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传输机理论文

传输机理论文赏析八篇

时间:2023-03-20 16:15:45

传输机理论文

传输机理论文第1篇

关键词:机车 运用系统 动态监控 综合应用 信息平台

中图分类号:U4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3(c)-0024-02

1 提出相关的问题

铁路机务段指挥行车的具体工作通常是利用无线DMIS系统技术控制机车的实时动态,它的信息量及实时性不能实现对列车行车的连续追踪。地面工作人员应该快速和准确地掌握机车行驶的准确状态,同时在有需要的时候要对机车上面的工作人员做好指挥工作。

机车的监控设施主要是准确记录机车行驶的数据文件。很长一段时间以来都是使用人工方式记录的,人工方式记录有很多的不足,一旦机车出现事故,就无法快速取得准确的全部信息数据文件,也就不能对事故做出准确的分析;而且监控设施记录下的数据信息文件只是为进行安全的研究进行使用的,很多机车行驶的数据也没有充分利用。

铁路目前的信息化发展已经成为了一种趋势,广大铁路部门和铁路工作人员为了适应这样的发展趋势,需要实现比较长的距离车地信息数据传输方式,把火车行驶的具体状态出现的信息数据从火车中传输到指挥控制系统中,同时确保监控记录的信息文件可以做到自行分析,让信息数据在采集与统计工作中可以高质量地完成,为火车统计提供准确信息,提升统计的准确性,降低工作人员工作强度,提高效率。

机车运用智能管理系统是现在列车行驶时比较常用的一种系统,它主要是利用无线传输手段,确保信息传输设施可以与机车调度室和指挥部门进行有效的信息传输。控制工作室能够使用这种技术对火车驾驶员进行正确的控制,提升遇到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同时做好安全分析工作,为火车的统计提供准确信息数据,降低统计工作量,为工作人员正确掌控机车运行的效率提供合理的建议和依据。

2 机车运用智能管理系统研究的主要目标

车载信息传输设备,通过232、485、CAN、局域网等端口,与监控装置、TAX2箱、能耗监测装置等设备连接,预留扩展接口,用于连接更多机车设备。利用网络,保证火车运行的信息可以进行远程的准确快速传输。车载信息数据设施,内置CPS模块,确保火车的位置定位是正确的。

组成机车运用智能管理平台的组成部分主要有:统一的门户,统一的用户、信息数据、智能表格、业务集成平台等。这里面业务集成平台是最主要的,有很多的内容:火车行驶的信息数据,利用虚拟地图监测火车行驶的具体情况,使用卫星定位技术,保证机车准确的定位,监控设施所记录的信息和文件要通过无线技术进行传输和分析,结合火车运行的数据信息,工作人员应该使用相关的数学模型去研究降低能耗等的优化技术。

3 机车运用智能管理系统的主要构成

机车运用智能管理系统属于比较复杂的系统平台,它是通过网络保证火车行驶的信息数据可以及时地进行传输与储存的平台系统。它充分使用了现在通用的技术手段,建设机车运用智能通讯集成平台。这个系统主要是由车载信息数据的传输设施、地面使用集成体系及Internet网络这几个部分构成的。地面集成体系主要是由通信相关服务器、数据相关服务器这些服务器组成的,通信服务器主要是接收火车行驶的信息数据同时发送到数据服务器和数据处理程序里进行存储。

这个系统主要有3个层次的结构:数据的采集传输、数据的处理及客户端。数据采集和传输:通过连接监控设备的无线终端采集监控文件和数据等信息,并将数据实时发送到通信服务器。数据处理:数据处理服务器通过Internet接收通信服务器转发的数据信息,经过数据处理程序的处理存入数据库。客户端:客户端通过IE浏览器浏览数据处理服务器处理后的数据信息,信息显示模式分为图形显示和表格显示两种。

4 机车运用智能管理系统使用效果

机车运用智能管理系统从2009年开始使用后,系统每种功能都是处于正常运行的状态,在数据的传输方面是非常稳定的,设施的质量也很好,系统功能以及性能可以满足机务段具体的使用要求。

机车运用智能管理系统优势有很多,它在运行性能方面比较稳定,信息传输质量很高,在日常的维护上也很便捷,适合机车的使用。这个系统投入以及使用能够为铁路部门在行车、管理、统计信息数据等很多方面的工作提供依据。机车运行信息输出不但可以对列车进行准确的定位和跟踪,也可以进行远程的质量安全管理,提供详细信息数据,系统能够进行自动生成报单和报表,这为机车统计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目前这个系统在客户化方面的工作也正在持续地深入,系统不断为列车的实时追踪、质量鉴别、安全管理、数据远程传输诊断和统计分析等这些基础信息提供支持,为广大铁路工作人员提供参考。

5 结语

研究和分析好机车运用智能管理系统对于铁路信息建设有着很重大的意义,它可以充分地将车地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及时取得火车行驶的各项关键信息数据,为火车运用和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同时符合管理部门对掌控机车运行的具体要求。这个系统的全面使用和推广会有效地提升机车控制水平,推动行车指挥、监控等部门的自动化发展。

这个系统在智能化上也有很好的应用,它可以充分地降低机务段监控人员繁重的工作量,将动态的监测变成静态的监测,将电子报单进行合理的使用,取代手工报单,提高了工作的效率,也能缩短统计时间,节约成本。

车载与地面系统的各种软件和硬件能够有效地融入铁路的安全信息系统中,担负起车载数据信息与列车和地面控制中心的整合。同时对机车的行驶进行有效的控制,对数据信息存储进行有效监控记录,对机车进行突发事件的自动处理、进行远程控制这些任务都有很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 刘明鑫,汪学刚,邹林.基于TC35i和MSP430无线传输系统[C]//第九届全国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2011.

[2] 王伟,张鸣,杨静.由AT89S52与TC35i实现的短信息处理系统[C]//计算机研究新进展(2010)――河南省计算机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0.

[3] 吕巍,吕晓枫,李新.计算机接口技术实验的改革与实践[C]//科技创新与节能减排――吉林省第五届科学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2008.

[4] 薛小平,张思东,陈香.基于RFID的集装箱及其货物的基础数据采集研究[C]//可持续发展的中国交通――2005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交通运输工程学科)论文集(下册).2005.

[5] 周旭东,楚随英.PLC控制系统抗干扰技术分析[C]//第二届全国高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上册).2004.

[6] 王盛军.基于C8051F020 SOC爬行器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C]//2010通信理论与技术新发展――第十五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2010.

