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高科技产业论文

高科技产业论文赏析八篇

时间:2023-03-16 15:55:47

高科技产业论文

高科技产业论文第1篇

关键词:海洋类专业理科;本科毕业论文;产学研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4)03-0003-02

海洋类专业主要是培养具备国际视野和正确海洋观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实践教学环节至关重要,其中本科毕业论文是学生实现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消化和综合运用的必备过程,是深化和提高学习、动手、实践和写作等各项能力的关键环节,是对学生大学期间所学知识综合运用的一次全面、系统的检测[1-2],能直接反映学校教学质量的整体水平。如何提高本科生毕业论文的教学质量,已经成为高等院校亟待研究、解决的重要课题。目前工科专业在学生培养过程中,比较注重“产学研”结合[3-5],但理科专业在“产学研”方面做得相对差一些。本文针对海洋类理科本科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以海洋技术专业为例,论述了“产学研”结合的教学改革与实践,期望提高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加强学生的动手实践和研究能力。

一、海洋类理科本科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

(一)选题脱离社会现实需要

海洋类专业理科本科毕业论文的选题一般在第七个学期期末进行,所在教研室通常会拟定选题范围及题目名称供学生参考,这样的选题经常会脱离社会实际需要,针对性较差,通常会存在“从理论到理论”现象,致使学生所接触的内容限于课本知识和简单应用,与社会实际脱节,不了解本专业在社会的发展状况,从而为就业带来障碍。

(二)缺乏实践能力训练

毕业论文进行过程中,一般是先查阅文献。查阅文献资料是进行毕业论文的前提和基础,为论文的深入研究提供有力支撑[6-7]。然后需要进行论文的研究和撰写,整个环节过程中缺乏动手实践能力的训练,导致理科类本科生在后来的工作中只会“纸上谈兵”,实践能力比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还要差一些。没有实践操作,不能对所得的结果进行验证,经常会影响本科毕业论文研究内容和结论的科学性。

(三)内容缺乏技术研究

论文内容方面问题较多,主要为:(1)内容空泛,缺乏技术研究。理科本科论文偏重于理论的描述和简单应用,对于本科生来说研究内容不深入,由于缺乏动手实践,对于具体技术论述不够深入,对于论文的研究目的、论文的主要方法、结果和结论没有叙述清楚。(2)论文结构层次较差,堆砌了大量文献资料,看不出论文的研究思路、解决方案和结论。

二、海洋类理科本科毕业论文的改革与实践

海洋类专业的高等教育是中国进入海洋世纪的智力支撑[8]。天津科技大学的海洋类理科本科专业包括海洋科学、海洋技术和环境科学。下面以海洋技术专业本科毕业论文为例,论述“产学研”结合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一)海洋技术专业本科毕业论文“产学研”结合模式探索

天津科技大学海洋技术专业是2002年秋季开始招生的本科专业,隶属于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海洋技术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海洋科学和信息处理技术的基础知识,掌握遥感与信息处理的基本理论和技能,接受遥感与信息处理分析的基本训练,具备从事海洋研究和图像、遥感信息处理等工作的基本能力。培养方案中一直坚持采用厚基础、宽专业和多模块选择的人才培养,是海洋科学、电子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主干学科的综合。毕业论文作为本科教学工作的最后一个环节,其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从毕业论文的选题,毕业论文的进度计划安排,开题报告、实习/调研报告的撰写,外文资料翻译,期中教学检查和毕业论文的撰写和答辩等环节都对学生提出具体要求并进行严格的训练,通过对毕业论文实施方案的不断改革和探索,逐渐采用了“产学研”结合的模式,“产学研”结合是一种把高等教育与生产实践、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有机地融合于大学生培养过程中的开放式教学模式[9]。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二)本科毕业论文“产学研”模式的实施策略

在毕业论文选题过程中,本科生结合企业工作实际和教师科研课题进行选题,“产学研”结合的毕业论文题目都是来自于实际企业工作和科研课题,使学生可以直接参与科研工作,一方面可以解决企业或课题的实际问题,另一方面也可以锻炼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操作的实践能力和研究能力。

1.毕业论文与企业的实际工作相结合。依据培养方案和培养目标,指导教师联系遥感图像及数据处理、海洋观测仪器开发和使用、数据管理和系统开发的企业,结合企业中的实际问题进行毕业论文指导,让学生进入企业实习并完成毕业论文工作。结合毕业论文和企业的实际工作,增加了学生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对专业对口企业的认识,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也为学生的社会实践提供了机会。

2.毕业论文与教师的科研课题相结合。近年来海洋技术专业的教师主持和参与了多项部级、省部级和市局级项目,学生依据指导教师的科研课题,阅读相关文献资料,了解所学专业相关社会经济发展问题,根据自己的兴趣、知识积累和其他相关条件与指导教师一起商定论文选题。毕业论文题目依据实际科研问题命题,教师可根据科研实际为学生把握好方向,给予学生必要的启示,使学生在毕业论文的过程中科研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另外还有多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主要包括实际应用类、科技活动开放类和实验项目研究类三种,这是依托学校实验室,为了提高实验室设备的利用率,促进实验资源共享,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科技创新活动而开展的。

3.部分考研学生进入研究院所,将毕业论文与科学研究密切联系。海洋技术专业的学生考研情况较好,每年有多名学生考取中国科学院、国家海洋局、国家重点院校的研究生,部分被研究院所录取的学生,毕业论文与研究院所的科学研究密切联系,研究所科研人员对实验的进度、操作与实验结果的可靠性等均有较严格要求;学生也把完成好论文看作是证明自己能力和价值的一次机会,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比较高,为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三)“产学研”模式的过程管理

本科生毕业论文进行过程中,针对“产学研”结合模式的特色,采取校内专职教师和校外教师联合指导的方式,严格过程管理,提高毕业论文质量。

1.论文及相关材料的管理。教研室按照学校毕业论文工作手册,制定本专业具体的毕业论文手册,对毕业论文每一个环节给出具体的要求,对每一个要求上交的文档给出模板。毕业论文上交装订的资料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毕业论文册,包括任务书、学士学位论文、外文翻译资料;另一部分管理档案册,包括选题申请表、实习报告、开题报告、中期检查表、计划进度表、毕业答辩记录和成绩表。各种文件的扉页格式、正文格式及内容的字体、字号、行间距都给出明确的要求,便于学生查询和修改。

2.研究进程的管理。毕业论文的题目确定之后,指导教师需向学生布置毕业论文任务书,学生按照任务书的具体要求来制定详细的计划进度表,在阅读文献的基础上完成开题报告,与指导教师探讨实验的可行性,征得指导教师和教研室同意后才能正式开题,进入毕业论文阶段。在毕业论文进行过程中,在校内结合教师科研项目的学生需要随时参加课题组的小组讨论;在企业和研究所进行毕业论文的学生,指导教师和学生每周至少进行一次讨论。指导教师通过和学生的互动,不断完善毕业论文的研究内容、思路和方案,随时解决学生在毕业论文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检查学生的论文进展情况。

3.通过论文培育推出优秀论文。在毕业论文的开始阶段,结合学生的选题,依据论文在企业、课题和研究项目中的实际意义,进行优秀论文的培育。一般会有多名学生申报,然后通过指导教师推荐,进行优秀毕业论文的培育。这样一方面可以促进学生努力学习,提高基本技术技能水平,另一方面体现因材施教,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特长和课题性质做出合理搭配,着力培养学生综合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创新的意识,鼓励他们提出新问题、新方法和新思路,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培育可以推出优秀的本科生毕业论文,通过展板形式展出,为下一届学生做毕业论文时提供参考和借鉴。

提高本科生毕业论文的质量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学生、指导教师和学校的共同努力,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法,才能有望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通过开展“产学研”结合对理科本科生毕业论文进行改革,可以使学生了解与专业相关的科研进展情况,了解所学专业知识在相关企事业单位的应用,为学生进行科学研究和技术应用提供实践平台,达到“产学研”结合,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人才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

工作的通知.教高厅[2004]14号.

[2]武卫莉.提高大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教学质量研究

[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2).

[3]刘峥,李建平.产学研互动,提高化工专业本科毕业论文

(设计)质量的探索[J].高教论坛,2012,(4).

[4]彭忠利,金真,梁浩等.化学化工本科毕业论文产学研教

学模式的实践[J].广州化工,2010,(3).

[5]石海信,王晓丽,周文红等.基于产学研结合的新建本科

院校化工类毕业论文改革[J].广东化工,2011,(4).

[6]张自广,孔亚平.如何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质量[J].合作

经济与科技,2012,(5).

[7]隋秀芝,李跃珍,李炜.加强毕业论文环节文献检索课教

学的思考[J].情报探索,2012,(1).

[8]申天恩,邓长辉,韩延波等.海洋类高等院校学科建设思

路探析[J].航海教育研究,2012,(3).

高科技产业论文第2篇

关健词:测绘新技术 毕业论文(设计)模式 测绘工程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6(b)-0000-00

*基金项目:华北水利水电学院2011年教育教学改革项目(47)

作者简介:胡青峰(1980-),男,河南省汝南县人,博士,讲师。

1引言

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是高等院校本科教育人才培养计划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是本科教育的最后一个综合性教学环节[1],通过完成毕业论文,学生既能够很好的对自己四年来的学习与实践成果进行全面的总结,也能够培养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和科学工作方法,是一个学习深化和升华的重要过程。但不同的学科由于其学科性质不同,要想更好的体现以上观点,其毕业论文或设计模式也必然存在一定的差异。测绘工程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科学,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着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特别是在现阶段测绘新技术形势下,如何更好的使学生达到“厚基础、宽专业、强素质、重实践和有创新”的培养目标,探讨测绘新技术形势下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模式的研究是非常必要和意义重大的。

2测绘新技术特点分析

随着现代科技和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为了弥补传统测绘技术的不足和满足现代测绘的要求,测绘科学涌现出了新的测量技术,主要有GPS技术、GIS技术、RS技术、摄影测量技术以及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等。其测量呈现如下新特点:

(1)作业模式数字化

测绘部门传统的生产作业模式正被数字化技术所取代,如:地图数字化、数字摄影测量、扫描数字化等。计算机的智能化与自动化正逐步出现在测绘生产作业流程中的各个关键部分,传统测绘生产工序正被简化,新型测绘生产作业以及管理模式正逐步形成,这要求学生对计算机软件要有较好的运用。

(2)测绘技术一体化与复合化

随着计算机新技术的发展,测绘技术也出现了一体化发展的趋势,如内外业数据处理一体化、数字摄影测量系统一体化、“3S”技术集成等等,这种一体化与复合化的特点将有利于网络化观测体系的形成,必将会大大提高测量作业速度和测量数据处理效率,并提高测量数据的精度。测绘技术的一体化要求测绘工程专业学生具备一定的专业综合能力。

(3)测绘设备的两极化

新技术测绘设备的生产正向两极分化的趋势发展,一方面向小型化、微型化和可携带化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其功能和性能也更可靠。这一变化对我们的启示是,在教授学生传统测绘仪器使用的同时,必须加以强调和落实学生掌握和运用新理论和新仪器的能力。

(4)测绘信息的网络共享化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也飞速普及全球,这一工程不仅实现了资源共享和生产过程管理的网络化,而且促进了网络化由生产部门一直延伸到用户。这种发展导致了测绘生产组织结构必须加大信息服务能力,基础地理信息服务在生产组织结构中趋于专门化,这也就加强了学校和测绘单位和外界建立新的合作关系的必要性,以便空间数据资源的互补。

3建议

在测绘新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针对如何利用测绘新技术开展测绘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以达到我校“厚基础、宽专业、强素质、重实践和有创新”的人才培养目标,结合前面分析本研究给出以下建议:

(1) 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生到企事业单位实习,将毕业论文(设计)与生产联系起来,一方面有助于学生了解相关行业特点、现状和发展前景,清楚社会对各种类型人才的需要,从而更加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和社会定位,进一步激发其刻苦学习与立志成才的积极性[2],另一方面,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利用一些测绘新技术解决生产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培养其解决实际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将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与导师的科研项目相结合,可以引导学生对测绘新技术理论的学习、探索、创新和应用,提高学生的科学研究与工程设计能力,为以后学生继续深造从事科研活动打下基础。

