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形体舞蹈论文

形体舞蹈论文赏析八篇

时间:2023-03-17 18:02:29

形体舞蹈论文

形体舞蹈论文第1篇

【正文】

[中图分类号]J722.22“2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557(X)(2002)04-0085-05

本文通过对藏族传统舞蹈的身韵、风格以及审美意识、审美理想的研究,探讨了藏族舞蹈的审美特征,从而在继承和发展创新藏族舞蹈中,把握古老民族的基本审美特征,使发展中的藏族舞蹈更具有民族特色和审美价值。

舞蹈艺术是伴随人类社会生活和生产劳动同步产生,并成为人类历史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一门最早形成的艺术形式之一。同样,藏族舞蹈也在民族心理素质和审美理想的基础上,伴随着藏民族的形成发展而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审美内容。

探讨藏族舞蹈的审美特征,我们首先要搞清楚历史上如何看待舞蹈,以及如何定位舞蹈艺术在藏族文化中的地位。在藏族传统文化典籍“大小五明学”中把舞蹈归于“工巧明”(即工艺学),这就表明舞蹈艺术在理论上被定位于大文化范围之内,并形成具有成熟理论依据的艺术形式之一。在历史上,“羌姆”等舞蹈大多不仅配有文字记录的“舞谱”,还用“线”记录着“舞曲”;“卡尔”舞蹈的音乐“藏文古谱”流传至今。在古代藏族民间歌谣中传唱着众多的有关“说舞蹈”方面的歌谣。在众多舞蹈论述中,什么是舞蹈、形体运用以及“舞蹈艺技九”等舞蹈理论是古代论述藏族舞蹈的精髓之作,也是最具有代表性的舞蹈理论部分。藏文古籍(注:工珠·云登加措:《知识总汇》[M],中册290页(藏文),北京:民族出版社,1985年。)中关于“舞蹈的各种动作姿态是人体塑造的精彩工艺之一”这一论述,首先把舞蹈定位于人,以及人体所做出的各种动作,塑造出的千姿百态的“精彩工艺”。恰恰是这一活生生的“工艺”,表现着当时当地人的思想情感。古人能把审美对象的表现手段论述的如此精辟,充分证明了当时舞蹈艺术在人们生活中占据的地位,以及人们对舞蹈艺术的认识高度。同时“舞蹈艺技九”(注:桑杰加措:《四部医典蓝流璃注解》[Z],第130页,木刻板(藏文)。)中简洁透彻地阐明舞蹈是用人体的“形”,动作语言的“声”、舞动的“情”表现生活和情感。如:“优美、英姿、丑态”都借助人的各种生动的形态来表现;又如同说话一样用人体把“凶猛、嬉笑、恐怖”表演的活灵活现;同样用人体把“悲悯、愤怒、和善”等内心情感表现得有声有色、淋漓尽致。从以上“舞蹈艺技九”的观点中不难看出舞蹈以升华到艺术高度来表现人的思想情感。“形、声、情”和谐运用到舞蹈中,更进一步突出了舞蹈的美学特色。同样,随着社会的进步,种类繁多的藏族民间舞蹈,也由起初的简单模仿、无意识的自娱性逐渐发展成为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一门艺术。值得指出的是,有人认为古代的“舞蹈艺技九”是古印度“乐舞论”中婆罗多牟尼论述的,与藏族舞蹈无关。对此,经笔者查阅有关资料考证,在藏族历史上,人们在吸收印度佛教文化的同时,也吸收了不少相关的艺术理论和技法。“波罗多牟尼在论述‘拉斯’时只提出了八种,后经印度舞蹈家增至九种。这九种‘拉斯’主要作为卡达卡利舞演员的面部表情和眼神训练之用”(注:于海燕:《东方舞苑花絮》[M],第180页,世界知识出版社,1985年。),这与藏文古籍“舞蹈艺技九”中论述的内容相重合的只有“愤怒、恐怖、英武”三种,其余六种则根本不同,而且古印度的“拉斯”也没有提到“形、声、情”和谐运用于舞蹈艺术中的观点。这就有力地证明藏族先人在吸收外来文化时非常重视与本土的审美意识相结合,以民族审美需要和创新精神创造了符合民族审美特征的舞蹈理论。

历史上每一个民族都在他们的社会生活中创造了一整套反映民族生活、思想情感并具备一定审美特征的艺术表现形式。舞蹈艺术是每个民族开创时间最早,历史延续时间最长,流传范围最广,最能直接表现情感的一门艺术,也是每个民族历史发展中最具有代表性,最具有民族特色,最能反映民族性格和审美情趣的一门艺术。任何一个民族或部落的人们,当听到他们最熟悉的音乐或舞步声时,都会情不自禁产生兴奋情绪,并传达给身体各部位、各关节,随着舞律的变化,身体便自然舞动起来。这就是这个群体审美意识的一种本能的具体表现。由于每个民族所处地理环境、政治历史、、民俗民风的不同,又形成了具有民族和地方特色的风格,如不同地区舞蹈,动作的力度、软度、开度、幅度和舞律的差异,有的民族舞蹈动作的重点在人的下肢,而上身动作较小;有的民族舞蹈,上身动作较为丰富,而下身动作较少;有的地区舞蹈以大动为美,有的地区则以含蓄舞动为美。正是诸多舞蹈风格中蕴藏着民族的审美情趣和审美特征。

“审美意识是客观存在的诸审美对象在人们头脑中能动的反映,一般通称之为‘美感’”(注:王朝闻:《美学概论》[M],第66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美感中包含着审美意识活动各个方面和各种表现形态,如审美趣味、审美能力、审美观念、审美理想、审美感受等等,同时还包含欣赏活动或创作活动中的特殊的审美心理现象。

如前所述,藏民族在历史上已形成了比较符合民族审美特征的舞蹈理论体系,但这一理论体系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审美能力的提高,在不断完善和发展。舞蹈理论与舞蹈美学有着紧密联系,但又不能等同看待。舞蹈理论是解决什么是舞蹈,怎样舞蹈的问题,而舞蹈美学则解决舞蹈的身韵、姿态、动作、节奏和如何表达情感、体会美感的问题。

藏族舞蹈有其共性的审美特征,但是由于人们居住的地理气候差异、方言差异、服饰差异、宗教影响而形成了独特的审美情趣。藏民族的舞蹈有广泛流传于民间的众多民族民间舞蹈;有专供上层社会享用的卡尔歌舞;也有专为宗教仪式服务的羌姆舞,以及众多门派的藏戏舞蹈。以上舞种虽表现形式和手法各不相同,但舞蹈的基本身韵、动作、姿态和技巧却很相近,音乐的基本曲式结构和节奏风格比较相仿;在服饰方面除宽、肥、瘦及色彩的区别外,样式也基本相同;另外,它们以圆圈舞为主的跳法也很相似。因此,相似或相近的身韵是形成藏族舞蹈美学特征的“根”,是相对稳定的审美感受的共同反映。藏文古籍(注:《智者入门》[M],北京:民族出版社,1981年。)一书中把“舞蹈艺技九”变成为“诗歌写作九”,要求诗歌写作者用诗写出舞蹈者的身姿、韵律和丰富情感。同样,要求舞者也在舞蹈时表现诗情画意,融诗舞于一体,有歌就有舞,以词带情,以姿促情,使藏族舞蹈富有生命力和激情。在藏族歌谣中唱到要跳舞“就要跳天空无边无际舞”,要跳“高山不可动摇的舞”,跳起来的“卓舞的节奏快如夜空的闪电”。这就像萨班·贡嗄坚参的书中所述(注:萨典·贡嗄坚赞:《乐论》[M],第10页,北京:民族出版社,1986年。):“人们梳妆打扮,人们歌舞欢畅,那里没有悲伤,神圣的音乐至高无上”。这就是藏民族对歌舞的共同审美意识的体现,也是藏族歌舞的魅力所在。藏族舞蹈还与地域、时间、年龄、男女等不同对象各自有不同的舞姿和舞律,如前藏人的舞蹈,活泼有力、热情典雅、柔和敏捷,具有浓厚的纯农区和城镇市民特色;后藏人的舞蹈,奔放潇洒,在“扎念”琴的伴奏下步法灵巧、多变,充分展现着西部高寒人的性格特征;阿里地区的舞蹈,有着典雅稳健的舞步、优美自如的舞姿,充分体现着古象雄文化的韵味;而藏东康巴人的舞蹈,威武粗犷、豪放潇洒、矫健雄姿,充分展现着康巴人的气质特征。

关于藏族舞蹈的形态美,除藏文古籍中有大量记载外,在民间歌谣中也有许多记述。如《中国歌谣集——卷“打开歌门”》章节中就记录了大量的传唱舞蹈者身姿的歌谣。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藏族舞蹈的基本审美特征。如:林芝地区果谐“祝歌舞者门面三层高”中唱到:

胸部是锅庄的仓库,今日要打开仓库门;

胳膊是卓舞的翅膀,今日我要炫耀翼力;

腰部是歌舞摇摆处,今日我要放松放松;

膝盖是锅庄的风轮,今日我要转动转动;

双脚是锅庄的滚球,今日我要滚一滚它。

藏文古籍(注:工珠·云登加措:《知识总汇》,中册,第292页,北京:民族出版社,1985年。)对舞蹈者的形态要求有:

上身动作像雄狮,腰间动作要妖娆。

四肢关节要灵巧,肌腱活动要松弛。

全身姿态要柔软,表演表情要傲慢。

举止要像流水缓步,膝窝曲节要颤动。

脚步脚尖要灵活,普遍要求英姿雄壮。

……

从以上舞蹈时对人体各部位提出的基本要求不难看出藏族舞蹈的基本美学思想。形体美、韵律美、动作的和谐运用是舞蹈美的基本特征。藏族舞蹈非常强调舞蹈时脚、膝、腰、胸、手、肩、头、眼的配合及统一运用。众多藏族古老民歌中关于具体形体要求的歌词和古籍的理论如此一致,不能不说是一个民族对舞蹈者形态、舞姿的共同审美感受。上述关于舞蹈形态的要求不是空泛的,脱离实际的,而是至今保留在众多的藏族舞蹈中,如“热巴舞”、昌都“果卓”、定日“甲谐”、贡布“箭舞”等舞蹈中,男子舞者的上身动作非常讲究,不论手持道具与否,其“上身动作像雄狮”威武雄壮,极富有高原人彪形壮汉的气质,给人以战胜一切艰难险恶环境的信念,而女子舞的上身动作则含蓄典雅,给人以健康和优美的感觉。与此同时,“果卓”、“果谐”等不少舞蹈中男女舞者的前胸或上身动作稍向前俯,这不是表现背东西的舞蹈,这一现象除了与服装的肥厚、装饰物等有关外,从舞蹈学角度分析,向前微俯与动作的大小、强弱、高低对比等关系密切。

在藏族舞蹈中用腰动作非常丰富,不管是男性还是女性舞蹈者,对于“妖娆”的腰、“摇摆”的腰运用的非常讲究。不管是以脚的点子为主的“堆谐”,还是讲究线条富有动感的“谐”,腰部轻软摇摆,在似动非动中给人以充分展现人体的线条美。女子的腰部动作在“热巴舞”和牧区“果卓”中表现得非常丰富。她们的各种翻身动作,侧腰、下后腰动作都把用腰做到了最佳状态。“妖娆”的腰部动作是藏族舞蹈突出的一个审美特征。另外,在民谣和古籍中,认为“膝窝”、“膝盖”是“最灵处”,“要颤动”并被形容为“风轮”、“轮子”。藏族众多舞蹈的“膝盖”动作的确是一个最具典型的具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动作之一,也是最能表现内心情感和舞蹈动感的表现手法之一。

