建立。目前任何一个国家的少年刑事责任制度都是折衷于辨认控制能力与未成年人保护的刑事政策之间,只是侧重点不同而已。从我国刑法所规定的刑事责任制度来看,实际上也是一种折中说,只不过侧重于辨认和控制能力。有学者指出从切实保护未成年人成长的立场出发,我国刑法中刑事责任年龄的最低限度仍应维持在14周岁。对刑事责任年龄的认定,应当采取以生理年龄为基础,辅以心理年龄的标准。

(6)法人犯罪的刑事责任。有学者指出法人犯罪先是见诸于英美法系国家的立法,现在也开始为一些大陆法系国家所确认。虽然两大法系在这一问题上立场已逐步趋近,但是由于其固有传统的差异,两大法系关于法人犯罪刑事责任的依据、内容和适用刑罚上仍有许多可比可鉴之处,这种比较研究的结论可以为完善我国单位犯罪的刑法规定提供参考。还有学者指出公司犯罪的刑事责任表现为双层结构:一层是刑事责任要件,由刑事义务、归责能力和归责要素组成;另一层是公司的刑事责任分担,包括分担的理论解说和分担原则解释。

(7)比较刑法和国际刑法视野下的刑事责任。有学者在对国家刑事责任的历史沿革、国际法委员会对国家刑事责任的编纂进行考察的基础上,对学术界有关国际犯罪的性质、强行法原则及国家对国际社会的责任、法人犯罪等进行了探讨。还有学者指出,与《罗马规约》相比,我国刑法中排除个人刑事责任事由的规定不仅系统性和明确性不够,而且在精神上也有差异。应以合法性原则为基础,通过完善我国刑事立法努力实现我国刑法与《罗马规约》的协调。

3、评价

(1)研究方法更加开阔,刑事责任的基础理论地位得以巩固。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我国刑事责任研究在研究视野和方法上更加开阔,学者们突破了以往就刑法而研究刑法的单一套路,用刑事一体化思想指导学术研究。本阶段学者们进一步认识到刑事责任对于刑法学理论的重要意义,甚至提出以刑事责任为主线重新构筑刑法学的体

系,使刑法学体系的安排更科学、更合理,这对于刑法学研究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2)刑事责任特别理论研究持续拓展。刑事责任特别理论的研究是本阶段的一个亮点。不仅一些传统特别理论如法人犯罪、犯罪未完成形态、共同犯罪的刑事责任继续保持以往的良好势头,一些新的课题如虚假新闻、垄断犯罪、大公司侵犯上市公司资产行为的刑事责任等不断涌现,特别是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责任在本阶段也初具规模,理论体系日渐成熟。

(3)刑事责任基础理论研究发展缓慢。与前一阶段相比,本阶段刑事责任基础理论研究相对缓慢。虽然成果数量不少,但影响深远的学术观点并不多。这可能主要是经过前一时期的研究热潮之后,相关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饱和,虽然也提出一些有价值的观点,但并不能动摇权威观点的地位。对于国外刑事责任理论的研究虽有新意,但是如何借鉴其长处改造我国刑事责任理论却也并没有可行的步骤,所以研究兴趣有所消减。

(4)比较刑法、国际刑法研究引人注目。本阶段学者们继续关注国外刑事责任理论的发展态势,努力借鉴为我所用。国际刑法学科的发展促进了国际刑法视野下刑事责任的研究,特别是《罗马规约》的通过和国际刑事法院的建立,国际刑事法院视野下刑事责任的研究也初现雏形。比较刑法和国际刑法视野下刑事责任的研究给刑事责任基础理论研究注入新的生机。

大学生责任论文第6篇

关键词:社会责任会计;福利经济学;外部性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对社会应尽的义务,如依法缴纳税金、保护生态环境、治理污染、节约资源消耗、创造就业机会、支付职工工资、维护职工权益等。社会责任会计是企业社会责任与传统会计的结合,它是以企业为主体,站在社会的角度,运用会计方法,对企业发生的社会成本、社会效益和社会责任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测定企业经济活动给社会带来的效益和造成的损害,以向政府、债权人、投资者、社会公众等企业的利益相关者提供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情况的一门新兴会计。社会责任会计学科的产生和发展对践行科学发展观、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经济学相关角度来对社会责任会计的理论和实践进行分析,既促进了社会责任会计学科的发展,又奠定了社会责任会计的相关理论基础。