传输机理论文第2篇

【关键词】数据 传输 逾限 对策

1 引言

自动气象站观测资料传输质量是地面气象观测业务综合质量的考核内容之一,怎样在规定的时间内将观测数据及时传输,以提高到报率,是各个气象台站和气象观测员都很关心的问题。影响自动气象站数据传输质量的原因是数据传输逾限,即传统意义上迟报、缺报。本文根据湖南省气象局观测网络处下发的《2014年1-12月自动站数据传输情况表》和《2015年1-6月自动站数据传输情况表》,将其中通报本站的数据传输逾限情况作统计,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整理分析,试图找出数据传输逾限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对气象观测员值好测报班有所借鉴,同时对气象台站提高自动站数据传输质量有所帮助。

2 数据传输逾限分析

2.1 情况说明

本站是武冈国家基本气象站,从2013年6月开始至今运行新型自动气象站(DZZ4型),采用的业务软件为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下发的ISOS,数据传输软件是ISOS下的MoiFtp,每天固定传输24次正点地面气象要素数据文件(要求在00-05之间传输)及日数据和日照数据,由于对日数据和日照数据文件的传输时限要求相对宽松,所以本文讨论重点是24次正点地面气象要素数据文件的数据传输逾限问题。

2.2 逾限原因

根据湖南省气象局观测网络处《2014年1-12月自动站数据传输情况表》和《2015年1-6月自动站数据传输情况表》,将其中通报本站的自动站数据逾限情况进行统计,在一年半的时间里,有16天共计逾限27时次。造成数据逾限的原因分类统计如表1。

表1中“传输后省信息中心催报”是指传输软件显示正点后03-04分间自动传输了,省信息中心打电话催报,称没有收到,于是又重新传输,这究其原因作者认为很可能是因为网络故障降低了网络服务的质量所致,故将其归纳到网络故障一类。

为了便于对造成本站数据逾限的原因进行分析与解决,将上表同类合并,故又分为软件故障、网络故障和硬件故障,其中软件故障包括传输软件自动关闭有5时次;网络故障包含电信主光缆中断、上级网络不通、本站网络不通和传输后省信息中心催报有19时次;硬件故障包含本站网卡接口松动和停电UPS没有自动跳转有3时次。

2.3 逾限时间

根据统计看数据逾限的时间分布,白天(7-20时)18时次,夜间(20-7时)9时次;再看观测员处理数据逾限后成功完成传输的时间,正点后5-10分钟 19次;10-30分钟 8次,其中夜间7次,占87.5%,由此可见,夜间不值班是造成逾限时间久的主要原因。

3 解决数据传输逾限的对策

保证气象设备、计算机及其网络,还有业务软件与供电设施等的正常运转,是杜绝数据传输逾限的条件,其中任何一项发生故障,都将造成数据传输逾限。据统计网络故障19次占全部故障的70.4%,可见保持网络畅通是解决数据逾限的重中之重。下面主要针对本站出现的数据传输逾限的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

3.1 软件故障

件故障,这里指台站地面综合观测业务软件与电脑操作系统不兼容,或者因为电脑故障影响软件运行、还或者由于观测员的误操作导致软件不能正常运行等。象统计表中的传输软件自动关闭的故障,就是业务软件与电脑操作系统不兼容所致,解决它除了更换电脑操作系统外,白天守班期间观测员要做到每一正点前后,观察传输软件的运行状况是否正常;夜间非守班期间,省信息中心会来电催报,观测员第一要务是赶快到值班室打开传输软件。另外不要在业务用电脑上做与业务无关的操作,以免误关闭传输软件,影响数据传输。如果因为软件故障出现无数据传输的情况,会因数据缺测造成传输缺报而影响观测业务质量,这时采取的办法就是,用备份自动气象站形成的正点地面气象要素数据文件来替代上传,或者上网“国内气象信息系统WEB管理平台”,登录后打开报文处理,点击新长Z(即正点地面气象要素数据文件)输入,将人工观测数据按要求录入,计算编报后,报文保存即可。

3.2 网络故障

网络故障主要发生在有线网络,比如电信主光缆因为城市建设施工挖断而信息中断、上级的服务器不能登录和本站网络不通。自动气象站数据通常通过内网传输,内网不通时,外网传输,外网也不通,用无线3G传输,无线3G还不行,用手机传输,这是目前处理网络故障的基本思路。解决网络故障,首先是网络设备配置和传输软件的参数设置一定要正确,其次是观测员要具有一定的网络故障诊断知识,会用ping命令检查线路的连通情况,以便快速确定和排除故障所在。在此前提下如果网络故障依然,可以通过无线3G和手机传报予以解决。无线3G传报,采用3G无线网卡联接电脑usb口,通过拨号软件来实现数据的自动传输;手机传报,是无线3G传报的一个补充,它不象无线3G传输依赖传输软件,其操作流程是通过数据线将待传输的数据文件拷贝到手机上,再用手机上网把它上传至“湖南气象通信保障”QQ群里。如果有线和无线网络故障同时发生在正点,就要马上打电话求助省信息中心的值班员报数据请他代为输入。值得一提的是,我们站参照外省经验,最近安装了“气象3G通信报警一体机”,它集3G传输、网络故障报警和自动站实时运行监控等功能于一体,这对于观测员及时的解决数据传输逾限问题,具有很大的帮助作用。

3.3 硬件故障

硬件故障,是仪器设备及其它们之间的串通线路、计算机及其架构网络的设备,还有供电设施等发生的故障。解决硬件故障,首先要求观测员提高的值(守)班责任心,严格按操作规程巡查各种仪器设备,保证其正常运转,其次是要求观测员具有维护仪器设备的相关知识和技能,有了这些象统计表所述的网卡接口松动、停电UPS没有自动跳转的故障原因或其它硬件故障情况,就会即时发现,即时排除。此外,电力的备份工作不能忽视,气象台站不但要配备发电机,备足发电用油,每个观测员还要熟练掌握发电机的使用,以及UPS的保养。如果硬件故障出现无数据的情况,这时采取的办法与软件故障无数据传输的处理一样。

传输机理论文第3篇

【关键词】 分布式基站 BBU RRU 配比关系

近年来,随着我国移动通信的高速发展,日益增长的覆盖和容量需求给运营商提出越来越多的挑战。如何在最少的投入下产生最大的收益是目前的一个研究重点。在3G、4G基站与2G基站功率相同的前提下,基于3G、4G通信技术的基站有效作用区域显然要小于2G作用范围。因此要达到2G基站的同等覆盖水平,就需要建设大量的3G、4G站点。现如今,原有基站内设备逐渐增加、新建基站选址越来越难,基站资源变得越来越紧张,如何最大限度的利用基站资源,加大运营商信号覆盖范围显得越来越重要。

之间由光纤连接的方式进行组网,无需机房及机房配套设备,极大的降低了选址难度。分布式基站的组网方式具有快速、经济、资源利用率较宏基站高的特点,其应用逐步成熟,目前已大规模应用于网络建设中。可以预见,在4G LTE的网络部署中,分布式基站也必将是一种重要方式。分布式基站组网方式虽然在控制基站建设成本,提高组网能力方面有很大优势,但同时占用了大量传输资源,大大增加传输方面的投入。