(2) 与学生兴趣爱好相结合,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我校培养人才的目标是“厚基础、宽专业、强素质、重实践和有创新”。与其它专业相比,测绘工程专业所涉及的知识面专业性强、专业面较窄。因此,在开展毕业论文(设计)选题时考虑到教学大纲的同时,兼顾到学生的兴趣爱好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利用所学到的各种基本理论和技术,选择与本专业相关的题目特别是与本专业相关的边缘学科,且难度达到毕业论文(设计)要求,应该是被允许和鼓励的。这样可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开展毕业论文(设计)的兴趣,有利于获取创新性的成果。

(3) 与学生就业方向相结合,为学生以后就业打基础

对于有意向到科研院所或高校工作或继续深造的学生,根据科研院所的具体情况,指导老师可以重点考虑为该类学生选择与测绘新理论相结合的论文形式的相关课题,对于有意向到生产性企事业单位工作的学生,指导老师可以重点考虑为其选择与测绘新技术或方法相结合的设计形式的相关课题。条件允许的话可以直接让学生到意向单位实习,结合意向单位课题完成毕业论文(设计),为学生快速转变角色、适应单位的工作模式打下基础。

(4) 注重交叉学科的选题,全面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

随着测绘新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测绘工程专业学生在选题时,还应注重交叉学科的选题,具体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在测绘科学与技术大的学科框架下选题,即可以适当与新发展的相关专业相结合,这样有助于增强学生对整个测绘科学与技术知识的全面掌握和运用;二是与学校特色相结合[3],多与相关水利专业相结合,一方面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加了学生对学校办学强项的了解,另一方面,也为学校特色专业引进了新的先进的测绘技术,促进了学校特色专业学科发展。

4结束语

毕业论文(设计)是学生对所学知识的一个综合运用过程,是检验学生在实践的基础上运用所学专业理论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对毕业生基础知识、学习能力、自学专研能力以及各种综合能力的检验和提高,是学生毕业前最后一次重要的综合实践机会,是衡量高等学校教育质量的重要评价内容。针对测绘新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为真正把测绘工程专业学生培养成厚基础、宽口径、复合型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其毕业论文(设计)模式仍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 姚黔贵,张鹏飞. 测绘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J]. 矿山测量,2004(3):63-64.

高科技产业论文第3篇

    刚刚闭幕的九届人大《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指出:“农业依靠科技增产的潜力很大,要调动农业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加强对农民的实用技术培训,普及优良品种、推广生产、加工、贮藏、保鲜等方面的先进适用技术。”这是非常正确的。我国农业的根本出路就是产业化、科技化、现代化。目前尽管我国农业科技水平比很多发达国家落后,但从绝对数量统计来看,我国的农业院校、农业科技文献,还是相当庞大可观的。如果能够对此予以高度重视、利用、其效果是不言自明的。

当前的问题是许多新见解、新发明、新观点、新成果还局限在实验室里、课堂上、期刊著述中、图书馆内。广大迫切需要脱贫致富、走向市场的农民又苦于找不到切实可行的理论指导,面对这种情况,作为拥有现代化设备、丰富藏书的农业高校图书馆,责无旁贷、义不容辞,理应承担起开发利用农业科技文献的历史重任。本文试图从云南地方农业科技文献开发利用这个角度入手,结合云南农业大学图书馆所开展的这项工作进行分析研究。

1.云南农业科技文献的独特性

云南是一个农业省,85%的人口在农村,75%的国民收入、70%的财政收入和80%的轻工业原料都直接或间接来自农业。农业在云南国民经济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云南地处云贵高原,又是多民族地区,自然条件与社会条件都十分复杂。山区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90%以上。高原独特的立体垂直气候明显,素有“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之说。云南农业生产的地域性特征尤为突出。由于农业生产与自然条件密切相关,种植技术和养殖方法必须因地制宜。因此研究好云南,对于全国各种不同地区农业都会产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作用。这也正是云南农业文献的独特之处。

云南农业科技文献是记录农业科技与生产实践的载体。在内容上具有地方特点的天文、水利、自然灾害、气候、土壤、物产等资料,是反映云南自然现象与社会现象有价值的记载。一个学科的发展很大程度体现在其发表的文献中。地方农业是进行地方农业科研的情报保障。科研课题的实用性只能建立在充分可靠的情报基础上。云南地方农业科技文献反映了云南农业科技生产的历史、现状、动态和水平,记载了大量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留存了无数理论方法、实验数据和科学构思,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通过利用这一丰富的情报源,不但可以了解本地区农业科技发展的动态和趋势,而且有助于研究全国其它地区农业发展的普遍情况,进一步促进教学、科研和推广应用水平的提高。因此充分发挥地方农业文献的优势,有力地开发这一智力资源,对深化文献情报工作,直接为农村经济建设服务具有重大意义。

2.云南农业科技文献书目控制的针对性

云南农业大学是一所多学科的高等农业院校,担负着为全省培养农业科技高级专门人才,开展推广农业科研、科技扶贫等重任,广大农民迫切需要大量的农业情报信息。农业高校图书馆不仅是学校的文献情报中心,而且也是全省的农业情报中心。云南农业大学图书馆馆藏文献较为全面地反映了云南省各地农业生产技术状况以及种植业、养殖业的研究成果、实用技术和先进经验。揭示出云南农业的地区特征与地方特色。针对我省特殊的省情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依靠我馆54万册藏书,6388种期刊,4000多份内部资料的优势,把分散在不同类型出版物中,不同藏书范围内的云南地方农业文献予以集中,加以报导。第一步就是对云南地方农业科技文献进行专题书目编制工作,有针对性地全面揭示馆藏,充分反映馆藏特色,这样不仅可以弥补现有检索工具的不足,还可以提高文献的利用率与查准率,具有较强的情报检索功能。

云南农业科技文献目录的编制主要针对我校所开设的主干课和科研课题,包括粮作、经作、植保、园艺、畜牧兽医等。为了方便检索,目录的编制体例依照《中图法》农业科学分类表序列,目录后附汉语拼音为序的著者索引。著录格式完全依照国家标准检索期刊条目著录规则中析出文献格式著录,为建立云南农业文献专题数据库打下坚实的基础,随着信息高新技术的迅速发展,云南农大的图书情报工作也将采用微机处理系统,加大信息容量,加快传递速度,增强图书情报职能,提高服务能力,发展成以数据库为核心,以数据通迅网络为目标,兼有较强信息贮存和处理功能的信息检索咨询服务体系,目前主要是以数据库使用为核心。

3.开发期刊文献的重要性

期刊是重要的情报源,具有内容新、传递快、周期短、信息量大的特点。从已收集的云南农业科技文献看,期刊论文占绝对数量,达90%。地方性农业期刊形式灵活、面广量大、综合性、时效性、地区性较强,它是本地区农业信息和科技成果的重要载体。从云南农大图书馆收集的3767篇云南农业科技文献看,农学、植保、园艺三部分论文分布在79种期刊中,省农科院主办的《云南农业科技》载文量最高,占30%;《云南农业大学学报》、《云南甘蔗科技》、《云南烟草》、《云南茶叶》、《云南热作》……载文量依排序递减。省内各地州发行的期刊如:《昆明科技》、《红河科技》、《曲靖科技》、以及省外期刊《西南农业学报》、《中国农业科学》《中国烟草》、《中国水稻科学》等也刊登云南农业科技文献。从期刊文献的内容分析,我省的烤烟、甘蔗、茶叶、水稻种植资源,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论文多,研究范围广。文献发表的数量随时间的增长而递增。由此可以看出开发利用期刊文献,引导读者利用,对深化本省农业技术改革,科技兴农都具有重要作用。

4.利用本校文献的实用性

云南农大的著者既是科技文献的创造者,又是利用者。他们所生产的文献主要特征是以提高教学质量、充实教材内容、完成科研项目为基点。所研究的课题与教学活动紧密结合、与指导学生课程试验、毕业实习紧密结合。本校作者著述的论文反映了我校教学、科研水平,充分开发利用之,对于促进本省农业科学技术发展,科技扶贫、科技推广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从本校著者所发表文献的内容上看,侧重于农作物、经济作物、果蔬花卉的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遗传育种、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发表文献最多的是水稻病害研究、蚕豆病害研究、花卉病害研究等。这和省属重点植物病理学实验室建在我校有关。近年来云南农大著者发表的《云南农业生态》、《滇型杂交水稻》、《植物病原菌》、《云南甘蔗》、《云南兰谱》等专著,以及多种自编教材都是教学、科研必不可少的参考资料,为了运用现代技术和科学方法开发本校教学、科研人员的论著及科研成果,云南农大图书馆正在自建《云南农业大学科技论文专著、专利、科技成果数据库》预计收录3000多条信息。我们认为要想持续性地补充数据库内容,必须有可行的地方农业文献呈缴制度作保障。 云南农大图书馆围绕学校重点学科以及对硕士学位授予点的专业,开展定题、跟踪服务,对所收集的文献进一步深加工,撰写了《略述荞麦生产的现状和开发利用》、《云南农业抗病育种研究近况》、《优质米生产现状和开发利用概述》等三篇综述性文章。以最实用的情报形式提供给用户,均被国家科委西南信息中心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其中《云南农业抗病育种研究近况》还被云南省农学会评为优秀论文。农大图书馆还开展了跟踪本校重点科研课题,如:滇型杂交水稻及两系利用,云南烟草品种资源的收集和综合研究,云南水稻、烟草、马铃薯病毒鉴定,国际科技合作项目云南省及其英国中部土壤侵蚀率和土壤保持方法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云南高原苹果园昆虫群落及害虫防治研究等专题情报服务。将所收集的农业文献以文摘或题录的形式提供给用户。此外还很注重情报服务投入、产出的效益分析,不断总结经验。

农大的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和少、边、穷地区。农村缺乏科技知识已成为阻碍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针对这种情况,云南农大图书馆在收集地方农业文献的基础上编印了《农业科技信息》,主要报道我校、我省农业科研、教学所取得的成果和科技动态,其稿件覆盖面达60%以上。从本省实际出发,重点刊载具有云南特色的农业新技术、新方法,体现专业性、针对性以及结合农事季节的实用性的特点,到目前为止刊出60期,赠送省内外各科研单位、教学单位、农村基层单位,收到了大量的反馈信息,深得基层农技人员的好评。大学生利用节假期带回家乡,青年教师下乡锻炼、扶贫带到农村,为广大农民提供时效好、针对性强、信息量大、参考价值高的实用信息,为科技兴农和科技扶贫服务。由此可见图书馆能够通过对地方农业文献的深加工,缩短与读者需求的距离。

5.强化用户情报意识的必要性

高校图书馆按照科学的编排方法,对地方农业文献进行收集、整理、加工、浓缩,以目录、索引、文摘、综述、通报等形式,从一次文献到二次文献、三次文献的开发,其最终目的是提供给用户利用。因此用户的情报意识和吸收情报的能力直接影响到情报产品的开发利用。

高科技产业论文第4篇

【关键词】科技进步;高科技产业;发展;研究

【中图分类号】F40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0351(2012)06—0090—10

上世纪70年代中后期我在当时国家建委的一个研究组工作,主要任务是研究工业化,这引起我学习和研究科学技术问题的兴趣,因为工业化实质上是科学技术发展的过程和结果。那时国务院各个工业部门给国家建委报送有关国内外科技动态的资料,我利用这些资料认真学习研究。当时国内出版的科技书籍报刊虽然很少,我也努力收集和阅读能够接触到的书报资料。这些学习为我以后的研究打下了基础。