一、社会责任会计的福利经济学分析

经济学是整个会计理论基础的中心,社会责任会计的基本理论也大部分来自于经济学。经济学的各分支体系中,福利经济学是社会责任会计产生的直接理论基础。福利经济学研究如何增进现代社会整体的经济福利,它的发展推动了社会责任会计的产生。

(一)福利经济学理论概述。福利经济学是由英国经济学家霍布斯和庇古于20世纪二十年代创立的,它是从福利观点或最大化原则出发,对经济体系的运行予以社会评价的经济学分支学科。福利经济学的主要特点是: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出发点,也就是根据已确定的社会目标,建立理论体系;以边际效用基数论或边际效用序数论为基础,建立福利概念;以社会目标和福利理论为依据,制定经济政策方案。作为一个经济学的分支体系,福利经济学认为改进社会整体福利状况是研究经济学的主要目的,其核心问题是如何提高社会成员的福利。若把如何提高社会成员的福利这一问题具体细化为社会成员福利的内容如何、社会成员福利的评价标准如何、影响社会成员福利高低的影响因素如何等,则必将会强调企业所应履行的社会责任。

(二)福利经济学是社会责任会计产生的直接理论基础。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世界各国的经济都取得了较大程度的发展。但是这种发展是建立在对自然资源的巨大消耗及对环境的严重污染的基础上,这种盲目发展经济的模式必将会反过来制约后续的经济发展。为了子孙后代的福利和地球的未来存亡,人们越来越关注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各级政府也相继开始重视企业对环境保护、员工权益和社会公众福利等社会责任问题。企业是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在推动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方面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企业在谋求最大收益的同时,还必须兼顾企业职工、消费者和社会公众利益。近年来,经济学家们又提出了新的企业责任观念,在一些经济发达国家,政府强调实施福利主义经济政策。除了在环保、自然资源再生方面大力投入外,还在教育、医疗、住房、就业和养老等方面增加了大量政府开支,同时也要求企业履行更多的社会责任。这样,社会责任会计便应运而生,通过核算、反映、监督、控制和披露企业社会责任指标,促使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符合社会目标和社会公众期望。由上可知,社会责任会计产生所依据的正是福利经济学派的企业社会责任观念。可以说,福利经济学是社会责任会计产生和发展的理论基础,而社会责任会计则是从宏观角度衡量核算和监督企业目标执行情况。

二、社会责任会计的外部性思考

从经济学角度来看,外部性的概念是由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和庇古于20世纪初提出的,它是指人们的经济活动对他人造成的影响而又未将这些影响计入市场交易的成本与价格之中。外部性和社会责任会计也有着密切的联系,可以通过外部性的基本理论来进行社会责任会计的效用分析。

(一)外部性理论概述。外部性是指某一经济单位的经济活动对其他经济单位所施加的非市场性影响,非市场性是指一种活动所产生的成本或利益未能通过市场价格反映出来,而是无意识强加于他人的。外部性有正向外部性,称之为外部经济,这是指一个经济主体对其他经济主体产生积极影响,无偿为其他人带来利益,但自己却不能由此而得到补偿。相反,产生负向外部影响的经济活动称为外部不经济,外部不经济给其他经济单位带来消极影响,对他人施加了成本。从权责相对应的角度看,如果企业的生产经营行为造成了外部不经济,理应由企业来负责减少和消除。要减少和消除外部不经济,就要求企业在废物回收、污水处理、空气净化、安全生产等方面增加投入。建立社会责任会计有利于反映和监督企业在减少和消除外部不经济所采取的措施。因此,外部性理论也是建立社会责任会计的主要理论依据之一。

(二)社会责任会计的外部性效用分析。对于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产生的外部不经济,社会责任会计要对其加以确认、计量和披露,用来对“看不见的手”的市场经济调节方式进行补充调节,使得企业披露其生产经营活动对社会造成的影响,以及企业处理这种影响造成的社会成本。社会责任会计对外部不经济的披露和反映有利于促进企业履行应承担的社会责任,达到资源配置最优化和社会公平的目标。

在外部不经济的情况下,假定某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的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分别为Cp和Cs。由于存在外部不经济,故私人成本小于社会成本,即有Cp

除此之外,经济学者们还提出了一些政策措施,如政府使用税收和补贴政策、鼓励企业合并、明确财产权等等,将这些措施与社会责任会计配合使用,互相渗透,更能达到优化资源配置、实现社会公平的目标。