一、分布式基站简介

分布式基站由拉远射频单元(RRU)和基带处理单元(BBU)组成,其原理是把传统宏基站分为基带部分和射频部分,两部分各自独立安装,分开放置。BBU(Building Base band Unit)室内基带处理单元,负责基带信号处理与传输;RRU(Radio Remote Unit)射频拉远单元,实现射频无线收发和信号放大功能。拉远就是把基站的基带单元和射频单元在物理上分离,两者之间的基带信号通过光纤进行传输。基带单元和射频单元的分离,使基站摆脱了机房空间的约束。BBU放置的基站我们一般称为宏站或信源站,RRU放置的地点称之为拉远站。

分布式基站组网方式具有如下优点:(1)降低了机房、站址的要求。BBU 体积小(高1U)、功耗低(

正因为分布式基站有着上述诸多优点,现正被广泛使用,可以料见,在即将到来的4GLTE建设中,BBU+RRU组网是今后网络部署的一种重要方式。分布式基站由于BBU与RRU分开布置,之间通过光纤连接,需要占用大量传输资源,如光纤、管道、杆路、光交箱等传输线路资源。如果宏站与拉远站部署不合理,会对传输线路造成很大的影响,如何在保证宏站、拉远站传输带宽的前提下,合理部署宏站与拉远站,是运营商未来建设的一个重要考量。

二、宏站与拉远站配比关系理论分析

LTE逻辑环中,受环路带宽限制,在保证宏站与拉远站均能满足保证带宽时,宏站数量越多,则该逻辑环上可接入的拉远站数量越少;宏站数量越少,则该逻辑环上可接入的拉远站数量越多。

三、宏站与拉远站配比实例分析

可供拉远站使用的传输带宽资源越多,可解决的拉远或者室分站越多。

在宏站数量较少,拉远站很多时,虽然占用的机房资源少,减少了机房的投资,但会带来如下两点弊端: 一是少量的宏站机房资源携带大量的拉远或者室分站,造成单节点的传输压力较大,一旦传输出现问题,会涉及到很多拉远站,掉话范围会很大;二是多个拉远站向信源机房方向光缆芯数的汇集,如果前期规划不好,会造成传输资源(管道、杆路等)的浪费。反之,如果宏站数越多,可供拉远或者室分站使用的传输带宽资源越少,可解决的拉远或者室分站越少,这样降低了单节点的传输压力,但同时需要新建大量的宏站机房,增大了机房的投资、建设协调等难度。

四、结论

本文对移动网络分布式基站中宏站与拉远站配比关系进行研究。分布式基站的BBU(宏站)与RRU(拉远站)之间通过光纤连接,如果对BBU、RRU的部署不合理,会极大的占用传输资源,增加大量的传输建设成本。本文对LTE逻辑环中宏站与拉远站配比关系进行了讨论分析,在保证宏站与拉远站均能满足保证带宽的前提下,LTE逻辑环中宏站的数量与拉远站的数量成反比关系。以河北移动某地市为例进行实际数据分析发现,通过合理的选择BBU(宏站)与RRU(拉远站)的配比关系,可以有效利用现有传输资源,减少传输建设成本,增加网络健壮性。

参 考 文 献

[1] 罗崇光. 移动网络分布式基站建设方案研究[J]. 通信技术,2012,(02)

[2] 周卜思. 分布式基站技术在TD-SCDMA室内覆盖中的应用[J]. 北京邮电大学,2009

传输机理论文第4篇

关键词:切削力,测量,单片机

 

前言

切削力的测量不仅可以研究切削机理、计算功率消耗、优化切削用量和刀具几何参数、校核切削力和切削温度理论计算的准确性,更重要的是,可以通过切削力的变化来监控切削过程,反映刀具磨损或破损、切削用量合理性、机床故障、颤振等切削状态。

1 计算机向单片机传输命令和数据

通过对单片机的编程来控制USB接口芯片,接收和响应主机对设备发出的命令。在测力系统中,单片机的编程设计程序通常由三部分组成:

第一、初始化单片机和所有的电路。

第二、主循环部分,其任务是可以中断的。

第三、中断服务程序,其任务是对时间敏感的,必须马上执行。

当应用程序中的“数据采集”按钮按下后,USB进入主循环函数,将从端点缓冲区中提取命令,并按照命令的要求,调用相应的函数,如采集数据,桥路调零,设置频率等。关键的几个函数如下:

(1) AfxBeginThread( WriteCommand, &mMainWrite);//启动一个线程,调用传输命令函数

(2) open_ file(threadParam->pipe-name);//创建文件句柄

(3) open_dev();//创建设备句柄

(4) DeviceIoControl(hDevice,IOCTL_ WRITE_REGISTERS,

(PVOID)&ioBlock,sizeof(IOBLOCK),NULL,O,&nBytes,NULL);

//DeviceIoControl函数发送控制代码到指定的设备驱动上,使得相应的设备完成数据输出的功能。论文格式。

(5) WriteFile(hFile,threadParam->pcIoBuffer,threadParam->uiLength,&nBytes,NULL);

//写文件函数将数据传送到单片机的缓冲区中。论文格式。

2 单片机向计算机传输数据其流程

单片机向计算机传输流程

经过模数转换后的数据首先保存在单片机的数据缓冲区中,当单片机接收到主机发来的IN命令时,调用如下函数将数据传送到计算机的内存中。论文格式。

1) AfxBeginThread( ReadData, &m一ainRead);//启动一个线程,调用读取数据函数

2) open_ file(threadParm一>pipe name);; //创建文件句柄,准备读取数据

3) open dev ();//创建设备句柄

4) DeviceIoControl (hDevice,IOCTLesWRITE REGISTERS,

(PVOID)&ioBlock,sizeof(IO_BLOCK),NULL,O,&nBytes,NULL);

//DeviceIoControl函数发送控制代码到指定的设备驱动上,使得相应的设备完成数据输入的功能。

5) ReadFile(hFile,threadParam->pcIoBuffer, threadParam->uiLength,&nBytes, NULL);

//读文件函数将数据从单片机的缓冲区读入到threadParam->pcIoBuffer内存中。

3结论

利用单片机实现切削力测量中USB数据传输功能,以达到对切削力的测量的监控。实现了生产过程中连续自动采样、实时显示、过载报警。

参考文献:

[1]师汉民.金属切削过程中的分叉与突变现象兼论切削过程的可控性问题[J].应用力学学报,1999,16(1):15~20.

[2]丛力,丛贵梁等.功率监控在机床中的应用[J].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10:29~31,1999.

[3]李熙亚,王卫平.车削切削力不确定性的模糊-灰色预测[J].工具技术,2002,36(8):26-29.

[4]陶永兰,等.切削力数据采集和处理系统[J].试验技术与试验机,1997,37(2):49-50.