一、从研究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到研究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975年夏秋之际,中国科学院写了一个关于科技工作的《汇报提纲》,提出“科学技术也是生产力”,“科研要走在前面,推动生产向前发展”。“”为了篡党夺权,连篇累牍地发表大批判文章,诬蔑《汇报提纲》是大毒草,否定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言行造成思想混乱,影响极坏。粉碎“”后,我感到有必要批判“”这方面的谬论,但是批判也有难度。一是“”说主张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就是否定阶级斗争和否定无产阶级。当时理论界刚开始拨乱反正,“左”的思想影响还严重存在,这些大帽子还很吓人。二是“”说肯定科学技术的作用就是否定劳动群众的作用,否定生产实践的作用,这些谬论也很有迷惑力。三是“”说马克思没有说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违背马克思主义。批驳“”需要研究马克思的大量著作。四是由于对科学教育文化的破坏,人们普遍思想闭塞,不了解科技迅速发展的态势和作用,加上缺少和国外交流,收集国外科技动态的资料很困难。我利用在国家建委工作的有利条件,对科技进步在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作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我还认真阅读马克思的《资本论》、《剩余价值学说史》、《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草稿)》等著作,发现马克思多次说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针对“”的谬论,1977年3、4月我撰写了论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我说:“根据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技术是直接的生产力,科学则是‘知识底形态上’的生产力,它能够转变为‘直接的生产力’”。“技术一般包括生产工具,劳动技能和操作方法”,“生产工具和劳动技能之累于生产力,是十分明显的”。“仅仅存在于‘知识底形态上’的科学,还不是现实的生产力,但是,科学可以转变为现实的生产力。大家知道,自然并没有制造出任何机器、汽车、火车、飞机,这些都是人们制造出来的。人类所以能够制造出这些,是认识和利用自然规律的结果,是科学发展的结果。科学一经应用,就转变为现实生产力了”。论文列举了马克思关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多次论述,有理有据地驳斥了“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就是否定阶级斗争、否定无产阶级”,“就是否定劳动群众的作用、否定生产实践的作用”等谬论。

文章写好后,4月中旬我请研究组负责人林韦送交《光明日报》编辑部,5月初我收到寄回的校样。出乎我意料的是,文章由时任中央党校副校长的审阅修改,他在两页校样两旁,密密麻麻写了近千字,还签名注明是五一节修改的。编辑部要我再修改一遍寄回。1977年5月30日文章以《科学·技术·生产力》为题发表在《光明日报》,但字数则去了一小半。我感到不满,给写了一封信。他很快给我回信。信中说:“经过你钻研过的这篇论文,在《光明日报》同志的支持下,终于同广大读者见面了。我敢断定,这至少是几百万人——包括我们党的领导干部、经济工作者、理论工作者、广大的科技工作者,要看,要传播。这么多人从这篇文章中打开了眼界,明辨了是非,吸取了力量,从而能更好地为我们的伟大事业奋斗,这该是感到足以对得起党和人民的一件好事情。1977年6月1日”。我体会,这封信是他感到我对删节不满写来安慰我的。我一直珍藏着这封信,把它看成对我的鞭策。

1977年6月,我还应《北京日报》之约,和吴敬琏合作撰写《科学研究就是要走在生产建设前面》一文,论证科学走在前面是马克思主义的原理,说明科学落后要扯整个国民经济的后腿。《北京日报》1977年7月6日在头版以整版篇幅发表了这篇论文。

上世纪80年代末我又开始研究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研究的缘起是邓小平1988年9月的两次谈话。邓小平9月5日说:“马克思说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事实证明这话讲得很对。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9月12日又说:“马克思讲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非常正确的,现在看来这样说可能不够,恐怕是第一生产力。”(分别见《邓小平文选》第三卷274、275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发展了马克思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理论。应该怎样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呢?这个问题包括这样一些内容:生产力有哪些要素?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两个命题的含义是什么?科学技术在什么情况下成为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个论断意义何在?经过研究,我在《科技进步和企业改革》(写于1991年9月,《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2年第3期)、《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写于1991年11月,《中国工业经济研究》1991年第12期,与张世贤合作)等论文中回答了这些问题。

论文指出:人们对生产力要素的认识是不断深化的。有人曾经提出劳动者和劳动工具的二要素论,后来又有人提出加上劳动对象的三要素论。而马克思早就说过,生产力“包括科学的力量“,这样生产力就有了四要素。而管理也是一种生产力,现代生产没有管理不可能存在和发展,这样生产力就有了五要素。这些要素在生产力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变化的。对于经济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开始是劳动力起主要作用。后来劳动工具起主要作用,有时也有劳动对象起主要作用以及管理起主要作用的情况。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技术对经济增长、劳动生产率提高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论文认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含义是,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一个要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含义是,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中最重要的要素。这两个命题的含义是不同的,前一个命题是后一个命题的基础,后一个命题发展了前一个命题。从历史看科学技术有一个发展过程。人类社会形成以后的漫长时间里,可以说不存在科学。后来科学技术萌芽和发展起来,但很长时间里没有成为生产力的独立要素。在第一次技术革命(以利用蒸汽机为标志)以后,科学与生产劳动相分离,有了相对独立性,开始对生产起重要作用。马克思说科学也是生产力,指的就是这种情况。第二次技术革命(以利用电力为标志)以后科学技术的作用更大了,科学技术也更加独立了。可是,直到第三次技术革命(以利用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宇航技术、生物工程为标志),科学技术才成为生产力中最重要的因素,成为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其主要作用表现在以下一些方面:一是对经济增长起主要作用。据计算,发达国家技术进步对国民收入增长的贡献,在20世纪初是5%-10%,到70年代一般达到50%-70%。在提高劳动生产率方面,技术创新比资本或人力资源起更重要的作用,资本和劳动力投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下降。二是科技走到了生产的前面,由“生产-技术-科学”变为“科学-技术-生产”。以前技术发明主要来自生产经验的总结,科学在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后来随着科学实验的出现和大规模进行,科学开始走在前面,出现先有科学发明,然后有技术创新,然后用之于生产的现象。三是科技变成生产力的进程大大加快。从科学发现到实验室中试验再到工业投产的时间不断缩短。四是科技队伍大大扩大。从事科学技术的人数不断增加,而且队伍发展很快。在发达国家从事科学技术工作的劳动者(所谓“白领工人”)超过在物质生产部门从事一般体力劳动的劳动者(所谓“蓝领工人”)。总之,近几十年来,科学技术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越来越大。正是总结了当代经济发展和科技发展的特征和规律,邓小平同志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

论文分析了为什么马克思没有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指出:这是因为,马克思在世的时候,科学技术还没有达到第一生产力的地位,没有起到第一生产力的作用,他当然得不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结论。令人惊奇的是,马克思在当时条件下对科技的作用作出了极高的评价。他曾指出:固定资本的发展已表明科学成了直接的生产力,力学是大工业的真正科学的基础。他还说:对科学的估价,总是比它的价值低得多。恩格斯曾说:没有一个人能像马克思那样,对任何领域的每个科学成就,不管它是否实际应用,都感到真正的喜悦。

论文指出:邓小平同志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学说和关于生产力学说的丰富和发展。他深刻揭示了科学技术对当代生产力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第一位变革作用,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我国科学技术在建国以后取得了重大成就,对生产建设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还未达到第一生产力的地位和作用。1980年代我国科学技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约为30%左右,我国经济增长主要还是靠资金和劳动力投入。正是由于这种情况,我们更要重视科学技术,促使它尽快成为第一生产力。以后我在多篇论文中研究如何促进我国科技进步,并研究如何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使科学技术尽快成为我国的第一生产力。

二、论证引进先进技术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经济落后国家从国外引进先进技术促进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本来是天经地义的事,但中“”疯狂反对引进技术。他们打着马列主义的旗号,诬蔑引进先进技术就是“投降帝国主义,把中国变为殖民地的政策”,就是“洋奴哲学”、“爬行主义”、“修正主义”,使引进技术遭遇严重的思想阻力。为了拨乱反正,1978年我在《引进先进技术和加速四个现代化》(《北京日报》1978年11月4日)、《革命导师是怎样看待引进新技术的》(《北京日报》1978年10月21日)等文章中,用大量世界经济发展的史实,说明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驳斥“”散布的谬论。

我在文章中指出: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历史表明,落后国家赶上和超过先进国家,都曾从国外引进先进技术。例如德国的产业革命比英国、法国迟,但工业化的速度比它们快,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德国一开始就利用了各先进国家的新技术。美国产业革命时期工业发展速度也比英法等国迅速,这也是由于采用了当时欧洲先进资本主义国家的新的技术成就。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些资本主义国家更加大量地引进先进技术来加速本国的现代化进程。例如联邦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工业遭到严重破坏,但战后恢复发展得很快。1951年到1977年西德工业生产年平均增长率为62%,超过美、英、法等国。它经济迅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加强科学研究的同时,大量引进外国先进技术。再如日本,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它的工业完全陷于瘫痪状态。从1950年起用了18年时间由资本主义的后进国发展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大国”。日本从1950年开始引进外国技术,到1975年共用了近60亿美元的外汇,引进技术25742件。大量引进外国先进技术,是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我还指出:引进先进技术是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措施。十月革命后,为了加快恢复国民经济,列宁一再提出引进国外技术问题。所以,尽管帝国主义国家对苏联实行经济封锁,苏联仍然设法从西方引进技术设备。苏联在1931年至1933年是世界上居第一位的机器和设备购置者,1931年购进的机器约占世界机器出口总额的三分之一,1932年占二分之一。我国建国后也十分重视引进外国先进技术。多年的实践说明,引进新技术提高了我国的工业和技术水平,对促进国民经济发展起了一定的作用。

“”借口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根本不同,否认社会主义国家有必要从资本主义国家引进先进技术,还说引进技术会丧失独立自主的地位和能力。我指出这是毫无根据的。事实上,社会主义制度和从资本主义国家引进先进技术决非不相容的。自然科学和技术是人们在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产生的,是生产斗争、科学实验经验的总结。它们既非生产关系,亦非上层建筑,而属于生产力的范畴。自然科学和技术本身是没有阶级性的,既可以为资产阶级所利用,替资本主义服务,也可以为无产阶级所利用,替社会主义服务。社会主义革命往往是先在资本主义比较不发达因而生产技术比较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的,这些国家的无产阶级在夺取政权以后,更有必要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引进技术,这样才能加快社会主义建设,这可以说是一种带有规律性的现象。

当时有的同志有一种幼稚的想法,认为社会主义制度有巨大的优越性,一切科学技术都可以自己发明创造,否认有必要引进外国先进技术。这种意见也是不正确的。我指出:社会主义制度确实有优越性,这也表现在能够以比资本主义更快的速度实现现代化。但是,我们不能认为有了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就可以闭关自守、万事不求人。必须清醒地看到,我们在现代化方面和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因而要尽一切可能用最快的速度赶超世界先进水平。我们当然不能完全依靠引进来实现现代化,引进新技术决不能代替我们自己的科学研究工作。但是,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引进一些我们所没有的先进技术,比关起门来样样自己摸索,速度会快得多。

我概括引进先进技术的积极作用主要有四点:一是可以用较短的时间取得外国通过较长时间研究才能取得的科研成果;二是比自己通过研究实验取得成绩节省人力、物力、财力;三是有利于加速对原有工业部门技术改造和发展新的工业部门;四是有利于提高本国科技队伍水平,促进科技进一步发展。我还总结了日本、联邦德国引进技术的成功经验,根据当时的情况,对我国的引进技术提出建议。我指出:要充分发挥引进技术的作用,关键在于改善经营管理。首先,要搞好引进项目的建设工作。其次,要改进经济管理工作。再次,引进先进技术要同国内机械制造结合起来,同加强本国科学技术力量结合起来。

1978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中指出,我们要“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同世界各国平等互利的经济合作,努力采用世界先进技术和先进设备”。我和汪海波合写了《引进先进技术是加快实现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决策》(《中国经济问题》1979年第1期)。文章进一步说明了我国引进技术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说明引进技术和自力更生的辩证关系。文章还指出:“我国现在底子还很薄,经济上还有困难。所以,在引进技术方面,要特别注意偿还能力和国内的配套能力;也不能只是引进最先进的现代技术,还要引进那些适用的中间技术”。1983年6月我撰写的研究报告《发展我国工业的若干战略对策》,根据2000年我国工业发展的战略目标,用专门一节研究“做好国外先进技术的引进工作”,并提出要“做好国内技术转移工作”。(载拙著《中国式社会主义探索》,辽宁人民出版社,1985年)