综上所述,社会责任会计的实施有利于促使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理论上有必要进行深入研究,并产生丰富的理论成果,以进一步推动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理念的实践。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社会责任会计尚处于认识、探索阶段。通过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对社会责任会计的福利经济学理论分析和外部性效用分析,有助于我们加强对社会责任会计的认识,为构建社会责任会计理论体系,探索社会责任会计的核算方法提供理论参考。

(作者单位:阜阳师范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2]孙月平.应用福利经济学[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

大学生责任论文第7篇

【关键词】90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实效性

社会责任感,是对国家、民族命运的自觉意识和忧患意识,是一个民族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当代大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品质。在多元化的社会中,部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日渐淡化,与社会生活要求人们承担越来越多的社会责任的要求不符。如何培养、提升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他们更多地关心他人、关注社会,并与自身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进而上升为一种信念和情感,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以沈阳工业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1374名学生为对象进行抽样问卷调查,通过对普通班级学生、社团成员、学生会成员、学生党员五种学生团体进行的社会责任感调查中,得到233份有效问卷,从中归类整理出一些关于工科院校大学生存在的社会责任感问题,以及提升高校教育中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实效性方法。

一、90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现状

当前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主流思想向上,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须引起重视并亟需解决。

第一,90后学生敢于自我否定面对现实,但利己主义与缺乏社会责任感情况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在对90后的学生群体调查中发现,这一群体能够正视自身存在的问题,当问及有人认为90后是垮掉的一代、自私、严重缺乏社会责任感时,有58.8%的人持完全反对的态度,41.2%的人认为有很大合理性或完全赞同;问及当社会责任和切身利益发生不可调和的矛盾时,有45.06%的人表示维护社会责任,18.03%的人表示坚决保护切身利益,36.91%的人表示不清楚。

第二,90后学生对社会热点问题能够做出较为理性的判断,但缺少有效方法改变存在的陋习。对于骑车不小心碰到一位老人的问题,72.53%的人选择,主动下车扶起,看是否受伤,若受伤带去就医;当问及是否愿意做些工作改变社会上存在的某些弊端时,有83.69%的人表示愿意,但是这其中有62.23%的人则表示愿意但不知道如何做和怕没有效果。

第三,90后学生拥有为社会做贡献的意愿,但缺少做贡献的社会实践主动。在问及是否自己有为社会更加和谐及美好做贡献的愿望时,21.46%的人表示非常强烈,43.35%的人表示比较强烈,31.76%的人表示需要我做的时候再说,只有3.43%的人表示丝毫没有这个想法;问及对志愿服务、社会公益等社会实践的态度和参与方式时,24.05%的人表示总是积极参加,38.55%的人偶尔参与,19.85%的人表示同学或好朋友参与,我才参与,而参与方式最多的是学校组织占39.61%,其次便是寒暑假实践占到24.15%,其余则为参加义工、社会公益及其他。

二、关于制约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实效性的因素分析

当前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实效性并不尽如人意,原因可从主客观两方面来分析。

就客观因素而言,从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三个角度的影响来看。当今社会环境中,经济全球化伴随着文化多元化,各种价值观念交汇碰撞、相互渗透,利己主义、享乐主义等观念的侵蚀,加剧了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矛盾性和复杂性,特别是西方国家凭借先进的传媒技术与宣传手段不断渗透侵蚀我国青年学生,严重干扰了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收入分配不公、利益集团化、“拼爹”现象层出不穷,也使得功利主义、拜金主义等消极思想有所抬头,思想呈现多样性和复杂性;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和互联网的普及给大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和信息渠道的同时,网络上存在的大量垃圾信息也给他们造成了思想上的混乱,尤其是对那些社会责任感薄弱的大学生的负面影响更是难以有效控制。从家庭环境看,现今大学生属于90后,又多是独生子女,家庭比较溺爱,导致孩子依赖性强,以自我为中心,有较强的个性和自尊心,缺乏有效自制能力和社会责任心,在调查中问及对于现在大学生追求高消费向家长要钱这一现象时,有46.35%的学生认为,这和家庭教育有关,家长认为“再穷不能穷孩子”,却忽视了培养他们的责任心。从学校环境看,学校教育本身存在的一些问题,如传统的教育方式教师上课注重理论知识传授轻道德思想传播;校园建设重视硬件条件而忽视师资素质,而大学之大在于大师而非大楼,校园建设应重在立德树人;高校教育使大学生处在被动学习状态,没有让其参与到学校的公共事务中体现其主人翁地位,因此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教育没有形成合力,这些直接影响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的实效性。