正如藏文古籍所指(注:桑杰加措:《四部医典蓝流璃注解》,第131页,木刻板。)“歌舞剧(戏)是:往事如同语言一样,用形态表达各种语言的歌舞剧,它主要靠舞蹈者手、头的各种变化,如卷羊毛时手的动作反复多次后形成优美、迷人的舞”,可见,双手的动作在藏族舞蹈中尤为重要。从对双手的基本要求看,除灵活多变外,手势还要如同“莲花印”,即双手要像盛开的莲花瓣,要有层次地旋转,在旋转中产生优美的想象。我们在观看藏族不同风格的舞蹈时会发现其双手的动作是非常丰富的,极富有活力。双手动作在藏舞包括藏戏舞蹈中已经演化成千姿百态的舞蹈语汇,如藏戏舞蹈中的手势与戏剧语汇融为一体成为藏戏不可缺少的表现手法。同样,在羌姆舞蹈中不少舞全靠手势动作来展示内容;热巴舞中的“颤肩舞”;果谐中的双手前后甩动和胸前划摆,至于“手镯舞”中海螺手镯舞的手势动作就更加丰富。藏戏舞和羌姆舞中很多手势动作直接反映生活,随着剧情、节奏的变化,手势动作也跟着变化,双手始终随舞蹈内容的变化而舞动,并为升华情感需要而创新、发展,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平和独特的审美特征。

民谣和古籍中还提到“双脚是锅庄的滚球”、“双脚是舞轮”、“脚下没有刺”、“脚步脚尖要灵活”,脚是舞蹈跳动、踏节的关键。要求舞者的脚像“轮子”、“滚球”般灵活多变,如果说手势动作是“噶尔”歌舞,脚部动作则是“卓”舞蹈,手舞足蹈就形成了舞蹈。舞蹈时要如同“脚下无刺”,踏着强有力的节奏舞起来。藏族舞蹈的双脚动作灵活轻巧,节奏鲜明,脚步热烈而整齐,如,踢踏舞步活泼、清爽,踏出的节奏热烈、坚强有力而轻重分明;果谐舞步是典型的集体舞步,舞蹈充满了劳动气息,在粗犷昂扬的歌声中步伐整齐而富有生命力;昌都果卓的“亚巴舞”步,虽没有音乐,但音乐产生在双脚有力的跺踏声中,一种振天的声响回荡在舞场上空。此外,民谣和古籍中还谈到头部动作,“头是舞的摇晃处”、“做右手势动作和向右行进时头向左看,左动作要反姿,做下面动作时向前看”。从中不难看出不少藏舞的规范程度和形体和谐运用的美学特征。藏舞中的头部动作也是非常丰富的,有绕头舞、甩头鞭舞、前后甩动舞、左右甩动舞等,这些都是舞蹈内容与形体变化紧密结合具有独特头部动作的舞蹈。

以上分别针对舞蹈者各种形体部位在舞蹈中的舞姿运用作了简要论述,至于舞蹈者的全身要求在民谣和古籍中的论述也较多,如女性“全身姿态要柔软”、“体态轻捷如身上无肉,舞姿柔软如腰上无骨,从背影看好像没有臂部,从前面看好像无腹肚”,男性“普遍要求英姿雄壮”。这些形体要求在当时可能属于理想化的,但它所反映出来的审美愿望符合舞蹈艺术的基本要求,体现了先人们讲究匀称的美学思想。形体是舞蹈艺术的表现工具,那么怎样的形体才算美,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要求。那么,在藏文古籍和歌谣中反映出来的舞者的形体要求就体现着藏民族的审美意识,同样也是藏族舞蹈的审美特征之一。

除了以上舞蹈形态动作的审美特征外,用“比喻”的手法来创作舞蹈也是藏族舞所具有的一个重要美学特征。“藏文舞谱”(注:《康嗄尔新旧卡羌姆原词告示》[Z],第169页,手写本(藏文)。)就有一条用“比喻”的方法创造舞姿的论述,认为用“比喻”的方法可以丰富人的想象,从而产生新的联想,如“雄狮抖搂绿鬃在火中燃烧”,“大鹏展翅飞翔”(注:《中国歌谣集——卷》[C]“打开歌门”章节,第8页,1989年。)。正如昌都果卓中所唱:“虽不是鹿生的小鹿,要学会鹿卧地的美姿;虽不是鹰生的小鹰,要学会鹰展翅飞翔;虽不是鱼生的小鱼,要学会水中鱼尾闪耀;虽不是狮生的小狮,要学会雄狮的骄姿”。还有日喀则歌谣中“央扎姆拉,这舞叫左右舞,左右兔子蹦,左右狐狸藏,左右狼爬行”。舞姿中还有众多例举,如“走马步”、“野马跑”、“鱼穿梭”、“雀开屏”等等。目前藏族舞蹈中动作名称沿用动物姿态的比较多,但完全模仿动物姿态而保留的比较少,这是因为动作向更加舞蹈化方面发展的原故。总之,“比喻”的手法丰富了藏族的舞蹈,从而形成了丰富多采的藏族舞蹈语言。

形体舞蹈论文第2篇

关键词:藏族舞蹈 审美特征 继承和发展

舞蹈艺术是伴随人类社会生活和生产劳动同步产生,并成为人类历史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一门最早形成的艺术形式之一。同样,藏族舞蹈也在民族心理素质和审美理想的基础上,伴随着藏民族的形成发展而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审美内容。

探讨藏族舞蹈的审美特征,我们首先要搞清楚历史上如何看待舞蹈,以及如何定位舞蹈艺术在藏族文化中的地位。在藏族传统文化典籍“大小五明学”中把舞蹈归于“工巧明”(即工艺学),这就表明舞蹈艺术在理论上被定位于大文化范围之内,并形成具有成熟理论依据的艺术形式之一。在西藏历史上,“羌姆”等舞蹈大多不仅配有文字记录的“舞谱”,还用“线”记录着“舞曲”;“卡尔”舞蹈的音乐“藏文古谱”流传至今。在古代藏族民间歌谣中传唱着众多的有关“说舞蹈”方面的歌谣。在众多舞蹈论述中,什么是舞蹈、形体运用以及“舞蹈艺技九”等舞蹈理论是古代论述藏族舞蹈的精髓之作,也是最具有代表性的舞蹈理论部分。藏文古籍(注:工珠·云登加措:《知识总汇》[M],中册290页(藏文),北京:民族出版社,1985年。)中关于“舞蹈的各种动作姿态是人体塑造的精彩工艺之一”这一论述,首先把舞蹈定位于人,以及人体所做出的各种动作,塑造出的千姿百态的“精彩工艺”。恰恰是这一活生生的“工艺”,表现着当时当地人的思想情感。古人能把审美对象的表现手段论述的如此精辟,充分证明了当时舞蹈艺术在人们生活中占据的地位,以及人们对舞蹈艺术的认识高度。同时“舞蹈艺技九”(注:桑杰加措:《四部医典蓝流璃注解》[Z],第130页,木刻板(藏文)。)中简洁透彻地阐明舞蹈是用人体的“形”,动作语言的“声”、舞动的“情”表现生活和情感。如:“优美、英姿、丑态”都借助人的各种生动的形态来表现;又如同说话一样用人体把“凶猛、嬉笑、恐怖”表演的活灵活现;同样用人体把“悲悯、愤怒、和善”等内心情感表现得有声有色、淋漓尽致。从以上“舞蹈艺技九”的观点中不难看出舞蹈以升华到艺术高度来表现人的思想情感。“形、声、情”和谐运用到舞蹈中,更进一步突出了舞蹈的美学特色。同样,随着社会的进步,种类繁多的藏族民间舞蹈,也由起初的简单模仿、无意识的自娱性逐渐发展成为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一门艺术。值得指出的是,有人认为西藏古代的“舞蹈艺技九”是古印度“乐舞论”中婆罗多牟尼论述的,与藏族舞蹈无关。对此,经笔者查阅有关资料考证,在藏族历史上,人们在吸收印度佛教文化的同时,也吸收了不少相关的艺术理论和技法。“波罗多牟尼在论述‘拉斯’时只提出了八种,后经印度舞蹈家增至九种。这九种‘拉斯’主要作为卡达卡利舞演员的面部表情和眼神训练之用”(注:于海燕:《东方舞苑花絮》[M],第180页,世界知识出版社,1985年。),这与藏文古籍“舞蹈艺技九”中论述的内容相重合的只小胺攮、恐怖、英武”三种,其余六种则根本不同,而且古印度的“拉斯”也没有提到“形、声、情”和谐运用于舞蹈艺术中的观点。这就有力地证明藏族先人在吸收外来文化时非常重视与本土的审美意识相结合,以民族审美需要和创新精神创造了符合民族审美特征的舞蹈理论?

历史上每一个民族都在他们的社会生活中创造了一整套反映民族生活、思想情感并具备一定审美特征的艺术表现形式。舞蹈艺术是每个民族开创时间最早,历史延续时间最长,流传范围最广,最能直接表现情感的一门艺术,也是每个民族历史发展中最具有代表性,最具有民族特色,最能反映民族性格和审美情趣的一门艺术。任何一个民族或部落的人们,当听到他们最熟悉的音乐或舞步声时,都会情不自禁产生兴奋情绪,并传达给身体各部位、各关节,随着舞律的变化,身体便自然舞动起来。这就是这个群体审美意识的一种本能的具体表现。由于每个民族所处地理环境、政治历史、宗教信仰、民俗民风的不同,又形成了具有民族和地方特色的风格,如不同地区舞蹈,动作的力度、软度、开度、幅度和舞律的差异,有的民族舞蹈动作的重点在人的下肢,而上身动作较小;有的民族舞蹈,上身动作较为丰富,而下身动作较少;有的地区舞蹈以大动为美,有的地区则以含蓄舞动为美。正是诸多舞蹈风格中蕴藏着民族的审美情趣和审美特征。

“审美意识是客观存在的诸审美对象在人们头脑中能动的反映,一般通称之为‘美感’”(注:王朝闻:《美学概论》[M],第66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美感中包含着审美意识活动各个方面和各种表现形态,如审美趣味、审美能力、审美观念、审美理想、审美感受等等,同时还包含欣赏活动或创作活动中的特殊的审美心理现象。

如前所述,藏民族在历史上已形成了比较符合民族审美特征的舞蹈理论体系,但这一理论体系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审美能力的提高,在不断完善和发展。舞蹈理论与舞蹈美学有着紧密联系,但又不能等同看待。舞蹈理论是解决什么是舞蹈,怎样舞蹈的问题,而舞蹈美学则解决舞蹈的身韵、姿态、动作、节奏和如何表达情感、体会美感的问题。

藏族舞蹈有其共性的审美特征,但是由于人们居住的地理气候差异、方言差异、服饰差异、宗教影响而形成了独特的审美情趣。藏民族的舞蹈有广泛流传于民间的众多民族民间舞蹈;有专供上层社会享用的卡尔歌舞;也有专为宗教仪式服务的羌姆舞,以及众多门派的藏戏舞蹈。以上舞种虽表现形式和手法各不相同,但

舞蹈的基本身韵、动作、姿态和技巧却很相近,音乐的基本曲式结构和节奏风格比较相仿;在服饰方面除宽、肥、瘦及色彩的区别外,样式也基本相同;另外,它们以圆圈舞为主的跳法也很相似。因此,相似或相近的身韵是形成藏族舞蹈美学特征的“根”,是相对稳定的审美感受的共同反映。藏文古籍(注:《智者入门》[M],北京:民族出版社,1981年。)一书中把“舞蹈艺技九”变成为“诗歌写作九”,要求诗歌写作者用诗写出舞蹈者的身姿、韵律和丰富情感。同样,要求舞者也在舞蹈时表现诗情画意,融诗舞于一体,有歌就有舞,以词带情,以姿促情,使藏族舞蹈富有生命力和激情。在藏族歌谣中唱到要跳舞“就要跳天空无边无际舞”,要跳“高山不可动摇的舞”,跳起来的“卓舞的节奏快如夜空的闪电”。这就像萨班·贡嗄坚参的书中所述(注:萨典·贡嗄坚赞:《乐论》[M],第10页,北京:民族出版社,1986年。):“人们梳妆打扮,人们歌舞欢畅,那里没有悲伤,神圣的音乐至高无上”。这就是藏民族对歌舞的共同审美意识的体现,也是藏族歌舞的魅力所在。藏族舞蹈还与地域、时间、年龄、男女等不同对象各自有不同的舞姿和舞律,如前藏人的舞蹈,活泼有力、热情典雅、柔和敏捷,具有浓厚的纯农区和城镇市民特色;后藏人的舞蹈,奔放潇洒,在“扎念”琴的伴奏下步法灵巧、多变,充分展现着西部高寒人的性格特征;阿里地区的舞蹈,有着典雅稳健的舞步、优美自如的舞姿,充分体现着古象雄文化的韵味;而藏东康巴人的舞蹈,威武粗犷、豪放潇洒、矫健雄姿,充分展现着康巴人的气质特征。