三、研究现有企业技术改造

1979年我国进入调整时期,贯彻执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调整时期力图走出一条经济建设的新路子,不是靠多搞基本建设,多铺新摊子,大量增加能源资源消耗,而是主要靠发挥现有企业的作用,进行技术改造,降低消耗,提高经济效益,使社会财富增加多,人民实惠多。1980年我和林森木在《投资方向的一个重要问题》(《人民日报》1980年1月21日)中指出:调整时期国家基本建设投资有较大幅度的压缩,如何用较少的钱办更多的事,这是基本建设战线面临的重要课题。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在投资方向上来一个转变,投资要从主要用于新建转变为主要用于改造现有企业。今后一个长时期内,我国的基本建设要以改造原有企业为主,做到花钱少,效果好。大量事实表明,用先进的技术和装备改造现有企业,同新建企业相比,投资少,收效快,劳动生产率高,成本低。文章还指出:投资方向之所以要从新建为主转变为改造现有企业为主,还由于许多企业设备陈旧,技术落后,迫切需要改造。用先进技术改造原有企业,实质上也就是老企业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向现代化过渡的问题。1981年我又在《经济增长和经济效果的关系》(《群众论丛》1981年第5期)中指出:总结过去的经验教训,今后经济建设中我们决不应该再把增长速度放在第一位,而应该切实地重视经济效果并把它放在重要的地位上,不能再走经济效果差的路子了。当前的任务是要把现有的潜力充分发挥出来,这就要求在经济发展战略上来一个转变,即由过去的外延的扩大再生产为主转变为以内含的扩大再生产为主。外延扩大再生产依靠铺新摊子,新建项目,增人、增投资、增设备。内含扩大再生产则依靠改善生产要素的质量,依靠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生产资料的效率,依靠提高技术和改进经营管理。

设备更新、技术改造是这次调整的重要任务,我写了《设备更新和国民经济的调整》(《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1981年第4期)、《技术改造与经济调整》(《人民日报》1982年1月13日)研究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问题。当时对企业设备是否陈旧、技术是否老化有争论。1980年我国国营企业固定资产5200亿元,其中近十年增加3200亿元,有人据此认为不能说设备陈旧技术老化。我列举大量事实说明,我国设备陈旧技术老化的状况不仅存在,而且相当严重。

为什么我国企业长期设备陈旧技术落后?我指出,固然有客观原因,就是解放前经济落后,底子薄,解放后又有帝国主义封锁,但主要是主观上的原因。一是经济管理体制上的缺陷。设备更新改造是一个个企业的事情,要靠企业来进行,而企业由于缺乏自,就没有搞好更新改造的动力。二是计划安排上的失误。在“一五”期间设备更新还不是一个重要问题,“二五”时期搞,盲目扩大基本建设,不仅没有重视设备更新,而且造成了大量欠账。1963-1965年三年调整时期开始重视这个问题,但为时不久又强调三线建设,设备更新改造又不被重视。接着在时期,生产受到严重破坏,更谈不上重视设备更新改造了。三是经济建设指导思想上的错误。我国经济建设长期存在“左”的指导思想,盲目追求高速度,扩大基建规模,必然耽误原有企业的设备更新技术改造。我国固定资产折旧率偏低,而且长期全部上缴,也不利于更新改造。四是经济理论上的片面性。如否定固定资产的无形损耗,认为马克思的机器无形损耗理论不适用于社会主义社会。再如对扩大再生产的道路问题缺乏深入研究。过去也有同志提过这个问题,但从整个理论界来看,重视和研究不够。

我在文章中还分析了企业技术改造的内容和对经济调整的意义。我认为,企业技术改造包括多方面的内容。鉴于相当一部分企业设备老化问题突出,需要把设备更新放在重要地位。设备更新一般要求用先进设备代替落后设备,尤其要注意更新关键部件和关键设备。技术改造还包括改进工艺、研制新产品、维修改造厂房建筑以及培训科技人才、提高职工技术水平等等内容。技术改造是长期的任务。经济调整时期由于财政困难,企业进行技术改造不应该百废俱兴,不能要求短时期内全盘改造,而要根据需要和可能,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我指出,技术改造对于经济调整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它可以为发展轻工业打下比较牢固的物质技术基础;能够带动重工业的调整,促使重工业内部结构合理化;有利于节约能源;可以提高经济效果。

提高经济效果是经济建设的核心问题,我强调企业技术改造要以提高经济效果为目标。我指出,技术改造虽然可以提高经济效果,但并不是任何技术改造都必然能提高经济效果。过去技术改造中就发生过花钱不少,收效不大的情况。吸取过去的教训,一定要从指导思想和政策措施上保证技术改造真正做到有利于提高经济效果。对任何企业进行技术改造都要认真考虑经济效果。技术改造无疑要用先进技术取代落后技术,但这只能逐步实现,决不能盲目地追求先进技术。技术改造是涉及整个国民经济的大事,必须要全面规划,统筹安排,协调行动。同时不能忽视企业的作用。如果没有企业的主动性积极性,技术改造是难以顺利进行的。

四、研究新技术革命的社会经济影响

面对全世界范围内正在兴起的新技术革命,中国需要制定正确的技术发展战略。制定技术发展战略要弄清楚新技术革命对社会经济生活发生什么影响,充分发挥新技术革命的积极作用,防止和克服可能发生的消极影响。我在《试论新技术革命的社会经济影响》(《中国工业经济学报》1984年第1期)、《新兴技术和经济管理》(《人民日报》1985年1月18日)等论文中对这些问题作了研究。

当时说的新技术,是指以微电子技术为代表,包括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空间技术等在内的一个新技术群。新技术革命就是指由于这个新技术群的出现所引起的技术上的变革。我指出,新技术革命对社会经济生活将产生一系列重要影响,从我国制定对策出发,以下一些方面的影响值得重视。

(一)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这同新技术革命的某些特点有关。首先,新技术应用于生产的速度大大加快了。科学技术与生产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从科学研究到研究成果的应用和发展成为新的产业部门,速度越来越快。其次,新技术的应用范围极其广阔。以微电子技术来说,在任何需要处理信息或需要有自动控制过程的地方,微处理机都可应用。任何用作控制装置的机械或机电装置,都可用微型电路取代。再次,新技术的影响程度极其深入。传统技术是对加工制造的物品施加机械、物理、化学等各种外部作用,新技术则施加细胞、分子和原子级的次微技术的作用,因而能够有目的地改变生物和无生物的构造。新技术甚至可以制造地球上难以制造的某些产品。

(二)劳动生产率可以空前提高。过去利用科学技术发明的机器只能代替人类的体力劳动,现在电子计算机则可以部分地代替人类的脑力劳动,被称为电脑,从而有可能在生产和管理上实现高度自动化,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利用新技术还可以提高产品质量,节约能源和原材料。应用新技术固然可以从多方面提高经济效益,但是如果发生差错,损失往往比较严重。

(三)形成一系列新的产业部门。这场新技术革命已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一个新产业群,如集成电路工业、电子计算机工业、机器人工业、核能工业、生物工程工业、宇航工业等等。随着新技术的进一步开发和应用,还将出现新的产业部门。现在新兴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还比较低,美国、西欧、日本的电子工业约占它们国民生产总值的3%-4%。但是,不能由此低估它们的影响。根据资料,现在全世界国民生产总值中有40%与微电子技术有关。

(四)传统产业得到改造。传统产业正在用新技术改造自己。在美国钢铁工业中,不仅大型钢铁企业重视利用新技术,中小钢铁企业也重视利用新技术。利用新技术的中小钢铁厂正在发展,在全国钢产量中的比重已由1960年的3%增加到18%。美国汽车业改造的规模更大,福特汽车公司的经理说:“汽车业也成为高技术产业了”。机床工业的情况也是一样,用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是客观趋势。

(五)劳动就业发生变化。新技术革命带来产业结构的急剧变化,必然引起劳动就业的变化。劳动力的转移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从农业、工业向服务业转移。其次,从“蓝领”向“白领”转移。在本世纪初,美国“白领”人数只占熟练劳动力176%,“蓝领”占358%,1956年“白领”人数首次超过“蓝领”。进入八十年代,这个比例已达5∶32。再次,从一般技术向高技术转移。美国1960年专业技术人员占全体劳动力的11%,1979年占劳动力总数的16%。在资本主义国家,伴随着新技术革命和就业结构变动的是失业问题加剧了。资本主义国家公众最关心的问题是,新技术革命对严重的失业问题会带来什么影响。一种流行的说法是,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必将带来就业率的降低和失业的加剧,这种说法并不确切。人类历史表明,科技进步促进了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因此不是减少了而是增加了就业机会。从过去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看,科技进步带来的新的就业机会比减少的就业机会要多得多。当然,不能否认一定条件下技术进步会加剧失业问题。

(六)企业组织结构发生变化。在一些经济发达国家,小企业有增加的趋势。美国五十年代小型企业每年增加不到10万家,而现在每年要增加60万家。1970-1976年间美国有900万新工人就业,其中600万人是在小企业工作,这些小企业大部分成立不到四年。小企业的发展是同新技术的应用有联系的。新技术尤其是微电子技术为小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提供了有利条件,使之能在新的技术基础上生产和经营。所以,在这场新技术革命中,伴随着小企业的增加,是很多小企业在技术上也得到了改造,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七)劳动方式发生变化。电子计算机可以用来部分地代替人们的脑力劳动,可以说是人脑的扩大,这就给劳动方式带来极大的变化,其意义现在还难以估量。《第三次浪潮》曾介绍新技术革命在上班时间、上班制度等方面引起的变化。新技术革命使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工业和农业的差别、城市和乡村的差别日趋减少。先进技术使劳动生产率大为提高,这是允许多数人脱离物质资料生产而进入脑力劳动领域的前提。美国脑力劳动者已占全部就业人口的一半以上,在脑力劳动者中,科技和教育人员又占85%。农工商综合企业的广泛发展,标志着农业、工业与服务业发展的密切关系,美国统计部门已感到农业与非农业难以区分。在美国,农场劳动力的人数虽仅占就业人数的3%,但如果把参加农业前和农业后工业与服务业劳动的人数计算在内,农业创造的就业机会将占美国人数的20%以上。美国许多原来处于乡村地区的小城镇在新兴工业和服务业的带动下发展起来,从而缩小了城乡差别。劳动方式的变化最终将引起生产方式的变化。新技术革命使生产的社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和加深了,劳动方式也是向这个方向变化的,因此将加剧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占有的矛盾,决定资本主义制度将为新的社会制度所代替。

(八)企业管理和经济管理发生变化。新技术革命给管理工作提供了新的工具,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美国等国家科学技术发展快,同它们适应新技术革命的要求,不断改进企业管理、经济管理以及其他管理工作,有很大关系。随着新技术革命的发展,企业管理、经济管理等管理工作也在发生明显的变化。新技术革命要求企业有很强的创新能力、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这就要求企业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所谓OA(办公室自动化)革命就是这样提出来的,它要求在办公室广泛应用电子计算机通信体系,迅速及时地处理信息,作出正确的决策。新技术革命也要求加强宏观经济管理。生产社会化越发展,宏观经济管理就越重要,新技术的应用既然意味着生产社会化的发展,必然对宏观经济管理提出新的要求。资本主义国家也在努力加强宏观经济管理,例如制订科技发展规划,力求科技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制订必要的政策,处理好引进技术和保护国内市场的关系;加强和改进科学技术工作的管理,促进科技事业发展;普及新技术知识,培养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等等。新技术革命还引起管理理论的变化。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发展起来的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既是现代科学革命技术革命的要求,也为改进管理工作提供了重要的科学理论和方法论。这意味着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在相互渗透相互融合。