[5]X.Li,P.K. Venuvinod and M.K. Chen. Feed Cutting Force Estimationfrom the Current Measurement with Hybrid Learning[J]. Advanced ManufacturingTechnology,2000,(16):859-869

传输机理论文第5篇

【关键词】蒙特卡罗仿真 信噪比 误码率

【中图分类号】TN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2)10-0084-02

蒙特卡罗(Monte Carlo)方法是一种基于随机试验和统计计算的数值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当需要求解的问题是某种随机事件出现的概率,或者是某个随机变量的期望值时,可以通过一种“实验”的方法,用这种事件出现的频率来估计该随机事件的概率,或者得到这个随机变量的某些数字特征,并将其作为问题的解。如果需要求解的问题不是一个随机事件问题,还可以通过数学分析找出与之等价的随机事件模型,然后再利用蒙特卡罗方法去求解。[1]

误码率是评价一个通信系统性能优劣的重要指标,但由于误码率的计算公式复杂,甚至在很多情况下无法得到解析解。[2~3]因此通过蒙特卡罗方法模拟实际的通信过程,得到仿真的通信系统误码率就成为一种方便的手段,特别适用于难以对检测器的性能进行分析的情况。

一、多种二进制基带信号的传输与接收

1.正交信号的传输与接收

在数字通信系统中,0和1组成的二进制数据可以用两个正交波形s0(t)和s1(t)来传输,传输信号通过加性高斯白噪声

信道(AWGN)后叠加了功率谱密度为 (W/Hz)的噪声n(t)。

接收端的信号可表示为:

r(t)=si(t)+n(t),i=0,1;0≤t≤Tb (1)

接收端在接收到信号r(t)后,判断在区间0≤t≤Tb内发送

是0还是1。接收机的设计原则是使差错率最小,满足这个原则的接收机称为最佳接收机。AWGN信道的最佳接收机可以由信号相关器和检测器组成。图1所示:

图1 最佳接收机方框图

信号相关器将接收到的信号r(t)与两个可能的发送信号s0(t)和s1(t)做互相关,假设s0(t)是已发送信号,相关器计算在区间0≤t≤Tb内的两个输出,得:

(2)

式中,n0和n1为信号相关器输出端的噪声分量;Eb为脉冲信号s0(t)的能量。同理,当s1(t)是已发送信号,相关器计算得到两个输出为r1(t)=Eb+n1而r0(t)=n0。

在t=Tb时刻对这两个输出r0(t)和r1(t)采样后,判决器将比较r0(t)和r0(t)并按如下规则判决:当r0>r1时,传输的是0。当r0

因为s0(t)和s1(t)是正交的,所以理论误码率为[1、4]:

(3)

2.双极性信号的传输与接收

在s0(t)和s1(t)是双极性信号时,有s1(t)=-s0(t)。此时图1所示的最佳接收机只需要一个相关器即可。假设相关器与s0(t)做互相关,当发送的是s0(t)时,相关器的输出r=Eb+n,当发送的是s1(t)时,相关器的输出r=-Eb+n,噪声分

量n的方差 ,最佳判断器与阈值0相比较,若r>0则判

断s1(t)被发送,若r

因为s1(t)=-s0(t),所以理论误码率为[1、4]:

(4)

3.单极性信号的传输与接收

用单极性信号来传送二进制序列,若信息比特为0,则不传送任何信号;若信息比特是1,则发送信号波形s(t)。因此,接收到的信号波形可以表示为:

与双极性信号一样,单极性信号的最佳接收机也只需要一个相关器。理论误码率为[1、4]:

(5)

二、二进制基带通信系统的蒙特卡罗仿真

在通信系统仿真中经常采用蒙特卡罗方法来实现误码性能的估计。为了说明问题,以加性高斯白噪声(AWGN)信道下二进制基带信号的误码性能为例,说明如何使用蒙特卡罗方法进行通信系统的误码性能仿真。

1.正交信号数字通信系统的仿真模型

用Simulink建立一个正交信号数字通信系统的仿真模型如图2所示。[1]

图2 正交信号数字通信系统误码性能仿真框图

在该系统模型中,主要包含以下模块:

(1)Random Integer Generator随机整数产生器模块,用它来产生消息比特。

(2)Porduct乘法器模块,在发送端产生s0(t)和s1(t),在接收端则与s0(t)和s1(t)进行相关运算。

(3)AWGN信道模块,用来对发送信号叠加高斯白噪声。

(4)Cumulative Sum累加器模块与乘法器Product2、Product3一起完成相关运算。

(5)Relational Operator关系操作模块用来对相关器的输出进行判决。

(6)误比特率统计模块(BER Calculation),对发送比特和解调比特进行比较,计算误比特率。

设置模型发送nsymbol=100000个数据比特,SNR的范围[0~12]dB,Simulink模型运行结果见图3。

通过曲线分析可知,蒙特卡罗仿真差错率与理论差错率在低信噪比情况下完全一致,而在高信噪比发生了一定的偏差。产生这一结果是因为蒙特卡罗的仿真精度和仿真次数N有密切关系。一般情况下,蒙特卡罗估计是无偏的,N越小,估计的方差就越大;N越大,估计的方差就越小。当N∞时,则估计值收敛于真实值。为了保证仿真精度,蒙特卡罗仿真次数N与给定差错率pe的关系应满足[5]N>10/pe。

由上式可知,当信噪比Eb/N0=10dB时相应的误码率数量级N在10-3以下,根据公式N>10/pe可知为了保证仿真精度与理论值的吻合,N应该大于104次。而上图的仿真误码率曲线是在固定仿真次数为105次的情况下得到的,故仿真误码率曲线与理论曲线基本吻合。当Eb/N0=12dB时相应的误码率数量级在10-5以上。根据公式N>10/pe可知为了保证仿真精度与理论值的吻合,N应该大于106次。而上图的仿真误码率曲线是在固定仿真次数为105次的情况下等到的,故仿真误码率曲线与理论曲线出现偏离。

根据上述分析可知,如果想要使信噪比较大时仿真曲线与理论曲线也比较吻合,可以在信噪比较大时,根据式子N>10/pe采用适当的仿真次数即可解决此问题。

2.双极性和单极性信号数字通信系统的仿真模型

与图2相比,双极性仿真模型只需要一个相关器与s0(t)相关,最后的判决器与0进行比较。单极性与双极性的仿真模型基本相同,只是在二进制数据源的输出端有很小的变化,因此两个模型可以通用。

对3种信号数字通信系统,在不同信噪比下,发送N=100000个数据比特,理论误码率结果图4所示:

从图4可以看出,单极性信号的误比特率高于双极性信号,与双极性信号似乎相差6dB,与正交信号也相差3dB。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使用单极性信号,其平均发送的能量比双极性信号和正交信号少3dB。因此,单极性信号与正交信号性能是相同的,与双极性信号相差3dB。