关于藏族舞蹈的形态美,除藏文古籍中有大量记载外,在民间歌谣中也有许多记述。如《中国歌谣集——西藏卷“打开歌门”》章节中就记录了大量的传唱舞蹈者身姿的歌谣。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藏族舞蹈的基本审美特征。如:林芝地区果谐“祝歌舞者门面三层高”中唱到:

胸部是锅庄的仓库,今日要打开仓库门;

胳膊是卓舞的翅膀,今日我要炫耀翼力;

腰部是歌舞摇摆处,今日我要放松放松;

膝盖是锅庄的风轮,今日我要转动转动;

双脚是锅庄的滚球,今日我要滚一滚它。

藏文古籍(注:工珠·云登加措:《知识总汇》,中册,第292页,北京:民族出版社,1985年。)对舞蹈者的形态要求有:

上身动作像雄狮,腰间动作要妖娆。

四肢关节要灵巧,肌腱活动要松弛。

全身姿态要柔软,表演表情要傲慢。

举止要像流水缓步,膝窝曲节要颤动。

脚步脚尖要灵活,普遍要求英姿雄壮。

……

从以上舞蹈时对人体各部位提出的基本要求不难看出藏族舞蹈的基本美学思想。形体美、韵律美、动作的和谐运用是舞蹈美的基本特征。藏族舞蹈非常强调舞蹈时脚、膝、腰、胸、手、肩、头、眼的配合及统一运用。众多藏族古老民歌中关于具体形体要求的歌词和古籍的理论如此一致,不能不说是一个民族对舞蹈者形态、舞姿的共同审美感受。上述关于舞蹈形态的要求不是空泛的,脱离实际的,而是至今保留在众多的藏族舞蹈中,如“热巴舞”、昌都“果卓”、定日“甲谐”、贡布“箭舞”等舞蹈中,男子舞者的上身动作非常讲究,不论手持道具与否,其“上身动作像雄狮”威武雄壮,极富有高原人彪形壮汉的气质,给人以战胜一切艰难险恶环境的信念,而女子舞的上身动作则含蓄典雅,给人以健康和优美的感觉。与此同时,“果卓”、“果谐”等不少舞蹈中男女舞者的前胸或上身动作稍向前俯,这不是表现背东西的舞蹈,这一现象除了与服装的肥厚、装饰物等有关外,从舞蹈学角度分析,向前微俯与动作的大小、强弱、高低对比等关系密切。

在藏族舞蹈中用腰动作非常丰富,不管是男性还是女性舞蹈者,对于“妖娆”的腰、“摇摆”的腰运用的非常讲究。不管是以脚的点子为主的“堆谐”,还是讲究线条富有动感的“谐”,腰部轻软摇摆,在似动非动中给人以充分展现人体的线条美。女子的腰部动作在“热巴舞”和牧区“果卓”中表现得非常丰富。她们的各种翻身动作,侧腰、下后腰动作都把用腰做到了最佳状态。“妖娆”的腰部动作是藏族舞蹈突出的一个审美特征。另外,在民谣和古籍中,认为“膝窝”、“膝盖”是“最灵处”,“要颤动”并被形容为“风轮”、“轮子”。藏族众多舞蹈的“膝盖”动作的确是一个最具典型的具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动作之一,也是最能表现内心情感和舞蹈动感的表现手法之一。

正如藏文古籍所指(注:桑杰加措:《四部医典蓝流璃注解》,第131页,木刻板。)“歌舞剧(戏)是:往事如同语言一样,用形态表达各种语言的歌舞剧,它主要靠舞蹈者手、头的各种变化,如卷羊毛时手的动作反复多次后形成优美、迷人的舞”,可见,双手的动作在藏族舞蹈中尤为重要。从对双手的基本要求看,除灵活多变外,手势还要如同“莲花印”,即双手要像盛开的莲花瓣,要有层次地旋转,在旋转中产生优美的想象。我们在观看藏族不同风格的舞蹈时会发现其双手的动作是非常丰富的,极富有活力。双手动作在藏舞包括藏戏舞蹈中已经演化成千姿百态的舞蹈语汇,如藏戏舞蹈中的手势与戏剧语汇融为一体成为藏戏不可缺少的表现手法。同样,在羌姆舞蹈中不少舞全靠手势动作来展示内容;热巴舞中的“颤肩舞”;果谐中的双手前后甩动和胸前划摆,至于“手镯舞”中海螺手镯舞的手势动作就更加丰富。藏戏舞和羌姆舞中很多手势动作直接反映生活,随着剧情、节奏的变化,手势动作也跟着变化,双手始终随舞蹈内容的变化而舞动,并为升华情感需要而创新、发展,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平和独特的审美特征。

民谣和古籍中还提到“双脚是锅庄的滚球”、“双脚是舞轮”、“脚下没有刺”、“脚步脚尖要灵活”,脚是舞蹈跳动、踏节的关键。要求舞者的脚像“轮子”、“滚球”般灵活多变,如果说手势动作是“噶尔”歌舞,脚部动作则是“卓”舞蹈,手舞足蹈就形成了舞蹈。舞蹈时要如同“脚下无刺”,踏着强有力的节奏舞起来。藏族舞蹈的双脚动作灵活轻巧,节奏鲜明,脚步热烈而整齐,如,踢踏舞步活泼、清爽,踏出的节奏热烈、坚强有力而轻重分明;果谐舞步是典型的集体舞步,舞蹈充满了劳动气息,在粗犷昂扬的歌声中步伐整齐而富有生命力;昌都果卓的“亚巴舞”步,虽没有音乐,但音乐产生在双脚有力的跺踏声中,一种振天的声响回荡在舞场上空。此外,民谣和古籍中还谈到头部动作,“头是舞的摇晃处”、“做右手势动作和向右行进时头向左看,左动作要反

姿,做下面动作时向前看”。从中不难看出不少藏舞的规范程度和形体和谐运用的美学特征。藏舞中的头部动作也是非常丰富的,有绕头舞、甩头鞭舞、前后甩动舞、左右甩动舞等,这些都是舞蹈内容与形体变化紧密结合具有独特头部动作的舞蹈。

以上分别针对舞蹈者各种形体部位在舞蹈中的舞姿运用作了简要论述,至于舞蹈者的全身要求在民谣和古籍中的论述也较多,如女性“全身姿态要柔软”、“体态轻捷如身上无肉,舞姿柔软如腰上无骨,从背影看好像没有臂部,从前面看好像无腹肚”,男性“普遍要求英姿雄壮”。这些形体要求在当时可能属于理想化的,但它所反映出来的审美愿望符合舞蹈艺术的基本要求,体现了先人们讲究匀称的美学思想。形体是舞蹈艺术的表现工具,那么怎样的形体才算美,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要求。那么,在藏文古籍和歌谣中反映出来的舞者的形体要求就体现着藏民族的审美意识,同样也是藏族舞蹈的审美特征之一。

除了以上舞蹈形态动作的审美特征外,用“比喻”的手法来创作舞蹈也是藏族舞所具有的一个重要美学特征。“藏文舞谱”(注:《康嗄尔新旧卡羌姆原词告示》[Z],第169页,手写本(藏文)。)就有一条用“比喻”的方法创造舞姿的论述,认为用“比喻”的方法可以丰富人的想象,从而产生新的联想,如“雄狮抖搂绿鬃在火中燃烧”,“大鹏展翅飞翔”(注:《中国歌谣集——西藏卷》[C]“打开歌门”章节,第8页,1989年。)。正如昌都果卓中所唱:本文来自范文中国网fw789.com。“虽不是鹿生的小鹿,要学会鹿卧地的美姿;虽不是鹰生的小鹰,要学会鹰展翅飞翔;虽不是鱼生的小鱼,要学会水中鱼尾闪耀;虽不是狮生的小狮,要学会雄狮的骄姿”。还有日喀则歌谣中“央扎姆拉,这舞叫左右舞,左右兔子蹦,左右狐狸藏,左右狼爬行”。舞姿中还有众多例举,如“走马步”、“野马跑”、“鱼穿梭”、“雀开屏”等等。目前藏族舞蹈中动作名称沿用动物姿态的比较多,但完全模仿动物姿态而保留的比较少,这是因为动作向更加舞蹈化方面发展的原故。总之,“比喻”的手法丰富了藏族的舞蹈,从而形成了丰富多采的藏族舞蹈语言。

形体舞蹈论文第3篇

舞蹈艺术是伴随人类社会生活和生产劳动同步产生,并成为人类历史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一门最早形成的艺术形式之一。同样,藏族舞蹈也在民族心理素质和审美理想的基础上,伴随着藏民族的形成发展而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审美内容。

探讨藏族舞蹈的审美特征,我们首先要搞清楚历史上如何看待舞蹈,以及如何定位舞蹈艺术在藏族文化中的地位。在藏族传统文化典籍“大小五明学”中把舞蹈归于“工巧明”(即工艺学),这就表明舞蹈艺术在理论上被定位于大文化范围之内,并形成具有成熟理论依据的艺术形式之一。

在历史上,“羌姆”等舞蹈大多不仅配有文字记录的“舞谱”,还用“线”记录着“舞曲”;“卡尔”舞蹈的音乐“藏文古谱”流传至今。在古代藏族民间歌谣中传唱着众多的有关“说舞蹈”方面的歌谣。在众多舞蹈论述中,什么是舞蹈、形体运用以及“舞蹈艺技九”等舞蹈理论是古代论述藏族舞蹈的精髓之作,也是最具有代表性的舞蹈理论部分。藏文古籍(注:工珠?云登加措:《知识总汇》[M],中册290页(藏文),北京:民族出版社,1985年。)中关于“舞蹈的各种动作姿态是人体塑造的精彩工艺之一”这一论述,首先把舞蹈定位于人,以及人体所做出的各种动作,塑造出的千姿百态的“精彩工艺”。恰恰是这一活生生的“工艺”,表现着当时当地人的思想情感。古人能把审美对象的表现手段论述的如此精辟,充分证明了当时舞蹈艺术在人们生活中占据的地位,以及人们对舞蹈艺术的认识高度。同时“舞蹈艺技九”(注:桑杰加措:《四部医典蓝流璃注解》[Z],第130页,木刻板(藏文)。)中简洁透彻地阐明舞蹈是用人体的“形”,动作语言的“声”、舞动的“情”表现生活和情感。如:“优美、英姿、丑态”都借助人的各种生动的形态来表现;又如同说话一样用人体把“凶猛、嬉笑、恐怖”表演的活灵活现;同样用人体把“悲悯、愤怒、和善”等内心情感表现得有声有色、淋漓尽致。从以上“舞蹈艺技九”的观点中不难看出舞蹈以升华到艺术高度来表现人的思想情感。“形、声、情”和谐运用到舞蹈中,更进一步突出了舞蹈的美学特色。同样,随着社会的进步,种类繁多的藏族民间舞蹈,也由起初的简单模仿、无意识的自娱性逐渐发展成为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一门艺术。值得指出的是,有人认为古代的“舞蹈艺技九”是古印度“乐舞论”中婆罗多牟尼论述的,与藏族舞蹈无关。对此,经笔者查阅有关资料考证,在藏族历史上,人们在吸收印度佛教文化的同时,也吸收了不少相关的艺术理论和技法。“波罗多牟尼在论述‘拉斯’时只提出了八种,后经印度舞蹈家增至九种。这九种‘拉斯’主要作为卡达卡利舞演员的面部表情和眼神训练之用”(注:于海燕:《东方舞苑花絮》[M],第180页,世界知识出版社,1985年。),这与藏文古籍“舞蹈艺技九”中论述的内容相重合的只有“愤怒、恐怖、英武”三种,其余六种则根本不同,而且古印度的“拉斯”也没有提到“形、声、情”和谐运用于舞蹈艺术中的观点。这就有力地证明藏族先人在吸收外来文化时非常重视与本土的审美意识相结合,以民族审美需要和创新精神创造了符合民族审美特征的舞蹈理论。