(九)生活方式发生变化。这场新技术革命会使人们生活发生多方面的重大变化。首先,随着生产的发展和人民收入的增加,人们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上都会提出更高的要求。其次,由于文化教育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爱好和要求也会变化。再次,上班时间和工作制度的变化,以及闲暇时间的增加,也会对人们的生活产生巨大影响。尤其是新技术革命有可能实现家庭自动化(即所谓HA革命),出现所谓电子家庭,使人们生活方式发生深刻变化。

(十)国际经济关系发生变化。新的技术革命影响各国的产业结构,因而也会对国际分工产生影响,从而影响国际贸易的发展。国际贸易结构将发生显著变化,现在属于技术信息和智能的所谓“软件”,已成为一种新型商品,在国际市场中所占比重将会迅速增加。国际分工的发展将使国际关系更加密切和复杂。一方面,一些国家之间可能合作进行某种新技术的研究开发,另方面,各国之间在研究应用新技术上将进行更加尖锐的竞争。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关系也会发生变化。随着发达国家新技术革命的发展,发展中国家原来具有的廉价劳动力和丰富资源的优势可能逐渐消失,一些发达国家会利用新技术加强对发展中国家的控制和剥削。但是,新技术革命也给了发展中国家一种机会,使它们有可能利用新技术革命的成果,同时利用国际市场上激烈竞争的形势,加快自己的经济发展和现代化过程,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我还分析了新技术革命的社会经济影响受哪些因素制约。我认为制约新技术革命影响的主要因素有:社会制度、经济体制、经济水平、管理工作。我指出新技术革命的影响如何,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于管理工作,甚至主要决定于管理工作。例如,新技术革命是否导致产业结构合理化,就决定于我们能否制订正确的对策,处理好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的关系以及它们内部的关系,能否积极利用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并有计划有重点地发展新兴产业。又如,新技术革命能否有利于解决我国的就业问题,就决定于我们能否处理好技术进步和资金分配、劳动就业的关系,使劳动密集型产业、资金密集型产业、知识密集型产业适合我国情况,在最优结合下协调发展。新技术革命对人民精神生活的影响,也决定于我们的思想教育和管理工作。我强调经济管理体制要适应发展新技术的要求(《新兴技术和经济管理》)。我还对奈斯比特的《大趋势》、托夫勒的《第三次浪潮》等著作中关于劳动价值论、资本主义经济管理两重性、工业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的联系和区别等问题和观点提出讨论和质疑。(《评〈大趋势〉和〈第三次浪潮〉中的几个观点》,《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1984年第4期)

五、研究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战略问题

我从1984年开始探讨我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问题,曾和裴叔平合写了《试论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的关系》(《经济研究》1984年第8期)。1987年我曾撰写《论汽车工业的地位和作用》(《工业经济管理丛刊》1987年第6期),论述了汽车工业的技术经济特点、汽车工业作为支柱产业的作用、轿车生产在汽车工业的中心地位、汽车工业成为支柱产业的条件等问题。1988年9-10月我曾到美国考察发展高技术产业,回来后撰写了《美国发展高技术产业的经验和问题》,发表在《工业经济管理丛刊》1989年第5期,介绍了美国高技术产业的现状和趋势、美国发展高技术产业的经验、美国发展高技术产业存在的问题。1995年我写了《企业应该成为技术开发的主体》(载拙著《中国经济的两个根本转变》),论证企业成为技术开发主体的必然性。1996年9-10月间我应邀参加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召开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研讨会”,作了题为《把开发高新技术产业放在重要战略地位上》的发言,这个发言后来收集在马洪主编的《跨入新世纪的必由之路: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研究》(江苏科技出版社,1998年)一书中,题目改为《开发高新技术产业必须坚持“有限目标、突出重点”的方针》。这期间的研究主要涉及以下几个问题:

(一)开发高新技术产业的战略意义。我指出:新的技术成果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应用,总是要体现在产业中的,或则体现在传统产业改造上,或则体现在新产业的建立上。新技术只有在建立新的产业以后,才能充分发挥作用,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根据需要和可能,建立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是我们面临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首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是实现产业结构现代化的需要。国民经济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内容是产业结构现代化。高新技术产业占一定的比重是经济发达国家产业结构的重要特征,也是产业结构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为了实现产业结构的现代化,建立和发展新兴产业是非常必要的。其次,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是改造传统产业的需要。现在我们的传统产业不仅不发达,而且技术水平、管理水平也比较低。因此,必须对传统产业进行技术改造,包括用新技术使传统产业跳过某些可以跳过的阶段,加速传统产业的现代化进程。我们必须有计划地发展本国的高新技术产业,使改造传统产业需要的新技术、新设备逐步立足于本国。再次,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需要。提高经济效益主要是要改善经营管理和提高技术水平。依靠新技术,可以利用更多的知识来创造更多更好的产品,并减少产品中物质消耗的绝对量或相对量,降低成本,增加盈利。再次,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还可以在增加就业、改善劳动方式、提供新产品等方面使新技术对社会经济生活充分发挥积极作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也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需要,

(二)高新技术产业的特点。我指出高新技术产业有以下一些主要特点。1这是一种开发性的工作,带有较大的风险性。从事新技术的单位和个人要有创新精神和冒险精神。要培养大批社会主义企业家。2一项新技术从研究到应用要经过很多阶段和较长时间,因而取得收益也要较长时间。能够鼓励生产发展的制度和措施,未必一定能鼓励新技术的利用和开发。3新技术一般是知识密集型技术,依赖于知识,需要发挥知识分子的作用,离不开知识和知识分子。新技术的开发需要较多的资金,而且这些资金未必一定带来理想的收益,亦即属于风险资金。新技术的开发利用还要求及时得到信息(包括市场信息)和作出决策,这决定了从事新技术研究开发利用的单位比一般生产单位要有更大的决策权。4新技术的成果不仅使开发者受益,而且使利用这项成果的所有单位受益,使整个社会受益。可能发生这样的情况,开发新技术的单位往往受益较少甚至没有受益,而其他单位和社会则受益较多。或者一种新技术成果虽然有益于社会,却不一定对用户有利。新技术成果的收益分配问题,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5新技术的开发利用涉及很多部门很多单位。例如,新技术的研究开发离不开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为了发展新技术、新产业,必须处理好企业和科研单位、大专院校的关系。以上这些特点既要求企业具有开发新技术的强大动力和充分的自,又要求科研机关和大专院校充分发挥研究开发新技术的作用。由于现代科学技术要求大量投资和大量专门人才,同时具有很高的社会性和极为复杂的分工协作关系,这就要求加强政府的领导和参与。如何做到既充分发挥政府的领导和参与作用,又充分发挥企业和研究单位的主动性和自,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对管理工作的两个基本要求。还要正确处理引进外国技术和本国研究开发的关系问题。各国间的科学技术交流是生产力发展的普遍规律,引进外国先进技术是发展中国家加快经济发展和现代化步伐的有利条件和必要措施。对于发展新技术和新产业来说,引进技术更加必要。在重视引进的同时,也要十分重视国内的研究开发工作,这是发展本国科学技术的需要,也是消化吸收外国技术的需要。

(三)坚持“有限目标、突出重点”的方针。我国建设新兴产业可以有两种选择:一种是要求在所有新技术、新产业方面迅速赶上并超过经济发达国家,建立我国完整的新技术、新产业体系,这可以称之为“全面赶超、自成体系”的方针;另一种是根据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选择有限目标,集中力量支持重点,有重点地开发新技术,建设新产业,这可以称之为“有限目标、突出重点”的方针。前一种方针单纯从主观愿望出发,脱离实际,是错误的。后一种方针既考虑需要,又考虑可能,是正确的方针。世界新的技术革命中出现的不是一两种新技术而是一群新技术,不是一两个新产业部门而是一群新产业部门。显然,现在我们不可能在所有这些方面齐头并进。在新技术群和新产业群内部,也有着内在联系和发展规律,其中某一或某些新技术和新产业会成为主导(或关键)部门。我们必须首先抓住这样的新技术和新产业,以此来带动或促进其他技术和产业的发展。建设新产业还应考虑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国防建设的需要。我国现在还是发展中国家,整个经济包括传统产业还不发达,因此要根据产业结构合理化的需要,根据改造和发展传统产业的需要,来确定新产业的重点部门。建设新产业必须考虑具备的条件,包括财力、物力、技术水平、科研力量、原有基础、市场需要以及引进先进技术和外资的机会等等,考虑形成新产业的可能性和前景。选择的重点应该是能够尽快掌握国际上已有的和我们在近期、中期有可能应用的成果。

(四)我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点。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可能,在今后一段时期内,应当以发展信息产业为重点,同时把生物工程和航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海洋工程放在重要地位。首先,把信息产业特别是半导体工业和微电子计算机生产作为重点。信息技术是当代新技术中应用最广泛,效益最显著的领域,我国利用微电子技术已有一定的基础。我们有必要也有可能把以微电子为中心的信息技术、信息产业作为重点进行开发和建设,尽快形成健全的集成电路工业,发展电子计算机的应用,建立软件产业,研究和生产电子计算机,切切实实地把微型计算机作为重点加以发展。还要加快现代通讯网的建设,开发光导纤维通信技术。其次,把生物工程放在重要地位。生物工程是70年代初在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兴技术领域。人们利用生物工程,可以在医药、食品、化工、能源、农业和环境保护等领域中为社会提供商品和服务。生物工程对农业生产有重要影响,中国是农业大国,在生物工程方面也有一定的基础。从长远和近期看,都应当把生物工程农业方面的应用放在特别重要的位置。再次,要发展航天技术、核技术和海洋工程。从1957年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航天技术迅速发展,很快从探索试验进入实用和商品化阶段,取得了很大的效益。现在可从航天技术直接受益的领域有卫星地面站、计算机终端、广播电视、资源考察、气象预报、大地测量、地图绘制、导航定位等。可以间接受益的领域还有新材料、特殊工艺、能源新技术、真空低温技术、温控技术、遥测遥感技术等。我国航天技术已有一定基础,当前要重点发展通信卫星、广播卫星、相应发展国土普查和资源卫星、气象卫星。还要重视核能、海洋和新材料的开发利用。

开发新技术、新产业要突出重点,决不是说对其他非重点的新技术、新产业可以不予重视。应该处理好重点和非重点的关系。这里的一个关键问题是要处理好研究开发体制,把国家、企业、科研机关和大专院校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包括允许集体和个人经营新兴技术的小企业。这样,在开发新技术、新产业的过程中,就可能做到既抓好重点,又兼顾一般,使它们相互促进,各得其所,共同发展。

(五)高新技术产业要积极为改造传统产业服务。必须积极应用新技术来改造和发展传统产业,尤其要应用新技术来促进农业、能源、交通、通讯、科学、教育等战略重点的发展。新技术为传统产业服务,也是高新技术产业自身发展的需要。高新技术产业一般都是在传统产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有了比较发达的传统产业,新产业才能较为顺利地形成和发展。我国当前条件下更加要重视新技术为传统产业服务。一是因为我国的传统产业一般都不发达,需要大力发展。二是因为我国的传统产业急需进行技术改造。利用新技术可以加快传统产业技术改造的步伐。三是因为我们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要以传统产业为主要市场。我国新产业当然需要重视开拓国际市场。但是要以国内市场为主。今后长时期内传统产业仍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体,我国新产业一般要以传统产业为主要市场。四是因为新兴产业为了使自己有较好的物质技术基础,也要加强为传统产业服务。利用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范围极其广阔,应该重视的有以下这些方面:①用微电子技术改造老机床。②研究和开发数控机床、柔性生产线。③在一些行业中利用机器人。④发展智能仪表,加快仪器仪表的更新。⑤在汽车上应用微处理机。⑥发展机械电子结合的家用电器、日用机电产品。⑦利用高新技术,革新传统工艺。⑧开发和运用新型材料,促进产品更新换代。⑨在农业中利用新技术。例如把常规技术同现代生物技术结合起来,进行生物治虫和新型农药开发。⑩在生产过程控制、工程设计、企业管理等方面利用电子计算机和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等新技术。传统产业为了加快自己的改造和发展,除了重视电子等新技术的应用以外,还要十分重视本部门的新技术。当代世界技术革命的成果决不是仅仅表现在新兴技术上,传统产业部门本身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也是不可忽视的。要把高新技术和常规技术很好地结合起来。