三、结 论

文中对3种二进制基带通信系统的信号传输和最佳接收进行了理论分析,在此基础上,讨论了以误码率为性能指标的蒙特卡罗仿真建模方法,对蒙特卡罗仿真方法的试验精度等方面进行了性能分析。蒙特卡罗方法在通信系统的仿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有必要对其仿真方法进行研究,更好的运用这种方法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参考文献

1 邵玉斌.Matlab/Simulink通信系统建模与仿真实例分析[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2 Shanmugan K S.通信系统仿真原理与无线应用(肖明波等译)[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3 许建霞、聂明新.基于MATLAB的数字基带传输系统的仿真[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5(6):450~452

传输机理论文第6篇

论文摘要:本文主要钍对高速公路通信系统的应用原理进行阐述。 论文关键词:高速公路;通信;原理 高速公路机电工程中的通信系统属于基础类设施,主要为收费、监控系统提供信息(话音、数据、图像)传输通道,由光缆数字传输系统、程控数字交换系统、移动通信系统、紧急电话系统等组成。根据其通信系统在高速公路行业的应用特点,高速公路通信网主要由长途通信干线传输网、程控数字交换机、数据传输网、图像传输网、移动通信网和卫星通信网等部分组成,下面我们重点对其各主要组成部分的使用原理进行详细介绍。 1 收费系统 高速公路收费系统一般采用半自动收费方式,即人工判别车型,车道入口发放通行卷,出口验卷,计算通行费,人工收费,计算机管理,辅以车辆检测器校核,闭路电视监视。目前,提倡计算机联网收费。远期,逐步实现自动收费方式。通行卷有采用非接触式IC卡,也有采用磁卡 。为便于计算机联网收费,联网收费区域内均应采用同一种 通行卷。 1.1 计算机收费系统 计算机收费系统一般分两级,即收费中心计算机系统和收费站计算机系统。收费站控制室计算机与该站的收费广场车道控制计算机组成该站的局域网。收费中心内的计算机构成中心独立的局域网。各局域网之间、收费中心与区域拆帐中心之间需要通过通信系统实现数据传输进行勾通。 1.2 收费数据传输 收费数据分三级管理:收费中心计算机、收费站计算机及收费车道计算机。收费站与收费中心之间的数据传输是通过数据通道直接传输的,各通信站的ONU设备提供必要的2Mbps ( G . 703)数据通道接口。通信与收费系统是通过收费站和收费中心的路由器连接起来的,在区域收费联网的情况下,路由器至少要具备两个E1(G.703)接口,一路传往收费中心,一路传往区域拆账中心。 1.3 收费图像传输 收费系统在个收费站广场出口均设置了摄像机,各摄像机的图像信号既要传到相应的收费站又要传到收费/监控中心。从摄像机到收费站的视频及控制信号传输是由收费系统完成的,而图像及控制信号的远程传输与监控有所不同,未采用复用方式,庵个摄像机图像对应一芯光纤,而控制信号是经MODEM通过通信系统的话路通道传输的。 2 通信系统 2.1 通信干线传输 长途通信干线传输系统设计的正确与否,决定着整个通信系统质量,它不仅关系到能否实现现代通信网设计的目的,还关系到工程投资的经济性、合理性和可靠性。目前,高速公路机电工程基本是采用光纤通信系统。高速公路通信系统长途通信干线传输网采用光纤通信,这是因为: 高速公路通信网要求同时传输语音、数据和图像通,信量较大,选用频带、通信容量大的光纤通信系统是合理的。 光纤通信具有通信容量大、抗电磁干扰能力强、通信质量高、传输距离长等特点,是其它通信传输方式无可比拟的。 光缆通信中继距离长,适应公路沿线各通信站点间距离不一致的实际情况。 采用长波长单模光缆传输方式,在中等容量以上长距离传输系统中,从经济上占有优势。 2.2 通信系统的程控交换 根据高速公路通信系统业务的内容和特点,通信系统采用三级程控交换,第一级交换中心设在高速公路总公司通信总中心,其主要职能是完成本局终端的话务接转,汇接所有来话、去话的转接任务,并与二级公路网中心联接,完成本局话务接续与本局以外的话务转接;第三级交通中心分别设在各高速公路公司下属的管理所,其主要职能是完成本局的话务接续与出入本局的话务接续。为了提高系统的可靠性、灵活性及话务流向的需要,各级交通交换中心之间均可进行

传输机理论文第7篇

关键词:列宁;思想政治教育;灌输理论;马克思主义

中图分类号:G4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1)03―0066―04

列宁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在哲学、政治、法律等方面都进行了艰苦细致的理论工作。同时,列宁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也是丰富的。他虽然没有直接提出思想政治教育这个概念,但是宣传鼓动、灌输、政治教育等概念却散见于他的文章、讲话和书信中。关于列宁思想发展阶段的分期,学术界具有不同的观点和看法,而且目前学术界主要关注其晚年思想,对列宁早期思想的关注相对来说是不够的。笔者认为,列宁的早期思想也应该给予充分的重视,因为列宁早期在其革命实践活动中就开始形成思想政治教育思想。从1893年到1905年俄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前后是列宁早期思想形成时期,这一时期,列宁进行创立报刊、建立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等活动,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认真梳理这些思想,对于现今我们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建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具有深远的意义和深刻的启迪作用。

一、推动了灌输理论的系统化和完善化工作

关于灌输理论,许多研究者对这个概念进行过探讨和阐述。也通常把列宁与灌输理论联系在一起,并认为它是正面教育的同义语,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原则,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列宁推进了灌输理论的系统化和完善化工作。

灌输理论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马克思、恩格斯、考茨基等人都对此作出了重要贡献。马克思、恩格斯虽然没有明确地提出过“灌输”概念,但他们的论述可以说是“灌输”理论的源头活水,蕴含着灌输的意蕴。在谈及德国革命时,马克思曾说:“‘思想的闪电’一旦‘真正射入’这块没有触动过的人民园地,德国就会解放成人。”这里所讲的“真正射入”就含有“灌输”革命思想、启迪人民革命的意思。当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爆发时,革命形势呈现出严峻而复杂的局面。为有效地传播科学社会主义思想,用马克思主义武装无产阶级,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指出:“共产党人一分钟也不忽略教育工人尽可能明确地意识到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敌对的对立。”为了批判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思潮,他们指出:“必须以高度的热情把由此获得的日益明确的意识传播到工人群众中去”。这里的“教育”、“传播”其实就是向工人阶级灌输马克思主义,传播科学社会主义思想。第一次提出从“外面灌输”社会主义意识的是考茨基。1901年,考茨基在《新时代》周刊上发表文章,明确地提出了“从外面灌输”社会主义意识的著名论断。马克思、恩格斯以及考茨基的论述对列宁灌输理论的形成起了重要的铺垫作用和启示作用。