历史上每一个民族都在他们的社会生活中创造了一整套反映民族生活、思想情感并具备一定审美特征的艺术表现形式。舞蹈艺术是每个民族开创时间最早,历史延续时间最长,流传范围最广,最能直接表现情感的一门艺术,也是每个民族历史发展中最具有代表性,最具有民族特色,最能反映民族性格和审美情趣的一门艺术。任何一个民族或部落的人们,当听到他们最熟悉的音乐或舞步声时,都会情不自禁产生兴奋情绪,并传达给身体各部位、各关节,随着舞律的变化,身体便自然舞动起来。这就是这个群体审美意识的一种本能的具体表现。由于每个民族所处地理环境、政治历史、、民俗民风的不同,又形成了具有民族和地方特色的风格,如不同地区舞蹈,动作的力度、软度、开度、幅度和舞律的差异,有的民族舞蹈动作的重点在人的下肢,而上身动作较小;有的民族舞蹈,上身动作较为丰富,而下身动作较少;有的地区舞蹈以大动为美,有的地区则以含蓄舞动为美。正是诸多舞蹈风格中蕴藏着民族的审美情趣和审美特征。

“审美意识是客观存在的诸审美对象在人们头脑中能动的反映,一般通称之为‘美感’”(注:王朝闻:《美学概论》[M],第66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美感中包含着审美意识活动各个方面和各种表现形态,如审美趣味、审美能力、审美观念、审美理想、审美感受等等,同时还包含欣赏活动或创作活动中的特殊的审美心理现象。

如前所述,藏民族在历史上已形成了比较符合民族审美特征的舞蹈理论体系,但这一理论体系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审美能力的提高,在不断完善和发展。舞蹈理论与舞蹈美学有着紧密联系,但又不能等同看待。舞蹈理论是解决什么是舞蹈,怎样舞蹈的问题,而舞蹈美学则解决舞蹈的身韵、姿态、动作、节奏和如何表达情感、体会美感的问题。

藏族舞蹈有其共性的审美特征,但是由于人们居住的地理气候差异、方言差异、服饰差异、宗教影响而形成了独特的审美情趣。藏民族的舞蹈有广泛流传于民间的众多民族民间舞蹈;有专供上层社会享用的卡尔歌舞;也有专为宗教仪式服务的羌姆舞,以及众多门派的藏戏舞蹈。以上舞种虽表现形式和手法各不相同,但舞蹈的基本身韵、动作、姿态和技巧却很相近,音乐的基本曲式结构和节奏风格比较相仿;在服饰方面除宽、肥、瘦及色彩的区别外,样式也基本相同;另外,它们以圆圈舞为主的跳法也很相似。因此,相似或相近的身韵是形成藏族舞蹈美学特征的“根”,是相对稳定的审美感受的共同反映。藏文古籍(注:《智者入门》[M],北京:民族出版社,1981年。)一书中把“舞蹈艺技九”变成为“诗歌写作九”,要求诗歌写作者用诗写出舞蹈者的身姿、韵律和丰富情感。同样,要求舞者也在舞蹈时表现诗情画意,融诗舞于一体,有歌就有舞,以词带情,以姿促情,使藏族舞蹈富有生命力和激情。在藏族歌谣中唱到要跳舞“就要跳天空无边无际舞”,要跳“高山不可动摇的舞”,跳起来的“卓舞的节奏快如夜空的闪电”。这就像萨班?贡嗄坚参的书中所述(注:萨典?贡嗄坚赞:《乐论》[M],第10页,北京:民族出版社,1986年。):“人们梳妆打扮,人们歌舞欢畅,那里没有悲伤,神圣的音乐至高无上”。这就是藏民族对歌舞的共同审美意识的体现,也是藏族歌舞的魅力所在。藏族舞蹈还与地域、时间、年龄、男女等不同对象各自有不同的舞姿和舞律,如前藏人的舞蹈,活泼有力、热情典雅、柔和敏捷,具有浓厚的纯农区和城镇市民特色;后藏人的舞蹈,奔放潇洒,在“扎念”琴的伴奏下步法灵巧、多变,充分展现着西部高寒人的性格特征;阿里地区的舞蹈,有着典雅稳健的舞步、优美自如的舞姿,充分体现着古象雄文化的韵味;而藏东康巴人的舞蹈,威武粗犷、豪放潇洒、矫健雄姿,充分展现着康巴人的气质特征。

百事通

关于藏族舞蹈的形态美,除藏文古籍中有大量记载外,在民间歌谣中也有许多记述。如《中国歌谣集——卷“打开歌门”》章节中就记录了大量的传唱舞蹈者身姿的歌谣。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藏族舞蹈的基本审美特征。如:林芝地区果谐“祝歌舞者门面三层高”中唱到:

胸部是锅庄的仓库,今日要打开仓库门;

胳膊是卓舞的翅膀,今日我要炫耀翼力;

腰部是歌舞摇摆处,今日我要放松放松;

膝盖是锅庄的风轮,今日我要转动转动;

双脚是锅庄的滚球,今日我要滚一滚它。

藏文古籍(注:工珠?云登加措:《知识总汇》,中册,第292页,北京:民族出版社,1985年。)对舞蹈者的形态要求有:

上身动作像雄狮,腰间动作要妖娆。

四肢关节要灵巧,肌腱活动要松弛。

全身姿态要柔软,表演表情要傲慢。

举止要像流水缓步,膝窝曲节要颤动。

脚步脚尖要灵活,普遍要求英姿雄壮。

……

从以上舞蹈时对人体各部位提出的基本要求不难看出藏族舞蹈的基本美学思想。形体美、韵律美、动作的和谐运用是舞蹈美的基本特征。藏族舞蹈非常强调舞蹈时脚、膝、腰、胸、手、肩、头、眼的配合及统一运用。众多藏族古老民歌中关于具体形体要求的歌词和古籍的理论如此一致,不能不说是一个民族对舞蹈者形态、舞姿的共同审美感受。上述关于舞蹈形态的要求不是空泛的,脱离实际的,而是至今保留在众多的藏族舞蹈中,如“热巴舞”、昌都“果卓”、定日“甲谐”、贡布“箭舞”等舞蹈中,男子舞者的上身动作非常讲究,不论手持道具与否,其“上身动作像雄狮”威武雄壮,极富有高原人彪形壮汉的气质,给人以战胜一切艰难险恶环境的信念,而女子舞的上身动作则含蓄典雅,给人以健康和优美的感觉。与此同时,“果卓”、“果谐”等不少舞蹈中男女舞者的前胸或上身动作稍向前俯,这不是表现背东西的舞蹈,这一现象除了与服装的肥厚、装饰物等有关外,从舞蹈学角度分析,向前微俯与动作的大小、强弱、高低对比等关系密切。

在藏族舞蹈中用腰动作非常丰富,不管是男性还是女性舞蹈者,对于“妖娆”的腰、“摇摆”的腰运用的非常讲究。不管是以脚的点子为主的“堆谐”,还是讲究线条富有动感的“谐”,腰部轻软摇摆,在似动非动中给人以充分展现人体的线条美。女子的腰部动作在“热巴舞”和牧区“果卓”中表现得非常丰富。她们的各种翻身动作,侧腰、下后腰动作都把用腰做到了最佳状态。“妖娆”的腰部动作是藏族舞蹈突出的一个审美特征。另外,在民谣和古籍中,认为“膝窝”、“膝盖”是“最灵处”,“要颤动”并被形容为“风轮”、“轮子”。藏族众多舞蹈的“膝盖”动作的确是一个最具典型的具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动作之一,也是最能表现内心情感和舞蹈动感的表现手法之一。

正如藏文古籍所指(注:桑杰加措:《四部医典蓝流璃注解》,第131页,木刻板。)“歌舞剧(戏)是:往事如同语言一样,用形态表达各种语言的歌舞剧,它主要靠舞蹈者手、头的各种变化,如卷羊毛时手的动作反复多次后形成优美、迷人的舞”,可见,双手的动作在藏族舞蹈中尤为重要。从对双手的基本要求看,除灵活多变外,手势还要如同“莲花印”,即双手要像盛开的莲花瓣,要有层次地旋转,在旋转中产生优美的想象。我们在观看藏族不同风格的舞蹈时会发现其双手的动作是非常丰富的,极富有活力。双手动作在藏舞包括藏戏舞蹈中已经演化成千姿百态的舞蹈语汇,如藏戏舞蹈中的手势与戏剧语汇融为一体成为藏戏不可缺少的表现手法。同样,在羌姆舞蹈中不少舞全靠手势动作来展示内容;热巴舞中的“颤肩舞”;果谐中的双手前后甩动和胸前划摆,至于“手镯舞”中海螺手镯舞的手势动作就更加丰富。藏戏舞和羌姆舞中很多手势动作直接反映生活,随着剧情、节奏的变化,手势动作也跟着变化,双手始终随舞蹈内容的变化而舞动,并为升华情感需要而创新、发展,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平和独特的审美特征。

民谣和古籍中还提到“双脚是锅庄的滚球”、“双脚是舞轮”、“脚下没有刺”、“脚步脚尖要灵活”,脚是舞蹈跳动、踏节的关键。要求舞者的脚像“轮子”、“滚球”般灵活多变,如果说手势动作是“噶尔”歌舞,脚部动作则是“卓”舞蹈,手舞足蹈就形成了舞蹈。舞蹈时要如同“脚下无刺”,踏着强有力的节奏舞起来。藏族舞蹈的双脚动作灵活轻巧,节奏鲜明,脚步热烈而整齐,如,踢踏舞步活泼、清爽,踏出的节奏热烈、坚强有力而轻重分明;果谐舞步是典型的集体舞步,舞蹈充满了劳动气息,在粗犷昂扬的歌声中步伐整齐而富有生命力;昌都果卓的“亚巴舞”步,虽没有音乐,但音乐产生在双脚有力的跺踏声中,一种振天的声响回荡在舞场上空。此外,民谣和古籍中还谈到头部动作,“头是舞的摇晃处”、“做右手势动作和向右行进时头向左看,左动作要反姿,做下面动作时向前看”。从中不难看出不少藏舞的规范程度和形体和谐运用的美学特征。藏舞中的头部动作也是非常丰富的,有绕头舞、甩头鞭舞、前后甩动舞、左右甩动舞等,这些都是舞蹈内容与形体变化紧密结合具有独特头部动作的舞蹈。

以上分别针对舞蹈者各种形体部位在舞蹈中的舞姿运用作了简要论述,至于舞蹈者的全身要求在民谣和古籍中的论述也较多,如女性“全身姿态要柔软”、“体态轻捷如身上无肉,舞姿柔软如腰上无骨,从背影看好像没有臂部,从前面看好像无腹肚”,男性“普遍要求英姿雄壮”。这些形体要求在当时可能属于理想化的,但它所反映出来的审美愿望符合舞蹈艺术的基本要求,体现了先人们讲究匀称的美学思想。形体是舞蹈艺术的表现工具,那么怎样的形体才算美,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要求。那么,在藏文古籍和歌谣中反映出来的舞者的形体要求就体现着藏民族的审美意识,同样也是藏族舞蹈的审美特征之一。