1998年8月,我应邀在大连“知识经济研讨会”上作了《对知识经济的几点认识》的发言(载拙著《可持续的社会主义与中国经济》)。进入21世纪,我和王伟光合作写了《论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关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报》2001年第2期)、《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与中国技术产业发展》(《宏观经济研究》2002年第9、10期)、《重视信息化,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市长参考》2008年第3期)等论文,继续研究我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问题。

My Study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dvancement and High-Tech Industry Development

ZHOU Shulian

(Institute of Industrial Economics,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Xicheng, Beijing 100836)

高科技产业论文第5篇

贵 阳

“科技芯”缔造发展梦

工业机器人、3D打印机……这些高科技项目的引进,标志着贵阳加入到新一轮工业革命浪潮中,将进一步推动全市产业优化升级。

而这只是贵阳依靠“科技芯”缔造发展梦的一小步而已。近年来,贵阳以培育壮大科技实力、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为目标,全力推进科技发展和创新,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在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第26分会场——“政产学研协同创新与民生科技产业发展”研讨会上,贵阳国家高新区被授予“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基地”称号,成为西部第一个获此殊荣的部级高新区。

会议期间,贵阳国家高新区与贵州亿丰升华科技机器人公司签订投资协议,将投资7000万元造工业机器人;贵州雅光电子科技与电子科技大学签订“电子元器件院士工作站”合作协议;贵阳国家高新区管委会与北京泽图数字科技公司签订“3D打印机研发制造中心项目”投资协议,投资额达3000万元。

贵阳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33家,占全省总数的67.5%。到2015年,贵阳还将新增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3个,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将达250家以上。届时,贵阳将建成全省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核心基地、西部地区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地,成为创新体系健全、创新要素集聚、辐射引领作用明显的创新型城市。(文/本刊记者 任玉梅)

遵 义

白酒领头谋求科技跨越

5月23日,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科技与高端白酒产业发展”论坛在中国酒都仁怀举行。本次论坛旨在推动、寻求和建立21世纪中国乃至世界新的高端白酒质量体系,提升民族品牌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探索白酒可持续发展道路。

2006年至2010年期间,遵义实施市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1044个,各级财政科技经费共投入2.5446亿元,争取省级以上项目投入资金年均增长70%,市级培育项目266个,共投项目资金0.2096亿元,年均增长10.2%,通过这些项目的实施,带动社会科技投入超过12亿元。

仅2010年,按照国家新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认定通过的高新技术企业共32家,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158亿元,工业增加值63.3亿元,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19.4%。以贵州航天高新技术产业园为核心,以航天防务及载人航天工程、卫星、空间站、探月工程等为代表的民用航天配套产品、轮胎式挖壕机、百万千瓦级核岛和反应堆压力容器关键构件等为代表的1000多种高技术产品,200多产品及生产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并逐步替代进口,100多项产品已达到国际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文/本刊记者 郑德忠)

安 顺

科技引领城市发展

5月24日,安顺。10余名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的院士以及国内著名城市规划建设专家共聚一堂,共同探讨山地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理论与实践。

此次论坛以“统筹城乡规划、建设美丽安顺”为主题,紧扣安顺的城镇化进程,探讨、交流山地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理论与实践,为安顺努力探索在山地特色的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过程中获得有益的指导和借鉴。

作为黔中经济区的核心城市之一,安顺在科技领域还拥有引以为傲的“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国家知识产权试点优秀城市”等多张部级科技名片。2012年,安顺市还围绕民用航空、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重大战略新兴产业,共争取到国家科技部和省科技厅立项75项。

“十一五”期间,安顺市争取国家科技部、省科技厅科技创新引导资金投入累计13681万元。新建省级贵飞无人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成省级无人机产业科技创新战略联盟、安顺市轴承产业科技创新战略联盟,构建起政府资金与社会资金有机结合的科技投融资平台。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2项,省级科学技术进步奖20项,获市级科技进步奖138项。目前已经有42项科技成果实现转化,科技成果转化率为26%。其中有31项科技成果实现了就地转化,科技成果就地转化率为29%。(文/本刊记者 谌贵璇)

六盘水

立足煤炭谋划转型

直排大气的瓦斯,堆积如山的粉煤灰、钢渣、煤矸石,这些对环境造成高度污染的“废物”,曾一度令资源型城市陷入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的矛盾之中。

“立足煤炭,谋划转型。转到哪里去,不是把煤炭这个产业完全丢掉,而是从简单的煤炭生产转到深度加工,转到煤炭为这个地方带来可持续发展,煤炭为这个地方带来生态、宜居环境等等,怎么转,我们期待各位院士施展他们的点金术。”5月23日,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六盘水市“科技创新与煤炭产业高端论坛”开幕辞如是说。中国科学院院士宋振骐,中国工程院士金涌、张铁岗、彭苏萍等专家教授齐聚凉都,共同论道资源型城市的转型与发展。

用瓦斯发电,用煤矸石发电、用粉煤灰、钢渣等制造新型环保建材,对煤层气进行抽采利用,空气污染、环境污染问题解决了,大片堆积的粉煤灰和煤矸石的场地得以腾空出来,昔日被丢弃的“废品”变成生产环保建筑材料中的“香饽饽”。六盘水新蓝天科技公司研发的“焦炉气混合动力汽车供气控制装置”使得焦炉气得以应用于汽车动力系统,此举既解决了石化产品的替代问题,又促进了焦化厂下游产业链的形成。

“依托煤、跳出煤、超越煤”,在积极探索城市转型的过程中,利用独特的气候特点,六盘水打出“凉都”这张绿色的城市名片,“凉都”品牌正逐渐深入人心。(文/本刊记者 陈高泽)

毕 节

建言献策生态文明先行区

打造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建设和谐富裕美丽新毕节,是毕节试验区在“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三大主题取得瞩目成绩的基础上,迈向同步小康征程中的时代使命。

5月24日,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召开之际,来自北京林业大学、贵州大学等单位的领导、院士、教授等省内外专家齐聚毕节试验区发展专家论坛现场,为毕节“生态文明先行区”建设出谋献策。

植被增加了,环境绿化了,生态更好了,农民增收了。在赫章县平山乡江南、对江、中山等村,通过给在地势平缓地方的樱桃树罩上大棚,让樱桃提前上市。“价格每公斤可卖到50到100元,是平时的两倍还要多。”江南村村民韩仁义指着自家的樱桃大棚告诉记者。平山乡通过引进先进的种植技术和改良品种,使当地亩产从几百元增加到万元。

毕节试验区建立20多年来,始终坚持“生态立市”战略,在招商引资过程中,积极引进生物制药等绿色企业,发展“绿色经济”,一批以绿色产品开发为主的工业园区正在建设当中。在本届中国科协年会上,毕节市成功签约13项,另有9个项目正在洽谈中。(文/本刊记者 黄 锋 特约记者 王 瑜)

铜 仁

“科技创新”释放创新能量

5月22日,第十五届科协年会铜仁分会场,两场分属不同主题的研讨会火热展开。

一场是以“创新驱动与转型发展”为主题,围绕锰化工及锰系新材料发展进行深入交流研讨。铜仁素有“锰都”之称,已探明的远景储量为1.2亿吨,占全国储量的10%,锰产业已成为铜仁市工业经济的支柱产业。当前,铜仁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深加工利用,促使锰产业的粗加工向资源精深加工延伸,变高能耗企业为高产、环保企业。着力破除锰产业总体规模小、链条短、产能低等问题,积极探索锰资源开发创新驱动和转型发展之路,全力做大做强锰工业。

另一场则是旅游专题报告会。会上,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南大学、中国金属学会等单位的教授、专家及有关企业家作了专题报告。会上指出,铜仁拥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文化旅游经济发展潜力巨大。希望铜仁进一步认清形势,创新思路,找准坐标、方向和抓手,通过资源大整合和“四化融合”不断谋求新突破,全力打造环梵净山“金三角”文化旅游创新区,不断推动文化旅游经济创新发展、提速振兴。

在“兴工富区”政策的指引下,铜仁市工业企业进行了98项技术开发和研究,32户企业与科研单位进行了68个项目的合作开发,内容从传统的“两烟”、建材、食品等逐步发展成以能源、冶金、化工等领域。借助外力,发挥优势,铜仁走上一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之路。(文/本刊记者 文叶飞 张凤琴)

黔东南

“再难也不能难科技”

近年来,黔东南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科技工作富有特色,依靠科技创新培育发展的施秉县“太子参”、剑河县“钩藤”等新兴产业在全国具有一定的影响力。随着凯里锦天纺织、贵龙客车、贵州其亚、凯荣玻璃、全世通精密机械等一大批技术密集型企业的“开花”、“结果”,黔东南的科技之花越开越艳。

此次科协年会黔东南州分会场,关于“科技创新与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主题论坛引发媒体关注。会上,结合科技创新与农业现代化发展,中国工程院院士谭天伟、陈温福以及中科院研究员闵庆文、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张天柱等9位专家学者分别作了精彩的报告。

科协年会期间,黔东南州以科技创新与农业现代化发展论坛为重点,同步开展林业科技服务及科普惠民行动、科普大篷车万里行等系列活动,一场场科技“盛宴”,掀起了新一轮科普行动热潮。

在科技企业和产业发展壮大的背后,映射出黔东南推动科技创新,带动产业整体提升的清晰轨迹。在财政比较紧张、总量比较小的情况下,黔东南州明确提出“再困难也不能困难科技”,2012年黔东南州财政科技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比2011年增长近40%。同时,黔东南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比重逐年提升,2012年已达到30%以上,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60%以上。(文/本刊记者 孟丰林)

黔 南

用“眼”探寻发展之路

5月23日至24日,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民族医药产业论坛”和“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与地方发展论坛”暨人才技术项目签约仪式在黔南州举行。同时近50个签约项目落户黔南,这些项目的落实,将对解决黔南州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人才、技术短缺问题发挥重要作用。

FAST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是黔南州也是贵州省第一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它的建设实施,不仅对推进世界天文学事业发展及提升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具有重大意义,而且对黔南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大推动作用。

据不完整统计,每年到美国Arecibo天文台参观游客约13万人,至少带来5000万美元以上收入,不少好莱坞大片,如007系列《黄金眼》、《接触未来》等取景于此。FAST建成后不仅是地球上巨型科学景观,也将成为高科技人才等资源聚集的洼地。

为此,黔南州将围绕FAST的建设和《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贵州省配套设施建设规划》的实施,着力推进天文科普旅游开发、周边地区的小城镇建设和天文科研教育基地建设。争取将FAST综合配套服务区建设成为天文学研究的国际开放门户、全球重要的射电天文学术交流中心、世界重要的天文科技旅游中心、国家天文学及相关学科人才培养基地、国家天文科普教育基地、国家天文综合配套服务基地,带动和推动黔南全州经济社会发展。(文/本刊记者 朱 江)

黔西南

“三位一体”成为扶贫攻坚“主引擎”

5月23日,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三位一体”综合规划实施与扶贫攻坚论坛主题报告会在兴义举行。主题报告会上,《生态文明理念与实践》、《建设生态城镇群,促进贵州可持续发展——贵州山地经济发展之路》、《扶贫开发与生态文明建设》、《退化土地生态重建的社会工程途径》、《生态文明内涵与现代林业建设》5场精彩的专题演讲引来阵阵掌声和强烈共鸣。

高科技产业论文第6篇

关键词:新型农民;科技培训;现代农业

中图分类号:F306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66(2010)011(C)-0154-02