就主观因素而言,主要从大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来进行分析。90后大学生具有较强的时代感,但责任意识薄弱。他们追求新鲜事物,渴望创新、特立独行,但因独生子女的原因养成了“自我中心主义”的思想,自我意识强烈而发展不够成熟,充分看重个人享有的权利,淡化社会责任感意识。有较强的认同感,但实践能力较弱。90后大学生能够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中所取得的一系列成就,但对于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等老一辈革命者的宝贵精神却不能有效的实践。有较强的个性特征,但心理承受能力弱。当前大学生有较强的自主意识和独立能动精神、渴望摆脱对他人的依附,迫切地要求表达自己的想法,对许多事物倾向于持批评的态度,但尚不具备成熟的心理素质和承受能力,心理调适能力不强,一旦在学习上、生活中出现问题,容易造成心理失衡,致使高校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实效性打了折扣。

三、关于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实效性的对策

从调查问卷的结果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从不同角度提出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实效性的对策,综合起来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1.加强社会责任感培养的针对性。要增强社会责任感培养的实效性,针对性教育必不可少。加强教育引导,以传统文化教育结合当今形势政策为主渠道,创新教学环节,培养主人翁意识。通过调查问卷了解到,在对高校社会责任感培养提出建议的人中,有47.06%希望开设专门的课程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并希望通过以实例讲解、杰出人物事迹放映等方式影响在校大学生,通过讨论组的方式引起同学间共鸣。这就需要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改变原有的照本宣科,更多的加入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并灵活运用多媒体影音资料、专题式讲座、论坛式等多种教学模式,寓教于乐,让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了解中国现今社会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以及如何运用所学的理论主动思考、理性分析寻求解决之道。

2.坚持正确的社会责任感培养观念。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彻底改变“重智育、轻德育”的教育观念,真正实现教育导向双元化――德育、智育比翼齐飞的良好教育格局,提升专业教师的道德修养和人格魅力,在讲解专业课程同时,将德育思想潜移默化地传递给每一位学生,从而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坚持“以学生为本”,把学生作为学校的生存之本和发展之本,把为学生服务作为推动学校各项改革之本,让学生能够更多的参与到学校公共事务当中,提升其主人翁意识。

3.健全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机制。要完善社会责任感培养的教育机制,以情入手,寓理于情,以真实的案例去感染人,以志愿服务来满足学生的精神需求;要完善社会责任感激励教育机制,即树立典型,强化榜样激励,在学生中间挖掘可为赞颂、具有感染力的事件加以宣传,并结合物质上的激励;要完善社会责任感的调节教育机制,即通过社会责任感培养的实践活动,构建大学生之间的讨论沟通平台,对大学生进行利益调节和人际关系调整,达到提高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思想觉悟、建立符合社会需求的新型人际关系,不断完善沟通的技巧;要完善大学生志愿服务管理机制,建立志愿服务管理档案,通过实践树立社会责任感,并将志愿服务列入学校的管理,达到提高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实效性的目的;要完善学业导师教育机制,加强师生互动为每名学生配备专业老师,不仅指导学生专业学习还通过日常接触循循善诱,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4.创新社会责任感培养的方式方法。在创新社会责任感培养方法的要求方面,要结合新的时展背景和90后学生的特点,创新社会责任感培养的方法,使其更贴近实际、贴近学生,充分利用网络媒体进行创新,搭建师生交流、学生之间交流的平台,建立能够增强社会责任感的网站、志愿服务信息库等,并且运用积极心理学,建立以人为本的咨询式社会责任感教育模式,开发学生潜力,把社会责任感培养从传统的普遍教育的层次推进到每一个学生微观个体的心理层次。

5.构建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对于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实效性起到重要的作用。加强校园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建设, 改善校园环境,提升基础设施的人性化和文化内涵,达到人文环境和物质环境的统一,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切实做到学校“爱生如子”进而使学生做到“爱校如家”树立起对公共事务的责任感,同时丰富学校的文化生活,充分利用社团组织,调动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通过举办各项文体活动,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塑造富有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精神。