除了以上舞蹈形态动作的审美特征外,用“比喻”的手法来创作舞蹈也是藏族舞所具有的一个重要美学特征。“藏文舞谱”(注:《康嗄尔新旧卡羌姆原词告示》[Z],第169页,手写本(藏文)。)就有一条用“比喻”的方法创造舞姿的论述,认为用“比喻”的方法可以丰富人的想象,从而产生新的联想,如“雄狮抖搂绿鬃在火中燃烧”,“大鹏展翅飞翔”(注:《中国歌谣集——卷》[C]“打开歌门”章节,第8页,1989年。)。正如昌都果卓中所唱:“虽不是鹿生的小鹿,要学会鹿卧地的美姿;虽不是鹰生的小鹰,要学会鹰展翅飞翔;虽不是鱼生的小鱼,要学会水中鱼尾闪耀;虽不是狮生的小狮,要学会雄狮的骄姿”。还有日喀则歌谣中“央扎姆拉,这舞叫左右舞,左右兔子蹦,左右狐狸藏,左右狼爬行”。舞姿中还有众多例举,如“走马步”、“野马跑”、“鱼穿梭”、“雀开屏”等等。目前藏族舞蹈中动作名称沿用动物姿态的比较多,但完全模仿动物姿态而保留的比较少,这是因为动作向更加舞蹈化方面发展的原故。总之,“比喻”的手法丰富了藏族的舞蹈,从而形成了丰富多采的藏族舞蹈语言。

形体舞蹈论文第4篇

关键词:舞蹈音乐;分类;歌舞乐一体;角色转换

中图分类号:J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4-0105-01

舞蹈与音乐作为姊妹艺术一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关于两者的起源虽众说纷语,但仍有许多相似之处。考据关于舞蹈与音乐起源,均有多种不同学说。音乐起源主要有以下几种说法:劳动起源说、语言抑扬说、模仿自然说、信号说、巫术起源说、异性求爱说等,也有理论认为音乐的起源是复杂的,无法以单一的理论来解释,因而提出以多元理论来探求音乐的起源。而对于舞蹈的起源也有诸多不同学说:模仿说、游戏说、劳动说、图腾说、巫术说、说、宗教说等,与音乐的起源相似,也有理论认为舞蹈的起源真正起源绝不是单一的,是多种“内在根据”和“外在条件”合一互动的结果。而“内在根据”则至少应包括身心合一的物质基础、手舞足蹈的自娱意识和传情达意的交流需要这三项人类的重要属性。

对比舞蹈与音乐的各种起源理论,可以发现多种说法是相同或相似的,如劳动说、巫术说、模仿说、说这四种说法可以看作是两者共同的起源,由劳动、巫术、模仿或中的某种行为或因素孕育,同时产生舞蹈与音乐两种艺术类别。另一方面,人类舞蹈和音乐的最初形态是两者结合在一起的,由于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较低下,反映在艺术上则较为粗拙简单,歌、舞、乐三者之间存在着相当程度的相互依赖性,都不足以成为独立的艺术门类,因此歌、舞、乐一体的原始乐舞是是人类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三者同源。

歌唱、舞蹈与器乐从诞生之初是一个整体,密不可分的,原始社会中的“乐”指的“歌舞乐”一体的艺术形式。歌唱、舞蹈及器乐在诞生之初是作为一个整体,而非作为独立的艺术类别而存在。这种包含了歌唱、舞蹈及器乐演奏的艺术形式——“乐”作为一种综合艺术,成为当时人们普遍接受和追求的审美范式。

《吕氏春秋·古乐篇》中就记载了葛天氏“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阙。”这种歌舞乐结合的艺术形式。先秦时期音乐论著《乐记》中的《乐象篇》也曾记载说“有乐而无舞,似聋者知音而不见;有舞而无乐,如哑者会意而不能言。乐舞合节,谓之中和。”战国末期的思想家荀子也在他的音乐理论名篇《乐论》中提到:“乐之在耳为声,在目为容”。因此,舞蹈音乐的产生与舞蹈的产生可以说是同一过程,并且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以歌舞乐综合艺术的形式存在。

在这种歌舞乐一体的艺术表演形式中,歌唱、舞蹈、器乐作为综合艺术中的三种子艺术,其地位、作用与价值应是不相伯仲的,三种艺术形式互相补充,互相完善,打到某种完美的平衡。但如果将舞蹈作为这种综合艺术的表现主体,突出舞蹈在三位一体综合艺术中的价值,提升舞蹈在综合艺术中的角色地位,那么“歌”与“乐”的性质就从歌舞乐综合艺术形式的组成部分,转变成了舞蹈表演中的协助因素,从与舞蹈平行的三种子艺术,转变成了为舞蹈伴奏、辅助舞蹈表演、使舞蹈表演更加完善的次要艺术形式,也就是舞蹈音乐。

因此,由歌舞乐综合艺术中其他两种子艺术的伴奏,舞蹈音乐自产生之初,就天然的呈现出三种表现形式:分别是歌乐形式的舞蹈音乐(由“歌”为舞蹈伴奏,简称歌乐)、器乐形式的舞蹈音乐(由“乐”为舞蹈伴奏,简称舞乐)及歌乐与器乐相结合的舞蹈音乐(由“歌”与“乐”同时为舞蹈伴奏,简称综合歌舞大曲),分别对应了歌舞乐综合艺术的两种子艺术。而这也与舞蹈音乐目前的分类方法一致。

无论在民族音乐学中还是舞蹈音乐学中,舞蹈音乐都被分为歌乐、舞乐和歌舞大曲三类,并各有详细规范的定义和代表艺术,因此舞蹈音乐由歌舞乐一体综合艺术中的两种子艺术衍化而来的推理符合舞蹈音乐的实际情况。舞蹈音乐三种类别的形成是中国古代歌舞乐三位一体综合艺术中舞蹈艺术角色提升的必然结果。

参考文献:

[1]刘再生.中国古代音乐史简述.人民音乐出版社,2006.05.

[2]张海龙,张泉君.中外舞蹈史教程.中国文联出版社,2007.08.

[3]郑锦扬.舞蹈音乐概论.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07.

[4]孙继南,周柱铨.中国音乐通史简编.山东教育出版社,1993.05.

[5]袁静芳.中国传统音乐概论.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10.

[6]袁禾.中国古代舞蹈史教程.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05.

形体舞蹈论文第5篇

【关键词】《外国舞蹈史》,美育,价值研究

一、《外国舞蹈史》课程渗透美育教育的重要性

“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这是黑格尔美学的中心思想。这个定义强调了美是理性和感性的统一,也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而舞蹈的本质也正是内容与形式二者完美的统一,通过肢体动作的不断变化创造了美感,是一门情感表现艺术。在舞蹈基础理论教育中,关于审美的部分涉及到学生对于舞蹈美的认识深度和对于舞蹈艺术的掌握程度。在课程中对外国舞蹈类型及舞美风格加以研究,在授课过程中贯彻以“美”带论的总体原则,结合实际课堂需求和舞蹈史论发展进行研究,对课程具备的高雅之美(芭蕾艺术)、自由之美(现代舞艺术)、多元之美(外国其他风格舞蹈艺术)加以研究,为学生提供了审美体验的平台。在欣赏美的同时结合自身实践,将美感收获与美育实践二者有效结合在一起,从而提高学生表现美、欣赏美、感受美、创作美的综合能力。《外国舞蹈史》课程渗透美育教育不仅仅要结合舞蹈史论发展状况进行研究,更需要结合德、智、体、美、劳等各个方面,培养更多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二、《外国舞蹈史》课堂教学渗透美育教育的教育新模式

(一)激发学生审美创造力

美育教育属于美学研究的范围,也是美学研究的重要目的之一。《外国舞蹈史》课程在授课过程中由理论概念、作品鉴赏与舞蹈实践三大部分组成,核心目标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力、审美鉴赏力,从而激发学生是审美创造力。让学生了解外国舞蹈的同时加入相关舞蹈的文化,如民族活动、神话故事,让学生通过视频资料感受外国舞蹈艺术之美。加以提升学生的感知明锐度,对于培养学生审美能力都有明显作用。美育的终极目标“培养人的审美能力,并从而丰富人的审美情趣,发展人的审美理想和美的创造力,使人最终能自觉乃至自然地按照美的规律,来改造客观世界和重塑主观世界,使每个人都以努力成为全面发展的自由的人为目标。”因此激发学生的审美创造力才是《外国舞蹈史》课程美育的核心,审美创作力的实现也正是建立在审美感受力与审美鉴赏力的基础之上,三者唯有结合在一起才能真正实现舞蹈美育。

(二)创建民主平等的课堂管理机制

舞蹈美育的原则是以人为关怀为起点,以学生的发展为宗旨,关注到学生需要的,满足学生的需求进行教育。让学生感受到上课不再是一种学习过程,而是一种美的享受。教师在教学过程需要身体力行的传递舞蹈理论知识与技术技巧,更需要以渊博学识与自身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工作直接决定了舞蹈教育的成败,因此教师不仅要备好课还需要做到语言美、形象美、板书美等。

(三)立体全方位模式教学

舞蹈是一切艺术之母,要想通过舞蹈教育来提升个人的综合素质仅单一方面的训练是不能满足的。《外国舞蹈史》授课过程中不仅仅要让学生了解掌握外国舞蹈的历史与文化,还要让学生多方位的从视觉、感觉与动觉去感受外国舞蹈的魅力所在。视觉即作品欣赏。在讲授该时期舞蹈作品的历史背景、人物与故事情节之时通过多媒体将该作品以视频的形式欣赏,让学生从视觉角度充分享受感官上的盛宴从而达到情感上的共鸣。通过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中,发表自己的观后感,进行“百家争鸣”式的讨论。感觉即心得体会。撰写心得体会主要是训练学生独立思考及表达的能力,这是也是欣赏作品后的思考与总结。动觉即舞蹈实践。舞蹈美育最重要的还是要通过解放身体充分发挥舞蹈艺术的美育功能。舞蹈是身体的艺术,也是通过肢体来传情达意的,因此唯有解放身体才能全面发挥舞蹈美育的功能。

(四)广泛涉及多元文化

随着网络科技的发展、多元化的相互交融,舞蹈的传播与交流已不局限于地区,舞蹈教育更是应当尊重并承认世界各国地区的不同文化群体。在讲授《外国舞蹈史》课程内容时也应秉承文化学的角度来学习舞蹈、赏析舞蹈,例如在讲授芭蕾舞时,介绍同时期的作品可借鉴中外的经典芭蕾舞作品进行分析与总结,通过对比感受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芭蕾舞之美。

(五)引入高雅艺术进校园

校园文化活动是大学生课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促进学生陶冶情操,培养健全的人格。因此高校要大力支持并落实校园文化建设,使舞蹈艺术贯穿于课堂内外,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除了校园演出活动外,学校应大力引进一些高雅、经典的艺术演出或讲座走进校园,例如经典古典芭蕾舞作品《天鹅湖》或国内外一流的现代舞团,让学生零距离地去感受外国舞蹈艺术的魅力,相信舞蹈美育的功能也会逐步显现。

三、关于《外国舞蹈史》课程美育教材建设的构想

目前关于大学生舞蹈美育出版的教材数量较少,适用性不强。因此当前舞蹈教材建设首要关注的是舞蹈美育中“育”的问题,舞蹈教材传递的不仅仅是理论知识与技能,更是对大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培养。《外国舞蹈史》课程选用的参考教材是欧建平教授的《外国舞蹈史及作品鉴赏》、朱立仁教授的《西方芭蕾史纲》与刘青弋教授的《现代舞史纲》。这几本教材出版时间较近,印刷版次较多,系统性强,使用率较高,对舞蹈美育基本实现其内涵与功能。《外国舞蹈史及作品鉴赏》通过“来龙去脉”“逻辑定义”等传递文化理论知识,“舞蹈个案”以作品鉴赏的方式提升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但“舞蹈个案”的直观体验性较弱,教材中基本是以文字与图片的形式对舞蹈作品进行介绍,教师在课下备课收集相关作品影视资料难度较大,多涉及到外国舞蹈版权问题很难将最新的外国舞蹈视频呈现在课堂上,因此许多舞蹈美育的教材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难以发挥最大的价值。教材中对于艺术创作实践部分也是难以满足美育课程的要求。舞蹈艺术的媒介是人的肢体动作,这种特殊性决定了《外国舞蹈史》美育课程必须落实到学生的身体力行中去。舞蹈美育教材发展至今已取得了较多成就,但与其他艺术相比舞蹈美育体系建设起步较晚,未来充满机遇也要迎接挑战。这是高等教育工作的重要环节,更是舞蹈学科发展的有力保障。舞蹈美育教材的建设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支持,最重要的是作为教师的我们不断的建设与发展。