一、新型农民强调的重点在“新”上面,不仅仅是物质生活的改善,更为重要的是让农民能够成为新时期的主人,更好的投入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当中去[1]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目前来说迫切需要大量素质高的新型农民,这可以说是新农村建设当中最为关键的内容,也是最迫切的需求。假如现代农业的建设与发展没有新型农民的参加,农业的现代化实现就比较论难。也就是说,新农村和新型农民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

生产力中最为活跃的因素当然是劳动者,同时劳动者也是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主体。马克思认为,劳动是人与自然之间的一个过程,是人们依靠本身的活动引起、调整并且控制了人与自然之间有关物质交换的一个过程[2]。在物质交换的过程之中,劳动者本身的数量与质量之间,往往更强调质量,尤其是劳动者的智力,这将直接影响生产力各个要素之间的和谐稳定发展,对劳动生产效率的提高也起到一定的决定作用。就目前的体制来说,绝大多数的从事农业工作的劳动者其依靠的生产技术仍然是体力与长期从事农业的生产经验,可以说是较为典型的农民[3]。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在劳动进程中所起到的作用不断加快,农业发展的关键是靠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劳动者技能的提高。从本质上来说,现代农业发展的过程,不但要求从事体力劳动的农民数量的减少,更重要的是强调农民生产技术的提高。社会主义现代农业的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等都需要劳动者尤其是农民的生产素质不断提高,所以可以这样说,提高从事生产领域的劳动者的科技素质是最关键的。

温总理曾经指出,将农民素质切实加以提高,才有利于推动我国目前的小康社会建设。[4]农民素质的不断提高,有利于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发展现代农业需要靠高素质的农民,他们能够为农业的发展提供智力和人才方面的支持与保障,只有这样才能让农民能够使用现代化的农业机械,使用现代化的农业科学技术成果,真正提升农业的发展潜力,将传统农业的生产和经营模式能得到根本改变,不断推动现代农业向前发展,也有利于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继续向前迈进。

二、发展现代农业需要加强对农民进行科技方面的培训

从我国的实际国情出发,农民科技方面的素质是与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占全国人口的比重相当大,所以说农业科技的最新成果能否应用于实际农业生产当中,主要取决于农民所掌握的科技水平的高低。今天我们所说的农业经济,已经与以前只是说到的种地有很大区别,已经形成了一个综合的立体产业,主要包括了农业、林业、牧业、渔业、贸易等,这种综合性的立体产业是依靠现代科学技术来支撑和引领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大量的农民懂得生产技术,还要学会农业方面的生产经营。

目前我国的农村当中具有实际农业生产技术的人才不足。农民接受教育的时间段是比较短的,并且一小学初中文化程度居多,还有文盲或者是半文盲的,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就很少,而正式接受农业的相关职业教育的则少之又少。还存在这结构不合理的现象,农村之中年轻的劳动力和文化程度稍微高点的基本都选择了到城市打工,从事农业方面的则主要是妇女与年龄较大的男劳动力。这些劳动力基本上属于具备传统经验的农民,是不具备现代农业所需要的劳动者素质的,很显然也不能够适应农业经济不断发展的需要。依靠这样的力量去进行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还是有很大困难的[5]。

实践证明,现代科学技术只是是能够促进现代农业不断向前发展的,农民科技素质的提高才能实现农业的现代化。我国的农民科技文化素养不高,不仅对农民的经济收入产生影响,也能够对农业劳动生产效率加以制约。由于农民本身科技素质不高,不但影响了农民在经济方面的收入,也不利于农业劳动劳作效率的提高,对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也产生影响。对农民加强科技知识方面的教育,努力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任务还很艰巨。目前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型农民已经列入农业部需要处理的实事[6]。可是要将数量庞大的农民培养成为适合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新型农民,任重道远。所以现在很有必要加大对农民实施科学技术知识方面的培训,不断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培养大批新型农民,将人口负担努力转化成人力资源优势,这能够提高农业科学技术上的含量和国际竞争能力,积极推动农业以及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是有很重要意义的,也能够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

三、农民实施科技培训现状

自从改革开开放后,在各级领导的支持和关怀下,已经加大力度对农民实行农业科技方面的培训,并且始终坚持“三面向”的原则,面向农民,面向农村和面向农业,坚持农业的科学技术教育的方向,逐渐向多个层次、多个形式发展,并注意推广大批新成果、新技术以及新工艺,培养大批的农民方面的技术骨干,已经形成了新型农民技术培训网络,进一步将农民的素质提高,为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作出很重要的贡献。对农民进行科学技术知识方面的培训固然取得了成绩,但和建设小康社会与农业技术现代化之间还有较大的差距[7]。

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农民对科技知识培训的认识还不怎么到位。某些地方与部门给农民服务的意识还不强,对农村劳动力进行知识培训重要性认识也不足,并没有放在一个突出位置。农民科技知识培训也没有实行有效调控;用人单位在招录农民工时,也只是重视使用,并没有将培训提到日程上来,没有投入人力开发成本。

第二,农民科技经费的投入量并不足,在进行预算安排时并没有设立专项培训资金。

第三,没有对农民科技知识培训的有限资源整合利用好,相关的监督和激励机制并没有建立起来,法律保障也不健全,农民科学技术培训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

第四,农民培训的管理没有进行有效整合。在对农民实行分类培训的时候,只是将重点放在了教材、资金、场地等方面,没有对资源进行统一安排,不能进行合理利用,某些内容的实用和针对性还不强。

第五,组织农民培训还比较困难。很多农民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不高,由于农村中绝大部分的适龄劳动力都外出打工,或者在当地城里参加工作,农村剩余的劳动力大多数是属于中老年人,其文化水平和年龄结构,并且他们本身认为参加不参加培训的意义并不大,这给培训带来了很大的障碍。

四、加强农民科技培训的相关措施

加强政府对农民科学技术知识培训的领导工作。《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指出,要在以后的15年内提高全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其基本方针是“政府推动,全民参与,提升素质,促进和谐”,农村人口在我国人口结构中占有重要位置,提高广大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也是实施公民科技文化素质建设的难点和重点所在,各级政府中的相关领导要切实抓起来。对农民加强科学知识技术的培训,各级政府的响应领导要真正担当起责任来。

第一,思路一定要理清,重点也要明确。各级领导要具有责任感和紧迫感,将对农民科学技术培训方面的工作摆在一个与农业、农村工作相对等的重要位置上来。

第二,加强领导,协调安排。注意按照“政府统筹,农业牵头,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管理与运行机制,强化宏观调控,统一协调,相互配合,使得农民的科技知识培训能成为各级政府行为。

第三,注意采取多种培训形式。利用好已经存在的农业科学技术方面的教育资源,促进农业科学技术的有机结合,探索好各个部门之间能够进行有效协作的新道路,制定利于农民科学技术知识培训工作的相关规定,对农民科学技术知识培训的运行机制进行进一步完善,有效组织农民开展科学知识技术方面的培训。注意加强农民科技知识培训体系建设,尤其发挥电脑远程教育在培育新型农民中的作用。

第四,注意加强相关培训经费投入,能够使得培训工作顺利展开。农民科学技术知识培训机制的建立,能够对农民开展有效培训。对农民科技培训的经费要注意再加大投入,建立各级政府为主导的多种农民科学技术知识培训投入机制。采取中央财政投资,各级地方政府投资,进一步解决广大农民科学技术知识培训不足的相关问题。各级地方政府要善于将农民科学知识技术培训中的经费纳入到本地方的财政预算体制中,并且要确保相关的配套资金能落实到位。并且相关政府要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做到专款专用,使得资金效益能够得到最大发挥。

第五,加大对培训机构的支持力度,进一步改善培训的条件,提高培训能力。注意将农民科学技术知识培训工作、农村中剩余劳动力转移到有关培训的工程中去,并在农村实行实用人才专门培训工程,并且加大实施力度。

第六,考核激励机制的建立,保证农民科技培训的目标能够实现。各级政府有关的政绩考核要注意将农民科学技术知识的培训率、就业率等指标纳入其中,也作为选拔后备干部的相关条件,将农民的科学技术知识培训工作纳入各级政府社会发展目标考核之中,依据“职责有分工、师资有标准、培训有计划、结业有证书、学员有档案”培训标准,开展目标方面管理,加强监督检查,确保培训任务胜利完成。

作者单位:日照市农广校

参考文献:

[1]赖存理,张耀东.浙江劳动就业发展的十大趋势[A].探索与创新――浙江省劳动保障理论研究论文精选(第二辑)[C].2002年,18-23.

[2]仲良华,宣云.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A].2003.江苏省劳动和社会保障论文集[C].2003年,67-69.

[3]加强农村职业教育 提高农村人口素质――福建省农村职业教育调研报告[A].“职业教育与构建和谐社会,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研讨会暨第十三次职业教育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198-203.

[4]朱燕芳,李晓霞.湖北农村富余劳动力现状及转移的有效途径[A].湖北新农村建设的思路与对策――2006湖北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6年,58-60.

[5]郭怨舟.学陶师陶.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A].山西省陶行知研究会首届二次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2009年,23-24.

高科技产业论文第7篇

在哲学发展史上,实践哲学与理论哲学的分分合合,恰可作为文化与科技互动关系的草蛇灰线,似断似续,形断实续,虽然飘忽,确是提纲挈领。按照希腊大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学科划分,理论哲学的旨归在于求知,实践哲学的旨归在于行动。这种区分对西方哲学影响深远。但是,亚里士多德把沉思的理论生活归属为实践生活的一种特殊方式,这一矛盾的形成反映了古希腊哲学的“伦理—认识平行论”特征。在苏格拉底和柏拉图那里,伦理学和认识论、实践哲学与形而上学、实践哲学和理论哲学没有完全分开。亚里士多德对实践哲学与理论哲学作了划分,但是他又认为理论哲学与实践哲学互为基础、互相支配,对二者的区分既斩钉截铁又模棱两可。[1]101-133古希腊哲学的“伦理—认识平行论”反映了实践哲学与理论哲学、事实与价值、行动与意义的统一。但,哲学的发展,文化的发展,并未坚持这种统一。近代西方哲学,自然科学只是理论哲学的分支学科,理论哲学变成了一种理论的理论即元认识论;实践活动变成了技术活动,实践哲学变成了一种技术性思维。主体与客体对立,目的和手段分离。实践哲学的德与善被解构,消失了。从知识世界向意义世界超拔,这是现代和当代西方哲学中出现的一个重大转折。人,生活在意义的世界、价值的世界。自然科学知识本是排斥人的情感因素和价值因素的,但人们对科学知识的解释和运用仍然会受到一定价值取向的影响。科学也具有一种文化意义,技术也蕴涵某些精神力量。人们不可避免地回眸探望人类文化的初始记忆,反思寻找生的意义、活的价值。现时当下,文化与科技,文化产业与科技创新,必须融合,必然融合。此文中我们强调的是科技创新对文化发展、提升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推动作用。