四、总结

对于提高当今90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实效性,应重视思想上的引导与实践上的强化,加强针对性教育,避免功利化。首先,做到微观细致的研究,尤其是要加强调研,获得第一手材料,提出具体的可操作性强、针对性强的对策措施,使研究成果在实际应用中发挥应有作用。其次,需要进一步开拓研究视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是一个宏大的综合性项目,涉及到教育学、心理学、哲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综合知识,因此,研究大学生责任感培养的实效性不能仅仅拘泥于某一个学科领域,需要运用多学科的知识、方法进行综合研究,才会出现较高水平的成果。最后,需要进一步深入理论探索。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实效性研究是一个系统的理论研究,需要构建涉及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实效性的概念、地位作用、手段方法、评价标准等多方面内容的完整的理论体系,在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实效性评价体系的构建等内容上有很大的研究空间。因此,对这一问题的理论研究还有待深入。

参考文献:

[1]张国茹,崔丽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综述[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2):40.

大学生责任论文第8篇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对策

社会责任感是一种基于道德心理范畴的内驱性个人情感,集中体现在个人对国家、社会、公民群体主动施以积极有益作用的精神和义务履行的意愿。自1985年素质教育提出以来,我国各阶段各层次教育都以德育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出发点与立足点,使社会责任感潜移默化成为高等教育,尤其是大学教育的内涵产物。但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随着全球化影响的多维度渗透与市场经济的日趋完善,使当代大学生逐渐发生价值取向认知异化,社会责任感弱化现象不容忽视。因此,如何结合当代主流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对照发现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存在问题,提出相应引导对策,已成为亟待解决的时代命题。

1 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

为彻底了解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本文在研究过程中采取了问卷调查的方法。在问卷设计方面,主要围绕大学生对社会责任感的认知、目前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发展态势和大学生社会责任感表达途径三个维度设置问题。2015年1月,在沈阳农业大学和辽宁石油化工大学随机抽取样本并发放问卷600份,回收有效问卷559份,调查结果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通过对统计结果的分析,可以看出,我国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总体上呈良好态势,绝大多数大学生能深刻理解社会责任感的内涵,有着较强的社会责任感,积极响应国家与社会的政策理念,并能通过多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社会责任感。但同时也存在以下不容忽视的问题。

1.1 对于社会责任感认知不明确

当前,我国大学生在表达社会关注行为发生时,往往存在盲目性,究其原因,通常可以得出一种类医学的行为条件反射结论。经常是在社会暴力、权力渎职、经济分配不合理、法制弱势等刺激发生后的一种应激,缺少认知背景和知识背景的支撑,属于感性层面情绪,而非理性层面思维。在问卷调查中,针对“你是否了解社会责任感的内涵和范畴?”这一问题中,有52.3%的同学选择了“不了解”,有37.2%的同学选择了“比较了解”,有10.5%的同学选择了“非常了解”(见表1)。

1.2 社会责任感从意识层面到实践层面的断裂

目前,针对社会上发生的一些责任感缺失的事件,许多大学生都会通过各种媒体积极了解,多数大学生还会借助媒体进行评论,谴责事件中表现出的“负能量”现象,激发自身高度社会责任意识。但当事件发生在身边,尤其对自身带有一定威胁情况下,绝大多数大学生却选择了视而不见。暴露出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从意识层面到实践层面的断裂。针对“公共场所内看见小偷扒窃你会怎么做?”这一落实到具体实践观上的问题中时,有40.5%的大学生选择“装作没看见”,38.3%的大学生“偷偷提醒受害者”,只有21.2%的大学生选择“立刻站出来制止”(见表2)。

1.3 社会责任感取向具有趋利性,自我责任意识强于社会责任感

当前,我国大部分大学生在表达社会责任感时更侧重于自我责任的实现,更加注重个人或家庭等小范围义务的履行,突出强调个人利益的重要性,进而忽视了国家利益,导致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中国家倡导理念与个人实现的矛盾。这一现象在大学生人生目标规划方面表现明显。针对“在对人生目标的规划上,你是如何设计的?”这一问题,有45.9%的学生选择了“获得优越的经济条件”,有28.2%的学生选择了“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实现个人理想”,有19.7%的学生选择了“致力于国家建设、科技学术研究”,有6.2%的学生选择了“暂时没有人生目标规划”(见表3)。