四、结语

形体舞蹈论文第6篇

1

舞蹈艺术是伴随人类社会生活和生产劳动同步产生,并成为人类历史发展中不可缺少的1门最早形成的艺术形式之1。同样,藏族舞蹈也在民族心理素质和审美理想的基础上,伴随着藏民族的形成发展而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审美内容。 2

历史上每1个民族都在他们的社会生活中创造了1整套反映民族生活、思想情感并具备1定审美特征的艺术表现形式。舞蹈艺术是每个民族开创时间最早,历史延续时间最长,流传范围最广,最能直接表现情感的1门艺术,也是每个民族历史发展中最具有代表性,最具有民族特色,最能反映民族性格和审美情趣的1门艺术。任何1个民族或部落的人们,当听到他们最熟悉的音乐或舞步声时,都会情不自禁产生兴奋情绪,并传达给身体各部位、各关节,随着舞律的变化,身体便自然舞动起来。这就是这个群体审美意识的1种本能的具体表现。由于每个民族所处地理环境、政治历史、宗教信仰、民俗民风的不同,又形成了具有民族和地方特色的风格,如不同地区舞蹈,动作的力度、软度、开度、幅度和舞律的差异,有的民族舞蹈动作的重点在人的下肢,而上身动作较小;有的民族舞蹈,上身动作较为丰富,而下身动作较少;有的地区舞蹈以大动为美,有的地区则以含蓄舞动为美。正是诸多舞蹈风格中蕴藏着民族的审美情趣和审美特征。

“审美意识是客观存在的诸审美对象在人们头脑中能动的反映,1般通称之为‘美感’”(注:王朝闻:《美学概论》[M],第66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美感中包含着审美意识活动各个方面和各种表现形态,如审美趣味、审美能力、审美观念、审美理想、审美感受等等,同时还包含欣赏活动或创作活动中的特殊的审美心理现象。

如前所述,藏民族在历史上已形成了比较符合民族审美特征的舞蹈理论体系,但这1理论体系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审美能力的提高,在不断完善和发展。舞蹈理论与舞蹈美学有着紧密联系,但又不能等同看待。舞蹈理论是解决什么是舞蹈,怎样舞蹈的问题,而舞蹈美学则解决舞蹈的身韵、

姿态、动作、节奏和如何表达情感、体会美感的问题。

藏族舞蹈有其共性的审美特征,但是由于人们居住的地理气候差异、方言差异、服饰差异、宗教影响而形成了独特的审美情趣。藏民族的舞蹈有广泛流传于民间的众多民族民间舞蹈;有专供上层社会享用的卡尔歌舞;也有专为宗教仪式服务的羌姆舞,以及众多门派的藏戏舞蹈。以上舞种虽表现形式和手法各不相同,但舞蹈的基本身韵、动作、姿态和技巧却很相近,音乐的基本曲式结构和节奏风格比较相仿;在服饰方面除宽、肥、瘦及色彩的区别外,样式也基本相同;另外,它们以圆圈舞为主的跳法也很相似。因此,相似或相近的身韵是形成藏族舞蹈美学特征的“根”,是相对稳定的审美感受的共同反映。藏文古籍(注:《智者入门》[M],北京:民族出版社,1981年。)1书中把“舞蹈艺技9”变成为“诗歌写作9”,要求诗歌写作者用诗写出舞蹈者的身姿、韵律和丰富情感。同样,要求舞者也在舞蹈时表现诗情画意,融诗舞于1体,有歌就有舞,以词带情,以姿促情,使藏族舞蹈富有生命力和激情。在藏族歌谣中唱到要跳舞“就要跳天空无边无际舞”,要跳“高山不可动摇的舞”,跳起来的“卓舞的节奏快如夜空的闪电”。这就像萨班·贡嗄坚参的书中所述(注:萨典·贡嗄坚赞:《乐论》[M],第10页,北京:民族出版社,1986年。):“人们梳妆打扮,人们歌舞欢畅,那里没有悲伤,神圣的音乐至高无上”。这就是藏民族对歌舞的共同审美意识的体现,也是藏族歌舞的魅力所在。藏族舞蹈还与地域、时间、年龄、男女等不同对象各自有不同的舞姿和舞律,如前藏人的舞蹈,活泼有力、热情典雅、柔和敏捷,具有浓厚的纯农区和城镇市民特色;后藏人的舞蹈,奔放潇洒,在“扎念”琴的伴奏下步法灵巧、多变,充分展现着西部高寒人的性格特征;阿里地区的舞蹈,有着典雅稳健的舞步、优美自如的舞姿,充分体现着古象雄文化的韵味;而藏东康巴人的舞蹈,威武粗犷、豪放潇洒、矫健雄姿,充分展现着康巴人的气质特征。

关于藏族舞蹈的形态美,除藏文古籍中有大量记载外,在民间歌谣中也有许多记述。如《中国歌谣集——西藏卷“打开歌门”》章节中就记录了大量的传唱舞蹈者身姿的歌谣。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藏族舞蹈的基本审美特征。如:林芝地区果谐“祝歌舞者门面3层高”中唱到:

胸部是锅庄的仓库,今日要打开仓库门;

胳膊是卓舞的翅膀,今日我要炫耀翼力;

腰部是歌舞摇摆处,今日我要放松放松;

膝盖是锅庄的风轮,今日我要转动转动;

双脚是锅庄的滚球,今日我要滚1滚它。

藏文古籍(注:工珠·云登加措:《知识总汇》,中册,第292页,北京:民族出版社,1985年。)对舞蹈者的形态要求有:

上身动作像雄狮,腰间动作要妖娆。

4肢关节要灵巧,肌腱活动要松弛。

全身姿态要柔软,表演表情要傲慢。

举止要像流水缓步,膝窝曲节要颤动。

脚步脚尖要灵活,普遍要求英姿雄壮。

……

从以上舞蹈时对人体各部位提出的基本要求不难看出藏族舞蹈的基本美学思想。形体美、韵律美、动作的和谐运用是舞蹈美的基本特征。藏族舞蹈非常强调舞蹈时脚、膝、腰、胸、手、肩、头、眼的配合及统1运用。众多藏族古老民歌中关于具体形体要求的歌词和古籍的理论如此1致,不能不说是1个民族对舞蹈者形态、舞姿的共同审美感受。上述关于舞蹈形态的要求不是空泛的,脱离实际的,而是至今保留在众多的藏族舞蹈中,如“热巴舞”、昌都“果卓”、定日“甲谐”、贡布“箭舞”等舞蹈中,男子舞者的( )上身动作非常讲究,不论手持道具与否,其“上身动作像雄狮”威武雄壮,极富有高原人彪形壮汉的气质,给人以战胜1切艰难险恶环境的信念,而女子舞的上身动作则含蓄典雅,给人以健康和优美的感觉。与此同时,“果卓”、“果谐”等不少舞蹈中男女舞者的前胸或上身动作稍向前俯,这不是表现背东西的舞蹈,这1现象除了与服装的肥厚、装饰物等有关外,从舞蹈学角度分析,向前微俯与动作的大小、强弱、高低对比等关系密切。

在藏族舞蹈中用腰动作非常丰富,不管是男性还是女性舞蹈者,对于“妖娆”的腰、“摇摆”的腰运用的非常讲究。不管是以脚的点子为主的“堆谐”,还是讲究线条富有动感的“谐”,腰部轻软摇摆,在似动非动中给人以充分展现人体的线条美。女子的腰部动作在“热巴舞”和牧区“果卓”中表现得非常丰富。她们的各种翻身动作,侧腰、下后腰动作都把用腰做到了最佳状态。“妖娆”的腰部动作是藏族舞蹈突出的1个审美特征。另外,在民谣和古籍中,认为“膝窝”、“膝盖”是“最灵处”,“要颤动”并被形容为“风轮”、“轮子”。藏族众多舞蹈的“膝盖”动作的确是1个最具典型的具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动作之1,也是最能表现内心情感和舞蹈动感的表现手法之1。正如藏文古籍所指(注:桑杰加措:《4部医典蓝流璃注解》,第131页,木刻板。)“歌舞剧(戏)是:往事如同语言1样,用形态表达各种语言的歌舞剧,它主要靠舞蹈者手、头的各种变化,如卷羊毛时手的动作反复多次后形成优美、迷人的舞”,可见,双手的动作在藏族舞蹈中尤为重要。从对双手的基本要求看,除灵活多变外,手势还要如同“莲花印”,即双手要像盛开的莲花瓣,要有层次地旋转,在旋转中产生优美的想象。我们在观看藏族不同风格的舞蹈时会发现其双手的动作是非常丰富的,极富有活力。双手动作在藏舞包括藏戏舞蹈中已经演化成千姿百态的舞蹈语汇,如藏戏舞蹈中的手势与戏剧语汇融为1体成为藏戏不可缺少的表现手法。同样,在羌姆舞蹈中不少舞全靠手势动作来展示内容;热巴舞中的“颤肩舞”;果谐中的双手前后甩动和胸前划摆,至于“手镯舞”中海螺手镯舞的手势动作就更加丰富。藏戏舞和羌姆舞中很多手势动作直接反映生活,随着剧情、节奏的变化,手势动作也跟着变化,双手始终随舞蹈内容的变化而舞动,并为升华情感需要而创新、发展,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平和独特的审美特征。

民谣和古籍中还提到“双脚是锅庄的滚球”、“双脚是舞轮”、“脚下没有刺”、“脚步脚尖要灵活”,脚是舞蹈跳动、踏节的关键。要求舞者的脚像“轮子”、“滚球”般灵活多变,如果说手势动作是“噶尔”歌舞,脚部动作则是“卓”舞蹈,手舞足蹈就形成了舞蹈。舞蹈时要如同“脚下无刺”,踏着强有力的节奏舞起来。藏族舞蹈的双脚动作灵活轻巧,节奏鲜明,脚步热烈而整齐,如,踢踏舞步活泼、清爽,踏出的节奏热烈、坚强有力而轻重分明;果谐舞步是典型的集体舞步,舞蹈充满了劳动气息,在粗犷昂扬的歌声中步伐整齐而富有生命力;昌都果卓的“亚巴舞”步,虽没有音乐,但音乐产生在双脚有力的跺踏声中,1种振天的声响回荡在舞场上空。此外,民谣和古籍中还谈到头部动作,“头是舞的摇晃处”、“做右手势动作和向右行进时头向左看,左动作要反姿,做下面动作时向前看”。从中不难看出不少藏舞的规范程度和形体和谐运用的美学特征。藏舞中的头部动作也是非常丰富的,有绕头舞、甩头鞭舞、前后甩动舞、左右甩动舞等,这些都是舞蹈内容与形体变化紧密结合具有独特头部动作的舞蹈。

以上分别针对舞蹈者各种形体部位在舞蹈中的舞姿运用作了简要论述,至于舞蹈者的全身要求在民谣和古籍中的论述也较多,如女性“全身姿态要柔软”、“体态轻捷如身上无肉,舞姿柔软如腰上无骨,从背影看好像没有臂部,从前面看好像无腹肚”,男性“普遍要求英姿雄壮”。这些形体要求在当时可能属于理想化的,但它所反映出来的审美愿望符合舞蹈艺术的基本要求,体现了先人们讲究匀称的美学思想。形体是舞蹈艺术的表现工具,那么怎样的形体才算美,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要求。那么,在藏文古籍和歌谣中反映出来的舞者的形体要求就体现着藏民族的审美意识,同样也是藏族舞蹈的审美特征之1。