二科技创新与文化发展融合的历史基础

科学技术属于文化,是人类文化系统的组成部分、构成要素。自有人类社会以来,科技的进步就对文化的发展产生极大的影响。科学认识的进步,技术工具的改进,使得音乐、舞蹈、绘画、雕塑、装饰等艺术的原始形态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但是,在远古和中古时期,由于社会历史条件所限,文化无法产业化。对近现代科技史、文化史的考察表明,文化的发展水平与科技的发展水平成正相关。特别是现代意义上的文化产业,其出现、发展、优化,关键因素都在于科技创新!科技与创意,形制与内容,载体与意象,结合得越紧密,融合得越无间,文化的发展越好。第一次科技革命以前,造纸术的发明和印刷术的发明,在人类文化史、科技史上具有里程碑的重大意义。造纸术的发明使得文化内容可以凝结固定、便捷传播;印刷术的发明使得文化内容可以批量复制、突破时空。有了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与不断改进,人类可以尽情书写记录、广泛传播文化内容。1450年,德国古登堡发明的铅活字印刷术,使得图书出版业发展起来。接下来我们考察三次科技革命对文化发展的影响。从全球范围看,历史上已经发生过三次大的科技革命,受到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文化相应呈现各具特色的发展阶段。第一次科技革命带来了社会生产领域中机械的广泛应用。造纸业中机械设备的应用,极大地降低了纸张生产的成本、提高了纸张生产的速度。现代排版设备、印刷设备相继问世、不断改进,极大地提高了排版效率、印刷速度,印刷品的质量显著提高。造纸、排版、印刷的技术和设备在第一次科技革命中获得极大完善,这就促进了近现代报刊业、图书出版业的快速发展。而纸媒出版印刷业的大发展必然带来大众教育的普及,民众知识水平、文化素质提高。而教育促进文化的提升必然又继续加大人类对纸媒出版印刷业的需求。相关地,广告业、新闻业等产业也开始萌芽出现。第一次科技革命的蒸汽机动力技术极大地改变了交通运输的面貌,人们借助动力更强大的交通设备可以走得更远了。与此同时,报刊图书、纸媒印刷等文化产品的运输更为广远快捷,文化传播进一步突破了时空限制。可以说,伴随第一次科技革命而来的,有生产方式的大变化,也有文化样貌的大变革———凭借技术的大改进,文化产品的形制、传播如虎添翼,现代意义上的文化产业开始萌芽。第二次科技革命发明了电力并实现电力的安稳传输,电力作为一种更为强大、更为稳定、更为有效的动力,给人类社会带来改头换面的变化。与此同时,电讯技术的发明和改进,使得人类在信息传播领域实现大飞跃。留声机、音像唱片业、黑白默片电影、电影业、收音机、广播电台、电视机、电视的无线传播这些伟大的发明创新,都得益于电力和电讯技术。电影、广播、电视作为现代人不可或缺的文化伴侣,生发创制于第二次科技革命,并在第二次科技革命中得到广泛普及。如果说造纸术、印刷术是人类文化中语言和文字的符号表达,那么电影、广播、电视则是人类文化中声音和影像的形制表达,极大地开阔了人类的眼界和心智,丰富了人类的生活和意趣。现代化交通工具的出现和普及,使得文化产品的运输数量更大、速度更快。第二次科技革命,促进了现代文化产业门类的新生和发展。第三次科技革命,人类社会的面貌再次焕然一新。科技创新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决定性要素、主要推动力。高新技术层出不穷,应用转化大大加快,新型文化产品、新型文化业态、文化产业新兴门类不断出现,文化产业与科技因子结合愈发紧密。彩色电视机、宽银幕电影、立体声电影、磁带录像机、盒式录音机、电视卫星、微型计算机、手机、数码录音唱片、随身听、CD媒体格式这些伟大的发明创新,极大地激发了文化传媒产业的发展,不可思议地改变了人类生活。互联网、信息技术、数字技术、网络传输技术的发明、传播、普及,深刻地改变了文化产业的存在形态和人们的文化接受心理。文化产业的发展越来越融合信息技术、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等高新技术因子,现代文化产业因之不断向高新技术产业攀爬奔跑。从中国古代科技文化的发展历史来看,科技与文化也是密不可分、互为支撑的。秦汉、三国、两晋和南北朝,古代科技文化体系初步建立和发展。主要内容是农学、医学、算术、天文学。隋唐文化,规制恢宏大度,创造力活泛激越,这是中国古典文化的全盛时代。唐代经济文化的休养发展,为宋元时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辉煌打下坚实基础。中国具有世界意义的古代四大发明有三个出现在宋代———火药、指南针、印刷术。在古代科学门类化整为零分别研究的基础上,还对各门实用科学进行化零为整的综合研究。在科技发展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宋代的哲学和文学也展大家气派———浓淡相宜,成熟挟敛,体系醇熟,执中望远。明清两代,世界巨变,中国历史即将进入第二次大变革时代。中国科技文化的发展呈现了新的样貌。明清开始对古代传统科学技术体系中的一些领域进行综合总结,这是中国传统科学技术文化发展已近尾声的表现。此尾声衔接彼端始。这个端始就是西方耶稣会传教士给中国带来的西方文化———主要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科技成就。这是中国近代科学技术文化发展序幕初露的表现。此后,西方近代科学和铁路、冶金、机械制造等主要技术陆续传入中国。中国科技发展逐渐融贯到世界科技发展的大历史当中,浩浩汤汤,无可阻挡。中国文化的样貌也因之流变,辗转曲折。

三科技创新与文化发展融合的现实基础

高科技产业论文第8篇

与会人士聚焦本届论坛“扩大交流合作,共同振兴中华”的主题,就推进两岸经济科技合作、加强文化产业合作、深化教育交流合作三项议题,展开深入讨论。会议认为,自去年第八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以来,两岸在反对“”、坚持“九二共识”的基础上,形成更多共识,政治互信得到增强,各领域交流基础更加坚实,合作不断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继续保持良好趋势。新形势下,两岸应继续扩大深化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等领域的交流合作,加强优势整合,提升应对外部挑战的竞争力,实现共同发展与繁荣,造福两岸同胞,携手致力实现民族振兴。

国家科技部副部长曹健林作为特邀嘉宾,出席了此次论坛,并发表题为《加强交流,深化合作,共同推动两岸科技加速发展》的主题发言。

曹副部长首先简要介绍了近年来大陆科技事业的主要进展情况,指出:改革开放以来,大陆的科技事业发展迅速,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在多个领域取得重大进展。科技在稳增长、调结构、转方式、惠民生中发挥了重要的支撑引领作用,创新型国家建设取得显著成效。近几年来,全社会研发(R&D)支出年均增长20%以上,目前已突破1万亿元,其中企业占74%;研发人员总量达到320万人年,稳居世界第一;SCI收录的大陆科技论文数快速增长,连续四年居世界第二;发明专利授权量达21.7万件,稳居世界第三;取得一批国际领先、振奋人心的重大成果。大陆技术合同交易额年均增长超过20%(前两年分别超过35%)、达到6400亿元,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持续快速增长、达到约10万亿元。经过多年积累,大陆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大幅提高,逐步从跟随者变为并行者,一些领域已有领跑能力,成为具有重要影响的科技大国和创新大国。

在支撑产业转型升级方面:科技已更多地融入经济主战场,科技进步贡献率从2001年的39%提高到目前的51.7%。10个民口重大专项取得重要进展,累计申请专利近4万项,研发的战略新产品填补了一批重大技术和装备空白,在电子信息、能源环保、先进制造、生物医药等领域培育了一批新兴产业增长点。最新研制的“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以峰值计算速度每秒5.49亿亿次,持续计算速度每秒3.39亿亿次的性能位居世界第一位,超算技术已走在世界前列。通过实施“十城千辆”、“十城万盏”、“金太阳”、“数控一代”等创新示范工程,加快了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新能源汽车已推广近3万辆。科技服务业和科技创业加快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近20万家。

在农业科技方面:近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每年以约1个百分点的速度增长,目前达到54.5%。通过种业科技创新和应用,大陆良种覆盖率已超过96%,自主品牌的转基因抗虫棉占大陆抗虫棉市场的95%以上。大陆科技部门与农业部等部门联合实施粮食丰产科技工程,2006年以来新增粮食4800万吨,增加经济效益800多亿元。积极推进科技特派员创业,与公益性农技推广体系相衔接,发展社会化信息化多元化的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目前大陆90%以上的县市开展了这项工作,科技特派员已超过24万人。

在科技惠民方面:加强对人口健康、资源环境、防灾减灾、公共安全、文化发展和社会管理等的科技支撑,国产新型医疗器械产品已在17个省市推广应用;在应对南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汶川地震、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灾害和H1N1禽流感等重大灾害中,科技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北京奥运、上海世博等重大任务中,科技创新成果得到充分展示。

在基础前沿研究方面:取得了中微子第三种振荡形式、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等重大科学发现;取得了量子通信、分子育种等标志性成果,应用前景广阔。通过加强战略高技术研究,载人航天、北斗卫星导航取得重大突破,“深空”技术能力居于世界前列;载人深潜突破7千米,“深海”技术能力大幅增强;1.2万米深井钻机研制成功,“深地”技术能力大幅提高;第四代移动通信成为国际标准,“深蓝”技术进入国际先进行列。

在科技体制改革方面:2008年以来,大陆科技部门启动实施国家技术创新工程,出台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重大政策,支持企业技术创新和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建设。积极创新科技资源的配置方式,政策杠杆效益日益凸显。通过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既提高了企业创新能力,又涵养了税源;通过培育科技企业孵化器、创业板,促进科技金融结合,企业和社会创新投入大幅增加,使中央财政有能力更多投入基础、前沿和公益研究。同时,加大力度深化科技项目和经费管理改革,加强科研诚信和学术风气建设,得到科技界和有关方面的积极评价。

在科技开放合作方面:与154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科技合作关系,与美、欧、德开展创新对话与合作,启动中美清洁能源联合研究中心等重大合作项目;建设了21个国际创新园、93个国际联合研究中心、26个国际技术转移中心等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积极参与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欧洲核子中心大型强子对撞机(LHC)、地球观测组织(GEO)等国际大科学计划,加强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面向东盟、非洲等发展中国家实施科技伙伴计划。科技合作在对外开放和经贸合作中的作用日益突出。

关于下一阶段大陆科技工作的重点,曹副部长表示,当前,世界范围内知识创造和技术创新的速度明显加快,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历史汇。3D打印、生物制造等以新技术突破为基础的产业变革呈现加速态势,正在深刻改变着我们的生产生活方式。近几年来,各主要国家也进一步加大了对科技前沿领域的投入,加快部署,攻克核心关键技术,力图占领竞争的制高点。谁能成为这场科技和产业变革的领先者,谁就能赢得发展的先机,占据发展的主动权。

经过多年的发展,大陆的经济总量已位居世界第二位。但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矛盾十分突出,产业结构不合理、资源环境消耗大、粗放式的增长方式等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突破发展瓶颈,破解发展难题,根本出路在于创新,关键要靠创新的力量。

根据大陆外经济科技形势的变化趋势和要求,下一阶段,大陆科技部门将聚焦创新驱动发展、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为打造经济“升级版”提供科技支撑,确保创新型国家建设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同步实现。重点抓好几个方面的工作,主要包括抓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实施;支撑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粮食丰产和现代农业发展;提升高新区发展水平;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加强新能源和节能减排技术研发与推广应用;推进科技金融结合;以全球视野谋划科技发展等方面。

在谈到新时期进一步加强两岸科技合作,促进两岸科技事业共同发展时,曹副部长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1.构建两岸常态化科技交流与协商机制。两岸科技界继续积极推动构建常态化的科技交流与合作机制,定期协商或召开会议,交流情况,总结经验,协商解决存在的问题,商定今后合作领域和方式。从两岸科技与产业领域合作多年来的积累和现实需求来看,应该积极推动签署两岸科技合作协议,以对两岸科技与产业合作的领域和推进步骤等进行顶层设计。

2.巩固两岸固定的科技交流平台。“首届海峡两岸科技论坛”已于2011年1月在北京召开,论坛广泛汇聚了两岸科技界和产业界人士,既交流科技管理经验,又针对具体科技领域进行研讨。今年,第二届海峡两岸科技论坛将于11月25-26日入岛举办,万钢部长将率团出席论坛。已经在厦门连续举办了四届两岸产业技术论坛,两岸科技产业界人士广泛参与,围绕两岸共同关心的产业领域进行交流与合作。希望双方科技产业界能够积极参与,进一步巩固两岸科技交流与合作的平台,也希望两岸的科技和产业界人士能够充分利用这些平台,共商合作创新大计,共同推动两岸科技交流与合作的发展。

3.依托高新区和合作基地,进一步密切两岸高新技术领域合作。大陆目前已有105家高新技术园区,在沈阳、南京、武汉和成都还设有四个海峡两岸科技工业园,在厦门、福州建立了“对台科技合作与交流基地”和“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合作基地”。两岸应借助这些平台优势,支持两岸企业开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合作。联合开展共性技术、核心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合作,共享研发资源和信息资讯,共同推进标准化等工作,打造两岸研发创新平台和高端产业对接平台。