列宁灌输理论的形成是与其思想演进的历程、俄国革命进程和工人阶级革命意识的演变交织在一起,并通过发表一系列的论著逐步加以阐述。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俄国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于欧洲其它许多国家,社会阶级矛盾尖锐。尽管工人运动此起彼伏,但由于缺乏革命理论的武装和先进政党的领导,其运动处于无组织状态,仅限于罢工等初级形式的斗争。革命派和经济派在思想意识上是矛盾的,革命派主张坚决而彻底的革命,重视用革命的理论武装自身,而经济派却极力推崇经济斗争,轻视革命理论的作用,并号召“为工资增加一卢比”而斗争。为了驳斥经济派,给工人运动指明方向,列宁一针见血地指出经济派的实质是“腐蚀社会主义的意识,把马克思主义庸俗化,把工人运动和阶级斗争缩小为狭隘的工联主义运动,缩小为争取细小的、渐进的改良的‘现实主义’斗争。”列宁的这一论断,驳斥了经济派的谬论,在思想上武装了工人阶级。正是在同经济派作斗争的过程中,列宁逐渐意识到向工人阶级灌输马克思主义的必要性,这也正是灌输理论形成的重要原因。在1894年写的《什么是“人民之友”以及如何攻击社会人?》中,列宁引用考茨基的话指出:“社会是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的结合。他们应该进而把这个理论通俗化,把它灌输给工人”。在这里,列宁明确地提出了灌输要注重理论通俗化问题,这也是灌输理论形成的重要前提条件,并可以更好地促进无产阶级政党面向社会各个阶层传播马克思主义。在1897年写的《社会人的任务》中,他阐述了关于灌输理论的经典性话语“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行动。”在这里,列宁已经开始系统地阐述灌输革命理论的重要性,认为革命理论是革命行动的前提,没有革命理论的指导就没有革命实践的成功开展和实施。在1899年写的《俄国社会人抗议书》中,鲜明地提出了“只有革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才能成为工人阶级运动的旗帜,所以俄国社会应该设法继续发展并且实现这个理论。”这一论断,鲜明地指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工人阶级运动的旗帜,为灌输理论确立了主体内容。这些著作对灌输理论很多层面的内容都有所论及,展示了列宁思想演进的过程。

《怎么办?》这部经典论著的发表使灌输理论更加系统化和完善化。《怎么办?》是针对工人阶级中缺乏马克思主义指导、革命民主主义意识模糊等问题而写的。在这部著作中,列宁对灌输理论的多个层面都有所涉及。列宁对灌输理论必要性的论述是全面的,主要从三个方面加以阐述。首先,驳斥工联主义的需要。20世纪90年代俄国工人的罢工已经呈现出自觉的状态,但只是工联主义的斗争。工人还没有意识到他们的利益同资产阶级的利益是尖锐对立的,还没有形成社会民主主义意识。因此,列宁说:“工人本来也不可能有社会民主主义的意识。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其次,传播社会主义学说的现实需要。社会主义学说和工人运动是有必然联系的,社会主义学说是指导工人运动的理论武器,只有把社会主义学说灌输到工人阶层中去,才可以有效地发挥它的作用。最后,反对工人自发运动的迫切要求。自发的工人运动容易受资产阶级思想体系的控制和影响,因为“资产阶级思想体系的渊源比社会主义思想体系久远的多,它经过了更加全面的加工。”可见,抵制资产阶级思想体系的影响可以确立马克思主义在民主革命中的指导地位,进而促进民主主义思想的传播。关于灌输的内容,列宁的论述是深刻而严谨的。一方面,灌输的思想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工人运动只有以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为指导,才可以增强工人阶级的阶级意识。同时,灌输要有明确的方向,即“阶级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给工人,即只能从经济斗争外面,从工人同场主的关系范围外面灌输给工人。”㈣另一方面,灌输的对象是社会各个阶层。社会要在一切阶层中

进行工作,并兼有多重身份,“我们应当既以理论家的身份,又以宣传员的身份,既以鼓动员的身份,又以组织者的身份‘到居民的一切阶级中去’。”只有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灌输到各个阶层,才可以使更多的人受到政治教育,从而推动俄国革命的发展。

列宁是灌输理论的完善者和奠基者。正因为列宁运用灌输理论在社会各个阶层中传播科学社会主义,从而促进俄国革命的蓬勃发展,最终取得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共产党人一贯重视灌输理论,在社会主义革命进程中很好地运用它对工农群众进行革命理念教育,大力传播马克思主义,使灌输理论在中国得到充分的完善和发展,并具有中国自己的特质。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我们更应该坚持和发展列宁的灌输理论,使它在新时期具有更丰富的内涵。

二、丰富和完善了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新型载体

马克思在大学毕业后就投身创办《莱茵报》的社会实践工作,并把它作为发展科学社会主义、抨击普鲁士专制制度的有力武器。马克思在创办报刊的过程中,具有鲜明的立场和原则。列宁继承了马克思创办报刊的思想,把报刊作为宣传马克思主义、对人民群众进行政治教育的重要思想武器,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形式更加多样化和丰富化。