除了以上舞蹈形态动作的审美特征外,用“比喻”的手法来创作舞蹈也是藏族舞所具有的1个重要美学特征。“藏文舞谱”(注:《康嗄尔新旧卡羌姆原词告示》[Z],第169页,手写本(藏文)。)就有1条用“比喻”的方法创造舞姿的论述,认为用“比喻”的方法可以丰富人的想象,从而产生新的联想,如“雄狮抖搂绿鬃在火中燃烧”,“大鹏展翅飞翔”(注:《中国歌谣集——西藏卷》[C]“打开歌门”章节,第8页,1989年。)。正如昌都果卓中所唱:“虽不是鹿生的小鹿,要学会鹿卧地的美姿;虽不是鹰生的小鹰,要学会鹰展翅飞翔;虽不是鱼生的小鱼,要学会水中鱼尾闪耀;虽不是狮生的小狮,要学会雄狮的骄姿”。还有日喀则歌谣中“央扎姆拉,这舞叫左右舞,左右兔子蹦,左右狐狸藏,左右狼爬行”。舞姿中还有众多例举,如“走马步”、“野马跑”、“鱼穿梭”、“雀开屏”等等。目前藏族舞蹈中动作名称沿用动物姿态的比较多,但完全模仿动物姿态而保留的比较少,这是因为动作向更加舞蹈化方面发展的原故。总之,“比喻”的手法丰富了藏族的舞蹈,从而形成了丰富多采的藏族舞蹈语言。

形体舞蹈论文第7篇

在2013年9月27日下午的音乐与舞蹈分论坛中,与会专家就高等艺术院校舞蹈教育中的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的热点、现状与问题进行了讨论。众所周知,在教学型高等艺术院校,艺术人才培养质量是衡量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准,而艺术人才培养的质量是由学院学科建设水平决定的。艺术学院的学科建设是人才质量的重要保证,要提高艺术人才培养质量,提高艺术院校的核心竞争力,就必须把学科建设放在首要位置,学科建设在高校的发展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2011年,在艺术学科升级为独立门类后,音乐、舞蹈合为音乐与舞蹈学成为一级学科,在经过两年多的实践后,这种合二为一的合理性与否,是否能够促进舞蹈教育的发展,也成为本届分论坛讨论的焦点。这些探讨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着中国艺术门类的发展,为艺术学科的建设和艺术教育的繁荣提供了强大的支

持力。

?把握学科发展新动向,完善学科建设体系

创新舞蹈学科建设,以地域文化为基点

地方高校要提高学科建设的水平,就必须充分利用学校所在地的地域文化的特色,使之成为地方高校学科建设的重要资源。地方高校利用地域文化特色构建的学科具有不可替代性,在地方高校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能够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在沈阳师范大学戏剧艺术学院舞蹈系的学科教育中,专门有满族舞蹈研究,可以说充分突显出地域特色。就学科建设特色而言,院长姚泳全抓住了满族文化、满族舞蹈专项课题这一地域特色文化进行深入研究。谈到满族舞蹈研究的起源,姚泳全提到在与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史论专家王克芬的一次交流中,王克芬认为,从地域文化的角度来说,沈阳师范大学舞蹈系研究满族舞蹈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2005年,姚泳全获得了文化部专项课题《满族舞蹈发展的历史嬗变与近当代满族舞蹈创新研究》的项目,内容主要是站在满族舞蹈历史角度进行舞蹈本体研究,对满族舞蹈的美学特征等进行全方位的透析,得出满族舞蹈发生学意义上的认识和描述,最终形成一本具有学术理论价值的《满族舞蹈发展史》,填补了中国少数民族舞蹈史的一项空白,并由高教出版社出版。2013年年初,姚泳全再次申请了课题,获得文化艺术与科学研究项目,主要对改革开放以来对满族舞蹈发展创新做一个系统研究。下一步,沈阳师范大学戏剧艺术学院舞蹈系准备对改革开放以来满族舞蹈进行一个系统的调研和总结,形成有一定价值的文献资料。

谈到学科建设,姚泳全认为,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学科建设是地方高校形成竞争力的核心力量。满族舞蹈的学科建设从2004年开始进行积累,这为此后的人才培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有一定科研成果作为支撑的背景下,目前,沈阳师范大学戏剧艺术学院舞蹈系于2012年开办舞蹈学研究生教育,有三个方向,一是舞蹈教学教法研究,二是满族舞蹈研究,三是舞蹈理论研究。

积累学科建设素材 ,促进舞蹈学科良性发展

201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通过了最新版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调整方案,其中,将艺术学科从上个世纪90年代形成的“一级学科”提升为“门类学科”。人们普遍认为,这对于文化艺术科学的建设与发展乃至对于当代文化艺术的繁荣都有重要意义。

北京舞蹈学院副院长邓佑玲主要对艺术上升为门类之后,整个舞蹈学被淡化、被弱化,缺乏独立性提出她的看法。分论坛中参与讨论的代表基本上持相同态度,音乐与舞蹈学放在同一个学科,其实这两个专业除了在舞蹈中需要运用伴奏、音律以外,其他无不太大关联,两个体系是完全不同的,但是现在被合在一起就会产生很多的问题。

对于舞蹈学学科建设而言,变化是从文学门进入艺术门。没有调整前,舞蹈学在文学门下,而且还享有与音乐、美术、戏剧等八个兄弟姊妹学科平起平坐的地位,但调整后进入艺术学门下,舞蹈与音乐合为一家,两者都失去了相对独立性。在早期中西方文化发展史上,乐舞本是不分的,诗乐舞不分,艺术与科学、技术不分,既然是按照现代工业文明的思维方式划分不同学科,为何独独音乐和舞蹈学的学科归属又回到农业文明混沌思维时代呢?现在的问题是,音乐与舞蹈学合并为一级学科,许多基本理论问题没有解决,例如,音乐与舞蹈学在学科内涵上如何合二为一?又如何在一级学科下培养音乐与舞蹈学专业人才?如果人才培养和学位授予严格按照学科分类要求,目前音乐学和舞蹈学方面的专业人才,势必在其培养方案中需要开设音乐与舞蹈学科的知识、理论与方法类课程,寻求其作为一级学科的学科共性和学科内涵,那么,这个共性和内涵究竟是什么?回到现实中来看,舞蹈和音乐并没有合二为一,舞蹈还是舞蹈,音乐还是音乐,还看不到将两个学科和专业整合研究和开展音乐舞蹈学学科专业建设的努力。因此,邓佑玲认为,在开展艺术学学科建设的时候,必须关注这一学科结构和内涵建设需求的深层次变化。

对于舞蹈学学科建设来说,有两个问题需要明确:一是音乐与舞蹈学作为一级学科的学科内涵究竟是什么?二是在一级学科音乐与舞蹈学学科之下的二级、三级学科划分如何进行,如果二级学科是音乐学和舞蹈学的话,那么,二级学科舞蹈学学科内涵及与其上位一级学科之间的关系存在怎样的逻辑连接?目前,高校按照学科思维培养专业人才,高校音乐舞蹈教育中所有的课程设置、课程内容知识都必须来自学科,只有学科的知识才可以进入学校课程,但在现实的人才培养中,音乐学和舞蹈学专业建设还没有对一级学科应有、必需的观照和回应。这是音乐和舞蹈学作为一级学科建设面临的深层次问题,给高校音乐舞蹈教育教学实践带来许多困惑。所以,舞蹈作为现代文化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代社会、文化结构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

姚泳全对此问题也表达了自己的迷茫。舞蹈学,既是学科又是专业。音乐与舞蹈学是一级学科,从学科方面讲,它同时又是专业,在本科目录中,舞蹈学也是专业,平行于舞蹈编导、舞蹈理论等。但目前看来,各高等艺术院校对舞蹈学的理解不相同,没有统一的标准,比如北京舞蹈学院,把舞蹈学定位在舞蹈理论研究、舞蹈史论研究等,而据其了解,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综合类或师范类院校,把舞蹈学定位于综合类的概念,在舞蹈学下面设有现代舞、舞蹈编导、古典舞等。所以,舞蹈学的概念如何把握?如何认定?舞蹈学作为专业概念内涵是什么?其培养定位和培养目标是什么?没有明确答案,这给舞蹈人才培养带来了一定影响。

舞蹈可否独立门户

邓佑玲提出,舞蹈学独立门户的条件已经成熟,呼吁舞蹈学应当独立门户,回归一级学科。任何学科独立门户的条件是:拥有一个有机的知识主体,有其独特的研究方法,一个对本研究领域的基本思想有着共识的学者群体等。邓佑玲认为,按照这些条件,舞蹈学完全可以独立门户,并从三个方面指出其已经具备的条件

一是从学科体系看,舞蹈学学科已基本形成了一个由舞蹈基础理论和应用实践理论构成的自足的学科体系,而且研究成果十分丰富,如已出版面向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不同阶段的舞蹈学导论、舞蹈学基础、舞蹈概论、舞蹈形态学、舞蹈美学成果;有一批专家集数十年合作完成的中国舞蹈通史、断代史、口述史、舞种史、专门史、专题史等论著;有舞蹈本体研究的中国古典舞身韵理论与实践、中国古典舞基训、芭蕾舞基训、民族舞基训、现代舞基训等系列专业训练理论和教材,舞蹈编创的理论与实践、舞蹈表演理论与实践、舞蹈批评理论、舞蹈形态学等基础理论;基于人体科学的舞蹈训练学、舞蹈生理学、舞蹈解剖学、舞蹈心理学等舞蹈自然科学理论;有拉班舞谱理论、舞蹈生态学、舞蹈美学等舞蹈研究方法指导。与其他人文社会学科交叉形成的、舞蹈文化学、舞蹈教育学、舞蹈人类学等交叉学科。总体来看,舞蹈学已形成由舞蹈人文科学和舞蹈自然科学交叉融合、具有多学科基础的舞蹈学学科体系。

二是从学科平台建设来看,《北京舞蹈学院学报》作为专业学术期刊,在全国几百种艺术学学术期刊中,在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心的全文转载和引用率都分别排到前八位置。从专业性、学术性几方面都是对舞蹈学学科建设的有力支撑。

三是从专业人才培养和具有共识的学科学者群来说,舞蹈学也有其自觉独立的理由。舞蹈学培养了一大批活跃在国内外舞台上的表演人才和编导创作人才、理论研究人才、教育人才。

纵然在舞蹈学科及专业基础理论体系建设方面,有进一步完善提升的空间,例如独立的方法论、表演论、类型学、教育论、舞种史论等各专业的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及相关专题研究亟待深入,从事舞蹈学研究与教学人员的数量还相对不多,人员的学术素质也有待提高等,但是这些问题并不影响舞蹈学成为独立的一级学科。

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院长李聪认为在艺术学发展过程中必然遇到很多的问题,因为最初的设置先是一个大的导向,之后随着各个科目细致地发展,今后积累一定的知识和一定学科建设素材之后,这个情况可能会被改变。

?转变传统培养模式,实现人才培养新跨越

跨界人才培养,突显学生创意能力

北京师范大学舞蹈系建立12年左右,由于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舞蹈系师生参加大量全国重大的活动演出,得益于有很多的机会参加非常富于个性的活动,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舞蹈系主任肖向荣指出,舞蹈教学中最重要的问题其实是创意的问题。他们一直研究创意,怎么教创意,怎么教学生有创意。近几年来,他们探索了一个跨界人才的培养模式,跨界培养模式在三点上,一个是跨学科发展,二是跨门类,三是跨国界,在这三个方面他们进行了非常有益的尝试,提出很有意思的想法,比如他们认为,舞蹈不仅是形体艺术,还是大视觉艺术,体现大人文的智慧,这把整个舞蹈教学提高到一个高度,超越了形体表演的范畴,他们通过这种跨界培养的模式打破了原有静态的平衡,建立了新的动态平衡。

要改变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能够发挥学生创意思维的人才培养模式。如今,在信息化时代,教师已经不是一个必需的、被存在的对象,所以更多是让学生自己交流合作,甚至跟学生一起互相成长,互动成长。所以在北京师范大学舞蹈系的很多项目里面,教师和学生共同去合作一些项目,一方面通过教师的经验,不断地引领学生,学生也通过与教师合作的过程,学到教师身上的一些经验。更重要的是,学生能够找到对艺术原本的热情。肖向荣指出,如果教师继续点燃学生的热情,可适当地带他们做一些东西,师傅带徒弟在院校里面还要实现。所以北京师范大学舞蹈系这两年都是教师带着学生一起做项目。比如说一些国家大型演出创作,以及各部委组织的一些欧洲巡演,包括买票、策划、平面、组织到最后演出全部都是一起做。当学生进入一个项目之后,其能够跟社会接触,重新找到一个价值,有更多的主观意识。这个就是跨界里面要说的一个大的经验。所以在这种经验之下,学生整体的素质有很大提高,原来教学的那种尴尬和紧张的矛盾消失了。通过跨界,通过打破专业,尤其在综合院校基础上,学生开拓视野以后,自己知道在这个行业里面做什么样的事情。此外,在2012年和2013年,北京师范大学舞蹈系连续做了两届国际创意舞蹈论坛。每年都把国际最好的大学舞蹈系专家请到北京,互相交流经验。肖向荣认为,就培养跨界式的人才来讲,要想成为大师,必须和大师在一起,要和大师在一起工作,甚至生活。天才是培养出来的。