1.4 主人翁意识欠缺,社会责任效能较低

社会责任效能是指行为人在自己履行社会责任时对自己能否成功进行这一领域特定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它会以不同的方式影响个体的动机与行为,支配个体对行为的控制与调节,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人们对社会责任感意识的提高。当前,大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表达社会责任,但表达途径往往存在平民化参与趋势,很少发挥主人翁意识在此过程中的作用,导致大学生社会责任效能较低。针对“你经常通过哪些途径表达社会责任?”这一问题,选择“参加学生会组织或社团举活动”“参加志愿者服务队传递爱心”和“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学生分别占67.3%、48.2%和32%,而选择“参与地方人大代表选举”“参与民主监督、民主参政议政”和“听取政府工作报告”的学生只占了12.1%、25.8%和6.2%(见表4)。

2 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2.1 社会转型时期与全球化带来的影响

近年来,由于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在国内的臻于完善化发展,使部分大学生无法正确判断经济增长与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科学论断之间的关系,逐渐陷入了被利益所掩盖的责任驱使误区,社会责任被个人责任逐渐取代。另外,加之20世纪后半段多元文化主义和西方思潮的不断入侵,也使我国大学生不断面临西方资本主义阵营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等腐朽文化的侵蚀,出现了个人功利色彩浓烈的价值取向异化,导致我国部分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弱化。

2.2 应试教育带来的负面影响

应试教育指脱离社会发展需要,违背自然发展规律,以应付升学考试为目的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随着考试竞争压力及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大,我们普遍认为,现存教育模式明显存在着应试教育的倾向。应试教育环境下,升学率、录取率、就业率成为学校教学质量的唯一衡量标准。导致教育主旋律偏重于知识灌输与业务实践,人文教育、德育教育、法制教育边缘化趋势明显。使得社会责任感在学校教育环境下概念化、孤立化、透明化。加之目前高校政治理论课存在授课方式单一、理论模块陈旧等弊病,使得在校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模糊,社会责任感普遍缺乏。

2.3 家庭教育的惯性影响

唯亲是中国家庭教育的浓厚色彩,而21世纪以来,中国式家庭教育开始步入隔代抚养时代,更加使唯亲理念突出作用于教育客体价值观形成这一重要阶段。这一时期,家长往往过度强调血缘与家庭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而忽视引导对于个体与社会依存关系这一科学论断的认识。导致青少年根深蒂固的认为责任感是建立在家族血缘之上,而非社会成员基础之上。另一方面,当代大学生绝大多数出生于我国计划生育政策之后,独生子女较为普遍,长期生活条件的优越性导致当代大学生缺乏奉献精神、责任意识与危机意识,严重阻碍了大学生责任感的形成与发展。

3 提高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思路与对策

3.1 改革教育体制,为大学生责任意识确立奠定基础

良好的教育体制是大学生确立责任意识的基础。目前,我国各阶段学校教育偏重科学文化知识培养,所谓的素质教育完全被异化成为掩盖减负和增加实践环节的纯概念。因此,全面提高大学生责任感,必须以改革教育体制为前提。首先,确立政治理论课在高校教育中的先导地位,切实实现高等教育先育德、再育智的功能,为广大青少年开辟社会责任意识认知渠道;其次,提高高校政治理论课师资力量,优化高校政治理论课授课方式,使理论引导更易吸收,更易被学生接受;最后,落实高校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将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贯穿始终,为培养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保驾护航。

3.2 提高大学生自身思想境界,形成强烈社会责任感观念

当代大学生代表了集中体现了我国主流思想文化,这就要求大学生在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同时,拓宽自己的视野,以大局观考虑问题,明确自己作为社会公民应该承担的义务和责任。生活中,彻底摒弃极端个人主义思想,树立远大目标,时时刻刻将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摆在首位,将社会责任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3.3 搭建社会实践平台,拓宽大学生社会参与渠道

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更要借助政府和学校这两大媒介之力。一方面,政府要大力开门纳谏,为大学生提供社会活动平台,通过完善民主评议、民主监督、民主决策等渠道开通大学生参与社的大门,深化社会责任感内涵,提升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实效性;另一方面,学校应当多措并举,努力拓宽大学生落实社会责任的渠道,鼓励大学生从事义工、志愿服务等形式活动,积累社会责任感,升华社会责任意识。

3.4 充分利用校园文化资源,多维度推进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