列宁是伟大的报刊理论家和实践者,在参加创办报刊的实践过程中,列宁具有鲜明的立场和原则,具体体现如下:首先,坚持鲜明的党性原则。列宁在《火星报》编辑部声明中,对此有深入细致地阐述:“我们不打算把我们的机关报变成一个形形的观点简单堆砌的场所。相反,我们将严格按照一定的方针办报。一言以蔽之,这个方针就是马克思主义。“我们必须集中一切力量来创办一个能正常出版和正常发行的党的机关报,因为俄国社会的处境独特,同欧洲其他国家的社会和俄国旧的革命政党大不相同。”坚持报刊的党性原则不应忽略组织问题,应建立负责运输报纸并同各地马克思主义小组进行联络的组织。在《火星报》和《曙光》编辑部声明草案中,列宁要求“必须建立一个组织,专门负责各个运动中心的联络工作,完整而及时地传达有关运动的消息,并定期向俄国各地供应刊物。”在这里,列宁指出了组织工作对报刊所起的联络和纽带作用。列宁在创办《火星报》的过程中一直遵循党性原则,坚决反对“经济派”和编辑部内部的马尔托夫集团。在后来的革命过程中所创办的各种类型的报刊,列宁都坚持这一原则,这也是报刊在革命每个时期都能存在下去的重要原因。其次,要创办全俄的机关报。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俄国,沙皇专制统治下的广大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为了揭露沙皇专制制度的黑暗,必须把机关报办成一切民主主义者的机关报,才可以号召更多的人投入到民主革命的洪流中来。在论《宣言书》中,列宁指出:“我们应该立刻着手做统一工作,先从统一刊物做起,就是要先创办一个全俄机关报。”“没有革命报纸,我们决不可能广泛地组织整个工人运动。”当时俄国的政治形势需要工农群众团结起来共同应对沙皇政府的专制,而报刊无疑在凝聚人心方面起着桥梁作用。创办全俄政治报,必须发挥全党的作用,“必须集中党的一切力量,一切写作力量、一切有组织才能、一切物质等等来创办和办好全党机关报。”最后,报刊要发挥集体的组织者和宣传者的作用。1898年春,莫斯科等地的社会民主主义组织举行第一次代表大会,宣告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的成立,为创建报刊奠定了组织基础。这次大会批准了《工人报》为党的正式机关报。《工人报》良好地发挥了传播马克思主义,进而对工人进行政治教育的作用,这是报刊发挥“宣传者”作用的重要体现。列宁还把报纸比作“脚手架”,它搭在正在建造的建筑物周围,这就蕴含着报纸对革命政党的建立所发挥的组织作用。在《如何着手?》这篇论著中,列宁这样深刻地论述“报纸不仅是集体的宣传员和集体的鼓动员,而且是集体的组织者。”这是对报纸职能的精辟论述。正是因为报纸所起的“脚手架”和“引线”的作用,才使全俄第一个政治报《火星报》得以创办。《火星报》有效地传播了马克思主义,并使革命组织“火星派”在革命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列宁创办报刊的实践,使布尔什维克党有了一个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阵地。通过报刊,列宁不断对群众进行革命理念和社会主义信念教育,从而唤起工农群众的革命意识。广大工农群众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革命民主意识逐渐增强,阶级觉悟不断提高,为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奠定了阶级基础。我党在民主革命时期也一贯注重创办报刊的实践,利用它传播马克思主义和社会革命理论,对工农群众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在当前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报刊仍旧是我党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载体。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充分发挥它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作用,更好地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时代化和中国化。

三、有力促进了宣传工作和组织工作的密切结合

列宁非常注重宣传工作和组织工作,并在革命实践过程中有力地促进两者的密切结合。宣传工作主要是侧重于传播社会民主主义思想,宣传革命理念。组织工作主要是指成立工会、工厂协会等协调劳资关系、表达工人意愿的教育组织,并创建发挥教育作用的主体一布尔什维克党。

宣传是传播马克思主义和教育人民的重要方式,通过发表宣言、提出口号等形式得以体现。对于宣传工作,列宁是从多个角度进行论述的。首先,宣传的主旨是宣传科学社会主义学说,引导工人阶级进行革命。在俄国革命初期,工人革命意识模糊,俄国社会人的责任就是在工人中间传播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使工人了解到资本主义剥削制度的实质、资本主义的阶级关系以及工人阶级在民主主义革命中所应承担的历史任务。针对工人和资本家的劳资矛盾和不断发展的工人罢工,列宁指出了工人罢工必将发展成为政治斗争,“社会的任务就是把工人组织起来,在他们中间进行宣传和鼓动,从而把他们反对压迫者的自发斗争变成整个阶级的斗争,变成一定的政党为争取实现一定的政治理想和社会主义理想的斗争。”这里不仅鲜明地指出了宣传革命理论的主体是社会,而且指出了宣传宗旨是为了实现工人阶级的社会主义理想。其次,宣传的方式是培养和训练有经验的鼓动员。“训练有经验的鼓动员,俄国社会的社会主义活动方式大致就是这样。”鼓动员的工作就是传播马克思主义、宣传社会民主主义思想,同时还要与工人小组建立密切的联系,把宣传革命的传单和小册子及时有效地在工人中间广泛传播。最后,宣传工作要注重扩大宣传对象,使宣传对象涵盖社会各个阶层。19世界末20世界初的俄国是一个封建农奴制国家,农民人数在全国总人口中占有非常大的比例。因此,在进行革命理念的宣传教育时,除了对工人进行政治教育,还要关注农民阶层,把宣传口号、宣传政策扩展到农村去。要持之以恒地对农民群众进行革命理念教育,因为广大的农民群众文化水平

较低,因此理解革命理论、萌发革命意识需要一个过程。同时,我们要改进宣传方式和方法,要注意语言的通俗性和艺术性。农村中的国民教师是一个特殊群体,因为他们在物质上和精神上普遍处于受屈辱的地位。由于他们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所以他们是理解民主主义革命的。因此,如果我们能把这些国民教师鼓动起来,他们会通过自己的宣传和示范作用,带动愈来愈多的农民群众投入到革命中来。

组织机构是聚集革命力量、教育人民的重要阵地。马克思、恩格斯是注重组织工作的,1846年在布鲁塞尔建立了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来从事革命工作。列宁发展了这一思想,在俄国革命初期就注重组织建设,建立了指导工人运动的工人协会、工人工会、布尔什维克党等组织机构。1875年工人阶级成了“南俄工人协会”,1878年成立了“俄国北方工人协会”,1895年,列宁组建了彼得堡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这些工人组织都要求争取工人的政治权利,改变不平等的阶级关系。随着工人运动尤其是罢工运动的发展,创建工会等合法团体就成了工人阶级的重要任务。1900年11月,列宁在《“哈尔科夫的五月”小册子序言》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俄国要全力以赴地建立一个善于领导一切个别爆发的全俄组织,从而使即将到来的风暴不致成为自发的风暴”,这里就蕴含着成立工会组织的思想。在《怎么办?》中,列宁指出:“各国的历史都证明:工人阶级单靠自己本身的力量,只能形成工联主义的意识,即确信必须结成工会,必须同场主斗争,必须向政府争取颁布对工人是必要的某些法律,如此等等。”在这里,列宁第一次提出了组织工会的问题。工会是一个教育工人进行革命的组织,在工会中,工人可以自由发表言论从而加强了工人联合的趋向。工人组织的建立,革命形势的发展,使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应运而生。在俄国革命的进程中,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一直是领导者、组织者,而且还是教育者。在革命进程中,它有效地发挥了教育者的作用,不断宣传革命理念,大力传播马克思主义,教育社会各个阶层的人投身到革命洪流中来并坚信社会主义信念。

宣传工作和组织工作的密切配合,才可以更好地促进对人民的教育。通过宣传马克思主义,使工农群众受到革命理念和社会主义信念教育。工人工会、工人协会等组织机构的创建,为对工农群众进行政治思想教育提供了组织基地。正因为列宁在革命初期就注重两者的配合,才使更多的工农群众得到思想教化和灵魂启迪,从而推动民主革命的开展。

总之,列宁早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贡献是巨大的:推动了灌输理论的系统化和完善化工作,提高了工农群众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丰富和完善了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新型载体,使工农群众的文化素养和理论水平不断提高;宣传工作和组织工作的紧密结合,使传播马克思主义有了坚实的基础和强有力的阵地。“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中应抓紧整理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经典著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经典研究。”因此,为了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我们应该重视对经典作家思想的研究,这样才会夯实我们的理论基础。列宁早期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在其思想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深入挖掘这些思想对我们现今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具有深刻的启迪作用。可以说,列宁在早期就开启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先河,为其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的构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探讨和研究列宁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时,其早期的贡献值得我们关注。

参考文献

[1][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9,285.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01

[4][8][9][101[11][22]列宁全集(第六卷)[M].北京:人民出版

社,1986:16,29,40,23,79,29

[5]列宁全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284.