以综合类教学环境为优势,扩大学生视野

形体舞蹈论文第8篇

“艺术发生学”中曾有过一个精辟命题:舞蹈是艺术之母。艺术史的研究者发现,原始人最初的“乐”,是他们跳舞时的伴奏,人类祖先最初的“诗”,只是一些使人愉悦的声音的组合与反复,并不包括明确清晰的词意,而同时出现的手势和动作才更能说明问题。就连那些意义含混的“词”,也是为了舞蹈的需要逐渐增加进去的。无法遏止、无以表达的感情冲动使人们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就是说,舞蹈一方面充当了人类生物学意义上的肢体语言,另一方面填补了其他艺术所无法表达的个人情感和情绪的模糊地带,舞蹈还引发了其他艺术:乐、歌、诗、戏。故而称舞蹈为“艺术的母体”。

不同艺术之间的联系是微妙和显而易见的。关于艺术的分化被苏联学者莫・卡岗称为“原始艺术的混合性到艺术的现代系统”,在其巨著《艺术形态学》中有详细论述。

所以,众多艺术理论学者几乎不约而同地发现,在试图阐释艺术学领域一些形而上的问题时,舞蹈是最适合拿来做例子的一门艺术。我们熟悉的德裔美国哲学家苏珊・朗格在其经典之作《艺术问题》中便不厌其烦地拿舞蹈来说明一般艺术学中的一般规律。她从哲学角度对舞蹈艺术的探讨具有方法论价值,比如她说:“演员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创造出一个能够使我们真实地看到的东西,而我们实际上看到的却是一种虚的实体。虽然它包含着一切物理实在――地点、重力、人体、肌肉力、肌肉控制以及若干辅助设施(如灯光音响道具)等,但是在舞蹈中,这一切全都消失了。一种舞蹈越是完美,我们能从中看到的这些现实物就越少……所有这一切都是组成创造性形象的要素,它们本身不是天然的物质,而是由艺术家人为创造出来的。”这些论述不但适用于舞蹈,而且适用于一切“纯粹的艺术”。

舞蹈向我们展示了一种人类通过开发身心资源创造艺术作品的典型范例,这种创造力还恰当的延伸至周边事物,进而创造出更为丰富的艺术样式,这在卡岗的《艺术形态学》中被称为“人类艺术才能不满足于直接赋予人的那些可能性(不满足于人的自然语言――音响语言、口头语言和哑剧语言),而寻求认识和模拟精神生活的间接途径,这些途径能够以人造符号系统的中介形式,体现人本身固有的自然手段所不能够表现的主客体联系的那些方面”。

舞蹈艺术和音乐艺术的特殊性如出一辙,这两种艺术形式有着其他艺术所难以企及的自然性以及自然性的延伸形式(声乐延伸至器乐),音乐和舞蹈是人类最为古老的艺术形式,其发展始终伴随着人类整个文明的进程而从未间断过。它们是中华文化天人合一思想的最好注脚。在2011年最新公布的学科目录中,将音乐与舞蹈合并为一个一级学科的做法不无道理。当前中国舞蹈学学科建设的总体特点是:

第一,源流清晰。和其他艺术学科明显区别的一点是,舞蹈学的学科机构设置比较单一,学科传承源流清晰。众所周知,美术学科有中央美术学院、西安美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等美院,音乐学科有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等众多布点。但舞蹈学只有北京舞蹈学院一家独大,其余综合性艺术院校尽管也有舞蹈专业,但基本上是以专业教学为主,并没有形成完整的学术研究基地,现实情况是:北京舞蹈学院和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有着紧密的协作关系,中国舞蹈学研究的肇始者和传承者如吴晓邦、董锡玖、王克芬、彭松、资华筠、冯双白、罗斌、于平、欧建平、高历霆、谢长、宋今为等均出自这两个机构,他们引领着中国舞蹈学的学科发展趋势。

第二,视角多元。从事舞蹈研究的专家学者几乎都是从舞蹈实践入手的,他们大多有扎实的基本功训练,对身体语言、艺术表现有着自身独特的解读。实际上也只有在这种情况下,学者的研究才能做到“力从地起,由艺入学”,这是艺术学学科建设研究的一般范式。如冯双白从事中国古代乐舞思想史、近现代舞蹈史、当代舞蹈史及艺术思潮、舞蹈应用理论的研究;资华筠对舞蹈生态学、舞蹈编导学的研究;欧建平对舞蹈美学、中外舞蹈史、舞蹈批评学的研究;吕艺生对舞蹈哲学、舞蹈符号学、舞蹈接受美学的研究。这些学者的研究视角多元、思想深邃、方法独特,对我国舞蹈文化影响深远。

第三,术强学弱。相比于其他比较成熟的艺术门类之学科,舞蹈学给人感觉总是在舞蹈技法、舞蹈编导等实践领域有较大优势,但在学术研究上仍然任重道远,比如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文化中心,音乐剧、舞剧、芭蕾舞、现代舞演出接连不断,群众对舞蹈的热情持续高涨,但舞蹈教育始终停留在技法教育的水平,即使是一些专家、学者立足于哲学美学历史学等方法论领域所开展的舞蹈学学术开拓,这些成果与实际的舞蹈教学仍然是“两张皮”,舞蹈批评文章在各大媒体的艺术板块占比较低,舞蹈学术研究缺乏与舞蹈创作严密的学理过渡。

学科基础:艺术之母 民族之魂

20世纪50年代我国舞蹈学开始建立,这是在国家社会科学十二年远景规划下,以学科“分科”的思想而划分和界定的,中国舞蹈学的创建人吴晓邦先生,立足把舞蹈史研究作为舞蹈创作的一种素材来源,注重舞蹈史研究对于舞台创作的直接关系,更是由于30年代舞蹈界多受西方舞蹈的传入,受到芭蕾舞、现代舞的影响,热衷舞蹈向剧场艺术上的专门化发展,把舞与歌、与乐分家,将舞蹈从历史对象中的整体和综合形态中抽离进行较为单一和孤立地看待。从积极意义看舞蹈本体的价值得到发展,随着艺术分工的发展,“乐舞”逐渐分化并成为今天独立的音乐和舞蹈艺术。

在我国艺术学门类中,舞蹈学是较为规范的一个学科,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纯粹化”的艺术特征,使舞蹈学的学科特征非常明显。学科有多种含义,但在高等教育领域,主要指学术分类,指一定科学领域或一门科学的分支。学科是与知识相联系的一个学术概念。由于舞蹈学的理论建设相对滞后,使得舞蹈学知识结构的分科性较强,但跨科性较弱。这一点从北京舞蹈学院的学科专业设置就可以很明显地感到。其本科招生计划只有四个专业,舞蹈表演、舞蹈学、舞蹈编导和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但在进入学校后却分科为古典舞系、民族民间舞系、芭蕾舞系、编导系、舞蹈学系、社会舞蹈系、音乐剧系和艺术传播系。在硕士阶段尽管分工细化,有30个专业方向,但这30个专业方向在学科分类上是明显的四大分区,舞蹈史分区为中国古代舞蹈史、中国古典舞学创建发展史研究;理论分区为舞蹈美学、古典舞风格流派理论研究、古典舞道具服饰理论研究、民间舞风格流派理论研究等;应用理论分区为古典舞创作理论研究、舞蹈身体语言研究、舞蹈人体科学与训练学民间舞表演理论研究、欧洲宫廷舞和性格舞表演与教学理论研究等;跨学科分区为民间舞蹈文化、舞蹈与宗教、舞蹈心理学、舞蹈文献研究等。

第一,快速发展的中国舞蹈学学科呼唤更加科学化、差异化、多元化的学科发展环境。中国每个民族几乎都有自己独特的舞蹈文化,另外,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中国舞蹈学学科善于在中西对比中完善自己,这一点已经成为一种文化自觉。优越的发展环境使舞蹈学的理论研究不断突破固有藩篱,实现新的突破,例如舞蹈美学、舞蹈社会学、舞蹈符号学、舞蹈语言学、舞蹈心理学等许多交叉学科的出现都对舞蹈学学科产生重要推动力。另外,还有一些跨学科交叉学科不断出现,如舞蹈人类学、舞蹈生态学等。从不同学科原有的范式整合、创新下全面地了解一个主题,是当代社会科学学科扩展重要方法之一。比如通过人类学的视角去审视舞蹈,我们对舞蹈的理解就不是简单的直观形态的认识。现代社会日趋政治经济全球化,与此同时也滋生了文化、经济霸权主义,因此当今学界很多人呼吁要包容文化的差异性。对于舞蹈学而言,这方面的研究主要就要认同舞蹈的差异性、多元性,无论是“中心”的还是“边缘”的舞蹈都应该被认同。

第二,要进一步融入学科融合的知识潮流中去。学科发展其实质就是学科文化不断融合的过程,而学科文化的背后是不同的科学范式和知识潮流,有观点认为,人类社会成熟的学科都是经过历次交叉派生而实现知识的更迭和创新。舞蹈是一种社会现象,由于社会现象的复杂性,对于舞蹈学的研究就应该以舞蹈为主体,注重学科融合互通。比如,现代舞蹈教育所遵循的原理就是身心和谐的教育促进心理发展的原理。因此,在舞蹈教育学上就涉及心理学。舞蹈学科视角多元化就应该跨学科研究,建立新的学科体系。尊重文化的差异性,提倡文化平等、多元,建立本土舞蹈学科课程是现代舞蹈学科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很多人以西方舞蹈界的评判标准维系着全球舞蹈文化的标准。这种文化中心主义和普世价值是建立舞蹈学科多元的极端,不是从西方“拿来”就是多元。无论是对于舞蹈鉴赏还是创作,我们的评判标准应该是多元与本土的结合。舞蹈教育课程伴随着学科的多元化走上了综合教育的道路,不仅音乐和美术开始有交叉,戏剧、舞蹈、影视等也进入了基础舞蹈课的教育课堂。对于高等的舞蹈课程安排就应该更加多元化,不仅包括上述的那些基础课程,还包括除了艺术学和美学之外的与之相关的学科。

第三,舞蹈学学科要更加注重实践能力和一专多能的培养。在教育改革前,我国高等教育将知识传授作为决定因素,以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多少和深浅来评价学生的素质和教师的教学质量的高低。传统本科人才培养体系主要是实行精英教育,加强理论型、科学研究型人才的培养力度,注重舞蹈学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传授,注重拓宽学科基础、扩大专业课程的内容,而忽视了舞蹈学实际的教学课程的内容与社会实践之间的差距,忽视了学生自身的发展需要,实践课程也就变成了理论课程的附庸,没有专门的实践理论课程的成熟体系,使学生实践能力低、社会创新能力与创新意识不足。如杨云就认为,当前的舞蹈教育存在三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课程设置同质化。地方院校在设置舞蹈课程时,往往趋同,不外乎舞蹈史等课程,没有体现各个院校的教学特色以及学科优势,只是以北京舞蹈学院的课程为标准。二是专业设置模式化。这个专业设置是否必须按照教育部要求去做,不得而知。但就目前各院校所设置的专业来看,大都是舞蹈表演与教育方向、舞蹈编导方向,没有体现地域性或民族性,使得舞蹈教育雷同化,因而在创作方面也是雷同化。三是教学内容标准化。艺术是很难用标准来衡量的,舞蹈专业的设置同样要根据不同院校的学科优势和地方文化特色,例如回族地区的舞蹈、塔吉克族的“鹰舞”都是该民族独有的艺术形式,应该作为地方的艺术专业继续传承下去。中国有丰富的民族资源和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在舞蹈艺术方面应该体现多元化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