[6][20]列宁全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443,430

[7][121[13][14][15][16][171[19][21]列宁全集(第四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155,316,169,285,281,169,109,

166.328.

[18]列宁全集(第五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8

传输机理论文第8篇

黄建峰 覃金彩 许杨勇 刘红鑫 王述汉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检修分公司 310000

【文章摘要】

本文首先对特高压输电线路的结构特点以及冰风的特点进行阐述,然后就起对特高压输电线路的舞动进行了研究,对于高压输电线的失谐防舞动机理以及运动稳定性机理进行了研究。通过研究发现,通过对舞动线路的幅度以及条件等分析,可以利用上述防舞动机理对其进行预防特高压输电线路的舞动,通过对于特高压输电线路防舞动机理的介绍为防舞动装置的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

特高压输电线路;防舞动;失谐;研究

0 引言

我国的国民经济在飞速的发展,所带来的影响就是对于电力需求的不断的攀升,目前我国的电力系统已经进入大系统发展的时代。特高压电网的建设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我国行业发展对于电力的需求,电力系统的升级能够使得资源在更大的范围内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对于特高压输电技术其能够提高电能的利用率防止电能的浪费。根据国外特高压输电的经验,在某些极端的天气条件下会造成输电线路大范围的舞动这些舞动会造成严重的后果。根据我国所建设的特高压输电线路所经过的区域对我国的特高压输电线路可能产生舞动的区域进行分析,特高压输电线路的舞动与线路的结构以及参数有关。特高压输电线路的特点就是分裂导线较多、而且导线的横截面积较大、输电线假设的高度较高、而且档距比较大这些特点都比较容易造成特高压输电线的舞动,从我国目前特高压以及超高压输电线路的特点来看具有大截面积,并且分裂的导线为6-8 根,档距比较大,所以我国的特高压输电线路较容易造成舞动。

1 特高压输电线防舞动机理

1.1 失谐防舞机理

特高压输电线路造成舞动的直接原因就是分裂导线之间的大幅度的振动, 扭动以及横向的运动等,这种振动的能量会在导线上进行传播,有些振动的能量集中在一个档距之内会消失,或者是减弱很多,但是也有的多个能量叠加在一起引起大幅度的振动。防止输电线路的扭动以及横向运动之间的耦合是有效防止舞动的关键,限制了耦合就会抑制振动的能量在不同档距之间的传播,这种抑制输电线路舞动的方法就是失谐防舞动机理。

1.2 稳定性防舞机理

有时候为了使得特高压输电线路具有较强的防止舞动的能力,在很多情况下都要在有关地方安装相应的防舞动的装置,但是特高压输电线路非常的复杂,但是如果采用稳定性的输电线路防舞动的机理就可以不必追究舞动发生的具体的原因,只是对于防舞动导线的稳定性进行判断,然后就可以根据上述原理对输电线路进行防舞动设计。

1.3 改变覆冰冰型抑制舞动理论

很多情况下导线之所以会发生舞动是因为导线有覆冰,如果能采取一定的措施使得导线所附着的冰能够均匀分布, 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导线发生舞动的可能性,也可以实现特高压输电线路的防舞。这种防舞动措施对于特高压输电线路来讲效果较好,由于风力输入过大额时候,有时候只能够采取改变导线上覆冰的均匀度来对其进行防舞动设置。

2 防舞机理

本文在上述部分对我国输电线路的舞动可能性进行了定性的分析,然后对于特高压输电线路的防舞动的机理进行了研究,基于上述可能性和理论本文提出了以下几种特高压输电线路的防舞动措施, 并且对于防舞动的装置的设计进行了研究。我国特高压输电线路一般为多分裂, 所以就需要设置一定数量的间隔棒来防止高压输电线路的舞动。档距之间的距离一般都是相等的,对于单根导线的扭转相比多根分裂线的扭转强度要小得多,分裂导线的横向的振动的频率也相对较小,在输电线路覆冰的情况下,同时有风最容易造成特高压输电线路的舞动;在采用间隔棒的情况下振动的能量能够较容易的实现在档距之间的传播,这种传播的结果就是在很大程度上减弱了能量叠加的可能性,降低了舞动发生的概率。所以在分裂导线上使用整体的间隔棒在有些情况会更容易造成谐振更容易发生舞动,加上外部条件的作用大大增加舞动发生的可能性。如果某种装置既能够发挥间隔棒的间隔作用又能够抑制间隔棒对于舞动发生的不良影响那么就能在很大程度上抑制舞动。所以本文提出了在利用失谐原理的同时注重隔离棒可能导致的谐振问题,改进的失谐间隔棒。

在对分导线进行防舞动装置的设计的过程中扭转刚度的设计至关重要。单导线和分类导线的扭转刚度的计算方式有着本质的不同,单导线的刚度计算是围绕自身旋转时的刚度,分裂导线的刚度计算则是以分裂中心为轴所计算的刚度,所计算的是分类导线整体的刚度。单导线的扭转刚度是线性的;分裂导线的刚度是非线性的计算起来也比较复杂。刚度是单导线本身的一种属性是和导线的制作材料导线的结构以及使用方式确定的,其扭矩和扭角的关系是线性的。分类导线的刚度计算则不同,影响其刚度的条件有本身也有外部环境,一般情况下其刚度都是非线性的。但是就总体来看影响分裂导线的刚度的因素有分裂导线的几何形状和以及本身的材料和结构特征、以及导线上的张力、所加间隔棒、导线和其他环节的连接方式、导线的覆冰情况等都会对分裂导线的刚度计算造成一定的影响。所以截止到目前为止对于分裂导线的刚度的计算学术界仍然没有一个定论,在工程实际运用过程中往往是根据一些经验公式来对分裂导线的刚度进行计算。分类导线的计算的方式如下图所示。

图1 分裂导线的扭转刚度计算

分裂导线刚度的计算公式如下:

载上述公式中分裂导线的扭转的刚度为J ;n 为导线的数目;d 为分裂圆的直径;T 是导线上的张力;L 档距之间的距离;XM 是扭矩作用点之间的距离; Se 是单导线的扭转的刚度。其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y0、z0 为初始的垂弧;Ki 是分裂导线上的参数,导线之间的连接方式会对其造成一定的影响、导线的数目也会对其造成一定的影响、分裂导线所形成的弧度也会对其造成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